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70年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研究述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Review of Studies on Water Environment History of Huaihe River Basin in the Past Seventy Years
  • 作者:李东辉
  • 英文作者:LI Donghui;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关键词:近70年 ; 淮河流域 ; 历史时期 ; 水环境 ; 研究进展
  • 英文关键词:the past seventy years;;the Huaihe River basin;;historical period;;water environment;;research progress
  • 中文刊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8-14
  • 出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04
  • 语种:中文;
  • 页:12-18
  • 页数:7
  • CN:41-1429/C
  • ISSN:2096-7055
  • 分类号:X143-09
摘要
近70年来,学界在有关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综论性研究,水系、湖泊、陂塘变迁研究,水环境变迁原因研究,水旱灾害研究以及水利建设、水运交通、城镇兴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进一步加强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相关文献整理,拓展对研究时段的认知,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In the past 70 years, scholars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Huaihe River Basin, the changes of water system, lakes and ponds, and the causes of water environment changes.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urban rise and fall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water environment history related literature collation,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period, and further innovate the research methods i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efforts.
引文
[1] 吴吉春,张景飞.水环境化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 吴建新.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镇的水环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3-141.
    [3] 武同举,柯锐.淮系年表全编[C]//.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中国水利史典:淮河卷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 胡焕庸.淮河[M].北京:开明书店,1952.
    [5] 胡焕庸.淮河水道志[M].北京:水利电力部治淮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办公室,1952.
    [6] 胡焕庸.淮河的改造[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4.
    [7] 陈桥驿.淮河流域[M].上海:春明出版社,1952.
    [8]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9]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大事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0]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综述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1]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治理与开发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规划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3]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文·勘测·科技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4]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管理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5]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人文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6]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17] 王均.淮河下游水系变迁及黄淮运关系的初步研究[C]//.张义丰.淮河地理研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18] 张文华.汉唐时期淮河流域水环境述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3):79-91.
    [19] 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C]//.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0] 徐近之.淮北平原与淮河中游的地文[J].地理学报,1953(2):203-233.
    [21] 潘凤英.晚全新世以来江淮之间湖泊的变迁[J].地理科学,1983(4):361-368.
    [22] 彭安玉.黄河夺淮后江苏淮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4):56-63.
    [23] 吴必虎.黄河夺淮后里下河平原河湖地貌的变迁[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Z1):132-138.
    [24] 凌申.射阳湖历史变迁研究[J].湖泊科学,1993(3):225-233;
    [25] 凌申.历史时期射阳湖演变模式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3):73-79.
    [26] 韩昭庆.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2):61-76,249.
    [27] 韩昭庆.南四湖演变过程及其背景分析[J].地理科学,2000(2):133-138.
    [28] 郑肇经.关于芍陂创始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史,1982(2):10-14.
    [29] 陈立柱.结合楚简重论芍陂的创始与地理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4):441-449.
    [30] 刘和惠.芍陂史上几个问题的考察[J].安徽史学,1988(1):19-22.
    [31] 陈业新.历史时期芍陂水源变迁的初步考察[J].安徽史学,2013(6):92-105.
    [32] 陈业新.阻源与占垦:明清时期芍陂水利生态及其治理研究[J].江汉论坛,2016(2):104-116.
    [33]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4] 姚汉源.黄河水利史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35] 钮仲勋.黄河变迁与水利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6] 罗来兴.1938—1947年间的黄河南泛[J].地理学报,1953(2):234-244.
    [37] 凌申.黄河南徙与苏北海岸线的变迁[J].海洋科学,1988(5):54-58.
    [38] 孟尔君.历史时期黄河泛淮对江苏海岸线变迁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148-160.
    [39] 张永勇,李宗礼,刘晓洁.近千年淮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4):77-83.
    [40] 张义丰.淮河流域两大湖群的兴衰与黄河夺淮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45-50.
    [41] 张汝翼.黄河泛淮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3):55-60.
    [42] 杨达源,张建军,李徐生.黄河南徙、海平面变化与江苏中部的海岸线变迁[J].第四纪研究,1999(3):283.
    [43] 韩昭庆.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黄河长期夺淮期间淮北平原湖泊、水系的变迁和背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4] 张崇旺.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1-89.
    [45] 水利电力部水管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6] 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47] 河南省水文总站.河南省历代旱涝等水文气候史料[Z].郑州:河南省水文总站,1982.
    [48] 安徽省文史馆自然灾害资料搜集组.安徽地区水灾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J].安徽史学通讯,1959(Z1):135-158.
    [49] 安徽地方志办公室.安徽水灾备忘录[M].合肥:黄山书社,1991.
    [50] 安徽省气象台情报组.安徽省旱涝史料[Z].合肥:安徽省气象台内部资料,1979.
    [51] 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52] 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1919—1949[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53] 许炯心.淮河洪涝灾害的地貌学分析[J].灾害学,1992(1):45-50.
    [54] 周寅康.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混沌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1999(1):42-47.
    [55] 周寅康,王腊春,许有鹏,等.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耗散性[J].地理研究,2000(3):277-282.
    [56] 张秉伦,方兆本.淮河和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年表与旱涝规律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57] 陈业新.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兼及历史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14-29,86.
    [58] 汪志国,谈家胜.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43.
    [59] 导淮入江入海刍议[M]//武同举.两轩剩语.复印本,1927.
    [60] 李书田.中国水利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1] 郑肇经.中国水利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62] 胡焕庸.两淮水利[M].南京:正中书局,1947.
    [63] 张念祖.中国历代水利述要[M].上海:上海书店,1947.
    [64] 武剑青.略论三国后期的两淮水利工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4):109-111.
    [65] 王炳庆.三国后期邓艾屯田开渠考略[J].东南学术,1999(3):111-113.
    [66] 陈怀荃.楚在江淮地区的发展和孙叔敖开芍陂[M]//.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7] 潘清.元代江淮流域水利建设述论[J].学术研究,2014(12):105-111.
    [68] 高升荣.乾隆朝淮北平原水利事业与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关系:以江苏徐州府为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93-100,161.
    [69] 孙语圣.民国时期安徽的水利建设[J].民国档案,2002(4):107-109.
    [70] 朱正业,杨立红.民国时期河南淮河流域水利建设述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31-135.
    [71] 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从公共工程看民初社会变迁之个案研究:1912—1937[M].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6.
    [72] 赵筱侠.苏北地区重大水利建设研究:1949—1966[D].南京:南京大学,2012.
    [73] 杨国宜.从“合肥”到肥合:沟通江淮的水道[J].安徽史学通讯,1959(3):67-69.
    [74] 刘彩玉.论肥水源与“江淮运河”[J].历史研究,1960(3):69-78.
    [75] 金家年.江淮水道疏证[J].安徽史学,1984(3):17-19.
    [76] 朱更扬.江淮运河问题辨证[J].安徽大学学报,1987(4):87-90.
    [77] 史念海.中国的运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78] 郭黎安.里运河变迁的历史过程[M]//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9] 王鑫义.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淮河流域漕运[J].安徽史学,1999(1):12-17.
    [80] 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淮地区水上交通的拓展与利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5(4):28-31.
    [81] 王力平.唐后期淮颍(蔡)水运的利用与影响[J].河北学刊,1991(2):83-88.
    [82] 吴朋飞.明清贾鲁河水运环境变迁的刻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8(5):12-16.
    [83] 王琳.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时代的黄淮水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8(5):16-18.
    [84] 马茂棠.安徽航运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85] 张圣城.河南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86] 山东航运史编委会.山东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87] 邹逸麟.淮河下游南北运口变迁和城镇兴衰[M]//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6辑.上海:上海人民版社,1988.
    [88] 朱士光.论历史时期淮安在运河水运中的地位与作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44-348.
    [89] 吴海涛,王大庆.明代时期的颍州[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8.
    [90] 田冰,吴小伦.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J].中州学刊,2014(2):130-135.
    [91] 张亮.水系变迁与安徽古代城市时空分布研究:兼及安徽三大流域古代城市比较[J].史林,2014(1):1-9.
    [92] 李强,马陵合.近代皖北交通中心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64-171.
    [93] 陈隆文.从《朱仙镇新河记碑》看贾鲁河水运的历史价值:水利碑刻与中原水环境变迁研究之一[J].中原文物,2014(1):101-108.
    [94] 陈隆文.《朱仙镇新河记碑》再研究:水利碑刻与中原水环境变迁研究之二[J].中原文物,2015(2):96-103.
    [95] 黄芝岗.中国的水神[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96] 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97] 吴海涛.淮河流域环境变迁史[M].合肥:黄山书社,2017.
    [98] 胡梦飞.明清时期苏北地区水神信仰的历史考察:以运河沿线区域为中心[J].江苏社会科学,2013(3):227-232.
    [99] 胡梦飞.明清时期开封地区黄河水患与河神信仰[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1):1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