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神树图像设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神树图像的设计方法与艺术特点、图像形式和文化内涵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分为上下编。第一章至第四章为上编,分别按照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与隋唐、宋元明清等阶段划分为四章,着重整体梳理和把握中国神树图像的发展源流。第五章至第七章为下编,选择了在中国长盛不衰的王母仙桃、月宫仙桂,以及由域外传入而最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葡萄、石榴共四种神树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考察这些特定神树的发展和演变。
     先秦时期的神树图像是原始信仰遗存的产物,神树常常配套出现,成为较严密的一个象征体系。三星堆祭祀坑神树是通过形式的统一与差异,来加强这种体系性的统一和等级差异。东周时期还存在“四木”组合模式,但此时期“四木”组合已不再强调等级差异了。
     汉代的神仙信仰与瑞祥思想极为兴盛。在此思潮影响下,汉代所见的神树以仙境仙树、瑞祥之树两大类为主,这两类有时也会融为一体,其他类型神树亦有少量存在。其中,仙境仙树与西王母的昆仑仙境有密切联系。在西汉较多使用长青树形式,至东汉则被连理木形式逐渐取代,且连理方式趋于复杂,视觉效果华美,它们都在画像石、画像砖中最为常见。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广泛交流,域外风格圣树大量涌现。这些圣树的文化渊源十分复杂、形式也有多种变化,在以金银器、纺织品为主的设计艺术中,呈现出多种风格的并存和交融。
     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世俗文化的繁荣时期,中国神树也进入民间艺术的吉祥图案之中。出于对财富、长寿、多子等“福”的追求,摇钱树、桃、葡萄、石榴等等在设计艺术中成为重要题材。而桂树除了继续作为月宫的象征,人们更多是借用其谐音“贵”以及“功名”的象征意义。就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言,神树的果实或局部枝条成为其存在的主要形式,并出现了很多折枝纹,完整的全株树木则很少见,这与宋代以前设计艺术中神树多以完整树体出现有着鲜明的区别。吉祥瑞树也与神仙、动物、植物等等形成了许多具有特定吉祥寓意的固定组合,这些组合模式常出现在不同材质之中,成为某一类材质的民间艺术的固有纹饰。
     总之,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神树图像的内涵与外在形式始终都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即使是那些曾经无比神圣的神树,或是在某一时期曾风靡一时的形式,本土的神树中,能长久流传下来,并不断推陈出新、衍变出新形式的图像,只有王母仙桃和月宫仙桂。中外文化的大碰撞也曾为神树图像注入许多新鲜血液。域外圣树传入中国后,有的被吸收、改造、发展,在本土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重要纹饰,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有的则昙花一现,终至湮没。只有那些与中国文化特质接近、迎合人们世俗心理需求的域外圣树得以广泛流传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holy tree images which appear in the Chineseancient design art, including their design methods, art characteristics, image forms andcultural connotation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partⅠ,divided into fourchapters according to the Times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Qing dynasty, focus oncombing and grasp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oly tree images. The partⅡ,consisting of the next three chapters, chooses four holy trees for the study and research intotheir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four trees include Xi Wang Mu’s immortal peachesand Moon Palace’s immortal laurels, which are enduring in China, grapes andpomegranates, which come from the outside and eventually integrate into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e-Qin period, holy tree images, usually found in sets, were the product ofprimitive belief remains and form a tight symbolic system. Holy trees in Sanxingduistrengthen systemic unity and grade difference through their unity and difference in form.There is “Simu” combined mode in Eastern Zhou dynasty, but it no longer strengthensgrade difference.
     The immortal belief and the idea of Xiangrui were extremely flourishing in Handynas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trend, holy trees in Han dynasty mainly contain twotypes of wonderland holy tree, related with Xi Wang Mu’s Kunlun wonderland closely, andXiangrui holy tree. The two types sometimes merge together. And other types of holy treesalso present in small amounts. The form of evergreen tree is used more often in WesternHan dynasty, replaced by the form of twin branches in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images oftwin branches, found on painted stones and painted bricks usually, are colorful and tend tobe complicated in connection.
     The holy trees with extraterritorial style sprang up in the period from Three Kingdomsto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Their cultural origin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on their forms,showing a variety of styles’coexistence and blend in the design art mainly from gold andsilver ware and textiles.
     The period from So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is the time when secular culture in theancient China was prosperous, and Chinese holy trees joined auspicious patterns of folk artin this period. Cash trees, peaches, grapes, pomegranates, etc. become important themes inthe design art with the pursuit of “Fu”, meaning blessing, such as wealth, longevity, morechildren, and so on. Besides continuing to be a symbol of the Moon Palace, the laurel isused more because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its euphony such as “Gui”, meaning noble,and “Gongming”, meaning official rank. On the form of design art, the fruit and partialbranche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holy trees’existence, and there are many broken branchpatterns. In addition the complete holy tree is rare, tha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design art before Song dynasty in which the majority of holy trees are complete. Togetherwith gods, animals, plants, etc., holy trees also form many fixed combinations, appearingon different materials often and becoming constant decoration in a folk art of a certain kindof material.
     In short, the connotations and external forms of holy trees images in the Chineseancient design art have been changing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people’s idea. Even thoseholy trees which were extremely holy or those forms which were fashionable at one timelost the cultural soil gradually du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s viewpoint about lifeand death, and were finally forgotten in the depths of history. In Chinese local holy trees,only Xi Wang Mu’s immortal peaches and Moon Palace’s immortal laurels can pass downand continue to innovate with lots of images of new forms. The collision between Chineseand foreign culture once injected images of holy trees with many fresh blood. After theextraterritorial holy trees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some gradually became importantdecorations of Chinese ancient design art through being absorbed, transformed anddeveloped in their localization process, having been merged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culture. Others, however, were short-lived and disappeared finally. Only those closed to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ing able to meet the secular psychological needs ofpeople could be so widespread and integrated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引文
1转引自芮传明,余太山.中西纹饰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30页
    2芮传明,余太山.中西纹饰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30页
    1[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第85页
    2赵殿增.三星堆祭祀坑文物研究[J],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86页
    3陈淳,殷敏.三星堆青铜树象征性研究[J].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第38-44页
    4冯恩学.谈三星堆出土神树的性质[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
    5林巳奈夫.中国古代日晕和神话图象[J],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119-121页。林巳奈夫的文章,另参见(日)西江清高主编.扶桑与若木:日本学者对三星堆文明的新认识[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165页
    6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7徐朝龙.中国古代“神树传说”的源流[J],载(日)西江清高主编.扶桑与若木:日本学者对三星堆文明的新认识[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203页
    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9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J],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
    10王家佑、李复华.关于三星堆文化的两个问题[J],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30页
    11张肖马.三星堆二号坑青铜神树研究[J].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
    12刘道军,刘红.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象征意义[J].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刘道军.从三星堆青铜神树到金沙太阳神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刘道军.三星堆青铜神树与金沙太阳神鸟之
    比较研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1彭元江.三星堆青铜树“一龙·九鸟·十二果”析[J].文史杂志,2011年第1期;彭元江.三星堆一号青铜树古
    历法再析[J].文史杂志,2012年第1期
    2钟仕伦.三星堆出土仿植物青铜器解读[J].文史杂志,1997年第4期
    3黄剑华.三星堆青铜神树探讨[J].四川文物,1999年第2期,第42页;黄剑华.古代蜀人的通天神树[J].四川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76-77页
    4汤莉.连接天地的桥梁:三星堆青铜神树[J].剑南文学,2010年第1期,第59页
    5彭书红.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像、青铜神树、玉璋祭山图案的文献学解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张肖马.三星堆二号坑青铜神树研究[J].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
    7林向.“南方丝绸之路”上发现的“立杆测影”文物[J].四川文物,2007年第4期;林向.中国西南出土的青铜
    神树[J].载《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63-64页
    8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16页
    9张道一主编,张抒卷主编.中国图案大系4秦汉时代卷[M].邯郸:邯郸出版社,1995年
    10吴自立.汉代画像石、砖中的树形图案[J].文博,1998年第5期
    11唐建中.“树”在汉代画像石中的造型格式[J].装饰,2012年第6期
    12高明.汉画像石中“树”的图像[J].文艺研究,2010年第9期
    13陈晓媛.汉画中的园林植物研究[A].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2011
    14汤池.释郫县东汉画象西王母图中的三珠树[J].考古,1980年第2期
    1汪小洋.枣树:汉画像石中树图像的一个原形——读《肥致碑》的一个思考齐鲁艺苑[J].2004年第3期
    2周保平.汉代画像中的吉祥植物[J].农业考古,2008年第1期
    3徐玲.从汉画像石看汉代民间的动植物信仰[J].农业考古,2009年第4期
    4王炜林.陕北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小议[J].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5方舒彦.汉画像石、画像砖中的树形符号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
    6吴迎迎.浅析汉画像中的树木图像[J].美与时代(上),2010年第11期
    7张学涛.徐州汉画像石中瑞树图像研究[J].文物世界,2012年第4期
    8学界对于中国西南地区墓葬中常见的东汉青铜树有不同命名,如“摇钱树”、“钱树”等,本文取后者。
    9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周克林.东汉六朝钱树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2
    11刘隽.摇钱树及其图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2005
    12李平.汉代摇钱树的图像学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2011
    13钟纪江.东汉钱树及其宗教信仰内涵的初步研究:以西王母信仰为中心[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2008年
    14纪竞.汉代钱树的图像及意义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硕士,2008年
    15施品曲.汉魏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明器”钱树”之图像内涵暨渊源探析[D].台湾师范大学,硕士
    1于豪亮.“钱树”“钱树座”和鱼龙漫衍之戏[J].1961年第11期,第43-35页
    2钟坚.试谈汉代摇钱树的赋形与内涵[J].四川文物,1989年第1期
    3陶思炎.魂瓶、钱树与释道融合[J].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4邱登成.汉代摇钱树与汉墓仙化主题[J].四川文物,1994年第5期
    5鲜明.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中国道教,1995年第4期。鲜明.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四川文物,1995年第5期。鲜明.再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四川文物,1998年第4期
    6张善熙,屠世荣,姜易德.成都凤凰山《太玄经》摇钱树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
    7王永红.汉代“摇钱树”的形状及内涵[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2期
    8贺西林.东汉钱树的图像及意义:兼论秦汉神仙思想的发展、流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3期
    9史占扬.四川古代摇钱树及其一般性文化内涵[J].四川文物,1999年第6期
    10巴家云,李军.关于摇钱树起源及内涵的研究[J].中国钱币,2000年第4期
    11雍自鸿.说“钱树”[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第3期
    12何志国.摇钱树内涵溯源[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13杨丽萍.“摇钱树”与大理白族的“树崇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4赵殿增,袁曙光.从“神树”到“钱树”——兼谈“树崇拜”观念的发展与演变[J].四川文物,2001年第3期
    15张茂华.“摇钱树”的定名——起源和类型问题探讨[J].四川文物,2002年第1期
    16龙红等(2009),王玲娟.试论“蜀式仙境”的构筑——从汉魏摇钱树看造物设计对神话传说内容的丰富改造[J].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
    17周克林.摇钱树为早期道教遗物说质疑[J].四川文物,1998年第4期;周克林.钱树出土分布与早期天师道活动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8罗二虎.陕西城故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的关系[J].文物,1998年第12期
    19范小平.四川汉画及摇钱树所反映的中国早期佛教艺术[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
    20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J].文物,2004年第10期
    21温玉成.用“仙佛模式”论说钱树老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2霍巍.中国西南地区钱树佛像的考古发现与考察[J].考古,2007年第3期
    23龙红.中国早期佛教传播路线与摇钱树佛像——大足石刻艺术的历史成因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4何志国.安县与城固摇钱树佛像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何志国.摇钱树佛像与印度初期佛像的关系[J].美术研究,2005年第2期;何志国.四川梓潼汉末摇钱树小记_兼考梓潼摇钱树佛像[J].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何志国.摇钱树佛像身份探微——与温玉成先生商榷[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美]艾素珊(Sus an N.Erickson)著,何志国译.东汉时期的钱树(下)[J].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第
    95页
    2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7年
    3何志国.论西南汉魏摇钱树的格套与商品化及其背景——兼谈巴蜀秦汉经商崇富传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林向.我国西南地区出土的汉魏青铜树——“柱铢”[J].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2期
    5薛红艳.“摇钱树”:从墓室走向人间[J].寻根,2000年第5期,第29-35页
    6王建纬.渠县出土东汉石辟邪钱树座及相关问题[J].四川文物,1994年第5期;高文,王建纬.摇钱树和摇钱树座考[J].中国钱币,2000年第4期
    7张善熙,李清裕“天门”图像钱树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8樊军.宁夏固原西郊汉墓出土摇钱树及相关问题研究[J].四川文物,2011年第2期
    9江玉祥.关于考古出土的“摇钱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四川文物,2000年第4期
    10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M].中华书局,1985年,第70页
    11陈梦家.战国楚帛书考[J].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138页
    12萧放.明堂与月令关系新证[J].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13刘宗迪著.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4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15页
    15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1王祖龙著.楚美术观念与形态[M].成都市:巴蜀书社,2008年,第300页
    2长期以来人们所说的“后羿射日”神话,实际上是将羿和后羿两个不同的人混淆了。羿生活在尧时代,射下九日;后羿则是夏代有穷国国君,曾篡夺夏政权,后被诛杀。因此称“羿射十日”更为准确。参见张振犁.中原神话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3页。
    3认为曾侯乙墓漆箱“射鸟图”是描绘“羿射十日”神话的研究者有很多,如祝建华(参见祝建华,汤池.曾侯墓漆画初探[J].美术研究,1980年第2期,第80页)和陈峰(参见陈峰.曾侯乙墓中漆“”上“日月和伏羲、女娲”图像质疑[J].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第54页)等等。
    4邢义田著.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5邢义田著.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9页
    6信立祥著.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02页
    7汪小洋.汉画像石中射鸟图像的宗教认识[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8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第292页和第299页
    9王良田认为被神化的树实际原型就是现实中的桑树,并引用王峰等在《汉画中的神性植物画像》一文中所讲“尽管传说中的扶桑树,因其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之树而出现怪异多变的形体,但在自然界中却具有相对应的树木原型—桑树是古人对大桑树的一种神化。”笔者认为,王良田的研究对象,被其认为是具有生殖崇拜意义的社树性质,桑确有可能是被神化的树的原型之一。同时,桑也有可能是《山海经》等神话之中的扶桑的原型。但不能说因为桑是社树、扶桑的原型,则社树等同于扶桑。王良品文中原为讨论桑的社树意义,却为其命名为扶桑,显然混淆了作为社树意义的桑与作为太阳神树的扶桑。
    10王良田,陈钦元.玄鸟扶桑画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
    11刘允东.汉画像“捞鼎”“射鸟”艺术组合的含义分析[J].艺苑,2008年第5期
    1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靳之林著.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民俗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赵凤山.东北满族民间美术中的“生命树”[J].美术大观,1997年第7、8、9、10期
    3谢琳.民间树崇拜与“生命树”造型[J].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4芮传明,余太山著.中西纹饰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陈文华.新石器时代的农事崇拜、祭祀和宗教萌芽[J].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
    6郑同修.汉画像中“长青树”类刻画与汉代社祭[J].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
    7郑岩.从考古学到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8安立华编著.齐国瓦当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9安立华编著.齐国瓦当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10高力,田晓膺.西蜀画像砖“桑林野合”图像的文化阐释[J].装饰,2011年第5期;高文.野合图考[J].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11冯修齐.《桑间野合》画像砖考释[J].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12唐光孝.四川汉代“高禖图”画像砖的再探讨[J].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
    1牛天伟.由汉画看我国古代的桑树崇拜[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2004年
    2郭沫若.桃都、女娲、加陵[J].文物,1977年第1期,第2-6页
    3张华珍,项章.楚“神树”研究[J].江汉考古,2003年第3期
    4张潮.马山楚墓丝织品图案综释[J].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
    5袁朝.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刺绣品图案考释[J].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袁朝,袁謇正.生命之舞——马山一号楚墓丝织品图案的文化解读[J].荆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袁朝.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刺绣品图案考释[J].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6李兆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几幅凤鸟图案浅析[J].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
    7刘世旭.四川盐源县出土的人兽纹青铜祭祀枝片考释[J].四川文物,1998年10月
    8林向.四川西南山地盐源盆地出土的战国秦汉青铜树[J].华夏考古,2001年第3期
    9赵声良.敦煌壁画风景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0刘乙秀.敦煌树形图案[J].新美术.1983年第4期
    11[韩]苏铉淑.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12王静芬.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13强音,刘晓刚.生命之木——丝织品中树纹的设计美[J].大众文艺,2011年第7期
    14张晗.纺织品中生命树的形象[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5张晓霞.来自异域的葡萄纹[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第5期
    1贾昌杰.唐代铜镜上葡萄纹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2012年
    2张亚林,李曼明.永乐、宣德时期陶瓷石榴纹装饰特征的比较浅析[J].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第1期
    3田欢.维吾尔族装饰艺术中的葡萄纹[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华俐.新疆维吾尔族民间织物中葡萄纹的审美文化意蕴[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5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J].文物,1984年第6期
    6沈爱凤著.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
    7李文瑛,周金玲.罕见的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J].收录于马承源主编.鉴赏家图册第8辑新疆文物考古成就特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62-67页
    8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9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0赵丰主编.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1赵丰主编.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2赵丰著.织绣珍品[M].香港:艺纱堂服饰出版,1999年
    13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韩昇.正仓院[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
    1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1页
    2蒙文通著.蒙文通文集第1卷古学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57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9页
    2[晋]陶渊明著.陶渊明诗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2-110页
    3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4潜明兹著.中国神话学[M].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3页
    5潜明兹著.中国神话学[M].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4页
    6潜明兹著.中国神话学[M].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8页
    7刘宗迪著.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4页、第26页
    8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1期,第54-57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25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7页
    3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04页
    4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00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08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08页
    3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99页
    4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07页
    5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51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65-66页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00页
    3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44-345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5-56页
    3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0页
    4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2-353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4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54-455页
    3《山海经》的注释中没有人明确提及瑶碧是美玉还是仙树。不过,由于昆仑仙境的仙树多与美玉有关,因此,本文视其为玉质仙树。
    4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49-350页
    5叶舒宪.伊甸园生命树、印度如意树与“琉璃”原型通考[J].民族艺术,2011年第3期,第35页
    6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38页、第240页、第241页
    7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0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2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25页
    3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72页
    4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04页
    5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05页
    6[汉]司马迁撰.史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页
    7[汉]司马迁撰.史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页
    8黄晖撰.论衡校释(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38页
    9[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7页
    1《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29页
    2《海内经》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09页
    3《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91页
    4《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01页
    5《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91页
    6《大荒北经》:“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78页
    7《中山经》:“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08页
    8《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槃木千里。”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82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34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34页
    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84页。又“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也记载了邓林,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86-287页
    4“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30页
    5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著.屈原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第256页
    6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著.屈原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第80页
    7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著.屈原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第80页
    8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著.屈原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第627页
    1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下册)[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1293页
    2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册)[M].学林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659页
    3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10页
    1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2常玉芝著.商代史卷8商代宗教祭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页
    3常玉芝著.商代史卷8商代宗教祭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0页
    4转引自郑杰祥.商代四方神名和风各新证[J].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第5页
    5郑杰祥.商代四方神名和风各新证[J].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第6页
    6常玉芝著.商代史卷8商代宗教祭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8李零著.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6页
    1夏保国.颛顼“绝地天通”与凌家滩“龟卜”[J].东南文化,2012年第3期,第83页
    2见饶宗颐《未有数字以前表示“方位”与“数理关系”的玉版》一文,收于张敬国主编,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3王仁湘.四正与四维:考古所见中国早期两大方位系统——由古蜀时代的方位系统说起[J].四川文物,2011年第5期,第36页
    4[美]艾兰.“亚”形与殷人的宇宙观[J].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第31页
    5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6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1页。李零的书中对此段文字的记载与李学勤大致相同,但个别断句有不同,且李零书中多用保留括号内的文字。参见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
    究[M].中华书局,1985年,第69页
    7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1王爱和著.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99页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25页
    3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4郑同修.汉画像中“长青树”类刻画与汉代社祭[J].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第58-59页
    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04页
    1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8-119页
    2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3任明,朱瑞平,李建国校点.太平御览(第五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16页
    4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3页
    5钱穆著.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75页
    6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51页
    7任明,朱瑞平,李建国校点.太平御览(第五册)[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14页
    8关于五祀,《中国上古祭祀文化》一书根据《礼记·曲礼下》、《白虎通·五祀》等的记载而提出还有“祀宫室内之鬼”之义,主要是对“门、户、灶、霤、行”等的祭祀。参见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61页
    9赵载光著.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10赵载光著.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1刘松来编著.诗经[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年,第157页
    2刘松来编著.诗经[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年,第210页
    3[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42页
    4赵载光著.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5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1屈小强等主编.三星堆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79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14-215页
    1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文字说明第10页
    2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38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5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文字说明第10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3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文字说明第10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559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0页
    6孙华,苏荣誉著.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314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22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614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595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30页
    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5-227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7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8《三星堆祭祀坑》一书的图片下标示疑有误(参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33页),上图标为图1,显然是鸟;下图标为2,是公鸡。但是在图中所附的说明文字中,却将公鸡标为序号1,鸟标为序号2,可能两者颠倒了。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32页
    2左图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右图为同书第227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4左图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559页;右图为同书第221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1左图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M].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右图来自同书第218页(书中未提及编号)。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M].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3左图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568页;右图为同书第333页
    4四川省文化厅等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9页
    5四川省文化厅等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9页
    6四川省文化厅等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9页
    7四川省文化厅等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4页
    5冯恩学.谈三星堆出土神树的性质[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第92页
    6陈淳,殷敏.三星堆青铜树象征性研究[J].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第38页
    1转引自李婵.上古三代秦汉玉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第88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5页
    3[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第88页
    4[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第88页
    5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38页
    6李婵.上古三代秦汉玉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第128页
    7李婵.上古三代秦汉玉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第112页
    1[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第79页
    2[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第80页
    3[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第80页
    1参见杨华.上古中国的四方神崇拜和方位巫术[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8-19页
    2郑杰祥.商代四方神名和风各新证[J].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第11页
    3郑杰祥.商代四方神名和风各新证[J].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第10页
    4郑杰祥.商代四方神名和风各新证[J].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第8页
    5《海外东经》:“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黑。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13-314页
    6《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
    249页
    7《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
    273页
    8《海外北经》“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95页
    9《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03页
    10虽然《大荒经》中未有南方之神的记载,但是从《山海经》的结构和论述方式推测,有关南方之神的文字记载有可能是在流传之中遗失了。
    11《大荒西经》:“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59页
    12《大荒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85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M].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M].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4除了以上四方神外,在《大荒北经》中还记载有“九凤”,也为“九首人面鸟身”。原文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86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444-445页
    2萧放.明堂与月令关系新证[J].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第82页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7-479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25页
    2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4页
    3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23页
    4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著.屈原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第731页
    5李守奎等.尸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6[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08-709页
    7[美]艾兰.“亚”形与殷人的宇宙观[J].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第40页
    8王仁湘.四正与四维:考古所见中国早期两大方位系统——由古蜀时代的方位系统说起[J].四川文物,2011年第5期,第36页
    2[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第85页
    1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年第l期,第98页
    2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年第l期,第99页
    3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图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85页
    1陈锽.古代帛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2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14页
    1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13-315页
    2《吕氏春秋·为欲》:“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下册)[M].学林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1293页
    3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年第l期,第101页
    1张朋川.宇宙图式中的天穹之花——柿蒂纹辨[J].装饰,2002年第12期,第5页
    2李零.“方华蔓长,名此曰昌”:为“柿蒂纹”正名[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7期,第35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8页
    2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4-475页
    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71页
    4[汉]刘安著.淮南鸿烈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9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2页
    2[汉]刘安著.淮南鸿烈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4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19页
    4[汉]王逸著,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13页
    5东方朔等著.汉魏丛书第79册神异经十洲记述异记[M].第50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2页
    2[汉]刘安著.淮南鸿烈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5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30-3531页
    4[汉]王逸注.楚辞章句补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1刘芊.“巫射”文化语境中的曾侯乙墓漆箱“树木射鸟图”内涵再审视[J].装饰,2013年第12期,第119-121页
    2胡新立.邹城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3陈锽.古代帛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第61页
    1刘晓路著.中国帛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26页
    2刘晓路著.中国帛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3刘晓路著.中国帛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1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J].史学情报,1986年第1期,第68页
    2于志勇主编.丝绸之路尼雅遗址出土文物沙漠王子遗宝[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2000年,第31页
    3郑岩.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3期,第59页
    1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77-378页
    2[战国]尸佼著,[清]汪继培辑,朱海雷撰.尸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9-1370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7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16-1217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27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33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第1234-1235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36页
    7[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44页
    8[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47页
    9[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45页
    10[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69页
    1临沂金雀山汉墓发掘组.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年第11期,第26页
    2刘晓路著.中国帛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112页
    3周到等编.河南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93页
    4周到等编.河南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94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8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43页
    3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66页
    4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3-55页
    5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9页
    6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54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476页
    2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1页
    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4页
    4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1-432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28页
    2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5页
    3黄晖撰.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19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96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21页
    6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2页
    7原文为:“西北方之美者,有昆仑之球琳琅玕焉;”参见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44页。高诱注为玉名,参见同书第450页。
    1原文为:“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闾之珣玗琪焉”,《淮南鸿烈解》注为玉名。参见[汉]刘安著.淮南鸿烈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7页
    2原文为:“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爰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54-455页。璇瑰被认为是玉名,其注释参见同书第456页。
    3《淮南子》所记的璇树疑与《山海经》中的美玉璇瑰有关。璇瑰的注释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56页
    4《淮南子》所记的碧树、瑶树疑与《山海经》中的瑶碧有关。
    5[汉]司马迁撰.史记(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37页
    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74页
    2杨建东.山东微山县近年出土的汉画像石[J].考古,2006年第2期,第44页
    3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4胡新立.邹城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1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2-103页
    2徐光冀主编.中国出土壁画全集9甘肃宁夏新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3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石[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0页
    1郑清森.初论河南永城芒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画像石[J].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第50页
    2郑清森.初论河南永城芒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画像石[J].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第50页
    1胡新立.邹城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68页
    2燕生东,徐加军.山东枣庄小山西汉画像石墓[J].文物,1997年第12期,第41页
    3阎根齐等编著.商丘汉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18页
    4张从军,李为著.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4页
    5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4页
    6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2页
    2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1页
    3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0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34页
    2“郝懿行云:‘《初学记》二十七卷引此经作‘珠’,《淮南子》及《博物志》同。陶潜《读山海经》诗云:‘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34页
    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4页
    1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59页
    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汤池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M].河南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1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神树”,因此对于这一类形式接近而内涵可能有争议的芝草状植物暂不予以讨论,故后文不再列举陕西画像石中的芝草状植物。
    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汤池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5陕西山西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34-135页
    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汤池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5陕西山西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34-35页
    4周到等编.河南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1李凇著.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2顾森主编.中国汉画像拓片精品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156页
    4孙桂俭编著.汉画石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5孙桂俭编著.汉画石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1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石[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2邢义田著.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41页
    3邢义田著.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36页
    1东方朔等著.汉魏丛书(第79册)神异经十洲记述异记[M].第23-24页
    2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16页
    3顾森主编.中国汉画像拓片精品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3页
    4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4-325页
    1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05页
    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98页
    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4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5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高文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7四川汉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1周克林.东汉六朝钱树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2年,第279-283页
    1刘玉生著.方城汉画[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第100页
    2凉山州博物馆主编.丝路汉痕凉山汉晋砖集粹[M].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88页
    3密县文管会等编.密县汉代画像砖[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第146页
    4高文,王锦生编著.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M].澳门: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第346页
    5李学勤.《中国古代瓦当精华》序[J].东方艺术,2010年第24期,第47页
    6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2页
    1李学勤.《中国古代瓦当精华》序[J].东方艺术,2010年第24期,第47页
    2张善熙,屠世荣,姜易德.成都凤凰山《太玄经》摇钱树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第25页
    3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4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8页
    1周克林.试论中国古代厌胜钱币的产生与演变[J].四川金融,1997年第5期,第8页
    2吴荣曾.香港大屿山白芒晋墓出土五铢厌胜钱考略[J].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第6页
    1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2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3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4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第11页
    1朱安群,徐奔编著.周易[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年,第192页
    2朱安群,徐奔编著.周易[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年,第209页
    3[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50页
    4[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51页
    5[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3页
    6高文编著.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7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3四川汉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8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2页
    1蒋廷瑜.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J].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279页
    2蒋廷瑜.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J].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280页
    3蒋廷瑜.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J].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278-279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5页
    1蒋廷瑜.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J].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282页
    2广西梧州市近年来出土的一批汉代文物[J].文物,1977年第2期,第70页
    3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32-433页
    2《中国纹样辞典》提及:“屠恒贤撰文认为这一汉锦纹样描绘的是远古神话中的‘汤谷’,‘扶桑树’,载日凤鸟,‘禺谷’、‘若木’景象。”参见郭廉夫,丁涛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笔者认为称其为是与太阳有关的扶桑树,有待商榷。前文分析《山海经》有两处提到了“扶木”,一说是在孽摇頵羝山上,一说是在汤谷上;还有一处提到了“扶桑”,是位于汤谷上,这一记载与其他先秦、汉代的文献记载相互照应。按照《山海经》等文献对“汤谷”的描述来看,织锦之中的树是位于山石上的,显然不是“汤谷”,因此这不应是扶桑。
    3左图由沈爱凤教授提供;右图出自缪良云编著.中国历代丝绸纹样[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40页
    4于志勇主编.丝绸之路尼雅遗址出土文物沙漠王子遗宝[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2000年,第74页
    1图a全图与局部图均出自于志勇主编.丝绸之路尼雅遗址出土文物沙漠王子遗宝[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2000年,第31页
    2于志勇主编.丝绸之路尼雅遗址出土文物沙漠王子遗宝[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2000年,第74页
    3图c全图出自:新疆文物局,上海博物馆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局部图出自同书第116页
    4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4页
    1凉山州博物馆主编.丝路汉痕凉山汉晋砖集粹[M].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26页
    2王云五主编,[汉]班固撰.白虎通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67页
    3[北齐]魏收撰.魏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6页
    4王云五主编,[汉]班固撰.白虎通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71页
    5[北齐]魏收撰.魏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6页
    1赵沛霖.树木兴象的起源与社树崇拜[J].河北学刊,1984年第3期,第83页
    2[北齐]魏收撰.魏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6页
    3郑岩.从考古学到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4页
    4郑岩.从考古学到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4页
    5据郑岩《酒泉丁家闸》一文介绍,这块石碑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六,“系谁又北径临淄城西
    1据郑岩书说是猴子,图中显示不清楚。参见郑岩.从考古学到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刘晓路著.中国帛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112页
    2燕生东,徐加军.山东枣庄小山西汉画像石墓[J].文物,1997年第12期,第41页
    3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3页
    4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1河南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5张从军,李为著.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4页
    6郑清森.初论河南永城芒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画像石[J].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第50页
    7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8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蒋英炬卷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1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75页
    9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汤池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0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石[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7页
    1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42页
    2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3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47页
    4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52页
    5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6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7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8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1河南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9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1河南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70-71页
    10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5页
    1周到等编.河南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2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5页
    3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46页
    4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5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22页
    6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50页
    7张从军,李为著.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3页
    1王瑞珠编著.世界建筑史西亚古代卷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79页
    2王瑞珠编著.世界建筑史西亚古代卷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37页
    3王瑞珠编著.世界建筑史西亚古代卷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78页
    1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5页
    2王云五主编,[汉]班固撰.白虎通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2页
    3徐玲.从汉画像石看汉代民间的动植物信仰[M].农业考古,2009年第4期,第122页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54页
    5[唐]李延寿撰.南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86页
    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699页
    7[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699页
    1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8页。在《汉画故事》一书收录了清代《金石索》的木版摹印。不过,摹印版本与《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中所提供的拓片相比,黄龙、连理木、嘉禾等等位置、形式都略有不同,谨以拓片为准。鲁迅藏汉画象(二)也收有此图拓片。参见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藏汉画象(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21页
    2刘雨茂.汉画像石棺及其神仙信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第52-55页
    3高文编著.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18-119页
    4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2页
    1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汤池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M].河南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焦德森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4页
    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4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74页
    5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藏汉画象(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16页
    6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7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年,第198页
    1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2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8页
    3刘雨茂.汉画像石棺及其神仙信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第168页
    4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2页
    5高文,王锦生编著.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M].澳门: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第395页
    6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2页
    7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6页
    8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焦德森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20页
    9胡新立.邹城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
    1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第94页
    2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3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4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第94页
    1张文玲著.古代中亚丝路艺术探微[M].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第4页
    2李公明主编.中国美术史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1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21页
    8尚刚著.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1尚刚著.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83页
    2[日]长择和俊著.大英博物馆1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M].台北:美工图书社,1994年,第100页
    3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第93页
    4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第136页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3[美]富兰克弗特著.古代东方的艺术与建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265页
    4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8页
    5康马泰,毛民.萨珊艺术之最新考古发现与丝路胡风[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0页
    1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2丹尼斯·西诺尔著,黄长著译.丝绸之路沿线的语言与文化交流[J].第欧根尼,1997年第1期,第48页
    3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90-191页
    4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96页
    5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90页
    6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15页
    1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16页
    2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16页
    3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16页
    4[美]罗伊·C.克雷文著,王镛等译.印度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5[韩]苏铉淑.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181页、第188页
    6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第93页
    7刘珂艳提到:“此树形称谓不一,专家解释有生命树、七叶树、石榴树、豪摩花等,也被解读为是北魏时期工匠根据《观无量寿经》之“宝树观”,那倒覆的莲花引于树上而便来的,后其宗教意义逐渐丧失,由北朝至隋唐时期一直流行。花树上层有五簇花冠,最中心花冠小,两边逐渐变大,在最中小花冠下方又开出一个大花冠。花冠有七片叶子,下还有一花托,下方直接衍生出树干,并连贯到下方的中心花冠。中心花冠下方也有花托结构,树干往下还饰有正面八瓣团花花头,穿过花头树干直到底部花础。”参见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1页
    1[英]约翰·马歇尔著,许建英译.犍陀罗佛教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第56-57页
    2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3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4林梅村著.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7页
    5张晓霞.来自异域的葡萄纹[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第5期,第35页
    1《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编辑委员会编著.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83页
    1陈彦姝.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第91页
    2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3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1陈彦姝.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第91页
    2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3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33页
    4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1赵丰.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J].文物,2010年第3期,第74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132页
    1赵丰.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J].文物,2010年第3期,第74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196页。此外,也有说“花树对鹿纹锦残片”,参见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3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4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石刻线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
    11页
    5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石刻线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
    64页
    1赵丰.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J].文物,2010年第3期,第74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133页
    3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0页
    4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196页
    5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67页
    6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51页
    7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67-68页
    8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198页
    2韩升著.正仓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7页
    3赵丰著.织绣珍品[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1999年,第160页
    4赵丰著.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1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5页
    2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45页
    3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36页
    4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4页
    5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8页
    6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17页
    7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第19页
    1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2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3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227页
    4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collections/list_123___396_429___.html
    5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6页
    1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2虞弘墓志中记述了虞弘及其祖上三代的简要经历,他们由于处于多个民族的斗争与交融的历史漩涡之中而迁徙频繁。“从依附于北魏的鱼国领民酋长到茹茹国的莫贺去汾,再到北齐、北周和隋代的官员的历程,即由一方之主到人臣的过程。”“概述了虞弘一生的主要经历,先述他出使波斯、吐谷浑期间,到过西亚和中亚,无疑曾途径许多小国,后又来到中原。在他一生中,由于时代巨变,他曾在十来个可汗和皇帝手下担任过官职,如柔然敕连头兵伐可汗、阿那瑰、齐宣帝、废帝、昭帝、武成帝、后主、北周武帝、宣帝、静帝、隋文帝等。”参见张庆捷.《虞弘墓志》中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1年第1期,第103页,第107页
    3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7页
    1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53页
    2赵丰编著.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第165页
    1龙吉昌,王宝珍.吉安发现厌胜钱树[J].中国钱币,1995年第4期,第51页
    2龙吉昌,王宝珍.吉安发现厌胜钱树[J].中国钱币,1995年第4期,第50页
    3王正旭、刘绍明.南阳历史货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图版8
    1张春峰主编.河北武强年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8页
    2张春峰主编.河北武强年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3《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148页
    4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编.杨家埠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页
    1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80页
    2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0页
    3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95页
    4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49页
    5郑军编绘.中国吉祥图案设计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6黄能馥,陈娟娟编著.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第1509页
    7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编.杨家埠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8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清末年画荟萃(全—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9《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157页
    10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6页
    1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0页
    2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95页
    3郑军编绘.中国吉祥图案设计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4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清末年画荟萃(全—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5张宪昌,张默雪编著.中国民俗百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1张宪昌,张默雪编著.中国民俗百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2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清末年画荟萃(全一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3葛春学.中国年画珍品杨家埠木版年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4徐艺乙,孙建君编著.民间年画[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5张春峰主编.河北武强年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3页
    6张春峰主编.河北武强年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8页
    7《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153页
    1沈泓著.朱仙镇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2潍坊十笏园民俗博物馆,中国潍坊杨家埠画院,山东画报出版社编.中国潍坊清末年画(神圣仙佛)[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3沈泓著.滕州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37页
    1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107页
    2《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3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4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77页
    1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高密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13页
    2张春峰主编.河北武强年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3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清末年画荟萃(全一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4高文等编.绵竹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1页
    5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编.杨家埠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6《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7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编.杨家埠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4页
    1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编.杨家埠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1页
    2马志强,汪稼明主编.潍坊民间孤本年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3沈泓著.杨家埠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1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25页
    2王树村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
    3郭宪著.中国民俗吉祥剪纸[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4潘鲁生编著.中国民俗剪纸图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61页
    5郭宪著.中国民俗吉祥剪纸[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1王光普,许维编著.民间传统剪纸纹样[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2王光普,许维编著.民间传统剪纸纹样[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3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4陆志宏编著.陇中剪纸[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
    1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26页
    2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22页
    3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
    4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24页
    5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6王光普,许维编著.民间传统剪纸纹样[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7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72页
    8薄松年,段改芳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4山西[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
    9王光普,许维编著.民间传统剪纸纹样[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1王光普,许维编著.民间传统剪纸纹样[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95-96页
    2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2页
    3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4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78页
    5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72页
    6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0页
    7左汉中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124页
    8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3页
    1陆志宏编著.陇中剪纸[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2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18页
    1左列a图出自: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右列b图出自同书第127页
    1李肖冰.中国新疆吐鲁番民间图案纹饰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2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5页
    3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13页
    1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05页
    2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7页
    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7页
    2在第一章中论述到《史记集解》提到《海外经》中有关于东海的度索山上有“屈蟠三千里”大桃树的记述,东汉《论衡》、唐代《艺文类聚》等书中也都有引述的《山海经》的类同记载,这些文献与《风俗通义》可相互参校。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9页
    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8-729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83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80页
    7[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8页
    8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58页
    9[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65页
    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5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7页
    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69页
    4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72页
    5[汉]刘安著.淮南鸿烈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5页
    6[汉]焦延寿著,尚秉和注,常秉义点校.焦氏易林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370页
    7龚克昌等评注.全汉赋评注·后汉(下册)[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81页
    8龚克昌等评注.全汉赋评注·后汉(下册)[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766页
    9[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89页
    10[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7页
    11黄晖撰.论衡校释(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69页
    12黄晖撰.论衡校释(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99页
    1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7页
    1[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22页
    2[北齐]魏收撰.魏书(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59页
    3[梁]沈约撰.宋书(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42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86页
    5[唐]李延寿撰.北史(第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54页
    6[晋]张华.博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2页
    7[唐]魏徵等撰.隋书(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48页
    8[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11页
    9[元]脱脱等撰.宋史(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19页
    10[元]脱脱等撰.宋史(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95页
    1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8页
    1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M].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36页。在此书中还将仙树上有巨树,树上有天鸡且鸣叫等情节移植到了扶桑树上,原文为“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巅常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乌应之;阳乌鸣,则天下之鸡皆鸣。”参见同书第236页。这可能是神话在流传中产生的不同版本。
    2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M].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35页
    3[梁]宗懔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2页
    4[梁]宗懔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2页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9页
    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7页
    7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M].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22-223页
    8[晋]张华.博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1班固撰.汉武帝内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2班固撰.汉武帝内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3王青.《汉武帝内传》研究[J].文献,1998年第1期,第3页
    4参见东方朔等著.汉魏丛书(第79册)神异经十洲记述异记[M].第5页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8页
    6这段文字由《太平御览》转引,在《初学记》中也有类似的“玉桃,服之长生不死”的转引。参见[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辑,石学文点校.神农本草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2页
    7[晋]葛洪撰.抱朴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1[晋]葛洪撰.抱朴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8页
    2[晋]葛洪撰.抱朴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3页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9页
    4申秦雁.精美绝伦的金银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4-106页
    5渠红岩.古代的桃文献史料与当代的桃文化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第103页
    6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滑县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7页
    7王四四.孙悟空偷桃是东方朔偷桃和白猿偷桃之合璧[J].兰台世界,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8转引自李剑平主编.中国神话人物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17页
    9参见李剑平主编.中国神话人物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17页
    1陆锡兴.考古发现的桃梗与桃人[J].考古,2012年第12期,第78页
    2陆锡兴.考古发现的桃梗与桃人[J].考古,2012年第12期,第78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250页
    2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6印染织绣(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第212页
    3崔元和总编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平阳金墓砖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4张英.出土的元明执壶[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2年,第61页
    5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第16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256页
    2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6印染织绣(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12页
    3杨正宏,张剑著.镇江出土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4崔元和总编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平阳金墓砖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5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6张英.出土的元明执壶[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2年,第73页
    7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8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9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250页
    10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出土铜镜图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年,第137页
    1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上册)唐-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
    2薛翔主编.中国古瓷器:摄影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245页
    3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4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明天顺末前青花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5叶佩兰.美哉陶瓷:五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6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
    7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斗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3页
    8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333页
    1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2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3叶佩兰.美哉陶瓷:五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4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
    5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6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7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8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9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8页
    1耿宝昌主编.青花釉里红(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2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51页
    3叶佩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9珐琅彩·粉彩[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76页
    4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87页
    5耿宝昌主编.清代御窑瓷器(下册)[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6蔡国声,郝子明.康雍乾瓷器精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7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8王樹村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1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图一O四
    1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146页
    2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11页
    3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4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74页
    5王红星.古代瓷器湖北省博物馆藏瓷器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6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84页
    7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433页
    8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401页
    9高汉玉主编.中国历代染织绣图录[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
    158页
    10梅宁华,陶信成主编;赵秀珍卷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中英文本织绣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245页
    1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98页
    1耿宝昌主编.清代御窑瓷器(上)[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228页
    2耿宝昌主编.清代御窑瓷器(上)[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3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11页
    4蔡国声,郝子明.康雍乾瓷器精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80页
    5耿宝昌主编.青花釉里红(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13页
    6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7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243页
    8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74页
    9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10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
    1王连海,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2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67页
    3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斗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7页
    4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斗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40页
    5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6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51页
    1杨正宏,张剑著.镇江出土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2张英.出土的元明执壶[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2年,第61页
    3张英.出土的元明执壶[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2年,第73页
    1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明天顺末前青花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2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3黄俊贤.青华苑藏元明青花瓷[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4赵月汀主编.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下)宣德、成化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266页、第267页
    5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斗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3页
    1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2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上册)唐-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
    3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4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5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北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1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2宋伯胤.清瓷萃珎: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5页
    3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146页
    4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
    5蔡国声,郝子明.康雍乾瓷器精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6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7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1叶佩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9珐琅彩·粉彩[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8页
    2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68页
    3张英.中国五彩瓷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47页
    4耿宝昌主编.清代御窑瓷器(下)[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5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6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1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2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6印染织绣(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12页
    3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2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3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4林锡旦编著.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77页
    2国立故宫博物院,蒋复璁编.国立故宫博物院:刺绣(图版)[M].1982年,第100页
    3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87页
    4高汉玉主编.中国历代染织绣图录[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
    15页
    5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花鸟鱼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20页
    6王连海,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7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47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401页
    2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3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8页
    1王樹村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1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2王樹村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1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3于洪文主编.杨家埠木版年画精品欣赏[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4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第103页
    1杨正宏,张剑著.镇江出土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74页
    2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35页
    3曹清.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圣思桃形杯的启示[J].荣宝斋,2011年第1期,第212和214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6印染织绣(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12页
    2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3张英.出土的元明执壶[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2年,第61页
    4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5赵月汀主编.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下)宣德、成化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267页
    6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上册)唐-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
    7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83页
    8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9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337页
    10冯茂红,郭兵著.北方民间建筑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1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8页
    2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3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第267页
    4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第291页
    5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第311页
    6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7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84页
    8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9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401页
    10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87页
    11韩祖音,刘见编著.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选[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9年,第4页
    12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90页
    13董洪全著.明清木雕鉴赏(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1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2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3林锡旦编著.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4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2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5广东省博物馆等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07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2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绛州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93页
    3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01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37页
    2赵月汀主编.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下)宣德、成化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266页、第267页
    3叶佩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9珐琅彩·粉彩[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1页
    4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339页
    5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第142页
    6韩祖音,刘见编著.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选[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9年,第4页
    1耿宝昌主编.清代御窑瓷器(下)[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2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3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第311页
    4[英]柯玫瑰著.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国立博物院藏中国清代瓷器摄影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5辽阳博物馆.辽阳博物馆馆藏精品图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1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斗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80页
    2叶佩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9珐琅彩·粉彩[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6页
    3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154页
    4高汉玉主编.中国历代染织绣图录[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
    113页
    5冯茂红,郭兵著.北方民间建筑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6耿宝昌主编.金明集瓷选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第197页
    7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斗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31页
    8冯茂红,郭兵著.北方民间建筑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77页
    9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246页
    1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2施静菲著.日月光华清宫画珐琅[M].北京: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年,第87页
    3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4陆明华.清代青花瓷器鉴赏图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5叶佩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9珐琅彩·粉彩[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1页
    6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82-83页
    7《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全集》编委会.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全集典藏版瓷器(下)[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1张英.中国五彩瓷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65页
    1例如“七月鲜”品种、“离核水密”品种、“大兴无名”品种、“秋蟠桃”品种。这些不同品种的桃,其桃果顶端有尖嘴与平顶之分,而尖嘴桃的先端有的较长有的则较短。参见曲泽洲主编.北京果树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第369页、第381页、第386页和第390页
    2[宋]陈景沂编辑.全芳备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89页
    3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10页
    4[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16页
    5[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93页
    6梁韦弦.《归藏》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第4页
    1[汉]许慎著,柴建虹、李肇翔主编.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
    2孙明君选注.三曹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0页
    3[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页
    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537页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43页
    1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
    201页
    1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0页
    2龚廷万等编.巴蜀汉代画像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8石刻线画[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4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5尤振尧,周陆晓.江苏泗洪重岗汉画象石墓[J].考古,1986年第7期,第618页
    6金维诺,罗世平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63页
    1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83页
    2马炜.西域绘画9(纸本)——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4页
    3敦煌研究院主编,段文杰编.敦煌石窟全集1再现敦煌[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3页
    1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清末年画荟萃(全—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
    2王树村.中国古代民俗版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97页
    3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
    1敦煌研究院主编,谭蝉雪编.敦煌石窟全集25民俗画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9页
    2敦煌研究院主编,彭金章编.敦煌石窟全集10密教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6页
    3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5页
    4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6页
    5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7页
    6周秉钧注译.尚书[M].岳麓书社,2001年,第28页
    1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2王树村.中国古代民俗版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3转引自江玉祥.中秋节的民俗事象[J].文史杂志,2011年第5期,第44页
    4[明]刘侗,[明]于奕正著,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5[清]潘荣陛,[清]富察敦崇著.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6[明]史玄,[清]夏仁虎,[清]阙名.旧京遗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2页
    1上海博物馆编.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第264页
    2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绛州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75页
    3张宪昌.东昌府木版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4王树村.河南朱仙镇年画[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5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110页
    1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110页
    2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3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9页
    1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2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0页
    3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4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5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01页
    1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3四川汉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2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3四川汉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3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
    4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高文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7四川汉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5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12页
    1尤振尧,周陆晓.江苏泗洪重岗汉画象石墓[J].考古,1986年第7期,第620页
    2尤振尧,周陆晓.江苏泗洪重岗汉画象石墓[J].考古,1986年第7期,第618页
    3盖山林.和林格尔汉墓壁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图一五
    1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周到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8石刻线画[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2金维诺,罗世平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63页
    3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2全国其他地区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8页
    4张安治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1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藏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1陈燮君,汪庆正主编.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第
    264页
    2[意]毛里奇奥·斯卡尔帕里著,陈薪译.古老的中国——中国古代文明(至唐朝)[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628页
    3陈燮君,汪庆正主编.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第
    266页
    4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89页
    1昭明.凤翔出土的隋唐铜镜[J].文博,1995年第4期,第78页
    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50页
    3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90页
    4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625页
    5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第131页
    1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10页
    2赵红.“嫦娥奔月”神话的仙话化与道教月仙的确立[J].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210页
    3[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页
    4郑暋暻.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2002年,第4页
    1段文杰、樊锦诗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7敦煌中唐[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2关友惠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8晚唐[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3关友惠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8晚唐[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4吴道子.历朝名画观音宝相(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第4页
    5马炜,蒙中编著.西域绘画1(佛菩萨)——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6叶扬.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图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
    1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2全图来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6页;局部图来自: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绘画全集第1卷战国-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3http://www.lvshunmuseum.org/cangpin/Product_View.asp?id=88
    4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3历代服饰卷(上册)[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68页。局部图来自: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博士,2007年
    5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3历代服饰卷(上册)[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第159页。局部图来自: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博士,2007年
    1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M].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69页
    2马炜,蒙中编著.西域绘画8(经变)——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M].重庆:重庆出版,2010年,第26页
    3段文杰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5敦煌壁画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4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3历代服饰卷(上册)[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49页;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第59页
    5马炜,蒙中编著.西域绘画8(经变)——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M].重庆:重庆出版,2010年,第22页
    6敦煌研究院主编,樊锦诗编.敦煌石窟全集20藏经洞珍品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5年,第92页
    7段文杰、樊锦诗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8一说为晚唐,参见敦煌研究院主编,谭蝉雪编.敦煌石窟全集25民俗画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主编,彭金章编.敦煌石窟全集10密教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6页
    9敦煌研究院主编,樊锦诗编.敦煌石窟全集20藏经洞珍品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5年,第82页
    10段文杰、樊锦诗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M].天津:天津人
    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1[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3页
    2[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17页
    3[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18页
    1文字介绍见李飞鸿主编.晋宁文物选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04-106页。图片未见于书刊,
    可参见“普洱中国”网站提供的图片,http://www.puerzg.cn/ynmj/html/661.html。
    2谭远辉等.湖南桂阳刘家岭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2年第2期,第51页
    3徐光冀主编.中国出土壁画全集5河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图91
    4http://www.puerzg.cn/ynmj/html/661.html
    1赵红.唐人月宫观念论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6页
    2周世荣编绘.中华铜镜图案集[M].上海:上海世纪(上海书店),1995年,第163页
    3李建廷.宋辽金铜镜中的人物故事[J].收藏,2013年第13期,第96页
    4梁白泉主编,刘斌等编.中国艺术博物馆——走进博物馆[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1说明文字与图见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3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collections/detail_680.html
    1黄能馥,陈娟娟编辑.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1516页
    2梅宁华,陶信成主编,赵秀珍卷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中英文本织绣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3[韩]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博士,2007年,第319页
    4[韩]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博士,2007年,第319页。另据《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介绍的一件晚清皇帝吉服袍料上的刺绣十二章纹样(奥地利国家博物馆藏,传世品)与此图的纹样几乎完全一样,崔的文中没有更详细的说明,因此不知是否与奥地利的为同一件的纹饰。参见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400页
    5[韩]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年,第319页
    6[韩]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年,第319页
    7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26页
    8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1[清]允禄等.皇朝礼器图式[M].扬州:广陵书社,第528页
    2[清]允禄等.皇朝礼器图式[M].扬州:广陵书社,第528页
    1张宪昌.东昌府木版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2王树村.河南朱仙镇年画[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3王树村.中国古代民俗版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4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绛州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75页
    5张宪昌.东昌府木版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6王树村.河南朱仙镇年画[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7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清末年画荟萃(全—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8钱正盛,钱正坤主编.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图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9吕胜中编著.中国民间木刻版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97页
    10王树村.中国古代民俗版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97页
    1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6页
    2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3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110页
    4刘建超主编;徐维,徐林晞编绘.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案2[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4年,第86页
    5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0页
    6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23页
    1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9页
    2江苏古籍出版社编辑.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3薄松年,段改芳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4山西图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139页
    4中国古代画派大图范本:清宫廷画派·丁观鹏1·宝相观音图[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
    5薄松年,段改芳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4山西图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31页
    6黄启善著,广西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封面。
    7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58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0金银玻璃珐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
    97页
    1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77页
    2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3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3四川汉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4金维诺,罗世平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63页
    5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2全国其他地区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8页
    6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藏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7陈燮君,汪庆正主编.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第264页
    2敦煌研究院主编,樊锦诗编.敦煌石窟全集20藏经洞珍品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5年,第
    92页
    3李建廷.宋辽金铜镜中的人物故事[J].收藏,2013年第13期,第96页
    4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
    111页
    5谭远辉等.湖南桂阳刘家岭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2年第2期
    6http://www.puerzg.cn/ynmj/html/661.html
    7徐光冀主编.中国出土壁画全集5河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图91
    8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collections/detail_680.html
    9黄能馥,陈娟娟编辑.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1516页;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
    10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6页
    11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26页
    12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110页
    13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14张宪昌.东昌府木版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1参见[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16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7页
    1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49页
    2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50页
    3佛经全集第10册下卷密教部[M].苏州:弘化社,第117页
    4佛经全集第10册下卷密教部[M].苏州:弘化社,第120页
    5佛经全集第10册下卷密教部[M].苏州:弘化社,第138页
    6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95页
    1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7页
    2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6页
    3佛经全集第7册下卷经集部[M].苏州:弘化社,第402页
    4佛经全集第11册上卷密教部[M].苏州:弘化社,第533页
    5[明]刘侗,[明]于奕正著,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1范恩君.道教神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2[清]潘荣陛,[清]富察敦崇著.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3http://wfwb.wfnews.com.cn/html/2008-09/14/content_59869.htm
    1[西晋]张华撰.博物志[M].中华书局,1985年,第37页
    2[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今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82页
    3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果树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421页
    4[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8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017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87页
    7[唐]李延寿撰.南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31页
    1[唐]李延寿撰.南史(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1页
    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十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04页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6页
    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45页
    5[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二十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453页
    6阎琦注评.名家注评古典文学丛书李白诗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7[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7页
    8陈俊愉,程绪珂主编.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72页
    9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文物大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925页
    10郭廉夫,丁涛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7页
    1参见[汉]司马迁撰.史记(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3-3174页。在《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上》中的记载于《史记》类同:“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败。俗耆酒,马耆目宿。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94-3895页
    2[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今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42页
    3吕庆峰,张波.先秦时期中国本土葡萄与葡萄酒历史积淀[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
    3期,第193页
    4李番.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93页
    5孙云蔚主编.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M].上海: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3页
    6[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0页
    7[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1[西晋]张华撰.博物志[M].中华书局,1985年,第37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45页
    3[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18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59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17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9页
    7[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94页
    8[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95页
    9参见[汉]司马迁撰.史记(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3-3174页。在《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上》中的记载于《史记》类同:“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败。俗耆酒,马耆目宿。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94-3895页
    10[北齐]魏收撰.魏书(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3页
    1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46页
    12[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清]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页
    13[西晋]张华撰.博物志[M].中华书局,1985年,第32页
    14[元]脱脱等撰.辽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0页
    1[明]宋濂等撰.元史(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42页
    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二十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453页
    1中国历史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编辑.天山古道东西风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特辑[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1周金玲,李文瑛,尼加提,哈斯也提.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年第1期,第7页
    2林梅村认为是希腊爱神厄洛斯。参见郑培凯主编.西域中外语文明交流的中转站[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7页
    3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4郭廉夫,丁涛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3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4参见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7页和第194页
    1“图案为朵花团窠中的花树对鹿,窠外为团花。虽然花树对鹿明显带有中亚细亚的风格特点,但这件夹缬上的鹿纹已不再是粟特织锦上的牡鹿或野山羊,明显是东方常见的鹿纹。同时,联珠团窠也不再是单纯的联珠,而是以朵花连成的团窠环。因此,这一作品年代应该较晚。”参见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4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3一说日本正仓院藏。参见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4魏同贤,[俄]孟列夫主编.俄藏敦煌艺术品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1页
    5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2页。复原图来源于同书的第183页。
    1[日]宫治昭.犍陀罗美术寻踪[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2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页(有学者认为此器年代属隋代,参见同书第17页)
    3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
    1王泷.固原漆棺彩画[J].美术研究,1984年第2期
    2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3页
    1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
    2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
    3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0页
    4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5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6http://www.lvshunmuseum.org/cangpin/Product_View.asp?ID=87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2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12页
    3赵丰编著.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第165页
    4王庭玫主编.丝路文物艺术精华[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1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
    3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第97页
    4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著.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
    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24页
    1郭廉夫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7页
    2赵力光,李文英编著.中国古代铜镜[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3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122页
    4韩伟编著.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24页
    5韩伟编著.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55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2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3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7页、第151页
    1敦煌文物研究所编辑委员会编.敦煌艺术画库敦煌图案[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67年,第24页
    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1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2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3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4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1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0页
    2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3页
    1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2页
    2田助忠著.元青花与釉里红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3田助忠著.元青花与釉里红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4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明天顺末前青花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7页
    1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7页
    2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59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2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0金银玻璃珐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
    121页
    3杨正宏,张剑著.镇江出土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4辽宁省博物馆编.辽瓷选集图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87页
    1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8页
    2一说此图为南宋作品(参见赵丰著.织绣珍品[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1999年,第208页;一说为10世纪(参见王庭玫主编.丝路文物艺术精华[M].艺术家出版社,2009年,第108页)。本文取前者的说法。图片来自王庭玫的书第109页
    3王庭玫主编.丝路文物艺术精华[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1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5页
    2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页
    1李知宴,陈良珠编著.中国古代瓷器珍品集锦[M].北京:香港两木出版社,1988年,第239页
    2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3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347页
    4耿宝昌主编.金明集瓷选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第182页
    5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6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7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81页
    8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109页
    1朱裕平.明代青花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2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177页
    3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4黄汉杰.古陶瓷珍赏包氏博物馆藏品集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59页
    1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77页
    2包燕丽.露香园顾绣[J].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第1期,第23页
    3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92页
    4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37页
    5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37页
    1广东省博物馆等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42页
    2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299页
    3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上册)唐-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22页
    4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290页
    1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2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3周銮书.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201页
    4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上册)唐-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
    1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2广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图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3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4施静菲著.日月光华清宫画珐琅[M].北京: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年,第198页
    5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0金银玻璃珐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03页
    1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2武斌,李英健著.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珐琅卷[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3王连海,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4王连海,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5程征.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图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1刘定邦编著.海南传统木雕艺术赏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357页
    3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40页
    1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91页
    2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3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4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461页
    1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2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34页
    3赵自强主编.新加坡藏瓷(中英文本)[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1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2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34页
    3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4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71页
    5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390页
    6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70页
    1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52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87页
    3高汉玉主编.中国历代染织绣图录[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
    137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2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2潍坊十笏园民俗博物馆,中国潍坊杨家埠画院,山东画报出版社编.中国潍坊清末年画(美人童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3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2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2潍坊十笏园民俗博物馆,中国潍坊杨家埠画院,山东画报出版社编.中国潍坊清末年画(美人童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3《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136页
    4《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170页
    5于洪文主编.杨家埠木版年画精品欣赏[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4页
    1程征.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图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2程征.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图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3董洪全著.明清木雕鉴赏(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4董洪全著.明清民间木雕祥瑞动物卷[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5董洪全著.明清民间木雕博古家具杂项卷[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1郭廉夫,丁涛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2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3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4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1页
    5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
    6赵丰编著.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第165页
    7韩伟编著.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55页
    8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9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2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2页
    3田助忠著.元青花与釉里红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4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7页
    5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明天顺末前青花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7页
    6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59页
    7朱裕平.明代青花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8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9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30页
    10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11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12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13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14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0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香港澳门台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1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115页
    2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302页
    3包燕丽.露香园顾绣[J].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第1期,第23页
    4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单彩瓷五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11页
    5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6叶佩兰.美哉陶瓷:五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54页
    7耿宝昌主编;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清代御窑瓷器上[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8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9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10广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图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11杨伯达主编,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5珐琅器1[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15页
    12王连海,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13黄能馥等.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第357页
    14董洪全著.明清木雕鉴赏(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1董洪全著.明清木雕鉴赏(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1广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图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2刘诗能,李从芹著.百代标程五代北宋绘画[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2田助忠著.元青花与釉里红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3包燕丽.露香园顾绣[J].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第1期,第23页
    4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92页
    5耿宝昌主编.金明集瓷选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第182页
    1耿宝昌主编,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清代御窑瓷器(上)[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2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3广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图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4刘定邦编著.海南传统木雕艺术赏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1左图来源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89页;右图来源:新疆文物局,上海博物馆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
    2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0页
    3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4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1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2页
    2魏同贤,[俄]孟列夫主编.俄藏敦煌艺术品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1页
    3王庭玫主编.丝路文物艺术精华[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4杨正宏,张剑著.镇江出土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5田助忠著.元青花与釉里红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6关友惠著.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页
    7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8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
    9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第290页
    10铁源著.明清民窑瓷器鉴定(天启崇祯卷)[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11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12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13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上册)唐-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
    14张英.中国五彩瓷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1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2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284页
    3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4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5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6赵自强主编.新加坡藏瓷(中英文本)[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7霍布森(Hobson).清代瓷器[M]. London:Ernest Benn,1925年,第31页
    8熊玉莲编著.海外藏中国元明清瓷器精选[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266页
    9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91页
    10广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图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11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34页
    12程晓中编撰,汪清、季倩翻译,郭群等摄影.清宫瓷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7页
    13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14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64页
    15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第290页
    16吴小如.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36页
    1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402页
    2《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第53页
    [战国]尸佼著;[清]汪继培辑;朱海雷撰.尸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汉]王逸著,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东方朔等著.汉魏丛书(第79册)神异经十洲记述异记[M].
    [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汉]焦延寿著,尚秉和注,常秉义点校.焦氏易林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
    [汉]王逸注.楚辞章句补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汉]许慎著,柴建虹、李肇翔主编.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
    [汉]刘安著.淮南鸿烈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汉]班固撰.汉武帝内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清]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晋]陶渊明著.陶渊明诗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
    [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晋]张华.博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晋]葛洪撰.抱朴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沈约撰.宋书(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梁]宗懔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今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第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撰.南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延寿撰.南史(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魏徵等撰.隋书(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陈景沂编辑.全芳备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脱脱等撰.辽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42页
    [明]刘侗,[明]于奕正著,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明]史玄,[清]夏仁虎,[清]阙名.旧京遗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51页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十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二十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清]允禄等.皇朝礼器图式[M].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
    [清]潘荣陛,[清]富察敦崇著.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周秉钧注译.尚书[M].岳麓书社,2001年
    朱安群,徐奔编著.周易[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年
    钱穆著.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刘松来编著.诗经[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年
    袁珂.山海经校注(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8页
    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著.屈原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第627页
    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M].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册)[M].学林出版社出版,1984年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下册)[M].学林出版社出版,1984年
    李守奎等.尸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云五主编,[汉]班固撰.白虎通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黄晖撰.论衡校释(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黄晖撰.论衡校释(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龚克昌等评注.全汉赋评注·后汉·下[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
    孙明君选注.三曹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任明,朱瑞平,李建国校点.太平御览(第五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陈桥驿:《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阎琦注评.名家注评古典文学丛书李白诗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
    常玉芝著.商代史卷8商代宗教祭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陈锽.古代帛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陈立基著.趣说三星堆——古蜀文化探秘[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
    陈俊愉,程绪珂主编.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范恩君.道教神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佛经全集第10册下卷密教部[M].苏州:弘化社
    佛经全集第7册下卷经集部[M].苏州:弘化社
    佛经全集第11册上卷密教部[M].苏州:弘化社
    郭廉夫,丁涛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靳之林著.生命之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靳之林著.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民俗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李飞鸿主编.晋宁文物选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
    李公明主编.中国美术史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李零著.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M].中华书局,1985年
    李凇著.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番.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李剑平主编.中国神话人物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林梅村.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刘宗迪著.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刘诗能,李从芹著.百代标程五代北宋绘画[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49页
    蒙文通著.蒙文通文集第1卷古学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屈小强等主编.三星堆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曲泽洲主编.北京果树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
    潜明兹著.中国神话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芮传明,余太山著.中西纹饰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孙华,苏荣誉著.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孙云蔚主编.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M].上海: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沈爱凤著.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
    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尚刚著.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果树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编辑委员会编著.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王静芬.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王祖龙著.楚美术观念与形态[M].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王爱和著.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正旭、刘绍明.南阳历史货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王瑞珠编著.世界建筑史西亚古代卷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王瑞珠编著.世界建筑史西亚古代卷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邢义田著.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信立祥著.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新华著.三星耀天府——三星堆文化和巴蜀文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周克林.东汉六朝钱树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2年
    张文玲著.古代中亚丝路艺术探微[M].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振犁.中原神话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郑岩.从考古学到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郑培凯主编.西域中外语文明交流的中转站[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9年
    赵声良.敦煌壁画风景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赵丰主编.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赵丰著.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赵丰主编.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赵丰编著.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
    赵载光著.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
    庄恩及,汪祖华.中国果树志(桃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文物大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郭廉夫,丁涛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富兰克弗特著.古代东方的艺术与建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美]罗伊·C.克雷文著,王镛等译.印度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韩]苏铉淑.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英]约翰·马歇尔著,许建英译.犍陀罗佛教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
    [日]长择和俊著.大英博物馆1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M].台北:美工图书社,1994年
    [日]宫治昭.犍陀罗美术寻踪[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巴家云,李军.关于摇钱树起源及内涵的研究[J].中国钱币,2000年第4期
    包燕丽.露香园顾绣[J].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第1期
    曹清.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圣思桃形杯的启示[J].荣宝斋,2011年第1期
    陈淳,殷敏.三星堆青铜树象征性研究[J].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
    陈梦家.战国楚帛书考[J].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陈彦姝.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
    陈峰.曾侯乙墓中漆“”上“日月和伏羲、女娲”图像质疑[J].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陈文华.新石器时代的农事崇拜、祭祀和宗教萌芽[J].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
    陈晨,徐增莱.桂花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冯恩学.谈三星堆出土神树的性质[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
    冯修齐.《桑间野合》画像砖考释[J].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范小平.四川汉画及摇钱树所反映的中国早期佛教艺术[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
    樊军.宁夏固原西郊汉墓出土摇钱树及相关问题研究[J].四川文物,2011年第2期
    高明.汉画像石中“树”的图像[J].文艺研究,2010年第9期
    高力,田晓膺.西蜀画像砖“桑林野合”图像的文化阐释[J].装饰,2011年第5期
    高文,王建纬.摇钱树和摇钱树座考[J].中国钱币,2000年第4期
    高文.野合图考[J].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郭沫若.桃都、女娲、加陵[J].文物,1977年第1期
    关冀华,周春田.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部分古代铜镜[J].文物,1999年第2期
    广西梧州市近年来出土的一批汉代文物[J].文物,1977年第2期
    黄剑华.三星堆青铜神树探讨[J].四川文物,1999年第2期
    黄剑华.古代蜀人的通天神树[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贺西林.东汉钱树的图像及意义:兼论秦汉神仙思想的发展、流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3期
    华俐.新疆维吾尔族民间织物中葡萄纹的审美文化意蕴[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1期
    胡清友.四川资中出土一件云纹托月宫铜镜[J].文物,1990年第4期
    何志国.摇钱树内涵溯源[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何志国.安县与城固摇钱树佛像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
    何志国.摇钱树佛像与印度初期佛像的关系[J].美术研究,2005年第2期
    何志国.四川梓潼汉末摇钱树小记_兼考梓潼摇钱树佛像[J].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何志国.摇钱树佛像身份探微——与温玉成先生商榷[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何志国.论西南汉魏摇钱树的格套与商品化及其背景——兼谈巴蜀秦汉经商崇富传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霍巍.中国西南地区钱树佛像的考古发现与考察[J].考古,2007年第3期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J].史学情报,1986年第1期
    江玉祥.中秋节的民俗事象[J].文史杂志,2011年第5期
    江玉祥.关于考古出土的“摇钱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四川文物,2000年第4期
    蒋廷瑜.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J].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
    康马泰,毛民.萨珊艺术之最新考古发现与丝路胡风[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陆锡兴.考古发现的桃梗与桃人[J].考古,2012年第12期
    罗二虎.陕西城故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的关系[J].文物,1998年第12期
    龙红等(2009),王玲娟.试论“蜀式仙境”的构筑——从汉魏摇钱树看造物设计对神话传说内容的丰富改造[J].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
    龙红.中国早期佛教传播路线与摇钱树佛像——大足石刻艺术的历史成因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李兆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几幅凤鸟图案浅析[J].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
    李零.“方华蔓长,名此曰昌”:为“柿蒂纹”正名[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7期
    李文瑛,周金玲.罕见的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J].收录于马承源主编.鉴赏家图册第8辑
    刘乙秀.敦煌树形图案[J].新美术.1983年第4期
    刘芊.“巫射”文化语境中的曾侯乙墓漆箱“树木射鸟图”内涵再审视[J].装饰,2013年第12期
    刘允东.汉画像“捞鼎”“射鸟”艺术组合的含义分析[J].艺苑,2008年第5期
    李学勤.《中国古代瓦当精华》序[J].东方艺术,2010年第24期
    李建廷.宋辽金铜镜中的人物故事[J].收藏,2013年第13期
    刘世旭.四川盐源县出土的人兽纹青铜祭祀枝片考释[J].四川文物,1998年10月
    刘道军,刘红.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象征意义[J].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
    刘道军.从三星堆青铜神树到金沙太阳神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刘道军.三星堆青铜神树与金沙太阳神鸟之比较研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林向.“南方丝绸之路”上发现的“立杆测影”文物[J].四川文物,2007年第4期
    林向.中国西南出土的青铜神树[J].载《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
    林向.我国西南地区出土的汉魏青铜树——“柱铢”[J].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2期
    林向.四川西南山地盐源盆地出土的战国秦汉青铜树[J].华夏考古,2001年第3期
    吕庆峰,张波.先秦时期中国本土葡萄与葡萄酒历史积淀[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龙吉昌,王宝珍.吉安发现厌胜钱树[J].中国钱币,1995年第4期
    梁韦弦.《归藏》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临沂金雀山汉墓发掘组.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年第11期
    彭元江.三星堆青铜树“一龙·九鸟·十二果”析[J].文史杂志,2011年第1期
    彭元江.三星堆一号青铜树古历法再析[J].文史杂志,2012年第1期
    渠红岩.古代的桃文献史料与当代的桃文化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邱登成.汉代摇钱树与汉墓仙化主题[J].四川文物,1994年第5期
    强音,刘晓刚.生命之木——丝织品中树纹的设计美[J].大众文艺,2011年第7期
    史占扬.四川古代摇钱树及其一般性文化内涵[J].四川文物,1999年第6期
    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年第l期
    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J].文物,2004年第10期
    田欢.维吾尔族装饰艺术中的葡萄纹[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陶思炎.魂瓶、钱树与释道融合[J].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汤池.释郫县东汉画象西王母图中的三珠树[J].考古,1980年第2期
    汤莉.连接天地的桥梁:三星堆青铜神树[J].剑南文学,2010年第1期
    唐光孝.四川汉代“高禖图”画像砖的再探讨[J].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
    唐建中.“树”在汉代画像石中的造型格式[J].装饰,2012年第6期
    谭远辉等.湖南桂阳刘家岭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2年第2期
    王炜林.陕北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小议[J].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王泷.固原漆棺彩画[J].美术研究,1984年第2期
    王青.《汉武帝内传》研究[J].文献,1998年第1期
    王仁湘.四正与四维:考古所见中国早期两大方位系统——由古蜀时代的方位系统说起[J].四川文物,2011年第5期
    王建纬.渠县出土东汉石辟邪钱树座及相关问题[J].四川文物,1994年第5期
    王永红.汉代“摇钱树”的形状及内涵[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2期
    王四四.孙悟空偷桃是东方朔偷桃和白猿偷桃之合璧[J].兰台世界,2013年第27期
    汪小洋.枣树:汉画像石中树图像的一个原形——读《肥致碑》的一个思考齐鲁艺苑[J].2004年第3期
    汪小洋.汉画像石中射鸟图像的宗教认识[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吴自立.汉代画像石、砖中的树形图案[J].文博,1998年第5期
    吴荣曾.香港大屿山白芒晋墓出土五铢厌胜钱考略[J].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
    吴迎迎.浅析汉画像中的树木图像[J].美与时代(上),2010年第11期
    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J].文物,1984年第6期
    温玉成.用“仙佛模式”论说钱树老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萧放.明堂与月令关系新证[J].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薛红艳.“摇钱树”:从墓室走向人间[J].寻根,2000年第5期
    谢琳.民间树崇拜与“生命树”造型[J].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夏保国.颛顼“绝地天通”与凌家滩“龟卜”[J].东南文化,2012年第3期
    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鲜明.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中国道教,1995年第4期
    鲜明.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四川文物,1995年第5期
    鲜明.再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四川文物,1998年第4期
    徐玲.从汉画像石看汉代民间的动植物信仰[J].农业考古,2009年第4期
    袁朝.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刺绣品图案考释[J].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袁朝,袁謇正.生命之舞——马山一号楚墓丝织品图案的文化解读[J].荆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雍自鸿.说“钱树”[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第3期
    杨丽萍.“摇钱树”与大理白族的“树崇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杨华.上古中国的四方神崇拜和方位巫术[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于豪亮.“钱树”“钱树座”和鱼龙漫衍之戏[J].1961年第11期
    叶舒宪.伊甸园生命树、印度如意树与“琉璃”原型通考[J].民族艺术,2011年第3期
    尤振尧,周陆晓.江苏泗洪重岗汉画象石墓[J].考古,1986年第7期
    杨建东.山东微山县近年出土的汉画像石[J].考古,2006年第2期
    燕生东,徐加军.山东枣庄小山西汉画像石墓[J].文物,1997年第12期
    诸葛铠.“忍冬纹”与“生命之树”[J].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
    赵沛霖.树木兴象的起源与社树崇拜[J].河北学刊,1984年第3期
    赵凤山.东北满族民间美术中的“生命树”[J].美术大观,1997年第7、8、9、10期
    赵丰.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J].文物,2010年第3期,第74页
    赵红.唐人月宫观念论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6页
    赵红.“嫦娥奔月”神话的仙话化与道教月仙的确立[J].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
    赵殿增,袁曙光.从“神树”到“钱树”——兼谈“树崇拜”观念的发展与演变[J].四川文物,2001年第3期
    钟仕伦.三星堆出土仿植物青铜器解读[J].文史杂志,1997年第4期
    张善熙,屠世荣,姜易德.成都凤凰山《太玄经》摇钱树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
    张善熙,李清裕“天门”图像钱树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张茂华.“摇钱树”的定名——起源和类型问题探讨[J].四川文物,2002年第1期
    张肖马.三星堆二号坑青铜神树研究[J].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
    张学涛.徐州汉画像石中瑞树图像研究[J].文物世界,2012年第4期
    张华珍,项章.楚“神树”研究[J].江汉考古,2003年第3期
    张潮.马山楚墓丝织品图案综释[J].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
    张晗.纺织品中生命树的形象[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张晓霞.来自异域的葡萄纹[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第5期
    张亚林,李曼明.永乐、宣德时期陶瓷石榴纹装饰特征的比较浅析[J].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第1期
    张朋川.宇宙图式中的天穹之花——柿蒂纹辨[J].装饰,2002年第12期
    张庆捷.《虞弘墓志》中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1年第1期
    张善熙,屠世荣,姜易德.成都凤凰山《太玄经》摇钱树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
    张孜江.馆藏汉唐铜镜赏析[J].收藏界,2010年第6期
    张晓霞.来自异域的葡萄纹[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第5期
    郑清森.初论河南永城芒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画像石[J].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
    郑岩.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3期
    郑同修.汉画像中“长青树”类刻画与汉代社祭[J].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
    郑杰祥.商代四方神名和风各新证[J].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
    郑清森.初论河南永城芒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画像石[J].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
    周保平.汉代画像中的吉祥植物[J].农业考古,2008年第1期
    周克林.试论中国古代厌胜钱币的产生与演变[J].四川金融,1997年第5期
    周克林.摇钱树为早期道教遗物说质疑[J].四川文物,1998年第4期
    周克林.钱树出土分布与早期天师道活动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周金玲,李文瑛,尼加提,哈斯也提.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年第1期
    祝建华,汤池.曾侯墓漆画初探[J].美术研究,1980年第2期
    昭明.凤翔出土的隋唐铜镜[J].文博,1995年第4期
    钟坚.试谈汉代摇钱树的赋形与内涵[J].四川文物,1989年第1期
    [美]艾兰.“亚”形与殷人的宇宙观[J].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
    [美]艾素珊(Sus an N.Erickson)著,何志国译.东汉时期的钱树(下)[J].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
    [日]曾布川宽,贺小萍.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J].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丹尼斯·西诺尔著,黄长著译.丝绸之路沿线的语言与文化交流[J].第欧根尼,1997年第1期
    陈继春.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博士,2006年
    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博士,2007年
    董丽娜.中国文学中的桂花意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6年
    贾昌杰.唐代铜镜上葡萄纹的初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2012年
    纪竞.汉代钱树的图像及意义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硕士,2008年
    李婵.上古三代秦汉玉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
    刘雨茂.汉画像石棺及其神仙信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
    刘隽.摇钱树及其图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2005年
    李平.汉代摇钱树的图像学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2011年
    彭书红.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像、青铜神树、玉璋祭山图案的文献学解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
    施品曲.汉魏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明器”钱树”之图像内涵暨渊源探析[D].台湾师范大学,硕士
    徐朝龙.中国古代“神树传说”的源流[J],载(日)西江清高主编.扶桑与若木:日本学者对三星堆文明的新认识[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郑暋暻.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2002年
    钟纪江.东汉钱树及其宗教信仰内涵的初步研究:以西王母信仰为中心[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2008年
    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J],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王家佑、李复华.关于三星堆文化的两个问题,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赵殿增.三星堆祭祀坑文物研究,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陈晓媛.汉画中的园林植物研究[A].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2011
    方舒彦.汉画像石、画像砖中的树形符号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
    王良田,陈钦元.玄鸟扶桑画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
    牛天伟.由汉画看我国古代的桑树崇拜[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2004年
    林巳奈夫.中国古代日晕和神话图象,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林巳奈夫的文章,另参见(日)西江清高主编.扶桑与若木:日本学者对三星堆文明的新认识[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饶宗颐《未有数字以前表示“方位”与“数理关系”的玉版》一文,收于张敬国主编;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陈显丹著.广汉三星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陈立基著.趣说三星堆古蜀文化探秘[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
    屈小强等主编.三星堆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编.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青铜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
    四川省文化厅等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画像石[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刘玉生著.方城汉画[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
    高文,王锦生编著.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M].澳门: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
    高文编著.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胡新立.邹城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周到等编.河南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顾森主编.中国汉画像拓片精品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
    龚廷万等编.巴蜀汉代画像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阎根齐等编著.商丘汉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
    孙桂俭编著.汉画石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道一主编,张抒卷主编.中国图案大系4秦汉时代卷[M].邯郸:邯郸出版社,1995年
    张从军,李为著.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藏汉画象(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凉山州博物馆主编.丝路汉痕凉山汉晋砖集粹[M].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密县文管会等编.密县汉代画像砖[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石刻线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1河南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
    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2全国其他地区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
    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3四川汉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蒋英炬卷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1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
    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59页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汤池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高文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7四川汉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周到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8石刻线画[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徐光冀主编.中国出土壁画全集5河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徐光冀主编.中国出土壁画全集9甘肃宁夏新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盖山林.和林格尔汉墓壁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
    金维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金维诺,罗世平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册)[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张安治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马炜,蒙中编著.西域绘画8(经变)——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M].重庆::重庆出版,2010年
    马炜.西域绘画9(纸本)——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马炜,蒙中编著.西域绘画1(佛菩萨)——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段文杰、樊锦诗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7敦煌中唐[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关友惠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8晚唐[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段文杰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5敦煌壁画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辑委员会编.敦煌艺术画库敦煌图案[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67年
    敦煌研究院主编,段文杰编.敦煌石窟全集1再现敦煌[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
    敦煌研究院主编,谭蝉雪编.敦煌石窟全集25民俗画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敦煌研究院主编,彭金章编.敦煌石窟全集10密教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年
    敦煌研究院主编,樊锦诗编.敦煌石窟全集20藏经洞珍品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5年
    吴水存编著.九江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周世荣编绘.中华铜镜图案集[M].上海:上海世纪(上海书店),1995年
    赵力光,李文英编著.中国古代铜镜[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黄启善著,广西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陈燮君,汪庆正主编.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王士伦.浙江出土铜镜选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
    王士伦编著,王牧修订.浙江出土铜镜(修订版)[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出土铜镜图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年
    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藏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清华藏珍编辑组.清华藏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青铜器全集·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意]毛里奇奥·斯卡尔帕里著,陈薪译.古老的中国——中国古代文明(至唐朝)[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
    蔡国声,郝子明.康雍乾瓷器精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程晓中编撰,汪清、季倩翻译,郭群等摄影.清宫瓷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广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图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广东省博物馆等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耿宝昌主编.青花釉里红(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耿宝昌主编.清代御窑瓷器(下)[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耿宝昌主编.清代御窑瓷器(上)[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
    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M].北京:紫禁出版社,2003年
    耿宝昌主编,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清代御窑瓷器上[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耿宝昌主编.金明集瓷选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第182页
    黄俊贤.青华苑藏元明青花瓷[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
    陆明华.清代青花瓷器鉴赏图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辽宁省博物馆编.辽瓷选集图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
    李知宴,陈良珠编著.中国古代瓷器珍品集锦[M].北京:香港两木出版社,1988年
    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斗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
    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明天顺末前青花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
    林瀚著.海外珍藏中华瑰宝单彩瓷五彩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
    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
    刘丽颖、铁源.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
    辽阳博物馆.辽阳博物馆馆藏精品图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
    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宫廷珍藏(中英文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著.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宋伯胤.清瓷萃珎: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
    铁源著.明清民窑瓷器鉴定(天启崇祯卷)[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年
    田助忠著.元青花与釉里红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王连海编著.民间刺绣图形[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王红星.古代瓷器湖北省博物馆藏瓷器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薛翔主编.中国古瓷器:摄影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
    熊玉莲编著.海外藏中国元明清瓷器精选[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叶佩兰.美哉陶瓷:五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
    叶佩兰.美哉陶瓷:斗彩名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
    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朱裕平.明代青花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赵自强主编.新加坡藏瓷(中英文本)[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赵月汀主编.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下)宣德、成化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明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
    周銮书主编.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清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上册)唐—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官窑瓷器:(下册)清[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全集》编委会.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全集典藏版瓷器(下)[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7年
    朱裕平.明代青花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张英.中国五彩瓷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
    张英.出土的元明执壶[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2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北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0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香港澳门台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赵月汀主编.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下)宣德、成化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赵自强主编.新加坡藏瓷(中英文本)[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霍布森(Hobson).清代瓷器[M]. London:Ernest Benn,1925年
    [英]柯玫瑰著.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国立博物院藏中国清代瓷器摄影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杨正宏,张剑著.镇江出土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韩伟编著.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申秦雁.精美绝伦的金银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叶佩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9珐琅彩·粉彩[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
    施静菲著.日月光华清宫画珐琅[M].北京: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年
    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杨伯达主编;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5珐琅器1[M].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0金银玻璃珐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武斌,李英健著.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珐琅卷[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7年
    刘定邦编著.海南传统木雕艺术赏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
    冯茂红,郭兵著.北方民间建筑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董洪全著.明清木雕鉴赏(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董洪全著.明清木雕鉴赏(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董洪全著.明清民间木雕祥瑞动物卷[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5年
    董洪全著.明清民间木雕博古家具杂项卷[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5年
    程征.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图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
    王树村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郭宪著.中国民俗吉祥剪纸[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年
    潘鲁生编著.中国民俗剪纸图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61页
    王光普,许维编著.民间传统剪纸纹样[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陆志宏编著.陇中剪纸[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梅宁华,陶信成主编;赵秀珍卷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中英文本织绣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高汉玉主编.中国历代染织绣图录[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花鸟鱼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
    王连海,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王庭玫主编.丝路文物艺术精华[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年
    吴小如.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林锡旦编著.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黄能馥,陈娟娟编著.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
    于志勇主编.丝绸之路尼雅遗址出土文物沙漠王子遗宝[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2000年
    魏同贤,[俄]孟列夫主编.俄藏敦煌艺术品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缪良云编著.中国历代丝绸纹样[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年
    赵丰,齐东方主编.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赵丰著.织绣珍品[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1999年
    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新疆文物局,上海博物馆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蒋复璁编.国立故宫博物院:刺绣(图版)[M].1982年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织染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织绣服饰全集3历代服饰卷(上册)[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6印染织绣(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7印染织绣(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徐艺乙,孙建君编著.民间年画[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
    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
    曹淑勤编著.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高文等编.绵竹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马志强,汪稼明主编.潍坊民间孤本年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王樹村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1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王树村.河南朱仙镇年画[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
    王树村.中国古代民俗版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2年
    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王樹村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1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金维诺总主编,邢振龄卷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年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绛州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滑县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高密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沈泓著.朱仙镇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
    沈泓著.滕州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
    沈泓著.杨家埠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
    韩祖音,刘见编著.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选[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9年
    张春峰主编.河北武强年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张宪昌.东昌府木版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于洪文主编.杨家埠木版年画精品欣赏[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
    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清末年画荟萃(全—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编.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6年
    潍坊十笏园民俗博物馆,中国潍坊杨家埠画院,山东画报出版社编.中国潍坊清末年画(神圣仙佛)[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编.杨家埠年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江苏古籍出版社编辑.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22绘画编民间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葛春学.中国年画珍品杨家埠木版年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安立华编著.齐国瓦当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刘晓路著.中国帛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年
    韩昇.正仓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国古代画派大图范本:清宫廷画派·丁观鹏1·宝相观音图[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
    吴道子.历朝名画观音宝相(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
    叶扬.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图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新疆文物考古成就特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郭廉夫,丁涛等主编.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吕胜中编著.中国民间木刻版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
    薄松年,段改芳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4山西图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张宪昌,张默雪编著.中国民俗百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郑军编绘.中国吉祥图案设计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刘建超主编;徐维,徐林晞编绘.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案2[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4年
    钱正盛,钱正坤主编.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图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图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李肖冰.中国新疆吐鲁番民间图案纹饰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薄松年,段改芳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4山西[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左汉中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
    崔元和总编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平阳金墓砖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广东省博物馆等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编辑.天山古道东西风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特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马承源主编.鉴赏家图册第8辑新疆文物考古成就特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梁白泉主编,刘斌等编.中国艺术博物馆——走进博物馆[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绘画全集第1卷战国-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collections/list_123___396_429___.html
    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collections/detail_680.html
    http://www.lvshunmuseum.org/cangpin/Product_View.asp?id=88
    http://www.lvshunmuseum.org/cangpin/Product_View.asp?ID=87
    http://www.puerzg.cn/ynmj/html/661.html
    http://wfwb.wfnews.com.cn/html/2008-09/14/content_59869.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