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前道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道教的寺院“道观”并非单纯的宗教建筑。它的背后凸显了特定的信徒组织形式和宗教活动形式。道观的出现,昭示了南北朝道教的重大变迁。道教从此开始放开对基层信众的控制:道士的身份由居于民间、领户治民的祭酒,变为居住在道馆中的职业神职人员;道士的收入不再依赖对道民的强制输租,而依赖自愿的供养和法事收入。这种变迁大约同时发生在五世纪中期的南、北方道教界,是陆修静和寇谦之清整天师道呼声的延续,体现了道教寻求国家化的取向。从此,道教逐渐告别了汉末以来的祭酒制传统,开始转变为以宫观制度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并在唐代与佛教一同成为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官方宗教。由此带来的一个现象是:我们在孙恩之乱后,再也未见到有大规模的道教叛乱出现。
     从这一意义上说,道观正处在中古道教变迁的中心位置。相比起成果丰硕的中古佛教寺院研究而言,关于南北朝乃至隋唐道观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本文以唐代以前的道观为研究对象,以细节考证与宏观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
     全文分为上下编。上编名为“唐前道观研究”,主要是想回答这样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什么是道观?最早的道观为何?道观为何会在那一时刻出现?道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唐代以前的道观是什么样的?
     上编第一章《何谓道观?》指出并不是所有的道教修行空间都能称为“道观”。典型的道观应是一处以天尊殿为中心的独立建筑群,其中居住着同一性别的出家道士群体。他们脱离世俗生活,常住观中,奉行各种戒律规定,进行集体的修行生活。道观并非个人的私产,而为住观道士共同所有。这种现象在许多宗教中都存在,一般称为“寺院主义”。道观出现在南北朝初期,最早的道观为陆修静的崇虚馆。道馆现象主要是在建康和吴会地区展开的。“道馆”、“道观”两词虽然互通,但“道馆”更接近其本意。“道馆”从字面意思看即是指延请道士居住的客舍。
     上编第二章《道观兴起的历史背景》梳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在南北方的流布。在五世纪初叶,南北方的皇权得以恢复。与此相随而来的,是政府对各种游离于政权控制之外的各种势力的收拢,其中既包括流民逋逃和地方势力,亦包括宗教组织和隐逸人士。这种形势对当时的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裕的出现和刘宋的建立对于晋宋时期的道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此前,他们对世俗政权极为绝望,只能寄希望于终末论的太平盛世。而刘裕的功绩以及此后的元嘉之治,则使他们看到了希望,甚至认为盛世已至,并将道教之兴寄托于新王朝之建立,积极地加入到歌颂世俗政权的行列中。但是当时的道教,无论是组织、经典还是修法,都处于群龙无首、一片混乱的状态。特别是孙恩之乱的前车之鉴,使得道教中的有识之士开始要求改革,尤其是要改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正是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之下,陆修静和寇谦之分别离开了自己位于庐山和嵩山的道教修行团体,前往京师,寻求道教与政权相处的新途径。他们的意图,都不仅限于将道教置于政权的操控之下,而是试图让道教成为国家宗教。这一努力的结果即是刘宋明帝为陆修静敕立崇虚馆,而北魏太武帝为寇谦之建起大道坛庙。
     上编第三章《道观的兴起与“寺院主义”》通过比较宗教史的研究,指出如同基督教和佛教的“寺院主义”一样,道观也发源自山中修道者的隐修传统。北方地区的山中修道者最初独自居住在石室、窟穴中,随着隐修者的聚集,继而出现了营建馆舍的要求。在五世纪末叶,北朝最早的道观楼观就这样成立了。与北方不同,南方地区由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修道者多在山林中修建精舍居住。同时由于南方有着崇尚隐逸并为隐士建馆的风气,最终发展出道馆林立的局面。随着道馆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天师道道士开始入山修行,天师道的祭酒制度逐渐为道观制度所取代。
     上编第四章《南北朝道观的概况》整理出南北朝道馆明确可考者计88所,其中南朝计59所,北朝8所,隋代20所,另有存疑者36所。南北朝时期的道馆主要集中于江东地区,在长江中游的荆、湘、江地区和北方长安附近地区也有零星的分布。南朝五分之三以上的道馆坐落于山林之中。隋代的道观则主要位于大兴城。南朝道馆以斋堂为中心,而隋唐的道观则以天尊殿为中心。道馆的主要成员为馆主及其弟子。道馆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外部的赞助、农业生产和法事收入。南朝道馆中的法事活动并没有体现出严格的派系划分,既包括天师道传统的章奏、朝仪,也有灵宝斋仪和讲经等活动。周、隋时期的道观中,道教对义理、经典的重视以及佛、道两教的竞争更为突出。
     本文下编名为“唐前道观辑考”,旨在对唐代以前的道观进行较彻底地勾稽工作,试图在提供一份较为完备的唐前道观的名单的同时,尽量利用现有的材料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考证。其主体是按时代分章的《南朝道馆辑考》、《北朝道馆辑考》和《隋代道观辑考》,每一馆(观)为一条,每条有简要的解题,其下再附以考证。对于没有前代证据支持的宋以后文献所载道观,则列入“存疑道馆”。除此之外,还有一章《<九锡真人三茅君碑)考释》专门处理这件载有近百条道馆道士题名的梁碑的碑阴问题,证明了此碑碑阴的范围和所载103名道士和道馆信息的真实性,并对碑阴中出现的一些具体名词进行疏释,发现了南朝道教存在邑义组织的证据。
Daoguan, the Daoist Monastry, is not only a religious building,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particular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of Daoism. The emergence of Daoist Monastries presented a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Daoism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From then on, the Celestial Masters Daoism began to lift the control over its grass-roots believers. The priest Jijiu who once lived in local society now turned to be cenobitics living in Monastries. Furthermore, they did not charge the believers for religion taxation any more, but relied on voluntary donation and religious service incomings. This transition occurred in the Heavenly Master ecclesia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area spontaneously in the middle of the5th century. It was the continuation of Kou Qianzhi and Lu Xiujing's reform on the ecclesia and showed the tendency of religion nationalization. The Daoist Monastcim finally replaced the Jijiu system, and turned into an official religion like Buddhism in Tang Dynasty.
     In this sense, Daoguan was at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Daoist transformation in Medieval China. Comparing with the fruitful researches in Buddhist Monastricism, there are few works focusing on Medieval Daoist Monastcism. This paper makes the Daoist Monastries in pre-Tang Dynasti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inspects primary questions in the history of Daoist Monastcism with textual research in detail.
     This paper includes two main parts. The former part is "The History of Daoist Monastries in pre-Tang Dynasties",and the latter is "A Compilation of Daoist Monastries in pre-Tang Dynasties".
     Chapter I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Daoist Monastry. Not all Daoist places or space of practice could be called a Daoguan. The typical Daoguan was an architectural complex with a Tianzun Dian as its axle centre in which lived a group of celibacy Daoists. They separated themself from social life, lived in a Daoguan, pursured particular religious disciplines and practiced together. Daoguan was not personal property, but joint property of all cenobitics living in it. Many world religions had the same structu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Monasticism". The Daoguan first appeared in the mid5th century and then flourished in the South-East region.
     Chapter II elaborat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of Daogua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imperial power revived and began to control every kind of entrifugal forces, including the Heavenly Master ecclesia. The leaders of ecclesia were conscious of the predicament, and tried to reform. Driven by this idea, Lu Xiujing and Kou Qianzhi left their dwell sites in the mountains and went to the capital, and tried to make the ecclesia compatible with the regime. The effct of this endeavor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rliest Daoguan.
     Chapter III elaborates the origin of Daoguan. Based on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religion history, we may find out that like Monasticism in Christianism and samgha in Buddhism, Daoguan was also originated from anchorite tradition. At first, the anchorite in the north lived in grottoes or soilpits in mountains, and then more and more anchorites gathered in and began to build a better residence. Finally, the earliest Daoguan made its appearance.
     Chapter IV elaborates the statistics, layouts, facilities, organizations, members, economic incomes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of Daoguan, and tries to make an overview of Daoist Monastries in pre-Tang Dynasties. We may find88Daoguan in historical records, most of them in the Jiangdong area, especially in mountains. The central building of Daoguan is Zhaitang. The members of the Daoguan included Guanzhu and his disciples. The incomings of Daoguan included voluntary don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ligion service.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a compilation of Daoist Monastries in pre-Tang Dynasties. By thoroughly checking existing literature, we are able to provide a complete list of Daoguan in historical records with textual criticism to every Daoguan. In addition, there is one chapter focusing on the Jiuxi Zhenren Sanmaojun Stele.
引文
① 许理和(Erik Zurcher):《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称这一时期佛教“征服中国”并非许理和的首创,胡适在1925年发表的"Buddhistic Influence on Chinese Religious Life"一文中,即采用了同样的表述,见《胡适全集》第36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② 例如汤用彤先生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八章“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一节中总结出“藉方术以推进”、“得助于魏晋之清谈”、“外来(胡人)之勤益以风行”、道安“奠定基础”四大原因。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135页。对汤用彤先生观点的发挥,参见葛兆光:《(魏书·释老志)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1期。
    ③ 参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3、4、5期;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王思治:《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它》,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④ 参西嵨定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特质的问题所在》,高明士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47页;《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高明士译,同上书,第48-87页;《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①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第341页。
    ②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第1页。
    ③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第326页。
    ④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山居存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2-201页。
    ⑤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8-169页。
    ⑥ 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梵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3页。
    ⑦ 参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4页。
    ⑧ 北方的情况更为直接。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诏曰:“自王公己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其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页)
    ① Michel Strickmann,"The Mao Shan Rcvelations: Taoism and the Aristocracy,"T'oung Pao,Vol.63,1977,pp.1-2.他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更明确地提出:假定道教具有反叛倾向的旧观点应该被彻底质疑,因为在道教史的大部分时期内,道教都是一种国家赞助的上层宗教,而且是国家维稳的工具。见Michel Strickmann."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8, No.4,1978,p.475.
    ②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7-117页。柏夷(Stephen R.Bokenkamp)认为与其称为"屈服",不如说是道教主动进行的调整.见Stephen Bokenkamp, "Imagining Community:Family Values and Morality in the Lingbao Scriptures," in Alan K.Chan and Yuet-keung Lo,eds.,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0, p.203-226.
    ③ 关于“道馆”、“道观”词义的辨析,参见本文第一章。对于南朝时代的道观,笔者一般用“道馆”,对于北朝隋唐时代或一般意义上的道观,则称“道观”。
    ④ George Weckman, "Monasticism: An Overview,"in Lindsay Jones eds.,Encyclopedia of Religion,second edition,Vol.9,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2005,pp.6121.6122.另请参Mark Juergensmeyer,"The Monastic Syndrome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e," in Aust.in B.Creel and Vasudha Narayanan ed., Monastic Life in Christian and Hindu Traditions,Lewiston:Edwin Mellen Press,1990,p.544-553.
    ⑤ william M.Johnston,ed.,Encyc,opedia of Monasticism,Chicago:Fitzroy Dearborn,2000,p.1.Monasticism一词的词根为希腊语monos,意为“单个、独自”。但这一词根仅表现了寺院主义的一个方面,因为后来的修道十(Monastics)既包括群居的修道者,同时也包括独居的修道者。参见George Weckman,"Monasticism: An Overview,"in Lindsay Jones eds.,Enc),Encyclopedia of Religion,second edition,Vol.9,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2005,p.6121.
    ① 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8期。
    ② 中古佛教寺院研究,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入的讨论。例如,在寺院统计和资料整理方而,有丰野《汉魏晋南北朝佛教辑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小野胜年《中国隋唐长安寺院史料集成史料篇·解说篇》(京都:法藏馆,1989年)等;在佛教寺院经济活动及日常生活方面,有何兹全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谢和耐《中国5一10世纪的寺院经济》(初刊于1956年,此据耿昇中译本,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道端良秀《中国佛教社会经济史の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83年)、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寺院的管理制度,有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寺院的配置与布局,有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隋代佛寺布局》、《唐代佛寺布局》(皆收入《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等。
    ③ Stephan Peter Bumbacher即言:“迄今为止,尚未有关注早期道教寺院主义的综合性研究。”而这一工 作,需要检阅大量的道教和佛教文献,并对正史和石刻材料以及田野考古进行系统的调查。见Stephan Peter Bumbacher,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Critical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Medieval Collection of Daoist Biographies, European University Studies Series XXVII,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78.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pp.476-489.
    ① 陈垣先生在《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每碑录文之后,附录了清人相关的考证。
    ② [清]徐松撰、徐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此后类似的增订之作,还有李建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等。
    ③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64页。
    ④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7-239页。
    ⑤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64-266页。
    ① 刘琳:《论东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此据氏著《中古泥鸿——刘琳史学论文自选集》,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第1-33页。
    ②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53-568页: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6-167页。
    ③ 朱越利:《原始道教寺院补考》,《中国宗教》1992年增刊。
    ④ 朱越利:《原始道教寺院种类考》,《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2期。
    ⑤ 朱越利:《寺院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佛教知识》1994年第2卷。
    ⑥ 姜生:《道教治观考》,《中国道教》2011年第3期。
    ⑦ 赵益:《三张“二十四治”与东晋南方道教“静室”之关系》,《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
    ⑧ 分别刊于《华林》第一卷,中华书局,2001年,第295-308页:《论衡从刊》第二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225-253页。后收入氏著《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19-447
    ①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43-447页。
    ② 朱越利:《原始道教崇奉形象与出家现象小考》,《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
    ③ 宇汝松:《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88-201页。
    ④ 王士伟:《楼观道源流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⑤ 刘昭瑞:《说“天宫”与寇谦之的“静轮天宫”》,《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⑥ 曾维加:《从楼观道看道教在组织形态上的转型》,《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⑦ 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24-232页。
    ⑧ 姜望来:《从延真宫到崇虚寺:北魏佛道之争及其地位之转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2011年,第211-219页。
    ⑨ 刘康乐:《北朝国家道教管理制度略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 胡锐:《论南北朝时期道教宫观之发展与特点》,《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② 山崎宏:《隋の大兴善寺に就ぃて》,《史潮》(42),1949年,第81-84页。收入氏著《隋唐佛教史0研究》,京都:法藏馆,1967年,第45-64页。
    ④ 窿德忠:《北周の通道観关する一臆说》,《福井博士颂寿记念东洋文化论集》,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69年。
    ⑥ 窿德忠:《道教史》,山川出版社,1977年。此据萧坤华中译本《道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37-139页。
    ⑦ 山崎宏:《北周の通道观につぃて》,《东方宗教》(54),1979年,第1-13页。
    ⑨ 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东京:平河出版社,1990年,第123-156页:大渊忍尔:《道教とその经典》,东京:创文社,1997年,第297-407页。
    ⑩ 爱宕元:《唐代楼观考——欧阳询撰(大唐宗圣观记)碑を手挂りとして》,吉川忠夫编:《中国古道教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92年,第275-322页。
    ② 都筑晶子:《六朝时代の江南社会と道教》,《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史の基本问题》,东京:汲古书院,1997年。此据李济沧译:《六朝时代的江南社会与道教》,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56-278页。
    ⑤ 吉川忠夫:《静室考》,《东方学报》(59),1987年,第125-162页。中译文见许洋主译:《静室考》,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46-477页。
    ① 小林正美:《中国の道教》,东京:创文社,1998年。此据王皓月译:《中国的道教》,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02-118页。
    ② Michel Strickmann, "A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8, No.4,1978, pp.467-475.
    ③ Kristofer Schipper, "Le monachisme taoiste", Incontro di Religioni in Asia tra il III et il X Secolo d.C., Florence:Urbaldini,1984, pp.199-215.
    ① Stephen Eskildsen, Asceticism in Early Taoist Religion,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② Livia Kohn, "A Home for the Immortals:th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Daoist Monasteries",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53,2000, pp.79-106.
    ③ Livia Kohn, "Daoist Monastic Discipline:Hygiene, Meals, and Etiquette", T'oung Pao,Vol.87,2001, pp.153-193.
    ④ Livia Kohn, Monastic Life in Medieval Daoism: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3.
    ⑤ Livia Kohn. Monastic Life in Medieval Daoism: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3, pp.197-201,80-81.
    ① Stephan Peter Bumbacher,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Critical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Medieval Collection of Daoist Biographies, European University Studies Series XXVII,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78.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pp.431-493.
    ② Stephan Peter Bumbacher,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pp.490-493.
    ③ Stephen R. Bokenkamp, "The Early Lingbao Scriptures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onasticism", Cahiers d'Extreme-Asie(20),2011, pp.95-124.
    ④ J.E.E. Pettit, Learning from Maoshan: Temple Construc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2013.
    ① J.E.E. Pettit, Learning from Maoshan, pp.192-193.
    ② 张泽洪:《唐代道观经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唐代道士人数辩说》,《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唐代道教规模辨析》,《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1期。王永平:《论唐代道教内道场的设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论唐代的道教经济活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论唐代道教的管理体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论唐代道教的管理措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论唐代道教的发展规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③ 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④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⑥ 孙昌武:《唐代长安道观及其社会文化活动》,《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409-469页。
    ⑦ 张泽洪:《山林道教向都市道教的转型:以唐代长安道教为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⑧ Victor Cunrui Xiong, Sui-Tang Chang'an:A Study in the Urban History of Late Medieval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pp.242-251.
    ① 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宫制度考》,连载于《成功大学历史学报》第6、7期,1979-1980年。此据氏著《汉唐道教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3-156页。
    ② 手岛一真:《金仙·玉真二观の修营问题と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立命馆文学》(544),1996年,第1218-1269页。
    ③ 池田温:《唐长安毕原露仙馆略考》,《敦煌学》第26辑,2005年,第1-28页。
    ⑤ 雷闻:《唐长安太清观与(一切道经音义)的编纂》,《唐研究》第十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9-226页:雷闻:《唐洛阳大弘道观考》,《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其庸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234-1248页;雷闻:《太清宫道士吴善经与中唐长安道教》,《第一届“中国中古史前沿论坛”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⑦ 都筑晶子:《唐代中期。道观——空间·经济·戒律》,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京都:朋友书店,2000年,第269-296页。
    ⑨收入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53-321页。
    ⑩刘永明:《盛唐时期敦煌的道观问题——兼论经戒传授盟文中的题名方式》,《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4期。
    ① 吴真:《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② 吴羽:《唐宋道教与世俗礼仪互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① Stephan Peter Bumbacher,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Critical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Medieval Collection of Daoist Biographies, European University Studies Series XXVII,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78.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② 其实这一点早为沈曾植指出,见《海日楼札丛》卷六“道学传”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0-241页。
    ①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208-214页。对于《真迹》与《真诰》之关系,参石井昌子:《道教学。研究——陶弘景を中心に》,东京:国书刊行会,1980年,第122页;程乐松:《即神即心——真人之诰与陶弘景的信仰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6-110页。② 《真诰研究(译注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0年。本书有朱越利的中译本,不过没有保留原书的译文,见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朱越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③ [南朝梁]陶弘景撰,赵益点校:《真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④ 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3年。中译本有《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刘雄峰译,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⑤ [南朝梁]陶弘景撰,王京州校注:《陶弘景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⑥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46页。
    ⑦ 参本文下编《北朝道馆辑考》“楼观”条。
    ① 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233-236、259-264页,以及王士伟:《楼观道源流考》,第4-21页。
    ② 道藏本序云:“凡五百十二条,仪范八章,分为三卷,题曰《三洞奉道科诫》。”经文共分十品、八仪,尚缺科戒二百余条。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7-139页)著录此经敦煌写本五件(计6号:S.3863,дx11606,P3682,P5589+S.0809,P2337)。2005年公布的中村不折旧藏文书第30号敦煌道经,亦为此经残卷,可能与P3682属于同一件文书。见周西波:《中村不折旧藏敦煌道经考述》,《敦煌学》第27辑,2008年,第82-84页。参照敦煌写本可知道藏本至少尚缺十四品。
    ③ 《宝刻类编》著录有宏道元年(683)王悬河所立的《道藏经序碑》。见[宋]佚名:《宝刻类编》卷八,《历代碑志丛书》第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90页。
    ④ 关于这些争论的综述,可以参考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三》第二章《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第77-159页:Livia Kohn, "The Date and Compilation of the Fengdao Kejie, the First Handbook of Monastic Daoism," East Asian History 13/14,1997, pp.91-118;赵益:《(三洞奉道科诫经>研究》,《六朝隋唐道教文献研究》,南京:风凰出版社,2012年,第178-224页。
    ⑤ 唐长孺先生指出“庄田”一称最早出现在北朝后期,在隋唐时大为兴盛,见《(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所见的课田与庄田》,《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23-132页。西嵨定生指出“碾硙”是以水力磨制小麦粉的农业工具,在南北朝末期出现,在唐代盛行。见《碾硙硙寻踪》,韩昇译,载刘俊文主 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文选译》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8-377页。对于中古佛教寺院中的碾硙,参见谢和耐:《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耿异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5-185页。
    ① Livia K-ohn, The Daoist Monastic Manual:A Translation of the Fengdao Keji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② Kristofer Schipp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③ 日本学者冢本善隆对本篇做了译注,见冢本善隆:《魏书释老志の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
    ④ 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道教史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⑤ 宫川尚志:《晋书道教史料稿》,《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44),1985年,第27-49页。宫川尚志:《南朝正史道教史料稿》,《东方宗教》(23),1964年,第30-42页;《东方宗教》(24),1964年,第37-51页;《东方宗教》(25),1965年,第51-59页。宫川尚志:《北朝正史道教史料稿》,《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45),1986年,第43-64页。
    ① 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① 出[宋]邓牧编,[清]丁午辑:《洞霄图志》卷首。此据郭黛姮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29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选编·道教》“宫观”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第89页。
    ③ “寺观”一词在这种意义上的用法,出现在隋代之后。隋代以前“寺观”一词的用例仅见有《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所载神龟元年(518)任城王澄奏,称“何必纵其盗窃,资营寺观”(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第3044页)。但这里“寺观”意谓馆舍,并不具有佛、道两教并称的意味。
    ① 参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王静:《大兴城与杨隋代周》,《中古都城建城传说与政治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5-100页。
    ②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中华道藏》第42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③ 参何培斌:《理想寺院:唐道宣描述的中天竺祗洹寺》,《建筑史论文集》2002年第2期;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475-491页。这种规划来自于南北朝后期的佛寺布局,参王维仁、徐翥:《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塔、金堂、法堂、阁的建筑形制》,《南方建筑》2011年第4期;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30-254页。
    ④ 参Livia Kohn, "A Home for the Immortals:th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Daoist Monasteries",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eientiarum Hungaricae, Vol.53,2000, pp.83-90;辛德勇:《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文史哲》2011年第4期。
    ⑤ [唐]李隆基撰,[唐]李林甫注:《大唐六典》卷四,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101页。
    ⑥ 《唐律疏议》卷六:“观有上座、观主、监斋,寺有上座、寺主、都维那,是为三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17页)
    ⑦ 关于佛教寺院“常住”的分析,参见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耿昇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6-95页。
    ⑧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六《度人仪》,《中华道藏》第42册,第27页。
    ⑨ 郑显文:《唐代(道僧格)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⑩ 都筑晶子:《道观にぉける戒律の成立——(洞玄灵宝千真科>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麦谷邦夫编:《中国中世社会上宗教》,京都:道气社,2002年,第59-81页。
    ② 关于唐前道教对饮酒和出家的观念,参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7-341、422-447页。
    ③ 这里所说的当然是从文献中归纳的理想化的形态,并不能一定能够反映当时道观的普遍面貌。实际上,诸如出家等等看似相当基本的规定,在多大程度上被遵守也是有疑问的。例如宋王标《燕翼治谋录》卷二就提到北宋初年的道教“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种“应然”而非“实然”,建立了我们对于道观的一般认识。一个有意思的参照是中古时期的僧徒生活。郝春文先生指出敦煌僧尼普遍存在着住在寺外、拥有家产、纳税服役等等与佛教戒律规定矛盾的情况(参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④ 沈约《东阳金华山栖志》提到“寺东南有道观”。([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276页)庾肩吾有《道馆诗》,阴铿有《游始兴道馆诗》,萧撝有《和梁武陵王遥望道馆诗》,王褒有《过臧矜道馆诗》。(以上见[唐]欧阳询撰,汪绍楹点校:《艺文类聚》卷七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336-1337页)
    ⑤ 见《云笈七签》卷一一○、卷一一一。其中提到的最晚年号为刘宋大明元年(457)。参见Stephan Peter Bumbache,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Critical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Medieval Collection of Daoist Biographies, European University Studies Series XXVII,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78.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pp.394-399李丰楙认为《洞仙传》成书于梁、陈时期,见李丰楙:《(洞仙传)研究》,《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第187-224页。
    ① 辑本有陈国符:《道学传辑佚》,《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2012年,第450-500页及Stephan Peter Bumbache.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Critical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Medieval Collection of Daoist Biographies, European University Studies Series XXVII,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78.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② 见 Stephan Peter Bumbache,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pp431-433的统计。
    ③ 关于《水经注》的成书时间,参段熙仲:《<水经注)六论》,《水经注疏》附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第3412页。
    ④ 关于寺院的记载,参见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2-261、273-283页。关于祠庙的记载,参见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乐寺书店,1964年,第366-390页;蔡宗宪:《北朝的祠祀信仰》,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130-141页。
    ⑤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14页。
    ⑥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642-643、774页。
    ⑦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750-796页。
    ⑧ 参本文下编《南朝道馆辑考》。
    ① 唐释玄嶷《甄正论》称陶弘景“重制冠服,改馆为观”。(《甄正论》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69页)但是从陶弘景的著作和所撰碑铭来看,这是毫无依据的说法。
    ②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藏札记·道馆考原》,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66页。
    ③ 参本文下编《北朝道馆辑考》“楼观”条。
    ④ 《续高僧传》卷二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624页。
    ⑤ 《辩正论》卷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46页。
    ⑥ 《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5页。
    ⑦ 《隋书》卷五一《长孙览传附从子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328页。
    ⑧ 《北史》卷一○《高祖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0页。
    ⑨ 《北史》卷二二《长孙道生传附长孙炽传》,第816页。
    ① 参本文下编《北朝道馆辑考》“通道观”条。
    ② 参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164页。
    ③ 《左氏春秋·定公二年》孔颖达疏云:“其上悬法象,其上巍巍然高大谓之象魏,使人观之,谓之观也。”。
    ④ 姜生:《道教治观考》,《中国道教》2011年第3期;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41-745页。
    ⑤ 如《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引《楼观本记》:“楼观者,本乃周康王大夫卜居之宅也。大夫姓尹,名喜,字公丈,本天水人也。风神秀雅,不修俗礼。眷言此地,知必成真,乃结草为楼,瞻星候气。康王闻之,修理院宇,以其因楼观望,故号此宅为楼观焉。”又《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二称:“余以近岁通访古踪,行至鄂西,地名楼观……访问周历,暮宿观西尹村尹长乐家,因问氏族。长乐年虽迟暮,惠解清明,言晤征击,诸道怯其过往。自云:是尹令之余胤也,东边楼观,此乃先君尹令之故宅也。先君志重丘园,情敦稼穑,地广苗厚,通观莫因,遂结草为楼,以用观望,故云楼观也。本非老君之宅。”可见教内、教外的记载,都说明“楼观”是尹喜的故宅,其得名是因为尹喜为了“瞻星候气”或者照看田地“结草为楼”,“因楼观望”。这种简陋的草楼显然与台阙并没有多少联系。
    ⑥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五,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990-991页。参温少峰,袁庭栋编著:《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第284-285页;庸兰:《王命传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第53-61页。与候馆相关的还有“候人”一职,即是于道路迎送宾客之吏,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宣公十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33页。
    ⑦[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五,第991页。
    ⑧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7页引戴家祥说。
    ① 参王世厚:《中国古代的驿站和烽燧》,《文献》1985年第1期;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秦汉史探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6-223页;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5-491页;侯旭东:《传舍使用与汉帝国的日常统治》,《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② 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蔡宗宪:《南北朝的客馆及其地理位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1期。
    ③ 增渊龙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孔繁敏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丛选译》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26-563页。
    ④ 参张敏:《魏晋南北朝门客阶层述论》,李凭主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71-378页。
    ⑤ 《汉书》颜师古注云:“学官,谓庠序之舍也。”又云:“学官,学之官舍也。”(《汉书》卷七六、八九,中华书局,1962年,第3211、3626页)参毛礼瑞:《汉代太学考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4期。
    ⑥ 高慧斌:《南朝中央官学探微》,《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
    ⑦ 都筑晶子:《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付晨晨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2009年,第236页。
    ① [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4-385页。
    ① 拓片出自邵茗生:《记明前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文物》1962年第11期。
    ② 关于曹魏政权中的五斗米道人物,参见龙显昭:《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
    ① 关于五斗米道教团崩溃初期普通信众的经历,可参《三国志》卷一一注引《魏略》提到的京兆人扈累和安定人寒贫。(《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附胡昭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6页)
    ② 参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2-224页。
    ③ 参《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所收《大道家令戒》和《阳平治》,《中华道藏》第8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21-324页。
    ④ 参倪克生:《从(陆先生道门科略>重探南朝天师道——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陈鼓应、冯达文主编:《道家与道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道教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6-161页。
    ⑤ 参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27-341页;刘屹:《神格与地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73-220页;《王凝之之死与晋宋天师道的渊源》,《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2期。
    ⑥ 参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山居存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2-201页及刘屹前引文。刘屹所描述的晋宋士族“奉道世家”中的信仰特征,与唐长孺先生提出的东晋之后天师道在上层信徒中出现的异变现象有着共通之处。不同的是:唐长孺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五斗米道传入江南之后,因受到其他传统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刘屹先生则认为这种现象本即是东部地区旧有传统的体现,这种“天师道”绝不仅仅是指三张米道的西部传统。
    ⑦按《三洞珠囊》卷七引《玄都律》:“领神职,主选择贤良,贬退伪恶,对会诸气,诸有犯违,尽主之也。”
    ①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中华道藏》第8册,第323页。
    ② 柏夷译为“突破元气(break through the pneumas) "。见 Stephen R. Bokenkamp,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p.178.
    ③ Stephen R. Bokenkamp,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p.178
    ④ 《云笈七签》卷一一一引《洞仙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423-2424页。
    ⑤ 在杜子恭死后,陆修静对此进行了改革,规定“阳平治都功版,非天师之胤不受”。(《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引)据《三洞珠囊》卷七引《玄都律》:“都功职,主功劳,录吏散民,脆义钱谷,金银玉帛,六畜米物,受取出入,管钥仓库府,鬼神之物,礼信及治殿作舍,桥道、楼阁、神室,尽主之也。”这种规定也就是由天师后裔掌握阳平治的租课等收入。但事迹上很可能并未执行,因为我们所见的南朝天师后裔并未有典阳平治者。
    ① 唐长孺:《魏晋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5页。在西晋时期南下的天师道教徒,除了唐先生提到的李脱外,还有“在世尝为女官祭酒领职理民”的魏华存,她亦是在西晋末年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出现以前就已经来到了江南。参见周冶:《南岳夫人魏华存新考》,《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
    ② 胡宝国:《汉晋时期的南北文化》,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3-95页。
    ③ 《真诰》卷一三陶弘景注称:“李东,曲阿人,乃领户为祭酒。今犹有其章本,亦承用鲍南海(靓)法。……是许家常所使。永昌元年(322),先生(许迈)年二十三,就其受《六甲阴阳行厨符》。”卷二○陶注:“有云李东者,许家常所使祭酒,先生(许迈)亦师之,家在曲阿,东受天师吉阳治左领神祭酒。”又《登真隐诀》卷下云:“入见晋泰兴(318-321)中,曲阿祭酒李东章本……其君常为许家奏章往来。”按吉阳治为天师道“八品游治”之一。“左领神”则是二十四气祭酒位号之一。吉川忠夫提出“吉阳治”可能得名于许氏家族所在的“丹阳句容都乡之吉阳里”。见吉川忠夫:《许迈传》,《六朝道教。研究》,东京:春秋社,1998年,第4页。
    ④ 王承文:《六朝前期江南“李家道”与天师道关系考——以葛洪所撰(抱朴子内篇)为中心的考察》,载《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唐史年会论文汇编》,2011年。按刘九生在《巴賨建国的宗教背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也提到:“建安以降,硕果仅存的巴蜀天师道五斗米之徒主要是以李家道的名义在活动。”
    ⑤ 葛洪提到李宽因“吴曾有大疫”而感染温病致死。王承文先生指出此与《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孙皓传第三》风凰三年(274)七月条,载“自改年及是岁,连大疫”(第1170页)有关。
    ⑥ 关于天师道的厨会,参见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6-341 页:穆瑞明(Christine Mollier)《道教和佛教的“厨经”》,载《法国汉学》第七辑“宗教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55页。
    ① 王承文:《六朝前期江南“李家道”与天师道关系考——以葛洪所撰(抱朴子内篇)为中心的考察》,载《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唐史年会论文汇编》,2011年。
    ② 吉川忠夫:《师受考——集中于<抱朴子内篇)》,《六朝精神史研究》,王启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27-352页;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24页。
    ③ 《宋书》卷一00《自序》称:“东土豪族及京邑贵望,并事之为弟子。”(第2445页)《太平御览》卷五五五引《杜祭酒别传》载“君年五十二,当其终亡……执引者皆三吴令望及北人贤流”。按《杜祭酒别传》为杜昺之传记,观《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引其六七岁为竹马戏一条为《洞仙传》杜昺传所沿袭即可知。(参李丰楙:《<洞仙传)研究》,《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第206-207页)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五“杜氏幽求新书”条及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乙部下三(汪叔子编:《文廷式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76页)皆误以为杜夷(其曾任国子祭酒)。伍锦仁《后汉魏晋别传钩沉》(香港大学硕士论文,1959年,第806-808页)据《太平御览》辑得3条,漏辑《北堂书抄》卷一三六、《太平御览》卷一五七、九○六三条,且沿袭杜夷之误。
    ④ 例如“领户为祭酒”的曲阿李东,他所领民户可能只集中于曲阿民间。在面对曲阿的大族许氏时,我们就在记载中看到了“许家常所使祭酒”、“常为许家奏章往来”的表述。这透露出李东只是许家使唤的职业道士,为其提供法事服务,他对许家能有多大的控制力是很值得怀疑的。
    ⑤ 《云笈七签》卷一一一引《洞仙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423-2424页。
    ⑥ 按《洞仙传》称杜子恭死于孙泰之后,田余庆先生据此推断杜子恭死于隆安三年(399),并认为《宋书·自序》所述有误。(《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99页)唐长孺先生则认为《洞仙传》时间有误,杜子恭可能死于孝武帝太元(376-396)未年。(《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山居存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7页)今按《太平御览》卷五五五引《杜祭酒别传》载杜子恭享年仅五十二,因而应以唐长孺先生所说为是。
    ①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278-314页;萧耦(王仲荦):《东晋末年的孙恩卢循起义》,《文史哲》1955年第12期。孙恩、卢循起义失败后,其徒众的活动见于记载者,如《高僧传》卷六载:“晋义熙中钟山祭酒朱应子,先是孙恩建义之党,窜居此山。”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二《江南东道·泉州》下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曰游艇子,即卢循之余。晋末,卢循寇暴,为刘裕所灭,遗种逃叛,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此当即释玄光《辨惑论》所谓“闽薮留种民之秽”之所指也。
    ② 卢竦自称“大道祭酒”,见《资治通鉴》卷一○三咸安二年堤月条及《广弘明集》卷一二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不过后者将卢竦叛乱的时间误系于“晋文帝太和元年’
    ③[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点校:《异苑》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5页。
    ④ 《法苑珠林》卷六二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第760页。
    ⑤ 《法苑珠林》卷六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第315页。
    ⑥ 参王青:《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①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469页。
    ② 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页。
    ③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202-203页。
    ④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第220-221页。
    ⑤ 黄义军等:《湖北鄂州郭家细湾六朝墓》,《文物》2005年第10期。原文附买地券摹本,未释文。
    ⑥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第223-224页。
    ⑦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第224-225页。
    ⑧ 易西兵:《广东出土南朝龚韬买地券考》,《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⑨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第227页。
    ⑩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第229-230页。
    11 莫志东:《桂林地区出土的南朝买地券及其相关问题》,载《广西博物馆文集》第3辑.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①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第232-233页。
    ② 莫志东:《桂林地区出土的南朝买地券及其相关问题》,第173页。
    ③ 熊传新:《湖南湘阴县隋大业六年墓》,《文物》1981年第4期。原文附墓券照片,未释文。
    ④ 陈国符:《南北朝天师道考长编·设治第四》,《道藏源流考》,第328-335页。
    ⑤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第422-430页。
    ⑥ 刘宋道经《三天内解经》卷上称:“太上谓世人不畏真正而畏邪鬼,因自号为新出老君。即拜张为太玄都正一平气三天之师,付张正一明威之道,新出老君之制,罢废六天三道时事,平正三天,洗除浮华,纳朴还真,承受太上真经。”(《中华道藏》第8册,第545页)
    ⑦ 《陆先生道门科略》,《中华道藏》第8册,第558页。参见施舟人:《道教的清约》,《法国汉学》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49-167页。《真诰》卷一四记载了一个奉行“大道清约”而不问卜求神的例子:“范伯慈者,桂阳人也。家本事俗,而忽得狂邪,因成邪劳病,顿卧床席经年,迎师解事费用,家资渐尽,病故不愈,闻大道清约无所用,于是意变。”
    ⑧ 参见菊地章太:《女青鬼律の成立》,《神咒经研究:六朝道教にぉける救济思想の形成》,东京:研文出 版,2009年,第198-202页。
    ① 《女青鬼律》卷一,《中华道藏》第8册,第601页。《女青鬼律》卷三还提到了当时天师道祭酒道士“自作一法”的涣散情况。
    ② 《女青鬼律》卷六,《中华道藏》第8册,第609页。
    ③ 《女青鬼律》卷五:“灾兵大厄庚子年,念子命运与此坚。方外故州胡夷人,交颈肿领恶逆民。化生风毒身奉天,大小皆来至此间。余有胡鬼亿万千,食人血性逆毛迁。今来入国汝何缘,兵马浩乱不可言。”(《中华道藏》第8册,第607页)
    ④ 白彬等梳理了关于《女青鬼律》成书的各种说法,认为《女青鬼律》成书于东晋中期,主要流传于南方地区。参见白彬、代丽鹃:《试从考古材料看(女青鬼律>的成书年代和流行地域》,《宗教学研究》2007年1期。
    ① 关于这种焦虑,参见Stephen R. Bokenkamp, Ancestors and Anxiety:Daoism and the Birth of Rebirth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pp.60-94.
    ②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八,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9页。
    ③ 参黎志添:《六朝天师道教与民间宗教祭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论集》,香港:雪峰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第11-39页;施舟人:《道教的清约》,《法国汉学》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49-167页。
    ④ 参张超然:《早期道教丧葬仪式的形成》,《辅仁宗教研究》第20期,2010年,第27-66页。
    ① 陈寅恪:《天师道与濒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4页。
    ② 唐长孺:《范长生与巴氐据蜀的关系》,《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76.184页。参刘九生:《巴寅建国的宗教背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③ 参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9页。
    ④ [南朝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一二《释僧庆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54页。
    ⑤ 《续高僧传》卷二○,《中华道藏》第50册,第600页。
    ⑥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二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42-643页。
    ⑦ 关于浕口及附近地区的地理研究,参见黄盛彰:《阳平关及其演变》,《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1页;严耕望:《<通典)所记汉中通秦川驿道》,《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90-794页。
    ⑧ 参陈国符:《南北朝天师道考长编·设治第四》附表,《道藏源流考》,第328-329页。按《正一治黑图》等书称浕口治在“汉中郡江县”。按,魏晋江阳县属江阳郡,其地在今四川省泸州市附近;汉中郡无江阳县,而有沔阳县。《水经注》提到的“张鲁治”位于沔阳附近,其南即为“浕口”,则其为二十四治之“浕口治”无疑。《正一治炁图》所谓“汉中郡江阳县”当是“汉中郡沔阳县”之误。
    ⑨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卷三三,第774页。
    ①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② 唐长孺:《魏晋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0-234页。
    ③ 参杨联陞:《老君音诵戒经校释》,《中国语文札记:杨联陞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103页。
    ④ 《老君变化无极经》和《洞渊神咒经》都不像是东南地区的天师道经典。《老君变化无极经》提到:“封邑齐土国为王,齐人感叹身摧伤。”又称:“橹棹相催行如浮,转相过度无稽留。稽滞不去必沉浮,伤子无知益人忧。南度江海建邺城,故时大乐子孙荣。”《洞渊神咒经》提到:“长安索虏,暴杀人民。南楚丧失,流分他国。”“男女信法,荆楚江夏、南阳周地为上矣。”这些语句透露出这两部经典很可能流传于山东、淮北、江汉一带的流民之中。
    ⑤ 王承文:《六朝前期江南“李家道”与天师道关系考——以葛洪所撰(抱朴子内篇)为中心的考察》,载《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唐史年会论文汇编》,2011年。参砂山稔:《李弘から寇谦之へ:西历四·五世纪にぉける宗教的反乱と国家宗教》,《集刊东洋学》(26),1971年,第1-27页。
    ⑥ 汤用彤:《康复札记·妖贼李弘》,《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9-311页;唐 长孺:《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210-219页;方诗铭:《与张角齐名的李弘是谁》,《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5期;吕宗力:《谶纬与十六国北朝的社会与政治》,《“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93-294页。
    ② Stephen Bokenkamp, "The Yao Boduo Stele as Evidence for the'Dao-Buddhism' of the Early Lingbao Scriptures," Cahiers d'Extreme-Asie, Vol.9,1996-1997, pp.54-67.
    ③ 此据张勋燎:《北朝道教造像再研究》附《新订北朝纪年道教造像碑(附石窟造像)一览表》,载《南方民族考古》第六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65-170页。关于北朝道教造像的教义渊源,张勋燎先生认为是“楼观道”的影响。实际上,所谓“楼观道”是隐居终南山的个体修道者的集合,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派别,不宜过于重视其作用。北朝时代道教的主流(至少在民问)当然还是《老君音诵戒经》中所描述的那种天师道组织。
    ④ 此据神塚淑子:《隋代の道教造像》,《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哲学52),2006年,第111-136页。
    ⑤ 张勋燎:《北朝道教造像再研究》,第163-206页。
    ⑥ 神塚淑子:《隋代の道教造像》,第111-136页。
    ⑦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载《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5-69页。
    ① 河南偃师出土有北齐天统元年(565)姜纂造像碑、武平七年(567)孟阿妃造像碑,是东部地区仅有的道教造像。
    ② 《广弘明集》卷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13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六六《梁纪二二》敬帝绍泰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131页。
    ④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640页。
    ⑤ 参见神塚淑子:《唐代道教关系石刻史料の研究》,平成15年度~平城17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研究成果报告书,2006年,第45-46页。
    ①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4-277、311页。
    ② 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07-140页;傅乐成:《荆州与六朝政局》,王建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伞书出版社,2005年,第191-207页: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1979年,第346-351页。
    ③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20页。
    ④ 《晋书》卷七七《陆晔传附弟玩传》,北京:中华书局,第2026页。
    ① 《晋书》卷六四《会稽王道子传附子元显传》,第1737页。
    ②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259页。
    ③ 胡宝国:《从会稽到建康——江左士人与王权》,《文史》2013年第2期。
    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96页。
    ⑤ 徐冲:《两晋南朝“隐逸列传”的成立》,《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的起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36-256页。
    ⑥ 关中地区在义熙十四年(418)为夏主赫连勃勃夺取。淮水以北青、冀、徐、充四州及豫州淮水以西九 郡,在宋明帝时丧失。参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第377-390页。
    ① 《宋书》卷一《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页。
    ② 《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第1369页。
    ③ 《宋书》卷六一《庐陵孝献王义真传》,第1634页。
    ④ 参见张金龙师:《北魏政治史》第三册,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4-248页。
    ⑤ 史称:“百年榛秽,一朝扫涤”,“天纵圣德,灵武秀世,一匡颓运,再造区夏”。见《宋书》卷一《武帝纪上》,第39、45页。
    ⑥ 关于道教终末论的研究,参见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于中古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8期)一文的综述。
    ⑦ 《女青鬼律》卷六,《中华道藏》第8册,第609页。
    ① 此经通篇为七言诗体,与《女青鬼律》卷五极为类似。经中有“千里相逐如飞蜂”一句,与《女青鬼律》“若有余人如飞蜂”用意相同。从各方面来看,这两部经典很可能出自同一群体之手。
    ② 《中华道藏》第8册,第183-185页。
    ③ 《中华道藏》第8册,第185页。
    ④ 孝武帝时范宁即称时局乃“厝火积薪,不足喻也”。孝武帝晚年后,社会上就广泛认为“晋柞将终”。参祝总斌:《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① 《云笈七签》卷一一一引《洞仙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424页。
    ② 菊地章太认为此经出于刘宋最初期。(见氏著《神咒经研究:六朝道教にぉける救济思想の形成》,东京:研文出版,2009年,第177-182页)但其中并没有提到刘宋的痕迹,仍以因而仍当以东晋末年所出为宜。
    ③ 《中华道藏》第8册,第538-539页。
    ④ 即《太极真人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神经》。此经在兴宁三年(365)之前即已成书。参孙齐:《(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神经)与六朝道教的制剑术》,《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六辑,南京:风凰出版社,2013年,第489-503页。
    ⑤ 《真诰》卷一七载杨羲称:“自当以此物期之甲申也。”又卷一四载阴成、阳长二山为“阳九百六历术之摽揭也”,而“顷者阴成山水际已高九千丈矣。百六之来,无复久时”。此即《无上秘要》卷二○所引《道迹经》所谓:“逍遥玄津际,百流无暂停。哀此去留会,劫尽天地倾。”
    ① 《云笈七签》卷二,第23页。参石井昌子:《<三天正法经>考》,《创价大学人文论集》(13),2001年,第63-97页。
    ② 《混元圣纪》卷九引作:“主有纵横九一之名,建光延昌元年,其后甲申之岁,前后种善人,除残民疾疫,洪水交其上,兵火绕其下,恶恶并灭,凶凶皆没。好道陆隐,善人登山。”《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中引《紫文上经》作:“承唐之年,积数有四十六丁亥之末,前后中间之际,午兽之二十,国祚再竭,东西称霸以扶主,有纵横九一之名。又且阳镜圆眸之子,及建号兴泰光延,或有昌元之后,有甲申之岁。”
    ③ 《真诰》卷二载兴宁三年(365)九华真妃言:“圣皇之方驾,于今二十有八年也。”“方驾”即将驾。兴宁三年后二十八年即太元十七年,恰为壬辰年。
    ④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169-188页。
    ⑤ 《真诰》卷一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13页。
    ⑥ 王静考证王灵期造经时期约为400-435年,见王静:《古上清经史若干问题的考辨》,复旦大学博十论文,2009年,第35-38页。
    ⑦ 参Michel Strickmann, "The Mao Shan Revelation:Taoism and the Aristocracy", T'oung Pao, Vol.63,1977, pp.15-40。
    ① 《宋书》卷二《武帝纪中》,第45页。
    ② [南朝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七《宋京师祗洹寺释慧义》,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66-267页。
    ③ 除了《三天内解经》外,还见于《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玄运金马末,古月侵神州。陆上既无子,兄弟亦迭游。河洛子空尽,燕赵成洪流。荆阳柳其次,已刻中岳符。”
    ①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一《誓魔品》,《中华道藏》第30册,第3页。参叶贵良:《敦煌本(太上洞渊神咒经)辑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1页。
    ② 左景权:《<洞渊神咒经)源流试考》,《文史》第23辑,1984年,第285页。
    ③ 叶贵良:《敦煌本(太上洞渊神咒经)辑校》,第8-9页。
    ④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一《誓魔品》,《中华道藏》第30册,第5页。
    ⑤ 《三天内解经》卷上,《中华道藏》第8册,第547页。
    ⑥ 《宋书》卷一七《礼志四》,第488页。
    ⑦ 如经中称:“至光武时与王莽争治,有黄河之难,命危丝发。太上立化以助光武。六月盛暑,使河水生冰,得度军马,以济其难。汉祚天授应图,甘露降庭,真人驾御,神风来仪,日回影再,中三足乌、九尾 狐,灵瑞昺焕,众圣辅翼,正道助之。自光武之后,汉世渐衰,太上愍之,故取张良玄孙道陵显明道气,以助汉世,使作洛北邙山,立大法,帝王公臣以下,莫不归宗。当此之时,正气遐布。汉世前后帝王,凡四百二十五年之中,百姓民人得道者甚多。”(《三天内解经》卷上,《中华道藏》第8册,第547页)
    ① 《云笈七签》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灵宝经目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1-52页。
    ② 参Stephen Bokenkamp, "Scriptures New and Old:Lu Xiujing and Mastery",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台北中央研究院,2012年。
    ③ 参钟国发:《陆修静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48-551页;Stephen Bokenkamp, "Scriptures New and Old:Lu Xiujing and Mastery"。
    ④ “灵囿”为皇帝的园林,语出《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① 《中华道藏》第8册,第560页。
    ② 关于北魏太武帝时代,请参张金龙师:《北魏政治史》三、四,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③ 参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86页。
    ① Stephen R. Bokenkamp, "The Early Lingbao Scriptures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onasticism", Cahiers d'Extreme-Asie(20),2011, pp.99-100.
    ② 参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46页。
    ③ 《玄品录》卷三,《中华道藏》第45册,第467页。
    ④ 大渊忍尔:《道教と圣の经典:道教史の研究(其の二)》,东京:创文社,1997年,第71页。
    ⑤ 《云笈七签》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灵宝经目序》,第51-53页。
    ③ 《中华道藏》第8册,第556页。
    ①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4-255页。
    ② 大渊忍尔:《道教とその经典》,第456-463页。
    ③ 《中华道藏》第8册,第371页。
    ④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一○引《太真科》,《中华道藏》第42册,第201页。
    ⑤ 如称:“营卫威式,按如《太真》”;“谨按《太真盟诀·斋诀》,登坛办具”。参大渊忍尔:《道教とその经典》,第457页。
    ⑥ 参见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9-112页。
    ⑦ 参小林正美:《灵宝斋法の成立と展开》,《东方宗教》(103),2004年,第1-20页;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第354-418页;吕鹏志:《灵宝六斋考》,《文史》2011年第3期。
    ⑧ 功德回向,或者说功德转让,是大乘佛教最为关键性的理念之一。参季羡林:《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王邦维:《唐高僧义净生平及其著作论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36-138页。
    ① 《中华道藏》第4册,第103页。
    ② Stephen Bokenkamp, "The Silkworm and the Bodhi Tree:The Lingbao Attempt to Replace Buddhism in China and Our Attempt to Place Lingbao Daoism," in John Lagerwey ed.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Volume 1,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4, pp.317-339.
    ③ 《中华道藏》第4册,第103页。
    ④ 《上元金箓简文》,转引自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第148页。
    ① 《无上秘要》卷四八《灵宝斋宿启仪品》引《金篆经》,《中华道藏》第28册,第176页。
    ②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法师钞》引,《中华道藏》第42册,第196-197页。
    ③ 《中华道藏》第4册,第413-414页。
    ① 《中华道藏》第5册,第511页。
    ② 《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中华道藏》第3册,第291-292页。
    ③ 参兴膳宏:《隋书经籍志道经序の道教教理:特に无上秘要との关连について》,《京都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32),1993年,第1-44页。
    ① 《洞玄灵宝五感文》,《中华道藏》第8册,第560页。
    ② 《三洞珠囊》卷一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407页。
    ③ 《广弘明集》卷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12页。
    ④ 《魏书》卷四二《寇赞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39页。参张金龙师:《北魏政治史》,第四册,第264页。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第348-350页。刘屹:《寇谦之的家世与生平》,《华林》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71-282页。
    ⑤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49-3050页。成公兴实有其人。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三○提到《魏书》卷九一《术艺·殷绍传》中的“游遁大儒成公兴”与寇谦之所师事者为一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10页)。
    ⑥ 刘屹:《寇谦之的家世与生平》,第271-282页。
    ⑦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350-355页。按《西岳华山志》载:“后魏道士寇谦之,洞晓浑天仪,尤善玄像(象),曾定天元五纪,其算有差,后成公兴真人徉狂而来,假为货客,误触算筹,其算乃合。” (《中华道藏》第48册,第191页)这段材料明确提到寇谦之“洞晓浑天仪”,而浑天说正是与佛教盖天说相对立的宇宙论。如《隋书·天文志》云:“梁武帝于长春殿讲义,别拟天体,全同《周髀》之文,盖立新义,以排浑天之论而已。”由此可以佐证陈先生所论确凿无疑。
    ① 在两次之外,《混元圣纪》卷七又称“太常二年丁巳正月十五日,老君再降,赐以新科符录七十卷,号曰并进。”
    ②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0-3051页。
    ① 参杨联陞:《老君音诵戒经校释》,《中国语文札记:杨联陞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103页。
    ② 《中岳嵩高灵庙碑》称寇谦之“隐处中岳卅余年”,见邵茗生:《记明前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文物》1962年第11期。
    ③ 参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第233-240页。
    ④ 颜延之《庭诰》云:“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欲使体合纁霞,轨遍天海,此其所长。及伪者为之,则忌灾祟,课租愿,混十女,乱妖正,此其巨蠹也。”(《弘明集》卷一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89页)
    ① 《隋书·经籍志》道经类总序称作“《图箓真经》”,见《隋书》卷三五《经籍四》,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093页。
    ②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1页。
    ③ 吕鹏志:《天师道授箓科仪——敦煌写本S.203考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1分,2006年。
    ④ 按《混元圣纪》卷五云:“释加寂灭之后,上生三十二天,升贾奕天,居延真宫,为种民天之长,号善惠真人。”注引《本始经》云:“佛灭上生三十二天,常在素天奎星之位。奎有三十六星,其中一星是也。第三十二天乃种民天之界,曰平育贾奕天,其天中有别官,号日延真,贾奕天之熙下生奎宿也。”又《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纪》:“大至真尊,《圣纪》云: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又云:“佛者,西胡得道,位在三十[二]天延真宫主,此即罽宾王是也。”此皆寇谦之遗说。
    ⑤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49页。
    ⑥ 参张金龙师:《北魏政治史》第四册,第263-298页。
    ⑦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2-3053页。
    ①陈国符:《道学传辑佚》,《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62-464页。
    ② 如《宋书·前废帝纪》载前废帝崩于华林园竹林堂,而《明帝纪》则称废帝殒于“后堂”。(见《宋书》卷七,第146页;卷八,第152页)
    ③ 参李文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林园》,《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与文化论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126-166页。
    ④ 最著名的例子无疑是梁武帝,他在华林园频繁举行佛教活动,陈金华先生将之称为梁武帝的“内道场”,见Chen, Jinhua, "Paucavarsika Assemblies in Liang Wudi's Buddhist Palace Chapel,"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6.1,2006, pp.43-103.
    ⑤ 《高僧传》卷一三《齐正胜寺释法愿》,第517页。
    ⑥ 《高僧传》卷三《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第132页。
    ⑦ 《宋书》卷九四《恩幸·阮佃夫传》,第2313页。
    ⑧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32页。
    ⑨ 《广弘明集》卷一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235页。
    ① 《云笈七签》卷四《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第48-51页。陶弘景《真诰·真经始末》则系此事于前废帝末年。称楼惠明“景和元年(465)乃出都,令嘉兴殳季真启敕封取。……殳即以呈景和(前废帝),于华林暂开,仍以付后堂道士。泰始初,殳乃启将出私解(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同陶弘景之说,且记殳季真为马朗子马洪的弟子,“善道术,为当时所知”。这两种记载应以后说为准。参本文下编《南朝道馆辑考》“佚名馆(楼慧明)”条。
    ②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徐伯珍附楼慧明传》载:“楼惠明,有道术,居金华山,禽兽毒螫者皆避之。宋明帝闻之,敕出住华林园,除奉朝请,固乞不受,求东归。”(第946页)
    ③ [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6页。
    ④ 按《世说·排调篇》提到“东府客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962页),未知与此有无关系。
    ⑤ 《宋书》卷九三《隐逸·周续之传》,第2280-2281页。
    ① 《宋书》卷九三《隐逸·雷次宗传》,第2293-2294页。
    ② 《宋书》卷一四《礼志一》:“太祖元嘉二十年,复立国子学,二十七年废。”(第367页)《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元嘉十三年)以尚之为(丹阳)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第1734页)
    ③ 都筑晶子:《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付晨晨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6页。
    ④ 参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42),2010年,第425-464页。
    ⑤ 小林正美:《中国的道教》,王皓月译,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2-7页。按,宋明帝泰始六年(470)设立总明观,置儒、道、文、史四科。对比之前的元嘉四学,一个重要的变化即是其中的“玄学”改称为“道学”。这种变化似与“道教”一称的提出不无关系。
    ①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一○引,《中华道藏》第42册,第207页。《上清道宝经》卷三所引可与此相参。
    ① 按《太真科》云:“斋堂之前,经台之上,皆悬金钟玉磐,钟磬依时鸣。”又云:“凡受篆治,皆有经典,所在号日道门。立正法,化民行教,号曰道门。治舍之左前经台之上,皆悬金钟玉磐。”(见《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中华道藏》第42册,第198页;《上清道类事相》卷四,《中华道藏》第28册,第401页)可见这是所有天师治皆有的配置。
    ② 参本文下编《南朝道馆辑考》“崇虚馆”条。
    ③ 《混元圣纪》卷七:“帝见师不食,甚加礼敬。又见符录,心弥钦信,乃建玄都坛,起静轮天宫。”(《中华道藏》第46册,第90页)
    ①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2-3053页。《隋书》卷三五《经籍志》道经类总序所载略同,但提到天师道场“刻天尊及诸仙之象,而供养焉”(第1094贞)。
    ② 《中华道藏》第46册,第90页。
    ③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3页。
    ① 张总:《北朝石刻中的天宫问题》,《艺术史研究》第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5-230页:刘昭瑞:《说“天宫”与寇谦之的“静轮天宫”》,《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② 《水经注校证》卷一三,第314页。
    ③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3页。
    ④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3页。
    ①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5页。
    ② 按《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篇末载有“崇虚寺,在城西,即汉之濯龙园也”云云。姜望来认为此佛寺即道教崇虚寺(大道坛庙),见其《从延真宫到崇虚寺:北魏佛道之争及其地位之转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2011年,第215页。但范祥雍先生已指出此条为错简,濯龙园故址在汉魏洛阳城之西北角,“绝无移在城外之理,更不可能移在城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83页)而史料明言大道坛庙位于南郊,其与洛阳城西的崇虚佛寺不能混为一谈。
    ③ 按天师道传统的三会日是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三元日是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颇疑此处“十月十五日”当作“十月五日”。
    ④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5页。
    ⑤ 窪德忠:《道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28页。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亦称:“北魏自文成帝时,大概已将道教归僧曹管理,道教坛宇也不称观而称‘寺’,这是太武帝以后道教衰落而佛教兴盛的结果。”(第218页)姜望来亦沿袭此论,见其《从延真宫到崇虚寺:北魏佛道之争及其地位之转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2011年,第216页。
    ⑥ 例如《水经注》中就载有这样的语例:“又至一祠,名曰胡越寺。”(《水经注校证》卷四,第108页)“北流径石桐寺西,即介之推之祠也。”(卷六,第159页)“又径铜马祠东,汉光武庙也。……而俗老耆儒,犹 揭斯庙为铜马刘神寺。”(卷一O,第263-264页)“上有白杨寺,是白杨山神也。”(卷一一,第281页)此外东魏武定七年《潘达墓志》称“葬于豹寺西南”(碑见田熊信之:《新出土北朝刻字资料瞥见:东魏、北齐期の墓志》,《学苑》[819],2009年,第87页),所谓“豹寺”即临漳之西门豹祠也。
    ② 姜望来认为此处的“僧曹”当指崇虚都尉而言,并无依据。见姜望来:《从延真宫到崇虚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2011年,第217-219页。
    ③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1-3052页。
    ④ 邵茗生:《记明前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文物》1962年第11期。
    ①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4页。
    ② “归虔”,张燕《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张泽珣《北魏关中道教造像记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123页)皆释为“录更”。此据严娟英主编《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8年,第28页)、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第4册,第50页)录文。又按,北齐武平九年(578)《马天祥造像记》(拓片见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10册,第123页)未段文字全袭《冯神育造像碑》,当为伪刻,见孙齐:《<马天祥造像记>为伪刻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4年2月2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29。
    ③ “立”字,张燕《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第127页)、张泽珣《北魏关中道教造像记研究》(第121页)、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4册,第48页)皆未释。此据鲁迅《鲁迅辑校石刻于稿》(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鲁迅大全集》第25册,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44页)、严娟英主编《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第29页)释文。
    ④ 参张金龙师:《北魏政治史》,第四册,第263-298页。
    ①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九,《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1页。
    ② 索安:《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刘屹译,《法国汉学》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97页。
    ① 邵茗生:《记明前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文物》1962年第11期。
    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代时期摹本。参吴刚毅:《卢鸿及其画迹伪讹源流考鉴》,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② 《陆先生道门科略》,《中华道藏》第8册,第556页。参冻国栋:《道科“命籍”、“宅录”与汉魏户籍制的一个侧面——读陆修静<道门科略)札记之一》,《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③ 参宁可:《五斗米道、张鲁政权和“社”》,《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93-518页;大渊忍尔:《初期の道教》,东京:创文社,1991年,第174-202页;石泰安:《二至七世纪的道教和民间宗教》,吕鹏志译,《法国汉学》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9-67页。
    ①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65页。
    ② 都筑晶子:《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付晨晨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2009年,第226-246页。
    ③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53-568页。
    ④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19-447页。
    ⑤ Stephan Peter Bumbacher,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pp.490-493. ⑥ Livia K.ohn, A Home for the Immortals:th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Daoist Monasteries,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53,2000, pp.79-106.
    ① William M. Johnston, ed., Encyclopedia of Monasticism, Chicago:Fitzroy Dearborn,2000, p.l.
    ② George Weckman, "Monasticism:An Overview," in Lindsay Jones ed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second edition, Vol.9, 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2005, p.6121.
    ③ 参许列民:《沙漠教父的苦修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2-126页。
    ④ 参邓恩:《修道主义的兴起》,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3-16页。
    ⑤ 许列民:《沙漠教父的苦修主义》,第152-163页。
    ⑥ 参见关于基督教寺院主义,另请参《中国大百科全书选编·基督教》“天主教隐修制度”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第234-236页及William Harmless, S.J., Desert Christians:An Introduction to the Literature of Early Monastic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① 参邓恩:《修道主义的兴起》,第12-13页。
    ② 参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展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73-186页。
    ③ 参[唐]玄奘、[唐]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68-173页;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20-235页。
    ④ 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页。
    ⑤ 《重阳立教十五论》,《中华道藏》第26册,第271页。唐宋时期的道教宫观已经普遍不能遵循出家的规定,如北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载:“黄冠之教,始于汉张陵,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奉其教而诵经,则曰道士;不奉其教不诵经,惟假其冠服,则曰寄褐。皆游惰无所业者,亦有凶岁无所给食,假寄褐之名,挈家以入者,大抵主首之亲故也。太祖皇帝深疾之。开宝五年闰二月戊午,诏日:‘末俗窃假服冠裳,号为寄褐,杂居宫观者,一切禁断。道十不得蓄养妻孥,已有家者,遣出外居止。今后不许私度。须本师、知观同诣长吏陈牒,给公凭,违者捕系抵罪。’自是宫观不许停著妇女,亦无寄食者矣。而黄冠之兄弟、父子、孙、侄犹依凭以居,不肯去也,名曰‘亲属’。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庚 子,真宗皇帝诏:‘道士不得以亲属住宫观,犯者严惩之。’自后始与僧同其禁约矣。”(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9页)
    ① 参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20-523页;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0-44页。更为详细的考述,见蜂屋邦夫:《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阳与马丹阳》,钦伟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3-356页。
    ② 参陈铮:《茅茨:一种道教信仰符号的传播与适应》,《民族艺术》2013年第4期。
    ③ 参李蓉:《茅蓬考释》,《佛学研究》2004年第1期;李蓉:《终南茅蓬考议》,《佛学研究》2009年第1期。近者如香港宝莲禅寺,其在1906年时始建石室,后加盖茅蓬,称“大茅蓬”,1924年始改今名。参叶文意:《香港早期之佛教发展》,《法相学会集刊》(3),1992年,第160页。现在终南山中依然有大批的隐修者和类似的茅蓬,见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明洁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④ 参Stephen Eskildsen, Asceticism in Early Taoist Religio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① 《礼记·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纬书《春秋元命苞》云:“山者,气之苞含,所以含精藏云,故触石而出。”又《春秋说题辞》云:“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宋均注:“五神,五方之神。言山者,气之苞所也。含精藏云,故触石而口出之也。”见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30、859页。
    ② 例如《博物志》云:“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神龙灵鬼行于穴中矣。”([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页)这一说法也是承袭纬书而来,《河图括地象》称:“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纬书集成》,第1091页。)
    ③ 《茅山志》卷六引“真人曰”,《中华道藏》第48册,第406页。此句出东晋道经《紫阳真人内传》。
    ④ 康德谟(Maxime Kaltenmark):《关于道教术语“灵宝”的笔记》,杜小真译,《法国汉学》第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7页;王宗昱:《(太上灵宝五符序)里的传说》,载《2006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昶景文化出版社公司,2006年。
    ⑤《太平经》卷四五,《中华道藏》第7册,第44页。
    ⑥《中华道藏》第23册,第680-681页。
    ① [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一o,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7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5、770页。
    ③ 参张广保:《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研究》,郭武主编:《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85-321页:赵益:《句曲洞天:公元四世纪上清道教的度灾之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④ 《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第85页。
    ⑤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矫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71页。
    ⑥ 运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39页。
    ⑦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三O,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15页。
    ① 分别见《水经注校证》卷二、卷四、卷九,第44、104、225页。
    ② 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③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台佟传》,第2770页。
    ④ 《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26页。
    ⑤ 《初学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3页。
    ⑥ 《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刘根传》,第2746页。
    ⑦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20页。
    ⑧ 《三国志·魏书》卷一一《管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55页。
    ⑨ 《晋书》卷九四《隐逸传》,第2454页。
    ⑩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54页。
    ① 《晋书》卷九五《艺术·王嘉传》,第2496页。
    ② 《晋书》卷九四《隐逸·张忠传》,第2451页。
    ③ 《水经注校证》卷八,第209页。《高僧传》卷五《竺僧朗传》称:“朗乃于金舆谷昆仑山中别立精舍……筑房室,制穷山美,内外屋宇数十余区,闻风而造者百有余人。”([南朝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0页)
    ④ 许列民:《沙漠教父的苦修主义》,第122-126页。
    ①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0页。
    ②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2页。
    ③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尹通》,《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7页。
    ④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8页。
    ⑤ 参本文下编《北朝道馆辑考》“楼观”条。
    ① 《水经注校证》卷三二,第750页。
    ② 《水经注校证》卷三二,第753页。
    ③ 《水经注校证》卷三四,第796页。
    ④ 关于“精舍”,参见吉川忠夫:《静室考》,许洋主译,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46-477页。吉川忠夫认为“在道教中精舍即道观,是馆”,其实并不准确。如Stephan Peter Bumbacher所言,精舍一般比道馆要简陋,并有可能受到赞助而发展成道馆(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pp.442-443)。“精舍”在此实际上等同于“茅茨”、“草堂”、“茅蓬”一类。
    ① 《晋书》卷九四《隐逸传》,第2440-2441页。
    ① 《宋书》卷六二《王微传》,第1667页。
    ② 《文选集注》卷四三引公孙罗《文选钞》云:“隐有三种:一者求于道术,绝弃喧嚣,以居山林。二者无被征召,废于业行,真隐人。三者也,求名誉,诈在山林,望大官职,召即出仕,非隐人也,侥名而已。,,见《唐抄文选集注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20页。
    ③ 《晋书》卷九四《隐逸·陶淡传》,第2460页。
    ④ 《宋书》卷九三《隐逸·宗炳传》,第2279页。
    ⑤ 《宋书》卷九三《隐逸·刘凝之传》,第2284-2285页。
    ⑥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卷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78页。
    ⑦ 《宋书》卷九三《隐逸·戴顒传》,第2276-2277页。
    ⑧ 《宋书》卷九三《隐逸·沈道虔传》,第2291页。
    ①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8页。
    ② J.E.E. Pettit, Learning from Maoshan: Temple Construc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2013.
    ③ [美]汤普逊著,耿淡如译:《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04-206页。另请参Marilyn Dunn, Emergence Of Monasticism: From The Desert Fathersto The Early Middle Age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3), p.1, note 2-
    ④ 关于上清派历史的研究,可参Michel Strickmann, "The Mao Shan Revelations:Taoism and the Aristoeraey," T'oung Pao, Vol.63,1977, pp.1-64; Le taoisme du Mao chan:Chronique d'une revelation, Paris:College de France, 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81;王家葵:《陶弘景从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程乐 松:《即神即心——真人之诰与陶弘景的信仰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 丸山宏:《正一道的上章仪礼——以(冢讼章>为中心》,张泽洪译,《宗教学研究》1992年第1-2期;王宗昱:《<登真隐诀>所反映的天师道》,载《哲学、宗教与人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85-202页。
    ② 参Isabelle Robinet, Taoism: Growth of a Religion, 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p.114-148;都筑晶子:《关于南人寒门、寒士的宗教想象力——围绕(真诰)谈起》,宋金文译,载《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74-211页。
    ③ 张超然:《系谱、教法及其整合:东晋南朝道教上清经派的基础研究》,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275-281页。
    ④ 《真诰》卷七,第118页。
    ⑤ 《真诰》卷九,第152页。
    ⑥ 《真诰》卷九,第153页。
    ⑦ 参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9-109页;王宗昱:《<登真隐诀>所反映的天师道》,第185-202页。
    ⑧ 吉川忠夫:《静室考》,许洋主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46-477页。
    ⑨ 《真诰》卷一三,第239页。关于这一过程,详参J.E.E. Pettit, Learning from Maoshan: Temple Construc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2013, pp.14-49.
    ① 参《真诰》卷一八陶弘景注,第322页。
    ② 参Michel Strickmann, "On the Alchemy of T'ao Hung-ching," in Facets of Taois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pp.123-192.曾达辉:《(太清金液神丹经)与(马君传)》,《清华学报》第36卷第1期,2006年,第1-29页。
    ③ 《真诰》卷一八,第321-322页。
    ④ 《真诰》卷一三,第239页。
    ①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八,《中华道藏》第30册,第30页。
    ②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19-447页。
    ③ 参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第178-181页。
    ④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二O,《中华道藏》第30册,第79页。
    ⑥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九、卷六,《中华道藏》第30册,第33、23页。约五、六世纪成书于北方地区的佛教伪经《首罗比丘经》也宣称“当来之年,必有水灾,高于平地四十余里”,又称“当来水灾,何处得免?”,“恒山五岳尽皆免水灾,勃海雍庐庭亦得免水灾,廿晨山亦得免水灾,覆舟山亦得免水灾,颇资山亦得免水灾,乳罗山亦得免水灾,如此大灾,皆得免之。受吾敕者,当将老小,今往就之。”关于此经的研究,请参Erik Zurcher,"Prince Moonlight": 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T'oung Pao, Vol.68,1982, pp.1-75及曹凌:《中国佛教疑伪经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65-171页。
    ①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三O,《中华道藏》第30册,第80页。
    ②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称:“静舍促可就容雅屋,此谓斋日权时行道耳。若欲长斋,久思求仙道,当别立斋堂,必令静洁肃整,罗列经案香炉,施安高座于其中也。”(《中华道藏》第4册,第104页)
    ③ 关于法服、策杖,参见《无上秘要》卷四三《修道冠服品》及卷四一《策杖品》。《灵宝经目》著录未出的南朝道经《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中提到“山学法衣”与“世间法衣”不同,见《中华道藏》第3册,第54页。
    ④ 在同一时期的道经《太真科》中,也提到:“道士能日中一食,不餐秽恶,随月斋戒,昼夜不息。不害一切,拔度蜗飞,当得至道。”(《太平御览》卷六六七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976页)
    ①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② 《真诰》卷一三,第239页。
    ③ [南朝梁]陶弘景撰,麦谷邦夫、吉川忠夫译注:《(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卷一,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5页。
    ①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卷一、三,第47、146页。
    ② 《真诰》卷一一,第202页。
    ③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④ 敦煌本《大道通玄要》(P.2456)引,录文据向群:《敦煌本(大道通玄要>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26页。关于《升玄内教经》,参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试探》,《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7-86页;《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71-294页。
    ① 《无上秘要》卷三四《师资品》引《升玄经》,《中华道藏》第28册,第118页。
    ② 《无上秘要》卷六五《山居品》引《升玄经》,《中华道藏》第28册,第223页。这段文字也见于《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山居品》。王承文认为此经成书于南朝初年,而为《升玄内教经》所沿袭,见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44页。但从此经内容看,无疑当成书于道观制度成熟的时期。《道藏通考》断为唐代(Kristofer Schipp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p.464),当是。
    ③ 《初学记》卷二三《道释部·道士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52页。这种分类法可能与《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四所谓道士“分迹有六”一者在世,二者出世,三者在家,四者出家,五者游涉,六者幽居”的说法有沿袭关系。
    ④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开度第五》引《三洞奉道科诫》,《中华道藏》第5册,第611页。
    ①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中华道藏》第5册,第603页。
    ① Stephen R. Bokenkamp, "The Early Lingbao Scriptures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onasticism", Cahiers d'Extreme-Asie(20),2011,p.124.
    ② 《中华道藏》第8册,第382页。
    ③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一二引《太真科》,《中华道藏》第42册,第220-221页。
    ④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六,《中华道藏》第5册,第187页;同书卷七,第190页。
    ⑤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中华道藏》第42册,第6页。
    ① 此井栏在乾隆五十年由孙星衍访得,今藏日本有邻馆。拓片取自罗勇来:《瘗鹤铭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2006年,第267页。严观《江宁金石记》卷一释文为:“梁天监十五年太岁丙申,皇帝愍商旅之渴乏,乃诏茅山道士口口永若作亭及井十五口。”(《历代碑志丛书》第1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24页)按,天监十四年夏茅山附近地区久早不雨(见《周氏冥通记》卷二),故于此年作亭及井。
    ① 关于此次抑制道教的证明,参Michel Strickmann, "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8, No.4,1978, pp.467-475.
    ②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8页。
    ①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② 宋代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其中顾欢和杜京产自建的道馆实质上和儒学馆差别不大。如果扣除此二例,这一比例是29%。
    ③ 《中华道藏》第45册,第61-62页。
    ① 《中华道藏》第2册,第632页。
    ② 《中华道藏》第3册,第61页。
    ③ 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期。
    ① 辛德勇:《两京新记辑校》卷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2-13页。
    ② 《中华道藏》第45册,第62页。
    ③ 辛德勇:《两京新记辑校》卷三,第31页。
    ④ 《辩正论》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08页。
    ⑤ 王亚荣:《隋大兴城佛寺考》,《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
    ① 参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1-24页。
    ② 参山崎宏:《隋朝の文教政策》,《隋唐佛教史の研究》,第15-34页。
    ③ 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8-65页。
    ④ 《广弘明集》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24页。
    ① [南朝梁]陶弘景撰,王京州校注:《陶弘景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② 《华阳陶隐居内传》卷中引《登真隐诀》,《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5页。
    ③ 《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5-216页。
    ④ 《梁书》卷五一《处士·陶弘景传》,第743页。
    ① 《华阳陶隐居内传》卷中,《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7页。
    ② 《三洞珠囊》卷一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405页。
    ③ [南朝梁]陶弘景撰,麦谷邦夫、吉川忠夫译注:《(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卷一,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9页。
    ④ 参J.E.E. Pettit, Learning from Maoshan: Temple Construc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2013, pp.35-40.
    ⑤ 《真诰》卷一一,第207页。
    ⑥ 《真诰》卷一一,第203页。
    ⑦ 以上皆见《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①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38页。
    ② 例如元代王磐《创建真常观记》称:“夫道宫之有别院,非以增添栋宇也,非以丰阜财产也,非以资助游观也。贤者怀高世之情,抗遗俗之志,道尊而物附,德盛而人归,盖欲高举而不可得而遂焉,故即此近便之地,闲旷之墟,以暂寄其山林栖遁之情耳。”(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15页)
    ③ 参见本文下编《南朝道馆辑考》相应条目。
    ④ 汉代以来的大邸宅一般分为前后二区,“前区是对外的,主建筑称厅,是主人延接宾客和起居之处;后区是私宅,主建筑称堂,供主人及其眷属居住”。见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39页。
    ⑤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卷一,第23页。
    ① 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31、40页。
    ② 《周氏冥通记》卷一提到“周所住屋南步廓”,说明在东、西两厢之南也建有步廊。
    ③ 《中华道藏》第8册,第557页。
    ④ [南朝梁]陶弘景撰,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卷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9页。
    ⑤ 《中华道藏》第4册,第104页。
    ① 《中华道藏》第1册,第689页。
    ②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194-195页。
    ③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9页。
    ④ 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称:“今道士斋时,所以巡绕高座,吟咏步虚者,正是上法玄根众圣真人朝宴玉京时也。”(《中华道藏》第4册,第41页)
    ⑤ 《中华道藏》第1册,第688页。
    ①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置观品》,《中华道藏》第42册,第6页。
    ② 按《辩正论》卷六称:“考梁陈齐魏之前,道士唯以匏卢盛经,本无天尊形像。按任子《道论》及杜氏《幽求》云:‘道无形质,盖阴阳之精也。’《陶隐居内传》云:‘在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立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以凭衣食。’”(《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35页)参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83-185页:阪出祥伸:《道家·道教の思想とその方术の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9年,第52-92页。
    ③ 关于南北朝隋唐佛寺形制的发展,参王维仁、徐翥:《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塔、金堂、法堂、阁的建筑形制》,《南方建筑》2011年第4期以及宿白:《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30-247页;宿白:《隋代佛寺布局》,《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从》,第248~254页;傅熹年:《中国早期佛教建筑布局演变及殿内像设的布置》,《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36-146页。
    ④ 唐长孺先生指出“庄田”最早出现在北朝后期,在隋唐时大为兴盛,见《<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所见的课田与庄田》,《山居存稿》,中华书局,2013年,第123-132页。西嶋定生指出“碾皑”是以水力磨制谷物的农业工具,在南北朝末期出现,在唐代盛行。见《碾硙寻踪》,韩异译,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文选译》第四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358-377页。关于中古佛教寺院中的碾硙,参见谢和耐:《中国五一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耿昇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5-185页。
    ① 《云笈七签》卷一一九《道教灵验记·嘉州开元观飞天神王像捍贼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621页。
    ② 《中华道藏》第46册,第92页。
    ③ 参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第539-542页及辛德勇:《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文史哲》2011年第4期。
    ④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65-466页。
    ① 按《唐六典》载当时“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十”(《大唐六典》卷四,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101页)。可知唐代女冠观所占比例约为33%。
    ① 《真诰》卷二○,第348页。
    ②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③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④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21页。
    ⑤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华道藏》第4册,第108-109页。
    ① 《中华道藏》第4册,第412页。
    ③ 《唐律疏议》卷六:“观有上座、观主、监斋,寺有上座、寺主、都维那,是为三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17页)
    ④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三O,《中华道藏》第30册,第80页。
    ⑤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⑥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12页。
    ⑦ [梁]沈约撰,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09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② 参下编《南朝道馆辑考》“妙门馆”条。
    ③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8-169页。韩国磐:《东晋南朝的门生义故》,《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④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卷四,第205页。
    ⑤ 《太平御览》卷六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2968-2971页。关于此卷的性质,参孙齐:《(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神经)与六朝道教的制剑术》,《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六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第489-503页。
    ① Michel Strickmann, "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8, No.4,1978, pp.467-475.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西阿别廨男女混住,但是没有证据说明其成员间存在夫妻关系。例如徐宝光“十岁便出家,随师学道……至年三十五,公制所逼,诸道义劝令其作方便,出适上虞朱家,而遂陷世法,以此耻慨,致结气病。涉四年,育一男,便携还永嘉,从此离绝。”(《周氏冥通记》卷三)可见徐宝光虽曾婚配,但在入山之前,实处于离婚的状态。
    ② Stephen Eskildsen, Asceticism in Early Taoist Religio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pp.1-30: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35-447页。
    ④ 汤一介:《早期道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372-385页。
    ⑤ 唐公房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仙人唐公房碑》,碑称:“昔乔、松、崔、白皆一身得道,而公房举家俱济,盛矣。”(《道家金石略》,第5页)后来的《博物志》和《水经注》等文献所载还对此事做了夸张,称只有其女婿和家中的老鼠没能升天,可见其事腾于人口。
    ⑥ Stephen R. Bokenkamp, "The Early Lingbao Scriptures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onasticism", Cahiers d'Extreme-Asie(20),2011, pp.110-120.并参Stephen Bokenkamp, "Imagining Community:Family Values and Morality in the Lingbao Scriptures," in Alan K. Chan and Yuet-keung Lo, eds.,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0, p.203-226.司马虚也提到道教的素食和出家,是与佛教非常类似的做法,然而却都有着完全本土的理论依据,即“感应”。见Michel Strickmann, "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8, No.4,1978, pp.467-475.
    ① 参本文下编《隋代道观辑考》“嵩阳观”条。
    ② 《辩正论》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35页。
    ③ 参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53-265页;吴羽:《唐宋道教与世俗礼仪互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46-160页。
    ④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84-285页。
    ⑤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太平经》(《道学传》),第2974页。
    ⑥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① 《云笈七签》卷一○七,第2325页。
    ② 《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4页。
    ③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此外,《初学记》卷二三引《楼观本记》称:“晋惠帝度四十九人,给户三百。”([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卷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52页)《南岳总胜集》称梁武帝为衡岳观“敕赐庄田三百户充基业”(《中华道藏》第48册,第529-530页)。但这些材料可能是唐代之后的附会,今不取征。
    ④ 《真诰》卷一一,第194页。
    ⑤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⑥ 《真诰》卷一一,第208-209页。
    ① 《真诰》卷一一,第202页。
    ② 《真诰》卷一一,第202页。
    ③ 《真诰》卷一一,第202页。
    ④ 《中华道藏》第4册,第104页。
    ① 《甄正论》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67页。
    ②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③ 葛兆光先生指出:“所谓宗派之派,不仅依据典籍与诠释思想相同,而且应当有(一)明确的传承系谱(二)组织形式(三)相同的仪式或方法。如果仅仅是经典与思想相应,彼此间并无实际的交往,恐怕只是道教流行的思潮。”(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81页)
    ④ 《南齐书》卷四八,第835页。又见《南史》卷四九《孔珪传附父灵产传》,第1214-1215页。
    ⑤ 这一仪式详见陶弘景在《登真隐诀》中记载的《汉中入治朝静法》。吕鹏志认为这反映了天师道在张鲁汉中政权时期的面貌,见《唐前道教仪式史纲》,第20-21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07页。
    ②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③ 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60-161页;曹凌:《东晋至南朝初的忏法研究》,未刊稿。
    ④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⑤ 《艺文类聚》卷七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335页。
    ⑥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1页。
    ⑦ 参王卡:《敦煌本(陶公传授仪)校读记》,《道教经史论丛》,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321-339页。
    ⑨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① 见《太平御览》卷六七九引《老氏圣纪》(《道学传》),第3032页及《三洞珠囊》卷二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4-415页。
    ② 《释门自镜录》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809-820页。
    ③ 参下编《南朝道馆辑考》“栖真馆”条。
    ④ 《三洞珠囊》卷二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6页。
    ⑤ 《梁书》卷五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53页。
    ⑥ 《释门自镜录》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809-820页。
    ① 《广弘明集》卷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2页。
    ② 《云笈七签》卷八五《尸解·王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922-1923页。
    ③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8页。
    ④ 参下编《北朝道观辑考》“通道观”条。
    ⑤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209页。
    ⑥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86页。
    ⑦ 《甄正论》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69页。关于《本际经》,参卢国龙:《中国重玄学》,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220-235页;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9-252页;万毅:《道教(本际经)的造作及其异名与续成流行的关系》,《论衡丛刊》第2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275-302页。
    ① 《续高僧传》卷23《释智炫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631-632页。
    ② [后唐]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3册,第87页。
    ① 《续高僧传》卷一一《释普旷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12页。
    ② 《续高僧传》卷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00页。
    ③ 参下编《隋代道观辑考》“玄都观”条。
    ④ 据池田温统计,唐代长安城内外计有60余道观。参池田温:《唐长安毕原露仙馆略考》,《敦煌学》第26辑,2005年,第1-28页。
    ⑤ [南朝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78页。
    ① 关于《茅山志》,参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一《引用传记提要》,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45-248页;卢仁龙:《<道藏)本<茅山志)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② 刘琳:《论东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亦以此来论证南朝道馆数量及张天师后裔等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57页)。
    ③ 此据付晨晨中译文,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6-246页。
    ④ 《中华道藏》第48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52页。
    ①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老氏圣纪》(《道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975页。
    ② 参下编《南朝道馆辑考》“崇虚馆”条。
    ③ 参下编《南朝道馆辑考》“四明山馆”条。
    ④ 《茅山志》卷一五作“入山师隐居(陶弘景)”(《中华道藏》第48册,第438页)。
    ⑤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真诰》(《道学传》),第2972页。
    ⑥ 《真诰》卷一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2页。
    ⑦ 《真诰》卷一一,第201页。
    ⑧ 即大茅君太元真人司命君茅盈(字叔申)、中茅君定录君茅固(字季伟)、小茅君保命君茅衷(字思和)。
    ① 《真诰》卷一一,第198-199页。
    ② 《茅山志》卷五,第396页。
    ③ 《真诰》卷一一,第202页。
    ④ 《真诰》卷一一,第202页。
    ⑤ 《真诰》卷一一,第203页。
    ⑥ 分别见《茅山志》卷六,第404页;卷一七,第447页。薛爱华研究过茅山中鹤的意象,见Schafer, Edward H., The Cranes of Mao Shan, In Michel Strickmann (ed.), Tantric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A. Stein, vol.2, Mlanges Chinois etBouddhiques,21,1983, pp.372-93.
    ① 《茅山志》卷一,第369-370页。
    ② 《云笈七签》卷一○四题《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弟子中候仙人李道字安林撰。又见于《茅山志》卷五《茅君真胄》。贺碧来认为《茅山志》所载接近于六朝原本,而《云笈七签》所载为简写本。见Isabelle Robinet, La revelation du Shangqing dans l'histoire du taoisme, Paris: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Depositaire, Adrien-Maisonneuve,1984, tome2, p.390。
    ③ 本书卷七《括神区篇》也提到:“九锡亭,在南洞,以覆《九锡文碑》。石柱篆刻‘自然弟子徐楷敬谒华阳洞天’,唐宋题名余皆缺折。”徐楷,又见本书卷二四所收徐铉《唐道门威仪玄博大师贞素先生王君 碑》的书者题名,作“文林郎守拾遗充集贤院直学士徐楷”,即徐铉弟徐锴(920~974)也。
    ① 与此碑同年同月兴造的《许长史旧馆坛碑碑阴》,也同样是在一段叙述性的文字(彼处是陶弘景的自传)之后,才接以弟子题名。
    ② 其中薛彪之条见《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道学传》,马枢条见《陈书》卷一九《马枢传》,戴胜条见《三洞珠囊》卷二引《道学传》,褚雅条见《三洞珠囊》卷一引《道学传》,桓法阎条据原文出自《高道传》,孙文韬条见《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真诰》(《道学传》),钱妙真条见《仙苑编珠》卷上引《道学传》。
    ③ 又见张天雨《玄品录》卷四,且云:“所谓‘异简之刊’,山中绝考矣。”似谓孙文韬因其志气不同凡 俗,故能得到仙真的另眼相待,将其名字录入特殊的神仙简录之中。
    ① 《宝刻丛编》卷一五,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60-961页。
    ② 此处原作“二”,径改。
    ① 见[南朝梁]陶弘景著,王京州校注:《陶弘景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6-188页。
    ② 按,陶弘景弟子任华阳馆馆主且名“法明”者,仅见王法明。据《华阳隐居内传》,天监四年陶弘景乃“出居岭东,使王法明守(华阳)上馆,陆逸冲居下馆”。
    ③ 参《真诰》卷一一,第190-209页。
    ① 《宋元方志从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383页。
    ①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35-239页;参小林正美:《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王皓月、李之美译,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第18-23页。
    ① 参下编《南朝道馆辑考》“招真馆I“条。
    ② 参孔令宏、韩松涛:《江西道教史》,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5页。
    ③ 刘屹:《敬天与崇道》,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07页。
    ④ 参刘屹:《(画云台山记)与东晋的张道陵传说》,初刊《艺术史研究》第八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51页),此据氏著《神格与地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3-136页。
    ⑤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山居存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00页。唐先生所称的“神仙道”,包括上清派和灵宝派而言。
    ① 《梁书》卷一《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5页。
    ② 《真诰》卷一一,第199页。
    ④ 如《晋书》卷三四《羊祜传》载:“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羊)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第1014-1015页)《魏书》卷六九《袁翻传》载北魏时缘边州郡“广开戍逻,多置帅领”(第1539页)。《梁书》卷四五《王僧辩传附子顗传》提到侯景之乱时“缘江戍逻,望风请服”。《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附斛律羡传》亦载斛律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第1972页)。
    ⑤ 见《梁书》卷一《武帝纪上》,第12页;卷一一《吕僧珍传》,第212页。
    ⑥ 《南齐书》卷四四《沈文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77页。
    ⑦ 参陈桥驿:《论历史时期浦阳江下游的河道变迁》,《吴越文化论从》,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97-319页。
    ① 《梁书》卷三《武帝纪下》,第89页。《梁书》卷三四《张缅传附弟缵传》亦载张缵“至州,停遣十郡慰劳,解放老疚吏役,及关、市、戍、逻先所防人,一皆省并。”(第502页)
    ② 《茅山志》卷八所载宋政和中茅山华阳馆遗址发现之石井栏,文中也出现了“逻”:“先生丹阳陶,仕齐奉朝请。壬申岁(492)来山,栖身高静,自号隐居。同来弟子吴郡陆敬游,其次杨、王、吴、戴、陈、许诸生。供奉阶宇,湖孰潘逻及远近宗禀不可具记。悠悠历代,讵勿识焉。梁天监三年八月十五日,钱唐陈懋宣书。”湖孰在茅山的西边,位于通向建康的要道破岗渎的西段,陶弘景的弟子潘渊文即是湖孰人。而从文意看,“湖孰潘逻”似乎并不像是人名,而更像是一个地名;或许如同“宗元逻”、“华阳逻”、“鱼浦子逻”一样,应理解为一处基层军事组织。
    ④ 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三本第三分,1993年。
    ② 刘淑芬:《从造像碑看南北朝佛教的几个面相》,《中国史新论:宗教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年,第217-258页。
    ③ 山崎宏:《隋唐时代に于ける义邑及び法社》,第765页注1。
    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35页。
    ⑤ 见王伊同:《五朝门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附图(六九)吴兴武康沈氏。
    ⑥ 在北朝道教造像碑题名中有“邑师”、“门师”的称号,即指参与斋会活动的职业道士,与此类似。参张泽珣:《北魏关中道教造像记研究》,第81-84页;张勋燎:《北朝道教造像再研究》,第184-185页。
    ⑦ 参山崎宏:《隋唐时代に于ける义邑び法社》,第765-831页;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三本第三分,1993年。
    ⑧ 张泽殉:《北魏关中道教造像记研究》,第54-57页。
    ① 参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57-399页: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2-142、220-225页;吕鹏志:《天师道旨教斋考》上篇、下篇,《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本第三、四分,2009年:《灵宝六斋考》,《文史》,2011年第3辑。
    ② 《中华道藏》第30册,第81页。关于《洞渊神咒经》卷二○的成书时代,笔者认同吉冈义丰、穆瑞明(Christine Mollier)等学者的看法,即成书于晋末宋初(400~479年间)。关于此卷成书的新说,可参刘屹:《敦煌道经与中古道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28-233页。
    ③ 《吴地记》:“笮崿山,在吴县西十二里。”见[唐]陆广微:《吴地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④ 如《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然灯品》云:“上灯之法,有然有续。若道士、女官,将闇上灯,名为续明。閶后上灯,名为灯明。”(《中华道藏》第42册,第50页)Stephan Peter Bumbacher释“明”为"elucidate"(解释、阐明),大误。见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p286, note858.
    ⑤参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三卷,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28-232页;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第493-506页。
    ⑥参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56-661页: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39-43页;《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马德:《敦煌遗书莫高窟岁首燃灯文辑识》,《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
    ⑦夏日新:《北朝夜游之风与元旦灯俗起源》,《汉唐之际的民众与社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7-174页。
    ⑧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20页。
    ① 朱红:《外来之风与本土习俗——唐代上元燃灯之源流及其嬗变》,《史林》2009年第3期。
    ② 至于“神州”、“建真”的称号,应当是此邑义的名称。在北朝的佛教造像碑中,也出现有“宗那邑”“承林邑”等带有名称的邑义组织,参刘淑芬:《中古佛教政策与社邑的转型》,《唐研究》第十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6页。
    ③ 法身(Dharmakaya)在大乘佛教中指佛陀三身之最高者,又称自性身,指成就佛法的身体。参吴汝钧编著:《佛教大辞典》“法身”条,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第313页。
    ④ 《中华道藏》,第8册,第569页。
    ⑤ Erik Zurcher,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A Scriptural Evidence," T'oung Pao, Vol.66,1980, p.114.
    ⑥ 王宗昱先生对此有专门的研究,并认为目前可知最早讨论法身的经典大约是《太上洞玄灵宝开演秘密藏经》。见氏著:《<道教义枢>研究》第二章“道体论”第三节“法身义”,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65-78页。
    ⑦ 如《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引《太真科》:“法身叩钟,清严束带,谛心存神,与己相见。”又卷三引《科》
    ① 《续高僧传》卷一六《后梁荆州长沙寺释法京传》中提到“(法)京七岁出家,十三与同学智渊咸升高座,说法无滞。”(《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56页)但此二僧皆在江陵。
    ② 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第172页。
    ③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①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顾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28-929页。[唐]徐灵府《天台山记》载:“自灵墟南出二十里有小庄,在欢溪也。梁高士顾欢曾居此,是名欢溪也。”参见薄井俊二:《天台山记の研究》,福冈:中国书店,2011年,第276页。
    ② 《宋书》卷九三《隐逸·雷次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3页。参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20-422页。
    ③ 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14页。《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徐伯珍传》云:“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第945页)
    ① Michel Strickmann, "The Mao Shan Rvelation:Taoism and the Aristocracy," T'oung Pao, Vol.63,1977, p.31.
    ② 《南史》卷七五《隐逸·顾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75页。
    ③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顾欢传》,第935页。
    ④ 《隋书·经籍志》著录顾欢《老子义纲》一卷,《老子义疏》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顾欢《道德经义疏》四卷。
    ⑤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道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973页。
    ⑥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顾欢传》,第931-934页。《南史》卷七五《顾欢传》所载略同。《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夷夏论》一卷,顾欢撰。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为二卷。《辩正论》卷八《出道伪谬篇》则记为“《夷夏论》一部五卷。道士顾欢修撰。”应是将顾欢与佛教徒的多次论辩往复文字编集为一书,而统标《夷夏论》之名。
    ① 《南齐书》卷五五《孝义·朱谦之传》载顾欢以女妻朱昭之子朱选之。《梁书》卷三八《朱异传》亦载:
    “异年数岁,外祖顾欢抚之谓异祖昭之曰:‘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户。’”(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537页)
    ②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顾欢传》,第932页。
    ③ 《真诰》卷二O,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47页。
    ④ 参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42期,2010年,第425-464页。
    ⑤ 《中华道藏》第28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⑥ 《舆地纪胜》卷二五,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120页。
    ⑦ 《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84页。
    ⑧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1050页。
    ①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1033页。
    ② 唐李渤《真系》(《云笈七签》卷五,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4页)、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47-148页)皆云“简寂”为陆修静死后赐名。
    ③ 《太平御览》卷六七九,第3032页。唐李渤《真系》亦云陆修静在“宋元嘉末,因市药京邑,文帝味其风而邀之,先生不顾。及太初难作,人心骇疑,遂溯江南游,嗜匡阜之胜概,爰构精庐”。(《云笈七签》卷五,第74页)
    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05页。
    ⑤ 《真诰》卷一九,第344页。
    ⑥ 《真诰》卷一九《翼真检第一·真经始末》陶注称:“建元三年,敕董仲民往庐山营功德。董欲求神异, 徐因分杨(羲)书一篇为两篇与董,还上高帝。高帝以付五经典书戴庆,戴庆出外,仍将自随。徐因亡后,弟子李果之又取一篇及《豁落》以去,所余惟二十一篇,悉以还封昭台也。”(第344-345页)
    ① 《真诰》卷二○,第347页。
    ② [宋]晏殊:《类要》卷二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6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127页。
    ③ 《云笈七签》卷五,第75页。
    ④ 王元规传见《陈书》卷三三《儒林传》。
    ⑤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第2974页。
    ① 《吴兴异文补》“桷”作“损”,“甍”字阙。此据《庐山志》。
    ② 据[明]董斯张:《吴兴艺文补》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678册,第91-92页)录文,以吴宗慈编撰《庐山志》卷二九《金石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51-552页)参校。
    ③ 按据《宋书》卷八《明帝纪》,时任江州刺史者为王景文。《庐山记》卷二亦作:“泰始三年,明帝复加诏命,仍使刺史王景文敦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1033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5页。
    ② 参[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六《山冈门·方山》,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5-96页。
    ③ 潮沟位于建康城北,参《六朝事迹编类》卷五,第78页;卢海鸣:《六朝都城》,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2年,第153-155页。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07页。
    ⑤ 《宋书》卷二九《符瑞志下》,第836页。
    ⑥ 《真诰》卷一九,第344页。
    ① 《真诰》卷二○,第347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③ 《太平御览》卷六七九,第3032页。
    ④ 《云笈七签》卷五李渤《真系》:“迨元徽五年春正月,谓门人曰:吾得还山,可整装。众感讶,诏旨末从而有斯说。至三月二日,乃偃卧解带,肤体辉烁,目瞳映朗。但闻异香芬馥,满室而已。后三日,庐山诸徒共见先生霓旌霭然,还止旧宇,斯须不知所在,相与惊而异之。顾命盛以布囊,投所在崖谷。门人不忍,遂奉还庐山,时春秋七十二。”又见《玄品录》卷三、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
    ⑤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第2973页。参见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42期,2010年,第425-464页。
    ⑥ 《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⑦ 《三洞珠囊》卷二引《道学传》:“孟智周,梁武帝时人也,多所该通。梁静惠王抚临神忮,请智周讲,光宅寺僧法云来赴发讲。法云渊解独步,甚相凌忽,及交往复,盛其词辩,智周敷释焕然,僧众叹伏之也。”(《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6页)
    ①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道学传》:“梁武帝天监二年,置大小道止,平昌孟景翼,字道辅,时为大正,屡为国讲说。四年,建安王伟于座问曰:道家经教科禁甚重,《老子》二篇,盟誓乃授,岂先圣之旨,非凡所说耶?景翼曰:崇秘严科,正宗妙化。理在相成,事非乖越。”(第2973页)关孟景翼,《三洞群仙录》卷一六引《道学传》称其“字辅明,轲之后也”,与此“字道辅”不同。《三洞珠囊》卷一引《道学传》称其为“平昌安丘人”。《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则称“吴兴孟景翼”。《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引《齐春秋》云:“孟翼,乌程人,造《正一论》,言佛与道一也。”(《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833页)似其原籍平昌安丘,后落籍吴兴乌程。平昌孟氏为道教世家,除孟景翼、孟智周外,见于《道学传》者还有孟道养。
    ②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第2973页。
    ③ 按《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载:“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并好释法,吴兴孟景翼为道十,太子召入玄圃园。”(第934-935页)“玄圃先生”或即因此而得名。
    ④ 按《宝刻丛编》卷一四《苏州》下著录《杜子恭墓碑》,称“在西郭门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65页)
    ⑤ 《南齐书》卷四八,第835页。又见《南史》卷四九《孔硅传附父灵产传》,第1214-1215页。
    ⑥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老君圣纪》(《道学传》),第2975页。
    ① 《道家金石略》,第145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8页。
    ③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三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97页。
    ④ 刘义庆在元嘉九年至十二年间(432-435)任荆州刺史。参《宋书》卷五一《宗室传》,第1475-1477页。
    ⑤ 《晋书》卷九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03页。参都筑晶子:《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付晨晨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5页。
    ⑥ 此帖今存,见明文征明刻《停云馆帖》卷一《晋唐小楷》。但此帖应非陶弘景真迹。参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卷八“入山帖源流”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11-312页;卢国龙:《陶弘景与书法史料钩沉》,《文献》1991年第1期。
    ① 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第191-192页。
    ② 即檀宪子。《宋故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临沣侯刘使君(袭)墓志》:“祖讳道邻,宇道邻,侍中、太傅、长沙景王;妃高平平阳檀氏,字宪子,谥曰景定。”参邵磊:《刘宋临澧忠侯<刘袭墓志>疏证》,《冶山存稿》,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38-226页。
    ③ 《真诰》卷一三,第239页。
    ④ 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第172页。
    ⑤ 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68页。
    ⑥ 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第192-193页。
    ⑦ 《云笈七签》卷一○七,第2321页。
    ①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杜京产传》,第942页。
    ② 《南史》卷七五《隐逸·杜京产传》将“于会稽日门山聚徒教授”一事系于永明十年之后,不确。
    ③ 按谢灵运《山居赋》注云:“三菁,太平之北;太平,天台之始。”(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第453页)又《真诰·真经始末》提到“菁山女道士樊妙罗”。
    ④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褚伯玉传》,第926-927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② 参刘屹:《排斥与容纳——六朝道教与(太平经>关系的考察》,《神格与地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1-243页。
    ③ 按此南岳为晋安罗江大霍山。参沈曾植:《海日楼札从》卷六“霍山是司命府”条,第251-253页。
    ④ 又《三洞群仙录》卷六引《珠囊》云:“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父为取妇入前门间,伯玉从后门而出,往剡居瀑布山修道。又尝游南岳,路入闽中,飞湍赴险。伯玉舟航逼晚,迥泊涯际,而冲飕夕震,山洪暴起,激船于万仞之上,倾坠绝崖。徒侣在前,判其冰碎,缘岨寻求,已见伯玉,怡然自若。后至霍山炼气养霞,积年绝粒也。”(《中华道藏》第45册,第311—312页)
    ① 《艺文类聚》卷三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659页。此碑文又有唐写本残卷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三区三号墓(Ast.Ⅲ.3.011-013 Ma 331),存六行百余字。录文见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4-235页。另请参邓文宽:《吐鲁番出土唐写本<褚先生百玉碑)残卷小考》,《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62-265页。
    ② 《真诰》卷二○,第348页。又载:“朱先生僧摽,学增褚公伯玉语,云:‘天下才情人故自绝群,吾与王灵期同船发都,至顿破岗埭竟,便已作得两卷上经,实自可讶。’”(卷一九,第341-342页)
    ③ 《云笈七签》卷一O七《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第2321页。
    ④ 《南齐书》卷一一,第195页。
    ⑤ 《陶弘景集校注》,第187页。
    ⑥ 《真诰》卷二O,第348页。
    ⑦ 《三洞珠囊》卷二引《道学传》作“崇阳馆”。
    ①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②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第208-214页。
    ③ 《中华道藏》第48册,第501页。
    ④ 《景定建康志》卷四五“崇元观”条亦载:“齐建元中改为崇元馆,唐天宝七年重修。本朝大中祥符七年改今额。”(《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第2071页)
    ⑤ 《茅山志》卷一五,《中华道藏》第48册,第438页。
    ⑥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③ 《真诰》卷一一,第194页。
    ④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第2974页。
    ⑤ 《真诰》卷二○,第346页。
    ⑥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① 《云笈七签》卷五,第76页。
    ②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19页。参《北朝道馆辑考》“楼观”条。
    ③ 《陶弘景集校注》,第186页。
    ④ 《云笈七签》卷一○七,第2325页。
    ⑤ 《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4页。
    ①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12页。
    ② 《陶弘景集校注》,第60页。
    ③ 《华阳陶隐居内传》卷中引《登真隐诀》,《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5页。
    ④ 《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5-216页。
    ⑤ 《梁书》卷五一《处士·陶弘景传》,第743页。
    ⑥ 《华阳陶隐居内传》卷中,《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7页。
    ① 关于陶氏这段历程的精彩分析,请参王家葵:《陶弘景丛考》,第25-32页。
    ② 《陶弘景集校注》,第186-187页。
    ③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21页。
    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⑤ 《南齐书》卷五四,第946页。
    ① 《南史》卷七五《隐逸·楼惠明传》,第1872页。
    ② 《真诰》卷一九,第344-345页。关于此事,《云笈七签》卷四《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称:安康有道士娄化者,常憩马氏舍。究悉经源,苦求开看。马氏固执,竟不从命,结足屈无方。是时宋明皇帝崇敬大法,招集道士,供养后堂。娄化乃因后堂道士殳季真密启之,帝即命使逼取至京,乃拜礼开之,忽有五色紫光洞焕眼前,帝惊曰:神真叵触!比其年不愈而崩。此处之“娄化”,似即楼惠明。关于《上清源统经目注序》之作者,一般认为是顾欢,但李静认为是陆修静,见氏撰《上清源统经目注序》,《国学研究》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5-136页。笔者认为此序应非陆修静所撰。一个简单的理由是,据《真诰·真经始末》所载,此事发生在前废帝末年,此后殳季真在泰始初年将真经启还私廨,陆修静立崇虚馆后,又取经在馆。陶弘景对于上清经流传的叙述来自对耆旧的访问,可以采信。那么,处于明帝政局中心的陆修静,断不会将时间记错。再者陆修静卒于元徽五年(477),在宋明帝卒后仅五年;且此序对于宋明帝之死语气冷漠,明帝对陆氏推崇备至,陆氏实无如此书写的理由。而顾欢卒于永明七年(489)左右(参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从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20-422页),并在上清经传播中与明帝所礼敬的陆修静等道士不睦(参“天台山馆”条),故此序出自顾欢之手的可能性更大。
    ③关于这次饥荒,史载“东诸郡大旱,甚者米一升数百,京邑亦至百余,饿死者十有六七”,“并命比室,口减过半”。见《宋书》卷七《前废帝纪》,第143页;卷五四“史臣论”,第1540页;《建康实录》卷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86页。
    ① 《云笈七签》卷一○七《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第2327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③ 《梁书》卷一六,第267页。
    ④ 关于李东注《度人经》,参砂山稔:《(灵宝度人经)四注札记》,《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2期。
    ⑤ 《中华道藏》第47册,第409页。又见《三洞群仙录》卷一六引《高道传》,《中华道藏》第45册,第380页。
    ⑥ 《中华道藏》第45册,第473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薛彪之事迹又见《三洞珠囊》卷八引《道学传》:“薛彪之,晋陵人也。服御众药,年高色少,须发缁润也。”以及《太平御览》卷六七九引《珠囊》云:“薛彪之,晋陵人也。烟炉神鼎之法,无不辨其精粗,究其难易。门人有所请益,必诲示勤恳,随量而退。”
    ② 《三洞珠囊》卷二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5页。
    ③ 《真诰》卷一一,第204页。
    ④ [梁]沈约撰,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09页。
    ① 《宝刻丛编》卷一三,第789-790页。
    ② 《沈约集校笺》,第359-360页。
    ③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一上亦载:“金陵观,在,在句容县(张允之建)。”
    ④ 《陶弘景集校注》,第186页。
    ⑤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146页。
    ⑥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386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386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③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386页。
    ④ 参《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刘虬传》,第939页;《梁书》卷二《武帝纪中》,第52页。
    ⑤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⑥ “南岳九真”的的说法至迟在唐懿宗、昭宗时道士李冲昭撰《南岳小录》时既已出现,其引用的《九仙宫碑》(今佚)列举了“九真”,其中卒年最晚的为邓郁之(天监十年)和王灵舆(天监十一年)。但奇怪的是《道学传》明载的九真馆的创建者王僧镇则不见于其中。而且王僧镇的年代要比邓、王二者更早。显然,九真馆初建的时候,“九真”一词并不代表邓、王等九真。这样的话,《南岳小录》所载之“南岳九真”的说法出现的时代可能要晚于南朝。而据《南岳小录》称,九仙宫乃“咸通九年(868),衡州刺史(史)[张]觌奏置宫额,十年十月敕下”。保守的估计,至迟在此时“九真”之说已经出现。
    ① 《中华道藏》第48册,第531页。另参见《南岳小录》、《南岳九真人传》、《三洞群仙录》卷七引《高道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八。诸书皆云王灵舆卒于天监十一年(512)。
    ② 《艺文类聚》卷七八,第1341页。
    ③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④ 《建康实录》卷九,第277页。
    ⑤ 《梁书》卷五O《刘峻传》:“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峻兄孝庆,时为青州刺史,峻请假省之,坐私载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阳紫岩山,筑室居焉。为《山牺志》,其文甚美。”(第702页)按萧秀作荆州刺史在天监七年(508),刘峻先编《类苑》,故《山栖志》约成于天监八到十一年之间。参王玫、王江玉:《刘孝标年谱简编》,《文献》1998年第3期。
    ① 《广弘明集》卷二四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86-287页。此据罗国威:《刘孝标集校注》(修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关于《山栖志》的阐释,参见松冈荣志:《刘峻と(山栖志)——佛教-の距离》,《东洋文化》(70),1990年,第81-113页;魏斌:《六朝名山的生活世界——以《东阳金华山栖志)为线索》,余欣主编:《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92-422页。
    ②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徐伯珍传》,第946页。
    ③ 此条不见于今本《水经注》,杨守敬据《太平寰宇记》之说,认为非出《水经注》。见《水经注疏》卷四○《渐江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294页。
    ④ 魏斌:《六朝名山的生活世界——以(东阳金华山栖志>为线索》,第392-422页。
    ⑤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469页。
    ⑥ 《艺文类聚》卷七八,第1335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1-382页。
    ② 《真诰》卷二O,第353页。
    ③ 王家葵考证为齐建武三年至永元元年(496-499)间,见氏著《陶弘景从考》,第214页。
    ④ 《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7页。
    ⑤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201页。
    ① 《陶弘景集校注》,第172页。《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道学传》亦载:“宋初,长沙景王就许长史宅地之东起道士精舍。梁天监十三年,敕贸此精舍立为朱阳馆也。”
    ② 《陶弘景集校注》,第179页。
    ③ 《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9页。
    ④ 《许长史旧馆坛碑碑阴记》:“上清弟子朱阳馆主丹阳湖孰潘渊文。”(《陶弘景集校注》,第187页)
    ⑤ 《中华道藏》第46册,第219页。
    ⑥ 《许长史旧馆坛碑碑阴记》云:“十五年,移郁岗斋室静斋。”(《陶弘景集校注》,第186页)
    ⑦ 陶弘景上《周氏冥通记》表云:“去十月将末,有周氏事,既在斋禁,无由即得启闻。”(《<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27页)
    ① 《艺文类聚》卷三七,第659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③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第146页。
    ④ 《艺文类聚》卷七八,第1343页。
    ⑤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⑥ 都筑晶子:《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付晨晨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2009
    年,第244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②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第2973页。
    ③ 《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654页。《琴川志》卷一三天圣四年《乾元宫新建紫微殿记》称:“乾元宫者,即梁天监二年之所建也,志石详焉。”(第2册,第1276页)
    ④ 《宋元方志从刊》第2册,第1275-1276页。
    ⑤ 《道家金石略》,第28-29页。唐长孺先生提到碑文中出现“圣祖”一词,认为“‘圣祖’当指老子,下文又称道裕之师潘洪见‘有人耳长发短’云云,亦隐指老子,老子以耳长名聃。但唐以老子为始祖,尊号为玄元皇帝,才有‘圣祖’之称,梁代不应以此称老子,疑是唐人托名萧纲,或据萧纲原文增饰。”(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山居存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第199-200页)
    ⑥ 《宝刻从编》卷一四,第866页。
    ①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山居存稿续编》,第200页。
    ② 《释门自镜录》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809-820页。
    ③ 《陶弘景集校注》,第194页。
    ① 《文苑英华》卷八四九,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4486-4488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③ 见《太平御览》卷六七九引《老氏圣纪》(《道学传》),第3032页及《三洞珠囊》卷二引《道学传》,《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4-415页。
    ① 萧恢任荆州刺史在天监十一年(512)十二月,见《梁书》卷二《武帝纪中》,第52页。
    ② 《梁书》卷五一,第753页。
    ③ 刘慧斐传见《梁书》卷五一,第745-746页。
    ④ 《艺文类聚》第七八卷,第1337页。
    ⑤ [唐]许敬宗编,罗国威点校:《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469页;[梁]王筠撰,黄大宏校注:《王筠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4-25页。
    ⑥ 黄大宏《王筠集校注》认为此教作于天监三年至六年间(504-507)王筠任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行参军时。
    ① 王筠信奉佛教。《广弘明集》卷二四载其《与东阳盛法师书》,中称“菩萨戒弟子王筠,法名慧炬”。又卷一O《答释法云书》中云“弟子世奉法言,家传道训”。卷二十八上《与云僧正书》称与释法云“早蒙亲眷,情同骨肉,义等金兰。”在《问善寺碑》中则称“或宗仰黄老之淡,景慕神仙之术,斯盖不度群生,事局诸巳。笃而为论,道有未弘。”盖以道教为“小乘”。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③ 参见卢国龙:《中国重玄学》,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326-329页。但是卢氏以“州刺史南平王”为曾任荆州刺史的梁元帝萧绎,则为误解。又《三洞珠囊》卷一引《道学传》载许明业事迹称:“许明业,扶风赤冈人,梁太清时人。少年出家,长斋蔬食,周行山水,拯济为务。是时饥荒,人民困乏,明业恒行赈救,来者必给饮食,身率门人作田播种,稻栗微熟,白往远近,要呼贫者,任力收获。行见寒冻,即解衣以施。隆冬之月,自服单布。每进城中功德,所获(?)物,即于主人处散,未曾将出城门。若有病者,诸营功德,方便不赴,命必不全。若至人家,忽匆匆去,此处必有殃祸也。”
    ④ 《艺文类聚》卷七八,第1341页。
    ① 《陶弘景集校注》,第160页。
    ② 《太平御览》卷四O九引《道学传》称潘洪“幼辞家入山,修禀上法。陶贞自见而悦之,遂与投分,共游诸处,寻求真书。”(第1887页)
    ③ 卢文弨《龙城札记》云:“余姚之地以嶴名者甚多,盖山之隈曲处可居人者。考字书并无嶴字,前代名人集中即有之。今邑志亦即书此嶴字。予以为此本作奥,而后人乃从俗加山耳。谢灵运《山居赋》云:‘远东则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二韭、四明、五奥、三菁。’自注云:‘二韭、四明、五奥皆相连接。’案今四明山在余姚县南,东连慈溪,西引上虞,有大韭、小非、菁山、菁江,皆在县境,则今之所谓嶴,非即昔人所谓奥乎?今嶴名甚多,有不止于五者。他若闽粤濒海之地,亦皆有嶴,不独余姚为然矣。”(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54页)
    ④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57页。
    ⑤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38页。
    ① “宗超”,原文误倒为“超宗”。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35页。
    ③ 关于《断酒肉文》的年代,诹访义纯认为在天监十八年,见氏著:《中国南朝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97年,第119页。颜尚文认为在天监十八年后,参颜尚文:《梁武帝的君权思想与菩萨性格初探——以(断酒肉文)形成的背景为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16期,1988年,第1-36页。康乐则认为发布于普通四年,见康乐:《素食与中国佛教》,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128-172页。陈志远认为在天监十七年,见陈志远:《梁武帝与僧团素食改革》,《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3期。
    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⑤ 传见《梁书》卷二九《高祖三王传·庐陵王续传》。
    ⑥ 《道学传》还载有宗超的两条事例。一云:“东乡宗超,字逸伦,高密黔陬人也。亟经凶年,常大施食,远近投集,日中甚众。每至冬天,辄多作襦袄,随缘寄人,使为布施也。”又云:“东乡宗超,字逸伦,高密黔陬人也。尝露坛行道,奁中香尽,自然满溢。又炉中无火而烟气自生,氛氲周遍,久之不歇也。见《三洞珠囊》卷一、四及《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1页。
    ③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⑤ 都筑晶子:《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第245页。
    ⑥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2页。
    ① 《太平御览》卷六七九,第3032页。
    ② 《吴地记》云:“(常熟)县北二里有海虞山。”([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③ 都筑晶子误读“上虞山”为上虞县之山,将此馆误置于会稽上虞。
    ④ 《隋书》卷二六《地理志下》:“(吴郡)常熟,旧曰南沙,梁置信义郡。”(第877页)
    ⑤ 都筑晶子误读“上虞山”为上虞县之山,将此馆误置于会稽上虞。
    ⑥ [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13页。
    ⑦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太平经》(《道学传》),第2974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南沙县晋置,属晋陵郡,梁属信义郡。海虞山在吴郡海虞县北。
    ③ 《中华道藏》第28册,第416页。
    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2页。参“安国馆”条。
    ③ 《隋书》卷七七,第1785页。
    ④ 《艺文类聚》卷七八,第1343页。
    ⑤ 薄井俊二:《天台山记の研究》,第256页。
    ⑥ 《茅山志》卷二四,《中华道藏》第48册,第474页。
    ⑦ 李渤《真系》、《少室仙伯王君碑铭》称“宗道先生臧矜”。《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五称“宗道先生藏矜”。《隋书·经籍志》称“宗道先生臧竞”。《旧唐书·王远知传》及《经籍志》、《新唐书·王远知传》及《艺文志》称“宗道先生臧兢”。《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称“臧靖法师”。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称“臧玄静,字道宗”。张万福《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篆择日历》、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称“臧宗道”。《云笈七签》卷四九引《玄门大论》、《道教义枢》称“玄靖法师”。《六朝事迹编类》卷一○称“元静先生”。
    ① 《六朝事迹编类》卷一O,第134页。
    ② 《艺文类聚》卷七八,第1336页。
    ③ 《隋书》卷七七,第1785页。
    ④ 《陈书》卷三三,第445页。
    ⑤ 《云笈七签》卷六,第101页。刘屹《太平经》认为《太平经》再出之年为宣帝太建四年(572)壬辰,见刘屹:《排斥与容纳——六朝道教与(太平经)关系的考察》,《神格与地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1-243页。
    ⑥ 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250页。参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52页。
    ⑦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7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② 《中华道藏》第48册,第437页。
    ③ “经巾”,《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七《受经营十事诀》称:“受经之身,应营十事。……四者经巾,大略须三:覆帙箱中,常应用一;出经案上,盖覆须二。皆以玄黄、绛碧及紫,绢练挟裹,纹缦随时。广极其幅,长可五尺,直合缝之。亦可四缘,无烦绮结,珠玉庄严,铃佩奢长,起彼盗心,遏恶之路,用开善之门,莫过简素,幽显俱通矣。”可见经巾用于铺在经箱和经案之上。佛教中也有经巾,如《国清百录》所收杨广与智顗之信,提到施舍有“五色斑罗经巾二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第806页)。敦煌有实物发现,参王惠民:《敦煌所见经巾的形制、用途与实物》,《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
    ④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①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
    ②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8页。
    ③ 《中华道藏》第45册,第261页。
    ④ 《宋书》卷二八,第822页。
    ⑤ 《宋元方志从刊》第6册,第5694页。
    ⑥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6页。
    ⑦ 《太平御览》卷六六六,第2975页。
    ① 笔者将没有更早材料支持的宋以后文献所载唐前道馆,归入存疑道馆。
    ② 《舆地纪胜》卷一二,第675页。
    ③ 《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511页。按定光观之传说,或与“定光寺”有关。《文选》卷一一《天台山赋》注引《名山略记》日:“天台山,即是定光寺诸佛所降葛仙公山也。”(《文选》卷一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63页)不过日僧最澄《天台灵应图本传集》中所收《天台山赋》,此注作:“天台山,即是定光等诸佛所降葛仙公山也。”(池丽梅:《(天台灵应图本传集)所收之李善注<游天台山赋)》,《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第四期,2004年,第195页)这里所谓的“定光诸佛”,即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中所载吴时授经于葛玄的太极三真人“郁罗翘、光妙音、真定光”中之“真定光”。
    ④ 《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514页。
    ⑤ 《宋元方志从刊》第7册,第7515页。
    ① 《舆地纪胜》卷一二,第686页。
    ② 薄井俊二:《天台山记の研究》,第251-252页。
    ③ 《舆地纪胜》卷一二,第676页。
    ④ 《宋元方志从刊》第7册,第7513页。
    ⑤ 《建康实录》卷二,第54-55页。
    ⑥ 《六朝事迹编类》卷一○,第135页。
    ⑦ 《宋元方志从刊》第3册,第3178页。
    ① 《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511页。
    ② 《宋元方志从刊》第3册,第2756页。
    ③ 《舆地纪胜》卷七,第432页。
    ④ 《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第2383页。
    ⑤ 《吴地记》,第100页。
    ⑥ 《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515页。
    ⑦ 《六朝事迹编类》卷一○,第135页。
    ① 《中华道藏》第46册,第19页。
    ② 按天监十二年为癸巳年。
    ③ 《中华道藏》第47册,第426页。
    ④ 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二《谢通修传》,《中华道藏》第47册,第497-498页。
    ⑤ 萧律,传见[明]何乔远:《闽书》第二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60页。
    ⑥ 《东观余论》卷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148-150页。
    ① 《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第1252页。
    ② 《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第2383页。
    ③ 《舆地纪胜》卷七,第432页。
    ④ 《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2756页。
    ⑤ 《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2756页。
    ⑥ 《建康实录》卷一七,第685页。
    ① 《道家金石略》,第200页。
    ② 《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3179页。
    ③ 《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3179页。
    ④ 《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2383页。
    ⑤ 《建康实录》卷一七,第686页。
    ⑥ 《建康实录》卷一七,第686页。
    ① 《宋元方志从刊》第3册,第2383页。
    ② 《舆地纪胜》卷四,第232页。
    ③ 《宋元方志从刊》第6册,第5695页。
    ④ 《六朝事迹编类》卷一○,第137页。
    ⑤ 《宋元方志从刊》第1册,第654页。
    ⑥ 《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511页。
    ⑦ 《宋元方志从刊》第6册,第5695页。
    ① 《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511页。
    ② 《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6819页。
    ③ 《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3180页。
    ④ 《宋元方志从刊》第3册,第3179页。
    ⑤ 《舆地纪胜》卷六,第378页。
    ⑥ 《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第5694页。
    ① 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6-47页。
    ① 如陈国符认为:“晋代太和真人降授梁谌(卒于320年)《楼观先生本起内传》一卷。《初学记》所引尹轨《楼观先师传》,当即此一卷本。”“后周韦节(卒于569年)续撰一卷,成二卷。即《崇文总目》之二卷本。唐尹文操(卒于688年)再续一卷,共为三卷。此即《通志略》及《秘目》(《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之三卷本。”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一《引用传记提要》,第234页。
    ② 据大渊忍尔、石井昌子编:《六朝唐宋の古文献所引道教典籍目绿索引》(东京:国书刊行会,1999年),征引这两部经典的文献有:《初学记》、《上清道类事相》、《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并序》、《要修科仪戒律钞》和《道德真经广圣义并序》。
    ③ 笔者用“楼观道”来指代聚集在终南山中的修道团体及其法嗣,并不代表一个宗教教派,而是一个松散的集合。
    ④ 参王士伟:《楼观道源流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61-70页。
    ⑤ 尹轨见《无上秘要》卷八四《得太清道人名品》、《仙苑编珠》卷中引《神仙传》、《太平广记》卷一三引《神仙传》。冯长(冯延寿)见《无上秘要》卷八四《得太清道人名品》、《真诰》卷九。尹澄(尹林子)见《无上秘要》卷八三《得地仙道人名品》、《真诰》卷四。王探见《真诰》卷一四。李翼见《无上秘要》卷八四《得太极道人名品》、《太平御览》卷六七八引《登真隐诀》。
    ① 王士伟:《楼观道源流考》,第10、43页。
    ② 《初学记》卷五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5页。
    ③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梁谌》,《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6页。
    ④ 《晋书》卷九五《艺术·王嘉传》,第2496页。
    ⑤ 《仙苑编珠》卷中引《楼观传》,《中华道藏》第45册,第258页。当时隐居泰山的张忠亦“其教以形不以言,弟子受业,观形而退”。(《晋书》卷九四《隐逸传》,第2451页)
    ① 《广弘明集》卷六《辨惑篇第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24页。
    ②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4页。
    ③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尹通》,《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7页。
    ④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8页。
    ① 《茅山志》卷一○提到陆修静死后,其弟子孙游岳(489卒)被任为兴世馆主,“一时名士沈口、陆景真、陈宝识(炽)等咸学焉,弟子百余人”。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陈宝炽传》,陆景真为陈宝炽在王道义死后在华阴山所师事者。如此则陆景真、陈宝识二人皆曾在南朝兴世馆学习。
    ②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陈宝炽》,《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8页。
    ③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李顺兴》,《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9-420页。
    ④ 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王延》、《严达》,《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8-419、421页。
    ⑤ 参“通道观”条。
    ⑥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九《岐晖》,《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3页。
    ① 《中华道藏》第46册,第91-92页。
    ② 口表示曾为通道观学士者,有底色者表示非终南山道士,粗体表示曾任宗圣观观主者。
    ③ 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北周“武帝太和四年”卒,当作“天和四年(569)”。赵道壹自注云:“《外纪》作‘天康’”,即陈文帝年号,四年亦为公元569年。但其后田仕文传称“隋文帝开皇七年(587),试业入道,事韦节法师”,则此时韦节尚在。未知孰是。
    ①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中华道藏》第47册,第421-422页。
    ② 《三洞群仙录》卷一○引《高道传》称“自号为云居观”。(《中华道藏》第45册,第339页)
    ③ “清通观”,大正藏本《续高僧传》卷二三所据底本作“清道馆”,但别本皆作“清通观”。
    ④ 《破邪论》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481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4页。
    ② 例如陈士强先生在《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书的解题中就称:“在《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叙录的有关佛道论衡的事件中……只有北魏明帝时的佛道对论事是比较可信的。”见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47页。
    ③ 参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30页。
    ④ 《续高僧传》卷二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631页。
    ⑤ 《梁书》卷五五《豫章王综传》,第824页。
    ⑥ 《魏书》卷一○《敬宗孝庄帝纪》,第256页。
    ⑦ 参缪钺:《魏收年谱》,《读史存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167-206页。
    ⑧ 《魏书》卷一○六下《地形志下》,第2626页。
    ⑨ 宫川尚志:《北朝正史道教史料稿》,《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45),1986年,第51页。
    ⑩ 《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182页。
    ① 《中华道藏》第45册,第262页。
    ② 《中华道藏》第48册,第194、196-197页。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276页。
    ③ 《云笈七签》卷八五《尸解·王延》,第1922-1923页。
    ①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一《张公弼》,《中华道藏》第47册,第427页。
    ② 《宝刻丛编》卷一○引《集古录目》,第743页。
    ③ 《太平寰宇记》卷二九引《图经》:“为险峻难登,先置下方于山下,天宝元年敕于熊牢置中方,号日太清宫。”(第621页)
    ④ 《王屋山刘若水碑》,《道家金石略》,第144页。
    ⑤ 《宝刻丛编》卷一○,第742-744页。《三方功德颂》即《西岳华山志》所谓“唐玄宗天宝中,命右补阙集贤学士卫包撰《修三方记》”(第196-197页)。
    ⑥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七《陈抟》,《中华道藏》第47册,第526页。
    ⑦ 山崎宏:《隋の玄都観とその系谱》,《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67年,第66-68页。
    ⑧ 《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9页。《北史》卷一○《周本纪下》同。
    ① 《广弘明集》卷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2页。
    ② 关于张宾及其在灭佛中的活动,参野村耀昌:《周武法难の研究》,东京:东出版株式会社,1976年,第145-169页。
    ③ 《法苑珠林》卷五五引无“令”字,当从。
    ④ 《法苑珠林》卷五五宋、元、明本作“李通”。
    ⑤ 《法苑珠林》卷五五宋、元、明本作“抄揽”。
    ⑥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209页。
    ⑦ 山崎宏:《北周の通道観について》,《东方宗教》(54),1979年,第1-13页。
    ① 《广弘明集》卷一○《周祖废二教已更立通道观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3页。
    ② 参大渊忍尔:《道教と圣の经典:道教史の研究》,东京:创文社,1997年,第301-305贞。
    ③ 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56-257页。这一点在史料中表现得也很明显,例如道宣在《广弘明集》此诏的按语中即称:“武帝猜忌黑衣,受法黄老,欲留道法,摈灭佛宗。……无奈理通众口,义难独留,遂二教俱除。”(广弘明集》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3页)《续高僧传》卷一一《释普旷传》亦称“武帝虽灭二教,意存李术”。同书卷二三《释智炫传》提到周武帝宣称:“朕意将除之(佛教),以息虚幻。道法中无此事,朕将留之以助国化。”杜光庭《历代崇道记》则径将通道观视为道观,称“周武帝于长安造通道观,以延羽客”(《中华道藏》第45册,第62页)。
    ④ 《广弘明集》卷一○《周高祖巡邺除殄佛法有前僧任道林上表请开法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6页。
    ⑤ [后唐]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3册,第87页。⑥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3页。《续高僧传》卷二三《释道安传》、《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二皆称:“简释李有名者”,因据补“释”字。《续高僧传》卷一一《释普旷传》则称置“学士三百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12页)。
    ⑦ 王仲荦:《北周六典》,第502-503页。
    ① 参王建城:《新见隋<高睿墓志>考释》,《碑林集刊》(十四),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13-15页。
    ② 王仲荦:《北周六典》,第503页。
    ③ 参野村耀昌:《周武法难の研究》,第187-234页。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第233-248页。如原北齐境内的《惠郁造像记》云:“后周建德六年岁次丁酉,破灭大像,僧尼还俗。至七年六月,周帝宇文邕因灭三宝,见受迦摩罗之患罹。扶天元承帝,改为宣政。至二年,以父坏法破僧,愿造大像,即改元为大象元年(579)。但周将灭,口即禅位。”见韩理洲辑校:《全隋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391页。
    ④ 参朱越利:《道经总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33-134页。
    ① 大渊忍尔:《道教とその经典》,第308-351页。
    ②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O《严达》,《中华道藏》第47册,第421页。“田谷十老”或即王延传记中提到的“诏云台观精选道士八人”也。
    ③ 《中华道藏》第48册,第604页。
    ④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110页。
    ⑤ 漥德忠:《二つの通道観——山崎宏博十の批判に答ら》,《东方宗教》(55),1980年,第1-25页。
    ⑥ 《中华道藏》第46册,第91页。
    ⑦ 参王仲荦:《北周六典》,第234-235页。
    ⑧ 大渊忍尔也反对漥德忠的说法,不过他立论的依据是认为“旧谷十老”是尹文操的杜撰。参大渊忍尔:《道教とその经典》,第384-397页。
    ① 《广弘明集》卷一○《周高祖巡邺除殄佛法有前僧任道林上表请开法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7页。参王仲荦:《北周六典》,第250-251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七四《陈纪八》宣帝太建十二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413页。
    ② [宋]王溥编,牛继清校证:《唐会要校证》卷五O,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第747贞。
    ③ 《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3页。
    ④ 山崎宏:《隋の玄都观とその系谱》,《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67年,第75-76页。
    ⑤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九《岐晖》,《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3页。
    ① 王仲荦先生云:“宣帝之置菩萨僧也,东西两京各立一寺,并名陟岵,疑此时道观亦东西两京各立一所,西京道观即玄都观。”(《北周六典》,第258页)准确地说,宣帝时京师道观尚称通道观。
    ② [清]徐松撰,[清]徐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页;杨鸿年:《隋唐两京城坊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9-90页。
    ③ [清]徐松撰,李建超增订:《增订两京城坊考》(修订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④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页。又见《唐会要》卷五○、《长安志》卷九。
    ⑤ 参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李静:《大兴城与杨隋代周》,《中古都城建城传说与政治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5-100页。
    ⑥ [后唐]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3册,第87页。
    ⑦ 《续高僧传》卷一一《释普旷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12页。
    ① 铭文见《广弘明集》卷二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29-330页。
    ② 《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五云:“后因净人不解打钟致有击,因请大师制此图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3册,第87页)净人是隶属于寺院的世俗劳动者,参见谢重光:《净人及其在寺院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54-273页。
    ③ 《云笈七签》卷八五《尸解·王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922-1923页。《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王延传》所载略同。
    ④ 如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称:“逮至开皇,灵宝真文开通三象,天地复位,五文焕明,日月星宿,于是朗曜,四时五行,阴阳而生。我于始青天中,号元始天尊,开张法教,成就诸天。始有人民,男女纯朴……以道开化,渐渐生心,知有仁义,礼乐转兴,蔽形食味,参以五行,于是宣化,流演法音,广施经典,劝戒愚蒙,归心信向,渐入法门。”(《中华道藏》第3册,第744页)
    ⑥ 《智慧大戒》即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中称:“元始天尊以开皇元年七月一日午时,于西那玉国郁察之山浮罗之岳,长桑林中,授太上道君《智慧上品大戒》法文。……太上道君受诫于元始天尊,开度诸天,四方边土,功德成就,以传诸天天王、十方大圣、太微帝君、四极真人、东华宫中方诸大神、玉女群仙,普使宣通,济度来生,令闻法音。是时诸天莫不欣喜,善哉善哉。”(《中华道藏》第3册,第258-263页)
    ① [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82页。
    ② 参陈国灿、刘健明主编:《(全唐文)职官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6-259页:周奇:《道门威仪考》,《史林》2008年第6期。
    ③ 《续高僧传》卷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00页。
    ④ 其中所谓褚揉“序王将了,都无命及”,是说褚揉仅仅叙说了《老子》大意,却未设置问答环节,因而招致僧粲不满“抗言激刺”。所谓“命”,即告以所问事,回答提问之意。(《国语》韦昭注:“命,告之。”)序王,王指发起也。如灌顶所述《法华私记缘起》开篇即是“序王”,记者释曰:“盖序王者,叙经玄意。”(《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册,第681页)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云:“‘王’字去声,谓起也初也。序起众文之始,故云‘序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册,第816页)
    ⑤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载:“陈道士诸糅,作《(老子)玄览》六卷。”又法琳《辩正论》卷六引有“臧竞、诸操等《老义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25页)。“诸操”亦即褚揉,“《老义例》”当作《老子义例》。(日本具平亲王《弘决外典钞》卷三引此段即作《老子义例》,内野熊一郎《弘决外典抄の经书学的研究》,《日本学士院纪要》第8卷第1号,1950年,将《外典抄》所引此段归为不见他书之佚文,失检。严灵峰编著:《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86页误同。)其中模仿佛家三时说教,对道教进行判教,将隐晦己久的《太平经》归为二时说教,显然与陈代重新重视《太平经》有关。参《南朝道观辑考》“至真观”条。
    ⑥ 参王仁:《关于王玄览著作的一点考察》,《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3期。其中“宋氏”为梁道士宋文明,“刘先生”为隋唐之际道士刘进喜。“王氏”当即王斌,《释门自镜录》卷上引《道学传》佚文提到他“撰《五格》、《八并》,为论难之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810页)
    ① 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②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96页。
    ③ 参孙齐:《(老子变化经)新探》,第一届佛教与中国宗教国际研究生研讨会会议论文,复旦大学,2013年。
    ④ 《唐会要校证》卷五○,第747页。
    ⑤ 参雷闻:《唐长安太清观与(一切道经音义>的编纂》,《唐研究》第十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9-226页。
    ⑥ 《宝刻丛编》卷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508页。
    ⑦ [唐]韦述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社,2006年,第24页。
    ⑧ 《唐会要校证》卷五○,第747页。
    ⑨ 《宝刻丛编》卷七,第516页。此碑当刻于此年立于开元六年之《唐玄都观碑》碑阴(见同卷第507页)。
    ①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58页。《弘赞法华传》成书在神龙二年(706)之后不久,见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32页。
    ② 《太平广记》卷三一引,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97页。
    ③ 《辩正论》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35页。
    ④ 《太平广记》卷二一一引《唐画断》:“阎立本,唐太宗朝官位至重,与兄立德齐名。尝奉诏写太宗真容。后有佳手,传写于玄都观东殿前间,以镇九五冈之气,犹可以仰神武之英威也。”(第1617页)
    ⑤ 此昭成观乃开元二十七年由大崇福观改置,位于颁政坊,参见《唐会要》卷五○。
    ⑥ 《中华道藏》第45册,第73页。
    ⑦ 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4-55页。
    ①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六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465页。
    ②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0页。
    ③ 《两京新记辑校》卷三,第66页。
    ④ 《长安志》卷一○作“开皇十年”,当据《类编长安志》卷五改为“开皇七年”。
    ⑤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82页。
    ⑥ 《甄正论》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569页。关于《本际经》,参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220-235页;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9-252页:万毅:《道教<本际经>的造作及其异名与续成流行的关系》,《论衡从刊》第2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275-302页。
    ⑦ 《续高僧传》卷一三《道岳传》载贞观中刘进喜“创开《老子通诸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道士李少卿《十异九迷论》一卷;道士刘进喜《老子通诸论》一卷,又《显正论》一卷。《道德真经广圣意序》载“隋道士刘进喜作(《老子》)疏六卷。”
    ⑧ 《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116、127页。《唐会要》卷五○称贞观二十三年换居。
    ① 《宝刻丛编》卷七,第502页。
    ② 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第141-142、144页。
    ③ 《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112页。
    ④ 见《法苑珠林》卷五五《破邪篇·感应缘》,《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第708页及《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三《太宗下敕以道士三皇经不足传授令焚除事第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86页;卷四《上以西明寺成功德圆满佛僧创入荣泰所期又召僧道士入内殿躬御论场观其义理事第二》,第389页。后书卷四《帝以冬早内立斋祀召佛道二宗论议事第三》述显庆三年事时称“东明观道士张惠元”(第389页),似张氏后入东明观。
    ⑤ [宋]晏殊:《类要》卷五《道士羽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6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320页。
    ⑥ 张万福原为太清观道十,后因太清宫在先天二年被废,因之转入清都观。见丸山宏:《道士张万福と唐代前半期の道教界》,《道教仪礼文书の历史的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4年,第420-458页;雷闻:《唐长安太清观与<一切道经音义>的编纂》,《唐研究》第十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9-226页。
    ⑦ 《太平广记》卷七一《窦玄德》,第444-445页。
    ① 《唐会要校证》卷五○,第750页。
    ② 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第86页。
    ③ 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第99页(原录文误为“清虚观道士巩言校”)。
    ④ 《两京新记辑校》,第67页。
    ⑤ 《唐会要校证》卷五○,第747页。
    ① 《两京新记辑校》,第43页。
    ② 《唐会要校证》卷五O,第747-748页。沈曾植云:“此五通,殆即西域‘五通仙人’之义,非如宋后‘五通神’之五通也。”见《海日楼札丛》卷六“五通观”条,第264页。按五通仙人是来自佛经中的概念,泛指拥有五种神通的婆罗门教隐修圣人。参钮卫星:《“五通仙人”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 唐雯:《(两京新记>新见佚文辑考——蒹论(两京新记)复原的可能性》,《唐研究》第十五卷,第585页。
    ④ 《北史》卷八九《艺术传》,第2953页。《隋书》卷七八同。
    ⑤ 《隋书·经籍志》著录《历术》一卷,题“华州刺史张宾撰”。又《七曜历经》四卷,题“张宾撰”。
    ⑥ 《法苑珠林》卷五五引无“令”字。
    ⑦ 《法苑珠林》宋、元、明本作“李通”。
    ⑧ 《法苑珠林》宋、元、明本作“抄揽”。
    ⑨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209页。
    ⑩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86页。又见法琳《辩正论》卷八。
    ① 《集古今释道论衡》卷三《文帝诏令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86页。
    ② 据王卡:《敦煌道经文献研究》,第201页。
    ③ 王康茵、李举纲:《唐(五通观冯仙师墓志铭>疏证》,《乾陵文化研究》(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81-185页。
    ④ 《两京新记辑校》,第25页。《唐两京城坊考》卷四同。
    ⑤ 《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123页。
    ⑥ 《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111页。
    ① 王仲荦:《北周六典》,第258-259页。
    ② 《文苑英华》卷八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4530页。
    ③ 《历代三宝记》卷一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册,第94页。
    ④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57页。
    ⑤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九《韦节传》载北魏末年嵩山隐修道士赵静通言:“嵩高是神仙福地,顷浮屠氏栖于此,非有绝俗之行,直欲托名岳以鬻风声。由是积尸沈魄,秽浊灵山。”(《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2页)
    ① 梵摩天当指梵摩迦夷天,为上清经提到的“元始九天”之一,见于《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太上玉佩金垱太极金书上经》、《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等经典。据《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所言,十一月生则受梵摩迦夷天之气,经过修行之后,可以“白日飞升”。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第5658-5659页。
    ③ 《辩正论》卷五、《续高僧传》卷二四、《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三等书载武德八年(625)唐高祖幸国学聚集三教人士辩论,道教方面的代表即是潘诞,此事应非虚构。当时也不大可能同时有两位同名的著名道士。因而《资治通鉴》所载潘诞死于大业八年之说很可能有误。
    ④ 《金石萃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88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39页。
    ⑤ 《宋高僧传》卷一七提到“昔杨素见嵩阳观画化胡,素曰:‘何不化胡成道而成佛乎?’道士无言。”据此知嵩阳观中绘有老子化胡图像。而杨索卒于大业二年(606),大业元年时他被任命为营建东都的大监。这样看来嵩阳观确实应当是大业初年所建。不过《辩正论》将此事系于楼观,因而尚无法坐实。
    ⑥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播集》三卷,今佚。李播的著述还有《老子注》二卷(佚),见《道德真经广圣意序》、《新唐书·艺文志》;《方志图》(佚),见《新唐书·艺文志》;《天文大象赋》一卷(存),见《新唐书·艺文志》,题“黄冠了李播”。
    ① 《北史》卷二七《李先传附义徽曾孙昭徽传》,第980页。另见《旧唐书》卷七九、《新唐书》卷二○四《李淳风传》。
    ②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34页。
    ③ 见司马承祯:《潘尊师碣》,《道家金石略》,第84页。建奉天宫事又见《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0-111页。
    ④ 杜光庭:《历代崇道记》,《中华道藏》第45册,第63页。又见《唐会要校证》卷三○《大内·奉天宫》,第480页。
    ⑤ 载《道家金石略》,第140-142页。
    ⑥ 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进玄纲论表》署名“中岳嵩阳观道士臣筠”。卢晓为玄宗时人,《宝刻类编》卷四著录《太原尹唐公碑》,称“唐嵩阳观主卢晓八分书”。崔泌见《册府元龟》卷九八《授嵩阳观道士崔泌太子洗马制》。
    ⑦ 《续高僧传》卷一一《吉藏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14页。
    ⑧ 《续高僧传》卷一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549页。
    ① 《国清百录》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第806页。
    ② 山崎宏:《炀帝(晋王广)の四道场》,《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67年,第94-95页。
    ③ 山崎宏:《隋唐佛教史の研究》,第97-99页。
    ④ 圣凯:《隋唐佛教的内道场》,《觉群佛学(201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100页;李刚:《隋炀帝与佛教》,《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
    ⑤ 参山崎宏:《隋唐佛教史の研究》,第90-91页:圣凯:《隋唐佛教的内道场》第99页。
    ⑥ 《隋书》卷七七《隐逸·徐则传》,第1758-1759页。
    ⑦ 《茅山志》卷二二《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远知)真人立观碑》,《中华道藏》第48册,第462页。 《太平广记》卷二三引《谈宾录》称:“及隋炀帝为晋王,镇扬州,起玉清玄坛,邀(王)远知主之,使王子相、柳顾言相次召之。远知乃来谒见,斯须而须发变白,晋王惧而遣之,少顷又复其旧。”(第153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隋纪五》,第5649-5650页。
    ② 《大业杂记辑校》,第8页。《河南志》作:“慧日、法云二道场,通真、玉真两坛。”<[清]徐松辑:《河南志》,高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04页)辛德勇己指出“玉真”当作“玉清”。
    ③ 山崎宏:《隋唐佛教史の研究》,第100-114页;圣凯:《隋唐佛教的内道场》,第101-103页。
    ④ 《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王远知传》,第5125页。
    ⑤ 《茅山志》卷二二《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中华道藏》第48册,第465页。
    ⑥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薛颐传》,第5089页。又《册府元龟》卷八二二载“马赜”事迹与《玄品录》大问,但名字不同,此前学者多视作两人。按《玄品录》所载薛颐事迹与《旧唐书》本传契合,不容置疑。又据《大唐故中大夫紫府观道士薛先生墓志铭》,此人名字实作“薛赜”,字远卿,黄州黄岗人(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159页)。颇疑“马赜”、“薛颐”皆“薛赜”之误写,实即一人。
    ⑦ 《中华道藏》第45册,第474页。
    ⑧ 王光照:《隋晋王杨广宝台经藏”建制述评》,《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
    ① 《道家金石略》,第136页。
    ② 《云笈七签》卷一一九《道教灵验记·嘉州开元观飞天神王像捍贼验》,第2621页。
    ③ 《唐会要校证》卷五○:“(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敕每州各以郭下定形胜观寺,改以开元为额。”(第750页)
    ④ 龙显昭、黄海德主编:《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11页。
    ⑤ 按《资治通鉴》卷一七九载仁寿二年(602)废杨秀为庶人,“因下诏数其十罪”。此诏书略见《隋书》卷四五、《北史》卷七一,全文载《文馆词林》卷六九一《答蜀王敕》,中称:“乃集左道之徒,信用巫蛊之说,道人道士,备尽妖邪。咒诅名川,皆令符书镇压。”据绵州振响寺沙门释明概所撰《决对傅奕废佛 法僧事》载:“开皇十八年(598),益州道士韩朗、绵州道士黄儒林,扇惑蜀王,令兴恶逆。云:‘欲建大事须藉胜缘。’遂教蜀王倾仓竭库,造千尺道像,建千日大斋,画先帝形反缚头手,咒而厌之。河北公赵仲卿捡察得实,送身京省。被问伏罪,出市被刑。”(《广弘明集》卷一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71页)可见道士参与蜀王反逆之事。
    ① [唐]卢照邻著,祝尚书笺注:《卢照邻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14-422页。
    ② 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平河出版社,1990年,第314-318页。神塚淑子:《<海空智藏经)与<涅盘经)——唐初道教经典的佛教受容》,周先民译,《日本东方学》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8-132页。
    ③ [五代]杜光庭著,王斌等校注:《录异记辑校》,成都:巴蜀书社,2013年,第15-16页。
    ④ 参王卡:《王玄览著作的一点考察》,《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3期。
    ① 《舆地纪胜》卷七八,第2568页。
    ② 《宝刻类编》卷一,《历代碑志丛书》第一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社,1998年,第694页。
    ③ 《舆地纪胜》卷八五,第2768页。
    ④ [清]岑建功:《舆地纪胜补阙》卷三,《舆地纪胜》,第5057页。
    ⑤ 《中华道藏》第47册,第415页。
    ⑥ 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七光州固始县下有大苏山,云“在县东四十里”(第2516页)。
    ① 《广弘明集》卷一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171页。
    ② [五代]义楚《释氏六帖》卷八引作“明溪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60页),未知孰是。
    ③ 《道家金石略》,第50-51页。
    ④ 按碑文述及先世云“魏使持节秦州刺史、河南尹、吏部尚书、司徒、太尉公俊之孙”,或即北魏綦俊(传见《魏书》卷八一),但履历多不合。
    ⑤ 《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七,第2140页。
    《巴蜀道教碑文集成》,龙显昭、黄海德主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宝刻丛编》,[宋]陈思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12年
    《宝刻类编》,[宋]佚名编,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编:《历代碑志丛书》第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8年
    《抱朴子内篇校释》,[晋]葛洪撰,王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陕西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等合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严娟英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8年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博物志校证》,[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出三藏记集》,[南朝梁]僧佑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初学记》,[唐]徐坚等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大唐六典》,[唐]李隆基撰,[唐]李林甫注;广池千九郎校注;内田智雄补订,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
    《大唐西域记校注》,[唐]玄奘、[唐]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大业杂记辑校》,[唐]杜宝撰,辛德勇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大正新修大藏经》,高楠顺次郎等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1983年
    《道家金石略》,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登真隐诀辑校》,[南朝梁]陶弘景撰,王家葵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敦煌本(太上洞渊神咒经>辑校》,叶贵良辑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高僧传》,[南朝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毛远明撰,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
    《河南志》,[清]徐松辑,高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华阳国志校注》,[晋]常璩撰,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江宁金石记》,[清]严观撰,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编:《历代碑志丛书》第1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金石萃编》,[清]王昶编,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886-89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6年
    《金石录校证》,[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旧唐书》,[后晋]刘晌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类要》,[宋]晏殊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66册,济南:齐鲁书社影印本,1995年
    《两京新记辑校》,[唐]韦述撰,辛德勇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六朝事迹编类》,[宋]张敦颐撰,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刘孝标集校注》(修订本),[南朝梁]刘峻撰,罗国威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龙城札记》,[清]卢文弨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10年
    《庐山志》,[民国]吴宗慈编,胡迎建等校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鲁迅辑校石刻手稿》,鲁迅撰,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鲁迅大全集》第25册,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
    《录异记辑校》,[五代]杜光庭撰,王斌等辑校,成都:巴蜀书社,2013年
    《卢照邻集笺注》,[唐]卢照邻著,祝尚书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方诗铭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全隋文补遗》,韩理洲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全唐文补编》,陈尚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全唐文补遗》第六辑,吴钢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唐]许敬宗编,罗国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沈约集校笺》,[梁]沈约撰,陈庆元校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事物纪原》,[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释氏六帖》,[五代]义楚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神仙传校释》,[晋]葛洪撰,胡守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水经注校》,[北魏]郦道元撰,王国维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等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宋书》,[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
    《隋书》,[唐]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太平广记》,[宋]李防等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1年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编,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太平经合校》,王明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太平御览》,[宋]李防等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唐抄文选集注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会要校证》,[宋]王溥编,牛继清校证,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
    《唐两京城坊考》,[清]徐松撰,[清]徐穆校补,方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岳纯之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出版社,2013年
    《陶弘景集校注》,[南朝梁]陶弘景撰,王京州校注,_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纬书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文廷式集》,[清]文廷式撰,汪叔子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吴地记》,[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兴艺文补》,[明]董斯张撰,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67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6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谢灵运集校注》,[东晋]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燕翼诒谋录》,[宋]王棣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异苑》,[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舆地纪胜》,[宋]王象之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真诰》,[南朝梁]陶弘景撰,赵益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中华道藏》,张继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撰,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南朝梁]陶弘景撰,麦谷邦夫、吉川忠夫译注,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1年
    《增订两京城坊考》(修订版),[清]徐松撰,李建超增订,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元]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年
    白彬、代丽鹃:《试从考古材料看(女青鬼律)的成书年代和流行地域》,《宗教学研究》2007年1期
    蔡宗宪:《北朝的祠祀信仰》,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年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曹凌:《东晋至南朝初的忏法研究》,未刊稿
    曹凌:《中国佛教疑伪经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陈国灿、刘健明主编:《<全唐文)职官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陈鸣:《中国道教建筑的历史转换》,《宗教》1992年第2期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陈桥驿:《吴越文化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
    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陈铮:《茅茨:一种道教信仰符号的传播与适应》,《民族艺术》2013年第4期
    陈志远:《孔释兼弘:东晋南朝的佛教经院与士人文化》,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陈志远:《梁武帝与僧团素食改革》,《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3期
    程乐松:《即神即心——真人之诰与陶弘景的信仰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池丽梅:《(天台灵应图本传集)所收之李善注(游天台…赋>》,《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第4期,2004年
    邓文宽:《吐鲁番出土唐写本<褚先生百玉碑)残卷小考》,《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宫制度考》,《成功大学历史学报》第6、7期,1979-1980年。
    丁煌:《汉唐道教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冻国栋:《道科“命籍”、“宅录”与汉魏户籍制的一个侧面——读陆修静(道门科略)札记之一》,《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方诗铭:《与张角齐名的李弘是谁》,《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5期
    丰野:《汉魏晋南北朝佛教辑考》,南京:风凰出版社,2013年
    傅乐成:《荆州与六朝政局》,王建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傅熹年:《中国早期佛教建筑布局演变及殿内像设的布置》,《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高慧斌:《南朝中央官学探微》,《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
    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秦汉史探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葛兆光:《攀龙附凤的追认?——从小林正美(唐代の道教と天师道>讨论佛教道教宗派研究的方法》,《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葛兆光:《(魏书·释老志>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1期
    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郭黛姮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韩国盘:《东晋南朝的门生义故》,《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郝春文:《东晋南北朝佛社首领考略》,《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侯旭东:《传舍使用与汉帝国的日常统治》,《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胡宝国:《汉晋时期的南北文化》,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胡宝国:《从会稽到建康——江左士人与王权》,《文史》2013年第2期
    胡锐:《论南北朝时期道教宫观之发展与特点》,《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胡适:《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黄盛彰:《阳平关及其演变》,《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黄义军等:《湖北鄂州郭家细湾六朝墓》,《文物》2005年第10期
    季羡林:《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姜生:《道教治观考》,《中国道教》2011年第3期
    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姜望来:《从延真宫到崇虚寺:北魏佛道之争及其地位之转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康乐:《素食与中国佛教》,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孔令宏、韩松涛:《江西道教史》,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5页
    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雷闻:《唐长安太清观与<一切道经音义)的编纂》,《唐研究》第十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雷闻:《唐洛阳大弘道观考》,《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其庸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雷闻:《太清宫道士吴善经与中唐长安道教》,《第一届“中国中古史前沿论坛”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2013。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李丰楙:《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
    李刚:《隋炀帝与佛教》,《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
    李静:《中古都城建城传说与政治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蓉:《茅蓬考释》,《佛学研究》,2004年第1期
    李蓉:《终南茅蓬考议》,《佛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李文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林园》,《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与文化论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黎志添:《六朝天师道教与民间宗教祭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论集》,台北:学峰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
    刘九生:《巴寅建国的宗教背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刘康乐:《北朝国家道教管理制度略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刘琳:《论东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
    刘琳:《杨羲与许谧父子造作上清经考》,《中国文化》1993年第1期
    刘琳:《中古泥鸿——刘琳史学论文自选集》,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
    刘淑芬:《从造像碑看南北朝佛教的几个面相》,《中国史新论:宗教篇》,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年
    刘淑芬:《中古佛教政策与社邑的转型》,《唐研究》第十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刘屹:《寇谦之的家世与生平》,《华林》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8期
    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刘屹:《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刘屹:《王凝之之死与晋宋天师道的渊源》,《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2期
    刘屹:《经典与历史——敦煌道经研究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刘永明:《盛唐时期敦煌的道观问题——兼论经戒传授盟文中的题名方式》,《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4期
    刘昭瑞:《说“天宫”与寇谦之的“静轮天宫”》,《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龙显昭:《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
    卢海鸣:《六朝都城》,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年
    卢国龙:《陶弘景与书法史料钩沉》,《文献》1991年第1期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卢仁龙:《(道藏>本<茅山志)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罗宁:《<南岳夫人内传><南岳魏夫人传)考》,《新国学》第五卷,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罗勇来:《瘗鹤铭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2006年
    吕鹏志:《天师道授篆科仪——敦煌写本S.203考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1分,2006年
    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吕鹏志:《天师道旨教斋考》上篇,《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3分,2009年
    吕鹏志:《灵宝六斋考》,《文史》2011年第3期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宗力:《谶纬与十六国北朝的社会与政治》,载《“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马德:《敦煌遗书莫高窟岁首燃灯文辑识》,《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
    毛礼瑞:《汉代太学考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4期
    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
    缪钺:《读史存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莫志东:《桂林地区出土的南朝买地券及其相关问题》,《广西博物馆文集》第3辑,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宁可:《五斗米道、张鲁政权和“社”》,汤一介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北京:二联书店,1988年
    钮卫星:《“五通仙人”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三卷,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邵磊:《刘宋临澧忠侯<刘袭墓志>疏证》,《冶山存稿》,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邵茗生:《记明前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文物》1962年第11期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圣凯:《隋唐佛教的内道场》,《觉群佛学》(201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孙昌武:《唐代长安道观及其社会文化活动》,《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42期,2010年
    孙齐:《(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神经)与六朝道教的制剑术》,《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六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
    孙齐:《(老子变化经>新探》,第一届佛教与中国宗教国际研究生研讨会会议论文,复旦大学,2013年
    孙齐:《(马天祥造像记>为伪刻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4年2月2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29
    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谭世保:《汉唐佛史探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汤一介:《早期道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唐耕耦:《房山石经题记中的唐代社邑》,《文献》1989年第1期
    唐雯:《(两京新记>新见佚文辑考——兼论<两京新记>复原的可能性》,《唐研究》第十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唐雯:《晏殊<类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唐长孺:《山居存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试探》,《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万毅:《道教<本际经>的造作及其异名与续成流行的关系》,《论衡丛刊》第2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王邦维:《唐高僧义净生平及其著作论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
    王承文:《古灵宝经对“黄赤道士”的批判与道教出家理论的发端》,《华林》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王承文:《古灵宝经与中古道教出家思想的发端》,《论衡丛刊》第二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
    王承文:《(隋书·经籍志·道经序)与道教教主元始天尊的确立》,《唐研究》第八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承文:《六朝前期江南“李家道”与天师道关系考——以葛洪所撰<抱朴子内篇)为中心的考察》,载《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唐史年会论文汇编》,2011年
    王光照:《隋晋王杨广“宝台经藏”建制述评》,《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惠民:《敦煌所见经巾的形制、用途与实物》,《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王建城:《新见隋(高睿墓志>考释》,《碑林集刊》(十四),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王静:《古上清经史若干问题的考辨》,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卡:《道教经史论丛》,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王卡:《王玄览著作的一点考察》,《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3期
    王康茵、李举纲:《唐<五通观冯仙师墓志铭>疏证》,《乾陵文化研究》(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王青:《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王世厚:《中国古代的驿站和烽燧》,《文献》1985年第1期
    王士伟:《楼观道源流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思礼等编著:《云峰刻石调查与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王思治:《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它》,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王素:《高昌佛祠向佛寺的演变》,《学林漫录》十一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王维仁,徐翥:《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塔、金堂、法堂、阁的建筑形制》,《南方建筑》2011年第4期
    王亚荣:《隋大兴城佛寺考》,《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
    王伊同:《五朝门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王永平:《论唐代道教内道场的设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王永平:《论唐代的道教经济活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王永平:《论唐代道教的管理体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永平:《论唐代道教的管理措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王永平:《论唐代道教的发展规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王仲荦(萧耦):《东晋末年的孙恩卢循起义》,《文史哲》,1955年第12期
    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3、4、5期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王宗昱:《(登真隐诀)所反映的天师道》,李四龙等主编:《哲学、宗教与人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王宗昱:《<太上灵宝五符序)里的传说》,载《2006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昶景文化出版社公司,2006年
    魏斌:《六朝名山的生活世界——以(东阳金华山栖志)为线索》,余欣主编:《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
    伍锦仁:《后汉魏晋别传钩沉》,香港大学硕士论文,1959年
    吴汝钧:《佛教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吴羽:《唐宋道教与世俗礼仪互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吴真:《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2012年
    夏日新:《汉唐之际的民众与社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向群:《敦煌本<大道通玄要)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辛德勇:《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文史哲》2011年第4期
    熊传新:《湖南湘阴县隋大业六年墓》,《文物》1981年第4期
    徐冲:《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的起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许列民:《沙漠教父的苦修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严灵峰编著:《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颜尚文:《后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师大历史学报》第13期,1985年
    颜尚文:《梁武帝的君权思想与菩萨性格初探——以(断酒肉文>形成的背景为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16期,1988年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杨联陞:《<老君音诵戒经>校释》,《中国语文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叶文意:《香港早期之佛教发展》,《法相学会集刊》(3),1992年
    易西兵:《广东出土南朝龚韬买地券考》,《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展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宇汝松:《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
    曾达辉:《(太清金液神丹经>与<马君传>》,《清华学报》第36卷第1期,2006年
    曾维加:《从楼观道看道教在组织形态上的转型》,《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张超然:《系谱、教法及其整合:东晋南朝道教上清经派的基础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张超然:《早期道教丧葬仪式的形成》,《辅仁宗教研究》第20期,2010年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张广保:《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研究》,郭武主编:《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三册,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四册,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张敏:《魏晋南北朝门客阶层述论》,李凭主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张从军:《荧阳郑氏与郑道昭生平思想考略》,《云峰诸山北朝刻石讨论会论文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2年第1期
    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
    张勋燎:《北朝道教造像再研究》,《南方民族考古》第六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张泽洪:《唐代道观经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张泽洪:《唐代道士人数辩说》,《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张泽洪:《唐代道教规模辨析》,《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1期
    张泽洪:《山林道教向都市道教的转型:以唐代长安道教为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张泽殉:《北魏关中道教造像记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张总:《北朝石刻中的天宫问题》,《艺术史研究》第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赵益:《三张“二十四治”与东晋南方道教“静室”之关系》,《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
    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赵益:《句曲洞天:公元四世纪上清道教的度灾之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赵益:《六朝隋唐道教文献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选编·基督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选编·道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
    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道教史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钟国发:《陆修静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周奇:《道门威仪考》,《史林》,2008年第6期
    周西波:《中村不折旧藏敦煌道经考述》,《敦煌学》第27辑,2008年
    周冶:《南岳夫人魏华存新考》,《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
    周一良:《北魏镇戍制度考》,《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朱红:《外来之风与本土习谷——唐代上元燃灯之源流及其嬗变》,《史林》2009年第3期
    朱越利:《道经总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朱越利:《原始道教寺院补考》,《中国宗教》1992年增刊
    朱越利:《原始道教崇奉形象与出家现象小考》,《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
    朱越利:《寺院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佛教知识》1994年第2卷
    朱越利:《原始道教寺院种类考》,《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2期
    祝总斌:《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左景权:《(洞渊神咒经>源流试考》,《文史》第23辑,1984年
    爱宕元:《唐代楼观考——欧阳询撰<大唐宗圣观记>碑を手挂りとして》,吉川忠夫编:《中国古道教史研究》,东京:同朋舍,1992年
    阪出祥伸:《道家·道教の思想と圣の方术の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9年
    北村一仁:《“荒人”试论——南北朝前期の国境地域》,《东洋史苑》(60·61),2003年
    北村一仁:《南北朝期国境地域社会の形成过程及びそ実态》,《东洋史苑》(63),2004年
    北村一仁:《南北朝期“中华”世界にぉける“蛮”地の空间性にっぃて》,《东洋史苑》(67),2006年
    北村一仁:《南北朝期“渊薮”の地域的分布とその空间的特征》,《东洋史苑》(70·71),2008年
    薄井俊二:《天台山记の研究》,福冈:中国书店,2011年
    布目潮沨:《唐代前半期长安にぉける公主宅の道观化》,唐代史研究会编:《中国の都市と农村》,东京:汲古书院,1992年
    池田温:《唐长安毕原露仙馆略考》,《敦煌学》第26辑,2005年
    仓本尚德:《北朝造像铭にみる道佛二教の关系——关中における邑义の分析を中心に》,《东方宗教》(109),2007年
    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梵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大渊忍尔:《道教史の研究》,冈山:冈山大学共济会,1964年
    大渊忍尔:《初期の道教》,东京:创文社,1991年
    大渊忍尔:《道教とその经典》,东京:创文社,1997年
    大渊忍尔、石井昌子编:《六朝唐宋の古文献所引道教典籍目绿索引》,东京:国书刊行会,1999年
    道端良秀:《中国佛教社会经济史の研究》,东京:平乐寺书店,1983年
    都筑晶子:《关于南人寒门、寒士的宗教想象力——围绕<真诰)谈起》,宋金文译,《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都筑晶子:《六朝后半期における道馆の成立——山中修道》,《小田义久博士还历记念东洋史论集》,龙谷大学东洋史学研究会,1995年。中译:《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付晨晨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都筑晶子:《六朝时代の江南社会と道教》,《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史の基本问题》,汲古书院,1997年。中译:《六朝时代的江南社会与道教》,李济沧译,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 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都筑晶子:《唐代中期の道观——空间·经济·戒律》,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东京:朋友书店.2000年
    蜂屋邦夫:《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阳与马丹阳》,钦伟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福井康顺:《佛寺の字义:特にに思想的意义》,《福井康顺著作集》第三卷,京都:法藏馆,1988年
    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年
    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东京:平乐寺书店,1964年
    宫川尚志:《南朝正史道教史料稿》,《东方宗教》(23-24·25),1964-1965年
    宫川尚志:《晋书道教史料稿》,《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44),1985年
    宫川尚志:《北朝正史道教史料稿》,《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45),1986年
    古胜隆一:《中古中国の学术》,东京:研文出版,2012年
    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同朋社,1984年。中译:《六朝精神史研究》,王启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吉川忠夫:《静室考》,《东方学报》(59),1987年。中译:《静室考》,许洋主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吉川忠夫:《六朝道教の研究》,东京:春秋社,1998年
    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真诰研究(译注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0年。中译《(真诰>校注》,朱越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东京:道教刊行会,1955年
    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三》,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史》,郑彭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麦谷邦夫、吉川忠夫:《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3年。中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刘雄峰译,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内野熊一郎:《(弘决外典抄>の经书学的研究》,《日本学士院纪要》第8卷第1号,1950年
    前田繁树:《初期道教经典の形成》,东京:汲古书院,2004年
    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东京:平河出版社,1990年
    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の展开》,东京:清水书店,1947年
    山崎宏:《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67年
    石井昌子:《道教学の研究——陶弘景を中心に》,东京:国书刊行会,1980年
    石井昌子:《<三天正法经)考》,《创价大学人文论集》(13),2001年
    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创文社,1999年
    神塚淑子:《六朝灵宝经に见ぇる葛仙公》,麦谷邦夫编:《三教交涉论丛》,东京:道气社,2005年。中译:《六朝灵宝经中的葛仙公》上、下,钦伟刚译,《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4期
    神塚淑子:《隋代の道教造像》,《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哲学52),2006年
    神塚淑子:《唐代道教关系石刻史料研究》,研究成果报告书,2006年
    神塚淑子:《<海空智藏经)与<涅盘经)——唐初道教经典的佛教受容》,周先民译,高田 时雄主编:《日本东方学》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手岛一真:《金仙·玉真二观の修营问题と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立命馆文学》(544),1996年
    松冈荣志:《刘峻と<山栖志>——佛教への距离》,《东洋文化》(70),1990年
    田熊信之:《新出土北朝刻字资料瞥见:东魏、北齐期の墓志》,《学苑》(819),2009年
    窪德忠:《北周の通道观にに关する一臆说》,《福井博士颂寿记念东洋文化论集》,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69年
    窪德忠:《道教史》,东京:山川出版社,1977年。中译:《道教史》,萧坤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漥德忠:《二っの通道观——山崎宏博士の批判に答ぅ》,《东方宗教》(55),1980年
    丸山宏:《(灵宝度人经)四注札记》,《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2期
    丸山宏:《道教仪礼文书の历史的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5年
    西嵨定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特质的问题所在》,高明士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西嵨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高明士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西蝙定生:《碾硙寻踪》,韩昇译,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文选译》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西嵨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创文社,1990年。中译:《六朝道教史研究》,李庆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小林正美:《中国の道教》,创文社,1998年。中译:《中国的道教》,王皓月译,济南:齐鲁书社,201の年
    小林正美:《唐代の道教と天师道》,东京:知泉书馆,2003年。中译:《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王皓月、李之美译,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
    小林正美:《灵宝斋法の成立と展开》,《东方宗教》(103),2004年
    小野胜年:《中国隋唐长安寺院史料集成史料篇·解说篇》,法藏馆,1989年
    野村耀昌:《周武法难の研究》,东京:东出版株式会社,1976年
    增渊龙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孔繁敏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丛选译》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冢本善隆:《魏书释老志の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
    冢本善隆:《北朝佛教史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
    诹访义纯:《中国南朝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97年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史学杂志》86(10),1977年。中译:《北朝造像铭考》,《日 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Chen, Jinhua.(陈金华)"Paucavarsika Assemblies in Liang Wudi's Buddhist Palace Chapel,"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66.1,2006
    Barrett, T.H. "From Shrine to Monastery in China:In Search of an Untold Story", Asia Major, Vol.22(1),2009
    Bokenkamp, Stephen R.(柏夷)"Time After Time:Taoist Apocalyptic History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T'ang Dynasty,"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Vol. VII, pt.1,1994
    -------, "The Yao Boduo Stele as Evidence for the'Dao-Buddhism'of the Early Lingbao Scriptures," Cahiers d'Extreme-Asie, vol.9,1996-1997
    ------,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 "The Silkworm and the Bodhi Tree:The Lingbao Attempt to Replace Buddhism in China and Our Attempt to Place Lingbao Daoism," in John Lagerwey ed.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Volume 1,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Ancestors and Anxiety:Daoism and the Birth of Rebirth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 "Imagining Community:Family Values and Morality in the Lingbao Scriptures," in Alan K. Chan and Yuet-keung Lo, eds.,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0
    -----, "The Early Lingbao Scriptures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onasticism", Cahiers d'Extreme-Asie(20),2011
    -----, "Scriptures New and Old:Lu Xiujing and Mastery",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台北“中央研究院”,2012年
    Bumbacher, Stephan Peter. The Fragments of the Daoxue Zhuan, Critical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Medieval Collection of Daoist Biographies, European University Studies Series XXVII,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78, Frankfurt:Peter Lang,2000
    Dunn, Marilyn.(邓恩)《修道主义的兴起》,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Eskildsen, Stephen(苏德朴)Asceticism in Early Taoist Religion,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Gernet, Jacques.(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耿异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Harmless, S.J. William., Desert Christians:An Introduction to the Literature of Early Monastic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Johnston, William M. ed., Encyclopedia of Monasticism, Chicago:Fitzroy Dearborn,2000
    Juergensmeyer, Mark. "The Monastic Syndrome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e," in Austin B. Creel and Vasudha Narayanan ed., Monastic Life in Christian and Hindu Traditions, Lewiston:Edwin Mellen Press,1990
    Kaltenmark, Maxime.(康德谟)《关于道教术语“灵宝”的笔记》,杜小真译,《法国汉学》第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Kohn, Livia. (孔丽维) "The Date and Compilation of the Fengdao Kejie, the First Handbook of Monastic Daoism," East Asian History 13/14,1997
    ------, "A Home for the Immortals:th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Daoist Monasteries",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53,2000
    ------, "Daoist Monastic Discipline:Hygiene, Meals, and Etiquette", T'oung Pao,Vo\.87,2001
    ------, Monastic Life in Medieval Daoism: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3
    -----, The Daoist Monastic Manual:A Translation of the Fengdao Keji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Mollier, Christine.(穆瑞明)Une Apocalypse tao'iste du Ve siecle:le Livre des incantations divines des grottes abyssales, Paris:college de France, 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90
    -----, "Les Cuisines de Laoze et du Buddha," Cahiers d'Extreme-Asie 11,2000.中译:《道教和佛教的“厨经”》,吕鹏志、胡小丽译,《法国汉学》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
    Pettit, J.E.E. Learning from Maoshan:Temple Construc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2013
    Porter, Bill.(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明洁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Robinet, Isabelle.(贺碧来)La revelation du Shangqindans Vhistoire du taoisme, Paris: Publications de 1'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1984
    Schafer, Edward H.(薛爱华)"The Cranes of Mao Shan", In Michel Strickmann ed., Tantric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R.A. Stein, vol.2, M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21,1983
    ------, "Le monachisme taoiste", Incontro di Religioni in Asia tra il Ⅲ et il XSecolo d.C, Florence: Urbaldini,1984
    ——,《道教的清约》,《法国汉学》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Schipper, Kristof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Seidel, Anna,(索安)"Imperial Treasures and Taoist Sacraments-Taoist Roots in the Apocrypha", In Michel Strickma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Vol.2, Bruxelles:Institute of Belge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1983, pp.291-371中译:《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刘屹译,《法国汉学》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Seiwert, Hubert(苏为德)"Review:Monastic Life in Medieval China: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by Livia Kohn", Asian Folklore Studies, Vol.64, No.2,2005
    Strickmann, Michel.(司马虚)"The Mao Shan Revelations:Taoism and the Aristocracy," T'oungPao,Vol.63,1977
    ------, "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8, No.4,1978
    ------, "On the Alchemy of T'ao Hung-ching." in Facets of Taois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 "Le tao'isme du Mao chan:Chronique d'une revelation, Paris:College de France, 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81
    Stein, Rolf A.(石泰安)《二至七世纪的道教和民间宗教》,吕鹏志译,《法国汉学》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Thompson, James W.(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耿淡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Weckman, George. "Monasticism:An Overview," in Lindsay Jones ed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second edition, Vol.9, 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2005
    Xiong, Victor Cunrui.(熊存瑞),Sui-Tang Chang'an:A Study in the Urban History of Late Medieval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Zurcher, Erik.(许理和)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Leiden:E. J. Brill,1959.中译:《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A Scriptural Evidence," T'oung Pao, Vol.66,1980
    ------, "Prince Moonlight":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T'oung Pao, Vol.68,19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