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代小说序跋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丁锡根的《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为主要文献依据,并参考丁著以外的其他小说序跋选集,探讨中国古代小说序跋所蕴含的重要价值。通过对小说序跋内容的梳理,从各种题材小说(包括“准小说”)序跋的角度,以及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序跋史的角度,对小说序跋的文化认知价值、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给予了纵向横向的全面梳理与深入探讨,为研究中国小说史、小说理论史、中国的古代文化和文艺思想,考证作家生平、作品版本、故事源流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信息参考。
     全文共分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
     引言部分简述选题缘起和论证视角。
     正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的文化认知价值。
     首先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入手,结合序跋的特定内容和序跋作者时代的特定环境,探讨中国古代小说序跋所折射的时代文化内涵。
     其次,从序跋文本切入,阐述历代序跋作者对有关题材类型小说的理论认知,分析序跋与文本的合榫与扦格的不同情况,从而对序跋文本所蕴含的价值给予挖掘与探讨。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的理论价值。
     其一,从小说叙事理论发展的角度,归纳了虚实论的演变与小说观念的发展。
     其二,从小说地位与小说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关系入手,以序跋为主要依据,梳理了小说的地位随其所扮角色的不同而变化的具体情况。
     其三,从小说创作方法上,结合相关的序跋,对小说的编创方式给予了全面的总结。
     其四,从小说艺术技法的角度切入,结合历代序跋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的评价,归纳总结各代对小说艺术技法的理论认知。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的文献史料价值。
     第一,通过对小说序跋中涉及的相关作品的史实、材料来源等的梳理,揭示出小说序跋所具有的本事史料价值。
     第二,透过小说序跋对相关作品作者情况的描述,探讨小说序跋所蕴含的作者史料价值。
     第三,从版本鉴定和版本史的角度,对小说序跋的版本史料价值给予了归纳。
This text, Ding Xigen's "Preface and Postscript ancient Chinese novel set" as the main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ng's other Preface and Postscript works, discusses some main important value about it.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o the novel through the contents of the card, from a variety of novels (including the quasi-fic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as well as the novels of ancient China as a whol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o the novel value of cultural awareness, theory of value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vertical horizontal comb and all-round depth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the novel theory of history, China's ancient culture and cultural thought, research writer's life, works version of the story of the origins and so 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reference information.
     The full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preface and the main text.
     The preface part discusses the reason to choose this topic and the angle of the discussi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Chapter 1: The cultural perception value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
     First, the paper will be started at the angle of the "diachronic" and the "synchronic", combining with the particular contents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and the particular background in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authors' ages and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referring in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
     Second, at the angle of the novel with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he paper will analysis the authors' theoretical perception to this type of novels and analysis the matching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and the whole novel ,then make a deep excavatation to the value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novel.
     Chapter 2: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in the ancient of China.
     First, this paper in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truth or falsity and the notion of novel,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theory of fiction.
     Second, it sorts out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ment of the position of fiction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roles, from the angle of the position of fictions and the role fictions playing in society, regarding preface and postscript as the main basis.
     Third, it completely summarizes the mode of fiction creation according to the artistic methods of fiction creation and the related preface and postscript.
     Fourth, it analysises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of fictions, joining together the evaluation of image, construction and language by the author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Chapter 3: Ancient Chinese Historical fiction literature value of Preface and Postscript.
     First, the source of the story to the nov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tory of the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research, the novel reveals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ability of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Second, the author's description in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o the relevant works of fiction, the novel focuses on the author of historical value of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hird, the identification and version from the vers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o the novel version of history given sorted and summarized.
引文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2]莱斯利·怀特:《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3页。
    [1][汉]刘秀:《上山海经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2][晋]郭璞:《山海经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1][晋]郭璞:《山海经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2][明]杨慎:《山海经后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1][清]阮元:《山海经笺疏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2][清]孙星衍:《山海经新校正后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3][清]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4][清]王谟:《博物志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1][明]唐琳:《博物志叙》。张华《博物志》,崇文书局刻本,清光绪元年。
    [2][明]都穆:《跋博物志》。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3][清]王谟:《博物志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4][清]黄丕烈:《博物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1][明]都穆:《跋博物志》。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2][清]周心如:《博物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1][明]玉屏山人:《三国志传引》。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3页。
    [2][明]博古生:《三国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1页。
    [3][明]李祥:《三国志传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0页。
    [4][明]陆师道:《何氏语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9页。
    [5][明]陈文烛:《世说新语补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4页。
    [6][明]王世贞:《世说新语补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0页。
    [7][明]王泰亨:《题世说新语补后》。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3页。
    [1][明]王泰亨:《题世说新语补后》。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3页。
    [2][明]杨慎:《杂事秘辛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1页。
    [3][明]沈士龙:《杂事秘辛跋》。《杂事秘辛》,马良俊辑龙威秘书第一函,清嘉庆元年。
    [1][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4页。
    [2][清]瞿家鏊:《西游原旨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9页。
    [3][清]樊于礼:《读西游原旨跋》。《西游原旨》第24册,湖南重刻,清嘉庆二十四年。
    [4][清]张阳全:《西游原旨跋》。《西游原旨》第24册,湖南重刻,清嘉庆二十四年。
    [5][清]冯阳贵:《西游原旨跋》。《西游原旨》第24册,湖南重刻,清嘉庆二十四年。
    [6][清]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0页。
    [7][清]金和:《儒林外史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2页。
    [8][清]黄安谨:《儒林外史评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7页。
    [1][清]蒲松龄:《聊斋自志》。《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古本小说集成第6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清]余集:《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3][清]段桃(栗玉):《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1][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2][元]陆友:《续齐谐记跋》。《续齐谐记》,顾元庆辑《顾氏山房小说》第7册,涵芬楼影印本,民国十四年。
    [3][清]王谟:《续齐谐记序》。《续齐谐记》,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1][清]佚名:《续齐谐记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2][唐]顾况:《戴氏广异记序》。《戴氏广异记》,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1][宋]赵与时:《夷坚志洪迈序大旨》。《夷坚志》,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
    [2][清]唐梦赉:《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古本小说集成第6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清]高珩:《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古本小说集成第6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清]贾生:《辽天鹤唳记叙》。《辽天鹤唳记》,石印本(线装),民国年问。
    [1][清]洪兴全:《中东大战演义自序》。《中东大战演义》,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4页。
    [2][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序》曰:“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校雠通义》,《四部备要·史部》第104函,中华书局据原刻本校刊,民国二十五年。
    [3]徐寿芝、傅荣贤:《以文献为本位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图书馆》,2004年第6期。
    [4]葛红兵、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汉]刘秀:《上山海经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2][晋]郭璞:《山海经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3][清]吴任臣:《山海经图跋》。《山海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1][清]王谟:《搜神记序》。《搜神记》,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2][明]胡震亨:《搜神记引》。《搜神记》附录,中华书局,1979年版。
    [3][明]顾春:《拾遗记跋》。《拾遗记》,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4][清]汪士汉:《拾遗记序》。《拾遗记》,汪士汉辑《秘书二十一种》第1函第四册,新安汪氏文盛堂,乾隆七年。
    [1][梁]萧绮:《拾遗记序》。《拾遗记》,汪士汉辑《秘书二十一种》第1函第四册,新安汪氏文盛堂,乾隆七年。
    [2]陈文新:《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明]顾春:《拾遗记跋》。《拾遗记》,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1][清]蒲立惪:《聊斋志异跋》。《聊斋志异》,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2][清]何彤文:《注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3][清]陈廷机:《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1][明]毛晋:《酉阳杂俎续集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9页。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小说家类,江苏书局刊版,光绪九年,第5页。
    [1][清]花也伶侬:《海上花列传跋》。《海上花列传》,古本小说集成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清]李春荣:《水石缘后叙》。《水石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明]余邵鱼:《题全像列国志传引》。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页。
    [2][明]冯梦龙:《新列国志凡例》。《新列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明]崔世节:《博物志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4][清]李渔:《古本三国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9页。
    [5][清]墨浪子:《西湖佳话序》。《西湖佳话》,古本小说集成第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清](麦粦)(麦娄)子:《林兰香序》。《林兰香》,古本小说集成第5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清]陶家鹤:《绿野仙踪序》。《绿野仙踪》,古本小说集成第12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明]曾棨:《剪灯馀话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4页。
    [1][明]李祯:《剪灯馀话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3页。
    [2][明]张光启:《剪灯馀话序》。《剪灯馀话》,古本小说集成第6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晋]干宝:《搜神记自序》。《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4][明]胡震亨:《搜神记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5][宋]洪迈:《夷坚志后序》。《夷坚志》,笔记小说大观205种,第3辑第1函,进步书局校印,民国年间。
    [6][明]田如成:《夷坚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7][清]沈屺瞻:《夷坚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1][明]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三国志通俗演义》,古本小说集成第60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明]林瀚:《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49页。
    [3][明]余邵鱼:《题全像列国志传引》。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页。
    [4][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78页。
    [1][清]蒲松龄:《聊斋自志》。《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古本小说集成第6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明]李维桢:《耳谈序》。《耳谈》,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六十六年版。
    [2][清]春明倦客:《金壶七墨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4页。
    [3][清]补留生:《客窗闲话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2页。
    [4][清]徐承恩:《耳食录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页。
    [1][清]陆心源:《夷坚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3页。
    [2][清]莼史氏:《重校第一才子书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7页。
    [3][清]金人瑞:《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三》。《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贯华堂古本,古本小说集成第5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清]李渔:《三国志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2页。
    [2][清]石玉昆:《忠烈侠义传》。《忠烈侠义传》,古本小说集成第45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清]俞樾:《重编七侠五义传序》。《七侠五义传》,古本小说集成第58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清]惺园退士:《儒林外史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4页。
    [5][清]铁崖外史:《小说红袍全传序》。《小说红袍全传》,古本小说集成第4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6][明]谢肇淛:《金瓶梅跋》,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1][汉]刘秀:《上山海经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2][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序》。《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清马俊良《龙威秘书》第八册,世德堂本,清嘉庆元年。
    [1][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序》,《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清马俊良《龙威秘书》第八册,世德堂本,清嘉庆元年。
    [2][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序》。《海内十洲记》,顾元庆辑《顾氏文房小说》第七册,涵芬楼影印本,民国十四年。
    [3][晋]干宝:《搜神记自序》。《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4][梁]萧绮:《拾遗记序》。《拾遗记》,清汪士汉辑《秘书二十一种》第1涵第四册,新安汪氏文盛堂,乾隆七年。
    [1][唐]谷神子:《博异志序》。《博异志》,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唐]刘肃:《大唐世说新语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1页。
    [3]佚名:《述异记后序》。《述异记》,汉魏丛书第32册,龙威秘书第1函,清嘉庆元年。
    [4][宋]章炳文:《搜神秘览序》。《搜神秘览》,续古逸丛书之第39册,涵芬楼影印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
    [5][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自序》。 《北梦琐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6][宋]晁载之:《十洲记跋》。《十洲记》,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7][宋]洪迈:《夷坚志·丁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5页。
    [8][宋]洪迈:《夷坚志·支丁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1][明]陆师道:《何氏语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9页。
    [2][明]李维桢:《耳谈序》。《耳谈》,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六十六年版。
    [3][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78页。
    [4]赵义山:《明清散曲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5][明]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叙》。《警世通言》,古本小说集成第48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明]即空观主人:《拍案惊奇自序》。《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明]余邵鱼:《题全像列国志传引》。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页。
    [2][清]湛若海:《六合内外琐言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3][清]秦云:《浇愁集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4][清]周春:《影谈题词》。《影谈》,申报丛刊第14函,光绪年间。
    [5][清]葛荃:《影谈题词》。《影谈》,申报丛刊第14函,光绪年间。
    [6][清]钱棨:《谐铎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2页。
    [1]魏源:《诸子集成·庄子·外物》,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一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69页。
    [3]《论语·子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8页。
    [1][汉]刘秀:《上山海经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2][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45页。
    [3][晋]干宝:《搜神记自序》。《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4][晋]郭璞:《山海经序》。《山海经》,《四部丛刊·子部》,四部丛刊初续三编第108函,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5][晋]干宝:《搜神记自序》。《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6][晋]葛洪:《神仙传自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7][唐]谷神子:《博异志序》。《博异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唐]李冗:《独异志自序》。《独异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自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
    [1][宋]张遗谟:《清波杂志序》。《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
    [2][元]宋无子:《续夷坚志跋》,笔记小说大观第4辑第2函,石印本,进步书局印行,民国年间。
    [3][明]沈焦:《玉堂丝语自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2页。
    [4][明]修髯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明]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6][明]杨慎:《山海经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1][清]钱湘:《续刻荡寇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2页。
    [2][清]严允肇:《今世说序》。《今世说》,笔记小说大观第八辑第5函,进步书局校印,民国年间。
    [3][清]湛若海:《六合内外琐言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4][清]灵岩山樵:《九尾狐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33页。
    [5][清]姚聘侯:《评演济公传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页。
    [1][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3页。
    [2][清]胡泉:《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3][清]何琪:《夷坚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4][清]高珩:《聊斋志异序》。《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古本小说集成第6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清]锺离濬水:《十二楼序》。《十二楼》,古本小说集成第2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清]管窥子:《今古奇观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4页。
    [1][清]但明伦:《聊斋志异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2][清]何彤文:《聊斋志异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3][梁]萧统:《文选》卷三十一江淹杂体诗《李都尉从军》“袖中有短书”,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1]《国语·晋语》:“吾闻古之言,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袄祥于谣,考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中华书局,袖珍古书读本第3函,民国二十五年。
    [2][晋]干宝:《搜神记自序》。《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3][元]石岩:《续夷坚志跋》。《续夷坚志》,笔记小说大观第4辑第2函,石印本,进步书局印行,民国年间。
    [4][宋]洪迈:《夷坚支庚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5][宋]洪迈:《夷坚乙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4页。
    [6][清]乐钧:《耳食录自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页。
    [7][清]吴嵩梁:《耳食录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页。
    [1][清]兰苕馆主人:《里乘自序》。《里乘》,说部丛刊第四辑,上海进步书局印行,民国年间。
    [2][清]王晫:《今世说序》,笔记小说大观第八辑第5函,进步书局校印,民国年间。
    [3][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自序》。《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4][清]钱棻:《玉剑尊闻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3页。
    [5][清]小石道人:《嘻谈录自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68页。
    [1][明]熊大木:《大宋武穆王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0页。
    [1][明]周之标:《残唐五代史传叙》。《残唐五代史传》,古本小说集成第2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清]吴璿:《飞龙全传序》。《飞龙全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清]褚人穫:《隋唐演义序》。《隋唐演义》,古本小说集成第39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佚名:《述异记序》。《述异记》,汉魏丛书第32册,涵芬楼本,民国14年。
    [3][清]汪士汉:《博物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4][晋]葛洪:《西京杂记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5][宋]晁载之:《殷芸小说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6页。
    [6][清]樵子:《樵史自序》。《樵史》,绣像本,古本小说集成第3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丁锡根:《历代小说序跋集·樵史通俗演义》内容介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0页。
    [2][清]梦庄居士:《双英记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3页。
    [3][清]贪梦道人:《续永庆升平自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2页。
    [1][清]月湖渔隐:《三续七剑十三侠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6页。
    [2][清]云水道人:《巧联珠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9页。
    [1][明]凌濛初:《拍案惊奇自序》。《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清]张竹坡:《金瓶梅闲话》,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6页。
    [3][清]佚名:《跋金瓶梅后》,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页。
    [4]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30页。
    [1][明]天都外臣:《水浒传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2页。
    [2][明]谢肇淛:《金瓶梅跋》,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页。
    [3][明]鲁连居士:《绣谷春容序》。《绣谷春容》,古本小说集成第1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三国演义》,绣像全图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清]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法》。《读第五才子书传》,古本小说集成第5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高晓声:《生活,目的和技巧》,《星火》1980年10月号。
    [1][清]梦觉主人:《红楼梦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7页。
    [2][清]忏绮词人:《梼杌萃编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3页。
    [3]莱辛:《汉堡剧评》第23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1][清]金人瑞:《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三》。《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古本小说集成第5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杨玉军:《明清人小说序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杨玉军:《明清人小说序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清]金圣叹:《第五才子书·序一》。《第五才子书传》,古本小说集成第5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清]种柳主人:《玉蟾记叙》。《玉蟾记》,古本小说集成第25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宋]刘应登:《世说新语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2][梁]萧绮:《拾遗记序》。《拾遗记》,汪士汉辑《秘书二十一种》第1函第四册,新安汪氏文盛堂,乾隆七年。
    [1][明]陈垲:《越绝书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2][明]柯茂竹:《西京杂记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
    [3][明]烟霞外史:《韩湘子叙》。《韩湘子全传》,古本小说集成第1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明]李春芳:《大红袍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0页。
    [1][明]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卷楼本,古本小说集成第60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明]王思任:《世说新语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3][清]观鉴我斋:《儿女英雄传序》。《儿女英雄传》,古本小说集成第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清]醉犀生:《古今奇闻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4页。
    [1][清]江东老潭:《醉醒石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9页。
    [2][清]袁枚:《外史志异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3][清]洪棣元:《镜花缘原序》。《镜花缘》,绣像本,古本小说集成第9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清]舒其锳:《注聊斋志异跋二》。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5][清]何彤文:《注聊斋志异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6][清]段(栗玉):《聊斋志异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1][清]黄人:《六合内外琐言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2][清]无名氏:《续儿女英雄传序》。《续儿女英雄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鲁迅:《中国古代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1][明]梦藏道人:《三国志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6页。
    [2][清]静恬主人:《金石缘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1页。
    [3][清]西泠散人:《熙朝快史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5页。
    [1][清]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法》。《读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古本小说集成第5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清]剩斋氏:《英云梦弁言》。《英云梦》,古本小说集成第42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清]恬澹人:《玉蟾记叙》。《玉蟾记》,古本小说集成第2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清]花也怜侬:《海上花列传例言》。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27页。
    [1][清]陶家鹤:《绿野仙踪序》。《绿野仙踪》,古本小说集成第12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明]梦藏道人:《三国志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6页。
    [1][明]梦藏道人:《三国志演义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6页。
    [1][明]佚名:《重刊杭州考证三国志传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1页。
    [2][清]黄丕烈:《博物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3]佚名:《述异记序》。《述异记》,汉魏丛书第32册,涵芬楼本,民国十四年。
    [4][明]黄省曾:《西京杂记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页。
    [2]朱熹:《四书集注·孟子万章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
    [3][清]马国翰:《俗说序》。《俗说》,玉函山房辑佚书第57册,嫏嬛馆出版,清同治十三年。
    [4][清]马国翰:《齐谐记序》。《齐谐记》,玉函山房辑佚书第16册,嫏嬛馆出版,清同治十三年。
    [5][清]马国翰:《齐谐记序》。《齐谐记》,玉函山房辑佚书第16册,嫏嬛馆出版,清同治十三年。
    [6]佚名:《列仙传叙》。清汪士汉辑《秘书二十一种》,新安汪氏文盛堂,乾隆七年。
    [1][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序》。《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清马俊良《龙威秘书》第八册,世德堂本,清嘉庆元年。
    [1][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2][清]胡鼎:《河东记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1][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自序》。《夜雨秋灯录》,黄山书社,1999年版。
    [2][清]秦云:《浇愁集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1][清]蒲松龄:《聊斋自志》。《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古本小说集成第6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明]李维桢:《耳谈序》。《耳谈》,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六十六年版。
    [3][清]郑开禧:《阅微草堂笔记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页。
    [4][清]毛宗岗:《坚瓠三集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7页。
    [5][明]唐琳:《博物志叙》。《博物志》,崇文书局刻本,清光绪元年。
    [6][清]汪士汉:《博物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1996年版,第39页。
    [1][清]周心如:《博物志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2][宋]陈晦:《清波杂志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8页。
    [3][宋]龚颐正:《清波杂志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9页。
    [4][宋]章斯才:《清波杂志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7页。
    [5][宋]张贵谟:《清波杂志序》。《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
    [1][清]黄玉烈:《梁公九谏跋》。《梁公九谏》,古本小说集成第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清]孙毓修:《宣和遗事跋》。《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1][清]李调元:《世说旧注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0页。
    [2][宋]董弅:《世说新语跋》。《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清]沈岩:《世说新语跋》。《世说新语》,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1][清]孙毓修:《世说新语跋》。《世说新语》,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2][清]颖谷:《世说新语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1]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2]黄清泉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3]杜云.明清小说序跋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4]曾祖荫.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
    [5]人民出版社资料组编.序跋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6]高玉海.古代小说续书序跋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7]黄霖等主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8]吴培显.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刘世德等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0]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
    [1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12]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蔡铁鹰.中国古代小说的演变与形态[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14]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5]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16]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17]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皋于厚.明清小说的文化审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19]程毅中.明代小说丛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20]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22]王平主编.明清小说传播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谭邦和.明清小说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4]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25]张俊,沈治钧.清代小说简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张世君.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7]大连图书馆参考部编.明清小说序跋选[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
    [28]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29]林辰.古代小说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30]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1]周先慎.明清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3]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34]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艾斐.小说审美意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36]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7]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38]陈天祥.中国古典小说艺术鉴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黄霖等.中国小说研究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40]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五五级本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小说史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41]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2]徐君慧.古典小说漫话[M].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43]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44]程毅中.古小说简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6]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7]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8]黄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49]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3年。
    [50]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51]陈平原,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5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
    [53]王清原等编纂.小说书坊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年。
    [54]谢国祯.明清笔记丛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55]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56]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57]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M].山东:齐鲁书社,1991年。
    [58]李志忠.古书版本鉴定[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59]屈万里,昌彼得.图书版本学要略[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6年。
    [60]班固.汉书·艺文志[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61]王汝梅,张羽.中国小说理论发展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1]范军.略论古代小说序跋中的出版史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6)。
    [2]尹洪(金步).论古书序跋在版本鉴定中的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2001,(3)。
    [3]于兴汉.中国古代小说序跋对小说理论的贡献[J].山西师大学报,1986,(4)。
    [4]楼国萍.中国小说序跋发展述评-兼谈胡适对小说序跋发展的贡献[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5)。
    [5]方成慧.从古代小说序跋看历史小说创作虚实论的演变轨迹[J].襄樊学院学报,1999,(3)。
    [6]纪德君.关于历史演义序跋评点研究的几点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2004,(2)。
    [7]陈艳艳.明清历史演义小说序跋中的“虚”“实”论[J].阅读与写作,2008,(3)。
    [8]万睛川.明清小说序跋的广告艺术[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2)。
    [9]王香兰.明清小说序跋中的“劝善惩恶”说[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10]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序跋及评点叙论[J].宁夏大学学报,2008,(3)。
    [11]颜湘君.清代骈文中兴与小说序跋[J].明清小说研究,2005,(4)。
    [12]纪德君.论明清历史演义作家的创作动机[J].社会科学辑刊,2004,(2)。
    [13]王香兰.明清小说序跋中的小说社会功能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5)。
    [14]王香兰.明清小说序跋中的艺术虚构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
    [15]陈丹丹.明代通俗小说序跋整理与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16]姜丽娟.明清的小说序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7]毛庆其.明清小说序跋初探[J].学术月刊,1985,(12)。
    [18]欧阳健.《聊斋志异》序跋涉及的小说理论[J].蒲松龄研究,2000,(1)。
    [19]李冬梅,杨晓林.《聊斋》续书序跋辑评[J].蒲松龄研究,200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