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视野中的早期中国电影,是指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上海影像则指那些以20世纪前半期的上海作为故事空间的影片。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上海影像是个特殊的存在。本论文即以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种都市的角度,重点考察了上海影像与现代上海的关系、上海影像的多重建构、上海影像的叙述策略,以及上海影像的文化标识等四个方面。
     选择一种都市的视角对上海影像进行观照,也就是确定了以上海影像对上海这个城市的构形为本论文的考察重点。也就是说,本论文不是将“上海影像”看作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专题来考察,而是对“上海影像中的都市”,即电影文本中想象的上海进行审视,再从这个角度来反观上海影像。
     这样,本论文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影像的层面,主要强调上海影像中的上海具象化的影像特征。第二个层面主要是指观点与叙述的层面,着重指上海影像中的上海背后的“故事”,即“故事”背后的价值立场。第三个层面是叙述的层面,即重点观照上海如何成为以及成为一个怎样的文化生长空间,从故事的内在叙述入手,致力于揭示电影中的上海被想象的过程与方式。
     将上海影像对都市的建构看作是现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生产形式,本论文从都市视角下对上海影像的关注,首先是基于对都市文化研究的一个回应。选择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为上海文化研究的切入口,采用电影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中国、当代城市和当代上海的发展,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其次,上海影像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上海身份与面相不断丰富的历程。故事母题与二元性话语并存在上海影像中,不断扩充着上海的空间。强调上海影像的模式化存在,可以明确并提升以老上海为故事空间的这一类影片的艺术形态和历史位置,构筑新的电影艺术创作整体观。再次,在电影史研究的立场上,因着现代上海与早期中国电影的密切关系,对早期上海影像的这样一个从都市视角下的研究,可以通过对电影文本中多重身份构形的、有着多种故事母题的上海空间的考察,使本论文也自觉地进入到对历史重新审视的行列中。通过对早期中国电影史中一段特定历史经验的再次激活,为深化电影历史的再思索,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问题空间。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阐明本论文的选题背景,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明确本论文的存在意义、研究视角,以及基本的写作态度和目的。
     第一章,梳理现代上海与上海影像的关系。现代上海是上海影像产生的母体,而上海影像又是以上海为故事空间的影片。现代上海的发展与最终成型,对上海影像如何表现上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说来,现代上海对上海影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现代上海的都市风貌、中下层市民的民生问题、好莱坞文化的渗透以及大众媒介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第二章,分析上海在上海影像中多重身份的裂变。上海在上海影像中的身份建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早期上海影像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影像中的上海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身份,分别是游戏与猎奇的“雾化”上海、教化与改良的洋场上海、新兴电影文化作用下的狰狞上海和世俗的上海。
     第三章,着眼于上海在上海影像中如何被修辞与叙述。本章依据“凝视”与“听”这两条叙事途径,说明建筑空间、都市色彩、女性身体与电影歌曲等上海文化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影像中不同的叙事建构,以此来寻找它们在表现上海影像时的不同功能。上海影像的发展历程,是都市模式化存在的过程。在上海影像内部,有着多元化的故事母题,并使得上海影像产生二元化的叙事结构。以传统/现代这样一组二元结构进行个案分析,探讨愉悦与创伤两种都市现代性的情感体验,可以使上海模式化存在的面貌会更加明确。
     第四章,考察作为上海影像文化标识的都市文明与女性。本章从都市文明与女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对物质生活的追逐,以及表征都市新秩序的时间,从不同层面丰富着上海空间的文化标识。上海影像的女性构形是都市的性别身份。职业女性和家庭女性为上海影像的塑造增添了时代因素与性别文化特征。职业女性是上海影像想象女性的新方式,而都市太太则是家庭女性的现代表达。
     结语部分,在当代视域下考察上海影像。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影像呈现出不断被简化和单一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各种价值力量在不同历史语境相互冲突的结果。上海影像在历史流程中的沉寂、消失与复兴,以及在内部话语力量上的博弈与更替,不仅是阐释当代中国身份建构的有效资源,同时也是新的文化空间得以形成的有力指代。
In China, there is no other city like Shanghai that is paid attention so frequently. In Shanghai, there is no other period like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that is so favored and valued by cinema. In this period, Shanghai, as a cinema space, is narrated, explained and configured over and over during the one hundred years Chinese cinemas.
     The purpose of this writing is significant to the following: reflecting Shanghai cinema history, enriching current creative writing of Shanghai imagination, and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hina, modern city and modern Shanghai.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early Chinese cinema that Shanghai is the story space as its reviewed object. It discusses the history flow, emerging mechanism, narrative patter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hanghai image in early Chinese cinema. So, the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classified to 3 stratifications. The first stratification is image stratification, emphasizing on the scene, history, memories and space and such substantial image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stratification is the viewpoint stratification, stressing on the "stories" behind image, and the values standpoints behind the "stories". The third stratification is narrative stratification, highlighting how Shanghai become a cultural growing space and what it will be like, engaging in discovering the course and style which Shanghai is imagined in cinemas through the internal story narration.
     Through the above 3 stratific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has an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and reflection, using an open and presenting -like angle of view, demonstrates the whole scene of Shanghai image.
     This dissertation has 6 parts:
     The introduction conceptualizes the topic,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and its significance, introduces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clarifies the meaningfulness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writing manner.
     ChapterⅠ, this part combs the history course of Shanghai image in early Chinese cinema.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Shanghai in cinema narration, early Chinese Shanghai image has 4 history stages. It explores the situ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various history stages, indicates the era factor and discourse power behind it, and outlines the history general picture and cultural vicissitude of early Chinese Shanghai image.
     ChapterⅡ, this part analyzes the Shanghai image history language context emerging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It discusses from 4 aspects: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Shanghai scene, the middle and low status resident's livelihood demands, the influence of Hollywood cinema, and cinema technique and modern media development. These four aspects determine the whole style and trend of Shanghai in early Chinese cinema.
     ChapterⅢ,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narrative model of Shanghai image. According to "see" and "listen" these 2 narrative ways, it illustrates the various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e space, feminine body, cinema music and songs in Shanghai image, tries to find their different functions when they demonstrate Shanghai image. Type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search Shanghai image narrative model.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Shanghai, which is seen as a cinema space, through a dual structure: advanced vs. backwardness, the proletarian vs. has the producing.
     ChapterⅣ, this part illustrat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hanghai image. This chapter probes from metropolitan civilization and feminine aspects. Metropolitan civilization is the main color of Shanghai image. The pursuing of material life and the new order, which caused by time, enriches Shanghai cultural experiences from different stratifications. Woman is the gender identity of Shanghai image. Professional and family women add era factor and gende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Shanghai image construction.
     The conclusion part pondered on Shanghai image again. Shanghai image has complexity and poly tropism in early Chinese cinema. However, afterwards, there is a tendency of simplification and unification. This tendency results from the confrontation of various values, within different history language context dur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course.
引文
[1]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页。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2页。
    [1]谢少波、王逢振:《重绘中国现代性的路线图》,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该文认为,20世纪的前20年是文化现代性阶段,其特征是从理论上阐述文化的更新和重构,以及西方大国威胁下的国家主权和独立,照抄照搬各种西方的文化的、道德的、宗教的和审美的形态和价值观念,狂热地推崇启蒙运动的遗产。政治阶段指冷战时期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岁月,暗含着一种乌托邦的焦虑,即如何挣脱传统上居统治地位的西方现代性的束缚。经济阶段指20世纪最后的20年,其标志是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治文化遗产的一种普遍的怀疑,一边大胆地赞美西方的现代性的范式并一力附着于它,一边将现代性重新界定为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上与全球化进程融合。
    [2]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151页。
    [3]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6页。
    [4]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
    [1]Robert Stam,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Blackwell Publishers,2000,109.
    [2]刘呐鸥:《Ecranesque》,《现代电影》,第1卷第2期,1934年。
    [3](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24页。
    [1]边善基等:《“城市电影”大有可为--本刊编辑部召开“城市电影”研讨会》,《电影新作》,1988年6期,61页。
    [1]立尼:《中国电影的战斗道路和革命传统--<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读后》,《电影艺术》,1963年2期,65页。
    [2]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108页.
    [1]陆弘石 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1页。
    [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93页。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0页。
    [1]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8页。
    [2]周荣:《上海故事》,《申报·本埠增刊》1932年1月7日。
    [1]幸:《南京路上的国货商店》,《申报·本埠增刊》,1932年1月9日。
    [2]幸;《南京路上的国货商店》,《申报·本埠增刊》,1932年1月9日。
    [1]虞:《三十年来上海车辆消长录》,《申报·本埠增刊》,1932年4月6日。
    [2]高富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0页。
    [3]高富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8-119页。
    [4]上海通社编辑:《上海研究资料续集》第四编·81,上海书店,1984年,532页。
    [1]徐睡麟:《消费小统计》,《申报·本埠增刊》,1932年1月15日。
    [1]孙瑜:《孙瑜电影剧本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6页。
    [2]孙瑜:《孙瑜电影剧本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22页。
    [1]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21页。
    [2]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152页。
    [3]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15页。
    [1]白丁:《银城观感录》,《电影画报》,第36期,1936年12月,3页。
    [2]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85页。
    [1]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8页。
    [2]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编:《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中华书局,1934年,73-79页。
    [1]以上关于上海市民阶层的分析,参考张仲礼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从乡民、邑人到市民》一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12-731页。
    [2]王志逸:《正当的娱乐方法》,《生活周刊》,1933年8月,1页。
    [3]周伯长:《一年间上海电影界之回顾》,《申报》,1925年1月3日。
    [1]沈登杰、陈文杰:《中国离婚问题之研究》,《东方杂志》,1935年第32期。
    [2]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2年,132页。
    [1]剑麈:《论国防电影》,《电影画报》,第28期,1936年4月。
    [2]朱华:《上海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历史回顾》,见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95页。
    [1]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46-148页。
    [1]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8-9页。
    [2]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62页。
    [3]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65页。
    [1]刘呐鸥:《Ecranesque》,《现代电影》,第1卷第2期,1934年。
    [2]黄嘉谟:《现代的观众感受》,《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5月1日。
    [1]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38页。
    [2]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104页。
    [3]张伟:《纸上观影录(1921-1949)》,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页。
    [1]马宁:《上海电影阵营:革命的或者妥协的》,见艺术学编委会编:《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200页。
    [1]唐振常:《近代上海探索》,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138页。
    [2](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6年,644页。
    [3](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55页。
    [4]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1](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6年,645页。
    [1]以上见《申报》1931年1月好莱坞电影广告。
    [1]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74页。
    [2]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7页。
    [1]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见王瑞:《好莱坞电影与好莱坞现象》,《当代电影》,1994年1期,80页。
    [2]吉仲:《我们需要的是那一种电影》,《申报·电影专刊》,1932年11月7日。
    [3]李怀麟:《评新片<好哥哥>》,《申报》,1925年1月10日。
    [4]菊屏:《吾国影片之弱点》,《申报·游艺丛刊》,1925年2月9日。
    [1]陈趾青:《对于摄制古装影片之意见》,见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70页。
    [2]李昌鉴:《提倡平民化影片》,见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101页。
    [1]刘琼:《我的演习生涯》,见赵士荟编著:《影自沉浮-刘琼的影剧生涯》,学林出版社,2002年,64页。
    [2]未名:《刘琼论》,《影剧》第10期,1943年12月30日。
    [1]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65-66页。
    [1]上海通社编辑:《上海研究资料续集》第四编·81,上海书店,1984年,717页。
    [2]冯皓、吴敏:《旧上海无线广播电台漫话》,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十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46页。
    [1]柯灵:《试为“五四”与电影画一轮廓--电影回顾录》,见香港中国电影学会主编:《中国电影研究》第一辑,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5页。
    [2]弘石:《溯源: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笔迹之一》,《当代电影》,1992年第5期,45页。
    [1]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56页。
    [2]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1页。
    [1]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49页。
    [1]郑正秋:《我所希望于观众者》,《明星特刊》第3期,明星影片公司,1925年7月27日。
    [2]侯曜:《悲欢离合的生活》,《和平之神》特刊,民新影片公司1926年9月出版。
    [1]周瘦鹃:《发人深省的“如此天堂”》,《如此天堂》特刊,1931年10月。
    [1]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83页。
    [2]洪深:《1933年的中国电影》,《文学》,第2卷第1期,1934年1月。
    [1]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3页。
    [2]柯灵:《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关于<狂流>》,见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418页。
    [3]凤吾:《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1933年5月1日。
    [1]《<电影艺术>代发刊辞》,《电影艺术》第1期,1932年7月8日。
    [1]唐锡光:《浅谈30年代左翼电影的寓言化倾向》,《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41页。
    [2]黄子布、席耐芳、柯灵、苏风:《“城市之夜”评》,《晨报》,1933年3月9日。
    [1]束清源:《论电影战线》,《电影论坛》,1948年3月。
    [1]子辰:《推荐<天堂春梦>》,《时代日报》,1947年3月23日。
    [1]梅阡:《不可避免之写实》,《上海影坛》,第1卷第4期,1944年1月。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108页。
    [2]笔者依据的是中国电影出版社于2005年10月出版的《中国电影大典》。
    [1]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99页。
    [2]金铁木:《对桑弧的一种理解》,《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42页。
    [3]丁亚平:《边缘·电影·梦想--桑弧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37页。
    [1]桑弧:《回顾我的从影道路》,《当代电影》,1995年第3期,75页。
    [2]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大公报》,1947年12月3日。
    [3]张爱玲:《必也正名乎》,《流言》,五洲书报社,1944年,37页。
    [4]来风仪编:《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3页。
    [5]沙易:《评<太太万岁>》,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133页。
    [1]李君维:《<太太万岁>的太太》,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135页。
    [2]叶明:《追忆“文华”(1947-1951)》,《电影新作》,1993年4期,53页。
    [3]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大公报》,1947年12月3日。
    [4]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44页。
    [5]张爱玲:《论写作》,见《张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271页。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68年,21页。
    [2]洪深:《恕我不愿领受这番盛情--一个丈夫对于<太太万岁>的回答》,《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8年1月7日。
    [3]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大公报》,1947年12月3日。
    [1]李庆西、陈子善:《宏大叙事间隙里的窃窃私语》,“边缘书库”总序,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1](美)帕特里克·富瑞:《凝视:观影者的受虐狂、认同与幻象》,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3页。
    [1]严化:《对城市景观的再认识》,《城市问题》,2001年2期,15页。
    [2](法)居伊·德波:《景象的社会》,见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59页。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年,2页。
    [2]Michael J.Dear:《后现代都市状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275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7页。
    [2](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104页。
    [3]Michael J.Dear:《后现代都市状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263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5页。
    [1]忻平:《人·建筑·空间·文脉》,见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18-119页。
    [1]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93页。
    [1]忻平:《人·建筑·空间·文脉》,见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29页。
    [2](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48页。
    [3](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91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1页。
    [1]尘无:《电影与女人》,《时报》,1932年7月12日。
    [1]鸥外鸥:《中华儿女美之隔别审判》,《妇人画报》,第17期,1936年4月。
    [1]梅韵:《中国电影女明星的形形色色》,《申报·电影专刊》,1932年11月16日.
    [2]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32页。
    [1]吴福辉:《新市民传奇:海派小说文体与大众文化姿态》,《东方论坛》,1994年第4期,9页。
    [2]来凤仪编:《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5页。
    [3](美)李欧梵:《上海摩登--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0页。
    [1]田汉:《<三个摩登女性>与阮玲玉》,见《田汉文集》第1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464页。
    [1](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页。
    [2]周民、张宝发、赵国庆编著:《周璇日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73页。
    [1]孙蕤编著:《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54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20页。
    [1]周民、张宝发、赵国庆编著《周璇日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27页。
    [1]甘凌:《<花样年华>声音创意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55页。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页。
    [1]《艺术》月刊,第1卷第1期,1930年3月,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161页。
    [1]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106页.
    [2]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3页。
    [1]葛剑雄:《创造人和--略论新时期上海的移民战略》,见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9-20页。
    [1]周积明、郭莹等:《震荡与冲突--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和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年,109-110页。
    [1]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5页。
    [1]《中国影片大典·1931-194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81页。
    [2]《难兄难弟》本事,《中联新片特缉》,1942年。
    [1]李道新:《中国早期电影的都市形象--上海(1905-1937)》,见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90页。
    [2]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0页。
    [3]李道新:《中国早期电影的都市形象--上海(1905-1937)》,见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89页。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商务印书馆,2004年,48页。
    [1](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5年,2页。
    [1]安妮·弗利伯格:《橱窗观赏:电影与后现代状况》,见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38页。
    [2]见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33页。
    [3](美)米莲姆·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48页。
    [1]“动感模拟凝视”的概念来自于张英进对安妮·弗利伯格关于电影、都市消费和视觉文化理论的中文翻译,见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37页。
    [1]本论文第三章第三节对都市生活的“幻灭性”主题有详细阐释。
    [1]王岳川:《消费社会的文化权力运作--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文化理论》,见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2页。
    [2]徐敏:《电影中的交通影像:中国现代空间的视觉重塑》,《文艺研究》,2006年第3期,98页。
    [1]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37页。
    [2]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67页。
    [3](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商务印书馆,2002年,48页。
    [1]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95页。
    [1]沈德才 沈得利:《萤火与炬火--沈浮传》,人们文学出版社,2005年,37页。
    [1](美)米莲姆·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48页。
    [1]洪深:《1933年的中国电影》,《电影艺术》,1958年5期,77页.
    [2]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九卷·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87页。
    [1]李欧梵:《重绘上海文化地图》,见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8页。
    [2]陈君清;《所谓中国影片》,《文学周报》,1927年第4卷,见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76页。
    [1]《中国影片大典·1931-194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353页。
    [2]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267页。
    [1]杨公怀:《上海职业界的女职员》,《上海生活》,1939年4期.
    [2]苏凤:《<脂粉市场>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1]倚虹:《盲孤女的我感》,《上海画报》,1925年9月30日。
    [2]尘无:《关于<新女性>的影片、批评及其他》,《中华日报·戏》,1935年3月2日。
    [1]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九卷·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79页。
    [2]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九卷·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79页。
    [1](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91、192页。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598页。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182页。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771页。
    [2]史东山:《<新闺怨>的产生》,《剧影春秋》,第1卷第1期,1948年。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8页。
    [1]张旭东:《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96页。
    [1]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1949年8月14日。
    [2]千家驹、方行:《评“不夜城“》,《电影艺术》,1958年第11期,41页。
    [1]聂伟:《霓虹灯下的哨兵》,《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90页.
    [2]蓝青:《试谈生活与表演技巧--从“黄宝妹”工人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电影艺术》,1958年第12期,11页。
    [1]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36页。
    [2]胡菊彬:《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3页。
    [1]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138页。
    [1]桑弧:《回顾我的从影道路》,《当代电影》,1995年第6期,99页。
    [2]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江苏人们出版社,2007年,150页。
    [1]谢少波、王逢振:《重绘中国现代性的路线图》,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89页。
    [2](荷) 让·内德文·皮特斯:《作为杂合的全球化》,见梁展编选:《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03页。
    [1]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320页。
    [1]杜维明:《全球化与上海价值》,《史林》,2004年第2期,70页。
    [2]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147页。
    1.每日电影(晨报·上海) 1932.7-1936.1
    2.电影时报(时报·上海) 1932.5-1937.8
    3.电影专刊(申报·上海) 1932.11-1935.4
    4.银花(大美晚报·上海) 1933.9-1936.6
    5.影潭(民报·上海) 1934.5-1937.8
    6.电影周刊(新闻夜报·上海) 1934.7-1937.8
    7.影艺(东南晚报·上海) 1936.7-1937.7
    8.电影与社会(小日报·上海) 1936.11-1937.8
    9.艺坛(新闻夜报·上海) 1938.3-1941.11
    10.每周电影(社会日报·上海) 1938.6-1942.10
    11.电影周刊(大美周报·上海) 1939.6-1940.9
    12.电影周刊(中华日报·上海) 1942.3-1944.6
    13.舞台与银幕(中国周报·上海) 1942.10-1945.3
    14.电影与戏剧(申报·上海) 周刊1945.12-1947.2
    15.影剧(新闻报·上海) 1947.2-1948.6
    16.影艺春秋(华美晚报·上海) 1947.7-1949.5
    17.夜花园(新民晚报·上海) 1946.8-1949.5
    18.文化生活(人民文化报·上海) 1949.9-1950.1
    1.《影戏杂志》,1921-1922.5
    2.《电影周刊》,1924.3-1924.9
    3.《影戏世界》,1925.6-8
    4.《电影月报》,1928.4-1929.12
    5.《影戏生活》,1930.12-1932.1
    6.《影与戏)),1936.12-1937.7
    7.《金星特刊》,1940.9-1941.6
    8.《中联影讯》,1942.5-1943.4
    9.《新影坛》,1942.11-1945.4
    10.《上海影坛》,1943.10-1945.6
    1.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
    2.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3.陈犀禾、吴小丽编著:《电影批评: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5.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6.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
    7.李少白:《影史榷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8.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9.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10.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1.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12.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13.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4.中国电影家协会编:《新中国电影50年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15.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16.林年同:《中国电影美学》,辰允文化,中华民国八十年
    17.张英进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焦雄屏:《映像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香港中国电影学会主编:《中国电影研究》第一辑,香港中国电影学会出版,1983年
    23.胡平生:《抗战前十年间的上海娱乐社会(1927-1937)--以影剧为中心的探索》,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
    24.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5.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邓光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27.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
    29.郑树森主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0.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31.王宜文:《引鉴·沟通·创造--20世纪前半期中外电影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胡昶、古泉:《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中华书局,1990年
    33.张伟:《纸上观影录(1921-1949)》,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34.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沈德才、沈得利:《萤火与炬火--沈浮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6.孙瑜:《孙瑜电影剧本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37.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38.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39.赵士荟编著:《影自沉浮-刘琼的影剧生涯》,学林出版社,2002年
    40.周民、张宝发、赵国庆编著《周璇日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4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42.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43.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44.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45.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6.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熊月之、周武主编:《海纳百川:上海城市精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9.熊月之、高纲博文主编:《透视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50.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空间、社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51.
    52.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3.王国荣:《跨世纪的上海都市文化形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54.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5.汪晖、余国良主编:《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
    56.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57.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8.罗苏文:《上海传奇--文明嬗变的侧影(155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9.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0.章清:《大上海--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62.中国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编:《城市影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63.朱铁臻:《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64.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65.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6.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会、编写办公室《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
    67.陈子善:《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68.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9.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0.王安忆:《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71.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72.陈思和:《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7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74.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都市文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
    75.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99年
    76.洪泽等主编:《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77.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78.(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威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9.(美) 克莉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威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0.(美) 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81.(美) 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82.(美) 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麦永雄、柏敬渠等译:《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83.(加) 安德列·戈德罗、(法) 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
    84.(美) 李·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85.(美) 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
    86.(法) 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87.(法)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88.(美) 布鲁斯·卡温:《解读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89(美) 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0.(英) 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91.(法) 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92.(德)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93.(美)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4.(德) 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95.(美)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
    96.(美) 丹尼斯·伍德:《地图的力量》,王志弘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7.(美)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98.(美)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平、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99.(美) 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0.(法)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101.(英)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102.Tim Bywater & Thomas Sobchack:《电影批评面面观》,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03.Sarah Pink,Yingjin Zhang,Chinese National Cinema,Taylor &Francis,Inc,2004
    104.Ying Zhu,Chinese Cinema during the Era of Reform:The Ingenuity of the System,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orporated,2003
    105.XuDong Zhang,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rforms:Cultural Fever,Avant-Garde Fiction and the New Chinese Cinema,Duke University,1996
    106.Poshek Fu,Michael Marme,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gong: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inem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07.Paul Clark,Chinese Cinema: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08.Zhang Zhen,Amorous History of the Sliver Screen:Shanghai Cinema,1896-1937,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
    109.Shuqin Cui,Women through the Lens:Gender and Nation in a Century of Chinese Cinem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