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晚唐经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经学”长时间被视为学术的正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唐代中晚期,由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学亦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一度衰微,但这并不是经学发展的终结,其自身的传统也并未因此中断,这其实是经学重振前的一种酝酿,是汉学向宋学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具有重大的过渡意义。
     本文《中晚唐经学研究》除却绪论、总论,主要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影响中晚唐经学发展之诸多因素”,分为四节,通过对中晚唐国家政策、社会概况的分析研究,探讨该时期经学发展的原因和轨迹。其一,唐代统治者总体上都采用尊经重儒的政策,但因时局变化与统治者个人的喜好,对经学发展的策略亦不相同,这种变化无疑会影响到经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发展;其二,中晚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重振经学,以之来修正科举、教育中的种种弊端,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了统治者和士人的一致要求;其三,从思想领域来说,儒佛道“三教争衡”贯穿唐代始终,佛、道得到了大力发展,经学深受打击;最后,安史之乱以后局势混乱,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日趋严重,迫切需要重新阐扬经学思想来挽回世道人心,以巩固其统治。
     第二章“中晚唐经学概论”从基本文献的角度出发,分析、梳理了中晚唐经学发展的客观成绩,从《春秋》、《易》、《诗》、《礼》、《论》《孟》、《孝经》和经书文本整理等七个方面,对其发展的原因、情况、作用和影响加以论述研究,揭示中晚唐经学在“汉学”向“宋学”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三章“中晚唐经学的变新”首先描述了中晚唐经学发展的窘境,战乱的冲击和统治者对佛、道的推崇,经学发展渐衰,由繁荣转向式微。而发展到后唐时期,经过援佛、道入儒的历时性转化、心性论的提出完善和天人关系的重新论证,经学体系趋于完善,儒学日益复苏,经学渐成中兴之势,随之也出现三股新思潮:一是以刘知几等人为代表,对儒家经典提出疑问和修改,这种做法被宋儒继承发扬后,就形成了疑古思潮;二是以啖助、赵匡、陆淳为代表的“新《春秋》学”,开创了“舍传求经”和“以己意解经”的经学研究新方法;三是以韩愈、李翱、柳宗元等为代表,试图建立儒家的道统论与心性之学。韩愈提出道统论,竭力维护经学本位文化的纯洁性和主体性,排斥以佛、道为代表的“异端之学”。李翱推崇《中庸》,吸取佛、道思想,发挥儒家的心性理论。柳宗元积极探索经学发展新方向,提倡把握“孔氏大趣”以取代传统的解经方法,宣扬“援佛济儒、取其韫玉”的经学观。经学发展到宋代终于迎来真正的复兴,重获国学一尊之誉,而保持至中国古代社会之终。
     中晚唐经学如何经过曲折的发展,才能称为上承两汉经学,下启宋明理学的重要阶段,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晚唐经学研究》力求打破前人研究该时期经学不够细致的弊病,力求详尽地描述并研究中晚唐经学的发展情况,解决以往偏重笼统概括而轻视个案研究的问题,更不能想当然地把佛、道学作为唐代最主流的学问。本文在完成“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基础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对中晚唐经学进行研究,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并得出规律,探索中晚唐经学的学术渊源和学术基础,揭示出经学与佛学、道学相互之间的关系,系统完整地论述其在整个中国经学史中的地位作用,以显示中晚唐经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During the long years of ancient China,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ad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academic orthodox,which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eclined for a time in the face of th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of the great changes in economic base,superstructure and ideology.However,despite its decline,a preparation before its revival rather than an end of its development,in a transitional period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from the Han Dynasty School to the Song Dynasty School,its tradition was never suspended.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ex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Summary.PartⅠ,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composed of four sections,discusses the track along which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ad developed and its developing causes by means of research in general situation and public morals of the society in the period.Firstly,all rulers in the Tang Dynasty adopted a policy on the culture to respect Confucianism,but the strategies varied with changes of contemporary situation and different tastes of rulers,which undoubtedly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Secondly,with the maladies in the imperial examimation by which the government selected candidates for civil posts gradually exposed,it were rulers and scholars' identical demands to revitalise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to correct the maladies and to select and train competent personnel combining high ability with moral integrity.Thirdly,in terms of ideology,Buddhism and Taoism gained ground,while Confucianism sustained a defeat,as a result of the rivalry among them which ran through the Tang Dynasty.Lastly,it was an urgent requirement to expound and propagate Confucian thought afresh in order to curb the public moral and strengthen the feudal rule,after the An-Shi Rebellion and resulta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os and problems.
     PartⅡ,An Outlin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in terms of literature,analys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at developed actual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and expound its developing causes,situation and influences from seven aspects,i.e.the stud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The Book of Changes,The Book of Songs,The Book of Rites, Analects,Mencius and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and bibliograph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order to throw light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as a transition from the Han Dynasty School to the Song Dynasty School.
     PartⅢ,The Innovation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describes a predicament in which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landed at first.The war interfered with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rulers held Buddhism and Taoism in high esteem,which rendered the study that used to flourish on the wane.However,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with the transplantation from Buddhism and Taoism to Confucism and the new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s,the system of the study tend to perfection and Confucian increasingly appreciated.The tendency for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o spring up were followed by three trends of thought.Liu Zhiji questioned some classics, representing the first trend,whose spirit was inherited by the Song Dynasty Scholars later starting the doubt about ancient classics.Dan Zhu,Zhao Kuang and Lu Chun initiated a new academic system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representing the second trend,which invent a new method to explain classics regardless of commentaries or according to one's own understanding.Han Yu,Li Ao and Liu Zongyuan tried to found the theory of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school of disposition,representing the third trend.Han Yu put forward a theory of Confucian orthodoxy,so as to maintain the culture standard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on a pure and principal status,and ostracise the so called heterodoxies such as Buddhism and Taoism.Li Ao appreciate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and he absorbed nutrition from Buddhism and Lao's thought to express the theory of disposition.With probing into the new orientation of the d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positively,Liu Zongyuan substituted a general grasp of Confucius' idea for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explaination for classics, and it was his new outlook on the study to transplant the jade contained from Buddhism into Confucism.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ctually revived in the Song Dynasty, when it regained the reputation as the most distinguished study,and kept it until the end of the feudal society.
     It is the main problem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solve that how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Tang Dynasty developed to link the preceding Han Dynasty School and the following Song Dynasty School.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correct the malady of forebears whose researches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this period were not fastidious enough,and even regarded Buddhism and Taoism as the most principal subject in the Tang Dynasty,to describe and study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ressing historical records at the expense of researches in particular and special cases.Based upon fairly complete documents,by means of scientific researching methods,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 the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summarises results of preceding research to conclude laws,probes into the academic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discover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fucism,Buddhism and Taoism, and expounds its position and impact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systematically and completely,in order to show the ture valu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引文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2][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页。
    [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3]《学术研究》1990年第2期。
    [4]《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
    [6]《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7]《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
    [8]《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
    [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10]《孔子研究》1996年第3期。
    11 《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3期。
    12 《文史哲》2005年第5期。
    13 《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14 《殷都学刊》2002年第3期。
    15 《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6 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7 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8 《河北学刊》1997年第2期。
    19 《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20 《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21 《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22 《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
    23 复旦大学1998年硕士学位论文。
    24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25 《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26 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
    [1]皮锡瑞:《经学历史》卷4,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5页。
    [1]《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永徽二年三月十四日,诏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及中书门下及国子三馆博士、宏文学士:‘故国子祭酒孔颖达所撰《五经正义》,事有遣谬,仰即刊正。'”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405页。又见《新唐书·孔颖达传》、《文献通考》卷175。
    [2]皮锡瑞:《经学历史》卷7,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6页。
    [3]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3页。 更以古议详定闻奏。'”(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45-46页)归崇敬有文《请定皇太子释奠仪注奏》,载于《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1]王溥:《唐会要》卷三五《释奠》,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39页。
    [2]王溥:《唐会要》卷35,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35页。
    [3]《旧唐书》卷二十上《昭宗纪》,参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孔纬传》、《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全唐文》卷八百四《请助修孔子庙奏》。
    [4]刘肃:《大唐新语·总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2页。
    [1]参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一《取士大要有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703-704页。
    [2]陈秀宏博士认为:“根据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时期:(一)隋及唐初只试策时期;(二)高宗至玄宗以文取士时期;(三)天宝以后诗赋取士时期;(四)贞元以后诗赋文章并存时期。”(《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具体见第30-45页)
    [3]关于唐代的科举制度,看参见吴宗国的《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帖经条例》,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75页。
    [5]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帖经条例》,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75页。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1-83页。
    [2]《拟进士对御试策并引状问》,《苏轼文集》卷9,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1页。
    [3]刘昫:《旧唐书·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29页。
    [4]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1]刘昫:《旧唐书·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30-3433页。
    [2]《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刘昫:《旧唐书·贾至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0页。
    [4]刘昫:《旧唐书·贾至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0页。
    [5]参见唐雯《从吏部到礼部--试探开元二十四年贡举考试改革的深层原因》一文,载于《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1]《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绾传》:“其所习经,取《左传》、《公羊》、《穀梁》、《礼记》、《周礼》、《仪礼》、《尚书》、《毛诗》、《周易》,任通一经,务取深义奥旨,通诸家之义。试日,差诸司有儒学者对问,每经问义十条,问毕对策三道。其策皆问古今理体及当时要务,取堪行用者。其经义并策全通为上第,望付吏部便与官;其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其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侥幸。并近有道举,亦非理国之体,望请与明经、进士并停。”亦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唐会要》卷七十六《孝廉举》。
    [2]刘昫:《旧唐书·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33页。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7页。
    [4]卢贾:《请仿古举士奏》,《全唐文》卷43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18页。
    [5]刘峣:《取士先德行而后才艺疏》,《全唐文》卷43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24页。
    [6]刘秩:《选举论》,《全唐文》卷37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85页。
    [1]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缘举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84-1385页。
    [4]权德舆:《进士策问五道》,《全唐文》卷48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34页。
    [5]权德舆:《贞元十九年礼部策问进士五道》,《全唐文》卷48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35-4936页。
    [1]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2-163页。
    [2]赵匡《举选议》,《全唐文》卷355,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02页。
    [3]赵匡《举选议》,《全唐文》卷355,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02页。
    [4]杜佑:《通典》18,中华书局1988年版。
    [5]刘昫:《旧唐书·高郢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76页。
    [6]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全唐文》卷65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4页)
    [7]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8]《唐会要》卷七十六《〈三礼〉举》:“贞元九年五月二日敕:‘王者设教,劝学攸先;生徒肄业,执礼为本。 然则礼者务学之本,立身之端,居安之大猷,致治之要道。顷有司定议,习《礼经》者,独授散官,颇乖指要。姑务宏奖,以广儒风,自今已后,诸色人中,有习《三礼》者,前资及出身人,依科目例选。吏部考试白身人,依贡举例。吏礼部考试,每经问大义三十条,试策三道。所试大义,仍委主司于朝官、学官中,拣选精通经术三五人闻奏。主司于同试问义策全通为上等,特加超奖。大义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已上,为次等,依资与官。如先是员外、试官者,听依正员例。其诸馆学生,愿习《三礼》及《开元礼》者,并听。仍永为例程。”(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97页)
    [1]《旧唐书》卷十六《穆宗纪》:长庆三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奏礼部贡举请置《三传》《三史》科,从之。”《唐会要》卷七十六《三传》:“长庆二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奏:‘谨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行事,王道之正,人伦之纪备矣。故先师仲尼称志在《春秋》,历代立学,莫不崇尚其教。伏以《左传》卷轴文字,比《礼记》多校一倍,《公羊》、《穀梁》与《尚书》、《周易》多校五倍。是以国朝旧制,明经授散,若大经中能习一传,即放冬集。然明经为传学者,犹十不一二。今明经一例冬集,人之常情,趋少就易,《三传》无复学者。伏恐周公之微旨,仲尼之新意,史官之旧章,将坠于地。伏请置《三传》科以劝学者。《左传》问大义五十条,《公羊》、《穀梁》各问大义三十条,策三道。义通七以上,策通二以上,与及第。其白身应者,请同《五经》例处分。其先有出身及前资官应者,请准学究一经例处分。'又奏:‘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垂裕劝戒。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煜《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伏惟国朝故事,国子学有文史直者,宏文馆宏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又有一史科,近日以来,史学都废。至于有身处班列,朝廷旧章,昧而莫知,况乎前代之载,焉能知之?伏请置前件史科,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第。能通一史者,请同《五经》、《三传》例处分。其有出身及前资官应者,请同学究一经例处分。有出身及前资官,优稍与处分。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仍请颁下两都国子监,任生徒习读。'敕旨:‘宜依,仍付所司。'”(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98页)
    [2]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明经》,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74页。
    [3]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明经》,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74页。参见顾少连《请以口问经义录于纸上以便依经疏对奏》,《全唐文》卷514。
    [1]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五行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1页。
    [3]洪修平:《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04页。
    [1]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页。
    [2]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在西南联大的讲演》,《法音》1998年第5期,第23页。
    [3]张怀承:《中国学术通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4]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宗教》1995年第1期,第24页。
    [1]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5页。
    [2]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3]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3页。
    [4]唐玄宗:《春郊礼成推恩制》,《全唐文》卷24,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6页。
    [5]刘昫:《旧唐书·武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6页。
    [1]张成权:《道家与中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旧唐书·高宗纪下》:“二月己未,次毫州,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创造祠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改谷阳县为真源县,县内宗姓特给复一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0页。
    [3]刘昫:《旧唐书·玄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23页。
    [4]刘昫:《旧唐书·玄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27页。
    [5]参见《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
    [6]《旧唐书·玄宗纪下》:“二十九年春正月丁丑,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3页。
    [7]《唐会要》卷六十四《崇元馆》:“二年正月十五日,改崇元学为崇元馆,博士为学士,助教为直学士,置大学士二员。天下诸郡崇元学,改为通道学,博士为学士。二月四日,以门下侍郎陈希烈兼崇元馆学士。”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122页。事亦见《旧唐书·玄宗纪下》、《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
    [1]唐玄宗:《一切道经音义序》,《全唐文》卷4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8页。
    [2]《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唐开元中.列其书为藏,目曰《三洞琼纲》,总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杜光庭《太上黄篆斋仪》卷五二:“至开元之岁,经诀方兴,玄宗著《琼纲经目》,凡七干三百卷。复有《玉纬》别目,记、传、疏、论相兼九千余卷。”
    [3]《混元圣纪》卷九,《道藏》17册,第867页。
    [4]刘昫:《旧唐书·玄宗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9页。
    [5]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2页。
    [6]刘昫:《旧唐书·玄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3页。
    [7]唐玄宗:《策道德经及文列庄子问》,《全唐文》卷40,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7-438页。
    [8]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7页。
    [1]刘昫:《旧唐书·玄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页。
    [2]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73页.
    [3]刘昫:《旧唐书·礼仪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18页.
    [4]则天长寿二年(693),自制《臣轨》两卷,令贡举人为业,停《老子》。神龙元年(705),停《臣轨》,复习《老子》。以邹、鲁百户封隆道公,谥曰文宜。
    [5]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帖经条例》,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77页。
    [6]王溥:《唐会要》卷三十六《修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56页。
    [1]《全唐文》卷3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0页。
    [2]《通典》卷十五《选举典六》
    [3]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4]杜光庭《历代崇道记》:“臣今校会从国初已来所造宫观。约一千九百余所,度道士计一万五千余人。其亲王贵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庄为观,并不在其数。则帝王之盛业,自古至于我朝,莫得而述也。中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上都太清宫文章应制宏教大师赐紫道士臣杜光庭上进。”
    [1]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81-93页。
    [1]朱易安:《中唐诗人的济世精神和宗教情绪》,《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第164页。
    [2]刘学智:《心性论:三教合一的义理趋向--兼谈心性论与当代伦理实践》,《人文杂志》1996年第2期。
    [3]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第2页。
    [1]刘韶军:《〈道藏〉〈续道藏〉〈藏外道书〉中易学著作提要》,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4页。
    [2]武德八年(625),唐高祖诏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下《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申明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先,引起佛、道之争。武后天授二年(691),诏《释教在道法之上制》,确立佛教在道教之先,遂使武德以来道教为先的方针得以改变。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又发《僧道齐行并进制》,复以佛僧与道士斋行并进,此三诏均参见《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4]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37页。
    [1]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1]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45页。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1]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全唐文》卷3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5-366页。
    [2]杜佑:《通典》卷二《田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
    [3]王溥:《唐会要》卷八十七《转运盐铁总叙》,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87页。
    [4]王溥:《唐会要》卷八十三《租税》上,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30页。
    [5]参见《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
    [1]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四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275-7276页。
    [2]刘昫:《旧唐书·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57页。
    [3]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3-264页。
    [1]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594页。
    [2]《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唐代宦官之祸》,另据《资治通鉴·唐纪六二》:唐文宗“坐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赐之酒,因问曰:‘朕可方前代何主?'对曰:‘陛下尧、舜之主也。'上曰:‘朕岂敢比尧、舜!所以问卿者,何如周赧、汉献耳。'墀惊曰:‘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上曰:‘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931页)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宦者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856页。
    [4]《晋书》卷五十二《郤诜传》。
    [1]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02页。
    [2]《通典》卷十五:“开元八年(720)七月,国子司业李元瑾上言:‘《公羊》、《穀梁》历代崇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
    [3]《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下《杨玚传》:“十六年,……玚又奏曰:‘窃见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难,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日,孤经绝句。今之明经,皆习《左氏》者十无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学废无日矣。臣望请自今已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又《周礼》、《仪礼》及《公羊》、《毅梁》殆将绝废,若无甄异,恐后代便弃。望请能通《周》、《仪礼》、《公羊》、《毅梁》者,亦量加优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20页)
    [4]傅振伦:《刘知几年谱·引言》,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页。
    [5]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导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1]刘知几:《史通通释·六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2]刘知几:《史通通释·自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88页。
    [3]刘知几:《史通通释·惑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97页。
    [1]刘知几:《史通通释·惑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10页。
    [2]刘知几:《史通通释·惑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98-399页。
    [3]刘知几:《史通通释·申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18页。
    [4]刘知几:《史通通释·申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16页。
    [5]刘知几:《史通通释·鉴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05页。
    [1]参见皮锡瑞《经学通论》卷四,中华书局1954年版。
    [2]皮锡瑞:《经学历史》七《经学统一时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4页。
    [3]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4]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统一时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4页。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啖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05页。
    [1]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修传始终记第八》,丛书集成初编,第14-15页。
    [2]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09页。
    [3]《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有吴郡人陆先生质,与其师友天水啖助、洎赵匡。”《柳宗元集》卷9,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页。
    [4]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序》《全唐文》卷618,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93页。亦见《郡斋读书志》卷3、《四库全书总目》卷26。
    [1]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1页。
    [2]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1页。
    [3]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1页。
    [4]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1-2页,
    [5]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1]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2页。
    [2]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2页。啖助认为“杜氏之言,陋于是矣”。
    [3]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2页。
    [4]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从书集成初编,第2页。
    [5]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第2页。
    [6]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从书集成初编,第3页。
    [7]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从书集成初编,第6页。
    [1]赵匡《举选议》,《全唐文》卷355,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02页。
    [2]朱彝尊:《经义考》卷176,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09页。
    [3]《春秋集传纂例·三传得失议》:“左氏得此数国之史以授门人,义则口传,未形竹帛;后代学者乃演而通之,总而合之,编次年月以为传记,又广采当时文籍,故兼与子产、晏子及诸国卿佐家传,并卜书、梦书及泰占书,纵横家、小说、讽谏等,杂在其中。”
    [4]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丛书集成初编,第3页。
    [5]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丛书集成初编,第3-4页。
    [6]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丛书集成初编,第4页。
    [7]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丛书集成初编,第4页。
    [8]范宁注、杨士勋疏,《春秋毅梁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1]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丛书集成初编,第4页。
    [2]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从书集成初编,第2页。
    [3]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传注义例第四》,从书集成初编,第5页。
    [1]陆淳:《春秋集传辨疑凡例》,丛书集成初编,第2页。
    [2]参见《春秋集传辨疑》卷三,丛书集成初编,第33页。
    [3]参见《春秋集传辨疑》卷六,丛书集成初编,第67页。
    [4]参见《春秋集传辨疑》卷二,丛书集成初编,第15-16页。
    [5]《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6]《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春秋集传辨疑》,“《崇文总目》:唐给事中陆淳纂。又摭三家得失,与经戾者,以啖、赵之说订正之,为《辩疑》。”《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六《春秋集传辨疑》:“唐陆淳所述啖、赵两家攻驳三《传》之言也。……淳所述《纂例》一书,盖啖助捧比科条,自发笔削之旨。其攻击三《传》,总举大意而已。此书乃举《传》文之不入《纂例》者,缕列其失,一字一句而诘之,故曰《辨疑》。所述赵说为多,啖说次之。冠以《凡例》一篇,计十七条,但明所以删节《经》文、《传》文之故。其去取之义,则仍《经》文年月以次说之。”(中华书局1986年版)
    [7]《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六《春秋集传辨疑》:“如‘郑伯克段'《传》,啖氏谓郑伯必不囚母,殊嫌臆断。以是为例,岂复有可信之史?况‘大隧'故迹,《水经注》具有明文,安得指为左氏之虚撰?如斯之类,不免过于疑古。”中华书局1965年版,213页。中华书局1965年版。213-214页。
    [8]《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六《春秋集传辨疑》:“如‘齐卫胥命'《传》,其说与《荀子》相符。当时去圣未远,必有所受。而赵氏以为讥其无礼。如斯之类,多未免有意求瑕。又如‘叔姬归于纪'《传》,《穀梁》 以为不言逆,逆之道微。淳则渭不言逆者,皆大自逆。夫礼闻送媵,不闻逆媵,《传》固失之。礼闻亲迎妻,不闻亲迎娣侄,淳说亦未为得。如斯之类,亦不免愈辨而愈非。然《左氏》事实有本,而论断多疏。《公羊》、《穀梁》每多曲说,而《公羊》尤甚。汉以来各守专门,论甘者忌辛,是丹者非素。自是书与《微旨》出,抵隙蹈瑕,往往中其寂会。虽瑕瑜互见,要其精核之处,实有汉以来诸儒未发者,固与凿中杜撰,横生枝节者异矣。”中华书局1965年版,213-214页。
    [1]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2]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从书集成初编,第3页。
    [1]《戴宏序》载《公羊传》传授及成书云:“子夏传公羊高,高传于其子平,平传于其子地,地传于其子敢,敢传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何休、徐彦《公羊注疏序》)
    [2]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丛书集成初编,第5页。
    [3]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丛书集成初编,第9-10页。
    [4]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丛书集成初编,第10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六《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2页。
    [2]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九,丛书集成初编,第197-199页。
    [3]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九,丛书集成初编,第199-209页。
    [4]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九《脱缪略第三十六》,丛书集成初编,第198页。
    [5]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九《三传经文差缪略第三十七》,从书集成初编,第199页。
    [1]参见[日]武内义雄《宋学的由来及其特殊性》,载《东洋思想》,岩波书店1934年版。
    [2]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论语笔解》:“然庸李匡义,宣宗大中时人也,所作《资暇录》一条云:‘《论语》“宰予昼寝”,梁武帝读为寝室之寝。昼作胡卦反,且云当为画字,言其绘画寝室。今人罕知其由,咸以为韩文公所训解。'”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1页。
    [1]范文澜《经学讲演录》,《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附,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印。
    [2]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载于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见钱钟书、朱维铮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
    [4]刘贲,字去华,唐敬宗宝历二年进士(826),“博学善属文,尤精《左氏春秋》。”详见赵伯雄:《刘贲对策中的〈穀梁〉传义》,《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407页。
    [5]《文通先生路给事墓表》,《柳宗元集》卷9,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页。
    [1]吕思勉:《唐五代史》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300页。
    [2]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中华书局1954年版。
    [3]朱彝尊:《经义考》卷176,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08-911页。
    [4]宋·韩琦:《读刘易春秋新解》,傅璇琮主编 《全宋诗》,卷318,第965页。
    [5]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中华书局1954年版。
    [6]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26,中华书局1965年版,213页。
    [1]《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殷侑传》:“殷侑,陈郡人。父怿。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不问家人资产。及长,通经,以讲习自娱。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20页。
    [2]韩愈:《冬荐官殷侑状》,《全唐文》卷349,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62页。
    [3]刘昫:《旧唐书.郑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90页.
    [4]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三传》,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98页。
    [5]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三传》,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98页。事又见《门知录》卷十六《史学》、《文献通考》卷二十九《举士》、《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参见殷侑《请试三传奏》,《全唐文》卷757。
    [1]韩愈:《答殷侍御书》,《全唐文》卷55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00-5601页。
    [2]有关刘轲生平,参见汤擎民《刘轲生平及著述考略》一文,载于《学术研究》1988年第4期。
    [3]刘轲:《上崔相公书》,《全唐文》卷74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69-7670页。
    [4]刘轲:《与马植书》,《全唐文》卷74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74页。
    [5]刘轲:《与马植书》,《全唐文》卷74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74页.
    [1]刘昫:《旧唐书·冯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78页。
    [1]孔庆茂:《卢仝行年考》,《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
    [2]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八《春秋三传辨疑》,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6页。
    [4]参见张清华:《韩愈弟子--济源卢仝行年新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孔庆茂:《卢仝行年考》,《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刘曾遂:《卢仝生平事迹杂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刘曾遂:《卢仝不死于“甘露之变”辨--兼考卢仝生卒年》,《杭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王骧:《试评中唐诗人卢仝江》,《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3年第4期;陈振鹏:《卢仝生年解疑》,《辞书研究》1981年第2期;阎琦:《卢仝生年质疑》,《辞书研究》1981年第2期。
    [5]《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卢仝传》:“卢仝居东都,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68页)
    [6]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
    [7]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
    [8]朱彝尊:《经义考》卷178,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17页。
    [1]朱彝尊:《经义考》卷178,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17页。
    [2]陈岳:《春秋折衷论序》,《全唐文》卷829,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31页。
    [3]晁公武《那斋读书志》卷三《春秋折衷论》。
    [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
    [5]陈岳:《春秋折衷论序》,《全唐文》卷829,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31页。
    [6]陈岳:《春秋折衷论序》,《全唐文》卷829,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32页。
    [1]朱彝尊:《经义考》卷178,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17页。
    [2]朱彝尊:《经义考》卷178,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17页。又见司空图:《疑经后述》,《全唐文》卷809,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02页。
    [3]吴莱《春秋折衷后题》,《渊颖吴先生集》卷十二,四部丛刊本。
    [4]清·马国翰:《春秋折衷论·马国翰序》,《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三九
    [5]朱彝尊:《经义考》卷178,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17页。
    [1]《春秋决疑》,《皮子文薮》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2]《春秋决疑》,《皮子文薮》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韦表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75页。
    [4]《册府元龟》卷六百七:“高重为国子祭酒,太和九年进春和纂集四十卷。”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
    [2]李斌城:《唐代文化》(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1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周易集解》,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页。
    [1]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周易集解》,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页。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
    [2]朱彝尊:《经义考》卷14,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9页。
    [3]李鼎祚:《周易集解·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周易集解》,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页。
    [5]李鼎祚:《周易集解·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
    [1]朱彝尊:《经义考》卷14,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9页。
    [2]参见高雨《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一文,载于《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第22-28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页。
    [2]许维萍:《李鼎祚〈周易集解〉略论》,林庆彰《经学研究论丛》,台北圣环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6页。
    [3]潘雨廷:《易学史发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页。
    [4]《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史徵撰。《崇文总目》曰:‘河南史微,不详何代人。'晁公武《读书志》曰:‘田氏以为魏郑公撰,误。'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三朝史志有其书,非唐则五代人。'避讳作证字。《宋史·艺文志》又作‘史文徽',盖以徽徵二字相近而讹。别本作‘史之微',则又以之文二字相近而讹耳。今定为史徵,从《永乐大典》。定为唐人,从朱彝尊《经义考》也。《永乐大典》载微《自序》云:‘但举宏机,纂其枢要,先以王注为宗,后约孔疏为理。'故《崇文总目》及晁氏《读书志》皆以为‘直钞注疏,以便讲习,故曰诀'。今详考之,实不尽然。”
    [5]史徵:《周易口诀义序》,《全唐文》902,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参见李斌城《唐代文化》(中)第五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0-911页。
    [2]《新唐书》卷二百《啖助传》,宋人王谠撰写《唐语林》时,其后有“章庭珪、薛伯高、徐润并通经”。(《唐语林》卷二)
    [3]《宋史·艺文志一》:“蔡广成《启源》十卷。”《宋史·艺文志一》卷二百二:“蔡广成又《周易外义》三卷。”
    [4]《郡斋读书志》卷一。事又见《文献通考》卷175、《唐国史补·卷下》、《唐语林》卷二《文学》。
    [1]《郡斋读书志》卷一。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希声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8页。
    [1]陆希声:《周易传序》,《全唐文》卷81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3页。
    [2]见日本江尚纯《唐代诗经学史考略》,另据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隋唐五代诗经著述考”中唐代部分,共计十六种,卷数无计,第117-128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6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5,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9页。
    [1]成伯玙:《经义考》,《全唐文》卷40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14-4115页。
    [2]郑樵:《六经奥论》“诗序辨”。
    [1]朱熹:《诗集传·提要》,中华书局1958年版.
    [2]侯美珍:《成伯玙〈毛诗指说〉之研究》,《河北学刊》1997年第2期。
    [3]陈子展:《诗经直解·附录--论诗序作者》,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夏传才:《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河北学刊》1998年第1期,第66页。
    [1]刘昫:《旧唐书·魏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59页。
    [2]刘昫:《旧唐书·元行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78页。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元行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91-5692页。
    [1]顾炎武:《日知录》卷二,。
    [2]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2页。
    [3]参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第五章《礼制》(甘怀真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又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杨华《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4]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二《开元礼》,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725页。
    [5]《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开元礼》:“张说以为《礼记》不可改易,宜折衷《贞观》、《显庆》以为唐礼。乃诏徐坚、李锐、施敬本撰述,萧嵩、王仲邱继之。书成,唐五礼之文始备,于是遂以设科取士。”(中华书局1986年版)
    [6]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二《大唐开元礼》,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02页。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礼乐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9页。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开元礼》,中华书局1986年版。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二《大唐开元礼》,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02页。
    [3]王溥:《唐会要》卷三七《五礼篇目》,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70-671页,《通典》卷四一《礼序》、《旧唐书》卷二一《礼仪志一》、《新唐书》卷五八《艺文志》等俱有类似记载。
    [4]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798页。
    [1]《通典》卷四一《礼序》,第1122页。
    [2]参见刘安志《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一文,载于《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3]参见赵澜《〈大唐开元礼〉初探--论唐代礼制的演化过程》一文,载于《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4]《章太炎全集》第5册《丧服依〈开元礼〉议》,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王溥:《唐会要》卷七六《开元礼举》,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96页。
    [2]王溥:《唐会要》卷七六《开元礼举》,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97页。
    [3]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1]《唐会要》卷五十七《尚书省诸司上》“左右仆射”条,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礼官在讨论左右仆射上事仪注:“按《开元礼》,有册拜官上仪,初上者,咸与卑官答拜。今左右仆射,皆册拜官也,令准此礼为定。伏寻今之所行仪注,其非典礼之文,又无格敕为据,斯乃越礼随时之法。有司寻合釐正,岂待议而后革也。伏以《开元礼》者,其源太宗创之,高宗述之,玄宗纂之曰《开元礼》,后圣于是乎取则。其不在礼者,则有不可以传。今仆射初上,受百僚拜,足舍高宗、玄宗之祖述,而背开元之正文,是有司失其传,而又云礼,得无咎哉!今既奉明诏详定,宜守礼文以正之。”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991-992页。
    [2]刘昫:《旧唐书·礼仪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44页。
    [3]刘昫:《旧唐书·礼仪志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31页。
    [4]周必大:《大唐开元礼序》。
    [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二《大唐开元礼》,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02页。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
    [2]刘昫:《旧唐书·王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54页。
    [3]王溥:《唐会要》卷三七《五礼篇日》,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70-671页。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
    [2]任爽:《礼制与唐代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发展》,《史学集刊》1998年第4期,第13-19页。
    [3]参见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112页。
    [4]刘师培:《经学教科书》,载《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许勃:《论语笔解序》,《全唐文》卷62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84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35,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1页。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皆同意此说。
    [3]查屏球:《韩愈〈论语笔解〉真伪考》,《文献》1995年第2期。
    [1]李光富:《李翱著作年代及版本考》,《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论语〉笔解》(郑鄤序),《古经解汇函》四部丛刊本。
    [3]唐明贵:《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1]参见唐明贵《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一文,《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亦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第113至116页《韩愈、李翱〈论语笔解〉》部分。
    [2]刘宝楠:《论语正义》,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95页。
    [3]朱彝尊:《经义解》,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093-1094页。
    [1]陈梦雷编、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70452页
    [2]何耿庸《经学概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8页。
    [3]周予同:《群经概论》,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87页。
    [4]周予同《群经概论》把孟子唐宋时期这一重大的变化称之为“孟子升格运动”。(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徐洪兴:《“孟子升格运动”过程考论》,载于《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3-110页,徐洪兴将“孟子升格运动”分为四个阶段:一、中唐至唐末为滥觞期;二、北宋庆历前后为初兴期;三、北宋熙、丰前后为勃兴期;四、南宋中叶及稍后为完成期。
    [1]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尊孟子》,中华书局1963年版。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7页。
    [3]杨绾:《条奏贡举疏》,《全唐文》卷33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56页。
    [4]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1]韩愈:《送王秀才序》,《韩昌黎文集校注》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61-262页。
    [2]韩愈:《与孟尚书书》,《韩昌黎文集校注》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页。
    [3]钱穆:《孔子与论语》,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74年版,第114页。
    [1]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七,中华书局1984年版。
    [2]王定保:《反初及第》,《唐摭言》卷11,中华书局1959年版。
    [3]白居易:《代书》,《全唐文》卷677,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20页。《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四《翼孟》:“昔唐彭城刘轲慕《孟子》而命名,著《翼盂》三卷,白乐天记其事,赖以不朽。嘉材视刘何愧,特予非乐天比,其能使嘉材不朽乎!”
    [4]马端临:《右孟子》,《文献通考》卷184,中华书局1986年版。
    [5]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91,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74-775页。
    [2]魏征:《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15页。
    [1]《唐会要》卷七十七《论经义》。
    [2]《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
    [3]同上。
    [1]《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
    [2]《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
    [1]《唐会要》卷七十七《论经义》。
    [2]唐玄宗:《令〈孝经〉并行孔郑帖易停子夏传诏》,《全唐文》卷28,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6页。
    [1]《旧唐书·玄宗本纪》:“六月辛丑,上训注《孝经》,颁于天下。”《唐会要》卷三十六:“十年六月二日,上注《孝经》,颁于天下及国子学,至天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上重注,亦颁于天下。”
    [2]《孝经注疏·孝经注疏序》:“《正义》曰:六家即韦昭、王肃、虞翻、刘邵、刘炫、陆澄也,言举此六家,而又会合诸经之旨趣耳。”又见《郡斋读书志》卷三《孝经正义》,《文献通考》卷185。
    [3]《孝经注疏·序》。
    [4]《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
    [5]朱彝尊:《经义考》卷224,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41页。
    [1]唐玄宗:《孝经注序》,《全唐文》卷4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4-445页。
    [1]《唐会要》卷三五《经籍》:“其载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宜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教习,学校之中,倍加传授,州县官长,明申劝课焉。”
    [2]李齐古:《进御注孝经表》,《全唐文》卷377,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31-3832页。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二《孝经正义》:“盖天宝四载九月,以《御注》刻石于太学,谓之《石台孝经》。今尚存西安府学中,为碑凡四,故拓本称四卷耳。”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3页
    [1]唐玄宗:《颁示道德经注孝经疏诏》,《全唐文》卷3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0页。
    [2]刘昫:《旧唐书·儒学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1页。
    [1]徐铉:《上〈说文〉表》,载《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0页。
    [2]参见姚孝燧:《许慎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3年版,51-52页。
    [3]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89,中华书局1986年版。
    [4]《五经文字·序例》:“命孝廉生颜传,经收集疑文互体,受法师儒,。以为定例,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分为三卷。”
    [1]施安昌:《唐正字学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3期。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135页。
    [2]元稹:《对才识兼茂名于体用策》,《全唐文》卷652,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24-6628页。
    [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66页。
    [1]《刘禹锡集》卷四《杨岐山故广禅师碑》。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5页。
    [3]刘昫:《旧唐书·刘簣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64页。
    [4]刘昫:《旧唐书·礼仪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2页。
    [5]刘昫:《旧唐书·礼仪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2页。
    [6]刘昫:《旧唐书·贸至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1页。
    [7]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74,中华书局1986年版。
    [1]《送灵师诗》,《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2。
    [2]《龙角山记》“唐明皇诏下庆唐观”。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4]鲁迅:《鲁迅全集》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页。
    [1]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2]魏征:《隋书·李士谦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54页。
    [3]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8页。
    [4]庞朴:《中国儒学》,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23页。
    [1]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157页。
    [1]张籍:《上韩昌黎书》,《全唐文》卷684,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07-7008页。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69页。
    [3]苏轼:《苏轼文集》卷17,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8页。
    [1]《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韩愈:《原道》,《韩吕黎文集校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3]韩愈:《原道》,《韩吕黎文集校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4]韩愈:《与孟尚书书》,《韩昌黎文集校注》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页。
    [1]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2]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3]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1]朱熹:《与孟尚书书》,《昌黎先生集考异》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页。
    [2]参见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一文,载于《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十》,中华书局1963年版。
    [1]刘昫:《旧唐书·狄仁杰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89页。
    [2]韩愈:《送灵师诗》,《韩吕黎诗系年集释》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沈亚之:《送洪逊师序》,《全唐文》卷735,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94-7595页。
    [4]皇甫提:《送孙生序》,《全唐文》卷686,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25页。
    [5]刘昫:《旧唐书·韩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98页。
    [1]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六》,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758-7759页。
    [2]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8,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页。
    [1]陈善:《韩文公论佛骨表其说始于傅奕》,《扪虱新话》卷1,中华书局1985年版。
    [2]梁章巨:《随庵随笔》卷十八。
    [3]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4]王夫之:《宪宗》十七,《读通鉴论》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5]张商英:《护法论》,载于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诸子集成续编》十九.
    [6]《唐宋八大家文钞》,中华书局1985年版.
    [7]《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九.
    [8]南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
    [9]《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八:《扬雄论》,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10]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9页。
    [1]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131页。
    [1]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2]参见许凌云《浅论隋唐儒学发展的历史趋势》一文,《齐鲁学刊》1996年第4期。
    [3]《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页。
    [1]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全唐文》卷640,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66页。
    [2]石介:《尊韩》,《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七,中华书局1984年版。
    [3]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见《韩昌黎文集校注》附录。
    [4]对于陈先生《论韩愈》评价也有不同的声音,黄云眉《读陈寅恪先生论韩愈》(《文史哲》1955年第8期)一文持不同意见。
    [5]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1]《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1页。
    [2]《永州龙兴寺西轩记》,《柳宗元集》卷28,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2页。
    [3]《送僧浩初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3页。
    [4]《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7页。
    [5]《送澥序》,《柳宗元集》卷2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5页。
    [6]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柳宗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34页。
    [7]《寄许京兆孟容书》,《柳宗元集》卷30,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80页。
    [8]《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56页。
    [1]《论语辨二篇》下篇,《柳宗元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1-112页。
    [2]《送僧浩初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4页。
    [3]《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集》卷3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1页。
    [4]《杨评事文集后序》,《柳宗元集》卷2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8页。
    [5]《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柳宗元集》卷12,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3页。
    [6]《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柳宗元集》卷3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0页。
    [7]《覃季子墓志》,《柳宗元集》卷1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89页。
    [8]《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柳宗元集》卷1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2页。
    [9]《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柳宗元集》卷3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0页。
    [10]《与杨京兆凭书》,《柳宗元集》卷30,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86页。
    [1]《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集》卷3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1页。
    [2]《寄许京兆孟容书》,《柳宗元集》卷30,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79页。
    [3]《与杨诲之第二书》,《柳宗元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9页。
    [4]《道州文宣王庙碑》,《柳宗元集》卷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0页。
    [5]参见寇养厚《中唐新<春秋>学对柳宗元与永贞革新集团的影响》一文,载于《东岳论丛》2000年第1期,114-115页。
    [6]《文通先生路给事墓表》,《柳宗元集》卷9,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页。
    [7]《答元饶州论<春秋>书》,《柳宗元集》卷3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6页。
    [1]皮锡瑞:《经学历史》卷7,中华书局2004年版,152页。
    [2]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3]《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无集》卷3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8页。
    [4]《柳常侍行状》,《柳宗元集》卷8,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0页。
    [5]《上崔大卿启》,《柳宗元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2页。
    [6]《柳常侍行状》,《柳宗元集》卷8,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0页。
    [1]《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集》卷3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8页。
    [2]《与杨诲之第二书》,《柳宗元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9页。
    [3]《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宗元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6页。
    [4]《上崔大卿启》,《柳宗元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2页。
    [5]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6]《时令论》(下):“立大中,去大惑,舍是而曰圣人之道,吾未信也。”《柳宗元集》卷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页。
    [1]《文通先生路给事墓表》,《柳宗元集》卷9,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页。
    [12 《与杨诲之第二书》,《柳宗元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9页。
    [3]《断刑论》下,柳宗元集》卷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9页。
    [4]《送徐从事北游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0页。
    [5]《断刑论》下,《柳宗元集》卷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9页。
    [6]《曹溪大鉴禅师碑》,《柳宗元集》卷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9页。
    [1]《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柳宗元集》卷3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2页。
    [2]《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宗元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6页。
    [3]《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柳宗元集》卷3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4页。
    [4]《送徐从事北游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0页。
    [5]《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集》卷34,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1页。
    [6]《杨评事文集后序》,《柳宗元集》卷2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8页。
    [1]《杨评事文集后序》,《柳宗元集》卷2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8页。
    [2]《送玄举归幽泉寺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2页。
    [3]郭绍林:《唐代佛教对士大夫处世态度的影响》,《文史知识》1991年第2期。
    [1]《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7页。
    [2]《送僧浩初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3页。
    [1]《送琛上人南游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0页。
    [2]《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二《吕伯恭》。
    [3]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七,下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00页。
    [4]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0-301页。
    [5]《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苏轼文集》卷66,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4页。
    [1]郭绍明、周桂钿:《柳宗元佛论分析》,《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4期。
    [1]全祖望,《李习之论》,《鲇埼亭集外编》卷三十七,《鲒埼亭集》四,四部丛刊,上海书店1989年版。
    [2]《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李文公集》,四部丛刊第119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3]《去佛斋》,《李文公集》,四部丛刊第119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1]《答朱载言》,《李文公集》,四部丛刊第119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2]《与侯高第二书》,《李文公集》,四部丛刊第119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3]全祖望,《李习之论》,《鲒埼亭集外编》卷37,《鲒埼亭集》4,上海书店1989年版。
    [4]参见林耘《李翱论“诚”》一文,载于《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
    [1]《中庸集解序》。
    [2]章太炎:《国学讲演录·诸子略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3]周敦颐:《周子通书·乾损益动》,上海古箱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90页.
    [4]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版。
    [1]《朱熹集》卷三十三《答吕伯恭》。
    [2]黄宗羲:《宋元学案·西山真氏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1]欧阳修:《唐柳宗元般舟和尚碑》,《欧阳文忠公集》卷14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44页。
    [1]蒙文通先生提出了以唐代为中心,将中国史分为二大阶段(唐前、唐后)、五个时期(以晚周、建安正始、天宝大历、正德嘉靖为转折点)。他认为唐前、唐后中国历史变化最大。参见《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一文,载于《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页。
    [3]唐长孺:《魏晋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1993年版。
    [4]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杨世文:《啖助学派通论》,《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李翱:《李文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唐·刘禹锡,《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唐·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丛书集成初编本。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章学诚,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清·赵翼,王叔民校证:《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文集》,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79年版。
    韩钟文:《中国儒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候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候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吴丽娱:《唐礼摭遗》,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吴雁南:《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许凌云:《中国儒学史·隋唐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许凌云:《刘知几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赵吉惠:《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英]崔瑞德 剑桥中国隋唐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包弼德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刘宁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本]本田成之 中国经学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陈克明:《唐代<易>学的比较研究》,《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
    陈一风:《孝经注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文论文。
    杜寒风:《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新论--兼及对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先生观点的质疑》,《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夏之卷。
    葛焕礼:《八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初的“新<春秋>学”》,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葛焕礼:《论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的学术转型意义》,《文史哲》2005年第5期。
    侯步云:《韩愈的儒学思想》,西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黄觉弘:《刘知几论<左传>》,《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贾名党:《论柳宗元的经学思想》,《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
    寇养厚:《中唐新<春秋>学对柳宗元与永贞革新集团的影响》,《东岳论丛》2000年第1期。
    李葆华:《林慎思<续孟子>对孟子的解读》,《北方论丛》2005年第3期。
    李玉霞:《科举制度与唐宋时期的儒学演变》,南开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志强:《刘禹锡与佛教关系原论》,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刘安志:《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刘金柱:《唐宋八大家与佛教》,河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沈莉华:《<孝经>的结集和汉迄唐的流传》,复旦大学1998年硕士学位论文。
    孙雍长、李建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汉字规范》,《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唐明贵:《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王宏海、曹清林:《韩愈、李翱的经学思想透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王铭:《论唐宋间“四书”升格为儒经的原因》,《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汪益民:《浅谈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天论》,《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吴海兰:《唐代新春秋学与政治》,《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吴丽君:《<唐开成石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杨鸿雁:《刘禹锡与佛教》,《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杨世文:《啖助学派通论》,《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杨文榜:《论柳宗元在儒学复兴中的独特贡献》,《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
    杨新勋:《唐代啖赵陆的<春秋>学》,《殷都学刊》2002年第3期。
    尤骥:《柳宗元在儒学复兴运动中的地位》,《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
    于海平:《柳宗元与中唐儒学》,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章权才:《韩愈道论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赵澜:《略论<开元礼>的制定与封建礼制的完备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赵澜:《<大唐开元礼>初探-论唐代礼制的演化过程》,《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郑晔、杨世文:《论柳宗元对儒学发展新方向的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朱汉民:《论宋学兴起的文化背景》,《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朱明勋:《<孝经>研究史简论》,湖北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