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认识清代全国霍乱大流行,复原霍乱流行状况,分析霍乱疫区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探究民众的病因感知及流行原因,并以霍乱作为历史进程指标透视其时的社会环境。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1961年前共有6次古典霍乱大流行。就清代的霍乱疫情而言,霍乱大流行共有4次、2种类型:1820-1822年,1862-1864年,1902年疫情为爆发型霍乱大流行,峰值显著,其中尤以1821年霍乱疫情最为严重;1888-1895年疫情是持续型霍乱流行,疫情连续但峰值不显著。
     霍乱传入后,受社会环境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数次霍乱流行蔓延的速度、疫点分布区域都差异甚大。从历史疫情的月份分布来看,区域温度等气候因素对霍乱蔓延影响较大,阳历8月是霍乱流行的高峰期,该高峰不仅表现为疫死人数最多,疫区亦是最广。这也意味着霍乱极可能与副霍乱一样,其流行强度与高温、高湿环境密切相关。从霍乱疫区来看,南方沿海的山地地形极大地限制了霍乱的内陆蔓延,而直隶、山东地区大片平原的存在为霍乱内传提供生态结构平台,使得中国北方的霍乱要远严重于南方。
     对照世界霍乱大流行年份可知,几乎每次世界霍乱大流行之时,中国都会有或强或弱的霍乱疫情发生,表现为霍乱大流行或霍乱散发,显示出中国社会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对世界情势的敏感性。作为变化的因素,气候异常对霍乱流行影响甚大,这也是嘉道之际霍乱突破原先恒河三角洲疫源地并造成世界霍乱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就中国霍乱大流行时的旱涝干湿定量分析来看,早灾相比涝灾更易诱发霍乱。河道交通缓冲区的分析显示河流对霍乱疫区的变化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并非均质,而是以南方受影响更大。普通民众不洁的饮食习惯、脏乱的生活环境是霍乱流行的结构性影响因素,霍乱人群的易感性不仅取决于其暴露程度,更取决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及日常生活习惯。
     相对于现代医疗机构和体系的建立,清代霍乱对中国的触动更体现在民众心理的冲击上,国家对霍乱的反应相当迟钝。自嘉道之际古典霍乱传入至清末壬寅年最后一次霍乱大流行,其传播模式的变化及疫区变迁反映出开埠通商后随着沿海港口的次第开放,区域港口与腹地的商业体系轮廓逐渐成型,人口交往密度的沿海大倾斜和以海路为主的交往模式使得沿海地区的开发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This study aim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olera epidemic in Qing dynasty, to analyze changes of cholera epidemic areas and other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explore 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the reasons for the epidemiological cause, and finally to reflect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by use of cholera as a barometer.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re were 6 times classical cholera pandemic in China before 1961. Specifically, the cholera pandemic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could be divided into 4 times within 2 types:(1) in 1820-1822,1862-1864, and 1902 the cholera epidemic belongs to pandemic outbreak, whose peak values ar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in 1821; (2) in 1888-1895 the cholera epidemic belongs to persistent type, whose peak values are not significant but continuou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cholera, there are great divergences within several times cholera epidemic in the aspects of speed, distribution because of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factors. In perspective of month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cholera epidemic,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affects the spread of cholera greatly, especially in the solar calendar of August with peak values not only in the number of deaths but also in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This also means that its popular strength is higher relative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environment. In perspectiv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cholera epidemic, the north areas are more serious than the south ones because the cholera epidemic is always obscured by the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of south areas while the plain environment in Zhi-li province or Shan-dong province provides great availability for the spread of cholera epidemic.
     According to a worldwide statistics of cholera epidemic, the outbreaks of cholera in China are always parallel with the outbreaks throughout the world, which indicat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ety and its sensitivity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world. Climate anomalies exert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olera epidemic and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cholera epidemic from the original place, the Ganges Delta, to worldwide areas in Jia-qing and Dao-guang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One thing is indicated by China's cholera pandemic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et and dry conditions that drought, rather than flood, is more likely to induce cholera. Another thing is proved by river and traffic buffer analysis that river plays an important but no homogeneous role in the cholera epidemic, especially in south areas. What's more, the diet habit and living condition are the structural factors of cholera epidemic because cholera epidemic depends not only on human's susceptibility to the extent of its exposure,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ir everyday living habits.
     Compared to the modern system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its establishment, the influence of cholera epidemic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indicated much more in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humans while the response from the states was comparatively slow. From the classical cholera's first introduction to China in Jia-qing period and Dao-guang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last cholera pandemic in Ren-yin year of the late Qing empire, it could be reflected clearly by changes of spread pattern and evolutions of infected area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areas becomes an irresistible tendency based on three points:(1) the formation of commercial system between coastal ports and their hinterlands after the port opening; (2) the higher density of population communication in the coastal areas; (3) the pattern of transportation dominated by shipping.
引文
1 R. Pollitzer, Cholera,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59.
    2 郁维:《霍乱流行与气候的关系》,《中南医学杂志》1951年第1卷第5期,第433页。
    3 罗尔纲:《霍乱病的传入中国》,《历史研究》1956年第3期。
    4 与此同时,程恺礼还对道光元年的霍乱流行情况以及此后到1930年的六度大流行进行了纵向研究,但限于篇幅,研究不够细致透彻。见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载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下》,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5 李玉尚:《上海城区霍乱病史研究——以“地方病”与“外来病”的认识为中心》,曹树基主编:《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赖文等人的研究显示,1820-1911年岭南霍乱主要集中在以穗港为代表的珠江口地区、以澄海为代表的汕头港地区和以琼州山为代表的海口港地区,霍乱流行具有外源性强的特点。同时作对岭南瘟疫流行的自然、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其旱涝对比的简化分析使得研究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见李永宸、赖文:《霍乱在岭南的流行及其与旱灾的关系(1820-191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第3期。
    7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李玉尚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第九章对民国以来霍乱流行对江南医疗卫生的触动问题进行梳理,见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8 李玉尚、韩志浩:《霍乱与商业社会中的人口死亡——以1919年的黄县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4期。
    9 见伍连德:《上海之霍乱》,《中华医学杂志》1937年第23卷第7期。1950年代,彭继甫、邓一韪对1821-1950年间上海为主的各地霍乱流行情况进行了大致梳理,见彭继甫、邓一韪:《霍乱在国内流行概况及其流行病学的检讨》,《中南医学杂志》1951年第1卷第5期。此外,巴吕德亦关注过上海霍乱流行史, 见巴吕德:《上海霍乱流行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4年第4期。
    1 饭岛涉著、谯枢铭译:《霍乱流行与东亚的防疫体制——香港、上海、横滨、1919年》,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的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福士由纪:《日中战争时期上海的公共卫生与社会管理——以霍乱预防运动为例》,《现代中国》2003年第77号:福士由纪:《国际联盟保健机关与上海的卫生——1930年代的霍乱防治》,《社会经济史学》2004年第70-2号。
    3 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以和平时期的鼠疫、霍乱和麻风病为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 民国时期的单次霍乱大流行研究主要集中于1919年和1932年。李玉尚认为,就江南地区而言,霍乱对于中国公共卫生机关的触动,肇始于1919年,1932年的霍乱使得霍乱防疫机构普遍起来。总体而言,霍乱对社会的触动相当晚近。见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第九章,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281页。刘炳涛在余新忠等人研究基础上对1932年霍乱死亡人口、流行路线等问题进行考定,并对其时的社会应对问题进行梳理。见刘炳涛:《1932年陕西省的霍乱疫情及其社会应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3期。1932年陕西霍乱流行史料目前已整理出版,见《往可鉴》编委会:《往可鉴——民国陕西霍乱疫情与防治》,西安市档案馆印制,2003年。
    5 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 余新忠:《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7 戴金蕾(Kim Taylor):《1820-1824年第一次霍乱流行时中医的反应》,转引自白茅:《第九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香港召开》,《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1期。
    8 见陈义、陈永正:《嘉道之际福建霍乱的传入及其流行》,《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卷第4期。关于乾隆年间古典霍乱传入福建的可能性,笔将在本文第一章第一节中详细讨论。
    9 齐敬霞亦对传染病对战争进程的影响进行过出色研究,她认为霍乱等传染病有效阻止了英军对中国的全 面征服,使得英国最终只能以条约的方式实现对中国的贸易掠夺,而中国则免于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命运。详见齐敬霞:《鸦片战争中英军的传染病流行》,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 谢高潮:《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2期。
    2 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略探——兼论战争与瘟疫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3 李玉尚:《传染病对太平天国战局的影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4年总45期。
    4 谢琦的硕士毕业论文《瘟疫与晚清广东社会》即通过列表粗略勾勒了晚清广东的疫病概况,其中提及1902年时疫,但对其流行状况、疫情辨别等缺乏细致的分析:董传玲的《晚清山东的疫灾及其防治》一文亦提及1902年山东发生严重霍乱流行,但未加详述。见谢琦:《瘟疫与晚清广东社会》,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董传岭:《晚清山东的疫灾及其防治》,《前沿》2007年第4期。
    5 冯志阳:《媒体、瘟疫与清末的健康卫生观念——以<大公报>对1902年瘟疫的报道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6期。
    6 单丽:《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7 路彩霞:《年中度岁与晚清避疫——以光绪二十八年为主的考察》,《史林》2008年第5期。
    1 程恺礼早已注意到霍乱史研究的这一问题,见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载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下》,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748页注1。
    2 这种情况大致由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民国时期方志虽因袭前志体例,亦有灾异杂志的记载,但部分地区方志编纂人员并未对民国时期疫情进行续补,而仅录前朝疫事:另一种则是民国时期方志编纂体例完全不同以往,而采取接近现代方志编纂方式的分章体系,灾异部分被直接删除。从疫情研究的角度而言,方志有如下特点:东北方志倾向于关注宣统年间鼠疫的态势,一方面与其开发完前期记载少有关,另一方面宣统年间鼠疫流行在东北地区是以一个医学政治事件存在有关:山东、河南、广西等地方志的体例及年代连续性较好,民国方志甚多:新疆地区清末有一个修志高峰,但是大多为乡土志,而山东亦出现类似的情况,似乎光绪末年前后全国存在辅修乡土志的高潮:湖北、湖南、江西方志在同治年间出现修志高峰:而江南地区除县志之外,另有乡镇志可以查阅利用:浙江方志多以光绪年间为止,记年不可避免要偏早,存在区域性系统误差:福建方志特点在于乾隆志后往往直接跟民国志,记载上的连续及详细程度稍差。由于民国年间广西分县比较多,故其民国年间方志往往存在省略前代纪事的情况,需注意。关于方志编修的具体情况,本文绪论第三节将详细分析。
    1 民国《涡阳县志》卷10《人物》载“清嘉庆二年春,时疫起,医家名霍乱,患辄死。”此前的方志体系疫情记载中,并未有以“霍乱”或其它常用霍乱俗称命名时疫并致“患辄死”的记载存在。笔之所以对此条记载极为敏感,是因为此条疫情记载极其符合古典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如此,则涉及到古典霍乱在中国最早出现时间的问题。
    2 该条原则与赖文等人对岭南疫情梳理时所采用原则不同,赖文等人采取府志记疫等同全府县地各记疫一次的方法。笔之所以采用府治而非全府县地的记疫方式,乃是因为府志记疫往往袭自县志,部分府志对疫发县会细统在册,而更多则以府简称之,故而一府疫发则记全府每县均记疫一次的做法会人为扩大疫发地域。为精确起见,笔采取府治记疫方式。 1900年福州、1902年汉口、1906年安东(丹东)、1909年秦皇岛、1911年广州、1912年烟台、1922年青岛等地均先后实施检疫制度。这一时期的检疫,由于多由海关兼办,通称为“海关检疫”。需要指出的是,《海关医报》的撰写与海港检疫制度的执行并非同期进行。有关1873年以来的中国卫生检疫概况,详见杨上池:《120年来中国卫生检疫》,《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25卷第2期。
    1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一祥异》。
    2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1,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22, pp.52-53.
    3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一祥异》。
    4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24, p40.
    5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一祥异》。
    6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wo years ended 31th March 1891,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1,p36,p40,p44.
    7 民国《双流县志》卷4《祥异》载“夏,时疫,亦似麻脚瘟,两腿转筋,痛不可忍,俗呼为蛇儿症,医皆 束手,嗣又变为吐泻。邑中死无数,贫苦为多”:民国《重修什邡县志》卷10《杂纪志》载“秋大疫,患脚筋麻转,死亡甚速,俗呼为麻脚症,医家谓之吊脚痧”;民国《简阳县志》卷22《灾异篇》载“夏大疫,患手足皆麻,顷刻即毙,名曰麻脚瘟。州城尤盛。砭刺血出亦多愈”:民国《犍为县志》卷14《杂志卷》载“是岁六月闰六月麻脚瘟流行(得手脚麻木,急以□锋刺手足,出黑血立愈,不则须臾毙矣)”。除此之外,四川崇庆县、綦江县、安岳县、井研县、夹江县、彭山县亦有疫情发生,疫发时间多为夏6月,见民国《崇庆县志》卷3《事纪》,民国《綦江续志》卷2《祥异》,光绪《续修安岳县志》卷4《祥异》,光绪《井研县志》卷32《纪年下》,民国《夹江县志》卷12《外纪志》,民国《重修彭山县志》卷8《通纪下》。
    1 E.A.Aldridge,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lcha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3-44,pp.18-19.
    1 但即使一般肠胃病,一旦遭遇饥饿疲痹的机体,亦可造成宿主死亡。1902年北海港口医务官对此情况亦有注意:“在全中国,8、9月间在劳苦阶层中多患有胃肠病,不一定全是霍乱。都是在热天、苦力、不洁饮食环境下而发生的。我是基于对除琼、温、芜湖等交易港口的观察而得出这个结论的。路边的瓜果对口渴的劳工是一种诱惑,为了保持瓜果的新鲜,他们将其浸在水里,这些水怎样呢?大部分没煮开,也没净化处理。因此,腐败的瓜果、不干净的水,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此季苦力多死的原因了。一个普通的腹泻在营养不良的苦力中亦会导致死亡。”见J.H.Lowey,"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Medical Reports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No.63-64,p.29.
    2 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5页。
    3 徐坤:《百代医宗》卷4,万历丁未(1607)刻本影印,大业堂梓行。收录于薛清录:《中医古籍孤本大全》(第一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24页。《百代医宗》为明代太医院医官涂绅所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共10卷,分诸证纲目论、诊脉切要、风论、疟论、头痛论、遗尿、小便不禁论、耳论、妇人科总论、小儿科论、痘疹论等门类,载方二千余首,涉及到内、外、妇、儿、伤等科病症。现存万历三十五年李潮刻本,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
    4 需要说明的是,此疾的指代中,不加句读的原文为“转筋霍乱肚腹痛干霍乱俗名绞肠痧及真阴症手足厥冷”,字体大小相同并无变化。中医体系中,干霍乱的俗称即为绞肠痧,故而文中干霍乱后的“俗名绞肠痧”应为干霍乱的解释,笔用括号标出:文中“霍乱转筋”和“真阴症”为病名称谓,应与干霍乱并列,而各自后面的“肚腹痛”和“手足厥冷”是病理病症,故而笔认为此病症是对“霍乱转筋”和“真阴症” 的解释,而不是指某一疾病,文中同样用括号标出。笔之所以对此问题详加说明,是因为肚腹痛是区别传统“霍乱”与古典霍乱的重要标准之一。下文将详加分析。
    1 龚信:《古今医鉴》卷5,见《王宇泰先生补订古今医鉴》,上海受古书店发行、上海中一书局印,民国十九年。引文句读原则与《百代医宗》相同。
    2 明代所谓“梁宋之地”并无专区划定,大致指先秦时梁国(即魏国,因国都在大梁而称)和宋国所在的区域。梁国都城为河南开封、宋国都城为河南商丘,梁宋之地即此两地之间及其周围的地区。万历年间,此地为鼠疫重疫区之一,见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山东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109-113页。
    3 万历《开封府志》卷2《禨祥》。
    4 乾隆《兖州府志》卷30《灾祥志》。
    5 陈方之:《传染病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第2页。有数位学的研究都证实了此结论,如赵永龄的云南鼠疫研究、李玉尚的江南传染病史研究等。
    1 据黄盛璋对明中后期商船及对外贸易的研究,海禁开放后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多自福建漳泉地区进行;而在此前,福州多成为使渡海至琉球的始发地。见黄盛璋:《明代后期船引之东南亚贸易港及其相关的中国商船、商侨诸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期:李金明:《试论明代海外贸易港的兴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 李金明:《试论明代海外贸易港的兴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123页。
    3 转引自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见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767页。
    4 该说法据真蒂利(Gentil)的《东印度游记》(Voyage aux Indes Orientales)而来,见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见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767页。
    5 R. Pollitzer, Cholera,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59, p15.
    6 陈修园:《急救异痧奇方》,载《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第3册,第1947页。
    1 余新忠:《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 章太炎曾提及用四逆汤治疗霍乱,出现“十活八九”的疗效。但笔怀疑,其所认为的霍乱中应间杂甚多传统“霍乱”患。见章太炎:《霍乱论一章》,载徐衡之、姚若琴主编:《宋元明清名医类案》下册,天津古籍书店,1988年,第1236-1237页。
    3 程岱葊:《野语》卷7《救急症方》,清道光十二年刻、二十五年增修本。
    4 道光《安平县志》卷1《天文志·灾祥》。在“鼠疫”名称出现之前,中医系统对其称谓或许为赤疔,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书》中提及,“赤疔,一名红丝血箭疔,一名红演儿,一名紫疥班。赤疔,根在心,发起于舌下根所,俱赤作痛,舌硬不能言语。恍惚烦渴,饮水不竭小便不通死,未可治,七日可知祸至矣。”从其“恍惚烦渴”等相关记载来看,“赤疔”应为鼠疫,而“心经疔”的民间称谓,极可能是来自“血箭疔”的音绎及“赤疔根在心”的演绎理解。见(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卷4《图论方》,明隆庆大酉堂刻本。
    1 李玉尚在鼠疫命名的研究中亦提及乾隆以后云南地区鼠疫频繁发生,当地人虽对其有相当的认识,但霍乱传入后其地民众却并没有将鼠疫和霍乱区分开来,此乃源于民间时疫命名中有按照某一传染特性如暴亡特性归类的特点。详见李玉尚:《近代民众和医生对鼠疫的观察与命名》,《中华医史杂志》2007年第32卷第3期,第173-177页。
    2 陈义、陈永正:《嘉道之际福建霍乱的传入及其流行》,《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第9卷第4期,第43页。
    3 陈氏所用史料来自莆田县县志集委员会所编:《莆田医药卫生史草稿》,莆田县县志编集委员会编印,1961年,第7页。
    4 陈忠倚:《清经世文三编》卷53《兵政九》之《隐消敌患论》,清光绪石印本。
    1 刘翠溶利用五十多部家谱进行过统计,其给出的结果是南方四十个家族的长子出生时的父亲的平均年龄为28.20,长次子生育间隔为5.56年。因不知李氏为第几子,笔折中约取30岁作为两代间的年龄差。见刘翠溶:《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2年,第88-89页。
    2 需要指出的是,笔所言1817-18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古典霍乱大流行,旨在强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古典霍乱大流行的现象是在嘉道之际(亦即作为一种新病通过大流行的方式被民众深刻感知),并非指中国古典霍乱始发于1817-1821年(强调的是此病在中国出现的最早时间,而非指被民众深刻感知的大流行现象)。当然关于此病为新病还是旧有疾病,亦有争议存在。
    3 详见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署出版,1937年,第17页: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页:余云岫:《流行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华医学杂志》第29卷第6期,1943年: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历史地理》第17辑,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8页。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此类俗称的时疫都指代古典霍乱,笔之得出此结论是建立在其俗称命名下的症状基础之上。
    1 余云岫:《流行性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华医学杂志》第26卷第6期,1943年。
    2 如无痛排便一条,几乎所有的方志都不对此问题有关注。
    3 虽然其参考资料中亦不乏方志史料,但毫无疑问,方志是作为边角辅助材料而存在。其中所用志书大部分限于江浙地区。见陈胜昆:《中国疾病史》,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民国七十年。
    4 陆定圃《冷庐医话》卷3《霍乱转筋》记“自嘉庆庚辰年后,患不绝”:陈修园《医学实在易》载“庚辰辛巳岁,吾闽省患此而死不少”;胡云溪《痧疫论》载“嘉庆庚辰岁九月,如皋痧疫大行,害人甚速,有不及一日即毙。初至人皆不识为何症,俗呼为麻脚瘟,缘初得时两脚麻木吐泻交作。”见陆定圃《冷庐医话》卷3《霍乱转筋》,清光绪乌程庞氏刊本:陈修园编撰:《陈修园医学七十二种》,上海书店,1988年:胡云溪《痧疫论》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部,民国七十年,第29页。
    5 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及:道光元年,岁次辛巳,病吐泻转筋属省,京都尤甚,伤人过多,贫不能塟埋,国家发帑施棺,月余间,费数十万金。王楚堂《痧症全书》三序中一序为宋如林在道光元年七月望日所作,他说:“嘉庆庚辰秋,人多吐泻之疾,次年辛巳,其病更剧,不移时而陨,比比皆是。此症始自 广东,今岁福建、台湾患尤甚。或云自舶赶风来,此言未尽无稽。见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瘟毒吐泻转筋说》,清道光十年三槐堂刻本:王楚堂:《痧症全书》序言,清光绪版本。
    1 “道光辛巳六七月间江浙大疫,初起足麻屈不能伸,名为脚麻痧,又名吊脚痧,患此或吐或泻,骤如霍乱,甚至顷刻殒命。”见(清)陶煦:《周庄镇志》卷6《杂记》,光绪八年元和刻本。
    2 徐子默《吊脚痧方论》:古无吊脚痧之名,自道光辛巳夏秋间,忽起此病。其症或吐或泻,或吐泻并作,有腹痛,亦有不痛。吐泻数次后,即两腿抽搐,或手足并皆弯挛,痛愈甚,抽亦愈甚,顷刻肌肉尽削。渐觉气如声嘶,眼窝落陷,渴欲饮泠,周身冷汗如冰,六脉渐无,或半日即死,或夕发旦死、旦发夕死。甚至行路之人忽然跌倒,或侍疾问病之人,传染先死。医以霍乱之法治之,百不救一。王楚堂《痧症全书》第二序为吴渭泉在道光2年所写,他说:道光辛巳夏,余自皖赴闽任,……时淮阳间痧疫流行,猝不及治,过吴门尤甚,唔姑苏诸名医,询以治疗之方,据云,痧病时有,特未见如是之奇且骤。王士雄《霍乱论》成书于道光18年,其序为诸葛之所作,亦言“近行时疫,俗有呼吊脚痧之症,古书未载,举世谓奇病。”见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之《总论》,见陈修园编撰:《陈修园医学七十二种》,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4册;王楚堂:《痧症全书》序言,清光绪版本;王士雄:《随息居霍乱论》,见曹炳章校刊:《中国医学大成》,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册。
    3 陆定圃《冷庐医话》载“咸丰六年夏秋之交,杭州人患吊脚痧,吐泻腹痛,足筋拘急,不即救,一二时即死。”见陆定圃《冷庐医话》卷3《痧》,清光绪乌程庞氏刊本。
    4 余云岫:《流行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华医学杂志》第29卷第6期,1943年。
    5 即1820年、1821年、1856年、1857年、1866年、1868年、1884年、1885年、1890年和1895年。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部,民国七十年,第35页。
    6 见附录一。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17-21页。其第21-24页为1912-1932年霍乱疫情梳理。
    1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3页。书中另有多种译名及旧称被提及。
    2 曹树基等人认为,就广东地区而言,“鼠疫”二字揭示出鼠间鼠疫与人间鼠疫之间的直接关联是在民国年间,但实际上,宣统《番禺县续志》即已提及光绪甲午年鼠疫疫情及鼠间鼠疫与人间鼠疫的关系,并直接指明:土人谓为鼠疫。见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8页:宣统《番禺县续志》卷44《余事志》。
    3 在伍连德《鼠疫概论》的基础上,后人进行了深入探索。奥舟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费克光(Carney T.Fisher)对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以来至1911年的中国鼠疫史进行了宏观细致梳理:曹树基、李玉尚对1230—1960年长时段的鼠疫发生模式变迁及地域扩散等问题进行详尽研究,对鼠疫与医疗卫生的关系亦多有力见:而李永宸等人曾探讨过广东鼠疫的疫渊及传播路线等细致问题。曹、李等人的鼠疫研究以方志和1950年代的医学调查报告为核心史料。见费克光:《中国历史上的鼠疫》,载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李永宸、赖文:《19世纪后半叶广州鼠疫传入路线的探讨》,《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4期。
    4 雷丰:《时病论·附论》,转引自伯海编:《伤寒金匮瘟病名著集成》,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1076页。
    5 陈胜昆:《中国疾病史》,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部,民国七十年,第12-25页。
    6 猩红热为日本译名。
    7 《专治麻痧初编》卷5《李氏<烂喉痧论>》。
    8 即乾隆五十九年前后流行于江苏:嘉庆七年前后流行于江苏:嘉庆十三年流行于淮安:嘉庆十八年流行于淮安;道光六年流行于江苏:道光二十九年流行于江苏:同治十二年初见于上海:同治十三年流行于扬州:光绪十四至十六年流行于上海;光绪十五年流行于扬州:光绪二十七年、光绪三十一年流行于扬州。其史料来源为唐迎川《丹痧论》,李纯修《烂喉痧论》,祖鸿范《烂喉丹痧治宜论》,万镛(松巢)重刊《陈氏疫痧》草序,余德鉴《烂喉丹痧辑要》,樊培禄:《猩红热之预防》,《中华医学杂志》,第24卷第9期,1938年。夏春农:《疫喉浅论》之朱序,曹心怡《喉痧正的论因》,张振鋆《痧喉正义》江序言、及自序。见陈胜昆:《中国疾病史》,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部,民国七十年,第40-41,46页。
    9 史仲序:《中国医学史》,正中书局印行,1973年,第253页。
    1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5-236页。
    2 史仲序:《中国医学史》,正中书局印行,1973年,第257页。
    4 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载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下》,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5 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3),《历史地理》第17辑,2001年。
    6 如较早利用方志史料进行疾病史研究的曹树基、赖文、余新忠等人。见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赖文、李永宸:《岭南瘟疫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后辈利用方志进行疾病史研究更是比比皆是。
    7 民国《涡阳县志》卷10《人物》
    8 见附录二。
    1 民国《涡阳县志》卷10《人物》。
    2 同治《涡阳县志》卷5《人物》。
    3 传统“霍乱”虽同古典霍乱一样多发于夏秋而可表现出流行性,但其不具有传染性,它与后来引起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的霍乱完全不同。关于传统“霍乱”的考释,余云岫曾做过专门研究。见余云岫:《流行性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国医学杂志》第29卷第6期。
    4 原文载:程建勋,字君望,黟县诸生,善画通医,尤精痘疹,时称“天花圣手”。见何绍基:《重修安徽通志》卷262,清光绪四年刻本。
    5 张璐:《张氏医通》卷12,康熙宝翰楼刻本。
    6 薛铠:《保婴撮要》卷1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此类俗称的时疫都指代古典霍乱,笔之得出此结论是建立在其俗称命名下有对应症状的基础之上。本章第三节将对古典霍乱症状等问题做详细分析。
    2 此见载于方志的瓜瓤瘟、翻症等霍乱俗称的分析详见本章第三节。
    3 详细分析见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
    1 民国《昭通县志》卷12《祥异志》。
    2 见宣统《东莞县志》卷36《前事略八》,宣统《南海县志》卷2《舆地略》:宣统《番禺县续志》卷42《前事》,民国《恩平县志》卷14《记事二》。
    3 前辈学伍连德及广东鼠疫史专家冼维逊曾探讨过广州鼠疫传入的路线,基本认同其由西部陆路传入的说法,李永宸、赖文等人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路传入说,见李永宸、赖文:《19世纪后半叶广州鼠疫传入路线的探讨》,《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4期。
    4 民国《永春县志》卷3《大事志》载:(光绪二十年)始有鼠疫。
    1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4页。
    2 见陆定圃:《冷庐医话》卷3《霍乱转筋》。陆定圃为晚清医家,该书成于1858年,全书分5卷,补编1卷系民国曹炳章补辑。常用版本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乌程庞氏刊本。
    3 谢正旸、叶天星:《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157-160页。
    4 需要注意的是,转筋霍乱可以指代古典霍乱,亦可指代传统“霍乱”,其定性要结合具体病症描述。
    5 《瘟疫论》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分2卷,补遗1卷,版本主要有清初刻本和四库全书本。
    6 吴有性:《瘟疫论》卷下《杂气论》。
    1 雷丰:《时病论·附论》,转印自伯海编:《伤寒金匮瘟病名著集成》,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1076页。
    2 张璐:《张氏医通》卷9《番沙》,清康熙宝翰楼刻本。
    3 张璐:《张氏医通》卷9《番沙》,清康熙宝翰楼刻本。
    4 方喜业主编:《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8-11页。
    5 《张氏医通》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此时古典霍乱尚未传入,番沙不可能为霍乱。
    1 张璐:《张氏医通》卷4《霍乱》,清康熙宝翰楼刻本。
    2 张璐:《张氏医通》卷4《霍乱》,清康熙宝翰楼刻本。
    3 在医疗不及、饮食不足的传统时代,以“霍乱”称谓的急性肠胃炎足以致死。
    4 王孟英:《霍乱论》之《例言》。
    5 (日)井村孝全:《霍乱之第一次流行与日本第一次流行之关系》,《中国疫疠考》之第三篇,1944年,第21-22页。
    6 若未做特别说明,本部分中所有方志体系史料的引用均对应于下部分“嘉庆初至清末霍乱及异名霍乱症状表”资料来源部分。行文中不再一一作注。
    1 古典霍乱死往往体表干枯黑青,红印暗示出此地疫情的复杂性,关于此问题,下文分析。
    2 医书体系中的干霍乱多指绞肠痧,反应的是一种腹痛难忍、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未、未及吐泻便迅速致毙的情况。从纯医学角度讲,干霍乱有腹痛症状,并非古典霍乱。医书中多言及干霍乱致死性强于湿霍乱,正所谓朱楠在《普济方》中所言“病有干霍乱,有湿霍乱。干霍乱死多,湿霍乱死少,盖吐利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虽霍乱甚,则上于胃中水谷泄尽则止矣,所以死少:及其干霍乱而死多,以其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则所伤之物不得出泄,壅闭正气隔阴阳烦搅闷乱,初无所安,喘胀干霍乱而死。”见(明)朱橚《普济方》卷139《伤寒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此为江浙地区常见称谓,见本节第二部分,不一一列举。
    4 广东崖州1831年“缩症行,男缩阴,女缩乳,或缩耳舌等处”。
    5 医书体系中的乌痧胀与此处乌痧胀的含义甚为不同,《医方丛话》云“骨蒸似怯症,误服生地黄,青筋胀 即乌痧胀。”此乌痧胀更多体现为误用药后的过敏症。另外清人张德彝在其笔记体著述《三述奇》中亦提及乌痧胀,“(同治十年六月)十九日戊寅,晴。早德克碑约俞惕盫至其家,询及调治乌痧胀及霍乱疟疾等症之药,因迩来法邦染是病多,而能愈少,亦勤学好问之意也。晚饭后殷柏而约四五友人于其屋中齐声作药,参差断续,音调平平,子初始散。”引文可见,此处乌痧胀并非霍乱,而是与霍乱疟疾同受时人重视的传染性疾病。见(清)徐士銮《医方丛话》卷1《食忌》,清光绪津门徐氏婕园刻本:(清)张德彝:《三述奇》卷6,稿本。
    1 “蛇儿症”有疫发迅猛暴烈之意,类同“虎疫”的古典霍乱称谓。
    2 异名霍乱多不以速亡症状命名,但多以暴卒、一二时即死、即可死等作为异名霍乱的病症叙述。
    3 “痧”多指代肠胃腹泻等疾病,见《痧与霍乱考》,《中国医药》第11卷第2期。
    4 民国二十二年版本,成书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1 民国《同正县志》卷5《气候》。
    2 雷丰曾在其《时病论》中提及“南方之人体气不实,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即腹痛焖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也。盖痧在皮肤气分,宜刮之:在肌肉血分,宜刺之。此轻而浅言也,若深重,胀塞肠胃,壅阻经络,直犯乎心斯,须莫救刮刺,无功,非药剂不能救也。须知痧无定脉,凡脉与症不应,即为痧脉也。其见症不可不分,如风痧,头疼自汗腹痛肢麻:暑痧,头晕汗多吐泻腹痛。阴痧,腹痛肢冷,即凉痧也:阳痧,腹痛肢暖,即热痧也。又有肤隐红点,一如瘄疹,此痧在肌表,为红痧也:满身胀痛且有黑斑,此痧毒在乎脏腑,为乌痧也: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大痛,为绞肠痧也。”可见,“痧”为南方地方称谓,有轻重表里,症状不一。而所谓红痧,源于其肌表有红疹痧症,烈性上远不及其后的乌痧(胀)与绞肠痧。前文已见,医书系统的疫症称谓其实并不能完全与方志系统同一称谓对应,故而红痧医源上的解释只能做一参考。见雷丰:《时病论》卷4《痧气》,清光绪雷氏慎修堂刻本。
    3 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78页。
    4 见附录三。简单辨疫及特殊情况说明已在表中小注完成。
    1 范日新编:《中国1939-1944年十种法定传染病流行史料丛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1955年,第34页。
    1 关于世界霍乱大流行次数,伍连德(Wu Lien-teh)在其1934年出版的《霍乱概论》中提出七次说,分别为1817-1823年,1826-1837年,1846-1862年,1864-1875年,1883-1887年,1892-1895年,1910-1925年。见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4页。其它学亦有不同见解,伯力士(R.Pollitzer)进行了总结,参见R. Pollitzer, Cholera,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59, p17.
    2 需要指出的是,虽同样参照伯力士对世界霍乱大流行年份进行概括,笔所得结论与程恺礼总结略异。见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载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下),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750页。
    3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9页。
    4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17-24页。
    5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可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四种形式。参阅王季午主编:《中国医学大百科全书·传染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第2页。
    1 遗憾的是,是年灾情的严重使得疫情被关注较少,以至于出现了此次疫情症状与病名几乎完全缺失的情况。关于是年病种考证,本文第三部分将详细展开。
    2 见附录四。
    3 本节行政区划的分界,大致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即1820年各区底图为准,特此说明。
    1 参照方志疾病谱,道光年间鼠疫疫发区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同治年间已在广西地区流行。光绪八年广东儋县有鼠疫发现,至光绪十七年,鼠疫开始在广东地区蔓延开来,方志中多有“鼠疫始发”的记载。光绪二十年,鼠疫传至福建。曹树基、李玉尚对鼠疫做过专门研究,综合成果见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另赖文、李永宸对广东鼠疫传入有详细考证,见李永宸、赖文:《19世纪后半叶广州鼠疫传入路线的探讨》,《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4期。
    2 见本文第七章针对1902年广西霍乱大流行而进行的个案研究。
    3 民国《同正县志》卷5《气候·灾异》载是年“春,瘟疫流行,城乡死约有百人(痒子症)。”
    4 同治六年至同治七年,四川有严重霍乱流行,赖文等人对此做短篇论述,见赖文、张涛:《清代四川两次霍乱严重流行》,《中华医史杂志》2006年第36卷第1期,第13页。
    5 同治《保靖县志》卷11《祥异志》载道光二年“秋大疫(患病多脚软,医以针刺手足湾,出紫血,间有愈,俗因呼为麻足瘟)。”
    1 民国《梨树县志》丙编《政治卷六》。
    2 民国《梨树县志》丙编《政治卷六》;民国《农安县志》卷7《卫生》。
    3 民国《瑷珲县志》卷8《武事志》。
    4 死中死中当地人占十之六七,流转占十之二三,见宣统《西安志略》,不分卷。
    5 民国《双城县志》卷15《拾遗志》:民国《依兰县志》之《艺文门》。
    6 有学对清末至民国辽宁丹东口岸周边地区霍乱疫情进行过简单梳理,见强榆林、孙连加:《丹东口岸地区霍乱疫史考》,《中华医史杂志》1989年第19卷第3期,第160-162页。
    7 曹树基对清代人口的研究中,由于资料不齐备,辽宁人口数字基本未作调整。但从原始数据依然可以看出,咸丰之后辽宁人口数字增幅交大。见葛剑雄主编,曹树基着:《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代卷),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90-707页。
    1 于永敏:《清末民国时期辽宁医药卫生史略》,《中华医史杂志》1989年第19卷第4期,第193-198页。
    2 详见本文第八章。
    3 该节数据来源见附录四。
    4 上述三次霍乱大流行中,个别省区亦有其它传染病伴发,故而该地域分布图中囊括非霍乱疫点。本文第三章将通过辨疫对霍乱疫点分布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1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21-22页。
    2 如民国《琼州县志》纪事仅到宣统三年;民国《崖州志》纪事仅到光绪三十四年:民国《英德县志》纪事仅到宣统二年:民国《顺德县志》纪事到宣统三年;民国《香山县续编》纪事亦以宣统三年为止。类似情况甚多,不一一列举。
    1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载《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相关研究成果参见本文学术史回顾。
    3 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载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下》,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768-779页。
    4 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载《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 如认为赣南、闽东北1820年疫情并非霍乱,及认为山西1821年并非霍乱疫区等。李玉尚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亦提及此次疫情判断中的失误之处,见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48页。李玉尚对山西1821年疫情的修正是基于庞宏广对山西古代疫情 的研究,见庞宏广:《山西古代疫情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未刊,第69-70页。
    1 光绪《海阳县志》卷46《杂录》
    2 疫情的史料来源见附录六,因方志史料采用过多,不在文中一一作注。
    3 Rew. W. C. Miline, Notices of Asiatic Cholera in China Ningpo, June,1843, Chinese Repository,1843, pp.485-489.
    3 李玉尚在此次霍乱辨析中认为此三地疫情为古典霍乱。
    1 范日新:《中国1939-1944年十种法定传染病流行史料丛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1955年,第32页。
    2 民国《莆田县志》卷3下《通纪》。另外,民国《连江县志》卷3《清大事记》亦言“秋七月至八月大疫霍乱,暴死众,福建全省皆然”。但实际上,“全省皆然”的说法是对霍乱疫情严重性的夸张化说法,并非指全省诸县皆疫发霍乱,福建其它地区县志的该年纪事可力证此结论。在程恺礼对1821年疫情的地图呈现中,福建地域疫点密布,但因其并未给出疫情记载的具体史料来源,笔怀疑此即源自对“全省皆然”的解读。
    1 据张剑光、谢高潮、余新忠对咸同江南周边疫情的研究,此次江南疫情中霍乱为主要流行病,另外天花、疟疾等传染病与霍乱伴发。见张剑光:《三千年疫情》,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第535页:谢高潮:《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2期: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略探——兼论战争与瘟疫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2 民国《清远县志》卷3《纪事下》。
    3 民国《恩平县志》卷14《记事二》。
    4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7页。
    1 光绪《荆州府志》卷76《灾异》。
    2 王士雄:《随息居霍乱论》卷1《病情篇》,清同治刻本。
    3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年报》(英文版),1873年,第9页,上海档案馆藏,U1-16-4704。
    4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10页。
    5 姚济:《虎窟纪略》,杨家骆主编《太平天国文献汇编》第6册,鼎文书局,民国六十二年,第513页。
    6 李玉尚从瘟疫对战争影响的角度对太平天国期间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对战局乃止区域人口伤亡的影响进行过详细探讨,详见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第七章《战争中的传染病问题: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例》,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98-223页。
    7 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太平天国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06页。
    8 蓼村遁客:《虎窟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2页。
    9 王定安:《湘军记》,岳麓书社,1983年,第123页。
    10 详见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第七章《战争中的传染病问题:以太平天国 时期为例》,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98-223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24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58页。
    2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20,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第14883、14835页。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24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58页。
    4 民国《宁国县志》卷14《杂志·灾异》。
    1 光绪《广德州志》卷58《杂志·祥异》。
    2 从其“业荒民饥,知县黄敬熙劝捐设厂施粥,自十一月起至二年七月止全活无数”的记载来看,饥饿致死的可能性为大。另外疫发时节亦不支持该疫情为霍乱的判断。
    3 《申报》,同治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4 龚又村:《自怡日记》卷21,载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中华书局,1963年,第466页。
    5 沈梓:《避寇日记》,天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中华书局,1963年,第152页。
    6 《北华捷报》1862年12月13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48页。
    1 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第184-186页。
    2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18页。
    3 是年西安府三原县和鄂县亦有疫情发生,疫发于秋冬。秋季疫发为霍乱或有可能,但冬季疫情为霍乱可能性甚小:另外此地是年战乱,若霍乱传入,应非常迅速,表现为与其它霍乱疫发地的同时性,但西安府的疫情表现相当滞后,故不定为霍乱疫点。
    4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17页。
    5 开原县是年疫情记为“春夏大疫”,从区域内霍乱疫发的时间来看,其地春天疫情不可能为霍乱,因为沿海盖平县霍乱疫发是在夏季,而锦县疫发亦在夏。见民国《盖平县志》卷1《祥异》:民国《开原县志》卷
    9《杂异》:民国《锦县志》卷24《志余·祥异》。
    1 括号中是省内疫发县数。
    2 光绪《大荔县续志》足征录卷1《事征》。
    3 光绪《沔县志》卷3《人物》。
    4 民国《鄠县志》卷9《纪事》。
    1 同治《崇仁县志》卷10之3《祥异》。
    2 民国《乾县新志》卷8《事类志·灾祲》。
    3 民国《桐梓县志》卷5《舆地志下》。
    4 J.F.Wales, Report on the heslth of Canton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5,p27.
    5 J.F.Wales, Report on the heslth of Canton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5,p28.
    1 J.F.Wales,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anton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9,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7,p7.
    2 广东鼠疫在光绪八年即有出现。民国《儋县志》卷18《杂志—纪疫》载光绪八年“二月鼠疫流行”。
    3 《海关医报》纪事时间采用公历,故而换算成阴历要大致往前顺推一个月。
    4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Hoihow(Kiungchow)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1.
    5 霍乱易感人群往往表现为两类群体:贫苦阶层和壮年。贫苦阶层之所以多染霍乱,原因在于其脏乱的生活环境和贫敝的体质在霍乱面前不堪一击:壮年多患病则是因为其有更多机会暴露并接触到霍乱弧菌。
    6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10.
    1 R.G. White,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ang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5,p18.
    2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3.
    3 民国《三续高邮州志》卷4《艺术》。
    4 光绪《湘潭县志》卷9《五行志》。
    5 民国《齐东县志》卷1《地理志·灾祥》。
    6 W.Morri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ewchwang for the eighteen mouths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5.
    1 有关1894年前后的鼠疫大流行已有多位学做过研究,最新研究成果参见曹树基:《1894年鼠疫大流行中的广州、香港和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苏新华:《清末穗港鼠疫与社会应对措施(1894-191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 Leopold G.Hill,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p32.
    3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st March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3.
    4 Alfred Hogg,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p30.
    5 光绪《盐城县志》卷17《杂类》。
    6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ang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26.
    7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ang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27.
    1 Join Francis Bolyneus,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ingpo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pp28-29.
    2 E. W. 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2.
    3 E.W. 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1.
    4 同时医务官亦明言“这种疾病究竟是亚洲霍乱还是严重霍乱式腹泻其实很难分清。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相信它是后。”C.C.De Burch Dal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ewchwa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0.
    5 民国《义县志》下卷《大事记》。而民国《锦县志》卷24《祥异》亦载锦县“夏大疫”,可力证义县所记疫情。
    1 民国《梨树县志》丙编《政治卷六》。
    2 单丽:《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 关于霍乱的地方疫源地,斯瓦鲁普(Swaroop)曾统计印度1949年-1959年间发病率最低4年中每十万人的平均死亡率进行研究,其研究认为,印度大部分县皆可划为高度地方性流行区,并得出霍乱地方性流行区的特点是有四个:1、所有的地方性流行区一般都位于河流周围:2、所有这些区域都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3、所有这些区域均为低洼地,没有超过海拔500英尺以上(152.4米);4、所有这些区域都在据对湿度很高的区域。转引自陈我隆:《霍乱的防治》,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190页。
    2 伍连德:《上海之霍乱》,《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第7期,第994页。
    3 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224-254页。
    4 转引自陈我隆:《霍乱的防治》,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页。
    1 谢正旸、叶天星等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236页。
    2 其“中国霍乱流行的主要年代及地区分布”一表虽言及该表引自彭继甫等人于1951年发表于《中南医学杂志》的文章,但实际上,仔细观察该表,主体仍是来源于伍连德等人对霍乱年代的梳理。见谢正旸、叶天星等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238页。
    3 谢正旸、叶天星等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245页。
    4 详细论述见本文第六章。
    1 早在鸦片战争开始之前,西方医学即开始藉由传教自广东渐次传入中国内陆。其后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港口的次第开放,西医更是以强劲势头涌入中国内地冲击中国传统医学。参见龚纯:《我国近百年来的医学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第12卷第4期,第209-210页:刘小斌、陈沛坚:《广东近代的西医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6年第16卷第3期,第148-151页。关于近代西洋医学传入烟台详情,参见杨华祥、田文等:《近代西洋医学传入烟台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25卷第2期,第83-85页。
    1 三区中北部包括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中部包括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南部包括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苏、山东、河北、察哈尔及东三省并未包括其中,未包括省份为其时敌占区,资料不可获得。
    2 范日新编着:《中国1939-1944年十种法定传染病流行史料丛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1955年,第16页。关于该时段霍乱地域及各月份病例分布,详见该史料第31-32页。
    1 数据源见附录七。
    2 该书并未言明其所用月份为公历还是阴历,但从该书出版年代推测,应为公历记月。见谢正旸、叶天星等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235页。
    1 谈荣梅等人利用浙江省绍兴市卫生防疫站(现为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80-1989年的霍乱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后认为,1980-1989年霍乱发病与高气温、高气湿、低气压相关:阳燕蓉对北京市西城区1994-1998年人群霍乱发病率与月平均气温、气压、降水量的关系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研究表明,发病率与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并提出高温可能提高霍乱发病率的观点。详见谈荣梅、陈坤、屠春雨:《气象因素变化与霍乱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9卷第4期,第417页:阳燕蓉:《霍乱发病率与气象因素关系的探讨》,《气象科技》2003年第31卷第6期,第400页。
    2 张家诚主编:《中国气候总论》,气象出版社,1991年,第120-121页。
    1 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55-156页。
    1 程恺礼等人对此已经进行了总结,详见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见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年,第771-776页。
    2 转引自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见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年,第773页。
    3 Rew.W.C.Miline Notices of Asiatic Cholera in China, Ningpo,June,1843, Chinese Repository,1843,pp.485-489.
    1 在此次采访中,米尔恩提及被另一位被采访医生坚持认为仁宗为第一位霍乱受害,米尔恩对此传言表示了质疑。凡此种种,都提示笔对上则回忆性调查史料采取更谨慎的态度。
    2 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22-324页: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50-160页。
    3 《天津条约》虽开放了包括登州在内的十处通商口岸,但英国领事馆马礼逊在考察登州港时发现,其时登州港口泥沙淤积,通航困难,故而最后开烟台港而代之。见单丽、李玉尚:《政治和自然因素对胶东城市地位的影响》,《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5卷第3期。
    1 3级疫点分布:1820年广东揭阳、广东兴宁;1821年福建连江、福建莆田、山东临朐、山东巨野、山东莒州、直隶内丘、江苏萧县、浙江镇海、河南淮宁、河南阌乡:1862年安徽广德、安徽宁国、山东济阳、山东阳信、浙江孝丰、浙江龙游、河南正阳:1902年广东揭阳、广东潮阳、广东澄海、广西灌阳、广西全州、直隶沧州、江苏吴县、福建永嘉。
    2 光绪《揭阳县续志》卷4《风土志·灾祥》:光绪《临朐县志》卷10《大事表》:道光《巨野县志》卷2《编年·灾祥》:民国《重修莒志》卷2《大事记中》:道光《内丘县志》卷3《疫疠》:同治《续萧县志》卷18《杂录·祥异》;光绪《镇海县志》卷37《杂识》;民国《淮阳县志》卷8《杂志》:民国《新修阌乡县志》卷1《通纪》;民国《潮州志》之《大事志一》;民国《灌阳县志》卷23《禨祥》:民国《全县志》第9编《前事之灾异》;民国《沧县志》卷16《事实志·大事年表》。
    3 《杭州关十年报告(1902-1911)》,《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贸易报告集成》,第685页。
    4 W.E.Plummer,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Medical Reports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No.63-64,p.37.
    5 《大公报》第56号,1902年7月8号
    6 Henry Layng,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watow for the Fourteen Months ended 30th November 1902, Medical Reports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3, No.65.pp.4-6.
    1 谢正旸、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232页。
    2 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267页: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以和平时期的鼠疫、霍乱和麻风病为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5页。
    3 道光《安邱新志》卷1《总纪》。
    4 光绪《镇海县志》卷37《杂识》。
    1 民国《安东县志》卷8《灾害志》。
    2 民国《张北县志》卷8《艺文志·灾异》
    1 李玉尚曾对江南地区城市与乡村的地理环境与传染病的关系进行过探讨,详见李玉尚:《地理环境与近代江南地区的传染病》,《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 参见本文第五章民众对霍乱的认知部分。
    3 民国《高邑县志》卷十《故事》。
    1 光绪《高州府志》卷51《记叙四·事纪》。
    2 参见谢正旸、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36页。
    3 1888年夏,镇江有严重的霍乱在当地人口中流行,许多中国居民被传染,但是外侨病例没有出现;天津整个外侨社区简况状况良好,而当地人中霍乱死亡率极高:海口外侨健康状况良好,但当地人中多肠胃炎腹泻;牛庄疫情稍微特殊,欧洲侨民健康状况良好,而当地人和日本人中霍乱流行,详见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36,p3; A.Irwi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Tientsin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9,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7, p1;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Hoihow(Kiungchow)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1; C.C.De Burch Dal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ewchwa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0.
    4 是年烟台租界民众健康状况良好,但当地居民健康状况极糟,7月份的霍乱死亡率极高,详见E.W.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1.
    5 E.W.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1.
    6 Richard B. Stothers,The Great Tambora Eruption in 1815 and its Aftermath, Science, Vol.224, No.4654 (Jun. 15,1984),p1191.
    5 美国气象局哈姆菲瑞(W.J.Humphyreys)是最早提出1816年气候突变与坦博拉火山爆发之间有相关性的人物之一。见Bernice de Jong Boers, Mount Tambora in 1815:A Volcanic Eruption in Indonesia and Its Aftermath, Indonesia, Vol.60, (Oct.,1995),p52.1816年寒冷事件与坦博拉火山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在西方的学术界也有一些讨论,但主流的意见倾向于认可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 C.Edward Skeen, The Year without a Summer:A Historical View Journal of the Early Republic,1981,1(1), pp.51-67.
    2 Richard B. Stothers, The Great Tambora Eruption in 1815 and its Aftermath, Science, Vol.224, No.4654 (Jun.15,1984),p1196.亦有学对坦博拉火山爆发对气候影响提出异议,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出现低温,且这些年份冬季还算温暖,见是页理查德(Richard B.Stothers)的相关论述。
    3 Bernice de Jong Boers, Mount Tambora in 1815:A Volcanic Eruption in Indonesia and Its Aftermath, Indonesia, Vol.60, (Oct.,1995),p52.
    4 最新对渤海湾海洋鱼类及陆地作物的研究成果表明,嘉道之际的气候寒湿突变对海陆生物产生了结构性影响,而坦博拉火山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有60年之久。详见李玉尚:《黄海鲱的丰歉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兼论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学术界》2009年总第138期:王保宁:《胶东半岛农作物结构变动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学术界》2009年总第138期。曹树基对前期的嘉道之际气候突变对生态及社会的影响研究有一详尽综述,见曹树基:《坦博拉火山爆发与中国社会历史——本专题解说》,《学术界》2009年总第138期。
    5 Bernice de Jong Boers, Mount Tambora in 1815:A Volcanic Eruption in Indonesia and Its Aftermath, Indonesia, Vol.60,(Oct.,1995),p54.
    6 Bernice de Jong Boers, Mount Tambora in 1815:A Volcanic Eruption in Indonesia and Its Aftermath, Indonesia, Vol.60, (Oct.,1995),pp.53-55.
    1 张丕远等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89页。
    2 李玉尚:《黄海鲱的丰歉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兼论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学术界》2009年总第138期,第53-54页。
    3 同治《海丰县志续编》卷10《邑事》。
    4 民国《晋县志》卷5《灾祥》:咸丰《深泽县志》卷1《编年志·邑事》。
    5 道光《重修胶州志》卷35《祥异》。
    6 光绪《昌邑县续志》卷7《祥异》。
    7 光绪《泗水县志》卷14《灾祥志》。
    8 光绪《吴川县志》卷10《纪述事略》。上述大疫之时河鱼多死的情况在同治年间亦发生过,不同之处在于鱼是在酷热情况下致死:同治四年(1865),广西融县“夏四月日赤无光约月余,酷热非常,河鱼多死,七月大疫,死甚众。”见民国《融县志》第6编《前事灾异》。
    9 杨煜达、满志敏和郑景云对1815-1817年云南大饥荒进行研究,证实了其饥荒的原因乃是夏秋季气温造成水稻、荞麦等物大幅减产:王保宁对渤海湾种植作物结构的研究也证实,嘉道之际的寒冷使得喜高温、耐旱的谷类作物种植推广过程被中止;而这种因寒冷导致的推广中断亦见于江南嘉道之际的双季稻推广过程中,详见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复旦学报》2005年第1期:王保宁:《胶东半岛农作物结构变动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学术界》2009年总第138期;沈小英、陈家其:《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1年第3期。
    1 王士雄:《霍乱论》卷1《病情篇》,清同治刻本。
    2 民国《乐昌县志》卷19《大事记》。
    3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3需要注意的是,海关医报月份为公历记法。1888年公历月份与农历月份对应时间为:5月(农历3月21-4月21),6月(农历4月22-5月21),7月(农历5月22-6月23),8月(农历6月24-7月24),9月(农历7月25-8月25)。
    4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Hoihow(Kiungchow)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1.
    5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Hoihow(Kiungchow)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p1.
    6 Alfred Hogg,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p30.1895年公历月份与农历月份对应时间为:5月(农历4月初7-5月初8),6月(农历5月初9-闰5月初8),7月(农历闰5月初9-6月初10),8月(农历6月11-7月12),9月(农历7月13-8月12)。
    1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ang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1895,p26.
    2 James H.Mccartne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ungking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9.
    3 E.W. 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1.
    4 民国《思恩县志》第8编《杂记灾异》。
    5 民国《文安县志》卷终《志余》。
    6 民国《乐昌县志》卷19《大事记》。
    7 Henry Layng, Report on the Health ofSwatow for the Fourteen Months ended 30th Nov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5,pp4-6.
    8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pp.40-41; Sidney L. Lasell, Report on the Health ofHoihow and Kiung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pp.38-39;W.E.Plummer,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3-64, p37.
    9 谢正旸、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231页。
    1 详细区域旱涝分期见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40-241页。
    1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 梁志平:《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0页。
    3 《上海自来水之调查》,《钱业月报》1921年第7期,第26-27页。上海租界内自来水自同治八年(1869年)开修,历时一年完成,参见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载葛元煦等:《沪游杂记》,第145页。
    4 W.W.Myers,Report on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Chefoo,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3, p42.
    5 E. W. 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l2.
    6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3-64,1903,pp40-41.
    7 C.C.De Burch Dal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ewchwa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0.
    1 W.E.Plummer,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3-64,p.37.
    2 B.Stewart Ringer,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anton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Medical Reports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No.63-64,pp24-26.
    3 E.W. 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2.
    4 C.C.De Burch Dal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ewchwa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p10.
    1 John Dudgeon, Report on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Peking, and the habits of the Pekingese as bearing upon Health,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2, pp75-76.
    2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1《病情篇》,清同治刻本。
    3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24, pp.42-43.
    4 传统时代的人口分布深受地理因素尤其是水系分布的影响,这也是古代文明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沿岸的重要原因。即使就当代人口分布而言,其与河流分布亦关系密切。廖顺宝在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得出居民点密度与道路、河流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的结论:董春对地理因子与空间人口分布相关性的研究显示,道路和水系与人口数有一定相关性:程晓亮对黄山市不同地形中道路、河流与人口分布关系的分析显示,道路和河路在平原盆地、低山丘陵区及中高山区大疫人口的影响范围依次为2kn,1.5km, 1km和1.8km,1.2km,0.8km。见廖顺宝、孙久林:《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中国人口》2003年第13卷第3期;董春、刘纪平、孙荣等:《地理因子与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遥感信息》2002年第4期:程晓亮、饶芬芳:《不同地形环境下道路、河流对人口分布影响的分析——以黄山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第24卷第5期。
    5 由于霍乱有易于在沿海地区流行的特征,故而海岸线一并纳入河道交通的空间分析之中。
    1 光绪《高州府志》卷51《记叙四·事纪》。
    1 余云岫:《流行性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华医学杂志》1943年第29卷第6期,第273页。
    2 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卷二十二《霍乱诸病侯》,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余云岫:《流行性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华医学杂志》1943年第29卷第6期,第273-278页。
    4 余云岫:《流行性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华医学杂志》1943年第29卷第6期,第279页。
    5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1 谢正旸、叶天星等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161页。
    2 张机撰、王叔和编:《伤寒论注释》卷第7之8《辨霍乱病脉症并治第十三》,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汪济明刊本。
    3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2《治法篇》,清同治刻本。
    1 杨璇:《伤寒瘟疫条辨》卷1《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清乾隆五十年刻本。杨璇,河南夏邑人。科举不顺,遂研究瘟病学说。
    2 吴有性:《瘟疫论》卷下《杂气论》,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吴有性:《瘟疫论》卷下《杂气论》,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吴有性:《瘟疫论》卷下《杂气论》,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吴有性:《瘟疫论》卷下《杂气论》,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章楠:《医门棒喝》卷4《痧胀论》,清道光刻本。章楠为浙江会稽人,他认为先前诸子论病各以已之阅历见解发明经旨一节,或论外邪,或论内伤,或主补气,或主滋阴,不过发明一节经义,而非全经之旨。于是他把医学理论中向有争议而又比较重要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医门棒喝》一书,取警醒时流之意。《医门棒喝》初稿成于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章楠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重游广东,对旧稿加以整理,并由同乡田晋元(雪帆)加以评点,于次年已丑(1829年)由浙江海宁人应秋泉、纪树馥等在广州刻版间世,即《医门棒喝》初集。
    2 陈胜昆:《中国疾病史》,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部,民国七十年年版,第31页。
    3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3《医案篇》,清同治刻本。王士雄的《霍乱论》成书于1838年,正值世界第二次霍乱大流行之际,其时江浙地区有霍乱流行,而温病学说至此亦已发展到相当程度。随后,田雪帆成《时行霍乱指迷》,对霍乱转筋症状作出描述后提出诊治方案。1862年,旅居沪地的王士雄见上
    1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1《病情篇》,清同治刻本。
    2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1《病情篇》,清同治刻本。
    3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1《病情篇》,清同治刻本。
    4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4《药方篇》,清同治刻本。
    5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1《病情篇》,清同治刻本。
    1 吴文清点校本《吊脚痧方论》内容提要中提及该书撰于道光中叶(当不晚于1839年),该书初刊于1845年,为中医第一部霍乱专著。现存最早版本为鄞县董氏道光五年刻本,藏于国家图书馆。见曹洪欣编:《温病大成》第4部《吊脚痧方论》内容提要,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400页。
    2 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之《论吊脚痧与霍乱相似不同》。
    3 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之《论吊脚痧为寒闭》。
    4 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之《总论》。
    5 所谓三阴:“足之三阴,从头走足,阴脉与颈为齐也。阴寒直中三阴,故吊脚为多,吊手着少。”见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之《论病机》。
    6 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之《总论》。
    7 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之《论吊脚痧为寒闭》。
    1 详见徐士銮:《医方丛话》卷4《圣治丸方》,清光绪津门徐氏刻本。徐士銮对“吊脚痧”亦有提及,但其医论来自咸丰陆以湉《冷庐杂识》,见陆以湉《冷庐杂识》卷6《吊脚痧》,咸丰六年版本;徐士銮《医方丛话》卷1《吊脚痧》,清光绪津门徐氏刻本。
    2 详见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2《治法篇》中“守险”部分,清同治刻本。
    3 详见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卷32,清光绪刻本。
    4 如山东曹县是年疫,方志载“四月朔,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夏秋大疫,人死无算。”见民国《单县志》卷14《灾祥》。
    5 光绪《永嘉县志》卷36《杂志》。
    6 民国《上林县志》卷16《杂志部灾祥》。
    7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41《杂志一祥异》。
    8 《野语》载“道光辛巳夏,江浙酷暑,人多患急症。起病脉散,牙紧,手足麻木,喉肿心疼。救治稍缓,须臾殭毙,医家罔识。远近死日以千数,自南至北传染半天下,交冬方止。……凡患此症死,一腿必缩,交秋又变为上吐下泄,即霍乱也。医书忌谷气,而粥汤尤忌如砒鸩,患此误饮而死极多,不可不知。”见程岱葊:《野语》卷7《救急症方》,清道光十二年刻、二十五年增修本。
    1 民国《台州府志》卷136《大事略》。
    2 蓼村遁客,《虎窟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专辑》,第42页。
    3 光绪《滦州志》卷9《封域志下纪事》。
    4 光绪《曹县志》卷18《灾祥》。
    5 王峰:《清代山东东西部接受基督教之差异研究》,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6 民国《榴江县志》第5编《前事·灾异》。
    7 是疫“症极危,而传染又速。旬日之间,城厢皆遍,蔓延四乡。延至7月,疫不止,城乡死千余人。”详见民国《沅陵县志》卷28《事纪类》。
    8 《俞廉三遗集》专集《辰州教案》下,《庄赓良俞明颐会禀》,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十四日。
    1 霍乱病原体的大致发现过程,参见陈我隆:《霍乱病原体的发现史》,《中华医史杂志》1984年第14卷第2期,第104-106页。
    2 《申报》第4382号,1885年5月15号。
    3 《新学报》第3期,1897年,第33页。
    4 《新学报》第3期,1897年,第33-34页。
    1 如日本学井村孝全、香港学程恺礼及大陆学罗尔纲等人都曾立足方志对此问题进行过梳理,李玉尚对前人研究方法评析的基础上,参考鼠疫史研究方法,提出了“分府疫情辨别法”,对该次霍乱大流行进行了全面梳理。详见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载《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7页。
    2 Rew.W.C.Miline, Notices of Asiatic Cholera in China, Ningpo, Chinese Repository,1843, pp.485-489该史料有诸多可考证之处,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
    1 同治《雩都县志》卷20《祥异》,道光《信丰县志续编》卷16《外志·五行》,同治《会昌县志》卷27《祥异》,光绪《长宁县志》卷首《禨祥》,光绪《龙南县志》卷1《天文志·禨祥》,光绪《南安府志补正》卷10《祥异》,道光《石城县志》卷7《纪事志·祥异》,同治《太和县志》卷30《杂记·祥异》,同治《万安县志》卷20《杂志·祥异》,民国《万载县志》卷1之3《祥异》。福建汀州府长汀县、永定县有疫情发生,见光绪《长汀县志》卷32《祥异》,民国《永定县志》卷1《大事志》。
    2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17页。
    3 光绪《海阳县志》卷46《杂录》。
    4 (日)松浦章着,郑振满译:《清代福建的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102页。
    5 宣统《南海县志》卷2《舆地略》,民国《顺德县志》卷23《前事》。
    6 道光《厦门志》卷2《义冢》,民国《金门县志》卷12《祥异》。
    7 陈希育:《清代福建的外贸港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81页。
    8 道光《厦门志》卷5《船政略》。
    1 光绪《漳州府志》卷47《灾祥》。
    2 如潮州府揭阳县、潮阳县,嘉应州兴宁县,惠州府海丰县等。见光绪《揭阳县续志》卷4《风土志·灾祥》,光绪《潮阳县志》卷13《纪事·灾祥》,咸丰《兴宁县志》卷12《外志·灾祥》,同治《海丰县志续编》卷10《邑事》。
    3 民国《始兴县志》卷16《编年》。
    4 曲江疫发于9月,乐昌疫发于冬,死枕藉。见同治《韶州府志》卷11《舆地略·祥异》,光绪《曲江县志》卷3《舆地略·祥异》,民国《乐昌县志》卷19《大事记》。
    5 民国《阳山县志》卷15《事记》,同治《连州志》卷8《祥异》。
    6 桂阳州疫发地有蓝山县、临武县,郴州疫发县有兴宁县、桂东县、桂阳县(民国汝城县地),衡州府疫发地为酃县。见民国《蓝山县图志》卷7《纪事中》,同治《临武县志》卷45《祥异志》,光绪《兴宁县志》卷18《杂纪·灾祲》,同治《桂东县志》卷11《祥异》,民国《汝城县志》卷33《祥异》,同治《酃县志》卷11《事纪》。
    7 郴州兴宁县“夏,大旱兼疫”,据周边疫发时间来看,该地疫发时间记载有误。
    8 同治《赣州府志》卷70《国朝文》。
    1 同治《赣州府志》卷70《国朝文》。
    2 《舆地纪胜》卷32《赣州风俗形势》。
    3 民国《大庾县志》卷10《艺文》。
    4 随着赣南粤周边盐粮贸易的流通,其周边市镇亦得以发展,详见周琍:《清代赣闽粤边区盐粮流通与市镇的发展》,《历史档案》2008年第3期,第59-63页。
    5 光绪《长汀县志》卷30《风俗》。
    6 其它赣粤通道详见王海:《明清粤赣通道与两省毗邻山地互动发展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0-14页。
    7 (意)利玛窦、金尼阁着,何高济、王遵仲、李申泽、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第3卷第9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8-279页。
    8 廖声丰据赣关档案的研究表明,干嘉时期赣关的全国性商品流通量占全部商品流通量的70%以上,详见廖声丰:《清代赣关税收的变化与大庾岭商路的商品流通》,《历史档案》2001年第4期,第88页。
    1 民国《大庾县志》之《序》。
    2 赣州府信丰县“地连东粤,闻有明时百货,络绎街市,称辐辏”:粤北韶州府乐昌县“当楚粤通衢,从前海禁未开,长江、黄河流域诸省其富商巨贾莫不道经此间,故县城外之河南亦称街要,兵时有北五省会馆之设,懋迁辐辏可想而知”。见道光《信丰县志》续编卷2《疆域下》,民国《乐昌县志》卷9《实业》。
    3 民国《大庾县志》卷9《艺文》。
    4 光绪《江西通志》卷87《经政略》。
    5 许檀:《明清时期江西的商业城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8页。
    6 这主要是由于南北输送货物的种类差异及南赣为广东行盐地方所致。见张弼:《张东海诗文集》卷二,明正德十三年周文仪福建刻本。
    7 此食盐行销主要是指官盐行销,有关明清时期湘粤赣地区官盐与私盐的总行销情况,详见方志远:《明清湘鄂赣地区食盐的输入与运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黄国信:《清初湘南“派行盐引”案研究——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之一》,《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2期。
    8 同治《临武县志》卷41《艺文中》载“县多山谷,不通河道,赋役繁多,田地瘦薄,春雨淋滴,颇似饶洽,夏日炎蒸,辄易干涸。耕绩所得,仅免饥寒,别无羡余”:同治《桂东县志》卷2《疆域》载“桂东幅员广袤二百余里,山围似帐,沟道如梳,舟楫不通,无商贾辐辏”:同治《桂阳县志》卷18《风土》载“按桂不通舟楫,富商大贾不出于其间”。
    1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6年第2期,第38-39页。
    2 民国《大庾县志》之《序》。
    3 光绪《江西通志》卷87《经政略》载“由粤入赣由赣达江,滩石险恶,行旅苦之。轮艘涉江海,行速而事简,则争趋之”。
    4 民国《乐昌县志》卷9《实业》。
    5 1821-1822年疫情详见本文第三章。
    6 1820年该区域的1级疫情不多,多为2级大疫,潮汕地区甚至出现3级特大疫情,区域人口伤亡惨重,使得霍乱流行的人口密度。
    7 同治《定南厅志》卷6《祥异》。
    1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处,1934年,第18页。
    2 在此前后,赣南地区虽有疫发县,但由于记载简略,并不能判定为霍乱。如光绪《崇义县志》卷1《祥异》载1887年8-9月间,崇义县大疫:光绪《瑞金县志》卷16《杂志》载1834年秋大疫,1854年8月大疫,1864年9月大疫。
    3 1862年有疫情县为南康府星子县、安义县,见同治《南康府志》卷23《杂类·祥异》,同治《安义县志》卷16《祥异》;1863年疫发县为九江府德化县、湖口县、彭泽县,饶州府鄱阳县,建昌府南城县、新城县,见同治《九江府志》卷28《人物》,同治《湖口县志》卷10《祥异》,同治《彭泽县志》卷18《祥异》,同治《建昌府志》卷10《杂类·祥异》,同治《新城县志》卷1《地理志·禨祥》,同治《鄱阳县志》卷21《祥异》:1864年霍乱疫发县为建昌府南城县,广信府贵溪县,抚州府崇仁县宁都州瑞金县,见同治《南城县志》卷10之2《异》,同治《贵溪县志》卷10之3《杂类·祥异》,同治《崇仁县志》卷10之3《祥异》,光绪《瑞金县志》卷16《杂类·祥异》。
    4 1863年湖南桂阳州嘉禾县、长沙府湘潭县、永州府保靖县七八月间疫发,1864年6-7月间永州府江华县时疫流行,见同治《嘉禾县志》卷21《祥异志》,光绪《湘潭县志》卷5《五行志》,同治《保靖县志》卷11《祥异志》,同治《江华县志》卷12《杂纪》。
    5 1863年琼州府儋县霍乱,民国《儋县志》卷18《杂志一·纪异》,1864年青州府澄迈、儋县、崖州等地霍乱,见光绪《澄迈县志》卷12《杂志》,民国《儋县志》卷18《杂志一·纪异》,民国《崖州志》卷22《杂志一·灾异》。
    6 民国《嘉禾县图志》卷6《事纪上》。
    7 民国《乐昌县志》卷19《大事记》。
    8 《大公报》第56期,1902年7月8日。
    9 具体疫点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715-736页。
    1 民国《宜北县志》第8编《杂记灾患》载:清光绪二十九年壬寅,发生霍乱症,流传甚速,是年死人甚多,灭绝火烟不计其数,俗称‘阴劫’,约半年之久方能平息。”二十九年当记为二十八年。
    1 新修县志中,另有鹿寨、象州、宜州、都安、金秀5县有载光绪壬寅年疫事。其中鹿寨民国时为榴江县地、清末永福县地,其疫情记载是抄袭民国《榴江县志》灾异部分:金秀旧为修仁县地,为建国后所设,宜州为清末宜山,都安为清末安定县地,因笔缺乏此四地民国县志,故不敢妄加推断资料来源。但从文言的记事方式上来看,应为因袭旧县志记载,应属实。若如此,则该年染疫县还应多出此四县,待考。参见:1996年版《鹿寨县志》之《大事记》,1994年《象州县志》之《大事记》,1998年《宜州市志》之《大事记》,1993年《都安瑶族自治县志》之《大事记》,1992年《金秀瑶族自治县志》之《大事记》
    2 对于有明确霍乱疫情记载、并且时间等流行性特征完全符合古典生物型霍乱特点的疫发县,笔将不再考证,而将其直接认定为古典霍乱感染县: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下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3 民国《融县志》第6编《前事灾异》
    4 谢正旸、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5 关于霍乱流行与气候湿度的关系,郁维已经做过出色的研究,其研究证明,10耗汞柱线是古典霍乱流行与否的分界线,详见郁维《霍乱流行与气候的关系》,载《中南医学杂志》1951年第5期。
    6 方一:《严重水灾后常见疾病的防治》,《科学世界》1998年第11期,第46页。
    1 按怀远至民国年间改为三江县,民国《三江县志》对1902年的“瘟疫”有如下记载:二十八年壬寅(一九0二)闰五月初六日,大水古宜,侵入十字街、丹洲,()房屋多被淹塌、货物损失甚巨,瘟疫甚烈,死无人抬。参见民国《三江县志》卷7《大事记》。原文记载句读有问题,笔已经修改。
    2 90%以上的大肠杆菌肠炎患会在2-9天内痊愈,而伤寒患则偶有吐泻症状,且一般要在发病的2至3周才会死亡。参见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466页:杨宜编着:《急性传染病学》,华东医务生活社,1952年,第20-21页。
    3 民国《宜北县志》第8编《杂记灾患》载“疫瘟:清光绪二十九年壬寅,发生霍乱症,流传甚速,是年死人甚多,灭绝火烟不计其数,俗称‘阴劫’,约半年之久方能平息。”二十九年当记为二十八年。
    4 (康熙)《广西通志》,卷4《图经·柳州府图经》:卷4《图经·泗城府图经》:卷14《山川·梧州府》:卷15《山川·浔州府武宣县》;卷16《山川·柳州府融江》。
    1 象州县志编纂委员会:《象州县志》之《大事记》,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722页。
    2 红壤多呈核状及细粒状结构,性质疏松,雨水渗透甚易。参见陈正祥编:《广西地理》,正中书局印行,1946年,第44-45页。
    3 刘康怀、蓝俊康、张力、李隽波:《广西红壤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农业环境保护》2000年第19卷第1期,第32-34页。
    4 关于江河之水携菌传播的论断仅为一种大胆推测,做出此种推测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柳州府此年水灾极为严重,平地亦有水深数丈,多县被淹,在此种情况下,粪便等不洁物很容易污染水体,一旦其中霍乱弧菌的存在,则疫水迅速汇退入江后,江中应携裹大量霍乱弧菌:二,霍乱弧菌在水中可以存活几天至数十天,一次污染水体,可以使水体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感染力,形成一种“继发水贮存体”。参见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458页:谢正旸、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230-231页。不过这种“水贮存体”的提法,目前仍有争论。
    1 民国《思恩县志》第8编《杂志灾异》。
    2 宜山(今宜州)有“壬寅时瘟、死甚众”的记载,参见《宜州市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3 《宾阳县志》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有鼠疫流行,死以千计”,可见,此地亦有鼠疫爆发的自然条件。《宾阳县志》,广西人民出版,1987年,第4页。
    1 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革命委员会:《鼠疫-霍乱-炭疽讲义》内部资料,1972年,第131页。
    2 黄玉兰主编:《实用临床传染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年,第248页。
    3 民国《同正县志》卷5《气候寒暑》。
    4 《大公报》第28号,1902年6月10日。
    5 《大公报》第32号,1902年6月14日。
    6 需要说明的是,是年梧州府虽未发现霍乱疫情的记载,但笔并不认为此地全无霍乱流行。因为清末时梧州地区为整个广西内河运输的枢纽,并以其为中心形成了数条内河航线,光绪年间有电船交通往来,藉水产生的便利的交通往来不可避免的会在霍乱大流行的年份给梧州带来霍乱弧菌。具体到光绪壬寅年前后,该地又连年洪水:1901年11月,洪水最高水位21.55米:1902年7月,洪水最高水位为23.62米:1903年7月,洪水最高水位为21.60米。梧州府境内有浔江经过,而此江却又恰恰汇流了携带霍乱弧菌的桂江水和龚江水。鉴于以上考虑,梧州府是年发生霍乱大流行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参见董柏青:《广西霍乱百年史》,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广西航运史》编审委员会:《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梧州市志》之《综合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 J. Gomes Da Silva, "Le Cholera a Macao et Lappa en 1902", Medical Reports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3, No.65,pp.11-12.
    2 陈正祥编:《广西地理》,正中书局印行,1946年,第44-45页。
    3 刘康怀、蓝俊康、张力、李隽波:《广西红壤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农业环境保护》2000年第19卷第1期。
    4 霍乱弧菌喜碱怕酸,对酸性特别敏感,在PH6.0-9.6的环境中都能生长,但是生长繁殖最适宜的PH值为 7.8-8.2,PH值低于6.0或超过9.6则不适宜。真霍乱弧菌及副霍乱弧菌在无盐的培养基中都不能生长,在含0.5%-3%氯化钠或海盐的蛋白胨水中却生长较好。参见谢正肠、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1 J.H.Lowe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 No.63-64,p.29;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 No.63-64,p.40-41.
    2 需要指出的是,《海关医报》采用公历月份。
    3 B.Stewart Ringer,"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anton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 No.63-64,pp24-26.
    4 《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第83-86页。
    5 《大公报》第28号,1902年6月10日。
    1 《大公报》第70号,1902年7月22日。
    2 《广西通志》之《大事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3 李文海:《近代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91-696页。
    4 资料来源:民国《陆川县志》卷2《舆地类一下禨祥》:民国《崇善县志》编6《前事纪》:民国《来宾县志》之《禨祥二时征》:民国《榴江县志》第5编《前事灾异》:民国《柳城县志》卷1《天文禨祥灾异》;民国《隆安县志》卷1《世纪前事》;民国《罗城县志》之《前事天时》;民国《平南县志》之《气象灾异》:民国《迁江县志》第5编《纪事附灾异》:民国《融县志》第6编《前事灾异》:民国《同正县志》卷5《灾异》:民国《三江县志》卷7《大事记》;光绪《临桂县志》卷18《前事志》:《宾阳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9页:《都安瑶族自治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页:《凭祥市志》,广西人民出版社,第2页:《鹿寨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金秀瑶族自治县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1992年,第6页;《象州县志》,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722页:《梧州市志》综合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页;《平南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页;《宁明县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8页:《天等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武宣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页:《玉林市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页:《南宁市志》之《综合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3页。
    1 民国《思恩县志》第8编《杂志灾异》,第305页。
    2 谢正旸、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30页。
    3 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山东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94-95页。
    4 李玉尚:《传染病对太平天国战局的影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五期,2004年。
    5 参见:民国《桂平县志》卷33《前事下编》;民国《怀集县志》卷8《县事志》:民国《洛容县志》之《前事》:民国《田西县志》第7编《前事》。
    6 徐舸:《清末天地会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绪论第2页。
    1 如柳城、崇善、都安、鹿寨、隆安、陆川、平果、宜州等地,参见:民国《柳城县志》卷1《天文禨祥灾异》:民国《崇善县志》编6《前事纪》:《都安瑶族自治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大事记,第8-9页;《鹿寨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隆安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页;《陆川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页:《平果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页:《宜州市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2 民国《柳城县志》卷1《瘴毒》。
    3 《德宗实录》卷510,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
    4 参见《德宗实录》卷499—卷510。
    1 《德宗实录》卷511,光绪二十九年正月。
    2 《德宗实录》卷501,光绪二十八年六月。
    3 《德宗实录》卷504,光绪二十八年八月。
    4 《德宗实录》卷506,光绪二十八年十月。
    5 《都安瑶族自治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1 《鹿寨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
    2 见民国《柳城县志》卷1《瘴毒》。笔之所以将此种认识划归为地方精英对时疫的认知,主要是出于编修县志的人员一般为地方上较为上层的人士的考虑。
    3 民国《思恩县志》第8编《杂志灾异》。
    4 光绪《临桂县志》卷18《前事志》。
    5 民国《来宾县志》之《禨祥二时征》。
    1 光绪壬寅年霍乱大流行的严重程度已引起诸多学的注意,陈邦贤在其专论中国医学的《中国医学史》中云:“此病流行于乾隆嘉庆之际,近世则以光绪壬寅为最盛”,见陈邦贤着《中国医学史》(台北:1956重印1926年版本),109b,转引自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见刘翠溶、尹懋可主编《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年:其它学对该年疫情亦有论述,如伍连德有关1932年中国霍乱流行病的报告"The 1932 Cholera Epidemic in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hanghai" National Quarantine Reports, Series Ⅲ(1932),p.9;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近年对1902年霍乱流行的专门论述陆续出现:冯志阳以是年《大公报》的疫情记载为核心史料,勾勒了1902年传染病的概况,并通过其与媒体互动关系的考察,分析了清末健康卫生观念的变化,由于其研究主旨在于揭示西方科学卫生观传入对中国传统卫生观念的巨大冲击,故而对疾病本身的研究着力不多:单丽立足县志,在辨症的基础上将是年的古典霍乱疫情基本梳理清楚,但限于篇幅,其文未能对区域传播模式等诸多细致的问题展开论述。详见冯志阳:《媒体、瘟疫与清末的健康卫生观念——以<大公报>对1902年瘟疫的报导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6期:单丽:《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中国海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
    1 李玉尚立足方志对中国第一次霍乱大流行进行了梳理,该文是本文进行霍乱流行模式比较的重要参照系,详见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载《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民国《霸县新志》卷6《灾异》:民国《文安县志》卷终《志余·灾异》:民国《通县志要》卷9《风土·灾异》:民国《完县新志》第7《故实》:民国《无极县志》卷19《大事表》:民国《宁晋县志》封域志卷1《灾祥》;民国《高邑县志》卷10《故事》;民国《晋县志料》,不分卷,第320页:民国《新河县志》卷2《纪灾异》:民国《阳原县志》卷16《前事》。对县志疫的辨别,笔借鉴了李玉尚在以往霍乱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即对照古典生物型霍乱的现代流行病学特征对方志所载瘟疫加以初步定性,采用以府为单位,同时参照周边地理环境的方法进行疫病辨别。在以往的疾病史研究中,曹树基首先将这种方法用于明末华北鼠疫大流行的研究:其后李玉尚又采用这一方法成功复原了中国第一次霍乱大流行,参见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载《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7页。
    3 宋蕴璞:《天津志略》,成文出版社,民国二十年铅印本,第13页。下文关于天津及其周边城镇、水系的史料均来自该书第13-22页,后不赘述。
    4 (美)罗芙云着,向磊译:《卫生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2页。
    5 古典霍乱在天津的出现应早于农历5月,《大公报》第40号曾记“都署卫生局员梅为出示晓谕事,照得民人不可贪食水果生菜冷水等项。曾于五月初一日出示晓谕在案,查民人等,遵办,颇为不乏。”等语。
    6 为避免引文繁琐,文中有明确《大公报》引文编号或精确刊发时间,不再做注:前文提及之方志且后文中卷宗明晰亦不再做注。因所用县志记事采用农历,为求得统一,文中及脚注日期均采用农历,特此说明。
    7 《大公报》第7号,1902年5月18日。
    1 《大公报》第12号,1902年5月23日。
    1 (美)罗芙云着,向磊译:《卫生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4页。
    2 天津霍乱疫情基本告罄大约是在7月中旬左右,见《大公报》第58号,1902年7月10日。
    3 《大公报》第5号,1902年5月16日:第7号,1902年5月18日。
    4 《大公报》第17号,1902年5月28日。
    1 《大公报》第56号,1902年7月1日。需要注意的是,7月1号的报导记述了俄人火车查疫的事实,但这并不代表查疫之举起自7月1日,按其叙述口气推测,此举应开始早于此时。
    2 《大公报》第17号,1902年5月28日。
    3 《大公报》第101号,1902年8月24日:第29号,1902年6月11日;第101号,1902年8月24日。
    4 此问题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论述。
    5 《大公报》第15号,1902年5月26日。
    6 (美)罗芙云着,向磊译:《卫生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3-195页。
    1 《大公报》第13号,1902年5月24日;单丽:((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中国海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
    2 《大公报》第15号,1902年5月26日。
    3 《大公报》第18号,1902年5月29日。
    4 《大公报》第33号,1902年6月15日;第36号,1902年6月18日:第59号,1902年7月11日:第60号,1902年7月12日。从第33号报导来看,北京的疫程较短或许与天气忽然转凉有关。
    1 民国《德平县续志》卷首《大事记》:民国《无棣县志》卷16《祥异》:民国《阳信县志》卷2《祥异志》:民国《夏津县志续编》卷10《杂志·灾祥》;宣统《恩县志》卷10《杂记志·灾祥》:民国《续修清平县志》之《纪事篇》:民国《续修范县县志》卷6《灾异志》: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卷1《大事记·祥异》:民国《续修广饶县志》卷26《杂志·通纪》;民国《莱阳县志》卷首《大事记》:民国《临朐县志》卷1《大事记》:民国《续安邱新志》卷1《总纪》:民国《胶志》卷53《祥异》:民国《昌乐县续志》卷1《总纪》。
    2 Otto Gulowse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o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3-64,pp.32-33.
    3 《大公报》第63号,1902年7月15日。
    1 《大公报》第56号,1902年7月8日:第66号,1902年7月18日。
    2 三道沟地处今鞍山市海城地域:五台子地处牛庄城西北,为今鞍山市台安县地:而大水塘村则在大公报营口疫情的报导中多次出现,地处今营口市市区辖地,距中心市区不远。
    3 《大公报》第38号,1902年6月20日。
    4 《大公报》第38号,1902年6月20日。
    5 《大公报》第50号,1902年7月2日。
    1 《大公报》第101号,1902年8月24日;第104号,1902年8月27日。
    1 详见民国《巩县志》卷5《大事纪》;民国《陕县志》卷1《大事记》;民国《新修阌乡县志》卷1《通纪》:民国《续武陟县志》卷2《纪事沿革表》:民国《鄢陵县志》卷29《祥异志》:民国《商水县志》卷27《杂事志·祥异》。
    2 帝后行经西华县时已值光绪二十八年春,见民国《西华县续志》卷1《大事记》。其余历经各县之具体情形,散见于民国年间河南地方县志,不赘述。其具体路线的考察可参见吴永口述,刘治襄笔记《庚子西狩丛谈》,文海出版社,1966年。
    3 《大公报》第32号,1902年6月14日。
    1 《大公报》第121号,1902年9月2日。
    2 《大公报》第86号,1902年8月9日。
    3 《大公报》第92号,1902年8月15日。
    4 《大公报》第101号,1902年8月24日。原文大雨日期的“初四日”应为“廿四日”。
    5 另有一例9月8日的报导称“总理河北彰卫怀三府天主堂事务司主教德望日前染患时疫,医药无效,于八月二十日病终于林县堂中。”史料虽明记“时疫”,但笔认为并不能以此来断定林县有古典霍乱发生。因为德望主教总理彰、卫、怀三府天主教事务,那么林县极有可能只是其疫死地点而非染疫地点。若德望所染确为古典霍乱,则在林县疫毙可能会导致该处疫点的形成,而此又应另当别论。但无论如何,按常理推测,彰卫怀三府应存在散在的疫点,不过从县志和报纸都不曾提及的情况来看,疫情应不重。
    1 关于县志“疫”的记载特点,李玉尚在其博士毕业论文的第三章进行过讨论,指出了县志疫事记载会有漏记地方性爆发或流行的可能。详见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4页。
    2 《大公报》第35号,1902年6月17日。
    3 民国《马邑县志》卷1《舆图志·灾祥》。
    1 民国《马邑县志》序。
    2 光绪《浑源州续志》卷2《孝义》载“同治元年夏六月,郡多疫吐泻,作辄致毙”:而光绪《寿阳县志》卷13《灾祥》载是年“夏瘟疫大作,至于秋七月乃止,病死无算。验其形症即医经所谓转筋霍乱也。”
    3 民国《鄂县志》卷9《纪事》载“论曰,予闻诸长老言,同治初元以至六年前后五六年间,贼盗纵横满山蔽野,发匪则谢大脚曹沛时等回则马二元马化龙等倏忽剽掠,来去如风,吾民之死于水火及毙于锋刃不可胜数,即逃难县城幸而不与贼遇又往往死于疫,其转徙流离之余乱定归乡而庐舍荡然,鞠为茂草蓬蒿没人矣,百家之村求其父母俱存兄弟妻子无故无二三,不可谓非空前之浩劫也呜呼岂非天哉。”
    4 冀福俊:《浅析清代山西的商路交通》,《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0卷第1期,第18页。
    5 “飞狐道”大体由大同盆地开始,经浑源,东南经过恒山山脉,再越滹沱河与唐河分水岭至灵丘,即可东达河北涞源、蔚县一带。该路乃西通大同、北连张家口和宣化、西南经代县达太原,东南达河北各地的主要交通线路。
    6 冀福俊:《浅析清代山西的商路交通》,《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0卷第1期,第18页。
    7 民国《横山县志》卷2《纪事志》:民国《葭县志》卷1《祥异》:光绪《绥德州志》卷8《杂志·祥异》。
    8 民国《葭县志》卷1《贡赋》。
    9 民国《横山县志》卷3《交通志·市集》。
    10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196《绥德州》。
    1 关于山西光绪“丁戊奇荒”后的客民招徕,安介生曾进行过系统梳理,详见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3-412页。
    2 光绪《开州志》卷1《地理·祥异》载光绪四年“大疫,旱饥,人有饿死,或逃至此”;民国《定陶县志》卷9《杂籍》载光绪四年“六月大疫,人死无算,山西奇荒,逃入境死其半”:民国《重修蒙城县志书》卷12《杂类志·祥异》载该地光绪四年大疫,“是时河南山陕三年大饥,人相食,人民流入蒙境遍地皆是,瘟疫到处传染”。
    3 民国《寿光县志》卷15《编年》载光绪十四年“县民多迁居山西”。
    4 光绪末年,陕西的境况已大不同与往前,光绪庚子年曾亲陪帝后西狩的怀来知县吴永曾无意间提及都城不能迁陕的原因,其言道“近年京朝士夫多主张迁陕之说,引经据史,言之侃侃。自西幸以后,多半亲历其地,皆哑然自失,不敢复持前议。”由此推知,与往昔相比,是时陕西的社会环境应已发生很大变化,使其不再具备帝都之势。见《庚子西狩丛谈》,第116-117页。
    5 民国《义县志》卷下《大事记》:民国《开原县志》卷9《灾异》:民国《盖平县志》卷1《舆地志·祥异》:民国《铁岭县志》卷18《灾异》。
    6 袁世凯:《袁世凯致徐世昌函》,《近代史资料》总第44号,科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第113页。
    7 民国《瑷珲县志》卷8《武事志》。
    1 笔并未找到此史料的纸本来源,特此说明。
    2 参见本文第三章及李玉尚利用方志所进行的嘉道之际霍乱大流行研究,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载《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6-336页。
    1 变化详情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研究回顾。
    2 “道光萧条”作为中国传统经济转折的重要事件,学界对此颇为重视。2005年9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办“十九世纪中国的危机”国际会议,与会学从各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李伯重认为,182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生大转折的起点。见李伯重:《十九世纪江南的经济萧条和气候变化》,《十九世纪中国的危机》国际会议论文集。
    3 这种调试和努力通过古典霍乱流行之时多部霍乱医著的问世亦能体现,如王士雄的《霍乱论》(道光十九年),徐子默的《吊脚痧方论》(咸丰十年),江曲春的《霍乱论》(光绪十四年),许起的《霍乱燃犀说》(光绪十四年),姚训恭的《霍乱新论》(光绪二十八年),以及陈虬的《瘟疫霍乱问答》(光绪二十八年)等等。见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7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马伯英认为中医的反应是“灾难激发”所致,见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99页。
    4 据刘翠溶利用五十多部家谱进行的统计来看,在清朝由盛转衰之际有非常引人注意的人口现象,即死亡率的增高、未婚率的提高和生子率的略降在时间上竟然巧合:袁贻瑾对广东李氏家族人口的研究显示,1800-1849年轮其族内男性成年人口20岁时的预期寿命为33.7,远低于前期水平及自14世纪以来的平均水准。以上变化虽不能全部归因于霍乱流行,但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烈性传染病,其对人口结构的冲击力不可低估。但见刘翠溶:《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民国八十一年,第141页、145页。
    1 中国的海港检疫始自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当时暹罗及马来群岛诸地霍乱流行,中国上海、厦门两地都被传染,并且疫势炽烈。当局为防止蔓延,对进口的船只曾施行检验,这是中国海港检疫的开始。见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73页。
    2 笔在此所提及的霍乱无触动是对医疗卫生整体体系的建立而言,并非指政府对时疫完全没有反应。霍乱传入后,官方并非完全置之不理,如道光元年(1821年)霍乱流行时,道光帝曾发布施药发棺召令(见《清实录》之《宣宗实录》卷21,中华书局,1985年,第389-390页),地方亦偶有救助措施,但此行为多为零散且个人的行为,地点亦主要集中于个别大都市。整体而言,清代并无国家医疗制度、人员等体系性配置对民众健康负责,烈性传染病对国家医疗体系的触动未体现出来。
    3 据李玉尚的对江南霍乱的研究,霍乱对公共卫生的触动肇始于1919年霍乱;1926年的霍乱导致政府将防疫和预防的工作纳入其职能;1932年的霍乱预防注射普遍起来,防疫机构逐步建立。据侯杨方对民国医疗卫生的梳理,20世纪30年代前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才基本在全国建立起来。见李玉尚:《环境与人: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281页:侯杨方:《筚路蓝缕: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建设》,《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9月10日。
    4 以英国为例,1832年英国古典霍乱流行,利物浦等地出现“霍乱暴动”,社会动荡不安。在此期间,英国政府颁布《霍乱法案》,相应的隔离检疫措施亦被及时采取,地方卫生委员会在全国大范围成立,体现出霍乱流行刺激了英国中央与地方对公共卫生和民众健康的责任意识。见张明:《1832年霍乱与英国反应的转型性》,《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8年第28卷第5期。
    5 光绪壬寅年天津霍乱大行,乡绅筹资建时疫医院对普通民众进行救治。见是年《大公报》的相关报道。
    中国方志丛书(略)。
    (汉)张机纂、(晋)王叔和编:《伤寒论注释》,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汪济明刊本。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明隆庆大酉堂刻本。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明)龚信:《古今医鉴》,见《王宇泰先生补订古今医鉴》,上海受古书店发行、上海中一书局印,民国十九年。
    (明)吴有性:《瘟疫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徐坤:《百代医宗》,万历丁未刻本影印,大业堂梓行。收录于薛清录:《中医古籍孤本大全》(第一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年。
    (明)薛铠:《保婴撮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朱楠《普济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陈忠倚:《清经世文三编》卷53《兵政九》之《隐消敌患论》,清光绪石印本。
    (清)程岱葊:《野语》,清道光12年刻、25年增修本。
    (清)龚又村:《自怡日记》卷21,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中华书局,1963年。
    (清)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太平天国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
    (清)雷丰:《时病论·附论》,转印自伯海编:《伤寒金匮瘟病名著集成》,华夏出版社,1998年。
    (清)蓼村遁客:《虎窟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陆定圃:《冷庐医话》,清光绪二十三年乌程庞氏刊本。
    (清)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清光绪刻本。
    (清)沈梓:《避寇日记》,天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 册,中华书局,1963年。
    (清)陶煦:《周庄镇志》卷6《杂记》,光绪8年元和刻本。
    (清)王楚堂:《痧症全书》,清光绪版本。
    (清)王定安:《湘军记》,岳麓书社,1983年。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瘟毒吐泻转筋说》,清道光十年三槐堂刻本。
    (清)王士雄:《随息居霍乱论》,见曹炳章校刊:《中国医学大成》,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册。
    (清)吴永述、刘治襄记:《庚子西狩丛谈》,文海出版社,1985年。
    (清)徐子默:《吊脚痧方论》,清道光五年鄞县董氏刻本。
    (清)徐士銮:《医方丛话》,清光绪金门徐氏刻本。
    (清)姚济:《虎窟纪略》,杨家骆主编《太平天国文献汇编》第6册,鼎文书局,民国62年。
    (清)杨璇:《伤寒瘟疫条辩》,清乾隆五十年刻本。
    (清)张璐:《张氏医通》,清康熙宝翰楼刻本。
    (清)章楠:《医门棒喝》,清道光刻本。
    英敛之主办:《大公报》,天津,1902年。(略)申报。(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24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美)罗芙云著,向磊译:《卫生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麦克尼尔著,杨玉龄译:《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意)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泽、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第3卷第9章,中华书局,1983年。
    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
    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陈胜昆:《中国疾病史》,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社,1981年。
    陈我隆:《霍乱的防治》,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
    陈修园编撰:《陈修园医学七十二种》,上海书店,1988年。
    陈正祥编:《广西地理》,正中书局印行,1946年。
    董柏青:《广西霍乱百年史》,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范日新:《中国1939-1944年十种法定传染病流行史料丛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1955年。
    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
    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
    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华东医务生活社,1953年。
    范燕秋:《疫病、医学与殖民现代性:日治台湾医学史》,台北稻乡出版社,民国九十四年。
    方喜业主编:《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黄玉兰主编:《实用临床传染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年。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广西航运史》编审委员会:《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农牧业厅畜牧局:《湖北省农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纪要》,湖北省农业干校印,1988年。
    湖北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编印:《湖北省血吸虫病工作资料汇编》,1957年。
    江苏省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编印:《江苏省一九五八年防治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工作资料汇编》,1959年。
    江西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血吸虫病研究(1956-1985)》,1985年。
    赖文、李永宸:《岭南瘟疫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梦东主编:《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
    李文海:《近代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刘翠溶:《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2年。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莆田县县志集委员会所编:《莆田医药卫生史草稿》,莆田县县志编集委员会编印,1961年。
    钱忠信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血吸虫病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1987年。
    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7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上官悟尘:《霍乱及痢疾》,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
    史仲序:《中国医学史》,正中书局印行,1973年。
    宋蕴璞:《天津志略》,成文出版社,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王季午主编:《中国医学大百科全书·传染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王希孟:《上海消灭血吸虫病回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往可鉴》编委会:《往可鉴——民国陕西霍乱疫情与防治》,西安市档案馆印制,2003年。
    伍连德、伯力士、陈永汉、伍长耀合编:《霍乱概论》,海港检疫管理署出版,1937年。
    冼维逊:《鼠疫流行史》,内部资料,1973年。
    谢正肠、叶天军主编:《霍乱与副霍乱》,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
    徐舸:《清末天地会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徐衡之、姚若琴主编:《宋元明清名医类案》下册,天津古籍书店,1988年。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袁世凯:《袁世凯致徐世昌函》,《近代史资料》总第44号,科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
    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革命委员会:《鼠疫-霍乱-炭疽讲义》内部资料,1972年。
    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张家诚主编:《中国气候总论》,气象出版社,1991年。
    张剑光:《三千年疫情》,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张丕远等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张泰山:《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张显清:《云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史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
    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委员会:《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浙江卫生防疫站编印:《浙江省方志血吸虫病工作经验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血吸虫病研究资料汇编(1986-1990)》,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中华医学会编:《新中国血吸虫病调查研究的综述》,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年。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旱涝分级标准说明 部分,地图出版社,1981年。
    (日)井村孝全:《霍乱之第一次流行与日本第一次流行之关系》,《中国疫疠考》之第三篇,1944年。
    (日)井村哮全:《地方志所载之中国疫疠略考(一)》,《新医药》1937年第5卷第4册。
    (日)松浦章著,郑振满译:《清代福建的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巴吕德:《上海霍乱流行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4年第4期。
    曹树基:《1894年鼠疫大流行中的广州、香港和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6年第2期。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陈方之:《中国猩红热简史》,《医史学与保健组织》1957年第2号。
    陈希育:《清代福建的外贸港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陈义、陈永正:《嘉道之际福建霍乱的传入及其流行》,《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卷第4期。
    程恺礼:《霍乱在中国(1820—1930):传染病国际化的一面》,载刘翠溶、尹懋
    可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程之范、张大庆:《我国的世界医学史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26卷第4期。
    程之范:《回顾50年来我国的世界医学史》,《中华医史杂志》1987年第17卷第3期。
    程晓亮、饶芬芳:《不同地形环境下道路、河流对人口分布影响的分析——以黄山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第24卷第5期。
    戴金蕾(Kim Taylor):《1820-1824年第一次霍乱流行时中医的反应》,转引自白茅:《第九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香港召开》,《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1期。
    单丽、李玉尚:《政治和自然因素对胶东城市地位的影响》,《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5卷第3期。
    单丽:《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董传岭:《晚清山东的疫灾及其防治》,《前沿》2007年第4期。
    董春、刘纪平、孙荣等:《地理因子与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遥感信息》2002 年第4期。
    饭岛涉著、谯枢铭译:《霍乱流行与东亚的防疫体制——香港、上海、横滨、1919年》,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的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方一:《严重水灾后常见疾病的防治》,《科学世界》1998年第11期。
    方志远:《明清湘鄂赣地区食盐的输入与运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费克光:《中国历史上的鼠疫》,载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冯志阳:《媒体、瘟疫与清末的健康卫生观念——以<大公报>对1902年瘟疫的报道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6期。
    福士由纪:《国际联盟保健机关与上海的伟恒——1930年代的霍乱防治》,《社会经济史学》2004年第70-2号。
    福士由纪:《日中战争时期上海的公共卫生与社会管理——以霍乱预防运动为例》,《现代中国》2003年第77号。
    龚纯:《我国近百年来的医学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第12卷第4期。
    顾雅文:《日治时期疾病统计调查资料:兼论GIS如何补助台湾疾病史研究》,《东亚环境史研究讨论会会议论文》,2010年3月。
    顾雅文:《日治时期台湾疟疾防遏政策——“对人法”?“对蚊法”?》,《台湾史研究》民国93年第11卷第2期。
    郭巍:《中国与国联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合作与互动(1920-1939)》,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何斌:《我国疟疾流行简史(1949年以前),《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第18卷第1期。
    何柄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320页。
    侯杨方:《筚路蓝缕: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建设》,《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9月10日。
    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以和平时期的鼠疫、霍乱和麻风病为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胡勇:《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原因谈略》,《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第30卷第2期。
    黄国信:《清初湘南“派行盐引”案研究——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之一》,《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2期。
    黄盛璋:《明代后期船引之东南亚贸易港及其相关的中国商船、商侨诸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期。
    冀福俊:《浅析清代山西的商路交通》,《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0卷第1期。
    蒋竹山:《评余新忠著<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新史学》2003年第14卷第41期。
    靳士英:《疾病史研究60年》,《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26卷第3期。
    赖文、李永宸等:《近50年的中国古代疫情研究》,《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32卷第2期。
    赖文、张涛:《清代四川两次霍乱严重流行》,《中华医史杂志》2006年第36卷第1期。
    李金明:《试论明代海外贸易港的兴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李经纬主编:《医学史论文资料索引:1903-1978》,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内部印行本,1980年。
    李庆坪:《我国白喉考略》,《医史学与保健组织》1957年第2号。
    李涛:《中国结核病史》,《中华医学杂志》1939年第25卷第12期。
    李颖、王尊旺:《清代福建瘟疫述论》,《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李颖:《明代福建瘟疫述论》,《闽江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李永宸、赖文:《19世纪后半叶广州鼠疫传入路线的探讨》,《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4期。
    李永宸、赖文:《霍乱在岭南的流行及其与旱灾的关系(1820-191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第3期。
    李玉尚、曹树基:《清代云南昆明的鼠疫流行》,《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1期。
    李玉尚、曹树基:《咸同年间云南的鼠疫流行与人口死亡》,《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李玉尚、韩志浩:《霍乱与商业社会中的人口死亡——以1919年的黄县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4期。
    李玉尚:《传染病对太平天国战局的影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4年第45期。
    李玉尚:《感潮区变化与青浦西南地的血吸虫病——以任屯村为中心》,待刊。
    李玉尚:《和平时期的鼠疫流行与人口死亡——以近代广东、福建为例》,《史学月刊》2003年9期。
    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李玉尚:《黄海鲱的丰歉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兼论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学术界》2009年总第138期。
    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玉尚:《近代民众和医生对鼠疫的观察与命名》,《中华医史杂志》2007年第32卷第3期。
    李玉尚:《清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传染病》,《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联书店,2005年。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李玉尚:《上海城区霍乱病史研究——以“地方病”与“外来病”的认识为中心》,
    见曹树基主编:《田祖有神—一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忠萍:《“新史学”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卫生研究述评》,《史林》2009年第2期。
    梁其姿:《麻风隔离与近代中国》,《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梁其姿:《中国麻风病概念演变的历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二部分。
    梁志平:《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廖声丰:《清代赣关税收的变化与大庾岭商路的商品流通》,《历史档案》2001年第4期。
    廖育群:《评余新忠著<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http://sci-cul.ihns.ac.cn/showarticle.asp?id=39(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网),2004年9月25。
    廖顺宝、孙久林:《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中国人口》2003年第13卷第3期。
    刘岸冰:《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刘炳涛:《1932年陕西省的霍乱疫情及其社会应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3期。
    刘翠溶、刘士永:《台湾历史上的疾病与死亡》,《台湾史研究》第4卷第2期,1999年。
    刘康怀、蓝俊康、张力、李隽波:《广西红壤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农业环境保护》2000年第19卷第1期。
    刘士永:《“清洁”、“卫生”与“保健”——日治时期台湾社会公共卫生观念之转 变》,《台湾史研究》2001年第8卷第1期。
    刘士永:《日治时期台湾地区的疾病结构演变》,《新史学》第13卷第4期,民国91年12月。
    刘小斌、陈沛坚:《广东近代的西医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6年第16卷第3期。
    路彩霞:《年中度岁与晚清避疫——以光绪二十八年为主的考察》,《史林》2008年第5期。
    罗尔纲:《霍乱病的传入中国》,《历史研究》1956年第3期。
    马场林、刘岸冰:《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满志敏、张修桂:《江淮地区近2000年旱涝序列的重建》,张兰生主编《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海洋出版社,1993年。
    满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满志敏:《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分布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继甫、邓一韪:《霍乱在国内流行概况及其流行病学的检讨》,《中南医学杂志》1951年第1卷第5期。
    齐敬霞:《鸦片战争中英军的传染病流行》,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强榆林、孙连加:《丹东口岸地区霍乱疫史考》,《中华医史杂志》1989年第19卷第3期。
    沈小英、陈家其:《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1年第3期。
    苏新华:《清末穗港鼠疫与社会应对措施(1894-191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谈荣梅、陈坤、屠春雨:《气象因素变化与霍乱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9卷第4期。
    唐振柱、董柏青、唐志敬:《清代广西疫病流行学初步考证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第11卷第4期。
    王保宁:《胶东半岛农作物结构变动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学术界》2009年总第138期。
    王海:《明清粤赣通道与两省毗邻山地互动发展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王吉民:《中国麻风病史》,《博医会报》1930年第8期。
    王志良:《福建清代疫情资料分析及研究》,福建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伍连德:《上海之霍乱》,《中华医学杂志》1937年第23卷第7期。
    伍连德:《中国霍乱流行史略及其古代疗法概况》,《同仁医学》1935年第8卷第4期。
    谢高潮:《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2期。
    谢琦:《瘟疫与晚清广东社会》,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许檀:《明清时期江西的商业城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许檀:《清代前中期东北的沿海贸易与营口的兴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许锡庆:《日据时期在台防疫工作序幕战——明治二十九年(1896)之鼠疫流行始末》,《台湾文献》1996年第50卷第2期。
    阳燕蓉:《霍乱发病率与气象因素关系的探讨》,《气象科技》2003年第31卷第6期。
    杨华祥、田文等:《近代西洋医学传入烟台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25卷第2期。
    杨上池:《120年来中国卫生检疫》,《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25卷第2期。
    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复旦学报》2005年第1期。
    于永敏:《清末民国时期辽宁医药卫生史略》,《中华医史杂志》1989年第19卷第4期。
    余新忠:《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略探——兼论战争与瘟疫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余云岫:《霍乱的流行史》,《健康医报》1946年第4期。
    余云岫:《霍乱沿革说略》,《新医与社会汇刊》1928年第1期。
    余云岫:《流行性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中华医学杂志》1943年第29卷第6期。
    郁维:《霍乱流行与气候的关系》,《中南医学杂志》1951年第1卷第5期。
    张嘉凤:《清初的避痘与查痘制度》,《汉学研究》1996年第14卷第1期。
    张嘉凤:《清康熙黄次采用人痘法的时间与原因试探》,《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26卷第1期。
    张礼纲:《我国霍乱流行史略》,《医事公论》1936年第3期。
    张明:《1832年霍乱与英国反应的转型性》,《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8年第28卷第5期。
    John Dudgeon, Report on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Peking, and the habits of the Pekingese as bearing upon Health,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2.
    W.W.Myers, Report on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Chefoo,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3.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1,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22.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24.
    J.F.Wales, Report on the heslth of Canton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5.
    R.G.White,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ang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5.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Hoihow(Kiungchow) for the ys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he half-yae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
    W.Morri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ewchwang for the eighteen mouths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8,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6.
    J.F.Wales,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anton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9,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7.
    A.Irwi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Tientsin for the year ended 31st March 1889,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37.
    Alexander Jamie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hanghai for Two years ended 31th March 1891,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1.
    E.A.Aldridge,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Icha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3-44.
    Leopold G.Hill,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st March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
    Alfred Hogg,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ang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1895.
    Join Francis Bolyneus,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ingpo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49-50.
    E.W.Von Tunzelman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
    C.C.De Burch Dal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ewchwa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95,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49-50.
    J.H.Lowe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 No.63-64.
    B.Stewart Ringer,"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anton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 No.63-64.
    Otto Gulowse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o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3-64.
    Sidney L. Lasell,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Hoihow and Kiung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September 1902,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J.H.Lowr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J.B.Fear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oochow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No.63-64.
    W.E.Plummer,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Otto Gulowse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efoo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oth Sept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ang for the 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3-64.
    W.E.Mackli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anking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David Brow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uhu for the 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W.E.Plummer,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Wen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Sidney L,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Hoihow and Kiungchow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63-64.
    J.H.Lowe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Pakhoi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3-64.
    J. Gomes Da Silva,Le Cholera a Macao et Lappa en 1902. In:Medical Reports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3,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5.
    Henry Layng,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Swatow for the Fourteen Months ended 30th Nov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5.
    H.Rennie Robertson,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Tientsin for the Year ended 31th December 1902,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5.
    J.A.Lynch,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Chinkiang for the Year ended 31th March 1903,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No.65.
    O.L.Kilborn, Medical Mission Work in Chinathe.ln:Chinese Recorder,vol.32,1901.
    C.C.De Burgh Daly,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Ningpo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6, China Customs Medical Reports, No.32,1886.
    W.Hamilton Jeherys, James L.Maxwell,The Diseases of China,including Formosa and Korea, P.Blakiston's Son&Co.,1911.
    R. Pollitzer, Cholera,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59.
    Helen Dunstan, The Late Ming Epidemics:A Preliminary Survey, Ch'ing-shih wen't-i, 1975(3).
    C.Edward Skeen, The Year without a Summer:A Historical View,Journal of the Early Republic,1981,1(1).
    Richard B. Stothers,The Great Tambora Eruption in 1815 and its Aftermath, Science, Vol.224, No.4654, Jun.15,1984.
    Bernice de Jong Boers, Mount Tambora in 1815:A Volcanic Eruption in Indonesia and Its Aftermath, Indonesia, Vol.60, Oct.,1995.
    K.Chinmin Wong and Wu Lien-the,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Taibei,1985.
    Chia-Feng Chang, Aspectss of Smallpox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 PhD Dissertation,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1996.
    Carol Benedict, Bubonic Plauge in Nineteent-Century Chin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Richard J.Evans, Death in Hamburg:Society and Politics in the Cholera Years, Penguin Group(USA) Inc.,2005.
    David McLean, Public Health and Politics in the Age of Reform:Cholera, the State and the Royal Navy in Victorian Britain, I.B.Tauris&Co Ltd 6 Salem Road,2006.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v4.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3年6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