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仅就户籍本身来看,在各历史时期,不仅名称不完全一致,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规定性是连续的,主要包括:户籍都是由国家(统治者)制定,以户(包括一定的组织、家庭或个人)为基本单位,以户内人口或部分人口等为主要登载内容,一些时期还包括土地、财产、赋役,往往内含或隐藏着大量与人、户相关的其他意义和功能。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的户籍制度不仅是“嵌在”制度结构中登记出生、死亡、婚姻等人口信息的制度安排,而且往往是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级制度等相互结合,赋予特定户籍或户籍中的特定的个人或群体特定权利和义务,实质是通过控制人及其权利(资源能力)进而控制其他资源的一类制度安排和结构。因此,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的节点,户籍制度的变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演进的逻辑。
     户籍制度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它仍一定程度影响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个人权利和日常生活。未来作为中国纵贯古今的重要制度之一,仍可能继续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对户籍制度涉及的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作出解释,更需要用这些理论指导个人、团体、国家在未来的行动。这样,对户籍制度及其变迁的研究不仅是回顾历史、考察现实的需要,更是关注未来的需要。
     本研究以制度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工具,从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的角度,把户籍制度作为集团或国家通过控制人及其权利(资源能力)进而控制其他资源的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的制度框架中,以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为主线,从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执行、制度成本及制度竞争等方面,着重考察和讨论了制度框架中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土地、赋役、等级制度等与户籍制度的各自演进和交互作用及其对个人权利(资源能力)的影响,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不尽相同的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本研究共七章,实际包括三部分,即理论(第一章)、历史(第二至六章)、理论与历史(第七章)。各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陈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框架、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户籍制度的起源。在理性经济人和稀缺框架内,探讨了“一人世界”的利益分歧、交易、权利(权利)和制度。探讨了合作和团体的产生、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形成。从制度的“非中性”、人的差异和偏好出发,探讨了控制产生的根源。从早期人类集团之间身份识别和集团内部资源分配两个方面,探讨了人类早期集团对人的控制制度。
     第三章,集团控制。考察和讨论了中国以集团为控制单位模式的产生、集团之间和集团内部控制方式的差异;考察和讨论了夏、商和西周以集团为控制单位模式不断突破、个体家庭的成长、直至以集团为单位控制模式的终结。
     第四章,春秋到唐前期以田制为中心的户籍控制。考察和讨论了春秋时期在土地制度变革和竞争推动下,户籍制度的产生和与之相关的赋役制度、社会组织的变化及影响;战国时期在竞争压力下,各国(特别是秦国)对制度体系的调整和完善;西汉对秦制的继承和修正。考察了和讨论了东汉到南朝在豪族分割、军阀割据、国家竞争条件下户籍制度体系的变迁,十六国和北朝少数民族政权胡汉分治的制度体系及与中原制度体系的融合。考察了和讨论了隋至唐前期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最后结合。
     第五章,唐后期到清前期以役法为中心的户籍控制。考察和讨论了唐后期户籍制度与田制的脱钩及影响,五代到宋以役户为主的户籍制度的发展。考察和讨论了辽、金、元时期按民族和社会经济形态设定的制度框架和户籍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变迁。考察和讨论了明朝户籍制度从与赋役制度的再结合,和户籍制度与役法的脱钩。考察和讨论了清前期按民族设定的制度框架和户籍制度体系,户籍制度与赋役脱钩的完成及影响。
     第六章,户籍制度向个体控制的发展。考察和讨论了清末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体系的崩溃,个人作为控制单位开始被纳入控制制度体系。考察和讨论了民国时期处于分割状态下的户籍制度,各政权特别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制度竞争,及控制单位在家庭和个人之间的摇摆。考察和讨论新中国对传统制度体系的调整,户籍制度特别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形成;改革开放后对“左”的制度体系的调整,对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改革。
     第七章,结论与启示。总结了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特征、趋势和启示。从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环境因素、方式、社会力量以及成本和竞争方面总结了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特征,提出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呈现了控制单位逐渐缩小,控制更加深入;控制内容逐渐放松,个人权利平等趋势的出现;户籍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联系逐渐减弱,户籍功能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也显示了极强的路径依赖和路径反复。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回答如何推进户籍制度的现代化、如何在更“国际化”的平台上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如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步伐的问题;应着重于让更多的个体特别是社会下层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制度中获取收益,形成稳定的中产阶级和社会的制约;应关注制度成本上升的趋势以及制度的结构关系,在增进社会收益基础上,推进整个制度框架和结构的改革;应注重于对路径依赖的克服,根本的问题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即使是不得不“照顾”某些落后实际的制度,也应包含着激励人们向着先进方向努力的机制。
     论文创新之处在于:1、以制度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工具,从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的角度,把户籍制度作为集团或国家通过控制人及其权利(资源能力)进而控制其他资源的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的制度框架中,考察制度环境演进与户籍制度变迁的交互作用,及对制度框架和个人权利(资源能力)的影响,个人行动及其的交互作用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把户籍制度的变迁概括为起源、集团控制、户籍控制和个体控制四个阶段,而把户籍控制视为从集团控制向个体控制过程中的环节,为户籍制度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研究思路。2、尝试通过对户籍制度历史变迁中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本原、发展和变迁的考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以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应着重于让更多的个体特别是社会下层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制度中获取收益,应在增进社会收益基础上,推进整个制度框架和结构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根本问题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3、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和检验,对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些修正,包括:在理性经济人和稀缺框架内,探讨了“一人世界”的利益分歧、交易、权利和制度,将理性经济人和制度研究推进到“鲁宾逊.克鲁索的一人世界”;在稀缺、竞争和技术约束下,论证了人类早期集团的排他性公有产权属性、增加人口和扩大狩猎采集范围的巨大成本是团体人口增长的限制因素;人口增殖是既定资源条件改变的结果而非原因;在路径依赖基础上提出了路径反复等。
     论文不足之处主要有:1、由于理论功底的不足,研究中“史”的成分仍然较重,理论探讨还不够深入,理论的抽象和总结也还不足;2、研究局限于中国户籍制度变迁本身,而未涉及户籍制度及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变迁的国际比较和借鉴;3、由于中国户籍制度变迁本身的复杂性和篇幅的限制,论文最后只保留了“孤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论文的说服力。
In China,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re not merel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population; they provide the fundamental means for administrating the state and people, taxes and labor service levying, setting government-official pay scales. Although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as changed it's name and content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in some period of history, there is an underlying continuity in respect to it's basic rules:government set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ousehold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organization, family or individual) forms the basic unit of popul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registration contents mainly include all or part of household population, and in some periods of history, it has been the main source of information in respect to land, property, taxes and labor service levying with them, as well as other functions relating to people and households.
     In the point of view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Chin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is not only a class of demographic institutions in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with recording birth, death, marriage, and so on. It always acted with land, taxes and labor service levying, and hierarchy institutions, and conferred speci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o some individual or group via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essentially, it can be seen as a kind of institutions arrangement and structure controlling other resources, which via its control to individual and individual's rights (resources capability).Therefore,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re of key points in respect to individual rights and social control, thus also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hange can to some extent be seen as reflecting the logic evolution of individual's rights and social control.
     For more than thousands of year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have been influencing individual's rights and daily life. However, as important and unique institutions, in future generations they will no doubts continue to act in influence China's social change. Thu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dividual rights and social control should be explained theoretically, which would guide actions of individuals, groups and countries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researches on the change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re absolutely necessary when we review and take lessons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now and choos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This paper has made us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s the basic theoretical tool, in the perspectives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social control, it has take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s a means of control of individuals and personal rights (resources capacity) have been used to influence and control other more resources into the whole framework of the society institution. The main line of this paper i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nd its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aspects of i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supplies, implementation, costs, and competition etc., the paper has mainly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changes seen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which is i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n land, taxes and labor service levying, hierarchy institutions, and their 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se influences to individual rights (resources capacity). Furthermore, its study and discussion include how the actions taken by individual and groups (formed by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fluenced to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especially to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This study is aimed at enabling better choices of directions in respect to formulating reforms of Chin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nd as a reference point in helping individuals an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better choices. At meanwhile, by the means of explaining the change of Chin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has tested and refined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a total of seven chapters, which formed by three parts: theory (Chapter I), history (Chapter II to VI), theory and history (Chapter VII), and what follows i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each of these chapter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theoretical tool made use of, research methods,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literary reviews, study concept, frame and new innovative approaches.
     Chapter II. The origins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vergences of interests, trading, rights and institutions in a Robinson Crusoe (one-man) economy, based on the rational economic man and scarcity of resources; second, it discusses the processes of cooperation and groups, social differentia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forming. It also discusses the roots of control base on institutional non-neutr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reference; third, It discusses the control institutions of that early humans group control of its members.
     Chapter Ⅲ. The mode of group controlling. This chapt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start of China used groups as the mode of controlling uni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in respect to methods of internal control, as well as a series of breakthroughs made in respect to means of group controlling, individual family growth, and finally the end of group controlling mode in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Chapter Ⅳ.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oupling of the institutions of land. First,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was created to fit in the land system reform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kingdom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effects on tax, labor service levying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that these changes bought about. It also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kingdoms (especially Qin Dynasty) adjusted and improved the institutions under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an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herited and revised the Qin's institution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was torn by powerful family, warlords, and separatist regimes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Southern Dynasty. The different minority regim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divided the institutions between Hu and Han in the Northern Dynast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last combined with the land system during Sui and the early Tang periods.
     Chapter V.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oupling of the labor service levying institutions. First,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decoupling and impact bought about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institutions of lan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labor service levying household based development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ending in the Song Dynasty; second,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s framework under the nationalities and socioeconomic configura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al in the Liao, Jin and Yuan dynasties; third, it also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oupling again and decoupling of tax and labor service levying institutions in the Ming Dynasty; forth,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under the nationalities and socioeconomic configuration, and the decoupling and impact bought about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service levying institutions in early Qing Dynasty.
     Chapter VI. The way towards to be individual control. First,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collapse proc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al economy structure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dividual as the control unit began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ntrol institutions; second,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al was torn by different regime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oice of control unit was in the uncertai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family, and the institutional competitions existed among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National Party, and other regimes; third,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were reformed in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were divided into separate rural and urban institutions, the changes made to left institutions after the reform and the reform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hapter VII.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This chapter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feature,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about the change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1.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hange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selecte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social control.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hange in china can be summarized in four stages:origin, group contro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control and individual control. Those will provide an idea for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hange research;2.This paper is aimed at enabling better choices of directions in respect to formulating reforms of Chin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nd as a reference point in helping individuals an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better choic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principl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social control i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3. This paper were explained the Chin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hanges us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system economics, and tested these theori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theoretical correction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art of these theori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aper are:1. Because of a lack of greater academic knowledge, too much emphasis is placed on historical processes,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was not sufficient, as well as abstract and summary;2. The research was confined to China, without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bout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individual rights and societal controls;3.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Chin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length limitation of this paper, some discussion to retain the single evidence, and in this way loose some of its persuasive power.
引文
1 J.N.德洛巴克、J.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7。
    1 盛洪:《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2 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学动态》,1999.1。
    3 朱晓平:《生产关系研究与制度研究:拓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层面的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2。
    4 杨成长:《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横向比较》,《学术研究》,1997.7。
    5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8。
    6 L.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84。
    7 H.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81。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2。
    2 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29。
    3 D.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95。
    4 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138。
    5 A.A.斯密特:《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7。
    6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25。
    1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1:33。
    2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77,378。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
    4 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71。
    5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90;盛洪:《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春季卷);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26-13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1:35-37,162-167;崔殿超:《制度理论和中国制度结构》,天则内部文告系列,1996.13。
    6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2。
    7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6:20、97。
    8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68。
    1 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7。
    2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1:114。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25。
    4 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120。
    5 A.A.Alchian,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58.
    6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31-232。
    7 D.C.诺思:《历时经济绩效》,《经济译文》,1994.6。
    8 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271-272。
    9 曹元坤:《从制度结构看创设式制度变迁与移植式制度变迁》,《江海学刊》,1997.1。
    10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R.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83,384,390。
    1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8。
    2 陈岩:《对诺思制度理论的中国修正》,《中州学刊》,1997.4。
    3 盛洪:《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春季卷)。
    4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1,232,68。
    5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24。
    6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2。
    7 马克思:《致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321。
    8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2。
    1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29-330。
    2 M.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5、128、130。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8-69。
    4 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274。
    5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53-54,84。
    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序,人民出版社,1975:12。
    1 盛洪:《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春季卷)。
    2 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123-139。
    30. Williamso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Hand 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edited by Smelser and Swedbery, Princeton Press,1995.
    4 S.J.Liebowitz, S.E.Margolis,1999,Winners, Losers, and Macrosoft,Oakland, Calif: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P243.
    5 刘元春:《论路径依赖分析框架》,《教学与研究》,1999.1。
    6 Dali Yang,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7 陈岩:《对诺思制度理论的中国修正》,《中州学刊》,1997.4。
    8 盛洪:《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春季卷)。
    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3。
    1 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学动态》,1999.1。
    2 D.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95。
    3 A.A.施米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上海三联书店,1999:356。
    4 B.Vira, "The Political Coase Theorem:Identifying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lassical and Critical Institution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Vol. XXXI, September,1997.
    5 林岗:《诺思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1。
    6E.G. Furubotn, R. Litcher, "The New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Economic History:Editorial Preface".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45 C1989):1-5.
    7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8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522-523。
    9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166。
    10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12.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172。
    2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523。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21、22。
    4 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准备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681。
    5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202。
    6 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准备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681。
    7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5。
    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62。
    9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8、23。
    1 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9.1。
    2 蒋雅文:《国家理论的争论与发展》,《天府新论》,2004.5。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4-29,232。
    1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70。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5-57,7。
    4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5-60。
    1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464。
    2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1,53-60。
    3 林浩:《意识形态的起源、成本和功能失灵:关于诺思意识形态理论及一些评论的评论》,《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
    4 马克思:《论土地国有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454。
    5 J. Feinberg:"the nature and values of rights",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4 (1970):243-244.
    6 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2010:46-48。
    7 T.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5-198。
    1 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Publishing Co.1979.1189-1190.
    2 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0-142。
    3 张光博:《权利义务要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4 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74-80。
    5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42-44。
    6 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学研究》,2004.3。
    7 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2010:46。
    8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41。
    9 J.菲尼斯:《自然法与自然权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09。
    10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4-105。
    11 刘星:《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6:128-133。
    12 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0-142。
    13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03。
    14 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46。
    15 洪必纲(《利与经济增长:对一种经济增长软要素的分析》,《求索》,2008.4)把权利定义为“对资源的控制力”,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制度、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定义为“谈判力量”或“谈判能力”。
    1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4。
    2 李林:《人权概念的历史和文化解读》,王家福等:《人权与21世纪》,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4:228。
    4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116。
    5 S·马克斯:《正在出现的人权:八十年代的新一代人权》,《环球法律评论》,1987:2。
    6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382。
    7 《国际比较法百科全书·财产法在结构上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外国民法论文集选》,1985。
    1 S.佩乔维奇:《马克思、产权学派和社会演变过程》,J.C.伍德:《卡尔·马克思经济学》(第4卷),克鲁姆.赫尔姆出版公司,1989:240。
    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382。
    3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96。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2。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02-103。
    6 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92。
    7 E.G.菲吕博腾、S.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201-202。
    8 H.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98。
    9 J.卡尔特:《美国政府机构的职能、产权管理与宏观调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产权理论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89。
    2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6。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26。
    4 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68-73。
    5 T.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94。
    6 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93:77。肖滨(《公民政府:拒斥无政府与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开放时代》,2003.6)注意到,洛克的"propert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泛指人的基本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狭义上则专指财产权。但中译本有时把广义的"property'’译为“所有物”,但大多数情况下译成了“财产”,严重误导了对洛克政府理论的理解。
    7 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9。
    8A.A.Alchian, W.R. Allen,1977:Exchange and Production-Competition,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2nd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114.
    1 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16。
    2 王小卫、汪公文、赵利生:《公民权利的社会经济分析》,《社科纵横》,1999.6。
    3 邱本(《市场与人权》,《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1)把人权定义为“一种资源分配权”,甚至认为“人权也是‘物权’”;韩桥生、钟美玲(《人权概念的科学界定》,《党史文苑》(学术版),2008.3)认为“人权本质上应是一种利益”,“人权的本质是人作为人的根本利益”。
    4 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9。
    5 费孝通:《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81。
    6 R.E.Park, E.W.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1:785.
    7 D·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8。
    8 吴泽霖:《社会约制》,世界书局,1930:7-8。
    9 孙本文:《社会控制的性质及手段》,《社会学刊》,1931.2。
    1 A.罗斯:《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59-67。
    2 吴泽霖:《社会约制》,世界书局,1930:7-10。
    3 罗斯:《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313
    4 吴泽霖:《社会约制》,上海书店,1992:45
    5 孙本文:《社会控制的性质及手段》,《社会学刊》,1931.2。
    6 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10
    7 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1,《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3;雷洪、范洪:《社会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340-345。
    8 D.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9。
    9 D.吉尔伯特、J.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
    10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35。
    11 参见: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1000;《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58:23-24。
    12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 693。
    1 M.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商务印书馆,1997:247-261。
    2 李春玲:《社会分层研究与理论的新趋势》,《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D.Grusky (ed.) Social stratification: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2001 (2nd ed.):21.
    4 H.R. Kerbo: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Class Conflict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Mcgraw-Hill, Inc.1991:367.
    5 Rosemary Crompton,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urrent Debates, Polity Press,1989:7.
    1 H.R. Kerbo: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Class Conflict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Mcgraw-Hill, Inc.1991:367-369.
    2 J·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3,96。
    3 C.S. Heller:Structured Social Inequality, A Reader in Comparativ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7:253.
    4 M.S.Granovetter,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N.Lin, J.C. Vaughn, W.M. Ensel.1981. "Social Resources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 Social Forces 59. R. S.Burt,1992.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C.S. Heller:Structured Social Inequality, A Reader in Comparativ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7:239.
    6 黄建新:《社会流动: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分析》,《莆田学院学报》,2008.6。
    7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6;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06。
    8 张婉丽:《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探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8。
    9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第2册),商务印书馆,1980:1198。
    1 夏征农:《辞海》(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54。
    2 李宾华:《论户籍制度改革与迁徙自由》,《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2。
    3 黄双全:《以实现身份平等和迁徙自由为目标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公安研究》,2004.1。
    4 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6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7 郑宗楷:《户籍法概论》,上海法学书局,1935:1-2。
    1 对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讨论可参阅:林岗、刘元春:《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丁以升、张玉堂:《法律经济学中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视角的解读与反思》,《法学研究》,2003.6;刘骥:《找到微观基础》,《开放时代》,2009.1。
    2 刘骥:《找到微观基础》,《开放时代》,2009.1。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
    4 H.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6
    5 P.A.萨缪尔森、W.D.诺得豪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2。
    6 D.C.诺思:《历时经济绩效》,《经济译文》,1994.6。
    7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5。
    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0。
    9 关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还可参考:左亚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定义与人的本质的多维 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7.0:赵志浩:《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方法论意义》,《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3;张树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陈曙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生成》,《攀登》,2006.1;余乃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范畴演变与辩证路线: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湖北社会科学》,2008.3。
    1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9。
    2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514。
    3 马克思:《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261。
    5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9。
    6 张五常:《经济解释》,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2:26。
    7 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5:6-7。
    8 J.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商务印书馆,1962:92。
    1 H.Demsetz, K.Lehn,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Causes and Consequence", J.P.E.,93,1985:11.
    2 J.F.A.泰勒:《市场的伦理基础》,V.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商务印书馆,1992:289。
    3 菲吕博腾、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04。
    4 S.N.S.Cheung,,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s", in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NY:The Stockton Press,1987.
    5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73。
    6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经济研究》,2001.4。
    7 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 O.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ss,1985.1-2.
    9 Ludwig von Mises, "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 William Hodge and Co. Ltd.,1949.195.
    10G. Becker, K. Murphy,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7(4),(November 1992):1137-1160.
    1 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9。
    2 张五常:《经济解释》,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2:28-29、159、28-29。
    3 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9。
    4 D.C.诺思:《历时经济绩效》,《经济译文》,1994.6。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1。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93,94。
    3 对人力产权程言君(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与“财产权的效率观点”:就<再论财产权利>的第一部分与周为民教授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07.2)有一个补充性的论述。
    4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
    1 A.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商务印书馆,1974:27
    2 S.霍尔姆斯、K.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一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
    3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42-44、62
    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34。
    5 这里的“自然权利”并不完全等同于人权学说史上的“天赋人权”。
    6 对于动植物权利尽管还存在巨大的理论分歧,但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法律实践,如:2002年德国宪法在“国家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的条目后加上了“以及动物”。
    7 《礼记.月令》有“牺牲毋用牝,……毋覆巢,毋杀幼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等。至今很多少数民族还有类似的禁忌,见:陈自祥:《古老的禁屠护兽节》,《今日民族》,2002.7;王金亮等:《云南民族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探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1;王为华:《文化生态学视域中的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学术交流》,2009.6。这些习俗和禁忌并未发生在“一人世界”里,但它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在稀缺限制和生产力极其低下情况下所产生的制度。
    1 张五常:《经济解释》,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2:111。
    2 类似概念还有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的“思想习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8)的“思想观念”,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探源》,《中国社会科学》,2000.5)的“习惯”、“习俗”、“惯例”等。
    1 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9。
    2 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经济研究》,2000.5)认为:合作(非竞争)与竞争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两个同等重要和普遍的方面。汪丁丁等(《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战线》,2005.4)认为:竞争和合作是维系人类个体之间联系的有两种主要形态。
    3 张旭昆(《人类合作的条件》,《财经论丛》,2003.1)把合作区分为“交易型合作和组织型合作”;韦森(《从合作的演化到合作的复杂性:评阿克斯罗德关于人类合作生成机制的博弈论试验及其相关研究》,《东岳论丛》,2007.3)把合作看成“包括诸如劳动与社会分工、专业化,市场交易,合伙和共同经营企业,以及在经济组织、社会团体、政党、政治联盟和各种民间及公益团体中人们的相互协作、交往和协调行动,等等”。实际上竞争和合作都是交易,因此这两中观点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4 集团、团体、社团等概念是笼统、不严格和混用的。除引文外这里一般使用“集团”概念。
    5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7。
    6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18。
    7 一般认为“囚徒困境”(the prisoner's dilemma)博弈最早由M.1 Flood和M. Dresher在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并程式化,A. Tucker在介绍上述成果时,最先使用了这一术语。
    8 J.F.纳什:《非合作博弈》,《纳什博弈论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9 R.阿克斯罗德:《对策中致胜之道:合作的进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 D. Sall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 Vol.44 (2001)1-30.
    11 B. Samuel, G. Herbert. The Evolution of strong Reciprocity:Co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2004,Feb,65(1).汪丁丁等(《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 战线》,2005.4)称为“见义勇为”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 Ernst Fehr et al,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2004. Vo.l:305,27 August.
    2 R.阿克斯罗德:《对策中致胜之道:合作的进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17。
    3 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34。
    4 J.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商务印书馆,1983:12-13。
    5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8。
    6 魏再龙(《法学权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39)认为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既不可能产生占有的欲望,也不可能产生属于‘你的’还是‘我的’等私有意识”。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9、7)认为“这种论证混淆了“私有制”与“私欲”“私有”“自我”“个体”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概念”,并强调“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个人离开群体,就无法生存下去”。
    7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
    8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8。
    9 合作剩余可参见:M. Herve, Cooperative Microeconomics:A Game-Theoretic Introduc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
    2 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109。
    3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90。
    4 J.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36、39-40。
    5 Fehr et al,2004.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Science,Vol.305,27 August.
    6M.Friedman, (1953),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in idem,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3-43.
    7 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2。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8、130)认为诺思“经济制度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合作机制的研究”。
    4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1:55。
    5 参见:A.Schotter,1981,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Instit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Schotter, 1983, Why Take a Gam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Economics? Institution,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Economie Appliquee,1983,36(4). R.Axelrod,1986,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ooks.
    1 林浩:《意识形态的起源、成本和功能失灵:关于诺思意识形态理论及一些评论的评论》,《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
    2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3、6、7、1-2。
    3 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20)也使用“维持”。
    4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
    1 J.R.A.Umbeck,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with application to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 Ames: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81.
    2 M.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
    3 宗兆昌(《经济学中的人类观念和对观念的经济学分析:对诺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补充》,《江海学刊》,2000.4)也提出个人观念是“人类行为相互影响约束条件下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或偏好”。
    4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0、11。
    5 张燕宇:《集团利益和制度非中性》,《改革》,1994.2。
    6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93-94。
    7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70。
    1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9。遗憾的是,陈郁等翻译成了“因此在抱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吃惊的倾向”。从数量上来说刚好相反,因为“(提供的集体物品数量)小的成员”数量大而“(提供最大数量的集体物品)大的成员”数量小。原文为"The largest member, the member who would on his own provide the largest amount of the collective good, bears a disproportionate share of the burden of providing the collective good. The smaller member by definition gets a smaller fraction of the benefit of any amount of the collective good he provides than a larger member, and therefore has less incentive to provide additional amounts of the collective good. Once a smaller member has the amount of the collective good he gets free from the largest member, he has more than he would have purchased for himself, and has no incentive to obtain any of the collective good at his own expense. In small groups with common interests there is accordingly a surprising tendency for the 'exploitation'of the great by the small." Mancur Olson. A Theory of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1965.35。蒋文能(《搭便车、集体行动与国家兴衰: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学术论坛》,2009.11)没有发现是翻译上造成的问题,而继续着“被众多学者以集团大小的区分缺乏严密性为由来加以批判”。
    2 J.M.布坎南、R.E.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3 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35-137。
    4 A.A.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28。
    5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2-62。
    1 A.A.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
    2 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战线》,2005.4。
    1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8。
    2 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战线》,2005.4。
    3 B. Samuel & G. Herbert. The Evolution of strong Reciprocity:Co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2004,Feb,65(1).
    4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5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8、19。
    6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4、29。
    1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2。
    2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9。
    3 S.N. S.Cheung, The Structure of a Contract and Theory of a Non-Exclusive Resource. Journal of Low and Economics. XIII.1970.
    4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9。
    5 S M.Parlman, An Optimum Diet Model, Coast Variability, and Hunter-Gatherer Behavior. Advance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1980,3:257-310.
    1 潘纪一:《人口生态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53-54。
    2 R.L.Bettinger, Explanation/predictive models of hunter-gatherer adaptation. Advance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1980,3:P189-255但L.S.斯塔夫里阿诺思(《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1)的估算,原始狩猎采集时期一平方英里大约能养活1人即每平方公里0.4人。
    3R. W. Firth. Primitive Polynesian Econom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39.
    4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3,90,94。
    5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0。
    6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2,5。
    7 H.G.韦尔斯:《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人民出版社,1982:120。
    1 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44-45。
    2 T.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95。
    3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总序)2008:1。
    1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49)采用了《风俗通·皇霸》引《礼纬含文嘉》的说法,到神农时代,相当于历史上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即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时期。
    2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6-47。
    3 在半坡、横阵、庙底沟等仰韶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一些有别于按一定规则葬入公共墓地而埋在规整袋形灰坑中的死者,可能是对氏族成员中凶死者或违犯氏族禁忌死者的一种处理方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占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66-67。
    4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52。
    1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5。
    2 E.Boserup,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Growth:The Economics of Agrarian Change under Population Pressure, 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65.41。
    3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0。
    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140。
    5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54。
    1 《国语.晋语》。
    2 《国语.周语》。
    3 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151、148。
    4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可以理解为“家国同构”的内在模式。
    5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151)注意到“阿兹特克联盟并没有企图将所征服的各部落并入联盟之内;……这些被征服的部落仍受他们自己的酋长管理,并可遵循自己古时的习惯。有时有一个贡物征收者留驻于他们之中”。
    1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总序)2008:2。
    2 宋昌斌:《编户齐民一户籍与赋役》,长春出版社,2004:3。
    3 《汉书·盖宽饶传》引《韩氏易传》。
    4 《史记.夏本纪》。
    5 《孟子.滕文公上》正义。
    6 《礼记.王制》。
    7 《越绝书》。
    8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61。
    1 《史记.夏本纪》。
    2 《尚书.尧典》。
    3 《帝王世纪》
    4 《史记.夏本纪》。
    5 《说苑.权谋》
    6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99-801)讨论了夏代的土地和贡纳制度。
    7 《孟子·滕文公上》。阎若璩引胡渭认为“乃战国诸侯之贡法,非夏后氏之贡法也,,(《四书释地三续.龙子曰节》),但也可能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8 《尚书》汤誓,甘誓。
    9 《夏书.五子之歌》。
    10 《左传.襄公四年》
    1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4-215,265-277。
    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2008:(总序)18。
    3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王国维考古学文辑》,凤凰出版社,2008:31。
    4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0-251。
    5 《史记.殷本纪》
    6 《史记.殷本记》
    7 《殷虚文字甲编》(简称《甲》)940,即“贞人集团者”,常卜史不分、卜史连称。本文引甲骨著录包括:历史所:《甲骨文合集》(《合》),郭沫若:《殷契粹编》(《粹》),李学勤等:《英国所藏甲骨集》(《英》),罗振玉《殷虚书契后编》(《后》),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京》)、《战后南北所见甲骨集》(《南》),商承祚:《殷契佚存》(《存》),董作宾:《小屯·殷虚文字甲编》(《甲》),郭若愚:《殷契拾掇》(《掇》),孙海波:《甲骨文续编》(《续》)。
    8 《京》703。
    9 《尚书.多士》。
    10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10。
    11 邢千里:《从甲骨文“册”字说起》,《华夏文化》,2008.4。
    12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19-20。
    1 《合》795、《合》7343。
    2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96-97。
    3 仝冠军:《论简牍不晚于甲骨出现》,《出版发行研究》,2003.2。
    4 《南》明义士616、《京》4387,《后》下42·6,《续》3-2·2。
    5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36。
    6 《诗经.北山》。
    7 姚孝遂等:《殷墟甲骨刻辞类纂》,211-212。
    8 先秦文献作“藉”,又误作“籍”。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51。
    9 赵岐:《孟子注》。
    10 《合》9504正、14正,《甲》3420。
    11 《粹》1299。
    1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2008:(总序)5。
    13 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10。
    1 《京》899正,《合》00678反、08967,《甲》903,《合》102。
    2 《左传.昭公七年》。
    3 《孟子.滕文公上》。
    4 《礼记.王制》。
    5 《孟子.滕文公上》。
    6 《合》6057。
    7 王进锋:《“侵我田”卜辞与商代农业》,《青海社会科学》,2009.1。
    8 邢铁:《户等制度史纲》,附录:井田制度与户籍管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66-167。
    9 《大戴礼记.夏小正》。
    10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
    11 《周礼.地官.均人》。
    1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92-94。
    2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7。
    3 《合》137正、139正、839典宾、131典宾。
    4 《左传.昭公七年》
    5 史建群:《“有亡荒阅”新解》,《人文杂志》,1985.6。
    6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18-20。
    7 《周礼.司马》正义。
    8 《粹》597。
    1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98-99。
    2 《存》1.2211、《京》3155,《缀一》431。
    3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7。
    4 《粹》1284、《南》2525。
    5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33。
    6 《左传.定公四年》。
    7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9-260。
    8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17-220。
    9 《墨子·尚贤》。
    10 《史记.殷本纪》
    1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定公四年。
    2 《艺文类聚》卷12引《竹书纪年》
    3 《大戴礼记.保傅》。
    4 《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卷33《鲁周公世家》。
    5 周公摄政或称王还存在争议,相关讨论可参见:《尸子》,《韩非子.难二》,《韩诗外传》卷三;郭伟川:《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杨朝明:《周公摄政史实诠说》,《文史》,2003.2;赵儒迎:《周公称王辩》,《成都理工大学报》(社科版),2006.3。
    6 《左传.哀公十一年》。
    7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30-331。
    8 《尚书.顾命》,《毛公鼎铭》。
    9 《公羊传.隐公三年》。
    10 《佐传.成公十三年》。
    1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26。
    12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公十六年。
    13 《国语.周语上》。
    14 《孟子.离娄上》。
    15 《左传.文公十二年》。
    1 郑玄《毛诗谱》。《逸周书·作洛解》则认为在商王畿,武庚治其一,三叔治其二。
    2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 《尚书》多士,多方。
    4 《逸周书.度邑》。《史记.周本纪》为“登名民三百六十夫”。
    5 徐中舒:《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79.2。
    6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8。
    7 《左传.定公四年》
    8 李根蟠:《“周人百亩而彻”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4。
    9 《逸周事·大聚》。
    10 《孟子.梁惠王下》。
    11 《左传·定公四年》。
    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06。
    2 《孟子.滕文公上》。
    3 《礼记.王制》
    4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30。
    5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总序)2008:2。
    6 《史记.齐太公世家》
    7 “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四百里为县,五百里为都”(《周礼.地官.载师》注
    引《司马法》);“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管子·度地》)。
    8 《孟子.滕文公篇上》。
    9 《周礼.遂人》郑康成注。
    10 《尚书.费誓》。
    1 《周礼.地官》乡大夫,均人,司徒·小司徒。郑玄注“五家为比,故以比为名,今时八月案比是也。”
    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总序)2008:5-6。
    3 《大盂鼎铭》
    4 《麦尊(井侯尊)铭》
    5 《敌簋铭》
    6 《召卣铭》、《*[素+命]镈(齐子仲姜镈)铭》。
    7 《矢簋铭》、《齐侯镈铭》。
    8 《汉书.地理志下》
    9 《史记.齐大公世家》
    1 《尚书.费誓》
    2 《史记》周本纪,楚世家
    3 《国语》周语下,鲁语下。
    4 罗祖基:《重新评价周厉王》,《学术月刊》,1994.1。
    5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52。
    6 林甘泉:《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的具体途径》,编辑部:《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
    7 《汉书.食货志上》。
    8 《孟子.滕文公上》。
    9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
    10 洪钢:《“彻”法厄言》,吴才麟、文明:《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夏、商、西周时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481-490。
    1 《汉书.食货志上》。
    2 《论语.颜渊》郑玄注。
    3 《国语.周语》。
    4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许卓云:《西周史》,三联书店,2001:308。
    5 《礼记.王制》。
    6 《国语.周语上》。
    7 《诗经·大雅》中《荡》、《板》、《桑柔》等反映了这些情况。
    8 《国语.周语上》。
    9 《周书.洪范》。
    10 《国语.周语上》。
    11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3。
    1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2-223。
    1 《郑玄诗谱.王城谱》。
    2 《左传》隐公三年,恒公十五年。
    3 《诗.大雅.公刘》。
    4 《左传》隐公九年、十一年,僖公四年。
    5 冯涛、兰红:《商周秦汉时期农地排它性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演进》,《经济学》(季刊),2002.4。
    6 《墨子.耕柱》
    7 《左传.哀公十二年》。
    1 《商君书.徕民》。
    2 《吕氏春秋.贵卒》。
    3 《国语.越语上》
    4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
    5 《汉书·食货志上》
    6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7 《国语.齐语》。
    8 《管子》乘马数,乘马。
    9 《国语.齐语》。
    10 《管子》立政,国蓄。
    1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21。
    12 《管子.乘马》。
    13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3-214。
    1 《左传.僖公十五年》。
    2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3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三十年。
    4 《史记.六国年表》。
    5 《国语·晋语九》。
    6 《左传》成公二年,襄公三十年。童书业(《春秋史》,中华书局,2006:211)把“庐井有伍”释为“五家为伍的保甲制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5:1118)则训“伍”为“赋”之借字,并得到何炳棣(《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光明日报》,2010-06-03)的支持。但这时管仲“十家为什,五家为伍”已过去了四十年,即使是“庐井有赋”也可以由户籍编伍来实施。
    7 《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左传.哀公十五年》杜预注。
    9 《荀子.仲尼篇》王先谦注。
    10 《左传》僖公十五年,成公元年,昭公四年,襄公二十五年,定公六年
    11 《左传》哀公十六年,僖公二十五年,成公七年,僖公三十三年,宣公十五年。
    1 《礼记.典礼下》。
    2 《吕氏春秋》季春纪,季秋,孟冬。
    3 《国语·晋语四》及韦昭注。
    4 《左传》隐公五年,昭公六年。
    5 《吕氏春秋·精通篇》
    6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7 《国语.齐语》。
    8 《管子》海王,轻重乙篇。
    9 《墨子.非命下》。
    10 《论语.子张》。
    11 《白虎通义.商贾篇》。
    12 《国语.晋语八》。
    13 《左传》襄公二十年,昭公二十年、二十五年。
    14 《管子.小匡》。
    15 《韩非子·解老》。
    16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44。
    17 《国语.齐语》。
    1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昭公十二年,襄公十年。
    2 《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存灭表》。
    3 《左传》桓公二年,襄公十四年。
    4 《国语.齐语》。
    5 《左传》成公七年、十七年,襄公十九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
    6 《论语.季氏》
    7 《国语》周语下,晋语九。
    8 《左传》信公三十三年,昭公二十年、三十二年、三年。
    9 《庄子.天下》
    10 《左传》昭公二年、十七年。
    11 《管子》小匡,君臣下。
    12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三十年,闵公二年,襄公九年。
    13 《吕氏春秋.博志》
    1 《国语.齐语》。
    2 《左传》僖公十五、二十六年,襄公十四年,哀公元年,襄公十九年,僖公二十八年,襄公二十七年。
    3 《国语》吴语,晋语一。
    4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5 《论语.子张》。
    6 《说苑.反质》
    7 《左传.襄公十一年》。
    8 《荀子.富国篇》杨惊注。
    9 《礼记.曲礼上》。
    10 《尚书》舜典,吕刑。
    11 《周礼.秋官.禁暴氏》。
    1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三十一年,昭公六年孔颖达疏语,昭公六年。
    2 《史记.管晏列传》。
    3 《尉缭子.原官》。
    4 《荀子.王霸》。
    5 《汉书·百官公卿表》。
    6 《史记.秦本纪》。
    7 《战国策》齐策二,秦策一,秦策一,秦策五,燕策一。
    8 《史记》商君列传,秦本纪,秦始皇本纪。
    9 高敏:《从云梦秦简看秦的几项制度》,《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1 《续汉书.百官志五》。
    2 《汉书.百官公卿表》。
    3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38。
    4 《战国策·魏策四》。
    5 《史记》孔子世家,赵世家。
    6 《商君书·境内》。
    7 《史记.吴起列传》
    8 《荀子.议兵》。
    9 《韩非子》外储说上,和氏。
    10 《商君书.境内》。
    11 《史记.商君列传》。
    12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13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87。
    1 《韩非子.显学》。
    2 《战国策.燕策一》。
    3 《说苑.政理》。
    4 《韩非子.外储说上》。
    5 《左传.宣公十二年》。
    6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7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881-883。
    8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 《荀子.王霸》。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3、227)认为“至迟在战国初期已经出现了上计制度”,才包含了“初期的户口登记或调查”制度。
    10 《商君书》去强,垦令。
    11 《史记.商君列传》。
    12 《商鞅方升铭》。
    13 《史记.秦始皇本纪》。
    14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梁惠王章句上。
    15 《吕氏春秋.孟冬纪》。
    1 《晋书.刑法志》。
    2 《史记·太史公自序》。
    3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4 《新语.无为》。
    5 《孟子.梁惠王上》
    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159。
    7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72-373。
    8 《汉书.食货志上》
    9 《史记》平淮书,商君列传。
    10 《新唐书.突厥传》引杜预注。
    11 《史记.商君列传》
    12 《通典.食货一》。
    13 《汉书.食货志上》。
    14 《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驷《集解》引徐广语。
    15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军爵律》,《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1 《韩非子》诡使,喻老。
    2 冯涛、兰红:《商周秦汉时期农地排它性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演进》,《经济学》(季刊),2002.4。相关讨论还可参见:袁林:《“使黔首自实田”新解》,《天津师大学报》,1987.5。
    3 相关讨论的综述见:闫桂梅:《近五十年来秦汉土地制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7。
    4 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第四章名籍与身份。
    5 《史记.龟策列传》
    6 《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
    7 《商君书.境内》去强。
    8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魏户律》,文物出版社,1978。
    9 《商君书.徕民》。
    10 至于“令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应是“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史记.商君列传》),即“革除残留的戎狄旧习”(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83),而不是“进一步强制成年男子分家”(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8)。
    11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游士律》,文物出版社,1978。
    1 《史记》商君列传,黥布列传,留侯世家。
    2 《孟子》梁惠王上,公孙丑下。
    3 《商君书·垦令》。
    4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游士律》,文物出版社,1978。
    5 崔述:《侏洒考信录》卷3。
    6 《孟子.滕文公》。
    7 《论语.宪问》。
    8 《战国策.燕策二》。
    9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28,33-34。
    10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0,330。
    11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74。
    12 《史记.商君列传》
    13 刘海年:《秦律刑罚考析》,《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171-204。
    14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90-691。
    15 《墨子.辞过》。
    16 《孟子.尽心下》。
    17 《荀子.富国》。
    18 《汉书.食货志》。
    19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文物出版社,1978。
    1 《淮南子.汜论训》。
    2 《汉书.食货志上》
    3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编年纪》,文物出版社,1978。《文献通考·兵考》载“民年二十三”傅籍,而者分别得到白寿彝(《中国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80-782)和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7-230)的支持。
    4 《汉书.食货志》。
    5 《汉官旧仪》。
    6 《商君书.算地》。
    7 《韩非子.和氏》。
    8 《战国策》魏策一,韩策。
    9 《史记.王翦列传》。
    10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文物出版社,1978。
    1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9。
    12 《汉书.严安传》
    13 《战国策》齐策五,秦策四。
    14 《汉书.食货志上》
    15 《孟子.梁惠王上》
    16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五蠹。
    17 《商君书·垦令》。
    18 崔寔:《政论》,《全后汉文》卷46。
    1 《韩非子》诡使,五蠹,六反。
    2 《史记.商君列传》
    3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封诊式·告臣》,文物出版社,1978。
    4 《汉书.王莽传》。
    5 《史记》吕不韦传,货殖列传。
    6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军爵律》,《司空》,《工律》,《均工》,文物出版社,1978。
    7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69。
    8 《商君书.垦令》。
    9 《盐铁论.非鞅》。
    10 《华阳国志.蜀志》。
    11 《史记.货殖列传》。
    12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关市律》,文物出版社,1978。
    13 《史记.货殖列传》。
    1 《荀子.王制》。
    2 徐喜辰:《公社的残留与商周的初期形态》,《文史哲》,1987.6。
    3 《盐铁论·通有》。
    4 《史记·货殖列传》。
    5 《说苑.反质》。
    6 《史记.商君列传》。
    7 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魏户律》,《法律问答》,文物出版社,1978。
    8 《汉书.晁错传》。
    9 《史记》货值列传,秦始皇本纪。
    10 《战国策》齐策五,秦策四。
    11 《王霸.荀子》。
    1 《汉书.高帝纪》。
    2 《史记.高祖本纪》。
    3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114。
    4 《汉书.刑法志》。
    5 《续汉书.百官志》。
    6 《史记.考文本纪》。
    7 《汉书.百官公卿表》
    1 《史记.项羽本纪》。
    2 《汉书.高帝纪》。
    3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43-844。
    4 《续汉书.百官志》。
    5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引论第二节)
    6 《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引论第二节)
    8 《史记.吴王濞列传》。
    9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王子侯表序,诸侯王表序。。
    10 《汉书》刘歆传。
    11 《后汉书.明帝纪》及注引《东观记》。
    12 《汉书.冯野王传》。
    13 《后汉书.冯绲传》。
    1 《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
    2 《后汉书.宦者传序》。
    3 《汉书》高帝纪下,文帝纪,王吉传注引张晏,汲淆传注引孟康,武帝纪。
    4 《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
    5 《汉书》食货志,景帝纪。
    1 《汉书》儒林传,高帝纪,董仲舒传,文翁传。
    2 《史记.儒林列传》。
    3 《汉书》儒林传,王莽传。
    4 《史记.萧相国世家》
    5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27。
    6 《史记》高祖本纪,平准书,货殖列传。
    7 《汉书》高祖本纪,平准书,货殖列传,元帝纪,平帝纪,成帝纪。
    8 《史记.孝文本纪》。
    9 《汉书.宣帝纪》。
    10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00-706。
    1 《续汉书.礼仪志》。
    2 《汉书》石奋传附石庆,宣帝纪。
    3 《汉书·食货志上》。
    4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5 《汉书》惠帝纪,高帝纪,地理志。
    6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04。
    7 《续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
    8 《汉书.贾谊传》。
    9 《续汉书.地理志》
    10 《汉书·高帝纪下》。
    11 《史记.萧相国世家》
    12 《汉书》高帝纪下,景帝纪。
    1 《汉书》食货志,惠帝纪,贡禹传。
    2 《史记.萧相国世家》。
    3 《汉书》惠帝纪注引应劭,高帝纪,文帝纪。
    4 《盐铁论.本议》
    5 《汉书》高帝纪注引《汉仪注》,景帝纪。
    6 《盐铁论.未通》。
    7 《汉官旧仪》。
    8 《汉书》贾山传。昭帝纪颜注引如淳。
    9 《续汉书》舆服志上,百官志。
    10 《汉书.惠帝纪》。
    11 《汉书》食货志颜注,昭帝纪注引如淳语。
    12 《后汉书》光武帝纪,百官志刘劭注引《汉官仪上》
    13 《尉缭子》
    14 《汉书.元帝纪》。
    1 《后汉书.百官志》注。
    2 《汉书》昭帝纪注引如淳。
    3 《汉书》王莽传,高帝纪。
    4 《西汉会要.兵二》“发谪徒”条。
    5 高敏:《试论汉代“吏”的阶级地位与历史演变》,《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
    6 《汉书》昭帝纪注引如淳,盖宽饶传。
    7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87-797。
    8 《汉书》高帝纪下,食货志,元帝纪,黄霸传及注。
    1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2 《华阳国志.蜀志》
    3 《汉书》晁错传,西域传、郑吉传等。
    4 《汉书.酷吏传》。
    5 《史记.娄敬列传》。
    6 《汉书》地理志,娄敬传。
    7 《后汉书.五行志三》注引杜林疏。
    8 《汉书.食货志下》。
    9 荀悦:《汉纪》。
    10 《史记.货殖列传》。
    11 《汉书·食货志》
    12 《史记·平准书》。
    13 《汉书》主父偃传,张汤传,食货志。
    1 《史记》酷吏列传,平准书,张汤传。
    2 《汉书》晁错传,武帝纪及注,酷吏传,哀帝纪。
    3 《史记.平准书》
    4 《汉书》武帝纪,赵充国传。
    5 高敏:《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求索》,1985.1。但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42)认为武昭时期“假税”是三十税一,后增至十税五。祝瑞开(《汉代的公田和假税》,《西北大学学报》,1980.2)则认为“假税”通常高于十税五。
    6 《史记·萧相国世家》。
    7 《汉书》外戚传,王嘉传。
    8 《盐铁论.园池》。
    9 《汉书.酷吏》宁成传,孙宝传。
    1 《汉书》谷永传,尹翁归传,王莽传。
    2 《史记.平准书》。
    3 《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王莽传,陈汤传,贡禹传。
    4 《汉书.货殖列传》颜师古注。
    5 《史记.平准书》
    6 《后汉书.质帝纪》。
    7 《史记集解》引如淳。
    8 《史记》平准书,货殖列传。
    9 《汉书.食货志》
    10 《盐铁论.错币》。
    11 《汉书》货殖列传颜师古注,货殖列传,食货志。
    12 《史记.货殖列传》。
    1 《史记.平准书》。
    2 《汉书》武帝纪,王莽传。
    3 《昌言.理乱篇》。
    4 《汉书.食货志》
    5 《盐铁论.错币》。
    6 《汉书》百官公卿表,食货志,武帝纪,昭帝纪,翟方进传,食货志。
    7 《盐铁论.未通》
    8 《汉书.景帝纪》颜注引服虔语。
    9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 (37.35)。
    10 《汉书.武帝纪》及注。
    11 《史记.平准书》。
    12 《汉书.翟方进传》及注。
    1 《汉书》食货志,王莽传,张汤传。
    2 《史记.货殖列传》。
    3 《后汉书》仲长统传,贾复传,中山简王焉列传,梁冀传,宦者传序,宦者郑众传。
    4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 《后汉书》翟酺传,孝和孝殇帝纪,黄琼传。
    2 仲长统:《昌言》。
    3 徐斡:《中论》卷下《谴交》。
    4 田余庆:《论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学报》,1987.2。
    5 《后汉书》桓荣列传,袁绍传,杨震列传,桓帝纪,灵帝纪及注引《山阳公载记》。
    1 《后汉书》桓谭传,岑彭传,邓晨传。
    2 《资治通鉴.汉纪三二》。
    3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及李贤注引《东观记》,明帝纪,江革传。
    4 《后汉书》刘隆传,马援传附子防传,党锢刘祐传,宦者侯览传。
    5 《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载董卓上表。
    6 《史记.货殖列传》。
    7 《昌言.理乱篇》。
    8 《续汉书》地理志,郡国志。
    9 荀悦《汉纪》。
    10 《三国志.司马芝传》。
    1 《后汉书》和帝纪,桓帝纪,光武帝纪。
    2 《艺文类聚·封爵部》。
    3 《后汉书》光武纪,和帝纪,桓帝纪,度尚传,马援传,光武纪,明帝纪。
    4 《东观汉纪》。
    5 《后汉书.和帝纪》。
    6 《潜夫论·浮侈》。
    7 《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注引《吴书》,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
    1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2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曹真传。
    3 《通典.职官四》。
    4 《宋书.州郡志》。
    5 《三国志.魏志》张绣传、张既传、吕虔传、郑浑传,贾逵传,少帝纪,方技传裴松之补注。
    6 《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武帝纪。
    7 《魏略》。
    1 《初学记》卷27引《晋故事》。
    2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任峻传引《魏氏故事》,苏则传、刘馥传,吕虔传、郑浑传。
    3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邓艾传。
    4 黄惠贤:《试论曹魏西晋时期军屯的两种类型》,《武汉大学学报》,1980.4。
    5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武帝纪,杨俊传。
    6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王脩传,司马芝传,王脩传,贾逵传注引《魏略》,武帝纪。
    1 蜀亡时,“二十八万户,男女九十四万口,将士十万二千人,吏四万人”(《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吴亡时,“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通典》卷7《食货·历代盛衰户口》)。
    2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帝王世纪》。
    3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4 唐长孺:《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5 《三国志.吴志》三嗣主皓传及注引《搜神记》,陆凯传,诸葛瑾传注引《吴书》。
    6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7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
    8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吴主权传,周瑜传,吕蒙传,陆凯传,孙休传。
    9 《晋书.北狄匈奴传》
    10 《三国志.魏志》梁可传,魏志注引《魏略·西戎传》。
    11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1 《华阳国志.南中志》。
    2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陆胤传。
    3 《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注引《袁子》。
    4 《晋书.王恂传》。
    5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王朗传附《王肃》注引《魏略》,王朗传注引《魏名臣奏》,高柔传。
    6 《晋书》食货志,傅玄传,外戚·王恂传。
    7 《三国志.魏书.梁习传》
    8 《晋书.山涛传》
    1 《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注引《魏氏春秋》载曹同奏。
    2 《文献通考·晋诸侯王列侯》。
    3 《初学记.绢第九》。
    4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纪》。
    5 《晋书》武帝纪,慕容皝载记。
    6 《晋书食货志》。但《初学记·绢第九》载:“晋故事: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其余租及旧调绢二户三匹,绵三斤,书为公赋,九品相通,皆输入于官,自如旧制”。《文献通考·田赋考》二,三载:“按两汉之制,三十而税一者,田赋也,二十始傅人出一算者,户口之赋也,今晋法如此,则以合二赋而为一。然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则无无田之户矣”,“不必履亩论税,只逐户赋之,则田税在其中”,可能是田赋简化为一户以一丁计算的户税。
    7 《晋书》武帝纪,刘颂传,食货志,惠帝纪。
    8 《晋志》。
    9 《隋书.地理志.总序》。
    10 《三国志.魏志.陈郡传》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
    11 《晋书.食货志》。
    12 《太平御览》卷606《文部.札》引《晋令》
    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54-658。
    2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86)认为“西晋士族及其亲属享受免税免役特权,是承袭孙吴而来”。实际上,世家大族合法占有土地、人口及免税免役应是普遍的情况。
    3 《晋书》食货志,王戎传,石崇传,李重传。
    4 《晋书》武帝纪,刘毅传,隐逸范乔传,刘卞传,熊远传,陈頵传,李含传,陶侃传。
    5 《世说新语.贤媛》。
    6 《晋书》刘琨传,李特载记,王弥传,杜弢传。
    1 《东晋疆域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
    2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246)的解释是:“以蘖汁染纸,谓之入潢。则纸不生蠢虫,缝不绽解。盖土著户籍原为保存久远,故用入潢之黄色纸。侨人户籍原系临时性质,故用普通白纸”。
    3 《晋书.范汪传》附《范宁传》。
    4 《宋书》志序,范泰传,恩幸传序。
    5 《晋书.王述传》,《世说新语.简傲》。
    6 《隋书.食货志》。
    7 《南齐书.州郡志》。
    8 《隋书.食货志》。
    1 《晋书》颜含传,山涛传附山遐传,庾亮传附弟冰传。
    2 《晋书》惠帝纪,毛宝传附孙毛璩传,庾冰传,元帝纪,翟汤传,会稽王道子传附子元显传,范汪传附子范宁传,石苞传附子崇传,华表附子廙传,范汪传附范宁传。
    3 《宋书.武帝纪》
    4 《晋书.王羲之传》。
    5 《陈书.高祖纪上》
    6 《隋书.食货志》。
    7 《世说新语.政事篇》注引《续晋阳秋》
    8 《南史.王僧孺传》
    9 《晋书》成帝纪,哀帝纪。
    10 《陈书.世祖纪》
    1 《晋书.王廙传附侄彪之传》。
    2 《南齐书.柳世隆传》。
    3 《陈书.世祖纪》。
    4 《隋书.食货志》
    5 《晋书》刘超传,孝武帝纪,会稽文孝王道子传。
    6 《隋书.食货志》
    7 《晋书》范汪传附范宁传,会稽文孝王道子传。
    8 《梁书.武帝纪上》
    9 《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论》
    1 《宋书》武帝纪中,恩幸传序,戴法兴传。
    2 《南史.恩幸传.吕文显传》。
    3 《齐书.武帝十七王列传论》。
    4 《南史》谢密[弘微)传,垣闳传。
    5 《宋书.百官志》。
    6 《晋书》毛宝传附孙璩传,江逌传。
    7 《南齐书.顾宪之传》
    8 《南史.文学传·钟嵘》
    9 《宋书.周朗传》
    10 《南齐书.周顒传》
    11 《南史.孝义传上.孙棘传》。
    1 《宋书》文帝纪,良吏传序,周朗传。
    2 《南齐书.明帝纪》
    3 《宋书》隐逸传·刘凝传,武帝纪。
    4 《南史.萧惠开传》
    5 《宋书》羊玄保传,孔灵符传,谢弘徽传,王弘传。
    6 《资治通鉴》卷129,大明五年条及胡注。
    7 《南史.王球传》
    8 沈休文:《奏弹王源》,《文选》卷40。
    9 《魏书》公孙表传,韩显宗传。
    10 《晋书.杨佺期传》
    1 《宋书.宗越传》
    2 《南史.到彦之传及附溉传》
    3 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全梁文》卷37。
    4 《南史.思悻传.沈客卿》。
    5 《宋书.索虏传》
    6 《南史.王僧孺传》
    7 《南齐书.虞玩之传》
    8 《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虞玩之传。
    9 《通典.食货·乡党》。
    10 《南史.茹法亮传》。
    1 《南齐书.虞玩之传》。
    2 《南齐书》明帝纪,豫章文献王传。
    3 《隋书.百官志上》
    4 《通典.食货三.乡党》
    5 《陈书》后主纪,徐陵传。
    6 《梁书.贺琛传》。
    7 《陈书.宣帝纪》。
    8 《隋书.食货志》。
    9 《宋书》武帝纪下,后废帝纪。
    10 《魏书.甄琛传》。
    11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12 《隋书.食货志》
    1 《南齐书.顾宪之传》。
    2 《隋书.食货志》。
    3 《南齐书.顾宪之传》。
    4 《南史.垣闳传》。
    5 《隋书.食货志》。
    6 《南史.齐本纪.世祖武皇帝》。
    7 《晋书》阮种传,江统传,石勒载记,刘元海载记,匈奴传,李特载记,杜弢传,慕容皝载记,石季龙载记附冉闵载记。
    1 《晋书》苻洪载记,姚弋仲载记。
    2 坞堡可上溯到汉光武帝令边郡“百姓各自壁以绝其食”(《后汉书·陈俊传及附该传》)。
    3 《晋书》李灵甫传,李矩传,郗鉴传,魏浚传,刘聪载记,邵续传,石勒载记。
    4 《晋书》石勒载记下,苻坚载记上,慕容宝载记,石勒载记上,苻坚载记上,姚兴载记下。
    1 《十六国疆域志》卷16,洪亮吉按语。
    2 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6。
    4 《晋书》刘聪载记,石勒载记。
    5 《晋书》·苻坚载记。
    6 《历代兵制》卷5。
    7 《资治通鉴》卷108,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胡三省注。
    8 《晋书·姚苌载记》。
    9 《资治通鉴》卷117,安帝义熙十二年胡三省注。
    1 《晋书》苻洪载记,石季龙载记附冉闵传,慕容皝载记,苻坚载记上。
    2 《魏书.徙何慕容瘣传》。
    3 《晋书》石勒载记上,慕容暐载记,慕容德载记。
    4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李雄载记,石勒载记,石季龙载记上,姚苌载记,慕容儁载记,苻坚载记上,石季龙载记,慕容皝载记,石季龙载记。
    1 《魏书.薛虎子传》。
    2 《魏书》序记,官氏志,外戚传上·姚黄眉,刑法志。
    3 《魏书》食货志,官氏志,贺讷传。
    4 《北齐书·魏兰根传》。
    5 《北史.魏广阳王建传附孙深(渊)传》
    6 《魏书》食货志,太宗纪,太宗太武帝纪,食货志,和跋传,李孝伯传附李安世传。
    1 《魏书》食货志,太祖纪,高宗纪,食货志,韩茂传附子均传。
    2 《南齐书.王融传》。
    3 《魏书.韩腆麟传》。
    4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17-318。
    5 《北史》食货志,高祖纪下,食货志,高祖纪,世宗纪,元劭传,李彪传。
    6 《魏书.高祖纪下》。
    1 《文献通考》卷3《田赋考三》。
    2 《晋书.彭城穆王权传附曾孙肱传》。
    3 《魏书》李冲传,食货志,源贺传,蒋少游传,刘昞传,肃宗纪,自序,魏兰根传,孝明帝纪。
    4 《魏书》官氏志,韩麒麟附子显宗传,高宗纪,高祖纪,邢晏传。
    5 《资治通鉴》卷140,建武三年。
    6 《魏书》李彪传,高祖纪下,肃宗纪,良吏明亮传,李琰之传,羊深传。
    1 《魏书》文苑温子升传,宇文忠之传,淳于诞传,常山王遵附晖传,前废帝纪,蒋少游传。
    2 《周书.赵文深传》。
    3 《魏书.崔亮传》。
    4 《通典.职官十六》。
    5 《魏书.甄琛传》。
    6 孔颖达引《魏律》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7 《魏书》世祖纪下,食货志。
    8 《隋书.食货志》。
    9 《隋书.食货志》。
    1 《魏书.孝静帝纪》。
    2 《隋书·食货志》
    3 《隋书·食货志》。
    4 《魏书.孝静帝纪》。
    5 《文献通考》卷65《职官十九.禄秩》
    6 《北齐书》毕义云传,文宣纪,后主纪。
    7 《通典.食货志·田志》。
    8 《隋书.食货志》。
    1 《资治通鉴》卷一七二。
    2 《隋书.食货志》。
    3 《通典》卷十四《选举典》。
    4 《北史.周本纪》。
    5 《周书.韦裔传》。
    6 《隋书.经籍志二》。
    7 《北史.传论》卷60。
    8 《玉海.兵制》引《后魏书》,卷138引《邺侯家传》。
    9 《北史.传论》
    10 《隋书.食货志》。
    1 《周书.苏绰传》
    2 山本达郎:《敦煌发现讨帐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出版社,1981.3,1982.4。
    3 《隋书》食货志,刑罚志。
    4 《周书.武帝纪》
    5 《晋书.佛图澄传》
    6 《魏书·释老志》
    7 《高僧传》卷7《僧瑾传》,卷8《玄畅传》。
    8 《梁书》皇后传.太宗简皇后王氏传,诸夷传.扶南国传。
    1 《佛祖统记·智頭传》。
    2 《释氏通鉴》卷3。
    3 《魏书.释老志》。
    4 《晋书》何充传,佛图澄传。
    5 《魏书.释老志》。
    6 《通典.食货七》。
    7 《南史.循吏传·郭祖深传》。
    8 《魏书.释老志》。
    9 《广弘明集》卷24。
    10 《魏书.释老志》。
    11 《广弘明集》卷8。
    12 《魏书.释老志》
    13 《南齐书.武帝纪》
    14 《魏书.释老志》
    1 《广弘明集》卷24。
    2 《周书.武帝纪上》。
    3 《佛祖统纪》卷39。
    4 《广弘明集》卷10。
    5 《隋书》卷28《百官志下》,卷41《高颖传》
    6 《资治通鉴》卷175,长城公至德元年。
    7 《隋书》卷24《食货志》,卷2《高祖纪》。
    8 《通典》卷18《选举》。
    1 《隋书》卷38《户贲传》,卷50《元孝矩传》,卷76《崔贲传》
    2 《资治通鉴》卷184,恭帝义宁元年。
    3 《隋书》卷25《刑法志》。
    4 《隋书》卷66《郎茂传》,卷24《食货志》。
    1 《隋书》卷24《食货志》。
    2 《隋书》卷24《食货志》。
    3 《隋书》卷24《食货志》,卷67《裴温传》,卷55《高劢传》。
    4 《通典》卷7《食货·丁中》。
    5 《隋书》卷29《地理志·总序》。
    1 《隋书》卷24《食货志》
    2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53-54。
    3 《隋书》卷24《食货志》。
    4 《资治通鉴》卷181,炀帝大业七年。
    5 《旧唐书》卷190中《元万顷传》,卷106《杨国忠传》。
    6 元稹:《元镇集》卷51《翰林承旨学上记》。
    1 陆长源:《上宰相表》,《全唐文》卷五1○。
    2 《旧唐书》卷284《宦官传》。
    3 《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元年。
    4 《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
    5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428-429。
    6 《旧唐书》,卷2《太宗纪》,卷43《职官二》
    7 《通典》卷148《兵一》
    8 《贞观政要》卷8《刑法》
    9 《旧唐书》卷80《韩瑗传附韩仲良》,卷50《刑法志》,卷57《刘文静传》。
    10 《册府元龟》卷151《慎罚》
    11 《贞观政要》卷8《赦令》。
    12 《唐会要》卷36《氏族》。
    13 《资治通鉴》卷190,高祖武德七年。
    14 《唐摭言》卷1《述进士上》。
    1 《苏氏演义》卷上。
    2 《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
    3 《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
    4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四章第四节唐代的学校制度与科举制度)。
    5 《唐会要》83《嫁娶》。
    6 《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7 《资治通鉴》卷195,太宗贞观十二年:卷200,高宗显庆四年。
    8 《新唐书》卷199《柳冲传》。
    9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470。
    10 《新唐书》卷44《选举上》。
    1 《资治通鉴》卷204,则天后天授元年;卷205,则天后长寿元年。
    2 《新唐书.食货志》
    3 《隋书》卷70《杨玄感传》。
    4 《唐律疏议》卷10《户婚》。
    5 《资治通鉴》卷196,太宗贞观十六年。
    6 《唐会要》卷83《嫁娶》。
    7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123-1131。
    8 李世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
    9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02。
    10 《资治通鉴》卷187,高祖武德二年。
    1 陈守实:《中国古代土地关系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21。
    2 《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
    3 《册府元龟》卷502《邦计·常平》。
    4 《唐会要》卷90《内外官禄》。
    5 《文献通考》卷2《田赋考二》
    6 《唐律疏议》卷10《户婚》。
    7 《通典》卷2《食货典·田制下》
    8 《旧唐书》卷185《贾敦颐传》
    9 《文献通考》卷2《田赋考二》。
    10 《册府元龟》卷105《惠民一》。
    1 《唐会要》卷85《逃户》。
    2 《贞观政要》卷1《政体》。
    3 《太平广记》卷495《邹凤炽》
    4 《旧唐书》卷183《太平公主传》,卷96《姚崇传》。
    5 《唐律疏议》卷10《户婚》。
    6 《唐开元四年西州柳中县高宁乡籍》,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2007:102。
    7 《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僧张月光、吕智通易地契》(P.3394),《出卖口分地契残片》(P.4017),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8 《新唐书》卷41《食货志一》。
    9 《旧唐书》卷88《韦嗣立传》。
    10 李峤:《请令御史检校户口表》,《全唐文》卷246。
    11 《新唐书》卷57《食货志》
    12 唐玄宗:《科禁诸州逃亡制》,《全唐文》卷22。
    1 《旧唐书》卷109《宇文融传》。
    2 《新唐书》卷41《食货志一》。《旧唐书》卷49《食货志》也是“免五年征赋”。
    3 唐玄宗:《听逃户归首敕》,《唐大诏令集》卷111。
    4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55-92。
    5 《唐会要》卷85《籍帐》。
    6 《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
    7 黄盛璋:《唐代户口的分布与变迁》,《历史研究》,1980.6。
    8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2。
    9 《唐会要》卷86《奴婢》
    10 《唐律疏议》卷3《名例三》,卷10《户婚》。
    11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1 《唐会要》卷86《奴婢》录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八月都官奏,大和二年十月赦。
    2 《文献通考》卷9《征榷考》六之《月桩钱》、《板帐钱》。
    3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63)称为“官户役”,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248)称为“专业户”。
    4 《玉海》卷138引《邺侯家传》。
    5 《新唐书.兵志》。
    6 《旧唐书》卷50《兵志》,卷44《职官三》。
    7 《新唐书.兵志》。
    8 《文献通考》卷151。
    9 《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
    10 《唐律疏议》卷10《户婚》
    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73。
    2 《唐六典》卷20《太府寺》。
    3 《旧唐书》卷49《食货志》
    4 《唐会要》卷86《市》。
    5 《唐六典》卷7《尚书工部》。
    6 《新唐书.百官志》。
    7 《唐律疏议》卷16《擅兴》。
    8 《新唐书》卷41《食货志一》
    9 《元次山集》卷7《问进士》
    1 宋敏求:《长安志》卷八《唐京城二》。
    2 《通典》卷七《食货》七。
    3 《太平广记》卷16《社子春》、卷17《卢李二生》,卷243引《朝野金载》。
    4 《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
    5 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全唐文》卷33。
    6 《旧唐书》卷106《李林甫传》,卷189《李憕传》。
    7 《新唐书》卷129《卢从愿传》。
    8 《太平广记》卷165引《原化记》
    9 唐玄宗:《置劝农使诏》,《全唐文》卷29。
    10 《唐会要》卷85《逃户》,卷83《租税上》
    11 《通典》卷7《食货》
    12 《册府元龟》卷502《邦计·常平》。
    1 《通典》卷17《轻重》,卷6《食货》。
    2 《唐会要》卷66《太府寺》。
    3 《旧唐书·魏元忠传》
    4 《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
    5 《新唐书.兵志》。
    6 《文献通考.兵考》。
    7 《玉海》卷138引《邺侯家传》。
    8 《资治通鉴》卷212,唐开元十年,十一年,十三年。
    9 《唐会要》卷72《军杂录》。
    10 《玉海》卷138引《邺侯家传》。
    11 《资治通鉴》卷213,唐开元十六年:卷214,唐开元二十五年;卷214,开元二十七年。
    12 《唐会要》卷78。
    13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全唐诗》卷426。
    14 《唐六典》卷7《尚书工部》,卷23《将作监》,卷6《尚书刑部》。
    1 《新唐书》卷46《百官志》。
    1 《旧唐书.地理志》序。
    2 《资治通鉴》卷222,肃宗宝应元年;卷223,代宗永泰元年。
    3 《唐会要》卷56《左右补阙拾遗》。
    4 《旧唐书》卷159《陆蛰传》。
    1 《资治通鉴》卷265,昭宣帝天佑三年。
    2 《旧唐书》卷118《杨炎传》。
    3 《通典》卷7《食货》。
    4 李冗:《独异志》。
    5 陆龟蒙:《甫里先生传》。
    6 《金石萃编》卷113,陇县《唐会昌元年重修大像寺碑》
    7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2。
    8 《旧唐书》卷181《罗弘信传附子威传》
    9 《旧五代史》卷135《刘守光传》。
    10 《旧唐书》卷196《吐蕃传》。
    11 《通典》卷7《食货·历代盛衰户口》。
    12 《旧唐书》卷118《杨炎传》,卷52《食货》上。
    1 《旧唐书》卷118《杨炎传》。
    2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陆宣公翰苑集》卷二二《奏议》。
    3 《唐会要》卷85《定户等第》。
    4 白居易:《同州奏均田》,《元氏长庆集》卷38。
    5 陆蛰:《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陆宣公翰苑集》卷二二《奏议》。
    6 《旧唐书》卷118《杨炎传》。
    7 《唐会要》卷85《定户等第》。
    8 《新唐书》卷52《食货志》
    9 《旧唐书》卷125《德宗纪》、《资治通鉴》6卷226德宗建中元年、《唐会要》卷845《户口数》均是三百八十余万:《通典》卷7《食货·历代盛衰户口》为“土户百八十余万,客户百三十余万”。
    10 李吉甫:《元和国计簿》。
    1 《唐会要》卷85《定户等第》载元和六年衡州刺史吕温奏。
    2 《册府元龟》卷486《邦计部·户籍》。
    3 《旧唐书》卷171《李渤传》,卷16《穆宗纪》元和十五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46-147)讨论了《旧唐书》与《册府元龟》户数的差异问题。
    4 《资治通鉴》卷246,文宗开成四年。
    5 《文献通考》卷10《户口考一.历代户口丁中赋役》。
    6 《旧唐书》卷19《武宗纪》上。
    7 《资治通鉴》卷249,宣宗大中七年。
    8 《旧唐书》卷141《田承嗣传》。
    9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2。
    10 《宋史》卷89《地理志》。
    11 《元和郡县图志》卷27《沔州汉阳县》。
    12 《旧唐书》卷16《穆宗纪》。
    13 张祜:《纵游淮南》,《全唐诗》卷五11。
    14 杜荀鹤:《送入游吴》,《全唐诗》卷691。
    15 祝穆:《方典胜览》卷51引《成都志》古诗。
    16 《唐会要》卷86《市》,《街巷》
    17 《资治通鉴》卷259,唐昭宗景福元年。
    1 《唐会要》卷89《泉货》。
    2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卷7《德宗纪》下。
    3 唐武宗:《会昌五年加尊号后郊天赦》,《全唐文》卷78。
    4 《太平广记》卷269《韦公干》引《投荒杂录》,卷499《郭七郎》
    5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
    6 刘禹锡:《贾客词并引》,《刘宾客文集》卷21。
    7 《册府元龟》卷493《山泽》
    8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
    9 《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1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
    2 《资治通鉴》卷249,宣宗大中七年十二月。
    3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
    4 《旧唐书》卷49《食货志》。
    5 《唐六典》卷22《互市监》。
    6 李肇:《唐国史补》。
    7 牛希济:《崔烈论》,《全唐文》卷846。
    8 《旧唐书》卷19《懿宗纪》。
    1 《宋史》卷162《职官志》二《枢密院》。
    2 《群书考索后集》卷40《宋朝兵制》。
    3 《中兴两朝圣政》卷50乾道七年五月条。
    4 《续墨客挥犀》卷8。
    5 《宋史》卷167《职官志》七《镇抚使》。
    1 《旧五代史》卷4《梁太祖纪四》。
    2 《五代会要》卷26《街巷》。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6,景德四年七月壬申。
    4 《旧五代史》卷148《选举志》。
    5 《文献通考》卷30《选举考三.举士》。
    6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58《选举志》
    7 《宋会要辑稿》选举1之11,选举6之48。
    8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9 苏颂:《议学校法疏》,赵抃:《乞给还太学田土房缗状》,《历代名臣奏议》卷114。
    10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89,984。
    1 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10《朱梁轻赋》。
    2 《资治通鉴》卷257,唐光启三年六月壬戌。
    3 《五代会要》卷15《户部》。
    4 《宋史》卷173《食货志一·农田》,卷174《食货志二.方田赋税》。
    5 王明清:《挥座录余话》卷1《祖宗兵制名<枢廷备检>》。
    6 《宋会要辑稿》食货1之16。
    7 《宋史》卷173《食货志一·农田》。
    8 《宋会要辑稿》食货6之1-5。
    9 杨际平:《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说驳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2。
    10 《续资治通鉴》卷2,建隆二年三月丁丑。
    11 《宋会要辑稿》食货63三之161,食货1之16。
    1 《宋史》卷173《食货志一·农田》。
    2 《宋史》卷173《食货志一·农田》。
    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2,绍兴二十六年三月己巳。
    4 《宋会要辑稿》食货1之42、43。
    5 《宋会要辑稿》食货之农田杂录,食货1之16,食货3之2,食货2之19。
    6 洪迈:《夷坚志.乙志》卷8。
    7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4。
    8 吴自牧:《梦粱录》卷13《诸色杂货》。
    1 《宋会要辑稿》,食货34之23、24。
    2 余靖:《武溪集》卷15《韶州新置永通监记》。
    3 据费:《蜀锦谱》。
    4 文同:《丹渊集》卷34《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
    5 《宋会要辑稿》食货12之1、11之26。
    6 吕大钧:《民议》,《宋文鉴》卷106。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太平兴国五年二月丙午。
    8 《五代会要》卷26《盐》。
    9 《宋史》卷173《食货志一》。
    10 《宋会要辑稿》食货12之2、3。
    1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18。
    12 张方平:《论免役钱》,《宋文鉴》卷47。
    13 关于五户等的产生及户等划分,参见王曾瑜:《从北朝的九等户到宋朝的五等户》,《中国史研究》
    1980.2;梁太济:《两宋的户等划分》,《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 张方平:《论免役钱》,《宋文鉴》卷47;《乐全集》卷21《沦天下州县新添置弓手事宜》。
    2 《历代名臣奏议》卷258《赋役》。
    3 《宋会要辑稿》食货63之168,食货1之18。
    4 《宋史》卷326《郭咨传》。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0,神宗元丰二年。
    6 《宋史》卷174《食货志二·方田赋税》。
    7 《资治通鉴》卷284,后晋开运元年三月辛卯。
    8 《宋史》卷190《兵志四》,卷187《兵志一》,卷193《兵志七》,卷194《兵志八》。
    1 《宋史》卷187《兵志一》,卷190《兵志四》,卷494《蛮夷志二》。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丁未。
    3 《宋史》卷190《兵志四》。
    4 《乐全集》卷24《论国计事》。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辛丑。
    6 章如愚:《山堂考索·后集》卷41《兵制门·州兵》
    7 《景文集》卷26《上三冗三费疏》。
    8 《旧五代史》卷119《世宗纪》六,卷103《隐帝纪》下。
    1 《五代会要》卷25《团貌》,卷28《诸色料钱》下。
    2 《宋史》卷177《食货志五》,卷91《河渠志一》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6,元祐七年八月庚申;卷438,元祐五年二月辛丑、甲辰。
    4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2《汰去贪庸之官》。
    5 《象山集》卷84《与赵推官》。
    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6,元祐七年八月庚申;卷438,元祐五年二月辛丑、甲辰:卷35,淳化五年三月戊辰。
    7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12。
    8 《宋史》卷177《食货志》。
    1 《宋会要辑稿》食货9之16。
    2 《宋会要辑稿》食货13之24。
    3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3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4-53。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乾德元年十月庚辰条
    5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田赋考四》。
    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3,明道二年十月庚子。
    7 《宋会要辑稿》食货11之13。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4,熙宁七年七月。
    9 《宋史》卷173《食货志一》。
    10 《宋会要辑搞》食货69之16。
    1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至道二年六月已卯。
    12 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17《文书门·户令》,卷47《赋役门》。
    13 《宋会要辑稿》食货65之12。
    1 《文献通考》卷5《田赋考五》。
    2 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238《斌役》王师愈奏文。
    3 《旧五代史》卷4《梁太祖纪四》。
    4 《五代会要》卷26《街巷》。
    5 《十国春秋》卷67《楚武穆王世家》。
    6 《新五代史》卷14《皇后刘氏传》。
    7 《旧五代史》卷90《赵在礼传》。
    8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七月。
    9 《新五代史》卷67《东汉世家》。
    10 《册府元龟》卷678《牧守部·兴利》。
    11 《十国春秋》卷94《王延彬传》
    12 《宋会要辑稿》职官29之1,职官36之72、73。
    1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癸未。
    1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2、3。
    2 《宋会要辑稿》食货15、16、17《商税税额》
    3 《西湖老人繁胜录》。
    4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5 《宋史》卷186《食货志八》。
    6 《三朝北盟会编》卷14,宣和二年二月一日引《茆斋自叙》。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9,元祐二年三月乙丑。
    8 《宋史》卷186《食货志八》。
    9 《宋会要辑稿》食货17之13。
    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咸平二年五月丁酉。
    11 《文献通考·征榷考·板帐钱》。
    12 《宋会要辑稿》食货64之89。
    1 吴自牧:《梦粱录》卷13《团行》。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4,熙宁六年四月庚辰;卷246,熙宁六年八月丙申;卷308,元丰三年九月甲子。
    3 《辽史》卷2《太祖本纪》
    4 《辽史》卷45《百官志》序。
    5 《契丹国志》卷23《族姓原始》。
    6 《辽史》卷31《营卫志上》,卷45《百官志序》。
    1 《元文类》卷51《故金漆水郡侯耶律公墓志铭》。
    2 《辽史》卷45《百官志一》。
    3 《宋会要辑稿》兵17之12。
    4 《宋朝事实类苑》卷77《乘貂录》
    5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602。
    6 《辽史》卷2《太祖本纪》,卷23《道宗本纪二》。
    7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77引路振《乘轺录》。
    8 《辽史》卷23《兴宗本纪》。
    9 《辽史》卷31《营卫志上》。
    1 《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
    2 《辽史》卷59《食货志上》,卷3《太宗纪》,卷59《食货志上》,卷13《圣宗纪》。
    3 《辽史》卷31《营卫志上》。
    4 《辽史》卷14《圣宗本纪》,卷96《姚景行传》。
    5 《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6 《辽史》卷46《百官志》,卷35《兵卫志》。
    7 余靖:《契丹官仪》。
    8 《辽史》卷35《兵卫志》
    1 《辽史》卷59《食货志上》,卷74《韩延徽传》,卷59《食货志上》
    2 元好问:《中州集·乙集》。
    3 《辽史》卷59《食货志上》,卷31《营卫志上》,卷33《营卫志下》。
    4 《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卷34《兵卫志》,卷103《萧韩家奴传》,卷104《耶律昭传》。
    1 《全辽文》卷6《李知顺墓志》,卷10《上方感化寺碑》。
    2 苏辙:《栾城集》卷41《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
    3 《三河县重修文宣王庙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75:578。
    4 《辽史》卷105《马人望传》。
    5 路振:《乘轺录》。
    6 《契丹国志》卷24《王沂公行程录》
    7 《辽史》卷33《营卫志下》,卷13《圣宗纪》。
    8 洪皓:《松漠纪闻》。
    9 《三朝北盟会编》卷21引范仲熊《北记》。
    1 《金史》卷1《世纪》,卷2《太祖纪》,卷128《循吏传》,卷2《太祖纪》
    2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8,建炎三年九月。
    3 《金史》卷43《舆服志中》,卷46《食货志》。
    4 《三朝北盟会编》卷98《诸录杂记》。
    1 《金史》卷44《兵志》,卷55《百官志》。
    2 《金史》卷44《兵志》,卷46《食货志》,卷12《章宗纪》。
    3 《金史》卷128《循吏传》,卷46《食货志》
    4 《金史》卷46《食货志》
    1 韩光辉:《北京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9-60。
    2 《金史》卷46《食货志》,卷44《兵志》,卷46《食货志》。
    3 《金史》卷2《太祖纪》。
    4 《三朝北盟会编》引《赵子崧家传》。
    5 党怀英:《赠正奉大夫袭封衍圣公孔公墓表》,《金文最》卷89。
    6 《三朝北盟会编》卷244引《金虏图经》。
    7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8,绍兴三年九月。
    8 《大金国志》卷13《熙宗纪》。
    9 《金史》卷46《食货志一》,卷105《范拱传》,卷46《食货志》。
    1 《金史》卷46《食货志一》,卷7《世宗纪》,卷47《食货志二》,卷46《食货志一》,卷47《食货志二》,卷92《曹望之传》
    2 《金史》卷47《食货志二》,卷7《世宗纪》,卷70《思敬传》
    3 《金史》卷46《食货志》,卷93《宗浩传》
    4 《遗山集》卷16《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
    5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卷98《完颜匡传》。
    6 《遗山先生文集》卷28《临淄县令完颜公神道碑》。
    7 《归潜志》卷3。
    8 《中州集》卷5《完颜瑶小传》。
    1 《金史》卷88《纥石烈良弼传》,卷47《食货志二》,卷58《百官志》,卷46《食货志一》。
    2 《金史》卷47《食货志二》。
    3 《金史》卷46《食货志一》,卷47《食货志二》,卷94《内族襄传》,卷47《食货志二》。
    4 党怀英:《赠正奉大夫袭封衍圣公孔公墓表》, 《金文最》卷89。
    1 《金史》卷46《食货志一》,卷44《兵制》。
    2 刘祁:《归潜志》卷7。
    3 《金史》卷44《兵制》。
    4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壬辰。
    5 《金史》卷27《魏子平传》。
    6 《金史》卷46《食货志一》,卷47《食货志二》,卷46《食货志一》
    1 《金史》卷7《世宗纪》,卷47《食货志二》
    2 《金史》卷7《世宗纪》,卷57《百官志》,卷79《张中彦传》,卷50《食货志五》,卷46《食货志一》。
    3 《金史》卷102《仆散安贞传》。
    4 周密: 《齐东野语》。
    5 《元朝名臣事略》卷6《万户张忠武传》。
    1 《元史》卷98《兵志一》。
    2 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元文类》卷57。
    3 姚燧:《牧庵集》卷24《谭公神道碑》。
    4 《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卷2《太宗纪》。
    5 《经世大典.序录.投下》,《元文类》卷40。
    6 王恽:《塔必迷失神道碑铭并序》,《秋涧集》卷51。
    7 《元史》卷3《宪宗纪》
    8 《元史》卷4《世祖纪一》。
    1 权衡:《庚申外史》。
    2 《元史》卷5《世祖纪二》,卷9《世祖纪六》。
    3 《元典章》卷17《户部三.户口条画》。
    4 《至顺镇江志》卷2《地理.丹徒县》。
    5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35。
    1 彭大雅:《黑鞑事略》。
    2 朱德润:《送强仲贤之京师序》,《存复斋集》卷4。
    3 《元史》卷102《刑法志一》,卷21《成宗纪四》,卷5《世祖纪二》,卷148《董文用传》。
    4 《元典章》卷8《吏部二·品官荫叙体制》,《民官阵亡荫叙》。
    5 《元史》卷83《选举志三》
    6 《元典章》卷8《吏部二·职官荫子例》
    1 《元史》卷12《世祖纪九》,卷24《仁宗纪一》,卷25《仁宗纪二》,卷26《仁宗纪三》
    2 危素:《送陈子嘉序》,《危太朴文集》卷6。
    3 胡祗通:《铨词》,《紫山大全集》卷21。
    4 姚燧:《送李茂卿序》,《收庵集》卷4。
    5 《元史》卷29《泰定帝一》。
    6 《元典章》卷12《吏部六》,革去滥设贴书,试补司吏。
    7 《元史》卷13《世祖纪十》。
    8 程文海:《吏治五事.取会江南士籍》,《雪楼集》卷10。
    9 胡祗通:《送丁教授入官序》,《紫山集》卷8。
    1 许有壬:《秋谷文集序》,《至正集》卷35。
    11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6《乞增广国学生员》,卷30《陕西乡贡进士题名记》
    1 高岩:《元代科学考》,《史潮》,1932.2。
    2 程端礼:《送朵郎中使还序》,《畏斋集》卷4。
    3 《元史》卷81《选举志一》,卷185《韩镛传》。
    4 苏伯衡:《送楼用章赴国学序分》,《苏平仲集》卷6。
    5 《元史》卷164《郭守敬传》、《程钜夫传》。
    6 《元史》卷138《伯颜传》,卷205《哈麻传》
    7 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下《杂俎篇》。
    8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70。
    9 《大德昌国州志》卷3。
    1 《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2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34。
    3 《元朝秘史》,第281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 《元史》卷147《史天祥传》。
    5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140、147。
    6 《元朝秘史》,第203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 彭大雅:《黑鞑事略》。
    8 《大元马政记》
    9 《元朝秘史》,第279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0 拉施都丁:《史集》(第2卷),务印书馆,1985:60。
    11 《元史》卷21《成宗纪四》
    12 王结:《善俗要义》之4《育牝特》,《元代史料丛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3 《山右石刻丛编》卷36《潞州学田记》。
    14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引。
    1 黄溍:《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亦辇真公神道碑》,《黄金华集》卷24。
    2 《大元马政记》。
    3 《经世大典序录.军制》
    4 《元史》卷98《兵志一》,卷123《也蒲甘卜传》。
    5 《元史》卷159《宋子贞传》。
    6 袁桷:《郑制宜行状》,《清容居士集》卷32。
    7 郝经:《万卷楼记》,《陵川文集》卷25。
    8 王恽:《上世祖皇帝论政事书》,《秋涧集》卷35。
    9 同恕:《张彦谌墓志铭》,《榘庵集》卷9。
    10 郑思肖:《心史》卷下《大义略叙》。
    11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元文类》卷57。
    12 《通制条格》卷2《户令·投下收户》。
    13 《元史》卷156《董文炳传》。
    14 《元典章》卷17《户部三.户口条画》。
    1 《元史》卷147《史天祥传》,卷151《王玉传》。
    2 刘敏中:《中庵集》卷16《萧君弼神道碑》。
    3 王恽:《史天泽家传》,《秋涧集》卷48。
    4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元文类》卷57。
    5 《通制条格》卷2《户令.户例》。
    6 《元史》卷4《世祖纪一》,卷5《世祖纪二》,卷7《世祖纪四》,卷98《兵志一》。
    7 《通制条格》卷一七,《赋役·科差》。
    8 《元史》卷2《太宗纪》。
    9 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22《军政·贫难消乏之弊状》,卷22《杂著·民间疾苦状》。
    10 《元史》卷19《成宗纪二》,卷93《食货志一》
    11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元文类》卷57。
    1 陈高华:《元代税粮制度初探》,《文史》(第6辑),中华书局,1979。
    2 《元史》卷93《食货志一》。
    3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元文类》卷57。
    4 《元史》卷93《食货志一》
    5 苏天爵:《鲁国文贞公事略》,《元朝名臣事略》卷4。
    6 《元史》卷152《张晋亨传》,卷6《世祖纪三》。
    7 魏初:至元九年七月奏议,《青崖集》卷4。
    8 王恽:《论萧山住等局人匠编员事状》,《秋涧集》卷89。
    9 胡祗通:《宝钞法一》,《紫山大全集》卷22。
    10 徐硕:《至元嘉禾志》卷6《户口》
    11 《元史》卷11《世祖纪八》,卷15《世祖纪十二》,卷93《食货志一》,卷16《世祖纪十三》。
    1 《元典章》卷19《户部五·荒田》,卷23《户部五.田宅.民田.强占民田回付本主》,卷9《农桑.栽种.开田栽桑年限》,卷15《户部一.职田佃户子粒》,卷3《圣政二.减私租》。
    2 《元史》卷205《卢世荣传》,卷93《食货志一》。
    3 陈旅:《江淮等处财赋都总管府题名记》,《安雅堂集》卷9。
    4 《元史》卷151《石抹孛迭儿传》,卷100《兵志三》,卷100《兵志三》,卷22《武宗纪一》。
    5 陆文圭:《策问.养士》,《墙东类稿》卷3。
    6 《元史》卷21《成宗纪四》,卷138《伯颜传》,卷21《泰定帝纪二》,卷31《文宗纪三》,卷21《顺帝纪四》,卷175《张硅传》。
    1 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卷下
    2 陶宗仪:《辍耕录》卷15《朱张》,卷38《废家子孙诗》。
    3 杨璃:《山居新语》。
    4 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9《僧寺》。
    5 《元史》卷26《仁宗纪三》。
    6 《通制条格》卷3。
    7 《元史》卷18《成宗纪一》,卷23《武宗纪二》。
    8 《元典章》卷57《刑部》19《禁主户典卖佃户老小》,卷42《刑部四.主户打死佃客》,卷19《户部五.转佃官田》。
    9 杨璃:《山居新语》。
    10 姚燧:《崇阳学记》,《牧庵集》卷5。
    11 宋濂:《雷机墓志铭》,《宋文宪公全集》卷5。
    12 《元史》卷36《文宗纪五》。
    13 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6《赋税》。
    14 苏天爵:《齐履谦神道碑铭》,《滋溪文稿》卷9。
    15 《元典章》卷25《户部》11《禁职田佃户规避差役》
    16 《延祐四明志》卷14。
    1 《元史》卷21《成宗纪四》。
    2 杜春生:《越中金石记》卷8《南镇庙置田记碑阴》。
    3 王元恭:《至正四明续志》卷8《学校》。
    4 宋濂:《蒋元墓铭》,《宋文宪公全集》卷34。
    5 《元典章》卷57《刑部》19《禁主户典卖佃户老小》,卷21《户部七·收鼠耗分例》。
    6 彭泽:《弘治徽州府志》卷3《食货志二.财赋》。
    7 《元史》卷93《食货志一》。
    8 姚燧:《阿里海涯神道碑》,《元文类》卷59。
    9 《元史》卷27《英宗纪一》,卷19《成宗纪二》,卷93《食货志一》。
    10 《元章典》卷24《户部十.起征夏税》,卷21《户部七.收粮鼠耗分例》。
    11 陈大震等:《大德南海志》卷6《税赋·税粮》
    12 《元史》卷12《世祖纪九》,卷18《成宗纪一》。
    13 《元典章新集.户部.江南无田地人户包银》
    14 《元史》卷28《英宗纪二》。
    15 王元恭:《至正四明续志》卷6《赋役》。
    1 《元典章》卷3《圣政二.均赋役》,卷23《户部九.劝农立社事理》。
    2 虞集:《马煦神道碑》,《道园学古录》卷15。
    3 《通制条格》卷17《赋役·科差》,卷2《赋役.主首里正》。
    4 《元史》卷1六八《陈天祥传》,卷156《董士选传》
    5 《经世大典序录.军制》。
    1 《元史》卷13《世祖纪十》,卷35《文宗纪四》,卷99《兵志二》。
    2 《元史》卷101《兵志四》
    3 彭大雅:《黑鞑事略》。
    4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140、147。
    5 《元史》卷123《阔阔不花传》,卷167《张惠传》,卷14《世祖纪十一》。
    6 王恽:《大元故正议大夫浙西道宣慰使行工部尚书孙公神道碑铭》,《秋涧集》卷58。
    7 《通制条格》卷2《户令.户例》。
    8 《元典章》卷五《工部》卷1《选买细丝事理》
    9 胡祗通:《民间疾苦》,《紫山大全集》卷23。
    10 杨璃:《山居新话》。
    11 《经世大典·序录》“工典总序”,《元文类》卷42。
    1 王恽:《乌台笔补·论肃山住等局人匠偏负事状》,《秋涧集》卷89。
    2 《通制条格》卷13《禄令》大小口例,工粮则例;卷2《户令.骚扰工匠》。
    3 胡祗通:《民间疾苦》,《紫山大全集》卷23。
    4 《元典章》卷58《工部一·造作一·段匹.至元新格》。
    5 《至顺镇江志》卷6《赋税.造作》。
    6 《元史》卷93《食货志一》。
    7 《马可波罗行记》(第2卷),第151章《蛮子国都行在城》
    8 王礼:《刘宗海行状》,《麟原文集》(前集)卷3。
    9 胡祗通:《李公墓志铭》,《紫山大全集》卷18。
    10 徐一夔:《织工对》,《始丰稿》卷1。
    11 《通制条格》卷2《户令.户例》
    12 同恕:《集庵集》卷3《善堂记》
    13 《元史》卷22《武宗纪一》,卷134《朵罗台传》,卷17《世祖纪十四》。
    1 权衡:《庚申外史》上。
    2 《元史》卷29《文宗纪一》。
    3 陶宗仪:《元氏掖庭记》。
    4 《元史》卷2《太宗纪》。
    5 姚燧:《高泽神道碑》,《牧庵集》卷25。
    6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元文类》卷57。
    7 《元史》卷157《刘秉忠传》。
    8 《元史》卷10《世祖纪七》,卷25《卢世荣传》,卷38《顺帝纪一》。
    9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市舶.市舶则法二十二条》。
    10 吴澄:《平章董忠宣公神道碑》,《吴文正文集》卷32。
    11 《元史》卷205《铁木迭儿传》
    12 《辍耕录》卷五《朱张》。
    13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
    1 金淮:《濮川所闻记》卷1《总叙·开镇源流》。
    2 姚桐寿:《乐郊私语》。
    3 虞集:《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墓碑》,《道园学古录》卷5。
    4 《元史》卷12《世祖纪九》
    5 袁桷:《上都华严寺碑》,《清容居士集》卷25。
    6 《元史》卷90《食货志一》
    7 《元史》卷52《刑法志三.食货》,卷54《刑法志四.禁令》,卷172《赵孟頫传》,卷94《食货志五》。
    8 《明史》卷136《朱升传》。
    9 《皇明诏令》卷1《谕中原檄》。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致治》。
    2 《明史》卷89《兵一》,卷90《兵二》。
    3 《明史》卷108《外戚恩泽侯表序》,卷132《蓝玉传》,卷300《外戚传序》,卷74《职官三》。
    4 《明实录》,《太祖》卷121。
    5 《明史》卷74《职官三》,卷72《职官一》,卷13《张居正传》。
    6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13。
    1 《明实录》,《太宗》卷103。
    2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139。
    3 《明史》卷77《食货一》。
    4 《皇明制书》卷8《教民榜文》。
    5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5《洪武开科》
    6 《明史》卷69《选举一》。
    7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777。
    8 鄧士能:《平夏缘》。
    9 《明实录》,《太祖》卷46。
    10 《明史》卷69《选举一》,卷70《选举二》。
    1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1《科试考一》。
    2 《明史》卷69《选举一》
    3 《明实录》,《太祖》卷46。
    4 全祖望:《鲒琦亭集.外编》卷22《明初学校贡举事宜记》。
    5 《明史》卷70《选举二》
    6 朱元璋:《御制大诰.社学第四十四》
    7 《明史》卷70《选举二》,卷69《选举一》。
    8 张居正:《张太岳集》卷39《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
    1 《明史》卷70《选举二》
    2 《明史》卷69《选举一》,卷78《食货二》。
    3 《明实录》,《武宗》卷29。
    4 《明史》卷224《宋纁传》
    5 商格:《政务疏》,《明臣奏议》卷4。
    6 陈仁锡:《无梦园初集·九边盐法》。
    7 《明会要》卷4《帝系四》
    8 《明实录》,《世宗》卷514。
    9 《明史》卷116《诸王传序》
    10 《明实录》,《神宗》卷492。
    11 张瀚:《松窗梦语》卷8。
    1 王士性:《豫志》。
    2 《明史》卷20《神宗一》
    3 《续通典》卷19《选举三》。
    4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4《开国规模》。
    5 《明史》卷108《外戚恩泽侯表序》。
    6 《明实录》,《世宗》卷一。六。
    7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五《中宫外家恩泽》。
    8 《明史》卷320《朝鲜传》。
    9 《明实录》,《太祖》卷6。
    1 《明史》卷78《食货二》。
    2 《大明会典》卷19《户口》。
    3 《明史》卷281《循吏传·陈灌》。
    4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1《半印勘合户帖》。
    5 梁方仲:《<明史.食货志>(第1卷)笺证》,《北京师院学报》,1980.3。
    6 沈度:《圣君初政记》
    7 田艺蘅:《留青日札》卷37。
    8 《明史》卷78《食贷二》,卷77《食货一》。
    9 《明实录》,《太祖》卷163,卷144,卷165,卷180。
    10 《明史》卷151《吕震传》,卷77《食贷一》
    1 《明史》卷77《食货一》,卷78《食货二》
    2 《大明律》卷5《户律》。
    3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92。
    4 《大明会典》卷20《户口二》。
    5 《明史》卷77《食货一》。
    6 《明实录》,《孝宗》卷71。
    7 《明史》卷78《食货二》,卷8《仁宗纪》。
    8 《明史》卷77《食货一》。
    9 《明实录》,《太祖》卷12。
    10 顾炎武:《日知录》卷10《开垦荒地》。
    11 《明史》卷77《食货一》。
    12 《明实录》,《太祖》卷34。
    13 夏言:《勘报皇庄》,《明经世文编》卷202。
    1 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卷7。
    2 《明实录》,《太宗》卷124。
    3 《明史》卷77《食货一》。
    4 《明史》卷3《太祖纪三》。
    5 《明实录》,《太祖》卷104,《孝宗》卷28。
    6 《明史》卷191《何孟春传》。
    7 《明史》卷77《食货一》。
    8 朱健:《古今治平略》卷1《国朝田赋》
    9 贝琼:《清江集》卷19《横塘农诗序》
    10 况钟:《况太守集》卷7。
    11 《明实录》,《太祖》卷252。
    1 洪武二十六年除云南、四川和两广数据。《大明会典》卷19《户部六.户口一》
    2 《明实录》,《太祖》卷73。
    3 程尚宽:《新安名族志》卷上《汪·竦川》。
    4 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明衡文》卷27。
    5 《明史》卷77《食货一》。
    6 谢肇淛:《五杂俎》卷4。
    7 王肯堂:《大明律笺释》。
    8 《日知录》卷10。
    9 《明史》卷78《食货二》,卷153《周忱传》。
    10 《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常镇》
    11 《明史》卷77《食货一》。
    12 《大明会典》卷20《户口二》。
    13 丁元荐:《西山日记》卷下《日课》。
    1 万历《四川通志》卷21《经略志·财赋》。
    2 同治《嵊县志》卷3《田赋》。
    3 《明史》卷78《食货二》。
    4 吕坤:《答通学诸友论优免》,《去伪斋集》卷五。
    5 丘溶:《州郡兵制议》,《明经世文编》卷74。
    6 《明史》卷77《食货一》。
    7 《明实录》,《太祖》卷28,卷75,卷26,卷185。
    1 《明史》卷80《食货四》。
    2 顾炎武:《日知录》卷10《斗斛丈尺》。
    3 嘉庆《商城县志》卷4《食货一》。
    4 《大明会典》卷20《户口二》。
    5 《明史》卷75《职官四》。
    6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7 顾炎武:《日知录》卷10《地亩大小》
    8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18《户口登耗之异》。
    9 万历《会稽县志》。
    10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151。
    1 《大明会典》卷189《工匠二》。
    2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2。
    3 《明实录》,《太祖》卷118,卷230。
    4 《大明会典》卷189。
    5 《明实录》,《孝宗》卷61。
    6 陈子龙:《遵化厂夫料奏》,《明经世文编》补遗卷2。
    7 《明实录》,《太祖》卷177。
    8 《大明会典》卷189《工匠二》。
    9 《明实录》,《太祖》卷118,卷128,卷214。
    10 《大明会典》卷189《工匠二》
    11 《农政全书》卷35《木棉》。
    12 张瀚:《松窗梦语》卷六。
    13 《明史》卷67《舆服》。
    14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33-934。
    1 《明实录》,《太祖》卷37。
    2 嘉靖《临颍志》卷3《建置志》“坊市”。
    3 乾隆《德州志》卷4《疆域志》“市镇”。
    4 《明实录》,《太祖》卷251。
    5 熊鸣岐:《昭代王章》卷1。
    6 袁黄:《宝坻政书》卷14《给帖入市示》。
    7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9《佛郎机》。
    8 嘉靖《增城县志》卷9《课程》。
    9 沈榜:《宛署杂记》卷13《铺行》。
    10 《大明会典》卷37,卷201。
    11 汪应轸:《恤民隐均偏累以安根本重地疏》,《明经世文编》卷191。
    12 《大明会典》卷35。
    13 《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223《杂税部》
    14 《明实录》,《英宗》卷224,《太祖》卷242。
    15 光绪《荆州府志》卷10。
    16 《镇江府志》卷6《诸课》。
    1 《大明会典》卷35《课程》“商税”。
    2 《续文献通考·征榷考》。
    3 《明实录》《太祖》卷214,《神宗》卷379。
    4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310。
    5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2。
    6 《明实录》,《世宗》卷3;《宪宗》卷203;《英宗》卷239,卷204;《孝宗》卷28。
    7 夏言:《勘报皇庄》,《明经世文编》卷202。
    8 《明实录》《孝宗》卷28,《世宗》卷23。
    9 《明史》卷194《秦金传》
    10 《明实录》,《穆宗》卷19,卷27;《神宗》卷201,卷243。
    11 《明史》卷77《食货一》。
    12 《明实录》,《神宗》卷353,卷529。
    13 《万历邸钞》
    14 陈鸿:《熙朝莆靖小记.甲戌康熙三十三年》。
    1 聂豹:《应诏陈言以弭灾异疏》,《明经世文编》卷222。
    2 《明实录》,《宣宗》卷83。
    3 林希元:《应诏陈言屯田疏》,《明经世文编》卷163。
    4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8册《江宁庐安》。
    5 霍韬:《自陈不职疏》,《明经世文编》卷187。
    6 王鳌:《吴中赋税书与巡抚李司空》,《明经世文编》卷120。
    7 《明实录》,《世宗》卷102。
    8 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明经世文编》卷22。
    9 《明实录》,《英宗》卷46,卷42。
    10 《明史》卷77《食货一》。
    11 正德《松江府志》卷7《田赋中》。
    1 《大明会典》卷19《户部六》。
    2 《明实录》,《宣宗》卷22。
    3 《明史》卷92《兵志四》。
    4 马文升:《清屯田以复旧制疏》,《明经世文编》卷63。
    5 《大明会典》卷18《户部五·屯田》。
    6 林希元:《应诏陈言屯田疏》,《明经世文编》卷163。
    7 《明史》卷92《兵志四》,卷90《兵志二》,卷212《谭纶传》,卷91《兵志三》。
    8 《明实录》,《宣宗》卷77,卷21;《宪宗》卷64。
    9 《大明会典》卷189。
    10 《明实录》,《英宗》卷240。
    11 李昭祥:《龙江船厂志》卷3《官司志》,卷4《建置志》。
    12 《大明会典》卷189。
    13 《明实录》,《孝宗》卷200,卷71;《武宗》卷114。
    14 《大明会典》卷189。
    1 《明实录》,《宣宗》卷88。
    2 《大明会典》卷17。
    3 万历《武进县志.田赋》。
    4 赵用贤:《议平江南粮役疏》,《明经世文编》卷397。
    5 桂萼:《请修复旧制以足国安民疏》,《明经世文编》卷180。
    6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32册《浙江下》。
    7 《明实录》,《神宗》卷42。
    8 《明史》卷78《食货二》,卷81《食货五》,卷185《李敏传》。
    9 何乔远:《名山藏》卷54《漕运》。
    10 《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45《赋役部.总论八》
    11 《明实录》,《世宗》卷142,《宪宗》卷210。
    1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2《条鞭始末》。
    2 赵用贤:《议平江南粮役疏》,《明经世文编》卷397。
    3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9《广东三.赋役志》,卷13《河南》。
    4 《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52《赋役部·艺文五》。
    5 嘉靖《海宁县志》卷2《徭役》。
    6 《皇明制书》卷13《问刑条例》。
    7 嘉靖《邵武县志》卷12《名宦》。
    8 《明史纪事本末》卷61《江陵柄政》。
    9 张居正:《张太岳文集》卷9《京师重修贡院记》。
    10 《明实录》,《神宗》卷121。
    11 《明史》卷77《食货一》,卷213《张居正传》。
    12 《明史》卷78《食货二》。
    1 于慎行:《毂城山馆文集》卷34《与抚台宋公论赋役书》。
    2 正德《松江府志》卷4。
    3 于慎行:《毂山笔麈》卷4。
    4 《明实录》,《神宗》卷361。
    5 康熙《嘉兴府志》卷15。
    6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
    7 吕坤《去伪斋集》卷2。
    8 沈榜:《宛署杂记》卷13《铺行》。
    9 谢肇淛:《五杂俎》卷5《人部》。
    1 顾炎武:《菰中随笔》卷2上,《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3《福建三》。
    2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40。
    3 徐阶:《世经堂集》卷22。
    4 陈道:《江西新城田租说》,《明经世文编》卷31。
    5 《古今图书集成》卷1249《衡州府部·风俗考》。
    6 《明律集解附例》卷20。
    7 《沈氏农书》。
    8 孙之騄:《二申野录》卷8“四月条注”。
    9 王季重:《祁忠敏公年谱》
    10 《明史》卷80《食货四》。
    11 《明实录》,《世宗》卷4,卷253。
    12 谢肇淛:《五杂俎》卷14《事部二》。
    1 《大明会典》卷35。
    2 《太函集》卷54《明故处士溪阳吴长公墓志铭》
    3 《明史》卷81《食货二》。
    4 《大明会典》卷31《库藏》“钞法律”。
    5 何本方:《明代榷关浅析》,《商鸿逵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 孙承泽:《天府广记》卷十三。
    7 王元翰:《凝翠集.圣泽诞被困商偶遗疏》,《云南丛书》集部之7。
    8 《耳谈类增》卷17《衡郡为乐土》。
    9 《明实录》,《世宗》卷306,卷557。
    10 《工部厂库须知》卷2刘元霖题。
    11 高拱:《议处商人钱法以苏京邑民困疏》,《明经世文编》卷301。
    1 《明实录》,《神宗》卷440。
    2 王元翰:《凝翠集·圣泽诞被困商偶遗疏》,《云南丛书》集部之7。
    3 朱赓:《朱文懿公奏疏》卷6《请缓门殿大工揭》。
    4 《明史》卷81《食货五》,卷237《田大益传》,卷237《王正志传》。
    5 《明实录》,《神宗》卷359,卷376。
    6 文秉:《烈皇小识》卷2。
    7 《明史》卷252《杨嗣昌传》。
    8 孙承泽:《山书》卷13《议加练饷》。
    1 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333。
    2 肖爽:《永宪录》卷1。
    3 《清史稿》卷176《军机大臣年表》
    4 《清实录》,《高宗》卷1389。
    1 《清实录》,《太宗》卷1,卷17。
    2 朱郎爃:《谨启为广文德,以端王化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3 《清实录》,《世祖》卷5,卷40,卷17。
    4 全祖望《江浙两大狱记》、翁广平《书湖州庄氏史狱》记死70余人;纽琇《觚剩》记死200多人,邓之诚《清诗纪事本末》则记死700多人,陆莘行《老父云游始末》记诛杀超过千人。
    5 《清实录》,《圣祖》卷99。
    6 《卫藏通志》卷12。
    1 《清史稿》卷106《选举一》
    2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395,卷289。
    3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1 光绪《大清会典》卷7《史部·文选清吏司》。
    2 《清实录》,《太宗》卷9。
    3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725。
    4 《清实录》,《世宗》卷67。
    5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727。
    6 《清实录》,《高宗》卷664。
    1 《清文献通考》卷179。
    2 《满文老档·太祖》卷45,卷66,卷62。
    3 《清实录》,《世祖》卷12。
    4 《八旗通志》卷18。
    5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59。
    6 姚文燮:《圈占记》,《皇朝经世文编》卷31。
    7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卷121《食货二》。
    8 《清朝文献通考》卷42《国用考俸饷》
    9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254-255。
    1 《清实录》,《世祖》卷31,卷15,卷20
    2 康熙四十年《怀柔县新志》卷4《赋役·地亩》。
    3 桂斌:《为呈复事》,《宗人府堂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4 道光《范宅老地账》,辽宁省档案馆。
    5 《清实录》,《圣祖》卷88,卷31。
    6 奕赓:《佳梦轩丛著》,《东华录缀言》。
    7 安双成:《清初编审八旗男丁满文档案选译》, 《历史档案》,1988.4。
    8 史惇:《悖力余杂记·图地》。
    9 《清史稿》卷244《李裀传》
    10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198。
    11 康熙十一年《遵化州志》卷4《田赋》;康熙十二年《东安县志》卷4《赋役》
    1 《清实录》,《圣祖》卷120。
    2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3 昭梿:《啸亭杂录》卷8《内务府定制》。
    4 《八旗通志》卷18。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月折档》,乾隆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达尔党阿奏。
    6 《八旗通志》卷18。
    7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8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59。
    9 《清实录》,《世祖》卷6。
    10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11 《户部题本》,《明清史料》(丙编第10本),中华书局,1987。
    12 《清朝通志》卷81。
    1 《清实录》《圣祖》卷3,卷121;卷5,卷123。
    2 《清朝文献通考》卷2《田赋考》
    3 《八旗通志》卷3《旗分志三》,卷7《旗分志七》。
    4 《清朝文献通考》卷20《户口考二》。
    5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6 《清实录》,《世祖》卷16。
    7 《清朝文献通考》卷174《乐二十》。
    8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9 康熙《崇明县志》卷4《赋役》。
    10 张光月:《例案全集》卷6《户役》。
    1 《清史稿》卷121《食货二》。
    2 钱陈群:《条陈耗羡疏》,《皇朝经世文编》卷27。
    3 张玉书:《张文贞公集》卷7《纪顺治间户口数目》
    4 李馥:《祁阳县志》卷10《货殖志》。
    5 吴柽:《牧济尝试录》“编审议”。
    6 康熙《阳春县志·赋役》。
    7 《顺治朝题本》敷陈类10函20号。
    8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9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57。
    10 《清史稿》卷121《食货二》,卷120《食货一》。
    11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利用省级资料进一步证明了何炳棣的观点。
    12 《清实录》,《世祖》卷61,卷105。
    13 《清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
    1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卷121《食货二》。
    2《 抚吴疏草》卷6《参溧阳县迟报绅衿完欠钱粮疏》,卷43《康熙二年绅衿役完欠疏》
    3 《清实录》,《圣祖》卷1,卷2,卷3。
    4 陆陇其:《三鱼堂外集》卷1,《编审人丁议》
    5 台北“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摺》(第3辑),高成龄奏摺。
    6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3。
    7 赵吉士:《万青阁自订文集》卷2,《重修交城县志序》,《志里甲小序》。
    8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39。
    9 《清史稿》卷121《食货二》
    10 王先谦:《东华录》康熙73。
    11 《清实录》,《圣祖》卷244。
    12 《清史稿》卷121《食货二》。
    1 夏鼐(《略谈番薯和薯蓣》,《文物》,1961.8)认为清初人口因战乱有所减少,乾隆六年达1.4亿,道光十五年过四亿,“虽然与版图的扩大,土地的开辟,以及赋税的改变”都有关系,“但是与明代晚年输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和玉蜀黍,恐关系更大”。另外,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325)推算康熙三十九年为1.5亿,乾隆五十九年3.1亿,道光三十年4.3亿。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卷·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773)估计康熙五十年为7700万人,乾隆六十年近3亿,道光十五年过4亿。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32-833)推算康熙十八年为1.6亿,乾隆四十一年3.1亿,嘉庆二十五年3.8亿。
    2 《清实录》,《圣祖》卷238。
    3 《清史稿》卷8《圣祖本纪三》
    4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考一》。
    5 《清实录》,《圣祖》卷249。
    6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133《户部·户口编审》
    7 吴振械:《养吉斋余录》卷1。
    8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243《户部·田赋》。
    9 台北“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摺》(第2辑),吴隆元奏摺;(第1辑).秦国龙奏摺。
    10 田文镜:《题请豫省丁粮按地输纳以均赋役事》,《抚豫宣化录》卷2。
    11 魏世杰:《与邑令宋公疏》,《魏兴士文集》卷2。
    12 嘉庆《无为州志》卷7《食货志·户口》。
    1 王庆云《石渠余纪》卷3《纪丁随地起》。
    2 曾王孙:《勘明沔县丁银宜随粮行疏》,《皇朝经世文编》卷30。
    3 道光《太康县志》卷2《田赋·人丁》。
    4 王庆云:《记丁随地起》,《石渠余记》卷3。
    5 康熙《嘉兴府志》卷9《户口》。
    6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7 《上谕内阁》,雍正二年七月六日。
    8 《雍正殊批谕旨·高成龄雍正二年九月十四日折》。
    9 《清史稿》卷121《食货二》。
    10 《乾露夏津县志》卷4《田赋》。
    11 戴兆佳:《吁宪推广皇仁泽遍穷黎恩垂不朽事》,《天台治略》卷2。
    1 乾隆《吴江县志》卷23《名宦》。
    2 赵申乔:《批藩司详安乡县优免由》,《赵恭毅公自治官书类集》卷13。
    3 汤成烈:《地丁原始》,《皇朝经世文续编》卷34。
    4 钟琦:《皇朝琐屑录》卷8。
    5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6 《内务府会计司三旗银两庄头处呈稿》乾隆十年六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7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8 《清朝通志》卷81。
    1 钱泳在《履园丛话》卷1《田价》。
    2 黄炎:《限田说》,《湖南文集》卷18。
    3 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补农书下》。
    4 “刑科题本命案土地债务类”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初三日阿克敦题;乾隆六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吉庆题。
    5 《湖南省例成案》户律田宅卷7《禁田主纳租之外派纳粮米勒取礼银役使佃户》
    6 蒋良骐:《东华录》卷15。
    7 薛福成:《轶闻.查抄和坤住宅花园清单》,《庸禽笔记》卷3。
    8 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59。
    9 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卷1。
    10 光绪《畿辅通志》旗地条。
    11 《大清会典事例》卷159。
    12 光绪《畿辅通志》旗地条。
    13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14 《清实录》,《圣祖》卷249。
    15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133《户部.户口.编审》。
    16 《朱批谕旨》雍正四年五月初十日李绂奏折。
    17 《清朝文献通考》卷23《职役三》
    1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57《户部.户口》。
    2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3 徐栋《保甲书》卷2。
    4 同治《上元江宁两县志》卷7《食货考》。
    5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8《征榷》8《盐法》。
    6 雍正《大清会典》卷52。
    7 《清史稿》卷125《食货六》。
    8 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7。
    9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0卷·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40-641。
    10 庞尚鹏:《清理延绥屯田疏》,《明经世文编》卷359。
    11 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5《拾补》。
    12 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岳麓书社,1983:247。
    13 唐炯:《筹议矿务拟召集商股延聘东洋矿师疏》,《皇朝经世文续编》卷26。
    1 岑毓英:《奏陈整顿滇省铜政事宜疏》,《皇朝经世文续编》卷49。
    2 《三省边防备览》卷9。
    3 李榕:《十三峰书屋文稿》卷1。
    4 钱泳《履园丛话》。
    5 《大清律例》,《斗殴》门《奴婢殴家长》附例。
    6 《大清律例集注》卷22《斗殴·奴婢殴家长》附例。。
    7 《大清律例》卷28《刑律·斗殴段》附例。
    8 乾隆清刑部钞档,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九日保宁题。
    9 李榕:《十三峰书屋文稿》卷乾隆1。
    10 夏仁虎:《旧京琐记》卷9《市肆》。
    11 《自流井火神庙碑记》。
    12 “刑科题本命案土地债务类”乾隆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稽曾筠题;乾隆三十二年七月十一日苏昌题。
    13 《孔府档案》第4924号。
    14 《南浔志》卷30《农桑》1《完租》。
    1 魏礼:《魏叔子文集》卷8《致李邑侯书》。
    2 杨锡绂:《陈明米贵之由疏》,《皇朝经世文编》卷39。
    3 《心政录》卷2《清定交租则例以恤贫民疏》。
    4 《南浔志》卷30《农桑》1《完租》。
    5 赵翼:《簷曝杂记》卷1。
    6 昭梿:《啸亭杂录》卷10《权臣奢俭》。
    7 威廉·亨德:《旧中国杂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78-82。
    8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厚养廉协》,《皇朝经世文编》卷16。
    9 罗玉东:《中国厘金史》(上),商务印书馆,1936。
    10 周伯棣:《中国财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444。
    11 《清实录》,《仁宗》卷48。
    12 王先谦:《东华续录》嘉庆11,34。
    13 《清实录》,《宣宗》卷323。
    14 《清史稿》卷121《食货二》
    15 《清代档钞》乾隆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杨锡绂题。
    16 《清朝通典》卷12《食货,盐法》。
    1 《清实录》,《仁宗》卷72。
    1 《英国蓝皮书》,中国史学会:《鸦片战争》(第2册),新知识出版社,1955。
    2 咸丰《顺德县志》卷3。
    1 《曾文正公全集.杂着》卷2。
    2 王先谦:《东华续录》咸丰朝,卷24。
    3 《添裁机构及官制吏治》,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
    4 Masataka Banno,China and the West 1858-186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241.
    5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23。
    6 蔡宏俊(《太平天国战争中人口损失研究述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对太平天国起义的人口影响的研究作了综述,但姜涛(《太平天国战争与晚清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2、14)强调“迄今对其只有很不确切的各种估计和估算,还不能说是有了较为严格意义上的‘研究’”。
    7 李鸿章:《清查苏松漕粮积弊折》,《李文忠公奏稿》卷3。
    1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251,252,176,182,183。
    2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三联书店,1957:602,544。
    3 刘长佑:《停贡饶绸片》,王廷熙等:《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27下:32。
    4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附录》,统计表(7)。
    5 曾国藩:《钦奉谕旨复陈折,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8:9-12。
    6 《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8。
    7 光绪三十年《句容县志》卷4。
    8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262。
    9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84。
    1 《湖北通志》卷43,商务印书馆,1921。
    2 光绪二十三年《潼川府志》卷18。
    3 蒯世勋等:《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626。
    4 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1:118。
    5 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文海出版社,1985:3496。
    6 《大清律例全纂》卷20。
    7 《清季外交史料》卷166。
    8 志刚:《初使泰西记》卷1。
    9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三联书店,1957:488。
    10 《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光绪二十一年《九江口》。
    11 樊百川:《中国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的遭遇和命运》,《历史研究》1962.6。
    1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3。
    2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下),科学出版社,1955:1442-1446。
    3 《万国公报》第361卷。
    4 上海申报馆(1932:163)《申报》,第八期,1881-9-29。
    5 徐赓陛:《办理学堂乡情形第二禀》,《皇朝经世文续编》卷83。
    1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下),科学出版社,1955:1624、1639。
    2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下),中华书局,1962:1202。
    1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科学出版社,1957:870-919。
    2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一):31。
    3 《中国近代史资料专刊》编委会:《义和团》(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485。
    4 《清史稿》卷1119《职官六》。
    1 铁厓:《警告全蜀》,《四川》(第1号)。
    2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127。
    3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176。
    4 袁世凯:《创设保定警务局并添设学堂拟订章程呈览折》,廖一中、罗真容:《袁世凯奏议》(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605。
    5 《清实录》,《德宗》卷505。
    6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7 《江西巡抚冯汝骙奏宜春乡民抗捐仇绅聚众攻城折》,《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355。
    8 《学部官报·奏章》(第4册),122期。
    9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6。
    1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总第5564。
    2 《政治官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3 光绪34年《调查户口章程》,公安部户政管理局:《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群众出版社,1996。
    4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87,91。
    5 《安徽通志稿·民政考·巡警》。
    6 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6。
    7 侯杨方:《宣统年间的人口调查:兼评米红等人论文及其他有关研究》,《历史研究》,1998.6。
    1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152。
    2 《陕甘总督长庚奏甘肃设立地方自治筹办年并地方自治研究所情形折》,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资料》(下),中华书局,1979。
    3 光绪34年《调查户口章程》,公安部户政管理局:《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群众出版社,1996。
    4 光绪34年《调查户口章程》,公安部户政管理局:《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群众出版社,1996。
    5 《县令调查户口之笑柄》,《申报》,1909-12-19。
    6 《活埋调查员之骇闻《申报》,1909-07-18。
    7 《粤督奏请暂缓调查户口》,《申报》,1910-10-27。
    8 张振鹤、丁原英:《清末民变年表》,《近代史资料》1982.4。
    9 外务部档·侨务招工类,卷24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0 宫同档·朱批奏折(外交类),卷49之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1 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1:460。
    1 外务部档·侨务招工类,卷31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 《民政部编订户籍法奏折》,公安部户政管理局:《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群众出版社,1996。
    3 宣统三年《户籍法》,公安部户政管理局:《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群众出版社,1996。
    4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81。
    5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21。
    1 陈雨人:《陈侍御奏稿》卷1。
    2 《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民立报》,1911-12-13。
    3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17号,1912-2-20;第35号,1912-3-11。
    4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73。
    1 刘大钧:《中国人口统计》,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统计月报》,1931:11、12。
    2 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1910-195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7及注1。
    3 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饮冰室合集.文集》(第34册),中华书局,1989。
    4 汪凤瀛:《致筹安会书》,《东方杂志》(第12卷)。
    1 民国四年《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公安部户政管理局:《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群众出版社,1996。
    1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1957:74,324。
    2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73。
    1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印发:《中共中央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
    2 南京国民政府:《布告》,《大公报》,1927-7-9。
    3 《宁汉两方决议案审查案》,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1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3册)》(补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 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281。
    2 黄哲真:《地方自治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40:101。
    3 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38)认为“排除了司法机关对户籍及人事登记事务的严格监督,监督权转归县、市政府”。
    1 析平等:《民国社会大观》,建福人民出版社,1991:510。
    2 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内政年鉴》(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644。
    3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60-61。
    4 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料》“代序”,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26。
    5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84。
    6 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1016。
    7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30。
    1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746,761。
    2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4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30。
    3 陈翰笙等:《解放前的中国农村》(二),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189。
    4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276。
    1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3 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318。
    1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497
    2 吴太昌:《抗战时期国民党国家资本主义在工矿业的垄断地位及其与民营资本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3。
    3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96;(第3辑),1961:1422。
    4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537-538。
    5 宫韵史:《1937-1945年国民党统治区工人阶级的状况》,《历史研究》,1960.3。
    6 《战时土地政策施政纲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84-185。
    1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153。
    2 贾士毅:《民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17:149-150。
    1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1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14,285-286。
    2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285。
    3 史敬棠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三联书店,1959:216。
    4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1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85-300,231,258。
    1 黄正林、文月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税》,《抗日战争研究》,2005.2。
    2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第1编)259,(第4编)305-306。
    3 汪伪政府:《清乡地区整理保甲肃清零匪暂行办法》,《清乡地区各种证明书发给暂行规则》,余子道等:《汪精卫国民政府“清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 费正清:《美国和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264-265。
    2 新华社:《蒋介石解散民盟》,《人民日报》,1946-11-7。
    3 简锐:《国民党官僚资本发展的概述》,《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3。
    4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192。
    5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645。
    1 上海市公安局公安史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241。
    2 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101。
    3 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799。
    4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9。
    5 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208。
    6 宋春、于文莱:《中国国民党台湾四十年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
    1 中共中央华北局:《建立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法制史参考资料选编》(近现代部分三),1980。
    2 《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 《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 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中组织各界代表会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11册),1979。
    2 公安史稿编写组:《中国人民公安史稿》,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210。
    3 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第32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194,195,203。
    4 中共中央华北局:《关于东北城市公安工作经验通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策汇编》,1949。
    5 沈阳市公安局:《闪光的金盾:沈阳公安五十年回顾》(上编),1998:106。
    1 黄臻睿:《1949年上海实施的户口校正》,《档案春秋》,2010.9。
    2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24。
    3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4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46。
    5 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759。
    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47-748。
    2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49-751。
    1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1435。
    2 W. C.Mark, From the Danube to the Yalu. New York:Harper.1954.p11.
    1 《京公安局制定户口规则.建立市民户口簿.废除国民党反动办法.取消繁复表格十五种》,《人民日报》,1949-11-13。
    2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公安志》,北京出版社,2003:380。
    3 黄臻睿:《1949年上海实施的户口校正》,《档案春秋》,2010.9。
    4 刘吉:《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59,461。
    5 政治性特口包括曾为反动党团、特务、军政官员,为反动派掌握的外围组织活动分子,尚无证明确已改悔者,有反革命嫌疑尚不足构成侦察条件者;社会性特口包括封建地主、封建会门、散兵游勇、隐藏武器、扰乱金融、假冒伪造、抢劫偷盗、贩毒、聚赌、窝娼等首要和可疑分子及前科犯、假释犯。
    6 罗瑞卿:《在全国治安行政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0年11月。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1949-9-29。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1949-4-25。
    3 国家统计局:《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统计出版社,1958:7-8。
    1 高华:《革命年代》,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312。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9-29日。
    3 刘吉:《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71。
    4 周恩来:《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104、159、156。
    1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12-16。
    2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1953-195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3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选集》(下),1984:188。
    1 《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 黄耕夫:《户口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意见》,在全国户口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6-3-10。
    3 1956年2月《国务院关于降低十级以上干部的工资标准的决定》、1957年3月《国务院关于修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表(四)的通知》、1959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降低国家机关三级以上党员工资标准的决定》、1960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国家计委党组和劳动部党组关于降低十七级以上党员干部工资标准的建议》,内务部政府机关人事局:《人事工作文件选编》(内部文件),1963。
    4 关信平:《经济全球化、社会不平等与中国社会政策转型》,《东南学术》,2002.6。
    5 王爱云:《试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身份社会的形成及其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1.12。
    6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102-113。
    7 毛泽东:《驳“舆论一律”》,《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158-159。
    1 Hayami, Yujiro, Kikuchi, Masao,1980, Asian village economy at the crossroads:An economic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p36.
    2 Pang Xiaomin.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cooperat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1992.3,1-16。
    3 温铁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陷阱》,《战略与管理》,1998.6。
    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3,1-4。
    5 周恩来:《经济建设的几个方针性问题》,《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
    6 周恩来:《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54。
    2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按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人民出版社,1965。
    3 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5.1。
    4 公安部第三局:《对贯彻全国户口工作会议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公函》,1956-8-9。
    1 徐日丹:《居民身份证法:你的名字不能叫“赵C”》,《检察日报》,2009-9-19。
    2 罗瑞卿:《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草案的说明》,国务院法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8年1月-6月),法律出版社,1958。
    3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4 王新华:《婴儿随母落户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公安大学学报》,1998.3。
    5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失去自由的》,《中国改革》,2002.4。
    6 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6。
    1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失去自由的》,《中国改革》,2002.4。
    2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3 中共中央:《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
    4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840。
    5 两个剥削阶级即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被打倒了的地主买办阶级和其他反动派,正在逐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它的知识分子;两个劳动阶级即绝大多数已加入合作社并愈来愈并成为社会主义热烈拥护者的农民和其他原先的个体劳动者,全国人民中的最先进的和作为国家政权、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
    1 《人民日报》,1958-8-10。
    2 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8。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354、123、122、244、122。
    4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86。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25,13,375,103。
    2 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六十条),1962-9-27。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354,323,213。
    4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5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批转《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1963-7-31。
    6 钱昊平、朱柳笛:《人口普查面临隐私权保护等难点》,《新京报》,2010-11-1。
    1 熊华源(《一条“毛主席语录”的真象》,《党的文献》,1994.6)考证,“是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经过提炼提出来的”。
    2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的通知》,1964-12-28。
    3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改革高级中学招生办法的请示报告》,1966-6-13。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1966-7-23。
    5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66-8-8。
    1 即地、富、反、坏、右分子,劳动教养人员和刑满留场(厂)就业人员,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动道会门的中小道首和职业办道人员,敌伪的军(连长以上)、政(保长以上)、警(警长以上)、宪(宪兵)、特(特务)分子,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但改造得不好的分子,投机倒把分子,和被杀、被关、被管制、外逃的反革命分子的坚持反动立场的家属。
    2 《红旗》杂志编辑部:《从“赤脚医生”的厂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红旗》杂志,1967.3。
    3 郭德宏等:《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历程》(下),红旗出版社,1998:976。
    4 《人民日报》,1968-7-22。
    5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1970-6-27。
    6 “两个估计”即,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1 即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现行反革命分子等的子女。
    2 刘小萌:《“文革”中在血统论重压下的知青》,《党史春秋》,1997.11。
    3 有林、郑新立、工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3卷),红旗出版社,1994:51。
    4 据胡焕庸、张喜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73资料推算。
    5 据田方、林发棠:《中国人口迁移》,知识出版社,1986:302-303资料推算。
    1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学好文件抓住纲》,《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1977-2-7。
    1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481-483。
    2 薄一波:《整党与党的建设》,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333。
    3 杜兴:《家庭出身代码的兴废》,《共产党员》,2010.16。
    4 熊亮华:《全党要努力把“第三梯队”建设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选拔年轻干部内幕》,《中国矿业报》,2011-3-7。
    5 朱光磊:《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与性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1998.1。
    1 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2 公安部:《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的通知)的意见》(公发[1977]47号),1977-11-12。
    3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4 可以解决家属“农转非”的主要对象有: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煤矿井下职工、三线艰苦地区职工、远洋船员、两地分居的老工人夫妻、家居农村老工人的“顶替”子女、市镇职工从农村寄养的子女、党政处级以上干部、检察院干部、人武部干部、劳改干部以及军队文职干部、军队志愿兵、边防海岛部队军官、部队中无军籍的专业技术干部、军队部分编外单位现役军人和武装、边防、消防民警、现役干部等人员的家属。解决本人“农转非”的主要对象有:从农村招工、招生的工人学生、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地区的人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专家、农林第一线的科技人员、恢复全民所有制的农村科研院校、场(站、圃)中的科技人员、吃农业粮的退休干部、政府离休的干部、国营农业企事业单位职工、国营农场安置的归侨、难侨以及特等、一等革命残废军人、农村籍退伍军人、无户口人员和寺观僧道等人员。解决遗留问题的“农转非”政策涉及的对象有:落实政策人员、上山一下乡的知识青年以及六十年代被精简回乡的职工。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5 公安部三局:《户口管理资料汇编》(第四册),群众出版社,1993:98。
    1 Qian, Yingyi, B.R.Weingast,1997,"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1(4),pp.83-92.
    2 张晏:《标尺竞争在中国存在吗?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相关性的研究》,复旦大学工作论文,2005。
    3Lu Ming, Zhao Chen,2006,"Urbanization,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China: 1987-2001", Chinese Economy,Vol.39,No.3,pp.42-63.
    4 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发[1982]1号)
    5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失去自由的》,《中国改革》,2002.4。
    1 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1993.1。
    2 钱吴平、朱柳笛:《人口普查面临隐私权保护等难点》,《新京报》,2010-11-1。
    3 王新华:《婴儿随母落户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公安大学学报》,1998.3。
    4 本刊评论员:《改革要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88.5。
    5 陆学艺:《农民工称谓解析》,《人民日报》,2007-4-30。
    6 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研究》,《教学与研究》,1998.5。
    1 李强:《中国社会分层机构的变迁》,《科学中国人》,2002.3。
    2 1949年以后国民政府《户籍法》被带到台湾继续适用,并于1954、1973、1992、1997和2000年进行了五次修正。
    3 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4。
    4 马树才、赵桂芝:《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实证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6),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273、181。
    2 虞云耀:《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组织人事报》,1995-8-31。
    3 李曙光:《中国破产法的实施问题与前景》,《中国律师》,1995.10。
    4 李曙光:《天津、武汉、上海国有企业破产改革实况分析》,《改革》,1996.2。
    5 朱光磊:《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与性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1998.1。
    1 尹慧茹、曲依民:《关于自费生问题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6。
    2 陆学艺:《农民工称谓解析》,《人民日报》,2007-4-30。
    3 马焕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3-4。
    4 沈益民:《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新特点》,《瞭望》,1990.30。
    5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 草兰:《中国户籍制度:改向何去》,《市场经济大观》,1994.8。
    2 韩俊:《当前农村经济形势透视与近期改革的思路》,《中国农村经济》,1994.1。
    3 陆学艺等:《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99。
    4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5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蓝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1993年12月2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蓝印户口管理规定》,1999-10-6;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蓝印户口考生在我市参加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通知》,2005-1-19。
    6 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96-98。
    7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瞭望新闻周刊》,2003.37。
    8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自由的》,《中国改革》,2002.5。
    1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2 筱梦:《180万失业职工的出路在哪里?一个带给“国有企业改革年”的难题》,《未来与发展》,1995.2。
    3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地区2004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方案》,2003-12-29。
    4 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5 张汝立、蓝宇蕴:《城市化与农民进城的方式》,《社会科学辑刊》,2005.3。
    6 王新华:《婴儿随母落户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公安大学学报》,1998.3。
    1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2 沈益民:《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新特点》,《瞭望》,1990.30;冒浩文、温玉恩:《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科学·准确·经济》,《人民日报》,2000-10-20;曾文鸿:《户籍制度五弊端》,《新闻周刊》,2001.30。
    3 钱昊平、朱柳笛:《人口普查面临隐私权保护等难点》,《新京报》,2010-11-1。
    4 陈佳贵、黄群慧、张涛:《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国工业经济》,2007.7;步正发:《部分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偏低》,《中国经济周刊》,2006-5-22。
    5 胡联合、胡鞍钢:《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两极化趋势》,《社会观察》,2005.6。
    6 崔克亮、柏晶伟:《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今年力保新增900万就业岗位》,《中国经济时报》,2004-3-18。
    1 王小鲁:《灰色收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中国改革》,2007.7。
    2 步正发:《部分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偏低》,《中国经济周刊》,2006-5-22。
    3 李静睿:《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连降22年》,《新京报》,2010-5-18。
    4 许经勇:《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北方经济》,2011.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农合工作2011年进展和2012年重点。http://www.moh.gov.cn,2012-02-27
    2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2010.3。
    3 温家宝:《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10-13。
    4 姜红星等:《对促进我国阶层关系和谐的思考:以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为切入点》,《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1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社科院报告说私企还存在诸多缺陷》,《民营经济内参》,2006.2。
    2 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二)》,《民营经济内参》,2007.3。
    3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谈“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新进展”》.人民网,2007-10-24。http://leaders.people.com.cn/GB/70158/71484/6426547.html
    4 杨名:《聚焦物权法的人权核心》,《小康》,2005.12。
    5 李玉萍:《人权事业的又一次飞跃:怎么看“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人民法院报》,2012-4-23。
    6 陈耀东、王爻:《保护劳动者权益,<新劳动合同法>的十大解读》,《天津日报》,2007-07-16。
    7 赵鹏等:《“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瞭望》,2008.36。
    1 朱玲:《公安部办理提案: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正在修改》,《北京青年报》,2007-03-04。
    2 张全:《困局.乱局.变局》,《解放日报》,2011-11-28。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世界各国/地区人均GDP排名,IMF数据库,2012-4-17。
    4 汪孝宗:《中国GDP居世界第二被指意义不大多领域仍落后》,《中国经济周刊》,2011-3-1。
    5 王震:《新农村建设的收人再分配效应》,《经济研究》,2010.6。
    6 中国社科院:《2011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7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为为0.48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马建堂就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2013-1-18, 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 %BB%F9%C4%E1%CF%B5%CA%FD&channeIid=6697&record=4)。
    1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1。
    2 《李克强总理等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人民日报》,2013-3-18。
    1 所谓的“诺思第二悖论”,即从边际意义上的短期来看,交易费用总是在下降:每一个时期的下降最后带来的是长期交易费用的增长。相关讨论还可参见:韦森:《交易费用和交易惠利: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点补充》,《经济学消息报》,2001.431;《如何看待交易费用的社会功用》,《21世纪经济报道》,2002-5-13;《预期的和实际的交易费用》,《21世纪经济报道》,2002-11-6;李建标、曹利群:《“诺思第二悖论”及其破解: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范式的反思》,《财经研究》,2003.10;袁庆明:《“诺思第二悖论”及其新破解》,《当代财经》,2012.9。
    2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三联书店,1997。
    1.《尚书》。
    2. 《周礼》
    3. 《礼记》。
    4. 《左传》。
    5. 《公羊传》。
    6. 《国语》。
    7. 《论语》。
    8. 《管子》。
    9. 《孟子》。
    10.《庄子》。
    11.《墨子》
    12.《荀子》。
    13.《战国策》。
    14.《史记》。
    15.《汉书》。
    16.《西汉会要》。
    17.《说苑》。
    18.《后汉书》。
    19.《续汉书》。
    20.《三国志》
    21.《晋书》。
    22.《宋书》。
    23.《南齐书》。
    24.《梁书》。
    25.《陈书》。
    26.《魏书》。
    27.《北齐书》。
    28.《周书》
    29.《隋书》。
    30.《南史》。
    31.《北史》。
    32.《世说新语》。
    33.《旧唐书》。
    34.《新唐书》。
    35.《唐会要》。
    36.《资治通鉴》。
    37.《贞观政要》。
    38.《唐律疏议》。
    39.《唐六典》。
    40.《通典》。
    41.《太平广记》。
    42.《册府元龟》。
    43.《续资治通鉴长编》。
    44.《续资治通鉴》。
    45.《文献通考》。
    46.《宋史》。
    47.《旧五代史》。
    48.《新五代史》。
    49.《五代会要》。
    5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51.《宋会要辑稿》。
    52.《三朝北盟会编》
    53.《太平御览》。
    54.《辽史》。
    55.《金史》。
    56.《元史》。
    57.《元典章》。
    58.《通制条格》
    59.《明史》。
    60.《明实录》。
    61.《明会要》。
    62.《大明会典》。
    63.《清史稿》
    64.《八旗通志》。
    65.《清实录》。
    66.《大清会典事例》
    67.《大清律例集注》。
    68.A.A.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9.A.罗斯:《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
    70.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
    71.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72.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3.蔡防:《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4.常军:《和谐社会与人权保障》,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75.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2007。
    76.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77.陈守实:《中国古代土地关系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8.达顿:《中国的规训与惩戒:从父权到“人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9.D.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0.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81.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82.D.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8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84.董孟雄:《中国近代财政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8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86.段纪宪:《中国人口造势新论:中国历代人口社会与文化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87.段若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88.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
    89.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8。
    90.费孝通:《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91.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92.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帐研究》,齐鲁书社,2001。
    93.高华:《革命年代》,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94.葛剑雄:《亿兆斯民:中国人口史再认识》,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
    95.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96.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97.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02。
    98.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99.郭书田:《失衡的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1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100.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8。
    101.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 2000。
    102.何炼成:《中国经济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3.H·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版,1985。
    104.胡焕庸、张喜余:《中国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05.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06.扈立家:《中国户籍制度创新与农村城市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07.黄清连:《元代户计制度研究》,台湾大学文学院,1978。
    108.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
    109.黄志岭:《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和户籍差异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10.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
    111.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2.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3.T.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
    114.S.霍尔姆斯、K.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5.江士杰:《里甲制度考略》,商务印书馆,1933。
    116.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17.贾士毅:《民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17。
    118.J.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
    119.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1。
    120.J.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121.R.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
    122.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123.李承:《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价值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124.李春玲:《断裂与碎片: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2005。
    125.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126.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7.李若建:《走向有序:地方性外来人口管理法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8.李宗黄:《现行保甲制度》,中华书局,1945。
    129.黎世蘅:《历代户口通论》,上海世界书局,1922。
    130.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2008。
    131.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
    132.刘吉:《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33.刘星:《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6。
    134.林喆:《当代中国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35.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136.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137.陆学艺等:《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0.路遇:《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41.路遇:《新中国人口六十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142.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
    143.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3。
    144.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
    145.吕世辰:《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新华出版社,1999。
    14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20、23、42、46卷),人民出版社,1956。
    14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148.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149.M.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150.马侠:《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
    151.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152.费正清、麦克法考尔:《剑桥中国史》,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154.M.曼:《社会权力的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5.M.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56.J.F.纳什:《非合作博弈》,《纳什博弈论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57.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
    158.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59.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
    160.宋昌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长春出版社,2004。
    161.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62.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63.孙文学:《中国财政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64.孙翊刚:《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5.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166.田方、林发棠:《中国人口迁移》,知识出版社,1986。
    167.魏再龙:《法学权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168.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9.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70.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71.王家福等:《人权与21世纪》,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72.王建民:《中国流动人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
    17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4.王清:《利益分化与制度变迁: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75.王日根:《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岳麓书社,2007。
    176.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77.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78.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179.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
    180.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81.吴晗:《皇权与绅权》,观察社,1948。
    182.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83.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4.吴希庸:《人口思想史》,北平大学出版社,1936。
    185.吴泽霖:《社会约制》,世界书局,1930。
    186.邢铁:《户等制度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187.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88.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9.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3。
    190.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1.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
    192.A.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
    193.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
    194.杨子慧:《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195.杨联陞:《中国制度史研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96.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197.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武汉出版社,1994。
    198.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199.阎蓓:《新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00.阎守诚:《中国人口史》,文津出版社,1997。
    201.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科学出版社,1955。
    202.袁祖亮:《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03.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04.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05.J·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06.J·N·德洛巴克、J.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07.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
    208.曾绍阳:《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209.J.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10.张岱年:《中国全史》,人民出版社,1995。
    211.张光博:《权利义务要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212.张光照:《中国人口经济思想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213.张雷:《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214.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科学出版社,2007。
    215.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16.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17.张五常:《经济解释》,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2。
    218.张玮:《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华东师范大学,2009。
    219.赵冈:《中国经济制度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220.赵冈:《中国土地制度史》,新星出版社,2006。
    221.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讲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22.赵文林:《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
    223.郑学檬: 《中国斌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224.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25.郑宗楷:《户籍法概论》,上海法学书局,1935。
    226.周伯棣:《中国财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27.周谷城:《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82。
    228.周谷城:《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229.周中一:《保甲研究》,独立出版社,1947。
    230.朱伯康:《中国经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31.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32.朱景文:《现代西方法社会学》,法律出版社,1994。
    233.公安部户政管理局:《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群众出版社,1996。
    23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235.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36.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37.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2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39.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策汇编》,1949。
    240.中国社科院:《2011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24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42.池建宇:《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从农村经济改革角度作出的一种解释》,《经济体制改革》,2003.3。
    243.程言君:《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与“财产权的效率观点”:就《再论财产权利》的第一部分与周为民教授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07.2。
    244.邓可斌、丁菊红:《户籍管制、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1。
    245.丁水木:《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功能及改革走向》,《社会学研究》,1992.6。
    246.冯涛、兰红:《商周秦汉时期农地排它性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演 进》,《经济学(季刊)》,2002.4。
    247.葛笑如:《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宏观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03.9。
    248.洪必纲:《权利与经济增长:对一种经济增长软要素的分析》,《求索》,2008.4。
    249.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9.1。
    250.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经济研究》,2000.5。
    251.黄少安、刘明宇:《权利的不公平分配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3。
    252.黄双全:《以实现身份平等和迁徙自由为目标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公安研究》,2004.1。
    253.黄新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之比较分析》,《宁夏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2。
    254.胡联合、胡鞍钢:《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两极化趋势》,《社会观察》,2005.6。
    255.谯远:《户籍制度改革与农业规模经济》,《人口与经济》,1999.2。
    256.蒋雅文:《国家理论的争论与发展》,《天府新论》,2004.5。
    257.孔冬:《体制重构与权利回归:沿海发达地区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探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
    258.蓝海涛:《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国际比较》,《人口与经济》,2000.1。
    259.李强:《中国社会分层机构的变迁》,《科学中国人》,2002.3。
    260.李强:《户籍制度、迁徙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型构》,《行政与法研究与探索》,2003.2。
    261.李振宇:《身份歧视、发展差距与经济门槛》,《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3。
    262.刘骥:《找到微观基础》,《开放时代》,2009.1
    263.李建标、曹利群:《“诺思第二悖论”及其破解:制度变迁中交易费 用范式的反思》,《财经研究》,2003.10。
    264.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与户籍改革:对广东积分入户政策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1.3。
    265.林岗、刘元春:《诺思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经济研究》,2000.6;
    266.林岗:《诺思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1。
    267.林岗、刘元春:《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268.林浩:《意识形态的起源、成本和功能失灵:关于诺思意识形态理论及一些评论的评论》,《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
    269.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270.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1。
    271.罗祖基:《重新评价周厉王》,《学术月刊》,1994.1。
    272.M.奥尔森:《独裁、民主和发展》,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73.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274.聂海峰:《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与策略分析:实物期权的方法》,《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1。
    275.D.C.诺思:《历时经济绩效》,《经济译文》,1994.6。
    276.D.C.诺思:《交易成本、制度与经济史》,《经济译文》,1994.2。
    277.邱本:《市场与人权》,《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1。
    278.任文:《市场经济下的户籍制度改革》,《中国人口科学》,1999.1。
    279.人口研究编辑部:《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口研究》,1997.3。
    280.山本达郎:《敦煌发现讨帐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魏 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出版社,1981.3、1982.4。
    281.盛洪:《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春季卷)。
    282.盛洪等:《人是否应该拥有自由迁徙权?“将迁徙自由重新写入宪法”研讨会》,《社会科学论坛》,2002。
    283.盛洪:《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284.宋嘉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6。
    285.宋家钰:《唐代的手实、户籍与计帐》,《历史研究》,1981.6。
    286.孙本文:《社会控制的性质及手段》,《社会学刊》,1931.2。
    287.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探源》,《中国社会科学》,2000.5。
    288.韦森:《从合作的演化到合作的复杂性:评阿克斯罗德关于人类合作生成机制的博弈论试验及其相关研究》,《东岳论丛》,2007.3。
    289.万川:《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1。
    290.王爱云:《试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身份社会的形成及其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1.12。
    291.王进锋:《“侵我田”卜辞与商代农业》,《青海社会科学》,2009.1。
    292.王立英:《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镇暂住人口的管理》,《人口研究》,1996.4。
    293.王鹰:《迁徙自由与户政管理非治安化》,《现代法学》,2001.6。
    294.王小卫、汪公文、赵利生:《公民权利的社会经济分析》,《社科纵横》,1999.6。
    295.王曾瑜:《从北朝的九等户到宋朝的五等户》,《中国史研究》1980.2。
    296.王震:《新农村建设的收人再分配效应》,《经济研究》,2010.6。
    297.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9。
    298.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战线》,2005.4。
    299.温铁军:《我们是怎样失去自由的》,《中国改革》,2002.4。
    300.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自由的》,《中国改革》,2002.5。
    301.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学动态》,1999.1。
    302.吴要武:《制度障碍下的乡城迁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
    303.许经勇:《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北方经济》,2011.7。
    304.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学研究》,2004.3。
    305.徐亚军:《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困境:从国家“退出”角度的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3。
    306.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经济研究》,2006.11。
    307.殷淑燕:《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人口研究》,2000.6。
    308.俞德鹏:《时效户口: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一条思路》,《社会》,1993.7。
    309.俞德鹏:《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困境与出路》,《江海学刊》,1995.4。
    310.于越人:《隋唐的田制、税法与户籍统计》,《统计研究》,1995.1。
    311.袁庆明:《“诺思第二悖论”及其新破解》,《当代财经》,2012.9。
    312.张庆五:《我国历代户籍制度概略》,《人口与经济》,1982.2。
    313.张庆五:《有关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公安大学学报》,1994.3。
    314.张旭昆:《人类合作的条件》,《财经论丛》,2003.1。
    315.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研究》,《教学与研究》1998.5。
    316.朱光磊:《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与性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1998.1。
    317. Alchian, A.A. and Allen, W.R.:Exchange and Production-Competition,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2nd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1977.
    318. Axelrod,Robert,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New York Books.1986.
    319. Bettinger R L., Explanation/predictive models of hunter-gatherer adaptation. Advance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1980.
    320. Marc Blecher and Vivienne Shue. "Tethered Deer:Government and Economy in Chinese Country".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21. Boserup, Ester,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Growth:The Economics of Agrarian Change under Population Pressure, 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65.
    322. Burt, Ronald S.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23. Rosemary Crompton,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urrent Debates, Polity Press,1989.
    324. Cheung, S.N.S.,"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s", in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NY:The Stockton Press,1987.
    325. Celia S. Heller:Structured Social Inequality, A Reader in Comparativ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7.
    326. Delia Davin."Internal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Macmillan, 1999.
    327. Dorothy J. Solinger."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328. Friedman, Milton,'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es', in idem,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329. Gordon Child V. Man Makes Himself, New York Random House,1951.
    330. Harold R. Kerbo: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Class Conflict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Mcgraw-Hill, Inc.1991.
    331. Hayami,Yujiro, and Masao Kikuchi,Asian Village Economic Approach to Intuitional Change,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and Baltimore:Johns Hopins University Press.1981.
    332. Brain Hook."The Individual and State in China ".Oxford:Claredon Press. 1996.
    333. 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
    334. Ludwig von Mises, "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 William Hodge and Co. Ltd.,1949.
    335. Grusky, David (ed.)Social stratification: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2001 (2nd ed).
    336. Mark W. Clark. From the Danube to the Yalu. New York:Harper.1954.
    337. Masataka Banno, China and the West 1858-186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38. Moulin, Herve, Cooperative Microeconomics:A Game-Theoretic Introduct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339. Parlman S.M., An Optimum Diet Model, Coast Variability, and Hunter-Gatherer Behavior. Advance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1980.
    340. Jean C. 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Berkeley: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1989.
    341. Schotter, Andrew,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42. V.N. Shaw."Social Control in China:A Study of Chinese Work Units". London:Praeger.1996.
    343. Umbeck, John R.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with application to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 Ames: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81.
    344. Williamson,0.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ss,1985.
    345. Wang, Fei-Ling."Organizing through division and exclusion:China's Hukou system".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46. Becker, G., and Murphy, K.,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7(4), November 1992.
    347. Bowles. Samuel & Gintis. Herbert. The Evolution of strong Reciprocity: Co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2004, Feb,65(1).
    348. Cheung, S.N.S. The Structure of a Contract and Theory of a Non-Exclusive Resource. Journal of Low and Economics. ⅩⅢ,1970.
    349. Cheng, Tiejun and Mark Selden. "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hina's Hukou System ".China Quarterly,1994.139.
    350. Furubotn E.G. and Litcher R.,"The New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Economic History:Editorial Preface".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45.1989.
    351. F. W. Cleaves, "The Sino-Mongolian Inscription of 1362 In Memory of Prince Hind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2, No.1/2, Jun.,1949.
    352. David Sall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Vol.44, 2001.
    353. Demsetz,H.,and Lehn,K.,"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Causes and Consequence",J.P.E.,93,1985.
    354. Dorothy J. Solinger. "Temporary Residence Certificate'Regulations in Wuha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01. Mar.,1985.
    355. Ernst Fehr et al,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2004.1.
    356. Fehretal,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2004.1.
    357. Granovetter, Mark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1973.
    358. joel Feinberg:"The nature and values of rights",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4.1970.
    359. Lin, Nan. "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9.25.
    360. Lin, Nan, and John C. Vaughn, and Walter M. Ensel. "Social Resources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 ".Social Forces.59.1981.
    361. Lu, Ming and Zhao Chen, "Urbanization, 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China:1987-2001", Chinese Economy,2006, Vol.39, No.3.
    362. Pang Xiaomin.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cooperat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in China,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1992.3.
    363. Qian, Yingyi and Barry R.Weingast,"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7,11(4).
    364. Schotter, Andrew, Why Take a Gam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Economics? Institution,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Economie Appliquee,1983, 36(4).
    365. Zhang, Junsen, Yaohui Zhao, Albert Park, Xiaoqing Song, "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1988 to 2001",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33.
    366. John Torpey. "Revolutions and Freedom of Movement:An Analysis of Passport Controls in the French, Russian, and Chinese Revolutions". Theory and Society, Vol.26, No.6. Dec.,1997.
    367. Linda Wong. "China's Urban Migrants-The Public Policy Challenge".Pacific Affairs, Vol.67, No.3. Autumn,1994.
    368. Linda Wong, and Huen Wai-Po. "Reforming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A Preliminary Glimpse of the Blue Chop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2, No.4. Winter,1998.
    369. Portes, J. Borocz.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Its Determinants and Modes of In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989.23.
    370. Vira B. "The Political Coase Theorem:Identifying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lassical and Critical Institution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Vol. XXXI, September,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