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官员卒葬制度研究:以哀荣与饰终为中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宋代官员卒葬之际的礼令制度。以哀荣与饰终之典为内容的官员卒葬制度,在10-13世纪的发展、因革、变化与式微是两宋历史的重要内容。论文将与官员卒葬有关的诸种哀荣之典,视为一种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并将之纳入两宋历史之“变”的解释框架之中,将具体的哀荣礼仪制度与实际执行的官员卒葬事例结合起来,对两宋时期的君臣关系、施政原则以及官员的终极命运和卒葬待遇等问题进行微观探讨。两宋时期的民心政俗的差异与变化十分显著,呈现出一种向内敛化和复杂化发展的趋势,南宋时期的“饰终”行为已减降为传统哀荣之典的一种式微形式,反映出了两宋时期官员卒葬制度的迥异之处和变化特征。
     论文选取与哀荣之典有关的官员卒葬制度作为研究内容,即着重对皇帝和太后等人亲行参与的临奠、举哀、辍朝和御赐碑额等制度进行微观考察,藉以对两宋时期的君臣关系和官员的终极待遇等问题进行探讨。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绪论,分为选题缘起、概念界说、研究综述、文献说明和写作思路等,旨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和说明;第二部分是为正文,分别选取官员卒葬制度相关的因丧辍朝、挂服举哀、奠祭制度和御赐碑额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微观探讨,并附以各章小结的形式对相关典制进行概述;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有关宋代官员卒葬制度的发展脉络等问题进行概述、梳理和分析。论文所具体考察的“因丧辍朝”、“挂服举哀”、“临奠与致祭”和“御赐碑额”等哀荣之典,仅仅是两宋时期官员卒葬制度的部分内容,但是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两宋官员卒葬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
     通过对“因丧辍朝”、“挂服举哀”、“临奠与致祭”和“御赐碑额”等哀荣与饰终之典的具体考察,我对宋代官员卒葬制度及其相关问题,有着如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是关于因丧辍朝制度:首先,我认为皇帝为卒葬官员举行辍朝之仪,最迟不晚于南北朝之际的北周武帝时期,历经隋唐时期的初步发展,至宋代基本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其次,认为宋代在唐代“三品以上薨殁,通有辍朝之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官员因丧辍朝的范围和类型,也使特恩辍朝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
     二是关于举哀挂服制度:首先,我认为北宋前期皇帝的素服举哀行为在本质上尚属于传统的举哀成服之礼,但是其后出现的挂服举哀之举却逐渐趋于形式化,即北宋中后期皇帝的着服方式演变成临时性的挂服之仪,这是唐宋皇帝为臣僚举哀的显著变化之一。其次,宋代“举哀挂服”的做法是经由藩族之丧扩延至薨卒臣僚的,一定程度地表明至北宋中后期,举哀之重心从“哀哭”与成服的层面,逐渐转至象征性的“挂服”行为上,而在举哀仪式中皇帝真情哀哭的成分亦逐渐减降,最终完全凭以“挂服”的方式昭示皇帝是在为薨卒大臣举哀。在皇帝为臣僚举哀问题上,我认为宋代一方面强调只有宰臣薨卒皇帝才可举哀的品秩原则,另一方面宋代皇帝对个别尊戚之属皇帝特以亲为之举哀,而对部分品秩稍低的宰执臣僚则特以职举哀,此外举哀场所在北宋后期逐渐固定为后苑壬地。
     三是关于帝后临奠制度:首先,我认为北宋帝后的临奠行为更多地是出于皇帝等人的内心情感或个人意愿,而非拘泥于传统的礼仪制度,但是至南宋时期礼典礼令虽著于典册而制度不行,代之的往往是一纸空文诏书,即基于尊崇内涵的哀荣之典已减降成为一种形式化的饰终举措。其次,我认为北宋晚期随着党争政治的发展,重要大臣或贬死外地或远离京城,在他们卒后皇帝都无法为之行临奠之礼,而南宋前期更是缺乏实施临奠礼的必要条件和政事环境。复次,我认为宋代皇帝临奠的基本原则是以宗、戚、将、相四类人员中的一部分人为主要临奠对象,而非绝对地以官员的品秩高低为临奠依据。在这一“非宗戚大臣”不临奠的原则基础之上,复以官员薨卒于京城为临奠的先决条件,而同官员是卒于官位还是离仕并无绝对关系。再次,我认为辞避行为在南宋时期的常态化发展,既与其时不安定的政事环境相关,也与皇帝和卒者家属等人的意愿和情感有关,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内敛性。
     四是关于御赐碑额问题:虽然我认为皇帝御赐大臣碑额不仅是赵宋朝廷褒奖大臣的特殊方式,也是两宋官员卒葬制度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并不认为御赐官员碑额在宋代形成了一种专有制度,而仅仅将之视为皇帝褒奖和尊崇卒葬大臣的一种特殊方式,并认为北宋时期御赐碑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宋代皇帝尊崇和优待士大夫的“祖宗之法”原则,而御赐碑额的复杂向变化也反映出宋代君臣关系的变化等问题。
     论文所探讨的“因丧辍朝”、“挂服举哀”、“临奠与致祭”和“御赐碑额”等四种哀荣与饰终之典,虽然只是宋代官员卒葬制度的部分内容,但基本涵盖了两宋时期的君臣关系和官员卒葬待遇等问题。通过对宋代官员卒葬制度的发展与变化的初步梳理和探讨,结合两宋官员卒葬制度实际运作中所反映出的君臣关系和特殊待遇,我对两宋时期的朝政变动、文化风气和施政原则等问题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照、探析和思考。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paper is the Zuzang(卒葬) system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dead and were buried in Song dynasty. The mourning glory of the cod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Zuzang system of government officials.The development, inheritance and change, go downhill of the System of the officials who dead and were buried ar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history of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in the10to13century.The mourning glory of government officers during their death and burial in Song dynasty, as a special kind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nge" framework. And making the system and the examples together to discuss the monarch-subject relationship、 the governance principles and the funeral treat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are obviously, and they have been presents a trend towards inside collect and the complication."Act the role of the en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period behavior has been cut down to a traditional posthumous honors of a weak form, reflects the officials died and was buried in the "Act the role of the en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period behavior has been cut down to a traditional posthumous honors of a weak form, reflects the officials died and was buri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the different place.
     The papers Selecting the Zuzang system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dead and were buried system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such as that of the emperor or the empress who interventioned in the funeral of some officials.The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Zuzang is a microcosmic study,such as Chuochao (辍朝),Lindian(临奠), Go into mourning in hanging white closes(挂服举哀), Tombstone top part of a tablet by the emperor(御赐碑额).Then we analyz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mperor and his officials the treatments during the officials,and other issues were discussed. Thesis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s divided into selected topic origin, concept, define, research review, the literature description and thinking of writing, etc., were summarized and instructions to the problems;The second part is the body of the article, selecting the zuzang system of officials who dead and was buried, separately related due to the chuochao, lindian, go into mourning in hanging white closes and tombstone top part of a tablet by the emperor, giving a specific micro an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And make an attached chapter summary of related standard system are summarized;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mainly about the thread of thought and other problems of the Zuzang system in Song dynasty,giving the standard system for some general overview, carding and analysis. Paper detailed study of the chuochao, lindian, go into mourning in hanging white closes and tombstone top part of a tablet by the emperor, only is part of the official who dead and was buri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but largely reflect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trends of the Zuzang system of officials in Song dynasty.
     Sdudying by the Zuzang system of the chuochao, lindian, go into mourning in hanging white closes and tombstone top part of a tablet by the emperor,we have the following knowledges or thinking.First,about the chuochao(辍朝)system during the government ofiicers'zuzang(卒葬):At first,we think the system of chuochao no later than the Emperor Wu of the Zhou Dynasty in the northerm and southem period.After developing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to Song dynasty the system basic tends to be 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ed.At second,we think the system of chuochao in Song dynasty has a more further developing,which expanded the range and type and made the special grace to become a normalization behavior.
     Second,about the system of going into mourning in hanging white closes(挂服举哀):At first, we think the system of wearing white clothes for mourning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a traditional mourned ritual,but thereafter the emperor beginged hanging the white clothes for mourning,and it gradually tend to be formal.In other words,the dressing mode of the emperor in the mourning evolved into a temporary hanging cerermony.This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e changes about the mourning system of the emperor for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At second,the practice of mourning by the death of the persons of Fan in the country to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mourning gradually transferred to the behavior of symbolicly hanging the white clothes.At third,in the mourning issue,we think it has a lot of changje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it emphasized the mourn grade principle that only the death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the emperor should mourn for them.On the other hand,the emperor of Song Dynasty often mourned for the relatives special status with the special emotion.And to some slightly lower grade officer,the emperor maybe mourned for its position.In addition,the azelaic ground(壬地)of houyuan(后苑)gradually to be fixed as the place for mourning.
     Third,about the Lindian (临奠)system:Firstly,we think the Lindian behavior of the emperor and the queen mother more for their inner emotions and personal wishes,but not rigidly adhere to the traditional etiquette system.To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 Lindian system set out in the ritual books, but the system is no longer running,and an edict alternatived it.In other words,the ritual of mourning glory based on the respected connotation already deline became one kind formal Shizhong(饰终)initiatives. Secondly,with the party struggles and the political's developing in late Northern Song dynasty,a lot of important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dead of bianchu(贬死)or away the capital,after their death the emperor had no way for holding lindian ritual.And it had lack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lindian etiquette in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Thirdly,the basic principles is that some of the imperial clansman,the relatives,the generals and the prime minister,not absolutely with the grade level of officer as the basis for Lindian in Song dynasty.The officer died in the capital is the conditions precedent for Lindian,but there is no absolutely relationship whether the officers were working or retirement.Fourthly,the behavior of refusing or avoiding for the emperor's Lindian had got a normalization developing,which both with and without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related,but also with the wishes and feeling of the emperor and the deceased's family,and this change had a distinct introverted nature.
     Fourth,about the system of the top part of a tablet coming a decision:we think it not only is the special way for testimonialsing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Zuzang system of officials in Song dynasty.However,we do not think coming to a decision top of a tablet is a special regime in the Song dynasty,and just think it was a special way for testimonials and respecting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who dead. We further believe that the top part of a tablet coming to a decision reflects the principle of "the law of Zuzong"(祖宗之法)in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it's complicted to change also reflects the other problems,such as the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ar and his subjiecnts.
     This thesis studys four kinds Airong(哀荣)and Shizhong(饰终)system, which just the part of the Zuzang system about officials in Song dynasty,but they basicly covers the relationship of monarch and his subjectcs and the Zuzang treatment during the officials' deathand burial,and other issues.By the preliminary combing and discussion the officials'Zuzang system,conbining the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relations and the treatment during the Zuzang of officials,we give some analysis and thinking about the political changes,cultural ethos, governance principles and the other issues.
引文
1 有关“唐宋变革”的研究情况,可参见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
    2 (明)陈邦瞻编:《宋史纪事本末》(第3册)附录一《宋史纪事本末叙》,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月,第1191、1192页。
    3 严复:《与熊纯如书·五十二》,王拭主编:《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668页。
    4 王国维认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参见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王国维遗书》第5册《静奄文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9月,第70页之前页。)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参见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7月,第277页。)钱穆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州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参见钱穆:《理学与艺术》,《宋史研究集》第七辑,台北:台湾书局,1974年,第2页。)邓广铭认为:“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原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参见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刊,第138页。)邓先生后来对这一评价进行了修正:“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 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达于顶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后的元明之所不能及”、“宋代文化发展所达到的高度,在从十世纪后半期到十三世纪中叶这一历史时期内,是居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的。”(参见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416、421页。)漆侠认为:“自春秋战国之交进入封建制后,社会生产力由于基本上摆脱了奴隶制的桎梏,因而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到秦汉时期便发展到第一高峰。魏晋以下,社会生产力低落下来,到隋唐有所恢复、回升,从而形成为第一个马鞍形。在唐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宋代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从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峰,元代生产急遽下降,直到明中叶才恢复到宋代的发展水平,这样便又形成了第二个马鞍形。”(参见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29页。)
    1 钱穆:《理学与艺术》,《宋史研究集》第七辑,台北:台湾书局,1974年,第2页。
    2 (美)费正清、赖肖尔主编,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01月,第118、119页。
    3 (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9、10页。
    4 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暨南学报》第23卷,2001年第1期,第130页。
    5 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第95页。
    1 牟发松:《文化接受视野中的唐宋变革述论》,《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1期,第16页。
    2 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62页。
    3 虞云国:《文人何以不自由》,《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2013年10月30日,第010版。
    4 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64页。
    5 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64页。
    1 (美)刘子建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5页。
    2 张其凡:《宋代政治军事论稿》,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3页。
    3 黄宽重:《“嘉定现象”的研究议题与资料》,《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191、205页。
    1 (元)脱脱等:《宋史》卷105《礼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562页。
    2 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353页。
    11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导言》(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1页。
    2 (清)王先谦撰,沈啸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358页。
    3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342页。
    4 (汉)何晏:《论语集解》,《汉魏古注十三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87页。
    5(南北朝)魏收:《魏书》卷19中《任城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480页。
    6 (宋)蔡幼学:《育德堂外制》卷1《不璺赠开府》,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上。
    7 (宋)曹勋:《松隐文集》卷36《董太尉墓志》,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41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5月。
    8 (宋)洪适:《隶释·隶续》卷9《广汉属国侯李翊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第102页下。
    9 如(唐)张说《张燕公集》卷19、释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14、(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89《卢粲传》、(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6、(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26和卷38等,皆载有“哀荣之典”一语。
    10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43、卷55、卷226、卷268、卷271、卷424、卷981等,收录了有关唐 代“哀荣之典”事例的文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55《赠太尉段秀实纪功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57页。
    2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371页。
    3 (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36《王成之给事挽歌辞(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第2338、2339页。
    4 (清)昭槤撰,冬青校点:《啸亭杂录续录》卷1《赐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72页。
    5 (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前集《贾母饰终》,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48页。
    6 (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前集《贾母饰终》,第49页。
    1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通典》卷108《礼》68《开元礼纂类三·序列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第2811页。
    2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校录本“丧葬令卷二十九”之“宋31”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358页。
    3 (元)脱脱等:《宋史》卷165《职官五》,第3903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25之2,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2915页。
    1 (清)徐乾学:《读礼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3页。
    3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3页。
    4 关于两宋历史与文化之“变”的研究概况,可参见前文“选题缘起”一节。
    5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导言》(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4页。
    1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导言》(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1-12页。
    2 涉及宋代丧葬问题的重要著作略如: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一书之第四章“杭州人的一生历程”,其在第六节“葬俗”中指出“丧礼尽情铺张,并以能符合礼俗为乐。因此耗费颇大,足使穷苦人家一贫如洗”,认为由于“土地昂贵”的缘故,“十三世纪时在杭州,火葬已渐普遍了”(马德程译,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年3月,第140-143页):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一书之第八章“葬前礼仪”,对古代官员薨卒后“谥号与追悼”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22-124页):徐吉军《中国丧葬史》一书之第七章“宋元时期的丧葬”,其中前四节分别对宋元时期的丧葬观、宋代火葬的盛行及其原因、宋代厚葬的盛行和宋代相墓述的流行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月,第416-456页):徐氏另与方建新等人合著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一书,该书第八章“丧葬风俗”之内容与其《中国丧葬史》一书前四节基本一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448-491页);朱瑞熙等著《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一书之第十一章“丧葬(上):宋辖汉族居住区”(张邦炜撰),从禁忌、习俗、火葬三个方而对宋代社会的丧葬问题进行了介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77页);陈华文《丧葬史》一书,从丧葬的起源和发展、丧葬礼的制度化和等级化、葬式和葬法、葬俗和信仰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的丧葬史进行了全而的梳理,如指出“唐宋之后,厚葬是一个最大的主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一书之第六章和第十一章,分别对宋代遗表荫补制度和“殁于王事恩”的荫补情况进行了考察,所论述的主要对象则以薨卒文武臣僚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23-142页、第316-366页)主;游氏另与尚衍斌、吴晓亮等人合著有《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一书,该书第四章之第三节“丧葬民俗”,对宋人的丧礼和葬礼内容进行了介绍,指出“宋代丧葬民俗中的‘礼’与‘俗’的矛盾相当突出,朝廷多是依据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世人的言行,从一定程度上约束宋人违‘礼’之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年3月,第182-195页);张剑光《入土为安:图说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一书之第十五至十八章,从薄葬风气、丧葬陋习、火葬和佛事习俗、宋陵的山水风脉等方而对宋代的丧葬文化进行了介绍,作者认为“纵观宋朝的历史,薄葬应是当时社会的潮流”,并从礼仪规定、政府限制和士大夫反对厚葬的言行等角度进行论证(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10月,第174-206页)。吴怀祺《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一书之第十二章“宋代社会时尚”对宋代的“丧葬礼俗”进行了概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451-454页)。
    3 朱瑞熙,程郁著:《宋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285-288页。
    4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
    1 该书名应是《政和五礼新仪》的略称——笔者注。
    2 张捷夫:《中国丧葬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第199-238页。
    1 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454-466页。
    2 陈戊国:《中国礼制史·宋辽金夏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85-157页。
    3 (元)脱脱等:《宋史》卷387《杜莘老传》,第11893页。
    1 邓恭三著:《宋韩忠武公世忠年谱》,王云五主编:《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二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6月,第221、223、223页。
    2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3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导言》(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3页。
    4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4年4月,第181-185页。
    5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开封: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9年4月,第20-24页。
    1 刘钟:《宋朝辍朝制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07年6月,第58-82页。
    2 尚小康:《唐代辍朝制度研究》,广州:暨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13年6月。
    3 韩悦:《宋代丧葬典礼考述》,杭州: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
    4 徐吉军《论宋代厚葬》一文,主要观点是认为宋代仍风行厚葬,以帝王丧事最为突出(《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第164-170页);朱瑞熙《宋代的丧葬习俗》一文认为“从宋文献记载及文物发掘来看,薄葬已成为宋代的风气”(《学术月刊》,1997年第2期,第69-74页);张邦炜:《两宋时期的丧葬陋俗》一文将避回煞、看风水、做道场等行为视作丧葬陋俗,并对其泛滥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101-106页);秦大树《宋代丧葬习俗的变革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一文主要是从宋代墓葬等级制度和丧葬观念的角度,与唐代丧葬制度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变化(《唐研究》卷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3-336页):吴敬《宋代厚丧薄葬和葬期过长的考古学考察》一文首先对宋代治丧行为之“厚”而随葬之物“薄”的情况进行考察,指出宋代的丧葬习俗表现出一种“厚丧薄葬”的特征,并对这种厚丧薄葬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宋代葬期过长的现象是宋代政策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礼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之一”(《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第126-129页)。
    1 朱瑞熙:《宋代的丧葬习俗》,《学术月刊》,1997年第2期,第69-74页。
    2 王志跃:《宋代国家、礼制与佛教的互动考论》,《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第97、98页。
    3 吴丽娱:《唐宋时代的诏葬与敕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28日,第003版。
    4 吴丽娱:《葬礼的炫耀——关于天圣<丧葬令>的启迪》,《文史知识》,2007年第3期,第61-65页。
    5 吴丽娱:《说说“举哀成服”与“举哀挂服”》,《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第61-65页。
    6 吴丽娱:《关于唐<丧葬令>复原的再检讨》,《文史哲》,2008年第4期,第92-97页。
    1 皮庆生:《宋代的“车驾临奠”》,《台大历史学报》第33期,2004年6月,第43-69页。
    2 王铭:《辇舆与威仪:唐宋葬礼车舆仪制的等级性与世俗化》,《民俗研究》,2013年第5期,第35-44页。
    3 杨果、赵治乐:《宋人谥号初探》,《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第26-31页。
    1 沈宗宪:《宋代丧葬法令初探——以<天圣丧葬令>为基础的讨论》,参见台师大历史系等主编:《新史料·新观点·新视角<天圣令论集>》(下),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月,第156-197页。
    2 郭文佳:《宋代官员优恤述论》,《求索》,2005年第6期,第178-180页。
    3 凌郁之:《南宋高庙配享之争考实》,《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61-64页。
    4 刘军:《北魏护丧制度考》,《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12-16页。
    5 赵明路:《周代賵赙制度》,成都:四川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07年5月。
    6 曹玮:《东周时期的賵赙制度》,《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第39-42页。
    7 齐书深:《汉代赙赠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第184-189页。
    8 杜林渊:《西汉賵赙礼俗研究》,《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00-104页;《东汉賵
    赙制度研究》,《东南文化》,2007年第2期,第49-54页。
    9 谢宝富:《北朝诏赠赙物研究》,《北大史学》,1998年第6期,第170-182页。
    1 朱鹏东:《唐代賵赙礼俗研究》,延安:延安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12年6月。
    2 夏晓臻:《唐代辍朝制度考述》,《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63-65页。
    3 朱振宏:《隋唐辍朝制度研究》,《文史》2010年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5月。另见朱振宏:《隋
    唐政治、制度与对外关系》,台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8月,第287-308页。
    4 崔学霞:《辽朝辍朝制度考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45-48页。
    5 汤巧蕾:《金代辍朝制度初探》,《东方博物》,2005年第4期,第77-80页。
    6 王伟:《明代的因丧辍朝》,《古代文明》,2011年第4期,第103-109页。
    7 戴建国:《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刊,第71-86页。
    1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全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
    3 (元)脱脱等:《宋史》卷124《凶礼三》,第2901-2914页。
    4 汤勤福、王志跃:《宋史礼志辩证》(下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第1026-1068页。
    1 (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序》,(清)阮元辑:《太常因革礼》,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2 (宋)欧阳修等编,(清)阮元辑:《太常因革礼》(宛委别藏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3 戴建国:《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75页。
    1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351-358页。
    2 《政和五礼新仪》缺卷74、卷88-90、卷108-112、卷128-130、卷200;残卷75、卷91、卷92。《中兴礼书》缺卷情况参见《中兴礼书》目录提要。
    3 (宋)郑居中等编:《政和五礼新仪·序》,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第3页。
    4 王志跃:《<宋史·礼志>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第19页。
    5 有关《政和五礼新仪》的编撰情况,参见吴羽:《<政和五礼新仪>编撰考论》,《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第119-126页。
    6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2 (宋)谢深甫编,戴建国点校:《庆元条法事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色,2002年11月。
    3 《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4 (清)纪昀等撰:《名臣碑传琬琰之集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1 《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宋代石刻文献全编》(全四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3月。
    2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358页。
    3 孔子:《论语·为政》,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卷3,北京:中华书局,第81页。
    4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371页。
    5 (汉)戴德撰,(南北朝)卢辩注:《大戴礼记》卷2《礼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页。
    1 (汉)郑玄注:《礼记》卷1《曲礼下》,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15页上。
    2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4月,第617页。
    3 (宋)赵异撰:《朝野类要》卷1《辍朝》,北京:中华书局,第3页。
    1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第115页。
    2 (唐)杜佑:《通典》卷70《礼三十·嘉十五》,第1926页。
    3 (唐)房玄龄撰:《晋书》卷3《武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65页。
    4 夏晓臻在《唐代辍朝制度考述》一文中,言道“唐以前的辍朝制度已无法详考,唐代辍朝始于贞观年间”。参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63页。
    5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卷5《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71页。
    6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卷5《武帝上》,第76页。
    7 (北周)庾信撰,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15《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941页。
    8 (北周)庚信撰,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13《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763页。
    9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卷5《武帝上》,第78页。
    1 (唐)魏徵等撰:《隋书》卷39《窦荣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151页。
    2 (唐)魏微等撰:《隋书》卷84《突厥》,第1872页。
    3 (唐)魏微等撰:《隋书》卷50《庞晃传》,第1322页。
    4 (唐)李延寿撰:《北史》卷99《突厥》,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3299页。
    5 (唐)魏徵撰:《隋书》卷43《杨雄传》,第1217页。
    6 (唐)褚亮:《褚亮集·隋右骁卫将军上官政碑铭》,《丛书集成续编》本(第99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1994年。
    7 (唐)褚亮:《褚亮集·隋左屯卫大将军周孝范碑铭并序》,《丛书集成续编》本(第99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1994年。
    8 (唐)魏徵撰:《隋书》卷50《郭荣传》,第1321页。
    9 (唐)魏徵撰:《隋书》卷61《宇文述传》,第1467页。
    10 有关唐代辍朝情况,可参见夏晓臻《唐代辍朝制度考述》一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63-65页。该文主要从辍朝资格、辍朝时间和管理机构三个层面,对唐代辍朝制度进行了考察,对于部分数据和观点笔者持有不同看法。
    1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8《苏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2881页。
    2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卷32《唐书·庄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49页。
    3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第96页。
    4 夏晓臻:《唐代辍朝制度考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65页。
    1 《宋史》卷163《职官三》,第3851页。
    2 《宋史》卷164《职官四》,第3883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22之17,第2868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22之22,第2871页。
    5 《宋史》卷165《职官五》,第3903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3,真宗景德三年七月条,第1411页。
    2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6《凶礼六十》。
    3 《宋史》卷282《王旦传》,第9552页。
    4 (宋)欧阳修等编,(清)阮元辑:《太常因革礼》卷36《吉礼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年。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0,真宗天禧元年九月条,第2087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四月条,第1662页。
    1 (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31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仁宗皇祐二年秋七月条,第4049页。
    3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第30页。
    4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第31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4,第1399页。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1,第1403页。
    8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7,第1401页。
    9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3,第1404页。
    10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9,第1402页。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7《凶礼六十二》。
    1 (宋)王溥:《唐会要》卷25《辍朝》,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第472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3 《宋史》卷168《职官八》,第3996页。
    4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2904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4,仁宗庆历五年春正月条,第3735页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真宗咸平三年夏四月条。第1014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7,第1401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8,第1406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7,第1401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4,仁宗宝元二年冬十月条,第2935页。
    6 (宋)曾巩撰:《鲁肃简公宗道》,(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8。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8,第1401页。
    8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9,第1402页。
    9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4,第1389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真宗咸平三年夏四月条,第1014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4,仁宗宝元二年冬十月条,第2934页。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4页。
    3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4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2、43,第1399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真宗咸平三年夏四月条,第1014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4,仁宗庆历五年春正月条,第3735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1,第1403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4,第1389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5,第1390页。
    4 (清)袁枚:《随园随笔》卷13《典礼类·贾葬》,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第五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第225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5,第1390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0,真宗天禧元年十一月条,第2087页。
    7 (汉)郑玄注:《礼记》卷1《檀弓上》,第27页下。
    1 (明)夏树芳:《词林海错》卷6《菆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55,第1405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57,第1406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6,第1380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26,第1390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26,第1390页。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56,第1405页。
    8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55,第1405页。
    9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42,第1308页。
    10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49、50,第1402页。
    1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41之57,第1406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2 《宋史》卷250《王审琦传》,第8816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真宗咸平元年夏四月条,第1014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真宗咸平元年夏四月条,第1014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4,庆历五年春正月条,第3735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5,庆历五年夏四月条,第3769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9,第1387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4。第1404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4,第1404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2、43,第1398、1399页。
    3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第728页。
    4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0,第745页。
    5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6《凶礼六十》。
    6 《宋史》卷3《太祖三》,第39页。
    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太宗端拱元年三月条,第656页。
    8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9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9,1402页。
    10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9,第1402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9,第1402页。
    2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Ⅲ.官制表格之附表12,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4月,第68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9,第1402页。
    4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1,第3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4 《宋史》卷463《杜审琦传》,第13637页。
    1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8《苏环传》,第2881页。
    2 (宋)吴泳:《鹤林集》卷10《同知枢密安丙赐谥忠定制》,《宋集珍本丛刊》儒藏系列第7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2,仁宗庆历四年冬十月条,第2708页。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4页。
    3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6《崔龟从传》,第4573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4,英宗治平二年春正月条,第4941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2,哲宗元祐五年五月条,第10639页。
    3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3月,第123页。
    4 (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36《吉礼八》。
    5 (宋)欧阳修撰:《王文正公旦全德元老之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2。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四月条,第1662页。
    77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2页。
    8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第31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仁宗皇祐二年七月条,第4049页。
    2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6页。
    3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第31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1,第1403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7,第1401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3,第1404页。
    1 《宋史》卷252《王宴传》,第8949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5,第1400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25《辍朝》,第472页。
    4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4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4,第1389页。
    1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1,第3页。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2,仁宗庆历四年冬十月条,第3708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2,仁宗庆历四年冬十月条,第3708页。
    5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4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2之81,第940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0,神宗熙宁八年二月条,第6333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6,神宗熙宁八年秋七月条,第6535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4,第1389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2,哲宗元祐五年五月条,第10639页。
    1 (宋)赵升编,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卷1,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3页。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4页。
    1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下册),第543页。
    1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校录本“丧葬令卷二十九”之“宋3”条,第351页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5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闰十二月条,第112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4,第1379页。
    3 《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39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第1380页。
    5 (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赵中令公普神道碑》。
    6 (宋)徐自明撰,王瑞来点校:《宋宰辅编年录》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87页。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第1380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建隆二年十二月条,第56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太祖开宝三年冬十月条,第251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真宗咸平元年九月条,第916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真宗景德元年夏四月条,第1233页。
    5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5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7,第1381页。
    1 (宋)杨亿:《武夷新集》卷10《赠太尉中书令谥曰文靖李公墓志铭》,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5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897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899页。
    2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90《表奏书启四六集》卷1《慰申王薨表(庆历七年五月)》,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月,第1324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3,第1384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3,第1384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3,哲宗元祐六年八月条,第11068页。
    1 (宋)司马光:《书仪》卷6《丧仪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3页。
    2 《宋史》卷446《李若水传》,第13160页。
    3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81《靖康中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611页下。
    4 (宋)李若水:《忠愍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宋)李若水:《忠愍集·再论高俅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宋史》卷258《曹彬传》,第8990页。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6页。
    2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0,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7月,第1040页。
    1 (宋)熊克:《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卷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2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6《凶礼六十一》。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9、10,第1382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9、10,第1382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0,第1382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6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真宗景德元年夏四月条,第1233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7,第1381页。
    4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6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8,第1381页。
    1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18《宣仁垂殿圣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7,哲宗元祐元年五月条,第9163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7,哲宗元祐元年九月条,第9419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真宗咸平元年九月条,第916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7,第1381页。
    6 (宋)徐自明撰,王瑞来点校:《宋宰辅编年录》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87页。
    1 《宋史》卷446《李若水传》,第13160页。
    2 《宋史》卷446《李若水传》,第13610页。
    3 (宋)李若水:《忠愍集·《再论高俅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0,第1382页。
    1 (唐)魏微:《隋书》卷8《礼仪三》,第152页。
    2 (唐)萧嵩:《大唐开元礼》卷133《凶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第630页上。
    3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5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8,第1381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8,第1381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7,第1381页。
    2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5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0,第1382页。
    2 《宋史》卷479《世家二·西蜀孟氏》,第13879页。
    3 《宋史》卷251《韩令坤传》,第8833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太祖开宝三年冬十月条,第251页。
    5 《宋史》卷119《礼志第七十二》,第2796页。
    6 (宋)钱若水:《宋太宗实录》卷45。
    7 (宋)钱若水:《宋太宗实录》卷28。
    8 《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39页。
    9 (宋)杨亿:《武夷新集》卷10《赠太尉中书令谥曰文靖李公墓志铭》。
    1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02页。
    2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03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0,真宗天禧元年九月条,第2080页。
    4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37页。
    5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22《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月,第348页。
    6 (宋)徐自明撰,王瑞来点校:《宋宰辅编年录》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87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仁宗皇祐二年秋七月条,第4049页。
    2 (宋)宋祁:《景文集》卷58《李郡王墓志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仁宗皇祐三年九月条,第4109页。
    4 (宋)王安石:《王临川集》卷90《鲁国公赠太尉中书令王公行状》,《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5 (宋)王硅:《华阳集》卷47《狄武襄公神道碑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 (宋)王珪:《华阳集》卷56《贾昌朝墓志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 (宋)王硅:《华阳集》卷48《赠太尉兼侍中宋元宪公神道碑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5,第1380页。
    9 (宋)王珪:《华阳集》卷58《梁庄肃公适墓志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0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六月条,第6517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7,神宗元丰二年夏四月条,第7233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6,神宗元丰六年闰六月条,第8111页。
    3 (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15《司空康国韩公墓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2,哲宗元祐四年二月条,第10210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8,哲宗元祐六年十二月条,第11181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8,哲宗绍圣四年五月条,第11586页。
    7 《宋史》卷464《向传范传》,第13581页。
    8 (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210《凶礼》,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9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6《凶礼六十一》。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6页。
    2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84《凶礼四十九》。
    3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1《凶礼五十六》。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7,第1381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5页。
    2 (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210《凶礼》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仁宗皇祐三年九月条,第4109页。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6《凶礼六十一》。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0,第1382页。
    1 (清)徐乾学:《读礼通考》卷59《丧仪节》22《临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 (汉)郑玄注:《礼记》卷3《檀弓下》,第31页上。
    3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452页。
    4 吴丽娱:《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453页。
    5 皮庆生:《宋代“车驾临奠”》,《台大历史学报》第33期,2004年6月,第43-69页。
    1 皮庆生:《宋代“车驾临奠”》,《台大历史学报》第33期,2004年6月,第44页。
    1 (宋)黄震《黄氏日钞》卷22《读礼记》,钟肇朋选编:《读书记四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57之33,第366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6,第1385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1,第1388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2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13之1,第2663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18之82,第2795页。
    5 (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211《凶礼·临奠吊丧仪》,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1 《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补遗之89。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4之5,第2439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25之2,第2915页。
    6 (宋)彭龟年: 《止堂集》卷2《乞议知院胡晋臣恤典罢曝书会燕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3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1 (汉)孔安国撰,(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卷8《商书》。
    2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1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1 皮庆生:《宋代的“车驾临奠”》,《台大历史学报》第33期,2004年6月,第62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7之4,第1479页。
    2 皮庆生:《宋代的“车驾临奠”》,第62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2 《宋史》卷250《张令铎传》,第8826页。
    3 《宋史》卷259《张廷翰传》,第9008页。
    4 《宋史》卷257《吴廷祚传》,第8948页。
    5 《宋史》卷273《何继筠传》,第9327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7 《宋史》卷287《杨砺传》,第9644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7,第1386页。
    2 (汉)班固:《汉书》卷68《霍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2948页。
    3 《宋史》卷283《林特传》,第9565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仁宗天圣元年闰九月条,第2336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3,仁宗天圣三年十一月条,第2393页。
    1 (宋)陈均编,许沛藻、金圆、顾吉辰等点校:《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9,北京:中华书局,20006年12月,第184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7,第1386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7,仁宗天圣七年二月条,第2494页。
    4 《宋史》卷336《司马光传》,第10769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9,第1387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7,哲宗元祐元年九月条,第9415页。
    7 (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15《司空康国公墓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2005年。
    8 《宋史》卷376《吕本中传》,第11635页。
    9 《宋史》卷341《赵瞻传》,第10880页。
    10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41《同知枢密院赵公神道碑铭》,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11 《宋史》卷341《傅尧俞传》,第10885页。
    1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19《乞车驾不出扎子》,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0,第1387页。
    3 (宋)蔡绦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5页。
    1 《宋史》卷273《何继筠传》,第9327页。
    2 《宋史》卷285《贾昌朝传》,第9620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5,英宗治平二年秋七月条,第4578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仁宗皇祐五年春正月条,第4191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3 (宋)王硅撰:《庞庄敏公藉神道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22。。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4,英宗治平二年二月条,第4948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英宗治平三年夏四月条,第5050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8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2 《宋史》卷124《礼志二十七》,第2907页。
    3 《宋史》卷287《杨砺传》,第9644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四月条,第1662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2,仁宗宝元元年夏四月条,第2871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6,仁宗皇祐元年春正月条,第3982页。
    7 《宋史》卷431《邢昺传》,第12800页。
    8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3903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25之2,第137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4 (宋)赵升撰,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卷5,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02页。
    5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实类苑》卷6《邢尚书》,第62页。
    6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2页。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4,仁宗庆历八年六月条,第3954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7,第1386页。
    3 (宋)宋祁:《景文集》卷59《文宪章公墓志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2 《宋史》卷263《石熙载传》,第9103页。
    3 《宋史》卷317《冯京传》,第10340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帝系8之56,第170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2 《宋史》卷463《杜审琦传》,第13538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8。
    4 《宋史》卷257《李处耘传》,第8969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真宗景德二年二月条,第1282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8,神宗元丰六年八月条,第6223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六月条,第1675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六月条,第1675页。
    4 《宋史》卷266《郭贽传》,第9175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6,第1385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6,第1385页。
    7 《宋史》卷431《邢昺传》,第12800页。
    8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6《邢尚书》,第62页。
    1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5,第102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6,第1385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6,仁宗皇祐元年春正月条,第3982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4,英宗治平二年二月条,第4948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2,仁宗嘉祐元年五月条.第4408、4409页。
    3 (宋)王珪撰:《庞庄敏公藉神道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22。
    4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76《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治平三年夏四月条,第5050页。6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30页。
    7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19《乞车驾不出札子》,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0,第1387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3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5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35页。
    6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第1055页。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35页。
    3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第1068页。
    4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5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1 (宋)赵升撰,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卷5,第102页。
    2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0,第2779页。
    3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宋史》卷30《高宗七》,第557页。
    3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4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5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6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7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宋史》卷31《高宗八》,第582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太祖乾德四年九月条,第179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2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1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4 《宋史》卷2《太祖二》,第33页。
    5 《宋史》卷273《何继筠传》,第9327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太祖开宝四年秋七月条,第269页。
    7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19页。
    8 《宋史》卷3《太祖三》,第38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太祖开宝五年冬十月条,第290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3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19页。
    1 《宋史》卷124《礼志七十七》,第2907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57之33,第3668页。
    4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1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真宗咸平二年八月条,第961页。
    6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2页。
    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1,真宗景德二年十月条,第1369页。
    8 (宋)刘挚:《忠肃集》卷11《毕文简神道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0,真宗天禧元年七月条,第2074页。
    10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5,真宗天禧四年三月条,第2186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2,仁宗庆历元年秋七月条,第3150页。
    1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2,仁宗庆历元年秋七月条,第3150页。
    3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4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3页。
    1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0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太宗雍熙元年正月条,第573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4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4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9,仁宗天圣八年九月条,第2544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7,第1386页。
    7 《宋史》卷10《仁宗二》,第5463页。
    8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5页。
    9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8页。
    10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4,英宗治平二年二月条,第4948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8,第1386页。
    2 (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16。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0,第1387页。
    4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29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8,第1386页。
    6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30页。
    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2,哲宗元祐三年秋七月条,第10024页。
    8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9,第1387页。
    9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30页。
    10 《宋史》卷212《宰辅三》,第5505页。
    11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19《乞车驾不出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0,第1387页。
    13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第131页。
    1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4,哲宗元祐八年六月条,第11509页。
    1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0,第1387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2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校录本“丧葬令卷二十九”之“宋4”条,第352页
    3 (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211《凶礼·临奠吊丧仪》,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2,庆历元年秋七月条,第3150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5,第1385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1,第1388页。
    1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2 (宋)朱熹:《家礼》第四《丧礼》,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凶礼三》,第2905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22,第1388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太祖开宝四年秋七月条,第269页。
    6 《宋史》卷282《李沆传》,第9540页。
    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仁宗皇祐三年九月条,第4109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真宗咸平二年六月条,第946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41之1,第1378页。
    2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95《凶礼六十》。
    3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353页。
    1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96《礼仪志第六》,第3152页。
    2 (汉)班固:《白虎通》第4卷下《丧服·崩薨》,《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第293页。
    3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55页。
    4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44《张禹传》,第1499页。
    5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47《班超传》,第1586页。
    6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56《张皓传》,第1816页。
    7 (宋)吕大钧:《吕氏乡约乡仪》,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2003年。
    8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353页。
    9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353页。
    1 (宋)朱熹撰:《晦庵集》卷7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清)徐乾学:《读礼通考》卷5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 (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0,《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4 (清)徐乾学:《读礼通考》卷5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 (唐)魏徵:《隋书》卷38《郑译传》,第1138页。
    6 (唐)魏徵:《隋书》卷54《王长述传》,第1362页。
    7 (唐)魏徵:《隋书》卷62《赵绰传》,第1486页。
    8 (唐)魏徵:《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0页。
    9 (唐)魏徵:《隋书》卷72《薛浚传》,第1665页。
    10 (唐)魏徵:《隋书》卷45《秦孝王传》,第1241页。
    11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第112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9上《新罗传》,第5337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9下《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3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58《长孙顺德传》,第2309页。
    4 (五代)刘昫:《1日唐书》卷63《萧璃传》,第2404页。
    5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第2820页。
    6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33《死事传第二十》,第352页。
    7 《宋史》卷478《世家一·南唐李氏》,第13856页。
    8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条,第136页。
    9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太祖乾德三年冬十月条,第158页。
    10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条,第395页。
    1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3,真宗天禧三年正月条,第2139页。
    12 《宋史》卷17《哲宗一》,第320页。
    13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19《政宣上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33页上。
    14 (宋)富弼撰:《吕文穆公蒙正神道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5。
    1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第205页。
    2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66《王允传》,第2178页。
    3 (唐)姚思廉:《陈书》卷2《高祖下》,第36页。
    4 (唐)魏徵:《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0页。
    5 (唐)魏徵:《隋书》卷62《赵绰传》,第1486页。
    6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199上《新罗传》,第5337页。
    7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9上《新罗传》,第5337页。
    8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01页。
    9 (五代)刘昀:《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33页。
    10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3《德宗下》,第399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4《宪宗上》,第427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197《西南蛮》,第5284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第5261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11页。
    5 (唐)殷亮:《颜鲁公行状》,(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1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唐)张九龄撰,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卷19,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1023页。
    7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110《辛云京传》,第3315页。
    8 (五代)刘昀:《旧唐书》卷132《李澄传》,第3657页。
    9 (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2《古诗三十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8年。
    10 有关“中使”问题的研究,参见陈巍、董劭伟《汉末三国中使考》(《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陈巍、黄燕《中使考源》(《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唐飞《唐代中使研究——以中使与唐代政治、军事之关系为中心》(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10年4月)。
    11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7《梁书》7《太祖七》,第107页。
    12 《宋史》卷478《世家一·南唐李氏》,第13855页。
    13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30《周书》21《刘仁瞻传》,第1708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条,第395页。
    2 (宋)范垧、林禹撰:《吴越备史·补遗》,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91年,第327页。
    3 (宋)范垧、林禹撰:《吴越备史·补遗》,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91年,第327页。
    4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172《思陵上》,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刻本。
    5 (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赵中令公普神道碑》。
    1 (宋)富弼撰:《吕文穆公蒙正神道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5。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2,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六月条,第1883页。
    3 (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2《张文定公齐贤传》。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5,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十一月条,第1956页。
    5 《宋史》卷457《种放传》,第13427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仁宗天圣元年闰九月条,第2336页。
    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8,神宗熙宁七年十二月条。第6304页。
    8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六月条,第6517页。
    9 (宋)韩维:《南阳集》卷29《富文忠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3,哲宗元祐元年十一月条,第9542页。
    1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47《靖康中帙二十二》,第353页上。
    2 (宋)熊克著,顾吉辰、郭群一点校:《中兴小纪》卷6,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3 《宋史》卷363《张悫传》,第11347页。
    4 《宋史》卷363《张悫传》,第11347页。
    5 《宋史》卷363《张悫传》,第11347页。
    6 (宋)陈康伯:《陈文正公文集》卷13《后集·陈氏谱序》。
    7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118《太师大宁郡王吴益出殡祭文》。
    8 《宋史》卷414《史弥远传》,第12418页。
    1 笔者仅见有陈显远《宋哲宗皇帝御书赠司马光“忠清粹德之碑”》(《文博》,1999年12月,第06期,第71、96页)一文,作者意在介绍立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灵崖寺内的“忠清粹德之碑”,仅仅是一篇非学术研究性的短文。
    2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8《韩思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4273页。
    3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3057页。
    1 (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赵中令公普神道碑》。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太宗淳化三年秋七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738页。
    3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256《赵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8939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9,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2273页。
    5 (宋)王应麟:《玉海》卷31《圣文·至道制赵普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第601-602页。
    6 (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3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2,仁宗宝元元年十一月戊午条,第2886-2887页。
    2 《宋史》卷310《王曾传》,第10186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9,第2273页。
    4 (宋)王称撰,赵铁寒主编:《东都事略》卷51《王曾传》,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9年。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2,仁宗庆历四年九月戊辰条,第3699页。
    1 关于这一问题参见赵明诚《金石录》(金文明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所考,是书卷9称“唐左仆射裴耀卿碑,许孟容撰,归登八分书并篆,元和七年十一月”(第177页),而卷29《唐左仆射裴耀卿碑》(第530-531页)对王子融所献碑额一事辩证尤详。
    2 《宋史》卷311《吕夷简传》,第10210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2,仁宗宝元元年十一月戊午条,第2887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1,仁宗庆历七年冬十月条,第3888页。
    5 (宋)王辟之撰,吕友仁点校:《渑水燕谈录》卷9《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14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8、9,第2272、2273页。
    2 (宋)王明清撰:《挥麈录·后录》卷之7,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10月,第164页。
    3 (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3页。
    1 《宋史》卷257《李继隆传》云“卒,年五十六。车驾临哭之恸,为制服发哀。赠中书令,谥忠武”,第8969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仁宗皇祐三年九月条,第4108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9,第2273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6,哲宗元祐四年五月条,第10297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0,仁宗皇祐三年三月条,第4087页。
    6 (宋)欧阳修撰:《程文简公琳旌劳之碑》,(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4。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9,第2273页。
    8 (宋)欧阳修撰:《程文简公琳旌劳之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4。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1,仁宗庆历七年冬十月条,第3888页。
    2 (清)钱大昕着,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卷77《宋史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074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9,第2273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13,第2275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13,第2275页。
    3 《宋史》卷471《蔡确传》,第13701页。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祟儒6之13,第2275页。
    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13,第2275页。
    1 王明清撰:《挥座录·后录》卷之7,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10月,第164页。
    2 (宋)王应麟编:《玉海》卷34《圣文·皇祐篆牌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640页上。
    3 (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上)《甲集》卷9《故事·渡江后赐墓碑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89页。
    1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6,建炎四年八月甲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7月,第697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15,第2276页。
    3 《宋史》卷384《陈康伯传》,第11807页。
    4 (宋)陈康伯:《陈文正公文集》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13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 (宋)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17“乾道元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182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21,第2279页。
    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22,第2279页。
    8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之7,第164页。此处杨正父即杨存中,《宋史》卷367《杨存中传》云“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第11433页),正父当为正甫之误。
    9 《宋史》卷351《郑居中传》,第11104页。
    10 (清)赵宏恩《(乾隆)江南通志》卷39《舆地志》,其文云“循王张俊墓,在无锡县青山湾。俊字子英,成纪人,官节度使,封清河郡王,追封循王,谥忠烈。高宗御书碑额曰安民保泰翊戴元勋之碑,建寺墓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俊字子英”有误,《宋史》卷369《张俊传》称“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第11469页),绍兴二十四年八月丙午“追封张俊为循王”(《宋史》卷31《高宗八》, 第580页)。
    1 (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3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1,仁宗庆历七年冬十月条,第3888页。
    3 从笔者统计的宋代御赐神道碑额情况来看,许多碑额获赐时间史未详载,因此文章所举碑额事例多以碑主卒葬时间为先后顺序,少数碑额或以确切的赐额时间为序。这里将李迪碑额作为仁宗主动篆赐的第一块碑额,而视王曾碑额为臣僚乞请篆赐的第一块碑额,拟在后文中进行考察。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2,仁宗皇祐四年五月条,第4146页。
    2 (宋)欧阳修撰:《晏元献公殊旧学之碑》,(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3。
    3 (宋)文彦博:《潞公集》卷20《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丞谥文庄高公神道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宋)叶梦得撰,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75页。
    5 (元)脱脱等:《宋史》卷285《刘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9607---9608页。
    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之16,第2405页。
    7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87《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 (宋)王硅撰:《宋元宪公庠忠规德范之碑》,(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7。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六月条,第6517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7,神宗元丰元年闰正月条,第7034页。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之16,第2405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6,哲宗元祐元年四月条,第9118页。
    1 (宋)王明清撰:《挥麈录·余话》卷2,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10月,第311页。
    2 (宋)苏轼撰:《司马文正公光忠清粹德之碑》,(宋)杜大硅《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6。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5,哲宗元祐三年冬十月条。第10069页。
    4 (宋)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581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1,哲宗元祐五年夏四月条,第10619页。
    6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7页。
    7 (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16《冯文简公京传》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7,哲宗元祐六年夏四月条,第10944页。
    2 (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卷第26,第646页。
    3 (宋)曾肇撰:《范忠宣公纯仁世济忠直之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一。
    4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76之65,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4128页。
    5 (宋)葛胜仲:《丹阳集》卷12《枢密吴公墓志铭》,丛书集成续编本第10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6 《宋史》卷350《赵隆传》,第11091页。
    7 (宋)王明清撰:《挥麈录·后录》卷7,第165页。
    8 (宋)曾敏行撰:《独醒杂志》卷2,《知不足斋丛书》本。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仁宗皇祐三年九月条,第4108页。
    2 《宋史》卷281《寇准传》,第9534页。
    3 (宋)孙拆撰:《寇忠愍公准旌忠之碑》,(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2。
    4 《宋史》卷310《李柬之传》,第10175页。
    5 (宋)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4,第182页。
    6 《宋史》卷290《曹利用传》,第9709页。
    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仁宗嘉祐五年六月条,第4212页。
    1 (明)蔡懋昭:《(隆庆)赵州志》卷7,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
    2 (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10《完美集序》,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2005年。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6,哲宗元祐四年五月条,第10297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7,哲宗元祐五年春正月条,第10549页。
    5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1,第2609页。
    6 (宋)赵雄撰:《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3。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21,第2279页。
    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22,第2279页。
    3 (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上)《甲集》卷9《故事·渡江后赐墓碑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89页。
    4 (宋)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1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68页。
    5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附志《总集类·皇朝名臣经济奏议一百五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217页。
    6 《宋史》卷414《史弥远传》,第12416页。
    7 《宋史》卷46《度宗》,第894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2,仁宗宝元元年十一月条,第2887页。
    2 (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3页。
    3 《宋史》卷311《吕夷简传》,第10210页。
    4 《宋史》卷311《张士逊传》,第10218页。
    1 (宋)胡宿:《文恭集》卷3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22《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月,第348页。。
    3 (宋)欧阳修撰:《程文简公琳旌劳之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4。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5,哲宗元祐二年二月条,第9629页。
    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1,哲宗元祐三年五月条,第10000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2,哲宗元祐五年五月条,第10639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8,神宗元丰七年八月条,第8352页。
    3 (宋)苏轼撰:《赵清献公林爱直之碑》,(宋)杜大圭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集卷8。
    4 (宋)徐自明编,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9,第540页。
    5 《宋史》卷351《郑居中传》,第11104页。
    6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6,第697页。
    7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0,第2775页。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6之19,第2278页。
    2 (宋)王曮撰:《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4。
    3 《宋史》卷383《陈俊卿传》,第11790页。
    4 (宋)陈宓:《龙图陈公文集》卷10《题先君正献奏议遗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宋)楼钥撰:《攻媿集》卷93《神道碑·忠文耆德之碑》,《四部丛刊初编》第219种第1128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1922年。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2,仁宗嘉祐五年十一月条,第4651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仁宗皇祐二年秋七月条,第4049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3,神宗熙宁九年二月条,第6681页。
    4 (宋)王珪撰:《高卫王琼决策定难显忠基庆之碑》,(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9。
    1 《宋史》卷289《高继勋传》,第9696页。
    2 (宋)王珪撰,《高康王继勋克勤敏功钟庆之碑》,(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9。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0,仁宗皇祐三年三月条,第4087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3,哲宗元祐六年八月条,第11053页。
    1 肖红兵:《御赐碑额所见北宋中后期的君臣关系》,《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6期,第122-124、91页。
    (汉)班固等撰:《白虎通》,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戴德撰,(南北朝)卢辩注:《大戴礼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汉)何晏撰:《论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汉)郑玄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北周)庾信撰,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褚亮撰:《褚亮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颜真卿撰:《颜鲁公文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4年。
    (唐)张九龄撰,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蔡幼学撰:《育德堂外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陈均编,许沛藻等点校:《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窦仪等编:《宋刑统》,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杜大硅撰:《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宋)范垧、林禹撰:《吴越备史》,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宋)高承撰,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宋)洪适撰:《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李攸撰:《宋朝事实》,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宋)李埴撰,燕永成校正:《皇宋十朝纲要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宋)林駉,黄履翁编:《古今源流至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宋)吕大钧撰:《吕氏乡约乡仪》,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2003年。
    (宋)吕中撰,张其凡、白晓霞整理:《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等编,(清)阮元辑:《太常因革礼》,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潘自牧编撰:《记纂渊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彭百川撰:《太平治迹统类》,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1年。
    (宋)钱若水修,范学辉校注:《太宗皇帝实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宋)孙逢吉撰:《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汪藻撰,王智勇笺注:《靖康要录笺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宋)王称撰,赵铁寒主编:《东都事略》,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9年。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宋)王溥撰:《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王应麟等编:《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谢深甫撰,戴建国点校:《庆元条法事类》,杨一凡、田涛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一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宋)谢维新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熊克撰:《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5年。
    (宋)熊克著,顾吉辰、郭群一点校:《中兴小纪》,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宋)徐梦莘编:《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徐自明编,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杨仲良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叶梦得撰:《石林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佚名编:《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宋)佚名编,汝企和点校:《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宋)佚名编:《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宋)曾巩撰,王瑞来点校:《隆平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宋)赵汝愚撰:《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郑居中等编:《政和五礼新仪》,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宋)朱熹撰:《家礼》,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司马光撰:《书仪》,江苏书局,清同治七年(1868年)刻本。
    (宋)朱熹撰:《宋名臣言行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宋)祝穆等辑:《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元)佚名撰:《宋史全文》,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元)佚名撰,王瑞来笺证:《宋季三朝政要》,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明)陈邦瞻撰:《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丁传靖编:《宋人轶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清)黄以周等辑,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清)黄以周撰,王文锦点校:《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清)王先谦撰,沈啸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宋)毕仲游撰,陈斌校点:《西台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蔡襄撰,吴以宁点校:《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宋)曹勋撰:《松隐文集》,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41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宋)曹彦约撰:《昌谷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5年。
    (宋)晁补之撰:《鸡肋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1922年。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陈康伯撰:《陈文正公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范纯仁撰:《范忠宣公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宋)范仲淹撰:《范文正公集》,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宋)范祖禹撰:《范太史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宋)葛胜仲撰:《丹阳集》,《丛书集成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宋)韩琦撰:《安阳集》,李之亮、徐玉英笺注:《安阳集编年笺注》,成都: 巴蜀书社,2000年。
    (宋)韩维撰:《南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韩元吉撰:《南涧甲乙稿附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胡宿撰:《文恭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胡寅撰,容肇祖点校:《崇正辩斐然集》(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宋)李若水著:《李忠愍公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刘攽撰:《彭城集》,《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宋)刘挚撰:《忠肃集附拾遗》,《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楼钥撰:《攻媿集》,《四部丛刊初编》第219种,第1128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1922年。
    (宋)楼钥撰,顾大朋点校:《楼钥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吕祖谦撰:《宋文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欧阳修撰:《欧阳文忠公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月。
    (宋)彭龟年撰:《止堂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司马光撰:《温国文正公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宋)宋祁撰撰:《景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宋庠撰:《元宪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苏轼撰,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编:《苏轼全集校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苏颂撰,王同策、管成学等点校:《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孙觌撰:《鸿庆居士集》,武进:盛氏重印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宋)田锡著,罗国威校点:《咸平集》,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王得臣撰,俞宗宪校点:《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王硅撰:《华阳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王禹偁撰:《小畜集》,《万有文库》丛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宋)文彦博撰,郝继文标点:《文潞公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宋)吴泳撰:《鹤林集》,《宋集珍本丛刊》儒藏系列第7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宋)杨亿撰:《武夷新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宋)余靖撰:《武溪集》,《宋集珍本丛刊》儒藏系列第3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宋)曾巩撰:《元丰类稿》,《宋集珍本丛刊》儒藏系列第11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宋)曾肇撰:《曲阜集》,(民国)胡思敬辑:《豫章丛书·四宋人集》,南昌:南昌古籍书店,1985年。
    (宋)赵林撰:《赵清献公文集》,《宋集珍本丛刊》儒藏系列第6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宋)赵湘撰:《南阳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周必大撰:《文忠集》,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刻本。
    (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宋)蔡绦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黄震撰:《黄氏日钞》,钟肇朋选编: 《读书记四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李心传撰,崔文印点校:《旧闻证误》,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宋)李麃撰,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陆游撰,孔凡礼点校:《家世旧闻》,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宋)王辟之撰,吕友仁点校:《渑水燕谈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王明清撰:《挥麈录》,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宋)王林撰,诚刚点校:《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徐度撰,尚成校点:《却扫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叶梦得撰,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曾敏行撰,朱杰人标校:《独醒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张邦基撰,孔凡礼点校:《墨庄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赵升撰,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赵与时撰,傅成校点:《宾退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常棠撰:《<绍定>澉水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陈公亮修,刘文富纂,李勇先校点:《<淳熙>严州图经》,《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乙编》第2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陈耆卿撰,徐三见点校:《<嘉定>赤城志》,(清)宋世荣辑:《台州丛书乙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宋)范成大撰,陆振徒校点:《<绍定>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钱可则修,郑傜、方仁荣等撰,李勇先校点:《<景定>严州续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乙编》第1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梁克家撰,李勇先校点:《<淳熙>三山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宋)项公泽修,凌万顷、边实等纂,李勇先校点:《<淳祐>玉峰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乙编》第3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卢宪撰:《<嘉定>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罗浚撰:《<宝庆>四明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李勇先校点:《<淳熙)新安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宋)梅应发撰:《<开庆>四明续志》,《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附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施谔撰:《<淳祐>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施宿撰:《<嘉泰)会稽志》,《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史能之撰:《<咸淳>毗陵志》,《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孙应时撰:《<宝祐>重修琴川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谈钥撰:《(嘉泰)吴兴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宋)杨潜撰:《<绍熙>云间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87册,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2年。
    (宋)张淏撰:《<宝庆>会稽续志》,《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张津撰:《<乾道>四明图经》,《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赵与泌修,黄严孙纂,李勇先校点:《<宝祐>仙溪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宋)周淙撰:《<乾道>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周应合撰,王晓波校点:《<景定>建康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明)蔡懋昭撰:《<隆庆>赵州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
    (清)顾炎武撰:《历代宅京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王昶撰:《金石萃编》,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清)赵宏恩等修:《<乾隆>江南通志》,扬州:广陵书社,2010年。《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乙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宋代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钱大昕撰,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秦蕙田撰:《五礼通考》,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
    (清)徐乾学撰:《读礼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袁枚撰:《随园随笔》,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第五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昭槤撰,冬青校点:《啸亭杂录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黄以周撰,王文锦点校:《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4月。
    陈华文著:《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陈戌国著:《中国礼制史·宋辽金夏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程民生著:《宋代物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邓恭三著:《宋韩忠武公世忠年谱》,王云五主编: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二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邓小南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邓小南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丁凌华著:《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葛金芳著:《两宋社会经济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郭文佳著:《宋代社会保障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12年。
    黄正建主编:《<天圣令>与唐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裕民著:《宋人生卒行年考》,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罗开玉著:《丧葬与中国文化》,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
    苗书梅著:《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钱穆著:《理学与艺术》,《宋史研究集(第七辑)》,台北:台湾书局,1974年。
    台师大历史系等主编:《新史料、新观点、新视角:<天圣令论集>》,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汤勤福、王志跃著:《宋史礼志辩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王国维著:《静奄文集续编·宋代之金石学》, 《王国维遗书(第5册),1983年。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吴怀祺著:《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吴丽娱著:《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徐吉军、方建新著:《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徐吉军著:《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游彪、尚衍斌、吴晓亮等著:《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游彪著:《宋代荫补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虞云国著:《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虞云国著:《两宋历史文化丛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虞云国著:《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张剑光著:《入土为安:图说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
    张捷夫著:《中国丧葬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张其凡著:《宋代政治军事论稿》,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希清等著:《宋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郑骞著:《宋人生卒考示例》,台北:华世出版社,(民国16年1月)1927年。
    朱瑞熙、程郁著:《宋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朱瑞熙、张邦炜等著:《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年。
    朱瑞熙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法)谢和耐著,马德程译:《南宋社会生活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年。
    (美)费正清、赖肖尔主编,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美)费正清著:《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美)刘子建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日)衣川强著:《宋代官僚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2006年。
    (日)衣川强著,郑梁生译:《宋代文官俸给制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曹玮:《东周时期的賵赙制度》,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
    陈巍、董劭伟:《汉末三国中使考》,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陈巍、黄燕:《中使考源》,《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陈显远:《宋哲宗皇帝御书赠司马光“忠清粹德之碑”》,《文博》,1999年第6期。
    崔学霞:《辽朝辍朝制度考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戴建国:《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杜林渊:《东汉賵赙制度研究》,《东南文化》,2007年第2期。
    杜林渊:《西汉賵赙礼俗研究》,《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郭文佳:《宋代官员优恤述论》,《求索》,2005第6期。
    黄宽重:《“嘉定现象”的研究议题与资料》,《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
    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凌郁:《南宋高庙配享之争考实》,《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刘军:《北魏护丧制度考》,《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牟发松:《文化接受视野中的唐宋变革述论》,《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1期。
    皮庆生:《宋代的“车驾临奠”》,《台大历史学报》,2004年第33期。
    齐书深:《汉代赙赠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
    秦大树:《宋代丧葬习俗的变革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唐研究》,2005年第11期。
    汤巧蕾:《金代辍朝制度初探》,《东方博物》,2005年第4期。
    王铭:《辇舆与威仪:唐宋葬礼车舆仪制的等级性与世俗化》,《民俗研究》,2013年第5期。
    王铭:《中古以降丧葬礼制的下移:以方相、魌头使用等级为例》,清华大学历史系“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国际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年。
    王伟:《明代的因丧辍朝》,《古代文明》,2011年第4期。
    王志跃:《宋代国家、礼制与佛教的互动考论》,《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吴敬:《宋代厚丧薄葬和葬期过长的考古学考察》,《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吴丽娱:《关于唐<丧葬令>复原的再检讨》,《文史哲》,2008年第4期。
    吴丽娱:《说说“举哀成服”与“举哀挂服”》,《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
    吴丽娱:《唐宋时代的诏葬与敕葬》,《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28日第003版。
    吴丽娱:《葬礼的炫耀——关于天圣<丧葬令>的启迪》,《文史知识》,2007年第3期。
    吴羽:《<政和五礼新仪>编撰考论》,《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
    夏晓臻:《唐代辍朝制度考述》,《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谢宝富:《北朝诏赠赙物研究》,《北大史学》,1998年第6期。
    徐吉军:《论宋代厚葬》,《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
    杨果、赵治乐:《宋人谥号初探》,《史学月刊》,2003第7期。
    虞云国:《何以文人不自由》,《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2013年10月30日第010版。
    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张邦炜:《两宋时期的丧葬陋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第1期。
    朱瑞熙:《宋代的丧葬习俗》,《学术月刊》,1997年第2期。
    朱振宏:《隋唐辍朝制度研究》,《文史》,2010年第2期。
    韩悦:《宋代丧葬典礼考述》,杭州: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硕士论文,2012年。
    刘钟:《宋朝辍朝制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07年。
    尚小康:《唐代辍朝制度研究》,广州:暨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13年。
    唐飞:《唐代中使研究——以中使与唐代政治、军事之关系为中心》,扬州: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10年。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开封: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9年。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4年。
    王志跃:《<宋史·礼志>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2010年。
    张玲:《宋代铺户问题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12年。
    赵明路:《周代賵赙制度》,成都:四川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07年。
    朱鹏东:《唐代賵赙礼俗研究》,延安:延安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12年。
    《宋人传记资料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昌彼得等编,王德毅增订:《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李国玲编撰:《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李献奇、郭引强编著:《洛阳新获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乔栋、李献奇等编著:《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沈治宏等编:《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年。
    王蓉贵等编:《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续编》,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
    吴洪泽,尹波主编:《宋人年谱丛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虞云国主编:《宋代文化史大辞典(上、下册)》,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7。
    程应缪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宋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