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退耕还林政策自1999年在西部地区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政策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改善环境、增加投资、扩大消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仍十分脆弱,稳定性还比较差;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林木大多还处在未成林或幼林阶段,短期内难有经济效益;退耕农户大多还缺乏增收的门路,解决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针对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在其成果巩固阶段,本文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将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影子价格法等具体方法对退耕还林的政策绩效做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关乎工程成败的核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进行设计和创新,提出市场化的补偿模式构想。
     本文的主要内容由六个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一章的内容为制度设计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分别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补偿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章旨在说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改善与制度设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从整体上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与主题。
     第二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中涉及到的:相关主体的目标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行为、生态补偿、产权制度安排等问题加以分析,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概况、退耕还林工程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退耕还林工作在西部十二省区的进展情况,该章界定分析了研究区的现状,是本文实证研究的依据和起点。
     第四章通过设计指标体系,选取西部地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典型个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进而指出退耕还林政策在该地区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章是承上启下的一章,既是对现有退耕还林政策的总结评价,又是新制度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第五章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加以完善,指出市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并对该模式下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索。此部分是本文写作着力突出的章节。该章既是对写作主题的呼应,又是实证研究的结果,还是理论创新的集合。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生态状况的恶化或逆转和制度设计紧密相关:生态建设工程要想达到预期效果,政策和制度设计必须以百姓利益为基础;引入市场的生态补偿制度设计是有效配置资源、保障农户利益、巩固退耕成果、积极推进工作的创新性尝试;退耕还林的制度创新体系中,必需要有一系列机制,如利益保障机制、技术支撑机制、产业扶持机制等来保障农民实现其利益。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时间的顺序结合史实考查建国以来历次重大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户经营土地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户行为随政策变动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全面分析政府和农户在退耕还林中的目标利益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政府的目标和农户的目标结合起来力图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综合、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现有退耕还林政策进行评价;三是将层次分析法运用到绩效评价中,建立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选取典型个案得出合理结论;四是针对绩效评价结果发现的问题,提出将市场手段引入退耕还林制度,并对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设计。
     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起到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同时,期望本文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能推动生态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The policy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which was first tested in Sichuan,Gansu and Shaanxi provinces of west China since 1999 and then had been applied to the whole country by 2002,has made a remarkable effect on advancing the western development,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expanding the consumption,promoting th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aking overall social progresses in west China.But,it is still a long-term and hard task to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from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nd resolve the living problems for the peasants without farmland.Though the lo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mproved,the stability for the environment in the areas that has just returned cropland to forest is quite fragile.As most of the trees are quite young,economic benefits can not be achieved during a short period.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with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in west China,a new conception of market compensation mode is proposed in the thesis.The core system for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is redesigned and innovated in this conception on the base of the evaluation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as follows:field investigation,hierarchy analysis,cost-benefit approach and shadow price method.The principles in regional economics,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re also employed and applied in this thesi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resents the background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innovations are also covered in this part.
     Chapter 1 present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ing system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est China.The designing system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ree systems:the rural land system,the policy of eco-compensation and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achieved with the analysis.Then,the objective and the theme for the thesis are presented.
     Chapter 2 analyzes the problems with the applying the policy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 in view of economics,provid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following chapters.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target and the benefit among the main bodies,the game behavior between the main bodies,the eco-compensation,the arrangement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s,etc.are covered in this part.
     Chapter 3 studi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west China,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 for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 situation of the twelve provinces in west China.This chapter is the base for the whole study.
     A new index system is proposed in chapter 4.In addition,the new designed index system is applied to Gannan Tibetan prefecture.The performance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 is evaluated through hierarchy analysis method,on the base of which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re generated.This chapter is a connection in the thesis,which is not only an evaluation for the policy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but also a foundation for the new systems design.
     Chapter 5 establishes the market compensation mod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olicy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 and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on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he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peasants' benefit under this mode is also studied in this chapter.This chapter is of the most importance among all the parts,as both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re concentrated in it.
     Major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system design poses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For the sake of achieving the expected effec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the people's benefit must be the ultimate target while designing the polices and systems;
     3.It is an innovation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compensation, which makes good effects on disposing resources,guarantying peasants' benefit,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 from returning cropland and etc;
     4.A series of mechanisms,such as benefit safeguard mechanism, technology supporting mechanism,industry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etc,must be included in the new systems to guarantee the peasants' benefit.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1.The influence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s on the behavior of 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is studied by years since 1949.meanwhile,This behavior of peasants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arget benefi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asant,a new evalu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on the base of the evaluation for current policy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combining the benefit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asant;
     3.A new evaluation model for the effect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 is established employing hierarchy analysis method. Reasonable conclusions have been obtained applying the new evaluation model to a typical case.
     4.Market means are introduced to the policy of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and the problems are well resolv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study may afford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forest in west China.Moreover,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employing multi-subjects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引文
[1]杨旭东、李敏、杨小勤.试论退耕还林的经济理论基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1(4):第19-22页.
    [2]刘璠.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2(4):第22-27页.
    [1]王继军.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学基础.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8期:第21-25页.
    [2]王万山、廖卫东.退耕还林政策的产权经济学分析与优化构想.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第19-26页.
    [3]占绍文、赵尔奎.退耕还林的经济学依据和可持续性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6(5):第48-51页.
    [4]王小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7-116页.
    [5]樊耀东.退耕还林边际内部成本中“信息不完全”的经济学福利分析.林业经济问题,2004年,24(5):第265-271页.
    [1]李文刚、罗剑朝、朱兆婷.退耕还林政策效率与农户激励的博弈均衡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5(1):第15-18页.
    [2]于转利、罗剑朝、张海鹏,等.退耕还林(草)的博弈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5(3):第18-20页.
    [3]董捷.退耕还林绩效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第16-17页.
    [4]王飞、李锐、温仲明.退耕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发挥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为例.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22(3):第1-4页.
    [5]周红、缪杰、安和平.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试点阶段社会经济效益初步评价.林业经济,2003年第4期:第23-24页.
    [6]杨建波、王利.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17(5):第54-58页.
    [7]吴转颖.退耕还林试点阶段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杨旭东、李敏、杨小勤.试论退耕还林的经济理论基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1(4):第19-22页.
    [2]徐晋涛、曹轶瑛.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第58-60页.
    [3]周映梅.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草业科学,2005年,22(1):第12-14页.
    [4]汪小勤、黎萍.从“退耕还林”和“禁伐”政策的实施看对农民利益的补偿.改革,2001年第3期:第106-110页.
    [5]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生态学报,2002年,22(4):第471-478页.
    [6]杨明洪.外部性校正之争与建立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财经科学,2002年第3期:第6-9页.
    [1]张军连、陆诗文.退耕还林工程中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及相关建议.林业经济,2002年第7期:第45-46页.
    [2]黄立洪、柯庆明、林文雄.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7(3):第7-9页.
    [3]秦鹏、唐绍均.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重庆大学学报,2005年,28(4):第163-166页.
    [4]陈源泉、高旺盛.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第165-170页.
    [5]延军平.中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6]吴学灿、洪尚群、吴晓青.生态补偿与生态购买.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29(1):第113-114页.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全球环境污染评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54页.
    [2]潘双庆.国内发展指数(MDP)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启示.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2期:第52页.
    [3]樊万选、戴其林、朱桂香.生态经济与可持续性.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1-284页.
    [1]樊万选、戴其林、朱桂香.生态经济与可持续性.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1]康慕谊、董世魁、秦艳红.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5-47页.
    [2]宋先松.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评价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第5页.
    [1]樊胜岳、高新才.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http://www.pnc.gov.cn/web/zgzh/kxdy/228.html 2008年12月27日.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第162页.
    [2]孙健.中国经济通史(1949-2000)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83页.
    [3]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1]孙健.中国经济通史(1949-2000)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83页.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第214页.
    [2]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141页.
    [1]陈波、王克强.我过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3期:第31页.
    [1]王涛.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475-476页.
    [2]朱震达.中国沙漠 沙漠化 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9页.
    [1]朱震达.中国沙漠 沙漠化 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2]朱震达.中国沙漠 沙漠化 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9页.
    [1]朱震达.中国沙漠 沙漠化 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2]王涛.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1]朱震达.中国沙漠 沙漠化 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9页.
    [1]刘纪远.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年.第391页.
    [2]刘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绿色中国,2004年第1期:第38页.
    [1]王金南、万军、张惠远,等.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见:王金南、庄国泰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6页.
    [1]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http://gov.ce.cn/gqbg/gqbgk/200510/28/t20051028_5274631_2.S html.2005年10月28日.
    [1]张惠远、万军、王金南,等.西部生态补偿的现状评估及对策.见:王金南、庄国泰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4-55页.
    [1]国家林业局.2005年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林业经济,2006年第9期:第41页.
    [1]胡培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述.http://www.hwcc.com.cn/nsbd/NewsDisplay.asp?Id=9019.2001年5月10日.
    [1]李小云,靳乐山,左停等.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96-98页.
    [1]李世东,陈幸良,李金华.世界重点生态工程与林业机构设置的关系研究.http://e-nw.shac.gov.cn/wmfw/hwzc/hygl/t20040309_97186.htm.2004年3月9日.
    [2]退耕还林政策的进退之道.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show.asp?n_con_id=18039.2004年5月14日.
    [1]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187页.
    [1]樊胜岳,马丽梅,殷志刚.基于农户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研究.干旱区地理,2008年,31(4):第572-578页.
    [2]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第154页.
    [1]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第154页.
    [2]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第154页.
    [1]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前沿论坛,2005年第3期:第47-50页.
    [2]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6页.
    [3]Ruud Cupers.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ssociated with highways.Biological Conservation,1999(90):41-45.
    [4]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第38-42页.
    [1]孔凡斌.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38-140页.
    [2]康慕谊、董世魁、秦艳红.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目标、行动、问题、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7页.
    [1]黄立洪、柯庆明、林文雄.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7(3):第9页.
    [1]蔡庆华、余晓龙.对西部大开发中建立生态环境经济补偿机制的探讨.西部论坛,2004年,6(6):第5页.
    [2]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页.
    [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
    [4]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三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01页.
    [1]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3]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第125页.
    [1]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2]O.E.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ititute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e,1985.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77页.
    [1][美]R.科斯,A.阿尔钦,B.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08/30/content_543847.htm.2002年8月30日.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2]人民日报社论.中国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807/15R20080715_16157706.shtml.2008年7月15日.
    [1]人民日报社论.中国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807/15/t20080715_16157706.shtml.2008年7月15日.
    [2]解炎.种树别种出“绿色沙漠”".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8/20011031/594212.html.2001年10月31日.
    [1]康慕谊、董世魁、秦艳红.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等.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1]中央党校第22期一年制中青班第3课题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调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5137368.html.2006年12月7日.
    [1]李秉祥、黄泉川.我国西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06年第3期:第34-35页.
    [1]西部大开发进展成就之三:西部地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http://www.chinawest.gov.cn/web/News Info.asp?NewsId=28841.2005年12月26日.
    [1]陈健生.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1]陈健生.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33页.
    [2]李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第28页.
    [1]退耕还林工作综述.http://www.chinawest.gov.cn/web/NewsInf.asp?NewsId=221.2002年6月20日.
    [1]退耕还林原先补助政策和延长补助政策的主要内容.http://www.gov.cn/wszb/zhib0161/content_772300.htm.2007年10月10日.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乌鲁木齐:新疆年鉴出版社,2007年.第160页.
    [2]吕欣.广西退耕还林7年回眸造福农民400万.http://www.ce.cn/cysc/agriculture/yl/200801/28/t20080128_14385607.shtml.2008年1月28日.
    [1]颜园园.西藏30多万农牧民从退耕还林工程中获益.http://news.163.com/08/1023/19/4OVAL16D000120GU.html.2008年10月23日.
    [2]张进林.青海: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染绿”867万亩荒山.http://news.qq.com/a/20070929/002845.html.2007年9月29日.
    [1]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 黔府发(2007)35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第1期:第1页.
    [2]关婉秋.内蒙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情祝调查及制度完善-以伊金霍洛旗、清水河县、二四子王旗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8年.
    [1]余峰,孙艳华,武勇.宁夏退耕还林工程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8-09/29/content_14535960.html.2008年9月29日.
    [2]张江波,薛少毅.对我省退耕还林进展情况及后续政策的调查研究.陕西综合经济,2007年第3期:第23页.
    [1]杜万全,张洪明.四川省退耕还林调查报告.四川林勘设计,2008年第1期:第1页.
    [2]杜勇.促进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巩固和科学发展.云南林业,2008年,29(6):第13页.
    [1]周红斌.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促进重庆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建设,2008年第6期:第3-4页.
    [2]甘肃省退耕还林全面助推新农村建设.http://www.agri.gov.cn/ztzl/xnc/qt/t20071030_912531.html.2007年10月30日.
    [3]辉煌五年路:甘肃省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五年回顾.http://www.cnr.cn/gsfw/gsxw/kx/200704/t 20070408_504438130.html.2008年1月21日.
    [1]谢明.公共正生导论.http://www.rdfz.com/jpkc/videohy.htm.2007年12月20日.
    [1]学习:公共政策的含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414c6acb0100a21t.html.2008年7月7日.
    [1]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第10页.
    [2]张泰峰,[美]Eric Reader.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3][美]孙克姆·霍姆斯.公共支出管理手册.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4]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第10页.
    [4]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5页.
    [1]孟建民.中国企业绩效评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页.
    [2]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第1078页.
    [1]多目标决策方法.http://www.qxkx.net/qxkx/kxmc/b21010-03.htm.
    [1]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2007年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3月17日第2版:第1-8页.
    [1]张春花.甘南州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甘肃农业,2007年第5期:第60-61页.
    [1]张春花.甘南州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甘肃农业,2007年第5期:第60-61页.
    [2]陈建华.环境恶化-甘南州如何拉生态建设一把.发展,2005年第2期:第18页.
    [3]陈建华.环境恶化-甘南州如何拉生态建设一把.发展,2005年第2期:第18页.
    [1]杨维军.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0-101页.
    [1]郭晓鸣、甘庭宇、李晟之,等.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3期:第72-79页.
    [1]王金南、万军、张惠远,等.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见:王金南、庄国泰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3-24页.
    [1]延军平等.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姚明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8期:第50-52页.
    [1]张虹.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机制的构想:[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6年.第15、17-18页.
    [1]冉瑞平.论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2007年第1期:第299-308页.
    [2]楼夷.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财经,2004年第3期:第68-71页.
    [3]陈建生.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218页.
    [4]孔凡斌.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林业科学,2007年,43(1):第95-101页.
    [1]陆迁,孟全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年,20(4):第189-192页.
    [2]冉瑞平.论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2007年第1期:第299-308页.
    [3]延军平等.中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1]何磊.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第34页.
    [1]孔凡斌.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2]廖卫东.退耕还林:优化政府规制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体系.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1期:第16页.
    [3]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第190-191页.
    [1]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培育退耕后续产业确保退耕还林成果.http://www.chinawest.gov.cn/web/Newslnfo.asp?Newsld=42443.2008年02月02日.
    [2]姜恩来.退耕还林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第73页.
    [1]宁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的若干意见.http://www.nmg.xinhuanet.com/nmgwq/2008-06/27/content_13665609.htm.2008年6月27日.
    [2]郭婵、罗剑朝.西部退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生态经济,2006年第2期:第145页.
    [1]郭亚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4527049.html.2006年06月25日.
    [2]退耕还林办公室.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竹业经济.http://www.forestry.gov.cn/distribution/2006/12/28/tghi-2006-12-28-164.html.2006年12月28日.
    [1]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效益评价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李育材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http://www.forestry.gov.cn/distr ibution/2008/12/23/tghl-2008-12-23-958.html.2008年12月23日.
    [2]杨旭东、李敏、杨小勤.《试论退耕还林的经济理论基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1(4):第19-22页.
    [3]刘瑶.《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2(4):第22-27页.
    [4]王继军.《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学基础》.《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8期:第21-25页.
    [5]王万山、廖卫东.《退耕还林政策的产权经济学分析与优化构想》.《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第19-26页.
    [6]占绍文、赵尔奎.《退耕还林的经济学依据和可持续性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6(5):第48-51页.
    [7]王小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7-116页.
    [8]樊耀东.《退耕还林边际内部成本中“信息不完全”的经济学福利分析》.《林业经济问题》,2004年,24(5):第265-271页.
    [9]李文刚、罗剑朝、朱兆婷.《退耕还林政策效率与农户激励的博弈均衡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5(1):第15-18页.
    [10]于转利、罗剑朝、张海鹏,等.《退耕还林(草)的博弈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5(3):第18-20页.
    [11]董捷.《退耕还林绩效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第16-17页.
    [12]王飞、李锐、温仲明.《退耕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发挥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为例》.《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22(3):第1-4页.
    [13]周红、缪杰、安和平.《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试点阶段社会经济效益初步评价》.《林业经济》,2003年第4期:第23-24页.
    [14]杨建波、王利.《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17(5):第54-58页.
    [15]吴转颖.《退耕还林试点阶段社会、经济、生念效益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6]杨旭东、李敏、杨小勤.《试论退耕还林的经济理论基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1(4):第19-22页.
    [17]徐晋涛、曹轶瑛.《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第58-60页.
    [18]周映梅.《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草业科学》,2005年,22(1):第12-14页.
    [19]汪小勤、黎萍.《从“退耕还林”和“禁伐”政策的实施看对农民利益的补偿》.《改革》,2001年第3期:第106-110页.
    [20]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生态学报》,2002年,22(4):第471-478页.
    [21]杨明洪.《外部性校正之争与建立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财经科学》,2002年第3期:第6-9页.
    [22]张军连、陆诗文.《退耕还林工程中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及相关建议》.《林业经济》,2002年第7期:第45-46页.
    [23]黄立洪、柯庆明、林文雄.《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7(3):第7-9页.
    [24]秦鹏、唐绍均.《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重庆大学学报》,2005年,28(4):第163-166页.
    [25]陈源泉、高旺盛.《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第165-170页.
    [26]延军平.《中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27]吴学灿、洪尚群、吴晓青.《生态补偿与生态购买》.《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29(1):第113-114页.
    [28]联合国坏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全球环境污染评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54页.
    [29]潘双庆.《国内发展指数(MDP)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启示》.《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2期:第52页.
    [30]樊万选、戴其林、朱桂香.《生态经济与可持续性》.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1-284页.
    [31]樊万选、戴其林、朱桂香.《生态经济与可持续性》.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32]康慕谊、董世魁、秦艳红.《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5-47页.
    [33]宋先松.《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评价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第5页.
    [34]樊胜岳、高新才.《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http://www.pnc.gov.cn/web/zgzh /kxdy/228.html.2008年12月27日.
    [3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第162页.
    [36]孙健.《中国经济通史(1949-2000)》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83页.
    [37]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38]孙健.《中国经济通史(1949-2000)》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83页.
    [3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第214页.
    [40]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141页.
    [41]王涛.《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475-476页.
    [42]朱震达.《中国沙漠沙漠化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9页.
    [43]朱震达.《中国沙漠沙漠化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44]陈波、王克强.《我过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3期:第31页.
    [45]王涛.《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46]刘纪远.《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年.第391页.
    [47]刘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绿色中国》,2004年第1期:第38页.
    [48]王金南、万军、张惠远,等.《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见:王金南、庄国泰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6页.
    [49]《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http://gov.ce.cn/gqbg/gqbgk/200510/28/t20051028_5274631_2.shtml.2005年10月28日.
    [50]张惠远、万军、王金南,等.《西部生态补偿的现状评估及对策》.见:王金南、庄国泰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4-55页.
    [51]国家林业局.(2005年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林业经济》,2006年第9期:第41页.
    [52]胡培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述》.http://www.hwcc.com.cn/nsbd/NewsDisplay .asp?Id=9019.2001年5月10日.
    [53]李小云,靳乐山,左停等.《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96-98页.
    [54]李世东,陈幸良,李金华.《世界重点生态工程与林业机构设置的关系研究》.http://e-nw.shac.gov.cn/wmfw/hwzc/hygl/t20040309_97186.htm.2004年3月9日.
    [55]《退耕还林政策的进退之道》.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show.asp?n_con_id=18039.2004年5月14日.
    [56]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第187页.
    [57]樊胜岳,马丽梅,殷志刚.《基于农户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研究》.《干旱区地理》,2008年,31(4):第572-578页.
    [58]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第154页.
    [59]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前沿论坛》,2005年第3期:第47-50页.
    [60]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6页.
    [61]Ruud Cupers.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ssociated with highways.Biological Conservation,1999(90):41-45.
    [62]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第38-42页.
    [63]孔凡斌.《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38-140页.
    [64]康慕谊、董世魁、秦艳红.《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目标、行动、问题、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7页.
    [65]黄立洪、柯庆明、林文雄.《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7(3):第9页.
    [66]蔡庆华、余晓龙.《对西部大开发中建立生态环境经济补偿机制的探讨》.《西部论坛》,2004年,6(6):第5页.
    [67]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页.
    [68]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
    [69]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70]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三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01页.
    [7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72]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第125页.
    [73]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74]O.E.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ititute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e,1985.
    [75]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77页.
    [76][美]R.科斯,A.阿尔钦,B.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77]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7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08/30/content_543847.htm.2002年8月30日.
    [79]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80]人民同报社论.《中国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http://www.ce.cn/xwzx /gnsz/gdxw/200807/15/t20080715_16157706.shtml.2008年7月15日.
    [81]解焱.《种树别种出“绿色沙漠》.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8/20011031/594212.html.2001年10月31日.
    [82]康慕谊、董世魁、秦艳红.《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83]《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等.《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84]中央党校第22期一年制中青班第3课题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调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5137368.html.2006年12月7日.
    [85]李秉祥、黄泉川.《我国西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06年第3期:第34-35页.
    [86]《西部大开发进展成就之三:西部地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http://www.chinawest.gov.cn/web/NewsInfo.asp?Newsld=28841.2005年12月26日.
    [87]陈健生.《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88]陈健生.《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33页.
    [89]李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第28页.
    [90]《退耕还林工作综述》.http://www.chinawest.gov.cn/web/NewsInfo.asp?NewsId =221.2002年6月20日.
    [91]《退耕还林原先补助政策和延长补助政策的主要内容》.http://www.gov.cn/ws zb/zhibol61/content_772300.htm.2007年10月10日.
    [9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乌鲁木齐:新疆年鉴出版社,2007年.第160页.
    [93]吕欣.《广西退耕还林7年回眸 造福农民400万》.http://www.ce.cn/cysc/agriculture/yl/200801/28/t20080128_14385607.shtml.2008年1月28日.
    [94]颜园园.《西藏30多万农牧民从退耕还林工程中获益》.http://news.163.com/08/1023/19/4OVALI6D000120GU.html.2008年10月23日.
    [95]张进林.《青海: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染绿”867万亩荒山》.http://news.qq.com /a/20070929/002845.html.2007年9月29日.
    [96]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 黔府发(2007)35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第1期:第1页.
    [97]关婉秋.《内蒙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情祝调查及制度完善-以伊金霍洛旗、清水河县、二四子王旗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8年.
    [98]余峰,孙艳华,武勇.《宁夏退耕还林工程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8-09/29/content_14535960.html.2008年9月29日.
    [99]张江波,薛少毅.《对我省退耕还林进展情况及后续政策的调查研究》.陕西综合经济,2007年第3期:第23页.
    [100]杜万全,张洪明.《四川省退耕还林调查报告》.四川林勘设计,2008年第1期:第1页.
    [101]杜勇.《促进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巩固和科学发展》.云南林业,2008年,29(6):第13页.
    [102]周红斌.《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促进重庆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建设,2008年第6期:第3-4页.
    [103]《甘肃省退耕还林全面助推新农村建设》.http://www.agri.gov.cn/ztzl/xnc/qt /20071030_912531.html.2007年10月30日.
    [104]《辉煌五年路:甘肃省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五年回顾》.http://www.cnr.cn/gsfw /gsxw/kx/200704/t20070408_504438130.html.2008年1月21日.
    [105]谢明.《公共正生论导》http://www.rdfz.com/jpkc/videohy.htm.2007年12月20日.
    [106]《学习:公共政策的含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c6acb0100a21t.html.2008年7月7日.
    [107]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第10页.
    [108]张泰峰,[美]Eric Reader.《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109][美]孙克姆·霍姆斯.《公共支出管理手册》.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110]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第10页.
    [111]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5页.
    [112]孟建民.《中国企业绩效评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页.
    [113]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第1078页.
    [114]《多电影票决策方法》.http://www.qxkx.net/qxkx/kxmc/b21010-03.htm.
    [115]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2007年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3月17日第2版:第1-8页.
    [116]张春花.《甘南州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甘肃农业》,2007年第5期:第60-61页.
    [117]陈建华.《环境恶化-甘南州如何拉生态建设一把》.《发展》,2005年第2期:第18页.
    [118]杨维军.《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0-101页.
    [119]郭晓鸣、甘庭宇、李晟之,等.《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3期:第72-79页.
    [120]王金南、万军、张惠远,等.《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见:王金南、庄国泰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3-24页.
    [121]延军平等.《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2]姚明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8期:第50-52页.
    [123]张虹.《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机制的构想》:[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6年.第15、17-18页.
    [124]冉瑞平.《论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2007年第1期:第299-308页.
    [125]楼夷.《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财经》,2004年第3期:第68-71页.
    [126]陈建生.《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218页.
    [127]孔凡斌.《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林业科学》,2007年,43(1):第95-101.
    [128]陆迁,孟全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年,20(4):第189-192页.
    [129]冉瑞平.《论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2007年第1期:第299-308页.
    [130]延军平等.《中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131]何磊.《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第34页.
    [132]孔凡斌.《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 106页.
    [133]廖卫东.《退耕还林:优化政府规制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体系》.《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1期:第16页.
    [134]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第190-191页.
    [135]《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培育退耕后续产业确保退耕还林成果》.http://www.chinawest.gov.cn/web/NewsInfo.asp?Newsld=42443.2008年02月02日.
    [136]姜恩来.《退耕还林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第73页.
    [137]《宁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的若干意见》.http://www.nmg.xinhuanet.com/nmgwq/2008-06/27/con tent_13665609.htm.2008年6月27日.
    [138]郭婵、罗剑朝.《西部退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生态经济》,2006年第2期:第145页.
    [139]郭亚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4527049.html.2006年06月25日.
    [140]退耕还林办公室.《依托退耕还林 发展竹业经济》.http://www.forestry.gov.cn /distribution/2006/12/28/tghl-2006-12-28-164.html.2006年12月2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