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语言背后的文化流传:一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解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Cultural Transmission Behind the Language: A Study on Some Tangut Buddhist Texts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 作者:段玉泉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历史文献学
  • 学位年度:2009
  • 导师:陆庆夫
  • 学科代码:060104
  •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9-04-01
摘要
本论文选取了一组周慧海翻译的西夏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它们是《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以及《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选择这样一组文献是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特殊性。在目前出土的西夏文献中,夏、汉两种文本俱存的文献资料为数极少,本论文涉及的三部作品除西夏文本外,还发现有同期的汉、藏文本,这样“共时”的多文本语言材料在西夏文献中目前只发现三例,此其特殊性之一;三部作品又都与同一批人物相关涉,其西夏文本、汉文本分别由西夏僧人周慧海、鲜卑宝源翻译而成,它们的传译过程又都与拶也阿难捺相联,此其特殊性之二;三部作品的三种文本(特别是西夏文本、汉文本)是否分别直接译自梵文、三者之间又是否有构成源流关系等问题在学术界同时存在纷纭,此其特殊性之三。
     本论文以西夏文献解读为重心,充分利用藏学界、梵文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展汉、藏、西夏文本对勘研究。藉以跨语言的详实比较,解决它们流传过程中的源流问题,在以语言线索解决佛教文化流传的诸问题过程中,同时也兼及语言研究本身,即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探讨西夏藏传佛教文献的语言特征特别是词汇特征。
     论文主体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对周慧海的生平及其创作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之后,重点对他的三部作品的出土以及在各藏卷中的收藏情况进行系统的梳理。西夏文《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己梳理出25件,分属四个不同的类型:合刻本、单刻本、写本及泥金字写本,利用这些残件我们基本上可以拼合出了一部完整的西夏文本;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目前梳理出20件,有保存完整者,残件为多,亦分属四个类型:合刻本、单刻本、写本及石刻本;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已梳理出63件之多,皆为残件,分属三个类型:写本、面7行经折装本及面6行经折装本。
     第二部分,对用于西夏文本解读的对勘材料——汉文本、藏文本进行介绍。首先介绍的是两个汉文本的译者鲜卑宝源,然后对这两个汉译本的研究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加以概说。藏文本的介绍同样是偏重于藏学界的已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本藏文文献《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与房山云居寺本不是同一译本,也就是说它不是西夏文本的对应本。因此本文对勘所用的藏文本选用房山云居寺本。
     第三部分,是对西夏文本的解读,这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解读的方式是以相应的汉译本、藏文本作为对勘材料,通过跨语言比较的方式对西夏文本逐字逐词的解读,力图突破西夏文献解读逐字翻译的误区,追求以词为出发点、回归语言本身的解读,对典型的、特殊的词汇或语言现象以注释说明。
     第四部分,着重于探讨跨语言比较于西夏语词汇研究的重要价值。跨语言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在词与非词之间做出判断;也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某一词语指示的事物、意义,又能明白其来源;跨语言比较还有助于辨析同义或近义词的不同用法;一些复合虚词的实际用法也在跨语言的比较中清楚地展现出来。这一部分还重点讨论了周慧海作品中的佛教术语。在这些术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明显是据藏文词汇逐字翻译而来,也有一部分词语是受藏语词汇中的某个核心义素影响而来;周慧海译本中同样出现了不少音译词,不过这些音译词似乎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梵文原词在流传过程中实际的意义并不是很明确。
     第五部分,藉以跨语言的详实比较,讨论这几部佛经在流传过程中的源流问题。通过多层面的语言比较,本文认为,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以及《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皆由藏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过其藏文本又都经过了西夏时期僧人的重新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可能是参照已有的藏文本重新从梵文译出。通过对这一组佛教文献流传问题的探讨,我们还可以发现西夏藏传佛教流传过程中某些规律性现象,如夏、汉同步翻译是西夏藏传佛教文献翻译的一个基本模式;又如,西夏藏传佛教文献中的“梵译”不是指直接由梵文翻译成西夏文或汉文,而是指由梵文翻译成藏文。
In this paper,the main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are a group of Tangut Buddhist works,whichare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by Zhou Huihai.These works include Tangut versions of AryaPraj(?)aparamita Ratnaguna Samcayagatha,Mahakarunika nama aryavalokitesvaradharanianusa msahitasutrat samgrhita and usnisa vijaya dharani anusamsahitasutrat samgrhita.The textsare selected here owing to their following specialties:(1) Among the presently unearthed Xixiamanuscripts,there are its multilingual versions consisting of Chinese,Tibetan and Tangut;(2) Thethree works presented here are all relevant to a batch of persons.The Tangut and Chinese versionswere translated by Zhou Huihai and Xianbei bao-yuan respectively,and the process of theirtransmission into Xixia was associated with Jayananda,an Indian monk.(3)In the currentacademic field,there are still some disputes,that is,whether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se threeworks (especially the Tangut version and the Chinese one) were directly translated from Sanskri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erpret these Tangut texts by comparison with Chineseand Tibetan versions.And by the multilingual and elaborative comparison,the article not onlyexplains clearly some Tangut language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ich have not been understoodpreviously,but also argues that the Tangut and Chinese versions were both translated from theTibetan version.
     The article consists mainly of five parts.
     Chapter One makes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of the Tangut versions,and thestorage condition of the unearthed manuscripts.There are a total of 25 unearthed manuscripts ofthe Mahakarunika nama aryavalokitesvara dharani,and they may be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types;besides,there are a total of 20 surviving manuscripts of the usn(?)sa vijaya dharani,and theyalso belongs to four different categories;what's more,fragments of the Arya Praj(?)aparamitaRatnagu.na Samcayagatha have been found as many as 63,an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different kinds.
     Chapter Two briefly conducts the research cond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hinese andTibetan versions,and explicates that the Tibetan manuscripts XT16 from khara khoto do notcorrespond with Tangut versions of Arya Praj(?)aparamita Ratnaguna Sa□cayagatha.Therefore,this article takes the Tibetan version from Fangshan,Beijing as the comparative material of theTangut version.
     Chapter Three,as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cle,gives an explanation of the Tangut versions.Itadopts the approach that is to explain or understand the Tangut words one by one by comparisonwith the corresponding versions of Chinese and Tibetan.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at the comparison of cross-language has the great value on thestudy of Tangut vocabulary.Firstly,it can help us not only give good judgment between the words and non-words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don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nd its origin.Second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ynonyms,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ome complexfunction words,will be clearly shown through the multilingual comparison.Moreover,some termsof Buddhism will be discussed here in detail.Obviously,some of them are translated from theTibetan literally;others are influenced by certain corn sememe in the Tibetan vocabulary.In theZhou Huihai's versions,we can find some transliterations,but these terms have some commoncharacteristics,that is,those Sankrit words' real meaning is not very exact during theirtransmission process.
     Chapter Five explores the origin of the Tibetan and Chinese versions.By the comparativestudy of the Tangut,Chinese and Tibetan versions from the multi-level aspect,the article maintainsthat the Tangut and Chinese versions were both translated from the Tibetan versions.Moreover,these Tibetan versions were retranslated from the Sanskrit by monks during the Tangut periodbased on the previous Tibetan translation.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these Tangut Buddhistworks,which were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by Zhou huihai,we can also see some regularity of theprocess during which Tibetan Buddhism spread into Xixia.For example,it is a basic model totranslate from Tibetan version into the Tangut and Chinese ones simultaneously.What's more,the“Sanskrit translation”in the Tibetan Buddhist Texts in Xixia does not refer to the Tangut orChinese version directly translated from Sanskrit one,but that from Sanskrit version into Tibetanone.
引文
1 见西田龙雄:《西夏文华严经》(Ⅲ),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1977年。
     2 #12
     3 聂历山:《西夏语发音研究的有关资料》,《西夏研究》(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4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57页。
     5 此为2008年11月第三届西夏学国际研讨会小组讨论中胡先生给我们提供的参考。
     6 此分类暂时采用史金波先生在《西夏的藏传佛教》一文中涉及的类别,西夏译自藏文的佛教文献很多,准确细致的分类需要在更详实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参见史金波:《西夏的藏传佛教》,《藏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42页。
    1 王静如:《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载《西夏研究》(第1辑),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之八,1932年。
    2 聂鸿音:《西夏文藏传〈般若心经〉研究》,《民族语文》2005年第2期。按,最近胡进杉先生在第三届国际西夏学研讨会上提交《藏文〈心经〉两种夏译本之对勘研究》一文,这是目前所见藏夏对勘最为详细的一部作品。
    3 林英津:《西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年;《西夏语译〈尊胜经〉释文研究》,“西夏文明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圣彼得堡)”论文,2006年。
    4 孙昌盛:《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第四卷)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 弗鲁格:《汉文书籍的西夏刻本》,载孙伯君编《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二),民族出版社,2005年。
    6 孟列夫著,王克孝译:《黑水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按,孟列夫先生并未给“新译经文”进行明确的解释,既然为“新译”,定当有“旧译”,上述佛经在《汉文大藏经》中均未有收录,其中前4部有明确的西夏时期译经题记,后两部虽然未有译经题记,但施经题记均在西夏时期,其译成汉文当在此前。因此,孟列夫所说的“新译经文”显然是指已有翻译、西夏时期重新翻译的汉文佛经。府宪展先生则在孟列夫“新译经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西夏新译佛经”的概念,不过篇目稍有出入。需要注意的是,府先生又将《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圣大胜意菩萨经》纳入“疑经部”,而据沈卫荣先生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两部佛经的梵文本己不易找见,但其藏文本均可以在《藏文大藏经》中找见,显然将其视为“疑经”是不妥当的。府先生将《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等其他几部佛经归入密教部,这一划分应无疑义。
    7 沈卫荣:《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28页。
    1 史金波:《创建黑水城出土文献研究新的里程碑》,《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第87页。
     2 相关的考证参见王森:《释明代梵、藏、汉文〈法被图〉》,《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0-65页;Hoong Teik,Toh:Tibetan Buddhism in Ming China,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2004,pp.23-32.
    1 孙伯君:《真智译〈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为西夏译本考》,《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 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
    3 史金波:《最早的藏文木刻本考略》,《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
    4 戴忠沛:《西夏文佛经残片的藏文对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 为阅读方便,三部佛经在行文中分别简称为《功德宝集偈》、《大悲心经》及《尊胜经》。
    6 西夏文献中,还有一件篇幅短小的藏、汉合壁碑文——《黑水建桥碑铭文》。
    1 就译自汉文的佛经而言,黑水城文献还是保留了十几部西夏时期刊刻的汉文佛经,由于所见材料的限制,早期的佛经对译都没有注意或利用这方面的材料,而是选用了现存大藏经的相关版本。
     2 聂鸿音:《西夏译本〈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述略》,《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 罗炤:《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第4-36页。
    1 季羡林:《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原载《文化:中国与世界》(第四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又见《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564页。
     2 史金波:《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黑水城出土藏文文献简介》,“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会议论文,2008年。
     3 苏航:《西夏时期的〈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版本研究:以黑水城出土藏文文献XT16及相关藏、汉、西夏文文献为核心》,辽金西夏元古文献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北京),2008年。
     4 陈炳应:《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经译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5 荒川慎太郎:《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中西(亮)搜集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颂)断片》,《内陆亚西亚研究》18号,2003年。又见《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夏研究》(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3-418页。
     6 段玉泉:《甘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释》,载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二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2-109页。
     7 崔红芬:《英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叶考》,《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84-87页。
     8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4),《东洋史苑》第70、71号,龙谷大学东洋史学研究会,2008年,第1-24页。
     9 苏航上揭文。
     10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第34~43页。孙伯君:《西夏宝源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考略》,《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9-75页。
     11 Michail Piotrovsky:Lost Empire of the Silk Road—Buddhist Art from Khara Khoto(Ⅹ-Ⅻth Century),Milan:Elcta,1993.该书汉译本由许洋翻译,见《丝路上消失的王国——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
    1 #12
     2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4),第68-86页。
     3 史金波:《最早的藏文木刻本考略》,《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第75-76页。
     4 沈卫荣:《汉、藏文版〈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之比较研究——以俄藏黑水城汉文TK164、165号、藏文X67号文书为中心》,“第5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台北)”论文,2006年。
     5 林英津:《西夏语译〈尊胜经(Usnisa Vijaya Dharani)〉释文》,“西夏文明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圣彼得堡)”论文,2006年。
     6 段玉泉:《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再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7 陈炳应:《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经译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8 史金波:《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文物》1996年第10期,第 77~78页。
     9 #12
     10 段玉泉:《西夏文〈自在大悲心〉、〈胜相顶尊〉后序发愿文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81~85页。
     11 戴忠沛:《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残片补考》,《西夏学》(第二辑),第123~124页。
    1 王静如:《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西夏研究》(第一辑),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八,1932年,第181-250页。
     2 陈寅恪:《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序》,《西夏研究》(第一辑),第Ⅴ页。
    1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5),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2 说明:为方便比较,这里将西夏文、藏文的对译也一一呈现出来,每句第三行的汉文出自鲜卑宝源的汉译本,此汉译本连同右边所列藏文皆为房山云居寺所藏。每句之后括号标明的数字为其在该佛经中的出处,依次为品/偈/句。
    1 陈炳应:《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经译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按,陈先生在后来的一系列文章中参照TK164、165号将“长耶阿纳拏”改译为“(?)拶也阿难捺”。
     2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9-140页。
     3 史金波:《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文物》1996年第10期,第77~78页。
     4 #12
     5 范德康著,陈小强、乔天碧译:《拶也阿难捺:12世纪唐古忒的克什米尔国师》,载陈庆英、耿昇主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4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1-351页。
     6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第36页。
    1 林英津:《西夏语译〈尊胜经(Usnisa Vijaya Dharani)〉释文》,“西夏文明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圣彼得堡,2006)”论文。
     2 按,“(?)”字《掌中珠》以“乃”对音,而于汉文本此处西夏字当与“(?)褱赏则”之“则”相对。又《官阶封号表》中有“(?)”,无“(?)”,疑“(?)”为“(?)”形近之误。但“(?)”语音信息不全。
     3 汉文本原文如下:“诠教法师、番汉三学院并偏袒提点(?)褱美则沙门、鲜卑宝源汉译;/显密法师、功德司副使、(?)褱卧英沙门…/演义法师、路赞讹、(?)褱赏则沙门、遏啊难捺吃哩底梵译;/天竺大钵弥怛、五明显密国师、讲经律论、功德司正、(?)褱将沙门(?)拶也阿难捺亲执梵本证义;/贤觉帝师、讲经律论、功德司正、偏袒都大提点,(?)褱卧勒沙门、波罗显胜;/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皇帝 再详勘。”西夏文本与汉文本基本相同,但有几个地方需要说明,(1)汉文本中的“提点”,西夏文以“言-过-处”三字表示;(2)汉文本中“功德司副使”之“副使”,西夏文作“(?)”,二者于义难通,于音颇合。
     4 #12
    1 《俄藏黑水城文献》(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
    2 #12
    3 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4 段玉泉:《西夏文〈自在大悲心〉、〈胜相顶尊〉后序发愿文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81~85页。
    5 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405页。
    1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
     2 沈卫荣:《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3 陈炳应:《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经译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4 史金波:《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文物》1996年第10期,第77-78页。
     5 段玉泉:《西夏文〈自在大悲心〉、〈胜相顶尊〉后序发愿文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81-85页。
     6 戴忠沛:《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残片补考》,《西夏学》(第二辑),第123-124页。
    1 这一点可以通过夏译汉籍中的世俗作品进行比较,很容易发现两种译文的语言风格差别很大。
     2 方便的同时,佛经语言的这一特点容易给人一个错觉,以为西夏语文献的翻译、解读只要依着刊行的字典一一查对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样直接依靠字典的方法在处理另外一类佛经时,也就不管用了,何况世俗文献。
     3 事实上,笔者对这部西夏文佛经的关注也正是从汉文本开始的,也就是说我是循着汉文本的线索去找西夏文本的,这自然要更容易些。
    1 详见拙文《西夏文献〈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再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4),第25-29页。按,松泽博先生认为这两页都属于册页装,根据其提供的图版,笔者判断应该是经折装。
    1 陈炳应:《西夏人对活字印刷术的杰出贡献》,《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考略》,《西夏学》(第一辑),第69-75页。
     2 沈卫荣:《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27-28页。
     3 #12
     4 史金波:《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文物》1996年第10期,第77-78页。
     5 林英津:《西夏语译〈尊胜经(Usnisa Vijaya Dharani)〉释文》,“西夏文明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圣彼得堡)”论文,2006年。
     6 #12
    1 林英津文中的标号为№7592a(4078),根据她的叙述,№7592a号与4078号极为相似,但从其描述来看,应该是两个不同的编号、不同的版本,克恰诺夫叙录正是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开叙说,二者版面幅宽也有很大差别,一为12×7cm,一为15.5×8cm。
     2 此本以“(?)thji~2”对梵文ma音,相当的汉字为“麻”,傅图藏本作“(?)mja~2”。
     3 克恰诺夫叙录中只有№7592号,林英津女士将其一分为二是对的,因为要分开,我不敢直接采用叙录中№7592号幅面的数据。不过这一件我以为与6909号很可能是同一版本。
     4 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收藏的西夏文献至今亦未刊布,具体收藏情况可参看林英津《简论西夏语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西夏学》(第一辑),第61-63页。林文的介绍多无编号,也没有幅面的介绍。
     5 在林英津女士直译的基础上本文将这段文字试译如下:“为利父母及法界众生,杨慧崇 谨施;助缘施者清信弟子杨宝幢;引面写者前笔授李阿显;刻字者马宝和。”
     6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4),第48-52页。
    1 据季羡林先生《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一文载,汤山明博士的相关著作有:(1)A Grammar of the Praj(?)a paramita-ratna-guna-samcaya-gatha(Sanskrit Recension A),Faculty of Asia Studies in association with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Canberra 1973;(2)Praj(?)a-paramita-ratna-guna-samcaya-gatha(Sanskrit Recension 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2 季羡林:《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见《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
     3 罗炤:《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4 陈炳应:《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经译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5 荒川慎太郎:《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中西(亮)搜集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颂〉断片》,见《西夏研究》(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3-418页。
     6 段玉泉:《甘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释》,《西夏学》(第二辑),第102-109页;《中国藏西夏文文献未定名残卷考补》,《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50页。
     7 崔红芬:《英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叶考》,《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4),《东洋史苑》第70、71号,龙谷大学东洋史学研究会,2008年,第1-24页。
     9 苏航上揭文。
    1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载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6-451页。
     2 白滨:《元代西夏一行慧觉法师辑汉文〈华严忏仪〉补释》,《西夏学》(第一辑),第78页。
     3 [明]宋濂等撰:《元史·太祖本纪》,中华书局,1997年,卷1,第14页。
     4 相关的记载还有多处,如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中有“西壁(鲜卑)土情”、“西壁(鲜卑)小狗铁”; 《明代西夏文经卷石幢》中出现有“鲜卑氏”七人。
     1 参见史金波:《〈西夏译经图〉解》,原载《文献》(第1辑),1979年;后收入《史金波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300页。
     2 罗炤:《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第8页。
     3 史金波:《西夏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87-588页。
     4 聂鸿音:《西夏文〈贤智集〉考释》,《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第46-48页。
    1 荒川 慎太郎:《西夏文〈金刚经〉の研究——言语学的研究·校订テキスト·译注》(博士论文),2002年,第39页。
     2 #12
     3 #12
    1 孟列夫著,王克孝译:《黑水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第34-43页。孙伯君:《西夏宝源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考略》,《西夏学》(第一辑),第69-75页。
     3 此据后一《叙录》,见《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附录”部分。
     4 谢继胜:《西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9-100页。
    1 孟列夫著,王克孝译:《黑水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第153页。
    1 罗炤:《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第7页。
    2 季羡林:《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第564-565页。
    1 史金波:《最早的藏文木刻本考略》,《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第75-76页。
     2 沈卫荣:《汉、藏文版〈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之比较研究——以俄藏黑水城汉文TK164、165号、藏文X67号文书为中心》,第12页。
    1 沈文两本皆作cig,误;白井、松泽作gcig,是。
     2 原文作gcig,白井、松泽依原文录;沈文作bskal ba,当依北京本改,甚是。按,bskal ba意为“劫”,与夏、汉文本皆合,skal ba意“勘、勘任”,当有脱文。
     3 松泽作'bum pharag,误。
     4 沈文作'byung bar'gyur,当依北京版误。不过其在脚注中己指明,“对照汉文相应处作‘超越[生死重罪]’,则知此当作'byang bar'gyur,意为‘除净’。”此说甚是。
     5 原文不误,但沈先生据北京版作rig sngags,指出“与thugs rje chen po'i rig sngags”对应的汉文作‘大悲咒’,故此应当作rig sngags,意为“明咒”。然考西夏文,此应为“种咒”,而非“明咒”,故rigs sngags(种咒)不误。
    1 Michail Piotrovsky:Lost Empire of the Silk Road—Buddhist Art from Khara Khoto(Ⅹ-Ⅻth Century),Milan:Elcta,1993.该书汉译本由许洋翻译,见《丝路上消失的王国——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
    1 史金波:《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黑水城出土藏文文献简介》,“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会议论文,2008年。
    2 Lev Savitsky则提出“此手抄本的跋中都没有题及作者”。由于无法得到原件和照片,暂时不知道二者谁对谁错。
    3 此为29品第10偈,北京版作reg dang'dod yon lnga la mngon par brtson gyur kyang。
    1 房山本原作sems dpa',此对梵文本的cetana,西夏文、汉文本分别以“(?)“行”对。又,梵、夏、汉同样的对应条件下,(01/10/2)条作sems pa,(08/04/2)条作sems dpar。此暂按(01/10/2)条处理。
     2 梵文本为第九偈。
     3 季羡林:《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第561页。
    1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1),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1册,第664页上栏。
    1 《大智度论》(卷18),载《正续大藏经》第8册,第376页上栏。
    1 班固:《汉书》(卷100上),中华书局,1983年,第04226页。
    1 《俱舍论》(卷14),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9册,第76页下栏。
    1[日]榊亮三郎:《翻译名义大集》(下),京都大学,1925年,第594页。
    1 此行残缺部分据英藏2939号补。
    2 《俱舍论》(卷1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册,第835页下栏。
    1 《成唯识论述记》(卷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3册,第269页。
    1 聂鸿音:《俄藏5130号西夏文佛经题记研究》,《中国藏学》2002年第1期,第51页。
    1 西田龙雄:《西夏语の研究:西夏语の再构成と西夏文字の解读》(Ⅱ),座右宝刊行会,1966年,第562-565页。
    1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天理图书馆所藏西夏语佛典(2)》,《龙谷史坛》(总第103、104号)1994年,第170页。
     2 林英津:《西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2006年,第74页。
     3 聂鸿音:《西夏文藏传〈般若心经〉研究》,《民族语文》2005年第2期,第24页。
    1 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84页。
    2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3 黄月圆:《复合词研究》,《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2期,第4页。
    1 聂鸿音:《西夏的佛教术语》,《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 孙昌盛:《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第四卷)研究》,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6年。
    1 班固:《汉书》(卷100上),第04226页。
    1 L.W.Van der Kuijp,“Jayananda.A Twelfth Century Guoshi from Kashimir among the Tangut”,Central Asiatic Journal 37/3-4,1993,pp188-199;汉译本见陈小强、乔天碧译:《拶也阿难捺:12世纪唐古忒的克什米尔国师》《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4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1-351页。
    1 #12
    1 西田龙雄:《西夏文华严经》vol.3,京都:京都大学文学部,1977年。
     2 林英津:《西夏语译〈尊胜经(Usnisa Vijaya Dharani)〉释文》,“西夏文明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圣彼得堡)”论文,2006年。
     3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考略》,《西夏学》(第一辑),第73-74页。
     4 史金波:《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第77页。
    1 史金波:《西夏出版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2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考》,第37页。
     3 沈卫荣:《汉、藏文版〈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之比较研究——以俄藏黑水城汉文TK164、165号、藏文X67号文书为中心》,第7、17页。
     4 沈卫荣:《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34页。
    1 杨富学,陈爱峰:《西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以黑水城出土文献为中心》,《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9页。
     2 罗炤:《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第7页。
    1 《俱舍论》卷1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9册,第62页中栏。
    1 孙昌盛:《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第四卷)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按,这里与藏文lo tsa ba(译师)相应的西夏文作“(?)”、《功德宝》、5130号分别作“(?)”、“(?)”,前一音节选字皆有所差别。
     2 聂鸿音:《俄藏5130号西夏文佛经题记研究》,《中国藏学》2002年第1期,第51页。
     3 季羡林:《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第561页。
    1 西田龙雄:《西夏文华严经》(卷3),第42页。按,此藏文本为《西藏文大藏经》收,见北京版No.0891,德格版No.0225。
    1 #12
    2 同上,p486-487。
    3 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中国藏西夏文献》,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2007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黑水城文献》第4-1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000年。
    英国国家图书馆、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英藏黑水城文献》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法藏敦煌西夏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房山云居寺藏汉合璧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影印件。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即《玄应音义》),《四部丛刊》本,中华书局,1980年。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即《慧琳音义》),《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4,(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72年。
    [西夏]骨勒茂才:《番汉合时掌中珠》(甲种本),载《俄藏黑水城文献》(1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62年。
    [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62年。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5),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聂历山:《西夏语文学》,《西夏研究》(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李范文:《同音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范文:《西夏语比较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史金波:《文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龚煌城:《西夏语言文字研究论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
    [日]西田龙雄:《西夏文华严经》Ⅲ,京都大学文学部,1977年。
    [日]西田龙雄:《西夏语の研究:西夏语の再构成と西夏文字の解读》(Ⅱ),座右宝刊行会,1966年。
    [俄]孟列夫著,王克孝译:《黑水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林英津:《西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年。
    #12
    [俄]比奥特罗夫斯基编,许洋主译:《丝路上消失的王国——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
    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孙伯君:《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
    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
    史金波:《西夏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谢继胜:《西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弗鲁格:《汉文书籍的西夏刻本》,载《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
    王国维:《元刊本西夏文华严经残卷跋》,载《观堂林集》(4),中华书局,1959。
    周叔迦:《馆藏西夏文经典目录》,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2年。
    王静如:《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载《西夏研究》(第1辑),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之八,1932年。
    陈寅恪:《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序》,《西夏研究》(第1辑),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八,1932年。
    史金波:《〈西夏译经图〉解》,《文献》1979年第1期。
    史金波:《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史金波,王菡,全桂花,林世田:《国内现存出土西夏文献简明目录》,《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2002年。
    史金波:《西夏的藏传佛教》,《藏学研究》2002年第1期。
    史金波:《创建黑水城出土文献研究新的里程碑》,《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戈尔巴乔娃、克恰诺夫著,白滨译:《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资
    料组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3辑),1978年。
    罗炤:《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季羡林:《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
    白滨:《宁夏灵武出土西夏文献探考》,《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聂鸿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频那夜迦经〉考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聂鸿音:《西夏文藏传〈般若心经〉研究》,《民族语文》2005年第2期。
    聂鸿音:《西夏译本〈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述略》,《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聂鸿音:《西夏的佛教术语》,《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胡进杉:《藏文〈心经〉两种夏译本之对勘研究》,第三届国际西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
    王森:《释明代梵、藏、汉文〈法被图〉》,《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
    Hoong Teik,Toh:Tibetan Buddhism in Ming China,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2004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考略》,《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孙伯君:《真智译〈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为西夏译本考》,《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荒川慎太郎:《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中西(亮)搜集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颂〉断片》,《内陆亚西亚研究》18号,2003年。又见《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夏研究》(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3-418页。
    #12
    史金波:《最早的藏文木刻本考略》,《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
    沈卫荣:《汉、藏文版〈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之比较研究》,“第5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台北,2006)”论文。
    林英津:《西夏语译〈尊胜经(Usnisa Vijaya Dharani)〉释文》,“西夏文明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圣彼得堡,2006)”论文。
    段玉泉:《管主八施印〈河西字大藏经〉新探》,《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段玉泉:《甘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释》,《西夏学》(第2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段玉泉:《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再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段玉泉:《西夏文〈自在大悲心〉、〈胜相顶尊〉后序发愿文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天理图书馆所藏西夏语佛典(2)》,《龙谷史坛》第103、104号,1994年。
    松泽博:《敦煌出土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4),《东洋史苑》第70、71号,龙谷大学东洋史学研究会,2008年。
    沈卫荣:《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陈炳应:《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经译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陈炳应:《西夏人对活字印刷术的杰出贡献》,《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史金波:《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文物》1996年第10期。
    #12
    #12
    戴忠沛:《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残片补考》,《西夏学》(第2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范德康著,陈小强、乔天碧译:《拶也阿难捺:12世纪唐古忒的克什米尔国师》,载陈庆英、耿昇主编《国
    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4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林英津《简论西夏语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黄月圆:《复合词研究》,《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2期。
    崔红芬:《英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叶考》,《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杨富学,陈爱峰:《西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以黑水城出土文献为中心》,《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荒川慎太郎:《西夏文〈金刚经〉の研究——言语学的研究·校订·译注》,东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韩小忙:《西夏文正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孙昌盛:《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第四卷)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戴忠沛:《西夏文佛经残片的藏文对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李范文:《夏汉字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张怡蓀:《藏汉大辞典》,民族出版社,1993年。
    [日]榊亮三郎:《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京都大学,1925年。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