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时期董志塬地貌演变过程及其成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国黄土高原最大的残留黄土塬董志塬,其地貌演变和土壤侵蚀情况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这是因为:1)历史时期黄土侵蚀地貌的侵蚀过程是单向的,不会出现反复,通过董志塬地貌演变的研究,可以进而了解整个黄土高原的侵蚀状况;2)黄土高原的侵蚀量、侵蚀速率等问题,涉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的设定、黄河下游水患的治理等国计民生大事;3)进入历史时期以后,因人类活动的干预,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和地貌演变出现了新特点,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从土壤侵蚀和地貌演变角度,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贡献分别有多大?如何更好地防、治土壤侵蚀?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更重大。
     通过董志塬历史地貌演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黄土高原沟壑区在历史时期的土壤侵蚀情况的特殊性,进而为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与丘陵沟壑区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提供帮助;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沟壑区历史时期土壤侵蚀的特点,同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目标、退耕还林(草)等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选择董志塬作为研究对象,还因为近数十年来大量的实地观测和试验研究虽然成果斐然,但因资料的时间序列太短,无法对其地貌演变和土壤侵蚀的情况达成整体性、宏观性的共识,借助历史地理学方法,可对其在历史时期的地貌演变情况、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作进一步探讨分析,使人们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及其成因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
     具体的研究步骤为:通过大量野外考察——摄影地形、采集标本、鉴定遗址及文物、观察地理形势等,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文献记载、古地图、文化遗址等来初步确定样点地貌年龄;以当代地貌发育理论为依据,构建黄土高原现代侵蚀沟地貌年龄的计算公式,进一步确定样点的地貌年龄。根据得到的地貌年龄,测算其侵蚀速率;再以样点流域的平均侵蚀速率,计算董志塬现代侵蚀沟的侵蚀速率和塬面的变化速度,总结董志塬地貌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董志塬地貌演变的成因。
     通过对董志塬9个完整样本流域和沟头调查所获取的77个沟头样本资料的研究发现,古代侵蚀沟形成于全新世以前,距今有数万至数十万年;历史时期董志塬塬面的萎缩主要是现代侵蚀沟发育造成的,侵蚀活动主要体现为现代侵蚀沟的发育和发生在塬面、坡面上的浅沟、细沟、面状侵蚀。先秦时期董志塬塬面变化不大,最多只是面状侵蚀带来的微量萎缩。战国以后,塬面开始出现明显变化,但直到隋唐时期,也只有大约7条现代侵蚀沟伸入塬面,其造成的影响仍有限。到了隋唐至元明时期,就先后有多达1789条沟谷对塬面造成了影响,塬面开始迅速破碎。明清以后至今,蚕食董志塬塬面的长度在500m以上沟谷的数量又增加了2409条沟谷,因此造成董志塬的地貌演变越来越剧烈,水土流失量也越来越大。
     历史时期,在现代侵蚀沟发育的地方,董志塬塬面的平均萎缩幅度介于942~6242m之间,最大的萎缩幅度不能超过9000m。没有现代侵蚀沟发育的地区,塬面后退幅度不超过2m,变化十分微小。活跃于董志塬塬面的现代侵蚀沟沟头平均延伸速度介于0.445~4.068m/a之间;最大值一般不会超过6.56m/a;最小值0.25m/a,但这一数值可能会更小。沟头延伸速度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与沟头距离流域源头的距离有关:沟头越接近流域上游,延伸速度越慢;受人类干预较明显的沟谷,上述规律会弱化。
     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董志塬地貌演变的成因。
     自然因素主要表现为地震和降雨径流的变化。在黄土高原地区,当地震烈度达到Ⅳ度时,就会造成黄土崩塌和滑坡;这与之前最小烈度为Ⅴ度或稍低时,才能引起崩塌和滑坡的认识略有不同;说明黄土高原特殊的环境特征,对地震的敏感度很高:地震的影响虽仅限于重力侵蚀,其作用力不容忽视。近2000a来,陇东黄土高原的气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200~589'sA.D.)最为湿润,之前与之后的气候都相对干旱;经历了由相对干旱到湿润,再由相对湿润到干旱的变化过程;董志塬现代侵蚀沟的迅速发育,大约自500'sA.D.前后进入了高峰期,这与同时期的湿润气候有关。坡面上细沟、冲沟的发育,与30min最大雨强呈较好的正比关系;古代侵蚀沟中现代侵蚀沟的发育,主要受降雨量、径流量大小所控制。对于现代侵蚀沟发育较快的沟谷来说,降雨径流的变化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道路、城镇等因素也在起作用,而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更大数量的现代侵蚀沟发育较为缓慢的沟谷而言,降雨径流的影响就比较突出。
     植被覆盖度与现代侵蚀沟的发育呈良好的正相关,但两者的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虽已被无数次的观测和试验所证明,但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一般在塬面、坡面、川台地等处,可以起到良好的减水减沙作用;但在土壤侵蚀最严重的沟道部位,其作用有限。因此,植被对土壤侵蚀和地貌演变,既有正的作用,也有负的作用。间歇性的洪水侵蚀,与经常性的流水侵蚀,孰轻孰重,还难以区分。植被覆盖度越大土壤侵蚀越轻微的规律,只适合面状侵蚀,对于沟状侵蚀,还需要慎重对待。尽管实测数据中,林牧业区的侵蚀模数远大于农耕区,但由于没有将硬化地面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从中分离,因此,还是不能确定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力。
     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地貌发育的影响,以硬化地面最为明显。特别是围绕古城镇、古村落、古道路形成了董志塬发育最快捷的的现代侵蚀沟,就这类具体沟谷而言,无论其沟头延伸速度,还是年均侵蚀量,都远大于自然沟谷,是自然沟谷的2~15倍,甚至更大;但是,长度较大的、受人类活动干预较多的沟谷的数量及其在沟谷总量中所占比例有限,对董志塬地貌发育的影响,远没有以往研究所认为的那么严重。自秦汉时期大规模移民垦殖,董志塬塬面地区成为农耕区以后,塬面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基本以耕地为主:而周围山地,则随着人口数量的起伏变化而有所变化。不同土地利用对黄土地貌发育的影响比较明显;一般说来,在农耕区,因为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频繁,土地利用以农耕地为主,会造成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地貌演变速度较快;林牧业区则相反。但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与土壤侵蚀和地貌演变,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时地不同,其关系会有所不同。
Dongzhi Yua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largest broken tableland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hose geomorphic evolution and soil erosion have been always concerning scientists in related research areas for following reasons. 1) Erosion processes on the eroded landform of the loess in history period occurred in a definite direction and were not repeated. Accordingly, status of soil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can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study of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the tableland. 2) The issues such as erosion amount and erosion rate dealt with the national welfar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like setting the targets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and water loss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solving the troubles cre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3) Some new features of soil erosion and geomorphic evolution have occurred on the Loess Plateau. What are their specific forms? How can we prevent and control soil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Studies of the problem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to academic values, but also to practical meanings.
     Study of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Dongzhi Yuan helps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 periods of the gully area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further finds out the causes of geomorphic types in the gully region and the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Results from the study may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base for some institutions to set the goals of comprehensive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and make policies on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grassland in related regions. Selecting Dongzhi Yuan as a study object was also because of the following considerations. In recent decades, tremendous in-situ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s have been made on the tableland. However, a holistic and macroscopic consensus on geomorphic evolution and soil erosion in it has not yet been reached due to a short time series of observed data. Using the methodologi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we can further analyze the geomorphic evolution, evolution processes, and driving factors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tableland. The analysis may give us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to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its causes in the gu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Three specific procedures were taken to complete the study. First, basic data were obtained by conducting a large amount of field investigation works on landscape images, sample collection, and ancient site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cultural relics and geographical observation. Geomorphic age of a sample site was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by historical documents, ancient maps, and cultural relics. Second, a formula for computing geomorphic age of present eroded gully on the Loess Plateau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eomorphic evolution and then, geomorphic ages of various sampling sites were determined. Erosion rates were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d geomorphic ages. Third, by taking the averaged erosion rate over sampling watersheds, erosion rate of present eroded gully and change rate of upland in Dongzhi Yuan were calculate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es were understood. Accordingly, the causes of geomorphic evolution on the tableland were identified.
     9 typical watersheds and 77 gully heads on the tableland were investigated.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d gully heads indicate that ancient eroded gullies formed before the Holocene, more than 10-100 thousands years ago. Historically, the upland of Dongzhi Yuan shrank mainl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eroded gullies. Erosion history was mainly presented as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eroded gulli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rill, ephemeral gully, and surface erosion. In the Pre Chin Period, the upland was subject to a slight change and maximally, the slight shrinkage of the upland was caused only by surface erosion. After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upland started to change significantly. About 7 large present eroded gullies and valleys did not penetrate into the upland until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but the influence of the penetration was not considerable. From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o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more than 1789 large gullies and valleys developed and the upland started to break. Aft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2409 large gullies and valleys of more than 500 m which cut into the upland were developed additionally. It caused more and more rapid geomorphic evolution and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il and water loss on the tableland.
     In the historic periods, the average shrinkage of the upland in the positions where present eroded gullies developed was between 942 and 6242 m, with the maximum shrinkage being less than 9000 m. However, the shrinkage of the upland in the area without developed present eroded gully was less than 2 m and apparently, the change was not considerable. The averaged penetration rate of present eroded gully heads was 0.445~4.068 m/a, with the maximum rate being less than 6.56m/a and the minimum rate being 0.25m/a (possibly, the minimum rate even had a lower value). In general, penetration rate of a gully is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headstream of watershed and becomes slow as it approaches the upstream gully head. The feature is not evident for those gulliessignificantly interfered by human activities.
     Changes of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historical periods a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and the causes of geomorphic evolution in Dongzhi Yuan are discussed.
     Influences of natur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 the changes by earthquake and rainfall-runoff. On the Loess Plateau, collapses and landslides may occur if seismic intensity reaches IV degree. The finding diffe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at collapse and landslides can occur only if seismic intensity is V degree or less, which indicates that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the Loess Plateau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earthquake events. Although gravity erosion is the only consequence of earthquake, but impacts from earthquake are not negligible. In the past 2000 years, the climate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East Gansu was the moistest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200~589'sA.D.). Before or after the period, the climate was in relative drought and changed from relative drought to humid and again from relative humid to drought.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eroded gullies in Dongzhi Yuan reached the highest stage in about 500's A.D., in response to the humid climate in the same period. The developments of rills and large gullies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maximum 30 min rainfall intensity.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eroded gullies within ancient eroded gullies is mainly governed by rainfall amount and rainfall intensity. For the rapider development of valleys with present eroded gullies, rainfall-runoff is one of the factors, whereas the factors like roads and towns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s and impact of the latter is even more evident. However, influences of rainfall and runoff are more significant for those valleys where present eroded gullies develop in a slower rate.
     Vegetation coverag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eroded gully, bu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deserves to be further studied. The roles of vegetation in conserving soil and water should not be over-exaggerated, though they have been proved by tremendous observations and experiments. Generally speaking, vegetation can play sound roles in reducing water loss and sediment only in the places like upland, slope, and flat valley land, whereas its roles are limited in the gullies subject to severe soil erosion. Thus, 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on soil erosion and geomorphic evolution can be positive or negative. It is har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intermittent erosion by flooding and the constant erosion by water. The conclusion that greater coverage corresponds to lower soil erosion is only applied to surface erosion and however, may not be applied to channel erosion. Effect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because the effects of harden land surface and landuse are not able to be separated in the analysis, though observed data indicate a greater erosion modulus in forest-pastoral area than cultivated land.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eomorphic develop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are the most evident for harden land surface. Particularly,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ed present gullies occur in ancient towns, villages, and roads. Both the penetration speed and the averaged erosion amount of the present eroded gullie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natural gullies and valleys, being 2-15 times or even more. However, the percentage of the gullies and valleys with longer length and severer interference by human is low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geomorphic development of Dongzhi Yuan are
     not so great as estimated by some institutions before. Since the Chin and Han Dynasties, large scale immigrations have made the upland of Dongzhi Yuan become an agricultural area and landuse type has been dominated by cultivated land. Landuse in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ous area has varied somewhat with change in popul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soil erosion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 is severe and geomorphic evolution is rapid, due to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and dominated cultivated land. The situation in the forest-pastoral area is contrary to that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 However, change in landuse manner is not a simple positive relation with soil erosion and geomorphic evolu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somewhat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ime and location.
引文
[1]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8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的“中华民国XX年”均应为“公元XXXX年”。
    [1]吴以斅、张胜利,《略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人民黄河》,1981年第6期,第45-47页。
    [2]《从南小河沟土壤侵蚀特点及治理成效看黄土高原沟壑区综合治理方向》,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52-1980)》(内部资料,第一集),1982年9月,第46-54页。
    陈永宗,《掌握水土流失规律是实施水土保持的某础》,《中国水土保持》,1981年第6期,第22-24,49页。
    [3]曾昭璇、曾宪珊,《历史地貌学浅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28-29页。
    [1]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5页。
    [2]甘肃省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地区志·地理志》之第二章《地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59-262页。
    [1]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2页。
    [2]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3]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泾河流域砚瓦川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6年10月。
    [1]此数据来自官方统计资料。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大于此数,据笔者调查,可能达到了4亩/人左右。
    [2]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泾河流域砚瓦川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6年10月。
    [1]庆阳市水土保持局,《中国黄土高原甘肃省董志塬保护项目立项建议书》,2008年6月。
    [2]#12
    [3]曾昭璇、曾宪珊,《历史地貌学浅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1-2页。
    [1]骆鸿固,《水土保持名词解释》,《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81年第1期,第44页。
    [2]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页。
    [3]牟金泽、孟庆枚,《论流域产沙量计算中的泥沙输移比》,《泥沙研究》,1982年第2期,第60-65页;可参阅:Vanoni,V.A.,Sedimentation Engineering,Chapter Ⅳ,Sediment Sources and Sediment Yields.1975,pp.437-493.
    Williams,J.R.& Berndt,H.D.,Sediment Yield Computed with Universal equation.Jour.Hyd.Div.ASCE,Vol.98,N.HY12,1972,PP.2087-2098.
    Shen,H.W.& Li,R.M.,Watershed Sediment Yield.In Stochastic Approaches to Water Resources Vol.Ⅱ.1976,pp,21-1-68.
    张凤洲,《谈泥沙输移比》,《中国水士保持》,1993年第10期,第17-18页;
    蔡强国、范昊明,《泥沙输移比影响因子及其关系模型研究现状与评述》,《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3卷第5期,第1-9页;
    赵晓光等,《黄土坡耕地侵蚀输移特征》,《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10期(增刊),第8-14页;
    景可,《泾河、北洛河泥沙输移规律》,《人民黄河》,1999年第21卷第12期,第18-19页。
    [1][宋]沈括著,侯真平校点,《梦溪笔淡》卷24《杂志一》,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9月,第175页。
    [2]Pumpelly R.,1866,Geological researches in China,Mongolia and Japan during the years 1862-1865.Smithson contribution to Knowledge Vol.ⅩⅤ.
    [3]Richthofen F.V.,1882,On the mode of origin of the loess,Geol.Mag.9.
    [4]Obrutschew V.A.,1894,Orographish und geologischen umerisz der Central Mongolei,Ordes.Oest Kansu und Nord Shensi,izv.lmp.Russ.Gesel.30.
    [5]Obrutschew V.A.,1895,Das lossland des nordwestems Chinas,Geog.Zeit.1,p.263.
    [6]罗来兴,《划分晋西、陕北、陇东黄土区域沟间地与沟谷地的地貌类型》,《地理学报》,1956年第22卷第3期。第201-222页;
    陈传康,《陇东东南部黄土地形类型及其发育规律》,《地理学报》,1956年第22卷第3期,第223-231页。
    [7]朱震达,《应用数量方法来研究黄土丘陵区的侵蚀地貌》,《地理学报》,1958年第24卷第3期,第275-305页;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河中游黄土区域沟道流域侵蚀地貌及其对水土保持关系从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8]罗来兴、朱震达,《编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图的说明与体会》,《中国地理学会1965年地貌专业学术讨论会》,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1]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中国黄土高原地貌图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6月。
    [2]龚时旸、熊贵枢,《黄河泥沙来源和地区分布》,《人民黄河》1979年第1期,第7-17页。
    [3]钱宁,《泥沙运动力学的发展与前瞻》,《力学进展》,1979年第4期,第1-13页;
    钱宁、万兆惠、钱义颍,《黄河的高含沙水流问题》,《科学通报》,1979年第8期,第368-371页;
    钱宁、张仁、李九发、胡维德,《黄河下游挟沙能力自动调整机理的初步探讨》,《地理学报》,1981年第2期,第143-156页;
    王兴奎、钱宁、胡维德,《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水利学报》,1982年第2期,第26-35页。
    [4]龚时旸、蒋德麟,《黄河中游黄土丘陵区购到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中国科学》,1978年11月第6期,第671-678页。
    [5]牟金泽、孟庆枚,《论流域产沙量计算中的泥沙输移比》,《泥沙研究》,1982年第2期,第60-65页;
    《陕北部分中小流域输沙量计算》,《人民黄河》,1983年第4期,第35-37页;
    牟金泽、高懿堂,《无定河与永定河流域拦沙措施及减沙效益对比》,《人民黄河》,1985年第3期,第17-21页。
    [6]江忠善、宋文经、李秀英,《黄土地区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中国水土保持》,1983年第3期,第32-36页;
    刘志、江忠善,《雨滴打击作用对黄土结皮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88年第1期,第62-64页;
    江忠善、刘志,《降雨因素和坡度对溅蚀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89年第2期,第29-35页。
    [7]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8]甘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齐矗华,《黄土高原侵蚀地貌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9]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第226-231页;《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第35-41页。
    [10]史念海,《周原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76年第2期,第111-120页;《周原的历史地理及刷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第6-15页;《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11 王守春,《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及其变迁》,《人民黄河》,1994年第2期,第9-12页;《论古代黄土高原植被》,《地理研究》,1990年第4期,第72-79页;《黄河下游1566年后和1875年后决溢时空变化研究》,《人民黄河》,1994年第8期,第53-58页。
    12 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1]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2]王元林,《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腹地塬面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1年增刊,第71-82页。
    [3]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山地学报》,2002年第20卷6期,第695-700页。
    [4]史念海,《周原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2期,第111-120页;《周原的历史地理及周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第6-15页。
    [5]张洲,《周原地区新生代地貌特征略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0卷第3期,第69-77页。
    [6]焦恩泽、张翠萍,《历史时期潼关高程演变分析》,《西北水电》,1994年第4期,第8-11页。
    [7]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8]宋保平,《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壶口瀑布的逆源侵蚀问题》,《西北史地》,1999年第1期,第31-36页。
    [9]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渭河下游河流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10]甘枝茂、桑广书、甘锐等,《晚全新世渭河西安段河道变迁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16卷第2期,第129-132页。
    11 耿占军,《清代渭河中下游河道平面摆动新探》,《唐都学刊》,1995年第11卷第1期,第36-38页。
    12 段清波、周昆叔,《长安附近河道变迁与古文化分布》;周昆叔,《环境考古研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 李令福,《从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来看西安附近渭河的侧蚀》,《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增刊,第60-283页。
    14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朱士光,《人类活动与黄土高原环境演变》,《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高博文,《搞 好水土保持是实现黄土高原农业现代化和根治黄河的基础》,《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书讨论会论文选集》(第六卷),1980年;
    张维邦主编,《黄土高原治理研究--黄土高原环境问题与定位实验研究》之第二章,张维邦,《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
    [1]陆中臣、袁宝印、历强,《黄土高原流域环境治理前景》,《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08-209页;
    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2期,第1-10页;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2]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3]袁宝印、巴特尔、崔久旭,《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塬区为例)》,《地理学报》,1987年第42卷第4期,第328-337页;
    邓成龙、袁宝印,《末次间冰期限以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谷侵蚀堆积过程初探》,《地理学报》,2001年第56卷第1期,第92-98页。
    [4]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
    [5]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2期,第1-10页;
    赵景波、杜娟、黄春长,《黄土高原侵蚀期研究》,《中国沙漠》,2002年第22卷第3期,第257-260页。
    [6]王涌泉,《黄河自古多泥沙》,《地名知识》,1982年第2期。
    [7]陈先德等,《跨世纪治理黄河大举措》,《黄河 黄土 黄种人》,1993年创刊号。
    [8]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朱显漠、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1年第4辑;
    文焕然、何业恒,《历史时期“三北”防护林区的森林》,《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
    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
    朱士光、张利铭,《绿化黄土高原是治理黄河之本》,《中国林业》,1980年第8期;
    朱土光,《内蒙古城川地区的古今变迁及其与农垦之关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9卷第3期;
    朱土光,《汉唐长安城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7卷第1期。
    [9]夏明方,《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清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70-82页;
    刘国旭,《试从气候和人类活动看黄河问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
    [1]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2期,第1-10页。
    [1]#12
    [2]雷祥义,《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2001年10月,第24-26页。
    [3]刘东生等著,《黄河中游黄土》,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12月,第181-186页。
    [4]武汉地质学院普通地质教研室第四纪地质教学组:杜恒俭、陈华慧、曹伯勋主编,《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年7月,第10页。
    [1]侯甬坚著,《地理科学期望历史学界提供什么》,《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85-402页。
    [2]曾昭璇,《流水地形发育论》,《华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3期。
    [1]黄秉维,《自述》。见:《黄秉维文集》编写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Ⅰ-Ⅱ页。
    [2]为了更进一步确认公式的可靠性,笔者分别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侵蚀专家李靖先生、中科院水保所土壤侵蚀专家田均良先生、复旦大学历史地貌学专家张修桂先生、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曹怀信教授从不同角度做了指导。
    [1]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9页。
    [2]曾昭璇、曾宪珊著,《历史地貌学浅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11页。
    [1]在这方面,庆阳市博物馆老馆长李红雄先生、陇东学院副教授张多勇老师帮助最大。特别是张多勇副教授,与我一同从长武出发,考察了黑河河谷、达溪河河谷、邵寨塬、朝那塬、早胜塬、子午岭以及彬县、旬邑县等地许多古遗址,行程近2000km,历时18天,并从他那里学习了不少考古常识。
    [2]侯甬坚著,《地理科学期望历史学界提供什么》,《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85-402页。
    [1]曾昭璇、曾宪珊,《历史地貌学浅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4-5页。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史念海,《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王元林,《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腹地塬面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1年增刊,第71-82页。
    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山地学报》,2002年第20卷第6期,第695-700页。
    [2]此公式的构建,是受了黄委会西峰水保站高级工程师宋尚智研究员“南小河沟流域沟谷发展年限计算公式”的启发。参阅:宋尚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效益分析》,1962年2月手稿,第69-74页。特此致谢。
    [3]杨景春、李有利编著,《地貌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24页。
    [1]数值来源于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可参阅:邢义川、骆亚生、李振,《黄土的断裂破坏强度》,《水力发电学报》,1999年第4期,第36-44页。
    范敏、倪万魁,《黄土高原地区公路路基土性参数统计分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第28卷地2期,2006年6月,第75-79页。
    [1]宋尚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效益分析》,1962年2月手稿。
    [1]侵蚀量、流域面积、主干沟道长度等是笔者从1:10000地形图上测量所得
    [2]数值来源于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
    [3]邢义川、骆亚生、李振,《黄土的断裂破坏强度》,《水力发电学报》,1999年第4期,第36-44页。
    范敏、倪万魁,《黄土高原地区公路路基土性参数统计分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28卷第2期,第75-79页。
    [1]陈席珍、宋尚智、常茂德,《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效益》。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81-1985)》(内部资料,第二集),1986年12月,第1-4页。
    [1]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3,12-14页。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2][清]升允、长庚等纂修,《甘肃全省新通志》卷9《关梁》,宣统元年刊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刘东生等,《中国的黄土堆积》,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9月,第72页。
    [4]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332-335页。
    [5]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辑),1984年第3期,第278-288页。
    [1]金德生、张欧阳、陈浩等,《侵蚀基准面下降对水系发育与产沙影响的实验研究》,《地理研究》,2003年第22卷第5期,第560-570页。
    [1]龚时旸、蒋德麒,《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中国科学》,1978年第6期,第671-678页。
    陈浩、王开章,《黄河中游小流域坡沟侵蚀关系研究》,《地理研究》,1999年第18卷第4期,第363-372页。
    [1]史念海,《黄土高原考察琐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第1-29页
    [2]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8-31,42-43页。
    [3]《后汉书》卷87《西羌传》。
    [1]陈席珍、宋尚智、常茂德,《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效益》,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编委会,《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81-1985)》(内部资料,第二集),1986年12月,第1-4页。
    [1]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第6-7页。
    [1]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局,《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泾河流域砚瓦川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内部资料),第10页。
    [2]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代安定郡属县城址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第67-69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第1-30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第209-210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179-224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4-66页。
    [2][明嘉靖]《庆阳府志》卷17《古迹》。
    [1]《太平寰宇记》卷33 《关西道九·原州、庆州》。
    [2][清]《甘肃通志》卷22《古迹》。
    [3]张精义纂修,张文戈审校,[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庆阳县志》卷2《舆地志·古迹》,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39,143页。
    [4]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179-224页。
    [5][清]《甘肃通志》卷22《古迹》。
    [1]姚文波,《硬化地面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6期,第1097-1108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黄土高原历史地型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207页。
    [1]姚文波、宋尚智、侯甬坚等,《黄土高原现代侵蚀沟地貌年龄的计算方法》,待刊。
    [2]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1-30页。
    [1]《黄家庄史略》编辑组,《黄家庄史略》,甘肃庆阳:《陇东报社》印刷厂[准印证号:甘新出019字总685号(2000)034号],第5-12页。
    [1]此数据是在1:10000地形图上测量所得。
    [2]《黄家庄史略》编写组,《黄家庄史略》,《陇东报社》印刷厂印刷[准印证号:甘新初019字总685号(2000)034号],2000年7月,第13页。
    [1]《黄家庄史略》编写组,《黄家庄史略》,《陇东报社》印刷厂印刷[准印证号:甘新初019字总685号(2000)034号],2000年7月,第6-8页。《宁县志》编委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74页。
    [1]《宁县志》编委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288-289页。《泰安范村史话》编委会,《泰安范村史话》,西安:白云印务有限公司印制,2005年7月,第144-145页。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5《朱泚传》。
    [2]张耀民,《试论长城文化对甘肃的影响》,《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第24-34页。
    [1]《董志塬北部1958年7月13日暴雨径流调查》,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52-1980)》(第1集),第239-257页。
    [1]宋尚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效益分析》,1962年2月手稿,第41-42页。
    [1]甘肃省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地区志·地理志》之第二章《地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59-262页。
    [2]http://www.zaoshengzhen.cn/GaiKuang/200704/ZaoSheng_3125.html
    [3]《宁县志》编委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68页。
    [1][宋]张舜民撰,《画墁录》,《网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4-66页。
    [3]《太平寰宇记》卷34《关西道十·邠州、宁州》。
    [4]《宁县志》编委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68页。
    [5][清]晋显卿修,王星麟纂,《宁州志》卷2《建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44卷《宁州志》,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发行,1990年10月,第 318页。
    [1]参阅《泰安范村史话》编委会,《泰安范村史话》,西安:白云印务有限公司印制,2005年7月,第144-145页。
    [1]甘肃省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地区志·地理志》之第二章《地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59-262页。
    [2]谭其骧等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40-41图幅),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4-66页。参见本章第二节。
    [2]《宁县志》编委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288-289页。《泰安范村史话》编委会,《泰安范村史话》,西安白云印务有限公司印制,2005年7月,第144-145页。
    [3]《宁县志》编委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609-611页。亦见于《古墓葬分册·蔡墨墓(424,B242)》,《宁县文物概况一览表》(内部资料),1989年2月。张弛,《宁县政平唐代基葬发掘简报》,《陇右研究》,2007年第1期(总第25期)。第28-32页。郑国穆,《甘肃宁县政平乡唐代蔡墨墓试识》,《陇右研究》,2007年第2期(总第26期),第10-15页。
    [1]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咸阳市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第259页。
    [1]《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长武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554-556页。
    [2]《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长武志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89,266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4页。
    [1][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34《关西道十·邠州、宁州》。
    [2][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卷14《陕西永兴军路下·邠州》。
    [3][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3《陕西路·邠州》。
    [4][宋]潘自牧撰,《记纂渊海》卷24《郡县部·邠州》。
    [5]赵廷瑞、马理、吕柟纂,董健桥等校注.[I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sA.D)《陕西通志》卷2《土地二·山川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82页。
    [6]赵廷瑞、马理、吕柟纂,董健桥等校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sA.D)《陕西通志》卷12《土地十二·古迹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617页。
    [7][明]姚本修,阎奉恩纂,[清]苏东柱续修,顺治七年(1650'sA.D)《邠州志》卷1《土地·古迹》。见: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郝瑞平主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十一册《陕西》,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10月,第61-62页。
    [1][明]姚本修,阎奉恩纂,[清]苏东柱续修,·顺治七年(1650'sA.D)《邠州志》卷1《土地·公署》。见: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郝瑞平主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十一册《陕西》,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10月,第75-76页。
    [2][清]雍正《陕西通志》卷14《城池》。中国西北文献从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从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卷《陕西通志》.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发行,1990年10月,第423页。
    [3]《大清一统志》卷194。
    [4][明]姚本修,[清]苏东柱续修,《邠州志·古迹》(清顺治6年刻,康熙四十四年增补本)。谢林、徐大平、杨居讓主编,《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从刊》第6册《邠州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75页。
    [5][清]张纯儒修,莫琛纂,《长武县志》上卷《建制志·古迹》(康熙16年刻本)。谢林、徐大平、杨居讓主编,《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从刊》第8册《长武县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40页。
    [1]《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长武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555页。
    [2][清]王志圻辑.《陕西志辑要(四)·邠州·工武县》(清道光七年刻),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清]沈锡荣修,王锡章等纂,《长武县志·山川表》(清宣统二年木刻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4][清]张纯儒修,萸琛纂,《长武县志》上卷《建制志》(康熙16年刻本)。谢林、徐大平、杨居讓主编,《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8册《长武县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25页。
    [5][明]姚本修,阎奉恩纂,[清]苏东柱续修,顺治七年(1650'sA.D)《邠州志》卷1《土地·公署》。见: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郝瑞平主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十一册《陕西》,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10月,第75-76页。
    [6]《明史》卷42《志第十八·地理三·河南、陕西》。
    [7]长武县博物馆《新建长武县治碑记》。参见《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长武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710页。
    [1][明]姚本修,阎奉恩纂,[清]苏东柱续修,顺治七年(1650'sA.D)《邠州志》卷1《土地·公署》。见: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郝瑞平主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十一册《陕西》,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10月,第75-76页。
    [2][清]张纯儒修,英琛纂,《长武县志》上卷《沿革·关梁》(康熙16年刻本)。谢林、徐大平、杨居讓主编,《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8册《长武县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39页。
    [1]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武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310页。
    [2]转引自: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武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310页。笔者查阅了清人李楷编纂的[康熙]《陕西通志》、刘於义监修的[雍正]《陕西通志》以及严长明纂的《西安府志》,均未找到相同记述,但2000年版《长武县志》言之凿凿,故采用之。
    [3]清(乾隆48年)洪亮吉等纂,《长武县志》卷3《县境故城今城表》(据清嘉庆24年刻本传抄),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1981年。
    [4]清沈锡荣修,王锡章等纂,《长武县志》卷2《城池》(据清宣统二年刊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中华民国五十八年(1969),第49-60页。
    [5]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武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304页。
    [1]甘肃省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地区志·地理志》之第二章《地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59-262页。
    [2]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2003年打印本。
    [3]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1][梁]萧方等撰,[清]汤球辑,《三十国春秋》,广雅书局丛书本。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01页。
    [3][唐]杜佑纂,《通典》卷173《州郡三·古雍州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919页。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99-101页。
    [4][清]毕沅撰,张沛点校,《关中胜迹图志》卷24《地理·榆林府》,陕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
    [5][清]毕沅撰,张沛点校,《关中胜迹图志》卷24《地理·榆林府》,陕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
    [6]《大清一统志》卷116《霍州》。
    [7]储大仓纂修,《山西通志》卷57《古迹一》。
    [8]储大仓纂修,《山西通志》卷172《陵墓一》。
    [9]沈青崖编辑,《陕西通志》卷28《祠祀一(寺观附)》
    [10]沈青崖编辑,《陕西通志》卷71《陵墓二》。
    11 延川县志编辑委员会,《延川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615页。
    [1][民国]焦国礼总纂,贾秉机总编,《重修镇原县志》(据民国24年铅印本影印,全六册),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56年,第227-228页。
    [2][清]李从图总纂,张辉祖原纂,《镇原县志》卷8《地理·古迹》,道光26年木刻本。
    [3][民国]焦国礼总纂,贾秉机总编,《重修镇原县志》(据民国24年铅印本影印,全六册),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56年,第227-228页。
    [1]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1,51页。
    [2]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1,51页。
    [3][民国]焦国礼总纂,贾秉机总编,《重修镇原县志》(据民国24年铅印本影印,全六册),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56年,第206-208页。
    [4][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广雅书局丛书本。
    [5]《大清一统志》卷201《平凉府》。
    [1][民国]焦国礼总纂,贾秉机总编,《重修镇原县志·大事记上》,第1722-1727页。
    [2][明]赵廷瑞修,马理、吕柟纂,董健桥总校点,《陕西通志》卷13《土地十三·古迹下》,陕西两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633页。
    [3][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6《夏录·赫连勃勃》,广雅书局从书本。
    [4]潘伟斌著,《魏晋南北朝隋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96-297页。
    [5]延川县志编辑委员会,《延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615页。
    [6]《陕西省交通地图》,《陕西省地图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1月,第10-11页。
    [7][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7《夏录二·赫连昌》。
    [8][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6《夏录·赫连勃勃》。
    [1][清]杨延亮纂修,《赵城县志》卷29《陵墓》(据清道光七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2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5月,第114-115页。
    [2][唐]房幺龄等撰,《晋书》卷117《载记第十七·姚兴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982页。
    [3][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7《夏录二·赫连昌》。
    [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325页。
    [5]参阅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年10月,第11-14页。
    [1][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8《夏录三·赫连定》:“(胜光四年)秋八月,慕璝遣侍郎谢大宁奉表于魏,请送赫连定。己丑,世祖以慕璝为大将军、西秦王。其明年春三月壬申,慕璝送定至魏,世祖杀之,是魏延和元年也”。
    [2]今陕西站边一带是赵宋夏州所在,泞化4年(993)3月乙丑,北宋朝廷曾下诏堕夏州故城。至迟应于景祐4年(1037),西夏就拥有夏州。参见[清]张鉴撰,龚世俊、陈广恩、朱巧云校点,《西夏纪事本末》,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第33,67页。
    [3]任怀国,《试论崔鸿的史学贡献--兼论<十六国春秋>的价值》,《潍坊学院学报》第2卷第5期,2002年9月,第79-82页。
    陈长琦、周群,《<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第95-100页。
    [4][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43《答史雪汀问<十六国春秋>书》。
    [1]戴应新,《大夏统万城址考古记》,《故宫学术季刊》(台湾),1999年第17卷第2期。
    [2][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7《夏录二·赫连昌》。
    [1][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7《夏录二·赫连昌》。
    [2]靖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靖边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53页。
    [3][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前集卷18下《边防·西蕃地界》。
    [1][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43《答史雪汀问(十六国春秋)书》。
    [2][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卷66《夏录·赫连勃勃》。
    [1]侵蚀量、流域面积、主干沟道长度等是笔者从1:10000地形图上测量所得,侵蚀模数来源于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
    [2]冉大川,《泾河流域最大洪水量及最大洪沙量变化分析》,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质科学实验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第165-168页。
    [1]周群英、黄备长、庞奖励,《泾河上游黄土高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干旱区地理》,2004年第27卷第2期,第142-147页。
    [1]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81年8月。
    [2]肖晨超、汤国安,《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干旱区地理》,2007年第30卷5期,第646-653页。
    [1]甘肃省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地区志·地理志》之第二章《地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59-262页。
    [1][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2月,第40-41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宋]范煜撰,[唐]章懐太子贤注,《后汉书》卷95《叚颎传》。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
    [4][宋]范煜撰,[唐]章懐太子贤注,《后汉书》卷95《叚颎传》。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4-66页。
    [2]“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考证》:官本作“县在彭阳川内彭阳水上百步”,语恐有讹。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4-66页。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卷173《州郡三·古雍州上》,中华书局,1982年。
    [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3《陕西路》。
    [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卷16《陕西秦鳯路下》。
    [宋]潘自牧撰,《记纂渊海》卷25《郡县部·秦鳯路》。
    [元]托克托等修,《宋史》卷87《地理志第四十·地理三·陕西》。
    [元]托克托等修,《宋史》卷87《地理志第四十·地理三·陕西》。
    [明]宋濂等修,《元史》卷60《志第十二·地理三·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甘肃通志》卷22《古迹》。
    [4]谭其骧等,《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到东汉时期,第33-34图幅),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5][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2月,第40-41页。
    [6]镇原县《文物概况一览》,编号342,分类号△342。
    [7]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7月,第58页。
    [8]谭其骧等,《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到东汉时期,第33-34图幅),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7 月,第53-73页。
    [1]《金史》卷26《地理下》。
    [2]宋濂,《元史》卷59《地理三·镇原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31页。
    [3][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34《关西道十·宁州彭阳县》。
    [4][宋]范煜撰,[唐]章懐太子贤注,《后汉书》卷95《叚颎传》。
    [1][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卷16《陕西秦风路下》。
    [2]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7月,第69页。
    [1]陈永宗,《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1期,第35-45页。
    [2]王青,《试论史前黄河下游的改道与古文化的发展》,《中原文物》,1993年第4期,第63-72页。
    周述椿,《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第71-83页。
    [1]张荣祖、张洁、王宗祎,《青甘地区哺乳动物地理区划问题》,《动物学报》,1964年第16卷第2期,第315-321页。
    [2]陈传康,《形态比较法在自然地理学上的应用和这一应用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57年第1期,第38-40页。
    [3]这些成果中以刘东生等编著的《黄河中游黄土》(1964年)、《中国的黄土堆积》(1965年)、《黄土与环境》(1985年)最为著名。
    [4]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30页。
    [1]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95页。
    [2]陈永明、石玉成、刘红攻等,《黄土地区地震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地震》,2005年第21卷第2期,第235-243页。
    姚清林,《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崩滑的分布与宏观影响因素》,《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第30卷第1期,第41-47页。
    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95-96页。
    [1]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30页。
    [1]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30页。
    [2]陈永明、石玉成、刘红玫等,《黄土地区地震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地震》,2005年第21卷第2期,第235-243页。
    [3]姚清林,《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崩滑的分布与宏观影响因素》,《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第30卷第1期,第41-47页。
    [1]陈永明、石玉成、刘红玫等,《黄土地区地震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地震》,2005年第21卷第2期,第235-243页。
    姚清林,《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崩滑的分布与宏观影响因素》,《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第30卷第1期,第41-47页。
    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95-96页。
    [1]R.P.C.Morgan,Soil Erosion,Richard Clay,1978.江忠善等,《黄土区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中国水土保持》,1983年第3期。
    陈永宗,《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地理研究》,第2卷第1期,1983年,第35-45页。
    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80-95页。
    张汉雄等,《黄土高原的暴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水土保持通报》,1982年第1期。
    刘尔铭,《黄河中游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水土保持通报》,1982年第1期。
    夏军、乔云峰、宋献方等,《岔巴沟流域不同下垫面对降雨径流关系影响规律分析》,《资源科学》,2007年第29卷第1期,第70-76页。
    侯建才、李占斌、崔灵周,《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次降雨径流侵蚀产沙规律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6卷第3期,第210-214,221页。
    [1]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80页。
    [2]陈浩、Y.Tsui、蔡强国等,《沟道流域坡面与沟谷侵蚀演化关系-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29-338页。
    [1]张科利,《浅沟发育对土壤侵蚀作用的研究》,《中国水土保持》,1991年第1期,第17-19页。
    [2]唐克丽、席适勤等,《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水土保持通报》,1983年第3卷第5期,第43-48页。
    [3]许建民,《黄土高原浅沟发育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水士保持学报》,2008年第22卷第4期,第39-41页。
    [4]陈永宗,《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1期,第35-45页。
    [1]冉大川、刘斌、罗全华等,《泾河流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人民黄河》,2002年第23卷第2期,第9-11页。
    [2]谭其骧等编著,《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3]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代安定郡属县城址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
    [1]王乃昂、赵强、胡刚等,《近2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中国沙漠》,2003年第23卷第1期,第95-100页。
    [1]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代安定郡属县城址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第6-7页。
    [1]刘禹、马利民、蔡秋芳等,《采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重建贺兰山1890年以来夏季(6-8月)气温》,《中国科学》(D辑),2002年第32卷第8期,第667-674页。
    [2]张允锋,赵学娟,赵迁远等,《近2000a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第29卷第1期,第20-22,40页。
    [3]章典、詹志勇、林初升等,《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科学通报》,2004年第49卷第23期,第2468-2474页。
    [1]阎顺、孔昭宸、杨振京,《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地理科学》,2003年第23 卷第6期,第699-704页。
    [2]冯绳武,《民勤绿洲的水系变迁》,《地理学报》,1963年第29卷第3期,第241-249页.
    [3]杨川德、邵新媛,《亚洲中部湖泊近期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年,第92-99页。
    [4]王乃昂,赵强,胡刚等,《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中国沙漠》,2003年第23卷第1期,第95-100页。
    [1]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辑),1984年第3期,第278-288页。
    [2]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8-9页。
    [3][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广雅书局丛书本。
    [1]史辅成,《河口镇-龙门区间降雨径流关系变化的原因》,《人民黄河》,2006年第28卷第4期,第24-25页。
    [1]朱显漠、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第1-14页。
    文涣然、何业恒,《历史时期“三北”防护林区的森林》,《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第33-50页。
    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第226-231页。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子午岭林区森林对径流泥沙的影响》,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52-1980)》(内部资料),1982年9月,第183-207页。
    [2]《子午岭林区森林对径流泥沙的影响》,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52-1980)》(内部资料),1982年9月,第183-207页。
    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第31-32页。
    [3]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第31页.
    [4]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第46页.
    [5]朱士光、张利民,《绿化黄土高原是治理黄河之本》,《中国林业》,1980年第8期,第12-13页。
    [6]王涌泉,《黄河自古多泥沙》,《地名知识》,1982年第2期,第24-26页。
    [1]据庆阳市水保站总工程师方雨松提供的资料。
    [2]黄秉维,《森林对环境作用的几个问题》。见:《黄秉维文集》编写组,《地理学综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400-405页。
    [3]林超、李昌文,《阴阳坡在山地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地理学报》,1985年第40卷第1期,第20-28页。
    [4]陈浩、方海燕、蔡强国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资源科学》,2006年第28卷第5期,第176-184页。
    [1]李孝地,《黄土高原不同坡向土壤侵蚀分析》,《中国水土保持》,1988年第8期,第52-54,24页。
    [1]林超、李昌文,《阴阳坡在山地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地理学报》,1985年第40卷第1期,第20-28页。
    李孝地,《黄土高原不同坡向土壤侵蚀分析》,《中国水土保持》,1988年第8期,第52-54,24页。
    陈浩、方海燕、蔡强国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资源科学》,2006年第28卷第5期,第176-184页。
    [1]汪丽娜、穆兴民、高鹏等,《黄土丘陵区产流输沙量对地貌因子的响应》,《水利学报》,2005年第36卷第8期,第956-960页。
    袁宝印、巴特尔、崔久旭等,《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源区为例)》,《地理学报》,1987年第42卷第4期,第328-337页。
    甘枝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
    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
    [2]李孝地,《黄土高原不同坡向土壤侵蚀分析》,《中国水土保持》,1988年第8期,第52-54,24页。
    [1]林超、李昌文,《阴阳坡在山地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地理学报》,1985年第40卷第1期,第20-28页。
    李孝地,《黄土高原不同坡向土壤侵蚀分析》,《中国水土保持》,1988年第8期,第52-54,24页。
    陈浩、方海燕、蔡强国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资源科学》,2006年第28卷第5期,第176-184页。
    [2]王占孟,《不同立地条件混交类型的研究试验设计书--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林体系试验研究课题》,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81-1985)》(内部资料),1986年12月,第376-385页。
    [3]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1]冉大川、刘斌、王宏等,《黄河中游典型支流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作用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8月,第133页。
    [2]《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南小河沟水土流失与治理》,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52-1980)》(内部资料),1982年9月,第144-164页。
    [3]黄秉维,《森林对环境作用的几个问题》。见:《黄秉维文集》编写组,《地理学综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400-405页。
    [4]黄秉维,《森林对环境作用的几个问题》。见:《黄秉维文集》编写组,《地理学综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400-405页。
    [1][美]W.C.Lowdermilk著,黄瑞采译,《森林地面覆被影响地面流量土层渗透量及山坡冲刷之试验》,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推广部,1935年5月。
    [2]K.F.Wiersum,《大叶相思栽培林中不同片层对地面侵蚀的影响》,见:S.A.El-Swaify等主编,《土壤侵蚀与保持》,1985年。转引自:黄秉维,《森林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见:《黄秉维文集》编写组,《地理学综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406-410页。
    [3]转引自:黄秉维,《森林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见:《黄秉维文集》编写组,《地理学综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406-410页。
    [4]《子午岭林区森林队径流泥沙的影响》,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52-1980)》(内部资料),1982年9月,第183-207页。
    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第31-32页。
    [1]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99页。
    胡双熙,《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土壤环境与种草种树问题》,见:《甘肃黄土高原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集》,1984年。
    转引自: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八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6-32页。
    [2]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八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6-32页。
    [3]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433-511页。
    [4]文焕然、何业恒,《历史时期“三北”防护林区的森林--兼论“三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严 重的由来》,《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第33-51页。
    [1]《旧唐书》卷152《郝玼传》。
    [2]《新唐书》卷216《吐蕃下》。
    [3]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433-511页。
    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4月。
    [1]参阅:吕厚远、刘东生、郭正堂,《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科学通报》,2003年第48卷第1期,第2-7页;
    张宝信、安芷生,《黄土高原地区森林与黄土厚度的关系》,《水土保持通报》,1994年第14卷6期,第194-197页。
    [2]按德国利比西(1834)的研究,作物产量常不是受环境中较充足的水、CO_2等大需求的营养物限制,而受土壤中储量很少、植物需求量也少的微量元素硼所制约。或者,植物生长依赖那些表现为最低量的化学元素,称为最低量定律。后来,布莱克曼(Blackman,1905)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因子概念。即可利用的CO_2的数量、可利用的水分数量、太阳辐射强度、叶绿素存在数量、叶绿素温度,认为其中任何一个若处于最少量时,就将控制这个过程的速率,甚至在其他因子都很丰富的情况下也会使过程停滞。以后的研究更加细化和科学,但就土壤化学元素来讲,因土壤的淋溶作用,历史时期各种化学元素的量会有所变化,但是否会达到限制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的程度呢?笔者认为不会,因为从栽培植物来看,几千年来并无大的、根本性变化,即使有变化,也是种属变化,而不会造成大面积死亡和毁灭。
    [3]Anders Mobery,Dmitry M.sonechkin,Karin Holmgren,Nina M.Datsenko&Wibjorn Karlen.Highly variable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s reconstructed from low- and high-resolution proxy data.Natrue433,613-617(2005).
    [4]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
    [1]王炳华:《楼兰古城》,《科学实验》,1981年第3期。
    [2]任振球,《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年文成因》,《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第298-303页。
    [3]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
    王炳华:《楼兰古城》,《科学实验》,1981年第3期;
    任振球,《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年文成因》,《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第298-303页;
    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10页;
    王铮,《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地理学报》,1996年第51卷第4期,第329-339页;
    张丕远等,《中国近两千年来气候演变的阶段性》,《中国科学》(B辑),1994年第24卷第9期,第998-1008页。
    [4]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433-511页。
    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4月。
    文涣然、何业恒,《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资源科学》,1979年第2期,第72-84页。
    陈加良、文焕然,《宁夏历史时期的森林及其变迁》,《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31,49-56页。
    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6-32页;
    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辑,第1-18页。
    史念海,《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红旗杂志》,1981年第5期(总240期),第30-34页。
    [1]《尚书·禹贡》·《雍州》。
    [2]许倬云著,王勇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曹同民、李师翁,《庆阳生态与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战国]商鞅著,张觉校注,《商君书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5月,第114-123页。
    [3]《汉书·食货志》“新秦中”下引应劭注云:“秦始皇遣蒙恬攘卻匈奴,得其河南地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为筑城郭,徙民充之,名曰新秦。四方杂错,奢俭不同,今俗名新富贵者为‘新秦',由是名也”。说明徙居者易于致富。
    [4]《汉书》卷49《晁错传》。
    [5]《汉书》卷94《匈奴传上》。
    [1]《新唐书》卷156《李元凉传》。
    [2]《新唐书》卷53《食货志》。
    [3]《天下郡国利弊书》第17册《山西》。
    [4]《明史》卷77《食货一》。
    [5]史念海,《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红旗杂志》,1981年第5期(总240期),第30-34页。
    [6]《明经世文编》卷359,庞尚鹏《清理大同屯田疏》。
    [7]文焕然、何业恒,《历史时期“三北”防护林区的森林》,《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第33-51页。
    [8]朱光远,《梯田、区田、代田,保水保肥增产》,《陇东报》,2005年3月18日,第3版。
    [9][民国]焦国礼总纂,贾秉机总编,《重修镇原县志》(据民国24年铅印本影印,全六册),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56年。
    [1][明]嘉靖傅学礼主修,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庆阳府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1-62页。嘉靖本《庆阳府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与正德五年(1511年)成书的由乐蟠人韩鼎主修的《庆阳府新志》,相隔近五十年。在五十年时间里,林线后退很多,自然景观炯然不同,傅学礼因此而感叹。
    [2]乐天宇、徐纬英,《陕甘宁盆地植物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7年,第12-15页。
    [3][民国]焦国礼总纂,贾秉机总编,《重修镇原县志》(据民国24年铅印本影印,全六册),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56年。
    [4]《泰安范村史话》编委会,《泰安范村史话》,西安白云印务有限公司印制,2005年7月,第129-131页。
    [1]《汉书》卷28《地理志下》。
    [2]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曹同民、李师翁,《庆阳生态与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辑,第1-18页。
    [4]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1][意]马可·波罗著,梁生智译,《马可·波罗游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9月,第146-147页。
    [2]邱仲麟,《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第32-42页。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3][清]陶奕曽纂修,《合水县志·户口》(第105-109页)、《合水县志·风俗》(第212-230页)、《合水县志·田园》(第88-92页)、《合水县志·形胜·八景》(第30页),据清乾隆26年抄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59年(1970)。
    [4]原文此处未断句。
    [5][宋]沈括著,侯真平点校,《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9月。
    [1]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2]郭文佳,《简论宋代的林业发展与保护》,《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第28-34页。
    [3]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
    [6]马文升,《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见:[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6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7]张四维,《复胡顺庵》,见:[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6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8]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见:[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6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胡玉冰校注,《西夏志略校证》,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第54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3][宋]沈括著,侯真平点校,《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9月。
    [1][明]胡广等(奉敕)修纂,《明实录》(民国29年梁鸿志影印),据江苏国学馆图书馆传抄本影印,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珍藏。
    [2][清]张鉴撰,龚世俊等校点,《西夏纪事本末》卷12《龙图诏谕》,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第85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8。
    [4]《宋史》卷333《俞充传》。
    [5]《宋史》卷314《范仲淹传》。
    [1]曹同民、李师翁,《庆阳生态与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第1-30页。
    [2]宋尚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手写稿),1962年2月,第41页。
    [1]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2]姚文波,《硬化地面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6期,第1097-1108页。
    [3]姚文波、刘文兆、侯甬坚,《汶川大地震陇东黄土高原崩塌滑坡的调查与分析》,《生态学报》,2008年第12期,第5917-5926页。
    [1]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15,118-119页。
    [1]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15,118-119页。
    [2]《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
    [3]曹同民,《庆阳生态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434年4月,第164页。
    [1]姚文波,《硬化地面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6期,第1097-1108页。
    [2]地下矿产的开采一般不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侵蚀模数最大的河床采砂活动狷獗,就是典型例子。
    [3]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西峰黄河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院,《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泾河流域砚瓦川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证号:272220-sb,第39-40页。
    [1]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
    [2]梁家勉,《中国梯田考》,《华南农学院第二次科学讨论会论文汇刊》,1956年
    [3]毛延寿,《梯田史料》,《中国水土保持》,1986年第1期,第31-32,64页。刘忠义,《关中地区梯田的形成》,《中国水土保持》,1992年第1期,第56页。
    朱光远:《梯田、区田、代天,保水保肥增产》,《陇东报》,2005年3月18日第3版。
    [4]刘忠义,《关中地区梯田的形成》,《中国水土保持》,1992年第1期,第56页。
    [1]朱光远,《梯田、区田、代天,保水保肥增产》,《陇东报》,2005年3月18日第3版。
    [2]方正三,《关于黄土高原梯田的几个问题》,《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第8期,第7-10,62页。
    姚云峰、王礼先,《我国梯田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水土保持》,1991年第6期,第54-56页。
    阎文光,《梯田沟恤史考》,《水土保持科技信息》,1989年12月。
    [3][汉]汜胜之著,《汜胜之书·区田法》。
    [4]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3-61.112页。
    [5]赵文礼,《黄河流域的梯田》,《中国水土保持》,1983年第2期,第36-40页。
    [6]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3-61.112页。
    [7][元]王祯著,王毓瑚校:《王祯农书》之《农器图谱·农器图谱之一·田制门》,第175-197页。
    [8][明]徐光启著,陈焕良、罗文华校注:《农政全书》卷五《田制》,第71-83页。
    [9]方正三,《关于黄土高原梯田的几个问题》,《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第8期,第7-10,62页。
    [10]赵文礼,《黄河流域的梯田》,《中国水土保持》,1983年第2期,第36-40页。
    [1]Wischmeier W H,Smith D D.Predicting rainfall erosion losses,A guide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U.S.Dep.Agic.,USDA handbook No.537,Washington D C,1978).Renard G R,Foster G R,Weesies G A,et al.RUSL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91,46(1):30-33).蔡强国、刘纪根、刘前进,《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4期,第433-439页。
    [2]蔡强国、刘纪根、刘前进,《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4期,第433-439页。
    [3]吴普特等编著,《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
    张祖新等编著,《雨水集蓄工程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Will Critchley 著,孙振玉等译,《径流集蓄》,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朱显谟、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第1-15页。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5]唐克丽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9-52,68,181.184页。
    [1]景可、陈水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2期,第1-10页。
    [2]陈智汉等,《黄土高原地区山坡地雨洪径流优化集存技术--池窖联蓄系统研究初报》,《水土保持研究》,1998年第5卷第4期,第36-39,72页。
    [3]吴普特等对硬地面定义为:农村道路、场院等土壤容量较大、土体坚实的下垫面,本节硬地面定义表层容重大于1.5R/cm~3的土层。
    [4]王勇等,《旱原地膜冬小麦集雨节水灌溉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年第15卷第3期,第57-63页。
    [5]冯应新、钱加绪,《甘肃省集水高效农业研究》,《西北农业学报》,1999年第8卷第3期,第93-97页。
    郑宝宿,《甘肃省雨水资源化利用与旱地农业发展》,《中国水土保持》,1997年第9期,第1-4,18页。
    [6]冯应新等认为,甘肃省中东部半干旱区5种集流技术的平均集水效率分别为:梯田土壤水库为90-100%;公路沥青路面沟渠+水窖为75%;水泥硬化庭院、瓦屋面+水窖为91.5%;农路三七灰土夯实+水窖为32%;荒山荒坡、闲散地、退耕地塑膜覆盖+水窖为85%;拦蓄了域内相应面积上85%的降水径流。郑宝宿认为,在不同水文保证频率的年份,水泥瓦的集流效率为62-75%;混凝土的集水效率为73-80%;是天然地面可集蓄雨水的11-14倍;即使原土夯实,其集流效率也达到13-26%。
    [1]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2003年。
    [2]《庆阳地区分县、乡土地总面积统计表》,甘肃省庆阳市土地管理局刘自立同志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3]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处编,《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志》(内部发行),庆阳地区土地开发勘测规划室印刷,2001年12月.第142页。
    [4]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5]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262《庆阳府二》。
    [1]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第226-231页。
    [2]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3]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处编,《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志》(内部发行),庆阳地区土地开发勘测规划室印刷,2001年12月,第143页。
    [1]表6-4-2中各类交通用地面积来自于: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处编,《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志》(内部发行),庆阳地区土地开发勘测规划室印刷,2001年12月,第143页。
    [2]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处编,《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志》(内部发行),庆阳地区土地开发勘测规划室印刷,2001年12月,第142页。
    [3]渗坑是当地人,尤其是居住在塬面上人家解决雨水去向的一种措施。院子中央保留一浅碟状凹坑,坑内的土质疏松,有利于雨水下渗。
    [4]早些时候,塬面上的庄院大部分是当地所说的“地坑院”,院子中央有渗坑,因遇到大暴雨容易发生水灾,后来有钱人家把庄院都修在了塬面上。
    [1]陈永宗,《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1期,第35-45页。
    [2]蔡强国、刘纪根、刘前进,《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4期,第433-439页。
    [1]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第46页。也可参阅“南小河沟(十八亩台以上)治理前汛期不同土地类型多年平均径流泥沙来源”表及“塬面的村庄道路侵蚀状况”,见:唐克丽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84页。
    [2]张胜利、李倬、赵文林等编著,《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原因及发展趋势》,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
    [3]曹银真,《黄土地区梁峁坡地的坡地特征与土壤侵蚀》,《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3期,第20-28页。
    Glew,J.R.and Ford,D.C.,A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illenkarren.Earth Surface Processes,Vol.5,Ni.1,1980.
    [4]曹同民、李师翁编著,《庆阳生态与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51-164页。
    [1]陈永宗,《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1期,第35-45页。
    [2]姚文波、侯甬坚、高松凡,《唐以来方家沟流域地貌的演变与复原》,《十旱区地理》,待刊。
    [3]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4]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5]朱显谟、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1年第4辑,第1-15页。
    [1]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8-29页。
    [2]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3]朱显谟、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1年第4辑,第1-15页。
    [1]马宗申,《关于我国古代洪水和大禹治水的探讨》,《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第3-11页。
    [1]陆中臣,《试论黄土高原自然植被生产潜力与地表侵蚀速率》,见: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9-37页。
    [2]张宗祜等著,《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28页。
    [3]陈浩、Y.Tsui、蔡强国等,《沟道流域坡面与沟谷侵蚀演化关系-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29-338页。
    [4]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8-31,42-43页。
    何雨、贾铁飞,《黄土丘陵区与黄土源区地貌发育规律对比及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米脂、洛川为例》,《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第3期,第50-55页。
    [5]袁宝印、巴特尔、崔久旭等,《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源区为例)》,《地理学报》,1987年第42卷第4期,第328-337页。
    [6]史念海,《黄土高原考察琐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第1-29页。
    [1]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8月,第1-30,179-224页。
    [2]何雨、贾铁飞,《黄土丘陵区与黄土源区地貌发育规律对比及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米脂、洛川为例》,《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第3期,第50-55页。
    [1]袁宝印、巴特尔、崔久旭等,《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源区为例)》,《地理学报》,1987年第42卷第4期,第328-337页。
    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甘枝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
    [2]何雨、贾铁飞,《黄土丘陵区与黄土源区地貌发育规律对比及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米脂、洛川为例》,《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第3期,第50-55页。
    [3]严宝文、王涛、马耀光,《黄士高原水蚀沟谷发育阶段研究》,《人民黄河》,2004年第26卷第6期,第16-18页。
    [1]严宝文、王涛、马耀光,《黄土高原水蚀沟谷发育阶段研究》,《人民黄河》,2004年第26卷第6期,第16-18页。
    姚文波,《硬化地面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6期,第1097-1108页。
    甘杖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
    [1]宋尚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其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手稿),1962年2月,第41页。
    [1]姚文波、侯甬坚、高松凡,《唐以来方家沟流域地貌的演变与复原》,《干旱区地理》,待刊。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2]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1]朱照宇、周厚云、谢久兵等,《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分析初探》,《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17卷第1期,第81-88页。
    [2]许炯心、孙季,《黄河下游2300年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地理学报》,2003年第58卷第2期,第247-254页。
    [3]何雨、贾铁飞,《黄土丘陵区与黄土源区地貌发育规律对比及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米脂、洛川为例》,《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第3期,第50-55页。
    甘枝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
    [4]《后汉书》卷87《西羌传》。
    [1]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8-31,42-43页。
    1.[战国]商鞅著,张觉校注,《商君书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5月。
    2.[汉]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6.[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广雅书局丛书本。
    7.[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
    8.[梁]萧方等撰,[清]汤球辑,《三十国春秋》,广雅书局丛书本。
    9.[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
    1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1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
    12.[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
    13.[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
    14.[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
    15.[明]宋濂等修,《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6.[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月。
    17.[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水经注》,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18.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月。
    19.[唐]徐坚等注,《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月。
    20.[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忠辑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2月。
    2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22.[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12月。
    23.[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四库全书》。
    24.[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四库全书》。
    25.[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四库全书》。
    26.[宋]潘自牧撰,《记纂渊海》,《四库全书》。
    27.[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四库全书》。
    28.[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
    29.[清]胡广等(奉敕)修纂,《明实录》(民国29年梁鸿志影印),据江苏国学馆图书馆传抄本影印,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0.[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
    31.[清]毕沅撰,张沛点校,《关中胜迹图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32.[汉]氾胜之著,《氾胜之书》。
    33.[元]王祯著,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11月。
    34.[宋]沈括著,侯真平校点,《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9月。
    35.[后魏]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四库全书》。
    36.[明]徐光启著,陈焕良、罗文华校注:《农政全书》,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
    37.[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
    38.[宋]沈括著,侯真平点校,《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9月。
    39.胡玉冰校注,《西夏志略校证》,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
    40.[清]张鉴撰,龚世俊等校点.《西夏纪事本末》,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
    41.[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42.[清]陶奕曾纂修,《合水县志》,据清乾隆二十六年抄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九年(1970)。
    43.赵廷瑞、马理、吕柟纂,董健桥等校注,[明嘉靖二十一年]《陕西通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44.[清]雍正《陕西通志》。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卷《陕西通志》,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发行,1990年10月。
    45.[清]查郎阿修,沈青崖编纂:《陕西通志》。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五卷)》,甘肃兰州:兰州古籍影印出版,1990年10月。
    46.[明嘉靖]姚本修,阎奉恩纂,[清顺治]苏东柱续修,[清顺治七年]《邠州志》。见: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郝瑞平主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十一册《陕西》,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10月。
    47.据赵晋源纂修,《邠州新志稿》,民国十八年抄本影印。
    48.[清]晋显卿修,王星麟纂,《宁州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44卷《宁州志》,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发行,1990年10月。
    49.[清]储大仓纂修,《山西通志》,《四库全书》。
    50.[清]许容等监修,李迪等编纂,《甘肃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华民国七十二年六月(1983年6月)。
    51.[清]升允、长庚等篡修,《甘肃全省新通志》,宣统元年刊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52.[明]傅学礼撰,(嘉靖)《庆阳府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53.[清]杨藻凤撰,(顺治)《庆阳府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54.[清]赵本植修,(乾隆26年)《庆阳府志》,清乾隆27年刻本石印本(原42卷,缺11-42卷),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55.[清]张纯儒修,莫琛纂,《长武县志》,康熙16年刻本。见:谢林、徐大平、杨居讓主编,《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8册《长武县志》,北京:北京图 书馆出版社。
    56.[清]洪亮吉等纂,《长武县志》,据清嘉庆24年刻本传抄,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1981年。
    57.[清]沈锡荣修,王锡章等纂,《长武县志》,据清宣统二年刊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中华民国五十八年(1969)。
    58.[清]李从图总纂,张辉祖原纂,《镇原县志》,据道光二十六年刊本影印(2004年)。
    59.[民国]焦国礼总纂,《重修镇原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六十五年(1976)。
    60.[清]杨延亮纂修,《赵城县志》,据清道光七年刻本影印,见:《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2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61.[意]马可·波罗著,梁生智译,《马可·波罗游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9月。
    62.延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陕西省志·地理志》,陕西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年版。
    63.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志》,陕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
    64.延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地区志》,陕西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年8月。
    65.靖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靖边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66.延川县志编辑委员会,《延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67.镇原县志编辑委员会编纂,《镇原县志》,庆阳市天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印,1987年。
    68.《宁县志》编委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69.《泰安范村史话》编委会,《泰安范村史话》,西安:白云印务有限公司印制,2005年7月。
    70.《黄家庄史略》编辑组,《黄家庄史略》,甘肃庆阳:《陇东报社》印刷厂,准印证号:甘新出019字总685号(2000)034号。
    71.[苏]奥勃鲁契夫,B.A.,乐涛、刘东生等译,《黄土问题》,《砂与黄土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72.曹同民、李师翁编著,《庆阳生态与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73.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74.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75.杜恒俭、陈华慧、曹伯勋,《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年07月。
    76.冯连昌、郑晏武,《中国湿陷性黄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年。
    77.甘枝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士壤侵蚀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78.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79.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
    80.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81.华林甫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1月。
    82.《黄秉维文集》编辑小组,《自然地理综合工作六十年--黄秉维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
    83.黄春长、李万田编,《祖国的黄土高原》,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年1月。
    84.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
    85.乐天宇、徐纬英,《陕甘宁盆地植物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7年。
    86.雷明德等编著:《陕西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87.雷祥义,《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年10月。
    88.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89.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
    90.刘东生等著,《黄河中游黄土》,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12月。
    91.刘东生等著,《中国的黄土堆积》,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9月。
    92.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
    93.陆大道主编,《地理学发展与创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伴随共和国成长的五十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94.景可、陈永宗、李风新著,《黄河泥沙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
    95.南京大学地理系,《普通水文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96.纽仲勋等,《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北京:测绘出版社,1994年。
    97.钮仲勋、王守春等著,《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年6月。
    98.#12
    99.Pumpelly R.,1866,Geological researches in China,Mongolia and Japan during the years 1862-1865.Smithson contribution to Knowledge Vol.ⅩⅤ.
    100.齐矗华,《黄土高原侵蚀地貌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1.R.P.C.Morgan,Soil Erosion,Richard Clay,1978.
    102.陕西森林编辑委员会编纂,《陕西森林》,中国林业出版社、陕西科技出版社, 1989年1月。
    103.沈玉昌、龚国元编著,《河流地貌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9月。
    104.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105.史念海,《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6.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107.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8.施雅风、孔昭宸,《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109.施雅风主编,《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年3月。
    110.孙鸿烈、张荣祖主编,《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11.王元林,《泾洛河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112.王永炎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
    113.王永炎、张宗祜,《中国黄土》,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114.Will Critchley著,孙振玉等译,《径流集蓄》,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
    115.吴普特等编著,《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
    116.西北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西北黄土的性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
    117.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118.许倬云著,王勇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19.杨川德、邵新媛,《亚洲中部湖泊近期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年。
    120.杨绳信编著,《清末陕甘概况》,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6月。
    121.曾昭璇、曾宪珊,《历史地貌学浅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122.张祖新等编著,《雨水集蓄工程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123.张胜利、李倬、赵文林等编著,《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原因及发展趋势》,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4月。
    124.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
    125.张增哲,《流域水文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
    126.张宗祜等著,《黄土高原区域地质问题及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
    127.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8.赵景波著,《西北黄土区第四季土壤与环境》,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年6月。
    129.郑晏武,《中国黄土的湿陷性》,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年。
    130.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1月。
    13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11月。
    132.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渭河下游河流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4月。
    133.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134.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郭绍礼主编,《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2月。
    135.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136.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其治理途径》,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137.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黄河中游第四纪地质调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138.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河中游黄土区域沟道流域侵蚀地貌及其对水土保持关系丛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139.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4月。
    140.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4月。
    141.蔡强国、刘纪根、刘前进,《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4期,第433-439页。
    142.曹银真,《黄土地区梁峁坡地的坡地特征与土壤侵蚀》,《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3期,第20-28页。
    143.陈长琦、周群,《<十六国春秋>散伙考略》,《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第95-100页。
    144.陈传康,《形态比较法在自然地理学上的应用和这-应用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57年第1期,第38-40页。
    145.陈传康,《陇东东南部黄土地形类型及其发育规律》,《地理学报》,1956年第22卷第3期,第223-231页。
    146.陈浩,《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系统侵蚀与产沙关系》,《地理学报》,2000年第55卷第3期,第354-363页。
    147.陈浩、方海燕、蔡强国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资源科学》,2006年第28卷第5期,第176-184页。
    148.陈浩、王开章,《黄河中游小流域坡沟侵蚀关系研究》,《地理研究》,1999年第18卷第4期,第363-372页。
    149.陈浩、Y.Tsui、蔡强国等,《沟道流域坡面与沟谷侵蚀演化关系-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29-338页。
    150.陈加良、文焕然,《宁夏历史时期的森林及其变迁》,《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49-56,31页。
    151.陈渭南,《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孢粉组合与气候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期,第39-54页。
    152.陈先德等,《跨世纪治理黄河大举措》,《黄河·黄土·黄种人》。1993年创刊号。
    153.陈永宗,《掌握水土流失规律是实施水土保持的基础》,《中国水土保持》,1981年第6期,第22-24,49页。
    154.陈永宗,《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1期,第35-45页。
    155.陈永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土保持通报》,1981年第1期,第25页。
    156.陈智汉等,《黄土高原地区山坡地雨洪径流优化集存技术--池窖联蓄系统研究初报》,《水土保持研究》,1998年第5卷第4期,第36-39,72页。
    157.崔友文,《黄河中游干草原和森林草原区的保土草种和造林树种问题》,《地理学报》,1957年第23卷第1期。
    158.戴英生,《从黄河中游古气候环境探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人民黄河》,1980年第4期,第1-8页。
    159.戴应新,《大夏统万城址考古记》,《故宫学术季刊》(台湾),1999年第17卷第2期。
    160.邓成龙、袁宝印,《末次间冰期限以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谷侵蚀堆积过程初探》,《地理学报》,2001年第56卷第1期,第92-98页。
    161.丁梦麟等,《甘肃庆阳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5年第9卷第1期。
    162.方正三,《关于黄土高原梯田的几个问题》,《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第8期,第7-10,62页。
    163.冯应新、钱加绪,《甘肃省集水高效农业研究》,《西北农业学报》,1999年第8卷3期,第93-97页。
    164.傅伯杰、汪西林,《DEM在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类型和过程中的应用》,《水土保持学报》,1994年第8卷第3期,第17-21页。
    165.冯绳武,《民勤绿洲的水系变迁》,《地理学报》,1963年第29卷第3期,第241-249页。
    166.甘枝茂、桑广5、甘锐等,《晚全新世渭河西安段河道变迁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16卷第2期,第129-132页。
    167.葛全胜等,《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第22卷第2期,2002年3月,第166-173页。
    168.葛全胜、郑景云、满志敏等,《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重建及初步分析》,《地学前缘》第9卷第1期,2002年3月。
    169.耿占军,《清代渭河中下游河道平面摆动新探》,《唐都学刊》,1995年第11卷第1期,第36-38页。
    170.Glew,J.R.and Ford,D.C.,A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illenkarren;Earth Surface Processes,Vol.5,No.1,1980.
    171.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1987年5月,第1-10页。
    172.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10页。
    173.龚时旸、蒋德麟,《黄河中游黄土丘陵区购到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中国科学》,1978年第6期,第671-678页。
    174.龚时旸、熊贵枢,《黄河泥沙来源和地区分布》,《人民黄河》1979年第1期,第7-17页。
    175.关恩威,《陕北盆地洛河流域西侧白水-甘泉沿线黄土地貌的初步考察》,《西北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
    176.郭文佳,《简论宋代的林业发展与保护》,《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第28-34页。
    177.何汝昌,《甘肃环县楼房子晚更新世孢粉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第1期,第28-36页。
    178.何雨、贾铁飞,《黄土丘陵区与黄土源区地貌发育规律对比及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米脂、洛川为例》,《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第3期,第50-55页。
    179.侯建才、李古斌、崔灵周,《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次降雨径流侵蚀产沙规律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6卷第3期,第210-214,221页。
    180.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第226-231页。
    181.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
    182.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3-61,112页。
    183.黄秉维,《关于西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因素的问题》,《科学通报》,1954年6月号,第65-66页。
    184.黄秉维,《陕甘黄土区域土壤侵蚀的因素和方式》,《地理学报》,1953年第19卷第2期,第163-186页。
    185.黄盛璋,《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5年第21卷第3期。第287-305页。
    186.黄盛璋,《再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6年第22卷第1期,第111-119 页。
    187.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188.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第23-35页。
    189.江忠善、宋文经、李秀英,《黄土地区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中国水土保持》,1983年第3期,第32-36页。
    190.江忠善、刘志,《降雨因素和坡度对溅蚀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89年第2期,第29-35页。
    191.焦恩泽、张翠萍,《历史时期潼关高程演变分析》,《西北水电》,1994年第4期,第8-11页。
    192.焦恩泽、张翠萍,《潼关河床高程演变规律研究》,《泥沙研究》,1996年第3期,第64-72页。
    193.金德生、张欧阳、陈浩等,《侵蚀基准面下降对水系发育与产沙影响的实验研究》,《地理研究》,2003年第22卷第5期,第560-570页。
    194.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2期,第1-10页。
    195.居阅时,《帝王陵墓建筑的文化解释》,《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5卷5期,第12-15页。
    196.李令福,《从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来看西安附近渭河的侧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增刊,第60-283页。
    197.李孝地,《黄土高原不同坡向土壤侵蚀分析》,《中国水土保持》,1988年第8期,第52-54,24页。
    198.林超、李昌文,《阴阳坡在山地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地理学报》,1985年第40卷第1期,第20-28页。
    199.刘东生,《新黄土和老黄土》,《中国地质》,1959年第5期,第22-25页。
    200.刘东生等,《黄河中游山西陕西-带黄土的初步观察》,《中国第四纪研究》,1958年第1卷第1期。
    201.刘东生、张宗祜,《中国的黄土》,《地质学报》,1962年总42期第1期,第1-14页。
    202.刘尔铭,《黄河中游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水土保持通报》,1982年第1期,第31-34,5页。
    203.刘国旭,《试从气候和人类活动看黄河问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第52-56页。
    204.刘禹、马利民、蔡秋芳等,《采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重建贺兰山1890年以来夏季(6-8月)气温》,《中国科学》(D辑),2002年第32卷第8期,第667-674页。
    205.刘志、江忠善,《雨滴打击作用对黄土结皮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88年第1期,第62-64页。
    206.刘忠义,《关中地区梯田的形成》,《中国水土保持》,1992年第1期,第56页。
    207.罗来兴,《划分晋西、陕北、陇东黄土区域沟间地与沟谷地的地貌类型》,《地理学报》,1956年第22卷3期,第201-222页。
    208.吕厚远、刘东生、郭正堂,《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科学通报》,2003年1月,第48卷第1期,第2-7页。
    209.毛延寿,《梯田史料》,《中国水土保持》,1986年第1期,第31-32,64页。
    210.牟金泽、高懿堂,《无定河与永定河流域拦沙措施及减沙效益对比》,《人民黄河》,1985年第3期,第17-21页。
    211.牟金泽、孟庆枚,《论流域产沙量计算中的泥沙输移比》,《泥沙研究》,1982年第2期,第60-61页。
    212.牟金泽、孟庆枚,《陕北部分中小流域输沙量计算》,《人民黄河》,1983年底4期,第35-37页。
    213.Obrutschew V.A.,1894,Orographish und geologischen umerisz der Central Mongolei,Ordes.Oest Kansu und Nord Shensi,izv.Imp.Russ.Gesel.30.
    214.Obrutschew V.A.,1895,Das lossland des nordwestems Chinas,Geog.Zeit.1,p.263.
    215.钱宁,《泥沙运动力学的发展与前瞻》,《力学进展》,1979年第4期,第1-13页。
    216.钱宁、万兆惠、钱义颍,《黄河的高含沙水流问题》,《科学通报》,1979年第8期,第368-371页。
    217.钱宁、张仁、李九发等,《黄河下游挟沙能力自动调整机理的初步探讨》,《地理学报》,1981年第36卷第2期,第143-156页。
    218.冉大川、刘斌、罗全华等,《泾河流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人民黄河》,2002年第23卷第2期,第9-11页。
    219.Renard G R,Foster G R,Weesies G A,et al.RUSL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91,46(1 ):30-33.
    220.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学术月刊》,1962年第9期,第51-56页。
    221.任怀国,《试论崔鸿的史学贡献--兼论<十六国春秋>的价值》,《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2卷第5期,第79-82页。
    222.任振球,《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生的一次自然灾害异常期》,《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4期(总第10期),第145-149页。
    223.任振球,《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年文成因》,《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第298-303页。
    224.任振球、李致森,《行星运动对气候变迁的影响》,《科学通报》,1980年第11期,第501-504页。
    225.Richthofen F.V.,1882,On the mode of origin of the loess,Geol.Mag.9.
    226.朱保平,《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壶口瀑布的逆源侵蚀问题》,《西北史地》,1999年第1期,第31-36页。
    227.朱乃平,《西夏兴衰史中的地理环境》,《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9卷第2期。
    228.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环县刘家岔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229.桑广书,《新技术革命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第19卷1期,第118-120页。
    230.桑广书,《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9卷第4期,第54-58页。
    231.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山地学报》2002年第20卷第6期,第695-700页。
    232.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干旱区地理》,2003年第26卷第4期,第355-360页。
    233.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元代以来洛川塬区沟谷发育速度和土壤侵蚀强度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7辑第2期,第122-127页。
    234.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第45-66,28页。
    235.史念海,《周原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2期,第111-120页。
    236.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及周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第6-15页。
    237.史念海,《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红旗杂志》,1981年总240期第5期,第30-34页。
    238.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第78-87页。
    239.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第3-54页。
    240.汤国安、杨勤科、张勇等,《不同比例尺DEM提取地面坡度的精度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第21卷第1期,第53-56页。
    241.唐克丽、席适勤等,《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水土保持通报》,1983年第3卷第5期,第43-48页。
    242.唐少卿等,《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变化的若干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84年第1期,第27-32页。
    243.汪丽娜、穆兴民、高鹏等,《黄土丘陵区产流输沙量对地貌因子的响应》,《水利学报》,2005年第36卷第8期,第956-960页。
    244.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6-32页。
    245.王乃昂,赵强,胡刚等,《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中国沙漠》,2003年第23卷第1期,第95-100页。
    246.王尚义、任世芳:《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第118-125页。
    247.王守春,《黄河下游1566年后和1875年后决溢时空变化研究》,《人民黄河》,1994年第8期,第53-58页。
    248.王兴奎、钱宁、胡维德,《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水 利学报》,1982年第7期,第26-35页。
    249.王勇等,《旱原地膜冬小麦集雨节水灌溉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年第15卷第3期,第57-63页。
    250.王元林,《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腹地塬面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增刊,第71-82页。
    251.王涌泉,《黄河自古多泥沙》,《地名知识》,1982年第2期,。
    252.王铮,《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地理学报》第51卷第4期,1996年7月,第329-339页。
    253.Willis B.,1907,Research in China,Vol.2.
    254.Wischmeier W H,Smith D D.Predicting rainfall erosion losses,A guide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U.S.Dep.Agic.,USDA handbook No.537,Washington D C,1978.
    255.文焕然、何业恒,《历史时期“三北”防护林区的森林》,《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第33-51页。
    256.文焕然、何业恒,《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资源科学》,1979年第2期,第72-85页。
    257.吴以斅、张胜利,《略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人民黄河》,1981年第6期,第45-47页。
    258.夏军、乔云峰、宋献方等,《岔巴沟流域不同下垫面对降雨径流关系影响规律分析》,《资源科学》,2007年第29卷第1期,第70-76页。
    259.鲜肖威,《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甘肃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第81-84,64页。
    260.谢骏义,《甘肃东北部旱更新世黄土地层及其哺乳动物群》,《地层学杂志》,1985年第9卷第2期,第154-158页。
    261.邢宝宿,《甘肃省雨水资源化利用与旱地农业发展》,《中国水土保持》,1997年,第1-4,18页。
    262.许建民,《黄土高原浅沟发育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第22卷第4期,第39-41页。
    263.许炯心、孙季,《黄河下游2300年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地理学报》,2003年第58卷第2期,第247-254页。
    264.严宝文、_王涛、马耀光,《黄土高原水蚀沟谷发育阶段研究》,《人民黄河》,2004年第26卷第6期,第16-18页。
    265.阎顺、孔昭宸、杨振京,《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地理科学》,2003年第23卷第6期,第699-704页。
    266.阎文光,《梯田沟恤史考》,《水土保持科技信息》,1989年12月。
    267.姚云峰、王礼先,《我国梯田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水土保持》,1991年第6期,第54-56页。
    268.喻权刚,《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遥感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7年第11卷第3期,第46-51页。
    269.袁宝印、巴特尔、崔久旭,《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塬区为例)》,《地理学报》,1987年第42卷第4期,第328-337页。
    270.张宝信、安芷生,《黄土高原地区森林与黄土厚度的关系》,《水土保持通报》,1994年第14卷6期,第194-197页。
    271.章典、詹志勇、林初升等,《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科学通报》,2004年第49卷第23期,第2468-2474页。
    272.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3月。
    273.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辑)》,1984年第3期,第278-288页。
    274.张德二,《历史时期“雨土”现象剖析》,《科学通报》,1984年第24期,第294-297页。
    275.张科利,《浅沟发育对土壤侵蚀作用的研究》,《中国水土保持》,1991年第1期,第17-19页。
    276.张汉雄等,《黄土高原的暴雨特性及分布规律》,《水土保持通报》,1982年第1期,第35-44页。
    277.张丕远、王铮、刘啸雷、张时煌,《中国近两千年来气候演变的阶段性》,《中国科学》(B辑),1994年第24卷第9期,第998-1008页。
    278.张荣祖、张洁、王宗祎,《青甘地区哺乳动物地理区划问题》,《动物学报》,1964年第16卷第2期,第315-321页。
    279.张允锋、赵学娟、赵迁远等。《近2000a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第29卷第1期,第20-22,40页。
    280.张宗祜,《西北陇东地区黄土形成问题》,《中国第四纪研究》,1958年第1卷第1期。
    281.张宗祜,《中国黄土高原中几个剖面的岩性、地层分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3年第3期,第1-16页。
    282.赵景波、杜娟、黄春长.《黄土高原侵蚀期研究》,《中国沙漠》,2002年第22卷第3期,第257-260页。
    283.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研究》,《人民黄河》,1997年第8期,第53-55页。
    284.赵淑贞、任世芳、任伯平,《试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34年间黄河下游洪患》,《人民黄河》,2001年第23卷第3期,第43-44页。
    285.赵文礼,《黄河流域的梯田》,《中国水土保持》,1983年第2期,第36-40页。
    28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
    287.竺可桢,《中国近500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3期,第168-189页。
    288.朱莲青,《关于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认识》,《科学通报》,科学出版社,1954年第6期,第63-65页。
    289.朱士光、张利铭,《绿化黄土高原是治理黄河之本》,《中国林业》,1980年第8期。
    290.朱士光,《内蒙古城川地区湖泊的古今变迁及其与农垦之关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第14-18,157页。
    291.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9卷第3期,第35-42页。
    292.朱士光,《汉唐长安城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7卷第1期,第79-84页。
    293.朱显漠、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第1-14页。
    294.朱照宇、周厚云、谢久兵等,《黄上高原全新世以来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分析初探》,《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17卷第1期,第81-88页。
    295.朱震达,《应用数量方法来研究黄土丘陵区的侵蚀地貌--以陕西绥德县韭园沟高舍巢窠“建设”高级农业合作社为例》,《地理学报》,1958年第24卷第3期,第274-305页。
    296.朱志诚,《秦岭以北黄土区植被的演变》,《西北大学学报》(自然),总第23期,1981年第4期,第58-65,74页。
    297.高博文,《搞好水土保持是实现黄土高原农业现代化和根治黄河的基础》,《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书讨论会论文选集》(第六卷),1980年。
    298.梁家勉,《中国梯田考》,《华南农学院第二次科学讨论会论文汇刊》,1956年。
    299.罗来兴、朱震达,《编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图的说明与体会》,《中国地理学会.1965年地貌专业学术讨论会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300.罗米兴,《陇东西峰南小河沟流域的地貌》,《黄河中游黄土区域沟道流域侵蚀地貌及其对水土保持关系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301.陆中臣、袁宝印、厉强,《黄土高原流域环境治理前景》,《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302.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03.王克鲁等,《陕北陇东泾、洛河流域第四纪地质调查报告》,《黄河中游第四纪地质调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304.王守春,《古代黄土高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及其变迁》,《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年。
    305.谢志仁,《2000年来百年尺度海面波动及其影响的征兆》。见:张兰生主编,《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306.张维邦,《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见:张维邦主编,《黄土高原治理研究--黄土高原环境问题与定位实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
    307.周昆叔,《初论我国黄土的古气候》,《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北 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308.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309.陕西省交通地图,《陕西省地图册》,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1月。
    310.陇东盆地相关地区1:50000地形图,甘肃省镇原县、宁县、西峰区、合水县、庆城县部分地区1:10000地形图。
    311.《宁县文物概况一览表》。
    312.《镇原县文物概况一览表》。
    313.方雨松主编,《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内部资料)。
    314.庆阳地区行政公署发展计划处、环保处,《庆阳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01-2015年)》(内部资料)。
    315.庆阳地区行政公署土地管理处编印,《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志》(内部资料),2001年12月。
    316.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52-1980,第一集)》(内部资料),1982年9月。
    317.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汇编(1981-1985,第二集)》(内部资料),1986年12月。
    318.黄土高原沟壑区塬面土壤侵蚀课题研究组,《南小河沟流域降雨特性分析及其设计暴雨的推求》(内部资料),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陕西机械学院水利水电科研所,1985年12月。
    319.宋尚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手稿),1962年2月。
    320.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泾河流域砚瓦川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6年10月。
    321.庆阳市水土保持局,《中国黄土高原甘肃省董志塬保护项目立项建议书》,2008年6月。
    322.李红雄,《陇东古城调查与保护》,庆阳市瑜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甘准字019号总1226号(2007)027号,2007年7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