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间借贷是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核心。闽西区域民间借贷历史悠久。清至民国,闽西民间借贷的产生是闽西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由于农民贫困化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使闽西乡村社会经常性地产生救急、融通需求的必然要求。可见,闽西民间借贷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民间借贷在闽西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私有制条件下,地主、商人和富裕人家等社会阶层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诸如实物和银钱)。由于求利冲动的驱使,这些社会阶层往往将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用于谋利,追求高额借贷利率,高利借贷于是产生。闽西借贷体系中总是存在着畸高利率,而且为了顾及出贷实物与资金的安全,由营利阶层所主导,推动着民间借贷形式从无抵押借贷发展为抵押借贷、民间典当等形式,在借贷制度设计上越来越有利于营利阶层。但是中国传统社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无论朝代如何更替,阶级共存、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都被传承了下来,在这一理念支配下所形成的乡族关系对营利阶层的求利冲动产生着直接的、持久有效的制约。得益于乡族关系的直接制约,闽西乡村不仅无息借贷、优惠利率借贷大量存在,而且也存在着多种体现互助周恤的借贷形式,诸如无息、低息普通借贷、抵押借贷和合会等。闽西民间借贷的运行始终是出贷方求利冲动和其冲动受着各种社会力量制约矛盾运动的结果。闽西民间借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he folk debit and credit is the cor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economy.Thefolk debit and credit in the West Fujian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From the Qing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production of the folk debit and credit in the WestFujian country wa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West Fujian country commodityeconomy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West Fujian country societyregularly to produce help in an emergency and allow temporary credit demand becauseof the influence of the farmer pauperization and other social factors.Therefore,theproduction of the folk debit and credit has its objective necessity.The folk debit andcredit in the West Fujian country has continuously been playing the vital role whichcannot be substituted.Under the private ownership,the people from the followingclasses,that is,landlords,merchants and the wealthy and so on grasp the massive socialresources (such as material objects and money).In order to make more profits,thesepeople often make full use of the social resources which they grasp to get high interestrate by lending money.Thus,high interest rate by lending money is produced,resultingin the long-term existence of unbalanced interest rate in interest rate system in the WestFujian country.Moreover,taking the materials and the fund security into consideration,these people guide and push the form development from lending without mortgage tothat with mortgage or pawn and so on.It is more and more advantageous for thesepeople in designing the system of lending money.B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isnot one that is purely based on antagonism.However the dynasty changes,the values ofcoexistence of social classes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have beenpassed down.The township race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the values has direct,lastingand effective restriction to those people's impulse to make profit.Benefiting the directrestric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ownship race,in villages of the West Fujian countrynot only the preferential benefit interest rate of lending money massively exists,but alsovarious forms of lending money embodying the cooperation and sympathy with eachother exist,such as no interest,low interest,ordinary lending money,lending moneywith mortgage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fering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and so on.Ina word,the operation of the folk debit and credit in the West Fujian country isthroughout the result of the people's impulse from those classes seeking for profit andtheir impulse restricted by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strength.So theresearch into the folk debit and credit in villages of the West Fujian has an importantrealistic meaning.
引文
①王宗培:《中国之合会》,第2-3页。
    ②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
    ③王一桂:《我国农业金融组织概况及其繁荣方法》,《农林新报》第18期,1935年6月21日。
    ④郑林宽:《福建省之农村金融》,福建省农业改进处编印《农业经济研究丛刊》1936年9月第8号,第7页。
    ⑤王宗培:《中国之合会》,第6页。
    ⑥参见柯荣柱:《作为保险机制的互助会:标会、摇会及其效率比较——完全和不完全借贷市场》,《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2期,第309页。
    ⑦单强:《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⑧参见雷文平:《试论台湾“合会”在两岸经贸交往中的作用》,《台湾研究》1995年第4期。
    ⑨史江:《宋代经济互助会社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97页。
    ⑩徐畅:《“合会”论述》,《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①麻国庆:《“会”与中国传统村落社会》,《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第10页。
    ②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
    ③昝金生:《论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④张介纯:《浙东地区清代的民间金融组织——钱会》,《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⑤孙少柳、孙中民:《民国合作社组织与近代乡村社会转型》,第69页。
    ⑥陈峥、刘启强:《民国时期广西农村常见合会种类及特点》,《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04页。
    ⑦吕利、曹云飞:《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合会——(1900-1948)法制史的角度》,《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⑧李文治、章有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77、529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②余椿寿:《高利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农林新报》第13卷第14期,1936年。
    ③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72页。
    ④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4页、94页、201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01页。
    ⑥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第383页。
    ⑦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58页。
    ①孔经纬:《中国近百年经济史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6-37页。
    ②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第542页。
    ③王廷元:《徽州典商述论》,第18页。
    ④果鸿孝:《清代典当业的发展及作用》,第48页。
    ⑤彭文宇:《清代福建田产典当研究》,第88页。
    ⑥刘秋根:《关于中国古典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编》,第17页。
    ⑦徐畅:《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特点简述》,第48页。
    ⑧徐迎冰:《中国早期的信用和信用业》,《南方金融》1982年第7期,第32页。
    ⑨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第62页。
    ⑩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第124页。
    11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第227页。
    ①韦庆远:《档房论史文编》,第35-36页。
    ②常梦渠、钱椿涛:《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③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第296页。
    ④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第186页。
    ⑤刘秋根:《关于明代高利贷资本利率的几个问题》,第136、139页。
    ⑥张忠民:《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高利贷与社会再生产》,第146页。
    ⑦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第46-47页。
    ⑧李文治、章有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538-539页。
    ①余椿寿:《高利贷之概况》,《农林新报》第19卷,1935年7月1日。
    ②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农经科:《农情调查》第11期,1935年11月。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41-42页。
    ④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第32023页。
    ⑤郑林宽:《福建省之农村金融》。
    ⑥吕竹:《平民金融漫谈》,《金融日报》1947年2月17日。
    ⑦叶显恩、谭棣华:《略论明清珠江三角洲的高利贷资本》,明清广东省社会经济研究会:《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第177页。按,高利贷属民间借贷畸形发展的一种形式,合会属互助信用形式,所以没有被纳入高利贷资本经营形式范畴
    ⑧李三谋、方配贤:《民国农村高利贷与土地兼并》,第165页。
    ⑨刘秋根:《论清代前期高利贷资本的活动形式》,《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①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
    ②高石钢:《民国时期西北农村高利贷行为分析》,第90页。
    ③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第58-59页。
    ④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第47页。
    ⑤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第187页。
    ⑥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近代赣闽边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⑦孙少柳、孙中民:《民国合作社组织与近代乡村社会转型》,第69页。
    ⑧高媛:《民国时期银行业对安徽农村金融的调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63页。
    ⑨曾维君:《略论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利率演变趋势》,第77页。
    ①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第544页。
    ②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第1119页。
    ③刘秋根:《试论两宋高利贷资本利息问题》,第30页。
    ④刘秋根:《关于明代高利贷资本利率》,第137-139页。
    ⑤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第204页。
    ⑥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第61页。
    ⑦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第235页。
    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7页。
    ⑨包超时:《我国农民之借贷利率问题》,《钱业月报》第16卷第7号,1936年7月15日。
    ⑩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第76-77页。
    ①郑庆平:《中国近代高利贷资本及其对农民的盘剥》,《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第4期,第51页。
    ②陆国香:《湖南农村借贷之研究》,第17页。
    ③李文治、章有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540页。
    ④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1页。
    ⑤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第68页。
    ⑥刘秋根:《试论两宋高利贷资本利息问题》,第25页。
    ⑦汪崇筼:《徽州典当业研究中的三个可能的误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33页。
    ⑧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第61页。
    ⑨陈鸿钧、李克义:《广州的当铺和典当业》,《岭南文史》2004年2期,第54页。
    ⑩王廷元:《徽州典商论述》,第19页。
    ①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172页。
    ②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第199-200页。
    ③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第78-79页。
    ④张忠民:《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高利贷与社会再生产》,第144页。
    ⑤周玉英:《从文契看清代福建民间借贷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6页。
    ⑥刘秋根:《关于明代高利贷资本利率》,第139页。
    ⑦曾维君:《略论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利率演变趋势》,第80页。
    ⑧李文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540页。
    ⑨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第148页。
    ⑩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91页。
    ①彭文宇:《清代福建田产典当研究》,第88页。
    ②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170页。
    ③沈炳尧:《清代浙江金衢严乡村借贷的资本研究》,第127页。
    ④徐汉峰:《浅析〈儒林外史〉中的借贷利息与了债方式》,《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58页。
    ⑤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17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第674-675页。
    ①刘秋根:《关于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编》,第12页。
    ②刘兴唐:《唐代之高利贷事业》,《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10期,1935年。
    ③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45573页。
    ④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第74页。
    ⑤陈翰笙:《陈翰笙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第98页。
    ⑥许涤新:《农村破产中的农民生计问题》,《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号。
    ⑦王赓唐、张震:《试析解放前无锡农村的借资本》,茅家琦、李祖法编:《无锡近代经济发展论坛》,第178页。
    ⑧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第544页。
    ①韦庆远:《档房论史文编》,第38页。
    ②郭蕴静:《略论清代商业政策和商业发展》,《史学月刊》1987年第1期,第35页。
    ③刘三谋、李震、刘德雄:《近代农村传统的资金借贷》,《古今农业》1998年第4期,第54-55页。
    ④周劲思、王元琪:《浅论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高利贷问题》,《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39页。
    ⑤高媛:《民国时期银行业对安徽农村金融的调剂》,第63页。
    ⑥陈峥:《民国时期瑶族预卖借贷与赊借贷》,《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349页。
    ⑦陈峥、黄馨莹:《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预卖作物探析》,第78页。
    ⑧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第927页。
    ⑨费孝通:《江村经济》,第130、195页。
    ⑩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195页。
    11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第73页。
    12孔经纬:《中国近百年经济史纲》,第37页。
    ①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第1116页。
    ②彭文宇:《清代福建田产典当研究》,第88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41页。
    ④戴斌武:《民国时期贵州农村高利贷盛行原因分析》,《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第67页。
    ⑤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第35-36页。
    ⑥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第1126页。
    ⑦余椿寿:《高利贷之概况》, 1935年7月1日。
    ⑧王寅生:《高利贷资本论》,《中国农村》1934年第1卷第5期。
    ⑨刘三谋、李震、刘德雄:《近代农村传统的资金借贷》,第60页。
    ①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第1127-1128页。
    ②黄冕堂:《清史治要》,第461页。
    ③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第78-79页。
    ④沈炳尧:《清代浙江金衢严乡村借贷的借本研究》,第123页。
    ⑤费孝通:《江村经济》,第196、201页。
    ①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第62-64页。
    ②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第11页。
    ③刘秋根:《关于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编》,第12页。
    ④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第823页。
    ⑤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第52页。
    ⑥单强:《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第54页。
    ⑦麻国庆:《“会”与中国传统村落社会》,第9页。
    ⑧刘五书:《历史变迁与民间高利贷》,《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第115页。
    ⑨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191-192页。
    ①高石钢:《民国时期西北农村地区农户高利借贷行为分析》,第93页。
    ②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第210、184页。
    ③张忠民:《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高利贷与社会再生产》,第147页。
    ④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第785页。
    ⑤王秀峰:《信用之分析》,《钱业月报》第16卷第8号,1936年8月15日。
    ⑥徐迎冰:《中国早期的信用和信用业》,第32页。
    ⑦“社评”:《金融业务之信用原则》,《金融日报》1947年7月12日。
    ①徐畅:《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特点简述》,第49页。
    ②【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美]马孟若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81页。
    ④【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移》,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29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99页。
    ①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39页。
    ②【美】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③彭文宇:《清代福建田产典当研究》,第79页。
    ④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263页。
    ⑤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第101页。
    ⑥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263页。
    ⑦徐畅:《高利贷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关系新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浙、皖三省农村为中心》,第197页。
    ①郑林宽:《福建省之农村金融》,第7页。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移》,第271页。
    ③陈支平:《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光明日报》2008年8月25日。
    ④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21页。
    ①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81页。
    ②【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9页。
    ③陈支平、张先清:《读史为文廿余载——陈支平教授访谈录》,第12页。
    ①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8页。
    ①按,福建省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始于民国后期,1934年10月设立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俾专司统计调查之责。”陈仪:《序》,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福建省统计年鉴》,1936年。
    ②《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1996年12月,第267页。
    ③伍洪祥:《伍洪祥回忆录》,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第1、2、16页。
    ①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②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善崇公光绪三年“分关序”。
    ③宁化县《天水邱氏家谱》(民国三十年重修)《太学生受璜公传》,宁化县档案馆藏。
    ④陈一堃修、邓光瀛纂: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二《乡行上》。
    ⑤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2000年)第19辑, 第309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7年)总第8辑,第73页。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③大溪游氏家族修谱委员会编:《永定广平游氏族谱》,1999年,第55页。
    ④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二《乡行上》。
    ⑤宁化县《天水邱氏家谱》(民国三十年重修)《诏廷姻翁行略》,宁化县档案馆藏。
    ⑥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2000年)第19辑,第309-310页。
    ①陈佐立:《从文契看“康乾盛世”中福建农民经济》,《福建史志》2001年第4期,第59页。
    ②【清】李世熊修纂:《宁化县志》,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3页。
    ③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741页。
    ④【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六,九。
    ⑤陈一堃修、邓光瀛纂: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①上杭县蛟洋乡《杭砂丘氏族谱》(民国修)卷首上《序》。
    ②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275页。
    ③《张鼎丞传》编写组编著:《张鼎丞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④【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六,八。
    ⑤【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七,十四。
    ⑥【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六,九。
    ⑦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2页。
    ⑧林善庆主修、王琼纂:民国《清流县志》卷二《地理志》。
    ⑨黄恺元主修、邓光瀛总编纂:民国《长汀县志》卷十八《实业志》。
    ⑩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首全册《乡俗》。
    11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866页。
    12徐元龙主修、张超南总纂:民国《永定县志》卷六《土壤志》。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十《田赋志》。
    ②《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福建省例》(上册),台湾大通书局印行。
    ③民国档案:“请求减免赋税”,全宗号3,案卷号424,连城县档案馆藏。
    ④王直:《王直回忆录》,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⑤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一辑),1981年12月,第79页。
    ⑥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52页。
    ⑦民国《清流县志》卷十四《交通志》。
    ⑧【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六,八。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8年)总第9辑,第31页。
    ②戴一峰:《环境与发展:二十世纪上半期闽西农村的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5页。
    ③【清】方履篯修、巫宜福纂:道光《永定县志》卷十九《艺文志(下)》。
    ④兰雪花:《清代福建粮食市场论述(1646-1840)》,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2006级硕士论文,第19页。
    ⑤张汉等修、丘复等纂:民国《上杭县志》卷十一《水利志》。
    ⑥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0年)第9辑,第45页。
    ⑦【美】王业键:《十八世纪福建的粮食供需与粮价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70页。
    ⑧民国《清流县志》卷六《赋税志》。
    ⑨【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六,八。
    ⑩【清】李世熊修纂:《宁化县志》,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第213页。
    11民国《清流县志》卷六《赋税志》。
    12宁化县《天水邱氏家谱》(民国三十年重修)《诏廷姻翁行略》,宁化县档案馆藏。
    13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乡行补遗》。
    ①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下册《颂赞匾额》。
    ②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第50页。
    ③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1996年,第174页。
    ④黎彩彰等修、黎景曾、黄宗宪等纂:民国《宁化县志》卷四《书院》。
    ⑤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第300页。
    ⑥转引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362页。
    ⑦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365页。
    ⑧【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八,十九。
    ⑨【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八,十九-二十。
    ⑩铁道部业务司调查科编:《铁道部经济丛书京粤线福建段经济调查报告书》,1924年。
    11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157页。
    ①宁化县《余氏祖班族谱》(民国修)《素轩公传》,上杭县族谱馆藏。
    ②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五中册《尚义》。
    ③参见陈支平:《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第214页。
    ④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⑤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12页。
    ⑥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上谕》。
    ①【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一,十九。
    ②民国《上杭县志》卷卅六《杂录》。
    ③【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五,十一。
    ④福建永定抚市黄氏族谱修谱理事会修编:《黄氏族谱》(1998年)第二卷《家训十五条》。
    ⑤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30页。
    ⑥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二《赋税志》。
    ⑦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二《赋税志》。
    ⑧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11页。
    ⑨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11页。
    ⑩汀州康咏步崖甫著:《漫斋诗稿·续集》,1994年11月重刊,第96页。
    11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867页。
    ①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345页。
    ②《乾隆朝圣训》)卷208,第1页。
    ③乾隆《汀州府志》卷四十一《艺文三》。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十《田赋志》。
    ②转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0页。
    ③民国《宁化县志》卷四《书院》。
    ④《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291页。
    ⑤【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六,九。
    ⑥民国《清流县志》卷十七《庙祀志》。
    ⑦长汀县宣和乡升星村《渤海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志时变》。
    ⑧民国《上杭县志》卷十一《水利志》。
    ⑨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六《义行传》。
    ①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0年)第9辑,第51页。
    ②长汀县宣和乡升星村《渤海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胜荒说》。
    ③民国《宁化县志》卷十七《循吏》。
    ④民国《上杭县志》卷十二《杂志》。
    ⑤民国《永定县志》卷一《大事志》。
    ⑥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0年)第9辑,第52页。
    ⑦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5页。
    ⑧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76页。
    ⑨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76页。
    ⑩民国《上杭县志》卷卅六《杂录》。
    11民国《武平县志》卷六《户口志》。
    12长汀县宣和乡升星村《渤海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志时变》。
    ①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0年)第9辑,第47-48页。
    ②民国《长汀县志》卷十七《礼俗志》。
    ③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24页。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8年)总第9辑,第31页。
    ⑤民国《清流县志》卷二十《风俗志》。
    ⑥乾隆《汀州府志》卷六《风俗》。
    ⑦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⑧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⑨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⑩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六《义行传》。
    ①谢耀承:《两箱谱契维系两岸亲情》,《客家纵横》1997年第4期,第36页。
    ②契据永定县下洋镇洋背村谢耀承保存。
    ③契据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群收藏。
    ①契据永定县下洋镇洋背村谢耀承保存。
    ②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福建省统计年鉴》,第20页。
    ③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2辑,第119页。
    ①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页。
    ②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63页。
    ③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1982年10月,第108页。
    ④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8页。
    ⑤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1982年7月,第99页。
    ①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89页。
    ②民国档案:“债务纠葛”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35,宁化县档案馆藏。
    ③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7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④民国档案:“杨焕星关于债务一案”卷,全宗号106,案卷号21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第四区灵塘、塘前、吴家乡有关土改、土整工作的计划、方案、简报、总结”卷,全宗号1,案卷号78,清流县档案馆藏。
    ⑥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6页。
    ⑦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373页
    ⑧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第50页。
    ⑨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08页。
    ⑩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77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7年)总第8辑,第75页。
    ②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65页。
    ③民国档案:“有关公审地、富、反的工作方案、总结、报告、逮捕坏人名单”卷,全宗号1,案卷号44,清流县档案馆藏。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51页。
    ⑤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第5页。
    ⑥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54页。
    ⑦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51页。
    ⑧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51页。
    ⑨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1143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0页。
    ②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52页。
    ③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7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32页。
    ②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1-72页。
    ③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④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⑤王直:《王直回忆录》,第3页。
    ⑥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4页。
    ⑦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31页。
    ⑧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08页。
    ⑨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36页。
    ①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48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第37页。
    ②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1页。
    ③上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编:《上杭文史资料》(1998年)总第13辑,第77页。
    ④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32页。
    ⑤契据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吴来星保存。
    ①契据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吴来星保存。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123页。
    ③民国档案:“求偿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7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④民国档案:“关于民户请减免各项捐税”卷(一),全宗号3,案卷号9,清流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赖八妹湿谷纳税”卷,全宗号8,案卷号279,上杭县档案馆藏。
    ①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6年)第15辑,第158页。
    ②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166页。
    ③民国档案:“关于金融、交通概况调查表”卷,全宗号87,案卷号12清流县档案馆藏。
    ④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38页
    ⑤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983页。
    ⑥民国档案:“请求减免赋税”卷,全宗号3,案卷号424,连城县档案馆藏。
    ⑦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9页。
    ⑧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823页。
    ⑨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144页。
    ⑩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32-133页。
    ①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372页。
    ②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③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38页。
    ④王直:《王直回忆录》,第2页。
    ⑤民国档案:“金融调查”卷,案卷号74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⑥《张鼎丞传》编写组编著:《张鼎丞传》,第29页。
    ⑦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362页。
    ⑧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95页。
    ⑨民国《长汀县志》卷十八《实业志》。
    ⑩民国档案:“上杭县三十四年度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11民国《宁化县志》卷十《实业志》。
    12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40页。
    ①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一辑),第79页。
    ②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8页。
    ③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定县志》,第15。
    ④民国档案:“关于机械手工业调查”卷,全宗号3,案卷号15,连城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关于机械手工业调查”卷,全宗号3,案卷号15,连城县档案馆藏。
    ⑥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37页。
    ⑦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56页。
    ⑧民国《永定县志》卷十九《实业志》。
    ⑨民国《武平县志》卷六《户口志》。
    ⑩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372页。
    ①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6年)第15辑,第158页。
    ②王直:《王直回忆录》,第3页。
    ③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32-133页。
    ④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251页。
    ⑤戴一峰:《环境与发展:二十世纪上半期闽西农村的社会经济》,第5页。
    ⑥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208页。
    ⑦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室:《福建经济发展简史》,第91页。
    ①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108页。
    ②民国档案:“关于禁止苛捐杂税、赋税禁止走私”卷,全宗号3,案卷号106,连城县档案馆藏。
    ③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46页。
    ④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6年)第15辑,第158页。
    ⑤转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册),第418页。
    ⑥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14页。
    ⑦民国《武平县志》卷六《户口志》。
    ①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3页。
    ②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634页。
    ③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546页。
    ④民国档案:“上杭县三十四年度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⑤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720页。
    ①明溪县枫溪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枫溪区志》,1987年10月,第229页。
    ②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6年)第15辑,第158页。
    ③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光绪叁拾四年岁次戊申春立账本”。
    ④民国档案:“求偿债务调解”,全宗号106,案卷号37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赎典调解”,全宗号106,案卷号68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⑥民国档案:“关于民户请减免各项捐税”卷(一),全宗号3,案卷号9,清流县档案馆藏。
    ⑦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32页。
    ①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89页。
    ②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67页。
    ①民国档案:“第四区灵塘、塘前、吴家乡有关土改、土整工作的计划、方案、简报、总结”卷,全宗号1,案卷号78,清流县档案馆藏。
    ②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五中册之《尚义》。
    ③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福建省农村调查》(内部资料),1952年12月,第114页。
    ④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276页。
    ⑤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8页。
    ⑥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0页。
    ⑦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著:《闽西人民革命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⑧福建省政府(民国)统计室:《统计月刊》三卷三期,《上杭县概况初步调查》第20页。
    ⑨中共武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武平人民革命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4页。
    ⑩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44页。
    ①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5-6页。
    ②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74页。
    ③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41页。
    ④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32页。
    ⑤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一辑),第164页。
    ⑥中共武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武平人民革命史》,第3页。
    ⑦民国档案:“关于禁止苛捐杂税、赋税禁止走私”卷,全宗号3,案卷号106,连城县档案馆藏。
    ⑧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42页。
    ⑨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11页。
    ⑩民国档案:“关于国民经济状况调查”卷,全宗号3,案卷号70,连城县档案馆藏。
    11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166页。
    12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51页。
    13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73页。
    14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144页。
    ①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144页。
    ②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157页。
    ③民国档案:“关于黄兆吉伪造租约”卷,全宗号8,案卷号315,上杭县档案馆藏。
    ④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144页。
    ⑤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78页。
    ⑥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14页。
    ①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11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12页。
    ③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42页。
    ④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一辑),第98-99页。
    ⑤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06页。
    ⑥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4页。
    ⑦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06页。
    ①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11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12页。
    ③民国档案:“关于禁止苛捐杂税、赋税禁止走私”卷,全宗号3,案卷号106,连城县档案馆藏。
    ①《连城人民革命史》编写组:《连城人民革命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②《张鼎丞传》编写组编著:《张鼎丞传》,第24页。
    ③《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290页。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44页。
    ⑤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7页。
    ⑥民国《清流县志》卷之五《户口志》。
    ⑦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222页。
    ⑧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8页。
    ①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7页。
    ②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208-209页。
    ③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62-163页。
    ④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07-32008页。
    ①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30页。
    ②民国档案,“请求减免赋税”卷,全宗号3,案卷号424,连城县档案馆藏。
    ①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49页。
    ②民国档案:“上杭县三十四年度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③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本),1989年12月,第38页。
    ④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5页。
    ⑤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681页。
    ⑥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44页。
    ⑦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7页。
    ⑧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90年),第14辑,第47页。
    ⑨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龙案卷号219-1,岩市档案馆藏。
    ①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2辑,第38-39页。
    ②民国档案:“关于本县概况调查”卷,全宗号87,案卷号314,清流县档案馆藏。
    ③民国档案:“有关土地纠纷处理”,全宗号,案卷号21,连城县档案馆藏。
    ④民国档案:“关于整理自治财政自治捐及催缴税款的文件”卷,全宗号3,案卷号306,连城县档案馆藏。
    ⑤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一辑),第78页。
    ⑥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第1辑,第97页。
    ①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301页。
    ②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307页。
    ③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902页。
    ④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837页。
    ⑤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中华民国丁卯十六年发能公出入收谷盖会在内”册。
    ⑥契据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群收藏。
    ①民国《长汀县志》卷十七《礼俗志》。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109页。
    ③民国档案:“宁化县三十四年度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④民国档案:“赎典鱼塘涉讼”,全宗号106,案卷号697,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宁化县志》卷十《礼俗志》。
    ⑥民国档案:“赎典”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485,宁化县档案馆藏。
    ⑦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888页。
    ⑧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698页。
    ⑨民国《清流县志》卷二十《风俗志》。
    ⑩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904页。
    ①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903页。
    ②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九《礼俗志》。
    ③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九《礼俗志》。
    ④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本),第38页。
    ⑤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17页。
    ⑥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14页。
    ⑦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808页。
    ⑧民国档案:“关于拐款潜逃”卷,全宗号87,案卷号223,清流县档案馆藏。
    ⑨民国档案:“第四区灵塘、塘前、吴家乡有关土改、土整工作的计划、方案、简报、总结”卷,全宗号1,案卷号78,清流县档案馆藏。
    ⑩民国《清流县志》卷二十《风俗志》.
    11《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174页。
    12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九《礼俗志》。
    ①《张鼎丞传》编写组编著:《张鼎丞传》,第29页。
    ②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1-72页。
    ③契据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吴来星保存。
    ④民国档案:“关于田地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164,清流县档案馆藏。
    ⑤明溪县枫溪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枫溪区志》,第231页。
    ①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410页。
    ②民国档案:“郭嘉兴与郭福有房产争执”卷,全宗号8,案卷号321,上杭县档案馆藏。
    ③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④政协长汀县委员会文史委编:《长汀文史资料》(1990年)第17期,第115页。
    ⑤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634页。
    ⑥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213页。
    ⑦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720页。
    ⑧民国档案:“苏福海顶替兵役”,案卷号1608,永定县档案馆藏。
    ①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②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第916页。
    ③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891页
    ④民国档案:“陈郑氏债务案”,案卷号172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①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23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7页。
    ①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②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23页。
    ③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④民国档案:“债务纠葛”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66,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陈郑氏债务案”卷,案卷号172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陈郑氏债务案”卷,案卷号172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②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三十三,第33页。
    ③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 第156页。
    ④明溪县枫溪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枫溪区志》,第220页。
    ⑤民国档案:“关于岗背郭春妹子郭三妹共同盗窃谷子”卷,全宗号8,案卷号54,上杭县档案馆藏。
    ⑥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二《乡行上》。
    ⑦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23页。
    ⑧上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编:《上杭文史资料》(1998年)总第13辑,第77页。
    ⑨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52页。
    ⑩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页。
    ①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163页,
    ②民国档案:“金融调查”卷,案卷号74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③契据上杭县庐丰乡兰赞玉收藏。
    ④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18页。
    ①民国档案:“饶富秀高利贷案”卷,全宗号8,案卷号325,上杭县档案馆藏。
    ②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期,第52页。
    ③[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六,九。
    ④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7页。
    ⑤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48页。
    ⑥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89页。
    ⑦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52页。
    ①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②明溪县《陇西李氏族谱》(六修)卷六《正周公夫妇合传》。
    ③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23页。
    ④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⑤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⑥王日根、陈瑶:《试论清至民国宁化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期,第254页。
    ⑦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德兴保存。
    ①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148页。
    ②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148页。
    ③契据连城县姑田镇童文兴保存。
    ①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②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③契据上杭县庐丰乡蓝赞玉收藏。
    ④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52页。
    ⑤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52页。
    ①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509页。
    ②契据连城县四堡乡雾阁村邹群收藏。
    ③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保存。
    ④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第629页。
    ⑤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⑥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本),第43页。
    ①民国档案:“债务纠葛”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66,宁化县档案馆藏。
    ②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全宗号106,案卷号21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③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7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④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1-72页。
    ⑤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73页。
    ⑥上杭县白砂乡《袁氏族谱》(道光年修)《崑山祠蒸尝祭器碑记》,上杭县族谱馆藏。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8年)总第9辑,第61页。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73页。
    ③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2页。
    ④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7页。
    ⑤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善衡收藏“邹经选账本”。
    ①王日根、陈瑶:《试论清至民国宁化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第254页。
    ①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09页。
    ①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18页。
    ③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德兴保存。
    ④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72页。
    ⑤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74页。
    ①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18页。
    ①契据上杭县庐丰乡兰赞玉收藏。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③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144页。
    ①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70页。
    ②契据上杭县庐丰乡兰赞玉收藏。
    ③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47页。
    ①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69页。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85页。
    ①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②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76页。
    ③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74页。
    ①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18页。
    ②契据连城县四堡乡雾阁村邹群收藏。
    ①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97页。
    ①王日根、陈瑶:《试论清至民国宁化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期,第254页。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86页。
    ③民国档案:“诉追债务”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5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④民国档案:“诉追债务”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5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连生保存。
    ⑥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68页。
    ①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69页。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71页。
    ①明溪县枫溪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枫溪区志》,第220页。
    ②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连生保存。
    ①王日根、陈瑶:《试论清至民国宁化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第258页。
    ②民国档案:“关于张承灏控刘圣春债务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139,清流县档案馆藏。
    ③民国档案:“关于张承灏控刘圣春债务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139,清流县档案馆藏。
    ④民国档案:“关于债务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206清流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2473,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关于谢日俊高利贷”卷,全宗号8,案卷213,上杭县档案馆藏。
    ②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三四,27页。
    ③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④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第254页。
    ⑤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页33。
    ⑥转引龙岩学院客家研究中心研讨会学术组编:《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第175页。
    ①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2003年5月,第112页。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255页。
    ③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235页。
    ④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307页。
    ⑤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35页。
    ⑥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第353页。
    ⑦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89年)第13辑,第147页。
    ⑧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76页。
    ⑨民国《明溪县志》卷十一《礼俗志》。
    ⑩王祖嫡:《师竹堂集》卷五。
    11民国《永定县志》卷十九《实业志》。
    ①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35页。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③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23页。
    ④民国档案:“关于金融状况调查表卷”,全宗号87,案卷号12,清流县档案馆藏。
    ⑤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4-55页。
    ⑥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93-94页。
    ⑦按,联系前后内容,此处表示述有误,应是指五口通商时期。
    ⑧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2页。
    ①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33,页71。
    ②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90年)第14辑,第44-45页。
    ③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2-54页。
    ④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89年)第13辑,第147页。
    ⑤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①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89年)第13辑,第150-151页。
    ②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89年)第13辑,第147-150页。
    ③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08页。
    ④民国档案:“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217,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债务涉讼”卷,全宗号106,案卷号2472,宁化县档案馆藏。
    ⑥民国档案:“毁损”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23,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第354页。
    ②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307页。
    ③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235页。
    ④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2-53页。
    ⑤民国档案:“关于机械手工业调查”卷,全宗号3,案卷号15,连城县档案馆藏。
    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1989页。
    ⑦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1989页。
    ①林存和:《福建之纸》,福建省政府印行,1942年,页25-45。
    ①民国档案:“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35,宁化县档案馆藏。
    ②民国《武平县志》卷十《实业志》。
    ③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95页。
    ④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95页。
    ⑤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307页。
    ⑥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2-53页。
    ⑦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3页。
    ⑧民国档案:“曾维义告丘家钦抢夺纸式担一案”卷,全宗号81,案卷号56,长汀县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关于机械手工业调查”卷,全宗号3,案卷号15,连城县档案馆藏。
    ②民国档案:“关于放高利贷”卷,全宗号87,案卷号98,清流县档案馆藏。
    ③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3页。
    ④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4页。
    ⑤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4页。
    ⑥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126页。
    ①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89年)第13辑,第150-151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7页。
    ③民国《清流县志》卷十八《义举志》。
    ④民国《清流县志》卷十八《义举志》。
    ①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507页。
    ②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2页。
    ③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④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410页。
    ⑤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74页。
    ⑥民国档案:“关于国民经济状况调查”卷,全宗号3,案卷号70,连城县档案馆藏。
    ⑦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第399页。
    ⑧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①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144页。
    ②民国档案:“金融调查”卷,案卷号74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③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45页。
    ④民国档案:“债务涉讼”卷,案卷号363,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债务涉讼”卷,案卷号361,宁化县档案馆藏。
    ⑥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光绪廿三年冬月立的记账册”。
    ⑦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2辑,第41页。
    ⑧民国档案:“关于金融状况调查表卷”,全宗号87,案卷号12,清流县档案馆藏。
    ⑨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①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741页。
    ②牛约俞如先收藏。
    ③长汀县三洲乡人民政府编:《长汀县三洲乡重点古建筑历史简介》,第8页。
    ④民国档案:“县概况调查”卷,案卷号103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明溪县城关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城关区志》,1987年9月,第116页。
    ⑥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⑦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月)总第6辑,第51页。
    ⑧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罪恶的旧社会》(第三册),第50页。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第68页。
    ②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第96页。
    ③按,石奕龙先生称其为福利组织(参见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第359页),笔者认为称为乡族组织更为贴切。
    ④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417页。
    ⑤王日根、陈瑶:《试论清至民国宁化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第254页。
    ⑥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⑦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六《义行传》。
    ⑧连城县四堡乡上保社村郎公房《邹氏族谱》(五修)首卷,页3。
    ⑨武平县刘氏族谱编修委员会理事会:《武平刘氏族谱》(下),2006年秋,第2956页。
    ①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②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品行》。
    ③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第96页。
    ④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第96页。
    ⑤民国《清流县志》卷之十八《义举志》。
    ⑥长汀县宣和乡升星村《渤海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族规》。
    ⑦长汀县宣和乡培田村《培田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终《郭隆公义仓义学记》。
    ⑧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⑨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蒸尝》。
    ①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光绪三年“分关”。
    ②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光绪三年“分关序”。
    ③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五中册《义尝秋祭》。
    ④上杭县白砂乡《袁氏族谱》(道光年修)卷首《蒸尝》,上杭县族谱馆藏。
    ⑤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第846页。
    ⑥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831页。
    ⑦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144页。
    ⑧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之《乡行补遗》。
    ⑨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之《乡行补遗》。
    ⑩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蒸尝》。
    11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66、169、171、174页。
    ①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谱尝》。
    ②上杭县族谱馆藏:民国修《余氏祖班族谱》《训豪公传》。
    ③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④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先祖邹善崇1888年立“分关”。
    ⑤上杭县清辛未年黄绍伊、黄绍基《分阄簿》,上杭县族谱馆藏。
    ⑥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第366页。
    ⑦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60、169、171页。
    ⑧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7年)第16辑,第134页。
    ⑨民国《清流县志》卷之十八《义举志》。
    ①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75页。
    ②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0-51页。
    ③连城县姑田镇《蒋氏族谱》(2002年修),第217页。
    ④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第94-95页。
    ⑤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8页。
    ⑥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418页。
    ⑦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页。
    ①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229页。
    ②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③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3年)第3辑, 第97页。
    ④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124页。
    ⑤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首全册《义仓规则》。
    ⑥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2003年5月,第95页。
    ①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②河南郡上杭丘三五郎公丘坊忠实堂:《丘氏族谱》(2004年修)《河南郡福建上杭丘氏三五郎公——派下三益公房世系家谱》。
    ③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第68页。
    ④宁化县《平阳郡巫氏族谱》(民国修)《衣冠会序》,上杭县族谱馆藏。
    ⑤明溪县《陇西李氏族谱》(六修)卷六《数峰公暨德配黄太宜》,明溪县档案馆藏。
    ⑥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⑦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六《义行传》。
    ⑧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二《乡行上》。
    ⑨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⑩民国《清流县志》卷廿二《人物志》。
    ①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第82-83页。
    ②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第82页。
    ③上杭县白砂乡《袁氏族谱》(道光年修)《文会题捐》,上杭县族谱馆藏。
    ④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品行》。
    ⑤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⑥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⑦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先祖邹善崇1888年立“分关”。
    ⑧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54页.
    ⑨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60页.
    ⑩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54页.
    ①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乡行补遗》。
    ②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73页。
    ③民国档案:“第四区灵塘、塘前、吴家乡有关土改、土整工作的计划、方案、简报、总结”卷,全宗号1,案卷号78,清流县档案馆藏。
    ④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福建省农村调查》(内部资料),第114页。
    ⑤乾隆《汀州府志》卷三十二《乡行》。
    ⑥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乡行补遗》。
    ⑦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十六《附录》。
    ⑧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六《义行传》。
    ⑨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⑩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11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12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乡行补遗》。
    13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99页。
    14清流县《余氏祖班族谱》(民国修)《训豪公传》,上杭县族谱馆藏。
    15明溪县《陇西李氏族谱》(六修)卷十五《店房借约》,明溪县档案馆藏。
    ①刘永华:《闽西四保的路灯习俗》,《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第192页。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47页。
    ③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④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五中册《复尝社秋祭》。
    ⑤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418页。
    ⑥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29,页4。
    ⑦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29,页4。
    ①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页82。
    ②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页82-83。
    ③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④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⑤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五中册《义尝秋祭》。
    ⑥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乡行补遗》。
    ⑦上杭县白砂乡《袁氏族谱》(道光年修)《河坑义冢记》,上杭县族谱馆藏。
    ⑧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第359页。
    ⑨长汀县宣和乡培田村《培田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终,《公益社批语并人名》。
    ⑩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33,71页。
    ①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远庆保存邹维柱订立“中华民国贰拾伍年伏月立善崇公谷数”簿。
    ②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虎山、祺祥分居字纸”。
    ③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④福建永定抚市黄氏族谱修谱理事会修编:《黄氏族谱》(1998年)第二卷《家规》。
    ⑤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⑥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54页。
    ⑦长汀县宣和乡培田村《培田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终《约立义仓疏》。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②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3年)第3辑,第97页。
    ③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38页。
    ④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2473,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1辑,第94页。
    ⑥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福建省农村调查》(内部资料),第114页。
    ①上杭县白砂乡《袁氏族谱》(道光年修)《文会题捐》,上杭县族谱馆藏。
    ②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3年)第3辑,第97页。
    ③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④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蒸尝》。
    ⑤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蒸尝》。
    ⑥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74页。
    ⑦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75页。
    ①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培田吴氏族谱》(光绪年)卷终《东溪公义仓记》。
    ②民国《清流县志》卷廿二《人物志》。
    ③连城县四堡乡上保村社郎公房《邹氏族谱》(五修)卷12,页37。
    ④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75页。
    ⑤民国档案:“赎典调解”卷,案卷号45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⑥参见本章所举道光二十二年四月日廖合恩、赖新吉、陈国瑞、梁阶臣立借基址字据。
    ⑦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页82-83。
    ⑧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74页。
    ①长汀县宣和乡培田村《培田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终《郭隆公义仓义学记》。
    ②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二十九,页4。
    ③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59页。
    ④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29,页4。
    ⑤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33,页37。
    ⑥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34,页36。
    ⑦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氏族谱》(光绪年修)卷20《传文》,页58。
    ⑧长汀县宣和乡培田村《培田吴氏族谱》(光绪年修)卷终《公益社批语并人名》。
    ①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2003年5月,第96页。
    ②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首全册之《义仓规则》。
    ③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2003年5月,第94页。
    ④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⑤黄恺元主修、邓光瀛总编纂:民国修《长汀县志》卷二十六《义行传》。
    ⑥参见本章所举道光二十二年四月日廖合恩、赖新吉、陈国瑞、梁阶臣立借基址字据。
    ⑦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1辑,第94页。
    ⑧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①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9页。
    ②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9页。
    ③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11页。
    ④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2-73页。
    ⑤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①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第483页。
    ②福建省《龙岩地区金融志》编写组:《龙岩地区金融志》,1989年7月,第39页。
    ③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④福建省《龙岩地区金融志》编写组:《龙岩地区金融志》,第39页。
    ⑤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148页。按,《镇志》记载有误,据笔者于2007年9月30日对该镇童长富的调查,当铺实为童姓童树宗、童铭彝父子所开。
    ⑥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长汀人民革命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页。
    ⑦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128页。
    ⑧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3页。
    ⑨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66页。
    ⑩《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137页。
    11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42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1页。
    ②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63页。
    ③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63页。
    ④连城县宣和乡培养田村吴十养孙吴来星保存“吴十养流水簿”。
    ⑤2007年5月,对连城县四堡乡马屋村马鸣春后代的调查。
    ⑥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3页。
    ⑦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63页。
    ①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42页。
    ②连城县宣和乡培养田村吴十养孙吴来星保存“吴十养流水簿”。
    ③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148页。
    ④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长汀人民革命史》,第5页。
    ⑤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42页。
    ⑥明溪县城关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城关区志》,1987年9月,第116页。
    ⑦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42页。
    ⑧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148页。
    ⑨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长汀人民革命史》,第5页。
    ⑩连城县宣和乡培养田村孙吴来星保存“吴十养流水簿”。
    11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42页。
    12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9页。
    13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148页。
    14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长汀人民革命史》,第5页。
    152007年9月30日,对连城县姑田镇童长富的调查。
    16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1页。
    ①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42页。
    ②2007年12月29日,对永定县抚市镇新民村赖福先的调查。
    ③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④民国《长汀县志》卷二十《惠政志》。
    ⑤民国档案:“福建省长汀县概况”卷,全宗号,案卷号219-2,龙岩市档案馆藏。
    ⑥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33,页41。
    ⑦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37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杨焕星关于债务一案”卷,全宗号106,案卷号21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②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③明溪县粮食局编:《明溪粮食志》(初稿),1986年12月,第11页。
    ④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第399页。
    ⑤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7年)总第8辑,第73页。
    ⑥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吴来星保存“吴十养流水簿”。
    ⑦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7页。
    ①2007年10月8日,对上杭县蛟洋乡丘坊村丘树森的调查。
    ②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75页。
    ①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11页。
    ②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9页。
    ③唐更:《历代福建地契文书述略》,《福建史志》2006年第2期,第33页。
    ①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509页。
    ①民国《永定县志》卷十五《礼俗志》。
    ②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九《礼俗志》。
    ③民国档案:“赎典”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485,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157页。
    ②民国档案:“关于柯启腾与张树青田产纠纷案”卷,全宗号8,案卷号321,上杭县档案馆藏。
    ①契据俞如先收藏。
    ②民国《永定县志》卷十五《礼俗志》。
    ③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123页。
    ①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123页。
    ②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49页。
    ③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1辑,第81页。
    ④民国档案:“廖铁山伤害案”卷,案卷号1372,永定县档案馆藏。按,民国后期,该契约经永定县民庭鉴定,认定为伪造。但即便系伪造更要依照一般的立契习惯,所以仍能作为立契格式的依据。
    ①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74页。
    ②民国档案:“丘海涛盗卖禾田案”卷,全宗号8,案卷号204,上杭县档案馆藏。
    ③【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六,八。
    ④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123页。
    ⑤民国档案:“赎典涉讼”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491,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清流县档案馆藏:民国档案之“关于债务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206。
    ②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586页。
    ③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607页。
    ④武平县《武平颖川钟氏族谱》(民国修)《族规》,上杭县族谱馆藏。
    ⑤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后编卷首上册《乡行补遗》。
    ⑥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⑦《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福建省例》(上册),第442页。
    ①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法律》。
    ②《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福建省例》(上册),第448页。
    ③【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五,十九。
    ④民国档案:“谢锦尧赎田案”,箱号42,案卷号1372,永定县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赎典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68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张滩郑简氏田禾典赎纠纷”卷,全宗号8,案卷号307,上杭县档案馆藏。
    ②唐更:《历代福建地契文书述略》,第33页。
    ①民国档案:“赎典”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485,宁化县档案馆藏。
    ②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第300页。
    ①民国档案:“田租”卷,全宗号106,案卷号78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②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邹维柱“光绪叁拾四年岁次戊申春立账本”。
    ③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49-250页。
    ④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41页。
    ⑤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74页。
    ①宁化县《平阳郡巫氏族谱》(民国修)《庄图》,上杭县族谱馆藏。
    ②【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五,十八。
    ③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33,71页。
    ④【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二,三。
    ⑤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742页。
    ⑥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武平文史资料》(1996年)总第14辑,第56页。
    ①明溪县夏坊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夏坊区志》,1987年10月,第33页。
    ①契据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洪梁保存。
    ②明溪县枫溪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枫溪区志》,第231页。
    ③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63页。
    ①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9页。
    ②民国《武平县志》卷廿二《列传》。
    ③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48页。
    ④见本章契据,民国档案:“赎屋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718,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赎典调解”,全宗号106,案卷号68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⑥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63页。
    ①民国档案:“赎田案由”卷,全宗号106,案卷号70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②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63页。
    ①按,该例则见于1917年11月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发龙与邹仙亨所立卖契,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连生收藏。
    ②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09页。
    ①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德兴保存。
    ②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九《礼俗志》。
    ③民国档案:“赎典房屋”卷,全宗号106,案卷号688,宁化县档案馆藏。
    ④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55页。
    ①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九《礼俗志》。
    ②民国档案:“赎典涉讼”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492,宁化县档案馆藏。
    ③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03页。
    ④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07页。
    ⑤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47页。
    ⑥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50页。
    ⑦民国档案: “赎典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703,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福建省例》(上册),《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第442页。
    ②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邹维柱“光绪叁拾四年岁次戊申春立账本”。
    ③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70页。
    ①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84页。
    ②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06页。
    ③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48页。
    ①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278页。
    ②民国档案:“赎屋调解”,全宗号106,案卷号718,宁化县档案馆藏。
    ①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民国修)《五集蒸尝》,页52。
    ②民国档案:“田租”卷,全宗号106,案卷号78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③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武平文史资料》(1996年)总第14辑,第56页。
    ④民国档案:“关于赖和生房屋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111,清流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关于田地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164,清流县档案馆藏。
    ①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康熙版点校本《连城县志》末卷《增添》。
    ①王日根、陈瑶:《试论清至民国宁化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期,第254页。
    ②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①俞如先:《清代至民国时期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6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7页。
    ①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3年)第3辑,第97页。
    ②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③按,笔者于2004年至2007年在四堡驻村挂职,了解该乡有“有君子放债三分利”的俗语,借钱借谷均是如此。据该乡的长辈讲,这一俗语由来己久,系从清代以前代代相传而来。可见,加三利由来已久。
    ④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邹维柱“中华民国三年起至拾柒年会部(簿)”。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5页。
    ②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5页。
    ③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④《连城人民革命史》编写组:《连城人民革命史》,第3页。
    ①契据上杭县庐丰乡蓝赞玉收藏。
    ②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6页。
    ③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6页。
    ④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56页。
    ⑤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509页。
    ⑥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6页。
    ①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8页。
    ①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48页。
    ②《高利贷盘剥贫民》,《连城简报》1946年9月2□日。
    ③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52页。
    ⑤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6页。
    ①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2辑,第41-42页。
    ②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48页。
    ③民国档案:全宗号15,案卷号65,清流县档案馆藏。
    ④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74页。
    ⑤明溪县枫溪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枫溪区志》,第220页。
    ⑥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⑦《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142页。
    ⑧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①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144页。
    ①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②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第202-203页。
    ③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3年)第3辑,第97页。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0页。
    ①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2页。
    ①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42页。
    ②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3年)第3辑,第97页。
    ③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连生保存。
    ①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63页。
    ②《连城人民革命史》编写组:《连城人民革命史》,第3页。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②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2页。
    ③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144页。1
    ④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47页。
    ⑤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52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7页。
    ③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23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武平文史资料》(1995年)总第13期,第136页。
    ②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741页。
    ③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38页。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页。
    ①明溪县城关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城关区志》,1987年9月,第116页。
    ②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117页。
    ③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8页。
    ①民国档案:“债务调解”卷,全宗号106,案卷号2473,宁化县档案馆藏。
    ②民国档案:“追偿债款”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470,宁化县档案馆藏。
    ③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74页。
    ④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75页。
    ⑤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首全册《义仓规则。
    ⑥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第106页。
    ⑦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编:《永定文史资料》(1990年)第9辑,第46页。
    ⑧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前编卷首全册《义仓规则》。
    ①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卷首《法律》。
    ②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民国政府颁布“年利20%”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11页。
    ③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康熙版点校本《连城县志》末卷《增添》。
    ④民国档案:“饶富秀高利贷案”卷,全宗号8,案卷号325,上杭县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关于张承灏控刘圣春债务涉讼”卷,全宗号87,案卷号139,清流县档案馆藏。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417页。
    ③《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264页。
    ④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第280页。
    ⑤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831页。
    ⑥《武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739页。
    ⑦民国《永定县志》卷十五《礼俗志》。
    ⑧民国《连城县志》卷三十二《杂录》。
    ①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77页。
    ②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18页。
    ③上杭县蛟洋乡《杭砂丘氏族谱》(民国修)卷首上《序》。
    ④《武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868页。
    ⑤连城县宣和乡升星村《渤海吴氏族谱》(光绪修)卷首《救饥荒疏》。
    ⑥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页156。
    ⑦福建永定抚市黄氏族谱修谱理事会修编:《黄氏族谱》(1998年修)第二卷《家训十五条》。
    ⑧乾隆《汀州府志》卷六《风俗》。
    ①连城县四堡乡务实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三十四,页41。
    ②连城县四堡乡务实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三十三,页8。
    ③连城县四堡乡务实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三十三,页19。
    ④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氏族谱》(光绪年修)卷二十《传文》,页5。
    ⑤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卷三十三,页99。
    ⑥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页83。
    ⑦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1993年修《马氏大宗族谱》《五集》,页69。
    ⑧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五集》,页28。
    ⑨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光绪年修)卷十一《寿文》,页2。
    ⑩明溪县《陇西李氏族谱》(六修)卷六《正周公夫妇合传》,明溪县档案馆藏。
    11明溪县《陇西李氏族谱》(六修)卷六《盛居公暨妣汤太》,明溪县档案馆藏。
    12明溪县《陇西李氏族谱》(六修)卷六《茂如公祭文》,明溪县档案馆藏。
    13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二《乡行上》。
    14民国《连城县志》卷三十二《杂录》。
    15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三《乡行下》。
    16民国《连城县志》卷三十以《列女下》。
    17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2000年)第19辑, 第306页。
    ①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23页。
    ②乾隆《汀州府志》卷三十二《乡行》卷三十九《艺文一》。
    ③福建永定抚市黄氏族谱修谱理事会修编:《黄氏族谱》(1998年修)第二卷《家规》。
    ④民国档案:“廖张氏诉廖琼英图谋产业案”卷,案卷号1651,永定县档案馆藏。
    ⑤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67页。
    ①契据清流县长校镇黄石坑村邹远生保存。
    ②民国档案:“关于伪造文书”卷,全宗号87,案卷号234,清流县档案馆藏。
    ③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7页。
    ④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2辑,第76页。
    ⑤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⑥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①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52页。
    ②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509页。
    ③俞如先:《培田:中国古村落》,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④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9页。
    ⑤连城县《连城文川李氏七修族谱》卷首《族规条款》。
    ⑥上杭县白砂乡《袁氏族谱》(道光年修)卷首《蒸尝上杭县族谱馆藏》。
    ⑦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第50页。
    ⑧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7年)总第8辑,第73页。
    ⑨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5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页。
    ②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9页。
    ③长汀县金融办公室:《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苏区金融》,《福建史志》1990年第6期,第36页。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0页。
    ⑤《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142页。
    ⑥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35页。
    ⑦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页。
    ①长汀县金融办公室:《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苏区金融》,第36页。
    ②民国档案:“金融调查”卷,案卷号74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③民国档案:“金融调查”卷,案卷号74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④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153页。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5页。
    ②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祖上于民国拾□年秋月吉立“出入流水”簿。
    ③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11页。
    ①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②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1981年7月,第142页。
    ③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09-32010页。
    ④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8页。
    ⑤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377页。
    ⑥民国档案:“福建省长汀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2,龙岩市档案馆藏。
    ⑦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⑧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9页。
    ⑨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2辑,第41-42页。
    ⑩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48页。
    11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74页。
    ①明溪县城关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城关区志》,1987年9月,第116页。
    ②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③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90年)第14辑,第48页。
    ④《高利贷盘剥贫民》,《连城简报》1946年9月2□日。
    ⑤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⑥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⑦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72页。
    ⑧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52页。
    ⑨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第51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52页。
    ②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509页。
    ③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2页。
    ④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⑤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6页。
    ⑥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①民国档案:“金融调查”卷,案卷号74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②《福建民国时报》1930年10月2日,参见宓公干:《典当论》,第63页。
    ③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氏族谱》(光绪年修)卷二十《传文》,页103。
    ④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10页。
    ⑤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1-52页。
    ⑥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52页。
    ⑦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74页。
    ⑧明溪县城关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城关区志》,1987年9月,第116页。
    ⑨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⑩中共武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武平人民革命史》,第4页。
    ①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6页。
    ②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第52页。
    ③民国档案:“关于放高利贷”卷,全宗号87,案卷号98,清流县档案馆藏。
    ④转引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2页。
    ⑤民国《清流县志》卷六《赋税志》。
    ⑥民国《连城县志》卷二十二《乡行上》。
    ⑦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74页。
    ①转引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378-379页。
    ②乾隆《汀州府志》卷卅三《循吏传》。
    ③转引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374页。
    ④民国《上杭县志》卷十二《杂志》。
    ⑤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183页。
    ⑥民国档案:“关于剿办股匪黄荣光、罗万珍案”卷,全宗号87,案卷号582,清流县档案馆藏。
    ⑦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741页。
    ⑧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第200页。
    ⑨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①《张鼎丞传》编写组编著:《张鼎丞传》,第29页。
    ②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42页。
    ③民国《长汀县志》卷十八《实业志》。
    ④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第398页。
    ⑤民国档案:“请求减免赋税”卷,全宗号3,案卷号424,连城县档案馆藏。
    ⑥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397页。
    ⑦民国《武平县志》卷十《实业志》。
    ⑧转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139页。
    ①民国《上杭县志》卷十《实业志》。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366页。
    ③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76页。
    ④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76页。
    ⑤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03页。
    ⑥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307页。
    ⑦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43页。
    ①【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七,十二。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366页。
    ③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405页。
    ④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福建省例》(上册),台湾大通书局印行,第383页。
    ⑤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福建省例》(上册),台湾大通书局印行,第384页。
    ⑥民国《武平县志》卷十《实业志》。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70页。
    ②民国《清流县志》卷十八《义举志》。
    ③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上),第711页。
    ④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30页。
    ⑤陈佐立:《从文契看“康乾盛世”中福建农民经济》,第59页。
    ①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4页。
    ②转引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5-6页。
    ③《关于“金融史话”》,《金融时报》1947年2月16日。
    ④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9页。
    ⑤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117页。
    ⑥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447页。
    ⑦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38页。
    ⑧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70页。
    ⑨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657页。
    ①“社评”:《对于高利贷应有的警觉》,《金融日报》1949年1月27日。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③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④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90年)第14辑,第48页。
    ⑤《高利贷盘剥贫民》,《连城简报》1946年9月2□日。
    ⑥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48页。
    ⑦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⑧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期,第51-52页。
    ①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第286页。
    ②【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五。
    ③【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卷十二,三。
    ④民国档案:“毁损”卷,全宗号106,案卷号123,宁化县档案馆藏。
    ⑤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第51页。
    ⑥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第50页。
    ①民国档案:“连城县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②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447页。
    ③民国档案:“上杭县三十四年度概况”卷,全宗号2,案卷号219-1,龙岩市档案馆藏。
    ④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第180页。
    ⑤《张鼎丞传》编写组编著:《张鼎丞传》,第19页。
    ⑥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152页。
    ⑦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第372页。
    ⑧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475页。
    ①《高利贷盘剥贫民》,《连城简报》1946年9月2□日。
    ②中共武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武平人民革命史》,第4页。
    ③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6页。
    ④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1993年修《马氏大宗族谱》《五集》,页106。
    ⑤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32页。
    ⑥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888页。
    ⑦明溪县盖洋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盖洋区志》,1986年12月,第150页。
    ⑧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第6-7页。
    ⑨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孝义》。
    ⑩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875页。
    ①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第144页。
    ②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2-3页。
    ③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144页。
    ④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本),第43页。
    ①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3页。
    ②据笔者于2007年12月29日的调查。
    ③据笔者2007年10月8日的调查。
    ④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427页。
    ⑤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第372页。
    ①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917页。
    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389页。
    ③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2003年5月,第96页。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⑤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第388页。
    ⑥2007年12月2日,对武平县民主乡陂下村彭朝英的调查。
    ⑦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⑧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第389页。
    ⑨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①《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142页。
    ②2007年10月8日,对上杭县蛟洋乡丘坊村丘树森的调查。
    ①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第294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427页。
    ③该契据清流县嵩溪镇杨剑斌收藏。
    ④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①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第389页。
    ②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③2007年12月2日,对武平县中山镇张成桂的调查。
    ④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⑤2007年8月8日,对清流县长校镇留坑村童锦美、童锦球的调查。
    ⑥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⑦2007年9月29日,对连城县姑田镇溪口村童远澜的调查。
    ⑧2007年10月8日,对上杭县蛟洋乡丘坊村丘树森的调查。
    ①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427页。
    ②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73页。
    ③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第387页。
    ④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⑤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9页。
    ⑥2007年8月8日,对清流县长校镇留坑村童锦美、童锦球的调查。
    ⑦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⑧《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142页。
    ⑨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①民国《永定县志》附《物产志》。
    ②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24页。
    ①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①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427页。
    ②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远庆保存“中华民国三年起至拾柒年会部(簿)”。
    ③《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志》,第142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②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第510页。
    ③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④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⑤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1427页。
    ⑥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第481页。
    ①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第369页。
    ②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第488页。
    ③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第352页。
    ④民国档案:“金融调查”,案卷号740,永定县档案馆藏。
    ⑤民国档案:“关于金融状况调查表卷”,全宗号87,案件号12,清流县档案馆藏。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②民国档案:“求偿债务调解”,全宗号106,案卷号369,宁化县档案馆藏。
    ③民国档案:“债务纠葛”,全宗号106,案卷号206,宁化县档案馆藏。
    ④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第67页。
    ⑤连城县四堡乡务实各村民国《邹氏族谱》卷三三,34页。
    ⑥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⑦福建省《龙岩地区金融志》编写组:《龙岩地区金融志》,第58页。
    ⑧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①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第52页。
    [1]【明】王世懋:《闽部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地理类》第247册,明万历十三年刻王奉常杂著本影印。
    [2]《乾隆朝圣训》卷208。
    [3]《清高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4]郭嵩焘:《闵尔昌碑传集补》。
    [5]王祖嫡:《师竹堂集》。
    [6]《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福建省例》(上册),台湾大通书局印行。
    [7]【清】王简庵撰:《临汀考言十八卷》,清康熙刻本。
    [8]【清】杨澜:《临汀汇考》,光绪四年刊本。
    [9]【清】李世熊:《钱神志》,《中国钱币文献丛书》(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李文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912-1927)》(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12]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
    [13]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福建省统计年鉴》,1936年。
    [14]东亚同文会编:《支那省别全志》(日文),第十四卷,福建省。
    [15]福建省政府(民国)统计室:《统计月刊》三卷三期,《上杭县概况初步调查》。
    [16]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一辑),1981年12月。
    [17]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二辑),1982年7月。
    [18]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1982年10月。
    [19]伍洪祥:《伍洪祥回忆录》,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
    [20]《张鼎丞传》编写组编著:《张鼎丞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21]王直:《王直回忆录》,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
    [22]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著:《闽西人民革命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23]中共武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武平人民革命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年。
    [24]中共永定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永定人民革命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25]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委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5辑,1996年。
    [26]政协长汀县委员会文史委编:《长汀文史资料》(1990年)第17期。
    [27]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第1辑。
    [28]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2年)第2辑。
    [29]政协宁化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宁化文史资料》(1983年)第3辑。
    [30]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89年)第13辑。
    [31]政协连城县委员会文史委编:《连城文史资料》(1990年)第14辑。
    [32]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6辑。
    [33]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6年)总第7辑。
    [34]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7年)总第8辑。
    [35]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8年)总第9辑。
    [36]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89年)总第10辑。
    [37]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组编:《武平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11辑。
    [38]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武平文史资料》(1996年)总第14辑。
    [39]政协武平县委员会文史与学习宣传委编:《武平县地名文化》(2008年)第21辑。
    [40]政协上杭县委员会文史委编:《上杭文史资料》(1998年)总第13辑。
    [41]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0年)第9辑。
    [42]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6年)第15辑。
    [43]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1997年)第16辑。
    [44]政协永定县委员会文史委编:《永定文史资料》(2000年)第19辑。
    [45]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46]陈支平:《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
    [47]铁道部业务司调查科编:《铁道部经济丛书京粤线福建段经济调查报告书》,1924年。
    [48]汀州康咏步崖甫著:《漫斋诗稿·续集》,1994年11月重刊。
    [49]黄马金主编:《长汀纸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年。
    [50]刘大可:《传统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51]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本),1989年12月。
    [52]政协连城县委员会编:《福建连城芷溪古宗祠文化初探》,2003年5月。
    [53]《连城简报》1946年9月2□日。
    [54]长汀县宣和乡升星村《渤海吴氏族谱》,光绪年修。
    [55]宁化县《平阳郡巫氏族谱》,民国修,上杭县族谱馆藏。
    [56]宁化县《天水邱氏家谱》,民国三十年重修,宁化县档案馆藏。
    [57]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邹氏族谱》,民国修。
    [58]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邹氏族谱》,光绪年修。
    [59]连城县四堡乡上保社村郎公房《邹氏族谱》(五修)。
    [60]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马氏大宗族谱》,1993年修。
    [61]连城县《济阳江氏族谱》,民国修。
    [62]连城县《连城文川李氏七修族谱》。
    [63]清流县余坑《余氏祖班族谱》,民国修,上杭县族谱馆藏。
    [64]明溪县《陇西李氏族谱》(六修),明溪县档案馆藏。
    [65]上杭县清辛未年黄绍伊、黄绍基《分阄簿》,上杭县族谱馆藏。
    [66]上杭县蛟洋乡《杭砂邱氏族谱》,光绪年修。
    [67]河南郡上杭丘三五郎公丘坊忠实堂:《丘氏族谱》,2004年修。
    [68]上杭县白砂乡《袁氏族谱》,道光年修,上杭县族谱馆藏。
    [69]武平县刘氏族谱编修委员会理事会:《武平刘氏族谱》(下),2006年秋。
    [70]武平县《武平颖川钟氏族谱》,民国修,上杭县族谱馆藏。
    [71]福建永定抚市黄氏族谱修谱理事会修编:《黄氏族谱》,1998年。
    [72]永定县大溪游氏家族修谱委员会编:《永定广平游氏族谱》,1999年。
    [73]陈娟英、张仲淳编著:《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
    [74]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
    [75]福建省《龙岩地区金融志》编写组:《龙岩地区金融志》,1989年7月。
    [76]长汀县金融办公室:《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苏区金融》,《福建史志》1990年第6期。
    [77]明溪县人民武装部编:《明溪县志丛书》之《军事志》,1986年12月。
    [78]明溪县粮食局编:《明溪粮食志》(初稿),1986年12月。
    [79]【清】陈寿祺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中国通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80]【清】曾日瑛修、李绂纂:乾隆《汀州府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81]黄恺元主修、邓光瀛总编纂:民国《长汀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专辑(35)》,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
    [82]【清】李世熊修纂:康熙《宁化县志》,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83]黎彩彰等修、黎景曾、黄宗宪等纂:民国《宁化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专辑(38)》,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
    [84]林善庆主修、王琼纂:民国《清流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专辑(38)》,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
    [85]王维樑修、廖立元纂:民国《明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专辑(38)》,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
    [86]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康熙版点校本《连城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
    [87]陈一堃修、邓光瀛纂:民国《连城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专辑(35)》,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
    [88]张汉等修、丘复等纂:民国《上杭县志》,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印,2004年。
    [89]丘复主纂:民国《武平县志》,福建省武平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出版,1996年。
    [90]【清】伍炜修、王见川、邹贻善纂:乾隆《永定县志》,乾隆二十二年刊本。
    [91]【清】方履篯修、巫宜福纂:道光《永定县志》,道光十年刊本。
    [92]徐元龙主修、张超南总纂:民国《永定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专辑(36)》,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
    [93]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94]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95]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96]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97]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98]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溪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
    [99]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
    [100]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1988-2000)》,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
    [101]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杭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2]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103]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104]明溪县城关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城关区志》,1987年9月。
    [105]明溪县枫溪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枫溪区志》,1987年10月。
    [106]明溪县夏坊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夏坊区志》,1987年10月。
    [107]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姑田镇志》,1998年。
    [108]《莒溪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连城县《莒溪镇志》,1996年12月。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第674-675页。
    [3]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4]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5]《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
    [6]《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7]陈翰笙:《陈翰笙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8]王志莘、吴敬敷:《农业金融经营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9]侯厚培、侯厚吉:《农业金融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0]李撝谦:《农业金融》,金陵大学农经系,1943年。
    [11]费孝通:《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陆国香:《湖南农村借贷之研究》,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5年。
    [13]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4]宓公干:《典当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5]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上海黎明书局,1935年
    [16]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罪恶的旧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17]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18]孔经纬:《中国近百年经济史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9]韦庆远:《档房论史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20]黄冕堂:《清史治要》,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
    [21]詹玉荣:《中国农村金融史》,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
    [22]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23]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4]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25]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6]陈支平、周雪香主编:《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27]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8]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9]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30]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
    [31]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2]韦庆远:《档房论史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33]【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4]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5]明清广东省社会经济研究会编:《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36]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7]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8]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39]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40]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1]马俊亚:《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2]徐唐龄:《中国农村金融史略》,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
    [43]李飞等主编:《中国金融史》(第一册-第四册),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44]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室:《福建经济发展简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45]黄冕堂:《清代私人高利贷资本叙议》,《清史治要》,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
    [46]古力主编: 《崛起?!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7]【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48]【美】马孟若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49]【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移》,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50]【美】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51]常梦渠、钱椿涛:《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52]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53]曲彦斌:《中国典当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54]周雪香:《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55]龙岩学院客家研究中心研讨会学术组编:《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论文 集》,2008年11月。
    [56]俞如先:《培田:中国古村落》,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
    [57]张祖荫:《震泽镇之农民》,《新青年》4卷3号,1918年3月。
    [58]韩德章:《浙西农村之借贷制度》,《社会科学杂志》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59]刘兴唐:《唐代之高利贷事业》,《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10期,1935年。
    [60]王寅生:《高利贷资本论》,《中国农村》第1卷第5期,1934年。
    [61]王秀峰:《信用之分析》,《钱业月报》第16卷第8号,1936年8月15日。
    [62]王一桂:《我国农业金融组织概况及其繁荣方法》,《农林新报》第18期,1935年6月21日。
    [63]郑林宽:《福建省之农村金融》,福建省农业改进处编印《农业经济研究丛刊》第8号,1936年9月。
    [64]余椿寿:《高利贷之概况》,《农林新报》第19卷,1935年7月1日。
    [65]包超时:《我国农民之借贷利率问题》,《钱业月报》第16卷第7号,1936年7月15日。
    [66]吕竹:《平民金融漫谈》,《金融日报》1947年2月17日。
    [67]“社评”:《金融业务之信用原则》,《金融日报》1947年7月12日。
    [68]《关于“金融史话”》,《金融时报》1947年2月16日。
    [69]“社评”:《对于高利贷应有的警觉》,《金融日报》1949年1月27日。
    [70]李文治:《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与农民生活》,《经济研究》1956年第5期
    [71]彭信威:《封建中国的高利贷》,上海财经学院科学论文,1957年5月研究处印。
    [72]邓云乡:《话说清代当铺》,《新民晚报》1963年12月6日。
    [73]张宝申、刘坚承:《当铺本是杀人店》,《北京日报》1973年12月7日。
    [74]徐迎冰:《中国早期的信用和信用业》,《南方金融》1982年第7期,第32页。
    [75]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读书》1990年第5期。
    [76]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页。
    [77]陈支平:《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光明日报》2008年8月25日。
    [78]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79]李金铮:《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家的收支对比及其相关因素——以20世纪20-40年代为中心》,《学海》2002年第4期。
    [80]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民国政府颁布“年利20%”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81]李金铮:《民国乡村私人、店铺借贷的信用方式: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82]罗郁聪、黄向阳:《马克思高利贷资本理论初探》,《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83]刘秋根:《关于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编》,《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84]罗炳绵:《近代典当业的社会意义及其类别与捐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7期。
    [85]罗炳绵:《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上、下),(台)《食货》第8卷第2、4期。
    [86]罗炳绵:《清代以来典当业的管制及其衰落》(上、下),(台)《食货》第7卷第5、6期。
    [87]罗炳绵:《中国典当业的起源与发展》,《台》《食货》第8卷第7期。
    [88]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5年。
    [89]柯荣柱:《作为保险机制的互助会:标会、摇会及其效率比较——完全和不完全借贷市场》,《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2期。
    [90]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91]吕小鲜:《有关乾隆后期北京高利贷的几件史料》,《历史档案》1996年第4期。
    [92]沈炳尧:《清代浙江金衢严乡村借贷的资本研究》,《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93]单强:《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94]徐畅:《高利贷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关系新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浙、皖三省农村为中心》,《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
    [95]高石钢:《民国时期西北农村高利贷行为分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96]周力农:《清代台湾的“胎借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97]陈峥、黄馨莹:《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预卖作物探析》,《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98]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经济研究》1984年第4期。
    [99]张忠民:《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高利贷与社会再生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00]李三谋、方配贤:《民国农村高利贷与土地兼并》,《农业考古》1998年第3期。
    [101]徐畅:《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特点简述》,《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02]刘秋根:《试论两宋高利贷资本利息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
    [103]刘秋根:《论清代前期高利贷资本的活动形式》,《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04]刘秋根:《明清民国时期典当业的资金来源及资本构成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105]刘秋根:《明代高利贷者的社会构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06]刘秋根:《关于明代高利贷资本利率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第5期。
    [107]曾维君:《略论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利率演变趋势》,《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08]冯正为:《萧山安仁当》,《浙江金融》1984年第6期。
    [109]于介:《质库-当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10]马希冠:《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的典当业》,《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111]王廷元:《徽州典商论述》,《安徽史学》1986年第1期。
    [112]果鸿孝:《清代典当业的发展及其作用》,《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113]彭文宇:《清代福建田产典当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14]钱浩、蒋映铁:《民国时期的浙江典当业》,《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115]王世华:《明清徽州典商的盛衰》,《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16]王裕明:《清末民初典当业当簿剖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17]鲍正熙:《二十世纪上半叶苏州典当业》,苏州大学专门史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18]李兴平:《清末民初的兰州典当业》,《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9]刘建生、王瑞芬:《浅析明清以来山西典商的特点》,《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
    [120]徐海燕:《中国典当业的历史流程及社会作用》,《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
    [121]张琼:《民国时期政府对四川典当业的监督与管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22]常红萍:《明清江南典当业探析》,《浙江农业科学》2008年第3期。
    [123]单强:《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24]雷文平:《试论台湾“合会”在两岸经贸交往中的作用》,《台湾研究》1995年第4期。
    [125]史江:《宋代经济互助会社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97页。
    [126]徐畅:《“合会”论述》,《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27]麻国庆:《“会”与中国传统村落社会》,《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
    [128]昝金生:《论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29]张介纯:《浙东地区清代的民间金融组织——钱会》,《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130]陈峥、刘启强:《民国时期广西农村常见合会种类及特点》,《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31]吕利、曹云飞:《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合会——(1900-1948)法制史的角度》,《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32]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近代赣闽边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33]高媛:《民国时期银行业对安徽农村金融的调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134]郑庆平:《中国近代高利贷资本及其对农民的盘剥》,《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第4期。
    [135]汪崇筼:《徽州典当业研究中的三个可能的误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36]陈鸿钧、李克义:《广州的当铺和典当业》,《岭南文史》2004年2期。
    [137]周玉英:《从文契看清代福建民间借贷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38]徐汉峰:《浅析〈儒林外史〉中的借贷利息与了债方式》,《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39]王赓唐、张震:《试析解放前无锡农村的借贷资本》,茅家琦、李祖法编:《无锡近代经济发展论坛》。
    [140]郭蕴静:《略论清代商业政策和商业发展》,《史学月刊》1987年第1期。
    [141]刘三谋、李震、刘德雄:《近代农村传统的资金借贷》,《古今农业》1998年第4期。
    [142]周劲思、王元琪:《浅论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高利贷问题》,《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43]陈峥:《民国时期瑶族预卖借贷与赊借贷》,《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144]戴斌武:《民国时期贵州农村高利贷盛行原因分析》,《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
    [145]刘五书:《历史变迁与民间高利贷》,《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
    [146]高玲:《浅谈“民间借贷”》,《陕西金融》1998年11号。
    [147]中国金融学会利率研究会:《全国民间借贷利率学术研讨会综述》,《金融与经济》1986年第7期。
    [148]张继焦:《民间借贷、民间信用与金融制度变迁》,《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49]陈佐立:《从文契看“康乾盛世”中福建农民经济》,《福建史志》2001年第4期。
    [150]戴一峰:《环境与发展:二十世纪上半期闽西农村的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51]兰雪花:《清代福建粮食市场论述(1646-1840)》,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6年。
    [152]【美】王业键:《十八世纪福建的粮食供需与粮价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53]罗志华:《生态环境、生计模式与明清时期闽西社会动乱》,《龙岩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54]谢耀承:《两箱谱契维系两岸亲情》,《客家纵横》1997年第4期。
    [155]俞如先:《清至民国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156]刘永华:《闽西四保的路灯习俗》,《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157]唐更:《历代福建地契文书述略》,《福建史志》2006年第2期。
    [158]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59]岳谦厚、张玮:《传统、转型与革命: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一种模式》,《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60]俞如先:《论客家定光公信仰的形成与发展》,《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61]孙少柳、孙中民:《民国合作组织与近代乡村社会转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62]冯立鳌:《矛盾与和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不同视角》,《光明日报》2007年4月17日。
    [163]陈旭鸣:《民间合会与民营中小城市企业融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164]冯兴元:《合会组织的是与非》,《银行家》2005年第8期。
    [165]夏明方:《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近代中国社会学兴起》,《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1日。
    [166]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7]杨勇:《近代江南典当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