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中国企业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结论,明显地借鉴了西方发达经济体财务研究成果。西方发达经济体财务理论的引入,对于中国财务学科建设和财务管理实践无疑发挥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作为转型经济体,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等都与西方发达经济体有着显著区别,作为经济机制重要因素的上市公司财务机制必然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区别。我们如果不能清晰地识别出这样的区别,由此建立的中国财务学理论框架和提出的基本结论对于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现有的中国企业财务学理论框架和基本结论,对中国企业财务机制的研究不够,使得中国财务学教科书提出的许多结论并不能反映并适合中国的财务实践。
     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特色所在,用正确的财务理论指导中国国有企业的财务实践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摆在中国财务经济学家面前的一项学术课题和政治任务。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国有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典型现象,研究国有上市公司财务行为和财务机制,对于进一步分析中国企业财务行为,建立中国的企业财务学,无疑具有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机制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的财务学的理论框架提供思路。
     本文将财务机制作为核心范畴,运用抽象分析法,通过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融资、分配等财务行为和财务现象的识别、梳理和归纳,提出了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机制的结构及其特征。以对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机制结构和特征的分析结论为指导,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融资、分配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融资、分配行为的机制表现。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论文的结构及章节安排;主要研究贡献与研究局限。
     第二章对机制与财务机制进行一般分析,是论文的基础部分。本章阐述了机制与财务机制作为经济范畴的内涵、特性及其要素。机制是揭示自然社会系统运行规律的一个认识范畴,它是内在于自然社会系统、并自发地作用于系统本身的因果联系;将机制作为经济学的范畴时,它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以下简称为制度、体制)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制度和体制决定机制,机制是二者发挥作用的形式和结果;财务机制作为经济机制的内部要素,是指财务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最终实现财务功能的过程;财务机制的要素有四个:主体、目标、激励和约束;财务机制体现于投资、融资和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各领域中。
     第三章着重研究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机制的要素与特征。这一章是论文的重点和核心,以机制和财务机制的研究结论为基础,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机制进行了要素分析,旨在阐述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方式及其运行规律。研究发现,在产权特性、股权结构、考核制度、激励方式及监管制度的共同影响下,国有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目标是规模最大化。当然,国有上市公司在追求规模最大化这一主要财务目标的同时,也会兼顾盈利或不能亏损、保障就业等一系列约束条件;董事会、总经理等管理层的决策意志受制于大股东,大股东通过人事任命、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渗透至公司的经营中,因此,大股东成为国有上市公司的隐形财务主体,有时甚至是显形的财务主体;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中存在权力和需求的全面捆绑,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动效应,这是其激励机制的重要特点;国有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活动时还要受到政治风气、国家政策导向、法律法规、监管、公司内部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约束。
     第四章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在其财务目标的导向下,在政府目标和管理层个人目标的共同影响下所作出的选择。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政府之间具有同源特征,而扩大投资规模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政府的要求,符合两者的共同利益,因此,理性的管理层会在符合国家政策的范围内热衷于进行投资规模的扩张,并且较少考虑投资的效率。
     第五章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受到大股东和管理层共同作用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融资的难易程度和到位时间、市场环境、可供选择的融资工具等方面的影响。由于外部资本市场环境中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对融得资金后续的相对监管较为宽松,国有上市公司在融资结构中表现出内源融资比重较低,更依赖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股权方式融资比重大于债权方式融资比重的现象。
     第六章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和公司过度资本需求的背景下,由于资金使用成本软约束、国有股股东虚置、行政化的国企经理人选择机制,市场投资者投机心理、税收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理性的公司管理层必然服务于大股东意志,寻求利益上的“合谋”,不分配或者少分配是必然的选择。
     第七章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本文的选题,致力于对国有上市公司财务行为作出机制层次上的描述,形成能够说明国有上市公司财务规律的理论框架,这当中,固然有西方发达经济体财务学在分析框架上的借鉴,但是分析角度和分析结论是全新的,作者在准备论文过程中深知这个选题的挑战性。为得出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机制的切实结论,就国有上市公司到底是如何理财的提供一个可信的系统的答案,有赖于大量观察和实证数据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得出的结论还是初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作者愿将此文作为引玉之砖,并以此文为新的起点,与学界同行共同努力,为建立中国企业财务学作出不懈努力。
Currently in China,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and its basic principles are obviously drawn from the finance research for developed economies. It is undoubt that the finance theory for developed economies had contributed to the finance science construction and finance practice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system, development stage and market environment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economies, 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conomic mechanism, finance mechanism for the listed companies must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f the distinction not be clearly recognized,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and its basic principles constructed accordingly to guide the finance practice should recede. That is why the study of finance mechanism for Chinese companies is not enough, we see clearly that the existing finance theory does not reflect the finance practice in china.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state-control in the whole economic system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Chinese socialism. With proper finance theory to guide the finance practice for these enterprises is requirement and implication to uphold and improve the socialist system in china. This is not only an academic subject but also a political task facing Chinese economists. To study on finance behavior and finance mechanism for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with state-control, the very emblem of Chinese enterprises, will undoubtedly play a representative significance and exemplary role to establish Chinese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conduct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finance mechanism for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with state-control, and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s to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The dissertation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Chapter I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and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rt.
     Chapter II describes mechanism and finance mechanism.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ntire dissertation, in which I had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ll the basic problem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s of mechanism and finance mechanism. Mechanism is to reveal the natural laws governing the operation of natural or social system, which is inherent causality in things and spontaneously act on principle of the thing itself. When we relates to economic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has a a profound logical connection with system, system determines mechanism, while mechanism is the form when the system in ac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conomic mechanism, finance mechanism is the process of the elements to link, interact and ultimately achieve finance functions in finance system. There are four elements in finance mechanism:the subject, the objective, 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 The effects of finance mechanism on specific finance activities mainly reflect in three aspects:investing, financing and dividend distribution.
     Chapter Ⅲ presents the elements in finance mechanism for listed companies with state-control. As a core of the dissertation, this part is to reveal the finance behavior and operating rules of listed companies with state-control. I find out that,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ownership structur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incentives and regulatory system, the main company finance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the scale. Meanwhile, a series of constraint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just as having profit, certain employment ratio, etc.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 penetrates his own will in the company oper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board of directors and board of supervisors. So the implicit or explicit finance subject of these companies is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 The leadership incentives in these companies has an important feature that the power and the demand are bounded together. Finance activities in these companies are also restrained by the political climate, national policy,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company internal supervision.
     Chapter Ⅳ presents how these companies investing. I find that the investing behavior is obviously goal-oriented, it is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from both government goals and personal goals. Due to the homologous inst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the government, the company keens to expand the investment scale to meet with their common interests and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Chapter Ⅴ presents how these companies to financing. The company financing behavior is jointly affected by the major shareholder and the company manager, it is also affected by the financing difficulty degree, how long to finance, market environment, alternative financing tools, etc. Due to both the lower cost and more relaxed regulation of equity financing in external capital market environment,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in those companies shows lower internal financing proportion but higher external financing proportion. And equity financing proportion is greater than debt financing proportion.
     Chapter Ⅵ presents how those companies to distribute. In current capital market environment, due to the coaction of capital overneed, soft constraints of capital cost, selection mechanism of executive manager, market investor speculation, tax policy and other factors, the rational company manager will seek interests conspiracy with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 The inevitable distribution policy is not to distribute or to distribute as less as possible.
     Chapter Ⅶ summarize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future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mitted to making a description of finance behavior,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reveal the behavior disciplines for the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with state-control. Although the analysis framework is learned from the finance theory for developed ecomomies,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are brandly new. To provide a credible answer to how these companies conducting finance activities depends on mass observations and supporting data, in this sens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still preliminary. As an exploration in this field, Ⅰ expect this dissertation play a valuable role in further academic studies, and Ⅰ will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引文
来自米塞斯语录,米塞斯为著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
    ① 陈毓圭,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
    ② 郭复初,财务调节与控制,第1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③ 郭复初 领著,财务专论,第1版,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8月
    ④ 宋献中,财务理论与机制,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⑤ 刘俊彦,财务管理机制论,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
    ⑥ 陈毓圭,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
    ① 郭复初,财务机制的构成及作用,四川会计,1999年第1期
    ② 赵小和,论财务机制,苏州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1年5月
    ③ 李小健,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7年5月
    亚诺什.科尔内著,短缺经济学,P5,经济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1973年
    ② 钱学森,许国志等,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文汇报,1978年9月27日
    ② 来自辞海
    ③ 陈毓圭,宏观财务论纲,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P22
    ① 赵理文,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分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党报,2009年10月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3年,P192
    ① 陈毓圭,宏观财务论纲,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
    ① 陈毓圭,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P50
    ② 裘宗舜,段萍,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则会通讯,2000年03期
    ① [日]青木昌彦,[日]奥野正宽编著,魏加宁等译,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1月
    ② 刘俊彦,财务管理机制论,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
    ① 张德江,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努力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央视网,2009年9月28日
    ② 高粱,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求是一红旗文稿,2012年3月27日
    ①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②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甫瀚咨询公司,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中国内部审计,2010年08期
    ① 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局长刘南昌,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变迁,新华网,2013年8月3日
    ① 2011年国资EVA排行榜发布中石油排名榜首,财经网,2011年7月15日
    ② 数据来源,根据国资委网站数据整理而来
    ① 汪德华,刘志彪,再融资政策、上市公司增长冲动与业绩异常分布,世界经济,2004年07期
    ① *ST长油强制退市警钟为谁鸣,北京商报,2014年4月21日
    ① 黄菊波,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② 黄菊波,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① 陈毓圭著,宏观财务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② 钟海燕,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及效率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9月
    ① 夏立军,方铁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② 向杨,政府干预下企业过度投资形成机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① 周黎安,晋升博弈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② LiHongbin,ZhouLi-An,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 JournalofPublicEconomics.89:1743-67,2005
    ① 张洪辉,王宗军,政府干预、政府目标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3期
    ② 刘宗明,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③ 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④ 田志龙,杨辉,李玉清,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对我国百家股份公司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03期
    ① 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② 刘参,国家控股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① 金丽娜,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① 中西部省市共享央企万亿投资盛宴,中国企业报,2013年9月3日
    ① 李志文,宋衍蘅,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分析,经济科学,32003年06期
    ② Johnson, S.,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and Shleifer, A.,2000, "Tunnel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90:22-27.
    ③ 张维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什么问题?港澳经济,1999年07期
    ① 黄格非,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① 吴联生,岳衡,税率调整和结构变动——基于我国取消“先征后返”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② 李朝霞,资本结构理论与融资工具选择研究,博十学位论文,2003年4月
    ① 中国股市曝圈钱嘴脸:分红仅占融资额一成,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19日
    ① 韩素芬,李蕾红,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探析,金融与经济,2009年10期
    ② 胡品,闫晓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9年A股国有控股,经济研究,2011年第10卷06期
    ① 程晓,国有股权与融资方式的相关性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① 阎达五、耿建新与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1年09期
    ②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③ 陆正飞与高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会计研究,2003年10期
    ④ 陈刚,刘星,闵志慧,中国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03期
    ① 朱文,毕秋香,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股权融资效应,特区经济,2011年03期
    ① 证监会处罚两例IPO造假称“违规将付沉重代价”,www.nbd.com.cn.2013-06-03
    ② 袁国良,郑江淮,胡志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③ 何丹,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研究:基于控制权的解释与证据,第1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① 林凡,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刘田,A股分红怪圈:分红公司增加,股利支付率逐年下降,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7月
    ①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② 陈浪南,姚春正,我国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③ 陈晓,陈小悦,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④ 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① A股上市公司分红持续改善国有企业“拖后腿”,新浪财经,2012年9月9日
    ① 陈燕,国有企业的股利分配: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① 刘田,A股分红怪圈:分红公司增加,股利支付率逐年下降,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7月
    胡成林,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① 郭建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直接关系到混合所有制发展水平,财经网,2013年12月16日
    1.陈毓圭,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2.陈毓圭,宏观财务论纲,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3.陈毓圭主编,财务学术前沿课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4.陈佳贵,杜莹芬,黄群慧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理论、实证与政策,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5.陈清泰,吴敬链,谢伏瞻,国有企业改革攻坚15题,第1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6.程国平,经营者激励——理论、方案与机制,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7.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3年
    8.丁学东,李国中,中国企业财务改革,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9.郭复初领著,财务专论,第1版,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
    10.郭复初,财务调节与控制,第1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
    11.郭复初,国家财务论,第1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何丹,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研究:基于控制权的解释与证据,第1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胡汝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变迁,第1版,格致出版社,2008年
    14.胡汝银,中国公司治理:当代视角,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5.胡汝银,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16.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集权体制理论的重新思考,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17.黄菊波,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18.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19.梁宪主编,现代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方式,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
    20.林凡,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林有孚主编,现代企业管理,第1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22.林钟高,王锴,章铁生,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23.林钟高,章铁生,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24.刘俊彦,财务管理机制论,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25.刘诗白,主体产权论,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26.陆正飞等著,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骆云霞等,现代企业与职工激励,第1版,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1973年
    29.师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第1版,中国致公出版社,2004年
    30.宋献中,财务理论与机制,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宋晓梧,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第1版,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
    32.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33.魏刚,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研究,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4.肖作平,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和证据,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35.杨肃昌,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研究,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36.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37.张立中,刘蔼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论,第1版,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
    38.张蕊,会计审计前沿问题探索,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39.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2年
    40.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5年
    41.章迪诚,张星武,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正式制度变迁,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42.郑国铎,企业激励论,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43.周翼翔,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绩效关系研究,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1.[日]青木昌彦,[日]奥野正宽编著,魏加宁等译,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2.哈泽尔约翰逊著,姚广,闫鸿雁译,资本成本管理与决策:公司价值的关键,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3. Michael C.Ehrhardt, Eugene F. Brigham,2011, Corporate finance:A focused approach,4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engage Learning
    4. Gordon Donaldson,1994, Corporate restructuring:Managing the change process from withi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5. Robert S. Kaplan ana David P. Norton,1996, Balanced Score Card, Harvard Business Press
    1.安宏芳,吕骅,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决策借鉴,2002年05期
    2.陈超,饶育蕾,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企业特征与绩效,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3.陈刚,刘星,闵志慧,中国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03期
    4.陈华,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审计与理财,2008年09期
    5.陈敬珍,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财务机制研究,商业研究,2002年12月
    6.陈浪南,姚春正,我国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7.陈维云,张宗益,对资本结构财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财务理论与实践,2002年01期
    8.陈玮,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系统科学的视角,会计研究,2006年04期
    9.陈晓,陈小悦,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1998 年05期
    10.陈毓圭,西方国家公司财务目标理论的演变,财务与会计,1992年01期
    11.陈燕,国有企业的股利分配: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12.程宏伟,张永海,国有公司财务行为短期化的成因和防范措施,财务与会计,2007年05期
    13.程晓瑜,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以现金流最大化为约束条件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经济师,2007年05期
    14.杜惠芬,公司理财中的行为金融分析,生产力研究,2004年05期
    15.杜吉泽,韩鹏,国有企业财务机制历史沿革与评述,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16.冯星,对财务管理目标中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认识,知识经济,2008年05期
    17.凤旻,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
    18.付红艳,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特征分析,商业时代,2010年29期
    19.付永生,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和选择,今日科苑,2008年02期
    20.高粱,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求是—红旗文稿,2012年3月27日
    21.高晓红,产权效率与市场效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投资研究,2000年08期
    22.葛新元,黄志文,王军清,金融工程深度报告-股权资本成本的测算与应用,2009年5月
    23.郭葆春,论财务目标协同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
    24.郭复初,财务机制的构成及作用,四川会计,1999年0l期
    25.郭复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财务与会计,2008年11期
    26.郭金生,关于企业财务目标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企业导报,2010年02期
    27.韩素芬,李蕾红,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探析,金融与经济,2009年10期
    28.何涛,陈晓,现金股利能否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1997-1999年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报告期间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29.胡品,闫晓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9年A股国有控股,经济研究,2011年第10卷06期
    30.胡庆平,股利政策之影响因素分析,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年13卷2期
    31.胡跃红,郑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08期
    32.胡周伟,浅谈企业财务目标,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6期
    33.黄桂新,黄坚,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商贸,2011年08期
    34.黄果,陈收,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的行为金融分析,管理评论,2004年06期
    35.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36.黄小莉,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问题研究,现代商业,2013年12期
    37.蒋听,单昭祥,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与实践探析,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年07月
    38.焦永梅,朱文龙,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管理目标,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年04期
    39.李灿,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目标函数——基于共生理论的解释,当代财经,2010年06期
    40.李慧,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行为的若干因素分析,经济问题,2006年08期
    41.李彤,国有企业高级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_以JCB公司为例,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2010年国际会议
    42.李心丹,傅浩,王冀宁,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二期课题报告,2002年(1)
    43.李心合,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会计研究,2001年06期
    44.李心合,对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与批判,会计研究,2004年10期
    45.李义超,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6.李月,论转型时期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经济视角(B版),2005年02期
    47.李志文,宋衍蘅,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分析,经济科学,2003年06期
    48.李志文,宋衍蘅,股权结构影响筹资决策吗-来自中国塞格系公司的案例,管理世界, 2003年06期
    49.林家超,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要性,时代金融,2006年11期
    50.林毅夫,李志赞,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51.刘芳,财务目标理论——股东财富最大化,经营管理者,2010年10期
    52.刘江帆,田映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实证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篇,2003年01期
    53.刘田,A股分红怪圈:分红公司增加,股利支付率逐年下降,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7月
    54.刘宗明,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55.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56.陆正飞, 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57.陆正飞,高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会计研究,2003年10期
    58.陆正飞,童盼,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研究:回顾与评论,财会通讯,2004年05期
    59.陆正飞,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08期
    60.陆正飞,曾颖,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61.陆正飞,赵蔚松,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10期
    62.吕长江,韩慧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05期
    63.罗飞,王竹泉,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研究,2001年04期
    64.苗金旭,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年10期
    65.穆勇,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理财杂志,2006年02期
    66.潘经民,谈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管理——兼论西方企业的超利润目标,会计研究,1996年05期
    67.钱学森,许国志等,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文汇报,1978年9月27日
    68.钱雍,宋英慧,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经济视角(下),2011年02期
    69.裘宗舜,段萍,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财会通讯,2000年03期
    70.曲建悦,浅谈企业财务目标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现代商业,2008年32期
    71.任翠玉,关于资本成本估算方法的思考,财会信报,2007年10期
    72.沈根祥,朱平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73.施金影,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中国市场,2006年Z3期
    74.宋春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年03期
    75.孙桂芹,财务目标的多重性刍议,辽宁经济,2007年07期
    76.孙喜平,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分析,事业财会,2004年04期
    77.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会计研究,1997年05期
    78.田志龙,杨辉,李玉清,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对我国百家股份公司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03期
    79.汪德华,刘志彪,再融资政策、上市公司增长冲动与业绩异常分布,世界经济,2004年07期
    80.王化成,佟岩,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后20年中国财务理论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1年12期
    81.王辉,浅析我国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82.王琳,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文献评析,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3.王鲁平,毛伟平,财务杠杆、投资机会与公司投资行为——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Panel Data的证据,管理评论,2010年11期
    84.王乔,章卫东,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会计研究,2005年09期
    85.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会计研究,1999年10期
    86.王新,财务目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特区经济,2005年07期
    87.王雪,张慧,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88.魏成龙,张洁梅,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治理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7期
    89.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90.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91.吴江,阮彤,股权分置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92.吴克传,关于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与股权激励机制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13年12期
    93.吴联生,岳衡,税率调整和结构变动——基于我国取消“先征后返”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94.吴战篪,融务财资与目标行为浅探,财会月刊,2004年21期
    95.伍利娜,高强,处罚公告的市场反映研究,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96.夏立军,方铁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97.夏明,在自由经济的语境中反思“行为财务学”,财会通讯,2004年11期
    98.夏雪花,西方财务目标理论发展历程与启示,财会通讯,2010年17期
    99.向玉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08期
    100.肖贞贞,论财务管理的目标——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现代商业,2008年01期
    101.肖作平,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理论和证据,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06期
    102.肖作平,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08期
    103.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会计研究,1997年05期
    104.辛作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经纬,2004年02期
    105.许思宁,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106.严鸿雁,房燕,陈晓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商业时代,2010年06期
    107.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1年09期
    108.杨厚智,李霞,国有企业财务目标定位,商场现代化,2007年06期
    109.杨淑娥,王勇,白革萍,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0年02期
    110.杨亚娥,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自中国2006年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111.姚丽伟,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112.叶祥松,论国有公司的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经济前沿,2000年11期
    113.余明桂,夏新平,潘红波,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评论,2007年04期
    114.余游,国有企业管理者行为与目标激励,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15.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116.袁国良,郑江淮,胡志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117.袁康,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基于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3期
    118.袁雪芳,张宗益,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价格月刊,2008年04期
    119.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会计研究,2004年11期
    120.岳彦斐,基于价值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7期
    121.张德江,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努力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央视网,2009年9月28日
    122.张洪辉,王宗军,政府干预、政府目标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3期
    123.张水泉,韩德宗,上海股票市场股利与配股效应的实证研究,预测,1997年03期
    124.张维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什么问题?港澳经济,1999年07期
    125.张卫平,上市公司恶意融资行为研究,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126.赵春光,张雪丽,叶龙,股利政策:选择动因—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127.赵合战,郭俊利,企业财务目标评述,商场现代化,2010年11期
    128.赵理文,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分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党报,2009年10月
    129.钟文玉,国有企业的财务激励机制初探,企业家天地,2007年07期
    130.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131.周喜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精神裂变与认祖归宗,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2012年10月
    132.朱文,毕秋香,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股权融资效应,特区经济,2011年03期
    133.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甫瀚咨询公司,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中国内部审计,2010年08期
    134.A股上市公司分红持续改善国有企业“拖后腿”,新浪财经,2012年9月9日
    135.郭建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直接关系到混合所有制发展水平,财经网,2013年12月16日
    136.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局长刘南昌,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变迁,新华网,2013年8月3日
    137.中西部省市共享央企万亿投资盛宴,中国企业报,2013年9月3日
    138.中国股市曝圈钱嘴脸:分红仅占融资额一成,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19日
    139.证监会处罚两例IPO造假称“违规将付沉重代价”,www.nbd.com.cn,2013年6月3日
    140.2011年国资EVA排行榜发布中石油排名榜首,财经网,2011年7月15日
    141.*ST长油强制退市警钟为谁鸣,北京商报,2014年4月21日
    142. Baker, H. Kent, Gail E. Farrelly and Richard B. Edelman,1985, A survey of management views on dividend policy, Financial Management 14,78-84
    143. Billingsley, Randall S. and David M. Smith,1996, Why do firms issue convertible debt? Financial Management 25,93-99
    144. Block, Stanley B.,1999, A study of financial analysts:Practice and theory,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July/August,86-95
    145. Bonnic P. Stivers and Teresa J. Covin,1998, How Nonf inancial measures are Us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2,168-178
    146.Bodnar, Gordon M., Gregory S. Hayt and Richard C. Marston,1998, Wharton survey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by U. S. non-financial firms, Financial Management 27,70-91
    147. Bruner, Robert F., Kenneth M. Eades, Robert S. Harris and Robert C. Higgins, 1998, Best practices in estimating the cost of capital:Survey and synthesis, Financial Management 27,13-28
    148.Daniel Kahneman, Amos Tversky,1979, 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263-291
    149. Demsets, H and K. Lehn,1985,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Caus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3
    150. Epps, Ruth W. and Cheryl E. Mitchem,1994, A comparison of capital budgeting techniques with those used in Japan and Korea,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7,205-214
    151. Gitman, Lawrence J. and John R. Forrester,1977, A survey of capital budgeting techniques used by major U.S. firms, Financial Management 6,66-71
    152. Gitman, Lawrence J. and Vincent Mercurio,1982, Cost of capital techniques used by major U.S. firms:Survey and analysis of Fortune's 1000, Financial Management 14,21-29
    153. Graham, J. R. and Harvey, C. R.,2001,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Evidence from the Fiel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0,187-243
    154.Jensen, M. C. and W. H. Meckling,1976,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305-360
    155. Johnson S.,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and Shleifer A.,2000, Tunnel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90:22-27
    156.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and Vishny R.,1998,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1113-1155
    157.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and Shleifer A.,1999,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The Journal of Finance,54
    158. Lee and Xiao,2002, Cash dividends and large shareholder expropriation in China, working paper, Tsinghua University
    159. LiHongbin, ZhouLi-An,2005,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1743-67
    160. Lintner, John,1956, Distribution of incomes of corporations among dividends, retained earnings and tax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7-113
    161.McConnell, J. and H. Servaes,1990,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7
    162. Mikkelson, W. W. and M. M. Partch,1989, Managers' voting right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5
    163. Miller, Merton H.,1977, Debt and taxes. Journal of Finance 32,261-275
    164. Modigliani Franco, Miller Merton H.,1958,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st
    165.Modigliani, Franco and Merton H. Miller,1963,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3,433-443
    166. Morck, R. A. Shleifer and R. Vishny,1988,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
    167. Moore, James S. and Alan K. Reichert,1983, An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techniques currently employed by large U. S.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10,623-645
    168. Pagano, Marco and Alisa Roel,1998, The Choice of Stock Ownership Structure: Agency Costs, Mornitoring, and the Decision to Go Public,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187-226
    169. Pinegar, J. Michael and Lisa Wilbricht,1989, What managers think of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A survey, Financial Management 18,82-91
    170. Poterba, James and L. Summers,1995, A CEO survey of U. S. companies'time horizon and hurdle rat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43-53
    171. Ronald J. Gilson, Jeffrey N. Gordon,2003,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working paper,7-14
    172.Sangster, Alan,1993, Capital investment appraisal techniques:A survey of current usage,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307-332
    173. Scott, James H.,1976, A Theory of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74. Shao, Lawrence P. and Alan T. Shao,1996, Risk analysis and capital budgeting techniques of U. 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anagerial Finance 22,41-57
    175.Stanley, Marjorie T. and Stanley B. Block,1984, A survey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 budgeting, The Financial Review 19,36-54
    176. Trahan,Emery A. and Lawerence J. Gitman,1995, Bridging the theory-practice gap in corporate finance:A survey of Chief Financial Officers,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35,73-87
    177. Wansley, James W., William R. Lane and SalilSarkar,1989, Management's view on share repurchase and tender offer premiums, Financial Management 18, 97-110
    178. Williamson, Oliver E.,1988,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43,567-591
    1.白遥,民营金字塔企业过度投资及其治理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包苏昱,自由现金流、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及其负债治理,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常浩娟,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陈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5.陈锦旗,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6.程晓,国有股权与融资方式的相关性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7.程仲鸣,政府干预下的终极控制人与企业投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崔萍,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9.崔志强,国有企业有效激励机制实现路径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单春虎,对北京中铁建设集团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邓英杰,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董事会特征及经营者选择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董玉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天津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窦炜,融资约束、代理冲突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4.方军,信息披露、制度环境与过度投资,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5.封文丽,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构建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6.高崇峰,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7.高平湖,国有企业机制创新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8.郭璐,融资偏好视角下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与对策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19.郭葆春,我国公司财权配置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0.郭倩,利益相关者非合作博弈的财务行为与机制设计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1.韩雯婷,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探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2.郝晓雁,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3.何红渠,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4.何黎,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5.何召滨,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6.胡成林,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27.黄长祥,股利政策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8.黄福新,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9.黄格非,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黄新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1.姜乃平,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及影响因素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2.金丽娜,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3.景美花,国有上市公司权益结构、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4.孔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5.匡小兰,公司治理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6.兰艳泽,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权治理功效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雷东辉,信息不对称—权益资本成本与资本市场效率,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 年
    38.黎羊,基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9.李朝霞,资本结构理论与融资工具选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40.李晨,最终控制权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1.李春红,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控制权配置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2.李红霞,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3.李锦霖,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效应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44.李静,国企分红效果分析与检验,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45.李小健,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6.李鑫,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7.刘参,国家控股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48.刘冬,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9.刘延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0.刘洋,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51.刘银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2.罗鸿,上市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3.马长英,公司财务理论与中小型企业财务行为,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4.马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55.牛娜,股权激励实施下的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6.欧雪银,国有企业企业家选择机制市场化问题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57.任珍珍,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58.宋志利,政府干预与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59.宿淑玲,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60.孙慧,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61.孙岩,政府控制国有上市公司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62.孙颖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63.詹晶晶,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64.唐曼萍,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行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5.万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伦理规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6.汪爱娥,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67.王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相关问题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8.王婕,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69.王金飞,政府干预、治理结构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0.王金胜,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1.王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72.王文,企业集团在ERP环境下实施集成化财务管理的探讨,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73.王耀,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74.王英英,终极股东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75.王钰,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高管薪酬关系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6.韦倩文,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过度投资关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77.魏思思,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78.魏秀丽,董事行为机制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79.向杨,政府干预下企业过度投资形成机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80.肖浩,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81.谢联胜,论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结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82.徐礼,股权激励、银行债务约束、控制权私利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过度投资行为,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83.徐琳,信息透明度对过度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4.徐新晓,企业财务机制及其评价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85.叶生明,委托代理框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86.叶向阳,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87.袁中华,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8.衣龙新,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89.余良元,代理、信息和中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90.苑雅文,中国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91.苑亚朝,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2.岳川,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93.岳敏,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94.张功富,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路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5.张珈铭,在华外资企业融资结构及其变革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96.张磊,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决策机制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7.张荣武,财务治理效率论,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98.张媛嫒,国有公司财务监督机制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99.赵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0.赵全超,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与协同机制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1.赵小和,论财务机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02.赵新洁,公司治理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问题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3.郑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04.钟海燕,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及效率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5.周洪亮,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行为的实证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06.朱晨艳,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7.朱南苗,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8.佐藤孝弘,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