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拜占庭教会音乐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拜占庭教会音乐指拜占庭帝国东正教教会使用的音乐,其是拜占庭帝国艺术文化的重要分支。拜占庭教会音乐的发展不仅与东正教相辅相成,还与拜占庭帝国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拜占庭音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拜占庭的艺术文化,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东正教与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史。
     拜占庭教会音乐在西方学术界早已引起广泛关注,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之后,西方的拜占庭音乐学已走向成熟。无数西方学者在整理、译解拜占庭音乐手稿、探讨其源头、本质和文化地位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相比之下,只是在近些年来,才有不少国内学者投身于拜占庭音乐的研究之中,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
     本文主要考察拜占庭教会的音乐的发生发展历史,并试图探讨其源头、本质、文化地位等。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章,分别探讨拜占庭教会音乐的界定、源头、发展及影响。首先第一章对拜占庭教会音乐的含义进行界定。学术界目前对拜占庭音乐的定义尚有争议,而且存在着一定的术语混用现象。本文将其定义为拜占庭帝国内部所有教会的音乐活动,主体是在教会各种仪式中、用希腊语吟唱的赞美诗,时限则为330年新都君士坦丁堡正式启用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二章探讨拜占庭教会音乐的源头。学术界普遍认可拜占庭教会音乐是融合东西方因素而来,但对这些“东西方因素”具体所指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早期基督教音乐为拜占庭教会音乐提供了传统和实践活动,古希腊音乐为其提供了理论和思想,这二者均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第三章主要介绍教会音乐在拜占庭帝国的发展。笔者主要介绍赞美诗和记谱法的发展。其中赞美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先后出现的三种诗歌形式上,即特罗帕里翁、康塔基昂、卡农。这三种诗歌形式均是拜占庭音乐发展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后两种,不仅在当时催生出许多优秀作品,还一直在东方教会沿用至今。而真正意义上的记谱法,即拜占庭纽姆谱出现于9或10世纪,并在拜占庭帝国经历了早期、中期的发展。中期拜占庭纽姆谱已经是比较成熟规范的记谱法,其与拜占庭音乐的调式体系“八声”一起,决定了拜占庭旋律与作曲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分三个部分探究了拜占庭教会音乐的影响。首先,在拜占庭帝国内部,教会在宣扬东正教教义、渲染教会礼拜仪式、控制信徒精神生活以及宣扬帝国国威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其次,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教会音乐并未随之消失,而是在东方教会(主要指希腊与斯拉夫教会)中继续发展并沿用至今。虽然由于不同的内外环境,各东方教会的音乐后来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但直到今日,它们都遗留了大量的拜占庭音乐的因素。第三个方面体现在东西方教会音乐的关系上。二者事实上同出一源,而且西方教会音乐最初的记谱法与调式系统均受到了拜占庭音乐的深刻影响,所以早期东西方教会音乐中包含大量的相似之处。后来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传统文化背景,二者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二者之间始终有着一定的联系。
     而通过上述四章的分析与探讨,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学者在研究拜占庭教会音乐时必须跳出以西方为中心的固有思想,因为其是与西方教会音乐相对应而存在的。拜占庭音乐可被视为西方音乐发展史中的一个环节,但又不不可简单地划归到西方音乐发展史之中。第二,拜占庭教会音乐的发展史绝非学术界长期认为的停滞或者倒退。仔细研究拜占庭教会音乐的发展史便可发现,不管是赞美诗还是拜占庭纽姆谱,都有自己的纵向发展轨迹。最后,拜占庭音乐本质上是东正教会礼拜仪式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东正教会服务的且始终与礼拜仪式密不可分。
Byzantine church music refers to the music which was used in the Orthodox Church inByzantine Empire, and it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yzantine art. Byzantine church music had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Eastern Orthodoxy and Byzantine Empire,and through the studiesof Byzantine church music, we could understand not only the Byzantine art, but also thehistory of Eastern Orthodoxy and Byzantine Empire more deeply.
     In Western academic circle, Byzantine music ha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they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e collection and decipherment of ancient musicalmanuscripts, and they also made many discussions on the source, nature and status ofByzantine music. In contrast, only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domestic scholars begin todevote themselves into the study of Byzantine music.
     This paper tried to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Byzantine church music, and its main part was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which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sourc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of Byzantine church music seperately. The first chapter defined Byzantine church music as allmusical events which occurred in the church in Byzantine Empire from330-1453, and itsmost important part were hymns and Byzantine neume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d the origin of Byzantine church music. Most scholars agreethat Byzantine church music involved large eastern and western elements, and this paper alsoapproved it. And further, early Christian music provided practice and tradition for Byzantinemusic, while ancient Greek music provide musical theory and thought.
     Next,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yzantine church music, andthis development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Byzantine hymns and neumes. In Byzantine Empire,three poetical forms, Troparion, Kontakion and Kanon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and all ofthem wer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Byzantine church music. Byzantine neumes was akind of musical notation, it appeared in9th or10th century and has matured before the fall ofByzantine Empire, and affected Byzantine melody heavily.
     And then, the influence of Byzantine music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First, inByzantine Empire, it helped to advocate the religious doctrine of Eastern Orthodoxy, tostrengthen the atmosphere of liturgical rite, and to publicize the prestige of Byzantine Empire.Second, after the fall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the church music survived in the OrientalOrthodox Churches, especially in Modern Greek churches and Slav churches. Third, theEastern and Western Christian music had a complex relationship. In fact, they had commonsources, and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Western church music was affected by Byzantine musicheavily. But then,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tradi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 took different paths at last.
     Finally, there were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Byzantine church music was a counterpart ofthe Western Christian music, and i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Second, Byzantine music had anunique tra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ird, in essence, Byzantine church music was anindispensible part of Orthodox liturgical rite, and it serviced mainly for the Orthodox church.
引文
2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4页。
    1见郑玮,《中国学者对拜占廷史研究综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2即姜丹翻译的《拜占庭音乐》,见陈志强,《我国拜占庭文化研究的新动向》,《世界历史》,2007年第6期,第34页。
    3赵仲明,《史学理论与实践——1980-2000年中国西方音乐史编撰研究》,《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年第3期。
    1伏尔泰:《历史怀疑论》,转引自陈志强:《拜占廷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王莹:《拜占庭音乐与颂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年。
    2G. A. Villoteau, Description De L’égypte, Paris:C.L. F. Panloicke,1826.
    3李应华、郑铧:《西方音乐史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第47页。
    4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p.13.
    5关于拜占庭纽姆谱的起源问题,参见本文第三章。
    1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姜丹译,2002年第4期,第72页。
    2Diane Touliatos,“Reasearch in Byzantine Music Since1975”, Acta Musicologica, Vol.60, Fasc.3(Sep.–Dec.,1988), p.205.
    3按字面意思应译作“晚期拜占庭”,但可以看出,该早、中、晚期的划分与拜占庭帝国历史阶段并不相符。为避免混淆,毕祎在《拜占庭圣咏初探》中将其译作“后拜占庭”,本文取其译法。
    4H. J. W. Tillyard,“Recent Byzantine Studies”, Music﹠Letters, Vol.35, No.1(Jan.,1954), p.31.
    1Diane Touliatos,“Reasearch in Byzantine Music Since1975”, p.206.
    1Milo Velimirovi,“The 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in Slavic Chant”, Acta Musicologica, Vol.44, Fasc.2, Jul.-Dec.,1972,pp.235-265.
    2D Touliatos,“Women Composers of Medieval Byzantine Chant”, College Music Symposium,1984; Cynthia J. Cyrus andOliva Carter Mather,“Rereading absence: Women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music”, College Music Symposium, Vol.38(1988), pp.101-117.
    3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4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章、吴佩华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第24-25页。
    1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犇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58页。
    2彭永启、梁雪菲:《关于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4页。
    1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冯文慈、俞玉慈选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第587页。
    2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4页。
    3何昌林:《中国俗字谱与拜占庭乐谱》,《交响.西安音乐学报》,1985年第3期,第17页。
    4凌强:《应该加强对拜占庭历史的研究》,转引自陈志强:《我国拜占庭文化研究的新动向》,《世界历史》,2007年第6期,第123页。
    5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外国音乐辞典》,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
    1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3年,第42页。
    2王莹:《拜占庭音乐与颂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年,第39页。
    3林海兰:《拜占庭音乐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1年,第35-36页。
    4刘亭汝:《中世纪拜占庭圣咏的特殊性初探》,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第33页。
    5张雯霸:《浅析东正教音乐》,《美与时代(下),》2011年第3期,第82-83页。
    1卢广瑞:《国际音乐学学会(IMS)“巴尔干半岛区域的音乐研究”在希腊举行》,《人民音乐》,2012年第2期,第31页。
    1居其宏、冯效刚:《音乐学文论写作》,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转引自http://www.docin.com/p-419900504.html(2014.3.29)。
    1康讴主编:《大陆音乐辞典》,台北:大陆书店,一九八〇年初版
    2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外国音乐辞典》,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
    3两本辞书的前言中都介绍了其主要依据的国外辞书,《大陆音乐辞典》为《哈佛音乐辞典》(Harvard Dictionary ofMusic),《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和《金色音乐百科全书》(The GoldenEncyclopedia Music),《外国音乐辞典》则为《科林斯音乐百科词典》(Collins music encyclopedia)。
    4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姜丹译,2002年第4期,第72页。
    1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London: Macmilan PublishersLimited,1980, p.553.
    2此处由笔者从英文译来,后文中“chant”均会译为“圣咏”,而上文《大陆音乐辞典》中词条“拜占庭歌调”(ByzantineChant)为编者翻译,遂未做改动。
    3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edited by Don Michael Randel,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6, p.116.
    4肯尼迪、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5http://en.wikipedia.org/wiki/Byzantine_music(2014.3.29)。
    6R. R. Terry,“The Music of the Byzantine Liturgy”, Proceedings of the Musical Association,35th Sess.(1908-1909), p.53.
    1R. R. Terry,“The Music of the Byzantine Liturgy”, p.54.
    2Ibid., p.56.
    3H. J. W. Tillyard,“Byzantine Music”, Music﹠Letters, Vol.4, No.3(Jul.,1923), p.269.
    4Tillyard,“Medieval Byzantine Music”,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23, No.2(Apr.,1937), p.201.
    5Ibid, p.202.
    6文中既出现了“拜占庭音乐”,亦有“拜占庭教会音乐”(Byzantine church music),作者未做区分。见Wellesz Egon,“Byzantine Music”,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Musical Association,59th Sess.(1932-1933), pp.1-22.
    7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
    8Jeffreys, Haldon,&Cormack, The Oxford Handbook of Byzantine Stud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p.915.
    9三类分别为(a) the transmission,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late antique writings on music;(b) secular vocal andinstrucmental performance, diverse in form and function and ranging from music for imperial ceremonies to folk song; and
    (c) the practices and repertories of Christian sacred song……。
    1所谓蓝党(Veneti[Β νετοι])和绿党(Prasini[Πρ σινοι]),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马车赛中,每一场比赛最多不能超过四架马车,而且每个马车夫都要穿着他所在派别颜色的衣服,所以在罗马形成了四个派别,蓝党,绿党、白党和红党,而其中蓝党和绿党最为重要。拜占庭帝国继承了这四个派别划分,最强的派别依然为蓝党和绿党。
    2转引自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02.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09.
    1水力风琴的记载最早见于亚历山大城的希罗(Hero of Alexandria)的《气体论》(Pneumatica),拜占庭帝国早期应仍在使用。
    2转引自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06.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03.
    2最有名的是致敬皇帝约翰八世(帕里奥洛加斯)(John VIII Palaeologus,1425年-1448年在位)和大主教约瑟二世
    (Joseph II,1425年-1439年在位)的欢呼歌,可追溯到1433年。
    3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犇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4页。
    1约翰列举的其中轻喜剧包括:(1)palliata,主要取材自希腊生活场景;(2)togata,取材自罗马生活场景;(3)Atellana,类似于羊人剧;(4)tabernaria,伴随音乐舞蹈的喜剧;(5)Rhinthonics,由六步格诗组成的喜剧,以及(6)planipedaria
    和(7)模仿剧。
    2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86.
    3赵曙薇:《失落的辉煌古罗马人生活探秘》,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年。
    5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82.
    6此处指公元691年的颁布的教会法第62条,具体见下文。
    1王以欣:《神话与竞技——古希腊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赛会起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2让-诺埃尔·罗伯特:《古罗马人的欢娱》,王长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3瓦诺耶夫:《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徐家顺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1会饮亦源自古代希腊,是当时社会中普遍的个人消遣方式。该词字面意思为晚餐后的酒宴,实际上并不限于此。在古代希腊,“尽管作为演艺人员妓女也可以参加会饮,但只有男人才能出席。……通常由女长笛演奏者奏乐,有时有其他乐师伴奏……”。参见莱斯莉·阿德金斯、罗伊·阿德金斯:《探寻古希腊文明》,张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79页。
    2转引自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07.
    3Ibid, p.95.
    4Margaret Alexiou, The Ritual Lament in Greek Tradition, Revised by Dimitrios Yatromanolakis and Panagiotis Rolilos,
    5Oxford: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2002, p.34.Jeffreys, Haldon,&Cormack, The Oxford Handbook of Byzantine Studies, p.928.
    6参见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88.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4页。
    2参见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85.
    3罗伯茨:《全球史》上册,陈恒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第391页、第362页。
    4毕祎在其论文中引用米罗·维利米洛维奇的说法,“西方学者把拜占庭圣咏的下限定在中世纪末期,即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的1453年。……而希腊学者则不同意以此作为拜占庭圣咏的终结。在他们看来,如今所有希腊教会中使用的圣咏都属于拜占庭圣咏的研究对象”。而且,他本人认为“希腊学者的观点可能更带有一种民族自豪感的成分”,暗示其认可西方学者的观点,参见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3页。
    1Byzantine Monastic Foundation Documents中,包括了拜占庭帝国时期各阶段、各地的圣典,例如7世纪的Pantelleria:Typikon of John for the Monastery of St. John, the Forerunner on Pantelleria;12世纪的Pantokrator: Typikon of EmperorJohn II Kommeos for the Monastery of Christ Pantokrator in Constantinople;14世纪的Manuel II: Typikion of Manuel IIPalaeologus for the Monasteries of Month Athos等等。见Byzantine Monastic Foundation Documents, edited by JohnThomas and Angela Constantinides Hero, Washington: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2000。
    1康讴主编:《大陆音乐辞典》,台北:大陆书店,一九八〇年初版,第162页。
    2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07页。
    3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44-45.
    1游斌:《基督教史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
    2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3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9页。
    1威利斯顿沃克尔:《基督教会史》,张善玲、段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2卓新平:《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27页。
    3游斌:《基督教史纲》,第14页。关于更详细的信息,见徐怀启:《古代基督教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该说法尚有争议,本文取一般说法。见R. Dean Peterson, The Concis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英文影印版第31页。
    2《塔西佗<编年史>》下册,王以铸、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彼拉图斯即圣经汉译本中的彼多拉。3“19世纪时有学者考证出,《古代事迹》18卷3章3节和20卷9章1节这两处提及耶稣之事的文字是3世纪下半叶基督徒在抄录此书时添加进去的,并非原始史料”,见卓新平:《世界宗教与宗教学》,第229页。
    4游斌:《基督教史纲》,第19页。
    1徐怀启:《古代基督教史》,第25-56页。
    2威利斯顿沃克尔:《基督教会史》,第23页。
    3徐怀启:《古代基督教史》,第96页。
    4《圣经·使徒行传》,2.2-2.4。本文中所有圣经条文均引自中国基督教协会于2009年出版的汉译本圣经,后文中不再重复标注。
    5《使徒行传》第7章中有记载,司提反是说希腊语的犹太人,由于与犹太人的冲突,被石头砸死,成为首名殉道的教徒。据说在此事件后,所有的使徒均外出传教,由此分散至犹太全境。
    6威利斯顿沃克尔:《基督教会史》,第31页。
    1游斌:《基督教史纲》,第35页。
    2《圣经·使徒行传》,15.19-15.20。
    3威利斯顿沃克尔:《基督教会史》,第2页。
    4杨真:《基督教史纲》,第90页。
    5保罗与犹太教徒的冲突即被视为犹太人的内部冲突,参见《圣经·使徒行传》,18:12-18:16。
    6卓新平:《世界宗教与宗教学》,第229页。
    1威利斯顿沃克尔:《基督教会史》,第2页。
    2上引书,第12页。
    3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5页。
    4小普利尼,《书信集》,《致图拉真皇帝》,第10卷96篇。
    5徐怀启:《古代基督教史》,第133页。
    1杨真:《基督教史纲》,第98页。
    2所谓的“米兰声明”也就是我国史书中经常提及的“米兰敕令”,关于“米兰敕令”的记载最早见于尤西比乌斯的《基督教会史》,后世学者长期沿用。但自20世纪30年代起,不断有学者对此说法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米兰敕令”并不是真正的敕令,“而是两位罗马皇帝达成的一项默契”。(参见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17-329页)具体来说,“米兰会晤”与被称为“米兰敕令”的文件的发布时间并不一致,其更可能是李锡尼乌斯写给行省长官的一封书信,称为“尼科米底敕令”更合适些。(参见徐家玲、李继荣:《“米兰敕令”新探》)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该文件并非罗马帝国第一次宣布承认基督徒信仰自由的法令,在311年便有所谓的“伽勒里乌斯宽容法令”的颁布,尽管其后来并未真正落实,但较为详尽的阐述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态度的变化,“为后来所谓的‘米兰敕令’的颁布奠定了基础”。(参见《“伽勒里乌斯宽容敕令”译注》)所以,笔者此处不再使用“米兰敕令”一词,而采取徐家玲教授在《拜占庭文明》一书中的说法。
    3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22页。
    4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36页。
    5兰奇光:《君士坦丁与基督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24卷第1期,第266页。
    6李晓坤:《犹太圣堂音乐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1苏珊M.菲勒:《犹太音乐及其定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余志刚译,2002年第2期,第31页。
    2陈铭道:《与上帝摔跤》,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8页。
    3所谓三组犹太人,指犹太人大离散后、受其居住国各方面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三大族群,“(1)由中欧和东欧犹太人以及美洲移民组成的阿什肯纳兹人(Ashkenazim)。创造了意第绪语和丰富的意第绪文化。(2)瑟法迪姆人是西班牙裔犹太人,创造了地拉诺语。(3)东方犹太人是指居住在中东国家的犹太人,这里的犹太音乐具有地域性特色,多受印度、阿拉伯、土耳其等音乐风格的影响”(参见李晓坤:《犹太圣堂音乐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一般学者在分析犹太人音乐时多分而述之,该作者也是,在对犹太圣堂音乐进行概述后,他分三、四、五章分别论述了三大族群的圣堂音乐。
    4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9,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p.614-645.
    5参见约阿希姆·布劳恩:《古以色列/巴勒斯坦音乐史的若干疑点:史料记载还是考古证据》,《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康荣译,1998年第3期。
    6上引文,第68页。
    7《圣经·创世纪》,4:20-4:21。
    1陈铭道:《与上帝摔跤》,第9-10页。
    2《圣经·创世纪》,4:23-4:24。
    3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9,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617.
    4《圣经·创世纪》,31:27。
    5《圣经·出埃及记》,15:1-15:11。
    1《圣经·历代志上》,15:16-15:24。
    2《圣经·历代志上》,16.4。
    3陈铭道:《与上帝摔跤》,第64页。
    4上引书,第77页。
    5《圣经·撒母耳记下》,6:5。
    1陈铭道:《与上帝摔跤》,第98页。
    2《圣经·诗篇》,137。
    1“Synagogue” from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ynagogue(2014.2.29).
    2J. A. Smith,“The Ancient Synagogue, the Early Church and Singing”, Music﹠Letters, Vol.65, No.1(Jan.,1984), p.2.
    3黄陵渝:《犹太教学》,第181页。
    4李晓坤:《犹太圣堂音乐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5黄陵渝:《犹太教学》,第181页。
    6现代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J. A.Smith提出,在现有文献中根本找不到诸如此类的禁令,但他也承认现在同样没有证据表明会堂音乐中有乐器参与。所以只能认为不管该禁令是否存在,会堂仪式中确实不使用乐器。参见J. A. Smith,“The Ancient Synagogue, the Early Church and Singing”。
    1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3页。
    2李晓坤:《犹太圣堂音乐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3上引文,第14页。
    4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3页。
    1上引书,第4页。
    2犹太音乐对基督教音乐的影响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无数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比较,具体可参考附录中犹太会堂音乐与基督教音乐比较列表,笔者在此不加赘述。
    3《圣经·使徒行传》,2.46,3.1。
    4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54页。
    5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8页。
    6《圣经·哥林多前书》,14:15。
    7《圣经·歌罗西书》,3:16。
    1《圣经·以弗所书》,5:19。
    2转引自杨周怀:《基督教音乐》,第24页。
    3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11页。
    4即上文中使徒保罗谈及的“颂词”,此译法来自汉译版圣经,现代学者一般都译作赞美诗。
    1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13页。
    2转引自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55页。
    1转引自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50.
    2Nomos,希腊音乐术语之一,可理解为“旋律类型”,具体介绍见下节。
    1该图引自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56页。威勒茨书中更为详细,为每句对译,见附录。
    2“早期基督教团体中禁止在礼拜音乐中使用乐器的做法,仍然保持在今天的东正教会中”,见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41页。
    3关于非基督教音乐的讨论,见上章。
    1从神学角度来看,正统基督徒认为仪式中的赞美诗是对天使赞美诗的反应,音乐家不可随意进行创作。
    2参见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12页。
    1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犇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2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67页。
    3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7页。
    4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第67页。
    5如彭永启,虽然沿用了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却把古希腊音乐的时间范畴“定位于公元前5-前4世纪的古典时代前后”。
    6史诗中提到了音乐家菲缪斯以及盲人音乐家德谟多库斯,而且长笛(aulos)已经出现。
    1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第68页。
    2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修子健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页。
    3莱斯莉阿德金斯、罗伊阿德金斯:《探寻古希腊文明》,张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51页。
    4上引书,第452页。
    5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第70页。
    6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7页。
    1四个类别为:体鸣乐器(idiophones)、膜鸣乐器(membranophones)、气鸣乐器(aerophones)和弦鸣乐器
    (chordophones),长笛属于第三类,里拉琴属于第四类。详见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第69-70页。
    2参见孔繁洲:《欧洲音乐文化的渊源——希腊与古罗马音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53-54页
    3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721页。
    4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第68页。可参见欧几里得的《测弦器的分割》,阿里斯多赛诺斯的《和声的原理及要素》和《韵律的要素》,阿里庇乌斯的《音乐导论》。
    5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6页。
    6有人认为关于音乐本质的探讨可追溯至荷马,因为伪普鲁塔克在《论音乐》中提及“伟大的荷马已经教给我们去使用适合人的音乐。为了举例说明在许多情况下它(音乐)所具有的益处,他描述了凭借从智慧的客戎那里学到的音乐的帮助,阿基里斯消除了对阿伽门农的愤怒”,“荷马还告诉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最适合于演奏音乐”。(转引自《西方音乐美学史》,第4页)有人认为这已经是对音乐本质的探讨,但此说法接受度不高,笔者亦不认同。可以说荷马已经模糊认识到音乐的功效,甚至从中也能看出后来的学者如柏拉图思想的萌芽,但尚不能认为荷马已经在有意识地探讨音乐本质。
    1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14页。
    2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第68页。
    3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17页。
    4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47.
    5一般认为《论音乐》一书并非普鲁塔克的作品,遂称为“伪普鲁塔克”。转引自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杨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97页。
    6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7页。
    7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18页。
    8柏拉图:《蒂迈欧篇》47D-E,谢文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44页。
    9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8页。
    1参见柏拉图《理想国》iii.398C--401A,第102-107页;以及《法律篇》ii.656A,《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第402页。
    2“音乐的任何翻新对整个国家是充满危险的,应该预先防止。因为,若非国家根本大法有所变动,音乐风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的”。参见《理想国》IV.424c,第139页。
    3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32页。
    4《法律篇》ii.668A,引自《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8-419页。
    5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第69页。
    6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34页。
    7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7页。
    8《政治学》1340a,引自《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
    279页。
    1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40页。
    2上引书,第43页。原文为“和谐分为七个部分:音符、音程、种类、系统或音程音阶、调或调式、转调和旋律写作”,笔者对术语名词翻译有一定改动。
    3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52.
    4转引自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杨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99页。
    1在中古时代,“四术”与“三科”(文法、修辞、逻辑)并称为“七艺”(Septem artes liberales),是当时教育的主要科目。
    2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53.
    3普罗提诺:《九章集》上册,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4普罗提诺:《九章集》下册,第627页。
    5普罗提诺:《九章集》上册,第28页。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57.
    2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53页。
    3柏拉图:《裴多》,杨绛译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45页。
    4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第181页。
    5“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见《圣经·使徒行传》,17.34。
    6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7(伪)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包利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11-112页。另,该书名为《神秘神学》,其实是《天国等级》、《教会等级》、《神圣名称》以及《神秘神学》的汉译合本。
    1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94页。
    2(伪)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第104页。
    3该句源自圣经,见《圣经·以赛亚书》,3.6。
    4(伪)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第170-171页。
    5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58.
    6拜占庭最杰出的赞美诗作者之一,据说是康塔基昂的开创者,第三章将做具体介绍。
    1转引自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60。
    2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60-61.
    3这几个词均为古希腊音乐术语,其中尼特、希帕特指最低弦与最高弦,帕尔希帕特是次高弦,梅塞是“第一个四音列中的最高者,即中间音”,帕尔梅塞是次中弦。具体参见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29-30页。
    4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63.
    1Ibid, p.62.
    1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159页。
    2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拜占庭帝国》,陈志强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3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第9页。
    1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第19页。
    2徐家玲:《拜占庭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3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第29页。
    1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104页。
    2现在学术界对此次分裂尚有争议,至少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种分裂还仅限于上层,并不为广大民众所知。
    3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88页。
    1玛丽·坎宁安:《拜占庭的信仰》,李志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2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32页。
    3参见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163页。
    4N. H.拜尼斯主编:《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陈志强、郑玮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第83页。
    5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48页。
    6N. H.拜尼斯主编:《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第88页。
    1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7-240页。
    2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51页。
    3玛丽·坎宁安:《拜占庭的信仰》,第109页
    4N. H.拜尼斯主编:《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第89页。
    5亚历山大教会不仅坚持一性论,还开始使用科普特语主持教会仪式,从此脱离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
    6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166页。
    7上引书,第168页。
    8“此前,所有被视为‘全基督教会议’的决议都是用于解决一些压力急迫的教义问题”,而此次会议“只颁布了教诫条款,被视为最后两次基督教全会(第五和第六次基督教主教公会议)决议的补充,所以称为第五/六次基督教主教会议”,参见《剑桥古代史》第11章“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第312页。
    1玛丽·坎宁安:《拜占庭的信仰》,第113页。
    2N. H.拜尼斯主编:《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第105页。
    3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170页。
    4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54页。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69.
    2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88页。
    3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197页。
    4上引书,第209页。
    5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54页。
    6N. H.拜尼斯主编:《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第108页。
    7威利斯顿·沃克尔:《基督教会史》,第74页。
    1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175页。
    2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4页。
    3乐峰:《东正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7页。
    4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第38页。
    5“东西方教会的关系从此更加恶化,特别当十字军人对君士坦丁堡的攻占和无情掠夺受到当时在任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发自内心的赞许时(虽然,他曾经假惺惺地在十字军人攻取扎拉之后,谴责十字军人攻击‘自己的基督教弟兄’的恶行;但是对于君士坦丁堡重回‘主’的怀抱却抱着盛情欢迎的态度),希腊人对‘拉丁人’的民族仇恨心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参见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128-129页。
    1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3页。
    2现代学者的质疑点主要在于,虽然产生时间有先后之别,但特罗帕里翁、康塔基昂与卡农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替代关系。康塔基昂在6世纪初兴起后,特罗帕里翁依然在拜占庭教会仪式中使用并在事实上一直持续到帝国末期。7世纪末卡农兴起并很快在拜占庭礼拜仪式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康塔基昂非但没有消失,还在9世纪又迎来其第二个发展与繁荣阶段。因此,现代学者多认为不能用时间交替明显的阶段进行划分,仅称其为三种诗歌形式即可。参见Alexander Lingas,“The Liturgical Place of the Kontakion in Constantinople”以及Mary B. Cunningham,“The Reception ofRomanos in middle Byzantine Homiletics and Hymnography”,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62(2008), pp.251-260。
    3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557.
    4见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二章。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72.
    2Ibid, p.176.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78.
    1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71页。
    2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79.
    1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19页。
    2因为罗曼诺斯的赞美诗中经常会提起时代大事,而他提及的最后一件事是555年8月发生在君士坦丁堡的地震,而且那首赞美诗明显是在地震刚发生时写成,所以学者推测其可能在地震后不久便去世了。
    3参见William L. Petersen,“The Dependence of Romanos the Melodist upon the Syriac Ephrem: Its Importance for theOrigin of the Kontakion”, Vigiliae Christianae, Vol.39, No.2(Jun.,1985), pp.171-187。
    1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0页。
    2上引文,第20页。
    3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89-190.
    4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58页。
    5N. H.拜尼斯主编:《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第105页。
    6Mary B. Cunningham,“The Reception of Romanos in middle Byzantine Homiletics and Hymnography”, p.251.
    7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460-461页。
    1例如威勒茨在书中用了整整7页(191-197)来分析著名的康塔基昂《圣母颂歌》(Akathistos)是否为罗曼诺斯的作品。这是一首圣母颂,现在一般认为是“塞尔基在击退威胁国都的外来敌人之后,为表达喜悦心情而作的”,见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09页。
    2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557.
    3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0页。
    4康欧主编,《大陆音乐辞典》,第162页。
    5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0页。
    6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557.
    7http://baike.so.com/doc/145092.html (2014.4.4).
    1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3页。
    2上引文,第24页。
    3王莹:《拜占庭音乐与颂诗研究》,第21页。另见Simon Harris,“The ‘Kanon’and the Heirmologion”, Music and Letters,Vol.85, No.2(May,2004), pp.175-197,作者在其中列举了公元5世纪使用的14首圣经短歌的名称。
    4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558.
    1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5页。
    2Mary B. Cunningham,“The Reception of Romanos in middle Byzantine Homiletics and Hymnography”, p.259.
    3王莹:《拜占庭音乐与颂诗研究》,第22页。
    4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5-26页。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06.
    2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第321页。
    3参见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99,以及K. Costas Lagouros,“Byzantinemusical history”, from http://www.liturgica.com/html/litEOLitMusDev1.jsp (2014.44)。
    4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p.199-201.
    1《圣经·撒母耳记上》,1:19。
    2见《圣经·出埃及记》,17:1-17:7。
    3《圣经·哈巴谷书》,2:1,3:3。
    4这是第四首赞歌第三诗节的最后一句,后半句亦是来自圣经,“他的辉煌如同日光,从他手中射出光线”(《圣经·哈巴谷书》,3:4)。
    5《圣经·以赛亚书》,26:9,26:19,26:20,26:21。
    1《圣经·约拿书》,2:4。
    2《圣经·但以理书》,3:17。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15.
    2Ibid., p.223.
    1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558.
    2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7页。
    3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29.
    1Wellesz Egon,“The ‘Akathistos’. A Study in Byzantine Hymnography”,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9/10(1956), p.
    155.
    2王莹,《拜占庭音乐与颂诗研究》,第37页。
    3参见Touliatos-Banker Diane,“Women Composer of Medieval Byzantine Chant”, College Music Symposium, Vol.24, No.
    1(Spring,1984), pp.62-80。
    4Hussey J. M.,“The Byzantine Empire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Som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Historical Society, Fourth Series, Vol.32(1950), pp.84-85.
    5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31页。
    6参见Hussey J. M.,“The Byzantine Empire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Som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49页。
    2Ioannis Papathanasiou and Nikolaos Boukas,“Byzantine notation in the eighth-tenth centuries. On oral and writtentransmission of early Byzantine chant”, p.9, fromhttp://cimagl.saxo.ku.dk/download/73/73Papathanasiou3-12.pdf (2014.4.4).
    3毕祎将其翻译作“朗读标记符号”,《大陆音乐辞典》则译为“古代语音记谱法”,本文取毕祎译法。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47.
    2Ioannis Papathanasiou and Nikolaos Boukas,“Byzantine notation in the eighth-tenth centuries. On oral and written
    3transmission of early Byzantine chant”, p.6.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p.252-253.
    4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51页。
    1上引文,第51页。
    2Ioannis Papathanasiou and Nikolaos Boukas,“Byzantine notation in the eighth-tenth centuries. On oral and writtentransmission of early Byzantine chant”, p.7.
    3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54.
    1歌词大意为“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罗网忽然临到你们,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此图仅为第一部分,全图见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Music and Hymnography, pp.257-258.
    2Ioannis Papathanasiou and Nikolaos Boukas,“Byzantine notation in the eighth-tenth centuries. On oral and writtentransmission of early Byzantine chant”, p.10.
    1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1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128.
    2有学者对其有不同看法,认为“应源自希腊语pneuma(呼吸)与中世纪拉丁语(一口气唱出一组音符)”,见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67页注释,但文中解释更为学术界公认。
    3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7页。
    4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纽姆谱仍有发展,比如对记谱法的统一与简化工作,都是15世纪之后发生的。而直到19世纪,拜占庭纽姆谱才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也是完整意义上的改革”,具体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
    5H. J. W. Tillyard,“Fragment of a Byzantine Musical Handbook in the Monastery of Laura on Mt. Athos”, The Annual of
    6the British School at Athens, Vol.19(1912/1913), pp.95-117.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1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145.
    7参见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五章第三节“早期拜占庭记谱法”。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73.
    2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57页。
    3此图上半部分由威勒茨直接从手稿中抄写,见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77;下半部分为蒂吕阿德转译的现代乐谱形式,见Tillyard, H. J. W.“Byzantine Music about A. D.1100”, The MusicalQuarterly, Vol.39, No.2(Apr.,1953), p.227。而且,威勒茨在书中暗示到,科伊斯林记谱法与蒂吕阿德的安德瑞阿提克记谱法尽管有些细节上的差别,但应该是同一种记谱法,蒂吕阿德在自己论文中也持同样看法。
    1见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81.
    2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57页。
    1Troelsgard Christian: Byzantien Nuemes, A new Inroduction to the middle Byzanine Musical Notation, Copenhagen:Museum Tusculanum Press,2011, p.187.
    2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67.
    3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58页。
    4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86.
    1“在基督教中,肉体和灵魂是两种相对立的概念,蕴含着尘世和天国的对比含义。即便在记谱法中,拜占庭人都不忘温习教义”。见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61页。
    2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7页。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296.
    2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5页。
    1康欧主编:《大陆音乐辞典》,第162-163页。
    2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6页。
    3康欧主编:《大陆音乐辞典》,第348页。
    4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69页。
    5康欧主编:《大陆音乐辞典》,第348页。
    6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302.
    1Tillyard H. J. W.,“The Modes in Byzantine Music”, The Annual of the British School at Athens, Vol.22
    (1916/1917-1917/1918), p.142.
    2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8页。
    3Strunk Oliver,“Intonations and Signatures of the Byzantine Modes”,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31, No.3(Jul.,1945), p.
    340.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305.
    2Ibid., p.305.
    3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8页。
    4上引文,第78页。
    5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76页。
    1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9页。
    2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58页。
    3参见刘亭汝:《中世纪拜占庭圣咏的特殊性初探》,第33页。另外,甚至连毕祎文中都出现这样的话,“拜占庭教会的音乐与罗马教会的音乐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程度……东方的拜占庭圣咏陷入发展的滞缓状态,保持其原有的特色和形态,直到今日”(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33-34页)。
    4刘亭汝:《中世纪拜占庭圣咏的特殊性初探》,第21页。
    5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3页。
    6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401页。
    1见刘亭汝《中世纪拜占庭圣咏的特殊性初探》第三章第一节“偏离纵轴轨迹,另寻他途”。
    2王莹:《拜占庭音乐与颂诗研究》,第39页。
    3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69页。
    1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第73页。
    2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第310页。
    3乐峰:《东正教史》,第25页。
    4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第48页。
    5见乐峰:《东正教史》,第123页。
    6如前文所述,在东正教神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坚持一性论,亚历山大教会在第四次基督教大公会议之后开始脱离“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并且开始以科普特语举行礼拜仪式,之后亚历山大礼仪的影响逐渐仅限于其周边地区。
    7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15-18页。
    1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第109页。
    2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16页。
    3“早期基督教文献。约成书于公元380年。原著或为叙利亚文,今有叙利亚文全本和拉丁文译本残本等。共有8部分,内容包括使徒典章和法令85条,涉及教会选举、按立传道者和传道者的职责等”。参见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第580页。
    4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36页。
    5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48页。
    6“Byzantine Rite”,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Byzantine_Rite (2014.4.3).
    7“他谴责君士坦丁堡的富豪奢侈挥霍、寒门可怜贫穷并存的失衡现象。他也下令修道士和神职人员要亲手工作,畜养牲畜,并且放弃供养他们的收入,不要过豪华奢侈的生活”。参见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第312页。
    8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第48页。
    9来自于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6/400206.pdf (2014.4.3)。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27.
    2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徐凤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8页。
    3上引书,第138页。
    4宫景耀:《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6页。
    5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35页。
    6《圣经·马太福音》,26:26—26:28。
    7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第141页。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38页。
    2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25.
    3乐峰:《东正教史》,第28页。
    4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第168页。
    5康志杰:《基督教的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164页。
    6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第161页。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40页。
    2具体可参见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p.128-129。
    3《圣经·路加福音》,2:29-32。
    4芬兰大主教帕维尔:《东正教信徒如何信仰宗教》,孙明译,来自于http://orthodox.cn/catechesis/polmari/index.html
    (2014.4.3)。
    5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第162页。
    6《圣经·约翰福音》,1:5。
    7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第162页。
    1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第164页。
    2Hussey J. M.,“The Byzantine Empire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Som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p.79-80.
    3“耶稣领他们到柏大尼的对面,就举手给他们祝福。正祝福的时候,他就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见《圣经·路加福音》,24:50。
    4翻译自http://www.orthodox.net/gleanings/kontakia_of_romanos.html(2014.4.2)。
    5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20-21页。
    6Mary B. Cunningham,“The Reception of Romanos in middle Byzantine Homiletics and Hymnography”, p.253.
    1Wellesz Egon,“The Nativity Drama of the Byzantine Church”,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Vol.37, Paris1and2
    (1947), pp.145-151.
    2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第168页。
    3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第795页。
    4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10页。
    1张日元:《拜占庭帝国早起基督教政治角色研究》,《历史教学》,2008年第18期,第57-60页,第59页。
    2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7页。
    3Koder Johnannes,“Imperial Propaganda in the Kontakia of Romanos the Melode”,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62
    (2008), pp.275-291.
    4Wellesz Egon,“The ‘Akathistos’. A Study in Byzantine Hymnography”,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9/10(1956), p.
    144.
    1http://en.wikipedia.org/wiki/Akathist (2014.4.3)。
    2“在进入小亚细亚的同时,波斯人进入了巴勒斯坦,于616年5月初占领了耶路撒冷、埃及和利比亚。耶路撒冷的陷落,现在被基督教徒认为是‘圣城’的耶路撒冷的陷落,对于基督教帝国的拜占庭和对于上帝在人间代理人的皇帝来说,这委实是一场灾难;更坏的是‘真十字架’这一圣物的丧失,它被运至波斯的首都……”,参见《剑桥古代》第11章“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3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72页。
    4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09页。
    5Wellesz Egon,“The ‘Akathistos’. A Study in Byzantine Hymnography”,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9/10(1956), p.6145.Joan Hussey,“The Canons of John Mauropous”,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Vol.37, Parts1and2(1947), p.73.
    7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216页。
    1上引书,第217页。
    2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2页。
    3圣索菲亚教堂原建于君士坦丁一世时期,但在尼卡起义中被焚毁,查士丁尼亲自主持了重建工作。
    4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240页。
    5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58页。
    6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165.
    7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第58页。
    1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245-250页。
    2杨公素:《希腊近代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6页。
    3蒂姆博特威尼、科林博特威尼:《周末读完希腊史》,张曜、万美文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4阿蒂米斯·尼尔科:《智慧希腊》,武海霞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第37页。
    5杨公素:《希腊近代史》,第353页。
    1杨公素:《希腊近代史》,第355页。
    2Iannis Zannos,“Inton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eek and Turkish Music”,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Vol.22
    (1990), p.42.
    3阿蒂米斯·尼尔科:《智慧希腊》,第93页,第30页。
    4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66页。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67页。
    2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4,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379.
    3这是“供美国的希腊教会信徒使用,所以采用英语歌词。应该注意到第二行,在‘Him’和‘Sing’这两个句子中间有一个玛蒂利埃符号,并非该调式的结束音。这是在提示咏唱者……”,参见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67-68页。
    1丁沛、戴桂菊、李锐:《斯拉夫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3,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p.561.
    3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79页。
    4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61页。
    5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0页。
    6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76-377页。
    1黄贤静:《从“罗斯受洗”看拜占庭对俄罗斯宗教的影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月,第34卷第6期,第70页。
    2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78页。
    3黄贤静:《从“罗斯受洗”看拜占庭对俄罗斯宗教的影响》,第72页。
    4所谓“双重信仰”,指多神教与基督教并存,即“上帝、基督和圣徒与多神教诸神并存,基督教的祈祷仪式与多神教的祭祀仪式并存,基督教生活习惯与多神教生活习俗并存”。参见黄贤静:《从“罗斯受洗”看拜占庭对俄罗斯宗教的影响》以及尼米尼科利斯基:《俄国教会史》,丁士超、苑一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1-32页。
    5戴桂菊:《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6上引书,第1页。
    7黄贤静:《从“罗斯受洗”看拜占庭对俄罗斯宗教的影响》,第73页。
    1乐峰:《东正教史》,第159页。
    2王美秀、段琦等:《基督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8页。
    3黄贤静:《从“罗斯受洗”看拜占庭对俄罗斯宗教的影响》,第78-79页。
    4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16页。
    5尼米尼科利斯基:《俄国教会史》,第46页。
    6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16页。
    7来自于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6/400206.pdf (2014.4.3)。
    8尼米尼科利斯基:《俄国教会史》,第46页。
    1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17页。
    2转引自尼米尼科利斯基:《俄国教会史》,第147页。
    3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1页。
    4参见http://www.liturgica.com/html/litEOLit.jsp(2014.4.2)。
    5丁沛、戴桂菊、李锐:《斯拉夫文明》,第41页。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1页。
    2参见Dolskaya-Ackerly Olga,“Some Observations on Seventeeth-Century Music Manuscripts at the Historical Museum inMoscow”, Notes, Second Series, Vol.37, No.2(Dec.,1980), pp.451-454。虽然题名为“17世纪”,其实作者对上世纪80年代莫斯科所藏的各类音乐手稿进行了介绍。
    3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18页。
    4Strunk Oliver,“The Antiphons of the Oktoecho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Vol.13, No.1/3(1960),p.65b.
    1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18页。
    2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3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61页。
    4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0页。
    5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38页。
    6即《路加福音》中马利亚的“尊主颂”:“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圣经·路加福音》,1:46-1:55)
    7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38页。
    8康志杰:《基督教的礼仪》,第118页。
    1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1页。
    2上引书,第31页。
    3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41页。
    1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7页。
    2Mahrt William Peter,“Gregorian Chant as a Fundamentum of Western Music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inging ofa Solemn High Mas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Vol.33, No.3(Dec.,1979), p.23.
    3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354页。
    4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26页。
    5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63页。
    1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14页。
    2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赵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0页。
    3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56页。
    4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62页。
    5关于附加段的具体来源学术界尚有一定的争议,上述说法来自陈小鲁,他还指出,“从在现有基础上作附加这一点上来看,附加段与继叙咏属于同源而且相通,甚至可以说继叙咏是附加段的一个类型”,笔者同意其看法。此外,一般认为附加段是在9-13世纪出现的,这个时间段再加上其具体用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连名字都极相似的、拜占庭教会的特罗帕里翁。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另可参见Strunk Oliver,“TheAntiphons of the Oktoechos”。
    6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54页。
    7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97页。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2页。
    2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66页。
    3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70页。
    4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66页。
    1转引自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68-69页。
    1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68页。
    2康欧主编:《大陆音乐词典》,第804页。
    3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第72页。
    1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第70页。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4页。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3页。
    2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361.
    1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3页。
    2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第15页。
    3毕祎:《拜占庭圣咏初探》,第85页。
    1Egon Wellesz,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p.361.
    2参见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第88-89页。
    3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254页。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16页。
    1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第249页。
    2杨周怀:《基督教音乐》,第88页。
    [1] Alexiou Margaret, The Ritual Lament in Greek Tradition, Revised by Dimitrios Yatromanolakis andPanagiotis Rolilos, Oxford: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2002.
    [2] Angold Michael, Church and Society in Byzantium under the Comneni,1081-1261, Cambridge,1995.
    [3] Angold Michael, The Byzantine Empire,1025-1204: A Political History, London&New York:Longman,1997.
    [4] Barclay William, ed., The Bible and History,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1968.
    [5] Benson Louis F., The Hymnod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New York: Geogre H. Doran,1927.
    [6] Benz Ernst, 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Its Thought and Life, Garden City: Doubleday,1957.
    [8] Conzelmann Hans, History of Primitive Christianity,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1973.
    [9] Cormack Robin, Byzantine A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0] Dagron Gilbert, translated by Jean Birreil, Emperor and Priest,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2003.
    [11] Dickinson Edward,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Music,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37.
    [12] Drane John, Jesus and the Four Gospel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9.
    [13] Ekonomou Andrew J., Byzantine Rome and the Greek Popes: Eastern Influences on Rome and thePapacy from Gregory the Great to Zacharias, A.D.590-752, Lanham: Roman&Littlefield PublishingGroup,2007.
    [14] Freeman Charles, Egypt Greece and Rome: Civ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Mediterrane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5] Frend W. H. C., The Rise of Christianity,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1984.
    [16] Geanakoplos Deno John, Byzantium: Church,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 Seen through ContemporaryEye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17] Hamilton Janet&Hamilton Bernard selected sources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Yuri Stoyanovtranslated old Slavonic texts, Christian Dualist Heresies in the Byzantine World, Manchester&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
    [18] James Liz, A companion to Byzantium, Chichester, West Sussex: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0.
    [19] Jeffrey Richards, The Popes and the Papacy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London&Boston: Routledge&Kegan Paul,1979.
    [20] Harnack Adolf, The Mission and Expansion of Christianity, New York: Harper,1961.
    [21] Kanzhdan, A. P.&Epstein Ann Wharton, Change in Byzantine Culture in the Eleventh and TwelfthCenturies, Berkeley, Los Angeli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22] Kelly J. N. D., 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 New York: Harper,1978.
    [23] Kelly J. N. D., Golden Mouth: The Story of John Chrysostom——Ascetic, Preacher, Bishop,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5.
    [24] Kraft H., Early Christian Thinkers: An Introduction to Clement of Alexandria and Origen, 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1964.
    [25] Louth Andrew, St John Damascene: Tradition and Originality in Byzantine Theology, Oxford an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6] Mango C., The Art of the Byzantine Empire312-1453. Source and Documents, Englewood Cliffs,reprint, Toronto,1986.
    [27] Mango Cyril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Byzantiu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8] Martin Ralph, Worship in the Early Church, Westwood, N. J.: Fleming H. Revell,1964.
    [29] Messenger Ruth Elis, Latin Hymns of the Middle Ages, Fort Worth: Hymn Societr of Amarica,1948.
    [30] Meyendorff John, Byzantine Theology. Historical Trends&Doctrinal Themes, New York: Fordham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from the revised second edition1983.
    [31] Meyendorff John, Byzantine Theology,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87.
    [32] Mokinnon James, Music in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3] Morris Rosemary, Church and People in Byzantium, Birmingham: Center for Byzantine, Ottoman andModern Greek Studies,1990.
    [34] Peterson R. Dean, The Concis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英文影印版,北大出版社,2004年。
    [35] Rautman Marcus, Daily Life in the Byzantine Empire, London: Greenwood Press,2006.
    [36] Runciman Steven, Byzantine Civilisa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1959.
    [37] Sellers R. V., The Council of Chalcedon: A Historical and Doctrinal Survey, London: SPCK,1961.
    [38] Sheldrake Philip, Standing in God’s holy fire, New York: Orbis Books,2001.
    [39] Stead Christopher, Philosophy in Christian Antiquity, Cambridge, U. 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40] Stewart James S., 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Jesus Christ,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2000.
    [41] Straw Carol, Gregory the Great: Perfection in Imperfec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42] Treadgold Warren,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97.
    [43] Troelsgard Christian: Byzantien Nuemes, A new Inroduction to the middle Byzanine Musical Notation,Copenhagen: Museum Tusculanum Press,2011.
    [44] Turnbell Robert, Musical Genius and Religion, London: S. Wellwood Publishers,1907.
    [45] Ulrich Homer and Pisk Paul A., A History of Music and Musical sty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Jovanorich,1963.
    [46] Villoteau G. A., Description De L’égypte, Paris:C.L. F. Panloicke,1826.
    [47] Walker Williston, Great Men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08.
    [48] Wellesz Egon, A History of Byzantine Music and Hymn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49] Westermeyer Paul, The Deum: The Church and Music,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1998.
    [50] Whittow Mark, The Making of Orthodox Byzantium,600-1025,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mpshire,and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6.
    [51] Young Frances, From Necea to Chalced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1983.
    [52] Jeffreys, Haldon,﹠Cormack, The Oxford Handbook of Byzantine Stud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8.
    [1] Alfred J. Swan,“Music of the Eastern Churches”,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22, No.4(Oct.,1936),pp.430-434.
    [2] Cunningham Mary B.,“The Reception of Romanos in middle Byzantine Homiletics andHymnography”,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62(2008), pp.251-260.
    [3] Cyrus Cynthia J. and Mather Oliva Carter,“Rereading absence: Women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music”, College Music Symposium, Vol.38(1988), pp.101-117.
    [4] Dolskaya-Ackerly Olga,“Some Observations on Seventeeth-Century Music Manuscripts at theHistorical Museum in Moscow”, Notes, Second Series, Vol.37, No.2(Dec.,1980), pp.451-454.
    [5] Dubowchik Rosemary,“Singing with the Angles: Foundation Documents ans Evidence for MusicalLife in Monasteries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56(2002), pp.277-296.
    [6] Gallop Rodney,“Folk-Songs of Modern Greece”,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21, No.1(Jan.,1935), pp.89-98.
    [7] Harris Simon,“The ‘Kanon’ and the Heirmologion”, Music and Letters, Vol.85, No.2(May,2004), pp.175-197.
    [8] Holleman A. W. J.,“The Oxyrhynchus Papyrus1786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Greek andEarly Christian Music”, Vigiliae Christianae, Vol.26, No.1(Mar.,1972), pp.1-17.
    [9] Mahrt William Peter,“Gregorian Chant as a Fundamentum of Western Musical Culture: AnIntroduction to the Singing of a Solemn High Mas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Sciences, Vol.33, No.3(Dec.,1979), pp.22-34.
    [10] Maisano Riccardo,“Romanos’s Use of Greek Patristic Sources”,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62(2008), pp.261-273.
    [11] Hussey Joan,“The Canons of John Mauropous”,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Vol.37, Parts1and2(1947), pp.70-73.
    [12] Hussey J. M.,“The Byzantine Empire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Som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Fourth Series, Vol.32(1950), pp.71-85.Synagogue”, The Bulletin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Vol.19, No.1(Sep.,1997), pp.40-51.
    [14] Koder Johnannes,“Imperial Propaganda in the Kontakia of Romanos the Melode”, Dumbarton OaksPapers, Vol.62(2008), pp.275-291.
    [15] Papathanasiou Ioannis and Boukas Nikolaos,“Byzantine notation in the eighth-tenth centuries. Onoral and written transmission of early Byzantine chant”, from fromhttp://cimagl.saxo.ku.dk/download/73/73Papathanasiou3-12.pdf (2014.4.4).
    [16] Petersen William L.,“The Dependence of Romanos the Melodist upon the Syriac Ephrem: ItsImportance for the Origin of the Kontakion”, Vigiliae Christianae, Vol.39, No.2(Jun.,1985), pp.171-187.
    [17] Schirmann Jefim,“Hebrew Liturgical Poetry and Christian Hymnology”, The Jewish QuarterlyReview, Vol.44, No.2(Oct.,1953), pp.123-161.
    [18] Smith J. A.,“The Ancient Synagogue, the Early Church and Singing”, Music﹠Letters, Vol.65, No.1(Jan.,1984), pp.1-16.
    [19] Strunk Oliver,“The Tonal System of Byzantine Music”,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28, No.2(Apr.,1942), pp.190-204.
    [20] Strunk Oliver,“Intonations and Signatures of the Byzantine Modes”,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31,No.3(Jul.,1945), pp.339-355.
    [21] Strunk Oliver,“The Antiphons of the Oktoecho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Vol.13, No.1/3(1960), pp.50-67.
    [22] Swan Alfred J.,“Music of the Eastern Churches”,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22, No.4(Oct.,1936),pp.430-434.
    [23] Swan Alfred J.,“Old Byzantine and Russian Liturgical Chant”,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Musicological Society, No.8(Oct.,1945), pp.22-23.
    [24] Terry R. R.,“The Music of the Byzantine Liturgy”, Proceedings of the Musical Association,35th Sess.(1908-1909), pp.53-67.
    [25] Tillyard H. J. W.,“Fragment of a Byzantine Musical Handbook in the Monastery of Laura on Mt.Athos”, The Annual of the British School at Athens, Vol.19(1912/1913), pp.95-117.
    [26] Tillyard H. J. W.,“The Modes in Byzantine Music”, The Annual of the British School at Athens, Vol.22(1916/1917-1917/1918), pp.133-156.
    [27] Tillyard H. J. W.,“Some Byzantine Musical Manuscripts at Cambridge”, The Annual of the BritishSchool at Athens, Vol.23(1918/1919), pp.194-205.
    [28] Tillyard, H. J. W.“Byzantine Music”, Music﹠Letters, Vol.4, No.3(Jul.,1923), pp.269-274.
    [29] Tillyard, H. J. W.“Medieval Byzantine Music”,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23, No.2(Apr.,1937),pp.201-209.
    [30] Tillyard, H. J. W.“Byzantine Music about A. D.1100”,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39, No.2(Apr.,1953), pp.223-231.
    [31] Tillyard H. J. W.,“Recent Byzantine Studies”, Music﹠Letters, Vol.35, No.1(Jan.,1954), pp.31-35.
    [32] Touliatos-Banker Diane,“Women Composer of Medieval Byzantine Chant”, College MusicSymposium, Vol.24, No.1(Spring,1984), pp.62-80.
    [33] Touliatos Diane,“Reasearch in Byzantine Music Since1975”, Acta Musicologica, Vol.60, Fasc.3(Sep.–Dec.,1988), pp.205-228.
    [34] Velimirovi Milo,“Present Statue of Reasearch in Byzantine Music”, Acta Musicologica, Vol.43,Fasc.1/2(Jan.–Jun.,1971), pp.1-20.
    [35] Velimirovi Milo,“The 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in Slavic Chant”, Acta Musicologica, Vol.44,Fasc.2, Jul.-Dec.,1972, pp.235-265.
    [36] Velimirovi Milo,“Egon Wellesz and the Study of Byzantine Chant”,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62,No.2(Apr.,1976), pp.265-277.
    [37] Wellesz Egon,“Byzantine Music”,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Musical Association,59th Sess.(1932-1933), pp.1-22.
    [38] Wellesz Egon,“The Nativity Drama of the Byzantine Church”,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Vol.37,Paris1and2(1947), pp.145-151.
    [39] Wellesz Egon,“Origins of Byzantine Music”,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No.11/12/13(Sep.,1948), p25-26.
    [40] Wellesz Egon,“Early Byzantine Neumes”,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38, No.1(Jan.,1952), pp.68-79.
    [41] Wellesz Egon,“Byzantine Music and Its Place in the Liturgy”,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MusicalAssociation,81st Sess.(1954-1955), pp.13-28.
    [42] Wellesz Egon,“The ‘Akathistos’. A Study in Byzantine Hymnography”,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9/10(1956), pp.141+143-174.
    [43] Zannos Iannis,“Inton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eek and Turkish Music”, Yearbook forTraditional Music, Vol.22(1990), pp.42-59.
    [1]阿蒂米斯·尼尔科:《智慧希腊》,武海霞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
    [2]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拜占庭帝国》,陈志强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4]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6]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等译,贵阳:贵州人名出版社,2000年。
    [7]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0]《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柏拉图:《裴多》,杨绛译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12]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徐风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3](伪)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包利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14]蒂姆·博特威尼、科林·博特威尼:《周末读完希腊史》,张曜、万美文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15]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刘锐、刘雨生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罗伯茨:《全球史》上册,陈恒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
    [17]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修子健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18]格吉诺夫·瓦西尔:《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董进霞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犇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20]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简明新全球史》,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莱斯莉·阿德金斯、罗伊·阿德金斯:《探寻古希腊文明》,张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2]玛丽·坎宁安:《拜占庭的信仰》,李志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玛丽亚·施特尔:《拜占庭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姜丹译,2002年第4期,第72-79页。
    [24]穆尔:《基督教简史》,郭舜平、郑德超、项星耀、林纪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5] N. H.拜尼斯主编:《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陈志强、郑玮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26]尼·米·尼科利斯基:《俄国教会史》,丁士超、苑一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7]芬兰大主教帕维尔:《东正教信徒如何信仰宗教》,孙明译,来自于http://orthodox.cn/catechesis/polmari/index.html (2014.4.3)。
    [28]普罗提诺:《九章集》上、下册,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9]让-诺埃尔·罗伯特:《古罗马人的欢娱》,王长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死海古卷》:西奥多·H.加斯特英译,王神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1]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赵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33]《塔西佗<编年史>》下册,王以铸、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章、吴佩华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35]《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7]约阿希姆·布劳恩:《古以色列/巴勒斯坦音乐史的若干疑点:史料记载还是考古证据》,《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康荣译,1998年第3期,第68-71页。
    [38]约瑟·萨拉依瓦·马丁:《洗礼圣事·坚振圣事》,萧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9]瓦诺耶夫:《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徐家顺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0]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时代》,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41]威利斯顿·沃克尔:《基督教会史》,张善玲、段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2]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杨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陈铭道:《与上帝摔跤——犹太人及其音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3]陈志强:《拜占庭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6]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7]戴桂菊:《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丁沛、戴桂菊、李锐:《斯拉夫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耿淡如、黄瑞章:《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
    [10]宫景耀:《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黄陵渝:《犹太教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12]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江柏安、周锴:《音乐的文化和审美》,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居其宏、冯效刚:《音乐学文论写作》,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康志杰:《基督教的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16]乐峰:《东正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7]莫运平:《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18]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冯文慈、俞玉慈选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
    [19]王美秀、段琦等:《基督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王以新:《神话与竞技——古希腊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赛会起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徐怀启:《古代基督教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22]徐家玲:《拜占庭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杨公素:《希腊近代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4]杨真:《基督教史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
    [25]杨周怀:《基督教音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26]游斌:《基督教史纲》,北大出版社,2010年。
    [27]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8]赵曙薇:《失落的辉煌古罗马人生活探秘》,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年。
    [29]卓新平:《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毕袆:《拜占庭圣咏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3年。
    [2]蔡蕴涛:《基督教起源管窥》,《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特征初探》,《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8期。
    [4]陈志强:《拜占廷学的发展趋势》,《光明日报》,2000年9月15日。
    [5]陈志强:《我国拜占庭文化研究的新动向》,《世界历史》,2007年第6期,第122-129页。
    [6]耿键:《犹太音乐风格及其技法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57-58页。
    [7]何昌林:《中国俗字谱与拜占庭乐谱》,《交响.西安音乐学报》,1985年第3期,第14-20页。
    [8]黄贤静:《从“罗斯受洗”看拜占庭对俄罗斯宗教的影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月,第34卷第6期,第70-79页。
    [9]孔繁洲:《欧洲音乐文化的渊源——希腊与古罗马音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53-54页。
    [10]兰奇光:《君士坦丁与基督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265-267页。
    [11]李晓坤:《犹太圣堂音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11年。
    [12]李应华、郑铧:《西方音乐史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第44-53页。
    [13]林海兰:《拜占庭音乐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1年。
    [14]刘亭汝:《中世纪拜占庭圣咏的特殊性初探》,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5]卢广瑞:《国际音乐学学会(IMS)“巴尔干半岛区域的音乐研究”在希腊举行》,《人民音乐》,2012年第2期,第31页。
    [16]彭永启、董蓉:《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67-72页。
    [17]彭永启、梁雪菲:《关于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4-48页。
    [18]宋祥瑞:《希腊化——罗马音乐美学述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9年第3期,第28-36页。
    [19]苏珊·M.菲勒:《犹太音乐及其定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余志刚译,2002年第2期,第30-36页。
    [20]王莹:《拜占庭音乐与颂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年。
    [21]吴舒屏:《东正教对拜占廷精神气质的作用》,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03年。
    [22]徐凤林:《东正教音乐浅释》,《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第19-24页。
    [23]杨芳:《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59-63页。
    [24]姚宇兰:《试论早期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8年。
    [25]余冰:《犹太音乐的发展历史及其特性》,《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74-176页。
    [26]张日元:《拜占庭帝国早起基督教政治角色研究》,《历史教学》,2008年第18期,第57-60页。
    [27]张雯霸:《浅析东正教音乐》,《美与时代(下),》2011年第3期,第81-83页。
    [28]郑玮:《中国学者对拜占廷史研究综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第151-157页。
    [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London: MacmilanPublishers Limited,1980.
    [2] 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University of Music, edited by Don Michael Randel, Cambridge, theBelknap press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4]洪万隆主编:《黎明音乐辞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九四年。
    [5]康讴主编:《大陆音乐辞典》,台北:大陆书店,一九八〇年初版。
    [6]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7]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莱尔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8]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外国音乐辞典》,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