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承续与超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探异求同的比较研究探索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的“临界点”,重点考察梁启超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传承关系,以此深入开掘五四新文学的本土精神资源,并进一步追寻梁启超的思想启蒙与文学变革未能促使中国文学向“现代性”转型的深层原因。
     全文首先交代了选择“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这一研究视角的缘由,在对整体思路作了简要概述之后,接下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梁启超在晚清西学东渐浪潮中对西学的认识和接受:接受途径——转道日本接受西学;接受方法——运用“和文汉读法”翻译日籍;接受内容——借政治小说以倡导文体变革,从而揭示出梁启超在中、日、西不同文化间的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和误读。由此可见,梁启超对五四文学的影响是深远且片面的。首先,他对西学的理解深刻地影响了五四新文学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生成;其次,他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也开启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国民性批判的思想源流;最后,其功利主义文学观对五四新文学美学风格、文学观念和文体形式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梁启超对西学的中国式接受有着极为深刻的思想局限,五四新文学作家既领承着梁氏思想的润泽,又承袭着其思想的局限。因此,虽然五四一代早已超越了他的脚步,但是还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上游移。迄今为止,中国文学这一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飞跃还没有最终完成,依然“在路上”。
Though comparatively researching into exploring the critical point of evolve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by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the article mainly investigates transmi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New Literature of May 4th Movement. Thus it analyzes native spiritual resources of New Literature of May 4th Movement deeply, and furthermore pursuits the underlying causes why Liang's enlightenment thoughts and literature revolution hadn't lead to Chinese Literature modernity transformation.
     Firstly, the full article gives an account of selecting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Then, after the brief summary on whole thinking, it studies Liang's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to the western learning dissemin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cceptance approaches-sailing to Japan to learn west; acceptance methods-translating Japanese books using "Learning Japanese Through Chinese"; acceptance contents-advocating literary style transformation through political novels, so as to reveal distortion and misinterpretation coming from Liang's intercultur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among Chinese , Japanese and the West.
     It can be seen that Liang's influence on New Literature in May 4th Movement was far-reaching and one-sided. At first, the New Literature absorbing western humanistic values was influenced by Liang's comprehension of the western learning. Secondly, his criticism to nationality weakness initiated the criticism headtream to Chinese nationality taking Lu Xun as the respective. At last, Liang's utilitarianism literature view also had the influence that can't be underestimated on literature view, esthetics style as well as stylistic forms of New Literature of May 4th Movement.
     Liang's Chinese acceptance style to the western learning has profound thoughts limitations. The writers of the New Literature of May 4th carried not only Liang's thoughts brilliance but also his limitations. Thus, although the generation of May 4th had already transcended him, they lingered at the Critical Point of evolvement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o far, the leap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classic to modern hadn't completed. It is still "on the road".
引文
1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页.
    2 林志钧:《饮冰室合集》例言,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3[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4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5 钱玄同:《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52页.
    6 胡适:《胡适全集》第31卷(日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7 张其均:《悼梁任公先生》,《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原文发表在1929年9月9日《时事新报》.
    8 吴宓:《空轩诗话》,《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9页.
    9 纪念梁启超的文章主要收集在夏晓虹编的《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中.学者追忆丛书,除《追忆梁启超》之外,还有《追忆康有为》、《追忆蔡元培》、《追忆章太炎》、《追忆王国维》.
    10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原文载于1929年2月《小说月报》20卷2号.
    11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是192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一书的扩展和深入.
    12 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13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
    14 吴文祺:《新文学概要》,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版,第4页.
    15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太平洋书店,1937年版,第113页.
    16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17 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95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中文本于1986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8 黄克武:《略论梁启超研究的新动向》,《文史哲》2004年第4期.
    19 吴文祺:《新文学概要》,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版,第13页.
    20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21 2001年11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 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召开;2004年4月,《文学评论》编辑部加盟主办方,与这两个单位在上海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2006年8月,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在杭州和金华共同主办了第三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
    22 丁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5》,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69页.
    23 《中国文学研究古今演变笔谈》,《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第119页-130页.
    24 2005年6月南京大学中文系、美国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ACCL)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南京召开,引文来自钱理群先生在会上的发言.
    25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6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7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534页.
    28 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9[美]韦勒克著,张今言译:《文学史上的演变概念》,《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3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31 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6页.
    32 夏晓虹:《阅读梁启超》,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页.
    33 梅新林:《“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科范式的探索与建构》,河北学刊2006年5月.本文图示参照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科范式建构示意图”.
    34 鲁迅:《热风·五十九“圣武”》,《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35 此处借用海德格尔的 “前理解”概念,关于这一思路的阐述在海德格尔Martin Heidergger 《存在与时间》的第32节中,“前理解”指先行具有、先行看见及先行把握构成了筹划的何所向,意义就在于筹划的何所向,从筹划的何所向方面出发,某事物作为某事物得到领会.
    36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3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38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1页.
    39 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40 蒋广学:《梁启超与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403页.
    41[英]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42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43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页.
    44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页.
    45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页.
    46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第5册,文集之三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44页.
    4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饮冰室合集》第8册,专集之三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48[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2-276页.
    49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4页.
    50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51 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5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九,《饮冰室合集》第8册,专集之三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页.
    53 转引自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54 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55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0页.
    53 梁启超:《汗漫录》,即《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6页.
    57 周作人著,止庵校订:《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73页.
    58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68页.
    59 茅盾:《直译、顺译、歪译》,《文学》第2卷第3期,1934年3月.
    60 许桂亭选注:《铁笔金针--林纾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6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第15卷第11号,1924年11月.
    62 许桂亭选注:《铁笔金针--林纾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63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64 梁启超:《东籍月旦·叙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 82页.
    65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99页.
    66 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614-615页.
    67 康有为:《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题诗见赠赋谢》,《庸言》第1卷第7号.
    68 严复:《<原富>译事例言》,南洋公学译书院,1902版,第4页.
    69 蔡元培:《五十年中国之哲学》,《蔡元培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1页.
    70 胡汉民:《述候官严氏最近政见书》,《民报》第2号.
    71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72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73 严复:《与熊纯如书》(39),《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8页.
    74 梁启超:《绍介新著<原富>》,《新民丛报》,1902年第1期.
    75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63页.
    76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页.
    77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78 鲁迅:《译文序跋集·<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68页.
    79 茅盾:《茅盾全集》第24卷,中国文论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页.
    80[英]罗素:《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81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67页.
    82 梁启超:《东籍月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2页.
    83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页.
    84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1页.
    85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1页.
    86 石云艳:《梁启超与日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87 周作人:《知堂书话》上册,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60页.
    88 梁启超:《汗漫录》,即《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1页.
    89 冯自由:《日人德富苏峰与梁启超》,《革命逸史》第4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1-254页.
    90[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91 梁启超:《<西政丛书>叙》,《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页.
    92[日]福泽谕吉:《福泽谕吉自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81页.
    93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8页.
    94 梁启超:《本编之十大特色》,《清议报全编》,新民社1903年辑印,日本横滨.
    92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96 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页.
    97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饮冰室合集》第11册,专集之八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98 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第14号,1902年.
    99[日]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日本文学》,1985年第2期.
    100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101 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113页.
    102 张其昀:《悼梁任公先生》,收录于《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103 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上海:生活书店,民国二十四年版,第2页.
    104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8页
    105[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106[意大利]加林著,李玉成译:《意大利人文主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107[美]欧文·白壁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08[英]阿伦·布洛克著,黄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页.
    109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47页.
    110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4页.
    111[美]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12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4页.
    113 梁启超:《汗漫录》,即《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5页.
    114 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115 梁启超:《汗漫录》,即《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6、185页.
    116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116 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饮冰室合集》第5册,文集之四十四(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22页.
    11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六,《饮冰室合集》第8册,专集之三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页.
    118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六,《饮冰室合集》第8册,专集之三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页.
    119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121 黄克武:《梁启超与康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1998年12月.
    122 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上海:生活书店,民国二十四年版,第2页.
    123 见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卷第1期,2002年3月.在该文中,董德福详细地考证了几种“中国文艺复兴”说的来源和缘由,并指出其名不符实之处.
    124 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卷第1期,2002年3月,第34-40页.
    125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3页.
    12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一,《饮冰室合集》第8册,专集之三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127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128 见陈少廷编:《五四运动与知识青年》,台北环宇出版社,1974年版,第3-4页.
    129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页.
    130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号,第1页.
    131 陈晓明:《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流变论》,《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
    132 刘勇、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33 孟繁华:《百年哲学思潮与文学变体》,《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秋之卷.
    134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9页.
    135 参见陈思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1期.
    136 参见葛红兵:《正午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137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138 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页.
    139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9-340页.
    140 宋剑华:《五四文学精神资源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41[英]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142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143 鲍绍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44 王富仁:《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145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46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7 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48 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原著于1894年在美国纽约出版,1896年东京博文馆出版了羽化涩江保翻译的日文版本《支那人气质》.
    149 袁洪亮:《“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150 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51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152 参见曹林红:《“国民性”主题的流变与中国现代文学》,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53 鲍绍霖:《欧洲、日本、中国的国民性研究:西学东渐的三部曲》,《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54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5页.
    155 参见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197页.
    156 唐才常:《尊新》,《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页.
    167 麦孟华:《总论:民义第一》,《时务报》第28册.
    158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页.
    159 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页.
    160 严复:《论事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161 严复:《论事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1692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9页.
    163 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164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165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167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42页.
    167 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页.
    168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169 胡适:《胡适全集》第31卷(日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170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171 邹容:《革命军》第5章,转引自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页.
    172 石峻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26页.
    173 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174 《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7期发表了汪卫东的论文《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文中提出中国国民性“原点”和“密码”以“私欲中心”四字概括.2002年2月竹潜民在《中国国民性“密码”和“原点”探秘--兼与汪卫东先生商榷》一文中则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中国国民性的“原点”和“密码”应是“自欺欺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这一问题,《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于2002年4月6日召集高校相关研究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了“鲁迅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研讨会”.
    175陈漱渝:《鲁迅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研讨会》开场白,《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
    176 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年第2期.
    177潘世圣:《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9期.
    178鲁迅:《南腔北调集·<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
    179 鲁迅:《南腔北调集·<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
    180 许寿裳:《鲁迅与民族性研究》,《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8页。
    181 许寿裳:《怀亡友鲁迅》,《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182 鲁迅:《南腔北调集·<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183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184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2页。
    185 刘鹗: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序》中说:“吾人生今日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
    186 鲁迅:《南腔北调集·<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187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188 该书将中国人的特性归纳为好面子、神经麻木、无视精确、缺乏公德、缺乏同情心、柔顺、生命力顽强、节俭、忍耐、勤劳、知足等26个方面。
    189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190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277页。
    191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存此照”(三)》,《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9页。
    192 鲁迅:《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193 鲁迅:《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194 尾崎秀树:《鲁迅与我》,《世界文学》,1997年第2期。
    195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196 夏晓虹:《以觉世始 以传世终——梁启超与20世纪中国》,《读书》,1995年第5期。
    197 见张其昀:《梁任公别录》,《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198 梁启超:《美术与科学》,《饮冰室合集》第5册,文集之三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 9页.
    199 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
    200 鲁迅:《文学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201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202 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203 鲁迅:《伪自由书·再谈保留》,《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04 鲁迅:《书信·360719致沈西苓》,《鲁迅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205 立波:《论阿Q》,原载1941年1月《中国文艺》第1卷第1期.
    206 鲁迅:《集外集·题<彷徨>》,《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207 鲁迅:《而已集·<尘影>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1页.
    208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209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3页.
    210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211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96页.
    212 梁启超:《汗漫录》,即《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9页.
    213 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214 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5-1246页.
    215 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9页.
    216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217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六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218 吴趼人:《<月月小说>序言》,《月月小说》,1906年第1号.
    219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220 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
    221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康南梅先生遗著汇刊:十一》,台湾宏业书局,1976年版,第734页.
    222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223 孔范今:《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史哲》,2000年第2期.
    224 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校注本,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04页.
    225 梁启超:《小说丛话》饮冰语,《新小说》第7号,1903年.
    226 梁启超:《汗漫录》,即《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1页.
    22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五,《饮冰室合集》第8册,专集之三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228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8页.
    229 胡思敬:《戊戌履霜录》第4卷《党人列传》,《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230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286页.
    231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232 高语罕:《参与陈独秀先生葬仪感言》,重庆《大公报》,1942年6月4日.
    233 陈独秀:《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234 钱玄同:《新文学与今韵问题》,《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15日,.
    235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236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1页.
    237 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238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92页.
    239 此处借用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概念,关于这一思路的阐述在海德格尔Matin Heidergger 《存在与时间》的第32节中,“前理解”指先行具有、先行看见及先行把握构成了筹划的何所向,意义就在于筹划的何所向,从筹划的何所向方面出发,某事物作为某事物得到领会.
    240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241[美]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242 胡适:《四十自述》第四章,转引自《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210页
    [1]《新民丛报》(全十七册),台北文艺印书馆,1966年版.
    [2]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瑞士]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张拭、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6]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新小说》(全六册),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0年版.
    [8][日]福泽谕吉著,马斌译:《福泽谕吉自传》,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9][日]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全集》,东京:岩波书店,1981年版.
    [10]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1]冯自由:《革命逸史》共六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鲁迅:《鲁迅全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3]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
    [14]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16][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7]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钟叔河:《走向世界》,中华书局,1985年版.
    [19][美]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版.
    [20]李国俊:《梁启超著述系年》,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1][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2]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3]《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92年.
    [2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共11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
    [26]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7]刘桂生:《时代的错位与理论的选择--西方近代思潮与中国“五四”启蒙思想》,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上海书店,1990年版.
    [30][日]远山茂树著,翟新译:《福泽谕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1]连燕堂:《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32]《清议报》(全六册),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版.
    [33]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35][日]丸山真男著,区建英译:《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36][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7][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8]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0][日]福泽谕吉著,北京编译社译:《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1]何德功:《中日启蒙文学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42][英]达尔文著,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3]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中华书局,1996年版.
    [44]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45][日]丸山真男著,区建英译:《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46]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47]陈其泰:《梁启超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8]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49][美]萧公权著,汪荣祖译:《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0][英]阿伦·布洛克著,黄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2]杨义:《杨义文存》,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3]张全之:《突围与变革--二十世纪初期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学变迁》,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4][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55]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7]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8]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9]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0]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版.
    [61]蒋广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版.
    [62][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3][意大利]加林著,李玉成译:《意大利人文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4]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耿云志编:《胡适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7][美]韦勒克著,张今言译,《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8][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9]黄敏兰:《梁启超--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0]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71][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2]吴荔明:《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3]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7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75][英]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76]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7]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78]夏中义:《九谒先哲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79]马兴国:《日本文学史》,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80]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81]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2]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3]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8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蒋广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6][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7][英]李提摩太著,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88]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89]周作人著,止庵校订:《苦竹杂记--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0]杨晓明:《梁启超文论的现代性阐释》,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91]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2]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3]谭桂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许桂亭选注:《铁笔金针--林纾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5]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6]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97]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98]胡适:《胡适全集》共3l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9]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0]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1]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2]管林等著:《岭南晚清文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3]子通主编:《胡适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
    [104]肖霞:《浪漫主义:日本之桥与“五四”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106]陈剑晖、宋剑华编:《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07]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08]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9]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10][美]韩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1]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2]钱基博:《现代中国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5]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6]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7]石云艳:《梁启超与日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8]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0]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21][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2]崔志海:《梁启超与日本:学术回顾与展望》,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一辑《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3]夏晓虹:《阅读梁启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24]李茂民:《梁启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5]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6][美]韦勒克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7][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8]夏晓虹、王风等编:《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9]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刘纳:《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我国文学的变革》,《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
    [2]夏晓虹:《梁启超与日本明治小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3]赵慎修:《“戊戌”“辛亥”“五四”文学思潮--近代文学变革主体倾向》,《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4]夏晓虹:《但开风气不为师--论梁启超的文学史地位》,《文艺研究》,1990年第3期.
    [5]夏中义:《谒梁启超书--<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文艺争鸣》,1997年第4期.
    [6]黄克武:《梁启超与康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1998年12月.
    [7]崔志海:《评海外三部梁启超思想研究专著》,《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8]史云波、董德福:《梁启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9]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0]孔范今:《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史哲》,2000年第2期.
    [11][韩]白池云:《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阅读梁启超《新民说》的一个方法论的试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3期.
    [12]王飚、关爱和、袁进:《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前景瞩望》,《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13]郭延礼:《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14]杨联芬:《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一)梁启超及晚清启蒙论者的国民性批判》,《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0期.
    [15]杨联芬:《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二)晚清新小说批判国民性母题的形成》,《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1期.
    [16]杨联芬:《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三)鲁迅国民性话语的矛盾与超越》,《鲁迅研 究月刊》,2003年第12期.
    [17]崔志海:《梁启超与日本--评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8]李里峰:《“东方主义”与自我认同--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再阐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9]夏晓虹:《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序,《博览群书》,2005年第9期.
    [20]宋剑华:《五四文学精神资源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2期.
    [22]关爱和:《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3]李欧梵:《范伯群著<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序》,《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24]章培恒:《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义和效应》,(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25]胡明:《贯通古今 寻索今知》,《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26]黄曼君:《关于中国新文学源流的思考--对古今文学“对话”的一种现代传统观范式的考察》,《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27]关爱和:《梁启超文学界革命在20世纪初年文学演变中的意义》,《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28]梅新林:《“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科范式的探索和建构》,《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29]廖可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潜在意义》,《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30]董德福:《梁启超与五四运动关系探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1]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的神话》,《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2]夏晓虹:《胡适与梁启超的白话文文学因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3]桑兵:《梁启超的东学、西学与新学--评狭间直树的<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34]宋剑华、曹亚明:《梁启超的日译西学与五四新文学》,《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1]李开军:《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转变》,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2]仇红:《政治小说:梁启超对日本近代文学的选择》,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3]寇振锋:《梁启超小说观的形成与日本明治小说界》,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4]叶百泉:《梁启超的“新民说”与福泽谕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5]付建利:《论梁启超对日译西学的传播--以<清议报>、<新民丛报>为中心》,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温强:《他被定格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梁启超报刊活动及其新闻思想述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李莹莹:《梁启超传记作品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罗义华:《论梁启超的“流质性”与转型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