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战争背景下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来文学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沦陷区文学情况考察,把东北沦陷区文学引进外来文学的传播机制和借鉴的文学实践作为主要研究依据,并在东北沦陷区作家言论和文坛相关评价的积累基础上,对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来文学关系进行梳理和阐述。本文通过平行比较的方法探寻东北沦陷区文学借镜外来文学的态势,以东北沦陷区文学为立足点,从文本的叙述方式、表达动机、接受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证,实现对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来文学之间关系的评价。战争背景在这种关联构建中的动态影响不容忽视,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部因素关联发生都在战争的调控掌握中,战争的阻力和引力迫使东北文坛做出外倾性的不同选择。通过本文研究与分析,把战争背景下东北文学与日本文学、俄苏文学、欧美文学生发的关联呈现出来,从而实现对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来文学影响相处基本格局的总结和描述。
During the area of Northeast lost in the enemy hands of Japanese, in the fourteen year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also had been tested out, Manchuria literature expressed the shape that sense of spirit and colonize reign connect, Under the war, literature behaved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closed and open communication rules, to seek the future of literature, writers made great efforts to form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ortheast literature and external literature .so, to study the relation is the necessary desire for unscrambling the wartime literature on Manchuria .
     The article put the literature in northeast area on base point, by the research of diffusing channel , rule of culture , relative information from the else area, relied on the analysis the works and the author remark, build the system about the northeast literature and the external literature .The article established the situation of using for reference on the northeast literature by parallel comparative , by explain narrate mode, expression motive, receive effect ,insure the research about the northeast literature and the external literature . The war factor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research, the northeast literature and the external literature formed rela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nsciousness from the war , the resistance and the gravitation the war brought, made the literature of the northeast made the different choice .
     The prolegomenon restricts writers who stay behind the enemy-occupied area of northeast .To summarize northeast fall into enemy hands particular period literature“Literature world”accept viewpoint and seek the approach which literature absorbed from outside,Sum up the literature formation feature.
     First section is that the warfare adjust the literature formation effect and analyses .The war, big culture element many-sided affected Northeast literature ,Fake government occupied by Japanese culture policy and Reward system and The alterations such as macroscopic regulation on culture marketplace. The literature viewpoint of writer and Writing means and reflection such as theme formation had altered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ace in the wake of the warfare changes made authors relevantly reflect。
     Second section is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 Japan literature with northeast during particular period .The fake government adjust Japan culture inculcate expressed big distinction with northeast authors to fall into enemy hands .Through adapt to“the May Fourth Movement”the literature ChuCuanBaCun and You Dao Wu Lang had gone to northeast ,After the occupation of Northeast JuChiKuan had effect on literature there, So we will catch sight of complex accept psychology and the action as to Japan literature
     Third section is as to Russia literature which affected Northeast literature occupied. Russia geographically is close to china northeast ,it is the base that Northeast literature effected by Russia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 .By previous examination ,Still more can hold the literature forwardly seek from Russia literature. Maksim Gorky and a lot of Russia authors bring realism viewpoint ,the similar nature person condition make the same theme and subject between writers from the different country.
     The Fourth section is as to study Europe and America literature how to affect on the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ast area occupied by enemies .The literature of Europe and America , almost, every phase viewpoint may influence the view to northeast fall into enemy hands particular period in the works complexly. Especially, many writers , such as Xiao Song , JueQing, they had once attempt to unscramb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ides.
     “May Fourth”literature tradition was been inherited by the northeast literature occupied by Japan , through the government of Manchuria .The effect“Independent Manchuria”can not cut off the touch agains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 parent of China .The force of LuXun affect northeast literature fall into enemy hands particular period the literary arena force , nourished also the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ast fall into enemy hands ,which writers casts out the rays of light on the literature palace, especially , the art world of Gu Ding can be watched a lot of factor affected by Lu Xun. Many writers in Manchuria had echo, which they take some efforts of studying the“new literature”, for example,Wangqiuying, Chendi ,Guanmonan ,they all expressed the use for reference .
     In summary , the literature of northeast fall into enemy hands makes the reaction under complex effect ,to form the character of“Exercise in composition”about literature ,One kind of dynamic conformity literature condition is come out in the embodiment .
引文
1《满洲作家论集》,陈因编,实业印书馆,1943 年。
    2《满洲文学二十年》(日文),大内隆雄著,国民画报社,1944 年。
    
    3《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刘心皇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 年。
    4《抗战时期沦陷区地下文学》,刘心皇著,台湾正中书局,1985 年。
    5《东北新文学论丛》,张毓茂著,沈阳出版社,1989 年。
    6《东北现代文学史》,东北现代文学史编写组,沈阳出版社,1989 年。
    7《东北文学史》,马清福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年。
    8《东北文学综论》,李春燕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年。
    9《东北文学文化新论》,李春燕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年。
    10《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申殿和、黄万华著,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年。
    11《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冯为群、李春燕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年。
    12《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出版社,1992 年。
    13《中日战争与文学——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山田敬三,吕元明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 版,第 140 页。
    14《社会科学战线》,1999 年第六期。
    15《求是学刊》,2005 年 11 月。
     16阎志宏:《导言》,《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1996 年第 1 版,第 9 页。
     17石军:《我与小说》,《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一期,1943 年 11 月。
     18孟伯:《译文十四年小记》,《东北文学》第一卷第二期,1946 年 1 月。
    19吕元明:《沦陷时期的思想文化统治》,《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年第 1 版,第 11 页。
    
    20 安犀:《一年来满洲话剧界》,《华文每日》第十卷第三期,1943 年 2 月。
    21同上。
     22 艺筠:《满洲文艺之振兴》,《滨江日报》,1941 年 10 月 19 日。
    
    23 田 :《向何处去》,《盛京时报》,1942 年 9 月 23 日。
    24 穆文:《飞越满洲的读书届》,《新满洲》第二卷二月号,1940 年 2 月。
     25 冯为群:《日本对东北沦陷时期的文艺统治》,《社会科学战线》,1990 年第 2 期。
    26 市川敏(日):《青年与艺文》,《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二期,1943 年 9 月。市川敏系伪满洲国弘报处长。
     27参阅《伪满洲国特高警察秘密报告书》,《首都特秘发三六五 0 号》(康的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943 年 11 月 29 日。转引自《敌伪密件》,于雷译,李乔校,《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7 年 12 月。
     28《新满洲》第一卷第九号,1939 年 9 月。
    29 黄玄(王秋萤):《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概况(二)》,《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3年 4 月。
    30 转引自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史》,靳丛林译,吉林大学出版,2001 年第 1 版,第263 页。
    
    31 艺筠:《满洲文艺之振兴》,滨江日报,1941 年 10 月 19 日。
    32 同上。
     33 耿德华(美):《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 1937-1945》,新星出版社,张泉译,2006 年第 1 版,第 45 页。
     34 吕钦文:《东北沦陷时期的乡土文学》,《社会科学战线》1989 年第三期。
     35黄万华:《世界战争文化格局中的战时中国文学》,《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第 359 页。
     36田 的:《向何处去》,《盛京时报》,1942 年 9 月 30 日。
     37田 :《向何处去》,《盛京时报》1942 年 9 月 30 日。
    38古丁:《谈一 私淑》,《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86 页。
     39 冯为群:《关于古丁就事论事答铁峰》,《古丁作品选》(附录),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第 1 版,第 583 页。
     40 李季风:《在牧场上》,《东北现代文学大系》(短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602 页。
     41爵青:《长安幻潭》,《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 244 页。
     42 陈因:《王干哥》,《满洲作品论集》,大连实业印书馆,1943 年,第 165 页。
    
    43山丁:《〈山风〉后记》,文丛刊行会,1940 年。
    44王秋萤:《建设地方文艺的重要性》,《文选》,第二辑,1940 年 6 月。
     45角田时雄(日):《关于满洲文学——读城小碓氏的论文》,原载于 1938 年《满洲文艺年鉴》,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七辑,王吉有译,1982 年 12 月。
    46同上
     47 弓月:《沈阳话剧的滥觞》,《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 1版,第 248 页。
    48 但娣:《异国》,《华文大阪每日》第四卷第四期,1940 年 12 月。
    49 韦长明:《失落之歌》,《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沈阳出版社,张毓茂主编,1996年第 1 版,第 259 页。
    50 同上,第 260 页。
     51 木风《写在<作风>诞生之前》,《作风》第一辑,1940 年,笔者见《沈阳文艺资料》(内部资料),沈阳市文联地方志办公室编辑,1986 年第二期,第 15 页。
     52《盛京时报》,1942 年 10 月 7 日。
     53《华文每日》第十卷第三期,1942 年 3 月。
     54关沫南:《奇雾迷蒙——忆〈哈尔滨左翼文学事件〉》,载《关沫南研究专集》,周玲玉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1 版,第 14-15 页。
     55市川敏(日):《青年与艺文》,《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二期,1943 年 9 月。市川敏系伪满洲国弘报处长。
     56《青年文化》第三卷第二期,1941 年 2 月。
    57 黄万华:《艺术借鉴:沦陷区散文同外来文化影响相处的基本格局》,《社会科学辑刊》,1995 年第一期。
     58 木崎龙(日):《关于〈原野〉》,原载《满洲文化会童心》第 26 号,转引《东北沦陷时期的日中文化交流》,岗田英树著,陈宏译,《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7年12 月。
     59 古丁:《一知半解集》,《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版,第 52 页。
     60《华文大阪每日》第五卷第九期,1940 年 11 月。
     61 《新满洲》第四卷第十二号,1942 年 12 月,“日本文学特辑”前言介绍。
     62 刘春英:《“新京”时代的日本作家与作品》,《日本文学论坛》,2007 年第 1 期。
     63 同上。
     64吕钦文:《东北沦陷区的外来文学与乡土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997 年第三期。
     65梅娘:《献》,《华文大阪每日》第三卷第九期,1939 年 9 月。
     66《长春晚报》,1991 年 11 月 22 日。
    67 大和节夫:《人为的和自然的——同城、角田两位的分歧》,原载 1938 年《满洲文艺年鉴》,《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七辑,王吉有译,1982 年 12 月。
    68 竹内正一,伪满洲国的著名“日系”文人,“作文”同人。1926 年卒业于东京早稻田法国文学部,在校其间创办同人杂志《风景》。毕业后到中国大连,就职于“满铁”大连图书馆;《马家沟》,共鸣译,《艺文志》第三辑,1940 年 6 月。
     69《诗季》,1940 年 6 月,共鸣译。
    70《诗季》,1940 年 6 月,杨叶译。
    71《诗季》,1940 年 6 月,一言译。
     72 杨叶:《〈虹·春绿·弥撒〉附记》,《诗季》,1940 年 6 月。
    
    73山川草草(田 ):《向何处去》,《盛京时报》,1942 年 9 月 23 日。
    74同上。
    75王则:《满日文化交流》,《华文大阪每日》第六卷第三期,1941 年 3 月。
    
    76 韩护:《我们的文学实体与方向》,《华文大阪每日》第六卷第二期,1941 年 2 月。
    77《青年文化》,第二卷第十一期,1944 年 11 月。
    
    78刘春英:《山天清三郎来满“伊始”的创作》,《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十二期。
    79安犀《一年来满洲的话剧界》《华文每日》第十卷第三期,1943 年 2 月。
    80冷歌:《宴会》,《艺文志》创刊号,1943 年 11 月。
    81关沫南:《奇雾迷蒙——忆〈哈尔滨左翼文学事件〉》,《关沫南研究专集》,周玲玉主编,1989 年第 1 版,第 39 页。
    82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 1 版,第 265 页。
     83角田时雄(日):《关于满洲文学——读城小碓氏的论文》,原载于 1938 年《满洲文艺年鉴》,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七辑,王吉有译,1982 年 12 月。
     84石军:《我与小说》,《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一期,1943 年 11 月。
     85 转引自《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刘中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第 109 页。
    86古丁:《谭》,《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95、96 页。
    87转引自《20 世纪日本文学史》,叶渭渠、唐月梅著,青岛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90 页。
    88石军:《我与小说》,《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一期,1943 年 11 月。
    89古丁,本名徐长吉,笔名古丁、尼古丁、史之子、史从民等。1914 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3 年北京大学辍学后回到长春,就职于伪满洲国国务院法制局统计处。1940 年,辞掉官职,开办艺文书房。伪满洲国期间,出版的单行本作品集有:短篇小说集《奋飞》、《竹林》,长篇小说《原野》《平沙》《新生》,杂文集《一知半解集》,杂文集《谭》等。
     90《满洲作家论集》,陈因编,大连实业印书馆,1943 年,第 114 页。
     91浅见渊:《满人作家会见记》,转引自《伪满洲国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靳丛林译,2001 年第 1 版,第 272 页。
    92《明明》取名依据《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93北村歉次郎:《北边慕情记》,转引自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靳丛林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第 51 页。
    94 黄玄(王秋萤):《古丁论——文学“乌托邦”梦者的悲剧》,《古丁作品选》(附录),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569 页。
    95《艺文志》第一辑,1939 年 6 月。
    96黄玄(王秋萤):《东北沦陷期文学概况(二)》,《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3 年 4月。
     97 古丁:《〈奋飞〉序》,《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155 页。
     98 古丁:《谈三 梦境》,《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108 页。
    99 古丁:《读书与出版的出路》,《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二期,1943 年 9 月。
    
    100 同上。
    101《华文大阪每日》第七卷第十一期,1940 年 10 月,骆驼生译。
    102黄万华:《论艺文志派的创作论》,《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沈阳出版社,1992 年,第 211 页。
    103 古丁:《谈一 私淑》,《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86 页。
    104 古丁:《知识的悲剧》,《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版,第 107 页。
    105 古丁:《一知半解集》,《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色,1995 年第 1版,第 37 页。
    106《日本文学史》(近代卷),叶渭渠、唐月梅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第390 页。
    107《日本文学史》(近代卷),叶渭渠、唐月梅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第202 页。
    108 同上
    109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184页。
     110 《盛京时报》,1942 年 10 月 14 日。
     111山丁:《绿色的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 1 版,第 61 页。
     113同上。
    114 山丁:《万年松上绿又青——〈绿色的谷〉琐记》,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 1 版,第 226 页。
    115“北满”是东北地区地名的旧时称谓,以长春为界,以南地区为“南满”,以北地区为“北满”。
    116姜椿芳:《艺术家金剑啸》,《金剑啸诗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1 版,第 110页。
    117原名刘国兴,笔名陈陡、殊莹、巴力、衣尼、刘慰、将醒民、曼弟、曼娣、余去名等,1915年生,辽宁辽阳人。曾与叶福、关沫南等合编《大北新报》上的副刊《大北风》主要作品有长 篇小说《卖歌者》、《追寻》,中篇小说《云子姑娘》等,短篇小说《生之风景线》、《棉抱》等。
    118温林:《碧血丹心润中华——怀念我的父亲艾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7年 12 月。
    119大内隆雄:《满洲文学二十年》,《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王文石译,1980 年 3月。
    120关沫南:《奇雾迷蒙——忆〈哈尔滨左翼文学事件〉》,《关沫南研究专集》,周玲玉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1 版,第 14-15 页。
    121吕钦文:《东北沦陷区的外来文学与乡土文学》,《中日战争与文学——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山田敬三,吕元明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 版,第 140页。
    122关东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大北新报》,1938 年 3 月 4 日。
    
    123铁汉:《盖县爱国文艺事件》,《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7 年 12 月。
    124《满洲报》,1936 年 9 月 18 日。
    
    125夷夫:《满洲文坛的几个问题》,《满洲报》,1936 年 9 月 18 日。
    126同上。
     127山丁:《我与文艺》,《梁山丁研究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217 页。
     128关沫南:《论文学创造的美学基础》,《大北新报》,1940 年 10 月 11 日。
    129袁犀:1920 年 8 月出生于沈阳,原名郝庆松,笔名袁犀、梁稻、吴明世、郝赫等。东北沦陷期间创作《一只眼齐宗和他的朋友》、《邻三人》等作品,后在华北与东北间辗转。
    130袁犀:《贝壳〈前记〉》,转引自《李克异研究资料》,花城出版社,1991 年第 1 版,第255 页。
    131常风:《〈面纱〉跋》,转引自《李克异研究资料》,花城出版社,1991 年第 1 版,第302 页。
    132梁山丁:《〈去故集〉的作者》,《满洲作家评论集》,陈因,大连实业印书馆,1943 年,第 277、288 页。
    133李季风:《满洲文坛杂感(十一)》,《华文大阪每日》第四卷第六期,1940 年 6 月。
    134韩护:《我们的文学实体与方向》,《华文大阪每日》,1941 年 4 月。
    135《大北文学周刊》,1941 年 1 月 1 日。
    136原名关东彦,笔名沫南、关沫南、东彦、冬雁等,1919 年生于吉林,满族。哈尔滨30 年代“左冀”文学事件后期倡导者之一。东北沦陷时期出版小说集《蹉跎》(与厉戎合集)。
    
    137田琳(但娣):《回忆〈芜田〉与巴来》,《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三辑,1989 年 6 月。
    138但娣:《日记抄》,《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7 年 12 月。
     139梁山丁:《文学的故乡》,《梁山丁研究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182 页。
    140同上,第 183 页。
    
    141同上。
    142吕钦文:《东北沦陷时期的乡土文学》,《社会科学战线》,1989 年第三期。
     143梁山丁:《绿色的谷〈后记〉》,转引自《梁山丁研究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196 页。
    144梁山丁:《文学的故乡》,《梁山丁研究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182 页。
    145梁山丁:《画家语》,《新满洲》第五卷第一期,1943 年 1 月。
    146秋萤,原名王秋平,笔名秋萤、王秋萤、苏克、舒柯、谷实、黄玄等。1913 年出生,辽宁人。曾任《大同报》记者、《盛京时报》文艺编辑。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去故集》、《小工车》,长篇小说《河流的底层》。
     147王秋萤:《去故集〈序〉》,文丛刊行会,1943 年 1 月,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402 页。
     148王秋萤:《夜之暗影》,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636 页。
     150王秋萤:《去故集〈序〉》,文丛刊行会,1943 年 1 月,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402 页。
     151疑迟:“艺文志派”成员,原名刘玉璋,早期生活在“北满”,东北沦陷时期有:短篇小说集《花月集》、《天云集》、《风雪集》,长篇小说《在松花江上》、《同心结》。
    
    152小松:《夷驰及其作品》,《满洲作家论集》,陈因,1943 年,第 319 页。
    153同上。
    154张毓茂、阎志宏:《论东北沦陷时期的小说(上)》,《社会科学辑刊》1992 年第二期。
    
     155 疑迟:《乡仇》,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短篇小说卷),沈阳出版社,张毓茂主编,1996 年第 1 版,第 1432 页。
     156 同上。
     157 疑迟:《雪岭之祭》,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中篇小说卷),沈阳出版社,张毓茂主编,1996 年第 1 版,第 575 页。
     158《大北新报》,1940 年 10 月 27 日。
    159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279 页。
    160《满洲编译馆刍议》,《新满洲》,1944 年第九期。
    161寒畯:《关于满洲文坛》,《晓潮》第 86 期,见于《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张毓 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276 页。
    162夷夫:《石军及其作品》,《满洲作家论集》,大连实业印书馆,1943 年,第 142 页。
    163同上,第 143 页。
    164同上,第 143 页。
    
    165《关沫南研究专集》,周玲玉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1 版,第 18 页。
    
    166李乔:《回忆我的部分旧作》,《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五辑,1987 年 11 月。
    167石军:《我与小说》,《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一期,1943 年 11 月。
    168同上。
     169古丁:《一知半解集》,《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55 页。
    170古丁:《谭》,《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95页。
    171《滨江日报》,1939 年 5 月 29 日。
    172爵青,原名是刘佩、刘爵青,笔名爵青、刘宁、可钦等,生于吉林长春。东北沦陷时期作品集有:短篇小说集《群像》,中短篇小说集《欧阳家的人们》,短篇小说集《归乡》。还有长篇小说《黄金的窄门》《青服的民族》和《麦》。其中《欧阳家的人们》获第七次“盛京文艺赏”,《麦》获第二回“文话会作品赏”,《黄金的窄门》获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赏”。
     173 《读书人连丛》第四辑《诗歌人》,1940 年 12 月 12 日。
     174《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 85 页。
     175 转引自《爱伦·坡小说全解》朱振武主编,2008 年第 1 版,学林出版社,第 27 页。
    176 爵青:《青春冒渎之二》,《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 98 页。
    
    177王秋萤:《论刘爵青的创作》,《满洲作家评论集》,1943 年,第 339 页。
    178同上,第 342 页。
    179同上,第 340 页。
    
    180爵青:《大观园》,《爵青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 年 8 月第 1 版,第 144 页。
    181《青年文化》第一卷第四期,1943 年 11 月。
    182爵青:《斯宾塞拉先生》,《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1 版,第 35 页。
     183爵青:《恶魔》,《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210 页。
     184爵青:《恶魔》,《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283 页。
    185爵青:《魏某的净罪》,《爵青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 309 页。
    
    186同上,第 194 页。
    187同上,第 88 页。
     188《华文大阪每日》第六卷第七期,1941 年 4 月。
    189爵青:《青年冒渎之二》,《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1 版,第 107 页。
    190同上第 109 页。
    191同上。
    192《青年文化》第一卷第四期,1943 年 11 月。
    193同上。
    194爵青:《荡儿》,《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第142、143 页。
     195 爵青:《小说》,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495 页。
    196小松,本名赵孟原,又名赵树权,笔名小松、梦园;1932 年曾组织过“白光社”,曾任《民生晚报》、《明明》、《满洲映画》、《艺文志》等编辑。东北沦陷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蝙蝠》、《人和人们》、《苦瓜集》,中篇小说集《野葡萄》,中篇小说《铁槛》,长篇小说《无花的蔷薇》,诗集《木筏》。
    197 小松:《一文学青年的自白》: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203 页。
    198 同上,第 206 页。
    199 同上。
    200 小松:《小屋随笔》,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214 页。
    201 小松:《木筏》,诗歌刊行会,1939 年。
     202小松:《小屋随笔》,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217 页。
    203 转引自古丁:《关于小松》,《满洲作家论集》,陈因编,大连实业印书馆,第 44 页。
     204 同 40。
     205 小松:《铁槛》,《东北现代文学大系》(中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年第 1 版,第 152 页。
    206 小松:《满系小说人的当前问题》,《盛京时报》1942 年 10 月 7 日。
    207 冷歌:《过去十四年的诗坛》,《东北文学》第一卷第二期,1946 年 1 月。
    208 同 47,第 155 页。
    209 小松:《〈蝙蝠〉自序》,转引自李春燕《论小松的文学创作》,《社会科学辑刊》,1995 年第五期。
    
    210 李春燕:《论小松的文学创作》,《社会科学辑刊》,1995 年第五期。
    211 同 47,第 161 页。
    
    
     212小松:《满系小说人的当前问题》,《盛京时报》,1942 年 10 月 7 日。
    《新满洲》《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麒麟》《青年文化》
    《艺文志》(复刊后属“满洲文艺家协会”机关刊物)《明明》《新青年》《青少年指导者》《华文大阪每日》《中国文艺》等
    《盛京时报》《大同报》《大北新报》《五日画报》《泰东日报》《国际协报》《满洲报》《滨江日报》等
    1、《现代满洲女流作家短篇选集》,吴瑛、大内隆雄编,大连女性满洲社,1940 年。
    2、《满洲作家论集》,陈因编,实业印书馆,1943 年。
    3、《满洲作家小说集》,金音编,五星书林,1944 年。
    4、《满洲文学二十年》(日文),大内隆雄著,国民画报社,1944年。
    5、《一知半解集》(杂文集),古丁著,月刊满洲社,1938 年。
    6、《奋飞》(短篇小说集),古丁著,满洲日报社,1938 年出版。
    7、《竹林》(小说集),古丁著,满日文化协会,1939 年。
    8、《浮沉》(散文诗集),古丁著,满日文化协会·诗歌刊行会,1939 年。
    9、《平沙》(长篇小说),古丁著,满日文化协会,1940 年。
    10、《谭》(杂文集),古丁著,艺文书房,1940 年。
    11、《山风》(短篇小说集),山丁著,文丛刊行会·益智书店,1940年。
    12、《季季草》(诗集),山丁著,诗季社·益智书店,1941 年。
    13、《乡愁》(短篇小说集),山丁著,兴亚杂志社,1943 年。
    14、《丰年》(短篇小说集),山丁著,北平新民印书馆,1944 年。
    15、《花月集》(短篇小说集),迟疑著,月刊满洲社,1938 年。
    16、《风雪集》(短篇小说集),迟疑著,益智书店,1941 年。
    17、《天云集》(短篇小说集),迟疑著,艺文书房,1942 年。
    18、《同心结》(长篇小说),迟疑著,艺文书房,1943 年。
    19、《人和人们》(短篇小说集),小松著,艺文书房,1942 年。
    20、《野葡萄》(中篇小说集),小松著,艺文书房,1943 年。
    21、《苦瓜集》(短篇小说集),小松著,艺文书房,1945 年 4 月。
    22、《去故集》(短篇小说集),秋萤著,文丛刊行会·益智书店,1941 年。
    23、《小工车》(短篇小说集),秋萤著,文选刊行会·益智书店,1941 年。
    24、《两极》(小说集),吴瑛著,文丛刊行会·益智书店,1939 年。
    25、《第二代》(小说集),梅娘著,益智书店,1940 年。
    26、《杂感之感》(杂文集),李季疯著,益智书店,1940 年。
    27、《泥沼》(小说集),袁犀著,文选刊行会·益智书店,1941 年。
    28、《焚桐集》(诗集),成弦著,大地图书公司,1944 年 11 月。
    29、《七月》(诗集),韦长明著,国民图书株式会社,1944 年。
    30、《笋》(短篇小说集),柯炬著,国民图书株式会社,1945 年。
    31、《春天一株草》(诗集),韦长明著,国民图书株式会社,1945年。
    32、《樱园》(诗集),杜白雨著,兴亚杂志社 1944 年 6 月。
    33、《樱》(小说集),朱女是著,国民图书株式会社,1944 年。
    34、《教群》(小说集),金音著,五星书林,1943 年。
    35、《沃土》(长篇小说),石军著,满日文化协会,1941 年。
    36、《草梗集》(随笔集)辛嘉著,兴亚杂志社,1944 年。
    37、《诸相集》(杂文、随笔集),刘汉著,开明图书公司,1943 年。
    38、《郑孝胥传》,叶参、陈邦直、党 周合编,满日文化协会,1938 年。
    39、《并欣集》(小说集),小松等著,兴亚杂志社,1944 年。
    1、《金剑啸诗文集》,金纶、李汝栋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晚晴集一一李克异作品选》,北京出版社,1982 年。
    3、《城春草木深》,李克异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年。’
    4、《零露集》,温佩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5、《福昭创业记》(上下),儒丐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年。
    6、《长夜荧火》,梁山丁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 年。
    7、《东北沦陷时期作品选》,周有良、林红、安崎编,哈尔滨市图书馆馆藏(内部交流),1987 年。
    8、《绿色的谷》,梁山丁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年。
    9、《新秋海棠》,黄万华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
    10、《唐景阳短篇小说选》,陈巨明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年
    11、《烛心集》,梁山丁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年。
    12、《罗麦诗文集》,罗颖编,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 年。
    13、《青春的怀望——青榆诗文集》,沈阳出版社,1991 年。
    14、《伸到天边去的大地》,梁山丁著,沈阳出版社,1991 年。
    15、《未名集》,陈隄著,阿鸽编,哈尔滨文学院内部交流,1991年。
    16、《梁山丁诗选》,哈尔滨文学院系列补充教材之一,哈尔滨文学院编(内部交流),1991 年。
    17、《船厂》,冷歌著,台湾大化书局,1991 年。
    18、《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10 卷),孔范今主编,山东明天出版社,1991 年。
    19、《流逝的恋情》,关沫南著,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 年。
    20、《南玲北梅》,刘小沁编,海天出版社,1992 年。
    21、《春秋漫笔》,刘丹华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年。
    22、《铁汉作品选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 年。
    23、《古丁作品选》,李春燕编,春风文艺初版社,1995 年。
    24、《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4 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年。
    25、《梅娘小说散文集》,张泉选编,北京出版社,1997 年。
    26、《春花秋月集》,关沫南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 年。
    27、《梅娘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
    28、《爵青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
    29、《寻找梅娘》,张泉编,香港明镜出版社,1998 年。
    30、《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7 卷),钱理群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000 年。
    31、《袁犀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9 年。
    32、《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钩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年。
    33、《又见梅娘》,陈晓帆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34、《海藏楼诗集》,郑孝青著,黄坤、杨晓波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35、《历史珍忆》,方未艾著,赵杰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旅痕心曲——丹华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 年。
    37、《中国抗战文艺史》,蓝海著,上海现代出版社,1947 年。
    38、《文艺论集》,蔡天心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59 年。
    39、《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刘心皇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 年。
    40、《抗战时期沦陷区地下文学》,刘心皇著,台湾正中书局,1985 年。
    41、《抗战文学概观》,苏光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年。
    42、《三十年代作家论》,姜穆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6 年。
    43、《东北沦陷时期作家与作品索引》,林红、周有良、安崎编,哈尔滨市图书馆馆藏作品目录整理(内部交流),1986 年。
    44、《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王建中、白长青、董兴泉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年。
    45、《鲁琪研究专集》,王忠舜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 年。
    46、《抗战文学概说》,李瑞腾著,台湾文讯月刊杂志社,1987 年。
    47、《近代中日启示录》,王晓平,北京出版社,1987 年。
    48、《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王晓平,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49、《东北新文学论丛》,张毓茂著,沈阳出版社,1989 年。
    50、《东北新文学初探》,沙金城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年。
    51、《东北现代文学史》,东北现代文学史编写组,沈阳出版社,1989 年。
    52、《关沫南研究专集》,北方文学出版社,1989 年。
    53、《满族文学史》,赵志辉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 年。
    54、《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胡爬、古泉著,中华书局,1990 年。
    55、《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赵乐甡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年。
    56、《李克异研究资料》,李士非等编,花城出版社,1991 年版。
    57、《理解与感悟:吉林文艺 50 家》,《文艺争鸣》杂志社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年。
    58、《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申殿和、黄万华著,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年。
    59、《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冯为群、李春燕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年。
    60、《日本近代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孟庆枢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年。
    61、《中日战争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山田敬三、吕元明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
    62、《从荒原走向世界》,邢富君著,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2 年。
    63、《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出版社,1992 年。
    64、《东北流亡文学史论》,沈卫威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年。
    65、《东北文学史》,马清福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年。
    66、《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张泉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年。
    67、《辽宁文学概论》,徐光荣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 年。
    68、《中日关系研究的新思考》(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兴国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年。
    69、《东北文学通览》,任惜时、赵文增等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年。
    70、《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逢增玉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71、《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徐乃翔、黄万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年。
    72、《东北现代文学史论》,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
    73、《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严绍里、钟西进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年。
    74、《东北文学综论》,李春燕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年。
    75、《日本当代文学研究》,何乃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76、《东北文学史论》,李春燕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年。
    77、《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孙中田、逢增玉、黄万华、刘爱华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年。
    78、《梁山丁研究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年。
    79、《杨义文存(第二卷)·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80、《“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王向远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1、《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张福贵、靳丛林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2、《东北文学文化新论》,李春燕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年。
    83、《上官缨书话》,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84、《孤独的舞蹈——东北沦陷时期女性作家群体小说论》,刘爱华,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 年。
    85、《伪满洲国文学》,〔日〕冈田英树著,靳丛林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年。
    86、《民族抗战与文学》,旷新年,《21 世纪中国的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87、《黑龙江文学通史》,彭放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年。
    88、《东北文学的历史变迁》,李春燕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89、《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黄万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年。
    90、《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美]耿德华著,张泉译,新星出版社,2006 年。
    91、《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0 年创刊的不定期内部交流刊物,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轮流编辑,1984 年 6 月第 9 辑休刊,后由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更名为《东北现代文学研究》复刊,1989 年停刊,共刊出11 期。)
    92、《东北文学研究丛刊》( 1984 年 8 月创刊的不定期内部交流刊物,哈尔滨业余文学院编,从第 3 辑起更名为《东北文学研究史料九 1988 年停刊,共刊出 7 期。)
    93、《东北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年。
    94、《文史资料东北文献篇目索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年。
    95、《中国东北沦陷史论著资料目录》,李凡、杜若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96、《哈尔滨市志· 文化· 文学· 艺术》,黑龙江省出版社,1999年。
    97、《沈阳市志· 文学艺术文化志》,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 年。
    98、《长春市志·文学艺术文化志》,长春出版社,2003 年。
    99、《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 溥仪著,群众出版社,1964 年。
    100、《满洲法律及其制度之演变》,刘景辉著,台北嘉新水泥公司,1968 年。
    101、《伪满洲国史》,姜念东等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年。
    102、《伪满宫廷杂忆》,周君适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年。
    103、《伪满洲国政府公报》(影印本,120 册),伪满时期资料重刊编委会编,辽沈书社出版 1990 年。
    104、《伪满总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刘晓晖等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年。
    105、《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
    106、《历史的毒瘤——伪满政权兴亡》,解学诗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07、《伪满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08、《日本侵华时期殖民教育政策》,五强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年。
    109、《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王承礼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995 年。
    110、《东北沦陷十四年史丛书》,王承礼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995 年。
    111、《伪满政权面面观》,张辅麟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年。
    112、《伪满洲国史料》( 32 卷,影印本),石丽珍、王志民主编,吉林省图书馆伪满洲国史料编委会编,全国图书馆文献复制中心,2002 年。
    113、《回忆伪满建国大学》,长春文史资料总第 49 辑,1997 年。
    114、《伪满人物》(伪总理大臣秘书官的回忆)高巫现著,《长春史志》编辑部编辑出版,吉林省内部资料,1988 年。
    115、《伪满洲国十四年史话》,丘树屏著,长春文史资料第 53 辑,吉内刊 02-051 号,1998 年。
    116、《伪满洲国史话》,齐福霖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117、《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书局,2000 年。
    118、《“一二·三 O”事件学术研究专集》,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 10 月 1 日。
    119、《日本历史研究论丛》,赵连泰著,日本侨报出版社,2003 年。
    120、《“建国大学”的幻影》,[日]水口春喜著,董炳月译,昆仑出版社,2004 年。
    121、《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
    122、《比较文学概论》,陈惇、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123、《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英]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24、《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陈建华著,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25、《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王向远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6、《东方学》,[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
    127、《越界与想象——20 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王中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128、《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法]布迪厄著,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129、《后殖民批评》,[英]巴特·穆尔一吉尔伯特等编撰,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30、《殖民主义史·总论》,高岱、郑家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31、《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132、《东瀛文撷——20 世纪中国文学论》,靳丛林编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33、《民族想象与国家统治——1928-1948 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倪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34、《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黄静嘉著,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35、《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
    136、《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汪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
    137、《自我认同感与战争》,[日]山田正行著,刘燕子等译,昆仑出版社,2004 年。
    138、《战争与罪责》,[日]野田正彰著,朱春立译,昆仑出版社,2004 年。
    139、《民族、性别与阶层一一伪满时期的“王道政治”》,刘晶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140、《中国现代文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靳明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41、《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孙志民等译,九州出版社,2005 年。
    142、《东方主义》,[英] 萨达尔著,马雪峰、苏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43、《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日]中村雄二郎著,孙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13大内隆雄:《满洲文学二十年》,王文石译,《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1980 年 3月。
     214梁山丁:《文学的故乡》,《梁山丁研究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182 页。
    
    215森丛:《关于〈口笛〉》,《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7 年 12 月。
    216杲杳:《口笛》,新京益智书店出版,1939 年。
     217古丁:《译后赘记》,《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562 页。
    218古丁:《闲话文坛》,《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8 页。
    219古丁:《大作家随话》,《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33 页。
     220古丁:《独步》,《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沈阳出版社,张毓茂主编,1996 年第 1 版,第 126 页。
    221孟原(小松):《一知半解集序》,《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 1 版,第 4 页。
    222古丁:《评〈红楼梦别本〉》,《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14 页。
    223同上,第 15 页。
     224古丁:《一知半解随抄》,《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版,第 35 页。
    225同上,第 37 页。
     226古丁:《暗》,《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239页。
     227 古丁:《莫里》,《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195 页。
    228 同上。
     229吴瑛:《我怎样写墟园》,《艺文志》第一卷第一期,1943 年 11 月。
     230郑春风:《沉沦与救赎——东北现代家族小说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 年 8 月。
    
    
    231爵青:《麦》,《艺文志》第三辑,1940 年 6 月。
    232石军:《我与小说》,《青年文化》第一卷第一期,1943 年 11 月。
    233同上。
     234《满洲作家评论集》,陈因编,大连实业印书馆,1943 年,第 308 页、309 页。
     235梅娘:《蟹》,《华文大阪每日》第六卷第二期,1942 年。
    236转引自马伟业《陈隄:无边暗夜的追寻者》,《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1987 年12 月。
     237 梁山丁:《文学的故乡》,《梁山丁研究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185 页。
     238 古丁:《玻璃叶》,《古丁作品选》,李春燕主编,1995 年第 1 版,春风文艺出版社,第 175 页。
    239 同上,第 179 页。
     240王秋萤:《文选〈刊行缘起〉》,《文选》创刊号,1939 年 12 月。
    
    241《满洲文坛杂感》(下),《华文大阪每日》第六卷第六期,1941 年 3 月。
    242韩护:《我们的文学实体与方向》,《华文大阪每日》第六卷第七期,1941 年 4 月。
    243金剑啸,1928 年就在哈尔缤开始文学写作,1929 年去上海艺术大学学习,入党后,1931 年回东北组织进步文学活动。1936 年 6 月 13 日被捕,后牺牲。
    244李季疯,笔名季风、季疯、李季疯、磊磊生、亦醉、方进等,1919 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45 年 8 月 23 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沈阳街头。作品有《婚姻之路》、《夜》等,杂文集《杂感之感》。
    245 关沫南:《蹉跎》,转引自《关沫南研究专集》,周玲玉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 1 版,第 110 页。
     246金剑啸:《王八旦日记》,《金剑啸诗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1 版,第38 页。
    247李季风:《杂感之感》,《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张毓茂主编,沈阳出版社,1996 年第 1 版,第 471 页。
    248本厚:《长春史志》的《季风越狱记》,载《伪满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年,孙邦主编。
    249《华文大阪每日》,第五卷第九期,1940 年 11 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