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末民国土地法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法学的角度来研究清末民国中国社会土地法制的进化与存在的问题,在法史学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扩展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本文即在于以法律社会学方法为主,兼用系统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规范分析法,以地权制度变迁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近代从清末到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土地法制的变化和作用,并寻找影响土地法制变化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五章。
     导论部分,叙述本文研究的缘起,介绍有关本文的已有研究成果,概略介绍相关研究资料,阐述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路,提出要达到的研究目标,并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时空范围做相应说明。
     第一章,中西传统地权制度概要。主要介绍中国与欧洲国家古代地权制度的大致情况,重点在于说明中国传统地权结构和土地的皇帝所有权性质及近代中国土地法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文的论述铺垫道路。
     第二章,清末土地法制变化的发轫与微变。介绍清末1901年之后11年中在变法修律中中国土地思想的演变、对西方法律的借鉴和自身法律的微变以及土地法制实际运作状况,并从法律家、政治家与民生的关联上探讨该时期土地法制变化的内因。
     第三章,民国北京政府土地法制的剧变与延承。介绍民国北京政府地权思想学派的纷杂和对西方法学的大规模引入,从规范的角度研究此间土地法制中法律表现形式和法律内容的巨大变化与特点,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由皇帝所有制变为真正私有制。并从法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地权制度的实际效果,以及法律家、政治家在土地法制变迁中的态度与作用。
     第四章,民国南京政府土地法制的确立与悬置。本章介绍南京政府各派在土地思想上的争锋,土地法制形式上的系统化与法典化,内容上土地私有化与社会化的交织,社会效果上的实施状态,从社会层面的政治家、法律家及民生的态度与作用上探讨此间地权制度变化。
     第五章,结论部分。这是本文的落脚点,总结清末民国以来土地法制变化的趋势,探讨土地法制近代化与中国社会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最后,指出近代土地法制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地权的核心问题——民生、公平、效率,哪一个都没有解决,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清末政府难挽危局、民国北京政府速亡、南京政府短命的根本原因。
The land problem is a hotspot of recent reserch and study. And it is also a realistic problem which is desiderated to be resolved. To discuss the devolepment of the land laws system problem of the mordern China in the legal view,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rom the history, and expand the way to desolve our realistic problems. Namely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probe into the variance and effcetiveness of the land laws system from the late stage of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o find intrinstic relation among the social fators which infect the variety of the land laws, focusing on the variance of the land rights' system, by adopting astudy method of law-sociology assisted with histo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riterion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is departed into five chapters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 will explain the origin, present the research fruit coming into being now, introducing the date, bring forward the research aim, and explaining the scope of the space time of my research.
     ChapterⅠ, the summary of the land rights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a and Occident countries. In this chapter I will mainly introduce the framework of land rights system in China and Occident countries, emphasizing the structure of land righ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ownership system of tradional China, paving ways for discussing in later part.
     ChapterⅡ, the commence and tiny change in the late stage of Qing dynasty. In this chapter I will introduce the evolvement of land thought of mordern China, the absorption of Occident land laws from west countries. And I also will introduce the change of China's own land laws system and the actual effectional in its operational course.
     ChapterⅢ, the upheaval and passing-down of the land laws system in Beiji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is chapter I will show the complex of land thought school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land laws from Occident countries in the Beiji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I will research the enormous changes and the characters about 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of land laws in that time. To find the inherent matter of the changes, I also will rewiew the actual effectiveness of the land rights system and the attitude and action of the templars and the politicians at that time.
     ChapterⅣ, the establishment and spallation of the land laws system in Nanji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is chapter I will introduce the contest forcus on land problem among the CCP, Kuomintang and other parties. In this phase, the land law system had been systemized and codified formally, privat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was interlaced in the content of land laws. I will review the effectioness of the land law and open out the inherent causes of the land rights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attitude and action of the templars and the politicians at that time.
     ChapterⅤ, conclusion. This part is the sum of the dissertation. I will sum up the trend of the land laws system from the late stage of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prob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rdernlaztion of the land laws system and the social complications in mordern China. And at last I will point out that althogh the enormous avariance had occurred in the formation and content of mordern land laws,but the kernel problems——the people's livelihood, equality and efficiency——had none been settled. And these were the radical reason that lead thesuccessive collapse of Qing dynaty, the Beijing government and the Nanji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引文
1 《乱占耕地,中国耕地面积7年减少一亿亩》。引自互联网:http://news.stock888.net/040812/101,1317,1028573,00.shtml。
    2 朱勇:《私法原则与中国民法近代化》,载《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西方民法理念、民法原则的社会化趋势与中国古代注重国家利益、社会秩序、亲属关系的特征的“巧合”,朱勇教授认为这种“巧合”其实存在很大差别,是一种“经纬同度,海拔异高”。
    3 《汉书·食货志上》。
    4 此派以培恩(Thomas Pain)、穆勒(J.s.Mill)、都武(P.F.Dove)、亨利·乔治(Henry Geoge)为代表。
    5 以阿奇尔维(William.Ogihie)、华莱士(A.R.Wallace)等为代表。
    6 以斯宾塞(Thomas Spence)、奥布伦(J.B.O Brien)、马克思(Karl Marx)、列宁等为代表。
    7 以基特(Gide)、拉法吾(Lofarogue)奥海根(Augagen)、河西太郎为代表。
    8 以马克思(Marx)、菲利普卫(Ph.lipovch)等为代表。
    9 参见潘础基著:《中国土地政策》,黎明书局1930年版,第63-75页。
    10 张知本:《社会法律学》上海法学编译社1931年版,第54页。
    11 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12 金德群:《民国时期农村土地问题》,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
    13 金德群主编:《中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14 成汉昌:《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20世纪前半期》,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
    15 王松山著:《三民主义土地制度之研究》,台湾正中书局,1985年版。
    16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18 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60年版。
    19 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 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齐鲁书社2000年版。
    21 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2 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3 蒲坚主编:《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 潘维和:《中国近代民法史》,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
    25 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 张晋藩主编:《中国民法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 孔庆明主编:《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8[英]密尔松著,李显冬等译:《普通法的历史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版,「引言」。
    29 载《法学季刊》,第二卷第二期,1924年10月。
    30 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版。
    31 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本书引用的是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增订版。
    32 中国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
    33 中华民国法律志编纂委员会编撰,中国台湾“国史馆”1994年刊行。
    34 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第47种,2000年初稿。
    35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6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 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38 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
    39 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40 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4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导论》,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42[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43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44 李仁玉,陈敦:《论所有权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载杨振山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45 王涌:《所有权概念分析》,杨振山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46 参见: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23-324页。
    47 参见: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25-328页。
    48 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91页。
    49 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94页。
    50 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94页。
    51 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4页。
    52 陈华彬:《外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53[德]维亚克尔著,陈爱娥,黄建辉译:《近代私法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39、340页。
    54 李贵连:《话说“权利”》,载《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8页。
    55 《诗经·小雅·北山》。
    56 《礼记·王制》。
    57[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58[宋]魏泰:《东轩笔记》第8卷。
    59 王植:《听断·牧令书》卷一八,第17页。转引自: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7页。
    60 李贵连:《话说“权利”》,载《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8页。
    61 《诗经·小雅·北山》。
    62 《礼记·王制》。
    63[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64[宋]魏泰:《东轩笔记》第8卷。
    65 王植:《听断·牧令书》卷一八,第17页。转引自: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7页。
    66 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陈学文:《清代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法制化》,《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赵冈、陈锺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版。
    67 陈学文:《清代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法制化》,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68 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41页。
    69 寺田浩明:《权利与冤抑--清代听讼和民众的民事法秩序》,载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70 邓建鹏:《私有制与所有权?--古代中国土地权利状态的法理分析》,《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
    71 参见郝维华:《清代民间财产权利的观念与实践》,北京大学2003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未刊稿),第1章第2节。第28页。
    李力:《清代民间契约中的法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第46-48页。
    72 《诗经·小雅·北山》。
    73 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74(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75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页。
    76[清]沈之奇:《大清律辑注》,怀效锋、李俊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77 《汉书·高帝纪》下,66。
    78 《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
    79 《汉书·五行志》。
    80 《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
    81 《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
    82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519-520页。
    83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628页。
    84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629页。
    85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625页。
    86 向玉轩:《畿地圈播将尽本》,见《故宫掌故丛编》第六辑,转引自张晋藩:《清朝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87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627页。
    88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629页。
    89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732页。
    90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741页。
    91 《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
    92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745页。
    93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746-747页。
    94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749页。
    95 《钦定户部则例》第二卷,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第607页。
    96 曹伊清博士论文:《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第4页。
    97 《治浙成规》卷一,《严禁验契推收及大收诸弊以除民累》,转引自杨国桢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9页。
    98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99 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规律商兑之一》,载《中国历代土地制度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页。
    100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10页。
    101 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34页。
    102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103 《荀子·哀公》。
    104 《孟子·滕文公》上。
    105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7页。
    106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6页。
    107 据民国北京政府1917年的《农商统计》,全国荒地面积为8。7亿亩。另外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对东北三省的荒地也作过调查,他们认为,仅东三省就有1.8亿亩未垦荒地。
    108 据民国八年农商统计,十亩未满的农户有11829123户,十亩至三十亩的农户有8281187户,三十亩至五十亩的农户有4959899户,五十亩以上至一百亩的农户有3022101户,百亩以上的农户有1456219户。(参见[日]长野郎著,强我译:《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109 根据章有义对1931-1937年粮食产量的统计,水稻平均亩产331斤,小麦142斤,玉米184斤(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26页。)据长野郎统计,支持五六人一家的家族,至少需要二十亩的田地([日]长野郎著,强我译:《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110 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土地阶级分配状况的整体考察和数量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11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112 张晋藩:《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113 《理财救国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5页。
    114 梁启超:《新民说·论生利分利》,《饮冰室合集》卷十三,中华书局1926年版,第46页。
    115 粱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饮冰室合集》,之十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4页。
    116 薛福成:《书周官卯人后》,《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页。
    117 薛福成:《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7页。
    118 汤寿潜:《理财百策·卷上·屯垦》,《汤寿潜石料专辑》,《萧山文史资料选辑》(四),第342页。
    119 郑观应:《盛世危言·农功》,《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38页。
    120 康有为:《大同书·去产界公生业·农不行大同则不能均产而有饥民》。
    121 冯桂芬:《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书》卷下。
    122 冯桂芬:《垦荒议》,《校庐邠抗议书》卷下。
    123 王韬:《评贼议》,《弢园文录外编》卷七,第192页。
    124 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125 谢树阶:《约书》卷八《保富》,转引自: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页。
    126 王韬:《达民情》,《弢园文录外编》卷三,第68页。
    127 康有为:《大同书·去产界公生业·公农》。
    128 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2页。
    129 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130 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31页。
    131 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41页。
    132 章太炎:《(?)书·定版籍第四十二》,《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4页。
    133 章太炎:《(?)书·定版籍第四十二》,《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5页。
    134 丁贤俊,喻作凤著:《伍廷芳评传》,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135 李贵连:《沈家本年谱长编》,(台湾)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23页。
    136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137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138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51页。
    139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9页统计表。
    140 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41 参见何勤华:《中国法学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8页。
    142 《万国公法》卷一,第4页,第10页。转引自李贵连:《话说权利》,载《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9页。
    143 潘维和:《中国近代民法史》,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144 《权利篇》,《直说》1903年第二期,转引自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5页脚注。
    145 张晋藩:《综论中国法治的近代化》,《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146 粱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载范忠信主编《梁启超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7 张晋藩:《综论中国法治的近代化》,《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148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149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150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87页。
    151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152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153 《法国律例》,光绪戊戌仲冬石印本。
    154 李贵连:《晚清的法典翻译:(法国民法典)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载《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55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156 见《法学会杂志》1913年第一卷第一号。
    157 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五《刑法志》序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58 《清德宗实录》卷四六七。
    159 《清德宗实录》卷四九五。
    160 《清德宗实录》卷四九八。
    161 沈家本:《新译法规大全序》,《寄簃文存》六。
    162 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44-446页。
    163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46。
    164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62。
    165 见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大清现刑律》,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101-109页。
    166 见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大清现刑律》,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第106页。
    167 见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大清现刑律》,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第107页。
    168 清朝《钦定户部则例》中对各省的田额都有详细精确的数字,至于准确不准确,由于测量技术及人为因素不好判定。详见成文出版社出版1969年出版的根据通知四年校勘本《钦定户部则例》第五卷。
    169 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大清现行刑律》,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前附奏折《为编定现行刑律告竣》折。
    170 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大清现行刑律》,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前附奏折《为编定现行刑律告竣》折。
    171 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大清现行刑律》,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前附奏折。
    172 沈家本:《变通旗民交产旧制折》,《历代刑法考》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33-2037页。
    173 《大清现行刑律按语》。
    174 《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76。
    175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176 王洪亮:《土地债务制度上的抽象构造技术》,《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4期。
    177 杜景林,卢谌译:《德国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178 曹杰著:《中国民法物权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179 王去非:《民法物权论》,上海法学编译社1932年版,第38页。
    180 曹杰:《中国民法物权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注[1]。
    181 张晋藩主编:《清朝法制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03页。
    18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6页
    186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页。
    187 《东方杂志》第十二期,1906年,标点为笔者所加。
    188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189 郭建,王志强:《关于中国近代民事习惯调查的成果》,载《中国民事习惯大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90 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4页。
    191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192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193 薛长炘:《对于民草物权编修政之意见》,载《法律周刊》第二十七期,1924年1月1日。
    194 张生:博士论文《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第13页,藏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195 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3页。
    196 参见俞江:《中国近代民法与民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论文,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197 李启成:《晚清地方司法改革之成果汇集--(各省审判厅判牍)导读》第7页,载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8 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9 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82-83页。
    200 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88-89页。
    201 李贵连:《儒家化法律走向近代的若干问题》,载《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144页。
    202[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可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03 张晋藩:《综论中国法治的近代化》,《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204 王相钦,吴太昌等主编:《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300页。
    205 王相钦,吴太昌等主编:《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206 张晋藩:《综论中国法治近代化》,《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207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11页。
    208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7页。该项田赋之项目包括地丁银、杂赋、租息、粮折、耗羡。
    209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18页。
    210 黄冕堂:《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文史哲》2002年第2期。
    211 李金铮:《20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新探索》,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12 《东方杂志》第四卷第6期,1907年。
    213 孙国华主编:《法的形成和运作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214 《变法上谕》,载《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215 《清德宗实录》卷495。
    216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46。
    217 《宣示预备立宪谕》(1906、9、1),载《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218 端方:《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载《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19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4页。
    220 达寿:《考察宪政大臣达寿考察日本宪政情形折》,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页。
    221 达寿:《考察宪政大臣达寿考察日本宪政情形折》,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页。
    222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奏请以五年为期改行立宪政体折》,载《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223 端方:《两江总督端方奏请迅将帝国宪法及皇室典范编定颁布以息排满之说折》,载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7页。
    224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1页。
    225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1页。
    226 《法部尚书戴鸿慈等奏拟修订法律办法折》,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2页。
    227 李贵连:《沈家本年谱长编》,(台湾)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228 俞江:《大清民律草案考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号。
    229(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五册,总第5664页。
    230 参见: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231 详见“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即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载《清末筹备立宪案史料》,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1979年7月版第54-66页。
    232 《变法上谕》,载《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4年版,第36页。
    233 “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等奏编辑民律前三编草案告成缮册呈揽折”,载《清末筹各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3页。
    234 《严译名著丛刊·孟德斯鸠法意》(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5页。
    235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一九○一至一九四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0页。
    236 俞江:《大清民律草案考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号。
    237 《变法上谕》,载《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238 沈家本:《变通旗民交产旧制折》,《历代刑法考·寄簃文存》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
    239 达寿:《考察宪政大臣达寿考察日本宪政情形折》,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5页。
    240 张国华主编:《法的形成与运作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241 蔡叔衡:《近四十年中国法律及其意识批判》,转引自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
    242 《法部尚书戴鸿慈等奏拟修订法律办法折》,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1页。
    243 朱勇:《从《涓滴集)到(青蓝集)》,载《(崇德会典)·(户部则例)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244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9页。
    245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0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6页。
    246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9页。
    247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0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8页。
    248 参见郭德宏:《论孙中山的土地主张》载《东疆学刊》1991年第1期。
    249 刘师培:《悲佃论》,《民报》第15号。
    250 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2页。
    251 梁启超:《杂答某报》,《新民丛报》第86号。
    252 李大钊:《土地与农民》,《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3页。
    253 蔡和森:《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蔡和森文集》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页。
    254 蔡和森:《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下的辛亥革命纪念》,《蔡和森文集》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2页。
    255 蔡和森:《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下的辛亥革命纪念》,《蔡和森文集》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页。
    256 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31页。
    257 李大钊:《土地与农民》,《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5页。
    258 李大钊:《土地与农民》,《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3页。
    259 孙中山:《在南京答(大陆报)记者问》,《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页。
    260 孙中山:《在上海国民党茶话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页。
    261 黄兴:《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欢迎会的演说》,《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9页。
    262 王宠惠:《中华民国宪法刍议》,转引自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制思潮与法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263 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1页。
    264 《在参众两院议员及各党代表茶话会上演说辞》,《熊希龄集》(上),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302-503页。
    265 伍廷芳:《(法国宪政通诠)序》,《伍廷芳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9页。
    266 张耀曾:《司法例规》序。载民国北京政府司法例规编纂处编纂《司法例规第一次补编》,司法公报发行所,1917年编纂。
    267 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制思潮与法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另外王健先生所统计的1912年法政学校为64所(《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而李学智的统计列有具体学校校名,更为可信。
    268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269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270 竞明:《法政学校今昔观》,《教育周报》1914年第51期,第22页。
    271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23页。
    272 潘维和:《中国近代民法史》,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页。
    273 朱勇:《(中华民国立法史)序言》,载谢振民编著,张之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4 朱勇:《(中华民国立法史)序言》,载谢振民编著,张之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5 潘维和:《中国民事法史》,台北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276 见北京政府印铸局编《法令辑览》,民国六年出版。
    277 见司法部十五年出版《法律草案汇编》第一册,民事部分。
    278 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2页。
    279 参见:台湾司法行政部1976年印行《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下册第22-23页。而在谢振民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中所载《大清现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田宅”门中的规定包括“欺隐田粮”条并条例2条、“弃毁器物稼穑”条、“盗卖田宅”条并条例5条、“典买田宅”条并条例3条。因为《史料》中的记载详实而具体,其他途径无法考证,故笔者暂从《史料》之说。
    280 参见: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3页。
    281 大理院民国八年上字第832号判例。
    282 王先进主编:《土地法全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5页。
    283 《司法行政法令辑要》,藏于中国政法大学古籍阅览室。
    284 《中华民国法令大全补编》,第五类内务,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
    285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政府公报》v1913.073(414-444),第431号。
    286 参见蒲坚主编:《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8页。
    287 参见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8页。
    288 参见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7页。
    289 参见潘维和:《中国近代民法史》上册,中国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290 《宋刑统·户婚·典卖指当论竞物业门》。
    291 《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239页。
    292 参见张生著:《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一九○一至一九四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293 郭建,王志强:《关于中国近代民事习惯调查的成果》,见师沛生编:《中国民事习惯大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影印版,出版说明第1页。
    294 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295[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296 《审理民事案件应注重习惯通饬》,1915年9月15日第1302号·42号法,载余绍宋编《司法例规》,1917年出版,第630页,
    297 郭卫编辑:《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2年版,第29页。
    298 本表根据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大理院解释例全文》收录(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并参考张生著:《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39-145页。
    299 《中国民事习惯大全》是民国初年民事习惯调查资料的汇集,具有半官方性质。最初由广益书局于1924年出版,笔者按照上海书店2002年影印版统计。
    300[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第127页。
    301 王志强:《民国时期的司法与民间习惯--不同司法管辖权下民事诉讼的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
    302 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303 潘维和:《中国民事法史》,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304 朱勇主编:《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305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一九○一至一九四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306 《论西文法律文献在我国的传播》,载《中外法律文献研究》第1卷,渠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07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308 转引自:曾尔恕 黄宇昕:《德国法对当代中国大陆民法影响浅论》。引自互联网:http://www.legalhistory.com.cn/docc/zxlw_detail.asp?id=371
    309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一九○一至一九四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310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一九○一至一九四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311 民国初期法学家多认为条理就是法理,参见胡长清:《民法总论》、梅仲协:《民法要义》、陈克生:《民法通义》等书。
    312 郭卫主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2年版,第157页。
    313[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20页。
    314 萨维尼引用的包塔利斯在立法院会议上的发言。转引自李显冬博士论文:《从(大清律例)到(民国民法典)的转型》第193页。
    315[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可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316 欧阳正:《民国初年的法制改革与司法独立理念的实践》,载台北《法制史研究》创刊号第90页。
    317 参见: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版,第93页。
    318 潘维和:《中国民事法史》,中国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319 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版,第75页。
    320 戴修瓒:《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序言》,载郭卫主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出版者:万籁,1931年。
    321 胡长清:《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322 参阅黄远生:“‘民初大理院(1912-1928)'第四节第三目‘大理院民事判例性质探颐'”,载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评论》第60期。
    323 参见余棨昌:《民法要论总则》,朝阳学院出版部1933年版,第28页。
    324 参见张生著《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325 司法行政部编印:《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下册,1976年刊行,第334页。
    326 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版,第71页。
    327 朱勇主编:《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328 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版,第77页。
    329 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下(二),上海书店1990年版,据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影印,第1168页。
    330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57页。
    331 《司法行政法令辑要》,藏于中国政法大学古籍阅览室。
    332 王先进主编:《土地法全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2页。
    333 《不动产登记条例》,台湾“司法行政部”1976年印行:《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下册,第73页。
    334 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335 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公报》令示。
    336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58页。
    337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58页。
    338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58页。
    339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61页。
    340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63页。
    341 本文所引《土地收用法》,均出自:《中华民国法令大全补编·内务》,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342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57页。
    343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61页。
    344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80页。
    345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80页。
    346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80页。
    347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中国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80页。
    348 王先进主编:《土地法全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5页。
    349 第1006条规定主条文下的几项条款中,是关于房屋之事项,似乎此两条无关土地灭失后的处理。但笔者认为。主条文讲“典权存续中,典物因不可抗力而灭失者……”,那么土地也包含在“典物”之中,土地也可能因水冲,水淹而失却原有功能,同于灭失,故土地的灭失也应适用此两条规定。
    350 郭卫编:《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版,第197-200页。
    351 《宋刑统》卷13《典卖指当论竞物业》。
    352 《清明集》卷9《取赎亲临之法》。
    353 台湾“司法行政部”1976年印行:《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下册。第38页。
    354 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所引民国民律草案为特别注明者皆出自此。
    355 参见王宠惠:《二十五年来中国之司法》,载《中华法学》,第1卷第1号。
    356 司法部总务厅第五科编:《司法部民事统计年报》1919年第三期,第5页。
    357 《直隶高等审判厅判牍集要》是由董寿恒、胡英甫、李斯馨辑录所成的自民国二年三月讫民国三年二月的民刑事案件判牍汇编,民事部分共记载案例107件。由天津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
    358 《 民刑事裁判大全》是由谢森、陈士杰、殷占墀编辑的记载民国1931年前的民、刑事判决,共收集案例352例,其中民事案件93件。由上海法学编译社1932年印行,笔者所使用的是北京大学2007年5月版。
    359 载《直隶高等审判厅判牍集要·民事判决》,天津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41-46页,标点为笔者所加。
    360 谢森、陈士杰、殷吉墀编,卢静仪点校:《民刑事裁判大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156页。
    361 《直隶高等审判厅判牍集要·民事判决》,天津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182-184页
    362 张晋藩主编:《中国民法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7页。
    363 张静如、刘志强主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
    364 《法令大全·财政》,第554页。
    365 《法令大全·财政》,第555页。
    366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52、54页。
    367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275页。
    368 参见赵冈:《永佃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369 参见赵冈:《永佃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370 王先进主编:《土地法全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3页。
    371 陈翰笙:《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载《(中国农村论)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2页。
    372 蔡和森:《近年五一之广东农民运动》,《蔡和森文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4页。
    373 冯和法编辑:《中国农村经济资料》,黎明书局1933年版,第58页。
    374 参见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912-1928)》,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从书(47),第29页。
    375 许世英:《司法计划书》,载《中外法律文献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6 薛长妍:《对于民草物权编修正之我见》,载《法律周刊》1923年第廿七期。
    377 方孝岳:《近代经济状况变迁在法律上之影响》,载《法律周刊》1923年第13期,第4页。
    378 方孝岳:《近代经济状况变迁在法律上之影响》,载《法律周刊》1923年第13期,第4页。
    379 民国北京政府与1912年设立法典编纂会(隶属于法制局),1914年法典编纂会改为法律编查会(隶属于司法部),1918年撤销法律编查会,设立修订法律馆。
    380 参见黄右昌著,何佳馨点校:《罗马法与现代》之点校前言,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381 参见徐有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82 引自互联网:http://www.bjsch.net/html/zhongguoshishahai/renwenlishi/mingrendieshi/2006/0731/152.html。
    383 沈慧瑛:《陆鸿仪档案》,《中国档案》2007年第2期。
    384 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黄源盛教授之统计,参见《民初大理院(1912-1928)》,载《政大法律评论》第60期。转引自张生:《民初大理院司法独立的制度与实践》,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4期。
    385 大理院书记厅编:《大理院第二次增订简明统计表-民国元年至十年》,1923年12月,第1、3页。藏于国家图书馆保存本库。
    386 钱清廉:《法官与法律发展之关系》,载《法学季刊》1930年第6期,第475页。
    387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388 梁启超.《法律评论创刊号题辞》1923年7月。
    389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台北传记文学社,1980年版,第77页。转引自: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第60页注88。
    390 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第77页。
    391 《在参众两院议员及各党代表茶话会上演说辞》,《熊希龄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2-503页。
    39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393 萧铮:《中国人地关系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修订版,第242-245页。
    394 陈翰笙:《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载《(中国农村)论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15-824页。
    395 蒋介石:《整理土地是我们国计民生一个生死关键》,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3页。
    396 蒋介石:《中国经济学说》,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5页。
    397 蒋介石:《中国经济学说》,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7页。
    398 蒋介石:《整理土地是我们国计民生一个生死关键》,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2页。
    399 蒋介石:《建立国家财政经济的基础及推行粮食与土地政策的决心》,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3页。
    400 蒋介石:《本届财政会议之任务与实施土地政策之必要》,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8页。
    401 蒋介石:《整理土地是我们国计民生一个生死关键》,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4页。
    402 蒋介石:《建立国家财政经济的基础及推行粮食与土地政策的决心》,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2页。
    403 蒋介石:《建立国家财政经济的基础及推行粮食与土地政策的决心》,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4页。
    404 蒋介石:《本届财政会议之任务与实施土地政策之必要》,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图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3页。
    405 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460页。
    406 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463页。
    407 《阎锡山呈国民政府请由山西试办土地村公有制原文》,《申报年鉴》(1936年),第898页。
    408 《阎锡山呈国民政府请由山西试办土地村公有制原文》,《申报年鉴》(1936年),第898页。
    409 转见郭德宏:《南京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与实践》,载《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410 李三谋、张鸿宾:《阎锡山的“土地村公有”》,引自互联网: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8578/2
    411 萧铮:《土地所有权之研究与平均地权》,原载《新生命》2卷7号,转载于《地政月刊》第1卷,第11期。
    412 参见萧铮:《中国今日应采之土地政策》,《地政月刊》第1卷,第11期。
    413 参见萧铮:《中国今日应采之土地政策》,《地政月刊》第1卷,第11期。
    414 祝平:《中国土地改革导言·中国实施土地改革各项途径的商榷》,载《地政月刊》第2卷,第1期。
    415 祝平:《中国土地改革导言·中国土地问题的重心在那里》,《地政月刊》第2卷,第1期。
    416 祝平:《实施土地政策以复兴农村刍议·佃农经济在吾国农业经济上所占之地位》,载《地政月刊》第1卷,第12期。
    417 祝平:《实施土地政策以复兴农村刍议·实施土地政策办法纲要》,《地政月刊》第1卷,第12期。
    418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引自互联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9/content_695991.htm。
    419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页。
    420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页。
    42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246-247页。
    422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132页。
    423 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页。
    424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3页。
    425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2页。
    426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5页。
    427 《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引自互联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9/content_695953.htm。
    42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429 马寅初:《平均地权》,《马寅初讲演集》第四集,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224页。
    430 马寅初:《平均地权》,《马寅初讲演集》第四集,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224页。
    431 马寅初:《平均地权》,《马寅初讲演集》第四集,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229页。
    432 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62-664页。
    433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434 参见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435 黄通:《目前中国土地问题的重心》,《地政月刊》第2卷,第1期。
    436 黄通:《农村复兴与耕者有其田·自耕农之创设方法》,《地政月刊》第1卷,第12期。
    437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80-81页。
    438 中国台湾“司法行政部”编辑:《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1976年刊行,下册,第654页。
    439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3页。
    440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47页。
    441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97页。
    442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1页。
    443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3页。
    444 胡汉民:《训政大纲提案说明书》,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辑:《革命文献》第22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304页。
    445 蒋介石:《国府政治总报告之说明》,《大公报》1931年5月11日。
    446 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第27页。
    447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7页。
    448 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第28页。
    449 孔庆泰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第260-261页。
    450 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第4页。
    451 朱勇:《(中华民国立法史)序言》,载谢振民编著,张之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2 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4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816页。
    453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02页。
    454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6页。
    455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27页。
    456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29-231页。
    457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17-318页。
    458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459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06页。
    460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925、969页。页。
    461 谢振民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4-1157页。
    462 祝平:《中国土地行政与立法之进展》,出版者不详,出版年不详,第55-62页。
    463 曹杰:《中国民法物权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464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2页。
    465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4页。
    466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0页。
    467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5页。
    468 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6页。
    469 朱章宾:《土地法理论与诠解》,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初版,第123页。
    470 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上海书店,民国二十六年一月初版,第1435页。
    471 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上海书店,民国二十六年一月初版,第1454页。
    472 叶以强:《土地法之制定及其修订经过》,《财政评论》15:5,1946年11月,第109页。
    473 叶以强:《土地法之制定及其修订经过》,《财政评论》15:5,1946年11月,第109页。
    474 中国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财政经济·农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475 叶以强:《土地法之制定及其修订经过》,《财政评论》15:5,1946年11月,第110页。
    476 叶以强:《土地法之制定及其修订经过》,《财政评论》15:5,1946年11月,第111页。
    477 谢振民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478 胡汉民:《新民法的新精神》,载《胡汉民先生文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1978年版。
    479 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第380页。
    480 《民法物权编起草说明书》,载中国台湾“司法行政部”1976年刊行《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下册,第572页。
    481 陆费执:《农业法规汇辑》,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
    48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8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立法院公报》,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
    484 《大清民律草案》总则编第一章按语。
    485 邱汉平:《民法第一条疏议》,载《邱汉平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9页。
    486 胡旭晟:《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载《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487 胡旭晟:《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载《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488 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4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847-848页。
    489 中国台湾“司法行政部”1982年印行:《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下册,第382页。
    490 载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公报》第61号。
    491 郭卫、周定枚编:《最高法院民事判例汇刊》第二册,上海法学书局1934年版,第56页。
    492 郭卫、周定枚编:《最高法院民事判例汇刊》第十二册,上海法学书局1934年版,第70页。
    493 参见:曹杰著,周旋勘校:《中国民法物权论》之附录《民法物权编(附判例、解释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494 中国台湾司法行政部1976年印行:《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下册,第572页。
    495 此种分类参见张生著:《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223页。
    496 参见张生著:《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497[德]伯尔梅尔,G.:《民法导论》,第2版,蒂宾根,第215页。转引自:[德]罗尔夫·尼克佩尔著,朱岩译:《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498 参见王去非:《民法物权论》,上海法学编译社1932年版,第38页。
    499 参见横田秀雄著《物权法》东京清水书店1912年版,第275页;
    刘鸿渐《物权法论》,北平朝阳学院出版部1933年版,第343页:
    曹杰《中国民法物权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注释[1]。
    500 1930年《中华民国土地法》第13条第2款。见《民国时期土地法规选编》,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501 叶琦:《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政策与实践述评》,引自互联网:http://classshare.chinaren.com/classshare/classshare_show.jsp?classuuid=2815032345905322801&sha reid=l17917&pid=13980
    502[德]罗尔夫·尼克佩尔著,朱岩译:《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503 1930年土地法第9条,1946年土地法第12条。
    504 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4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页。
    505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506[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507 郑保华:《法律社会化》,《法学季刊》1930年第7期。
    508 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3页。
    509 转引自:房宇:《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10 郑保华:《法律社会化》,《法学季刊》1930年第7期。
    511[德]罗尔夫·尼克佩尔著,朱岩译:《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512[德]基尔克,O.:《私法的社会任务》,柏林1889年,第20页。转引自:[德]罗尔夫·尼克佩尔著,朱岩译:《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513 李仁玉,陈敦:《论所有权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载杨振山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514 李仁玉,陈敦:《论所有权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载杨振山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515 狄冀著,徐砥平译:《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二版序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6 胡汉民:《民法精神》,载《胡汉民先生文集》第二卷,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368页。
    517 胡汉民:《三民主义的立法精义与立法方针》,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论文上》,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69页。
    518 胡汉民:《三民主义的立法精义与立法方针》,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论文上》,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70页。
    519 郑保华:《法律社会化》,《法学季刊》1930年第7期。
    520 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页。
    521 胡汉民:《民法精神》,载《胡汉民先生文集》第二卷,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371页。
    522 胡汉民:《民法精神》,载《胡汉民先生文集》第二卷,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373页。
    523 中国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第378页。
    524 谢森、陈士杰等编,卢静仪点校:《民刑事裁判大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129页。
    525 中国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第381页。
    526 萧铮:《土地改革五十年》,中国台湾地政研究所1980年版,第323页。
    527 参见萧铮:《土地改革五十年》,中国台湾地政研究所1980年版,第107-109页。
    528 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529 《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发行,第749页。
    530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1页。
    531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19页。
    532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据:《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51页。
    533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影印版,第234页。
    534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275页。
    535 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土地阶级分配状况的整体考察和数量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536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78页。
    537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80页。
    538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0页。
    539 陈翰笙:《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载《(中国农村论)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2页。
    540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2页。
    541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0页。
    542 参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10-613页。
    543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15页。
    544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1页。
    545 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0页。
    546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10-613页。
    547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4页。
    548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50-256页。
    549 胡汉民:《土地法的内容》,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1994年版,安徽教育出版社,第738页。
    550 胡汉民:《平均地权的真义与土地法原则的来源》,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124-125页。
    551 胡汉民:《民法精神》,载《胡汉民先生文集》第二卷,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367页。
    552 蒋永敬编著:《民国胡展堂先生汉民年谱》,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刊行,第465页。
    553 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一九○一至一九四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554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载《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0页。
    555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载《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0页。
    556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载《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9页。
    557 孙中山:《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礼的演说》,载《孙中山全集》第十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8页。
    558 姜庆湘:《纵论中国的土地改革》,载《新中华》副刊,第六卷第十五期。
    559 何海晏:《平均地权与土地法》,载何勤华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560 汉民:《平均地权的真义与土地法原则的来源》,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127页。
    561 孔庆泰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第740页。
    562 胡汉民:《三民主义的立法精义与立法方针》,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论文上》,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46页。
    563 胡汉民:《三民主义的立法精义与立法方针》,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论文上》,广益书局1929年 版,第48页。
    564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3页。
    565 蒋介石:《中国经济学说》,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4页。
    566 蒋介石:《反共抗俄基本论》,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3页。
    567 孔庆泰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第740页。
    568 胡汉民:《平均地权的真义与土地法原则的来源》,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演讲辞》,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120页。
    569 胡汉民:《平均地权的真义与土地法原则的来源》,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演讲辞》,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125页。
    570 胡汉民:《新民法的新精神》,载《胡汉民先生文集》第4册,台湾国民党当时委员会1978年版,第847页。
    571 胡汉民:《平均地权的真义与土地法原则的来源》,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127页。
    572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据:《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58页。
    573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据:《中国租佃制度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5页。
    574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载《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8页。
    575 孔庆泰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第741页。
    576 蒋介石:《中国经济学说》,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5页。
    577 胡汉民:《三民主义的立法精义与立法方针》,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论文上》,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67页。
    578 蒋介石:《中国经济学说》,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7页。
    579 蒋介石:《整理土地是我们国计民生一个生死关键》,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4页。
    580 蒋介石:《建立国家财政经济的基础及推行粮食与土地政策的决心》,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2页。
    581 蒋介石:《本届财政会议之任务与实施土地政策之必要》,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中国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8页。
    582 《中国民国史事纪要》(1933年7月至12月份),中国台北国史馆1986年版,第885页。
    583 谢振民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584 胡汉民:“新民法的新精神”,载《胡汉民先生文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当时委员会编辑,1987年版。
    585 孔庆泰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第743页。
    586 邓枋:《从平均地权论中国的土地法》,载《地政月刊》1934年第2卷第4期,第641-642页。
    587 蒋介石:《北伐成功后最紧要的工作》,载《蒋主席名著全集》,复兴社,第457页。
    588 《从方杂志》,第25卷第16号,《附录》。
    589 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590 李育民著:《中国废约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40-845页。
    591 李育民著:《中国废约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34页。
    592 萧铮:《土地改革五十年》,中国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出版,第68页。
    593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81-682页。
    594 蒋介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596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9辑,第426页。转引自:徐建生著:《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596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一百六十九次会议记录》,参见萧铮著:《土地改革五十年》,台湾地政研究所1980年版,第119页。
    597 刘畅:《冯玉祥之女:我家出将军》,载《环球人物》,2007年8月1日。
    598 介石:《土地国有要义》,载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二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599 胡汉民:《平均地权的真义与土地法原则的来源》,载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演讲辞》,广益书局1929年版,第126页。
    600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57-467页。
    601 参见郭德宏:《南京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与实践》载《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602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年”,第102页。
    603 郭德宏:《论孙中山的土地主张》载《东疆学刊》1991年第2期。
    604 朱勇主编:《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265页。
    605 郭德宏《南京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与实践》,载《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606 郭德宏:《论孙中山的土地主张》,载《东疆学刊》1991年第2期。
    607 参见:赵金康著《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理论设计及其运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2页。
    608 陈红民,雒军庆:《国民政府-二两届立法院组成分析》,载《民国挡案》2000年第2期。
    609 张季忻:《十八年立法事业之回顾》,载《法学季刊》1930年第3期。
    610 吴尚鹰:《土地问题与土地法》,载何勤华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611 周聿峨,陈红民:《胡汉民评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612 参见易继明:《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613 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台湾三民书局,2003年版,作者自序第8页。
    614[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可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615 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7页。
    616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72页。
    617 季怀银:《中国传统民商法兴衰之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618 孙国华主编:《法的形成和运作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7页。
    619 参见(美)塞德曼夫妇:《评深圳移植香港法律建议》,赵庆培译,载《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3-4辑。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自序。另参见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620 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刊载的许多论文都持法律可以移植说,另外,其他许多著名学者也持法律可移植说。
    621 对此,史尚宽先生在其所著《土地法原论》(中国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版第11页)中有所介绍,他说,“土地法编为法典者,尚不多见。然其内容散于各种单行法者,各国皆是。如关于土地税法,则德英俱有土地增值税法。关于土地之改良者,则英德法日俱有关于土地重划,耕地整理等之规定。关于土地登记,则各国盖有不动产登记法。关于土地使用,则各国多有都市计划法、住宅法、租佃法、国内移住法等。关于土地征收,则各国皆有土地征收法。……”
    622 于语和、郑晓辉:《〈大清民律草案〉--外来法与本土法混合的产物》,载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623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载《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8页。
    624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8页。
    625 孙中山:《三民主义》,载《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8页。
    626 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16页。
    627 张晋藩:《综论中国法治近代化》,《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628 欧阳正:《民国初年的法制改革与司法独立理念的实践》,载台湾《法制史研究》创刊号,第91页。
    629 潘维和:《中国近代民法史》,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页。
    630 许章润:《历史法学的中国命运:一个美丽而悲凉的故事》,载许章润主编《萨维尼与历史法学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编者说明第8页。
    631 易继明:《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632 信春鹰:《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载《北方法学》2007年第3期。
    633 《汉书》卷四十三,《郦陆硃刘叔孙传第十三》。
    634[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可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635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33页。
    636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34页。
    637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09页。
    638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02页。
    639 《尚书·皋陶谟》。
    640 《尚书·皋陶谟》。
    641 《尚书·多方》。
    642 《尚书·泰誓》。
    643 《尚书·酒诰》。
    644 《尚书·无逸》。
    645 《尚书·梓材》。
    646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647 《孟子·尽心下》。
    648 《荀子·王制》。
    649 《荀子·大略》。
    650[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可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651[法]莱昂·狄骥著,郑戈、冷静译:《公法的变迁》,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652 张佩国:《土地资源与权力网络--民国时期的华北村庄》,引自互联网: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5745/page-1.html
    653 参见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141页。
    654 姜庆湘:《纵论中国的土地改革》,载《新中华》副刊,第六卷第十五期。
    655 益圃:《新土地政策的实施问题》,载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5页。
    656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657 苏亦工:《比较法对中国近现代法律变革的影响及其不足》,引自互联网:http://www.swupl.edu.cn/fzllt/web/content.asp?did=&cid=850738756&id=864385310。
    658 张季忻:《十八年立法事业之回顾》,载《法学季刊》1930年第3期。
    659[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页。
    6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
    661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662 参见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148页。
    663 张文伯编著:《庞德学述》,第38-39页,转引自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第7页。
    664 参见《一个精致的正义论体系》,载约翰·罗尔斯著,谢延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65[美]约翰·罗尔斯著,谢延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666 杨汉平、刘剑文:《私有财产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667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668 《论语·季氏篇》。
    669[德]耶林著,胡宝海译:《为权力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670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23页。
    671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23页。
    672[日]长野郎著,强我译:《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673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26-927页。
    674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132页。
    1.《国语·周语上》。
    2.《礼记·大学》。
    3.《孟子·尽心章句》下。
    4.《孟子·尽心上》。
    5.《诗经·小雅·北山》。
    6.《礼记·王制》。
    7.《荀子·哀公》。
    8.《汉书·五行志》。
    9.[唐]长孙无忌著,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宋刑统》。
    11.《大明律》。
    12.《明史·食货志》。
    13.《明会典·田土》。
    14.《钦定户部则例》,台湾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
    15.《清德宗实录》。
    16.[清]《钦定户部则例》。
    17.[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18.[清]沈之奇:《大清律辑注》,怀效锋、李俊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9.[清]薛允升撰,怀效锋、李鸣点校:《唐明律合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0.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大清现刑律》,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列宁全集》。
    3.《毛泽东选集》。
    4.《孙中山全集》。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2.民国北京政府司法例规编纂处编纂《司法例规第一次补编》,司法公报发行所,1917年编纂。
    3.民国北京政府内务部总务厅统计科编:《内务统计 土地与人口》,1933年版。
    4.北京政府印铸局编《法令辑览》,民国六年出版。
    5.《司法行政法令辑要》,藏于中国政法大学古籍阅览室。
    6.《中华民国法令大全补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
    7.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政府公报》。
    8.郭卫编辑:《大理院判决例全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2年版。
    9.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司法部总务厅第五科编:《司法部民事统计年报》。
    10.大理院书记厅编:《大理院第二次增订简明统计表-民国元年至十年》。
    11.《调查治外法权委员会报告书》,商务印书馆1925年印行。
    12.董寿恒、胡英甫、李斯馨辑录:《直隶高等审判厅判牍集要》,天津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
    13.《中国民事习惯大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4.台湾司法行政部1976年印行《中华民国民法制定史料汇编》。
    15.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师沛生编:《中国民事习惯大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影印版。
    18.谢森、陈士杰、殷占墀编辑:《民刑事裁判大全》,上海法学编译社1932年印行。
    19.中华民国中央主计处统计局编著:《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
    20.中国台湾国史馆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1994年版。
    21.陆费执:《农业法规汇辑》,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
    22.中国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3.时希圣编纂:《胡汉民言行录·论文上》,广益书局1929年版。
    2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立法院公报》,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
    25.《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发行。
    26.郭凤明编辑:《中国民国史事纪要》(1933年7月至12月份),台北国史馆1986年版。
    27.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据:《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
    28.孔庆泰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三联书店1954年版。
    29.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西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印:《中国近代法制史资料选集》。
    31.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3.王先进主编:《土地法全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
    35.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36.中共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出版。
    37.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8.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39.彭津主编:《民国时期土地法规选编》,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年版。
    40.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1.杜景林,卢谌译:《德国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4.李浩培、吴传颐等译:《法国民法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5.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46.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
    1.卜凯:《中国土地利用》,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影印版。
    2.蔡和森:《蔡和森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曹杰著:《中国民法物权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4.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6.陈顾远:《土地法》,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7.成汉昌:《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20世纪前半期》,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
    8.陈华彬:《外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丁贤俊、喻作凤:《伍廷芳评传》,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丁守和:《中国近代思潮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董康:《董康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法苑精粹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法史学精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3.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范忠信主编:《梁启超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范忠信 尤陈俊等编校:《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华书局2001年版。
    17.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书》。
    19.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20.何勤华:《中国法学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1.何勤华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2.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4.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黄兴:《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27.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版。
    28.黄右昌,何佳馨点校:《罗马法与现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29.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五《刑法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32.季怀银:《中国传统民商法兴衰之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33.蒋永敬编著:《民国胡展堂先生汉民年谱》,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刊行。
    34.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5.金德群:《民国时期农村土地问题》,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
    36.金德群主编:《中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37.靳相木:《中国乡村地权变迁的法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康有为:《大同书》。
    39.《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历代土地制度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
    40.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1.李贵连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李贵连:《沈家本年谱长编》,(台湾)成文出版杜1992年版。
    44.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5.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6.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制思潮与法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1987年版。
    48.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9.李育民:《中国废约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50.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版。
    51.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2.刘宝玉:《物权体系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53.刘无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原农民负担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5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26年版。
    5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9.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0.马寅初:《马寅初讲演集》,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61.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蒲坚主编:《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潘维和:《中国近代民法史》,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
    64.潘维和:《中国民事法史》,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
    65.邱汉平:《邱汉平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导论》,中华书局1981年版。
    67.沈家本:《新译法规大全序》,《寄簃文存》。
    68.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69.史尚宽:《民法总则释义》,上海法学编译社1936年版。
    70.史尚宽:《土地法原论》,(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五版。
    71.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2.孙国华主编:《法的形成和运作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3.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74.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5.王去非:《民法物权论》,上海法学编译社1932年版。
    76.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77.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8.王健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9.王松山著:《三民主义土地制度之研究》,正中书局,1985年版。
    80.王相钦,吴太昌等主编:《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81.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伍廷芳:《伍廷芳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83.萧铮:《中国人地关系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修订版。
    84.萧铮:《土地改革五十年》,台湾地政研究所1980年版。
    85.谢振民编著,张之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6.熊希龄:《熊希龄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7.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8.薛福成:《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9.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90.许章润主编:《萨维尼与历史法学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
    92.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94.杨振山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5.杨汉平、刘剑文:《私有财产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6.杨力:《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秩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7.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8.余棨昌:《民法要论总则》,朝阳学院出版部1933年版。
    99.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
    100.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101.易继明:《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3.张知本:《社会法律学》上海法学编译社,1931年版。
    104.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105.张静如、刘志强主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6.张晋藩主编:《中国民法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7.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8.张晋藩:《张晋藩文选》中华书局,2007年6月版。
    109.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0.张晋藩主编:《清朝法制史》,中华书局1998年版。
    111.张晋藩:《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2.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3.张晋藩主编:《中国百年法制大事纵览:1900-1999》,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4.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5.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齐鲁书社2000年版。
    116.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张小林:《清代北京城区房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8.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9.赵冈:《永佃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120.赵冈、陈锺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版。
    121.赵金康著《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理论设计及其运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2.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23.《〈中国农村论〉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4.钟祥财:《中国土地思想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25.周聿峨,陈红民:《胡汉民评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6.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中华书局2003年8月版。
    127.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8.朱勇主编:《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9.朱勇:《从〈涓滴集〉到〈青蓝集〉》,载《〈崇德会典〉·〈户部则例〉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0.朱章宾:《土地法理论与诠解》,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初版。
    131.郑观应:《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2.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东方杂志》。
    2.《地政论文撮要》。
    3.《地政月刊》。
    4.《法律周刊》。
    5.《法学会杂志》。
    6.《法学季刊》。
    7.《法政学报》。
    8.《农商统计》。
    9.《银行月刊》。
    10.《中华法学》。
    1.[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德]耶林著,胡宝海译:《为权力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可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德]罗尔夫·尼克佩尔著,朱岩译:《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德]维亚克尔著,陈爱娥,黄建辉译:《近代私法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可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8.[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著,王娜译:《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法]莱昂·狄骥著,郑戈、冷静译:《公法的变迁》,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0.[法]狄冀著,徐砥平译:《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2.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13.[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美]约翰·罗尔斯著,谢延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6.[美]贝哈安特著,董安生、查松注,汤树梅校:《不动产法》(Real property in a nutshell),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8.[美]D·布迪、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0.[英]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1.[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2.[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23.[日]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60年版。
    24.[日]长野郎著,强我译:《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Jefferson D.H.Lamb,Ph.D.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arian movement and agrarian legislatJon in Chnia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曹伊清:《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南京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2.郝维华:《清代民间财产权利的观念与实践》,北京大学2003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李力:《清代民间契约中的法律》,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4.俞江:《中国近代民法与民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5.李显冬:《从〈大清律例〉到〈民国民法典〉的转型》,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6.张生:《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以固有法与继受法的整合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7.王建华:《近代中国典权制度的立法研究》,苏州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8.左学和:《论民国时期物权法的近代化》,安徽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1.陈学文:《清代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法制化》,《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2.陈廷煊:《近代中国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租佃关系》,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4期。
    3.邓枋:《从平均地权论中国的土地法》,载《地政月刊》1934年第2卷第4期。
    4.邓建鹏:《私有制与所有权?--古代中国土地权利状态的法理分析》,《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
    5.范忠信:《究五千年法制轨迹,集一百年学术大成--评张晋藩先生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6.方孝岳:《近代经济状况变迁在法律上之影响》,载《法律周刊》1923年第13期。
    7.郭德宏:《论孙中山的土地主张》,载《东疆学刊》1991年第2期。
    8.郭德宏:《南京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与实践》,载近代史研究1991年5期。
    9.郭世佑:《近代法制与中国社会转型》,载《史学月刊》2004年7期。
    10.郭春华:《试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征收制度》,载《民国档案》2004年4期。
    11.胡旭晟:《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载《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3.何莉萍:《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政策和土地立法之评析》,载《法史学刊》2006年卷。
    14.黄道炫:《1920-1940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载《历史研究》2005年1期。
    15.黄冕堂:《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文史哲》2002年第2期。
    16.竞明:《法政学校今昔观》,《教育周报》1914年第51期。
    17.姜庆湘:《纵论中国的土地改革》,载《新中华》副刊,第六卷第15期。
    18.李仁玉,陈敦:《论所有权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载杨振山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李德英:《从成都平原租典纠纷个案论押租制的双重意义》,载《历史档案》2005年1期。
    20.李金铮:《20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新探索》,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1.梁治平:《法律的视界:方法、旨趣和范式》,出自互联网: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5426。
    22.廖光珍:《1949年前国民党土地政策述评》,载《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1期。
    23.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土地阶级分配状况的整体考察和数量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4.刘克祥《1927-1937年的地价变动与土地买卖--30年代土地问题研究之一》,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1期。
    25.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地权集中趋势及其特点:30年代土地问题研究之二》,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3期。
    26.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土地阶级分配状况的整体考察和数量估计:20世纪30年代土地问题研究之三》,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1期。
    27.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土地阶级分配状况的整体考察和数量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8.刘宝东:《职业法学家群体与近代中国法制转型》,载《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1期。
    29.刘宝东:《近代中国职业法学家群体的形成及特点》,载《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5期。
    30.欧阳正:《民国初年的法制改革与司法独立理念的实践》,载台北《法制史研究》创刊号。
    31.钱清廉:《法官与法律发展之关系》,载《法学季刊》1930年第6期。
    32.姜庆湘:《纵论中国的土地改革》,载《新中华》副刊,第六卷第十五期。
    33.姜爱林:《民国时期国民党土地政策述要》,载《历史档案》2001年4期。
    34.莫宏伟:《近代中国农村的永佃权述析--以苏南为例》,载《学术论坛》2005年7期。
    35.欧阳正:《民国初年的法制改革与司法独立理念的实践》,载台湾《法制史研究》创刊号。
    36.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7.苏亦工:《当代美国的中国法研究》,《中外法学》1996年第5期。
    38.沈慧瑛:《陆鸿仪档案》,《中国档案》2007年第2期。
    39.谭志云:《1979年以来中国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载《江海学刊》2005年4期。
    40.王宠惠:《二十五年来中国之司法》,载《中华法学》,第1卷第1号。
    41.王洪亮:《土地债务制度上的抽象构造技术》,《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4期。
    42.王宏斌:《西方土地国有思想的早期输入》,载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43.王志强:《民国时期的司法与民间习惯--不同司法管辖权下民事诉讼的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
    44.王旭伟:《中华法系土地用益制度的演进》,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45.吴滔:《清代江南的一田两主制和主佃关系的新格局--以苏州地区为中心》,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5期。
    46.吴尚鹰:《土地问题与土地法》,载何勤华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第三卷,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7.肖传林:《清末修律与中国法制近代化》,载《江汉论坛》,2000年8期。
    48.萧铮:《土地所有权之研究与平均地权》,原载《新生命》2卷7号,转载于《地政月刊》第1卷,第11期。
    49.薛长炘:《对于民草物权编修正之我见》,载《法律周刊》1923年第廿七期。
    50.信春鹰:《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载《北方法学》2007年第3期。
    51.杨振亚:《试析国民政府十年内战时期的土地法》,载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52.杨元华:《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载《上海师大学报》1992年2期。
    53.叶以强:《土地法之制定及其修订经过》,载《财政评论》15.5,1946年11月。
    54.虞和平:《民国初年经济法制建设述评》,载《近代史研究》1992年4期。
    55.俞江:《大清民律草案考析》,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号。
    56.宇赟:《试论土地革命时期几部土地法规的立法意义》,载《延安大学学报》1997年1期。
    57.张季忻:《十八年立法事业之回顾》,载《法学季刊》1930年第3期。
    58.张晋藩:《综论中国法治的近代化》,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59.张晋藩:《“变”与“不变”: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趋向问题》,载《史学月刊》2004年7期。
    60.张佩国:《近代江南的村籍与地权》,载《文史哲》2002年3期。
    61.张文政:《近代所有权论及其法典化》,载《求是学刊》1992年2期。
    62.章有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2期。
    63.郑保华:《法律社会化》,载《法学季刊》1930年第7期。
    64.赵晓华:《清末法制改革中的人才准备》,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
    65.赵晓耕,何莉萍:《试述民国初年的土地政策与立法》,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1期。
    66.祝平:《中国土地改革导言·中国土地问题的重心在那里》,载《地政月刊》第2卷,第1期。
    67.左用章:《评国民党政府1930年颁布的〈土地法〉》,载《教学与研究》1989年4期。
    68.左双文:《胡汉民的中国社会改造思想》载《广州研究》1987年9期。
    69.赵冈:《关于明清土地所有权形式的新资料--研究笔记》 A note on land distribution in prerevolutionary China.Modern China,Vol.7 No.4 1981 P.387-411.
    70.中国向工业主义的转变:二十世纪的生产物资及经济发展 罗斯基(Rawski,Thomas G.) China's transition to industrialism:producer good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Univ.of Michigan press 1980 211 p.
    71.国民党中国的农村经济与地方政府:浙江省,1927-1939韦德纳
    72.Weidner,Terry Michael:Rural economy and local gobernment in nationalist China:Chekiang province,1927-1939.Univ.of California,Davis 1980 298p.DAI.
    73.近代江南の租桟-中国地主制度の研究-/村松祐次/東京大学出版会,1970年。
    74.近代中国の地主制-租覈の研究訳註-/鈴木智夫/汲古書院,197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