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赤”、“白”之间:赣西地区的中共革命、“围剿”与地方因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6年北伐开始以后,国共两党在高层政治中展开了激烈的权力角逐,然而,双方在地方社会的势力争夺却很不平衡。分共以前,大多数国民党基层党部均由中共控制,故其在地方社会之权势远愈国民党。不过,这点并不能保证中共在分共后成功地进行革命动员。社会失范情势下的地方力量成为国共两党均需共同面对的的问题。在此情形下,中共如何开展“革命”?国民党又如何对其进行“围剿”?处在其间的地方势力又是如何因应?
     本文聚焦于中共在以吉安为中心的赣西地区的革命,打通“赤”、“白”界限,通过探讨基本史实来分析1925-1935年间国共两党在此区域的军事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本文将以暴动和分田来探讨中共革命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并围绕“围剿”和“善后”来论述国民党一方与地方势力的互动关系。
     以中共而论,在其政治动员中,面对地方干部的阻力,外来干部虽然以肃反的方式暂时压制了内部的反抗,却导致了江西苏维埃革命探索的失败。1933年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改变了此前忽略地方乡绅的做法,在吉安地区,承认萧家璧等地方社会力量的存在,并对其作出政治妥协。这种不同的政治选择,对国、共两党在江西,甚至其他地区的军事成败产生了重要影响。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in 1926, the CCP and Kuomingtang had fierce competition. Yet there was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when they fought in the local society. Before the Purge, the vast marjorty of grassroots party of KMT is controlled by CCP, and the local power of CCP far outweighed the one of KMT, However, this can not promise CCP to carry on its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successfully after the Separa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anomie, local force became the important power of anti-control, including local tyrants and evil gentry confronted both by KMT and CCP, and the local leaders within the CCP revolution. In this situation, how should the CCP carry on its revolution, and how should the KMT go on "Encirclement"? How should the local force respond to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above two?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Ganxi revolution,centered on Ji'an by CCP, and breaking the boundary of "Red" and "White",and through studying the basic historical facts to analyze the inside logic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CP and the KMT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years from 1925 to 1935. This thesis will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CP revolution and the local socie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Riots and the Land-allocating, as well as elucid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ne side of KMT and local force by analyzing the "Encirclement" and the "Governance".
     In terms of CCP, in its political mobilization, with the obstruction of local cadres, the outside cadres repressed the resistance of the inside forces temporarily by the means of eliminating of counterrevolutionary, but it caused the failure of the Jiangxi Soviet revolution. After 1933, the KMT led by Chiang kai-shek changed the practice of ignored the local squires and acknowledged the existance of Xiao Jiabi's control on the local society in the area of Ji'an and made a politcal compromise to Xiao. The different poltics choices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military failure of the two parties in Jiangxi so far as to other areas.
引文
1张君劢:《瑞金站在精神上防共第一线》,各省实干政治研究会编:《游客话江西》,上海汗血书店,1937年,第11页。
    2国民党官方不但邀请本国人士,甚至亦邀请外国友人到江西观光。为此,熊式辉还于1935年1月间特邀“国际记者赣省视察团”一行在江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观光,不久,上海《德文日报》的主笔西门·爱伯夏(M. Simon Eberhard)就将此番所见所闻在该报上连载。《德文日报》,1932年由德国人M. Simon Eberhard在上海创办。参见陈荣华等编:《中国革命史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50页。
    3张君劢:《瑞金站在精神上防共第一线》,各省实干政治研究会编:《游客话江西》,第15-16页。
    1熊式辉:《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香港明镜出版社,2008年,第169页。事实上,这也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共革命成功最为流行的解释。
    2熊式辉:《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第169-170页。
    3张君劢:《瑞金站在精神上防共第一线》,各省实干政治研究会编:《游客话江西》,第16页。
    4熊式辉:《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2008年,第141页。
    5陈廷祯:《江西剿共时期蒋介石战略构想与战略作为之研究(1930—1936)》,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4年,第170-172页。
    6熊式辉:《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2008年,第141页。
    1参见Goel Sita Ram, Conquest of China by Mao Tse-tung (Calcutta:Society for Defence of Freedom in Asia,1954); Brieux Jean-Jacques, La Chine du nationalisme au Communisme (Paris:Editions du seuil,1951); Hsiao Tso-liang, Chinese communism in 1927:city vs countryside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70).
    2 Hsiao Tso-liang, Power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1930-1934:A Study of Documents(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1); Hsiao Tso-liang, The Land Revolution in China,1930-1934:A Study of Documents(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3 Ilyong J. Kim,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ommun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Rue, Mao Tse-tung in Opposition(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Shanti Swarup, A Stud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1927-1934(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Derek J. Waller, The Kiangsi Soviet Republic:Mao and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1931 and 1934(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1马小鹤:《<哈佛燕京图书馆书目丛刊>介绍:<江西苏维埃共和国1931—1934——陈诚资料室部分资料提要>》,《中国索引》2007年第1期,第29—33页。
    2 Ilpyong J. Kim, "Mass Mobilization Policies and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the Period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bulic", in A. Doak Barnett(ed.),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in Action (Seattle&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pp.78-98.
    3 Chalmers A. Johnson,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1937-1945(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4 James R. Townse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5 Joel S. Migdal, Peasants, Politics and Revolution:Pressures toward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 Press,1974); 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n, and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6巴林顿·摩尔著:《民主与专制社会的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75-181页。
    Roy Hofheinz, The Broken Wave:The Chinese Communist Peasant Movement, 1922-1928(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1977).
    1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台湾政治大历史系,2002年,第9页: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年)》,《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第1-2页。
    2 Huang, Philip C., "The Jiangxi Period:A Comment o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1927-1934, ed. Huang, Philip C., Bell, Lynda Schaefer., Walker, Kathy Lemon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89.
    3 Roy Hofheinz, JR., "Ecology of Chinese Communist Success", in A. Doak Barnett(ed.), Chines Politics in Action(Seattle&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pp.72-77.
    4参见周锡瑞著,戚学民译:《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二十世纪中国史》,《中国学术》,2001年第1期,第201页。
    5 Philip C. Huang, Lynda Schaefer. Bell, Kathy Lemons Walker,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1927-1934(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1骆文、徐一:《革命故乡的山歌》,新华书店中南总分店1950年印行;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老红色区革命故事集》,1951年印行;江西文艺社编:《江西山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5年;何长工:《把红旗插上井冈山》,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永新县文联、文化馆合编:《革命斗争回忆录》,1959年印行。
    2永新县委革命史编纂委员会:《永新人民革命斗争史》,1961年印行;吉水革命斗争史编撰委员会编:《吉水革命斗争史》,1959年印行。这一时期的斗争史系列大部分为内部刊物。
    3何干之:《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年。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湘赣革命根据地斗争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何长工:《红旗插上井冈山——参加秋收起义和进军井冈山的回忆》;杜修经:《八月失败》,《革命回忆录1》,人民出版社,1980年;罗荣桓、谭震林等:《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江西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江西革命斗争史资料》,1981年印行;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史料选编(1927-1935)》,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江西省档案馆:《湘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5《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类似的史料还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颜广林:《井冈山时期湘赣边界的党群关系》,《复旦学报》1984年第6期;邵天柱:《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苏区新设县考略》,《争鸣》1982第3期;曹屯裕:《试论“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党史研究》1982第5期;阎中恒:《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查田运动初探》,《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5—-6期;陈学明:《试评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江西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类似著作可参见张海鹏:《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1979-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5—193页。
    2余伯流,夏道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刘勉玉:《中央苏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苏区政权建设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3二位作者认为,AB团在“四·二”暴动以后不复存在,富田事变本来就是肃AB团逼出来的事变。参见戴向青、罗惠兰:《AB团鱼富田事变始末》,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这一表征普遍存在于各根据地撰写委员会所编写的著作中。
    5参见周锡瑞:《从农村调查看陕北早期革命史》,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档案出版社,1993年,第535页。
    6参见杨奎松:《50年来的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第197页。
    1 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p.236-262.
    2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和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2页。
    3后来Edward J. Mitchell用越南的例子旁证这一观点,参见Bruce Russett, "Inequality and Instability:The Relation of Land Tenure to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ⅩⅥ, NO.3(1964), pp. 450-452。
    4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9-257页。
    1黄宗智:《中国革命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述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3—76页。
    2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第1-44页。
    3卢晖临:《革命前后的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第144—145页。
    4(美)詹姆斯·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
    5 Kamal Sheel, Peasant Society and Marxist Intellectuals in China:Fang Zhimin and the origin of a Revolution Movement in Xinjiang Reg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6拉尔夫·萨克斯顿:《1931—1945年冀鲁豫边区的民众起义和共产党政权》,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档案出版社,1993年,第600—604页。
    1袁易:《地方意识、区域认同与华南农民之社群动员》,《中国大陆研究》,第37卷第8期。
    2如前述黄宗智、卢晖临以及陈耀煌对鄂豫皖苏区革命前的社会生活的描述,参见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2002年,第27—54页。
    3参见L.毕仰高:《抗日根据地中农民对中共动员政策的反应:一些西方的观点》,《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第642页。
    4 James M. Polachek,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Kiangsi Soviet (1928-193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2, No.4 (1983), pp.825.
    3 Chen Yung-fa, Making Revolution: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1937-1945(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6), p.8另可参见Stephen Averill, "More States of the Field Part Two:The Communist-led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Republic China, Vol. ⅩⅧ, Issue 1(1992), p.241.
    1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著,汪小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18页;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79—181页。有关于国内外的政治动员述评,可参见徐彬:《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1一1966》》,新华出版社,2007年。
    Chen Yung-fa, Making Revolution: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1937-1945(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6).
    3从这一角度论述中共革命动员的学者还有很多,包括日本学者片冈铁哉,美国学者K·J.卡特福特、D·M·鲍尔森、列文尼等。片冈铁哉的论著参见Kataoka, Tetsuya, Resistance and Revolution in China:The Communists and the Second United Front(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Press,1974);而美国学者的著作参见L.毕仰高:《抗日根据地中农民对中共动员政策的反应:一些西方的观点》,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档案出版社,1993年,第642—650页。
    4 Fernando Galbiati, Peng Pai and the Hai-Lu-Feng Soviet(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p.18-19.
    5 Stephen C. Averill, "Local Elites and Communists Revolution in the Jiangxi Hill County", in Joseph W. Esherick and Backus Rankins(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pp.282-304。此文已有中文翻译本,即韦思谛著,王迪译:《江西山区的地方精英与共产主义革命》,《时间·记忆·叙述》,第85一113页。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第二章第三节:《狂风暴雨:农民运动》,第182—213页;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2002年,第81—114 页:刘昶:《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2-71页;丁留宝:《乡村革命的播火者——以安徽农村党组织建设为例(1923-1931)》,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陈耀煌虽然没有直接以江西苏区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当时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共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根据地,其共性大于个性,所以,对于陈耀煌著作的综述能够加深我们对江西苏区史研究的认识。
    2 Stephen C. Averill, "Party, Society, and Local Elite in the Jiangxi Communist Move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3(1987), pp.279-303.
    3韦氏认为这一战略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传播与扩展。传播即是由城市逐渐向城市周围,包括县城和市(集)镇发展;扩展即是从县城深入到村级农村腹地。参见Stephen C. Averill, "The Transition from Urban to Rural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China Journal, No.48(2002,),pp.87-121。蒂利对城市与乡镇在革命中的角色扮演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城市通常带给革命一些必需的“资源”,如共产党组织、知识分子领导人材和革命思想意识等,早期发动革命,大都利用学生和城市知识分子作为“播种工具”,城市外围村镇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在城市接受革命洗礼的,他们是城市中共组织和农村革命的桥梁,也是他们把革命的种子带到城市外围的农村去的。转引自吴应銧:《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农民革命提出的一些问题》,《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父纪念馆,2005年,第217页。
    4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1924-1934)》,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9-112页。
    1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第455-456页。
    2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 Odoric Y. K. Wou, Mobilizing the masses:Building Revolution in Henan(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邹谠:《中国革命的阐释:宏观历史与微观机制》,《中国革命再阐释》,第1]7-150页。
    4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1924—1934)》,第185页。
    5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黄金麟:《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第177-180页。
    2黄琨:《从暴动到乡村割据: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927—192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17—222页。
    Leo A. Orlean, Washington, Professional Manpower and Educ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D.C: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61; Michael Lindsay, Notes on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50对于研究苏区时期的教育问题的学者,席保德是研究延安时期教育的权威,可参见Peter Seybolt, Education in Yenan(Carnbi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4 Patricia Griffin, "Prison Management in the Kiangsi and Yenan Periods", The China Quarterly, No.58 (Apr.-Jun.,1974), pp.310-331; Chi-hsi Hu, "The Sexual Revolution in the Kiangsi Soviet", The China Quarterly, No.59 (Jul.-Sep.,1974), pp.477-490.
    1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89-90页。
    2参见田居俭为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所写的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5页。
    3黄道炫:《逃跑与回流:苏区群众对中共施政方针的回应》,《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4黄道炫:《苏区时期的“赤白对立”——阶级革命中的非阶级现象》,《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1如关于社会交换理论、博弈论、道义经济理论等,可参见特纳著、吴曲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4页;邹谠:《中国革命的阐释:宏观历史与微观机制》,《中国革命再阐释》,第139页。
    2关于民国初年劣绅化问题的论述,可参见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第128—139页;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0—182页;王奇生:《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49—590页。另外,早期深入乡村的学生或中共基层干部一般出自地方的豪门望族,他们可以利用其社会关系网络来发展自身势力。但正如波拉切克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所质疑的,那些在地方上没有太高地位即没有名门望族的村庄是如何被动员起来的呢?基层干部能给他们什么呢?参见James M. Polachek,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Kiangsi Soviet (1928-1934)", pp.819.
    3如作者用革命的“应然”和“实然”来解释整个苏区社会是否真的具有普适性?作者的论证是建构在中共与民众间的二元互动的假设上,但苏区并非铁板一块,国民党、地主甚至农民等的多元化存在才是历史的真实形态,特别是在苏区中的边缘地带或赤白交界处,情况更加复杂,中共与农民之外的势力和关系网络的角色也更为重要。
    4如杨奎松所评价的,史料丰富是陈永发这本博士论文的特色之一。参见杨奎松:《评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近代中国研究通讯》第27期,第175页。笔者在此认为陈着史料不足只是从被他忽略的面向而言,并非针对全书。
    5我们通过周锡瑞对于陕甘边区的研究就会发现,正是由于省委组织遭到破坏,才使陕甘地区的革命运动免于“盲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错误,从而使刘志丹等能成功地建立陕甘宁苏区政权。参见‘'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from the bottom up:Shaan-Gan-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1989(12).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编写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湘赣革命根据地有《湘赣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两种版本;赣东北有《赣东北苏区革命斗争史资料》,中央苏区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下册,另外各根据地的党史资料丛书共有数百种。
    2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二十五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2年。
    1 周锡瑞:《从农村调查看陕北早期革命史》,《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第537页。
    2 这一思考系由冯筱才教授点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3 参见高华:《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86页。
    4 30年代的苏区社会和50年代的政治运动,时间跨度比较大,不同语境下的描述,呈现的面相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对50年代档案、史料进行利用时有一个甄别辨析的过程。
    5 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7页。
    1如黄宗智、裴宜理、Jeffrey Wasserstrom以及马克·赛尔登等,参见Joseph W. Esherick, "Ten Theses 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Modern China, Vol.21, No.1 (Symposium:Rethink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Paradigmatic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Ⅳ,1995), pp.48.
    2大陆学者表述与苏区史研究相对的研究领域为民国史,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因为民国史是一个较大的宽泛概念,笔者宁愿采取“白区史”一词,以示区隔。
    3其中较为出色的学者是林振华、巴坎和塔西塔诺。参见:Wei, William, 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 the Nationalists in Jiangxi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Michigan: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1985); Barkan Lenore, Nationalists, Communists, and Rural Leaders:Political Dynamics in a Chinese County,1927-1937(Michigan: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83); Frank Joseph Taristano, The Collapse of the Kiangsi Soviet and the Fifth Encirclement Campaign, (New York:St. John's Univ.1979).
    4台湾方面,可参见陈廷祯:《江西剿共时期蒋介石战略构想与战略作为之研究(1930—1936)》,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4年。大陆方面,可参见黄道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探析——不以中共军事政策为主线》,《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5期:《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考察——以广昌战役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相关硕士论文有:肖如平:《民国时期保学在江西推行的历史考察》,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张宏卿:《民国江西农业院研究》,江西师 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何友良:《关于会通民国史深化苏区史研究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05-114页。
    2王奇生和杨奎松的研究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两位学者虽然并未以苏区为中心,然而都力求将国共两党放在同一历史场域中考察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这对于我们打通苏区史和白区史提供了研究思路的突破。当然,近年来将苏区史和白区史综合考察亦有所突破,如万振凡从“革命”与“改良”的视角分析1927-1937年间的江西乡村社会变迁,这对于本文研究亦具有借鉴意义。参见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万振凡:《革命、改良与“弹性结构”——1927-1937年江西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3目前关于江西后苏区时代的研究有美国学者班国瑞和韦思谛等,而在大陆游海华是研究较好的学者,参见Gregor Benton, Mountain Fires: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 1934-193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Stephen C. Averill, "The New Life in Action: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South Jiangxi,1934-37", The China Quarterly, No.88 (1981), pp.594-628;游海华:《重构与整合——1934—1937年赣南闽西社会重建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
    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金观涛:《观念起源的猜想与证明——兼评<“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2期,台北,2003年12月,第125-140页。
    2吕芳上:《从改革与革命到告别革命: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省思》,孙康宜、吕芳上编:《变:新局面的创革》,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丛刊第10号,2001年;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68页。
    3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第97页。
    4《王民政厅长对县长考试及格人员训词,要拿定去各县革命的主意,不要存做官的思想》,《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6月5日;《对县长考试及格人员讲话》,1930年6月4日,《江西民政公报》,1930年第29期。
    5可参见黄金麟:《革命与反革命:清党再思考》,《新史学》,第11卷第1期,台北,2000年。
    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7页。
    2建国后,出版了大量的革命史著作,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革命史讲义》第一编,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义》,新华书店1950年以及前文中提及何干之著作。亦可参见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中杨奎松撰写的“中共党史”类目,第582-589页。
    3陈耀煌:《从中央到地方:三十年来西方中共农村革命史研究述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台北:2010.3),第144-145页。
    4正如Tony Saich在1994年曾言,“共产革命也是一场地方革命”。参见Tony Saich, "Introduction: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Anti-Japanese War Base Areas", The China Quarterly 140(December 1994), p.1006。
    5所谓“史料前预设”是指论者在讨论某一历史问题时,不是从史料入手,而是从某一特定理论框架或者意识形态入手,预先确定一些假设,然后去从史料中寻找“证据”证实。参见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9页。
    6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第8-9页。
    7可参见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 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另外,还有两篇硕士论文,即李清:《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王赟:《“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研究》,西南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9年。
    1参见《中共赣西南特委给红四军前委的信——关于夺取吉安与攻取赣河流域等问题》,1930年5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156页;而国民党报刊对于赣西的定义共有22个县,即清江、安福、遂川、吉安、永丰、永新、宁冈、万安、吉水、莲花、新淦、新喻、泰和、萍乡、上高、万载、峡江、宜丰、高安、宜春、分宜。参见《赣西绥靖大会三日开幕,到赣西二十二县代表七十余人,主席金师长报告开会重要宗旨,各县提案四十件,推员分组审查》,《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7月8日。其中永新、宁冈、莲花、萍乡等县隶属于中共的湘赣革命根据地,宜另作研究,而其余18县中,中共革命最集中于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万安和遂川等县展开,故而最具代表性。
    2关于东固根据地的范围,学术界,尤其是中共党史学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一般来说,有三种说法:一是吉安县东固区管辖的地区;二是以东固为中心的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边境的红色割据地区:三是赣西特委领导下的整个赣西割据区域,具体来说,除包括第二种说法的狭义范围的东固根据地外,还包括延福革命根据地、桥头革命根据地、藤田革命根据地以及万安、安福的割据区域。按照打通苏区史和白区史的原则,笔者相对更认同第三种观点。参见夏宏根:《必须确立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东固革命根据地史学术讨论会综述》,《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第144-146页;肖晓松:《浅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第408-410页;王健英:《“李文林式”的割据与建军特点考析》,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第433页。
    1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115-214页。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8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
    Ristaino, Marcia R., China's Art of Revolution:The Mobilization of Discontent,1927 and 1928 (North Carolina:Duke University,1987).
    Ristaino, Marcia R., China's Art of Revolution:The Mobilization of Discontent,1927 and 1928, p218-221.
    5我们或许可以从陈德军对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中看出,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的政策在地方上的实施往往会发生偏离。参见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1924-1934)》,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15-77页。
    6陈耀煌:《从中央到地方:三十年来西方中共农村革命史研究述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2010),第143-180页;王才友:《50年来的江西苏区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第134-149页。
    7韦氏认为这一战略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传播与扩展。传播即是由城市逐渐向城市周围,包括县城和市(集)镇发展;扩展即是从县城深入到村级农村腹地。参见Stephen C. Averill, "Local Elites and Communists Revolution in the Jiangxi Hill County", in Joseph W. Esherick and Backus Rankins(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pp.282-304。此文已有中文翻译本,即韦思谛著,王迪译:《江西山区的地方精英与共产主义革命》,《时间·记忆·叙 述》,第85—113页;Stephen C. Averill, "The Transition from Urban to Rural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China Journal, No.48 (2002), pp.87-121。另可参见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第二章第三节:《狂风暴雨:农民运动》,第182—213页;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2002年,第81—114页;陈耀煌:《中国农村地区共产革命运动中的地方精英——返乡知识分子党员角色的再探讨》,收入陈慈玉:《地方精英与台湾农民运动》,中研院台史所,2007年,第231-258页。丛小平:《通向乡村革命的桥梁——三十年代地方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转型》,《二十一世纪》(香港),2006年第8期;Xiaoping Cong, Teachers'School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State, 1897-1937(Vancouver & Toronto:UBC Press,2007), p.159-201.
    1 Philip C. Huang, Lynda Schaefer. Bell, Kathy Lemons Walker,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1927-1934(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张永:《红军与中央苏区创建初期土匪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66-83页。
    2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
    3裴毅然:《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高华:《身分与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香港亚太研究所,2004年,第6-7页。
    4许春华:《湘赣边界的洗党运动》,井冈山、湘赣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史资料专题选编》第1辑(内部资料),1984年,第107-114页。
    1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第419-436页。
    2周春崖、李松风等:《马列主义者在吉安的传播》,《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第230页;袁诚贤、郭慎东等:《大革命时期吉安党团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第241页。
    3据时任省立第七师范校长李松风(国民党左派)回忆,由于七师的学生相对阳明中学来说,相对贫苦,又多出自农村;且学师范学校出身的学生,多找不到工作,因此这些学生多对社会不满,故而阅读马列主义书籍成为师范学生中的一股风气,“如果有谁不过问马列主义刊物,好像周围的人都会鄙视(他)”。参见周春崖、李松风等:《马列主义者在吉安的传播》,第234页。
    4即使是后来成为AB团重要首领的贺其燊(永新县人)和王礼锡(安福县人),亦曾是第七师范学生中宣传马列主义的重要首领,后因率领学生闹学潮被迫转学至抚州省立第三师范。参见刘受初、李光前、沈庆鸿:《第七师范——大革命时期吉安革命的摇篮》,《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第305页;周春崖、李松风等:《马列主义者在吉安的传播》,《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第232-233页。
    5当时还产生了许多研究马列主义的学会团体,如在吉安求学的永丰人宋大勋(后任吉安特支书记)、袁振亚、钟兆祥、黄欧东等就曾成立恩江学会;曾天宇、张世熙、严安华等在万安组织了“万安青年学会”,刘兴汉还在万安上宏自强小学中创办了“前进社”和“学生会”。参见中共永丰县委党史办编:《永丰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1995年),第15-22页;《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送审稿),2010年,第7页。
    61925年7-8月间,畯、龚荣同志在水南荷山村龚家祠创办了泷江改进小学;郭梅在白沙担任吉水县第六小学校长;罗光华也在吉水县城担任吉水县高等小学校长;1926年上半年,陈政策同志又在八都银村小学任教务主任。参见《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内部资料,1959 年印行),第13-14页。
    1《永丰人民革命史》,第21页。但我们不应高估这些青年学生此时的革命宣传能对地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正如吴振鹏(1927-1928年间任江西省团委书记)所说,截至北伐之前,中共的党组织不过是一个研究式的团体,“纯以感情结合,多系知识分子”,当时只是“做了点学生运动,未到群众中去”,用吴氏的话说,“此时不是斗争的组织”。参见《吴振鹏:江西党组织的发展与现状》,1928年1月7日,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内部资料,1987年),第158页。
    2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二册(1926-193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1-15页。
    3《报告第一号》,五部档:《江西省农民部上中央农民部报告》,1927年4月17日,台北“党史馆”,档号10908。
    4具体要求各党部党员注意:a.分析自耕农、佃农、作农所受经济政治压迫之差异;b.指示农民痛苦之原因,及解决痛苦之方法,乘机提出本党主张与口号;c.应使农民知道天主堂福音堂上帝国主义者迷惑农民之工具;d.各同志态度须和蔼可亲,言语须浅近入俗,衣装须简朴无华。参见《农民运动决议案》,五部档:《江西省农民部上中央农民部报告》,1927年4月17日,台北“党史馆”,档号10908。
    5五部档:《江西省党部农民部六月份工作报告》,1926年,台北“党史馆”档案,档号10915。
    6五部档:《中央农民部委任曾天宇为本部特派员》,1926年4月26日,台北“党史馆”档案,档号2438。中央农民部于5月6日命令中央秘书处函知江西省党部。参见:五部档:《中央农民部致中央秘书处函》,1926年5月6日,台北“党史馆”档案,档号2439。
    7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二册(1926-1930),第76页。
    1《方维夏上中执会电》,1926年10月16日,台北“党史馆”档案,档号16266。
    2如永丰县钟兆祥、张国俊、张仕杰等回到自己家乡成立区党部,1927年初,中共先后控制了富溪、龙冈、良村、潭头、石马、沙溪、藤田等地的区党部。参见《永丰人民革命史》,第31-32页。
    3《袁诚贤同志的革命回忆录》,《吉水县革命斗争史资料专辑》第一辑(内部资料,1960年),第31页。
    4《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10页;《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6页。
    5《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10-12页;《永丰人民革命史》,第36-40页。
    1 《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6-17页;《永丰人民革命史》,第45-46页。
    2《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6页;《永丰人民革命史》,第36页。
    3根据中央党部的“有土皆豪无绅不劣”的指令,江西各县在1927年3、4月间纷纷成立人民审判委员会,专以审判“土豪劣绅”和“反革命分子”,例如吉水县于4月成立了人民审判委员会,该委员会设立一方面是因应中央党部的命令,另一方面是中共吉水县支部为了打击该县保安队队长陈守初。事情的原委大致如下:由于陈守初具有一支武装,吉水县长陈策想收为己用,故任命陈守初为保安队队长,然而,由于中共的农运越来越冲击他在水南的权益,故而他捣毁了国民党水南区党部,并逮捕主事的青年学生。陈策觉得陈守初越来越棘手,故在人民审判委员会成立以后,即以“沟通土匪,荼毒地方,继而私藏军械,图谋不轨,终而串通敌军,危害国民政府”、“摧残党务也,逮捕青年学生也,包揽诉讼也,鱼肉人民”等十数条罪状将其枪决,并将陈氏的武装收编为吉水农民自卫队,由陈策任大队长。参见汉口档:《吉水县第一区党部等致中央党部电》,1927年3月10日,档号10260;《吉水县人民审判委员会呈国民政府文》,1927年4月,档号1515.1;《中执会致国民政府司法部函稿》,1927年4月4日,档号1049。
    4《中央通告第五号——农运策略》,1927年6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45页。
    5吉水白沙就因为区党部烧菩萨和烧烟枪而惹祸上身,1927年4月间,当地“豪绅”罗广森号召当地民众将白沙区党部捣毁,党部常委戴俊和自卫队员甘根生即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当场被民众杀死。参见《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9页。
    6关于农运过火的描述,我们亦可参见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96-210页。
    7据赖经邦的弟弟赖泽高回忆,上到六渡、罗坑,西到三彩、大源坑,东到敖上南龙、灵峰都有王家的土地和山林,邻近的东固地区的民众大部分都是王家的租户。
    1赖泽高:《我的哥哥赖经邦》,《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1页。
    2罗友林:《万安暴动与四打县城》,《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140页。
    3如刘儒揖的儿子刘芦隐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孙振亚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
    4戴向青、罗惠兰:《AB团与富田事变始末》,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5《永丰人民革命史》,第40-48页。吉水等县也纷纷遇到同样问题,可参见《袁诚贤同志的革命回忆录》,《吉水县革命斗争史资料专辑》第一辑,第33页。
    6所谓“地方实力派”是指享有威望或掌握武装的底层精英,他们没有县城士绅这么高的地位,然而却能控制某一块地区,尤其是其原籍所在地的话语权,具体包括基层的行政人员、具有功名的前清秀才、举人以及地方帮会的首领等。
    1据第二区农协报告,陇洲村民“初用绳索车绞至舌头吐出数寸,迨至气息奄奄之际,又以极刑惨酷,未能完全施用不足以快其心,复令松解,再用前清酷吏办理逆案之极刑,用刀先割耳鼻,次剜两眼,次又将两腿股肉全行割脱,然又不欲令其气绝也,又用木棍近头痛击”,其私刑之惨酷,令人毛骨悚然。参见《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致中执会呈文》,1927年7月29日,台北“党史馆”,档号:12010.2。
    2谷村是吉水最大的村庄,并有较强的自卫武装。参见汪泰荣:《江西谷村》,《寻根》2004年第2期,第85页。
    3《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致中执会呈文》,1927年7月29日,台北“党史馆”,档号:12010.2。
    4万安剡溪(大村庄)的乡绅匡庐将煽动农民运动的八斗支部书记肖春关入私牢,高坪脑的大地主更是亲赴赣州请靖卫团总张俊宰派一连兵包围该村农会,将农会组织委员刘震捉杀,并捕去刘懋润、刘懋熊、刘长石等农会会员。参见《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18页。
    1《全国农协最近之训令》,1927年6月13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152页。
    2《中共、团江西省委合字通告(第三号)——恢复发展各级农协,领导实行土地革命》,1927年12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05页。
    3《甚么是机会主义与怎样铲除机会主义》,1927年12月19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27-128页。
    4《甚么是机会主义与怎样铲除机会主义》,1927年12月19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25页。
    5《吴振鹏:江西党组织的发展与现状》,1928年1月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58页。
    1赣西此一时期的农民运动只有万安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张世熙报告,万安县党部曾在1926年11月曾做过一次减息运动,由20%至30%减为12%至15%。参见《张世熙在“六大”讨论政治报告的大会发言》,1928年6月25日,《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54-55页。
    2这与中央农民部规定的先调查后组织农协的手续完全不合,参见五部档:《江西农民运动概况》,1927年6月30日,台北“党史馆”,档号12381;《中共、团江西省委合字通告(第三号)——恢复发展各级农协,领导实行土地革命》,1927年12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05页;《中央通告第五号——农运策略》,1927年6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147页。
    3《中央通告第五号——农运策略》,1927年6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147页。
    4五部档:《江西农民运动概况》,1927年6月30日,台北“党史馆”,档号12381。
    5根据郑超麟的回忆分析,这种“政治投机”现象很可能与北伐前后整个中共党内革命观的变化有关。北伐以前,中共中央反对北伐,所以“党把主要力量,把优秀的干部,配备在下层群众运动上或党内工作上,次一等的人才去做政府的和军队的工作,这是为了准备以群众力量实行起来的我们自己的革命”;然而,北伐的胜利促使上海中央的革命观发生巨大改变,“割据一个地域,组织政府,编练军队,然后出发征伐,以夺取全国政权”成为主要的革命方式。“从此,党就把最好的干部派去做政府的和军队的工作,而留下次等的人作群众运动”。参见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282-283页。
    6不过当时中共中央点名的是九江县长帅鼓农、永修县长王环心、奉新县长涂振农。参见《中央局给江西地方信——江西政府组织问题与国民党工作等》,192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68页。
    1《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1985年),第6页。
    2《中央局报告(十、十一月份)》,1926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第508-509页;《甚么是机会主义与怎样铲除机会主义》,1927年12月19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27-128页。
    3五部档:《江西农民运动概况》,1927年6月30日,台北“党史馆”,档号12381;李挺:《回忆第七纵队与崇贤暴动》,《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60-261页。
    4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第169页。
    5吴富善:《吴富善回忆录》,蓝田出版社,1995年,第32-37页。
    6《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1985年),第7页;《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9页。
    7《永丰人民革命史》,第55-57页。
    1田竞秀:《消灭水南自卫队》,《江西党史资料·第十辑(东固革命根据地专辑)》(内部资料,1989年),第148页。
    2《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9页。
    3例如陈奇涵在南昌暴动失败后回到兴国坝南老家,“陈奇涵回家悔过自新”、“陈奇涵在坝南家中修房造屋、拾砖弄瓦”的消息在乡里流传,乡里的“土豪劣绅”亦没有对陈奇涵进行深究;东固农运领导人赖经邦及九区农协的负责人在“分共”前与王初曦交恶,“分共”后王初曦即欲捉拿赖等人,但由于本村宗族或亲近宗族的保护而得以幸免。参见《陈奇涵传》,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1-62页;沈庆鸿:《东固高山青松挺——赖经邦传略》,《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第348页。
    4以兴国县为例,大部分知识分子党员都得以保存,其中谢云龙、洪雨龙等在大龙万寿宫办起了龙文小学;温致和、曾树骏、阙祖芳、雷贵鹏(即李挺)、曾大鸿、曾作梁等先后在齐分、白石、珠岭、大源、罗家地、六门一带,办起了罗家地醒民小学、白石万寿宫小学及两个私塾;谢式初、曾燕堂、钟爱群、罗焕南、徐丽源等分别在崇贤圩、坳上坪办起了小学。参见李挺:《回忆第七纵队与崇贤暴动》,《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260-261页。
    5永丰县陈兆鲲闻听“清党”,遂化装成短工来到与永丰交界的乐安县万崇圩池头村,由于没有熟人而被该村当成“坏蛋”、“暗探”而被盘问和吊打;刘泽民外逃,使得其父被刘儒揖吊打致死。参见周谷生、陆云龙、王勤:《吉安英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112页;《永丰人民革命史》,第57页。
    6《共产分子周家煌危害吉水党部之罪恶史》,《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25日。
    7猿鹤:《安福赤焰劫灰录》,《大同》,第189期(1931年),第2页。
    1这一情形似乎在江西各地比较普遍。参见《中共江西省委关于目前政治情况及各地工作情形给中央的报告》,1928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343页。
    2据张世熙介绍,万安“半自耕农均占百分之四十五,自耕农约百分之三十,佃农约百分之十三,雇农约百分之七。”参见《张世熙:万安工农斗争及1927年10月至1928年3月大暴动经过情形》,1928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67-268页。
    3万安农军甚至在1927年7月还曾帮助遂川中共组织攻打遂川县城。参见《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19页;陈正人:《从投身革命到前委和万安县委联席会议》,《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91页。
    4万安县委的负责人张世熙、刘光万、刘兴汉等人此时先后退出国民党县党部,转移到了农村。但乡村中除将减租减息的法令取消、浮财收回等,很少造成人员的伤亡。参见《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22页。
    5《曾山回忆和论述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55页。
    6周谷生、陆云龙、王勤:《吉安英烈》,第564页。
    7《永丰人民革命史》,第56页;《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第19页。
    8周谷生、陆云龙、王勤:《吉安英烈》,第563-564页。
    1中共吉安地委党史办等编:《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内部资料,1993年),第9页。
    2《红刃:三个时代的江西省委》,1929年3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62-64页。
    3《中央通告第七号——关于党的组织-创造无产阶级的党和其主要路线》,1928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639-640页。
    4国共分家后一段时间内,由于政治氛围的“反赤”化,此时的党员都认为,自己是CP,不适合到群众中去,“一去就有危险”。参见《江西工作近况——综合性报告》,1928年7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58页。
    5即便是当时的江西省委,也是在等待南昌暴动失败后南下的叶贺军队重新北伐的消息。参见《红刃:三个时代的江西省委》,1929年3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60-61页。
    6如永丰县的中共党员袁振亚就此来到东固地区与赖经邦等人接头,钟兆祥则到吉安打探消息,而薛佐唐则远走上海寻找中共中央。参见《永丰人民革命史》,第57页。
    7中共万安县委党史办公室:《万安暴动综述》,《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第6页。曾天宇的兄长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候补执委和监委,1927年9月间江西省党部虽己改组,但曾振五仍任江西省党部委员。参见耿艳鹏:《他是共产党人的朋友——国民党元老曾振五传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万安县委员会编:《万安文史资料》第12辑(内部资料,1996),第41-45页。
    1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第224-228页。
    2张国焘:《我的回忆》(下),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3-48页。
    3中共中央要求江西省委:1.马上夺取乡县政权;2.实行中央土地革命政纲;3.尽量杀戮土豪劣绅与反革命派:4.积极参加革命军队反革命派的军事战争。参见《中共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222页。
    4何干之:《中国现代革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27页。
    5翟志成:《中共与党内知识分子关系之四变,1921-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年6月),第208-212页。
    6《希塔罗夫给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7年8月26日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1《工农红军参谋部第四局关于南昌起义会议速记记录》,1927年9月14日于莫斯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2张国焘认为,大多数人主张暴动“无出路之心理”者居多,他们对于暴动发动该如何进行毫无概念,甚至他认为章伯钧等人发动暴动纯粹是抱着“借军队掩护出海逃生之心理”。参见《张国焘报告》,1927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359页;张国焘:《我的回忆》(下),第51页。
    3《佩佩尔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7年11月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147-148页。
    4《佩佩尔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7年11月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148页。
    5《张世熙在“六大”讨论政治报告的大会发言》,1928年6月25日,《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55-56页。
    1暴动的前敌委员会此举直接导致了江西省委以及九江、吉安各地党组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清党”,城市机关损失惨重,这一点不仅后来的代理省委书记冯任表示极度不满,且我们也可以从方志敏在吉安“八六”事变后也表达了类似的不满。参见方志敏:《吉安一带的减租运动》,《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第202页;《红刃:三个时代的江西省委》,1929年3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60-61页。
    2参见郑建生:《国民革命中的农民运动——以武汉政权为中心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年。
    3暴动计划指出,湘粤两省是“建立新的革命政权的可能的前途”,且要求“于不久时期内在湘南计划一湘南政府,建设革命政权,及一切革命团体,在广东革命委员会指挥之下”,广东被要求以夺取县政权,并“用以引导革命政权夺权全省”,而江西更多的是被当作为针对南昌暴动失败后国民党武装镇压的应对措施而已。参见《中共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220-222页。
    4转引自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0页。
    5《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国际的报告》,192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719-721页。
    6《阿尔布列赫特给皮亚特尼茨基的信》,1928年2月于莫斯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363页。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二卷(中),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1295页。
    2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西地方史》第一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4页。
    3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西地方史》第一卷,第154页:《中共江西省委秋收暴动计划》,1927年9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9-24页;《江西全省秋暴煽动大纲》,1927年9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5-34页。
    4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第25-29、64-73、95-100页。
    5《中共江西省委给长江局的报告——关于民众斗争情形与党的近况》,1927年11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56-61页。
    6《中共江西省委致中央信——目前军阀混战下江西工作的情形与最近的策略》,1927年11月30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73页。
    1《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近周政治报告》,1927年12月2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34-139页。
    2《中央致江西省委信——关于全省总暴动与地方割据等问题》,不晚于192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112-122页。
    3中共中央还特别为“湘鄂赣三省的中心区域问题”专门致信江西省委,“在三省暴动这个区域与广东暴动相联系这点上应以湖南为三省暴动布置的中心”,“目前暴动发展的路线已是由广东及赣西南而发展到湘南及萍醴萍乡,这一个局面的连锁,也以湖南为适宜的中心局面”,中共中央还特别向鄂赣两省解释,“中央决定以湖南为中心并不是看轻鄂赣的工作,也不是以湖南为中心就是湖北江西不能先湖南而动,在布置上三省有同样的重要,要同样的加紧工作。”《中央致湘鄂赣三省委信》,1928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159页。
    4据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统计,1927年8月至1928年8月,江西共爆发了21次暴动,而与赣西特委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暴动就有11起。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
    1陈立明:《曾天宇》,《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第173页。
    2如东乡兰田地区有肖汝昌、肖玉成等人的领导,南乡良口地区有朱曦东等人的领导,西乡罗塘地区有曾天宇、刘光万等人,而北乡则有张世熙、刘藜等人的领导。参见中共万安县委党史办公室:《万安暴动综述》,《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第3-4页。
    3中共万安县委党史办公室:《万安暴动综述》,《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第7-8页。
    4万安暴动的具体过程,可参见中共万安县委党史办公室:《万安暴动综述》,《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第9-14页;《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26-36页。
    1《中央通告第九号——目前农民运动总策略》,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188页。
    2《中共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220页。
    3《中共江西省委秋收暴动计划》,1927年9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 21页。
    4 黄伟英:《晚清赣南盗匪问题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9-79页。
    5 1928年2月,东固农军与永吉游击队合编,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由吴江(后为段月泉)任纵队长,赖经邦(后为詹天龙)任党代表,曾炳春任秘书长。
    1 中共吉安地委党史办等编:《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内部资料,1993年),第8-9页。
    2 赖泽高:《我的哥哥赖经邦》,《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251-252页:卓雄:《从江西独立第二、四团到红六军》,《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79-180页。
    3 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第117-120页。
    4 1928年1月28日,在国民党军队杨如轩八十一团的“围剿”下,万安暴动失败,万安农军就此解散,一部分随游必安上了井冈山,而更多地跟随肖子龙、肖玉成转移到了兴国、东固一带,与东固农军会合。赣西特委随即也转移到了东固一带。
    1 1928年1月,赣西和赣南两特委合并,成立赣西南特委,然2月,赣西南特委在赣州遭破坏,故吉安、吉水、永丰等县暴动事宜由吉安县委负责。参见危仁晸、刘勉玉、刘受初:《江西现代革命史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2 李挺:《回忆第七纵队与崇贤暴动》,《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262-263页。
    3 1928年3月第七纵队因于都党组织邀请,派出詹天龙、梁仁杰带领队伍前往于都桥头支援农民暴动。失败后,暴动领导人萧韶、丘倜、肖大鹏率部退到东固,肖大鹏参加了七纵队,担任区队长。
    1曾广元、叶宗元、谢方寸、曾祯淀:《永丰芹溪革命》,《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275-276页;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第12-13页。
    2肖培洪:《东固接头闹革命》,《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278-279页。
    3《米特凯维奇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8年1月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七卷,第279页。
    4《米特凯维奇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不早于1927年12月5日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七卷,第164-166页。张国焘的回忆也提及了这一点,参见张国焘:《我的回忆》(下),第52-53页。
    1《米特凯维奇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8年1月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七卷,第289-290页。
    2《中央致朱德、毛泽东并前委信》,1928年6月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247-248页;《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315-318页。
    3《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317页。
    4转引自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1页。
    1《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28年4月1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15页。
    2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第168页。
    3《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目前政治形势与朱毛红军发展情况》,1928年4月2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28页。
    4刘泽民:《焚枫市记——七古附》,1928年12月,转引自胡玉春:《(焚枫市记>的发现与考校——一份记载红七纵队斗争历史的珍贵历史文献》,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719-727页(以下转引信息略)。
    1刘泽民:《焚枫市记——七古附》,1928年12月。
    2如省委在11月30日的通告中指出,“江西的工农群众,已经自己起来,正在作推翻豪绅资产阶级新军阀政权之斗争,可惜我党完全未能领导。而且最可痛心的普遍的恶劣现象是:党的机关落在党员群众背后,而党员群众又落在工农群众的背后,所以江西的党,简直是群 众尾巴的尾巴!”并提出要对一切机会主义分子进行“清洗”。参见《中共江西省委通告(第十号)——目前的形势与江西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形》,1927年11月30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81页。
    1如省委批评吉安县委,“对于暴动工作,可以说是一点具体计划没有。因为几个负责同志,根本忽视工农群众的力量,总以为吉安的农民贪生怕死,不如别处的勇敢”。参见《中共江西省委致赣西特委信——对政变后吉安、万安县委工作的批评和指示》,1927年12月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09页。
    2《中共江西省委致中央信——申请省委扩大会经费和三、四两月津贴》,1928年3月1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93页。
    3《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28年4月1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26-227页。
    4《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目前政治形势与朱毛红军发展情况》,1928年4月2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28页。
    51928年12月,省委派人到上海请求拨款,然而周恩来却迟迟不予以回应,这使得省委代表非常愤怒,表示“中央如不要这块地盘,则请取消其组织好了,何必要那块招牌呢”?参见《中共江西省委致中央信——对中央忽视江西工作的意见》,1928年12月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314页。
    6《赣西南工作综合报告》,1931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268页。
    7《佩佩尔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7年11月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145页。
    1《中共江西省委致赣西特委信——对政变后吉安、万安县委工作的批评和指示》,1927年12月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10-111页。
    2《中共江西省委信江特委的指示信——军阀混战形势与信江苏维埃区的任务》,1927年11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65-66页。
    3弗里德曼认为,与以直线进化论理解“革命”的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对千百万农民而言,他们并不认为眼前的不好的境遇是古老的社会结构不可避免的产物,相反他们认为它是这种社会崩溃的结果,因此,农民想从革命中得到的并不是更多的而是更少的动乱。参见Edward Friedman, Backward Toward Revolution:The Chinese Revolu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p.120-121.
    1《吉水县人民审判委员会呈国民政府文》,1927年4月,档号1515.1。
    1郑建生:《国民革命中的农民运动——以武汉政权为中心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年,第76-160页。
    2《中共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222页。
    3《赤匪祸赣实况》,《革命文献》第25辑,第118页。
    4《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26-32页。
    1《吉安代表与邓英对质》,《国闻周报》1931年第8卷第17期,第6页。
    2《万安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第33页。
    3《兴国县志》(内部发行,1988年),第86页。
    4胡嘉诏(1887-1962),字检汝,兴国县枫边人。清末秀才,后留学日本,获京都帝国大学士本科学士学位。归国后,致力交通建设事业,初任四川铁路工程师,1925年江西省道局成立,下设工务、总务两科,出任工务科长。北伐军兴以后回乡赋闲,1928年,任江西公路处处长,1943年任江西省建设厅长。
    5据当地人传闻,段月泉与胡嘉诏之间有一段颇深的仇恨,段、胡二人都看上了当地的美女吴伴月,段在与赖经邦等人合作之前为兴永吉一带的“三点会”首领,胡为枫边大族。因胡嘉诏欲娶吴伴月为妾,段月泉抢亲被擒,段逃脱后便怒投东固农军。参见胡玉春:《(焚枫市记)的发现与考校——一份记载红七纵队斗争历史的珍贵历史文献》,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第715-716页。
    1 杨家赞:《枫边战斗》,《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6页。
    2 刘泽民:《焚枫市记——七古附》,1928年12月。
    1《江西全省秋暴煽动大纲》,1927年9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32-33页。
    2肖培洪:《东固接头闹革命》,《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278-279页。
    3江西省委在1929年5月4日的军事工作报告中提到,独立二团此时的成分分别为:工人15%,农民50%,土匪15%,俘虏降兵15%,其他5%。参见《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军事工作的报告》,]929年5月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929年(一),第134-135页。
    Roy Hofheinz, The Broken Wave:The Chinese Communist Peasant Movement, 1922-1928(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1977).
    1赵敏:《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条件》,《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473页。
    2《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1927年9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312-313页。
    3据希塔罗夫对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称,“清党”后,“到处是一片混乱,头脑里稀里糊涂,这是犯各种各样错误和机会主义倾向的良好土壤。极其不可思议的想法充满着我们下层同志们的头脑,主要是以往政策的残余。”参见《希塔罗夫给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7年8月26日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7-28页。
    4《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会议讨论中国问题速记记录》,1927年10月1日于莫斯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103页。
    5《张世熙在“六大”讨论政治报告的大会发言》,1928年6月25日,《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55页。
    6罗友林:《万安暴动与四打县城》,《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139页。
    1《张世熙在“六大”讨论政治报告的大会发言》,1928年6月25日,《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54页。
    2《兴国善后委员会通电述匪祸》,《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15日。
    3吕芳上:《对训政时期江西县长的一些观察(1926-1940)》,《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一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314页。
    1中共兴国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兴国人民革命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34页。
    1刘泽民:《焚枫市记——七古附》,1928年12月。
    2江毓昌:《江西南赣禀帖》卷上,第4、51页。
    3例如前述王以匡在“分共”以后所组织的阜田靖卫团很多就是聚集在花园、陇洲一带的红枪会成员。阜田靖卫团被打散以后,王以匡又联合花园村的王霭如将残部重组,组织就叫“红枪会”,经常与红二、四团交战,中共曾经想利用作战中被捉来的红枪会会员做策反和宣传工作,待以酒食给以路费,但他们走的时候却说,“你们不能打开南昌,我们是不能归顺你们的”。参见《中共江西省委巡视员张怀万巡视赣西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4月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第86页。
    1据刘泽民记载,“殊可恨永吉白军和龙岗团匪并鼠首之河南兵,足有五六百数,而来奋击我于南龙外荷树坳子,枪支失却廿余,而死伤可想见矣。白军谨毙一二名,中伤士六七名。是为六月廿二日下午事也。吾党又纷纷逃窜于东古四处深山里且为联军力追无容足地,真恨哉恨哉!嗟乎,所有高村、良村、龙岗、潭头与两沙两固,富田、永河,凡属庐吉永兴所县境。往日皆为吾党挫动直有载胥服从之思矣。”参见刘泽民:《焚枫市记——七古附》,1928年12月。
    1当然,中共与国民党从合作到决裂并不只是如此简单的问题,它还牵涉到高层政治的角逐,是共产国际与蒋介石、汪精卫之间互相角力的结果。参见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7-228页。
    2《红刃:三个时代的江西省委》,1929年3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63页。
    3刘泽民:《焚枫市记——七古附》,1928年12月。
    4《阿尔布列赫特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信》,1928年2月29日于莫斯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七卷,第354-355页。
    5《周恩来在中共六大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记录》,1928年6月27日于莫斯科 州纳罗法明斯克地区五一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七卷,第502页。
    1张世熙代表江西省委在六大中发言也认为,万安暴动得到的教训之一就是“暴动要事先有严密的组织与精密的计划,绝不可以玩弄的”。参见《张世熙:万安工农斗争及1927年10月至1928年3月大暴动经过情形》,1928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
    年,第285页。
    2《对国内工作的指示电稿》,1928年7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389页。
    3《中央通告第三十七号——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1928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149-152页。
    4《中央致朱德、毛泽东并前委信》,1928年6月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248-250页。
    1 Hsiao Tso-liang, Power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1930-1934:A Study of Documents,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1; King-yi Hsu,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Economic Extraction:Chinese Communist Agrarian Policies during the Kiangsi Period (New York:Garland Pub.,1980); Ilpyong J. Kim,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ommunism:Kiangsi under the Soviet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2 David S. G. Goodman,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Revolutionary China:The Taihang Base Area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to Japan,1937-1945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0); Odoric Y. K. Wou, Mobilizing the masses:Building Revolution in Henan(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黄金麟:《政权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第166-180。
    Stephen C. Averill, "Local Elites and Communists Revolution in the Jiangxi Hill County", in Joseph W. Esherick and Backus Rankins(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Taipei:SMC Publishing Inc.1990), pp.282-304.
    1 James M. Polachek,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Kiangsi Soviet (1928-193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2, No.4 (1983), pp.822-825;杨奎松:《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考察——兼谈1950年代反“地方主义”的由来》,《中国当代史研究》第1辑,九州岛出版社,2009年,第18-39页。
    2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2002年,第319-415页。
    3 Huang, Philip C., "Intellectuals, Lumpenproletarians, Workers and Peasants in the Communist Movement:the Case of Xingguo County,1927-1934", in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 1927-1934, ed. Huang, Philip C., Bell, Lynda Schaefer., Walker, Kathy Lemons(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89; Stephen C. Averill, "Party, Society, and Local Elite in the Jiangxi Communist Move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3(1987), pp.279-303。最近何友良的研究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参见何友良:《农村革命展开中的地方革命领导群体》,《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100-117页。
    4参见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第22页。
    5参见《毛泽东给林彪的信》,1930年1月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第554页。
    6作为东固根据地的中心,吉安吉水所在的吉泰盆地无论从气候、土壤及水利等方面都要优于井冈山这一贫瘠的山区,且吉安自宋明以来在粮食产量和科举文化方面都位列全省乃至全国前茅。也许正因为这一点,毛泽东后来一直让其胞弟毛泽覃控制着这一重要的财税补给地。李梦星:《庐陵文化纵横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秦福铨:《博古和毛泽东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们》,香港大风出版社,2009年。
    1韦思谛最早提出应该从社会政经环境的背景去追溯富田事变的根源。Stephen C. Averill, "The Origins of the Futian Incident", in Tony Saich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Armonk, NY:M. E. Sharpe,1995), p.80.
    Ilpyong J. Kim,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ommunism:Kiangsi under the Soviets, p.201;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郭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3吉水共有同水、金滩、仁寿、阜田、中鹊、水南、折桂、白沙等八个行政区,而吉安共有儒行、延福、坊廓、纯化、儒林、东固、安永、横江等行政区。
    4《中共江西省委会议记录》,1929年11月28日,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1987年内部发行,第245页(文中《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出版信息与此相同,不再重复);《江西工农革命的记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1928年1月到3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98页。
    5据1950年代初期的中南局的统计,地主约占人口的3%,约占有土地15%(包括公田、学田、族田及会社田等),富农占人口的5%,土地的15%左右,中农、贫农、雇农及其它 阶级成分人口占92%,约占土地的60%。参见张根生:《从中南区农村看土地改革法》,《人民日报》,1950年9月6日。
    1参见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1993年;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亦可参见杨奎松对于建国后土地问题的研究,以便回溯思考建国前的农村社会的状况,杨奎松:《新中国土改背景下的地主问题》,《史林》2008年第6期。
    2根据波拉切克对的赣南社会环境的研究,土客及宗族矛盾为后来中共发动革命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饶伟新通过对赣南数百年的长时段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我们需要清楚的是,赣南的经验并不一定能完全适用于赣西,游海华认为,阶级矛盾、经济不平等、市场竞争、宗族矛盾及反洋教运动等因素在赣西革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参见:James M. Polachek,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Kiangsi Soviet (1928-193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2, No.4(1983),pp.809-822;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14-192页;游海华:《吉泰盆地的生态环境与东固革命的兴起》,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523-546页。
    3关于青年学生在东固根据地干部中所占的分量,可参见周谷生、陆云龙、王勤:《吉安英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何友良:《革命源起:农村革命中的早期领导群体》,《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89-96页。
    4笔者并不否认存在某一地方革命的领导者同时兼具两种身份的可能性,但从总体划分上说来,“地方武装干部”和“地方党部干部”的区隔是可以成立的。
    5《中共江西省委秋收暴动计划》,1927年9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3页。
    1罗万、郭士俊、周益棠等都是延福地区人,还有一重要信息需要提及,即罗、郭是延福地区最大的两个姓。罗发桂先生采访记录,2010年2月27日。
    2《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内部资料),第458页。
    3有学者把这些掌握着地方武装的土匪势力也称为“地方精英”(local elite),参见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 Rankin,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p.9-13。
    4据传兴国的三点会是由太平军的一个下层军官“洪老板”所传入的,并组织农民抵抗曾国藩的镇压,到民国初年,三点会与段月泉等人合作,并参与李烈钧等人的讨袁行动,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奠定了段月泉在三点会中的首领地位。在大革命时期,永丰、兴国一带农协“打土豪”使各地大地主倍感威胁,于是他们收买段月泉,要求三点会向农协组织进攻。参见《陈奇涵传》,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6-67页。
    5笔者曾统计吉安县32个地方武装干部的籍贯,其中17人来自东固,9人来自延福。另据国民党吉水县党部的负责人周秉渊报告,延福和东固的地方干部同时又利用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把与之交界的吉水县阜田和水南区“全行赤化”,更加巩固了地方武装干部的根基。参见《第五区(阜田)匪情之经过》,1932年11月22日,0.001-67:《国民党吉水县党部特务调查处有关特务周秉渊、毛文龙的训令、通知、通令等》,吉水县史志档案局。
    6据中央农民部派出的各农运特派员报告,各级农会较为松散,容易为“土豪劣绅”所控制,导致中共无法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参见郑建生:《国民革命中的农民运动——以武汉政权为中心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年,第232-237页。
    7《中共吉水县委书记刘作抚关于赣西情形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29年9月6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155页。
    1如李文林、陈政策等人在吉水即是通过秘密地在大村庄找兄弟多的或者在大房大支(同姓同村直系亲属人多的叫大房大支)中找忠实可靠的农民和工人,凭借着这些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农民的影响力,中共组织逐渐扩展到其它村庄并逐渐壮大。参见吉水革命斗争史编撰委员会编:《吉水革命斗争史》(内部资料),1959年印行,第22页。
    2如吉安县北区区委书记就不服从指挥,“处处反动”《中共江西省委致赣西特委信——对政变后吉安、万安县委工作的批评和指示》,1927年12月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07-110页。
    3《甚么是机会主义与怎样铲除机会主义》,1927年12月19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29页。
    4《红刃:三个时代的江西省委》,1929年3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60-67页。
    5《中共、团江西省委合字通告(第三号)——恢复发展各级农协,领导实行土地革命》,1927年12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05页。
    6如广州暴动失败以后,李立三即以领导机关的知识分子构成(莫里沃也包括在内)来解释暴动失败的一切错误,提出“清查所有地主子弟,并将他们开除出党”。参见《米特凯维奇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8年1月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七卷,第292页。
    7《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工作计划》,1927年12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48-149页。
    1《中共九江县委书记华鄂阳给中央的报告——对省委处分的申辩》,1929年8月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57页。
    2《中共德安县委关于第一次扩大会议情形给江西省委的报告》,1929年7月2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36页。
    3《中共江西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组织问题决议案》,1929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298页。
    4以省二大的执委和候补执委为例,执委13人中有8人是知识分子,候补执委7人中知识分子也占5人。《关于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情况的报告》,1928年12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320-321页;《江西省组织状况一览表》,1928年12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316页。
    5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8月至1928年8月,赣西至少发生了九起暴动。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
    6汪泰荣:《江西谷村》,《寻根》2004年第2期,第85页;张艺曦:《社群、家族与王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6年。
    7红枪会本是河南、山东一带的组织,由于惧怕中共暴力革命的冲击,同水区花园村率先组织了红枪会,并且逐步向天井、佑善庵及阜田等处蔓延。参见《中共江西省委转录赣西各县及二团给赣西特委的报告》,1929年6月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215页。
    1《中共江西省委转录赣西各县及二团给赣西特委的报告》,1929年6月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216页。
    2《中央通告第三十六号附文》,1928年3月6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146页。
    3如南昌起义中曾决定两百亩以上开始没收,然而通过对士兵调查才发现,农村中两百亩以上的地主极少,土地没收无从做起,以致有农民问南下广东的起义领导人,“你们干嘛要为实行这样的纲领走这么远的路啊?”所以直到最后起义部队也没有土地革命的表示;即便是中共中央,也是一样,八七会议上,中央提出,五十亩以上才开始没收。参见《甚么是机会主义与怎样铲除机会主义》,1927年12月19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25页;《希塔罗夫给沙茨金的信》,1927年10月14日于上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32-133页。
    4张世熙在报告中指出:“土地革命之意义,万安县委在当时实不明了”。《张世熙:万安工农斗争及1927年10月至1928年3月大暴动经过情形》,1928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271、278页;《张世熙在“六大”讨论农民土地问题的大会发言》,1928年7月2日,《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62页。
    5《赣西南工作综合报告》,1931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264页。
    6《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各地党的工作状况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7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47页。
    1《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报告(第十六号)——目前赣西政局,秋收减租抗租斗争与特委改组问题》,1929年5月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124页。
    2《赣西南工作综合报告》,1931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268页。
    3《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第三号)——关于党务、宣传、职运、农运和军事工作等问题》,1929年6月10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253页。
    4《中共江西省委致赣西特委信——对政变后吉安、万安县委工作的批评和指示》,1927年12月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09页。
    5《赣西南工作综合报告》,1931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264页。
    6《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28年4月1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224页。
    7《中共德安县委关于第一次扩大会议情形给江西省委的报告——对过去工作的估量和今后工作的布置》,1929年7月2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35页。
    8《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第三号)——关于党务、宣传、职运、农运和军事工作等问题》,1929年6月10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253页;甚至在有些地方,如德安县的党员欺骗县委要钱租房子建立机关,结果他把钱全挪用了。参见《中共九江县委书记华鄂阳给中央的报告——对省委处分的申辩》,1929年8月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55页。
    9据1928年12月间江西省委对中央的信中指出,周恩来根本不重视江西工作,要钱要人的 请求均遭到冷落。参见《中共江西省委致中央信——对中央忽视江西工作的意见》,1928年12月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314页。
    1 1927-1929年间,在各类报告中,均频繁地出现下级党部要钱要人的请求,然而,江西省委都提出了批评,“各县每个同志仰给中央,中央支部仰给县委,县委仰给省委,省委仰给中央,中央又仰给谁呢?”参见《中共江西省委赤字通告(第五号)——关于党的经费、人才问题》,]929年1月19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19页。
    2 《中共吉水县委书记刘作抚关于赣西情形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29年9月6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157页;《中共江西省委会议记录》,1929年11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237页。
    3 《李圣悦、胡毓秀关于江西组织状况的报告》,1929年3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76页。
    4 这也可以成为进一步解释地方党部为何不能改变地方武装“军事投机”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见周谷生、陆云龙、王勤:《吉安英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
    1《红刃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和中央工作致中央的意见书》,1929年2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58页。
    2参见邵天柱:《冯任》,朱祥清编:《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第二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页;《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报告——关于近周工农斗争与军事斗争的情形,特委组织状况》,1929年7月1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29页。
    3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4参见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5《中共江西省委通告(第二十五号)——为什么要发动秋收斗争和如何发动秋收斗争》,1929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929(二),第16页。
    6《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综合报告(第十三号)》,1929年8月1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80页。
    7《中共江西省委给赣西特委的指示信——关于特委本身和反军阀战争工作以及职工运动等问题》,1929年6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291-292页。
    8《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综合报告(第十三号)》,1929年8月1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81-82页。
    9以杨云清为首的二大队并非本地人,是被一大队收编而来,这促使地方观念浓厚的罗万想进一步包办二大队,如发放月饷时故意降低二大队的待遇,激起了杨云清的不满,杨以“军中生活受限制”煽动士兵反水,引发了两支队伍的冲突,死伤80余人。
    1《中共江西省委转录赣西特委第七号报告与赣西特委执行省委指示的决定》,1929年6月20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276-277页。
    2汪克钧本为中共中央派到红四军中的特派员,在井冈山转移东固途中受伤,东固会师后,他与毛泽覃、陈东日等人一同留在了东固,随后他被派往三纵队做政治工作。
    3《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报告——关于近周工农斗争与军事斗争的情形,特委组织状况》,1929年7月1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30页。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当时的中共江西省委的文件不难发现,这一情形是各特委的普遍现象,如赣东北地区的信江特委,亦由于湖口游击队发生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并不给特委提供经费,导致东北特委的负责人在1929年8-12月近四个月的时间里,“都是在外揩油作工”维持生计。参见《赵丕良给中共中央转江西省委的报告——关于赣东北特委被破坏前后的情形》,1929年12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278页。
    4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曾山的回忆中得到证实。据他回忆,“延福地区参加革命的多是青年学生,有不少的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家里有钱、有很多土地。”曾山:《赣西南苏维埃时期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第2页。属于东固根据地范围的永丰县也大致如此,据曾广元等人回忆,早期参与革命的永丰知识分子大都是“富家子弟”。参见曾广元、叶宗元、谢方寸、曾祯淀:《永丰芹溪革命》,《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76页。
    5《中共赣西特委关于赣西游击战争与减租抗租斗争等情况给江西省委的报告》,1929年9月26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185-196页。
    6这其实与“分共”前马日事变的发生有着本质地相似之处,由于中共的农民运动侵犯了许克祥部各级军官的利益,这使得他们选择与中共决裂。参见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第325-354页。
    1 Stephen C. Averill, "Party, Society, and Local Elite in the Jiangxi Communist Move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3(1987), pp.289-293.
    2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土地革命纪事(1927-1937)》,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11页。
    3《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农民问题决议案》,1929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929(二),第316页。
    41928年4月,湖南省在乡镇基层建立了“挨户团”的武装。按照章程规定,挨户团分为两种:一种是守望队,一种是清乡常备队。凡18-40岁之壮丁,每户3人抽1,5人抽2,无一定的编制定额。按牌、甲、保编组,由牌长、甲长、保董率领。守望队主要负责调查“匪情”,瞭望放哨,维持治安。而参见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5卷:军事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630页。
    5《中共江西省委会议记录》,1929年11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 第229页。
    1《中共赣西南特委给江西省委的报告——1929年8月以后的赣西南》,1930年3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58-59页。
    2赣西特委乃至江西省委对这一点了然于心,在1929年11月28日召开的省委会议上,阮啸仙就指出,“吉安近郊地方很多富农分子在领导机关内,分配土地,富农分子动摇、消极,修改策略,如改造,必至拖一部分群众走”。参见《中共江西省委会议记录》,1929年11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235页。
    3《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1930年11月,《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66页。
    4这一点或许我们能从东固区委对待赣西特委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据1929年6月的省委通告中指出,东固作为下级支部,竟然公然宣布赣西特委的十一条罪状。参见《中共江西省委通告——关于过去江西党组织的缺点及今后组织工作的主要路线》,1929年6月1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270页。
    1 此时赣西特委内部矛盾重重,“每因小事件闹个人意气”。参见《中共江西省委会议记录》,1929年11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235页。
    2 1929年11月8日,国民党侦探破获赣西特委在吉安城中的组织,同时延福区的中共组织也遭到重创,赣西特委被迫迁至吉安县陂头,由刘士奇代理特委书记。在这种情况下,江汉波、黄宜等人更为消极,他们认为,国民党围剿势力日益强大,而中共组织却有日益缩小之势,并不具备实行分田的条件。
    3《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刘士奇给曾觉非同志的信》,1930年2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55-57页。
    4《陈奇涵传》,第99-105页。
    5《中共吉水县委书记刘作抚关于赣西情形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29年9月6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155-156页。
    6罗万所在的大安村为延福区较大的村庄,共有近两千户人口,罗发桂先生采访记录,2010年2月27日。
    1《中共江西省委巡视员张怀万巡视赣西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4月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83-84页。
    2面对外来湘籍军事干部的强制动员,与本地干部一样,省委干部对赣西资源控制权受到了严峻挑战,故而他们采取了抵制的态度,这无形中使省委干部与本地干部站在了同一战线上。所以,当外来军事干部介入时,我们可以把省委干部也当作是本地干部的重要部分。
    3事实上,这在过去中共各类暴动中都能体现出来。如万安暴动中外来干部提出要攻占万安县城,而本地干部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县城的反动势力小,且如果攻占县城,必肆烧杀,这样会“糜烂地方,失去本地人的同情”。另外这种情况在鄱阳等地的暴动也出现过。参见《中共江西省委致赣西特委信——对政变后吉安、万安县委工作的批评和指示》,1927年12月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111页;《中共江西省委给长江局的报告——关于民众斗争情形与党的近况》,1927年11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57页。
    4《中共江西省委通告——关于过去江西党组织的缺点及今后组织工作的主要路线》,1929年6月1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270页。
    5毛泽东愿意帮助刘士奇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分田动员农民是他在井冈山以来的一贯做法;其次,也可能是同样重要的,毛泽东与刘士奇存在姻亲关系,据李立回忆,刘士奇的爱人贺怡是贺子珍的妹妹,也就是说,刘士奇时乃毛泽东的连襟。而刘士奇死后,贺怡又嫁给了毛泽覃。参见李立:《吉安地下党和吉安解放的情况》,收录于《中共吉安市党史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97年,第149页。
    6《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第17页。
    7《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综合报告(第十三号)》,1929年8月1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二),第81页。
    1不久,毛泽东又进一步对自己能够控制的武装进行了改编,其中红六军又被编成了红三军,隶属于毛泽东所领导的红一方面军,这样红二、四团完全为毛泽东的政工体系所收编。
    2《中共江西省委巡视员张怀万巡视赣西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4月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91页;曾山:《赣西南苏维埃时期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第3页。
    3《中央政治局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1930年11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6,第444页。
    4《中共江西省委巡视员张怀万巡视赣西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4月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91-92页。
    5《赣西南的报告》,1930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189页。
    6江汉波则由于“机会主义”、“取消主义”的错误,于1930年4月4日被红四军前委开除党籍。参见《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刘士奇给曾觉非同志的信》,1930年2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55页。这一事件对于激化后来毛泽东与李文林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有关这一点,余伯流有较为公允的评价,他认为二七会议虽总体上看是正确的,但因党内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而超越前委权限,开除江汉波的党籍,“这无疑是错误的”,李文林虽未被开除党籍,然而在《前委通告第一号》中,李旋即被冠以“机会主义”的指责,“显然,前委的这个估量是不正确、不符合实际的,这种估量为后来错误的党内斗争埋下了伏笔,种下了根苗。”参见余伯流:《毛泽东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不解之缘——探析东固革命根据地被长期冷落的深层原因》,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1如“吉安北路外内延等处割据了三年不分田还要账,宁都一年也是未解决”。《赣西南的报告》,1930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188页。
    2《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第18,20页。
    3《赣西南的报告》,1930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188页。
    4《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第19页。
    5笔者认为,李韶九(毛泽东的亲信,后来专门负责对赣西地区的整肃,酿成了“富田事变”)这种搪塞与北路行委在攻打吉安问题上有直接关系,因为到1930年5月第六次攻打吉安为止,只有中路群众参加了,西、北两路行委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且李韶九个人品性又不好,他“只于未出发前的训话非常的勇敢,作战则畏惧怕死”,联想到他在富田事变中的卑劣行径,难免这里他有对地方干部报私之嫌。参见《中共赣西南特委刘作抚同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7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228,234页。
    6吉水革命斗争史编撰委员会编:《吉水革命斗争史》,第3页。
    7《中共赣西南特委刘作抚同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7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219页。
    8《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第22页。
    1《东塘等处调查》,1930年11月,《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7-263页。
    2《中共赣西南特委给红四军前委的信——关于夺取吉安与攻取赣河流域等问题》,1930年5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156页。
    3《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对于土地问题决议》,1930年10月19日,《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54页。
    4如刘士奇在报告中称,分田后,赣西特委“喊一声‘攻吉安’,农民把手里的农具丢掉,拿起武器就跑,无论男女老幼都兴高采烈地参加”。《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10月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69页。
    5这一数据与1933年国民政府南昌行营的调查基本吻合,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占60-70%之间,参见《丰城等县之农村状况——视察员报告行营之原文》,《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12月23日。中共在文件中还指出,江西是全国自耕农最多的地方,参见《中央致江西省委信——关于全省总暴动与地方割据等问题》,1928年2月2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118页。
    6参见张根生:《从中南区农村看土地改革法》,《人民日报》,1950年9月6日。
    7黄道炫:《1920—1940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8自耕农与地主一样,是反对分田的中坚力量,半自耕农虽非反对分田的中坚力量,但由于他们本身拥有一部分土地,他们担心分田不但不能受益,反而可能将他们的良田分出去,故 而他们对于分田多持观望态度。从这一角度上说,半自耕农是分田需要团结的力量。
    1江虞:《赣西南工农群众的斗争》,《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2《兴国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7页。
    3《东塘等处调查》,1930年11月,《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8页。
    4B1:《革命生涯五八春——1928年以来的回忆》(王群回忆录油印本),第1-7页,吉水县史志档案局。
    5《中共赣西南特委致北路行委的信——不能轻易转变攻取吉安之政治主张》,1930年10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二),第141页。
    1《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要求召集二次党代会与经费、干部问题》,1928年1月1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162页。
    2参见《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10月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二),第86页。
    3《中共赣西南特委关于苏维埃工作的报告》,1930年10月,第147页。
    4《赣西南工作综合报告》,1930年10月5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60页。
    5彭德怀在攻打袁州(今宜春)时,就不让农民进城,可意想不到的是,仍有约一千多名农民进城抢劫了数十家店铺,烧毁了许多民房,“军部马上派人来制止无效,继派武装弹压无效,并抢弹压士兵的枪,士兵以正当的防卫向空中开枪示威,误打死一农民群众即镇压下去了,但引起了农民的反感。”《中共赣西南特委刘作抚同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7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第261页。
    6《中共赣西南特委刘作抚同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7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第262页。
    7关于红军攻占吉安后的混乱场景,第四章中将有详细论述。
    8《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第23页。
    1《吉水革命斗争史》(内部资料),第44页。
    2《寻乌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171-173页。
    3按照地方干部的分配方法,将会产生许多具有争议的问题,一方面,谁是地主?由于许多祠堂庙产、公堂会社的土地已划归私人耕种,属权问题很难界定;另一方面,地方干部往往把(家庭)成份、文化程度、民族、年龄、土地所有权属谁、土地界址、面积数目、每年收成等都要考虑在内,分田的复杂性不言而喻。然而“平分”却只需把家长姓名、人口数(包括能耕种的若干、不能耕种的若干及专做工商业的若干)及应分田亩数调查清楚即可。参见《寻乌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171-173页。
    4参见郭德宏:《“平分土地”论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53-61页。
    1《东塘等处调查》,1930年11月,《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4页。
    2《分青和出租问题》,1930年11月15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76页。
    3“双抽”、以乡为单位的分田原则必然使田亩分得七零八落,致使多数农民会分到离家很远的田,土地法还规定“移得动的移田,移不动的移民”,这更让“安土重迁”的农民无法接受。《兴国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4《兴国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222页。
    5《中共赣西南特委工作报告——关于八次攻吉、五次攻赣、政权、组织、群众运动等问题》,1930年9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40-41页。
    6《兴国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221-222页。
    7关于雇农没有生产工具,可参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1927-1937)》,三联书店,1958年,第858页。
    8《中共赣西南特委工作报告——关于八次攻吉、五次攻赣、政权、组织、群众运动等问题》,1930年9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41页。
    9当然这一现象也与国民党围剿下不敢要田也存在着直接联系。参见《中共赣西南特委工作报告——关于八次攻吉、五次攻赣、政权、组织、群众运动等问题》,1930年9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41页;《兴国匪祸之惨状》,《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1月23日。
    10有关于这点,可参见Chen Yung-fa, Making Revolu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6).
    1《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土地问题决议案》,1932年5月,《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第108页。
    2《中共赣西南特委刘作抚同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7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第239页。
    3《兴国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3页。
    4《分青和出租问题》,1930年11月15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277页。
    5《赣西南工作综合报告》,1931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265页。
    6《中央为土地问题致中央苏区中央局信》,1931年11月10日,《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01-602页。
    7不断的重分使得各县农田支离破碎,“以前勤恳耐劳之农友,俱不愿上田,满目黄金之熟稻,亦无人收割,委弃于地”。《瑞金匪共猖獗,组织伪政府革命委员会等》,《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8月10日。
    8成圣昌:《赤区土地问题》,1933年,《“共匪祸国”史料汇编》第二册,第282-283页。
    9《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1930年11月,《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265页。温锐在对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参见温锐:《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南 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1《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930年11月,《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68页。
    2当然,笔者这里所说“地主被排斥到社会的边缘”,并不代表地主在土地革命中完全无生存的空间,事实上,地主为求生存,时常能想出许多应对办法,如“用招郎的办法与工人、雇农、贫农、中农结婚”,以图保全他们的田产,这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掩饰作用,另外,地主还把财物埋藏在地窖里、床下、屋角檐上、墙壁内、竹筒罐子及烂絮内。另外,农村传统的“道义观”也可能让地主存活下来,如有些地方在对地主进行斗争时,农民对没收地主财产表示“怀疑”、“顾虑”,甚至还有些地方划阶级时还区分“好地主、坏地主、善富农、恶富农”。参见《湘赣省苏维埃财政部筹款工作大纲》,1933年10月15日,《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第529页;会文:《土地革命中的富农》,1932年3月23日,《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第675页。
    3《中共赣西南特委工作报告——关于八次攻吉、五次攻赣、政权、组织、群众运动等问题》,1930年9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二),第40-41页。
    4《中央关于劳动妇女斗争的纲领》,1930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第424-425页。
    1这里还有-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即富农在中国这样一个小农社会,尤其是在像江西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农业大省来说,到底占多大的比重,据江西省委1929年的估计,“以小农占大多数,最小农贫农次之,雇农又次之,富农最少”,这让我们不由得不怀疑,执行分田的干部对于富农划分有多大的可信度。参见《中共江西省委政治报告(一月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1929年5月3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200页。
    2参见张国焘:《我的回忆·下册》,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247页。
    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12-13页。
    4如贫农本应比“富农”、“党官”多分田,分好田,然而由于前述政策方面的原因,他们分得的田却少得多,同时,有些地区如吉安县的儒行、吉水北路的农民在分田前拥有土地少,但是拥有一部分茶山和木梓山,但分田以后,这些山大部分要被没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把树砍了,这样自己还可以得到一部分利益。耕牛也出现类似情形,农民鉴于党官们连耕牛也要没收重新分配,就“故意说牛有病,打死卖回点钱”,从而导致了苏区的耕牛荒。参见《中共赣西南特委刘作抚同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7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第244页;《共犯左娜龙贻奎自首书》,《江西民国日报》1932年2月24日。
    5《黎日晖关于赣南工作的综合报告》,1931年10月6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179页。
    6《张启龙关于赣西工作情形给中央局的报告》,1931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109页。
    7《中共赣西南特委通告(列字第十三号)——当前政治形势的分析和党的中心策略》,1930年6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第197页。
    1《中共赣西南特委通告(列字第九号)——目前组织上的中心任务》,1930年5月1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133页。
    2《张启龙关于赣西工作情形给中央局的报告》,1931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106页。
    3成圣昌:《赤区土地问题》,《“共匪祸国”史料汇编》第二册,第365-366页。
    4《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财政与经济问题的决议案》,1932年5月,《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第115页;王首道:《王首道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120页。
    5具体说来,每人分田收谷五担以下的,免收土地税;收谷六担的,收税1%;收谷七担的,收税1.5%;收谷八担的,收税2.5%;收谷九担的,收税4%;收谷十担的,收税5.5%;收谷十一担的,收税7%;收谷十二担的,收税8.5%,以此类推,每多收谷一担,加征1.5%。参见《苏维埃土地法——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1930年,《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第482页。
    6《中共赣西南特委刘作抚同志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7月2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第239-240页。
    7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兴国县召开各革命团体会议讨论税收问题时,有位青年党员就公然质问县政府主席,“为什么苏维埃政府要收土地税”?《反对对于收缴商业税的消极与破坏》(《红的江西》第六期社论),1932年7月24日,《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第157页。
    8“党官”们明知道农民不愿意缴税,照样随意征税,甚至苛收。同时税收征收上来以后,地方政府并不做预算、决算和计划,更有甚者,从未缴呈上级政府,而是随意挥霍浪费,满足一己之私欲。如吉安县西区政府一个月就耗费13400元,而安福县的经费支出连账目都没有,基本上是“党员派分公家的款子”,以致开一个全县工人代表大会,花了几百大洋,却 只产生了一张不满百字的决议案。参见《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财政与经济问题的决议案》,1932年5月,《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第115页;《张启龙关于赣西工作情形给中央局的报告》,1931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103-104页。
    1《紧急通告(秘字第-号)——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坚决实行阶级决战消灭敌人》,1930年11月20日,《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第61-62页。
    2其实早在冯任任期内,他就对西区的地方主义就有所关注,他认为西区“外人不能立脚”。参见《中共江西省委转录赣西特委第七号报告与赣西特委执行省委指示的决定》,1929年6月20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一,第278页。
    3袁振亚说“民权主义的阶段已经完成,应该走向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0年10月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二),第65页。
    4《丛允中致中共西南特委的信》,1930年5月2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164页。
    5他们“只死死地保守着他们的衙门,走远了一步千求万恳的要调回”。参见《中共赣西南特委通告(列字第十三号)——当前政治形势的分析和党的中心策略》,1930年6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一),第198页。
    6《中共江西省委通知(第十五号)——给永丰县委关于巩固苏区扩大革命战争的指示信》,1931年2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7-8页。
    1《毛泽东给江西省行委的一封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资料汇集(1930-1931)》,第204页。
    2《水南区第三次各办事处主任、各乡政府委员长联席会议记录》,1931年2月2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年,第15-26页。
    3《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通知(秘字第八号)——鼓动群众,组织经常的担架队运送伤兵及准备粮食供给医院》,1931年4月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第39页。
    4《中共公略县委七、八、九三个月工作总报告》,1932年10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二),第239页。关于逃兵现象,亦可参考黄道炫:《逃跑与回流:苏区群众对中共施政方针的回应》,《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124-132页。
    5《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对扩大红军的决议》,1932年5月,《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第128-129页。
    1关于富田事变事实本身,陈永发和戴向青等人已有充分研究,笔者不再重复论述。参见戴向青、罗惠兰:《AB团与富田事变始末》,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陈永发:《中共早期肃反的检讨:AB团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1988),第193-276页。
    2陈诚在江西“剿匪”时对此一问题看得较为清楚,他认为,就在他竭力围剿中共根据地的同时,党棍、军阀、土豪及官僚等地方势力却不断“造匪”,这也是他认为江西共党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症结所在。参见《陈诚先生书信集·家书》上,台北:国史馆,2006,第37-38页。
    3陈淑铢:《浙江省土地问题与二五减租(1927-1937)》,台北:国史馆,199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8页。
    2 《中共公略县委十一月份工作报告》,1932年12月1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二),第397-398页。
    3 1931年底,黄公略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中弹身亡,苏区中央局为纪念他的事迹以吉水县大部、吉安、泰和、永丰等县一部组成公略中心县。1932年7-9三个月间的两期扩红动员或许能让我们看到群众对于参军的态度,第一期动员党员84人,团员6人,群众354人,共计444人;第二期动员的党员400人,团员38人,群众1569人,统2007人。但是“因为宣传教育不够,强迫命令复兴,有少数富农捣乱(陂头),所以在中途发生开小差的占千人左右”,开小差的比率竟高达41%。《中共公略县委七、八、九三个月工作总报告》,1932年10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二),第239页。关于苏区时期的逃跑事件,可参见黄道炫:《逃跑与回流:苏区群众对中共施政方针的回应》,《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124-132页。
    1《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0年10月5日,第26页。
    2《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0年11月14日,第110页。
    3余伯流:《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3-295页。
    1李志民:《第一次反“围剿”》,《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2期,第46-53页:冯都:《忆郭化若中将两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军事历史》2007年第3期,第49-52页。
    2林振华甚至断言,即使中共方面没有所谓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在国民党“封锁一碉堡”政策的推行下,中共苏区必败无疑。参见Wei, William, 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 the Nationalists in Jiangxi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85), pp.157-158.
    3有关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两部:国防部史政局:《剿匪战史》第二册,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67年;王多年:《国民革命战史》第四部《反共戡乱·剿共》上篇第四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1据黄金麟研究,从斯宾塞提出“军事社会”的概念后,社会学对战争和军事领域的研究一直受到“战争为非常态”的观念影响。这种观念视战争为短暂、逸出和非理性的认知;同时Michael Mann也检讨了学术界对于战争社会学的忽视。参见Michael Mann, State, War and Capitalism(Cambridge:Biackwell Publishers,1992), pp.146-165;黄金麟:《战争、身体、现代性:近代台湾的军事治理与身体(1895-2005)》,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3-9页。
    2相较之下,我们对于国民党前三次“围剿”战争的研究多是从反面论述中可以看到,即通过研究中共在前四次反“围剿”中中共在战略、组织民众等方面的英明决策来突显国民党的失败。以第一次反“围剿”为例,中共采取了“诱敌深入”、“突破敌人的弱点”、避实击虚、“慎重初战”以及游击战等战略战术,从而保证了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参见何友良:《慎重初战原则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的提出和运用》,《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110-113页;索世晖、郭德宏、冯都:《中央根据地反第一次“围剿”概述》,《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第119-123页;张廷贵:《各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经验》,《党史资料与研究》1986年第2期,第6-12页;林戬:《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纪实》,《福建党史月刊》1988年第10期,第53-58页;郭晓丹、董晔、秦勇:《论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危机管理意识》,《世纪桥》2007年第11期,第39-40页;王检生:《试述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与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军事思想的形成》,《党史文苑》2008年第8期,第4-6页;冯都:《试析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的6个作战命令》,《军事历史》2010年第3期,第62-64页。
    1赣南形势非常紧张,但此时宁汉基本合流,李济深也明其就里,所以8月15日,李济深致电朱培德,剿共“一俟赶办就绪,当即通电贵部前来驻防”,请朱“勿派兵前来,以免发生误会”。转引自何友良《江西通史·民国卷》,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2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第198页。
    3《金汉鼎师长自吉安呈蒋总司令报告赣西南匪共充斥及朱毛股匪又复窜回情形电》,1929年4月22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二),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第281-282页。
    4《鄱阳党团工作报告——鄱阳、余干、乐平、横峰、弋阳的政治情形、党团组织情形和群 众工作状况》,1927年11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第95页。
    1《吉安匪灾痛史》,《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2日,第二版。
    2《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综合报告》,1929年4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113页。
    3《兴国善后委员会通电述匪祸》,《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15日;《旅京赣人为桑梓请命,呈请中央派军剿匪拨帑赈灾》,《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5日。
    4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95页。另可参见(美)盖斯白:《从冲突到沉寂:1927-1937年间江苏省党部》,徐有威译,《史林》]993年第2期;三谷孝:《南京政权と“迷信打破运动”(1928-1929)》,《历史学研究》(日本)第455号(1978年);沙青青:《信仰与权争:1931年高邮“打城隍”风潮之研究》,《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5-127页。
    1这大概与“清党”后县党部要求延续之前党权之上的观念有关,县党部认为党权应在行政权之上。参见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第196页。
    2《万安县指委会通电反对贪污》,《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4月6日。
    3《景镇土劣横行破坏党务》,《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4月3日。
    4《江西省政府令各市县准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函请通饬对于党务工作现职人员非得其直接上级机关同意不得擅捕由》,1929年3月25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29年第12期。
    5具体情形可参见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182-184页。
    6如1929年3月间,吉安县政府联合吉安军警督察处将吉安指委胡正谊和安福县指委王绍珪抓捕囚禁,江西党务指导委员会再度向省政府抗议,他们认为,且不论胡、王二人是否有越法行为,即使有也须经过省指委的同意后才能逮捕,像吉安军警督察处这样擅捕党务工作人员,“不独各县指委闻风危惧,党务难期进行,且党的威信从此失堕,腐恶份子将乘间逞志攫夺党权,甚非本党前途之幸”。《江西省政府令各市县准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函请通饬对于党务工作现职人员非得其直接上级机关同意不得擅捕由》,1929年3月25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29年第12期。
    7《峡江共匪郑乐群又升任局长》,《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11月1日。
    8《刘委员振群在吉安清党纪念会演说词,过去清党根本上未曾彻底,现在剿匪大家应更加努力》,《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18日。
    1参见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200-201页。
    2《蒋主席电令省府限期办竣各县保甲及户口清查,各省宜以此为第一要政切实执行,庶几匪患根本肃清民生日臻康乐》,《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25日。
    3《新任民政厅长王尹西谈治赣方针,整饬全省警察厉行乡镇自治,本革命精神铲除训政之障碍》,《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28日。
    4成光耀(1888-1950),原名光辉,字谷泉,湖南宁乡人。毕业于湖南陆军讲武堂。1924年9月任湘军第六旅旅长。后因平定陈炯明叛乱及北伐战功,于1927年5月17日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第五师师长。军事编遣会议中,第五师被缩编为一四八旅,调防吉安。参见长沙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长沙市志》第16卷(人物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2-193页。
    5《江西省政府令各厅市县据吉安军警督察处呈赉在逃共匪姓名年貌略历表仰饬属一体协缉归案究办由》,1930年1月18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41期。
    6《冯任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关于江西党大破获的经过和善后办法》,1929年12月26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264-269页;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西地方史》第一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6-177页。
    1《吉安匪灾痛史》,《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2日,第二版。
    2《地方整理委员会昨举行第二次会议,确定匪区整理县份设立县整委会,限两个月完成各县保卫团之组织》,《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3月22日。
    3事实上,在朱培德驻赣期间,省府民政厅长杨赓笙曾奉国民政府的命令,要求将地方团队的经费“统筹划一,由省库支给”,但由于江西“财政奇窘,入不敷出”就此作罢。参见《杨民政厅长函请各县长澄清吏治整饬政务,在职-日即为地方尽力做事一日》,《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7月7日。
    4《两吉匪共异常猖獗,工农绅商多被加入,政府钱粮无法征收》,《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26日。
    5《江西省政府令民政厅、财政厅据保安处呈复核议整理全省地方枪械及编组保卫团办法经决议令行该两厅切实遵照由》,1930年7月3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8期。
    1王道隆(1900-1931),原名王昌达,字孝龙,参加中共革命后,又改名王鹏飞,1928年与萧之铎联合发动了官田暴动。土地革命以后,历任吉安县西区政府主席、红军赤卫军第四师师长,肃反部部长,后在1931年11月17日被划为AB团分子而遭错杀。参见王胜文、王凤文先生采访记录,2009年8月20日。
    2《江西省政府令各厅市县据吉安县长呈请通缉该县安平乡匪共颜复本等仰遵照由》,1930年6月28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7期。
    3《江西省政府令各县据永丰县呈请协缉该县守望队队丁郑春生仰遵照由》,1930年7月2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8期;《江西省政府令民政厅、财政厅据保安处呈复核议整理全省地方枪械及编组保卫团办法经决议令行该两厅切实遵照由》,1930年7月3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8期。
    4《共匪焚杀泰和罗村》,《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8月16日,类似的情况在吉水等地亦有发生,参见《江西省政府令各厅市县处据吉水守望队长李覩光等呈为匪共肆虐请通缉匪首李角臣等并饬队痛剿及赈济仰遵照由》,1930年6月28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7期。
    5《各军分途搜剿朱毛,朱毛溃窜三省边界已陷包围中,谭师派一旅回赣湘何派队协剿,吉属各县民众纷纷组织靖卫团,靖安已克复奉新等县努力剿匪,战斗飞机昨飞赴乐平侦察匪情》,《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8月26日。
    1《杨民政厅长函请各县长澄清吏治整饬政务,在职一日即为地方尽力做事一日》,《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7月7日。
    2其主要原因在于掌控政权机关的青年学生与“旧土豪劣绅”之间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皆有较大差异。参见吕芳上:《对训政时期江西县长的一些观察(1926-1940)》,《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一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308-314页:《地方整理委员会昨举行第二次会议,确定匪区整理县份设立县整委会,限两个月完成各县保卫团之组织》,《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3月22日。
    3《泰和土劣周丕盛竟敢鸣枪抗命逮捕工作人员》,《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6月24日;《泰和各界声讨队长朱国璋》,《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5日。
    4《江西省政府令各厅市县据安福县长宋笃诚呈请通缉警察队长张家骥归案究办仰协缉由》,1930年6月2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5期。改编后的安福警察队效果也并不理想,遇“匪警”时就避居城内、拒绝作战。参见《邹烈士光辅事略》,《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6月7日。
    5《江西省政府令各厅市县据万安县长电陈驻县警察第三分队第一排长郭云彪威胁索饷希图哗变除将该排缴械资遣外恳准通令协缉仰遵照由》,1930年8月6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61期。
    1《江西省政府令各厅市县据莲花县长呈请通令协缉地痞李如华仰饬属协缉归究由》,1930年4月14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0期。
    2《吉水靖卫队竟四出抢劫,绑票勒索无恶不作》,《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4月10日。
    3《泰和公安局长黑夜捉夫》,《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11月15日;《中共德安县委关于第一次扩大会议情形给江西省委的报告》,1929年7月2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38页。
    4《中共江西省委政治报告(一月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1929年5月31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200-201页。
    5《中共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报告——关于近周工农斗争与军事斗争的情形,特委组织状况》,1929年7月1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第25-26页。
    6如前述吉水第五靖卫队第二排排长梁法发、孙宝田等人被第十师第三十六旅旅长周志群枪决。《吉水不法靖卫队长伏诛,人心大快》,《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7月23日。
    7具体罪名如下:“纵匪殃民其罪一;私卖枪枝其罪二;妄报损失其罪三;违抗命令其罪四;侵吞抚恤其罪五;绑架勒赎其罪六;吞没赈款其罪七;把持军政其罪八;克扣军饷其罪九;引用共匪其罪十;受贿容共其罪十一:非法改编其罪十二;苛待难民其罪十三;擅捕党员其罪十四;吞没哨款其罪十五;傲慢驻军其罪十六:欺蒙上峰其罪十七;奸淫妇女其罪十八;鱼肉乡民其罪十九;操纵县局其罪二十”。参见《永丰县长罪恶昭著》,《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6月30日。
    1《省府更调三县县长》,《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1日。
    2《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军事工作的报告》,1929年5月4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第128-132页。
    3《第十二师接防赣南,六八七二两团已抵赣县,全市民众均极竭诚欢迎》,《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4月29日。
    4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第195-203页。
    5《第十八师防地已布置,万载匪乱由何键清剿》,《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12日。
    6《兼南昌卫戍司令张辉瓒发表就职宣言,今后努力之三点,严密组织明辨是非消弭匪患》,《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15日;《鲁主席解除十八师师长职务,明日起即由张师长负责,正式通电日内即可发出》,《江西民国日报》,1929年9月15日。
    7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谢运康在给福建省委的报告中指出,蒋介石派谭道源入赣是为了争夺江西地盘,而金汉鼎见江西大局已被蒋所得,不得不退往闽西边界,名为参加会剿,实则为“另找出路”。这一分析在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还必须看到鲁涤平在其中的作用。参见《巡 视员谢运康给中共福建省委的报告》,1929年10月25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5页。
    1赣人治赣一直以来都是江西本地官绅向高层施压的重要符号和工具,如朱培德主赣时期就颇为其所累,AB团重要首领段锡朋利用南京、上海等地的同乡会攻击朱培德“大云南主义”,“如今府库的空虚,共匪的猖獗,人民的不安都是朱培德、王钧、黄实把持省政府的结果”,以致1928年7、8月间,赣人治赣的呼声“愈唱愈高”,国府派张定璠或刘峙改组省府的消息在政界广为流传。参见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第204-205页。
    2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3-049,《金汉鼎电蒋中正岩杭等处撤兵实情并告知上杭无恙及已责成赣州张旅保护赣州教士等》,1930年2月4日;002-090300-00033-033,《金汉鼎电蒋中正得鲁涤平电责职部未出兴万隔断共匪致使东岸匪颇活动事查职拨派三团归其督剿并得报克复万安兴国实情可证并无其事等》,1930年2月24日,台北国史馆藏。
    3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24-052,《鲁涤平电蒋中正据报朱德毛泽东等部先头部队已攻陷乐安永丰且吉安亦告危急拟即饬唐旅到至省之罗团先行出兵并请准据昨日电询调派四旅以上兵力入赣会剿》,1930年2月1日:002-090300-00033-048,《刘峙电蒋中正改令独立十六旅邓英部由武穴乘轮赴浔往剿》,1930年2月8日,台北国史馆藏。
    4刘峙在向蒋介石的电报中指出,“查唐旅成立未久,训练日浅,战斗本无把握,惟该旅枪 械齐全,官长全为黄埔学生,年力正强,加以训练即可当基本部队使用,现我军新成部队不易,即唐旅成立已煞费时间,一旦牺牲,倍觉可惜”。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3-034,《刘峙电蒋中正告唐云山旅成立未久训练日浅前于张家渡富滩之线为朱毛所包围损失惨重请示可否调至九江补充整顿并令金汉鼎进驻吉安任剿匪专责》,1930年2月28日;002-090300-00033-030,《鲁涤平电蒋中正谭延闿原派唐云山朱耀华两旅进剿张渡家水南街一带匪共唯唐旅因于水南遭挫请求更换任务此间吉安亦告急请赐救济方略》,1930年2月26日,台北国史馆藏。
    1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12-051,《彭学游潘毅然等电蒋中正何应钦等江西匪患连年近来彭德怀窜入安吉等地流扰现虽大军云集然统一乏人屡战失利经电请省政统一指挥未蒙赐准虽简定张发奎又闻去职今国难肃平应请分兵痛剿伏乞迅令刘峙亲率重兵征剿》,1930年3月16日,台北国史馆藏。
    2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二册(1926-193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587页。
    3一旦“讨逆”完成,谭师仍由鲁涤平节制。
    4《金师长由吉来省报告赣南及吉安防务,并请示讨逆剿匪计划,鲁总指挥昨宴各军事长官》,《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6月14日。
    1 在家乡招兵使得新十三师的官兵大部分是蕲春、广济、浠水等县人,其中以蕲春人占多数。如团长胡迈千(刘河人)、叶巨声(浠水人,住蕲春,邓英的妹夫)、黄近文(莲花庵人),又如胡静一、陈汉存、黄天玄、宋龙骧、詹学臣等蕲春人都是师部官佐,部分士兵也是在蕲春招募的。参见王焱楠:《邓英其人》,《蕲春文史资料》第2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111页。
    2 邓英在6月8日对官兵的训话中提出了十二项要求,并表达了“力清匪共”的决心。《新十三师扩编后邓师长训勉全体官兵,努力剿匪讨逆完成国民革命,捐廉购办毛巾军服分赠官兵》,《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6月8日。
    3 002-090300-00034-279,《何应钦电蒋中正已电何键注意匪共辎重向浏阳输送一事并告公秉藩师已抵长沙荣家湾车站匪军已退当日约可通车及朱德毛泽东图犯吉安邓英师兵力单薄已令构筑工努力抵御并令张师于清江樟树附近相继策应等剿匪情形》,1930年6月30日,台北国史馆藏。
    4 002-090300-00026-314,《邓英电蒋中正赣西南各属共匪会攻吉安其亲率一二两团各一部迎击毙匪二百余人该匪等刻仍屯聚吉安附近陆续增加意图大举该部准备固守城池相机出击》,1930年6月30日,台北国史馆藏。
    5 李国斌:《战斗在禾河南岸》,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工作室编:《中共吉安党史资料汇编》(3),内部资料,1999年,第55页。
    6《吉民呈请嘉奖邓师》,《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9日。
    1 《党政当局嘉奖邓师长,省党部去电慰贺并希简队西追,鲁主席电请中央优奖以资激劝,吉安残匪已向安福逃窜》,《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11日;《邓师长备受嘉奖,中央传令嘉奖刘总指挥来电慰贺,吉安旅省同乡一致坚请继续清剿,省府明令嘉奖吉安彭县长》,《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15日。
    2 具体令文如下:“据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电称,共匪黄公略乘我军入湘讨逆,联合股匪围攻吉安,赖邓师长英督率所部,奋力兜剿,俘斩甚多。拟恳特令优奖等语。查此次股匪图扰吉安,该邓师长捍卫地方,甚资得力,着行政院传令嘉奖,以励有功。”参见《国民政府令着行政院传令嘉奖邓师长英》,1930年7月12日,《国民政府公报》第519号。
    3 鲁涤平分别在6月1日和6月25日截获中共情报中就已得知赣西南特委“声言以最短期间攻下吉安,夺取江西政权”。002-090300-00026-313,《鲁涤平电蒋中正等据电匪黄公略率枪匪来陷万载驻军林营死伤甚多赣西南各匪自东固会议后大事暴动声言以最短期间攻下吉安夺取江西政权等情》,1930年6月1日;002-090300-00012-064,《鲁涤平电蒋中正谭延闿何应钦南昌破获共党重要机关搜出红军军事机密计划驻要希图攫取吉安等地酿成赤色恐怖并照录及实力与部署及朱毛先头已达石城请酌分一师兵力入赣防剿》,1930年6月25日,台北国史馆藏。
    4 002-020200-00011-032,《鲁涤平电蒋中正赤共攻吉安城危急万分迅派浅水兵舰飞机助剿》,1930年7月2日,台北国史馆藏。
    5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二册(1926-1930),第554页。
    6 《本市治安巩固,出省富户纷纷返省,钱多身贵无故迁徙自扰,旅费浩大沪渎大不易居,携回申票颇多金融顿形活泼》,《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8月16日。
    7 事实上,红军第一次攻打南昌时进至樟树镇即重返湘南,主要即慑于张辉瓒的重兵布防。参见王多年:《国民革命战史》第四部《反共戡乱·剿共》上篇第一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66页。
    8 002-090300-00026-337,《鲁涤平电蒋中正共匪全力图赣而张桂败必窜赣务恳兼筹据吉安邓师长电正与匪激战足证共匪已行总暴动恳迅令在醴之金师或张师之三团回赣防剿以全赣 局》,1930年6月28日;002-090300-00034-242,《鲁涤平电蒋中正报告朱德毛泽东等匪联犯吉安吉水邓英连电告急已饬张辉瓒师增援协剿惟匪彭德怀进犯信水亦饬张王旅严密戒备兵 单匪众顾此失彼请调谭道源师回援江西俾固南昌》,1930年7月18日,台北国史馆藏。
    1《总理纪念周上鲁主席报告最近匪情》,《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30日;《鲁主席在纪念周上之重要报告》,《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16日;《省政府昨晨总理纪念周,鲁主席作政治报告》,《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9月9日:《省政府昨晨总理纪念周,王委员尹西报告政治》,《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9月16日。
    2 《邓师击溃吉属匪共,围攻吉安股匪被击毙百余名,吉水方面匪共由退却之模样》,《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8月4日。
    3 002-090300-00034-257,《邓英电蒋中正该部构筑吉安炮楼沟固守匪不敢犯惟周围枪匪蠢动南昌九江被匪朱德毛泽东大部包围殊为可虑及樟树月前一度被陷旋即克复等情报》,1930年8月4日,台北国史馆藏。
    1 002-090300-00034-191,《邓英电蒋中正等西南匪共合连数万围攻吉安鲁涤平部迄未到援匪势凶顽正与激战伤亡耗损景况危殆恳速增援》,1930年9月5日,台北国史馆藏。
    2 9月7日,邓英电催蒋介石要求尽快拨发枪支。002-090300-00034-206,《邓英电蒋中正吉匪自彭德怀黄公略受创后近日复集十县股匪农匪昼夜围攻请饬迅拨前准械弹以镇赣局而固后方》,1930年9月7日,台北国史馆藏。
    3 002-090300-00035-046,《邓英电蒋中正自二十日起匪共二万余围攻吉安虽将其重创仍顽强不退且本部损失极大请饬鲁涤平迅速救援并补给弹药》,1930年9月15日,台北国史馆藏。
    4 《红一军团由萍乡出发向吉安前进的命令》,1930年9月23日,《中共吉安市党史资料汇编》(第2册,内部资料),1997年。
    5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3-174,《邓英电蒋中正共匪黄公略回扰吉安敌众我寡职部经前战弹药告罄官兵疲敝迭电鲁涤平派兵增援补充子弹迄未奉复请迅设法并示机宜以救危急》,1930年10月2日,台北国史馆藏。
    6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4-241,《鲁涤平电蒋中正等朱德毛泽东倾巢分犯吉安吉水邓英迭电求援接济已令张辉瓒师援剿吉安并略接济枪械步弹恳请径谕补充遵行》,1930年7月18日,台北国史馆藏。
    7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20200-00011-034,《蒋中正电邓师长请服从鲁涤平命令固守吉安无令不得擅退》,1930年7月18日,台北国史馆藏。
    1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24-086,《朱培德电蒋中正称鲁涤平来电请示是否派兵援赣并询若赣省战局恶化是否退出赣南吉安巩固南浔铁路》,1930年7月25日,台北国史馆藏。
    2虽然鲁在这一段时间也徘徊于救与不救之间,且向蒋介石抱怨,“湘以六师以上兵力始解长沙之危,赣仅约两师,分部赣州、吉安、南昌”,一旦救了吉安,必然“顾此失彼”。或许邓英早就看穿了鲁的这一点,于是早在前一天的电文中就特别以截获的中共军事总部文件予以澄清,即“南昌九江不必急取,俟先得吉安,攻下枝叶,剪除正身,自易折倒,四面交通断绝,不击自走”。002-090300-00035-260,《鲁涤平电蒋中正现朱德毛泽东迫近吉安彭德怀黄公略迫近樟树查湖南以六师以上兵力始解长沙之危而江西仅约二师分布赣州吉安南昌请迅予救援》,1930年10月3日;002-090300-00033-201,《邓英电蒋中正朱培德破获匪共机关搜出伪总部军事计划六项请统筹防范》,1930年10月2日,台北国史馆藏。
    3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3-206,《邓英电蒋中正朱培德第四路军第十八师皆未尾击股匪吉安万急又无牵制职部军单而匪众请速示机宜》,1930年10月3日,台北国史馆藏。
    4据传当时流传着一首攻城歌谣,“不怕你邓英工事好,只消我农家一把草”。参见曾光明:《第九次攻打吉安府》,《中共吉安市党史资料汇编》(第3册,内部资料),1997年,第58页。
    5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3-204,《邓英电蒋中正朱培德黄公略朱德匪部分抵固江永阳镇进逼吉安匪众我寡请迅饬大军来援并令飞机轰击》,1930年10月4日,台北国史馆藏。
    6子任:《吉安的占领》,《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25-329页。
    1曾光明:《第九次攻打吉安府》,《中共吉安市党史资料汇编》,第58页。
    2《赤匪祸赣实况》,《革命文献》第25辑,第153-155页。
    3王兆麟:《吉安县灾情调查表》,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出版地不详,1930年,第21-23页。
    4《刘劝侬死状》、《万约三惨死实况》、《又麻君所得家信之一》等,参见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第36-40页。
    5王兆麟:《吉安县灾情调查表》,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出版地不详,1930年,第21-23页。
    1《吉属同乡通电声讨邓英,痛述邓英纵匪屠民之经过,请全国人士为正确之裁制》,《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2月28日。
    2《吉安匪灾痛史(续)》,《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3日,第五版。
    3《江西共祸之由来与吾人今后应有之努力》;《吉安商会来电》,参见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第19、43-44页。
    4《吉安县政府秘书侵吞枪款,民众敢怒不敢言》,《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7月5日,第五版。
    5《吉安匪灾痛史》,《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2日,第二版。
    1李光前、沈庆鸿:《罗炳辉吉安起义》,《中共吉安市党史资料汇编》第一册(内部资料,1997),第75-80页;《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5卷,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第401-403页。
    2另外,报告中显示,“惟因时间短促,未及亲往我军防线以外之灾区调查,故所填报者仅十分之六七耳。”参见《吉安匪灾痛史(续)》,《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3日,第五版;《祸吉罪魁邓英难逃法网,吉安各公团推代表携带证据赴京对质》,《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27日,第五版。
    3在此过程中,邓英分别诈取赣帮木商洋25,500元,临帮4,500元,遂帮7,000元;另外还有罗茂祥200元,生利祥1,500元,正义昌1,300元,兆发行200元,仁生和200元,德丰润1,600元,义茂德600元,福大祥600元。参见《祸吉罪魁邓英难逃法网,吉安各公团推代表携带证据赴京对质》,《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27日,第五版。
    4《祸吉罪魁邓英难逃法网,吉安各公团推代表携带证据赴京对质》,《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27日,第五版。
    5《吉安匪灾痛史(续)》,《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3日,第五版。
    6《吉安匪灾痛史》,《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2日,第二版。
    7《吉州十县代表请愿呈文》、《又呈总司令部文》,1930年10月31日。
    1在田:《军事及政治的剿匪方案》,《铲共半月刊》1931年第14期,第6-7页。
    2江西流行着一首童谣,“匪如梳子梳,兵如篦子篦”,“宁给土匪杀,不给军队扎”,他认为,“这种童谣不是偶然来的,是整个或大部民众共同意识形成的,民众对剿匪军没有同情到如此境地,谁说不是剿匪的大障害?”008-010301-00093-001:《江西剿匪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933年7月20日,台北国史馆藏。
    3明志:《江西共匪的内幕一斑》,《铲共半月刊》,1930年第4期,第23页。
    4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第76页。
    1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第77页。
    2《江西省党部请愿呈文》,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第85-86页。
    3《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0年11月14日,第110页。
    4“近日湘省匪祸,仍有增无已,据各方报告,匪焰之所以日炽,实由各剿匪部队精神废弛、纪律不严、命令罔效、堵剿不力所致,本总司令闻悉之余,殊深痛憾,长此以往,何以对党国,何以对人民,为此令仰各该师旅长等,务须服从何总指挥之命令,严申纪律,切实剿办,克期肃清,如仍有阳奉阴违,不遵命令,敷衍塞责者,则本总司令到湘之日,巡察所及,当治以纵匪殃民之罪,以谢地方父老。本总司令言出法随,其各勉旃。”参见《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0年11月22日,第164-165页。
    1《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0年12月10日,第194页。
    2《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0年12月23日,第215-216页。
    3《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0年12月24日,第219-222页;《蒋总司令提高县长地位,县长更应尽忠职守努力保民》,1931年1月2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年第76期。
    4“闻有一部分人对于江西省政府表示不满,而对于鲁主席及张师长加以指摘者,须知赣省共匪如此猖獗,赣省兵力如此单薄,赣省幅员如此辽阔,而鲁主席能以极少数兵力,保全江西大多数重要城市,决不能谓其不尽职责,亦不能谓其应付无方。”参见《蒋主席对赣民众之表示》,1930年12月14日,南昌《新闻报》。
    5《赣剿匪经费减轻之电令》,《中央日报》,1930年11月29日。
    6《南昌行营设立兵站总监部,陈霈民委为兵站总监,剿匪宣传处成立》,《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20日。
    7邓英因吉安失陷事件被判监禁两年,抗战期间,蒋又将邓英开复,任命其为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参见王焱楠:《邓英其人》,《蕲春文史资料》第2辑,第113页。
    1 邓英早在1930年10月20日就已向蒋介石呈明,乃“不得已秉承鲁主席,于歌晨撤退”。002-090300-00033-225,《邓英电蒋中正匪众十万攻吉安职部不敌乃退上辜现匪欲窜江西东南职部移抚州堵截待罪行间静候裁处等》,1930年10月20日,台北国史馆藏。
    2 《民厅令吉安等三县长回县办理善后》,《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1月9日。
    3 《吉人请严办彭学游弃职潜逃,不顾民命》,《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1月26日。
    4 《吉安彭县长学游报告前月县城失陷之经过》,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期,第59-60页。
    5 002-090300-00036-087,《李承忠等电蒋中正吉安县长彭学游虽做事操切不洽舆情但剿匪有功匪陷吉安非全其咎请令省澈查俾无纵枉》,1931年1月8日,台北国史馆藏。
    资料来源:230-2250:《江西吉安周鹤龄殉难调查表》;230-2254:《周九龄同志殉难调查表》;230-2255:《曾树勋殉难调查表》;230-2256:《江西吉安殉难党员王为兰调查表》;230-2257:
    1《放弃吉安草菅人命之邓英已押赴首都,总司令派兵来赣押提,已于昨晚乘专车离省》,《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1月16日;《邓英解抵首都,押首都卫戍部》,《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1月22日。
    2《吉属旅省同乡请严惩邓英》,《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2月16日;《第六区党部呈请枪决纵匪殃民之邓英,全区党员大会决议》,《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2月23日;《邓英彭学游希图脱罪,不惜鉅金托人为之奔走运动,吉安旅省人士将举行大请愿,要求枪决邓彭以慰死难忠魂》,《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2月24日;《吉属同乡通电声讨邓英,痛述邓英纵匪屠民之经过,请全国人士为正确之裁制》,《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2月28日《吉属旅平同乡会通电请枪决邓英以快人心,并恳速拨巨款以赈灾黎,豁免十属捐税以苏民困》,《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1月12日;《永新旅省同乡请严惩邓英,熊式辉复电同情》,《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1月15日;《长沙市党部电请将邓英明正典刑,不容易私人感情曲为解脱,使死者含冤国家赏罚不彰》,《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13日。
    3《吉安代表与邓英对峙》,《国闻周报》1931年第8卷第17期。
    4《祸吉罪魁邓英解京后吉州旅省同乡电旅外同乡请援助与邓贼对质之代表,务使凶贼伏诛,以伸死者之沉冤》,《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9日;《祸吉罪魁邓英难逃法网,吉安各公团推代表携带证据赴京对质》,《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27日。
    5《吉安代表与邓英对峙》,《大公报》,1931年4月27日;《吉安代表与邓英对峙》《国闻周报》1931年第8卷第17期。
    6《祸吉邓英将明正典刑,吉州十县旅省同乡会电请本省国议代表向大会提案》,《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5月4日;《本省国议代表请迅将邓英枪决,以肃军纪而维国法》,《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5月25日。
    1 002-090300-00036-286,《(罗霖)电呈(蒋中正)第七十七师(陈炳荣)等团营分别破获安福固江等地匪巢毙匪甚多,又泰和安福等县纷纷成立团防队守望队等并督促各县区设立善后委员会办理清乡筹赈及各县人犯审讯处理情形等综合报告》,1931年1月24日,台北国史馆藏;《吉安区各县守望队成立,共计三百余队,努力协助剿匪》,《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1月25日。
    2《吉安区清剿委员会唤起民众努力剿共,非厉行剿共以解人民之倒悬,非彻底清乡无以安 社会之秩序,望抱自救救人居心作有我无共之奋斗》,《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1月14日。
    1《地方整委会正式成立,昨举行第一次委员会议,关于地方善后问题有详切讨论,并将由党政机关派员协助剿匪》,《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3月17日;《地方整理委员会昨举行第二次会议,确定匪区整理县份设立县整委会,限两个月完成各县保卫团之组织》,《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3月22日。
    2飞磷:《剿匪时期民众对于军队应负的责任》,436-76:《剿共宣传专刊》,1931年8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藏;《刘委员振群敬告吉州十属父老书,并制定唤醒民众帮助剿匪标语》,《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1日。
    3此处说罗霖的善后措施得不到地方因应主要是指在乡村社会,事实上,据罗霖后来的回忆,他在收复和驻守吉安的过程中,与士绅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参见罗霖:《防卫吉安》,《“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新历记》编审组:《“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新历记——原国民党将领回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32-33页。
    4李君钦:《共匪劫杀下的江西》,《铲共半月刊》1930年第5-6期,第60-62页。
    5啸澜:《匪区现状之写真》,436-76:《剿共宣传专刊》,1931年8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藏。
    6《转令各县整理保卫团及守望队,并令维持纸币信用》,1931年5月22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年第4期。
    1《禁止各县抽收船货捐》,1931年7月27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年第14期。
    2据地方民众反映,“污吏欲遂其贪赃,必结匪徒为爪牙,匪徒欲肆其抢劫之私,必藉污吏为庇护,狼狈为奸,造祸至烈,良民畏其淫威,虽身受其害,亦不敢指名控告”。《令县查究与匪通气之职员警队》,1931年5月22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年第3期。
    3《吉安区剿共清乡经过,罗师长霖呈报行营(续)》,《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2月19日。
    4对于从苏区逃归的无辜百姓,善后委员会经常“判以罪应处死”,或者以勒款的方式征收善委会经费,甚至有“一人为匪,而勒缴悔罪金,竟至摊派全村者”。而县长完全不能过问,乃至舆论有云,“豪绅权大,及民不堪命之情形,于此可想见矣”。参见啸澜:《匪区现状之写真》,436-76:《剿共宣传专刊》,1931年8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藏。
    5《土劣诬陷良民应依法实行反坐,通令所属一体遵照办理》,1931年2月10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年第80期。
    61931年1月下旬,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失败以后,连克万安、高安等地,“省城恐慌,官员自惊”,蒋介石在《事略稿本》中表达了鲁涤平极度不满,“胆略之不足如此,何以寄封疆之重,勘叹也已”,故而随后以何应钦代替鲁为行营主任,并以韩德勤出任南昌卫戍司令。参见《事略稿本》第9册(1930年10月-1931年1月),1931年1月26日,第549-550页。
    1 具体战争过程可参见王多年:《国民革命战史》第四部《反共戡乱·剿共》上篇第一卷,第201-226页。
    2 002-090300-00039-102,《何应钦电蒋中正因王金钰离吉安无人指挥第五路军遂遭匪击破已饬孙连仲朱绍良蒋光鼐各部猛进并请第十一师与第四师赴江西克期协剿肃清等》,1931年5月23日,台北国史馆藏。
    3 《张师长在永丰严办地痞,在水东地方拿获百余名》,《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12月17日。
    4 耿艳鹏:《张辉瓒必死无疑》(未刊稿),《纪念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江西省永丰县党史办印行,第190-196页。
    5 9月间,国民党第53师从东固撤退时,以东固为中心,东起禾尚院、西至桥头岗,北起大源坑,南至崇贤,纵横约60华里,凡人财物-律杀光、抢光、烧光。烧毁房屋一千多栋,杀害群众两千余人。在南龙烧杀时还施以毒计,敌军士兵伪装群众救火,引诱百姓出山后再行枪杀。其景象之惨烈,令人发指。参见《东井冈革命史概要》,《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11页。
    6 008-010301-00093-001:《江西剿匪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933年7月20日,台北国史馆藏。
    1《曾愚函转蒋中正上次东固剿共惨败情形》,1931年5月20日,《蒋中正总统文物——革命文献(三)·剿共与西安事变》,台北:国史馆,2002年,第58-63页。
    2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第177-242页。
    1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三册(1931-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649页。
    2 002-090300-00033-209,《鲁涤平电蒋中正匪陷吉安职遵何应钦承示饬部暂采守势待援抵达再谋进击请就职未保全赣水重镇于以处分》,1930年10月5日,台北国史馆藏。
    3 我们或许可以从蒋介石对鲁涤平在第一次“围剿”推诿态度的不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鲁涤平在南昌军政会议后反复向蒋要求增派援军,蒋回电训斥他,“江西集中如许大军,必可平乱治共,望严督各部,如期清剿,请勿推诿,所请增兵,应毋庸议云。”不难想见,蒋虽然仍寄望于鲁,但对于鲁的推诿印象进一步加深。参见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5-271,《蒋中正电鲁涤平江西集中大军必可平乱望严督各部如期清剿勿推诿为要所请增兵应毋庸议》,1930年11月11日,台北国史馆藏。
    4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三册(1931-1937),第14页。
    5 加上鲁涤平是谭延闿的部下,1930年9月谭的过世更使鲁失去了政治靠山,蒋此时将他调离浙江就是对其明升暗降的处罚,浙江是蒋的发祥地,省政皆由他的亲信掌握。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熊式辉的回忆中略窥一二,熊式辉是蒋的最信任的几个重臣之一,1930年12月,熊式辉在乘机赴赣中飞机失事,造成重伤,修养近一年,重伤初愈,蒋本让他出任事情简单的浙江省政府主席,而熊或许看出主政浙江的难处,故更愿意到江西主政,为了迁就熊,蒋随即将鲁调往浙江,鲁也乐于从江西这一烂摊子中抽身。参见《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香港:明镜出版社,2008年,第117-118页。
    1余伯流:《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8页。
    2王多年:《国民革命战史》第四部《反共戡乱·剿共》上篇第四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1-144页;国防部史政局:《剿匪战史》第二册,中华大典编印会1967年,第257-258页;赣粤闽鄂湘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五次剿匪战史》,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专刊1968年。
    3具体说来主要包括碉堡、保甲和保卫团的“三保政策”、修筑公路、机场及封锁苏区经济的政策等。参见彭学沛:《江西农村匪区视察记》,《游客话江西》,1937年,第26页;近年来有学者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参见陈廷祯:《江西剿共时期蒋介石战略构想与战略作为之研究(1930—1936)》,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4年;而大陆学者黄道炫也有相关的论述,参见黄道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探析——不以中共军事政策为主线》,《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5期;《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考察——以广昌战役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4 Chu, Samuel C. "The New Life Movement,1934-1937." in Resear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on China, edited by John E. Lane. New York: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Dirlik, Arif,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Newlife Movement:A Study in Counterrevolutio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 no.4(August 1975), pp.945-980; Stephen C. Averill, "The New Life in Action: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South Jiangxi,1934-37", The China Quarterly, No.88 (1981), pp.594-628.
    1 Wei, William, 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 the Nationalists in Jiangxi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85).
    2参见 Parks M. Coble, Reviewed work: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The Nationalists in Jiangxi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By William We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5, No.5 (Nov., 1986), pp.1072-1073。
    3施家顺:《陈济棠与广东军政,1928-1936)),台北:睿昱出版社,1999年,第47-92页;王宏松:《蒋中正与粤系二陈(陈铭枢、陈济棠)关系之研究》,台湾中正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150-171页。
    4冯筱才对北伐前后商民运动的研究告诉我们,对国民党的分析并无一特定的描述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对国民党的理解不能与特定的时空背景相脱离,更需要注意国民党是一个各抒己见的派系混合体。参见冯筱才:《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253-264页。
    5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区域社会》,三联书店2006年;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谢宏维:《化干戈为玉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近年来有学者对民国遂川社会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然作者仅利用客籍士绅萧家璧的私密资料,并未对剿共时期的遂川社会作重点论述,亦未对客籍士绅与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作充分考虑和分析。参见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1-34页。
    2据有关资料显示,遂川山地、丘陵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参见《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第1页。
    3遂川的五区建制是民国初年按照当地人对于中、东、南、西、北五乡分布的现状而设的,中乡为第一区,包括水南、水北、鹏抟、裕塘等地;东乡为第二区,包括雩田、芦溪、碧洲、笙溪等地;南乡为第三区,包括藻林、禾源、南江、左安、黄坑、三益等地;西乡为第四区,包括大坑、盆珠、堆前、下七、上七、大汾等地;北乡为第五区,包括衙前、桥头、溪口、五江、新江等地。《遂川一瞥(调查)》,《扫荡》1933年第4期,1933年4月10日,第22-23页。
    4第一、二区主要是县城及其附近地区的土籍人聚居地,而四五区皆为客籍人聚居地,而第三区的形势稍显复杂,土客混居,然客籍人占多数。参见《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遂川政治、经济状况》,中共遂川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228-229页。
    5梁洪生把这一认识的陷阱称为“贱视的历史记忆”,参见梁洪生:《从“异民”到“怀远”——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籍罢考事件》,《历史人类学丛刊》第一卷第一期,第29-66页,亦可参见郑锐达:《移民、户籍与宗族:清代至民国期间江西袁州府地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甲寅之乱”是指1674年,平定台湾之役后的投诚士兵移入遂川,后复叛变,屠杀土著,导致“土著居民十户九绝”,从而土著对于客籍民众的仇隙加深,乃至影响至今。参见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15-16页。
    2客籍要求参加科考在当时甚为普遍,笔者认为,之所以客籍民众能够享有与土著一提考试的权利,可能与当地地方官援引了宁州或其它县府的成例有关,当然,这一论断有待资料的补充。参见梁洪生:《从“异民”到“怀远”——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籍罢考事件》,第29-66页。
    3何品玉:《禀严查保甲筹办团练》,《两龙琐志》(卷一《禀》),光绪二十六年刊本。感谢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陈海艳提供的宝贵资料,谨示谢忱。
    4虽然后来还有土客两籍合办的五峰书院,但由于五峰书院建于五华峰下,是为土著人的地盘,所以客籍士子备受歧视和排斥。参见何品玉:《禀覆遵查卑县书院义学各情形由》,《两龙琐志》(卷一《禀》),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5何品玉:《禀严查保甲筹办团练》,《两龙琐志》(卷一《禀》),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6既有资料显示,罗普权、谢际可、李应予、张砥安等控制着中乡;梁芳普、罗晓岚控制了东乡;黄礼瑞和郭朝宗则控制着南乡;萧家璧和陈书勋则控制着西北两乡。参见《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第3页。
    7《李或先生遂川采访记录》,采访时间:2010年8月8日。
    8《遂川县志》,第932页。
    1钟海东:《井冈山下匪首大恶霸萧家璧》,《遂川文史资料》第1辑,第58页。
    2可参见张国焘:《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3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天地会》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31-395页;倪根金:《新见江西遂川两通清嘉庆时护林碑述论》,《古今农业》,1997年第3期,第35-39页。
    4萧家璧的农学知识丰富可以从其杭山绿茶及自制蚊香可以看出,参见肖贤杰:《遂川特产一瞥》,《裕民》第3期,1942年,第126-128页;另据陈宗文的研究,农会可能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收益,参见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19-23、54-56页。
    5据统计,到1927年2月,这些青年知识分子就在县城附近的中东区、鹏抟区、雩田区、南乡区、西乡区、北乡区建立了7个区农民协会和93个乡村农民协会分会,参加农民协会的户数达到2万多户,占全县总户数的80%以上。虽然对于参加这些组织的真实状况我们不应估计过高,然而从这里我们却可以看到中共地方组织的高度动员能力。参见《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第19页。
    6萧家璧辱骂请领经费的中共党员,“县党部没有一点作用,都是一些吃干饭的人。”参见刘兆新、郭章纶:《大革命时期的遂川》,《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106页。
    7仅有一位客家党员来自西乡大汾,文中数字资料是笔者根据《遂川英烈》统计得出的。参见:中共遂川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遂川英烈》(内部资料),1991年,第1-86页。
    1《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第29页。另外,保卫总团团长由县长李焜兼任,后由于李煜受到陈正人等人的追捕后逃跑,总团长由萧家璧兼任。
    2在毛泽东等人的组织动员下,客籍贫苦农民也相继有突破土客籍界限及对毛泽东等外来者的防范心理,参加革命,这更加大了萧家璧等人遏制革命的难度。关于中共如何利用土客籍贫苦农民发动革命,美国学者韦思谛在其博士论文中已有论述,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韦氏的论据并不充分。但由于本章论述的着眼点并不在此,故而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后续研究。参见《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Stephen Averill, Revolution in the Highlands:China's Jinggangshan Base Area(Lanham, Md.: Rowaman&Littlefield Publisher,2006);陈耀煌:《高地的革命:中国的井冈山根据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8期,2007年12月,第201-207页。
    3据遂川北乡老人李或介绍,萧家璧的竹木业生意网络很大,遍布于吉安、赣州和南昌等地,在泰和县的马家洲也有他的地盘。参见《李或先生遂川采访记录》,采访时间:2010年8月8日。这一口述内容可信度比较高,据学者研究表明,清初,由于龙泉木量多质优,形成了以龙泉县为中心的龙泉木产区。以黄土关为界,分为上龙泉和下龙泉,马家洲木市属下龙泉。参见李贻格:《江西遂川杉木林区兴衰史》,《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第208页。
    4参见《萧家璧关押在吉安监狱内的自白(摘录)》,1949年10月16日,《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402页;萧家璧:《就职宣言》,1933年5月25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5在湘赣边界的圩场中,素有“一唐江、二营前、三草林、四大汾”,而遂川独占其二,这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遂县出产富庶,为赣省西南各县之冠”。《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遂川政治、经济状况》,中共遂川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230页;《遂川一瞥(调查)》,第23页。
    1刘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红色圩场的诞生经过》,《遂川文史资料》第1辑,第23页;王锡坎:《忆工农革命军在藻林的活动》,《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156页。
    2李先茬:《朱德部在遂川筹款》,《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305-306页。
    3清党前除罗振宗于1926年10月间曾短期代理县长外,其余两任县长许乃猷和李焜都非本县人。许、李二人皆与罗普权等土籍士绅有着良好的关系,如1927年5月为对抗土籍革命,罗普权联合李焜成立了军界偕行社。相比而言,萧家璧等客籍士绅则受到冷落。参见《国民党遂川县政府县长李焜赠遂川军界同志会序》,《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378-379页;《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第27页。
    41952-6:《县公安局关于蒋匪社会基础及镇反情况调查》,遂川县档案馆藏,第203页;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57-58页。
    5参见《罗师席旅收复遂川》,《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4月22日。
    6《剿匪与造匪》,《申报·社评》,1932年6月30日;《陈诚先生书信集·家书》上,台北:“国史馆”,2006,第37-38页。
    7王又庸,字平秋,江西兴国人,1891年10月生,清末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毕业,1933年起历任南昌行营第二厅第一组组长、第四厅副厅长,1935年任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
    8《县政研究会明日开第三次研究会》,《江西民国日报》,1932年2月15日。
    1参见萧家璧:《大坑保甲实验录》,第3页,引自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一一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26页。
    2《遂川豪绅请兵剿共电文》,1930年12月26日,《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391页。
    3萧家璧:《就职宣言》,这篇宣言发表于1933年5月25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4关于萧家璧整理保甲的具体内容,本章第四部分将有详细论述,此处暂且搁置。
    5《熊委员育锡上省政府整理江西财政意见书》,《江西民国日报》,1932年1月11日。
    6可参见何峰:《“赣政十年”期间(1932-1942)的江西县政》,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7《遂川县长王震辞职照准,调原任永新县长潘毅然为遂川委员长》,《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8月29日。
    1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4页。
    2当时拒绝纳粮的问题一直比较普遍,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事件背后的不同原因和动机,就其它区域来说,抗粮事件主要表现在富绅大户、公共团体及各机关人员“抗粮不完,并包庇宗族,牵制乡里”,甚至有些都、乡“民情顽梗,自来不完钱粮,每岁不得不藉灾以为弥缝,甚至官与户书串同舞弊,惟利是图”,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土客关系不严重的地区,宗族是对抗国家赋税的重要媒介和力量,而在土客关系较为紧张的地区,宗族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而已,更重要的是由于在既往的“剿匪”或日常事务中权益受到了侵犯,很显然,遂川属于后者。参见《严禁各县捏报灾歉》,1931年8月1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年第13期;《省府昨通令各县铲除抗粮恶习,颁发取缔富绅大户欠粮办法》,《江西民国日报》,1932年10月17日。
    3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萧家璧粗鲁的一面,但对于客家人来说,其率性耿直的个性赢得了支持,他甚至公开宣扬,“你做你的官,我弄我的猴,办不了我的罪,卵戳你的嘴。”(方言,指骂人的下流话。)参见钟海东:《井冈山下匪首大恶霸萧家璧》,《遂川文史资料》第1辑,第58页。
    4《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第137-138页。
    5《刘旦旸等请饬队驻防》,1933年1月3日,J017-4:《遂川铲共团训令卷》。
    61931年3-4月间,中共遂川的地方干部迅速在西北乡建立大汾、七岭和石门岭区委,并在区下各乡建立暴动队、少年先锋队等组织,开展打土豪、插牌分田的斗争,至1933年,中共遂川县委和苏维埃政府一直割据竹坑、店坑、上下七、黄坳、五斗江、衙前及桥头等处。参见《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第140页;《遂川一瞥(调查)》,《扫荡》1933年第4期,1933年4月10日,第25-26页。
    7《遂川一瞥(调查)》,《扫荡》1933年第4期,1933年4月10日,第23页。
    8三路剿匪军所辖县域划分如下:“南路由桂东、遂川、万安(以上在线归西路)、兴国、宁都、石城、建宁、邵武、建阳以南地区;西路鄂南、蒲圻、咸宁、金牛、大冶、阳新、瑞昌、 沿南浔路南昌、万安间,盐赣江以西至遂川,桂东以北地区;北路邵武、万安、瑞昌间地区。”参见1933年4月30日,《事略稿本》第19册,第622-624页。
    1《四期围剿施行后连战皆捷,我军收复匪区过半》,《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3月28日。
    2《十八军师长李明电请遂川大汾添设县治,省府拟俟该区行政长官发表再议》,《江西民国日报》,1932年6月10日。
    3据相关资料记载,1932年4月至1933年6月间,王懋德在三次惨败中共损失了3个营,其中-个为加强营,可谓损失惨重。参见《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10-11页。
    4《王懋德与萧家璧等人函》,1933年2月21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5《十八军师长李明电请遂川大汾添设县治,省府拟俟该区行政长官发表再议》,《江西民国日报》,1932年6月10日。
    6《区联敬告民众书》,1933年7月1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7根据笔者对《遂川英烈》所提供的英烈名单统计,大汾至少有134人被杀于1929-1932年间。参见《遂川英烈》(内部资料),1991年,第183-204页。
    8《曾定昌口供材料》,1933年4月13日,J017-8:《遂川铲共团供单卷》。另外,中共在井冈山区革命中一直存在“土籍的党客籍的枪”的说法,在这一说法背后,我们可以读出三层 含义,一是以组织武器控制“革命”的是土籍党员,这证明早期革命在客籍区域的强盛;二是客籍区域的中共党员组织发展较为薄弱,相反武装势力非常雄厚,这印证了本文第三章中所谈到的地方党部干部与地方武装干部矛盾的问题;第三,客籍区域的中共党员善于组织武装,迫使客籍区域的地方乡绅组织地方团队,以便与中共地方武装干部相抗衡。
    1《西南月刊》引言,1933年7月1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2据王锡坎回忆,黄礼瑞有四个儿子,大儿子黄寅谷,是县、省参议员,专管刷伪钞票。二儿子黄会友,是教育会副会长,媳妇是萧家璧的女儿。三儿子黄义璋专管家务事,其老婆是萧家璧的姐妹。参见王锡坎:《忆工农革命军在藻林的活动》,《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155页。
    1《区联会会议记录》,1933年4月27日,J017-12:《县铲共团什件卷》。
    2《议案记录》,1933年5月10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3分别对应的是:十一乡草林;十二乡南江口、黄坑;十三乡左安;十四乡三益匡(即今之汤湖和高坪);十五乡七岭;十六乡大汾;十七乡堆前;十八乡大坑,其中第三区管辖第十一、十二、十三和十四四乡,而第四区管辖第十五、十六、十七和十八四乡。而对于第五区的尚未“匪化”各乡,则实行适当管理。
    4《遂川县第三四区联合委员会暂行组织法》,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遂川县档案馆。
    5萧家璧:《就职宣言》,这篇宣言发表于1933年5月25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1《县总保卫团决议组织财委会》,1933年1月26日,J017-4:《遂川铲共团训令卷》。
    2《遂川县第三四区联合委员会暂行组织法》,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3《五月十五日第一次常会议案记录》,1933年5月15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1《五月十日区联成立大会议案记录》,1933年5月10日,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2《萧占先给罗耀先的信》,1933年5月14日,J017-10:《铲共团杂件卷》。据李贻格研究显示,1933年,遂川的木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年的出口量仅为1929年的八分之一,且材质日差,更由于积年的强度采伐,瘠地多,出现了光山秃岭。参见李贻格:《江西遂川杉木林区兴衰史》,《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第208页。
    3《保卫团禁止偷漏屠宰税收》,1933年2月,J017-7:《遂川铲共团布告训令卷》。
    4《财厅再令各县取缔商店擅发纸币,必先呈经许可方得印发》,《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9月9日。
    5《遂川县志》,第679页。
    6《寒口特捐稽查所办事细则》;《大沙征收处办事细则》,J017-4:《遂川铲共团训令卷》。
    7《遂川一瞥(调查)》,《扫荡》1933年第4期,1933年4月10日,第23-24页。
    1这次联席会议参加的人数较少,乡长参加人数不多,亦没有各乡代表和乡绅代表,这也是后来萧家璧怒火中烧的重要原因。
    2《遂川县第四区区办公处公函》,1933年5月29日,J017-3:《遂川铲共团财政事项卷》。
    3《第四区署函请萧家璧关于县财委会委员事》,1933年5月17日,J017-3:《遂川铲共团财政事项卷》。
    4后潘毅然赴省开会,县政皆由黄人骏负责。《本邑要闻》,1933年7月,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5《遂川县第四区区办公处公函》,1933年5月29日,J017-3:《遂川铲共团财政事项卷》。
    6《联会全衔公函》,1933年5月30日,J017-3:《遂川铲共团财政事项卷》。
    1《第四区署关于巫树森、黄荣为非法产生等情》,1933年5月30日,J017-3:《遂川铲共团财政事项卷》。
    2《第三区十一乡为呈覆事案》,1933年5月31日,J017-3:《遂川铲共团财政事项卷》。
    1《铲共总团密呈樊国华被击毙一案》,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2这一事件可能与族内矛盾或人际矛盾有密切关联,据樊咏良、樊树修等人报告,樊妻郭氏及其子樊寿生是“听人唆使”,“捏造虚词”控告龚拔群的。参见《樊咏良等呈请注销诬告全案》,1933年6月,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3萧家璧在给代县长黄人骏信中说,“樊国华加入赤匪,为祸西南,人所共知,总团令龚缉捕脱逃枪杀,并不算了一回事,潘贼仇视西南,纵容匪妇,勾结土劣,一再受理,好似龚与樊姓家族犯莫大之法律,真令人伤心不尽也,若办匪而必斤斤以法绳人,窃恐遂川之人命办不胜办,而法警胥吏之荷包则紧紧可观矣。”《萧家璧给寅生代县长等的信》,1934年1月,J017-11:《遂川铲共团民、刑事诉讼卷》。
    4《萧家璧给海寰法官的信》,1934年1月,J017-11:《遂川铲共团民、刑事诉讼卷》。
    5《萧家璧给王师长懋德的信》,1933年7月,J017-12:《县铲共团什件卷》。
    6《萧家璧给海寰法官的信》,1934年1月,J017-11:《遂川铲共团民、刑事诉讼卷》。
    1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即在罗振宗任保卫团副团总之前,这一职位一直是由萧家璧担任,自从萧家璧掌掴潘毅然逃回大坑后,在土客籍士绅的公推下,这一职位才改由罗担任。
    2《遂川一瞥(调查)》,《扫荡》1933年第4期,1933年4月10日,第24页。
    3当然,罗振宗在保卫团中地位稳固,还与省政府对于保卫团整理的政策有重要关系,蒋介石和熊式辉很清楚,要肃清“匪患”,“用兵不如用民”,且民最好是本籍人士,出于乡情所在,团队中的士兵必不像外来士兵那样“糜烂地方”,从而走向“造匪”的恶性循环中去。对于保卫团官长的任命也需注意他们在地方社会的影响力,故而在1933年7月,江西保卫师第一师师长提出“各该团团长以下工作人员务须仍旧任用,以收驾轻就熟之效”。《遂川县政府训令》,1933年7月8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4参见王宏松:《蒋中正与粤系二陈(陈铭枢、陈济棠)关系之研究》,第29-57页。
    5《黄人骏等呈蒋介石剿匪事》,1933年4月15日,J017-4:《遂川铲共团训令卷》。
    1 1933年6月2日,《事略稿本》第20册,第358-359页。
    2《赣南灾情惨重,西南决拨十万赈济》,《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5月27日。
    3 1933年1月6日,1933年2月8日,《事略稿本》第18册,第41-42页,第312-313页。
    4 刘峙的这一建议得到了蒋介石的称许。1933年6月14日,《事略稿本》第20册,第557-559页。
    5 罗振宗在给熊式辉的呈文中指出,“职团地处偏隅,驻军(指王懋德的二十八师,笔者注)仅能保守县城,对于县属之三、四、五区好似化外,任何处匪情发现,从未越雷池一步”。《呈为备案未准进退两难呈请指令祗遵以维团务事》,1933年7月12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6《遂川县铲共团总团局呈》,1933年4月19日,J017-13:《铲共团花名册》。
    1《二十八师不予备案的指令》,1933年5月12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2从目前遂川县档案馆馆藏“铲共团”的卷宗看来,罗振宗曾先后向余汉谋军队请援达(包括余部各师、团,如李振球师、彭林生团等)7次之多,甚至曾两次派代表到大庾向余军请援,而向王懋德师请援只有1次。
    3苏庄,个人生平不详,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并非遂川本地人,参见《遂川县志》,第229页。
    4省政府如何评价潘毅然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潘毅然在1932年加委遂川县长时,另兼理了宁冈县县长,这在各县县长中并不多见,从这一细节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省政府对于潘氏的器重。
    1吕咸:《保甲述要》,江西省县政人员训练所,1935年。
    2《省协剿会第四三次常会通过剿匪应注重风教案》,《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7月7日。
    3吴国桢:《夜来临:吴国桢见证的国共争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陈诚先生回忆录——国共战争》,国史馆,第30页。
    4《民厅昨令各县克期整理保甲及组织民众运用民众参加剿匪,藉表现民气收清乡实效,丰城三区区长办理不力撤职惩办》,《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12月5日。
    5《民厅严令各县实施民众干部训练,迅将实施计划呈报备核》,《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9月12日。
    6《省执委谭之澜在永新保联训练班之训词,对保甲意义阐发无遗(续)》,《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10月23日。
    7吴国桢:《夜来临:吴国桢见证的国共争斗》,第118页。
    1《省执委谭之澜在永新保联训练班之训词,对保甲意义阐发无遗(续)》,《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10月23日。
    2甚至有报道称,保甲长等动辄被军队、地方团队、县长等任意逮捕打骂,毫无保障,这使得“乡里自好者,多不愿出而任事”。参见《蒋委员长令省府劝导士绅回籍共襄要政,人才难得已成为收复区严重问题,各县长对服务地方绅士应加礼遇,并令各部队一体保护》,《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12月3日。有关于这一点,亦可参见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第394-438页。
    3刘庆科:《江西省之保甲(江西考察之二)》,《游客话江西》,第246页。
    4陈诚总结认为,碉堡政策总共有五项优势,“1.主动在我,攻守可以自由;2.后方得以确保,民众安然来归;3.共军不能向共区以外获得物资,使其经济枯竭,生活无法维持;4.我得节省防御兵力,移作进攻之用;5.共军之狼奔豕突惯技,无法得逞。”故在当时有“碉成民安”之说。参见《陈诚先生回忆录——国共战争》,第29页。
    5吴国桢:《夜来临:吴国桢见证的国共争斗》,第117页。
    6《凤岗难民呈报驻军截用砍运河旁及装订成排竹木请转令给价弥补案转呈行营察核》,1934年3月2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80期。
    7《奉令据报各县构筑碉堡不力规定惩处暨守护等办法三项转行遵照》,1934年1月1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74期。
    8《蒋令各地驻军县长派队守望碉堡,此后有空防无人守护者,惟该处驻军与县长是问》,《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12月4日。
    1《蒋令省府转饬各地保甲派人轮守碉堡,或将保联办公处置于碉内,不可任其空虚》,《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1月31日。
    2《蒋令省府暨各部队严防土匪破坏碉堡,征集各方意见订定对策,俾土匪无从施其诡谋》,《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1月19日。
    3《民厅令各县切实守护碉堡,并限一月内清查户口组织保甲,预防匪徒偷窜》,《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2月23日。亦可参见《转令将守护队加紧组织训练俾能负责护碉并加紧封锁线之组织与警戒》,1934年2月25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78期。
    4《令发剿匪区内各省民团整理条例及图表结式》,1933年2月4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3年第41期。另据翁光藻编著的《铲共义勇队须知》中可知,铲共义勇队一般具有搜捕土匪、侦察匪踪、拘查奸歹、报告递文、封锁匪区、守岗放哨及其它事务(编成守护队、运输队、工程队、消防队)等职能,参见翁光藻:《铲共义勇队须知》,J018-10:《守望队、保卫团、反共义勇队文卷》,遂川县档案馆藏。
    5《奉令据报各县构筑碉堡不力规定惩处暨守护等办法三项转行遵照》,1934年1月1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74期。
    6《朱民厅长令各县整理保甲训练义勇队,实行守岗放哨侦探传达等任务,俾发挥自卫效能保障地方安全》,《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1月10日。
    7《省府划定本年冬季为整理保甲时期,组织务期合法编查尤须核实,以植长治久安之基础》,《江西民国日报》,1935年11月8日。
    8《通电各县长应力图振奋洗除恶习发扬气节死守城池》,1933年8月15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3年第60期。
    9赣西各县如吉安、安福、吉水、永丰、万安征收盐附捐的重点区域,以至于屡次被蒋介石与省政府的训斥,然而却依然如故,参见1933年9月11日,《事略稿本》第22册,第338-339页;《转令吉安县取消盐斤借款团队经费应另筹抵补》,1933年12月7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3年第71期;《财政厅等会同呈复查禁各县抽收盐附捐情形转呈行营鉴核》,1934年1月19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75期:《令财政厅查明制止万安县发行善后奖券及商会抽收食盐附税》,1934年2月12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78期;《转令吉安等十四县附征盐捐俟中央补助费批准后应即废除》,1934年3月3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80期。
    11933年8月14日,《事略稿本》第21册,第534页。
    2《财政厅等会同呈复查禁各县抽收盐附捐情形转呈行营鉴核》,1934年1月19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75期。
    3《令民厅转饬遂川县长将全县保甲限期完成》,1934年2月24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79期。
    4《江西剿匪中各县地方之苛捐杂派》,《经济旬刊》,第1卷第18期,1933年,第57页。
    5彭学沛:《江西农村匪区视察记》,《游客话江西》,第23页。
    6《遂川大坑保甲实验录》,南昌印记印刷所印,1937年,第47页,转引自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27页。
    7刘庆科:《江西省之保甲(江西考察之二)》,《游客话江西》,第351页。
    1《遂川县第三四区联合委员会暂行组织法》,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遂川县档案馆。
    2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27-28页。
    3《李或先生遂川采访记录》,采访时间:2010年8月8日。
    4据研究表明,由于保甲长位低权微,许多公正之士并不愿意出任,从而为土劣流氓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民众增添了巨大的负担,参见王奇生:《区乡保甲:县衙与村庄之间的政治》,辑入《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94-438页。
    5具体情由是1932年底,时值红军游击到白猴山,民众万分恐慌,马步超等人状告马步楷“勾匪入境”主要是充当“匪探”,与红军接触,挑拨乡邻之间矛盾,而“借匪讹索”主要是充当“代表”,要求马斐点、马上意、马步超等人各家出款五十元,可免杀身之祸。参见《陈家衡呈邹家扬等节略为勾匪入境饬丁拘案事》,1933年3月18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6《马捷凤因木头争讼一案》,1933年6月,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7《萧家璧函讨论决定马步街案》,1933年7月2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8《县铲共团关于马步街案彻底解决》,1933年7月2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1 《县铲共团关于马步街案结果》,1933年6月27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2《第四区署会审马步街案决定办法》,1933年6月27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3肖贤杰:《遂川特产一瞥》,《裕民》第3期,1942年,第128页。
    4《遂川一瞥(调查)》,《扫荡》1933年第4期,1933年4月10日,第23页。
    5张祖桂、古名光:《封建堡垒的毁灭——大汾区落阳村土改工作回忆》,《遂川文史》第七辑,第37页。
    6《县保卫团请将阻挠三人拿办》,1933年2月27日,J017-5:《遂川铲共团公函卷》。
    7《各乡村建筑碉楼办法》,1933年4月,J017-6:《遂川铲共团什项、保结卷》。
    8参见《县保卫团将建筑碉堡经费等办理情形具报》,1933年3月6日,J017-7:《遂川铲共团布告训令卷》;
    9《三四区联会西溪村会议簿》,1933年4月11日,J017-13:《铲共团花名册》。
    1当然,碉楼建筑也离不开广东势力的强力支持,如粤军彭林生团命令罗振宗,应将客籍区域内的一切无益神祠会产悉数充当建碉之用。《第三团关于建筑碉楼情事》,1933年5月6日,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2《萧家璧给罗耀先的信》,1933年7月,J017-12:《县铲共团什件卷》。萧家璧在处理同一类事件中都体现了强硬的作风,可参见《保卫团令赤匪进犯堆前等情》,1933年4月,J017-7:《遂川铲共团布告训令卷》;《区联会关于建筑碉楼经费等项》,1933年7月1日,J017-12:《县铲共团什件卷》。
    3邹铁生:《区联会一月来的回顾》,1933年7月,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4《为纵歹为匪捆殴图讹恳饬拘究办以维风化事》,J017-2:《遂川县铲共团县府训令、报告、保切结》。
    5可参见《保卫总团令查访密缉刘二林、古选次》,1933年4月17日,J017-4:《遂川铲共团训令卷》。
    6《遂川县铲共团总团局训令》,1933年5月,J017-1:《遂川县铲共团月刊、什项、函书、枪械弹药卷》。
    7《保卫总团奉令整理团队》,1933年2月10日,J017-4:《遂川铲共团训令卷》。
    8以熊式辉为首的江西省政府对萧家璧等人的妥协态度也与蒋介石对待“土豪劣绅”的态度是一致的,蒋介石认为,“中国社会向来是靠中坚分子,即是知识分子与正经绅士支持,我们对于这些人,要时时给他们名义,给他们权柄。使他们互相努力的来组织社会。我们运用绅士得法,至少可以维持社会的治安。运用不得法,自然有许多流弊。但总不可盲目的打倒 他们,用打倒土豪劣绅的名义,打倒了绅士阶级,却用流氓地痞来代替,流氓地痞的捣乱,比土豪劣绅还要厉害得多。”参见《事略稿本》第10册(1931年2月-4月),1931年2月21日,第155-156页。
    1《蒋委员长嘉奖萍乡遂川团队奋勇杀贼,办法奖章以励有功》,《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12月1日。
    2《各县铲共队纷纷来电告捷》,《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12月28日。
    3《事略稿本》第24册,第26-27页。
    4《遂川属之大汾将设特别政治局》,《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3月31日。
    1《行营已核准遂川大汾设特区,委罗元镇为政治局长,罗已前往组织》,《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4月14日。
    21933年8月,江西省政府为了“适应剿匪需要,增进行政效率”起见,特就江西省某县之部分或相邻数县之各一部分,划定区域设置特别区,其行政组织为“特别区政治局”,级别与县政府同级。这一设想得到了南昌行营核准,并颁定《江西省特别区政治局组织条例》。10月,江西省政府即先后成立了藤田、龙岗等政治局,而大汾政治局成立于1934年4月间,一方面是因应制度建设的时势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省政府与遂川客籍士绅妥协的产物。参见《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78-479页。
    31952-6:《县公安局关于蒋匪社会基础及镇反情况调查》,遂川县档案馆。
    4《区清委会发行区券币等情》,1934年3月,J017-12:《县铲共团什件卷》。
    5《遂川县志》,第679页,不过对于这一数字,笔者持存疑态度,县志中说的3,184.4元未收回,不可否认,这3000余元中应该有未收回的份额,然而,根据清委会的规定,“其完有廿一年丁米串票者,准予免收”,也就是说,这些流通券中有一部分直接可以抵当田租,不用收回,当然,这一数额占多少份额,就有待日后考证了。
    6据陈宗文研究,萧家璧曾经向南昌行营呈文,要求行营接受其保甲的“六级建制”,然而行营最终以“现行保甲制度施行既久,不便轻议变更”为词拒绝了萧氏的建议。参见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28页。
    7《大汾特别区政治局呈复遵令修正清查户口实施民众干部训练办法仍有应行注意之点指示遵照》,《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10月30日,1934年第29期,第5页;《据遂川县电请核示清乡委员会及保甲编组应否改正等情令饬遵章改正》,1935年2月21日,《江西省政府公报》第123期,第7-8页。
    1李群芳:《大汾特别区经济概况》,《经济旬刊》第4卷第5期,1935年,第53页。
    2其中第四区为丙种区,第五区为甲种区,而第六区为丙种区,参见《各特区政治局撤销后,决定设置联防区署》,《江西民国日报》,1935年3月18日。
    3《委任萧家璧为遂川县区长》,1935年4月9日,《江西省政府公报》第164期,第23页。
    4参见郭赣生:《遂川城乡的传统经济》,收录于刘劲峰、耿艳鹏:《吉安市的宗族、经济与文化》(下),第417-418页;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第63页。
    5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第193-197页。
    6其宣传和动员的逻辑是无论是土籍还是客籍民众,他们的敌人是土客籍的士绅,他们联合起来剥削穷苦民众,民众之所以受苦,皆是由于“土豪劣绅”的剥削和掠夺。参见陈正人: 《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9-51页。
    1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5页。
    2据李或老人的回忆,萧家璧凭借着他在客籍区域禁烟禁赌禁娼等措施,赢得了客籍民众的支持,并认为萧家璧是好人;而当地的流氓地痞、嫖客烟痞对萧家璧则畏避而逃。《李或先生遂川采访记录》,采访时间:2010年8月8日。
    3赣县、宁都等县都曾发生类似事件,如第四行政督察专员、赣县县长刘己达,抓获驻南康县潭口镇保安团大队长贩卖鸦片,经请示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后欲将其法办,然而却激怒了赣州保安团团长赖天球,赖暗中实施报复,导致双方关系极为紧张,外来县长刘己达后被排挤出赣州;而宁都事件则更为过火,黄镇中原系红军营长,叛变后任宁都县靖卫团团长,后被扩编为省保安团第19团,1936年秋,黄镇中再次叛变,并囚禁第四督察区专员和宁都县县长,以致广昌、南丰两县县长闻风而逃,最终,熊式辉不得不对黄镇中妥协,将其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33旅,调往浙江。参见何峰:《“赣政十年”期间(1932-1942)的江西县政》,第125页。
    1据欧阳成在日记的叙述,曾、许、胡、萧诸姓士绅“尝为庆龙所卵育,今欲夺其位,故反噬之耳,人之无良一至于此,可畏哉”。参见欧阳成:《南云精舍日记》1934年1月10、14、18、20、22、26日之记载,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2《永丰县属藤田另设县治及修筑永藤公路令九区专员详查议复》,1932年11月14日,《江西省政府公报》1932年第33期。
    1何友良:《农村革命展开中的地方革命领导群体》,《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111页。
    2出自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的一句,“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该诗作于1930年7月,此时正是东固根据地的鼎盛时期。
    3《人民委员会为万泰群众逃跑问题给万泰县苏区主席团的指示信》,《红色中华》1934年4月10日,转引自钟日兴:《红旗下的乡村:中央苏区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动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8-139页。
    1 Wei, William, 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 the Nationalists in Jiangxi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85), pp157-158.
    2 1935年1月7日,在省府纪念周上,熊式辉在演讲中还在极力批评“土豪劣绅”对社会的危害,认为他们与残匪盗窃、贪官污吏、市侩奸商及流氓地痞构成“不近天理人情、不合国法、胡作非为”的“匪人”。参见熊式辉:《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香港明镜出版社,2008年,第164-167页。
    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第178-187页。
    2刘泽民:《焚枫市记——七古附》,1928年12月,转引自胡玉春:《(焚枫市记>的发现与考校——一份记载红七纵队斗争历史的珍贵历史文献》,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719-727页。
    3刘亚楼:《伟大的一步》,《星火燎原》(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页。
    4耿艳鹏:《张辉瓒必死无疑》(未刊稿),《纪念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第194页。
    1《永新旅省同乡请严惩邓英,熊式辉复电同情》,《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1月15日。
    2当时被熊式辉邀集参加筹赈善团的成员有徐乾麟、蔡辅卿、王晓籁、王一亭等26位极具影响力的商界大佬,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熊氏对于江西事务的热心。参见《济生会拟办江西急赈》、《上海善团筹赈》,南昌《新闻报》,1930年12月17日。
    3《熊司令式辉在沪发起赣灾筹募会,已募得十一万五千元》,《江西民国日报》,1931年5月29日。
    4另外,“保护型经纪”并不见得他们就不可以是“赢利型经纪”,因为二者在许多情况下根本就难以分割开来理解,对二者的严格区分的做法很可能会模糊我们对于地方士绅应有的认识。
    1萧克认为,“十年内战时期我们最惨痛的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搞好统一战线”,仔细研读萧克的总结不难发现,“统一战线”不仅是指要在地主阶级中搞统一战线,对于中共干部内部也同样如此。萧克:《朱毛红军侧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33-136页。
    2 Michael Mann,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25,1985, PP.185-213; Richard Lachmann, "Mismeasure of the State", work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2004,转引自陈周旺:《从“静悄悄的革命”到“闹革命”——国共内战前后的土改与征兵》,《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第6页。
    3《省府奉令饬属严禁豪强恃势抗粮,责成各县认真追缴不得放任,如有徇情,一经查出定即严惩》,《江西民国日报》,1936年9月13日。
    4《各县催征田赋应从富绅大户入手,如仍有恃势抗欠须切实追办,县长再徇情不究即从严处分,省府各专员县长遵办》,《江西民国日报》,1937年2月11日;《省府令各县县长督饬区长整饬官箴,县长对区长区长对区员务须随时考查,如有违法渎职情事,应连带负责》,《江西民国日报》,1937年2月26日。
    1《各地奸商抗缴屠宰税,省府通令各县协助征收》,《江西民国日报》,1937年3月16日。
    2《熊主席严饬各县区保甲长各尽职责守法奉公,不得接口恫喝乡愚欺侮良善,倘敢故违查实定即加等治罪》,《江西民国日报》,1936年2月5日。
    3《省府关心民瘼,通令各县勤恤民隐,严禁经征吏役需索民众,当纳者十成缴纳否则毫厘亦不轻予》,《江西民国日报》,1937年6月18日;亦可参见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十三章:《区乡保甲:县衙与村庄之间的政治》,第394-438页。
    4如萧家壁曾经在1949年组织了自卫武装,江西省政府任命其为井冈山绥靖区反共自卫第一纵队少将司令,有人枪二、三百之多,各乡拥有一、二十名乡丁,控制大坑、堆子前、下七、黄坳、五斗江等地。然而,从萧家璧后来在狱中向吉安行署政委李立的信中可以看出,萧完全没有意识到中共早已不是1927年被其阻击的那支数百人的军队了,反而喊出“解放军有千军万马,我就有千山万水”的狂妄之言。当然,萧最终也免不了被公审和曝尸的下场。《解放初期遂川武装剿匪情况》,《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353-354页;《萧家璧关押在吉安监狱内的自白(摘录)》,1949年10月16日,《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第402-403页;《萧家璧给李立的信》,1949年10月27日,1949-14:《各县剿匪反霸工作的报告、请示、安排、审判》,吉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5对江西苏维埃时期的清算成为建国后江西省委的重要任务之一,如吉水县委就曾将235人树立为“恶霸分子”的典型,其主要依据是是否在苏区革命时期作恶多端,故而整肃苏区“恶霸”成为斗争的重点,如184名“恶霸分子”由于担任保卫团和守望队的官长,负有“血债”而被处以极刑。《吉水县恶霸人员名册》(内部资料),1959年。
    6 David Ownby对1949-1990年庙道会(Temple of Heavenly Immortals)反叛活动的研究或许能为我们理解中共建国后如何对待内生力量提供一些思考,他认为,庙道会是一个农民宗教组织,虽然它的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神灵启示性质,却不代表他们生来就有抱着为做皇帝而造反的幻想,他们造反的主因,是政府的“妖魔化”和镇压。Ownby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我们可以从这一个案的考察中看出,中共对待内生抵抗力量之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的传统
    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
    五部档:10908;2438;2439;10915;16266;12381。
    汉口档:10260;1515.1;1049;12010.2;1515.1。
    特种档:436-76;230-2250;230-2254;230-2255;230-2256;230-2257;230-2258;230-2244;230-2245;230-2253;230-2260;230-2261;230-2262;230-2263;230-2265;230-2268;230-2269;230-2270。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300-00033--049;002-090300-00033-033;002-090300-00024-052;002-090300-00033-048;002-090300-00033-034;002-090300-00033-030;002-090300-00012-051:002-090300-00034-279;002-090300-00026-314;002-090300-00026-313;002-090300-00012-064;002-020200-00011-032;002-090300-00026-337;002-090300-00034-242;002-090300-00034-257;002-090300-00034-191;002-090300-00034-206;002-090300-00035-046;002-090300-00033-174;002-090300-00034-241;002-020200-00011-034;002-090300-00024-086;002-090300-00035-260;002-090300-00033-201;002-090300-00033-206;002-090300-00033-204;008-010301-00093-001;002-090300-00033-225;002-090300-00036-087;002-090300-00036-286;002-090300-00039-102;002-090300-00033-209;002-090300-00035-271。
    陈诚档案:008-010301-00093-001;
    吉安市档案馆馆藏档:1949-14。
    吉水县史志档案局:0.001-67;B1。
    遂川县档案局:J017-1、J017-2、J017-3、J017-4、J017-5、J017-6、J017-7、J017-8、J017-9、J017-10、J017-11、J017-12、J017-13:1952-6。
    《事略稿本》第9册、10册、18册、19册、20册、21册、24册。
    《陈诚先生书信集·家书》上,台北:国史馆,2006。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蒋中正总统文物——革命文献(三)·剿共与西安事变》,台北:国史馆藏,2002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编写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七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八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
    《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赓雅:《赣皖湘鄂视察记》,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189—190)》,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
    各省实干政治研究会编:《游客话江西》,上海汗血书店1937年版,第11页。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二册(1926-193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何长工:《把红旗插上井冈山》,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何品玉:《禀严查保甲筹办团练》,《两龙琐志》(卷一《禀》),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5卷:军事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江西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江西革命斗争史资料》,1981年印行。
    江西旅杨同乡会:《赣灾汇刊》第一期,出版地不详,1930年。
    江西省档案馆:《湘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史料选编(1927-1935)》,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老红色区革命故事集》,1951年印行。
    江西文艺社编:《江西山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江毓昌:《江西南赣禀帖》卷上,浙江省图书馆藏。
    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年。
    刘劲峰、耿艳鹏:《吉安市的宗族、经济与文化》(下),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出版,2005年。
    刘景星:《蒋经国先生建设新赣南重要文献辑录》,台北太平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吕咸:《保甲述要》,江西省县政人员训练所,1935年。
    骆文、徐一:《革命故乡的山歌》,新华书店中南总分店1950年印行。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
    欧阳成:《南云精舍日记》,江西省图书馆。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1927-1937)》,三联书店,1958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土地革命纪事(1927-1937)》,求实出版社,1982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二),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二十五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2年。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天地会》(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二)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一)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年(二)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年。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年(一)。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年(二)。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至第七册(1926-1931年),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
    《铲共半月刊》
    《大公报》
    《大同》
    《国民政府公报》
    《国闻周报》
    《红色中华》
    《江西民国日报》
    《江西民政公报》
    《江西省政府公报》
    《经济旬刊》
    《人民日报》
    《扫荡》
    《上海新闻报》
    《新闻报》
    《裕民》
    《中央日报》
    《“共匪祸国”史料汇编》第二册,内部资料,1968。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新历记》编审组:《“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新历记——原国民党将领回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陈诚先生回忆录——国共战争》,国史馆,2005年。
    《陈奇涵传》编写组:《陈奇涵传》,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
    《吉安县党史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1987年。
    《吉水县恶霸人员名册》,内部资料,1959年。
    《吉水人民革命斗争史》,内部资料,1959年印行。
    《吉水县革命斗争史资料专辑》第一辑,内部资料,1960年。
    《江西党史资料(第五辑)·万安暴动专辑》,内部资料,1988年。
    《江西党史资料·第十辑(东固革命根据地专辑)》,内部资料,1989年。
    《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
    《蕲春文史资料》第2辑,内部资料,1988年。
    《遂川文史》第7辑,1997年。
    《遂川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
    《遂川县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万安人民革命史》(送审稿),内部资料,2010年。
    《兴国县志》,内部发行,1988年。
    《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1919-1949)》,内部资料,2009年。
    《中国共产党在吉水革命活动大事记(第一册)》,内部资料,198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5卷,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
    长沙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长沙市志》第16卷(人物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陈红民等著:《朱培德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杜修经:《八月失败》,《革命回忆录1》,人民出版社,1980年。
    何长工:《红旗插上井冈山——参加秋收起义和进军井冈山的回忆》
    吉水革命斗争史编撰委员会编:《吉水革命斗争史》,1959年印行。
    江西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江西革命暴动》,内部资料,1988年。
    井冈山、湘赣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史资料专题选编》第1辑,内部资料,1984年。
    康克清:《康克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5页。
    刘亚楼:《伟大的一步》,《星火燎原》(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罗荣桓、谭震林等:《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秦福铨:《博古和毛泽东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们》,香港大风出版社,2009年。
    王首道:《王首道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危仁最、刘勉玉、刘受初:《江西现代革命史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吴富善:《吴富善回忆录》,蓝田出版社,1995年。
    吴国桢:《夜来临:吴国桢见证的国共争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
    萧克:《朱毛红军侧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熊式辉:《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香港:明镜出版社,2008年。
    永新县委革命史编纂委员会:《永新人民革命斗争史》,1961年印行。
    永新县文联、文化馆合编:《革命斗争回忆录》,1959年印行。
    张国焘:《我的回忆》(下),东方出版社,2004年。
    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东方出版社,2004年。
    中共吉安地委党史办等编:《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内部资料,1993年。
    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工作室编:《中共吉安党史资料汇编》(1),内部资料,1999年。
    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工作室编:《中共吉安党史资料汇编》(2),内部资料,1999年。
    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工作室编:《中共吉安党史资料汇编》(3),内部资料,1999年。
    中共遂川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遂川英烈》,内部资料,1991年。
    中共遂川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在遂川历史大事记》,内部资料,1992年。
    中共遂川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遂川党史资料(1925.6-1949.11)》,内部资料,1989年。
    中共永丰县委党史办编:《永丰人民革命史》,内部资料,1995年。
    周谷生、陆云龙、王勤:《吉安英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
    朱祥清编:《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第二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胜文、王凤文先生采访记录,采访时间:2009年8月20日。
    李或先生遂川采访记录,采访时间:2010年8月8日。
    罗发桂先生采访记录,采访时间:2010年2月27日。
    5、论著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湘赣革命根据地斗争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
    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巴林顿·摩尔著:《民主与专制社会的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年。
    陈德军: 《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1924-1934)》,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和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陈荣华等编:《中国革命史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陈淑铢:《浙江省土地问题与二五减租(1927-1937)》,台北:国史馆,1996。
    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台湾政治大历史系,2002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
    戴向青、罗惠兰:《AB团与富田事变始末》,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冯筱才:《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赣粤闽鄂湘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五次剿匪战史》,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专刊,1968年。
    高华:《身分与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香港亚太研究所,2004年。
    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郭德宏:《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1993年。
    国防部史政局:《剿匪战史》第二册,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67年。
    何干之:《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年。
    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河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何友良《江西通史·民国卷》,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赫尔穆特·格鲁伯著,达洋译:《斯大林时代共产国际内幕》,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义》,新华书店,1950年。
    黄金麟:《战争、身体、现代性:近代台湾的军事治理与身体(1895-2005)》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黄金麟:《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
    黄琨:《从暴动到乡村割据:1927—1929——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区域社会》,三联书店,2006年。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着,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李梦星:《庐陵文化纵横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刘勉玉:《中央苏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裴毅然:《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著,汪小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
    施家顺:《陈济棠与广东军政,1928-1936》,台北睿昱出版社,1999年。
    特纳著、吴曲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多年:《国民革命战史》第四部《反共戡乱·剿共》上篇第四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维克托·乌索夫著:《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赖铭传译,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
    温锐:《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向青等:《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徐彬:《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1—1966》》,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郭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游海华:《重构与整合——1934—1937年赣南闽西社会重建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
    余伯流,夏道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余伯流:《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页。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詹姆斯·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1979-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玲:《变奏——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926-193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起厚:《中共地下党时期报刊调查研究(1919--1949)》,台北,永业出版社,1991年。
    张艺曦:《社群、家族与王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6年。
    郑锐达:《移民、户籍与宗族:清代至民国期间江西袁州府地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西地方史》第一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苏区政权建设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中共兴国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兴国人民革命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俄共秘档与中国革命史研究: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第八次学术讨论会文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革命史讲义》第一编,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
    钟日兴:《红旗下的乡村:中央苏区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动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盖斯白:《从冲突到沉寂:1927-1937年间江苏省党部》,徐有威译,《史林》1993年第2期。
    L.毕仰高:《抗日根据地中农民对中共动员政策的反应:一些西方的观点》,《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档案出版社,1993年。
    曹屯裕:《试论“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党史研究》1982第5期。
    陈廷祯:《江西剿共时期蒋介石战略构想与战略作为之研究(1930—1936)》,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4年。
    陈学明:《试评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江西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陈耀煌:《从中央到地方:三十年来西方中共农村革命史研究述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台北:2010.3)
    陈耀煌:《内生抑外塑:河北地区的共产革命(1921-1949)》,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
    陈耀煌:《中国农村地区共产革命运动中的地方精英——返乡知识分子党员角色的再探讨》,收入陈慈玉:《地方精英与台湾农民运动》,中研院台史所,2007年。
    陈耀煌:《高地的革命:中国的井冈山根据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8期(台北:2007.12)。
    陈永发:《中共早期肃反的检讨:AB团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1988)。
    陈周旺:《从“静悄悄的革命”到“闹革命”——国共内战前后的土改与征兵》,《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
    陈宗文:《经营地方:乱世纷争与图强——以萧家璧为例考察民国地方精英与基层权力》,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丛小平:《通向乡村革命的桥梁——三十年代地方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转型》,《二十一世纪》(香港),2006年第8期;
    丁留宝:《乡村革命的播火者——以安徽农村党组织建设为例(1923-1931)》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冯都:《试析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的6个作战命令》,《军事历史》2010年第3期。
    冯都:《忆郭化若中将两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军事历史》2007年第3期。
    耿艳鹏:《张辉瓒必死无疑》(未刊稿),《纪念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江西省永丰县党史办印行,2010年。
    郭德宏:《“平分土地”论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
    郭晓丹、董晔、秦勇:《论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危机管理意识》,《世纪桥》2007年第11期。
    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何峰:《“赣政十年”期间(1932-1942)的江西县政》,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何友良:《革命源起:农村革命中的早期领导群体》,《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何友良:《关于会通民国史深化苏区史研究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何友良:《农村革命展开中的地方革命领导群体》,《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
    何友良:《慎重初战原则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的提出和运用》,《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胡玉春:《<焚枫市记)的发现与考校——一份记载红七纵队斗争历史的珍贵历史文献》,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黄道炫:《1920—1940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黄道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探析——不以中共军事政策为主线》,《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5期。
    黄道炫:《苏区时期的“赤白对立”——阶级革命中的非阶级现象》,《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黄道炫:《逃跑与回流:苏区群众对中共施政方针的回应》,《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黄道炫:《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考察——以广昌战役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黄金麟:《革命与反革命:清党再思考》,《新史学》,第11卷第1期,台北,2000年。
    黄伟英:《晚清赣南盗匪问题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黄宗智:《中国革命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述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金观涛:《观念起源的猜想与证明——兼评(“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2期,台北,2003年12月。
    拉尔夫·萨克斯顿:《1931—1945年冀鲁豫边区的民众起义和共产党政权》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李清:《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
    李贻格:《江西遂川杉木林区兴衰史》,《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李志民:《第一次反“围剿”》,《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2期。
    梁洪生:《从“异民”到“怀远”——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籍罢考事件》,《历史人类学丛刊》第一卷第一期。
    林戬:《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纪实》,《福建党史月刊》1988年第10期。
    刘昶:《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卢晖临:《革命前后的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吕芳上:《从改革与革命到告别革命: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省思》,孙康宜、吕
    芳上编:《变:新局面的创革》,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丛刊第10好,2001年。
    吕芳上:《对训政时期江西县长的一些观察(1926-1940)》,《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一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倪根金:《新见江西遂川两通清嘉庆时护林碑述论》,《古今农业》,1997年第3期。
    马小鹤:《(哈佛燕京图书馆书目丛刊>介绍:(江西苏维埃共和国1931—1934——陈诚资料室部分资料提要)》,《中国索引》2007年第1期。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三谷孝:《南京政权と“迷信打破运动”(1928-1929)》,《历史学研究》(日本)第455号(1978年)。
    沙青青:《信仰与权争:1931年高邮“打城隍”风潮之研究》,《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
    邵天柱:《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苏区新设县考略》,《争鸣》1982第3期。
    索世晖、郭德宏、冯都:《中央根据地反第一次“围剿”概述》,《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万振凡:《革命、改良与“弹性结构”——1927-1937年江西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汪泰荣:《江西谷村》,《寻根》2004年第2期。
    王才友:《50年来的江西苏区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
    王宏松:《蒋中正与粤系二陈(陈铭枢、陈济棠)关系之研究》,台湾中正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王检生:《试述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与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军事思想的形成》,《党史文苑》2008年第8期。
    王健英:《“李文林式”的割据与建军特点考析》,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王奇生:《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赞:《“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研究》,西南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9年。
    韦思谛著,王迪译:《江西山区的地方精英与共产主义革命》,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吴应銧:《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农民革命提出的一些问题》,《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父纪念馆,2005年。
    夏宏根:《必须确立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东固革命根据地史学术讨论会综述》,《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肖如平:《民国时期保学在江西推行的历史考察》,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肖晓松:《浅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谢宏维:《化干戈为玉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阎中恒:《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查田运动初探》,《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5-6期。
    颜广林:《井冈山时期湘赣边界的党群关系》,《复旦学报》1984年第6期。
    杨奎松:《50年来的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杨奎松:《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考察——兼谈1950年代反“地方主义”
    的由来》, 《中国当代史研究》第1辑,九州岛出版社。2009年。
    杨会清:《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动员模式研究(1927-1937)》,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杨奎松:《评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近代中国研究通讯》第27期。
    杨奎松:《新中国土改背景下的地主问题》,《史林》2008年第6期。
    游海华:《吉泰盆地的生态环境与东固革命的兴起》,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余伯流:《毛泽东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不解之缘——探析东固革命根据地被长期冷落的深层原因》,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东固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讨论会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袁易:《地方意识、区域认同与华南农民之社群动员》,《中国大陆研究》,第37卷第8期。
    翟志成:《中共与党内知识分子关系之四变,1921-194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年6月)
    张宏卿:《民国江西农业院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 《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张廷贵:《各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经验》, 《党史资料与研究》1986年第2期。
    张永:《红军与中央苏区创建初期土匪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郑建生:《国民革命中的农民运动——以武汉政权为中心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年。
    周锡瑞:《从农村调查看陕北早期革命史》,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档案出版社,1993年。
    周锡瑞着,戚学民译:《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二十世纪中国史》,《中国学术》2001年第1期。
    Barkan Lenore, Nationalists, Communists, and Rural Leaders:Political Dynamics in a Chinese County,1927-1937, Michigan: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83.
    Brieux Jean-Jacques, La Chine du nationalisme au Communisme, Paris:Editions du seuil,1951.
    Hsiao Tso-liang, Chinese communism in 1927:city vs countrysid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70.
    Bruce Russett, "Inequality and Instability:The Relation of Land Tenure to Politics", World Politics,ⅩⅥ,NO.3,1964.
    Chalmers A. Johnson,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Charles B. Mclane, Soviet Policy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s,1931-1946, N. 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8.
    Chen Yung-fa, Making Revolu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6.
    Chi-hsi Hu, "The Sexual Revolution in the Kiangsi Sovie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59,1974.
    Joseph W. Esherick,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from the bottom up: Shaan-Gan-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1989(12).
    Chu, Samuel C., "The New Life Movement,1934-1937." in Resear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on China, edited by John E. Lane. New York: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8.
    David Ownby, "Imperial Fantasies:The Chinese Communists and Peasant Rebellion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 History, Vol.43, No.1(Jan.,2001).
    David S. G. Goodman,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Revolutionary China:The Taihang Base Area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to Japan,1937-1945,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0.
    Derek J. Waller, The Kiangsi Soviet Republic:Mao and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1931 and 1934,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Diana Lary, Reviewed work(s):China's Art of Revolution:The Mobilization of Discontent,1927 and 1928. by Marcia R. Ristaino, Pacific Affairs, Vol.64, No.4 (Winter,1991-1992).
    Dirlik, Arif,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Newlife Movement:A Study in Counterrevolutio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 no.4(August 1975).
    Edward Friedman, Backward Toward Revolution: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Fernando Galbiati, Peng Pai and the Hai-Lu-Feng Soviet,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Frank Joseph Taristano, The Collapse of the Kiangsi Soviet and the Fifth Encirclement Campaign, New York:St. John's Univ.1979.
    Goel Sita Ram, Conquest of China by Mao Tse-tung, Calcutta:Society for Defence of Freedom in Asia,1954.
    Gregor Benton, Mountain Fires: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 1934-193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Hans J. Van de Ven, From Friend to Comrade: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1920-1927,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Hsiao Tso-liang, Chinese communism in 1927:city vs countrysid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70.
    Hsiao Tso-liang, Power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1930-1934:A Study of Documents,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1.
    Hsiao Tso-liang, The Land Revolution in China,1930-1934:A Study of Documents,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Huang, Philip C., "The Jiangxi Period:A Comment o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1927-1934, ed. Huang, Philip C., Bell, Lynda Schaefer., Walker, Kathy Lemons.
    Huang, Philip C., "Intellectuals, Lumpenproletarians, Workers and Peasants in the Communist Movement:the Case of Xingguo County,1927-1934", in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1927-1934, ed. Huang, Philip C., Bell, Lynda Schaefer., Walker, Kathy Lemon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Ilpyong J. Kim, "Mass Mobilization Policies and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the Period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bulic", in A. Doak Barnett(ed.),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in Action, Seattle&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Ilpyong J. Kim,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ommunism:Kiangsi under the Soviet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James M. Polachek,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Kiangsi Soviet (1928-193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2, No.4,1983.
    James R. Townse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Joel S. Migdal, Peasants, Politics and Revolution:Pressures toward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 Press,1974.
    Joseph W. Esherick and Backus Rankins(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Stephen C. Averill, "Party, Society, and Local Elite in the Jiangxi Communist Move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3,1987.
    Joseph W. Esherick,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from the bottom up: Shaan-Gan-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1989(12).
    Kamal Sheel, Peasant Society and Marxist Intellectuals in China:Fang Zhimin and the origin of a Revolution Movement in Xinjiang Reg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Kataoka, Tetsuya, Resistance and Revolution in China:The Communists and the Second United Front,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King-yi Hsu,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Economic Extraction:Chinese Communist Agrarian Policies during the Kiangsi Period, New York:Garland Pub.,1980.
    Leo A. Orlean, Washington, Professional Manpower and Educ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D.C: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61.
    Michael Mann,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25,1985.
    Michael Lindsay, Notes on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50.
    Michael Mann, State, War and Capitalism,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 Odoric Y. K. Wou, Mobilizing the masses:Building Revolution in Henan,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arks M. Coble, Reviewed work: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The Nationalists in Jiangxi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By William We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5, No.5 (Nov.,1986).
    Patricia Griffin, "Prison Management in the Kiangsi and Yenan Periods", The China Quarterly,No.58,1974.
    Peter Seybolt, Education in Yenan, Cambri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hilip C. Huang, Lynda Schaefer. Bell, Kathy Lemons Walker,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1927-1934,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Richard Lachmann, "Mismeasure of the State", work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2004.
    Ristaino, Marcia R., China's Art of Revolution:The Mobilization of Discontent,1927 and 1928, North Carolina:Duke University,1987.
    Roy Hofheinz, The Broken Wave:The Chinese Communist Peasant Movement, 1922-1928,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1977.
    Roy Hofheinz, JR., "Ecology of Chinese Communist Success", in A. Doak Barnett(ed.), Chinese Politics in Action, Seattle&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Rue, Mao Tse-tung in Opposition,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Shanti Swarup, A Stud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1927-1934,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66.
    Stephen C. Averill, "Local Elites and Communists Revolution in the Jiangxi Hill County", in Joseph W. Esherick and Backus Rankins(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Stephen C. Averill, "Party, Society, and Local Elite in the Jiangxi Communist Move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3,1987.
    Stephen Averill, Revolution in the Highlands:China's Jinggangshan Base Area, Lanham, Md.:Rowaman&Littlefield Publisher,2006.
    Stephen C. Averill, "The Transition from Urban to Rural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China Journal, No.48,2002.
    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n, and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Tony Saich, "Introduction: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Anti-Japanese War Base Areas", The China Quarterly 140(December 1994).
    Wei, William, 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 the Nationalists in Jiangxi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Michigan: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85.
    Xiaoping Cong, Teachers'School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State, 1897-1937, Vancouver & Toronto:UBC Press,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