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自上古时期就盛行着各式各样的自然崇拜和鬼神信仰。天神地祗纷繁复杂,如上帝、社稷、山河、鸟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等。在这诸多的信仰对象中,对北斗的信仰可谓是华夏上古先民最早产生的宗教信仰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宗教信仰。在古代先民意识中,北斗神曾是生杀予夺、至高无上的大神,受到最高规格的祭祀和膜拜。
     有关北斗信仰的遗存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直到如今某些地区的丧葬习俗中依然保存有北斗文化葬俗,可谓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未曾中断。考古资料表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已经出现由蚌壳堆塑的三角形与两根人胫骨构成的北斗形象,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也出土有朱书“斗”字及二十八宿的漆木衣箱。汉代以降,北斗题材的壁画、石刻、墓砖及随葬品更加普遍。如山东嘉祥武氏祠北斗“帝车”石刻,河南南阳市麒麟岗汉代“诸神及南斗、北斗”画像石,绘有北斗图案并书“黄神北斗”、“北斗君”等字样的解注瓶,后世墓葬中经常出现的“七星板”……,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北斗信仰。另外还有一些北斗信仰的变体形式,如随葬品的摆放(是否按北斗形状排列),随葬品的数量(是否7或7的倍数),名称中带“斗”字的器物(斗瓶),形状像斗的器物,以及一些俑或人像(北斗星君)……,都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重新审视。
     殷商甲骨文多处出现关于“斗”及祭斗的记载,后世的诸多文献也对当时人们的北斗信仰有所描述。根据这些文献的记载,似乎在古人的宗教意识中,北斗兼具降福、延寿、占卜、厌鬼、兵、修仙等多重宗教职能,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还会呈现出不同的而貌。因此需要结合考古遗存,对文献中提到的各种北斗信仰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
     通过对北斗遗存和北斗文献的系统归纳和类型学分析,笔者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发展脉络分为孕育期、萌芽期、成熟期、转型期、兴盛期及衰落期六大阶段。同时在每一阶段中分类型、分地域细致考察当时北斗信仰所呈现出的文化面貌和宗教特点:
     史前时期(孕育期):新石器时期,北斗曾离北天极很近,极有可能被作为当时的极星。同时,由于北斗拥有指方向、定季候等诸多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功能而受到华夏先民的尊崇。
     殷周时期(萌芽期):殷商时期已经出现对北斗的大规模祭祀活动。周代某些思想流派开始注意到北斗在天空中的独特地位,并逐渐衍生出了“魂归斗极”的死后世界观。
     秦汉时期(成熟期):秦汉时期为北斗信仰全面发展的时期,基本上奠定了后世北斗信仰的主要框架。随着北斗逐渐远离北天极,北斗的神位下降,被视为天帝之车;在汉纬中又将北斗附会成黄帝之精;占星术士对北斗尤为重视,认为通过观测北斗附近的天象变化能够了解君王的功过夭寿及官员优劣等诸多信息;由于在天象中,北斗“帝车”之下压着“天尸”鬼宿。所以北斗又被赋予压鬼辟邪的神学职能,用以解除注祟,护佑生人;此外,在东汉时期,北斗主杀的观念已初露端倪,是为魏晋北斗注死信仰之滥觞。
     魏晋南北朝(转型期):魏晋之时的原始道教逐渐将北斗信仰吸收消化,并重新赋予其新的宗教内涵,使得北斗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面貌和神君化的转型。并衍生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司命神信仰以及鬼官北斗这样的仙官体系,进而发展出一系列的北斗道法,强化北斗在道教修炼过程中的辅助功能。此外,上至北齐,下至今日仍在使用的七星板葬制更是反映出世人欲魂归斗极的终极愿望和北斗对于道教修仙的重要作用。
     隋唐宋明(兴盛期):唐宋之际,出现了系统而完备的北斗道经和拜斗科仪。认为北斗掌管人之寿命福禄,崇祠北斗可以消灾去厄,延命致福,甚至认为“万法皆从斗出,万律皆从斗役”。在宋元之际已经发展并完成了以北斗信仰为基础的“斗姆——九皇”信仰体系。有研究显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南京城城垣设计成南斗与北斗拼合而成的葫芦形,其死后所葬之孝陵中的建筑也依北斗位置排列。可见明初之时北斗信仰影响极大。
     清代以降(衰落期):清代以降,有关北斗信仰的文献较为匮乏,明显呈现出衰落的迹象。遗迹现象中也鲜见北斗文化的踪迹,仅少数地区的民俗中还保留有“七星板”、“七星钱”等丧葬习俗。
     同时在文章中,笔者还分析了北斗信仰产生的原因;揭示了北斗厌胜信仰的星象学渊源;细致梳理了北斗与天帝、太一、天一等至上神信仰的源流关系;北斗与黄帝之间的神秘联系以及北斗对君王治术的指导作用;并且重新归纳整理了北斗司生杀之信仰以及北斗在道教修炼中的重要意义。基本还原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北斗信仰的文化面貌及宗教职能。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题新颖。北斗信仰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物崇拜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宗教、思想史等学科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本文兼顾考古资料和古代文献两大方面的内容,对中国古代北斗信仰有关的实物遗存和历史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考察北斗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揭示其发展规律。
     第二,本文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宗教学的视角对考古材料进行整理和解读,之前鲜有学者尝试。首次根据宗教职能,将墓葬中的北斗文化遗存分为天象图类、厌胜器类、星占类及其他类四大类型,并分别从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文化学等多维视角出发,结合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诸多材料,考察各种北斗文化类型的历史成因、发展脉络、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宗教意义、影响范围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首次对中国古代墓葬中的天象图内容进行了分区、分期的系统梳理,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天象图比对研究,探讨古人在墓葬顶部绘制天象图的意义所在。并通过对解注器上的北斗图案及文字分析,结合北斗压鬼宿的天文现象,揭示出北斗厌胜信仰的星象学起源。
China had been prevalent with a variety of nature worship and supernatural beliefs since upper ancient times. There were all kinds of gods and celestials in various names, such as in the name of god, country, mountains and rivers, birds and animals, earth- moon and stars, wind- rain and lightning, etc. Among these, the belief in Big Dipper is one of the earliest religious beliefs of our Hua'xia ancient ancestors. It is also a religious belief which lasted the longest tim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had the most extensive influence on China. In our ancient ancestors' mind, the god of Big Dipper had been a sovereign god who had the power to give and take the life of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worshiped and offered sacrifice in the highest standard by our Chinese ancestors.
     The belief in Big Dipper relique could be found in the earliest Neolithic Age and went through the whole Chinese history. Until now in some areas of China Big Dipper belief tradition remains in the funeral customs. Archaeological data show, number 45 tomb in Pu'Yang Xi'Shui Po, which could date back to Mid-Neolithic Period, had a grave-goods, namely, the Big Dipper shape, consisted of a triangle piled by clamshells and a frame structured by two pieces of human's tibia. In Zeng'hou yi's tomb, which could date back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was one Chinese character " Dou(斗)”in red excavated as well as a chest made of lacquer wood drawn with the lunar mansions. Since Han dynasty, the theme of Big Dipper in frescos, stone carvings, grave bricks and the grave-goods had been more prevalent. Such as in Wu'Shi Shrine of Jia'xiang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re was a carved stone designed as "Emperior's vehicle"; relief stone sculpture of Han Dynasty in He'Nan Nan'yang kylin hillock designed with "gods, Sagittarius, Big Dipp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s“黄神北斗(Yellow god Big Dipper)",and“北斗君(god Big Dipper)" on them. In later tombs excavated, there frequently appeared "seven-star board" and etc. Those reflect the belief in Big Dipper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in different level. Further more, There were some other variants showing this belief, such as the way to position grave-goods, the number of the grave-goods(7 or multiple of 7), devices with names of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Chinese character "dou(斗)”,or tomb figure and image like god Big Dipper. All above deserve our well attention and resurvey.
     In addition, there were many records related "Dipper"and "offered sacrifice for Dipper" on Orcl of Shang dynasty. And there were also a lot of-literature recording Dipper Belief in later times. According to those records, it seems that in ancient people's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Big Dipper could work as various kinds of religious functions, such as dropping blessing from heaven, prolonging life, divining, controlling devils, keeping away from war, practicing to be immortal. Further more, this belief had been presented in a variety of forms with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refore a thorough and systematical study should be done on the archaeological reliques and the records mentioned in the literatur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Big Dipper and Big Dipper reliques, chronologic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ig Dipper belief can be divided into incubation, sprouting(Initial), maturing, transition, thriving and declining periods. In every specific period, the outlook of Big Dipper belief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its type and its geographical area and be studied on the culture appearance and religious features
     Prehistoric period (incubation period):In Neolithic Times Big Dipper was close to the North Pole, possibly, it was taken as the polestar. Meanwhile, Big Dipper was respected and worshiped by Chinese ancestors because it had such functions as determining directions, seasons which had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ir production and daily lives.
     Yin Zhou Period (Initial stage):In this period, there appeared large-scale ritual of offering sacrifice activities. some school of thoughts in Zhou dynasty began to notice the unique position of the Big Dipper in the sky, and gradually formed a world view that is "the soul will go back to Dipper after the death of human".
     Qin and Han dynasty (maturing period):This is a all-round developed period for Big Dipper beliefs, and basically it laid the main frame for later belief. With its distance far from the North pole, the position of Big Dipper gradually declined, and then it was taken as the vehicle of the Heaven and Earth. In the Han divination, Big Dipper was falsely analogized as the essence of Yellow Emperor. Especially Astrolog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and thought that they could tell the merits or wrong behavior of the emperor, officials and their lives by observing the change of the astronomical phenomena around the Big Dipper. Because of the astronomical phenomena, there was a Tamahome under Big Dipper so that it was more likely that the Big Dipper could conquer Tamahome. As a result, Big Dipper had the religious function to suppress ghost and exorcise evil force, to remove evil spirit and bless people. Furthermore, in East Han period, the concept of Big Dipper controlling killing power was the origin of Big Dipper belief for registering death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Wei, 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ransition period):The primeval Daoism digested and absorbed Big Dipper belief, and even entrusted with new religious insight. As a result, the Big Dipper belief occurred in multiple cultural outlook, further more transferred into god image, and then derived into celestial belief of controlling life, that is to say, South Dipper controlled birth authority while North Dipper controlled death authority in the celestial official system, which had developed into a series of Big Dipper Daoism strategies strengthening the supplementary function of this belief in the process of Daoism practice. In addition, from North Qi dynasty till now, the seven-star board being in use revealed that reflected the ultimate desire of human that is to let soul back to Dipper after death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is belief in Taoism immortal practice.
     Ta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prosperous period):Betwee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re appeared systematic and completed Daoism scripture on Big Dipper and worship ritual.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Big Dipper was in charge of human's life, fate, happiness and official fate. Therefore, paying service to Big Dipper could remove ill fortune, prolong life, bring happiness. People at that time even held the idea that " all the ways came out of Dipper and all the laws from it." Betwee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system of Big Dipper belief based on " Dou Mu—Jiu Huang" belief had been developed completely. A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unding emperor of Ming dynasty Zhu Yuan'zhang had his capital Nan Jing city designed like a gourd shape which was a combination of Big Dipper and South Dipper. Even after his death, the buildings in Xiao Ling where his tomb positioned was placed in Big Dipper shape. From above, we can see that Big Dipper belief had great influence in Ming dynasty.
     After Qing dynasty (Declining Period):the literature on Big Dipper belief was obviously rare, which was a sign of declining. Historical relic also lacked of Big Dipper cultural trail, and only a handful of regions retained such funeral custom as Seven-star board", "seven-star coin".
     In this paper, analysis is given on the causes of Big Dipper faith. It Reveals the astrology origin of the Big Dipper suppressing evils belief; it is made clear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 Dipper and the supreme gods, namely, Tiandi, Taiyi, Tianyi; The myster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ipper and emperors and the functions of Dipper shows guiding the emperors to control the worl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makes a good summary of Dippers life control Power belief and its significant in Daoism practice. This is also a basic reproduction of Chinese ancient Dipper Belief in cultural appearance and religious functions in each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There are mainly three innovation points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is paper has a fresh-new topic. Big Dipper belief is one of the natural objects worship which has the longest history with best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It is part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studying Chinese history, religious and thought, which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in Chinese academic field. This paper explores initially the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causes, development vein, representatives, cultural connotation, religious significance, and the affected areas in China through consideration of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ancient documents.
     Secondly, novel strategy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 sorting and interpreting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rom the angle of religion science, which very few scholars had tried before. According to its religious function,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classify the cultural legacy of the tombs into astronomical map, instrument of Ya Sheng, astrology, and others. This paper will make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igious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the various Big Dipper beliefs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religious sociology, religious psychology, religious culture etc, combined with philology, astronomy, archaeology and folklore and many other materials.
     Thirdly, novel conclusion is achieved by new research methods, new interpretation of Big Dipper cultural heritages so that the study is different from any previous one. For example, Big Dipper Ya Sheng belief reveals the origin of astrology and fill the academic blank in this fiel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mage carved on the Jie Zhu Ping (Solution Note device).
引文
[1]卢央:《易学与天文学》,中国书店,2003年,自序第1页。
    [2][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13页。
    [1]《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1、1375页。
    [2]《汉书·郊祀志下》:“中央帝黄灵后十及日庙、北辰、北斗、填星、中宿中宫于长安城之未兆”。
    [3]《汉书·郊祀志下》:“本雍旧祀二百三所,唯山川诸星十五所为应礼也”。
    [4]相关研究参见贾立霞著《谶书和纬书的产生》,《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第79页。
    [1]参见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12页。
    [2]参见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下)》,《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30页。
    [1]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吉县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
    [2]李洪甫:《将军崖岩画遗迹的初步探索》,《文物》,1981年第1期。
    [3]孙德宣、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4]孙德宣、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濮阳西水坡遗址试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
    [5]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6]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
    [7]安徽省文物工作队:《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
    [1]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等:《吕县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藏》,《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
    [2]李学勤:《论新出土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文物》,1987年第12期。
    [3]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
    [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4期。
    [5]姬乃军:《延安市发现的古代玉器》,《文物》,1984年第2期。
    [6]何驽:《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11FJTI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4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2期。
    [8]似师县文化馆:《二里头遗址出十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87年第4期。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10]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基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11]王健民、粱柱、王胜利:《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青龙白虎图象》,《文物》1979年,第7期。
    [1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
    [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1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15]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16]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第7期。
    [1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2004年。
    [1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春秋事语>释文》,《文物》1977年第1期。
    [19]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中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基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20]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基》,文物出版社,1991年。
    [2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964年2期。
    [22]徐孝忠:《北斗七星铜带钩与北斗星》,《文物天地》1998年第2期。
    [23]殷涤非:《西汉汝阴侯出十的占盘和天文仪器》,《考古》1978年第5期。
    [2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25]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5期。
    [26]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27]夏鼐:《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考古》1965年第2期。
    [28]吕劲松:《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5期。
    [29]宝鸡市博物馆、千阳县文化馆:《陕西省千阳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3期。
    [30]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且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
    [1]后晓荣、陈晓飞:《关中地区两汉壁画墓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2]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10期。
    [3]刘卫鹏、李朝阳:《咸阳窑店出土的东汉朱书陶瓶》,《文物》2004年02期。
    [4]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1961年第4期。
    [5]南京博物院:《江苏盯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
    [6]周晓陆:《台汉墓木刻星象图考》,《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哲社增刊。
    [7]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石碑村汉代木椁墓》,《考古》,1966年第1期。
    [8]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9]山西省文管会:《山西平陆枣园村壁画汉墓》,《考古》1959年第9期。
    [10]陕西省博物馆:《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
    [11]陕西省考古所等:《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陕西省考古所径水队:《邠县雅店村清理一座东汉墓》,《文物》1961年第1期。
    [1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配合基建考古主要收获》,三秦出版社,1992年。
    [1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旬邑发现东汉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15]徐进、张蕴:《西安南郊曲江池汉唐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6期。
    [16]周到、李京华:《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文物》1973年第6期。
    [17]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18]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潼关吊侨汉代杨氏墓群发掘简记》,《文物》1961年第1期。
    [19]孙德润、贺雅宜:《咸阳龚家湾一号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1期。
    [20]王玉清:《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汉墓》,《考古》1961年第8期。
    [21]南阳汉代画像石编委会:《南阳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
    [22]王建中等:《南阳两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90年。
    [2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 1984年。
    [24]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
    [25]戴春阳、张垅:《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
    [2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孙家石滩魏晋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
    [2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28]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晋南潮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
    [29]吉林省工作队等:《集安长川一号壁画墓》,东北考古’与历史编辑委员会编《东北考古与历史》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
    [30]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元又墓调查》,《文物》,1974年第12期。
    [31]王车、陈徐:《洛阳北魏元又墓的星象图》,《文物》,1974年第12期。
    [32]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文物》,1985年第10期。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东郊田王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 1990年第5期。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西安东郊田西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
    [3]吐鲁蕃地区文物局:《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408、409号墓》,《考古》,2006年第12期。
    [4]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区 65TAM39墓》,《考古与文物》,1883年第4期。
    [5]任世龙:《浙江上摸县发现唐代天象镜》,《考古》,1976年第4期。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基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7]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59年第8期。
    [8]陕西省博物馆等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了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9]陕西省博物馆等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了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10]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
    [11]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人妇墓》,科学出版社,2008年。
    [1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临安五代墓中的天文图和秘色瓷》,《考古》1975年第3期。
    [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1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宣化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8期。
    [15]郑绍宗:《宣化辽壁画墓彩绘星图之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
    [16]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辽代彩绘星图是我国天文史上的重要发现》,《文物》1975年第8期。
    [1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1]冯时:《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冯时:《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
    [3]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5]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6]葛兆光:《众妙之门——北极、太一、太极与道》,《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大马]王琛发:《从北斗真君到九皇大帝——永小没落的民族意向》,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
    [1]韦兵:《斗极观与晚周秦汉的黄老之学兼论楚简“天心”》,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
    [2]书兵:《道教与北斗生杀观念》,《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4]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下)》,《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
    [5]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弗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993年。
    [6]陈勇:《道教北斗九皇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7]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133-147页。
    [8]牟海芳:《中国古代北斗信仰与猪神崇拜之关系论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9]张黎明:《汉代的北斗信仰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韩湖初:《论我国古代的“北斗崇拜”和太阳神崇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1]祝秀丽:《北斗七星信仰探微》,《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吴慧《“北斗八女”考——另附汉译密教佛经中南斗北斗之汉化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
    [2]姜生:《长沙金盆岭晋墓与太阴炼形——以及墓葬器物群的分布逻辑》,《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
    [3]如:段邦宁在《濮阳西水坡第45号墓星象年代考》(《中华易学》1993年第7-10期。)中根据墓中蚌塑北斗的形状结合北斗七星的自行和黄道岁差等天文学规律,用微电脑作图和数值分析比较的方法计算出 6500年前的濮阳人摆塑出的其实是距今133000±1000年前春分日落时的星象。并且惊叹文其居然能摆塑得如此精确。照此方法,任何一个遗迹中随意的元素都可以“强行”赋予其“神奇”的意义。
    [1]北京、辽宁、河南等地均有在墓主身下棺底处摆放七枚铜钱呈北斗状,称为“垫背钱”
    [2]连云港市博物馆:《连西港将军崖遗迹调查》,《文物》1981年第7期,第23页。
    [3]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232-233页。
    [1]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吉县柿了滩中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第319页。
    [2]详见冯时著《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1]南斗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
    [2]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18、19页。
    [3]虽然传说中上古时期曾有《连山》、《归藏》两部古《易》,但也不可能出现在还没有文字的中石器时代。
    [4]叶茂林:《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岩画辨疑》,《考古》1992年第5期,第432页。
    [5]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06-121页。
    [6]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101-104页。
    [7]陈久金、张明昌:《中国天文大发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76-82页。
    [1]天理指的足斗魁中的四颗星。
    [2]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等:《吕县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186页。
    [3]安徽省文物工作队:《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第309-311页。
    [4]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
    [5]姬乃军:《延安市发现的古代玉器》,《文物》,1984年第2期。
    [6]似师县文化馆:《二里头遗址山十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87年第4期。
    [7]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2-129页。
    [8]太一的神君形象应不早于汉代,北斗被神君化当在魏晋之时。详见下文论述。
    [9]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有关研究见冯时:《濮阳几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
    [1]言明:《关于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及其关的两篇文章中若干问题的商榷》,《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2]孙其刚:《对濮阳蚌塑龙虎墓的几点看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第1期。
    [3]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关于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陪葬墓及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兼答言明提出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4]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1]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第3页。
    [2]张光直:《濮阳三躏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文物》1988年第11期。
    [3]李学勤:《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第5期。
    [4]见冯时:《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及《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78-301页。
    [1]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2]此三环中的内衡、中衡、外衡分别代表夏至、春秋分及冬至的日行轨迹。
    [3]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78-301页
    [1]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6页。
    [2][波兰]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0、32页。
    [3]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111页。
    [5]参见[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30页。
    [1]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0页
    [2]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1、232页
    [3]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62页。
    [4]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第202页。
    [1]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关十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陪葬墓及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兼答言明提出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第66页。
    ①伊世同:《北斗祭——对濮阳西水坡45号墓贝塑天文图的再思考》,《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第24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1]郭若愚、曾易公、李学勤:《殷虚文字缀合》,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361、362、395页
    [2]饶宗颐:《谈(归藏斗图>——早期卜辞“从斗”释义与北斗信仰渊源》,沈建华编《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4贝。
    [3][美]Frank H. Chalfant and Rosewell S. Britton, Seven collections of Inscribed Oracle Bone(甲骨卜辞七集)美国纽约影印本,1938,P102.
    [1][美]Frank H. Chalfant and Rosewell S. Britton, The Couling-Chalfant Collection of Inscribed Oracle Bone(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商务印书馆石印本,1935,p107.
    [2]胡厚宣:《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来熏阁书店,1951年,第109灭。
    [3]章鸿钊:《中国古历析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56-58页。
    [4]随县擂鼓墩—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1]王健民、梁柱、王胜利:《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青龙白虎图象》,《文物》1979年,第7期,第40页。
    [1]随县擂鼓敦—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第10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53-359页。
    [3][美]Jacques Choron:"Death and Western Thought",New York,1983. p.24转引自:余英时:《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1]余英时:《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春秋]左丘明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59、560页。
    [1][春秋]左丘明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62页。
    [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女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5期,第19、21页。
    [3]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秋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第9、10页。
    [4]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6]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7][日]森修:《营城子》,东亚考古学会,1934年,第二号墓,图版36。
    [8]《礼记·乐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
    [9]故也可特指祭祀、期会等大事。《礼记·玉藻》:“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郑玄注:“故谓祭祀之属。”《汉书·礼乐志》:“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颜师古注:“故谓大事也。”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115页。
    [2]米磊:《洛阳地区东周基葬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8年,第95页。
    [3]张辛:《郑州地区的周秦研究》,《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4]何南省文物考占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5]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第65页。
    [6]徐士友:《当阳赵家湖楚墓头向的两点启示》,《江汉考古》,1999年2期。
    [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8]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基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第111-137页。
    [9]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1]《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1、1375页。
    [1]《汉书·郊祀志下》:“中央帝黄灵后土及日庙、北辰、北斗、填星、中宿中宫于长安城之未兆”。
    [2]《汉书·郊祀志下》:“本雍旧祀二百三所,唯山川诸星十五所为应礼也”
    [3]相关研究参见页贾立霞著《谶书和纬书的产生》,《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第79页。
    [4]蔡运章等:《洛阳钱币发现与研究》,中华书局,1998年,第384页。
    [5]“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厌胜钱为西汉中期至王莽时期,……其中,以钱文和仕途吉语较为常见;在纹饰方面,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博局纹等厌纹饰,以及寿钩纹、鱼纹等吉祥纹饰,厌禳纹饰中以北斗七星为主,吉祥纹饰则以寿钩纹较为常见”。参见周克林:《厌胜钱初论》,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2年,第78页。
    [1]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第一册,线装书局,2006年,第1页。
    [2]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第一册,线装书局,2006年,第6页。
    [1]王育成:《东汉道符释例》,《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
    [1]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10期。第21页。
    [2]据陆锡兴考证,此处“符君”之“符”字实为“北斗”二字。见陆锡兴:《“黄君法行”朱字刻铭砖的探索》,《考古》2002年第4期,第87页。
    [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4页。
    [4]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5]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6页。
    [1][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204页。
    [2][汉]刘歆:《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1]此处北辰亦指北斗。
    [2] [法]K.ristofer Schipp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道藏通考).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92.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304页。
    [4]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第477页。
    [1]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05期,第415页。
    [1]张耘点校:《山海经·穆天子传》,岳麓书社,2006年,第241页。
    [1]《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4190页。
    [2]王振锋:《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中国考古学报》1984年第3册。
    [3]严敦杰有三篇研究式盘的论文,分别为《跋六壬式盘》,《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7期:《关于西汉初期的式盘和占盘》,《考古》1978年第5期;《式盘综述》,《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
    [4]陈梦家:《汉简年历表叙》,《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5][英]李约瑟编著,韩北忠译:《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6]殷涤非:《西汉汝阴侯墓出十的占盘和天文仪器》,《考古》1978年5期。
    [7][美]Donald J.Harper, "The Han Cosmic Board", Early China, no 4(1978-1979).
    [8][英]Michael Loeve:"Ways To Paradise----The Chinese Quest For Immortality", SMC PUBLISHING INC.1994.
    [9][日]山田庆儿:《九宫八风说と少师派の立场》,《东方学报》第52册,1980年。
    [1][英]Christopher Cullen:"Some Further Point on SHIH", Early China,6(1980-1981).
    [2]罗福颐:《汉拭盘小考》,《古文字研究》11辑,中华书局,1985年。
    [3]连劭名:《式盘中的四门与八卦》,《文物》1987年第9期。
    [4]李学勤:《再论帛书十二神》,《湖南考古辑刊》第四集,岳麓书社,1987年。
    [5]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
    [6][美]Donald J.Harper, "The Han Cosmic Board", Early China, no 4(1978-1979).
    [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基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第16页。
    [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基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第15页。
    [2]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1]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第14页。
    [1]其中魁星指天漩,抠星指天枢,机星指天机,权星指天权,衡星指玉衡,开星指开阳,摇星指摇光。
    [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19页。
    [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第113页。
    [2]夏鼐:《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考古》1965年第2期,第80页。
    [3]冯时:《洛阳尹屯西汉壁画墓星象图研究》,《考古》2005年第1期,第65页。
    [1]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5期。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3]徐进、张蕴:《西女南郊曲江池汉唐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6期。
    [4]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舞》2010年第1期。
    [5]宝鸡市博物馆、千阳县文化馆:《陕西省千阳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3期。
    [6]孙德润、贺雅宜:《咸阳龚+湾一号墓藏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1期。
    [7]陕西省考古所径水队:《邠县雅店村清理一座东汉墓》,《文物》1961年第1期。
    [8]后晓荣、陈晓飞:《关中地区两汉壁画墓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9]此墓清理于上世纪50年代,因当时条件有限只提出墓中遗物,并未对壁画提取、摹绘具体情况根据发掘者罗西章告之。见后晓荣、陈晓飞:《关中地区两汉壁画墓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10]王下清:《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汉墓》,《考古》1961年第8期。
    [11]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群发掘简记》,《文物》1961年第1期。
    [1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荀邑发现东汉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1]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秋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6期。
    [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5期。
    [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
    [4]洛阳博物馆:《洛阳金谷园新莽时期壁画墓》,《文物资料从刊》第9辑,1985年。
    [5]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12期。
    [6]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考古学报》2005年第1期。
    [7]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郊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8期。
    [8]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发掘报告》,《文物》2005年5期。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似师杏园东汉壁画墓》,《考古》1985年1期。
    [1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中原文物》1982年3期。
    [1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郊机车工厂东汉贵族壁画墓》,《考古》1992年2期。
    [1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东郊朱村曹魏壁画墓》,《文物》1992年12期。
    [1]周到、李京华:《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文物》1973年第6期。
    [2]韩连武:《星图探微》,南阳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会办公室编《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59页。
    [1]黄雅峰:《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62、63页。
    [2]郭氏墓石祠位于济南长清孝堂山上,始建于东汉初年,为中国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
    [3]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1961年第4期,第50页。
    [1]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117页。
    [2]《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291页。
    [3]此墓葬资料尚未发表。以上画像石图片及相关信息由滕州市汉画像石馆提供,并授权使用。
    [1]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1961年第4期,第50页。
    [2]《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1291页。
    [1]《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变经》,《道藏》,第33册,文物出版社、海书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58页。
    [2]《南齐书》卷二十六《陈显达列传》,中华书局,1972年标点本,第488页。
    [3]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种<日书>释文》,《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页。
    [1]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祗图”辨正》,《江汉考古》1993年第01期,第90页。
    [1]陈直:《三辅黄图校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三》第1603页:又曰:长安县,汉高祖五年置。故城在京西北二里,汉惠帝筑。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入街九陌,东面有青绮门,东陵侯邵平,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外。西北面有棘门,汉文屯兵之所。又曰:鲁城,伯禽邑也。西五门,东一曰鹿门,即臧孙纥斩鹿门关以出奔邾;第三曰稷门,即圉人荦能投盖於稷门之所。
    [2]韩国河:《汉长安城规划思想辨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3]陈喜波、韩光辉:《汉长安“斗城”规划探析》,《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1期。
    [4]《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1、1375页。
    [1]张德全:《四川汉代天文坟——新都七星墩汉墓群》,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
    [1]徐孝忠:《北斗七星铜带钩与北斗星》,《文物天地》1998年第2期,第2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上册)》,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50页。
    [1]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中华书局,2005年,第19页。
    [2]据统计,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墓葬中,汉代墓葬最多,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各朝代墓葬。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汉代人较重视丧葬文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汉墓的丧葬制度影响力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以至于后世的墓葬仍然采用汉代的丧葬制度而被考古工作者误断为汉墓。
    [3][晋]干宝撰,汀绍楹校注:《搜神记》卷三,中华书局,1979年,第33、34页。
    [1]《道藏》,第11册,第204页。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孙家石滩魏晋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32页。
    [3]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区65TAM39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35页。
    [1]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408、409号墓》,《考古》,2006年第12期。
    [2]《道藏》,第27册,第10页。
    [1]《道藏》,第22册,第181-182页。
    [1]《道藏》,第11册,第362-363页。
    [2]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第二册,线装书局,2006年,第351页。
    [3]戴春阳、张珑:《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6页。
    [1]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晋南朝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第355页。
    [2]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第二册,线装书局,2006年,第552-561页。
    [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2]姜生:《长沙金盆岭晋墓与太阴炼形——以及墓葬器物群的分布逻辑》,《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17页。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304页。
    [4]《洞真三天秘讳》,《道藏》,第33册,第639页。
    [5]姜生:《长沙金盆岭晋墓与太阴炼形——以及墓葬器物群的分布逻辑》,《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21页。
    [1]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文物》,1985年第10期,第45页。
    [1]《道藏》,第17册,第223页。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西安东郊田王西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第50页。
    [3]陈直:《关于“江陵丞”告“地下承”》,《文物》1977年第12期,第76页。
    [1]《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道藏》,第3册,第280页。
    [2]《真诰》卷十三“稽神枢第三”,《道藏》,第20册,第566贝。
    [3]《道迹灵仙记》,《道藏》,第11册,第45页。这段文字见十《真诰》卷十五及卷十三。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622页。
    [2]姜生:《长沙金盆岭晋墓与太阴炼形——以及墓葬器物群的分布逻辑》,《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31页。
    [3]《真诰》卷十五“阐幽微第一”,《道藏》,第20册,第579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介绍部分第49页.
    [2]温玉成:《集安长川高句丽一号墓的佛教壁画》,《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第70页。
    [3]吉林省工作队等:《集安长川一号壁画墓》,东北考古与历史编辑委员会编《东北考古与历史》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68、169页。
    [1]《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北斗神分雌雄的说法:“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
    [2]林圣智:《中国中古时期墓葬中的天界表像——东亚的比较视野》,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9年,第12页。
    [3]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9页。
    [4][韩]金一权著,何古来译:《高句丽古坟壁画天文观念体系之研究》,《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9年第1期,第85页。
    [5]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0页。
    [1]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元又墓调查》,《文物》,1974年第12期,第53页。
    [1]《道藏》,第1册,第872页
    [2]《大正藏》第21册,第262-263页。
    [3]《大正藏》第21册,第263页
    [4][英]韦罗尼卡·艾思斯著,孙上海、王镛译:《印度神话》,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第69-70页。
    [5]《道藏》,第29册,第330页。
    [1]《道藏》,第34册,第756-757页。
    [2]萧登福:《试论北斗九皇、斗姆与摩利支天之关系》,《国立台中技术学院人文社会学报》,第3期,2004年,第16-17页。
    [3][唐]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第43-44页。
    [1]《道藏通考》认为《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出于南宋。见[法]Kristofcr Schipp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道藏通考)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952.
    [2]《道藏》,第11册,第345页。
    [3]《道藏》,第11册,第345页。
    [4]任世龙:《浙江上虞县发现唐代天象镜》,《考古》,1976年第4期,第277页。
    [5]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巴蜀书社》2004年第6期,第188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8页。
    [1]陕西省博物馆等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2]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
    [3]陕西省博物馆等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4]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59年第8期。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
    [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临安五代墓中的天文图和秘色瓷》,《考古》1975年第3期。
    [3]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科学出版社,2008年。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第19页。
    [1]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临安五代墓中的天文图和秘色瓷》,《考古》1975年第3期,第190-191页。
    [11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7、48页。
    [2]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宣化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8期,第31-39页。
    [2]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辽代彩绘星图是我国天文史上的重要发现》,《文物》1975年第8期,第40页。
    [3]张家口市文物管理所等:《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0期。
    [4]郑绍宗:《宣化辽壁画墓彩绘星图之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第45页。
    [1]《道藏》第11册,第347页。
    [2]《道藏》第11册,第349页。
    [3]韦兵:《道教与北斗生杀观念》,《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02期,第135-139页。
    [4]《道藏》,第27册,第10页。
    [1]《道藏》,第6册,第429页。
    [2][宋]洪迈:《夷坚志》三志己卷第四《宁氏求子》,中华书局,1981年,第1334页。
    [3]《道藏》,第11册,第349页。
    [4]《葛仙公礼北斗法》,《大正藏》第21册《梵天火罗九酌》附
    [5]《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卷中,《道藏》,第17册,第73页。
    [1]贺云翱:《明孝陵》,邹厚本主编:《江苏考古五十年》,南京出版社,2000年。
    [2]参见束有春:《南京明孝陵》,《寻根》2000年第5期;及《明孝陵志新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张泉:《明初南京城的规划与建设》,中国古都学会主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4]王少华:《南京明代城墙的建造》,《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
    [1]杨国庆:《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东南文化》1999年第3期,第71页。
    [2]《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
    [3]《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五。
    [4]王秀玲:《试论明定陵墓主人的葬式》,“世界遗产论坛——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3月5-7日,南京。
    [1][明]罗贯中、冯梦龙:《三遂平妖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11页。
    [2]此墓葬资料尚未发表。以上墓葬信息及图片系笔者赴广西上思县文物管理所考察所得,并获所长王善初授权使用。
    [3]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601页。以下本段关于“七星板”的引文参见该书第603页注八。
    [1]《洞真三天秘讳》,《道藏》,第33册,第639页。
    [2]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下)》,《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30页。
    [3]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12页。
    [4]萧登福:《从<大正藏>所收佛经中看道教星斗崇拜对佛教之影响》台中商专学报第23期,1991年,第105-156页。
    [5]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6]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下)》,《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
    [7]吴慧《“北斗八女”考——另附汉译密教佛经中南斗北斗之汉化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
    [8]陈勇:《道教北斗九皇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1]参见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12页。
    [2]参见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下)》,《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30页。
    [3]《大正藏》第21册,第425-426页。
    [1]《大正藏》图像部七,第301页。
    [2]萧登福:《试论北斗九皇、斗姆与摩利支天之关系》,《国立台中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报》,第3期,2004年,第8页。
    [3]四天王天,梵文Caturmaharajakayikas,佛教用语,是诸天中位置最低的一层天,也足离世间最近的天,处十须弥山腰犍陀罗山的四座山顶,分别是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
    [4]参见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151页。
    [5]详见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158页。
    [1]萨满教属多神教,早期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清代历朝皇帝举行齐种祭神祭天典礼,如宫廷萨满设“堂子”祭天,都用满语诵经跳神。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东北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和爱挥等地,满族民间仍保有萨满教。民间萨满又分以跳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祭祀的家萨满两种,现己消失。
    [2]赵尔選等:《清史稿》卷八十二《礼志》,中华书局,1977年,第2492页。
    [3][清]查继佐:《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09、2510页。
    [1]见姚福庄《玉枢经龠》卷二十注,《藏外道书》第4册787、788页
    [2]《藏外道书》第4册1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道正宗师”图,其作者无考,为四川原道文化博物馆收藏。全图为一手绘纸本,纵188cm,横79cm。图下方左右二角有提记,左角中央提有“道正宗师”四个大字。
    [4]此墓葬资料尚未发表。以上墓葬信息及图片由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提供,并授权使用。
    [1]贺灵宝主编:《东十村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8页。
    [1]江晓原:《中国天学的起源:西来还是自生?》,《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2期,第55页。
    [2]《左传·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玉烛宝典》四引贾述注曰:“恒星,北斗也。”
    [1]以上论述内容参考了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57页。
    [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19-120页。标点与个别校字,参考王世舜:《尚书译注》第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黄怀信《尚书注训》第13页,齐鲁书社,2002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2期。
    [1]参见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学林出版社,1989年,第8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54页。
    [3]大约在夏代之前,始出现计时仪器“漏壶”;而商代时漏刻计时技术已发展较为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在使用四十一根刻箭来计量一年中不同时期昼、夜的漏刻(参见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3页。)
    [4]参见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1-73页
    [1]虽然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较为科学的四分历,但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月令》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参见杨海廷:《世界文化地理》,长春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3]鹿羊:《天文学的起源》,《中国科技史杂志》1980年第2期,第70页。
    [1]夏鼐:《所谓玉叡玑不会是天文仪器》,《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第403页。
    [2][英]Christopher Cullen:"Some Further Point on SHIH", Early China,6(1980-1981).
    [1][英]李约瑟编著,韩北忠译:《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气象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84页。
    [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36-38页。
    [3][清]吴大澂:《古玉图考》,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第51页。
    [4]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90-97页。
    [1]夏鼐:《所谓玉璇玑小会是天文仪器》,《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第403-410页。
    [2][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13页。
    [3][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3页。
    [4][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3页。
    [1][汉]赵君卿注,[周]蚍鸾重述,[唐]李淳风注释:《周髀算经》卷下,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80页。
    [2]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5卷第3期,1996年,第250页。
    [3]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7页。
    [1][汉]赵君卿注,[周]甄鸾重述,[唐]李淳风注释:《周髀算经》,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84、77页。
    [1]以上论述参考罗惠翔:《从人类学视野看宗教仪式的社会功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39页。
    [1]有关“中国优越论”的论述,详见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1-25页。
    [2]《道藏》,第11册,第346页。
    [3][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川版社,1994年,第819页。
    [1]王伟:《夏商周的上帝神话与文化变迁》,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帅范大学,2007年,第11负。
    [2]曹胜高:《“太一”考》,《洛阳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26-29页。
    [3]许富宏:《汉初上帝信仰的演变及其原因》,《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62页。
    [4]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5]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中华书局,2005年。
    [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49负。
    [2]韦兵:《斗极观与晚周秦汉的黄老之学—兼论楚简“天心”》,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
    [3][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05页。
    [4][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1页。
    [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7页。
    [2]《汉书·王莽传》:“黄帝二十五子,分赐厥姓,十有二氏。虞氏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姚、妫、陈、出、王氏,凡五者皆黄帝苗裔。”
    [3]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六《历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6页。
    [4]何驽:《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 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4期,第21页。
    [1]赵瑞民、郎保利:《观象授时与中国文明起源——从陶寺观象祭祀遗迹谈国家起源时期公共权力的形成》,《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第61页。
    [2][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9、400页。
    [1]当然,在中区天区内还有—星组即名为“轩辕”,但文献中较少提及。此处“黄神轩辕于中”也不排除指的是“轩辕”星组。
    [2]韦兵:《斗极观‘与晚周秦汉的黄老之学—兼论楚简“天心”》,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第51页。
    [3][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9页。
    [4][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5页。
    [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91页。
    [2][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11贝。
    [3]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4]吴其昌:“汉以前恒星发现次第考”,《真理杂志》第一卷第三期,1944年。
    [5]《焦氏易林》(中华书局,1985年,第199贝):“节”卦:“据(别本作握)斗运枢,顺天无忧,(别本下有所行造德四字),与乐并居。”按别本此为小过卦。
    [6][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631页。
    [2]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629-630页。
    [3]班固:《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268页。
    [4]《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4151页。
    [5]《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4153页。
    [1]《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4190页。
    [2][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13页。
    [3][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6页。
    [4][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3页。
    [5][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6页。
    [6][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19页。
    [7][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3页。
    [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90页。
    [2][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20页。
    [3][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30页。
    [4][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59页。
    [5][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3页。
    [6][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08页。
    [7][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50页。
    [8][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47页。
    [9][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54页。
    [10]参见韦兵:《斗极观与晚周秦汉的黄老之学—兼论楚简“天心”》,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第53页。
    [11]《道门科范大全集》卷五十五,《道藏》,第31册,第885页。
    [1]刘卫鹏、李朝阳:《咸阳窑店出土的东汉朱书陶瓶》,《文物》2004年02期,第86、87页。
    [1]简报作者亦持此观点。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62页。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698页。
    [4]《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1302页。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53页。
    [2]《后汉书》志十《天文上》,中华书局,1987年标点本,第3223页。
    [3]《北斗牿法武威经》、《无土黄策大斋立成仪》卷五十五及《道门定制》卷三等经中均有记载:“凡二十八宿各有司,尽关璇玑之分,若风雨雷雹人间万汇,并随武威占克,无不具载,明者察之。
    [1][南宋]郑樵《通志·天文略·天文序》:“隋有丹元子者,隐者之流也,不知名氏,作《步天歌》”。
    [2]详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0页。
    [3]详见冯时著:《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4]陈久金:《泄露天机——中西星空对话》,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102、103页。
    [5]详见冯时著:《中国天文考古学》,第268页。
    [1]参见赖亚生著:《神秘的鬼魂世界——中国鬼文化探秘》,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111、112页。
    [2]参见赖亚生著:《神秘的鬼魂世界——中国鬼文化探秘》,第112页。
    [3]王育成:《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第63页。
    [1]王育成:《洛阳延光元年朱书陶罐考释》,《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第71-76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春秋事语>释文》,《文物》1977年第1期,第32-35页。
    [3]王育成:《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第63页。
    [4]参见张勋燎,白彬著:《中国道教考古》第一册,第131页。
    [5]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7页。
    [6]《左传·昭公七年》。
    [1]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252页。
    [1]王育成:《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第66、67页。
    [2]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81页。
    [3]《墨了·明鬼下》
    [1][日]石诚彦:《鬼神考》,《东洋学报》,第22卷,第2期,1935年,第111页。
    [2]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186-200页。
    [3]十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究》,中华书局,1979年,第48、49页。
    [1]朱文鑫:《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11页。
    [2]此处引潘鼐对朱文鑫梳理结果的白话文解释,参见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学林出版社,1989年,第76页。
    [3]鬼宿为米雀七宿的第二宿,在地面上观测,是二十八宿中距离北斗最近的宿,看上去似被压在北斗之下。
    [4]当然“舆”字还有很多其他的意思,笔者此处仅就其“车底”之意略作探讨。
    [1]《道藏》,第11册,第346-348页
    [2]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52页。
    [3]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4]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17页。
    [5]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95页
    [6]《北斗经》古来注解者众多,至十《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解》,《道藏》本即有玄元真人、傅洞真、徐道龄等三家。
    [1]《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卷三,《道藏》,第17册,第25页。
    [1]《道藏》,第28册,第398页。
    [2]《道藏》,第5册,第865页。
    [3]《道藏》,第33册,第641页。
    [4]《道藏》,第17册,第80页。
    [5]《道藏》,第22册,第179页。
    [6]陈久金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从书·天文历法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7]《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第一卷为本经,作于东晋时期。后六十卷为后世道人敷衍之经文,完成于北宋时期。见卿希泰、赵宗诚:《度人经》,《宗教学研究》1983年第2期,第29页。
    [8]《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藏》,第1册,第4页。
    [9]《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藏》,第1册,第4-413页。
    [1]《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藏》,第1册,第245页。
    [2]《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藏》,第1册,第246页。
    [1]《道藏》,第4册,第129-130页。
    [2]《道藏》,第4册,第10-11页。
    [3]《道藏》,第11册,第347页。
    [4]《道藏》,第4册,第10页。
    [5]《道藏》,第4册,第10页。其他星君形象较为类似,因此不再赘引。
    [1]《老了铭》愿文见[宋]洪适《隶释》卷三。又见十南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卷七,及[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六十二。这里按《混元圣纪》卷七对文字进行了校订,见《道藏》,第17册,第848页。
    [2]见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82页。
    [3]《道藏》,第28 册,第457页。
    [4]《道藏》,第33册,第639页。
    [5]《真诰》卷十八“握真辅第二”,《道藏》,第20册,第595页。
    [6]《道藏》,第33册,第564页。
    [7]按《大洞玉经》为东晋所出《大洞真经》传本之一。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次修订本,第5页。
    [1]《道藏》,第1册,第556页。
    [2]《道藏》.第33册,第407页。
    [3]《上清天天三图经》,《道藏》,第33册,第808-818页。按该经系由南北朝道人摘录东晋《洞真上清开天三关七星移度经》而成,插图出于宋代以后。
    [4]《云笈七签》卷8《释<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道藏》,第22册第51页。
    [5]《道藏》,第33册,第810-811页。
    [6]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280页。
    [7]《道藏》,第17册,第218-224页。
    [8]《道藏》,第17册,第220页。
    [9]《道藏》,第17册,第221页。
    [10]《道藏》,第17册,第221页。
    [1]《道藏》,第17册,第223页。
    [1]《道藏》,第3册,第128-130页。
    [2]张鲁君曾总结了《道藏》中许多绘制精美的北斗修炼图像(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为本文的研究整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3]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142-144页。
    [4]《道藏》,第11册,第684-688页。
    [5]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109页。
    [6]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145页
    [1]《道藏》,第4册,第129-134页。
    [1]《道藏》,第4册,第130页。
    [2]《道藏》,第4册,第132页。
    [1]《道藏》,第4册,第10页。
    1.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2.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
    3. [春秋]左丘明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5.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7. [汉]刘歆:《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8.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
    9.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10.[汉]宋衷注,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
    11.[汉]赵君卿注,[周]甄鸾重述,[唐]李淳风注释:《周髀算经》,文物出版社,1980年。
    1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3.[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4.[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71年。
    15.[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
    16.[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17.[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18.[明]罗贯中、冯梦龙:《三遂平妖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9.[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20.[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21.[清]查继佐:《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2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
    2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24.[清]孙诒让编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
    25.[清]王夫之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
    26.[清]王筠:《夏小正正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336册,中华书局,1983年。
    27.[清]吴大澂:《古玉图考》,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1889年。
    28.[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
    29.[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30.[清]朱右曾辑录,王国维校补:《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世界书局,1957年。
    31.[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
    32.[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33.[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34.[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35.[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36.[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37.[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38.[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39.[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40.[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3月。
    41.[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5月。
    42.[唐]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
    43.[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
    44.[元]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
    45.[元]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
    46.[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47.[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释:《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8.[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9.[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0.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51.程树德编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2006年。
    52.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53.黄怀信编撰:《鹖冠子汇校集注》,中华书局,2004年。
    54.王叔岷编撰:《庄子校诠》,中华书局,2007年。
    55.杨伯峻编撰:《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56.袁珂编撰:《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7.张耘点校:《山海经·穆天子传》,岳麓书社,2006年。
    58.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
    1.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
    2.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基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4期。
    4. 宝鸡市博物馆、千阳县文化馆:《陕西省千阳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3期。
    5.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科学出版社,2008年。
    6. 戴春阳、张珑:《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
    7.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商务印书馆,1949年。
    8.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孙家石滩魏晋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
    10.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工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1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
    12.何驽:《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 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4期。
    1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宣化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8期。
    1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辽代彩绘星图是我国天文史上的重要发现》,《文物》1975年第8期。
    1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16.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
    17.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18.河南省文化局文物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
    1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2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21.后晓荣、陈晓飞:《关中地区两汉壁画墓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2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23.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第7期。
    2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25.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26.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27.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晋南朝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
    28.姬乃军:《延安市发现的古代玉器》,《文物》,1984年第2期。
    29.东北考古与历史编辑委员会编:《东北考古与历史》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
    30.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文物》,1985年第10期。
    31.焦南峰等:《陕西秦汉考古五十年综述》,《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6期。
    32.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10期。
    33.寇小石等:《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5期。
    34.李洪甫:《将军崖岩画遗迹的初步探索》,《文物》,1981年第1期。
    35.李学勘:《论新出口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文物》,1987年第12期。
    36.刘卫鹏、李朝阳:《咸阳窑店出土的东汉朱书陶瓶》,《文物》2004年02期。
    37.吕劲松:《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5期。
    38.吕智荣、张鹏程:《陕西定边县郝滩发现东汉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5期。
    39.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1961年第4期。
    40.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元又墓调查》,《文物》,1974年第12期。
    4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春秋事语>释文》,《文物》1977年第1期。
    42.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
    43.南京博物院:《江苏旴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
    44.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石碑村汉代木椁墓》,《考古》,1966年第1期。
    45.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46.南京博物馆:《南唐二陵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7年
    47.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龙虬庄》,科学出版社,1999年
    48.南阳汉代画像石编委会:《南阳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
    49.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50.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51.任世龙:《浙江上虞县发现唐代天象镜》,《考古》,1976年第4期。
    52.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4年
    53.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等:《莒县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
    5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5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56.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吉县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
    57.山西省文管会:《山西平陆枣园村壁画汉墓》,《考古》1959年第9期。
    58.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59年第8期。
    59.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
    60.陕西省博物馆:《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
    61.陕西省博物馆等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62.陕西省博物馆等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63.陕西省考古所径水队:《邠县雅店村清理一座东汉墓》,《文物》1961年第1期。
    6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配合基建考古主要收获》,三秦出版社,1992年。
    6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旬邑发现东汉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6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东郊田王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
    6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6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西安东郊田王西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
    69.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
    70.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群发掘简记》,《文物》1961年第1期。
    71.司马俊堂、岳梅、乔栋:《洛阳伊川后晋孙璠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6期。
    72.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73.孙德润、贺雅宜:《咸阳龚家湾一号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1期。
    74.孙德萱、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75.孙德萱、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濮阳西水坡遗址试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
    76.孙福喜、王自力:《西安东郊元代壁画墓》,《文物》2004年第1期。
    77.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408、409号墓》,《考古》,2006年第12期。
    78.王车、陈徐:《洛阳北魏元又墓的星象图》,《文物》,1974年第12期。
    79.王建中等:《南阳两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90年。
    80.王健民、梁柱、王胜利:《曾侯乙墓出天的二十八宿青龙白虎图象》,《文物》1979年,第7期。
    81.王玉清:《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汉墓》,《考古》1961年第8期。
    8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5期。
    8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84.夏鼐:《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考古》1965年第2期。
    85.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区65TAM39墓》,《考古与文物》,1883年第4期。
    86.徐海峰等:《河北涿州元代壁画墓》,《文物》2004年第3期。
    87.徐进、张蕴:《西安南郊曲江池汉唐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6期。
    88.徐孝忠:《北斗七星铜带钩与北斗星》,《文物天地》1998年第2期。
    89.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
    90.许淑珍:《山东淄博市临淄宋金壁画墓》,《华夏考古》2003年第1期。
    91.偃师县文化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87年第4期。
    92.殷涤非:《西汉汝阴侯出土的占盘和天文仪器》,《考古》1978年第5期。
    93.于宏伟等:《登封高村壁画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2004年第5期。
    9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临安五代墓中的天文图和秘色瓷》,《考古》1975年第3期。
    95.郑绍宗:《宣化辽壁画墓彩绘星图之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
    9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9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9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9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2期。
    100.周到、李京华:《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文物》1973年第6期。
    101.周晓陆:《盱眙汉墓木刻星象图考》,《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哲社增刊。
    102.朱锡禄:《武氏祠汉面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1.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2. 《中国古钱币图谱考释丛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3. 蔡运章等:《洛阳钱币发现与研究》,中华书局,1998年。
    4. 常秉义:《周易与历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5.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 陈江风:《天文与社会》,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陈久金:《泄露天机——中西星空对话》,群言出版社,2005年。
    8. 陈久金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天文历法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9. 陈来:《占代宗教与伦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0.陈荣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台湾明文书局,1987年。
    12.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13.范恩君:《道教神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14.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6.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7.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高梓梅:《河南民俗与地方曲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龚鹏程:《儒学新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郭若愚、曾毅公、李学勤:《殷虚文字缀合》,科学出版社,1955年。
    21.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贺灵宝主编:《东于村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3.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4.胡厚宣:《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来薰阁书店,1951年。
    25.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27.姜生、汤伟侠:《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
    28.姜生、汤伟侠:《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
    29.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
    30.赖亚生著:《神秘的鬼魂世界——中国鬼文化探秘》,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31.李建民:《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
    33.李民、岳红琴、张兴照:《郑州古代都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4.李跃忠、曹冠英:《道士》,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35.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36.刘克:《南阳汉画像与生态民俗》,学苑出版社,2008年。
    37.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中华书局,2005年。
    38.卢央:《易学与天文学》,中国书店,2003年。
    39.卢央:《中国古代星占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40.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41.栾保群:《中国神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42.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团结出版社,1996年
    43.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孝陵博物馆编《世界遗产论坛:明清皇家陵寝专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44.南阳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会办公室编:《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
    45.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
    46.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学林出版社,1989年。
    47.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8.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9.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50.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51.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研究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
    52.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贤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4年。
    53.沈建华编:《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4.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5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56.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
    57.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
    58.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9.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0.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4月。
    61.邢莉:《天神之谜》,学苑出版社,1994年。
    62.熊坤新主编:《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63.杨国庆:《南京明代城墙》,南京出版社,2002年。
    64.杨海廷:《世界文化地理》,长春出版社,2008年。
    65.叶贵良:《敦煌道经写本与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
    66.叶明生:《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8.尹锋:《斗转星移·解开奇门遁甲之谜》,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
    69.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0.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究》,中华书局,1979年。
    71.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3.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线装书局,2006年。
    74.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5.章鸿钊:《中国古历析疑》,科学出版社,1958年。
    76.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7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7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
    79.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81年。
    80.周晓陆:《步天歌研究》,中国书店,2004年。
    81.朱文鑫:《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商务印书馆,1927年。
    82.邹厚本主编:《江苏考古五十年》,南京出版社,2000年。
    1.蔡凤书:《关于盱眙东阳西汉木椁墓天文图》,《东南文化》1994年第5期。
    2.蔡家麒:《论“原始至上神”》,《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
    3.蔡运章:《屈家岭文化的天体崇拜——兼谈纺轮向玉璧的演变》,《中原文物》1996年第02期。
    4.曹海东:《古代南斗星名辨》,《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06期。
    5.曹胜高:《“太一”考》,《洛阳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6.常生:《“参横斗转欲三更”也是指南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01期。
    7.晁福林:《作册般与商代厌胜》,《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6期。
    8.陈江风:《从濮阳西水坡45号墓看”骑龙升天”神话母题》,《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9. 陈江风:《汉画像天文星图与民族传统观念》,《寻根》1995年第5期。
    10.陈梦家:《汉简年历表叙》,《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11.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祗图”辨正》,《江汉考古》1993年第01期。
    12.陈喜波、韩光辉:《汉长安“斗城”规划探析》,《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1期。
    13.陈直:《关于“江陵丞”告“地下丞”》,《文物》1977年第12期。
    14.陈志勇:《道教“九皇神”与民间戏神信仰考》,《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5.程林泉、张翔宇:《关中地区汉代壁画墓浅析》,《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3期。
    16.程治洪:《武当山道教的拜斗》,《武当》2006年第09期。
    17.岱烨:《魁星点斗杂议》,《河北企业》2003年第10期。
    18.戴念祖:《释司南为“北斗”、“’自’职”之拙见》,《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3期。
    19.丁常云:《道教与四灵崇拜》,《中国道教》1994年第04期。
    20.丁培仁:《太一信仰与张角的中黄太一道》,《宗教学研究》1984年第S1期。
    21.丁清贤、宋峰:《中国美术史上的新发现——濮阳西水坡仰韶墓内摆塑龙虎图案艺术》,《美术》1988年第4期。
    22.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关于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陪葬墓及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兼答言明提出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23.东尔:《天人合一的神秘家园》,《科学之友:A版》2006年第4期。
    24.董立章:《虎天族及濮阳西水坡大墓》,《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5.段邦宁:《濮阳西水坡第45号墓星象年代考》,《中华易学》1993年第7-10期。
    26.樊英峰:《乾陵唐墓壁画的历史价值》,《文博》2003年第1期。
    27.方酉生:《濮阳西水坡M45蚌壳摆塑龙虎图的发现及重大学术意义》,《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28.方酉生:《濮阳西水坡M45与第三组蚌塑图关系的讨论》,《中原文物》1997年第1期。
    29.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
    30.冯时:《洛阳尹屯西汉壁画墓星象图研究》,《考古》2005年第1期。
    31.冯时:《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
    32.冯时:《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2期。
    33.高勇:《关于<张衡传)中的“璇玑”》,《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34.葛宏宇、王学良:《“北斗七星”祭坛遗址》,《黑龙江档案》2001年第05期。
    35.葛友高:《“斗”字正解》,《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1期。
    36.葛兆光:《死后世界——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的一个共同主题》,《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37.郭德维:《曾侯乙墓中漆箱上日月和伏羲、女娲图象试释》,《江汉考古》1981年第S1期。
    38.郭建洪:《西安近郊出土星辰“五铢”钱》,《西安金融》1998年第1期。
    39.韩国河:《汉长安城规划思想辨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5期。
    40.韩湖初:《论我国古代的“北斗崇拜”和太阳神崇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3期。
    41.韩钊:《中国唐壁画墓和日本古代壁画墓的比较研究》,《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6期。
    42.何方:《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文史知识》2000年第08期。
    43.何彤锋:《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01期。
    44.贺世哲:《莫高窟第285窟窟顶天象图考论》,《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
    45.后晓荣、陈晓飞:《关中地区两汉壁画墓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46.胡隽秋:《略论吐鲁番墓葬中出土的天象图》,《西域研究》1998年第4期。
    47.胡新生:《禹步探源》,《文史哲》1996年第1期。
    48.黄吉军:《洛阳两汉壁画墓简说》,《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49.黄苗子:《唐宋壁画》,《美术研究》1980年第1期。
    50.黄佩贤:《汉代壁画墓的分区与分期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1期。
    51.黄朴民:《两汉谶纬简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2.贾光:《汉画像中“鱼”的解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53.贾立霞:《谶书和纬书的产生》,《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
    54.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5卷第3期,1996年。
    55.江晓原:《中国天学的起源:西来还是自生?》,《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2期。
    56.姜生:《汉画孔子见老子与汉代道教仪式》,《文史哲》2011年第2期。
    57.姜生:《长沙金盆岭晋墓与太阴炼形——以及墓葬器物群的分布逻辑》,《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
    58.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59.姜生:《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
    60.蒋南华:《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天文图像及墓主身份考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61.焦海燕:《两汉北斗星的文化考察》,《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2.具圣姬:《略论汉代人的死后“地下世界”形象》,《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3.李剑国、张玉莲:《“禹步”考论》,《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
    64.李京华等:《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现场会发言摘要》,《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65.李久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洛阳古都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
    66.李俊涛:《道教符图之星辰符号探秘》,《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1期。
    67.李零:《禹步探原——从“大禹治水”想起的》,《书城》2005年第3期。
    68.李强:《司南的出现、流传及其消逝》,《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年第2期。
    69.李姗姗:《汉画“鱼拉车”象征意义阐释》,《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0.李小波、陈喜波:《汉长安城“斗城说”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71.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城市规划》2000年第9期。
    72.李星明:《北朝唐代壁画墓与墓志的形制和宇宙图像之比较》,《美术观察》2003年第6期。
    73.李学勤:《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第5期。
    74.李学勤:《再论帛书十二神》,《湖南考古辑刊》第四集,岳麓书社,1987年。
    75.李智:《汉画像石中鸟鱼组合的图像学意义》,《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6.连劭名:《式盘中的四门与八卦》,《文物》1987年第9期。
    77.梁子:《法门寺唐代地宫北斗七星护摩坛场浅释》,《文博》1993年第4期。
    78.林圣智:《中国中古时期墓葬中的天界表像——东亚的比较视野》,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9年。
    79.林文照:《关于司南的形制与发明年代》,《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
    80.刘秉正:《司南新释》,《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第1期。
    81.刘秉正:《再论司南是磁勺吗?——兼答戴念祖先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3期。
    82.刘秉正:《指南车传说的由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第4期。
    83.刘凤彦、刘秉正:《关于司南本质问题的讨论——答林文照同志》,《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1期。
    84.刘路、陈晓华:《传播学视野下的宗教仪式与媒介利用》,《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85.刘明:《略论先秦道家的死亡本质观》,《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86.刘未:《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第
    87.刘学生、刘移江:《唐宋遗韵——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艺术美学渊源探析》,《荣宝斋》2009年第4期。
    88.刘亦丰、刘亦未、刘秉正:《司南指南文献新考》,《自然辩政法通讯》2010年第5期。
    89.刘仲宇:《众星拱伏的斗姥神》,《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第3期。
    90.刘宗迪:《禹步·商羊舞·焚巫厄——兼论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原形》,《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
    91.龙异腾、罗松乔:《(周易>“帝出乎震”之“帝”考释——兼论与北辰、北斗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2.鲁子健:《璇玑玉衡考》,《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
    93.陆锡兴:《“黄君法行”朱字刻铭砖的探索》,《考古》2002年第4期。
    94.陆思贤:《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主人的人格与神格》,《华夏考古》1999年第3期。
    95.鹿羊:《天文学的起源》,《中国科技史杂志》1980年第2期。
    96.吕亚虎:《出土简帛文献注释商兑》,《文博》2009年第4期。
    97.吕亚虎:《出土简帛资料所见出行巫术浅析》,《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98.罗福颐:《汉栻盘小考》,《古文字研究》11辑,中华书局,1985年。
    99.罗惠翾:《从人类学视野看宗教仪式的社会功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00.罗树元:《璇玑玉衡探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01.雒启坤:《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墓葬壁画二十八宿星图考释》,《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
    102.马金花:《山西唐代墓葬壁画艺术》,《文物春秋》2005年第2期。
    103.马世之:《龙与黄帝部族的图腾崇拜——兼析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龙”》,《中州学刊》1988年第2期。
    104.麦谷邦夫:《道教与日本古代的北辰北斗信仰》,《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03期。
    105.孟华平:《西水坡虎图案的文字学观察——兼论M45主人身份》,《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
    106.牟海芳:《中国古代北斗信仰与猪神崇拜之关系论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07.那木吉拉:《蒙古族北斗七星神话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08.庞瑾:《灵魂的包装——曾侯乙墓内棺漆画图像的解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2期。
    109.庞永臣:《蚕丛自有华章在——红山文化与濮阳西水坡遗三星堆文明之关联》,《文史杂志》2003年第2期。
    110.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11.史道祥、陆翔云:《西水坡三组摆塑综考——兼论原始天人关系》,《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12.束有春:《南京明孝陵》,《寻根》2000年第5期。
    113.水生:《南斗与北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04期。
    114.苏健:《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洛阳汉墓壁画考略》,《中原文物》1984年第2期。
    115.苏鲁格:《汉、回鹘、蒙古三种文字<北斗七星经>之考释》,《蒙古学信息》2004年第4期。
    116.苏宁:《宗教仪式与生命超越》,《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
    117.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118.孙德萱、李中义:《中华第一龙——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图案的发现与研究》,《寻根》2000年第1期。
    119.孙福喜、程林泉、张翔宇:《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初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20.孙机:《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21.孙其刚:《对濮阳蚌塑龙虎墓的几点看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第1期。
    122.唐朝晖:《千古画谜——再探曾侯乙墓漆画》,《艺术评论》2008年第11期。
    123.田诚阳:《道教的法器》,《中国道教》1994年第3期。
    124.王大有:《颛项时代与濮阳西水坡蚌塑龙的划时代意义》,《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125.王秀玲:《试论明定陵墓主人的葬式》,“世界遗产论坛——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3月5—7日,南京。
    126.王晖:《从曾侯乙墓箱盖漆文的星象释作为农历岁首标志的“农祥晨正”》,《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2期。
    127.王社教:《汉长安城斗城来由再探》,《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04期。
    128.王玉民:《将军崖岩画古天象图新探——兼论岳阳君山岩画的星象意义》,《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29.王育成:《东汉道符释例》,《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
    130.王育成:《洛阳延光元年朱书陶罐考释》,《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131.王育成:《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
    132.王育成:《徐副地券中天师道史料考释》,《考古》1993年第6期。
    133.王育成:《曾侯乙漆箱图案与史前宗教文化研究》,《中国历史阱物馆馆刊》1994年第1期。
    134.王振铎:《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中国考古学报》1984年第3册。
    135.韦兵:《道教与北斗生杀观念》,《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02期。
    136.温玉成:《集安长川高句丽一号墓的佛教壁画》,《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137.吴慧:《“北斗八女”考——另附汉译密教佛经中南斗北斗之汉化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02期。
    138.吴甲才:《内蒙古翁牛特旗白庙子山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斗七星岩画》,《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139.吴其昌:《汉以前恒星发现次第考》,《真理杂志》第一卷第三期,1944年。
    140.席奇峰、杨鑫:《浅析两京地区汉墓壁画出现和发展的条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41.夏超雄:《汉墓壁画、画象石题材内容试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142.夏鼐:《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考古》1965年第2期。
    143.夏鼐:《所谓玉璇玑不会是天文仪器》,《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144.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145.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下)》,《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
    146.萧登福:《试论北斗九皇、斗姆与摩利支天之关系》,《国立台中技术学院人文社会学报》,第3期,2004年。
    147.熊永翔、王进、谭超:《道教禹步论》,《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48.徐凤先:《从大汶口符号文字和陶寺观象台探寻中国天文学起源的传说时代》,《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4期。
    149.徐士友:《当阳赵家湖楚墓头向的两点启示》,《江汉考古》,1999年2期。
    150.徐卫民:《汉长安城形状形成原因新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51.徐祖祥:《瑶族挂灯与道教北斗七星信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52.许富宏:《汉初上帝信仰的演变及其原因》,《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53.严敦杰:《跋六壬式盘》,《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7期。
    154.严敦杰:《关于西汉初期的式盘和古盘》,《考古》1978年第5期。
    155.严敦杰:《式盘综述》,《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
    156.言明:《关于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及其有关的两篇文章中若干问题的商榷》,《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157.杨国庆:《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东南文化》1999年第3期。
    158.杨金平:《东汉铜镜和画像石的图像比较》,《东南文化》2005年第5期。
    159.杨宽:《楚帛书的四季神像及其创世神话》,《文学遗产》1997年第04期。
    160.杨英:《<史记·封禅书>所记秦雍州杂祀考》,《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161.杨肇清:《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的初步探索》,《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62.叶蕾、婉慧:《朱元璋魂归明考陵“北斗”》,《中国地名》2004年第2期。
    163.叶林生:《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的释读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64.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
    165.伊世同:《北斗祭——对濮阳西水坡45号墓贝塑天文图的再思考》,《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166.伊世同:《最古的石刻星图——杭州吴越墓石刻星图评介》,《考古》1975年第3期。
    167.易晴:《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图像构成》,《中原文物》2009年第4期。
    168.余健:《(?)及禹步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69.曾德雄:《谶纬的起源》,《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170.张道一:《<汉画天象图研究集>序》,《艺苑(美术版)》1995年第1期。
    171.张德全:《新都七星墩汉墓与汉代天文》,《四川文物》1989年第3期。
    172.张德全:《新都县发现汉代纪年砖画像砖墓》,《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173.张德水:《祭坛与文明》,《中原文物》1997年第01期。
    174.张光直:《濮阳三踽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文物》1988年第11期。
    175.张合荣:《汉墓壁画的布局、内容和风格》,《华夏考古》1995年第2期。
    176.张家口市文物管理所等:《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0期。
    177.张金星:《浅析佛教对装饰艺术的影响——两宋时期佛教对壁画艺术的影响》,《科技信息》2010年第1期。
    178.张凯:《秦始皇陵内人鱼膏之谜新解》,《文史杂志》2005年第1期。
    179.张黎明:《汉代的北斗信仰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80.张维华、张方、李爱民:《濮阳西水坡M45号墓与伏義》,《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81.张闻玉:《曾侯乙墓天文图象“甲寅三日”之解释》,《江汉考古》1993年第3期。
    182.张闻玉:《曾侯乙墓天文图象研究》,《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2期。
    183.张辛:《郑州地区的周秦研究》,《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4.张幼辉史芸刘善沂:《济南市司里街元代砖雕壁画墓》,《文物》2004年第3期。
    185.张泽洪:《论道教的步罡踏斗》,《中国道教》2000年第4期。
    186.张古民:《秦始皇陵地宫探秘》,《文博》1999年第2期。
    187.赵东艳:《试论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的分期》,《北方文物》1995年第3期。
    188.赵瑞民、郎保利:《观象授时与中国文明起源——从陶寺观象祭祀遗迹谈国家起源时期公共权力的形成》,《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
    189.赵永恒、李勇:《二十八宿的形成与演变》,《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1期。
    190.中国最古老的星图之谜》,《大自然探索》2006年第8期。
    191.赵贞:《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以P.2675 bis为中心》,《敦煌研究》2006年第02期。
    192.郑抗生、胡翼鹏:《天道左旋:社会运行的溯源和依据——若干考古发现成果的社会学开发》,《文史知识》2008年第03期。
    193.郑清森:《初论河南永城芒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画像石》,《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
    194.郑绍宗:《宣化辽壁画墓彩绘星图之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
    195.钟守华:《曾侯乙墓漆箱“武王伐殷”星象图考》,《江汉考古》2002年第2期。
    196.钟守华:《曾侯乙墓漆箱铭辞星象与方祀考》,《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1期。
    197.钟守华:《曾侯乙墓漆箱岁星纹符和年代考》,《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6期。
    198.周春茂:《西水坡45号墓·古天球·大荔人》,《文博》1999年第1期。
    199.周解冰:《西水坡墓主非伏羲氏——与马连城先生商榷》,《前进论坛》1998年第3期。
    200.周靖:《甲骨文“月比斗”的历日推算》,《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201.周玫:《汉画像石鸟鱼组合图像解析》,《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02.周学鹰:《四出羡道与“天圆地方”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3期。
    203.朱英荣:《试析库车石窟壁画中的天象图》,《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2期。
    204.祝秀丽:《北斗七星信仰探微》,《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1期。
    205.邹昌林:《中国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
    206.邹秀火:《古天文仪器——璇玑玉衡》,《南方文物》2001年第1期。
    1. 陈勇:《道教北斗九皇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梁晨:《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祥辉:《洛阳地区汉代墓葬壁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4. 罗亚琳:《南阳唐河针织厂汉墓画像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王伟:《夏商周的上帝神话与文化变迁》,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王曦:《长清孝堂山石祠汉画像石考释与文化艺术价值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7.韦兵:《斗极观与晚周秦汉的黄老之学—兼论楚简“天心”》,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
    8. 吴智江:《图像的意义——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及相关文化探索》,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杨远:《河南北宋壁画墓析论》,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4年
    10.于娟娟:《浅析道教壁画的审美思想》,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1.朱磊:《洛阳地区东周墓葬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8年。
    12.罗二虎:《西南汉代画像与画像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2年。
    13.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14.张鹏:《辽墓壁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15.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5年。
    16.朱玉周:《汉代谶纬天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年。
    1.[大马]王琛发:《从北斗真君到九皇大帝——永不没落的民族意向》,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
    2.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3.[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
    5. [韩]金一权著,何古来译:《高句丽古坟壁画天文观念体系之研究》,《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9年第1期。
    17.[美]班大为:《中国上古史实揭秘·天文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日]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等译:《道教》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日]吉野裕子著,汪平译:《易经与祭祀——对神道的一个观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
    8.[日]林巳奈夫著,蔡凤书译:《关于盱眙东阳西汉木椁墓天文图》,《东南文化》1994年第5期。
    9.[日]麦谷邦夫:《道教与日本古代的北辰北斗信仰》,《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0.[日]能田忠亮:《夏小正星象论》,《东方学报》1949年第12册。
    11.[日]秋月观暎著,丁培仁译:《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浄明道的基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日]森修:《营城子》,东亚考古学会,1934年。
    13.[日]石诚彦:《鬼神考》,《东洋学报》,第22卷,第2期,1935年2月。
    14.[日]佐原康夫、张宏彦:《汉长安城再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04期。
    15.[苏]C.A.托卡列夫著,汤正方译:《外国民族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6.[英]李约瑟编著,韩北忠译:《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7.[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9.[英]麦克斯·缪勒著,金泽译:《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8.[英]韦罗尼卡·艾恩斯著,孙士海、王铺译:《印度神话》,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1.[美]Jacques Choron, "Death and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1983.
    2.[美]Donald J.Harper, "The Han Cosmic Board", Early China, no 4(1978-1979).
    3.[美]Frank H. Chalfant and Rosewell S. Britton, Seven collections of Inscribed Oracle Bone(甲骨卜辞七集),美国纽约影印本,1938,
    4.[美]Frank H. Chalfant and Rosewell S. Britton, The Couling-Chalfant Collection of Inscribed Oracle Bone,(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商务印书馆石印本,1935.
    5.[英]Michael Loeve:" Ways To Paradise——The Chinese Quest For Immortality", SMC PUBLISHING INC.1994.
    6.[英] Christopher Cullen:" Some Further Point on SHIH", Early China, 6(1980-1981).
    7. [法]Kristofer Schipp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道藏通考)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20.[日]山田庆儿:《九宫八风说と少师派の立场》,《东方学报》第52册,198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