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幕阜山及其邻区的构造特征与成因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幕阜山-九岭位于赣西北,扬子板块中北部。震旦系-三叠系地层出现三种不同形式的褶皱变形。研究区南东向褶皱构造后期叠加于北东向褶皱,不协调褶皱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各层岩体力学性质的差异,上构造层的炭质、硅质薄层灰岩脆性较强,易弯曲褶断,下构造层的厚层、中厚层碳酸盐岩弹塑性较强,形成宽缓褶皱。中间泥盆系和志留系的软弱岩层调节、中和上下层不同的缩短量,通过平衡剖面计算,实测罗田-修水剖面南坦湖段上下缩短量相差17.15km,缩短率上层为27.3%,下层为6.69%。FLAC模拟变形速率为0.05m/s时,变形情况与黄石地区野外现象吻合;速率低于0.005m/s时所有构造层在大尺度上呈现出复式褶皱的样式,上构造层要略为强烈,变形情况与九岭山地区较吻合。经推测,研究区很可能是经过了三次主要的构造期才形成这种不协调褶皱:初期的快速挤压、中期的变形回复以及后期的低速挤压。
Mufu-Jiuling mountain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Yangtze plate. There are three styles of folds since Sinian to Triassic. NE folds formed early were modified by the nearly SE folds, the original reason of disharmonic folds mainl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mass. The the composition of up-tectonic layer are thin carbonaceous limestone and thin siliceous limestone, which have obvious brittle property and easy-bending. The bottom layer of thick-medium thick carbonate which formed gently folds has the obvious plastic property. The weak rock mass of Devonian and Silurian in the middle play the role in adjusting the unequal shorten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balanced cross-section the shorten length between up and bottom layers in Nantan Lake part of Luotian-Xiushui section is 17.15km, the up-layer got the 27.3% rate of shortening, while the bottom layer got the 6.69% rate of shortening.
     Based upon FLAC simulation, when the deformation rate is 0.05m/s, the deformation is coincide with Huangshi city; when the rate is lower than 0.005m/s, all the structural layers show the style of complex fold on large scale, and the deformation degree of upper layer is slightly strong, which are coincide with the Jiuling mountain. After that, the study area is likely to be gone through three major tectonic phase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such disharmonic folds: the initial rapid extrusio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id-back and low-speed extrusion late.
引文
[1]安作相、马纪、庞奇伟,上扬子盆地的划出及其意义,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10月,第26卷,第5期。
    [2]Beaumont.1981.Foreland basins[J],Geophys.J.R.Astr.Soc.,65:201-239
    [3]Cadell,H.M.Experimental researches in mountain building[J].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Edinburgh,1989,Vol(5):337-357
    [4]Christopher Beaumont,Philippe Fullsack,Juliet hamiton,1994.Style of crustal deformation in compressional orogens caused by subduction of the underlying Lithosphere[J].Tectonophysics,232:119-132
    [5]蔡建新、朱君星、张开均、刘国恩,岩石圈板块变形物理模拟研究进展综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11月,第29卷,第4期。
    [6]曹恩生,试论江西九岭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油气远景与勘探,石油物探快讯,1990年,第12期(总78期),第7卷。
    [7]陈晓祥、谢文兵、荆升国、魏文政,数值模拟研究中采动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9月,第23卷,第3期。
    [8]程日辉、王璞琚、刘万洙、唐华风、白云风、孔庆莹、宋维海,下扬子区三叠纪层序地层样式对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的响应,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5月,第28卷,第2期。
    [9]程日辉、王璞瑶、刘万洙、唐华风、孔庆莹、宋维海,下扬子区三叠纪最大海侵事件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关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5月,第24卷,第2期。
    [10]Davy P.& Cobbold,P.R.(1991):Experiments on shortening of a 4-layer model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J].Tectonophysics 188:1-25。
    [11]戴传瑞、张廷山、郑华平、叶舟、梁兴、姜照勇、黄世伟、胡清雄,盆山耦合关系的讨论——以洞庭盆地与周边造山带为例,沉积学报,2006年10月,第24卷,第5期。
    [12]邓红婴、周进高、赵宗举、陈学时,中下扬子区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盆地类型及后期改造,海相油气地质,1999年9月,第4卷,第3期。
    [13]邓红婴、寿建峰,中国南方二叠系层序特征,海相油气地质,1999年6月,第4卷,第2期。
    [14]邓家瑞、张志平,雪峰古陆的加里东期推覆构造,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9月,第19卷,第3期。
    [15]邓明森,米仓山区盖层褶皱构造变形分析,矿物岩石,1997年12月,第17卷,增刊。
    [16]丁道桂、郭彤楼、刘运黎、翟常博,对江南-雪峰带构造属性的讨论,地质通报,2007年7月,第26卷,第7期。
    [17]丁金刚,岩体分类法确定岩体宏观力学参数,工程设计与研究,2003年6月,总第113期。
    [18]杜定全,江西九岭花岗岩体南缘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1月,第32卷,第1期。
    [19]杜思清、刘援朝、魏显贵,广义纵弯褶皱叠加机制、类型及其应用,矿物岩石,1998年9月,第18卷,增刊。
    [20]杜思清、刘援朝、魏显贵,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的研究现状,矿物岩石,1998年9月,第18卷,第3期。
    [21]樊光明,江南隆起中段盖层中的推覆和滑覆构造及其地质构造模型,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7月,第18卷,第4期。
    [22]范小林、陆国新、蒋洪堪、江兴歌,雪峰古陆地区深部地质构造探讨,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3月,第16卷,第1期。
    [23]冯向阳、孟宪刚、邵兆刚、王建平、赵建光、朱大岗,雪峰山陆内造山带变形特征及挤压推覆-伸展滑脱构造的物理模拟,地球学报,2001年9月,第22卷,第5期。
    [24]付宜兴、张萍、李志祥、杨振武、刘新民、王韶华,中扬子区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建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年8月,第31卷,第3期。
    [25]付永涛、曾佐勋、朱永军,单层纵弯褶皱曲率指数与应力指数的关系探讨,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3月,第16卷,第1期。
    [26]龚纪文、席先武、王岳军、林舸,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型方法——数值模拟软件FLAC介绍,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25卷,第3期。
    [27]顾雪祥、刘建明、Oskar Schulz、Franz Vavtar、郑明华,江南造山带雪峰隆起区元古宙浊积岩沉积构造背景的地球化学制约,地球化学,2003年9月,第32卷,第5期。
    [28]郭战峰、刘新民、陈红,江汉平原印支期以来的盆山耦合关系及下古生界油气响应,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5月,第14卷,第3期。
    [29]韩应钧、丁玉兰,大巴山南缘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的识别及其勘探实践意义,天然气地球科学,2002年4月,第13卷,第1-2期。
    [30]何科昭、赵崇贺、乐昌硕、周正国、聂泽同、邰道乾、叶木丹,“板溪群”构造属性的再认识与思考,地学前缘,1999年10月,第6卷,第4期。
    [31]何明喜、杜建波、古哲、谢其锋、马荣芳、张冬梅,下扬子北缘前陆盆地构造变形样式,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8月,第28卷,第4期。
    [32]侯光久、王国灿、张克信、陈能松、朱云海、拜永山,东昆仑造山带前陆盆地的叠加褶皱及其变形机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24卷,第2期。
    [33]花友仁,扬子板块的地壳演化与地层对比,地质与勘探,1995年3月,第31卷,第2期。
    [34]黄定华、叶俊林,幕阜山北麓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动力学研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0年9月,第15卷,第5期。
    [35]黄继钧,纵弯叠加褶皱地区岩石有限应变特征——以川东北地区典型叠加褶皱为例,地质论评,2000年3月,第46卷,第2期。
    [36]江为为、郝天珧、胥颐、刘振峰、朱东英、涂广红,中国中南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1月,第50卷,第1期。
    [37]蒋录全、刘光炎,平衡剖面技术综述,南方油气地质,1995年7月,第1卷,第3期。
    [38]节理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岩土工程界,第8卷,第12期。
    [39]金长宇、马震岳、张运良、沙瑞华、陈庆发,神经网络在岩体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场反演中的应用,岩土力学,2006年8月,第27卷,第8期。
    [40]李魁彬、王安稳、胡明勇、王智宇,确定Kelvin模型粘弹性材料参数的一种实验方法,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12月,第19卷,第6期。
    [41]李齐、陈文寄、马宝林、王清晨,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后热演化史的初步研究,地震地质,1995年9月,第17卷,第3期。
    [42]李天斌,宁夏南部弧形推覆构造带特征及演化,地质力学学报,1999年9月,第5卷,第3期。
    [43]李天斌,宁夏南部弧形推覆构造带特征及演化,地质力学学报,1999年9月,第5卷,第3期。
    [44]李维新、史謌、王红、姚振兴,岩石物理弹性参数规律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10月,第22卷,第5期。
    [45]李智武、刘树根、罗玉宏、刘顺、徐国强,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8月,第30卷,第3期。
    [46]李忠、李任伟、孙枢、张雯华,大别山南麓中生代盆地充填记录对造山作用属性的反映,中国科学(D辑),2002年6月,第32卷,第6期。
    [47]李仲东、罗志立、刘树根、雍自全,雪峰推覆体掩覆的下组合(Z—S)油气资源预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6月,第27卷,第3期。
    [48]梁百和、王英华、朱素琳,中扬子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的古岩溶成岩相,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3月,第37卷,第2期。
    [49]梁海波、张明、李仲奎、谷兆祺,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及其应用,红水河,1997年,第16卷,第2期。
    [50]梁西文、张柏桥,中扬子区早二叠世层序岩相研究,江汉石油科技,2000年6月,第10卷,第2期。
    [51]梁慧社、张建珍、夏义平,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52]刘秉理、李建明,中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的缺失及其意义,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12月,第15卷,第4期。
    [53]刘春平、朱国华,江汉盆地构造演化与古潜山油气成藏,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6月,第28卷,第3期。
    [54]刘德良、杨晓勇、陈增兵,叠加褶皱的数学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6年3月,第26卷,第1期。
    [55]刘贵、李增华,中扬子台地南缘斜坡带上震旦统的滑塌沉积,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1年3月,第13卷,第1期。
    [56]刘尚忠,川东薄皮构造模式之我见,四川地质学报,1995年,第15卷,第4期。
    [57]刘顺、刘树根、李智武、雍自权、孙玮,南大巴山褶断带西段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节理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8月,第32卷,第4期。
    [58]刘细元,江西九岭中元古代地层变形变质特征及其演化序列,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7年6月,第20卷,第2期。
    [59]刘新民、郭战峰,鄂东南地区印支期以来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2月,第30卷,第1期。
    [60]刘新民、郭战峰、付宜兴,中扬子区东南缘下组合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华南地质与矿产,2007年,第1期。
    [61]刘育燕、朱宗敏、林文姣,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推覆作用的古地磁学响应,地学前缘,2003年3月,第10卷,第1期。
    [62]刘云生、杨振武、陈红、廖宗廷、周征语、陈焕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与盆地成生关系,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26卷,第3期。
    [63]罗新民、张雄华,雪峰古陆边缘上石炭统露头层序地层,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
    [64]马胜利、马瑾,我国实验岩石力学与构造物理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地震学报,2003年9月,第25卷,第5期。
    [65]马文璞、丘元禧、何丰盛,江南隆起上的下古生界缺失带——华南加里东前陆褶冲带的标志,现代地质,1995年9月,第9卷,第3期。
    [66]苗金丽,不向工程条件下的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岩土工程界,2007年,第10卷,第2期。
    [67]南存全、冯夏庭,凹形圆弧断裂构造的简化力学模型及其解析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2月,第23卷,第23期。
    [68]欧阳秀兰,占文峰,断层模拟中FLAC模拟方法的对比研究,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5卷,第4期。
    [69]Quiland G M,BeaumontC 1984.Appalachian thrusting,lithospheric flexure,and the Paleozoic stratigraphy of the estern Interior of north American[J].Can.J.Earth Sci.,21:973-996
    [70]丘元禧,从梵净山“飞来峰”到兰田构造窗——对江南-雪峰推滑体的若干认识,安徽地质,1994,第4卷,第1-2期。
    [71]丘元禧、马文璞、范小林、张瑜昌、邓家瑞、夏亮辉、张旭亮,“雪峰古陆”加里东期的构造性质和构造演化,中国区域地质,1996,第2期。
    [72]丘元禧、张渝昌、马文璞,雪峰山陆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与演化,高校地质学报,1998年1 2月,第4卷,第4期。
    [73]Storti.F and Salvini.F(1996).Progressive rollover fault-propagation folding:a possible kinematic mechanism to generate regional scale recumbent folds in shallow foreland belts[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80,174-193
    [74]水汀,大别山东南麓薄皮构造及地体碰撞拼贴,火山地质与矿产,1992,第13卷,第1期。
    [75]宋传中,东秦岭地学断面的结构及动力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76]孙树林,米仓山及其南缘薄皮构造初步研究,河海大学学报,1994年1月,第22卷,第1期。
    [77]孙岩、刘德良、朱文斌、郭继春、李本亮、郭建、王锋、赵忠岩,上扬子地壳区域性地层岩石物性力学参数与滑脱层位关系研究,地质科学,2005年10月,第4期。
    [78]孙岩、舒良树、朱文斌、郭继春、陈祥云,中扬子地区碰撞造山形变 作用的3个演化阶段,中国科学(D辑),2001年6月,第31卷,第6期。
    [79]孙玉科,岩体结构力学——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新发展,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12月,第5卷,第4期。
    [80]谭成轩、石玲、孙炜锋、雷伟志、孙叶、王瑞江、吴树仁,构造应力面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2月,第23卷,第23期。
    [81]唐将、林源,南秦岭大巴山地区的下震旦统及前震旦系,中国地质,2002年5月,第29卷,第2期。
    [82]田作基,沉积岩区叠加褶皱及其成因机制,西北地质,1994年,第15卷,第1期。
    [83]田作基,余定成,纵弯叠加褶皱的模拟实验研究,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4月,第20卷,第2期。
    [84]汪吉林、丁陈建、吴圣林,基于FLAC-3D的复杂地貌三维地质建模,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6月,第14卷,第2期。
    [85]汪卫明、陈胜宏,一种新的岩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叠单元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4月,第24卷,第7期。
    [86]汪泽成、邹才能、陶士振、李军、王世谦、赵朝阳,大巴山前陆盆地形成及演化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石油学报,2004年11月,第25卷,第6期。
    [87]王必金、林畅松、陈莹、卢明国、刘景彦,江汉盆地幕式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特征,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4月,第41卷,第2期。
    [88]王步清、肖安成、程晓敢、何光玉、陈汉林、杨树锋,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年3月,第32卷,第2期。
    [89]王家豪、陈红汉、王华、严德天、赵忠新,前陆盆地二级层序内可容纳空间发育演化及三级层序对比,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30卷,第2期。
    [90]王林生、韩定坤,中扬子区地质特征与含油气性,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年3月,第17卷,第1期。
    [91]王希宝、李天斌、许勇,FLAC二维模型简化建模方法及应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年3月,第19卷,第1期。
    [92]王学滨,泊松比对岩样破坏模式及全部变形特征的影响,地质力学学报,2007年9月,第13卷,第3期。
    [93]王学滨、潘一山、马瑾,FLAC-3D在岩石变形局部化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8月,第20卷,第4期。
    [94]王勇生、朱光,运动学涡度及其测量方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4年11月,第27卷,第11期。
    [95]王子煜,基底仰冲——俯冲碰撞对盖层构造的影响物理模拟实验,地质与勘探,2003年9月,第39卷,第5期。
    [96]王子煜,库车坳陷断层控制下的盐岩塑性流动及对上覆地层构造影响的沙箱模拟,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1 0月,第24卷,第5期。
    [97]王运所、刘亚洲、张孝义、张剑峰、尹哲,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3月,第25卷,第1期。
    [98]吴浩若,下扬子区加里东期构造古地理问题,古地理学报,2005年5月,第7卷,第2期。
    [99]伍迪、袁前胜、余明东、胡建春,有限元法及其在岩体力学中的应用,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 5年3月,第19卷,第1期。
    [100]夏邦栋、李培军、尚彦军、顾连兴,下扬子区中生代走滑活动带初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年9月,第15卷,第3期。
    [101]谢清辉、刘细元、李宜春,九岭南缘逆冲推覆要造中段上推覆体构造格局分析,江西地质,2001年3月,第15卷,第1期。
    [102]徐政语、林舸,中扬子地区显生宙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系统的影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年3月,第25卷,第1期。
    [103]徐政语、卢文忠、林舸、刘池阳、王岳军、郭锋,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的差异隆升过程:来自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记录的证据,地质科学,2005年4月,第2期。
    [104]闫吉柱、俞凯、赵曙白、姚柏平、卢华复,下扬子区中生代前陆盆地,石油实验地质,1999年6月,第21卷,第2期。
    [105]杨坤光、姚淑梅、马昌前,大别地区花岗岩体石英c轴组构分析及其意义,地质科技情报,1999年3月,第18卷,第1期。
    [106]杨立强、张中杰、林舸、王岳军,FLAC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地学前缘,2003年3月,第10卷,第1期。
    [107]杨丽萍、宋子岭、吴野,拉格朗日元法及其应用软件FLAC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露天采矿技术,2007年,第2期。
    [108]杨松林、黄启平、张健民,层状裂隙岩体蠕变柔量估计的合理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9月,第23卷,第18期。
    [109]姚运生、刘锁旺、邵占英,从江汉洞庭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探讨华南地块与周缘板块的相互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11月,第20卷,第4期。
    [110]姚运生、罗登贵、刘锁旺、邵占英,江汉洞庭盆地及邻区晚中生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6月,第24卷, 第6期。
    [111]袁志华,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成因研究,地球化学,1998年5月,第2 7卷,第3期。
    [112]袁志华、冯增昭、吴胜和,中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大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沉积学报,1999年3月,第17卷,第3期。
    [113]云峰、袁宏成,岩体力学参数的估算,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第11期,总第90期。
    [114]曾义金、樊洪海、张传进、鲍洪志,一种检测地层压力新方法研究——岩石力学参数法,岩土力学,2005年12月,第26卷,第12期。
    [115]张传庆、周辉、冯夏庭,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计算格式,岩土力学,2008年3月,第29卷,第3期。
    [116]张开均、黄钟瑾、施央申,鄂皖边界扬子板块前陆盆地的A型俯冲,江苏地质,1996年,第20卷,第4期。
    [117]张林、魏国齐、杨威、张培军、吴世祥,大巴山前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的伸展构造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1月,第34卷,第1期。
    [118]张文荣、熊洁明、文可东,中扬子地区南、北对冲式逆掩推覆构造形成演化机制与成油气地质条件,石油勘探与开发,1992年,第19卷,第2期。
    [119]章则军、张维华、易顺华,赣西北幕阜山-九岭山一带前震旦纪构造变形,高校地质学报,2003,第9卷,第1期。
    [120]章泽军、张志、秦松贤、蔡雄飞、顾延生、赵温霞,赣东北前震旦纪陆内叠加褶皱,地质学报,2003年5月,第77卷,第2期。
    [121]赵金成、李永昌,中扬子区震旦-三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影响因素,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11月,第17卷,第6期。
    [122]周涛发、袁峰、侯明金、杜建国、范裕、朱光、岳书仓,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矿物岩石,2004年9月,第24卷,第3期。
    [123]周雁,中扬子区壳内低阻层的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地质科技情报,1998年12月,第17卷,第4期。
    [124]周雁,中扬子区壳内低阻层的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地质科技情报,1998年12月,第17卷,第4期。
    [125]周雁、陈洪德、王成善、金之钧、汤良杰、王正元、梁西文,克拉通盆地层序样式分布模式研究——以中扬子区为例,现代地质,2004年6月,第18卷,第2期。
    [126]周雁、陈洪德、王成善、金之钧、汤良杰、王正元、梁西文,中扬 子区寒武纪层序地层研究,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9月,第23卷,第3期。
    [127]周雁、陈洪德、王成善、金之钧、汤良杰、王正元、梁西文,中扬子区上震旦统层序地层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2月,第31卷,第1期。
    [128]周雁、陈洪德、王成善、金之钧、汤良杰、王正元、梁西文,中扬子区中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地层学杂志,2005年7月,第29卷,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