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极之争”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曾经冰封的北极逐渐展露出它潜在的价值。北极的资源、航道以及军事地位都成了各国注目的焦点,环北极各国纷纷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海洋权利的概括性规定开始了北极海域的“圈地运动”。而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北极地区的不特定适用性,使得北极地区权利归属并不明确,因此,近年来北极之争也随着北极气候的变暖而逐渐升温。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和论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国际法专业理论结合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相关知识,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对现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根据北极争端的特点,为北极争端的解决找到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关注到我国的北极利益,在北极可能的和平开发道路上表明我国的立场。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约三万字。
     第一部分在明确北极地区地理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国际法律制度和北极地区的历史事实,将北极地区定位为一个多层次法律概念混合体,然后从人类探索北极的历史开始,围绕北极之争法律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详细介绍了北极之争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部分选取以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环北极国家以及以英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作为北极之争的主要争端方,分别介绍了其权利主张和近年来的行动。第三部分从北极地区争议集中的200海里外大陆架主权权利、北方航道和西北航道两条北极航道、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北极地区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四个方面阐述了北极之争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在通过法律方法解决北极之争问题上,首先对现行的适用于北极地区的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试着参照上述两项国际条约以及适用于地球另一极的《南极条约》,分析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北极地区法律地位、参照《南极条约》订立适用于北极地区的《北极条约》以及参照《斯瓦尔巴德条约》解决北极局部争端这三种可行的解决方法,提出针对北极地区复杂的法律地位在北极地区分区将三种方法结合适用的主张;最后根据中国在北极的相关利益,结合我国的国际地位分析了我国在北极之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我国一贯主张的国际合作和平开发利用北极的策略。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global warming, and the ice revealing the Arctic has gradually shown its potential value. Arctic resources, routes, and military statu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based on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Law of the Sea, circumpolar countries began the "enclosure movement" in Arctic region. But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Arctic Geography and the no specific applicability of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Law of the Sea in the Arctic region, making the right vested in the Arctic region is not clear,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the dispute of the Arctic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books and papers, this paper using the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knowledg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using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study the Arctic dipute from different angles. With the hope to find the most viable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Arctic dispute, while also concerned about interests in the Arctic of our country, and indicates China's position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the Arctic region.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bout 30000 words.
     Part one, on the basis of a clear geographical concept of the Arctic region,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and the fact of the Arctic region's history, defines the Arctic region as a mixture of multi-layered legal concept. And then begin with the history of human exploration in the Arctic, analys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egal issues in dispute over the Arctic, details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ctic dispute.
     Part two, selected Russia,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ircumpolar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United Kingdom representatives of other countries as major parties to the Arctic dispute, presents their claims and actions in recent years.
     Part three, expatiates four main aspects of the Arctic dispute: the sovereign righ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 from the baselines from which the breadth of the territorial sea is measured, two Arctic channels, the North Passage and Northwest Passage, the Arctic region's resources and the Arctic region's important military-strategic position.
     Part four, on legal solution to the Arctic dispute, first analyses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Law of the Sea and Svalbard Treaty as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law which applicable to Arctic region. And then try to consult these two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Antarctic Treaty which applicable to the other pole of the Earth, analyses three possible solutions: clear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Arctic region pursuanted at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Law of the Sea, consulting Antarctic Treaty sign Arctic Treaty, as well as the reference to Svalbard Treaty to resolve disputes in specific area. Proposed the way combining these three methods for the Arctic region's complex legal status. Finally, according to China's relevant interests in the Arctic region, combined with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alyses China's position on this issue,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strategy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Arctic region which China has always advocated.
引文
1王军敏,“关于北极法律地位的新动向”,《理论前沿》,2009年第20期,第39页。
    
    2参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
    3李金荣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13页。
    4参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5条.
    5“古中国人在北极”,搜狐旅游,2005年3月15日,http://travel.sohu.com/20050315/n224698152.shtml。
    6“北极圈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国大学生在线,2006年4月17日,http://www.univs.cn/newweb/univs/ouc/2006-04-17/596056.html。
    7这里的“绿色大地”是格陵兰岛英文名Greenland的意译。
    10陶平国:“北极主权权利争端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16页。
    
    11曾望:“北极争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第10期,第12页。
    12“北极地区”,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7/13/content_4826007.htm
    13吴慧:“‘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36页。
    14“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百度百科,2007年2月27日,http://baike.baidu.com/view/1494692.html?tp=5_01。
    15曾望,前注[11],第14页。
    16韩莹莹:“法律能否为北极争端纾困?”,《民主与法制》,2007年第19期,第46页。
    17李文政:“加拿大强化宣示北极主权”,《人民日报》,2007年8月13日,第3版。
    18董爱波:“俄官员称对北极的领土要求已取得足够证据”,2007年10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5/content_6948011.htm
    19牛启铭:“冷战时期美国极低政策研究综述”,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第23页。
    
    20孟令奇:“绘图北极美国人终于要动了”,《信息时报》,2007年8月15日,第A29版。
    21李宁静:“英国加入北极海底资源之争”,《法制日报》,2007年9月26日,第4版。
    25刘颖、吕国民编:《国际法资料选编(中英文对照)》,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26宋华:“美国加拿大拟再次考察北极大陆架”,《环球时报》,2009年7月24日,第4版。
    27宋华,前注[26]。
    28宋华:“俄将拨巨款勘探北极大陆架边界寻找领土依据”,《环球时报》,2010年2月5日,第3版。
    32黄志雄:“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国际论坛》,2009年第6期,第8页。
    33张建松:“北极:从‘科考时代’步入‘纷争时代’”,《经济参考报》,2009年4月10日,第7版。
    34黄志雄,前注[32]。
    35刘江萍、管清蕾、崔静:“全球变暖,北极首次成‘岛屿’”,《扬子晚报》,2002008年11月27日,第B2版。
    36张建松,前注[33]。
    37梁慧:“德国货船创出北冰洋黄金水路”,《中国水运报》,2009年9月13日,http://www.zgsyb.com/GB/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8778。
    38郭培清、管清蕾:“北方海航道政治与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5页。
    39刘惠荣、林晖:“论俄罗斯对北部海航道的法律管制——兼论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冲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6页。
    40陶平国,前注[10],第23页。
    41“北美峰会:加总理重提北极‘西北航道’主权”,《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8月21日,第5版。
    42“美大使承认北极‘西北航道’自然资源属加拿大”,中国新闻网,2007年8月23日,http://news.sohu.com/20070823/n251745892.shtml。
    43 Arctic Oil and Gas 2007, AMAP ISBN 978-82-7971-048-6, April 2008, http://www.amap.no/.
    44 Andrew King ,“Thawing A Frozen Treaty : Protecting United States Interests in the Arctic with A Congressional Executive Agreement on the Law of the Sea”, Hastings Constitution2al Law Quarterly , Vol . 34 , Winter 2007 , p . 330.
    45吴娟:“争北极,谁也不能违背国际法”,《检查日报》,2007年8月17日,第4版。
    46张建松,前注[33]。
    47易强,“争夺北极:没有规则的大国游戏”,《环球财经》,2008年8月30日,http://civ.ce.cn/main/gd/200808/30/t20080830_16664830.shtml。
    48黄志雄,前注[32],第9页。
    49“俄罗斯总统下令开采北极石油”,中国广播网,2008年9月27日,http://www.cnr.cn/xjfw/slsq/zyzx/200809/t20080927_505111243.html。
    50易强,前注[47]。
    51张建松,前注[33]。
    52前注[42]。
    53“北极高军事价值引明争暗斗美俄争夺地球制高点”,《中国青年报》,2009年6月26日,http://news.sohu.com/20090626/n264769595.shtml。
    54李玉喜、刘永洪:“透到纷争看北极军事价值”,中国公众科技网,2009年5月27日,http://arm.cpst.net.cn/gfjy/2009_06/243847048.html。
    60“俄称10年内各国可能因争夺北极资源引发大战”,国际在线,2009年5月14日,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5-14/1318551789.html。
    61同上注。
    62荷生:“美‘环保’航母或介入北极暗战”,《世界报》,2009年12月2日,第17版。
    63“俄罗斯宣布拟组建北极部队维护其北极地区利益”,新华网,2009年3月30日,http://www.cnr.cn/junshi/gjjs/200904/t20090401_505290586.html。
    
    64荷生,前注[62]。
    6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百度百科,2010年2月27日,http://baike.baidu.com/view/91793.html。
    66“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百度百科,2010年2月27日,http://baike.baidu.com/view/381133.html。
    
    67刘颖、吕国民,前注[25],第196页。
    68参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08条。
    69徐超、李安民:“北冰洋争端中的国际法视角”,《中国海洋报》,2008年11月11日,第3版。
    70刘颖、吕国民,前注[25],第233页。
    71储昭根:“北极争夺凸现法律缺陷”,《检察风云》,2007年第19期,第35页。
    72刘江萍、管清蕾、崔静:“全球变暖,北极首次成‘岛屿’”,《扬子晚报》,2002008年11月27日,第B2版。
    73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91页。
    74同上注,第393页。
    75申进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与海洋环境保护”,提交“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的论文,重庆,2004年7月22日~2004年7月27日,
    
    78郭培清:“美国政府的南极洲政策与《南极条约》的形成”,《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第90页。
    79阮振宇:“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海洋法:冲突与协调”,《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32页。
    81高威:“南北极法律状况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第27卷第4期,第384页。
    83刘洋、寇立研:“八国对北极主权虎视眈眈中国无法置身事外”,新华网,2009年8月26日,http://bagua.php5.cz/?tid-252107.html。
    85“中国对北极事务的看法——外交部胡正跃部长助理在‘北极研究之旅’活动上的报告”,《世界知识》,2009年第15期,第54页。
    
    86李振福:“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中国航海》,2009年第32卷第2期,第99页。
    [1] [韩]朴椿浩编著:《国际海洋边界——太平洋中部和东亚》,王丽玉、李红云、张海文译,王铁崖编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 [美]马汉著:《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3]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4]邹克渊:《南极矿物资源与国际法》,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年。
    [5]陆儒德:《海洋.国家.海权》,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年版。
    [6]秦天、霍小勇主编:《中华海权史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袁古洁:《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张玉坤、张慧编著:《戍海固边——海上安全环境与海洋权益维护》,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年版。
    [10]刘颖、吕国民编:《国际法资料选编(中英文对照)》,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1]傅崐成:《海洋法专题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李明春:《海权论衡》,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
    [13]李金荣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4]高建军:《国际海洋划界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王立东:《国家海上利益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谭柏平:《海洋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贾宇、毛丽斐:“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法律问题”,《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2005年,第二卷。
    [2]吕文正:“俄罗斯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的启示”,《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2005年,第二卷。
    [3]吴慧:“‘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李东:“俄北极‘插旗’引燃‘冰地热战’”,《世界知识》,2007年第17期。
    [5]董跃:“论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争端极其解决路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6]刘中民:“北冰洋争夺的三大国际关系焦点”,《海洋世界》,2007年第9期。
    [7]储昭根:“北极争夺凸现法律缺陷”,《检察风云》,2007年第19期。
    [8]纪双城:“北极争夺又添新岛变数”,《共产党员》,2007年12月(下)。
    [9]曾望:“北极争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第10期。
    [10]李振福:“北极航线的中国战略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
    [11]刘惠荣、杨凡:“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2]王秀英:“国际法视阈中的北极争端”,《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第6期。
    [13]高育红:“大国为什么要争夺北极”,《科学24小时》,2008年第9期。
    [14]梅宏、王增振:“北极海域法律地位争端及其解决”,《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5]韩莹莹:“法律能否为北极争端纾困?”,《民主与法制》,2007年第19期。
    [16]高威:“南北极法律状况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第27卷第4期。
    [17]赵颖:“浅析北极所面临的法律挑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第26卷第3期。
    [18]贾秀栋、李娜:“试论‘冷’北极之‘热’争夺”,《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5卷第3期。
    [19]黄志雄:“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国际论坛》,2009年第6期。
    [20]董跃、宋欣:“有关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海洋法制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1]李振福:“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中国航海》,2009年第32卷第2期。
    [22]刘惠荣、林晖:“论俄罗斯对北部海航道的法律管制——兼论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冲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3]蔡高强:“大国崛起与国际法的发展——兼谈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法环境”,《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33卷第4期。
    [24]李宏达:“巨龙出海挥戈有名: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海军远洋护航”,《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22卷第2期。
    [25]郭培清、管清蕾:“北方海航道政治与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6]郭培清:“美国政府的南极洲政策与《南极条约》的形成”,《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
    [27]郭培清:“北极争夺战”,《海洋世界》,2007年第9期。
    [28]郭培清、田栋:“摩尔曼斯克讲话与北极合作——北极进入合作时代”,《海洋世界》,2008年第5期。
    [29]阮振宇:“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海洋法:冲突与协调”,《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
    [30]严双伍、李默:“北极争端的症结及其解决路径——公共物品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62卷第6期。
    [31]王军敏:“关于北极法律地位的新动向”,《理论前沿》,2009年第20期。
    [32]杜科、祁晋疆:“北极争夺战风云又起”,《环球军事》,2009年第206期。
    [33]申进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与海洋环境保护”,提交“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的论文,重庆,2004年7月22日~2004年7月27日。
    [34]吴娟:“争北极,谁也不能违背国际法”,《检查日报》,2007年8月17日,第4版。
    [35]徐超、李安民:“北冰洋争端中的国际法视角”,《中国海洋报》,2008年11日11日,第3版。
    [36]张建松:“北极:从‘科考时代’步入‘纷争时代’”,《经济参考报》,2009年4月10日,第7版。
    [37]陶平国:“北极主权权利争端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38]牛启铭,“冷战时期美国极低政策研究综述”,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39]沈鹏:“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外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1]“中国对北极事务的看法——外交部胡正跃部长助理在‘北极研究之旅’活动上的报告”,《世界知识》,2009年第15期。
    [2]李文政:“加拿大强化宣示北极主权”,《人民日报》,2007年8月13日,第3版。
    [3]孟令奇:“绘图北极美国人终于要动了”,《信息时报》,2007年8月15日,第A29版。
    [4]李宁静:“英国加入北极海底资源之争”,《法制日报》,2007年9月26日,第4版。
    [5]宋华:“俄将拨巨款勘探北极大陆架边界寻找领土依据”,《环球时报》,2010年2月5日,第3版。
    [6]宋华:“美国加拿大拟再次考察北极大陆架”,《环球时报》,2009年7月24日,第4版。
    [7]刘江萍、管清蕾、崔静:“全球变暖,北极首次成‘岛屿’”,《扬子晚报》,2002008年11月27日,第B2版。
    [8]“北美峰会:加总理重提北极‘西北航道’主权”,《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8月21日,第5版。
    [9]荷生:“美‘环保’航母或介入北极暗战”,《世界报》,2009年12月2日,第17版。
    [10]梁慧:“德国货船创出北冰洋黄金水路”,《中国水运报》,2009年9月13日,http://www.zgsyb.com/GB/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8778。
    [11]刘洋:“北极——大国争夺的‘新战场’?”, 2007年8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8/07/content_6488688.htm。
    [12]董爱波:“俄官员称对北极的领土要求已取得足够证据”,2007年10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5/content_6948011.htm。
    [13]“俄罗斯总统下令开采北极石油”,中国广播网, 2008年9月27日,http://www.cnr.cn/xjfw/slsq/zyzx/200809/t20080927_505111243.html。
    [14]“北极高军事价值引明争暗斗美俄争夺地球制高点”,《中国青年报》,2009年6月26日,http://news.sohu.com/20090626/n264769595.shtml。
    [15]李玉喜、刘永洪:“透到纷争看北极军事价值”,中国公众科技网,2009年5月27日,http://arm.cpst.net.cn/gfjy/2009_06/243847048.html。
    [16]“俄称10年内各国可能因争夺北极资源引发大战”,国际在线,2009年5月14日,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5-14/1318551789.html。
    [17]刘洋、寇立研:“八国对北极主权虎视眈眈中国无法置身事外”,新华网,2009年8月26日,http://bagua.php5.cz/?tid-252107.html。
    [18]“俄罗斯宣布拟组建北极部队维护其北极地区利益”,新华网,2009年3月30日,http://www.cnr.cn/junshi/gjjs/200904/t20090401_505290586.html。
    [19]“美大使承认北极‘西北航道’自然资源属加拿大”,中国新闻网,2007年8月23日,http://news.sohu.com/20070823/n251745892.shtml。
    [20]易强,“争夺北极:没有规则的大国游戏”,《环球财经》,2008年8月30日,http://civ.ce.cn/main/gd/200808/30/t20080830_16664830.shtml.
    [21]“古中国人在北极”,搜狐旅游, 2005年3月15日,http://travel.sohu.com/20050315/n224698152.shtml。
    [22]“北极圈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国大学生在线, 2006年4月17日,http://www.univs.cn/newweb/univs/ouc/2006-04-17/596056.html。
    [23]“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百度百科, 2010年2月27日,http://baike.baidu.com/view/381133.html。
    [2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百度百科,2010年2月27日,http://baike.baidu.com/view/91793.html。
    [25]“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百度百科, 2007年2月27日,http://baike.baidu.com/view/1494692.html?tp=5_01。
    [26] Arctic Oil and Gas 2007, AMAP ISBN 978-82-7971-048-6, April 2008, http://www.amap.no/.
    [27] Andrew King ,“Thawing A Frozen Treaty : Protecting United States Interests in the Arctic with A Congressional Executive Agreement on the Law of the Sea”, Hastings Constitution2al Law Quarterly , Vol . 34 , Winter 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