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全球集体认同的生成与模式转换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 Study on the Generation and Mode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Collective Identity
  • 副题名:兼论世界国家的形成
  • 英文副题名:A Co-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World State
  • 作者:张全义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国际关系
  • 学位年度:2008
  • 导师:胡礼忠
  • 学科代码:030207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8-05-18
摘要
本论文可称之为基于一种进化历史的哲学分析。在思维路径上偏重于历史的演绎和哲学的分析,在学理范畴上归属现实的理想主义。结合人类进化、主权变革、国际制度变迁案例,本论文提出“全球集体认同的生成与模式转换”的命题假设;支撑这一命题的理念主要体现在“社会现实的可建构性、政治的实质在于价值、人类历史的不断进化和普遍联系性”等3个层面。
     本论文的论证部分分为两篇,第1篇提出了社会人性、社会规范、社会身份的可建构性以及相互依存的现实等4个预设假定,试图从理论上来说明全球集体认同生成的必要条件;第2篇则从进化的历史出发论证了全球集体认同生成与转换的六种认同形态(混沌认同、原始认同、古典国家认同、现代主权认同、后主权认同、世界国家认同)并试图为第1篇的4个预设条件寻求实证支撑。
     本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是试图为全球利益的全球集体(认同)谱系或范式的形成提供一个粗线条的框架或模式,从而为“全球体系转变”提供一种学理支撑;对集体认同的生成研究的实践意义的终极目的在于服务于全球治理及全球社会的共建。
This dissertation could be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collective identity based on evolutionary history. The argument is intentionally approached through historical, tele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deducing, which can be catalogued into realistic idealism in IR theories. With respect to the case studies exemplified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evolution, sovereign transformation, national un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trans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draft holds that a global collective identity could be generated through constructing forces, thereby possibly signifying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can take place peacefully in the future. The chief ideas for supporting the assumption are around three conceptions, namely, the social facts can be constructed; the essence of the politics lies in its value-orientation, human history is evolutionary as well as a fact that we’re living in a interdependent world.
     The argumen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nature, social norms,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reality of the interdependent world, which are taken as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generating a global collective identity. The second part devote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ix modes of collective identities experienced in the history or will experience in the future, namely the chaotic identity, the primitive identity, the classical state identity, modern sovereign identity, the post-sovereign identity, the world state identity, which are taken as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or evidence for generating a global collective identity.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lies in an attempt to supplement a rough framework or mode in term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global collective identity, thereby serving an argumen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 system; whereby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lies in rendering healthy global governance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a global society.
引文
9莉莎·马丁、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美]彼德·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256页。
    10当然韦伯的研究中既包括观念的工具性作用,也包括观念的规范性作用。他说“有一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一个社会现象的]文化意义越是广阔,价值观念[在这一社会现象中]起到的作用也越大。”见莉莎·马丁、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美]彼德·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260页
    51 Ruggie, John (1983a)“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ld polity,”World Politics, 35, 261-285.;(1983b)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postwar economic order,”in S.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195-232.;Ruggie, John, ed. (1993)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2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8.25– 1803.12.18)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者及信义会神学家。他在德国18世纪文学复兴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他也影响了「狂飙及跃进时代」(sturm und drang )的兴起和浪漫主义文学。赫尔德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史学思想则影响了20世纪历史学家布列锡格、史宾格勒等人的历史观点。赫尔德著有《论语言的起源》第1卷第2篇(柏林皇家科学院1770年获奖论文,并由科学院指定出版。)他认为语言是人的本质所在,人之成其为人,就因为他有语言。嘴巴的构造与语言的发明并没有关系,因为人即使一辈子喑哑无语,也仍然是人,只要他在思考,语言就存在于他的心灵之中。该书已在中国国内出版发行,见(德)J.G.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著,《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1998商务印书馆。也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40~141页。
    53作为个体主义的视角,它们的观点同样是可以借鉴的。有关这些领域的观点及关于“认同的能动作用”可参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79~248页。
    54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四章-第六章“全球主义与百家争鸣——多元化的深度扩展(一至三)”。
    55秦亚青著,《权利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何佩群、俞沂暄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
    57琼·菲尼(Jean S. Phinney),《青少年与成人的民族认同》)王成兵译,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xlx/P020040722425103903562.pdf;也参见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8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28页。
    59温特的建构主义和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关于对国际体系结构的区别认识是:“建构主义的结构是社会意义上的结构(sociological structure),新现实主义的结构是微观经济意义的结构;社会意义上的结构主要是观念的分配(distribution of ideas)”,它的构成是行为体的共有观念,因此其核心内容不是物质主义性质。而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结构完全是物质力量的分配(distribution of capabilities),它的构成是国家的物质实力,是完全意义上的物质结构。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第23~24页(译者前言)。
    60众所周知,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理论虽然曾围绕“绝对受益”和“相对受益”有过争执,但争论的结果却使两者在体系的“无政府性”上最终走向了趋同。有关这两种理论之间的争论和走向趋同的描述既非主流学派(统称反思主义)的观点论述,可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第5~19页(译者前言)。
    61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2 (Spring 1992):391.
    62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311-312.在写作论文中,由于有时在外访学,因此造成了中译本与原版书交叉使用的事实,笔者对由此给读者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63 Alexander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4(4), pp.491-542.64温特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他一直在作自我辩解。针对学界对他的批评,在“作为笛卡尔学的社会理论,基于量子论视角的一种自我批评”一文中,他有针对性地围绕“国家施动者、施动者与结构、观念与物质条件的关系、认知层面的介质”等4个层面进行了阐释,See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as Cartesian science, An auto-crtique from a quantum perspective”, p.182.此外在笔者当面请教和后来的多次邮件来往中,他也建议建构主义的研究者应把理论应用于现实的政治和文化建设。也参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28页。
    65 Bruce Cronin argues“Since the latter (a world government or empire) require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anarchical environment, this possibility can be eliminated so long as the independent sovereign state exist”, 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6.
    66在笔者向温特请教中,温特曾简要说明了他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所论及的霍布斯、洛克以及康德式“三种无政府文化”的划分时段。30年战争以前人类的历史基本基本处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killed and to be killed),而“洛克无政府文化”的概念形成基本上定位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期间或之后,对“主权”的尊重是洛克文化的一个集中标志,并认为20世纪后期人类正向正像“集体安全的康德文化”过渡.;他的这种理念在其“为什么一个世界国家不可避免?”一文中也有说明。See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9(4), 2003, pp.491-542.
    67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pp..15-16.
    68事实上,在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之间,温特本人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用量子理论来阐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as Cartesian Science: An Auto-Critique from a Quantum Perspective,”in Stefano Guzzini and Anna Leander, eds.,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Routledge, pp.181-219.我将在本篇关于集体认同的概念说明中详细阐述我的这种认识。
    69在笔者与温特的交谈中,温特本人也承认了作者的判断,他对中国的儒、释、道理念是生疏的,至少说谈不上比较系统的了解。关于东西方哲学、宗教各自的特点及其共性,学界已有不少论著,笔者认为墨菲·罗兰所著的《亚洲史》对东西方宗教的特点做了比较客观的说明。详见墨菲·罗兰著,《亚洲史》关于几种主流宗教的说明,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第28~50页。
    70萨义德《东方论》的主旨就是在批驳西方人对“东方”在地理、话语以及历史方面的建构,正像他在1994年第25版中的后序(II)中所警告的,西方对东方的这种建构还在继续,西方人仍旧将“邪恶”、“恐怖”、“暴力”与伊斯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认知无形中又在分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融合性。911事件后,萨义德教授的“东方论”再一次引起关注,他在辞世前(2003年)VintageBooks再版的前言中真诚呼吁东西方应该从逻辑上走向一个世界。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 (25th), Vintage Books, 2003, pp.xv-xxx; pp.346-352. 1994年版的中译本已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行。
    71 Wendt argues:“I shall make the same assumption, and so at the‘micro’level my argument is intentional. However it is less clear that intentionality characterizes the world system as a whole…at the macro-level, I will play it safe and make my argument on non-intentional grounds, speculating only at the end about the system’s history might be retold in intentional terms”. Alexander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9(4), 2003, p.497.
    72比如,就机制理论而言,尽管它提到了利益的融合可以促使行为体之间的合作,但是国家的独立行为往往又会导致帕累托-劣势的后果。Regime theories show how a convergence of self-interest between states can facilitate cooperation in defined issues, when independent action would result in pareto-inferior outcomes. Stephen Krasner defines an international regime as a set of principles, norms, rule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around which actions expectations converge in a given issue area.“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in Stephen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
    73 Bruce Cronin argues:“Shared interests are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7.
    74“Shared interests are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Without a corresponding shared sense of being, that is, a social identity, relationship remain ad hoc and opportunistic. While regimes can facilitate trust and encourage reciprocity, they don not create a sense of group cohesion, another necessary element in any type of community.”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7.
    75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nel 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便是“世界帝国”,他假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劳动分工体系,即导致对“世界帝国”的认同是“经济上的依附”。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54~55页。
    76玛莎·费丽莫(Martha Finnemore)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一书中主要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红十字会”、“世界银行”三个条约案例的国际生成考察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偏好的生成。她认为国家偏好不是既定的,也并非总是来源于国家的客观条件和物质特征。国家通过国际社会的传授和自身学习以及社会规范能够起到重塑国家利益与行为。Martha Finnemore,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77笔者在不同场合感受了国际关系理论学家对其它学派或学者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借鉴。在笔者对亚里山大·温特、约瑟夫·奈的访谈中,这两位学家都提到了现实主义对其理论的贡献;同样,现实主义学者如米尔斯海默在他的发言中也提到了建构主义和自由主义对他的启发,他更赞同用“学术多元性”的视角来理解和阐释国际关系。See John J. Mearsheimer,“E.H. Carr vs Idealism: The Battle Rage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9(2), 2005, p.149, p.150.也见[德]克里斯蒂安·哈克、扬娜·普列琳:“约翰·赫茨:平衡乌托邦与现实的学者”,《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第161~175页。
    7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页。
    80《札记·礼运》中关于大同与小康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新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处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力,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引自王处辉、胡翼鹏,“论传统‘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秩序观”,社会学,2005年第8期,第29~30页。
    89这些书包括达特(Raymond Dart)的《缺失一环的危险》(Adventure with the Missing Link),阿德里(Robert Ardrey)的《领土需要》(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莫里斯(Desmond Morris)的《裸猿》(The Naked Ape)及一些像格尔丁(William Goulding)的《蝇王》(Lord of the Flies)那样小说;人类学家蒙塔古在其著《人类攻击性的本质》(The Nature of Human Aggression)中提及到,当时的一些电影像《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派金帕(Sam Peckinpath)的《野帮伙》(The Wild Bunch)和《稻草狗》(Straw Dog)等电影都受到了这类书的怂恿。[美]大卫·洛耶,单继刚译:《达尔文:爱的理论》,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1页。
    90洛耶特别强调:《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写作的年代起始于1858年,而达尔文着手写作《人类的由来》(The Descent of Man)是在1868年,当时他还处于病魔的折磨中。[美]大卫·洛耶,单继刚译:《达尔文:爱的理论》,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1 [美]大卫·洛耶,单继刚译:《达尔文:爱的理论》,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9页。
    92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刘德斌主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43页。
    93麦克尼尔(Mcneil, 1986)在分析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的研究模式时分析道:汤因比最初只是以文明兴衰的循环模式为基础来从事他的研究。但是在后面的各卷里,文明的循环周期“就像某些巨大战车的车轮,承载着人类前行,永远地向着某种天定而又无法知晓但又显然令人憧憬的目标前进”。[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刘德斌主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43页;“目的论”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亚历山大·温特就此做了专门的论述,见温特See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9(4), 2003, pp.491-542;此外,我在正文第2篇(序言)以及其它篇章中也将就“人类的目的意识”做出说明。
    94[美]欧文·拉兹洛著,《人类内在的限度》,王洪昌、王裕棣译,(Ervin Laszlo),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61~63页
    95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0页。
    96人类学家阿兰·巴纳德将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归纳为以下几种,这同样适于世界或全球政治的研究。历时性观点包括进化论、传播论、马克思主义(在某些方面)、文化区域研究(在某些方面);共时性观点包括相对论(包括“文化与人格”)、结构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认知研究、文化区域研究(在绝大多数方面)、功能主义(在某些方面)、阐释主义(在某些方面);互动观点包括互动论、过程论、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功能主义(在某些方面)、阐释主义(在某些方面)、马克思主义。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等译,华夏出版社,第8~11页。
    97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4页;Also see Peter Stirk:“The Westphalian Model, Sovereignty and Law in Fin-de-siecle German International The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19(2), 2005, p.152.
    98根据这种观点,是欧洲生育了现代主权国家,所以按照主权国家定义的国际体系必须被视为欧洲独有的产物”。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4页。
    99关于对国际关系不同学派之间、东西方哲学之间的融合性的探讨这一课题,笔者深受王逸舟教授的启发,我曾在不同的学术场合听及了他的这一倡议;也见王逸舟,《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小引,第2页。始处理共时性结构的那一刻起,共时性结构就处于统治地位”。见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49页。附带说一句,我并非反对对历史的解构,但我的观点是要在历史继承性,特别是在人类意识进化或文明连续性的基础上来解构历史,进而达到建构未来历史的目的。
    106这类的著作很多,笔者认为就中国的学者而言欧阳英的《走进西方政治哲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的特点是将西方哲学的思想用一条明晰的“线”连了起来。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此外笔者推荐的通俗的英文著作为Frederrick Copleston, S.J,《A History of Philosophy》, Imagebooks,1993。该套书一共3卷,它的一个特点是将哲学家的思想与其生平、经历联系起来进行评论。比如在评述奥古斯汀(Augustine)时,该书不仅列举了他的出生日期(November 13, A.D.354),而且还分章阐述了他对“知识”、“上帝”、“世界”以及早期“城邦国家”的观点。阅读一部好的哲学书籍无疑对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国际关系学者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Also see Colin Wight:“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ite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6, pp.23-52.
    107该书已在我国出版发行。见[德]奥特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第195页。引自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14页。
    108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译序,第16页。
    109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5.
    110比如,欧阳英指出:“尽管人类关于政治理解的3个阶段[国家、权力、价值]的出现又一个先后秩序,体现了一种历史演化关系,但当它们处于‘共时性’的连续性时所呈现的情形是,在关于政治理解上最终形成的恰是一种共时性结构,并且它是由3个层级所构成的,即:国家·权力·价值”。见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49页。
    111全球集体认同与跨国身份(认同)Transnational identity)也是不同的,全球集体认同立足于全球的利益;而跨国身份则从本源上立足于国家利益。比如布鲁斯·克罗尼(Bruce Cronin )在谈到跨国身份(认同)时说,“跨国身份(认同)是指跨越不同司法国界的各种社会身份”(Transnational Identities are social identities that transcend juridical borders)。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5.
    112“测不准原理”主要指量子理论中关于光的物理性质的认识,它的意思是光具有波和粒两种形态,并具有波函数崩坍、测不准和非区域性等其它3个特征。量子理论的一个中心观点是物质具有从形态、运动、测量和界域的不确定性等特征。也参见谢东、王祖源编著,《人文物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一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118~133页。
    113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41页。
    114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209页。
    115 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as Cartesian Science: An Auto-Critique from a Quantum Perspective,”in Stefano Guzzini and Anna Leander, eds.,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Routledge, pp. 181-219; Alexander Wendt,‘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tat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 June,1994.笔者曾针对这个问题专门请教了温特教授,在他的阐述中一方面他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二元性,一方面他反对社会进化的“原因与结果的简单重复”,见张全义,“采访亚历山大·温特:‘探寻建构主义的问题领域’”,《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
    116梅尼克指出:“世界主义从未平淡无奇地消失在土壤之中,年轻的民族思想不会如此轻易地、十分成功地喷薄而出”[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译序,第12页。
    117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译序,第13页。
    118梁丽萍著,《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4页。
    119汉斯·摩尔(Hans J. Mol)认为:认同分为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在个人层次方面,“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次方面“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及普遍拥有的信仰、模仿及价值之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继续自身”。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页。
    120简金斯(Jenkins, Richard)指出:“认同”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认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与差别(difference)的关系,‘同一’与‘差别’是认同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其实也就构成了与其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差别”。See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 1996, pp.3-4.
    121英国学者戴维·莫利在其《认同的空间》一书中,对认同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是“差异构成了认同,认同涉及到了排斥与包含,因此,界定种族集团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成了该集团相对其它集团而言的社会边界···而不是边界线内的文化现实”。见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第17页。
    122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0页。
    123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2~13页。
    124 Allen Carlson: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the world, Securing Chinese Sovereignty in the Reform Er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29.
    125布鲁斯·克罗尼(Bruce Cronin)在《无政府下的共同体》称比起基于物质的变量(material-based variables)而言,社会认同不好测定。他赞同对认同进行“制度性考察和解释”(systematic 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他的这种洞见为我提出的“认同模式转换”增添了信心,尽管我不赞同他仅仅把“社会认同”等作一种“主体间的概念”(intersubjective concept),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15.
    126 John Gerring defines the case study as an intensive study of a single unit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a larger class of similar unites. See Johan Gerring,‘What is a Case Study and What is it Good fo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8., No.2, May 2004, p.342, 348,350.
    127詹姆斯·G.马奇、约翰·奥尔森:“国际政治秩序的制度动力”,[美]彼德·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117页。
    128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4页(序言)。
    133必须指出的是我之所以提出“现实的人”和“历史的人”概念,并用社会的、系统地、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人性在于防止把人性的研究绝对化,避免有人用生物的人性与我进行辩解;我这里是强调社会的人性,而不是自然的人性,正像希尔把“事实”归结为“社会事实”中提到的类比一样“金钱被当作社会意义的建构物,而山脉则不能理解为社会意义的建构物”,我在下文中还将提及这一点。See John Searl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Free Press, 1995, p.194.
    134社会的人实质是从“生物身份”到“社会身份”的转变过程,参见本篇关于“社会身份是可以建构的”论述。
    135人类学(anthropology)与人学(hominology)尽管都是“关于人的学问”,但对它们的界定还是有区别的。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志尚认为,“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而“人类学是指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人种的形成和人体结构的正常变异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根据人类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来研究人。···人类学的研究多采用考古发掘、收集田野和人体解剖、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等经验实证方法。”见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第5~8页。为方便论述起见,本文在以下篇章里将涉及到“人类学”、“人学”所有相关的内容都纳入“人类学”研究范畴。
    136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2页。
    137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25页。
    138在关于对“孟子人性哲学”的思考上,有着很大的争议,有的甚至对孟子的思想理解悬殊很大。因此很多学者并不同意我这样的阐释,他们的理解是孟子及告子都是过度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我的认识是,孟子关于“人性”的思考即便源于“天”带有“宿命”倾向,但他的哲学为后来的(人—家—天下)儒家理念做出了“理念性”贡献。关于儒家的“天下观”在本文中将还有更多涉及、论述。参见[美]安乐哲(Roger T. Ames)、[美]江文思(James Behuniak),《孟子心性之学》,梁溪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229页。
    13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88~89页。
    14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89~90页。
    141冯友兰进一步说。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90页。
    142关于人性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区分,我参考了葛瑞汉(A. C. Craham)与安乐哲(Roger T. Ames)等几位学者就孟子关于“人性”的争议与讨论。安乐哲对孟子的“人性说”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文”阐述,因此在对社会属性的翻译与解释上,我借鉴了他对“人性”(character)或“文化”(culture)的理解与翻译。参见[美]安乐哲(Roger T. Ames)、[美]江文思(James Behuniak),《孟子心性之学》,梁溪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12~14页、第97页。
    143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3页。
    1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30页。
    1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72页。
    149 [德]卡尔-奥托·阿佩尔,《哲学的改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第167页,引自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1~2页。
    150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2页。
    153在她精彩的《黑猩猩在召唤》(In the Shadow of Man)(Goodall,1971)一书中,古尔讲述了她对坦桑尼亚贡贝河流域自然保护区自然栖息条件下大约50只黑猩猩的独特研究。该研究持续了许多年,每只猩猩都起了一个名字,我们因而对这组黑猩猩里的每一个成员或得了第一手材料。在这个纯母系社会里,婴儿从小到大都一直由母亲看护抚养。在这个滥交的社会里,黑猩猩并知道父亲关系的存在:它们并不了解是交配导致了怀孕和分娩。和人类相似,黑猩猩的新生婴儿不能自理,尽管其大脑体积大约是成年黑猩猩的60%,要比人类婴儿的26%高许多。对母黑猩猩来说很难抱着婴儿爬树做窝。但很快地,婴儿就学会了抓牢母亲的头发。但要到五个月大时才学会骑在母亲的背上。大约两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已经在学习看东西和伸手拿东西了,这要比人类婴儿早许多。三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已经学习了一些运动协调,五个月时已能迈出第一步并开始能攀缘,这又要比人类婴儿早了许多。黑猩猩婴儿的一个早期学习过程是学习在树上筑供晚间休息用的巢。八个月大的黑猩猩已经开始学习这个重要的技术了,只是在头几年内还没有真的造巢,而是更像小孩在玩耍游戏。母黑猩猩是所有这些早期学习的教师,但黑猩猩幼儿追随母亲的左右靠模仿来学习,才八个月大的黑猩猩甚至做出要和一个雌性猩猩性交的动作!长到三岁时,母亲才首次教孩子如何使用工具:把短棍插入白蚁我将白蚁幼虫钩取出来食用。但黑猩猩幼儿断奶后由其母亲继续照看一两年直到大约五岁。同时黑猩猩幼儿从其他年幼和年长的黑猩猩那里也有不少行为学习,年长雄性黑猩猩队年幼者的不当行为以拳脚教训。但母亲还是随时在旁边提供帮助。见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第152~153页。
    154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p.xv.-xvi.约翰·C·埃克尔斯(John C. Eccles, 1903,1,27~1997,5,2) 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牙神经生理学家。其因在1953~1955年间对突触传递的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发现了神经元之间抑制突触活动的离子机制,确认了由阿兰·霍奇金和安德鲁·赫胥黎提出的细胞膜活动的离子机制假说,与后二者一起共享了196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埃克尔斯就人脑的演化发展撰有多部著作,除《脑的进化》(1989)外,还包括《理解大脑》(1973)、《自我及其大脑》(与卡尔·波普尔和猪,1977)、《人类之谜》(1979)、《人的心智》(1980)、《做人的奇妙》(与罗宾逊合著,1984),以及《自我是怎样控制其大脑的》(1994)等。
    155埃克尔斯着重于心脑问题,提出了新元(精神单元)和新新皮层微小柱状结构内树突丛(神经单元)一元化的假说,并提出了心脑交互作用的量子力学假说。他认为,心脑交互作用和量子力学的概率场类似,没有质量也没有能量,但却能有效地对突触递质释放过程起作用。这一假说在超越了心脑交互作用的二元论和本体论的同时,指出心脑交互作用是一种信息流而不是能量流,从而首次为身心交互作用论提供了物理学基础。P.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p.viii
    156尽管黑猩猩经过训练也可以具备这种能力,但它与人类的智力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有人在对黑猩猩使用动物进行了训练。见上注。
    157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181~182页。
    158原文为黑体。[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128页。
    159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140~141页。
    160 John Searle, J.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1998.
    161感谢亚里山大·温特教授提议推荐笔者阅读约翰·希尔的论著。温特教授曾提议笔者阅读希尔的《社会事实的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1995)一书,但在读到《社会事实的建构》一书前,我先读到了希尔于1998年出版的《心灵、语言和社会》,正像他在该书前言中所说的,本书也包含了他以前的一些思想。See John R. Searle, 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 Philosophy in the Real World, Basic Books, 1998, introduction, p.x. Also see John R. Searl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For example, Chapter 3: Language and Social Reality), Free Press, 1995.
    162 See John R. Searl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For example, Chapter 3: Language and Social Reality), Free Press, 1995, p..6.
    163希尔对意识的特征做了较长的论述并在描述意识的特征时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在谈到意识的内在性时说意识的内在性就如同谈水的液体不能离开水,谈桌子的固态离不开桌子本身;疼痛、思想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感觉,它是相对于其它感觉状态而言的;意识的定性状态就好比品尝红葡萄酒与欣赏音乐的感觉是两回事一样;意识的主体性好比疼痛离不开特定的主体感觉一样;希尔继后对意识的功能性特征也做了十点总结(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翻译),它们是:意识的本位主体性(ontological subjectivity)、同一的形式(unified form),意愿性(intentionality)、情绪性(mood)、结构性(structured)、注意力(attention)、界域条件(boundary conditions)、熟悉度(familiarity)、超界(overflow)愉悦状态(pleasantness and unpleasantness)。See John R. Searle, 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 Philosophy in the Real World, Basic Books, 1998, introduction, pp.39-53; pp.73-80.
    164 Searle argues“The way we proceded was to start by reminding ourselves of what we know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In this case, we know that consciousness consists in states and processes that are ontologically subjective, are caused by processes in the brain, and are realized in the brain”. See John R. Searle, 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 Philosophy in the Real World, Basic Books, 1998, introduction, p.54.
    165 Pinker argues in his How the Mind Works (1997:24):“The mind is a system of organs of computation, designed by natural selection to solve the kinds of problems our ancestors faced in their forging way of life, in particularunderstanding and outmaneuvering objects, animals, plants and other people. See David Martel Johnson, How History Made the Mind,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Objective Thinking, Carus Pbulishing Company, 2003, p.2.
    166“Causation, in short, is not just a matter of pushing and pulling, it is a matter of something being responsible for something else happening”. See John R. Searle, 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 Philosophy in the Real World, Basic Books, 1998, introduction, p.59, p.61-62.
    167平科尔认为即“心灵是器官程序的计算化,它缘由于我们祖先在谋生中根据以往在自然选择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尤其是对物体、动物、植物和其他人的理解和超凡运作中的设计”。参见上注;Also Wendt comments in his reflections:“…The result is a‘computational’model of man- human beings are nothing but sophisticated information-processing machines,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of which make no difference and can therefore be ignored”, see 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as Cartesian Science: An Auto-Critique from a Quantum Perspective,”in Stefano Guzzini and Anna Leander, eds.,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Routledge, p. 187.
    168希尔在阐释意识、意愿性及其之间的关系时用了不少抽象的概念并做了较长篇幅的阐述,比如依存于观察者(observer-dependent)、独立于观察者(observer-independent)的意识,原发性意愿性(derived intentionality),意愿性诱发原因(intentional causation)、意愿性背景(the background of intentionality)其实他的用意是在于说明主体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其核心是说明意愿具有价值属性。See John R. Searle, 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 Philosophy in the Real World, Basic Books, 1998, introduction, pp.85-109.
    169事实上,自1920年代量子革命以来,许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都赞成把人本身理解为波粒二象物(Human beings are in effect‘walking wave particle),但是直至1980年代末或1990年代,物理学家、哲学家开始关注量子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启示;这些人物有广义的进化论洛耶、约翰·希勒(John R. Searle)、斯杜瓦特·哈姆勒佛(Stuart Hameroff),罗杰·帕洛斯(Roger Penrose),格赛珀·威特拉(Giuseppe Vitiello)等不同领域的学者。David Martel Johnson, How History Made the Mind,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Objective Thinking, Carus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p.1;
    18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345页。
    182 Grey Bassham William Trwin, Hekry Nardone, James M. Wallacer, Mc Graw Hill, Critical Thinking, Higher Education, 2001, p.47.
    183樵夫:“铆着大地的石碑(西方哲学随笔散文)”,《观察与思考》,2005年第19期,第50~51页。
    184 Man’s natural goodness be cultivated through sentiments. See Tony Devine, Joon Ho Seouk and Andrew Wilson: Cultivating Heart and Character, Character Development Publishing, 2001, p.41.
    185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207页。
    192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10页。
    193 193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第122页。
    194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王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9页。
    19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1页。
    19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3页。19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3页。
    198单线进化论者相信一元起源说,承认并看待文化是彼此类似的,因此不同的文化将以相同的顺序发明事务、并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普遍进化论承认比单线进化论更大的复杂性,但它通过聚焦于广义的、普遍阶段而非特定阶段来追求删繁就简;多线进化论一直聚焦于历史发展的细节,特别是那些同生态因素有关联的东西。[英]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等译,华夏出版社,第48页。
    199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170页。
    200达尔文在他的第2部著作《人类的由来》对道德的产生做了这样的说明:道德意识源于性本能、亲子本能、社会本能的次第发展,并由感情和理性发展到极端。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上层结构建立于道德进化的生物学基础之后。[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130页。
    201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214页。
    202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6页。
    203《小取》篇说:“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为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冯友兰据此解释说:“必须遍爱一切人,才算爱人;但是不必需遍不爱一切人,才算不爱人。这与乘马不同。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但是必需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这就是爱人的‘周’与乘马的‘不周’的不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149页。
    204联合国千年大会碑文。[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99页。
    205张树栋、刘广明主编《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7~8页。我认为:“乱伦”作为人类历史中的一个特定现象并非一开始就是“丑恶的”或“见不得人的”,对于“道德”和“自律”的意识只是后来的事。所以“乱伦”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它也是人类学、考古学的考证范围。
    206古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指出:“有些文化禁止交表兄弟姊妹之间发生性关系,而一些文化则恰好承认交表兄弟姊妹的范畴作为允许发生性关系的一种类别。”[英]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等译,华夏出版社,第45页。
    207 [美国]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1973)刘东、黄平主编,译林出版社,南京,1999,第5页。
    208 [美国]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1973)韩莉译,刘东、黄平主编,译林出版社,南京,1999,第101~102页,关于文化的成长与心智的进化可参阅该书第4章第69~103页。
    209塔尔科特·帕森斯继承了韦伯的思想并提升了文化概念的意义发展出一种文化概念,塔尔科特·帕森斯说“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符号体系”并指出:一个被集体的成员共同新手的信仰体系······它的方向是将这个集体有价值取向地整合,通过对集体的经验属性和集体所处形式的解释。它与评价性的集体整合相适应,是它发展到既定状态的过程,使这个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使他们与未来实践发展过程的关系。[美国]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1973)刘东、黄平主编,译林出版社,南京,1999,第297~299页。
    210 [美]欧文·拉兹洛著,《人类内在的限度》,王洪昌、王裕棣译,(Ervin Laszlo),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89页。
    211这里的国家特性除了国家地理特征,也包括了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人文特征,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不予展开。
    212 Richard E. Niebett did a survey over various correlations between Easterners and Westerners, which includ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ttention and Perception, Causal Inferenc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Reasoning. See Richard E. Nisbett,“Introduction”,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Free Press, 2003, p.xii; p.xix.
    213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40页。
    214朱海军:“地理位置决定论论纲”,黑格尔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干燥的高地,拥有浩瀚沙漠、戈壁与广阔草原”并认为这3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长期居住其上的民族部落所形成的不同生存方式和行为特征,http://www.nows.com/c/zgyj2000/zgyj0005/g000525b.htm
    215 [英]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等译,华夏出版社,第24页。
    216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105页。
    217分别参见[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20页、[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39页;摘自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105~106页、第106页注1和注2。
    218 North Americans believe that self-interest is a prime motivating factor”in desciding individualistic context. Daphma Oyserman: Self-Concept and Identity, Miller & Ratner, 1998, p.509. Also see Decrt Ho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1980, his culture dimensions are listed as five factors;1)Lowand High Power Distance; 2) Uncertainty Avoidance 3)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5) Long and Short Term Orientation, Michae Hanrris Bond and Hofstede, more see details.
    219 Daphma Oyserman: Self-Concept and Identity, Miller & Ratner, 1998, p.509
    220尽管汉斯·摩根索在他的《国际纵横策论》中也谈到了国民个性的差异,只不过他把导致差异的动因最终归因于人性。基欧汉的“霸权稳定论”、帕克的“新帝国主义”、米尔斯海默的“进攻现实主义”实际上也承继了“人性决定论”,只不过它们将“人性”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到了“体系”的程度。主要是他忽略了环境对个性的建构。很明显我是不赞同这些立论的。
    221 The very real differences among Eastern cultures and among Western cultures, however, shouldn’t blind us to the fact that the East and West are in general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to a great cerntrally important value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See Richard E. Nisbett,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Free Press, 2003, p.73.
    224梅尼克在谈到文化民族的形成时指出:“人们首先产生一种发展民族共同体的完整愿望,进而强化这种愿望,随后将之集中起来,汇流成河,并不断注入新的渴望,一直到所有人都被民族化之后才感到满意。这正是民族化的实现。”[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7页。
    225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自始至终就“东方”的形成做了旁征博引式的分析,他的洞见对于我们认识历史是人为建构的是非常有益的。See 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25th edition), Vintage Books, 2003, p.155.
    226给“文化‘本身下一个定义就十分艰难,弗里德里希·卡拉托赫维尔说,1871年到1987年间,文化概念的清单上就有128种之多;关于文化和认同的关系著述很多,但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论述。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282页。
    227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1页、27~28页。
    228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72页。
    229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2005,第5页。
    230在正文中笔者对人与文化的关系、人类文化中的基因进行了讨论,参见第1篇“人性是可以建构的”。
    231范竹增:“中西科技文化背景比较分析,对中国科技在近代落伍的文化反思”,参见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六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第79-81页。
    232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构成各自文化的要素在结构中的地位不同,集中表现在处于中心地位的要素不同。而构成这种文化差异的因素主要在于早期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因素。中国的伦理道德型文化形成主要得益于奇迹与黄河流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由此衍生的一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血缘宗亲关系、宗法伦理政治秩序;而西方的文化基因结构则不同于东亚,它是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与“契约”关系构成的,它原生于以地中海、爱琴海的古希腊特有的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以及由此衍生的“城邦制”范竹增:“中西科技文化背景比较分析,对中国科技在近代落伍的文化反思”,参见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六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第80页。
    233科学研究已经对人的基因谱系已经做出了破译,结果表明人类在基因的组成上几乎没有差别。关于人类初期文化基因的类同论述,参见范竹增:“中西科技文化背景比较分析,对中国科技在近代落伍的文化反思”,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六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第83-86页。
    234所谓文化思维,“实质上是在文化创造中人类行为过程及其方式在头脑中的内化,它包括思维指向、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各种类型的文化,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指向、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从而构成各自的文化思维模式。在总体上,中国文化是整体思维模式,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思维模式。”范竹增:“中西科技文化背景比较分析,对中国科技在近代落伍的文化反思”,参见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六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第87~90页。
    235阿兹特克人是墨西哥印第安人,伊特拉斯坎人在古意大利西北部,祖鲁人在非洲东南部,曼陀萝指佛教菩萨像及供奉菩萨像的地方。见[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82~183页。
    236我对引文做了修改:原文为:The invention or discovery of symbols is doubtless by far the single of man, without them, no intellectual advance is possible; with them, there is no limit set to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except inherent stupidity.(Jhon Deway , The Quest for Certainty., p.929)见Grey Bassham William Trwin, Hekry Nardone, James M. Wallacer, Mc Graw Hill, Critical Thinking, Higher Education, p.34.
    237 2005年一度流行的《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一书中就有这种描述,见Dan Brown, Double-Day:The Da Vinci Code, p.103.
    238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六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第86页。
    239 [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99页。
    24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3~44页。
    241 [美国]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1973韩莉译,刘东、黄平主编,译林出版社,南京,1999,第297~298页。
    242 Perfection will never be reached; but to recognize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when it comes, and to adapt themselves honestly and ratioally to its laws, is perhaps the nearest approach to perfection of which men and nations are capable. Mathew Arnold, Culture and Anarchy and other writings, edited by Stefan Colini, Cambria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
    243从社会建构的意义讲,“道德”也应纳入有关对“规范”的论述,但是考虑到论文的逻辑安排,我将有关“道德”的论述放在了本篇第1章关于“人性是可以建构的”部分。
    244“No concept is invoked more often by social scientists in the explanation of human behavior than‘norms’(Sills 1968,208)),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2001, p.3.
    245 Cristina BicchieriCristina Bicchier is the Carol and Michael Lowenstein Term Chair an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sylvania, where she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Program,参阅Cristina Bicchieri: The Grammar of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46 Andrew Hurrell:“Norms and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ite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6, p.143.
    247在谈到文化的概念时,余英时指出:“文化的概念汗牛充栋,在这里姑且采用最普通的的说法,即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精神生活方面的事,如思想、学术、宗教、艺术之类.而关键尤在’方式’两个字上.如果用结构功能派社会学的名字,即相当于’文化传统(culture system)’。大致以规范与价值为主”。见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出版社,2004,第493页。
    248 Andrew Hurrell:“Norms and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ite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6, p.145.
    249 See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1,p.x.
    250 Bruce argues:“Norms can emerge from a variety of sources. First, they can be imposed on the system by hegemonic powers….Second, they can be negotiated by coequal partners, seeking to develop a workable system of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on….Finally, they can develop organically within a community or social group as a reflection of the identity or of the group itself.”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anrchy p.62.; On the other hand,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agents can also use their influence having norms constructed. See also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2001, p60-62.
    251 See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1, p.149.
    252以下的讨论基于Andrew Hurrel关于“规范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论述,关于建构主义对规范的解释,作者没有直接点出。Andrew Hurrell:“Norms and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ite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6, pp..146-147.
    253 Once there is a common identification of, and commitment to, some kind of moral community (however minimalist in character) within which perceptions of potential common interest can emerge, then there may indeed be prudential reasons for the players collectively to cooperate. See Andrew Hurrell:“Norms and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ite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6, p.150.
    254 Searle argues:“Many species of animals, our own especially, have a capacity for 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 By this I mean not only that they engage in cooperative behavior, but that they share intentional states such as beliefs, desires, and intentions.”See John R. Searl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Free Press, 1995, p.23.
    255混沌和混乱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无意识,一个为有意识且有时受“目的性”支配。参见第2篇关于“混沌认同”的论述。
    256 See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1,p.xi.
    257人们对“文明”的解读并非是一致的,关于对文明的具体定义可参阅:Helen Buss Mitchell,“What Is a Civilization?”, JosephR. Mitchell Helen Buss Mitchell, William K. Klingaman, R.K. McCaslin: TAKING SIDES,Clashing View on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World Civilizations Volume I,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Rise of National States, px..
    258 Norms are merely behavioral regularities that generate social expectations without any moral obligations.Social Norms.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1, p.xi.
    259 See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1, p.148.
    260原文为:[Norms are] collective expectations for the proper behavior of actors with a given identity. In some situations norms operate like rules that define the identity of an actor, thus having“constitutive effects”that specify what actions will cause relevant other to recognize a particular identity. In other situations norms operate as standards that specify the proper enactment of an already defined identity. In such instances norms have“regulative”effects that specify standards of proper behavior. Norms thus either define (or constitute) identities or prescribe (regulate)behavior. Or they do both.见(Katzenstein,“Introduction,”in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5.)adopted from Johan A. Gentry:“Norms and Military Power: NATO’S War Against Yugoslavia”, Security Studies 15, No.2(April-June):187-224, 2006, p.187.
    261 John Searle,‘Collective intentions and Actions,’in P. Cohen, et al.(eds.),Intentions in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1990),pp.401-15,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For a good discuss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arle’s idea and IR see John Ruggie,‘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 (1998),pp.855-85.), quoted from 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4),30,footnote.30,p.297.
    262温特本人在讨论“意愿”时,将“意愿”分为“群体意愿”(group intentions)、“团体意愿”(corporate intentions)和“集体意愿”(collective intentions),我在此都用“集体意愿”概括,因为在意愿的表达上,它们之间有更多的是同约成分,比如温特也说:“尽管在多元主体间存乎重大的区别,团体意愿和集体意愿之间writ large.在最基本的问题上对于它们任何一个都是相同的。”关于这3种意愿的区别见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4, 30,pp.297-298.
    263温特就此举例说明道:“金钱是个集体意愿,因为只有在互相认可的情况纸张才有交换的价值。更值得一提的是战争也如此,因为这也需要敌对双方的合作。如果一方拒绝战斗,比如弃械投降,那么战争就此结束。金钱与战争的例子表明集体意愿的存在具备规模效应,且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和真实的影响。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2004, p.297.
    264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着眼于对新世纪的治疗》,单继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20~122页。
    265在许多人看来,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雅各宾派对革命派的无情屠杀是恐怖主义的起始;学者们有时在定义恐怖主义时发生争议,有得试图在性质上定型,比如“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包括平民实施袭击”,有的从归属上进行划分,比如红色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生化恐怖主义、宗教恐怖主义等等,不一而足;在本论文的第2篇有关后主权认同的部分我将对“恐怖主义”的产生根源以及如何消除恐怖主义做更多的论述。
    266 Also see Quanyi Zhang“Balancing Soft Power, One Way to Erase Terrorism”,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4th edition, Vol, 2, No.4, Sep 2006, pp.15-22.
    267宗教认同(religion identity)作为界定个人与群体特定关系的概念,与宗教作为认同(religion as identity)是有区别的。按照英国心理学家贝特·汉莱密( Beit- Hallahmi)的观点,认同由三个层次展开,即从群体认同经过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从这个意义讲,宗教认同首先是在群体认同的层次上发生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宗教认同与其说是一种获得,不如说是一种归属,即依从于他所在的群体的主要宗教信仰系统;其次,宗教是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的人们对某种宗教获得认同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也同样获得可与这种认同相联系的信仰体系;再次,个人宗教认同不仅仅是一种认同的标示,个人的宗教认同对自我认同有着内在的动力,即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直接参与。梁丽萍著,《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7~18页。
    2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9页。
    269 See Michael Hechter and Karl-Dieter Opp, Editors, Social Norm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1, pp.139-163.
    270 [美]欧文·拉兹洛著,《人类内在的限度》,王洪昌、王裕棣译,(Ervin Laszlo),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1页。
    271 Matthew Arnold argues:“Religion, with its instinct for perfection, supplies language to judge it, language, too, which is in our mouths every day.‘Finally, be of one mind, united in feeling’”“…surely culture is useful in reminding us, that in our idea of perfection the characters of beauty and intelligence are both of them present, and sweetness and light, the two noblest of things, are united.”Matthew Arnold, Culture and Anarchy and other writings, editored by Stefan Colli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69, p.90.
    272在笔者访问中国众多的宗教古建筑中,比如山西应县木塔、云南秀山的“人文”等都体现了“融合”的思维。也关于所提及的几种教义及其异同点可参见“亚洲的宗教及相关文化”(第2章),罗兹·墨菲(Murphey Rhoads)著,《亚洲史》(第4版),黄磷译,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第20~52页。
    273陈志尚总结到:人们之所以创立宗教并使它能起到控制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的作用,是因为这样一种具有系统化的神学观念和严密组织的信仰形式有其独特的功能。一是宗教有一定的认识功能。它通过对世界起源、生命产生、生与死、灵与肉、人性与道德等问题的解释,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和疑惑的问题;宗教之所以得以延续和发展,是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需要。二是宗教具有心理功能,马克思讲“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生活与感情的压力促使人们找到一种“永恒的心灵庇护”。三是宗教具有组织实践功能。它能统一思想、共建群体价值、规范行为、调节关系、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比如太平天国)、德国的骑士暴动、基督教的改革运动都是宗教意义上的革命。四是宗教能够通过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五是宗教在历史上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如犹太教、印度的婆罗门教、日本的神道教等,都把至上的神与国家的统治者相联系,论证现行制度的合理性。第358~360页。
    274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着眼于对新世纪的治疗》,单继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5页。
    275比如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等。就科学地认识而言,它对自然和社会的“发现”和“领悟”永远都先于人类的一般总体认识,这也许就是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
    276黄巾军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天神”或“上帝”以寻求“起义”的合法性。
    277张全义,“布什中东政策的政治心理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2期。
    278在默罕默德看来,他所论及的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反对传统部族形式的伊斯兰团结的概念,而且和部族传统形成对比,认为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所有的个体斗士都是平等的”。见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拉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003,第38~39页。
    279 [美]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张龙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288页。
    280 [美]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张龙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285页。
    281汤因比说“宗教冲突是一种公害,极易变为一种社会危险。”见[美]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张龙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284页。页。
    282 [美]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张龙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288页。
    283这场辩论由Paul Hirst发起,Roger Marples, David Attfield,等宗教学家加入了这一争论,See Michael Hand, Is Religious Education Possible, A Phy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Continnum, 2006, p.3-24.
    284 Roger Marples sets out to show that‘religions understanding presupposes religious belief’and hense that‘those of us who admit to no religious beliefs cannot be said to possess such understanding’, see Michael Hand, Is Religious Education Possible, A Phy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Continnum, 2006,p.9-10.
    285 Taking as a test-case‘the conceptual scheme we use for colour-perception’, David Attfield argues“that one can understand conceptual scheme without accepting any contingent propositions about the colours of objects.”Michael Hand, Is Religious Education Possible, A Phy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Continnum, 2006,p.10.
    286这里不同与通常所说的宗教“转世效应”,比如我国的藏传佛教(喇嘛教)关于“转世灵童”的说法。
    287布什政治人格的内在驱动力与其基督教,而宗教信仰从某种程度上最终“改变”了他的生命历程。布什自幼成长于基督教家庭,但他年轻时,对宗教信仰并无太大兴趣。20世纪70-80年代,他在得克萨斯州开发油田,屡战屡败后开始酗酒。1985年,他与著名福音派牧师葛培理有了一次“改变生命”的长谈。这是他个人生命的转折点。此后,布什经人介绍参加120人之众的德克萨斯州米德兰福音派圣经讲习班,并开始在奥斯汀参加卫理公会的聚会。到80年代末,他的生活与以前已经全然不同了。布什自己也说:“这种转变并非政府的某个社会活动的结果,而是我受到了更高一层的召唤”。刘澎:“宗教自由与布什主义,——布什及美国政府关注“宗教自由”问题的动因”,http://ias.cass.cn/show/show_project_ls.asp?id=895,也参见[美]小阿瑟·M·史勒辛格·比尔,多卡斯汤普森,张建中译:《乔治W·布什》(美国总统请少年时代系列丛书),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288 Tony Devine, Joon Ho Seouk Ho Andrew Wilson认为人类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价值,并引用卢梭的话”Man’s natural goodness be cultivated through sentiments”,所以“可以对人类心灵和性情进行培养”,Man’s natural goodness be cultivated through sentiments.See Tony Devine, Joon Ho Seouk and Andrew Wilson: Cultivating Heart and Character, Character Development Publishing, 2001, p.32-45.
    289 Michael Hand argues“[R]eligious statements make sense within the discourse we all share about persons, and thus can be understood, appreciated by everyone, even where the truth claims made within the religious sphere are not accepted. Hence, it does make sense to teach religious education in schools, irrespective of any commitment to the claim made within religion.”See Michael Hand, Is Religious Education Possible,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Continuum, 2006, p.viii.
    290原文为:“I argue that religious propositions are propositions about the existence, nature and actions of divine persons and, as such, do not differ in epistemological type from ordinary propositions about the existence, nature and actions of human persons, therefore, religion does not constitute a unique form of knowledge and the objection to religious education collapses”.Michael Hand, Is Religious Education Possible, A Phy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Continnum, 2006,p.24.
    291以上关于儒学理念的演变认识得益于本人在首尔与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系金汉相之间的对话心得;也可参考[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第4版),黄磷译,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第34~39页、132~134页、205页。
    319以下关于小孩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得益于自己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观察,一方面来自于本人查阅资料和请教儿科医生所得来的知识。小儿时期总起来分为6个阶段: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9个月)。;2)新生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婴儿期或乳儿期(从满月到一周岁);幼儿期(1-3周岁),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幼儿同成年人或年长儿接触逐渐增多,大脑皮质功能逐步增强,第2信号系统也迅速发育,在正确教养下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学龄前期(3-7周岁)。这时期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但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日益增多,利用语言与简单文字进行学习的机会也逐渐加多;6)学龄儿童期(7周岁以后)。7-12周岁是小学儿童期,12-17周岁为中学儿童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功能更加发达,尤其是第二信号系统发展迅速,因而能在学校及生活中适应各种错纵复杂的关系。见北京儿童医院主编,《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页。
    320毫无疑问有人会以“胎教”的科学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笔者并不否认胎教的原理,也许受精的胎儿母体内中枢神经后就有意识,但就身份形成而言,它完全构不成一种“积极”的意识,即便有很可能也是被动的、和十分混沌的。
    332 John Donne:“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small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Devotions, 17, Marilynn B. Brewer, Miles Hewstone (editors),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p.147.
    333古斯塔法·勒庞及其同时代的人物塔德(Tarde)、特罗特(Trotter)、麦克道格尔(McDougall)、弗洛伊德(Freud)等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就群体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是不同于后来的理性心理学,他们中的多数人为群体心理是原发性和不可控制的,他们忽略了外界因素对集体心理的条件刺激。Marilynn B. Brewer, Miles Hewstone (editors),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p.147.
    334 A central premis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s that the brain/mind comprises numerous,domain-specific mechanism (much as the remainder of the body comprise numerous, functionally distinct organs) representing evolved solution to recurrent adaptive problems in ancestral human environments. See Marilynn B. Brewer, Miles Hewstone (editors),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p.54.
    335 See Marilynn B. Brewer, Miles Hewstone (editors),“Introduction”,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pp.56-60.
    336 As Talcott Parsons contends,“it is well-known that in many primitive societies there is a sense in which kinship ‘dominates’the social structure; there are few concrete structures in which participation is independent of kinship status”; R.M. MacIver also argues:“Under more simple conditions of society the social expression of interest was mainly through caste or class groups, age groups, kin groups, neighbourhood groups, and other unorganized or loosely organized solidarities”. See Mancur Olson J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3rd edi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18.
    337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身份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第251~261页。亨氏举例说明:“近代史上,白人至上,东亚次之,棕种第三、黑人第四”的例子来说明,较之过去,美国的国家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
    338黑体为笔者所加。[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6页。
    339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33页。
    351 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6.
    352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8页。
    353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9页。
    354建构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在很多方面是通融的,建构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对意识的指导(建构)作用,但是建构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利益)对意识(理念)的决定作用。中国学者江西元也指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许多重要的‘合理内核’,将之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核’相结合,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国际体系本质特征的‘复合性’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与认识。”江西元:“试论国际体系变化趋势:理论范式与时代条件”,《国际问题论坛》,2005年夏季号(第39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内部刊物),第16、
    20页页。2006年春季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次研讨会曾经听到我国青年学者郭树勇也有相关的论述并有相关著作发表,但笔者到目前尚没有接触到他的论著。
    3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57“Human beings are not constituted with the cognitive requirements of personhood at birth, but only acquire them through a long causal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2004, 30,p.293.
    358“After all, it seems self-evident that when we constitute states socially as persons, they become real for us”,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se,2004 ,30,p.295.
    359 Wendt points out:“My guess is that a world state will emerge within 100-200(?)years···”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2,ASGE Publications and ECPR-European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Research, Vol.9(4):492-493.
    360 States, like individuals, belong to a variety of social as well as parochial categories. Individuals are not only defined by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but by their group qualities, such as ethnicity, class, gender, religion, and profession. And like individuals, states not only represent societies defined by their internal qualities-culture, history, geography, political institution-but also by their association with broader conceptual social groups that transcend juridical borders. 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31.
    361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7页。
    362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9页。
    363 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30, 2004, p.289.
    364关于集体意识我在“社会规范是可以建构的”的论述中还将做出说明。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30, 2004, p.291.
    365 Social identity theory holds that a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ies can occur when actors develop conceptual attachments to selective other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ecategorization, recomparison, and reidentification. When a group of states
    367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11页。全”、“生态政治”等“问题领域”做了比较系统和独到的评述。见王逸舟著,《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04~203页。
    371古典文明时期指(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3页。
    37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3页。
    373参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3页。
    374 2007年10月25~27日在参加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访问韩国古文明中心庆州旅程中,恰遇南京大学蒙古史研究学者铁木尔博士,他告诉笔者,日本历史学家冈田英弘在其《世界史的诞生》中就说过,真正的世界史之开端应始于蒙古帝国的扩展,它比哥伦布的“美洲大发现”(1492年)要早一个多世纪。
    37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78~504页。
    37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76页。
    377为此,斯塔夫里阿诺斯就此描述道:“(但)到1763年时情形就迥然不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包括南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整个非洲的海岸轮廓以及南亚和东亚的海岸,都已为人们所了解,虽然了解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在某些地区欧洲人的知识已经超出了海岸线之外:俄罗斯人相当熟悉西伯利亚,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非常熟悉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在格兰德河以北,西班牙人已经勘探了很多地区,徒然地寻找着黄金和传说中的城市,而法国人和英国人则利用独木舟和印第安人所了解的河流和湖泊路现在更北的地区漫游。”[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54页。
    378萨义德在其《东方主义》一书中对东方主义一词做了特别生动的阐释,以上类比源自该书的第2篇“东方主义结构及其重构”(Orientalist Structure and Restructures)。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 Vintage Books, 1979(2003-2004 new edition), pp.115-120, 122,130,137,146,155.
    37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62~463页。
    380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原话为:“假设当时最先到达并拓殖人口稀少的大陆是中国人而非欧洲人,那么就非常有必要重绘世界种族地图了。而要是果真如此的话,中国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也许就更接近于二分之一,而不是现在的六分之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56页。
    383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是19世纪第一位传播论者。他被公认为“人类地理学”理论的创始人。[英]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第53页。
    384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77页。
    38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76页。
    386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的传播对认同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约瑟夫·奈指出:“Rapid changes in information flows can lead to important changes in identities and interests"从印刷术的发明到今日的英特网,信息的传播对认同的建立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信息的传播开岂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先河”,历史也证明,信息的传播对于构建民众认同的作用是明显的,约瑟夫·奈语见Joseph, S. Nye, Understading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Peking Univerisity Press, 2005, p.219.
    387 [英]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By David Held: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36~37页
    388约瑟夫·奈的“相互依赖”的想法主要源于对1970年代石油危机、和欧洲、日本等国经济“腾飞”引发的思考。
    389戴维·派珀(David pEPPER)指出:至少可以看到两种相互矛盾的因素:一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种假设人类对自然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事实上,自然主义的理念来源于宗教的原理,特别是基督教“圣经”的说道,“人类不仅在物质上,而且甚至在伦理上都要受到自然秩序的制约”。约瑟夫·A·凯米莱里(J9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李东燕译,《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13页。
    390 C. Glacken, Traces on the Rhodian Sho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p.494.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J9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40页注3。
    391赫尔德认为:“从上述各种“断裂”现象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力量纠合在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限制了各个政府与国家的行动自由,这些途径包括模糊国内政治的边界,转换政治决策的条件,改变国家政治的机制和组织背景,改革政府的法律架构和行政实践,以及淡化国家自身义务与责任的界限等“。[英]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胡伟等译,《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By David Held: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42页。
    392 [英]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By David Held: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41~142页。关于这几个断裂带的详细论述见第104~142页。
    393他提出了“世界主义民主”;和“世界主义目标”的解决模式很有趣,值得探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就时下的论述而言,他的“相互依存”视角偏重于西方历史和伦理的认识。特别就全球集体认同建构的建构而言,至少就他的解决途径而论,我是要极力要避免的。分别参见[英]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By David Held: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5~17页、第294~295页。
    395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根据最新理论据说是因为宇宙中的大爆炸引起的,尽管对地球何时生命进化开始有争议。拉兹洛认为:我们这个物种是在将近四十亿年的生物过程中出现的;而威尔士认为“估计地球作为独立的行星,已绕太阳飞行了20多亿年”。分别参阅[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The Third Millennium)第12页。[美]H·G威尔士(H·G·Wells),《文明的溪流》(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袁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南京,第8页。
    396人类最早起我们关于人类由记忆和传说之前的生物知识,是从层状岩中的生物遗迹、遗物化石推论出来的。岩石记录表明,最早出现的生物是一种形似蚜虫的三叶虫。经过了久远的漫长岁月,生物从潮水涨落处的蠕动开始。[美]H·G威尔士(H·G·Wells),《文明的溪流》(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袁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南京,第8页。
    397 [美]H·G威尔士(H·G·Wells),袁杜译《文明的溪流》(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南京,第30页。在“智人”何时出现的问题上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认识也不尽一致,我采用了拉兹洛的关于“近代智人约在十万年出现”的说法。见[美]H·G威尔士(H·G·Wells),《文明的溪流》(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袁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南京,第8页。
    398见[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The Third Millennium)第12页;威尔士认为:大约五六万年前,地球上生存着尼安德特人,他们并不是今天人类的祖先,不久就绝迹了。而3万或3.5万年前的罗得西亚人才和今天的人类有同样的血统。和[美]H·G威尔士(H·G·Wells),《文明的溪流》(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袁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南京,第40页。
    399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The Third Millennium)第12页。
    40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7页。
    403[美]欧文·拉兹洛:《增长的极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8页。
    404 2007年6月召开的八国峰会、2007年9月召开的的APEC会议及其会议宣言,都把“环保问题”当作重中之重的大事。
    405据保守估计,当今地球上每年灭绝约3万个物种,这种灭绝速率比史前正常状态(每年灭绝约3个物种)快了近万倍,远远超过史前任何一次大灭绝事件。按史前五大灭绝强度和规模,有学者认为当今生物界已进入了“第六次大灭绝”时期,甚至认为现代人类才真正遭遇到生物大灭绝的过程。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不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finance/2007/08/200708292152.shtml
    406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2页。
    407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4页。
    408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6页。
    409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6页。
    410这是我1990年代中期访问中东时亲身感受的事实。即便是在阿联酋、卡塔尔一些中东富裕的国家,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是“蒸馏水”(而非矿泉水);宾馆、家庭的自来水只能供洗漱。水资源紧张的残酷现实在一些穷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在中东,“水比油贵”的确不是天方夜谭。
    411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6页。
    412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6页。棣译,第17页。
    413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真正意识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004年中国开始谋求与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实施《京都议定书》;2007年在柏林的八国峰会、APEC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积极推动有关环保协议的通过;2007年6月4日,在第36个世界环境日(主题“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中国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见《人民日报》(2007-06-05第14版)
    414厦门海平面年涨2毫米2050年有被淹没危险”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06/05/content_8344170.htm
    415 Zhang Quanyi,:“US role crucial on climate change”, http://www.upiasiaonline.com/Economics/2007/12/18/us_role_crucial_on_climate_change/9494/
    416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9页。
    424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异端反思》(The Inner Limits of Mankiand),黄觉、闽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49~274页。
    425何佩群、俞沂暄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第18页。
    426何佩群、俞沂暄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第18~19页。
    427 The greater the degree of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higher the reward level, the stronger the social attachment and the greater the potential for trans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32.
    428 [美]欧文·拉兹洛,人类内在的限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页。
    429 [美]欧文·拉兹洛,人类内在的限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3页。
    43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the 7th edition),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6页。人类或社会的“自组织特征”做过关注或研究。[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46~147页。
    432钱振勤、钱湘泓主编,《宗教与文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第268页。
    444就目的论关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也是具有分歧的,一种是社会的发展是有意愿的,比如在个体、社团、国家层面其活动和组织形式具有意愿性;而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的运行目的并不是由“意愿”决定,意愿与非意愿与否,社会的发展必然有一个结果。从生物的组成来看,是染色体决定了生物的成长,“小猫绝不会试图寻求成为一条狗”;温特本人认为在个体、国家等微观层面上其组织的发展结果具有“意愿性”,但他对宏观层面(世界国家)的发展“意愿性”并不肯定。见Alexander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9(4),2003, p.496-498.
    445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人类内在的限度》(The Inner limits of Mankind),黄觉、闽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55页。
    446本段话出自J.伯里(J.Bury)《理念的进步》( The Idea of Progress),New York: Dover, 1960, p.见约瑟夫·A·.篇第1章关于人性是可以建构的“人是灵智动物”的内容,不过本篇的论述在于意识的起源而非作为灵智动物物理意义的人。
    454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第xv页。约翰·C·埃克尔斯(John C. Eccles, 1903,1,27~1997,5,2) 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牙神经生理学家。其因在1953~1955年间对突触传递的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发现了神经元之间抑制突触活动的离子机制,确认了由阿兰·霍奇金和安德鲁·赫胥黎提出的细胞膜活动的离子机制假说,与后二者一起共享了196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埃克尔斯就人脑的演化发展撰有多部著作,除《脑的进化》(1989)外,还包括《理解大脑》(1973)、《自我及其大脑》(与卡尔·波普尔和猪,1977)、《人类之谜》(1979)、《人的心智》(1980)、《做人的奇妙》(与罗宾逊和著,1984),以及《自我是怎样控制其大脑的》(1994)等。
    455达尔文指出:在较早期的阶段,生物体之间的联系,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信号方式进行。花能够通过风传递给其他的花这样一个信息:它开始求偶了。洛耶总结道:但在哺乳动物层次上,随着人类的出现,生物体拥有了遣词造句、著书立说的能力——最终又发展出建立全球电子邮件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的能力;人类用以编制生命之毯的线包括规范、风俗、规则、法律、标准,在道德生活和实际生活中把人类团结起来的伦理原理和梦想。[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34~138页。
    456世界I:物质对象和自然状态。1、无机:宇宙物质和能量;2、生物:所有生命体的结构和活动(包括人脑);3、人类创造性、工具、机器、书本、艺术作品和音乐的物质基础。世界II:意识状态;主观经验:感知、思考、情绪、意念、记忆、梦、创造性想像力的经验。世界III:客观意义上的指示:哲学、神学、历史、文学、艺术、技术等记录在案的文化遗产;理论系统:科学问题、批判辩论。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第79页。
    457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第189页。
    458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单继刚译,2004,第82页。
    459脑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和谐先存在于家庭,而后扩展到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成员中。”对“家庭”的“责任感”是随着哺乳动物出现的。[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单继刚译,2004,第82~83页。
    460埃克尔斯着重于心脑问题,提出了新元(精神单元)和新新皮层微小柱状结构内树突丛(神经单元)一元化的假说,并提出了心脑交互作用的量子力学假说。他认为,心脑交互作用和量子力学的概率场类似,没有质量也没有能量,但却能有效地对突触递质释放过程起作用。突触前蜂窝状网络及其控制小泡以低概率释放递质的机制,可能按类似于量子力学概率场的方式作为精神事件的微位发挥作用。起先是为低等动物化学突触的有效传递而超前进化得来了这种机制,在经过极为漫长的进化过程以后,为心脑交互作用所利用而使高等动物变得有意识了。这一假说在超越了心脑交互作用的二元论和本体论的同时,指出心脑交互作用是一种信息流而不是能量流,从而首次为身心交互作用论提供了物理学基础。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第.viii页。
    461 [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单继刚译,2004,第81页。
    462[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101页。
    464[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101页。
    465[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54页、104页。
    466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第5页;有关道德进化的论述参见第1篇关于“人性是可以建构的”相关论述。
    467 Italian political philosopher Gaetano Mosca puts it, men have an“instinct”for“herding together and fighting with other herds”, see Mancur Olson J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3rd edi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17
    468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60页。
    469[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105页。
    470[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105页。
    471[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106页。
    472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62页。
    473“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为了交配也许会加入另一个队群,但是,不会与先前的队群保持联系。相比之下,采猎群众的婚姻建立了两个家族的血缘联盟。所以婚姻不仅具有政治、经济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因为“无论哪种选择,迁移出去的伙伴都与他们的血缘亲属保持联系。在紧急情况下,处于危险中的队群可以利用这种联系求得帮助”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111页。
    474[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19页。
    475据人类学家阿兰·巴纳德称:“图腾”一词来自奥吉布瓦人(北美印地安人的一支),1791年被英国商人引入到英语中。因篇章关系,本文不对图腾的原本含义做出深究。我所指的图腾及图腾制度泛指原始社会对人之外物质和其它生灵的崇拜内容与安排。[英]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第35~37页。
    476在中国,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祖先崇拜,预言和萨满教(shamanism)—尊崇氏族世袭,而且大型政体是靠哲学体系维系的,这个哲学体系建立在以氏族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之上的。后来,祖先崇拜逐步转向周领导下对天的普遍崇拜,保留着父权制的权威并强调祖先的庇佑。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45页。
    477 [英]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第36页。
    480[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19页。
    481萨维奇(Savage,1997)指出:“国家的形成是酋邦内部与酋邦之间竞争的无意识的结果”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25页。
    482希尔就此总结道,当一种规范机制形成,人们会无意识地去遵守它们,甚至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因为这个时候规范或规则成了一种机制,即便人们对它们有虚假的认识或忽略了机制结构本身。See John R. Searl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Free Press, 1995, p.127.
    483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17页。
    484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172页。
    485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81页。
    486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81页。
    489按布赞的理解这个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3000前左右的两河流域文明为第1个阶段。公元前1500年开始的赫梯帝国、喀希特帝国、埃及帝国、中国商朝以及哈拉巴(文化)可以归之于第2个阶段。第3个阶段包括公元元年开始的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印度国家体系、中国汉朝以及美洲的特奥蒂瓦坎、摩契(文明?)。第4个阶段包括1500年时的奥斯曼帝国、桑海帝国、俄罗斯帝国、印度国家体系、中国明朝以及中世纪晚期国家体系、蛮族(文明);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将世界史设定了三个转折点:一个是大约公元前6万—前4万年前国际体系的出现,一个是大约公元前3500年第一个国际体系成型之时,最后一个转折点是公元1500年左右,现代全球国际体系(the modern global international system)最早成型之时。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141页图8-1,第347~348页。
    490[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47~351页。
    491[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49页。
    492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35页。
    493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35页。
    494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36页。
    495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36页。
    496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可能就近代以前的国际体系,特别是古典国家认同模式作出事无巨细的说明,我只能围绕以下提及的“城邦认同”、“王道帝国认同”两种模式做出简约说明;有关这段历史的国际体系可参阅刘鸣所著《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解读》一书的第二章“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来源:上古与中古的国际体系”以及第三章“中华帝国体系演进简史——韩朝至明朝(上古与中古)”两个章节,见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35~90页。
    497我在每一种“认同”的前面加了前置词“式”意图在于表现“类”,试图在“多样性”和“普遍性”上做出中和。
    498张大可、贾东瀛主编:《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华文出版社,2003,221页。
    499 Alexander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9(4),2003, p. 503.
    500至于政体的优劣,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在体制本身,而在于统治者是以牟取私利为目的,还是以牟取公共福利为目的,他比较倾向于民主制。张大可、贾东瀛主编:《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华文出版社,2003,221页。
    502严格说来,古希腊时期的民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事务国家(stateless),它事实上是与“城邦”是对应的,所以说亚里士多德把民主政体列为腐朽的政治类型,2500年以来,民主的含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当时的“民主”与现代的“民主”已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见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618~619页。
    50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开篇中宣布了他的一元论,他把国家称为包容其他所有联合体的、追求最高的善的最重要的联合体,这种国家的概念没有导致他低估和取消其他联合体的存在,而是留下了社会组织的位置,甚至还把它当作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纽带。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强调“同一”的彻底的不妥协性,他认为通过毁灭相互竞争的联合体才能最好地保卫城邦,所有的忠诚和情感都要聚集和导向同一中心。[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137页。
    504 [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第103页。
    505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01页。
    506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194页。
    507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概括是比较科学的,但最有一点未必适于对中华帝国体系的解释,我将在本章的后半部分作出说明。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194页。
    508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解释说,后期的罗马帝国的贡献是对于国家理论的贡献,尽管在中世纪的欧洲,优先权是根据神授法或习惯法确定的,但罗马人试图在共同体或共同体的统治者(或是他们两者的某种结合)之上建立法律。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J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9页。
    509笔者导师胡礼忠教授称中西对文化的原始解读是不同的;西方基于物理意义的概念,而中国则基于人文概念,所谓“文化”,即“以人文化成天下”。
    510就这种帝国的起始而言,它始于秦汉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后期。巴里·布赞说:“国际体系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特定时间内的一种情势,还应把它视为历史长河中经久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这样一种体系可能被构建成无政府状态,也可能被构建为等级制”;同样马丁怀特也认为存在着“国际的国家体系”和“宗主国国家体系”。[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05~207页。
    511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第4页。
    512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37页。
    513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84页。
    514以上关于儒学发展的的理念特别是关于宋明理学的认识,得益于本人与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系金汉相博士的多次交流的心得体会。金汉相专长于宋明理学的研究,他曾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
    515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209页。
    516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207页。
    517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208页。
    
    518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 St. Martin’s Press, 1990, pp.38-54.
    519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520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页。
    521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页。
    522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页、第19页。
    523关于互市的管理方式可参考,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页、第23~34页。
    524彭建英著,《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绪论。
    525以下关于朝贡制度的讨论得益于导师胡礼忠的专业课以及2007级国际关系硕士生韩益的一篇论文。
    526郝祥满,《朝贡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27姜长斌:《认识日本之一:从丰臣秀吉到吉田松----明治维新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传承》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606/7583.html
    528转引自张寸武,《〈请带朝中韩朝贡关系综考〉评价》,《思与言》,第五卷第六期,1967,见李云泉:《五服制与先秦朝贡制度的起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9卷第1期。
    529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43~44页
    530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428页。
    531[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7页。
    532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公元2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428页。
    
    533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25页。
    534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34页。
    535转引自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37页。
    536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38页。
    537《宋史》卷119,《礼志二十二诸国朝贡》,第2813页
    538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47页。
    539转引自周彦文,《宋代以来中国书籍的外传与禁令》,《韩国学论文集》(三),北京大学韩国研究中心,1994年。
    540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56页。
    541转引自《明宪宗实录》卷63,成化五年二月甲午
    542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93页。
    543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104页。
    544转引自清圣祖实录卷123[M],中华书局,1986。
    545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167页。
    546参阅[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三联书店,2007年。
    547参阅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548转引自《书.大禹谟》
    549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56~157页。
    550这一提法可参见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83页。
    551转引自《管子.牧民》
    552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553转引自《礼记.曲礼》
    554转引自《礼记.仲尼燕居》
    555实际上并非中国不让这些国家之间不发生关系,而保持其“认同”的纯洁是主要理由,见《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有关中国朝贡体系的文章。
    556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80页。
    557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80页。[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2~73页。
    558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208页。
    559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208页。
    560日本德川幕府初期,曾希望通过朝鲜或者琉球(即我国台湾省)与中国重新建立朝贡关系,最终遭到中国的拒绝。[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5页。
    561以朝鲜为例,“清朝从顺治帝开始,对朝鲜放松了警戒,并减少了贡物负担,只满足于形式上的附属关系”。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8页。
    562他认为:朝贡关系不仅仅只用“儒教价值”来“粉饰”,中国与朝鲜的“双重中心”、“国家安全层次”以及“国内政治层次”也是导致朝贡体系得以维系的重要原因。[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2、75页。
    563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5页。
    564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5页;事实上这种认识在朝鲜的学者和平民阶层中很有市场,在笔者接触到的学者和韩籍的朋友中,他们仍习惯地把中国称为老大哥。
    565在此基础上,不难理解朝鲜极力反对将日本纳入中华的“朝贡体系”并认为“只有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所谓文明的国家才能对中国例行朝贡。明朝曾想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却遭到朝鲜君臣的激烈反对,理由是日本是悖论国”。[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5页。
    566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6页。
    567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6页。
    568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211页。越贡朝,蛮夷率服,任多版图,总归隶属”。洪秀全自称接受了福音派宣教室的传教之后,从“天兄”耶稣基督那里得到圣经的启示,并企图“让所有的人能在永恒的快乐中生活在一起,直到最后大家都升天而与天父相会”。·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2页。
    571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2页。
    572 [韩]郑荣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80页。
    573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63页。
    576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18页。
    577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9页。
    578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0页
    579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2页
    580当然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The Leviathan)中所表述的国家概念与布丹是有区别的,霍布斯抛弃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社会契约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个人同意服从国家的契约。进一步说,社会和国家之间的距离以及国家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最终被消除了。共同体中的集团没有独立或自主的存在。他们仅仅被主权所允许或授权。霍布斯的这种观点在我看来为后来的帝国论或把全文定论提供了“法理基础”。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3页。
    581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4页
    582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5页
    583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0、26页
    584比如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指出:“不可否认,黑格尔将国家提升到神圣的伦理地位,他必须恢复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距离,但这样做只是为了将激励市民社会的个人自利冲突与国家存在的理由相对照,说明国家是捍卫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6页。
    585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0页。
    586我试图借用里斯(Ress)的几个概念来对韦伯的国家说做出阐释,因为“价值中立”或我所说的“价值真空”
    590 [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200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20页。者说国家还在利用宗教来拓展国家利益,在一些大的事件上比如民族冲突、恐怖袭击或国家报复或对外战争中,政府往往会用“国家持人日”来煽动民众活体政府的行为寻找合法依据。See William A. Calliahan:‘War, Shame, and Time: Pastoral Governa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ngland and Americ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006),50,pp.395-419:;也可参照本篇的关于合法性认同的论述。
    592[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216、217页。
    593[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235~236页。
    594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争霸的悲剧》以及中央电视台2006年11月播放的12集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系列片(已编辑成书出版)在这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国兴起”进行了很好的论证或演绎说明。
    595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3页。
    596像韩国、日本、德国这样的比较单一的民族国家构成是很少的,即便如此,就全球化给人类身分带来的冲击看,这些国家从理论上也不再是纯粹的单一民族。
    597黑体为笔者所加。[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3页。
    598这里,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对安德森的话语进行了“精炼”地加工并突出了民众对当时社会思潮的接受结果。本·安德森关于“想象共同体”论述的原文见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p.16;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69页,第85页注释27;也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31页。
    601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3页。
    602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3页。
    603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4页。
    604比如北大学者叶自成教授就持相应的观点。
    605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8页。
    606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 St. Martin’s Press, 1990, p.12.
    607 Keyuan Zou,“Chinese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Law”,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0, p.175.
    608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在他的论文中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制度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中国的国际制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完全排斥和反对转向基本接受和积极融入。中国国际制度行为的转变不仅预示着中国正在融入和影响国际体系,而且深刻反映了中国的国内属性和对外行为的深层次变化。”见余建军:“从排斥到融入——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途径”,《国际问题论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内部刊物,2005年总第40期。
    609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译序,第2页。
    610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17页。
    611梅尼克指出:“正如该词(民族)具有两大基础,一个是文化共同体,一个是国家共同体。前者是一种种族和语言统一体,后者是国家公民的整体概念”。梅尼克的这种洞见对于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渊源和化解国家分裂主义活动和思潮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17页。
    612约瑟夫·A·凯米莱里(J9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9页。
    617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37.
    618 M. Taylor Fravel,“Regime In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xplaining China’s Compromises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 No.2 (Fall 2005), p.46, p.55, also see pp.56-57,‘Table 1. China’s Territorial Disputes, 1949-2005’.
    619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 St. Martin’s Press, 1990, p.17.
    620 Allen Carlson认为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减缓紧张、磕磕碰碰阶段(1980-1989,Easing Tensions, Bolstering claims)和稳定陆界,诉求领海主权(1989-presentStabilizing land boundaries, and Maritime Aspirations). See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p .21-49.
    621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54-55.
    622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56.
    623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56.
    624双方的冲突由于第六轮谈判失败引起,具体分析见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58-59.
    625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61.
    626特别是对待海南特区建设上,当时国内学者对邓小平向“外国资本”开放的政策开始质疑,有得甚至认为是“卖国表现”。
    627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61.
    628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65.
    629在与哈萨克斯坦边界协议中,中哈两国共涉及了2000平方米左右的领土互换。Integrating with China,p.66
    630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67.
    631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88-89.
    632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第10页。
    633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第10页。Also see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88-89.
    634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第12页,注2。
    635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第12页。
    636苏长和采用了“制度主义”的视角对中国这种思维进行了解读,他指出:第一,周边制度主要限定在东亚的周边范围内,由于中国在东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国构成东亚地理意义上的重心,···它主要强调的是从中国视角出发的一种区域概念。第二,周边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新外交中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周边主义理念。见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第12页。
    637 Keyuan Zou,“Chinese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Law”,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171. 638 Keyuan Zou,“Chinese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Law”,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p.171-175; pp.177-179.
    639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7.
    640“One cannot deduce identities apart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rough which this interaction occurs. As with the case of individuals, a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ety can either be rendered significant or irrelevant depending upon the context.”Se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7.
    641从1993年起,中国一直向海牙国际法院派驻自己的法官列席相关国际法院会议(比如仲裁)。1985年,倪征(日奥)在国际法院出任中国的第一个大法官;1993年后,李浩培、王铁崖先后在国际法院的不同区域当选为法官;史久镛先出任法官,后出任院长。Keyuan Zou,“Chinese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Law”,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p.186-187; Also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5-10/25/content_3682001.htm
    642 Allen将中国对“人权”的态度分为三个阶段,实际上这三个过程并非是断裂的,它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原注23。
    643 1964年6月23日,毛泽东在同智利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谈话时坚定地表示,中国“支持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这是一个“公开宣布的”、“不会放弃的”方针。余建军:“从排斥到融入——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途径”,《国际问题论坛》,2005年秋季号(总第40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内部刊物,第10页。
    644余建军:“从排斥到融入——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途径”,《国际问题论坛》,2005年秋季号(总第40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内部刊物,第10~11页。
    645 Yong Deng poings out:“Even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990s, scholarly and policy-oriented book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still bear titles such as Weaving the Net: Conditional Engagement with China, China Joins the World, and China and the World, implying a highly probl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n and the world”,Yong Deng,“Escaping the Periphery: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p.42-43.
    646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p.150.
    647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p.150.
    648中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缅甸等国的海域相连或乡邻。该公约规定战舰、商船可以无过错通过条约国的领海,中国在1992年关于“领海和濒临区法”中规定外国战舰要通过中国的领海须事先申请。《海洋法公约》1994年生效,中国于1996年5月批准了该条约。Keyuan Zou,“Chinese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Law”,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p.181-183.
    649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151-153.
    650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51.
    651 Keyuan Zou,“Chinese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Law”,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180.
    652英文原文为“Of course, we are not free of shortcomings on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It is impossible for China to be perfect in this regard, because China has a history of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f feudal society and dictatorship. but we are willing to solicit views from all sides and especially from people in all walks of life…We are also willing to hear and listen to the views and comments from our friends from abroa.”(Chinese Premier’s 1999)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70.
    653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82.
    654以下有关《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讨论得益于美国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博士第140~149页(表一、表二,第141页)。及全球市场的发展与统一。
    682 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参加APEC会议期间对澳大利亚访问时又重申了中国的这一决心。日本也在积极谋划与亚洲相关国家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事宜展开谈判,从全球经济的互动看,这将有助于亚洲共同体的建设。
    683截至2005年1月17日,全国民间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到帐资金累计达29430.7万元,其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各地红十字会接受到13192万元,中华慈善总会及各地慈善会接受16238.7万元。中华慈善总会根据捐赠者意愿和受灾国的实际情况,于1月15日在民政部举行民间捐款移交仪式,将首批到账的5500万人民币捐款兑换成665万美金,转交给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家。截至2005年11月,中国红十字会已向11个海啸受灾国家提供捐款16800万元人民币,向正在进行重建的项目承诺支付捐款7200万元人民币,总计达24000万元人民币,占接受捐款总额的59%。杨二兰:“中国救援印尼海啸之研究”,http://www.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253。
    684 1998年5月,在印尼爆发了针对华人的骚乱。根据粗略估计,大约1200人被以各种方式致死,至少168名中国妇女被强奸,5000多所房屋和商店被烧或遭到抢劫。中国政府在当年的8月3日谴责这一暴行并要求印尼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华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并严厉惩治施暴的犯罪分子。Yong Deng,“Escaping the Periphery: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0, p.48.
    685尹为国:“‘世界公民’的责任意识”,《观察与思考》,2005年第2期,第6页。
    690 Peter J. Katzenstei: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2-31.
    691Allen Carlson argues:‘Michael Fowler and Julie Bunk (1995) have called“basket”approaches analytical definitions designed to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multiple aspects of sovereignty’s pla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主权论者的假设基本源于现实主义思维,强调主权的中心位置和国家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主权而为;肯尼斯华尔兹虽然强调体系结构对主权的影响,但是仍然将当作“现行国际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温特的建构主义也承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只不过强调“无政府是国家建构的”,并承认主权国家的稳定性,其对于“主权”的认识在于它的建构和发展作用。See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2005, p.8,p.30.
    692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2005, p.31.
    695王逸舟著,《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25页。
    696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 St. Martin’s Press, 1990, p.1; p.17.
    697早期有关“机制非安全”理论始于史迪威·戴维(Steven David)的结盟说,他在“解释第三世界结盟”一文中说国外或国内威胁造成了领导人平衡威胁的权重选择,M·泰勒·菲拉乌(M. Taylor Fravel)则从政治、文化、民族、经济、国际投资等更广的视觉扩展了这一理论。M. Taylor Fravel,“Regime In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xplaining China’s Compromises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 No.2 (Fall 2005),pp.51-54.
    698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21页。
    699 Yong Deng,“Escaping the Periphery”,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0, p.46.
    700 See Zhang Quanyi,“Understanding China as a person”, http://www.upiasiaonline.com/columnist.php?ColumnistID=96
    701就毛泽东本人而言,武侠结义、农民起义、马克思主义对他的思想影响更深;而孙中山、蒋介石的思想则受到了西方基督教文化、西方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熏陶。
    702 Yong Deng,“Escaping the Periphery”,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0, p.46.
    703就中共与国民党之间的共同遗产而言,我主要提了4点:一是对“大一统中国”的认识;二是对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认同;三是对儒家理念的认同;四是在语言、食品、传统节日等文化上的共同认识。见Zhang Quanyi:‘The common heritage of the CCP and the KMT’, http://www.upiasiaonline.com/columnist.php?ColumnistID=96
    704 See Quanyi Zhang,“How the KMT Won the Election”,www. upiasiaonline.com
    705邓小平曾说:“19世纪见证了中国的衰落,20世纪记录了中华民族致力于复兴,21世纪将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与繁荣”。Yong Deng,“Escaping the Periphery”,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0, p.47.
    706独特的历史经历也是导致一国认知和身份转移的重要因素,关于中国的历史场景的影响在上述具体论述中已有很多论述,因此,这里不再专门论及。
    707这里需要说明两点:第一、有学者赞同把儒、释、道当作宗教,笔者并不完全否认这一点,但笔者用“哲学”来表述旨在于强调它们三者思想融合的结果;第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流派众多且都自成体系,由于篇幅关系,我们不可能就此展开论述。关于儒、释、道之间观点的分流与融合,这方面的论著汗牛充栋,本文参照了余英时先生“反智论”的观点。见余英时:“反之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合流”,《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第150~190页。又见董群的关于佛教于其它学派的论述,董群:《融合的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708关于“中庸”译法有好几种,如”Doctrine of Mean”或者“Principles of Mean。见《联合早报》,2005年11月26日。
    709读者可参阅:施忠连““和”乃天地之道“;夏乃儒:“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阐释”;朱贻庭:《儒家文化和和谐社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第15~46页。
    710吴晓明:“文明冲突的现代根源与前景:与亨廷顿的对话”,上海证大研究所,《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人民出版社,第15~36页。
    711上海正大研究所:《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第63~67页。
    712当然,孟子并非绝对地反对使用武力,在他看来,暴政要靠武力推翻;此外,中国的思想家大致赞成武力可用于防范侵略、推展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的利益等。Qinxin Wang,“Cultural Norms and the Conduc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p.147-150.
    713上海证大研究所:《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人民出版社,第74页。
    714摘自笔者导师胡礼忠《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715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第355~363
    716上海证大研究所,《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人民出版社,第42~44页。
    717曹锦清:“中国的和平传统:一个历史的考察”,上海证大研究所:《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5页。
    718 Thomas J. Christensen:“The Contemporary Security Dilemma: Deterring a Taiwan Conflict,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Autumn 2002, pp 10-11.
    719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 St. Martin’s Press, 1990, p.1.
    720 Chih-yu Shih argues:“Although face is an Oriental concept, its analytical utility is universal”,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 St. Martin’s Press, 1990, p.1.
    721个人自尊是对自我的作用或价值的一种总体判读,一般说来,个人自尊与外界对其所在群体的评价有直接的关联。而集体自尊一般是相对于群体之间的一种评价认知。See Marilynn B. Brewer, Miles Hewstone (editors),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p.130, pp.145-146.
    722影响集体自尊的因素和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竞争、类比(对比)、偏好、领导威望、权力、偏见等都有可能对集体自尊的评价产生作用。Details see Marilynn B. Brewer, Miles Hewstone (editors),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p.130, pp.183-197(Chapter eight: It Takes Two to Tango: Relating Group Identity to Individual Ident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Group Development), pp.203-221(Chapter nine: Social Categoriza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Group Behavior).
    723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社会理论》,第295~296页。
    724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725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0页。
    726余建军,“从排斥到融入——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途径”,《国际问题论坛》,2005年秋季号(总第40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内部刊物,第12页。
    727以下内容得益于参加导师安排的2006级博士生的一次讨论课。
    728许怀熔:“周恩来所树立的新中国外交风格”,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9405/34150/2543663.html.
    739政治心理学认为:个人经历、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对人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而分析领导人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对其政策偏好、武力倾向、处世方式、危机化解模式等作出预测。参见Rose McDermott, Political Psycholog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Chapter 8“leadership”,pp.231-238.因此政治领导人理念的变化毫无疑问要冲击其传统的意识形态并使其意识形态复杂化、多样化和混合化,十分明显,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目前具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现实政治、全球主义”的特点。
    740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页。
    741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742 Qinxin Wang,“Cultural Norms and the Conduc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Weixing Hu, Gerald Chan, Daojiong Zh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Universit Press of America, 2000, p145.
    743从“chaos”到”kosmos(cosmos)”是指从“混乱无序的世界”到“有序的世界”,原文没有翻译。见赵汀阳著,《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42页。
    744胡礼忠导师在“中国对外关系史”课程上对王霸之道的阐述。
    745上海证大研究所,《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2~193页。
    752赵汀阳著,《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18页。
    753在谈到物质结构对认同的作用时,温特分析道:主体间结构既表现出物质涵义,又表现出行为体行动的涵义。对美国来说,英国的核力量相对于苏联的核力量而言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现实。不过,在形成集体认同的过程中,物质结构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在主体间相互冲突的语境中,行为体倾向于根据能力推断意图。在这种意义上,物质能力也许就成为冲突中的一部分,抑制了肯定认同的产生。另一方面,物质结构在促进解决集体问题时,会推动集体认同的形成;或者是物质结构极不平衡,强大的国家可以强迫弱小国家认同它们。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80页。
    754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43页。
    755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80页。
    756笔者的”软实力和谐”(Harmonizing soft power)的创意得益于软实力制衡“Soft balancing”的提法,关于软实力制衡(Soft balancing)的论述详见International Security, Summer 2005, Vol.30(1).
    757我必须坦诚地讲,软实力和谐或平衡是自己杜撰的一个概念,因此说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我保留作进一步阐述的权利。在同温特的对话中,我也提到了这种用法。
    759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260-308.
    769 Gordon A. Craig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 and Statecraft, second edition, (199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28.
    770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45.
    771 What then is needed to give people confidence in legitimate authority?...Before the Revolution, power in France was restricted by ancient institutions, it was modified by the action of the large body of the magistracy, the clergy, and the nobility, who were necessary elements to its existence, and of whom it made use for the purpose of governing. Now that all these institutions are destroyed, and these great means of governing are annihilated, others must be found, of which public opinion will not disapprove.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45
    772 Robert W. Cox, Production, Power, and World Order, Social Forces in the Making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20-121; Regarding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Bruce argues:“New identities tend to develop during periods of rapid change when tranditional institutions are challenged and legitimate authority undermined.”Bruce Cronin: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44.
    773 Robert W. Cox, Production, Power, and World Order, Social Forces in the Making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p.122.
    774 Gordon A. Craig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 and Statecraft,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p.31.
    775 Robert W. Cox, Production, Power, and World Order, Social Forces in the Making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p.119.
    776 Gordon A. Craig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 and Statecraft,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31.
    777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50.
    778 For example, Metternich said“[Europe] has acuquired for me the quality of one’s own country”; Tsar Alexander was also the most enthusiastic promoter of a Europeanist perspective; French minister Talleyrand began to share Metternich’s vision, describing Europe as“a society…a family…a republic of princes and peoples.”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50.
    779 Austrian adviser Friedrich Gentz said: [The Great Power princes are] the protectors and preservers of public order, their intimate union…is the counterpoise to the disorder which turbulent spirits try to bring into human affairs; the nucleus of organized strength which this union presents is the barrier which Providence itself appears to have raised to preserve the old order of society.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61.
    780王福春、张学斌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0页。
    781观念对政策的影响有三种因果路径:提供原则化或因果性路线图、在不存在单一均衡(unique equilibrium)的地方影响战略、嵌入制度当中。具体论述详见[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著,《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刘东国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30页。
    782詹姆斯·德·代元著,《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王逸舟主编,2000,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48页。
    783European monarchies were very homogeneous and fought wars for centuries; Only when facing the common threat of domestic revolution did their homogeneity become a basis for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concert of Europe.(下划线为原作者加)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Press, 1999, p.356.
    784 Bruce Cronin在分析当时大国形成的这种“群体”原因时做了两点说明,他说,第一是它们享有与其它国家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以及处理与大陆国家事务的地理资源;第二十各大国都互相认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积极的相互依存”(Positive interdependence)。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56-57;p.61.
    785 Cox argues:“The state is the agency that can activate and channel the potentialities of a social formation either toward maintaining the existing social order or toward bringing about a new order.”, Robert W. Cox, Production, Power, and World Order, Social Forces in the Making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p.106.
    786 See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age University Press, p.279.
    787 Georg Sorensen:“Liberalism of Restraint and Liberalism of Imposition: Liberal Values and World Order in the New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0(3), p.251, p.261.
    788门洪华著,《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72页。
    789 [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王浦劬等译,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62页。
    790[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王浦劬等译,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2页。
    791[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王浦劬等译,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5页。
    792[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王浦劬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85页。
    793[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王浦劬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5页。
    794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98-299.
    795赵汀阳著,《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45页。
    796现代与后现代的建构主义者都对明智的实践如何建构主体感兴趣,这与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对制度如何改变利益感兴趣相去不远。这两种建构主义者都具有相同的主体间认知进程概念,其中认同和利益内生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在理性主义的行为进程概念中,认同和利益都是外生的”,见詹姆斯·德·代元:《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王逸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第143页。
    797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2页(中文版译者前言)。
    798温特也基本同意本人把冷战称之为“康的文化的异化”,见张全义:“采访亚历山大·温特:探究建构主义的‘问题领域’”,《国际观察》,2006年第1期;尽管多数学者认为由凯南的电文导致的杜鲁门主义是其思想根源,但实质上冷战的根源应从雅尔塔会议算起,见Jaremy Isaacs & Taylor Downing: Cold War, Transworld Publications LTD (London)。有关对冷战的理解,可参考Joseph S. Nye, Jr.,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113~151.约瑟夫·奈分别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的角度解释了冷战的爆发和起源。
    799具体论述详见[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刘东国校,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页。
    800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详见[美]罗伯特·杰维斯著,《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2003,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73~183页(认知误差及其对决策的影响)。
    801主流国际政治理论中有3种体系理论(systemic theory):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温特的温和的建构主义。这3种理论都强调国际体系层面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体系理论才能称得上国际政治理论,但是它们的内容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国际体系的认识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国际关系的解读也就有着根本的区别。见秦亚青著,《权利?制度?文化》,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25页。
    802在对“先发制人”概念和使用的诠释上,国内专家从不同视觉阐述了他们的看法:王逸舟、李铁城、时殷弘主张从法理上入手(比如探询宪章第51条的合法性继续问题)、徐纬地、钱文荣、何增科、张胜军等赞同从战略上、军事上区别“先发制人”,比如在如何区分“环境和非传统安全”等问题与“主权问题”(美国、日本在对待“台湾问题”)“先发制人”战略的使用和适用问题。见人民大学国际论坛“纪念联合国诞辰60周年发言集锦”,www.irchina.org/bbs//topic.asp?cat_id=5&FORUM_ID=11&TOPIC_ID=709.
    803“The purpos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policies is to extend American’s culture or diplomacy influence so as to promote American image abroad“in such a way that globalisation means‘Americanisatio’n”, See Emad El-Din Aysh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5,Vol.19(2), p.192.
    814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87页。
    815 [美]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异端反思》(The Inner Limits of Mankiand),黄觉、闽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49页。
    816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88页。
    817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89页。
    818亨廷顿分析说:“有些国家政通人和,具有合法性、组织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有些国家则缺乏这些特质···。”[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第92页。
    819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89~90页。
    855王处辉,胡翼鹏:“论传统‘大同’与‘小康’”,载2005年8月,《社会学》,第29-30页。
    856以下观点得益于本人2008按1月18日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学院熊文驰博士讨论的心得体会。
    861曼纽尔·卡斯特将原教旨主义定义为:由一个介于上帝及人类之间的特定权威所诠释的,按照上帝的律法准则,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制度进行识别的集体认同的构建。见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1页。
    862冷战的结束曾一度使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尘嚣甚重,有人曾将前苏联的解体比喻为“共产主义撒旦”(Communist Satan)的结束;在1992年,克林顿当选总统之初以派特·罗伯森的基督教联盟(Christian Coalition)站到了政治舞台前,它号称有150万名成员,在共和党的选民中产生了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在20世纪末,原教旨主义的思想和世界观似乎更有所复兴。见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1~23页。
    863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第22页。
    864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第12页。
    865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第12页。
    866事实上,“伊斯兰教法”(由可兰经和默罕默德圣训所组成的神圣律法)在古典阿拉伯文中是与动词“伊斯兰教法”(走向来源)相关联的。因此对于大部分伊斯兰教徒而言,伊斯兰教法不是一个古板不能改变的“命令”,而是在每一个历史与社会情境所必要的调适中如何走向“真主”的指引。相对于伊斯兰的开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意味着伊斯兰教法”与对可兰经的阐述(figh)的融合或在伊斯兰教法的绝对支配之下,律法家与掌权者的诠释及应用。自然地,真正的意义取决于诠释的过程及谁来诠释。(原文为黑体),见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3页。
    867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第14页。
    868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第14页。
    884 2005年12月,王逸舟教授在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举办地“国际关系高级论坛”的讲座中提到,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其为美国政府所作的一个政策研究报告,其出版的文本仅是针对“文明挑战”的一个“对策”。
    885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第34页。
    886《圣经·创世纪》:神说:“我要照着我的形象,按着我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土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罗兹·墨菲:《亚洲史》(第四版),黄磷译,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10,第79页。
    887关于亚洲的宗教及相关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见罗兹·墨菲:《亚洲史》(第四版),黄磷译,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10,第20~52页。
    888墨菲的认识可以说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看法如出一辙,汤氏在其著《历史研究》中对儒教的前途表明了极其乐观的态度。
    892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95页。
    893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95、111页。
    894针对“韩流”等亚洲文化的传播我写了不少评论,我主要从“认同形成”的角度对“韩流”等进行了评论。参见Zhang Quanyi,“The Korean Wave still rocks”、“Asian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Seoul in springtime reflects thesoul of Asia”,http://www.upiasiaonline.com/columnist.php?ColumnistID=96
    895 Caesar Augustus defined harmony as“the rhythm of relationships”, he compared the human organs as that of society in that the workings of coordinated parts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society of harmony.也参见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11月26日。
    896 Ji Zeji,“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on methods of inquiry”, http://www.tw.org/newwaves/63/1-8.html
    897 [美]D.洛耶(David Loye)编著,胡恩华,钱兆华,颜剑英译,《进化的挑战,人类动因对进化的冲击》(The Evolutionary Outride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5页。
    898萨维尼的历史与政治:从历史法学派形成机理角度的考察(上)http://law.ddvip.com/lunwen/2006-10/11606171125412_8.html.
    899萨维尼的历史与政治:从历史法学派形成机理角度的考察(上)http://law.ddvip.com/lunwen/2006-10/11606171125412_8.html.
    900萨维尼的历史与政治:从历史法学派形成机理角度的考察(上)http://law.ddvip.com/lunwen/2006-10/11606171125412_8.html
    905见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42~143页。
    906詹姆斯·G.马奇,约翰·奥尔森:“国际政治秩序的制度动力”,[美]彼德·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365页。
    907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42~43页。
    908 [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2007,上海三联书店,第89页。
    912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9-15.
    913 David A. Lake,“Escape from the State of Nature, Authority and Hierarchy in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2, No.1. (Summer 2007), p.48.
    914However, Lake argues:“The hierarchies created and nurtured by the Uniteds States over the last century have been a source of order and, in turn, peace and prosperity for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subordinate states. Yet dependent on the legitimacy conferred by subordinates, hierarchy is a fragile relationship, easily abused.”David A. Lake,“Escape from the State of Nature, Authority and Hierarchy in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2, No.1. (Summer 2007), pp.47-77; p.79.
    915江西元:“试论国际体系变化趋势:理论范式与时代条件”,《国际问题论坛》,2005年夏季号(总第39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内部刊物,第16页。
    916关于对体系的“无政府性”的认识,我专门请教了温特教授,来往信函的原文如下,笔者的问题为:There are two questions I need consulting you: I met some problem in understanding theories of self-organization you mentioned
    923 [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52页。
    924 [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200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8~11页。
    925 [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200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87页。
    926 [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200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89页。
    927 [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200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89页。
    928 Wendt argues:‘Following Weber(1978), I define the state as an organization possessing a monopoly on the legitimate use of organized violence within a society.’, Alexander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9 (4),2003, p.504
    929“能力”指国家能够实现其目标的资源水平。“对内自治”指在其统治范围内,国家行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其他行为者。“对外自治”指国家独立于其他国家或国外机构的相应自由程度。“主观自治”(或国家的意志)指国家自身认为它在制定和实现可能目标方面能力的程度。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王逸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30~131页。
    930 [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57页。
    931 [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99页。
    932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王逸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85页。
    934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王逸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85~186页。
    941浙江大学文刀在反驳“唯独文化不能创新”的观点时也提出了3点理由:其一,文化并非天生固有的,而且随着岁月变迁人类不断创造的。。。。文化的演变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进化过程、创新过程。其二,文化的演变始终受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政治、经济、科技会影响文化本身···社会体制决定着文化体制,社会观念也影响着文化观念。其三,文化产品本身在不断创新。我比较人同其对文化“进步性、发展性”的认识,但我不同意“社会体制决定文化发展”的看法,就文化的生成而言,我认为社会与文化(观念)是建构关系。
    942关于后现代主义对文化与权威、政府、现代化的关系, see Bernard E. Browan, 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pp.86-90.
    943以上这些观点得益于张曙光教授2005年11月26日关于“文化”定义的讨论和感想。
    944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30、134~135页。
    945[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93~94页。
    946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29页。
    947关于政党国家的论述参见波齐有关苏联政党国家特征的叙述。[美]加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第149~175页。
    948钱振勤、钱湘泓主编,《宗教与文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第6页。
    949关于宗教的起源在第一篇第2章关于社会规范的论述中已做过论述,此不赘述。关于上述宗教起源的解说可参考钱振勤、钱湘泓主编,《宗教与文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第10~12页。
    950钱振勤、钱湘泓主编,《宗教与文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第119页。
    951钱振勤、钱湘泓主编,《宗教与文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第48页。
    952马基雅维里等著,《西方四大政治名著》(《君主论》、《乌托邦》、《政府论》、《社会契约论》),石应天等译,州长治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第94页~95页。
    953马基雅维里等著,《西方四大政治名著》(《君主论》、《乌托邦》、《政府论》、《社会契约论》),石应天等译,州长治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第444页。
    965笔者至今保留着我在英国留学时的一枚1镑的硬币,贴在硬币上的不干胶写道:“No Euro, only Pound”,我记着当时英国正在就英镑与欧元合拢进行“全民表决”,在布告牌、电线杆上贴满了类似的标语。
    966张生祥:“欧洲的新认同政治与欧洲认同的形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4期,第35页。
    967张生祥:“欧洲的新认同政治与欧洲认同的形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4期,第33~34页。
    968张生祥:“欧洲的新认同政治与欧洲认同的形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4期,第35~36页。
    972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7页。
    975罗尔斯的高明之处是超越了国家、权力和价值之间传统意义上的变量关系,他认为在价值层面上存在着三个价值体系:一个是价值评价体系,一个是价值分配体系,另一个是价值体系本身,他认为价值是决定其它两个因素的主变量,所以他认为在“道德”上人类是同质的,因此可以通行于“无知之幕”中。对此我赞赏他把价值作为衡量其它两个因素的变量,但是我认为人类的“道德或正义重建”并非完全存在于“无知之幕”中;此外,罗尔斯的正义观事实上仍基于主权国家之间的“社会契约”,国家并非是维系正义的惟一平台。见欧阳英著,《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75~576、593~596页。
    976范勇鹏:“欧洲认同的生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2期,第48~59页。
    977沃勒斯坦通过设定半边缘区的存在完善了他有解释力的模型,半边缘区作为剩余抽取链条(surplus extraction chain)的中介连接,从而使纵向的经济角色划分更加灵活,增强了国际分工的适应性。沃勒斯坦理论的另一个贡献使他从历史的角度上强调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演进特征。他以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为前提,这些发展阶段是:欧洲世界经济的出现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型期(1450-1640);英国霸权的建立期,即从农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的转型期;美国霸权下的工业资本主义巩固其。沃勒斯坦想尽力证明在每个阶段,国家体系都是以融入世界体系为特征的。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97页、98页。
    978 R.Barber,“Emerging New Power: The World Corporation”, War/Peace Paper Report, October, 1968, p.7,见约瑟夫·A·凯米莱里(J9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97页、143页。
    979约瑟夫·A·凯米莱里(J9seph A. Camilleri)、吉米·福尔克(Jim Falk),《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The End of Sovereignty),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03页。
    980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61页。
    981德国教授乔格·弗里德里希(Jorg Friedrichs)称:“新中世纪主义是一个由民族国家体系和跨国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二元普世主义凝聚起来的权威重叠和多重忠诚的体系”。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336页。
    982巴里·布赞,“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结构现实主义、体制理论与英国学派”,载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第265页。
    983布赞指出:“在英国学派当中,术语的混乱始于怀特,因为他用‘国际体系’一词来指称如今所说的国际社会”。巴里·布赞,“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结构现实主义、体制理论与英国学派”,载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第265~266页。
    984巴里·布赞,“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结构现实主义、体制理论与英国学派”,载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第266页。
    985巴里·布赞,“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结构现实主义、体制理论与英国学派”,载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第266页。
    987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92页。
    988巴里·布赞,“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结构现实主义、体制理论与英国学派”,载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第281页。
    989布赞指出:“共同的身份认同要能够在功能模式中发挥作用,至少最初必须根植于法理社会的行为标准中,而不是礼俗社会的文化标准中。···单元不尽承认彼此属于同类实体,而且愿意以此为基础给予双方平等的合法地位。相互承认与合法平等不仅意味着规则和制度发展方面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意味着对共同身份的认可,则国家承认彼此属于同类实体”。巴里·布赞,“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结构现实主义、体制理论与英国学派”,载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第281页。
    990巴里·布赞,“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结构现实主义、体制理论与英国学派”,载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第285页。
    991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30页、134~135页。
    992这是萨义德援引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小说《布瓦尔和白居谢》(Bouward et Pechuchet)小说主人公布瓦尔关于人类未来的一段对话。[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146页。
    993文森特分析道:“如果‘国家道德’的中心思想是,为了国际秩序的利益,所有国家应当对各国内部的错误行为不那么敏感,那么,世界主义道德的中心思想则是,为了实现全球公正的利益,就要提高某一国人民对另一国的错误行为的敏感度”。约翰·文森特:“人权与国际关系理论”,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中的英国学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47页。
    996[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造》,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原著出版于2000年),第93~94页。
    997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29页、
    999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43页。
    1000约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95~196页。
    1001但是,就广义进化论的理论而言,我更赞同宇宙主义,宇宙的普遍联系性使人类同其它星球的命运(或可能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宇宙主义到目前或许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至今为止,我们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类似于人的“外星人”的存在。
    1002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二卷》,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4页(序言)。
    1003在本论文的写作收尾阶段,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大奖的桂冠落在了88岁的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身上,她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殊荣,并不是书中的情节和内容引人入上,而是隐含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人类文明的从无到有,人类身份到模糊到清晰再到融合和扩展的过程。瑞典文学院2007年10月11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即将年满88周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其代表作《金色笔记》(1962)隐示的含义的就是一个人类意识形成的过程,从无爱、无意识、无空间、到时间到规范等等的形成告诉我们认同的形成历程。
    1004 [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16页。
    1005这段话摘录于肯德尔·麦耶斯(Kendall Myers)在中国的一篇演讲稿,肯德尔·麦耶斯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SAIS)博士、教授,并兼任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欧洲地区研究所主任、对外研究室主任。
    1009赵汀阳指出:“如果一个政治制度的确是充分有效的,那么它就必须能够覆盖整个可能的政治空间。只要存在着部分逃逸在外或者说无法治理的政治空间,那么,这个政治制度就是有漏洞的,它必定有着它无法克服的‘外部性存在’,这将是一切混乱和无序的根源。”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8页。
    1010赵汀阳说:“一个有效的政治制度必须具有充满整个可能的政治空间的普遍有效性和通达没个可能的政治层次的完全传递性”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71页。
    1011赵汀阳分析道:自商朝开创的“王畿制度”,至周朝而完善,就规定了“外服”和“内服”的亲疏关系,内服即王?,乃天子所直辖的“千里之地”,外服即诸侯领地,围绕着王?按五百里一圈的比例向外排开(这是理想化的规划,事实上并非如此整齐。)内外服共“五服”之多(又有时认为有“九服”)。这种内外意识可能在后来发展成为所谓“华夷之辨”的意识···在中国的意识里,蛮地或番邦或许会成为利益竞争者,但并没有被定义为意识形态和种族上受歧视者,甚至不同文化的长短得失是可以讨论的···。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53~54页。
    1012黑体为原作者加。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0页。
    1013我认为赵汀阳也会同意我以上分析的,比如在论及“本心”时,他又指出:“真正的民心是经过理性分析而产生的那些有利于人类普遍利益和幸福的共享观念。从形而上学说,作为共享观念的民心并不存在于心理过程中,而是存在于非物质的思想空间中,它承载着人类的思想、经验和历史,简单地说,民心的存在形式是思想性的而不是心理性的。”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9页。
    1014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48、59,97~100页。
    1015赵汀阳就“政治意义的世界”作了这样的说明:“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满足普遍有效性和完全传递性的政治制度,政治意义上的‘世界’就不存在,世界只不过是个乱世。所谓政治,就是治乱,就是健全合法的社会/生活秩序。目前的世界仍然是个‘非世界’(non-world),它只是个地理存在,而不是个政治存在”。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1页。
    1016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74页。
    1017他的主要观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国家体系持久的生命力,军事竞争持续的实用性,还有后冷战时代扩大的暴力的无秩序状态功能。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拉希·克拉托赫维尔,1996/2003,第166页。
    1018 [美]欧文·拉兹洛:《增长的极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5页。
    1023关于这几种视角的基本观点可参阅詹姆斯·G.马奇,约翰·奥尔森:“国际政治秩序的制度动力”,[美]彼德·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362~375页。
    1024 [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9页。
    1025 [美]Lesilie Lipson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刘晓等译,2001年,第27页。
    1026达尔文,《人类的由来》(第405页),摘自[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单继刚译,2004,第203页。
    1. Acquiring Editor. The SAGE Handbook of Conflict Communication, Integrat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II). Library of Congress: 2006.
    2.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A critical survey of recent theorie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Routledge:2003.
    3.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
    4. Bruce Cronin.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9.
    5. Barry H. Steiner. Collective Preventive Diplomac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4.
    6. Carl von Clausewitz. On War. Wordsworth Classics of World Literature: 1997. Carrie Menkel-Meadow. Dispute Process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 and Policy. ASHGATE/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7. David A. Lake.“Escape from the State of Nature. Authority and Hierrachy in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2.No.1. Summer 2007. pp.47-49.
    8. Edward S. Herman and Noam Chomsky.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Pantheon Books: 1988.
    9. Geert Hofstede. Cultural’s Consequences. Secon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10. George A. Craig,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 and Statecraft: Diplomatic Problems of Our Time (2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 Herbert I. Schiller.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s Press. INC.: 1976.
    12. Hobart A. Burch, The Why’s of Social Policy: Perspective on Policy Preferences. Praeger Publishers: 1991.
    13. James E. Dougherty, Robert L. Pralt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5th edition) . Peking University:2004.
    14. James M. Poland. Understanding Terrorism: Groups, Strategies, and Responses.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5.
    15. James R. Townsend. Brantly Womack. Politics in Chin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Ltd.: 1986.
    16. Jeffrey T. Checkel.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ization in Europ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9. No.4 Fall 2005.
    17. John Baylis& Steve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rd edition), Oxford: 2004.
    18. Jim Wallis. God’s Politics: Why the Right Gets It Wrong and the Left Doesn’t Get It.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5.
    19. John Baylis & Steve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thi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 John Galtung. The True World, A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Free Press. 1980.
    21. John Lewis Gaddis. The Long Pea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2.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3. John T. Rourke.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7th edition).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Dushkin/Mcgraw-Hill. 1999.
    24. Joseph. R. Mitchell, Helen Buss Mitchell, William K. Klingaman. R. K. McCaslin. Taking Sides, Clashing Views on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World Civilizations, Volume I.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Rise of National States. Dushkin/McGraw-Hill:1998.
    25. Joseph S. Tulchin, Amelia Brown.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Social inequality.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cholars: 2002.
    26. Marilynn B. Brewer, Miles hewstone.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27. Marth Finnemore.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28. Marshall R. Sing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Perceptual Approach. Prentice Hall. The copy is provided by Michael.
    29. Miles Kahl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gration. The Brooklings Institution. 1995.
    30. Peter N. Stearns, Michael Adas, Stuart B. Schwartz. World Civilizations: The Global Experiences, VolumeⅡ1450 to Present.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2.
    31.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ume 23. No. 1-4.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2002.
    32. Richard E. Nisbett.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and Why. Free Press:2003.
    33. Robert O. Keohane,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34.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35. Robert L. Wendze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Policymaker Focus, John Wiley & Sons, 1977
    36. Rober Kupperman, Darrell Trent. Terrorism, Threat, Reality, Response.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79.
    37. Samuel Freeman ed. John Rawls: Collected Pap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8.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Simon & Schuster: 1996.
    39. Shi-xu. A Cultural Approach to Discourse. Palgrave Macmillan:2005.
    40. Shu Guang Zhang. Mao’s Military Romanticism, China and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5.
    41. Shu Guang Zhang. Economic Cold War, 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42. Singer, Marsja, 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entice-Hall, Inc.: 1987.
    43. Sino-Soviet Alliance, 1949-1963. Woodrow Wilson Centre Press,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4. Vincent Mosco and Janet Wask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ti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8.
    45. Walter Cari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6.
    46. William A. Hachten, James F.Scotton. The World News Prism, Global Media in an Era of Terrorism (Sixth Edition). Iowa State Press: 2002.
    47. William B. Gudykunst. Theorizing About 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2005.
    48. William B. Gudykunst, Young Yun Kim. Communiccation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th editi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2003
    1. Accomod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pp.49-67. Vol.20. Number 1. March 2006.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 Alexander Wendt.“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 . June 1994. pp.384-396.
    3. 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as Cartesian science, An auto-critique from a quantum perspective”. European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4. Alexander Wendt.“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4. 30. pp.289-316.
    5. Alexander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9(4). pp.491-542.
    6. Bruce W. Jentleson and Christopher A. Whytock..“Who‘Won’Libya? The Force Diplomacy Debat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olicy”. Robert F. Trager and Dessislava P.
    7. Christopher Chase-Dunn. Yukio Kawano. Benjamin D. Brewer.“Trade Globalization since 1795: Waves of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Syset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65. February 2005. 77-95.
    8. David A. Lake.“Escape from the State of Nature: Authority and Hierarchy in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2. No.1. Summer 2007. 47-79.
    9. David A. Lake.“The New Sovereignty in Internait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5. Issue 3. September 2003. 303-325.
    10. Howard L. Williams.“Back from the USSR: Kant, Kaliningrad and World Peace”. Pp. 27-48; Samuel Azubuike.“To Appease or to Concede? Contrasting Two Modes of Accomod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0.(1). 49-68.
    11. Jan Klabbers.“The Meaning of Rules”. Friedrich Kratochwill.“On Legitamacy”. Chris Brown.“Conceptions of a Rule-Governed International Order: Europe vs. America?”. Mark Imber.“The Reform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0. September 2006. pp. 251-309.
    12. Joel Migdal:“State Building and the Non-Nation-Stat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8. No.1. Fall 2004. 17-45.
    13. John Baylis, Steve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4. John Gerring.“What Is a Case Study and What Is It Good fo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8. No.2 . May 2004. pp.341-354.
    15. John J. Mearsheimer. E.H. Carr vs Idealism: The Battle Rages On; Peter Stirk.“The Westphalian Model, Sovereignty and Law in Fin-de-siecle German International Theory”; Michael Blowfield,“Corporate Social Rseponsibility-The Failing Discipline and Why it Matters for Internaitonal Relations”; Emad El-Din Aysha.“September 11 and the Middle East Failure of US‘Soft Power’: Globalisation contra Americanisation in the‘New’US Centu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9. No.2 . June 2005. pp.139-193.
    16. John Williams.“Pluralism, Solidar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World Society in English School The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9(1). 2005. pp.19-38.
    17. Jonathan Monten:“Thucydides and Modern Real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50. 2006. 3-25.
    18. J. Samuel Barkin.“Realist Constructiv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Vol.5. Issue 4. November 2004. 325-342.
    19. Kim D. Reimann:“A View from the Top: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orms and the Worldwide Growth of NGO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50. 2006. 45-67.
    20. Martha Grenshaw:“Explaining Suicide Terrorism, A Review Essay”. Vol.16. No.1. January-March 2007. 133-162.
    21. M. Taylor Fravel.“Regime In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xplaining China’s Compromises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all 2005. Vol.30. No.2. pp.46-83.
    22. Nancy Bernkopt Tucker.“If Taiwan Chooses Unification, 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Car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ummer 2002. pp.15-45.
    23. Nancy Bernkopf Tucker.“Taiwan Expendable? Nixon and Kissinger Go to China”.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June 2005.
    24. Patrick Tyler.“The (Ab)normalization of U.S.-Chinese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Pp. 93-120.
    25. Robert A. 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d States”. T.V. Paul,“Soft Balancing in the Age of the U.S. Primacy”. Stephen G. Brooks and William C. Wohlforth.“Hard Times for Soft Balancing”. Keir A. Lieber and Gerard Alexander.“Waiting for Balancing: Why the World Is Not Pushing Back”Internaitonal Security. Vol.30. No.1. Summer 2005. 7-109.
    26. Robert T. Kudrle.“Globalization by the Numbers: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the Role of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Vol.5. Issue 4. November 2004. 341-355.
    27. Ronald Inglehart and Wayne E.Baker.“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65. No.1. February 2000. 19-52.
    28. Shelley. Denney Roy.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Chapter 5 (Taiwan in the Cold War).
    29. Shelley Rigger.“Disaggregat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dentity”. from The Evolution of A Taiwanese Identity. pp.17-21.
    30. Special Issue: National Identity in Europe. Political Psychology.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4. No.2. June 2003.
    31. Stephen J. Majeski.“Asymmetric Power Among Agents and the Gen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8, No.2. June 2004. 455-471.
    32. Taku Tamaki:“Confusing Confucius in Asian Values? A Constructivist Critiqu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21(3). September 2007. 284-304.
    33. Vaughn P. Shannon and Michael Dennis:“Militant Islam and the Futile for Reputation”. Vol.16. No.2. April-June 2007. 287-317.
    34. William A.Gallahan.“War, Shame, and Time: Pastoral Governa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ngland and Americ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006. 50. 395-419
    35. Yun-han Chu and Jih-wen Lin.“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20th–Century Taiwan: State Building. Regim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China Quarterly. pp.107-129.
    36. Zagorcheva.“Detering Terrorism: It Can Be Don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 No.3. Winter 2005. 47-112.
    1. [美]阿兰·斯密德(Allan A. Schmid)著.《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刘璨、吴水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著.《理性与自由》.李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英]阿诺德著.《“文化和无政府”及其他著作》(影印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4. [法]艾哈尔·费埃德伯格(Erhard Friedberg)著.《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澳]埃克尔思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6. [英]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许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7. [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1500年—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8. [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玲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9. [荷兰]彼得·李伯庚著.《欧洲文化史》.赵复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0. [英]波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著.《西方的智慧》.崔权醴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11. [美]布朗编著.《比较政治学读本》(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曹泳鑫著.《和平与主义: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准备》.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3. [美]查尔斯·库普乾著.《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的地缘政治》.潘忠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4.程亚文著.《一个平民的政治主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15. [美]大卫·A.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当代世界译丛王逸舟主编.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6. [美]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7.董群著.《融合的宗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8.樊锐著.《地球村——全球化与人类共同利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方豪著.《中西交通史(全二册)》.长沙.岳麓书社:1987.
    20.方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1. [奥]弗洛伊德等著.《心灵简史》.高申春等译.北京.线装书局:2003.
    22. [英]哈利迪著.《革命与世界政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23. [美]汉斯·摩根索著.汤普森修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利与和平的斗争(完全版)》(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学术精品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 [美]汉斯·摩根索著.《国际纵横侧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时殷弘、林勇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5.胡泽洪著.《逻辑的哲学反思:逻辑哲学专题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6.胡治洪著.《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7.黄小燕编著.《西方文化地图》.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
    28. [英]卡尔著.《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9. [奥]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著.《经济学方法论探究》.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6.
    30. [美]凯格利、[美]雷蒙著.《从战争到和平:国际政治中的重大决策》(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1. [加]卡列为.霍尔斯蒂(Kalevi J. Holsti).《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2. Kathleen M. Galotti.《认知心理学》(3rd edition).吴国宏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3. [澳]克雷格·A·斯奈德等著.《当代安全与战略》.徐纬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4. [英]克里夫·吉福德著.《最新不列颠世界地理百科全书》.袁淑娟、李金凤等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5.
    35. [美]肯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学术精品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6. [美]拉西特等著.《世界政治:供选择的菜单》(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7. [法]雷蒙·阿隆(Raymond Aron)著.《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
    38. [美]Leslie Lipson.The Great Issues of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10th edition).刘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9.黎虎著.《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40.李霞著.《圆融之思——儒道佛及其关系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1.李智著.《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2.李中莹著.《重塑心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43.卢凌宇著.《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4. [美]路易斯·戴蒙德(Louise Diamond)、约翰·麦克唐纳(John McDonald)著.《多轨外交,通向和平的多体系途径》.李勇辉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5. [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6. [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柯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钟开斌、任丙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7. [美]罗伯特·O.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8. [美]罗伯特·杰维斯著.《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49. [美]罗兰·罗伯森著.《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欧阳康著.《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0. [英]罗素著.《西方的智慧》.崔权醴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1.纳迪姆·艾勒·基斯尔著.《信仰的历程》.优博译.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
    52.潘一禾著.《文化与国际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3.钱振勤、钱湘泓主编.《宗教与文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54.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5.尚明著.《中国古代人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6.史仲文著.《中国人走出死胡同》.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7.申荷永著.《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8.司马光.《资治通鉴》1-6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未注明出版年份).
    59. [美]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0.孙振玉著.《明清回回理学与儒家思想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61.唐晋主编.《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事业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2.陶渝苏、徐圻.《人的解读与重塑——马克思学说与东西方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
    63.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世界是平的》(第二版).何帆,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4. [荷]托伊恩·A.梵·迪克(Teun A. Van Dijk)著.《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
    65.王慧编著.《中国文化地图》(上、下).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
    66.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L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67.王缉思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8.王家忠著.《人性·社会·心灵:社会潜意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69.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70.王逸舟著.《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71.王逸舟著.《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2.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3. [美]威亚尔达著.《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娄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4.肖佳灵著.《国家主权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75. [美]熊玠著.《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余逊达、张铁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76. [英]R.G.柯林伍德著.《历史的观念》.尹锐、方红、任晓晋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
    77. [日]入江昭著.《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李静阁、颜子龙、周永生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78. [英]史蒂芬·霍金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10年增订版).许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9. [美]伊多·奥伦著.《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0. [英]伊莱恩·鲍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1.余英时著.《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82. [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学术精品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3.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84.张法瑞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85.张曙光,胡礼忠主编.《伦理与国际事务新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6.郑涵著.《中国的和文化意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87.朱天飚著.《比较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8.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 [英]威廉·瑞、琳达·史密斯著.《宗教与哲学》.张念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崔健树.“‘国家至上’的现实政治,黑格尔国际政治思想研究”,[德]克里斯蒂安·哈克、扬娜·普列琳:“约翰·赫茨:平衡乌托邦与现实的学者”.《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世界经济与政治.
    3.邓淑华、尹占文.“当代中国外交的国际主义”.《比较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4.“认同变迁:英美权利的和平转移”.《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3期.
    5.国际问题论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5,第38、39集.
    6.荣膺、哈里·哈丁等.“面向未来的共同规范与价值”.欧洲研究.2006年第6期.
    7.肯德尔·麦耶斯.“历史对于国际问题研究为什么重要——肯德尔·麦耶斯教授在华东雷艳红.“比较政治学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8.师范大学大夏讲坛的演讲”.《解放日报》(思想者·连载).2006年7月2日第8版.
    9.杨敏.“社会互构论:从差异走向认同的追求”.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0.张生祥.“欧洲的新认同与欧洲认同的形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1. http://baike.baidu.com/view/824615.html?wtp=tt http://www.answers.com/anthropomorphism?cat=health
    2.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606/7583.html
    3. http://ias.cass.cn/show/show_project_ls.asp?id=895
    4.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25/content_6603659.htm
    5.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06/05/content_8344170.htm
    6. http://www.lawtime.cn/lawlunwen/guojilw/2005070712048_10.html
    7.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finance/2007/08/200708292152.shtml
    8.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9405/34150/2543663.html.
    9. Zhang Quanyi:http://www.upiasiaonline.com/columnist.php?ColumnistID=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