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海地缘政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地缘政治为研究视角,从理论、形势、对策等几个方面对南海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审视、分析和思考,构成了以理论研究为基点、形势分析为依据、法律探讨为框架、对策思考为归宿的逻辑结构和体系。
     本文共分八章,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说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的学术回顾,叙述文章的基本构想,介绍研究方法。第二章地缘政治辨析,是理论部分,解析地缘政治的基本内涵,概述地缘政治的理论框架,阐述地缘政治的独特思维和视角,研究地缘政治的主要内容。这为以后各章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南海地缘政治环境,根据地缘政治环境的有关原理,分析南海地缘政治环境的内容,探讨其影响和作用,透析左右南海问题发展的地缘政治因素。第四章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分析格局形成的原因,叙述格局的变迁过程及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介绍周边国家对我国南海岛礁及其附近海域的侵夺与所形成的格局,探讨其地缘战略思维,评析美日南海地缘政策的内容、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对南海格局的影响。第五章南海地缘政治秩序,分析南海地缘政治秩序形成的原因,叙述其变迁过程,阐述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的国内法及其对南海权益的维护,描述周边各国所制定或通过的国内法或政令等有关内容,评析各国单方面海域划界行为的消极影响。第六章中国南海地缘战略思考,是对策部分,探讨我国处理南海问题的地缘战略,即睦邻政策,着重分析我国南海睦邻政策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解决南海问题时所应坚持的主要原则和采取的对策及其现实意义。最后一章是对南海问题的未来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The dissertation deliberates,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disput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aspects of theory,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lative all-sidedl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ing theories and analyzing situation, The dissertation forms a logic structure and system which sets up the frame of legal research and thinks over countermeasure in the result.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eight Chapter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engages in a brief review of academic research, narrates its basic conceptions, and presents its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2, the discrimination of geopolitics, is a theoretical section, sets forth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geopolitics, studies its theoretical system, and expounds its a distinctive thinking and viewpoint, sizes up the main scope of geopolitical research. 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deeper studying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Chapter 3,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on the basis of theories relating to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s, analyzes research sc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robes into its influence and function, analyzes the geopolitic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Chapter 4, geopolitical patter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alyzes caus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attern, narrates its evolution, and China’s efforts to defend its sovereignt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escribes some islets and surrounding wate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occupied by bordering states, as well as its geo-strategic pattern, goes further into geopolitical thoughts of bordering states shaping theirs acts, evalu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geo-policies, theirs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to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s influence on the geopolitical patter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hapter 5, geopolitical order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alyzes coming into existenc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order, narrates the evolution of its orders and China’s efforts to maintain right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expounds our country internal laws to safeguard state sovereignty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escribes the course which bordering states have been making and adopting internal laws or government decrees, comments 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marine delimitation unilaterally claimed by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upon the South China Sea order. Chapter 6, the china’sgeopolitical thought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countermeasure section, approaches the geo-strategy our country adopts to deals with the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namely good-neighbor policy,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oretical base of good-neighboring policy toward the South China Sea, in order to settle the dispute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proposes we ought to adopt main principle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comments on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hapter 7, presents a perspective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analyzes inevitable tendency to settle the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eacefully.
引文
① 美国地理学家 P·泰勒认为,地缘政治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区域和全球,每个层次的特点不同,研究的着重点也各有侧重,它们共同形成地缘政治研究的多面结构。参见刘妙龙、孔爱莉、涂建华:《地缘政治学理论、方法与九十年代的地缘政治学》,《人文地理》1995 年第 2 期,第 8 页。
    ② 田志立著:《全球开放论》,东方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90—91 页。
    
    ① 潘石英著:《南沙群岛·石油政治·国际法》,香港经济导报 1996 年版,第 64—65 页。
    ② 张历历著:《现代国际关系》,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1 页。
    ③ 钮先钟著:《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3—124 页。
    ④ 叶自成主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 页。
    ① [美]迈克尔·T·克莱尔著,童耕、之也译:《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1 页。
    ② [英]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等译:《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3页。
    ③ 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绪言,第 2 页。
    
    ① 吴纯光著:《太平洋上的较量—当代中国的海洋战略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0 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81 页。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18 页。
    ② 刘妙龙、孔爱莉、涂建华:《地缘政治学理论、方法与九十年代的地缘政治学》,《人文地理》1995 年第 2期,第 7 页。
    ③ 高培、纪雷编译:《日本人的战略思考与军事预测》,军事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7 页。
    ④ 沈伟烈:《关于地缘政治学研究内容的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1 年第 7 期,第 58-59 页。
    ① 李际均著:《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39—146 页;程广中著:《地缘战略论》,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3—17 页。
    ② 高金钿著:《国际战略学概论》,国防大学出版 1995 年版,第 130—131 页。
    ③ 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 页。
    ④ [美] 索尔·科恩著:《分列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伦敦麦杜恩出版公司 1964 年版,第 23 页,载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 页;刘妙龙、孔爱莉、涂建华:《地缘政治学理论、方法与九十年代的地缘政治学》,《人文地理》1995 年第 2 期,第 7 页。
    ⑤ 葛瑞明:《地缘政治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年第 2 期,第 117 页。
    ⑥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地理测绘气象),军事科学出版 1997 年版,第 145 页。
    ⑦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 2 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96 页。
    ① [美]斯派克曼著:《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56 年版,第 64 页。
    ② [法]雷蒙·阿隆著:《和平与战争》,纽约:双日出版公司 1966 年版,第 191 页,载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 页
    ③ Johnston R.J.edt, A World in Crisis: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Blackwell,1989.
    ④ [俄]齐甘科夫:《地缘政治学:理性的最后避难所?》(上),《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5 年第 4 期,第 14页。
    ⑤ 参见刘妙龙、孔爱莉、涂建华:《地缘政治学理论、方法与九十年代的地缘政治学》,《人文地理》1995年第 2 期,第 8 页;沈伟烈:《关于地缘政治学研究内容的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1 年第 7 期,第 57—59页。
    ① [俄]齐甘科夫:《地缘政治学:理性的最后避难所?》(上),《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5 年第 4 期,第 5页。
    ② 王恩涌等著:《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 页;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 页,
    ③ 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14 页;叶自成:《试析中国地缘政治理论和实践的特色》,《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 年第 11 期,第 20 页。
    
    ① 沈伟烈:《关于地缘政治学研究内容的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1 年第 7 期,第 58 页。
    ②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5—99 页。
    ③ 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 1974 年版,第 216 页。
    ② 参见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 页。
    ③ Andre Beaufre, the Suez Expedition, Praeger Press,1969,pp14. 引自钟先钮著:《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90 页。
    ④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54 页。
    ⑤ [英]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译:《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 页。
    ①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8 页。
    ② 雷德里希·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 1844--1924 年),德国地理学家,西方人文地理学环境决定论的奠基人,他秉承了洪堡和李特尔的地理学思想,相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著有《政治地理学》、《作为国民的巨大源泉的海洋》等著作,创立了国家有机体说,为地缘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 E.C.森普尔(Ellen Churchill Semple,1863--1932 年),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得意门生。他是拉采尔理论的积极传播者和最成功的信徒。著有《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地中海地区的地理》等著作。
    ④ 鲁道夫·契伦(Rudolf Kjellen, 1864--1922 年),瑞典尤皮萨拉大学教授,政治学家,瑞典国会议员,受拉采尔思想影响较深。著有《国家有机体》一书,书中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这一概念。
    ⑤ 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8 页。
    ⑥ 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4-46 页。
    ⑦ J.R.V.普雷斯科特著,王铁崖、邵津译:《海洋政治地理》,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第 7—8 页。
    ⑧ 李旭旦:《论 K·李特尔、F·拉采尔和 H·J·麦金德》,《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 年第 1 期。
    ⑨ K.C.豪斯浩弗(Karl Haushofer 1869-1946 年),德国地缘政治学家,毕业于德国军事院校。1908 年被派往远东,研究军事问题。1929 年退休,后在慕尼黑大学开设地理和军事学讲座,传播其地缘政治学观点。1924年创办《地缘政治学杂志》,公开主张国家是一个必然扩大或灭亡的有机体,可以不顾“无力开发自己领土的国家”主权,由地缘政治来规定其“生存空间”。在希特勒任总理后,他被任命为慕尼黑大学地缘政治研究所长和德国科学院长,其地缘政治思想成为纳粹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推崇为国家科学。主要著作《太平洋的政治地理学》(1924)、《地缘政治学原理、实质与目的》(1936)。
    ①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 年 1 月—6 月),载《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 795--796 页;《列宁全集》(第 29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第 245—246 页。
    ②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3 页。
    ③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 1861--1947 年),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著有《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793--1812 年》、《制海权与 1812 年战争的关系》等。马汉海权理论以海军、航运和殖民地为三个支柱,以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性格、政府特征为六要素。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和海上通道,谁就能控制世界。
    ④ 哈尔福特·麦金德(Mackinder sir Halford , 1861--1947 年),英国教育家、地理学家。1933--1936 年任皇家地理学会会长,著有《历史的地理枢纽》、《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等著作。主要观点是强调控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他提出了“谁统治东欧,谁就主宰了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的三段论。但是这种思维取向使他对海洋强国的力量和作用作了过分简单的推断。
    ⑤ 杜黑(Douhet Giulio, 1869—1930 年),意大利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代表作《制空权》。他提出航空的发展使战场由原来的两个发展为三个(海陆空),获得制空权就意味着胜利,必须建立空军夺取制空权。基本观点是强调发展空中力量和掌握制空权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战后美国的航天派理论和高边疆理论及星球大战计划,都是制空权理论的发展。
    ⑥ 尼古拉斯·斯派克曼(Nicholas J. Spykman, 1893--1943 年),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家、地缘政治学家,著有《和平地理学》等著作,基本观点是强调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极端重要性,为美国海军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谁支配边缘地带,谁就能控制欧亚大路;谁支配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的警句。
    ① J.R.V.普雷斯科特著,王铁崖、邵津译:《海洋政治地理》,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第 8--11 页。
    ② 王恩涌等著:《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71 页。
    ③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9 页。
    ④ 王恩涌等著:《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71 页。
    ⑤ 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4、100 页。
    ⑥ [苏]谢·戈尔什科夫(1914--1988 年),前苏联海军元帅,提出“国家海权论”,著有《国家的海上威力》。他总结了美苏两国海洋争霸的经验教训,重塑“国家海权”概念,极大地丰富了马汉的“海权”思想。他提出,“历史证明,如果没有海上力量,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占据强国的位置”的著名论断。
    ⑦ 索尔·科恩(Sall B.Cohen,1926--),美国著名的地缘战略学家,曾任美国地理协会主席。代表作《分裂世界的地理与政治》。他将世界分为地缘战略区和地缘政治区,对世界的权力核心区和各大国之间的接触地带进行了描述。科恩把以贸易为主的海洋世界与欧亚大陆世界之间加以划分。后来科恩对这一模式作了多次修改,但基本理论框架没有改变。
    ⑧ 塞缪尔斯·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哈佛大学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1993 年于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文明冲突》一文,提出“文明冲突论”,主要思想是文明冲突将蔓延于全球,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是未来战争的战线。西方文明面临着其他文明的挑战,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以迎接持续不断的文明冲突。
    ⑨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Zbignicw Brzezinsk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略学教授,兼该校共产主义事务研 究所所长,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7--1981 年),主要著作有《运筹帷幄》、《失去控制:21 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他对苏联解体以后的世界政治格局进行了战略分析,认为世界秩序将由若干个区域经济集团组成,美国应该以北美、西欧为依托谋求未来在全球的经济、政治优势。
    ① 《孙子兵法·用间篇》。
    ② [美]斯派克曼:《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14 页。
    ①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②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9 页。
    ③ 《孙子兵法·虚实篇》。
    ④ 《孙子兵法·势篇》。
    ⑤ [美]斯派克曼:《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15 页。
    ⑥ [美]斯派克曼:《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16 页。
    ⑦ 钟先钮著:《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8 页。
    ① [英]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译:《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99 页。
    ② 钟先钮著:《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2 页。
    ③ Edward N. Luttwak, On the Need to Reform American Strategy, Planning U. S. Security, ed. By Philip S. Kronenberg (Pergamon Press, 1982), p13—29.
    ④ [英]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译:《二十世纪西方地理政治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 页。
    ⑤ 钟先钮著:《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2 页。
     ① Raymond Aro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Strategic Thought, Problems of Modern Strategy, Praeger Press, 1978,p25.
    ② 麦金德的“陆权”理论演变过程大致如下:1904 年麦金德在《历史中的地理学枢纽》一文中,提出“枢纽地带”已经成为世界战略的中心,它包括亚洲内陆和北冰洋水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天然要塞”。一战后,麦金德对其地缘政治理论作了部分修改,1919 年发表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中,将“枢纽地带”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即扩展到中亚细亚山地、黑海和波罗的海,地理范围囊括了东欧和西伯利亚。此时使用“心脏地带”一语。二战后,麦金德又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改,1943 年发表的《环形的世界与赢得和平》中,对“心脏地带”的地理范围进行了重新确定,使之与前苏联的版图完全重合。
    ③ 索尔·科恩的“分裂的世界图示”理论,演变过程大致如下:1973 年他将世界分为两个地缘战略区,即海权世界和欧亚大陆世界,在两者之间有两个破碎带--中东和东南亚。在地缘战略区下面是地缘政治区。20世纪 80 年代,他又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在肯定多极世界分裂的现状和形势下,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原属战略区的西欧、日本、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大国,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区由美国、苏联、西欧、中国、日本构成。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进行了大改组,科恩适时地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边缘四分之一地球”、“通道区域与国家”概念,认为中东是世界上唯一的破碎带。科恩的理论紧跟时代的变化,但是其理论根基没有变,即世界是一个多极分裂的现实世界。
    ④ 地理因素,是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所包含的内容。国外的学者将其分成二类四个方面:其中空间关系、主要陆地形状、气候、天然植被属于自然地理类;资源(包括农业和森林资源)、工业、人口数量和分布、重要部门的分布、交通网、通讯网属于经济和人文地理类。这些因素构成了加强国家力量的地理成分。本文同意这种观点。[美]约翰·柯林斯著:《大战略》,战士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312 页。
    ⑤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9 页。
    ① [美]斯派克曼著:《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81 页。
    ② [英]P·奥沙利文著:《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1 年版,第 1 页。
    ③ 《孙子兵法·地势篇》。
    ④ 《淮南子·兵略训》。
    ⑤ [美]汉斯·J·摩根索著,杨岐明等译:《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第 152 页。
    ① Martin van Creveld, Supplying War: Logistics from Wallenstein to Putton, Caribridge 1977,p141-181.
    ② [美]汉斯·J·摩根索著,杨岐明等译:《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第 152-153 页。
    ③ 钟先钮著:《西方战略思想史》,台北:麦田出版公司 1995 年版,第 396 页。
    ① Pers Mackesy, The war for America: 1775-1783, Cassel 1975,p75.
    ② 钟先钮著:《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4 页。
    ③ 埃瓦恩·安德森(Ewan Anderson)认为,作为地缘政治的一部分,地理上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地区是他所称的“地缘政治剧变中心”(cepicenters of geopolitical upheaval),这些地区影响范围很广。他举的例子有波斯湾入口处的霍尔姆兹海峡、南中国海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连接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马六甲海峡以及冷战时期分裂的柏林。这些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区,即所谓的热点地区是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 164 页。
    ④ [英]麦金德著:《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78 页。
    ⑤ Raymond Aro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Strategic Thought, Problems of Modern Strategy, Praeger Press, 1978,p25.
    ① 约翰·莱曼,美国第 65 任海军部长。20 世纪 80 年代,根据美国称霸海洋的需要,莱曼将马汉的“海权”学说发展为“海上优势”思想,将马汉的“海军战略”思想发展为“海洋战略”理论,他认为“海洋战略”是“海上优势”存在的理论依据。莱曼的“海洋战略”,以前沿部署、海上威慑以及与盟国海军联合作战为三大支柱,并具体提出几大原则。这一理论,成为回击前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提出的“海洋全面扩张”思想的理论武器,是美国当时全球海洋战略和制定海军发展计划的理论依据。
    ② 张文木著:《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3 页。
    ③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72 页。
    ① Hew Strachan, European Armies and the Conduct of War,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3. p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82 页。
    ③ 俞可平著,《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3 页。
    ④ [美]汉斯·J·摩根索著,杨岐明等译:《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第 178 页。
    ⑤ [美]弗雷德·桑德曼著:《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78 页。
    ⑥ 《孟子·梁惠王上》。
    ⑦ 有的学者指出,国家利益以不同尺度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从利益实现来看,有短期利益、长期利益、永久利益等;从利益内容来看,有国家安全利益、社会经济发展利益等;从利益构成来看,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文化利益等;在每个大类下还可以具体划分。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5 页。
    ① 《孙子兵法·火攻篇》。
    ② 胡启生著:《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51—160 页。
    ③ 皮埃尔·伽洛瓦,法国地缘政治学家,他在 1990 年出版的《地缘政治学:强国之本》一书中,阐述了“广义地缘政治学”含义,他认为随着战后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狭义的地缘政治学(传统地缘政治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在原有的要素结构,如地理位置、人口、资源、气候等之外,充分拓展研究视野与领域。
    ④ 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5 页。
    ① 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山东大学出版 1996 年版,第 466 页。列宁曾经指出,要做一个国际主义者,“就不应当专为本民族着想,而应当把一切民族的利益、一切民族的普遍自由和平等置于本民族之上”。《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68 页。
    ② 徐弃郁:《海权的误区与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 年第 5 期,第 16、19 页。
    
    ① 李金明著:《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 页。
    ②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 页。
    ① 陈鸿瑜著:《南海诸岛主权与国际冲突》,台北幼师文化事业公司印行 1987 年,第 1—6 页。
    ② 王逸舟著:《全球政治化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08 页。
    ③ 政治文化这一术语首先是在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1956 年,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先提出“政治文化”概念,他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种政治文化是在该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和现实政治发展中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文化形态。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面向 21 世纪高等学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78 页。
    ④ 在 21 世纪初,东亚海域争端和岛屿归属等问题,造成了有关国家政治关系的紧张,如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之间的独岛(竹岛)归属问题、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下,各国民众在领土主权归属和海域划界上情绪激烈,互不让步。
    ① 王逸舟著:《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63--464 页;张毅、刘中民等著:《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 2003 年版,第 291—295 页。
    ② 著名学者李思强认为,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相互碰撞,但是它们最终都会在文化的人类性的共性特点上,实现融会贯通。这种融会贯通的过程及结果,并不是完全失去不同文化的个性而彼此趋同,而是在“合而不同”的原则下,实现创新的过程。这是因为各种文化形态在本质上是对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关怀,在哲学理念上把其表述为“爱”。李思强著:《共生构建说: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3-224 页。
    ③ 韩国学者罗钟一认为,亚洲地区的多元文化形态在亚洲一体化过程中,将成为极不利的因素。其原因不在于文化形态的多元性或共生性的本身,而是能否在政治上运用并使之有利于增加相互间的理解和合作。这需要更高的政治能力和文化方面的成熟。但是无论整个亚洲还是东北亚,这种能力非常滞后。[韩国]罗钟一著,朴键一、马军伟、崔一译:《东北亚共同体的文化视角》,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 页。
    ④ 美国地缘政治学家索尔·科恩认为世界是分成等级结构的,其中位于最高层的是地缘战略区,位于第二层的是地缘政治区。他把世界划分两大地缘战略区,一是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包括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强国;另一个是海洋战略区,包括南北美洲、欧洲沿海地区、大洋州、非洲的马格里布地区、亚洲近海部分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日本与欧洲各国因缺少广阔战略空间而与以美国为首的海洋战略区结合。根据这一理论,中国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属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东南亚各国属于海洋战略区。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8--99 页。
    ⑤ [英]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等译:《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92 年版,见麦金德所作之图,第 120 页。
    ① 南海拥有的国际重要海峡,自北向南,按顺时针方向的有:台湾海峡--南北方向,连接东海与南海;巴士海峡--西东向,连接东海与菲律宾海,位于东南亚与东北亚主要海上通道;吕宋海峡--西东向,连接南海与菲律宾海;巴拉巴克海峡--南北向,连接苏禄海与南海,是贯通亚洲与澳洲的主要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东西向,连接安达曼海、印度洋、阿拉伯海,是沟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非洲、欧洲的主要海路。这些海峡中最为重要的是台湾海峡与马六甲海峡。
    ② 董良庆著:《战略地理学》,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7-208 页。
    ③ Peter Katzenstein and Takashi Shiraishi, ed, Network Power: Japan and Asia, Cornell University,1996,p277.
    ④ 本节下述研究内容参见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的战略对策分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分论坛 上海·复旦大学 2005 年 10 月,《2005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学科分论坛》,第 411—414页。
    ⑤ 辛业江主编:《中国南海诸岛》,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6 年版,第 297—299 页。
    ⑥ 张小明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8 页。
    ⑦ Aileen San Pable---Baviera edite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Philippine Perspectives, Philippine China Develepment Resource Center & Philippin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1992, New Manila, pp6.
    ① Peter Polomka, Ocean Politics in Southeast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1978,pp34;高子川等编著:《蓝色警示:21 世纪初的海洋争夺与展望》,海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7 页。
    ② 参见骆莉、袁术林:《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南海问题初探》,《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 期,第 7 页。
    ③ 如文莱声称的南通礁,马来西亚也声称拥有;马来西亚声称的安波沙洲和柏礁,现在被越南占领;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声称对司令礁拥有主权,该礁现在被菲律宾占领。
    ④ 商国珍:《南沙问题国际化趋势》,《东南亚研究》1994 年第 1 期,第 29 页。
    ① 姚伯初:《加快南沙海域的油气调查捍卫我国的资源权益》,国家海洋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主编:《南海诸岛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1992 年),第 213 页;中国南海研究院:《2003 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2004年 7 月),第 37 页。
    ② 司徒尚纪著:《岭南海洋国土》,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2 页。
    ③ Bob Catley and Makmur Keliat, Spratlys: The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Great Britain, Biddle Limited, 1997, p47、pp48.
    ④ 《南中国海忧患》,《瞭望东方周刊》2004/01/15。
    ② Daniel Y. Coulter,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 Countdown to Calamit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7 no4, March 1996, pp375. pp178.
    ③ 傅崐成著:《南海的主权与矿藏-历史与法律》,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1 年版,第 10 页。
    ② EiF. Durkee, Oily Claims,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March 30, 1995,pp4.
    ③ Douglas M. Johnston and Mark Valencia, Pacific Ocean Boundary Problems : Status an Solutions, Martinus Nijihoff Publishers,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1992,p11.
    ④ 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002 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2003 年 3 月),第 58—60 页;《南中国海忧患》,《瞭望东方周刊》2004/01/15。
    ① 张良福:《历次“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非正式讨论会述评》,《国际政治研究》1995 年第 1 期,第 81页。
    ② 参见骆莉、袁术林:《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南海问题初探》,《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 期,第 8 页。
    ① [越南]《全民国防》1992 年第 6 期,引自潘成鑫:《经济因素与中越南沙群岛争端》,《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第 1 期,第 87 页。
    ② 潘成鑫:《经济因素与中越南沙群岛争端》,《国际政治研究》1995 年第 1 期,第 86 页。
    ③ 侯松龄:《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南沙问题》,《东南亚研究》2000 年第 5/6 期,第 67—68 页。
    ④ Ralf Emmers, The Influenc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Factor within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3, no. 2, August2001, p285.
    ⑤ Bob Catley and Makmur Kalia, Spratlys: The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iddies Limited, Great Britain, 1997, pp128、p129.
    ① David Rosenber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Developing a Regional Respons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21. no1, April 1999.
    ②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 International Maritime Bureau : Piracy and Armed Robbery Against Ships, 2000Annual Report , 31 March 2001, Msc/Circ. 991, p19.
    ③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1 年 6 月 27 日,引自许可:《东南亚的海盗问题与亚太地区安全》,《当代亚太》2002 年第 3 期,第 48 页。
    ④ 陆建人:《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及几点看法》,《战略与管理》1999 年第 4 期,第 29 页。
    ⑤ [美]詹姆斯·多尔第、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8 页。
    ① 金应忠、倪世雄著:《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62—263页。
    ② 关于中国在南海海域的传统权利和周边国家的渔业、航运利益的研究内容,可参见傅崐成著:《南(中国)海法律地位之研究》,台北 123 资讯有限公司印行 1995 年版;中国南海研究院:《历史性权利与历史性水域研究》(2004 年 12 月),第五章“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水域及历史性权利”。
    ③ 叶自成主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8 页。
    ④ 国际关系建构理论: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张应用社会学视角看待世界政治,注重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社会规范结构而不是经济物质结构,强调机构、规则和认同在国家行为及利益形成过程中的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指出行为体与体系结构之间存在着的互动依赖关系。倪世雄等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9—225 页。
    ①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引自王逸舟著:《全球化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82 页。
    ② 王逸舟著:《全球化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82 页。
    ③ [美]扎尔米·卡利扎德、伊安·O·莱斯著,张淑文译:《21 世纪的政治冲突》,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6 页。
    ④ 张文木著:《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4 页。
    ⑤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战略与管理》2001 年第 3 期,第 45 页。
     ① [美]扎尔米·卡利扎德、伊安·O·莱斯著,张淑文译:《21 世纪的政治冲突》,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6 页。
     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用于国际航行的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其他海域的某一部分海域,要尊重各国的既得利益,不得危害或干涉各国航行。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国海上交往的要道,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对各国在南海航海自由均表示不干涉。因此从国际法和国际海洋法上讲,各国尤其是区域外大国对南海岛礁归属、海域划界等问题就不存在干涉理由。
    ① 该部分研究内容参见郭渊:《从“历史性水域”来看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载李一平、庄国土主编:《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09—313 页。
    ② 《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人民日报》(1980 年 1 月 30 日),载于《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14 页。
    ③ 赵理海:《关于南海诸岛的若干法律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 年第 4 期,第 54—56 页;程爱勤:《解析菲律宾在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上的“邻近原则”—评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主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 年第 4 期,第 87—90 页;杨翠柏:《“发现”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 2 期,第 89—92 页。
    ① 史棣祖:《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人民日报》1975 年 11 月 25 日,第 2 版。
    ②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六。
    ③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9--73 页。李金明先生详细地考证了越南船的航行时速、船体构造,以及船上的人员构成,认为越南船的航行范围在越南沿岸附近。结论令人信服。
    ④ 傅崐成著:《南(中国)海法律地位之研究》,台北 123 资讯有限公司印行 1995 年版,第 79 页。
    ⑤ 丘宏达等著:《现代国际法》,台北:三民书局 1973 年版,第 306 页。
    ① 丘宏达等著:《现代国际法》,台北:三民书局 1973 年版,第 308 页。
    ② 参见周忠海等著:《国际法述评》,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94 页。
    ③ 参见傅崐成著:《南海的主权与矿藏-历史与法律》,台湾幼师文化事业公司 1981 年版,第 81 页。
    ④ [美]查尔斯·C·海德:《地图在国际边界争端中的证据作用》,《美国国际法杂志》1933 年第 27 期。
    ⑤ [印] T. S.默迪:《边界与地图》,《印度国际法杂志》1964 年第 4 期。
    ⑥ [澳大利亚] 加里·克林特沃斯:《中国的南中国海透视》,《亚太防卫报告》1995 年 7-8 月号,第 10 页。
    ① 朱奇武著:《中国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9 页。
    ② 下述研究内容参见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历史分论坛 山东·山东大学 2005 年 9 月,《文史哲》2005 年 9 月号,第 275—279 页。
    ③ 胡启生著:《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七章,经验研究:对东南亚国家的分析”。
    ④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92--694 页。
    ⑤ 陈鸿瑜著:《南海诸岛主权与国际冲突》,幼师文化事业公司印行 1987 年版,第 57 页。
    ⑥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94 页。
    ⑦ 《印度支那总督府政务和土著局公函》(1921 年 5 月 6 日),引自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37 页。
    ⑧ [清]明谊重修:《琼州府志》(卷十八),海防,清道光辛丑刊本,第 5 页,引自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27 页。
    ⑨ [清]钟元棣、邢定伦撰:《崖州志》(卷十二),海防志一,海防,海道环水。中华民国三年据光绪三十四年排印,1962 年重印,第 178 页,引自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27 页。
    ① [清]李翰章撰:《新修会典<广东舆地图说>》,卷首,录例。清宣统元年据光绪十五年原本重印,粤东编译公司承印,第 4 页,引自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28 页。
    ②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 1999 年版,第 33-34 页。
    ③ 陈天锡主编:《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西沙岛成案汇编》,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9-12 页。
    ④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72 页。
    ⑤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38 页。
    ⑥ 陈天锡主编:《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西沙岛成案汇编》,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9 页。
    ⑦ 该大纲主要内容:1.测绘各岛。对西沙群岛各岛的经纬、地势、面积、内外纱线、水泥深浅、明暗礁石、潮水涨落、以及四季风候、各岛出入所经航路、各岛之间的距离,逐一详细履勘实测,并绘制地图;2.勘定各岛,择其相宜,修造厂房,并修筑马路,铺设铁轨,以利运输;3.勘察磷质矿藏,采取各岛鸟粪矿沙,分别化验,以定优劣,而后开采;4.勘察海底资源,采取海底珊瑚和各种海石;5.勘察海产资源,采取玳瑁、龟、蚌及各种鱼类;6.察验土性,以备种植。陈天锡主编:《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西沙岛成案汇编》,第 4-6 页。
    ① 陈天锡主编:《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西沙岛成案汇编》,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17、23 页。
    ② 陈天锡主编:《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西沙岛成案汇编》,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21 页。
    ① 胡鞍钢等著:《大国战略—中国利益与使命》,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0—21 页。
    ② 1917 年,日商平田末治、池田金造、小松重利等人先后组织调查队,非法勘测西沙、南沙群岛。次年,日本拉沙磷矿株式会社派人到南沙群岛进行勘测。1920 年该会社再次派人勘测南沙群岛,并将之改名为“新南群岛”,开采磷矿资源。至 1929 年,共开采磷矿达 26000 余吨。除南沙群岛外,日本还觊觎西沙群岛的磷矿资源。1921 年,日本“台湾专卖局”伙同卖国商人何瑞年,盗采西沙群岛的磷矿。
    ③ 许崇灏:《琼崖志略》,台湾学生书局 1975 年版,第 19—20 页。
    ④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8 页。
    ⑤ 1920 年 9 月,日本南兴实业公司向西贡法国海军司令函询西沙群岛是否为其属地,西贡海军司令答复说:“在海军档案中,并无关于西沙群岛之材料,唯就个人所知,虽无案卷可稽,可敢负责担保,西沙群岛并不属于法国。”日本得到答复后,开始大规模开采该岛磷矿。胡焕庸译:《法人谋夺西沙群岛》,载《中国今日之边疆问题》,台湾学生书局 1975 年印行,第 198 页。
    ⑥ 最有代表性的言论是,“西沙群岛地位之重要,实无法可以否认,一旦有警,如该地竟为他国所占,则对于越南之完整与防卫,将有绝大之威胁。群岛之情势,不啻为海南岛之延长,四面环海,不乏良港,敌人如在此间设立强固之海军根据地,将无法可以破之,潜艇一队,留驻于此,不特可以封锁越南最重要之会安海港,而东京海上之交通,将完全为之断绝。” 胡焕庸译:《法人谋夺西沙群岛》,载《中国今日之边疆问题》,台湾学生书局 1975 年印行,第 20 页。
    ⑦ 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第 77-78 页。法方的理由为:1.安南王公,曾在此岛建塔立碑,安南历史中有此事实;2.查中国历史上,有两艘英国舰艇曾因与中国渔船冲撞,沉没该岛之旁,当时英国曾向中国抗议,清政府复文中有七洲岛非中国领土之语,故不负责。当时国民政府即照会巴黎公使馆,提出抗议:1.该岛经纬度属于中国领海,地理形势甚为明显;2.以历史上言,清末曾派李准至该岛,并鸣炮升旗,重申此为中国领土;3.前年香港曾有远东气象会之召集,当时法国安南气象台长及上海徐家汇天文台主任都在会议上,向中国政府请求在西沙群岛设气象台。
    ⑧ 1933 年 7 月,法国公布占领南海九个小岛。南沙九小岛,包括安波沙洲、南威岛、太平岛、鸿庥岛、南钥岛、西月岛、中业岛、北子礁、南子礁。
    ⑨ 中国政府获悉后即照会法国使馆,要求将各岛的名称及经纬度查明见复。并声明在未经查明之前我国政府对法国之宣言,保留其权利。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发言强调,“菲律宾与安南间珊瑚岛,仅有我渔人居留岛上,在国际间确认为中国领土。”对于法国占领南海九岛,“外部除电驻法使馆探寻真情外,现由外交、海军两部积极筹谋应付办法,对法政府此种举动将提严重抗议。”西南政府和广东省政府也分别向法当局及驻粤法国领事提出抗议。全国各地民众也风起云涌地参加了抗议活动。参见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05 页。
    ① 陆东亚:《对于西沙群岛应有之认识》,载《中国今日之边疆问题》,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1975 年版,第 189页。
    ② 1933 年 12 月,日本驻法国代办泽田照会法国外交部,对于法国占领九岛表示抗议,并称诸岛之主权应属日本。泽田称:“日本之采磷拉萨公司于一九一八年即往此诸岛开采天然富源,其因建筑铁路房屋及码头等项之用费,已达日金一百万元,该项工作至一九一九年乃停止,所有人员,亦因世界贸易状况之不景气,均被召返国,但一切机器,仍留之原地,且冠以该公司之字样,表示仍将复来之意,故日本政府认为诸岛应属日本。”徐公肃:《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载《中国今日之边疆问题》,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1975 年版,第 158 页。
    ③ 徐公肃:《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载《中国今日之边疆问题》,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1975 年版,第 160 页。
    ④ [美]乔治·弗里德曼、勒巴德著,何力译:《下一次美日战争》,新华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31—233 页。
    ⑤ 1939 年 2 月 28 日,日军入侵海南岛,3 月 1 日,占领西沙群岛,3 月 30 日,驱逐法人占领南沙群岛,4月 9 日,日本正式宣布占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将之改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总督府管辖,隶属于高雄县治。日军为积极发动南下攻势,在南海诸岛建立电台、气象台、灯塔、淡水池、营舍及在太平岛设潜艇基地。陈鸿瑜著:《南海诸岛主权与国际冲突》,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 1987 年版,第61--62 页。
    ⑥ 英国外务部次官在众议院答复议员质询时,承认南海诸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他表示向日本抗议兼并该群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法国政府。1939 年 6 月 22 日,英法在新加坡举行战略协调会议,由来自印支、香港、上海、印度、缅甸、锡兰、马来亚、澳洲约 50 名英法高级海、陆、空军的代表出席会议。陈鸿瑜著:《南海诸岛主权与国际冲突》,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 1987 年版,第 62 页。
    ①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92-694 页。
    ② 喻常森著:《亚太地区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75 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声明: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不容侵犯》,《人民日报》1956 年 5 月 30 日,第 1 版。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我国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我国的一切领土》,《人民日报》1958 年 9 月 4 日,第 1 版;《外交部就南越侵犯我领土主权发表声明,南越当局必须立即释放被劫走的我国渔民并赔偿损失》,《人民日报》1959 年 2 月 28 日,第 1 版。
    ① 《南沙群岛主权确属我国铁证》,[台湾]《中央日报》1956 年 5 月 28 日,第 1 版。
    ② 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战略与管理》2002 年第 3 期,第 167 页。
    ③ 如 1963 年美国出版的乌尔麦克《各国百科全书》(亚洲与澳洲册)、1953 年苏联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1955 年日本出版的《中国年鉴》等都明确指出西沙、南沙群岛为中国领土。此外,1954 年联邦德国的《世界大地图集》、1954—1967 年间苏联的《世界地图集》、法国的《世界普通地图》、1968 年民主德国的《恰克世界大地图集》、1970 年西班牙的《阿吉拉尔大地图集》等十余个国家的近百种地图上也明确标绘南海诸岛属于我国。
    ④ 戴可来、童力编:《越南关于西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文件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234 页。
    ① 《我外交部发言人受权发表声明,重申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人民日报》1978 年 12 月 29日,第 1 版;《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人民日报》1979 年 9 月 27 日,第4 版;《我外交部发言人声明,苏越合作勘采石油等非法协定无效》,《人民日报》1980 年 7 月 22 日,第 1版;《外交部发言人声明:越宣称的所谓北部湾边界线是非法的无效的,西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人民日报》1982 年 11 月 29 日,第 1 版;《越南非法侵占我南沙群岛部分岛屿,我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人民日报》1987 年 4 月 16 日,第 1 版;《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南沙西沙群岛是中国神圣领土,越南无权指责我行使合法权利》,《人民日报》1987 年 6 月 18 日,第 1 版;《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任何国家企图据为已有都是非法无效的》,《人民日报》1987 年 12月 3 日,第 1 版。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备忘录》,《人民日报》1988 年 5 月 13 日,第 1 版。
    ③ 《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名称〉》,《人民日报》1983 年 4 月 25 日,第 4 版。
    ④ 郑剑:《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下卷),群众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96 页。
    ⑤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May5, 1988, pp26.
    ① 马孆:《两岸关系中的东南亚因素》,《东南亚研究》2002 年第 3 期,第 7 页。
    ② 《我国领土南沙群岛不容侵犯,菲律宾当局公然派兵占领我南沙群岛的中业岛等岛屿,西贡傀儡集团也妄图浑水摸鱼,侵占我国领土》,《人民日报》1971 年 7 月 17 日,第 5 版;《我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宣布在我南沙群岛地区钻探石油发表声明,任何外国对我国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人民日报》1976 年 6 月 15 日,第 1 版;《我外交部发言人受权发表声明,重申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人民日报》1978 年 12 月 29 日,第 1 版;《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人民日报》1987 年 12 月 3 日,第 1 版。
    ③ 1983 年 6 月,马来西亚占领南沙群岛弹丸礁。同年 9 月 14 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宣布任何外国占据南沙群岛岛礁,以及在这些地区进行资源开发或其他活动都是非法的。《人民日报》1983 年 9 月 15 日,第 1 版。对此,国外报刊评论说,中国政府对外声明中没有提及马来西亚,“乃是因为它是非共产的东盟的成员之一,东盟同北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张良福编著:《南沙群岛大事记(1949—1995)》,“八五”国家南沙考察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 1996 年,第 102 页。
    ④ 张植荣:《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及其对解决海疆争端的启示》,《国际论坛》2005 年第 2 期,第 32—33 页。
    ⑤ 潘石英著:《南沙群岛·石油政治·国际法》,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社 1996 年版。
    ⑥ 唐家璇主编:《中国外交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58 页。
    ①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6 页。
    ② 李鹏总理指出:“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希望在适当时候,以友好的方式同有关国家就存在的分歧进行协商。在这之前,还是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一下为好。”《李鹏在吉隆坡举行记者招待会,谈中马关系和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人民日报》1990 年 12 月 14 日,第 1 版。
    ③ 1992 年 7 月 16 日、7 月 22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政府代表团发言人谈话。《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回答了关于柬埔寨南沙地区局势等问题》,《人民日报》1992 年 7 月 17 日,第 1 版;《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南沙争端,对东盟宣言一些基本原则表示赞尚》,《人民日报》1992 年 7 月 23 日,第 6 版。
    ④ 国际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海洋法规选编》(第三版),海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 页。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二十一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05月 17 日,第 4 版。
    ① 《钱其琛分别会见印尼泰老印度外长》,《人民日报》1996 年 7 月 23 日,第 6 版。
    ②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希望有关国家不要因存在争议而影响各国船只通过南海的正常航行》,《人民日报》1995 年 5 月 19 日,第 1 版。
    ③ 唐家璇主编:《中国外交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51 页。
    ④ 唐家璇主编:《中国外交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51 页。
    ⑤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 年 12 月 17 日,第 6版。
    ⑥ 在 20 世纪 50 年代,越南对南海诸岛属我采取支持态度。例如,1956 年 6 月 15 日,北越副外长雍文谦接见中国驻越南使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郑重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1958 年 9 月 14 日,越南总理范文同照会中国国务总理周恩来时,郑重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958 年 9 月 4 日关于领海决定的声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
     ① 中国大陆控制的南沙群岛的六个岛礁,位于南沙的中部,战略地位重要,可以随时侦察东南亚某些国家在南海采取的行动,但是油矿资源相对缺乏,几乎没有开采价值。
    ① 张春英:《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军事历史》2003 年第 5 期。
    ② 潘石英著:《南沙群岛·石油政治·国际法》,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87 页。
    ③ 刘康、王泉、章原:《南中国海忧患》,《瞭望东方周刊》2004/01/15;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4 页。
    ④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57 页。例如,2002年 9 月 22 日,一艘由菲律宾占据的南沙群岛中所谓“自由岛”政府拥有的海军舰船,载运大约 80 名由官员和携带 10 名家属的雇员组成的“定居者”,前往“自由岛”作为期三个月的“定居”。
    ⑤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6 页。
    ⑥ 李金明著:《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七章第二节“菲律宾挑起美济礁事件的目的”。
    ①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9 页。
    ② 张良福编著:《南沙群岛大事记(1949—1995)》,“八五”国家南沙考察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 1996 年,第 214—215 页。
    ③ 刘康、王泉、章原:《南中国海忧患》,《瞭望东方周刊》2004/01/15;东仁、章原:《十余国家加紧掠夺南海资源》,《瞭望东方周刊》2004/01/15。
    ④ 张良福编著:《南沙群岛大事记(1949—1995)》,“八五”国家南沙考察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 1996 年,第 239 页。
    ⑤ 韩振华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第 687 页。
    ⑥ 国家海洋政策研究室:《国际海域划界条约集》,海洋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02—305 页。
    ⑦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31--132 页。
    ① 参见商国珍:《南沙问题国际化》,《东南亚研究》1994 年第 1 期。
    ② 杨全喜、钟智翔编:《东盟国家军事概览》,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0 页。
    ③ Stein Tonnesson, Vietnam’s Objectiv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National or Regional Securit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2,no1,April 2000. pp204.
    ④ 杨全喜、钟智翔编:《东盟国家军事概览》,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1 页。
    ① Ian James Storey, Creeping Assertiveness: China,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1, no.1, April 1999, pp.104-105.
    ② 杨全喜、钟智翔编:《东盟国家军事概览》,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1 页。
    ③ 杨全喜、钟智翔编:《东盟国家军事概览》,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35 页。
    ④ 李国强著:《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63 页。
    ① 杨全喜、钟智翔编:《东盟国家军事概览》,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33 页。
    ② 杨全喜、钟智翔编:《东盟国家军事概览》,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84 页。
    ③ 李国强著:《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64 页。
    ① 朱听昌等主编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时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87—288 页。
    ② 潘石英著:《南沙群岛·石油政治·国际法》,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9 页。
    ③ 即使与南海争端无关的新加坡、泰国也参与进来。1995 年 5 月 12 日,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提出了南海“自由航行权问题”,并称“这是个国际性问题”,“新加坡和日本、美国及欧洲等海权国家都很关心”。泰国外交部也召开了南海问题非正式多边协商会。印度尼西亚一直在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并就纳吐纳海域的划界问题不断向我国提出抗议。参见朱听昌等主编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时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1 页;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6 页。
    ④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8 页。
    ① 李金明:《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东南亚》2004 年第 3 期,第 31—35 页。
    ② [日]浦野起央著:《南海诸岛国际纷争史》日文 1997 年版,四川大学法学院南海法律问题研究中心翻译2004 年,第 311 页。
    ③ 吴士存著:《纵论南沙争端》,海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0—191 页。
    ④ 陈岳、陈翠华编著:《李光耀》,时事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48 页、157 页。
    ⑤ 石家铸:《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与区域安全》,《国际观察》2004 年第 1 期。
    ① 汪新生主编:《中国——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公共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8 页。
    ② 张学刚:《南海:共同开发大步走》,《世界知识》2005 年第 7 期。
    ③ 《中菲间一问题,奎林诺想兼并西沙群岛》,《大公报》(沪)1946 年 7 月 24 日,第 2 版。
    ④ 《菲借口安全受威胁,对南沙群岛表关注》,《星洲日报》1950 年 4 月 28 日,第 1 版。
    ⑤ 《海军巡弋南沙海疆经过》,台湾学生书局 1975 年版,第 78 页。
    ①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02 页。
    ② Nguyen Hong Thao, Vietnam and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vo.32, no.2, April-June 2001, pp110.
    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课题组:《海上通道安全与国际合作》,时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59 页。
     ① 例如,菲律宾主要依靠美国和瑞士等国的跨国石油公司在南沙群岛的曾母盆地、礼乐盆地(菲称礼德滩)勘探并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越南原来主要依靠前苏联,后来又先后与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印度和美国等 20 多家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协定;马来西亚则主要与英国的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沙群岛的曾母盆地勘探和开采石油资源。张耀光著:《中国海洋政治地理学—海洋地缘政治与海疆地理格局的时空演变》,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4—135 页。
    ① 刘健飞、林晓光著:《21 世纪初期的中美战略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4 页。
    ② 何春超、张季良、张志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法律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43页。
    ③ 参见傅崐成著:《南海的主权与矿藏—历史与法律》,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1 年印行,第 71 页。
    ④ Ralph A. Cossa.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Confli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xploring Potential Triggers of Conflict. Washington ;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8, pp56.
    ⑤ 吴士存著:《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海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9—150 页。
    ① “A Strategic Frame Work for the Asia Pacific Rim”, U.S,Departerment of Defense, 1992.
    ② Michael Leifer,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Extending ASEAN’S Model of Regional Security, ADELPHI Paper , No.302, p7.
    ③ 张小明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7 页;赵学功著:《巨大的转变: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48 页。
    ④ 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模式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3 页。
     ① 参见李国强著:《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01 页。
    ② R. A. Cossa ,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Confli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xploring Potential Triggers of Conflict” , Apr. 1998, CSIS Report.
    ① 吴士存著:《纵论南沙争端》,海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七章第三节“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邱丹阳:《中菲南沙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当代亚太》2002 年第 5 期,第 47 页。
    ② 朱听昌主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时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2 页。
    ③ [美]登那·迪伦(Dana R. Dillon):《布什政府应如何处理中国及南中国海海洋争端》,海南南海研究中心编:《中外南海研究论文选编》(2001 年),第 107 页。
    ④ 《<中国在亚太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研讨会纪要》,《现代国际关系》1995 年第 7 期,第 5 页。
    ⑤ [美] 扎勒米·哈利勒扎德等著,腾建群、林治远译:《美国与亚洲:美国新战略和兵力态势》,新华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7—29 页、第 49 页。
    ① 参见商国珍:《南沙问题国际化趋势》,载《东南亚研究》1994 年第 1 期,第 28—29 页;[美]登那·迪伦(Bana. Dillon):《布什政府应如何处理中国及南中国海海洋争端》,载《中外南海研究论文选编》(2001年),海南南海研究中心编,2002 年。
    ② 参见李金明著:《南海争夺与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3 页、第 115—116 页。
    ③ Yaan—huei song, The U. S. Policy on the Spratly Islands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 vol. 25, no. 3, 1997, p321—323.
    ④ [美] 亨利·基辛格著,顾淑磬、林泽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665—668 页。
    ⑤ 美国防部在 1990、1992、1995、1998 和 2001 年先后发表了五份“东亚安全战略报告”,其中第一、二份表示要缩小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前沿军事力量,但从 1995 年起,每一份都比前一份更强调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对美国亚太利益威胁最大。
    ①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August 8,1994.
    ② 邱丹阳:《中菲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当代亚太》2002 年第 5 期,第 47 页。
    ③ Colin Mac Andrews and Chia Lin Sien. Southeast Asian Seas: Frontiers for Development,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Book Company, 1981, pp226—234.
    ① K. E. Calder, “Fueling the Rising Sun”,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Summer , 1997 , p25.
    ② 张景全:《日本的东北亚与东南亚外交》,《日本问题研究》2003 年第 3 期,第 45 页。
    ③ ESB, “Establishment of A Viable Economy and Promo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Februrary .1952, p1, pp2, p7.
    ④ 王士录、王国平著:《从东盟到大东盟——东盟 30 年发展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4—359 页。
    ⑤ [日] 樱田淳:《太平洋岛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产经新闻》2000 年 3 月 25 日、4 月 21 日。
    ① [日] 外务省:《21 世纪海洋国家日本的外交政策:概要和评价》(2001 年),该文总结了 2001 年 2 月 9日日本外务省召开的“21 世纪海洋国家日本的外交政策”研讨会的要点。
    ② 参见段延志、张晓峰:《东亚地缘战略环境与中国海上安全》,载《当代亚太》2004 年第 4 期,第 7 页。
    ③ 吴士存著:《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海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52 页。
    ④ 张小明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33 页。
    ⑤ 日本是尚未对东南亚各国的侵略历史彻底划清界限的条件下积极追求这一目标的,并且得到了国内日益猖獗的否认侵略东南亚历史的右翼鹰派势力的狂热支持,因此引起了东南亚各国的深深疑虑。
    ⑥ 军事科学院海军部:《日本军事基本情况 1997 年版的资料》,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71—373页;[美] 迈克尔·T·克莱尔著,童新耕、之也译:《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 135—136 页。
    ⑦ 《日美安全保障共同宣言——面向 21 世纪的同盟》,见[日]佃田重夫:《自动参战 列岛总动员的新指针》,资料部分,第 34—41 页。
    ⑧ 刘振洪:《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6期,第 6 页。
    ① Chandran Jeshurum, China India Japan and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1993, p109.
    ② Kent E. Calder, Pacific Defense: Arms, Energy and Americans Future in Asia ,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1996, pp100.
    ③ BBC Morning Service, U.K, Nov, 12, 2001.
    ④ 子初:《危险的一步又一步》,《世界知识》2001 年第 23 期,第 20 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 2001/2002 》,时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0 页。
    ⑤ 杨运忠:《日本加速向世界军事大国目标迈进》,《当代亚太》2002 年第 5 期,第 14—15 页。
    ⑥ 唐天日:《日本为扩军找新借口》,《了望新闻周刊》2001 年 7 月 16 日第 29 期,第 63 页。
    ① 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1 年第 11 期,第 16 页。
    ② Warren S. Hunsberger, Japans Quest: the Search for International Role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An East Gate Book,1997,p1.
    ③ 吴心伯:《东北亚的抉择: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国际经济评论》2001 年第 9—10 期,第 23 页;另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2—73页。
    ④ 例如,日本石油的 80%,铁矿石的 17%要经过南海地区。东南亚地区蕴藏着日本国民经济所需要的许多战略资源,日本天然橡胶的 98%、铜矿的 32%、锡和锡合金的 96%等物资都来自于这一地区。参见刘雪莲编著:《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08 页;包霞琴、臧志军主编:《变革中的日本政治与外交》,时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5 页。
    ⑤ 杨成绪主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透视》,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00 页。
    ① 李国强著:《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10 页。
    ② 朱听昌等主编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时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3 页。
    ① 张蕴岭主编:《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298 页。
    ② 胡奎:《中国与东盟:解开领土的死结?》,《新闻周刊》2002 年 7 月 31 日。
    ③ 楚树龙著:《接触与防范:美国对华战略》,鹭江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9—59 页。
    ④ 张蕴岭主编:《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92 页。
     ① 池元吉、田中景:《建设“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必要性及建议》,《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 年第 10 期,第 36-37 页。
    ② 参见李国强著:《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01 页。
    ①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East Asia Pacific Region, 1998,pp4、p5.
    ② 如美国在南海地区举行多边军事演习;向各国提供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举办多国军事和防务官参加的研讨、培训活动;直接参加菲反恐作战等。美国目的是通过日益广泛深入的多边和双边军事活动,为多边安全机制创造条件。这些活动的进行以美国要求有关国家对军事制度和政策进行根本性改革为条件。
    ③ [美] 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编,张林宏等译:《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新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 页。
     ① 法律教材编辑部 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1 页。
     ① 法律教材编辑部 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1 页。
    ① 下述研究内容参见郭渊:《从“历史性水域”来看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载李一平、庄国土主编:《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05—308 页。
    ② 东汉·杨孚:《异物志》,见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九,土产下,药之属,上海古籍书店 1964 年影印,第 14 页。
    ③ 《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粤地条。
    ④ 《太平御览》卷 69 上,中华书局 1963 年影印本。
    ⑤ 韩振华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5 页。
    ① 《宋会要辑稿》第 179 册,“番夷占城”条,中华书局 1957 年缩印本,第 7784 页、第 7763 页。
    ② 张鸿增:《从国际法看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红旗》1980 年第 4 期,第 78 页。
    ③ 潘石英著:《南沙群岛·石油政治·国际法》,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519 页。
    ④ 韩振华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二章第五节“海南岛渔民开发西沙和南沙群岛历史的调查资料”。
    ⑤ Lanterpacht revised,Oppenheim’s International Law,8h edition,Longman,V01.1,pp558.
    ① R. Y. Jennings: the Issue of Territory Acquisi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1963 edition, pp4. ②Lawrence B. Evans, Leading Cases on International Law, 2th edition, Chicago, Callaghan and Company, 1922.
    ③ 参见黄得林:《评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主权主张》,《法学评论》2002 年第 6 期。
    ④ 王可菊:《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兼评越南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出尔反尔的行为》,《法学研究》1990年第 2 期。
    ⑤ 下述部分研究内容参见郭渊:《西方列强对西沙群岛的侵略与晚清政府的主权维护》,《学术论坛》,2005年第 2 期,第 168—170 页;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历史分论坛 山东·山东大学 2005 年 9 月,《文史哲》2005 年 9 月号,第 278—279 页。
    ① 晚清时所运用的国际法,主要指的是《万国公法》。该法在清末传入我国,原名《国际法原理》,美国著名国际法学家亨利·惠顿所做,译者为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该书于 1864 年刊印发行。邓正来主编:《王铁崖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76 页。
    ②《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七,台北国风出版社影印本 1963 年版,第 25-26 页。
    ③《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七,台北国风出版社影印本 1963 年版,第 657-658 页。
    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七,台北国风出版社影印本 1963 年版,第 26 页。
    ⑤ [美]惠顿著、[美]丁韪良翻译、何勤华总校,《万国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57-58 页。
    ⑥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 1988 年版,第 572 页。
    ⑦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 1988 年版,第 538 页。
    ① 《日本使臣森有礼、署使郑永宁来署晤谈节略》(附),光绪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选集》(上册),载《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八辑),台湾大通书局印行 1987 年版。
    ② 王维俭:《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和西方国际法传入中国》,载《学术研究》1985 年第 5 期。
    ③ [美]惠顿著、[美]丁韪良译、何勤华校,《万国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董恂序和“凡例”。
    ④ 《盛事危言》“公法”篇,载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⑤ 如,1844 年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望厦条约》第二十六款,有“若合众国商船在中国所辖内洋被盗抢劫者,中国地方文武官一经闻报,即须严拿强盗,照例治罪”;第二十七款,“若合众国船只,若在中国洋面,遭风触礁搁浅,遇盗致有损坏,沿海地方官查知,即应设法拯救,酌加抚恤,俾驶至本港口修整,一切买米粮,汲取淡水,均不得稍为禁阻,如该商船在外洋损坏,漂至中国沿海地方者,经官查明,亦应一体抚恤,妥为办理。”1847 年清政府与瑞典、挪威等国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第二十六款、二十七款;1958年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天津条约》第十三款等都有类似规定。梁为楫、郑则民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中国广播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 页、58 页、81 页。
    
    ① 丘宏达等著:《现代国际法》,台北:三民书局 1973 年版,第 364—365 页。
    ② 王铁崖主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卷),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936 页。
    ③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43 页。
    ① 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1980 年版,第 14-15 页。
    ② 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1 页。
    ③ 在咨呈中,张骞还建议:“先自考查,去苦留良,或制模型,或照相片,列表著说,附译英文,别为中国渔业史,渔界全图,为之纲领。……全图请大部会同外务部咨海军统领萨提督镇冰,按英国海图官局第三次原本中国海方向书加以考覆,准经纬线,着色精绘。此书曾经福建陈令寿彭于光绪二十五年译为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应饬会同料理。”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1980 年版,第 64—65 页。
    ④ 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1980 年版,第 65—66 页。文中所说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系译自英国海军部 1894 年出版的《中国海指南》(China Sea Directory)。该书所录“皆系英国水师诸船,由 1845 年至 1894 年测量实在险要形势,又复采辑英水师兵船及领事人员至于涉猎其滨海之商人游客记载口说,亦节以 1894 年为止”。书中记载南海东沙群岛等岛礁。见陈寿彭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卷一、卷十。
    ⑤ 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1980 年版,第 66 页。
    ⑥ 这三次国际渔业赛会分别是:1906 年美国缽伦渔业赛会;1907 年比利时安凡士埠渔猎赛会;1908 年美国华盛顿万国渔业会。
    
    ① 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1980 年版,第 64 页。
    ② 曾有豪主编:《国际公法例案》,上海法学书局 1933 年版,第 386-392 页。
    ① 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95 页。
    ② 但是主张建立或扩大毗连区的国家不断增加,在 1930 年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上,与会国家表示接受毗连区制度的有 19 国,反对的有 9 国,弃权或不表态的有 9 国。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汇编》,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
    ③ 丘宏达等著:《现代国际法》,台北:三民书局 1973 年版,第 366—367 页。
    ④ 《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第 1279 页。引自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0 页。
    ⑤ 丘宏达等著:《现代国际法》,台北:三民书局 1973 年版,第 367 页。
    ⑥ 《海关法规汇编》(民国时期),第 591 页。引自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100 页。
    ① 张耀光著:《中国海洋政治地理学—海洋地缘政治与海疆地理格局的时空演变》,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5 页。
    ② 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2 页。
    ③ 丘宏达等著:《现代国际法》,台北:三民书局 1973 年版,第 366 页。
    ④ 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9--24 页。
    ⑤ 在华南海域,日本以台湾和香港为根据地侵渔中国海洋。1895 年日本占据台湾后,整个台湾都在它的殖民统治之下,不仅台湾附近海域的渔业惨遭破坏,而且日本还以台湾为基地,侵渔南海,出没于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1922 年,日本利用华人出面承垦西沙群岛,随后由台湾、日本运来二百多人,在西沙群岛掠夺渔业资源和盗采磷矿。1925 年,由于省港大罢工,中国对在港英国人实行经济绝交,香港粮食危机,日本人趁机以供应粮食为条件,在香港取得了经营渔业的权利。这更加便利了日本人对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的掠夺。欧阳宗书著:《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8年版,第 199—200 页。
    ① 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19-24 页。
    ② 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206--208 页。
    ③ 李士豪、屈若骞著:《中国渔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209 页。直到 1947 年,国民党与盟军驻日总部签订了一项渔业协定,规定禁止日本渔船在我国沿海 12 海里的区域内捕鱼。引自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3 页。
    ④ 刘楠来主编:《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3 页。
    ① 该报告中还作出“协助接收南海诸岛”决定,“南沙西沙群岛,自日本撤退后,延未接收,至三十五年十月由内政部将各该岛地理位置及所属各岛名称绘制详图,并派员会同国防部派遣军舰四艘,协助广东政府前往接收,计到太平永兴各岛,经勘测立碑,并将各该岛地质气候物产等自然状况,详加调整,用备参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行政院工作报告(三五年二月至三六年一月)》,《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 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10 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行政院工作报告(三五年二月至三六年一月)》,《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 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10 页。
    ③ 吴士存主编:《南海问题文献汇编》,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67 页。
    ④ 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98 页。
    ⑤ 吴士存著:《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海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6 页。
    ⑥ 例如,1938 年 7 月 6 日,日本对于法国于同年 7 月 3 日占领我国西沙群岛一事发表声明:“1900 年及 1921年英、法两国声明中,业经宣布西沙群岛系属海南行政区之一部,故目前安南或法国对西沙群岛之要求诚属不公。”香港《南华早报》1938 年 7 月 7 日。
    ① 吴士存主编:《南海问题文献汇编》,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69 页。
    ② 该协定附件七是《关于中国驻越北军队由法国军队接防之换文》,换文提到法国答应管理在越北的日本战俘、维持地方秩序、保护华侨责任等条件。中国政府决定于 3 月 31 日交防完毕后,中国军队进行撤退。
    ③ 戴可来、张明亮:《中法重庆协议与西、南沙群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 年第 2 期,第 70—71 页。
    ④ 刘文宗:《我国对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之二),《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 年第 3 期,第 54 页。
    
    ① 《美帝妄图单独对日缔和,日本人民强烈表示反对》,《人民日报》1949 年 11 月 16 日,第 3 版。
    ② 《柯罗米柯九月五日在旧金山会议上演说全文》,《人民日报》1951 年 9 月 9 日,第 1、4 版。
    ① 《荒谬绝伦的美国对日和约草案》,《人民日报》1951 年 4 月 22 日,第 1 版。
    ② 《荒谬绝伦的美国对日和约草案》,《人民日报》1951 年 4 月 22 日,第 1 版。
    ③ 吴士存著:《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海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2 页。
    ④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 vol VI, Part 1. Washington: U. S. Government Printer Office, 1977, 1134: Draft Joint State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s.
    ⑤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9 页。
    ①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9 页。
    ② 吴士存著:《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海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99 页。
    ③ 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25 页。
    ④ 《菲谋吞并我团沙群岛》,[马尼拉]《华商侨报》1949 年 4 月 13 日,第 1 版。
    ⑤ 《菲借口安全受威胁,对南沙群岛表关注》,《星洲日报》1950 年 4 月 28 日,第 1 版。
    ⑥ 田中青著:《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的东南亚》,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93 年版,第 96 页。
    ① 《南海周边国家在我国〈领海法〉公布后的军事动向》,《参考资料》1992 年 6 月 19 日。引自张良福编著:《南沙群岛大事记(1949—1995)》,“八五”国家南沙考察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 1996 年,第 220—222 页。
    ②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0 页。
    ③ 《就经济合作与地区安全问题,钱其琛向东盟阐述我国主张》,《人民日报》1992 年 7 月 23 日,第 6 版。
    ④ 李国强著:《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75 页。
    ① 中国代表团发言人认为,《东盟关于南中国海宣言》中阐述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主张是一致或接近的。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南沙群岛领土争端,反对诉诸武力。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愿意在条件成熟时同有关国家谈判,条件不成熟时搁置争议,不影响有关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南沙争端,对东盟宣言一些基本原则表示赞尚》,《人民日报》1992 年 7 月 23 日,第 6 版。
    ② 《中国接纳东盟宣言》,[马来西亚]《南洋商报》1992 年 7 月 25 日,社论。
    ③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3--214 页。
    ①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4 页。这些信任措施包括:各国国防与军事官员举行对话以交换意见;保证公正与人道地对待遇险或遭难的人;在自愿基础上,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前通知有关各方;在自愿基础上,交换有关信息。
    ② 《中国东盟签署宣言 南沙不再建碉堡》,《环球日报》2002 年 11 月 7 日,第 1 版。
    ③ 路透社金边 2002 年 11 月 4 日电。
    ④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东盟的支柱性政治文件之一,也是规范东南亚地区内外国家间关系的行为准则。1976 年,在东盟成立几年后,东盟五国在印尼巴厘岛签订了该条约。其宗旨是促进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即通过区域内外国家的友好合作保持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随着东盟的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区域内外环境的变化,东盟先后于 1987 年 12 月和 1998 年 7 月两次对该条约作了修改,确定了尚未加入东盟的东南亚国家及东南亚以外国家可以加入该条约的若干原则。1992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赞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宗旨、原则及相关条款,为他国加入该条约提供了广泛的合法性。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两个修改议定书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3 年第 4 期,第 403—404 页。
    ② 翟昆:《简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现代国际关系》2003 年第 11 期,第 37、36 页。
    ① 当时台湾当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签署了海洋法四公约。会议各项文件载于《国际条约集(1958—1959)》,商务印书馆 1974 年版,第 155—199 页。
    ② 王铁崖:《中国与海洋法》,载邓正来主编:《王铁崖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58 年 9 月 4 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海洋法规选编》(第三版),国际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 页。
    ④ 高健军著:《中国与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9 页。
    ⑤ 周鲠生著:《国际法》(上),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394 页。
    ⑥ R.Y.Jennings, General Course of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l Law, in Recueil Des Cours, 2(1967), p383.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58 年 9 月 4 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海洋法规选编》(第三版),国际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 页。
    ⑧ 《范文同总理致函周总理,越南尊重我国领海的规定》,《人民日报》1958 年 9 月 22 日,第 3 版。
    ① 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84—492 页。
    ②《人民日报》1960 年 4 月 30 日、31 日,第 1 版、第 3 版。
    ③《越南政府强烈谴责美帝十分露骨的战争行为,对美国在越南及其附近水域的强盗行径提出严厉警告》,《人民日报》1965 年 5 月 10 日,第 1 版。
    ④ 曾令良、余敏友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2 页。
    ⑤ 高健军著:《中国与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 页。
    ①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草案)>的说明》(1991 年 10 月 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2 年第 1 期,第 8—9 页。
    ②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集》,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 页。
    ③ 《关于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的工作文件》(1973 年 7 月 14 日)。
    ④ 《中国代表团团长柴树藩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的发言》(1974 年 7 月 2 日),《人民日报》1974年 7 月 3 日,第 1、3 版。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 年 2 月 25 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海洋法规选编》(第三版),国际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6 页。
    ① Hall, International Law(1909), p157、pp158. 引自周鲠生著:《国际法》(上),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369--370 页。
    ②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集》,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5 页。
    ③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关于《领海与毗连区公约》草案的说明,见联合国文件,A/3159/,No.9.48。
    ④ [英]伊恩·布朗利著,曾令良等译:《国际公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3 页。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 年 2 月 25 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海洋法规选编》(第三版),国际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 页。
    ⑥ 苏联科学院国家和法研究所海洋法研究室编,吴云琪等译:《现代国际海洋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76—78 页。对涉及国家间海域划界争端的历史性所有权的界定,并指导了国际海域划界的司法实践。
    ① 中国南海研究院:《历史性权利与历史性水域研究》,2004 年 12 月出版,第五章。
    ②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集》,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4 页。
    ③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集》,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1 页。
    ④ David Josehp Attard,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in Internation Law , Clarendon Press 1987, pp260;高健军著:《中国与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8—139 页。如芬兰 1956 年 8 月 18 日的法律规定,直线基线不仅可用于确定沿岸群岛的领海,而且可用于测算所谓的外部芬兰群岛的领海;1958 年丹麦的法罗群岛(Faroes)决定用直线基线方法来测算其渔区的边界;1971 年厄瓜多尔用直线基线围绕了加拉帕戈斯群岛。此外,葡萄牙在亚速尔群岛(Azores Islands),英国在福克兰群岛(Falklands)和安圭拉岛(Anguilla)都使用了直线基线。
    ① 周边国家早在《国际海洋法公约》还在讨论期间,就开始了国内立法程序,相继制定了各种海洋法律法规。越南于 1977 年 5 月 12 日发表了《关于越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声明》,1982 年 11月 12 日发布了《关于越南领海基线的声明》;菲律宾于 1961 年 6 月 17 日颁布了《关于确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1978 年 6 月 11 日通过了《菲律宾第 1599 号总统法令》确定了专属经济区制度;马来西亚于1966 年 7 月 28 日发布《大陆架法》(1972 年修订),1984 年制定了《马来西亚专属经济区法》;印度尼西亚于 1980 年 3 月 21 日发布了《关于印度尼西亚专属经济区宣言》,1983 年 10 月通过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专属经济区法》;文莱于 1982 年颁布了《文莱领海法》。
    ②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草案)>的说明》(1996 年 12 月 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8 年第 3 期,第 278 页。
    ③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1998年 6 月 2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8 年第 3 期,第 280 页。
    ④ 高健军著:《中国与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 页。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8 年 6 月 26 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海洋法规选编》(第三版),国际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 页。
    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决定》(1996 年 5 月 15 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海洋法规选编》(第三版),国际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 页。
     ① 胡鞍钢、扬帆等著:《大国战略—中国利益与使命》,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2 页。
     ① 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三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已探明的近海石油储蓄量几乎占当时世界已经探明近海石油储蓄量的 23%。C. M. Siddayyao, The Off-Shore Petroleum Resources of Southeast Asia: Potential Conflict Situations and Relate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25.
     ① 本文主要从国际海洋法中的有关规定来论述问题。国内外学者有的从国际法的“先占”、“时际法”、“发现”、“历史性所有权”等角度研究问题,观点成熟,论述有力。如,著作方面有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八章“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张”;李金明著:《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四章—第五章有关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年西亚、文莱等国对南海诸岛的声称与评析;袁古杰著:《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海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五章“中国的海域划界”;北京大学法律系张海文博士论文:《适用于南海诸岛的法律制度》等。
    ② 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突破了传统的领海和公海制度,明确大陆架是其领海以外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还确定了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由于各国海洋管辖权的扩大,海岸和相邻国家相对海域距离不到 24 海里的,便有领海划界,距离不到 400 海里,就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之间都存在,如果处理不好将成为影响中国和周边邻海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① 下述研究部分内容参见郭渊:《海洋权益与海洋秩序的构建》,《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 年第九辑,第122—147 页。
    ② 胡启生著:《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七章,经验研究:对东南亚国家的分析”。
    ③ 高之国等主编:《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海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1—202 页。
    ④ 傅崐成著:《南海的主权与矿藏-历史与法律》,台湾幼师文化事业公司 1981 年印本,第 5 页。作者还认为,“环绕著南海海底盆地的大陆礁层,是由台湾南端开始(称为‘台湾浅滩’),西南沿中国大陆广东外海一带延伸,整个海南岛均位于大陆礁层上,再向南沿著越南东部海岸不远处,一直延伸下去,而与整个暹罗湾婆罗州西方广大的一片大陆礁层—‘松达陆棚’相联接。然后此一大陆礁层的外缘复向东伸展,达到婆罗州北部与巴拉望岛西部。更北方的吕宋岛西侧则几乎没有大陆礁层,海岸陡峭,突入深水。吕宋岛与台湾岛之间的巴士海峡,海水深邃,也没有大陆礁层相连。由此一近乎环状的大陆礁层外缘,向中央的海底探去,海势突降,形成了底部不平整的‘中国盆地’。除去东沙附近的海底较平浅(约为四百公尺)外,中沙和西沙附近,四周水深约在一千公尺左右。南沙位于西沙东南方约二百三十里外,附近水深更深达三千公尺左右。在整个盆地的南部,自巴拉望岛西南方外海延伸至婆罗周北方外海,距大陆礁层外缘不远处,则有一‘婆罗州海槽’或称‘巴拉望海槽’,长约四百公里,深约二千五百公尺。(第 6 页)
    
    ① 潘石英著:《南沙群岛·石油政治·国际法》,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68 页。
    ② 高之国等主编:《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海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2—213 页。
    ①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6 页、第 41 页。对于这一规定各国可以作出不同解释。从近年来有关大陆架划界的案例来看,公平原则得到了突出,中间线和等距离原则、自然延伸原则未见有特殊优势,但是作为划界方法都得到了应用。
    ② 这些内容主要指:当事国明白承认的国际条约;成为通例并被接受为法律的国际习惯;各国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司法判例和权威的国际法学者的学说。
    ③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6 页、第 41 页。
    ① 胡启生著:《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七章,经验研究:对东南亚国家的分析”。
    ②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 页。
    ③ 国际海洋局政策研究室编:《国际海域划界条约集》,海洋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9 页。
    ① 高之国等主编:《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海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2—213 页。
    ② 刘振民编著:《海洋法基本文件》,海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5—136 页。
    ③ 国家海洋局综合管理司编:《海洋管理的若干问题—美国海洋法学家杰拉德尔·曼贡访华报告》(1996 年2 月),第 31 页。
    ④ Lee·G·Cordner, The Spratly Islands Dispute and the Law of the Sea, 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 vo 25, pp68.
    ① 高之国等主编:《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海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8—209 页。
    ② 赵国才:《从现行海洋法分析南沙群岛的主权争端》,[香港]《亚洲评论》1999 年春夏号,第 22 页。
    ③ UN Office for Ocean Affairs and the Law of the Sea,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t 26, UN Sales no. E. 88. v.5 (1989).
    ④ Mark J. Valencia, Vietnam’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Law of the Sea, 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 vol. 25, pp222.
    ① 下述研究内容参见郭渊:《论明代的睦邻政策――中国古代“邦交”思想的沉淀》,《长白学刊》2005 年第 1 期,第 94—98 页。
    ② 《管子·霸言》第二十三。
    ③ 《增广贤文》。
    ④ 《左传》僖公五年。
    ① 倪世雄、金世钟编:《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文选》,学林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53 页。
    ② 《宋史·苏轼传》。
    ③ 《尚书·尧典》。
    ④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⑤ 《贞观政要》卷九。
    ⑥ 《明太祖实录》卷七六,洪武五年九月辛未。
    ⑦ 《明太祖实录》卷六八,洪武四年九月丙辰。
    ⑧ 陆儒德:《从世界视野纪念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郑和研究》2002 年第 1 期。
    ⑨ 金元浦等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44 页。
    ⑩ 《周礼·山师》。 11 《孟子·梁惠王下》。 12 《道德经》三十一章。
    ① 《周礼·大宗伯》。
    ② 《中庸》二十章。
    ③ 《墨子·兼爱下》。
    ④ 《明太祖实录》卷五七,洪武三年冬十月丁巳。
    ⑤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84—1085 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193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2 页。
    ② 《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人民日报》1977 年 11 月 1 日,第 1版。
    ③ 参见陈乔之等著:《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7 页;刘宏煊编:《中国睦邻史—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1 年版,第五章。
    ④ 季国兴:《东南亚概论: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热点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71—172 页;裴坚章主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56--266 页。
    ⑤ 郭渊:《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 年第 4 期,第 84 页。
    ⑥ 裴坚章主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57 页。
    ① 何春超等:《国际关系史纲 (1917—1985 年)》,法律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28—330 页。
    ② 裴坚章主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2 页。
    ③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30 页。
    ④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31 页。
    ⑤ 叶自成著:《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60 页。
    ① 裴坚章主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3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9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30 页。
    ④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2、43—44 页。
    ⑤ 江泽民:《推动裁军进程,维护国际安全—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 年 3 月27 日,第 1 版。
    ① 何新著:《全球战略问题新观察》, 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251 页。
    ② 下述研究部分内容参见郭渊:《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 4 期,第 83—88 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声明: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不容侵犯》,《人民日报》1956 年 5 月 30 日,第 1 版。
     ① 《李鹏在吉隆坡举行记者招待会,谈中马关系和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人民日报》1990 年 12月 14 日,第 1 版。1990 年 12 月 15 日,李鹏总理在马尼拉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说:“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们有耐心,等待适当的时候大家来协商解决。现在可以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这不影响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李鹏在菲接受记者采访,强调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人民日报》1990 年 12 月 16 日,第 1 版。
    
    ① 杨运忠:《对 21 世纪初中国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的战略思考》,《当代亚太》2002 年第 10 期。
    ② 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96 页。
    ③ 鲁世巍:《中国的东盟视角》,《瞭望》(京)2003 年 41 卷 6-9。
    ① 庄宗明:《世界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3 页。
    ② 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问题和前瞻》,《南洋问题研究》2001 年第 3 期。
    ③ 1992 年《东盟南海宣言》,《东南亚季刊》1996 年 7 月夏季号。
    ④ 参见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历次声明,南海周边国家的立场和态度另见 Peter Kien, Hong Yu,“The Chinese(Broken) U-shaped Lin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oints, Lines, and Zones”,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25,no.3(2003). (菲)拉蒙 C. 班洛伊著,喻常森译:《菲律宾对南中国海的政策》,《亚太研究》2002 年第2 期,第 14—15 页。
    ⑤ 《就经济合作与地区安全问题,钱其琛向东盟阐述我国主张》,《人民日报》1992 年 7 月 23 日,第 6 版。
    ⑥ 李国强 :《对解决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87 页。
    ① 季国兴 :《和谈是谋求合理解决的必由之路——略谈中、越在南沙和北部湾的争议》,《国际展望》1992年 20 卷 6~8,第 41 页。
    ② 《杨主席接受印尼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印尼友好合作关系顺利发展》,《人民日报》1991 年 6 月 8 日,第 1、6 版。
    ③ 《钱其琛在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发表讲话》,《人民日报》1996 年 7 月 24 日,第 6 版。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49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7 页。1986 年 6 月,邓小平向来访的菲律宾副总统劳雷尔提出,“南沙问题可以先搁置一下,先放一放,我们不会让这个问题妨碍与菲律宾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邓小平会见劳雷尔时说,中菲有充分条件成为很好朋友》,《人民日报》1986 年 6 月 18 日,第 1版;1988 年 4 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访华,邓小平同志会见她时再次阐述了这一主张。《邓小平会见科·阿基诺表示,中国希望菲律宾稳定繁荣富强》,《人民日报》1988 年 4 月 17 日,第 1 版。
    ② 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若干问题研究》,载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84 页。
    ③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 年 12 月 17 日,第 6 版。
    ④ 唐家璇主编:《中国外交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① 唐家璇主编:《中国外交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51 页。
    ② 参见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的战略对策分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分论坛 上海·复旦大学 2005 年 10 月,《2005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学科分论坛》;本节的部分撰写内容也参考了张蕴岭主编的《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十二章第三节“对中国所应采取措施的几点思考”。
    ③ Charles Lips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and Security Affairs, In David Baldwin edit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71.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9 页。
    ② [英]哈米什·麦克雷著,达洲、沈伯根译:《2020 年的世界—对未来实力、文化和繁荣的展望》,新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1 页。
    ③ 参见李清津:《邓小平“共同开发”思想与钓鱼岛问题》,《日本学刊》1999 年第 4 期,第 10 页。
    ④ 中国南海研究院:《2004 年南海形势评估报告》(2005 年),第 10—11 页。
    ⑤ 《新京报》2005 年 4 月 28 日。
    ① 李国强:《对解决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87 页。
    ② 关于南海问题的解决,不同国家或学者曾提出有明确各国领土份额的分割模式(菲律宾“北海模式”)、共同行使主权的共管模式(菲律宾的“印尼澳航路模式”、越南的“环形方案”)、 冻结各国主权要求的南极模式、“软化主权”(即确定一国的政治主权,但其他国家享有经济权利)的斯瓦尔巴德岛模式、建立合资企业开发模式等不同解决方案。虽然这些方案忽视了中国的海洋权益,也违反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是仍能提供某些有价值思想:如果能确保我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权益,可以考虑对共有海域的分割模式;共管模式可与建立合资开发企业模式相结合,对南海部分海域的资源建立某种共同的资源管辖和开发权;按照南极模式,在冻结各国对有争议海域的要求前提下,由各国共同进行资源利用和保护,这有助于改变目前东南亚某些国家对某一海域进行掠夺式开采所造成的无序状态;如果我国对南沙的政治主权得到他国的完全确认,也可以考虑在经济利益上做出必要让步的斯瓦尔巴德岛模式。李斌编著:《现代国际法学》,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25 页,注四。
    ③ 李国强:《南海地区共同开发初探》,《南海问题研讨会论文集》(2002 年),海南南海研究中心 2002 年 8月,第 140—141 页。
    ④ [美国]克里斯托弗·乔伊纳:《斯普拉特利群岛争议:南中国海地区法律、外交和地缘政治交互作用的再思考》,《南海问题论文集》(二),南海问题研究中心编 1999 年 12 月,第 18 页。
    ⑤ 李金明著:《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36 页。
    ① 张蕴岭主编:《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410 页。
    ② 国家海洋局政策研究室编:《国际海域条约集》,海洋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5 页。
    ① 下述研究部分内容参见郭渊:《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 4 期,第 88—90 页。
    ② 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战略与管理》2002 年第 3 期,第 60—61 页。
    ③ Zhiguo Gao, The South China Sea:From Conflict to Cooperation , 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 vol. 25. 1994. p349.
    
    ① 陈欣之著:《东南亚安全》,台北 扬智文化股份事业有限公司 1999 年版,第 72 页。
    ② 陈乔之著:《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5 页。
    ① 中国南海研究院:《2004 年南海形势评估报告》(2005 年),第 9—11 页。
    ② 胡锦涛副主席在马来西亚发表的重要讲话。见 http://www.fmprc.gov.cn/chn/29322.html。
    ③ 《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见 http://www. fmprc .gov.cn/33224.html。
    ④ 《美国战略重点在亚洲》,(英国)《简氏情报文摘》周刊 2002 年 3 月 18 日;美国兰德公司阿罗约研究中心:《美国陆军与新的国家安全战略》,转引自(美)罗杰·克利夫、杰里米·夏皮罗:《美国陆军的亚洲政略》,《国际展望》2003 年 10 月。
    ⑤ 田中青:《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当代亚太》2003 年第 5 期。
     ① 《温家宝出席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光明日报》2003 年 10 月 9 日,第 1 版。
    ① [美]托马斯·克兰普顿:《一个强大的中国可能促进邻国的发展》,[美]《国际先驱论坛报》2003 年 1 月23 日;《环球时报》2003 年 1 月 29 日。
    ② 张蕴岭主编:《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403 页。
    ① 参见叶自成著:《中国大战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7 页。作者认为美中关系的重要性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日益重要,一是两国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二是两国在维护东北亚稳定上有共同利益;三是中国在解决环境、毒品、走私、移民、能源等世界性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四是两国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互相配合。
    ② 张蕴岭主编:《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404 页。
    ③ 胡奎:《中国与东盟:解开领土死结?》,《新闻周刊》2002 年第 22 期,2002 年 7 月 31 日。
    ④ 张蕴岭主编:《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399 页。
     ① 倪世雄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 2001 年版,第 400 页。
    ① 张蕴岭主编:《未来 10——15 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401 页。
    ② [英国]杰弗里·帕克著、刘从德等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新华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6页。
    ③ 段廷志、张晓峰:《东亚地缘战略环境与中国海上安全》,《当代亚太》2004 年第 4 期,第 7 页。
    ① 《中越联合公报》、《钱其琛在河内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江主席出访丰硕成果》,《人民日报》1994 年 11月 23 日,第 7 版。
    ② 《中越签署〈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00 年 12 月 26 日,第 4 版。
    ③ 石家铸:《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与区域安全》,《国际观察》2004 年第 1 期,第 43 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2003 年),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20 页。
    ⑤ China Assures RP on Spratlys, Manila Bulletin , August 12, 1995. pp6.
    ⑥ 《中菲举行在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会议》,《人民日报》1999 年 3 月 24 日,第 6 版。
    ⑦ 参见叶自成著:《中国大战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40--341 页。
    ① Charles Lips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and Security Affairs, In David Baldwin edit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p71.
    ② [日本]《读卖新闻》2002 年 11 月 1 日。
    ① 法新社印尼杜阿岛 2003 年 10 月 8 日电。
    ② 路透社金边 2002 年 11 月 4 日电。
    ③ 美联社印度尼西亚万隆 1991 年 7 月 15 日电。
    ④ 张良福:《历次“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非正式讨论会评述》,《国际政治研究》1995 年第 1 期,第 79页。
     ① Nass, Tom.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nergy and 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entre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Senter for Utvikling Ogiljo—SUM) Workshop Papers on the Confli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University of Oslo, Oslo Norway, pp24—26 April 1999.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斯大林选集(下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周恩来选集(下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周恩来外交文选[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外交文选[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选集(第二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英]哈·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J.R.V.普雷斯科特,王铁崖、邵津译.海洋政治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M].北京:战士出版社,1978.
    [5][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美]马汉.海权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86.
    [7][意]杜黑.制空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8]吴松第.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9][英]P·粤沙利文.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
    [10][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西方地理政治思想[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11]邓正来.布莱克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2][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4]王正毅.边缘地带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5]倪健中、宋宜昌.海洋中国:文明重心东移与国家利益空间(上)[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16]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7]刘从德.地缘政治学: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8]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9][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0][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8.
    [21][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2]章士平.中国海权[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3]吴纯光.太平洋上的较量—当代中国的海洋战略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24]阎学通.中国与亚太安全[M].北京:实事出版社,1999.
    [25][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经济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6]程广中.地缘战略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27][美]格拉斯那等.系统政治地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8]董良庆.战略地理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29]楼耀亮.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0]秦天、霍小勇.中华海权史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31]张炜、许华.海权与海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2][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3][美]迈克尔·T·克莱尔.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4]刘雪莲.地缘政治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35]唐希中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1949—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6]钮先钟.战略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7]胡启生.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8]张耀光.中国海洋政治地理学—海洋地缘政治与海疆地理格局的时空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9]鞠海龙.中国海上地缘安全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0]张文木.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1]高子川等.蓝色警示:21 世纪初的海洋争夺与展望[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1][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
    [2]何春超等.国际关系史纲 (1917—1985 年) [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3][美]威廉·奥尔森.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美]弗雷德·桑德曼.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87.
    [5]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6]高培、纪雷.日本人的战略思考与军事预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 2 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8]张历历.现代国际关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9]邓力群等.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11]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12]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3][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4][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15]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6]林辉基.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17]高金钿.国际战略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1995.
    [18]钟先钮.西方战略思想史[M].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5.
    [19]冯昭奎等.战后日本外交 1945—199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0]孙恪勤、崔洪建.遏制中国[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
    [21][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2]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地理测绘气象)[Z].北京:军事科学出版,1997.
    [23]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4]陈欣之.东南亚安全[M].台北:扬智文化股份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25]陈峰君.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6]唐家璇.中国外交辞典[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27][美]扎尔米·卡利扎德、伊安·O·莱斯.21 世纪的政治冲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8]刘少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29]米余庆.国际关系与东亚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0]陈乔之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1]刘宏煊.中国睦邻史—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32]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3]朱听昌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34]张小明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
    [35]张毅、刘中民等.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2003.
    [36]何新.全球战略问题新观察[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37][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38]周荣耀.“9·11”后的大国战略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9]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0][韩国]罗钟一.东北亚共同体的文化视角[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
    [41]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Z].广州:广东省实业厅,1928.
    [2]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Z].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3]鞠继武.祖国的南海诸岛[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
    [4]广东省博物馆.西沙文物—中国南海诸岛之一西沙群岛文物调查[R].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5]刘南威.南海诸岛地理概述[M].广州:广东省外办,1974.
    [6]中国南海诸群岛文献汇编(一、二、四、五、八、九、十)[Z].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75.
    [7]张振国.南沙行[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75.
    [8]沈鹏飞.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R].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75.
    [9]海军巡弋南沙海疆经过[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
    [10]中国今日边疆问题[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75.
    [11]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2]李士豪、屈若骞.中国渔业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13]符骏.南海四沙群岛[M].台北:台北世纪书局印行,1981.
    [14]韩振华等.南海诸岛史地考证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傅崐成.南海的主权与矿藏-历史与法律[M].台北:台湾幼师文化事业公司,1981.
    [16]曾昭璇、吴郁文、刘南威.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7]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会.中国海洋邻国海洋法规和协定选编[Z].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4.
    [18]陈史坚.浩瀚的南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9]郭明等.现代中越关系资料选编(上中下)[Z].北京:时事出版社,1986.
    [20]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Z].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
    [21]韩振华.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Z].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22]林金枝、吴凤斌.祖国的南疆--南海诸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3]陈史坚、钟晋梁.南海诸岛志略[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24][越]刘文利.越南:陆地、海洋、天空[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2.
    [25]吕一燃.南海诸岛—地理、历史、主权[C].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6]国家海洋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南海诸岛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92 年).
    [27]扬作洲.纷争南沙诸岛—亚洲太平洋经济共同体的石油开发[M].大阪:日本新评论社,1994.
    [28]傅崐成.南(中国)海法律地位之研究[M].台北:123 资讯有限公司出版,1995.
    [29]吕一燃.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研究[C].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0]辛业江.中国南海诸岛[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31]潘石英.南沙群岛·石油政治·国际法[M].香港: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社,1996.
    [32]韩振华.南海诸岛史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3]刘南威.中国南海诸岛地名论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4]张良福.南沙群岛大事记(1949—1995)[M].“八五”国家南沙考察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1996.
    [35][越]刘文利著、戴可来译.越中关于黄沙和长沙两群岛的争端[Z].北京:国家海洋海洋发展研究所,1996.
    [36]陈鸿瑜编译.东南亚各国海域法律及条约汇编[Z].台北:台湾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1997.
    [37][日]浦野起央.南海诸岛国际纷争史(日文 1997)[M].成都:四川大学法学院南海法律问题研究中心翻译,2004.
    [38]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选编[Z].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39]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40]吴士存.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41]海南南海研究中心.南海问题译文集(二)[R].1999.
    [42]李金明.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43]黄彩虹、吴严.蓝色国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4]吴士存.南海问题文献汇编[Z].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5]吴士存等.南海资料索引[Z].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6]钟天祥等.中外南海研究论文选编[C].海口: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001.
    [47]马大正.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C].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8]李国强.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9]李金明.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50]中国南海研究院.南海与中国的能源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04 年)[R].2004.
    [51]吴士存.纵论南沙争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1] [英]希金斯、哥伦伯斯.海上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7.
    [2][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 上卷·第一分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
    [3][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二分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4][台湾]丘宏达等.现代国际法[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73.
    [5][英]J. G. 斯塔克.国际法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0.
    [6]周鲠生.国际法(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Z].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
    [8]刘楠来等.国际海洋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9]魏敏.海洋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10]赵理海.当代海洋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11]韩德培.现代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2]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3]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陈鸿瑜编译.东南亚各国海域法律及条约汇编[Z].台北:台湾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1997.
    [15]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选编[Z].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16]朱奇武.中国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7]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8]梁淑英.国际法教学案例[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9]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0]张爱宁.国际法原理与案例解析[Z].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1]周忠海等.国际法述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2]余民才.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的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3]刘振民.海洋法基本文件[Z].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24][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5]邓正来.王铁崖文选[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6]高健军.中国与海洋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厦门大学南史组.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J].洋问题研究,1975,(4).
    [2]广东省西沙群岛第二次文物调查简报[J].文物,1976,(1).
    [3]韩振华.西方史籍上的帕拉塞尔不是我国的西沙群岛—揭穿越南当局张冠李戴鱼目混珠的手法[N].光明日报,1980—4—5.
    [4]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文件[N].人民日报,1980—1—31.
    [5]林金枝.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N].人民日报,1980—4—7.
    [6]韩振华、吴凤斌.驳越南当局所谓黄沙长沙即我国西沙南沙群岛的谬论[N].人民日报,1980—8—1.
    [7]张鸿增.从国际法看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J].红旗,1980,(4).
    [8]郭永芳.西沙不是“黄沙”—越南史书揭露了越南当局[J].世界知识,1980,(14).
    [9]何纪生.海南岛渔民开发经营西沙、南沙群岛的历史功绩[J].学术研究,1981,(1).
    [10]黄龙.中国于西汉首先发现西沙群岛[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11]王可菊.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兼评越南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出尔反尔的行为[J].法学研究,1990,(2).
    [12]林金枝.外国确认中国拥有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的论据[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2).
    [13]赵理海.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北京大学学报,1992,(3).
    [14]商国珍.南沙问题国际化趋势[J].东南亚研究,1994,(1).
    [15]陈开廷、林润川.西沙群岛考古发现[N].光明日报, 1994—9—9.
    [16]李金明.南海诸岛史地研究札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5,(1).
    [17]张良福.历次“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非正式讨论会述评[J].国际政治研究,1995,(1).
    [18]潘成鑫.经济因素与中越南沙群岛争端[J].国际政治研究, 1995,(1).
    [19]林琳.国际社会对南海诸岛中国主权的确认[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3).
    [20]林琳.西汉以前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开发和经营[J].北京社会科学, 1995 年,(4).
    [21]顾德欣.南海争端中的海洋法适用[J].战略与管理, 1995,(6).
    [22]孙建设、辛立.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与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 1996,(1).
    [23]吴士存.民国时期的南海诸岛问题[J].民国档案, 1996,(3).
    [24]黄盛璋.南海诸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J].东南文化, 1996,(4).
    [25]李金明.我国史籍中有关南海疆域的记载[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6,(3).
    [26]李金明.元代“四海测验”中的南海[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4).
    [27]王慧英.海洋权益争夺与东亚安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2).
    [28]李金明.从国际法看菲律宾对我国南沙群岛的侵占[J].中国东南亚研究通讯,1997,(2/3).
    [29]李金明.越南黄沙、长沙非中国西沙南沙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2).
    [30]刘文宗.我国对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一、二)[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2)(3).
    [31]李金明.我国南海疆域内的石塘、长沙[J].南洋问题研究,1998,(1).
    [32]李金明.抗战前后中国政府维护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斗争[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3).
    [33]马涛.从国际法看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J].东南亚研究,1998,(5).
    [34]吴杰伟.中菲“美济礁”争端[J].东南亚研究,1999,(5).
    [35][新]邹克渊.人工岛屿、设施对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影响[J].亚洲评论,1999,(夏季号).
    [36][香港]余波.南沙争端及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J].亚洲评论,1999,(秋季号).
    [37]李金明.美济礁事件的前前后后[J].南洋问题研究,2000,(1).
    [38]李金明.菲律宾的军队现代化与菲律宾访问部队协议[J].东南亚,2000,(1).
    [39]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J].地理研究,2000,(2).
    [40]李国强.对解决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3).
    [41]候松龄.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南沙问题[J].东南亚研究,2000,(5/6).
    [42]魏志江、潘钥.南海主权归属考[J].历史地理,2000,(17).
    [43]李金明. 21 世纪南海主权研究的新动向[J].南洋问题研究,2001,(1).
    [44]李金明.南海“9 条断续线”及相关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2).
    [45]杨翠柏、唐磊.从地图在解决边境争端中的作用看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2).
    [46]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问题和前瞻[J].南洋问题研究 ,2001,(3).
    [47]王翔宇等.析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48]戴可来、张明亮.中法〈重庆协议〉与西、南沙群岛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2).
    [49]李金明.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4).
    [50]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1,(11).
    [51]李金明.南沙海域的石油开发及争端的处理前景[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52]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J].战略与管理,2002,(3).
    [53][菲]拉蒙 C. 班洛伊.菲律宾对南中国海的政策[J].亚太研究,2002,(3).
    [54]木水.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中国南海疆域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2).
    [55]邱丹阳.中菲南沙争端中的美国因素[J].当代亚太,2002,(5).
    [56]曹鉴燎.历史性所有权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J].学术研究,2002,(4).
    [57]黄德林.评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主权主张[J].法学评论,2002,(6).
    [58]程爱勤.解析菲律宾在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上的“邻近原则” [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4).
    [59]杨翠柏.时际国际法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1).
    [60]李国强.南沙问题对中越关系的影响[J].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2003,(1).
    [61]中国南海研究院.2002 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R].2003—3.
    [62]杨翠柏.“发现”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J].社会科学研究,2003,(2).
    [63]丁成耀.从国际法角度看美国测量船闯入中国专署经济区事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2).
    [64]张明亮.南中国海争端与中菲关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2).
    [65]博望.历史案卷中的西沙海战[J].国际展望,2003,(23).
    [66]李金明.菲律宾国家领土界限述评[J].史学集刊,2003,(3).
    [67]张春英.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J].军事历史,2003,(5).
    [68]吕建华.论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保护[J].海洋法苑,2003,(6).
    [69]南中国海忧患[J].瞭望东方周刊,2004,(1).
    [70]石家铸.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与区域安全[J].国际观察,2004,(1).
    [71]郑泽民.南中国海争端中的印度因素[J].亚洲论坛,2004,(1).
    [72]郭守前.国际海洋新秩序及其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
    [73]吴士存.南海资源开发势在必行[N].参考消息,2004—4—1.
    [74]李金明.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J].东南亚,2004,(3).
    [75]翟昆.南海:结与解[J].世界知识,2004,(10).
    [76]刘康、王泉、章原.南中国海忧患[J].了望东方周刊,2004,(15).
    [77]东仁、章原.十余国加紧掠夺南海资源[J].了望东方周刊,2004,(15).
    [78]朱辰雨.今日南海前沿[J].了望东方周刊,2004,(15).
    [79]仲一平.南沙形势趋向复杂会引发战事吗?[J].镜报月刊,2004,(6).
    [80]韦章尧.中国保卫南海权益要有大智慧[J].镜报月刊,2004,(7).
    [81]中国南海研究院. 2003 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R].2004.
    [88]郭渊.日本对东沙群岛的侵略与晚清政府的主权维护[J].福建论坛,2004,(8).
    [89]周忠海.论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5).
    [90]郭渊.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91]骆莉、袁术林.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南海问题初探[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1).
    [92]郭渊.西方列强对西沙群岛的侵略与晚清政府的主权维护[J].学术论坛,2005,(2).
    [93]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J].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历史分论坛 山东·山东大学 2005 年 9 月,文史哲,2005,(9 月号).
    [94]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的战略对策分析[C].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分论坛 上海·复旦大学 2005 年 10 月,2005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学科分论坛.
    [95]中国南海研究院.2004 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R].2005.
    [1]李旭旦.论 K·李特尔、F·拉采尔和 H·J·麦金德[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1).
    [2][美]S.B. 科恩.地缘战略区与地缘政治区[J].人文地理,1991,(1).
    [3]刘妙龙等.地缘政治历史、现状与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J].地理研究,1994,(3).
    [4]刘妙龙、孔爱莉、涂建华.地缘政治学理论、方法与九十年代的地缘政治学[J].人文地理,1995,(2).
    [5]姚椿龄.美国与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J].美国研究,1995,(6).
    [6][澳] 加里·克林特沃斯.中国的南中国海透视[J].亚太防卫报告,1995,(7-8 月号).
    [7][俄]齐甘科夫.地缘政治学:理性的最后避难所?(上)[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5,(4).
    [8]黄平.战后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发展与特征[J].人文地理,1996,(2).
    [9]陆大道.东亚的地缘政治经济形势与中国的地缘战略[N].中国经济时报,1996—3—9.
    [10]张耀光.中国的海疆与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J].人文地理,1996,(2).
    [11]叶自成.试析中国地缘政治理论和实践的特色[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11).
    [12]李令华.目前国际海洋边界划分的有关问题[J].海洋信息,1998,(1).
    [13]白永平.油气地缘经济与中国油气安全[J].人文地理,1999,(4).
    [14]林利民.21 世纪中国地缘战略环境浅议[J].世界政治与经济,1999,(12).
    [15]陆建人.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及几点看法[J].战略与管理,1999,(4).
    [16]陈刚.影响跨世纪中国外交的地缘政治因素[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1).
    [18]葛瑞明.地缘政治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19]杨兴礼.论资源问题与 21 世纪的世界格局[J].经济地理,2000,(4).
    [20]刘振洪.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21]何传添.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J].东南亚研究,2001,(2).
    [22]沈伟烈.关于地缘政治研究内容的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1,(7).
    [23]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J].战略与管理,2001,(3).
    [24]吴心伯.东北亚的抉择: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J].国际经济评论,2001,(9/10).
    [25]汤建中、张兵、陈瑛.边界效应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地域模式—以东亚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2,(1).
    [26]陈艳云.日本海军“南进”论之演进(1868—1941)[J].亚太研究,2002,(2).
    [27]王铁军.美军缘何重返东南亚[J].东南亚纵横,2002,(2).
    [28]李继东.论地缘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从地缘经济学角度对冷战后时代的审视[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2).
    [29]驼莉.二战以来东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2,(3).
    [30]许可.东南亚的海盗问题与亚太地区安全[J].当代亚太,2002,(3).
    [31]胡德坤等.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与日本对东南亚经济外交[J].世界历史,2002,(5).
    [32]杨运忠.对 21 世纪初中国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的战略思考[J].当代亚太,2002,(10).
    [33]德木沙克.:《21 世纪的东盟与中国:睦邻互信的伙伴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3,(1).
    [34]张景全.日本的东北亚与东南亚战略初探[J].日本问题研究,2003,(3).
    [35]徐弃郁.海权的误区与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3,(5).
    [36][美]罗杰·克利夫、杰里米·夏皮罗.美国陆军的亚洲政略[J].国际展望,2003,(10).
    [37]田中青.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J].当代亚太,2003,(5).
    [38]庄礼伟.中国国际战略中的东盟课题[J].当代亚太,2003,(6).
    [39]李玮.中国石油安全中的东南亚因素[J].东南亚纵横,2003,(10).
    [40]张文木.论中国海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0).
    [41]王宏纬、朱晓军.印度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浅析[J].当代亚太,2003,(11).
    [42]赵干城.印度对华政策辨析[J].当代亚太,2003,(11).
    [43]高伟浓等.论战后东南亚国家对日本认识的演变[J].东南亚纵横,2003,(12).
    [44]王新龙.印度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4,(1).
    [45]韩银安.浅析地缘经济学[J].外交学院学报,2004,(1).
    [46]田华.美国全球军力部署大调整的战略影响[J].镜报月刊,2004,(2).
    [47]王孟霞.“海洋权益”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J].中国船检,2004,(4).
    [48]曹云华、徐善保.睦邻外交政策与中国—东盟关系[J].当代亚太,2004,(2).
    [49]张耀光等.大陆架在国家可管辖海域划界问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3).
    [50]段廷志、张晓峰.东亚地缘战略环境与中国海上安全[J].当代亚太,2004,(4).
    [51]李大光.中国周边为何军演频频?[J].世界知识,2004,(6).
    [52]朴英爱.论东北亚地区新海洋秩序与我国的对策[J].东北亚研究,2004,(3).
    [53]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J].现代国际关系,2004,(4).
    [54]郭渊.论明代的睦邻政策――中国古代“邦交”思想的沉淀[J].长白学刊,2005,(1).
    [55]郭渊.海洋权益与海洋秩序的构建[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第九辑).
    [1]Aileen San Pable---Baviera edite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Philippine Perspectives, Philippine China Develepment Resource Center & Philippin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1992, New Manila.
    [2]Bob Catley and Makmur Keliat, Spratlys: The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Great Britain, Biddles Limited, 1997.
    [3]Dieter Heinzig, Disputed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mburg Institute of Asian Affairs, 1976.
    [4]Edward N. Luttwak, On the Need to Reform American Strategy, Planning U. S. Security, ed. By Philip S. Kronenberg (Pergamon Press, 1982).
    [5]George Kent and Mark T. Valencia, Marine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6]Kriangsak Kittichaisaree, The Law of the Sea and Maritime Boundary Delimi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ingpore, 1987.
    [7]Lim Joo-jock., Geo—Strategy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79.
    [8]Marwyn S. Samuels, Contes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New York, Metheun, 1982.
    [9]Peter Katzenstein and Takashi Shiraishi, ed, Network Power: Japan and Asia CornellUniversity,1996.
    [10]Pers Mackesy, The war for America: 1775-1783, Cassel 1975.
    [11]Phiphat Tangsubkul, ASEAN and the Law of the Se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2.
    [1]Apichai Sunchindah,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o the Mekong River Basin: A Framework for 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hared Water Resources,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XXI/4,2003.
    [2]A.R.Sutopo, Tensions in the Spratly Islands,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IV/1,1986.
    [3]B.A.Hamzah, Jurisdiction Issues and the Conflicting Claims in the Spratlys,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VIII/2,1990.
    [4]Charles H. Stevenson, U.S. Foreign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Regional Issue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14, no.2, September 1992.
    [5]Chang Pao-min, A New Scramble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12, no.1, June 1990.
    [6]David Jenkins, Trouble over Oil and Water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ugust 7, 1981.
    [7]Dave Hatcher, Abduction of A villag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February 24, 1978.
    [8]David Rosenber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Developing a RegionalRespons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21, no.1, April 1999.
    [9]Daniel Y. coulter,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Countdown to Calamit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17, no. 4, March 1996.
    [10]Eric Tagliacozzo, Border Permeability and the State in Southeast Asia: Contraband and Regional Securit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23, no.2, August 2001.
    [11]Esmond D. Smith, Jb, China’s Aspirations in the Spratly Island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16, no.3, December 1994.
    [12]George A. Coquia, Navig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hipp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VIII/2,1990.
    [13]George Kent, Regional Approaches to Meeting National Marine Interest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5, no.1, July 1983.
    [14]George Lauriat and Melinda Liu, Pouring Trouble on Oily Water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 28, 1979.
    [15]Guy Sacerdoti, Smoothing Troubled Water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12,1980.
    [16]Hasjim Djalal, The 1982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 : A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III/1,1985.
    [17]Hasyim Djalal, Spratly Dispute Needs Democratic Settlement, The Jakarta Post January 3 ,1995.
    [18]Hasjim Djalal, The Relevance of the Concept of Joint Development to Maritime Disputes in 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XVII/3,1999.
    [19]Ian James Storey, Creeping Assertiveness: China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21, no.1, April 1999.
    [20]John Mcbeth, Oil-rich Die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pril 27, 1995.
    [21]J. Soedjati Djiwandono,The Security of Sea Lanes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The Prospects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IV/1,1986.
    [22]K. Das, Perched on a Claim,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 29, 1983.
    [23]Leszek Buszynski, ASEAN, the Declaration on Conduct,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25, no.3, 2003.
    [24]Lee Lai To, Managing Potential Confli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olitical and Security Issues,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VIII/2,1990.
    [25]Mark J. Valencia, A Spratly Solution,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March 31, 1994.
    [26]Mark J. Valencia and St. Munadjat Danusaputro, Indonesia: Law of the Sea and Foreign Policy Issues,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II/4, 1984.
    [27]Michael Vatikiotis, Sea Worthy,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pril 21, 1994.
    [28]Nayan Chanda, Hanoi Prepares for the Wors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February 24, 1978.
    [29]Peter Kien-hong Yu,The Chinese(Broken) U-shaped Line in the South China Sea:Points,Lines,and Zones,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25,no.3, 2003.
    [30]Peter Van Ness, Alternative U.S. Strategies with respect to China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Vietnam,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20, no.2, August 1998.
    [31]Ramses Amer, The Territorial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and Regional Stabilit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19, no.1, June 1997.
    [32]Robert Rau, Present and Future Maritime Security Issues in the Southeast Asian and South China Sea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8, no.1, June 1986.
    [33]Rizal Sukma, Indonesi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nterests and Policies,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X/4,1992.
    [34]Rodney Tasker, Stake-out in the Spratly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February 24, 1978.
    [35]Rigoberto Tiglao, Troubled Water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June 30, 1994.
    [36]Rigoberto Tiglao, Remote Control,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June 1, 1995.
    [37]hee Poon Kim, The South China Sea in China’s Strategic Think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19, no.4, March 1998.
    [38]Territorial Imperativ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February 23, 1995.
    [39]Tere Ma in Canton, Foreigners too would Like Some Offshoot Busines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ugust 25, 1983.
    [40]The Spratlys Spa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pril 13, 1995.
    [41]Treacherous Shoal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ugust 13, 1992.
    [42]William E. berry, Jb, The Effects of the U.S. Military Bases on the Philippine Econom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11, no.4, March 1990.
    [43]Yann-huei Song, The U.S. Policy on the Spratly Islands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XXV/3,
    [44]Zhiguo Gao, The South China Sea: From Conflict to Cooperation, 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Vo25, 1994.
    [1]《人民日报》(1949――2003 年)。
    [2]《光明日报》(1974――2003 年)。
    [3]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我国南海诸岛剪报资料》(1974——1975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