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汉语移动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移动义动词是指具有[+动态][+行为][+变化]语义特征的一类动词,狭义的移动义动词主要是指涉及空间位置改换的动词,它们在语义上和起点格、终点格等语义角色密切相关,在语法上经常出现在“从+起点+动词”、“动词+到+终点”、“从+起点+动词+到+终点”以及“从+起点+到+终点+动词”等格式当中。
     移动义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具有显著的特点,对它们的研究能够极大的丰富现代汉语格语法研究和配价语法研究,能够为格语法和配价语法当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借鉴。我们认为,格语法主要关注的是名词性语义角色与特定类型的动词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配价语法主要关注的应该是这些语义关系是否能在表层句法形式上得以突显,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突显。语义和句法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二者处在深刻的对立统一关系当中。孤立的研究语义,或者孤立的研究句法,都不能形成令人完全满意的结果。必须在对动词进行细致分类的基础上,具体描述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在具体描述的基础上,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为了说明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了现代汉语中的移动义动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以动词义项为考察单位,穷尽式的考察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当中所有的动词及动词的义项,最终确定了666个移动义的动词词项。接着,我们按照移动义涉及的主客体不同和处所格的不同,将这666个词项划分为12个小类,逐类讨论了这些移动义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的特点,归纳出了不同类型的动词的语义结构特征和可能的句法表现形式。
     再接下来,我们还深入的研究了移动义动词的句法表现形式,试图确定一些标准,来说明这些句法表现形式当中哪些是与狭义移动义动词相关的语义角色的优势分布情况,哪些是非优势分布情况。句法的优势分布是指受限制较少,类推和变换较为自由的语义角色分布情况;非优势分布是指受限制较多,类推和变换都不太自由的语义角色分布情况。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分别指出了各种与不同类型的移动义动词相关的语义角色非优势分布的限制条件,并希望能以这些纷繁复杂的限制条件作为沟通语义研究和句法研究的桥梁,为建立语义一句法的研究模式奠定一定的基础。
     另外,本文还谈及了一些和本文密切相关的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双宾语的问题,“X的”的转指问题等等。
There are a lot of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what we call them as MOVING-sememed verbs. These verbs have special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such as[+dynamics][+behavior] [+change]and always contain the meaning about change(s) of space location in a narrow sense.They are in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ome semantic roles such as Source and Goal and often appear in some particular syntactic structures such as "cong+ Source+verb", "verb+ dao+ Goal","cong+ Source+ verb+ dao+ Goal" and "cong+ Source+ dao+ Goal+ verb" etc..
     These MOVING-sememed verbs have distinct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pecialties which can promote the Case grammar and the Valency grammar research in modern Chinese greatly.An approach to these MOVING-sememed verbs may be helpful to the finally solving of some important basic theoretic problems in the areas of the Case grammar and the Valency grammar research.As we think,the focus of the Case grammar is the deep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verbs and their semantic roles while the Valency grammar is trying to answer that if all of these relations will be reflected on the syntactic surface and how they are reflected.There are a lot of profound consistency and inconsistency between semantic and syntax in natural languages.We can not reach a satisfactory outcome if we studied semantic or syntax independently.Basing on a careful classification of particular kind of verbs,what we should do is to describe their relations and then to find out the probable foundation and reason of the complex language phenomena.
     For the sake of show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mantic and syntax,we chose the MOVING-sememed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as our subject.We investigated every sememe of every verb in the Chinese verbs usage dictionary and then confirmed 666 MOVING-sememed verbs.After these,we classified these 666 verbs into 12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Agent,Object and Location.We discussed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verbs and induced their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heir possible syntactic forms.
     Afterwards,we also studied those different syntactic forms of those MOVING-sememed verbs and tried to establish some standards to explain that which forms are the superior distributions of the semantic roles of a certain kind verb and which forms are the inferior distributions.What we called superior distributions are the forms which have fewer limitations and are easier to analogize and transform while the inferior distributions have more limitations and are more difficult to analogize or transform.We then tried to point out all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ferior distributions.We believed that such kind of research might bridge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udy,therefore might be helpful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semantic-syntactic research.
     This paper also refers some problems which have a close relation about our discussion,such as the double-objects clauses and the transferred-designation of "X+de".
引文
[1]转引自徐烈炯、沈阳,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沈阳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2]下面两例由来华韩国留学生提供。
    [3]下例转引自何午、秦明明,中日语言的“格”表达,外语研究,2006年第6期。
    [1]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上)(中)(下),国外语言学,1986年第1期、第2期、第3期。
    [1]参见潘泰,连动句的否定与信息结构,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2](美)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页。
    [1]转引自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陆俭明,《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序,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鲁川、林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
    [2]转引自储泽祥,处所角色宾语的判定及其典型性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3]邓守信,汉语及物性关系的语义研究,黑龙江大学科研处编印,1983。转引自付义荣,试论汉语格语法研究中的分歧,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储泽祥,处所角色宾语的判定及其典型性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2]鲁川、林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
    [3]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杨宁,语法配价、参与者、价语及介词性价语,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
    [1]周国光,确定配价的原则与方法,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金立鑫,关于配价研究的定位问题,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
    [1]郭继懋,谈动宾语义关系分类的性质问题,南开学报,1998年第6期。
    [2]参见陈昌来,工具主语和工具宾语异议,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1期。
    [1]胡明扬,句法语义范畴的若干理论问题,语言研究,1991年第2期
    [2]参见陈昌来,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成分的性质,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2期。
    [3]事实上,我们并不赞成存在无标记的方式宾语的看法,下例中的“方式宾语”其实都是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受事格。参见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显然,这两句当中的“the garage”强制性不同,第一句必须出现,否则句子就不合法;第二句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1]这里只涉及名词格的问题,不考虑波普(Bopp)、维尔纳(w(u|¨)llner)等提及的“副词形式”。参见菲尔墨《“格”辨》注释35。
    [2]具体讨论参见廖秋忠,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
    [1]参看杨宁,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0;杨宁,语法配价、参与者、价语及介词性价语,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
    [1]文炼,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1982年第1期。
    [2]吴为章(1987),转引自王伟丽,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新动向,汉语学习,2000年第3期。
    [3]下例引自郭曙纶,谈动词的逻辑配价,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
    [1]德语单词,亦译作删除法。参韩万衡,德国配价论主要学派在基本问题上的观点和分歧,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3期。
    [2]廖秋忠,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
    [3]其实,英语中也有配价项目缺失的问题,比如Levy(1993)提到的“宾语隐形”问题:Mike ate the cake.(麦克吃了这块蛋糕)→Mike ate(麦克吃了).Smoking kills.(吸烟有害)Barking dogs never bite people.(爱叫的狗不咬人)→Barking dogs never bite.(爱叫的狗不咬)I waved my hands.(我挥着我的手)→I waved.(*我挥着)Jill dressed herself.(*吉尔穿戴好了她自己)→Jill dressed(吉尔穿戴好了).Anne met Cathy.(安妮遇见了凯西)→Anne and Cathy met.(安妮和凯西相遇了。)转引自刘正光,宾语隐形时的语义与语用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括号里的译文是本文笔者加的。
    [4]参邢福义,小句中枢说,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1]参贺阳,汉语完句成分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高云莉等(2001)认为,“有类似事物作为可选择对比,是这类宾语成立的最重要条件。”我们觉得这个说法值得商榷,B组中的宾语也有被选择的可能性,但仍然不成立。参见高云莉、方琰,浅谈汉语宾语的语义类别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
    [1]邵敬敏,“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
    [2]范晓,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与探索(五),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刘顺,句模结构中的强制性语义角色,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菲尔墨,“格”辨,胡明扬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陈昌来,论现代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沈阳,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第179页。
    [2]我们认为[5][6]是同一个义项。
    [1]比如为汉语双宾句设立“非‘给予'”类动词双宾句。参见陆俭明,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2]参见孟琮等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比如“用宋体写毛笔字、用桑巴(的方式)跳舞、用点滴(的方式)打青霉素”等都不成立。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邢福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1983年第1期。
    [1]Fillmore,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P.Cole & J.M.Sadock(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8.
    [2]韩万衡,德国配价论主要学派在基本问题上的观点和分歧,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3期。
    [3]邵敬敏,“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
    [4]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转引自陆俭明,《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序,沈阳、郑定欧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按,“语用配价”当是德语语法学者卢日奇卡(R.Ruzicka)(1978)首先提出来的,描写的是在什么场合下德语动词的必有性补充成分和可选性补充成分可以不在表层结构中实现;嗣后,赫尔比希(G.Helbig)对此概念有所发展。本文笔者尚未能找到明确讨论汉语“语用配价”的著述。参李洁,德语配价理论 的发展及成就,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
    [1]David Dowty,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Language.vol 3.1991.
    [2]陈平,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
    [3]郭曙纶,谈动词的逻辑配价,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
    [4]参见张谊生,交互动词的配价研究,语言研究,1997年第1期。
    [1]陈昌来、胡建锋,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2]周国光,确定配价的原则与方法,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3]除了部分时间词和动量成分之外,状语和补语一般不能由单独的名词性成分充当,这些名词性成分通常都需要介词的引导。李临定(1989)认为,部分数量名结构可以做补语。我们认为,居于补语位置上的数量名结构根本不能算作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吓得/了一身冷汗”中“一身冷汗”是名词“冷汗”做谓语的主谓结构,它和“吓得我一身冷汗”具有一系列的句法平行关系;也就是说,这里的“一身冷汗”和“我一身冷汗”一样,都是名词做谓语的主谓结构。另参见李临定,名词短语补语分析,中国语文,1989年第4期;刘顺,“一+N_1+N_2”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潘泰,数量名结构能作补语吗?翟汛主编,湖北省对外汉语教师协会二○○七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汉学出版社,2007年版。
    [1]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参见刑福义,现代汉语(全1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例句来源于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下两例都来自邢福义,现代汉语(全1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参见随利芳,也谈现代汉语的“主宾互易句”——与陈平先生商榷,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参见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1页。
    [3]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4]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5]邢福义,现代汉语(全1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页。
    [1]刘月华、潘文娱、故(?),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第326页。
    [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2-45页。
    [1]参见刘月华、潘文娱、故(?),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4期。
    [1]这四种形式的使用限制条件我们在这里不展开地谈。
    [2]储泽祥、彭建平,处所角色宾语及其属性标记的隐现情况,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3]当然,方位词也有是隐还是现的问题,具体讨论参见储泽祥、彭建平,处所角色宾语及其属性标记的隐现情况,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1]参见储泽祥,“在”的涵盖义与句首处所前“在”的隐现,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
    [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增订版。第130-131页。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增订版。第130-13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第242-243页。
    [1]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2]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二),汉语学习,2001年第5期、第6期。
    [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我们认为,“非‘给予'”类动词内部其实是不统一的,应该加以分化。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本文的关注范围,可以另文研究。
    [2]参见陆俭明,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2]事实上,“‘名_2'是个数量(名)”这个限制条件应该更为严格,只有当这里的数量(名)是无定的,而且“数”是确数时候,“(总共/一共)动词+名_1(指人与事)+名_2(数量名结构)”的格式才能成立,比如,“总共/一共偷了我一些邮票”、“偷了我那几张邮票”等都不成立。但是,如本文所述,这些限制条件在起点格位于优势分布位置上时都会趋于消失。
    [1]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参见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徐杰,普遍语法原则和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戴浩一著,黄河译,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1期。
    [2]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3]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4页。
    [4]鲁川、林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
    [1](美)李英哲著,陆俭明译,汉语语义单位的排列次序,国外语言学,1983年第3期。
    [1](美)李英哲著,陆俭明译,汉语语义单位的排列次序,国外语言学,1983年第3期。
    [1]参见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这一横排的例子引自孟琮等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说明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邢福义,从基本流向综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十年,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
    [1]参考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
    [1]David Dowty,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Language.vol 3.1991.
    [2]Fillmore,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P.Cole & J.M.Sadock(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8.
    [3]Fillmore,Topics in Lexical Semantics,R.W.Cole(ed.),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4]Huang,C-T.James,1987,Existential sentences in Chinese and(in)definiteness.In Eric J.Reuland & Alice G.Bter Meulen eds.,The Representation of(In)definiteness,Cambridge,Mass.:MIT Press.
    [5]Van Valin,R.D.,1987,The unaccasitive hypothesis vs.lexical semantics:syntactic vs.semantic approaches to verb classification.North East Linguistic Society 17.
    [6][美]Barry J.Blake,格范畴(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美]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美]李英哲著,陆俭明译,汉语语义单位的排列次序,国外语言学,1983年第3期。
    [9]常波涛、常曼主编,日语格助词例解,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陈昌来,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成分的性质,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2期。
    [11]陈昌来,论现代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2]陈昌来,工具主语和工具宾语异议,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1期。
    [13]陈昌来著,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4]陈昌来、胡建锋,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15]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
    [16]陈平,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
    [17]储泽祥,“在”的涵盖义与句首处所前“在”的隐现,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
    [18]储泽祥,处所角色宾语的判定及其典型性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19]储泽祥、彭建平,处所角色宾语及其属性标记的隐现情况,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20]戴浩一著,黄河译,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1期。
    [21]邓守信,汉语及物性关系的语义研究,黑龙江大学科研处编印,1983。
    [22]范继淹,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
    [23]范晓,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与探索(五),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4]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二),汉语学习,2001年第5期、第6期。
    [25]冯志伟,特思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国外语言学,1983年第1期。
    [26]冯志伟著,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付义荣,试论汉语格语法研究中的分歧,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8]高云莉、方琰,浅谈汉语宾语的语义类别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
    [29]郭继懋,谈动宾语义关系分类的性质问题,南开学报,1998年第6期。
    [30]郭曙纶,谈动词的逻辑配价,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
    [31]韩万衡,德语配价语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2]韩万衡,德国配价论主要学派在基本问题上的观点和分歧,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3期。
    [33]何午、秦明明,中日语言的“格”表达,外语研究,2006年第6期。
    [34]贺阳,汉语完句成分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35]胡明扬,句法语义范畴的若干理论问题,语言研究,1991年第2期。
    [36]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7]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8]黄国营,“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
    [39]金立鑫,关于配价研究的定位问题,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
    [40]李洁,Kalevi Tarvainen的《从属关系语法导论》,国外语言学,1986年第1期。
    [41]李洁,德语配价理论的发展及成就,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
    [42]李临定,名词短语补语分析,中国语文,1989年第4期。
    [43]李临定著,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4]廖秋忠,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
    [45]林华东、蒋艳,介词虚化与“V+介+Np”的述宾化趋势,汉语学习,2005年第1期。
    [46]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4期。
    [47]刘顺,“—+N1+N2”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
    [48]刘顺,句模结构中的强制性语义角色,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49]刘月华、潘文娱、故群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0]刘正光,宾语隐形时的语义与语用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51]卢英顺,认知图景与句法、语义成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2]鲁川、林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
    [53]鲁川、缑瑞隆、董丽萍,现代汉语基本句模,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4期。
    [54]陆俭明,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55]吕叔湘,说“胜”和“败”,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
    [56]吕叔湘著,吕叔湘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7]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增订版。
    [58]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9]潘海华、韩景泉,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语言研究,2005年第3期。
    [60]潘泰,数量名结构能作补语吗?翟汛主编,湖北省对外汉语教师协会二○○七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汉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潘泰,连动句的否定与信息结构,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62]邵敬敏,“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
    [63]沈家煊著,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4]沈阳,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65]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6]沈阳,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7]沈阳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68]石毓智著,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9]随利芳,也谈现代汉语的“主宾互易句”——与陈平先生商榷,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70]王伟丽,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新动向,汉语学习,2000年第3期。
    [71]望月八十吉,汉语中的所格表现,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
    [72]文炼,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1982年第1期。
    [73]吴振国,现代汉语的边缘语法及对外汉语教学问题,未刊稿。
    [74]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全一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5]邢福义,从基本流向综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十年,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
    [76]邢福义,小句中枢说,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77]邢福义著,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8]邢福义著,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9]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邢福义,归总性数量框架与双宾语,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
    [81]徐峰,现代汉语置放类动词及其语义次范畴,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
    [82]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
    [83]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语言研究,2001年第3期。
    [84]徐杰著,普遍语法原则和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86]徐通锵,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1期。
    [87]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上)(中)(下),国外语言学,1986年第1期、第2期、第3期。
    [88]杨宁,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0。
    [89]杨宁,语法配价、参与者、价语及介词性价语,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
    [90]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
    [91]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中国语文,1999年第1期。
    [92]袁毓林,现代汉语二价名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93]袁毓林,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
    [94]袁毓林、郭锐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5]袁毓林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6]袁毓林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7]袁毓林著,袁毓林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8]张潮生,语义关系多样化的一些原因,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99]张烈材,特斯尼埃的《结构句法基础》简介,国外语言学,1985年第1期。
    [100]张谊生,交互动词的配价研究,语言研究,1997年第1期。
    [101]郑汀,场所“に”“で”语义功能再考,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0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
    [103]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1978年第1期、第2期。
    [104]朱德熙,“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期。
    [105]朱德熙著,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6]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1983年第1期。
    [107]朱德熙著,朱德熙文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08]朱小雪,Gerhard Helbig的价语法理论及其实用语法模式,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