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春节习俗与女性身份意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以山东省中南部农村沂蒙山区春节习俗所体现出的女性身份意识为主题的个案研究,研究主旨在于超出个案,为农村妇女地位的改善和农村生活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束语,正文分为四章:
     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意义,梳理相关的研究动态,对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予以说明,并介绍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介绍榆钱村的时空坐落、自然环境、村子的历史文化背景、村民的生计方式等,归纳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华北农村农耕村落,此地春节习俗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北方当代农村妇女的身份意识有典型的生成环境;介绍该村过春节在民俗生活中的地位,该村的节日体系及民众的认同意识。
     第二章以春节家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家祭活动中女性所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是婚姻与家祭资格的关系,该节涉及新婚的女性从姑娘到媳妇的身份转换及春节期间的身份认同体现;其次,讨论子嗣在确立妇女家祭地位中的重要性;第三,没有走入婚姻的妇女在家祭中的身份缺失。本章讨论家祭仪礼中女性的位置,包括作为家祭参与者及家祭对象的位置,从中探讨女性身份的认同意识。
     第三章以春节期间的民间信仰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展示榆钱村春节民间信仰活动中女性的参与程度及其角色,讨论农村妇女在民间信仰活动中所显示出的家庭地位。本章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家神(灶神、财神)祭拜中女性的主持人身份;村神(关公、土地神)祭拜中女性作为主要参与人的作用,女性参与程度与其家庭地位的显示;对泰山奶奶的信奉和尊重,表现了人们对女性神性的信仰与敬畏;民间仙灵信仰建立了女供奉者在家庭及乡村生活中的特殊角色,并起着缓解女性内心焦虑的作用。最后,讨论民间信仰在女性家庭地位确立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章主要论述春节期间女性的亲属交往活动。女性在年节当日对父家(未嫁女)或夫家(已婚妇人)本家亲属的拜访,是加强固有的亲密联系,巩固宗族的认同感;新嫁妇趁春节的集中交往可以与夫家本家亲属产生认同,完成身份的转换。已婚妇人在年节第四或六天对娘家的拜访,则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姻亲之间的互访则是为了建立联系,以扩大家庭的社会关系,姻亲联系在当今的榆钱村表现出较强的发展趋势,在生产经营上出现与姻亲合作多于和夫家本家合作的现象。最后讨论:春节期间女性的亲属交往活动既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是社会关系网络建立的要求,对女性的身份地位起巩固作用。
     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榆钱村春节习俗中所展示的女性身份意识进行价值评估。春节期间涉及女性的习俗活动,反应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处境。妇女在亲属体系中的地位是不确定的,她要靠婚姻和生育来确立自己在一个家族中的地位;其家族身份因为不具备先赋性而常常显得尴尬。在家神、村神等民间信仰活动中,女性的主动性加强,其参与生活的主体身份意识得到表现。在亲属网络重新建立的过程中,女性能动把握生活的热情受到鼓励。农村妇女在家族、家庭中的身份地位,直接关乎她们的生存处境,关乎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对女性身份意识的研究,不仅关乎女性发展,而且关乎整个族群、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which focuses on the female identity embodied by Spring Festival custom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Yimeng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main purpose is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is cas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women's status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life.
     This paper includes introduction, body part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cards the relevant research trends, explain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data sources, and give the framework of the paper.
     Chapter One explains the loc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livelihood manner of the Yuqian village, a typical rural agricultural village community in North China. And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status of Spring Festival in the local folk life, the festival system, and the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identity.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female identity issues in household sacrifices.This part will discuss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Firstly, it inv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age and the qualification for attending household sacrifices, referring to the female identity conversion from the girl to newlywed daughter-in-law and the female identity in the Spring Festival. Secondly, it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 in establishing position. Thirdly, it explores the absence of identity of the non-marriage woman.
     Chapter Three takes the folk beliefs activitie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shows the participation and role of women in the folk beliefs activities and discusses the women's family status embodied in the belief activities. This part refers to several issues as follows:the female identity of the host in the worship of Household God (the Stove God, the God of Wealth); the female 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worship of Village God (Guan Gong, the Land of God);the degree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roles in their family status; the faith and reverence to the Goddess of Mount Tai; the special role of woman in the family and village life established by civil Faerie belief which alleviating the feminine anxious of innermost feelings.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folk belief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family position.
     Chapter Four mainly discusses the female relatives'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this period, the female visits (unmarried woman) the father family or the relatives relevant to the husband's household (married woma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lose affinity and the clan identity. Newly married women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contact with the relatives relevant to the husband's household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ion of status. A married woman visits her own parents in the fourth or sixth day of the Spring Festival, which express the emotion. Relatives by affinity visit each other intends to establish contacts and expand the social relations. At last, it discusses that the female relatives'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for emotional expression, but also the need of constructing the networks of social relations.
     Conclusion evaluates the women's sense of identity in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women's practice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reflect their survival situation in the social life. The female's status in the family is unstable and they must rely on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to establish the position in a family. They are often placed in an embarrassed position. In some folk religion activities, their initiative is strengthen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network of social relations, their enthusiasm is encouraged. The female's status in the famil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survival situation and 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family.
引文
①参阅[美]M·J·博克瑟《作为妇女史的女性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3(05).
    ①参阅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的现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
    ①参阅叶敏磊毛升.《颠覆与建构——1990年代以来英文学界中国女性群体形象研究》.社会,2006(01):187-210。
    ① Stoeltje,Beverly J. "Festival"in Folklore,Cultural Performances,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Richard Bauman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261.
    ① Falssi, Alessandro ed. Time Out of Time:Essays on the Festival. Albuquerque: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87.p1-2.
    ①孟慧英.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日.民间文化论坛.2006(01):12-16.
    ②刊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50-56.
    ③高丙中.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关系的表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50.
    ① Margaret Mead. 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M]. New York:Morrow.1935:279.
    ②[美]卢克·拉斯特著,王媛徐默译.人类学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9.
    ② David J. Schneider. The Psychology of Stereotyping[M].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4:437-452.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94.
    ②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6(6):43.
    ③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6(6):45-46.
    ①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民间文化论坛(J],2005(3):2.
    ②萧放.传统节日与文化内涵.民间文化论坛[J],2005(3):4-5.
    ③周星.谈谈当代中国节庆体系的整合与重构.民间文化论坛[J],2005(3):10.
    ④[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43.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南京:文化的解释[M].译林出版社,2002:5.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南京:文化的解释[M].译林出版社,2002:11.
    ①庄孔韶.文化与性灵[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9.
    ②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撑[J].民族艺术,2004(02):25-31.
    ③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撑[J].民族艺术,2004(02):25.
    ④庄孔韶.谈人类学的回访研究[M].见[澳]德里克·弗里曼.玛格利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7.
    ①[澳]德里克·弗里曼.玛格利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51-252.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
    ②蒙阴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蒙阴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2.
    ①该图像来源于蒙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传日期:2008年1月9日,2009年6月访问。
    ②资料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蒙阴县志》,济南:齐鲁书社,1992:565.
    ③访谈对象:王厚礼,男,87岁,小学文化,农民。访谈时间:2009年2月5日。地点:王厚礼家。
    ①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学辑刊,2000(04):34-35.
    ①萧放.传统节日与社会和谐[J].民间文化论坛,2005(03):5.
    ②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开放时代,2005(01):79-80.
    ①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开放时代,2005(01):80.
    ②王建民.人文关怀与民间文化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2007(02):第6页.
    ①李霞.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妇女——海外人类学之汉族妇女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02):58.
    ②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73.
    ①王君平.人口文化大院改变生育观念[N].人民日报.2008年2月3日第008版.
    ②袁银传.我国农村人口快速增长的文化心理根源——农民生育价值观分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05):67.
    ③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05):12-14.
    ④杨华.传统村落生活中的伦理——基于湘南宗族性村落的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2):20-21.
    ①[法)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492.
    ②项萌.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对桂东南客家家族某村落的考察(J).妇女研究论丛.2005(09):46.
    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乡镇级的计划生育组织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性,经常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如:强迫计划外怀孕的妇女堕胎,对超生者进行强制性经济处罚等。所以超生者首先要躲避的就是被老百姓称为“小分队”的乡镇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④姜振华、胡鸿保.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女性——山东阎村调查谈[J].民俗研究,2002(04):44.
    ①杨华.传统村落生活中的伦理——基于湘南宗族性村落的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2):21.
    ②骆香庭.浅论中国人的子嗣观(J).传承,2008(08):64.
    ③袁银传.我国农村人口快速增长的文化心理根源——农民生育价值观分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05):68.
    ①高丙中.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6(02):9.
    ①[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①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J].西北民族研究,2002(02):146.
    ②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J].史学月刊,2005(01):123.
    ③易小松.民俗文化视野中的女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350.
    ①访谈对象:张青菊,63岁,略识字(上过两年小学),家庭妇女。访谈时间:2008年2月15日。访谈地点:张青菊家。“灶君老爷”是当地村民对灶神的尊称。
    ②任丽新.论中国民间神的世俗性[J].民俗研究,2005(03):247.
    ③林继富.汉族、少数民族灶神信仰比较研究[J].民俗研究,1997(01):66.
    ④林继富.灶神形象演化的历史轨迹及文化内涵[J].民俗研究,1996(01):104.
    ⑤任丽新.论中国民间神的世俗性[J].民俗研究,2005(03):247-248.
    ⑥[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6.
    ①参阅刘少牛.试论灶王图像的内涵[J].民俗民艺,2008(04):139-140.
    ①[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7. ①访谈对象:张青山,男,53岁,小学文化,农民。访谈时间:2008年2月18日。访谈地点:张青山家。
    ②访谈对象:李春梅,女,50岁,小学文化,家庭主妇。访谈时间:2008年2月22日。访谈地点:李春梅家。
    ③访谈对象:王琴,女,42岁,小学文化,家庭主妇。访谈时间:2008年2月23日。访谈地点:王琴家
    ④李霞.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机制:性别角度的初步探讨[J].天府新论,2005(05):104.
    ⑤任丽新.论中国民间神的世俗性[J].民俗研究,2005(03):251.
    ①郝铁川.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63.
    ②罗伟虹.宗教与妇女的心理需求(J].妇女研究论丛,1997(02):34.
    ③徐国源.民间神祗:信仰与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107.
    ①龙佳解.关帝信仰与道德崇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43-44.
    ②蔡少卿.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33.
    ③任丽新.论中国民间神的世俗性(J).民俗研究,2005(03):249.
    ①任丽新.论中国民间神的世俗性(J).民俗研究,2005(03):246.
    ②徐杰舜.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03):38.
    ①徐杰舜.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03):44.
    ②徐国源.民间神祗:信仰与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107.
    ③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43.
    ①访谈对象:薛香梅,女,53岁,小学文化,家庭主妇。访谈时间:2009年2月10日。访谈地点:薛香梅家。“相厉害”意思是强大、有威力。
    ②访谈对象:邹士莲,女,64岁,不识字,家庭主妇。访谈时间:2009年2月13日。访谈地点:邹士莲家。“向着”意思是关心、倾向。
    ③刘朝晖.乡土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族群互动: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24.
    ①徐国源.民间神祗:信仰与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107.
    ②访谈对象:王家虹,女,46岁,初中文化,家庭主妇。访谈时间:2008年2月21日。访谈地点:王家虹冢。
    ①朱宏伟.一则珍贵的碧霞元君信仰史料[J].民俗研究,2004(03):186.
    ②代洪亮.社会记忆的空间——以清代山东碧霞元君信仰为中心[J].济南大学学报,2003(03):31.
    ①就“泰山奶奶”信仰开始的时间问题我采访了12位村民,其中60岁以上的有6位,他们的回答比较肯定,都是早就有此信仰;50多岁的2人,40及以下4人,他们的回答是“听说很早前就有”(语气不太确定)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②赵旭东.论民俗的易感染性[J].民俗研究,2005(02):24.
    ③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J].民俗研究,2007(03):194.
    ④代洪亮.社会记忆的空间——以清代山东碧霞元君信仰为中心[J].济南大学学报,2003(03):32.
    ⑤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J].民俗研究,2007(03):194--199.
    ⑥邢莉.碧霞元君一一道教的女神[J].中国道教,1998(03):31.
    ①罗伟虹.宗教与妇女的心理需求[J].妇女研究论丛,1997(02):34.
    ②易小松.民俗文化视野中的女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350.
    ③参阅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J].民俗研究,2007(03):195--198及李霞.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机制:性别角度的初步探讨[J].天府新论,2005(05):104-105.
    ④参见叶涛.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述略[J].民俗研究,2004(03):108-109.对三月十五日为泰山奶奶换衣活动的描述。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56.
    ②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齐鲁书社,1982:40.
    ③参见贾运动.泰山民间的四仙信仰[J].民俗研究,2005(03):261.
    ①[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77-81.
    ②孙小金.巫术思想对中国民间崇拜的影响[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33.
    ①[法]马塞尔·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社会译文出版社,2003:25.
    ②孙时进邹吴平.巫术的心理学分析与批判[J].心理学探析,2001(04):16.
    ①[法]马塞尔·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社会译文出版社,2003:29-30.
    ①罗伟虹.宗教与妇女的心理需求[J].妇女研究论丛,1997(02):37.
    ②访谈对象:王福来,46岁,小学文化,农民。访谈时间:2009年1月16日。访谈地点:王嬷嬷家。
    ③贺璋瑢.关于女性宗教信仰建立的几点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45.
    ①参阅Arthur Wolf.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①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开放时代,2005(01):80.
    ①萧放.传统节日与社会和谐[J].民间文化论坛,2005(03):4.
    ①刁统菊.亲属网络与性别建构——以红山峪村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01):169.
    ①杨善华等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86.
    ①周星.谈谈当代中国节庆体系的整合与重构[J].民间文化论坛,2005(03):10.
    ②参阅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1) 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等.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7)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8)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9]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0)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1]吉国秀.婚姻礼仪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源镇为个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3)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4)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5)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出版社,1995年.
    (17)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8)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和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9]向云驹.口头与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0)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22)邢莉.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
    (23)徐杰舜、周建新.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5)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于海广.传统的回归与守护: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 社,2005年.
    (27)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玉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8)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29)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30)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1)郑永福,吕美颐.近代中国妇女生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34)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35)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36)钟敬文.民俗学概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37)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38)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会,1996年.
    (39)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0)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著,郭凡,邹和译.文化与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1)奥格登·理查兹著,白人立,国庆祝译.意义之意义:关于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及记事情使用理论科学的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2)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拉伯雷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3)保罗·唐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壑人译.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5)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6)C·恩伯(Carol R Ember),M·恩伯(Melvin Ember)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47)霍布斯鲍姆,兰格等著,顾杭等译.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48)卡尔·荣格著,张举文,荣文库译.人类及其象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9)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50)克利福·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
    (51)克利福·格尔兹著,王海龙,张家暄译.地方性知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52)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53]莫里斯·哈布瓦赫(Hallwachs,M).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4]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华康德(Loic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实践及反思;反思社会学导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5)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6)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编,方永德等译.庆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57)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58)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编,黄剑波、柳博赞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9)亚伯纳·柯恩(Abner Cohen)著,宋光宇译.权力结构与符号象征.台北:金枫出版社,1987年.
    (60)约瑟夫·皮柏(Josef Pieper)著,黄蕾译.节庆、休闲与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61)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02).
    (62)白志红.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2,(02).
    (63)白志红.女性主义人类学对二元论的挑战-跨文化妇女地位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3,(05).
    (64)陈应松.说过年.政策,1998,(03).
    (65)崔树义.试论村落的社会控制机制.柴达木开发研究,1996,(01).
    (66)戴成萍.女性人类学与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现状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05).
    (67)[7]陈亚平.情·理·法:礼治秩序[J]读书,2002,(01).
    (68]丹本-阿默思(DanBen-Amos),张举文.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民俗研究,1998,(04)
    (69)刁统菊的.亲属网络与性别建构——以红山峪村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5,(01).
    (70]丁宏.中国妇女人类学研究管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71)丁宏.文化、性别与回族社会.西北民族研究,2008,(03)
    (72)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73)傅德岷.论传统节日的民族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重庆社会科学,2005,(10).
    (74]高丙中.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关系的表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
    (75)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76)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开放时代,2005,(01).
    (77)菅志翔.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以保安族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4,(02).
    (78)[18]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读书,1999,(09).
    (79)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
    (80]霍宏伟.我国北方一个村庄的婚姻圈研究——对山东省济阳县江店乡贾寨村的个案研究.社会,2002,(12).
    (81)季卫东.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05).
    (82]姜振华,胡鸿保.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女性——山东阎村调查谈.民俗研究,2002,(04).
    (83]姜振华.从生育看农村妇女自主策略的变化.浙江学刊,2002,(02).
    (84)劳里·杭柯,户晓辉.民俗过程中的文化身份和研究伦理[J]民间文化论坛2005,(04).
    (85)乐梅.美国女性人类学述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
    (86)李惠芳.传统岁时节日的形成及特点.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5).
    (87]李明宗.当代台湾节庆活动的形貌——休闲社会学诠释观点的提拟.[博士学位论文]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2.
    (88]李秋芳、翁乃群、杨善华等.从女性性别问题到女性/性别——由《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引发的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4,(05)
    (89)李霞.女性主义人类学与汉人亲属制度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2,(05).
    (90)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贵州民族研究,2004,(01).
    (91)林国平.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07,(01)..
    (92)林继富.灶神形象演化的历史轨迹及文化内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93]林继富.汉族、少数民族灶神信仰比较研究.民俗研究,1997,(01)
    (94)林继富.试论中国方志文化中民间传说的特点及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
    (95]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
    (96]林继富.饮食民俗谫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97]刘东.有节有日.读书,2001,(10).
    (98)刘鹏飞,邓兴广.民间法概念辨析.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6)
    [99)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6).
    [100) 刘铁梁.姻亲关系和乡邻合作-上海郊区张泽镇两个村庄的案例.民俗研究,2001,(03).
    [101]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2001,(01).
    (102)刘铁梁.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6).
    (103] 刘铁梁.传统乡村社会中家庭的权益与地位-黄浦江沿岸村落民俗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
    (104] 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05] 刘晓春.民俗学问题与客家文化研究——从民间文化研究的普同性与线性视野之困境反思客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4,(01).
    (106)刘世奎.论族居村落的人际关系及其变迁.江汉论坛,1996,(09).
    (107)吕微,刘锡诚,祝秀丽,安德明.家乡民俗学: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04).
    (108)吕俊彪.民间仪式与国家权力的征用-以海村哈节仪式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109]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110]孟慧英.语境中的民俗.民间文化论坛,2004,(06).
    (111] 孟慧英.文化圈学说与文化中心论.西北民族研究,2005,(01).
    (112)孟慧英.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日.民间文化论坛,2006,(01).
    (113)孟慧英.神话——仪式学派的发生与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14)闵学勤.仪式的实践理性与文化理性-对瓯镇寿礼仪式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4,(04).
    (115] 潘杰.女性人类学概说.民族研究,1999,(04).
    (116)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民俗研究,2003,(02)
    (117] 苏日娜张玉玲.民族理论文化探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118) 苏日娜赛尔格.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119][66]谭克俭.贫困地区不同性别子女对家庭的价值差别现状研究——-基于山西省吕梁山区农村的调查.人口研究,2003,(02).
    (120)谭岳奇.民间法:法律的一种民间记忆.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05)
    [121) 唐忠新.村落社区的权力结构透析.天津社会科学,1995,(05).
    (122)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思想战线,2001,(05).
    (123)万建中.民间故事与禁忌民俗的传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6).
    [124)
    [125) 万建中.哭嫁习俗的意蕴流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
    (126)万建中.论民俗规范功能的历史与现实.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127] 万建中.民俗的力量与政府权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05).
    (128)万建中.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03).
    (129] 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9).
    [130) 王建民.维克多·特纳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131)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132)王建民.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土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4)
    [133) 王洪丽,桂梁.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东方论坛,2004,(04).
    (134)王铭铭.幸福、自我权力和社会本体论:一个中国村落中“福”的概念.社会学研究,1998,(01).
    [135) 王铭铭.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福建溪村祠堂议事活动的考察.民俗研究,1999,(04).
    (136)王铭铭,刘铁梁.村落研究二人谈.民俗研究,2003,(01).
    (137)翁乃群.女源男流: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日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民族研究,1996,(04).
    (138)翁乃群.山野研究与走出山野——对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反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139)翁乃群.谈社会性别研究的中国实践.妇女研究论丛,2004,(05).
    (140)王青林.民间法基本概念问题探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141)王渊.放宽法律的视界:乡村生活中村落法与国家法关系之解读-从两则材料谈开去.思想战线,2004.
    (142] 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的现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
    (143)项萌.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对桂东南客家家族某村落的考察.妇女研究论丛,2005,(05).
    (144)谢晖.民间法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145)邢莉.西王母的源变.中国道教,1997,(04).
    (146)邢莉.碧霞元君-道教的女神中国道教,1998,(03).
    (147)邢莉.观音信仰与中国少数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148) 邢莉.叙事诗中反抗的女性形象.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
    [149) 邢莉.葫芦:母体的象征——中国女性民俗文化探索之一.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6).
    (150)邢莉.珍爱民族民间文化.中国民族报,2004年/01月/09日/第012版.
    (151] 邢莉.中国民俗学理论的新建树——对“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论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152)邢莉.蒙古族与藏族的天体神话与天神信仰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153)徐杰舜,靳薇.一位女性人类学家的学术历程——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二十五.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
    (154]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广西民族研究,2003,(02).
    [155)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广西民族研究,2003,(03).
    (156] 杨玉豪.国家法律与民间规范嵌合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157]于语和,戚阳阳.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158]岳永逸.乡村庙会传说与村落生活.宁夏社会科学,2003,(04).
    [159]张勃.从传统到当下:试论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民俗研究2005,(01).
    [160]张晓辉,王启梁.民间法的变迁与作用-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民间法分析.现代法学,2001,(05).
    [161]张学亮,秦勇,.放宽法律的视界:国家法与民间法关系解读.求实2006,(03).
    [162]郑永流.法的有效性与有效的法——分析框架的建构和经验实证的描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02).
    [163]周泓.妇女人类学的产生及其文化建构.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9,(03).
    [164]周星.关于”时间”的民俗与文化.西北民族研究,2005,(02).
    [165]蒙阴县志编纂委员会.蒙阴县志.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166]蒙阴县宗教工作情况.内部资料.
    [167]蒙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文件.内部资料.
    [168]蒙阴县民族工作基本情况.内部资料.
    (169)Bauman, Richard.Folklore, Cultural Performances,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70)Bao,Xiaolan..Holding up More than Half the Sky:Chinese Women Garment Workers in New York City (1948-1992).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1
    (171)Beaver, Patricia D, Hou Lihui, and wang Xue. "Rural Chinese Women:Two faces of Economic Reform. "Modern China,21(2).1995.)
    (172)Bossen, Laurel. Chinese Women and Rural Development:Sixty Years of Change in Lu Village, Yunna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2.
    (173)Jacka, Tamara. Women's Work in Rural China: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An Era of Refo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74)Mann,Susan. Precious Records: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75)Sharma, Arvind, and Katherine K. Young. The Annual Review of Womenin World Religions. vol.2.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