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个人一般信息侵权裁判规则研究——基于68个案例样本的类型化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into Judgment Rules on General Personal Information Infringement——Based on Categorized Analysis of 68 Cases
  • 作者:李怡
  • 英文作者:Li Yi;
  • 关键词:个人一般信息 ; 区分性信息 ; 联络性信息 ; 关联性信息 ; 侵权责任
  • 英文关键词:General Personal Information;;Identity Information;;Contact Information;;Related Information;;Tort Liability
  • 中文刊名:政治与法律
  • 英文刊名: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05
  • 出版单位:政治与法律
  • 年:2019
  • 期:06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法上的中国元素研究”(项目编号:18AFX015)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153-164
  • 页数:12
  • CN:31-1106/D
  • ISSN:1005-9512
  • 分类号:D923
摘要
根据信息的敏感程度,个人信息可分为敏感信息与一般信息。我国在理论与立法上均未对一般信息做进一步区分。在司法实践中根据信息与主体的关联程度对其予以区分保护,反映了不同信息类型的本质区别,据此,可以将个人一般信息分为区分性信息、联络性信息与关联性信息,进而检视三者的裁判规则差异。关于信息性质、损害要件的裁判立场值得肯定,对保护范围、过错要件、知情同意的裁判认定不尽合宜。在保护信息的范围上,应纳入信息社会涌现的新型一般信息;对于信息处理主体的注意义务标准,区分性信息要求较高,联络性信息次之,关联性信息最低;对于受害人的同意方式,前两者应采取明示同意,后者应采取默示同意。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应整合上述裁判规则,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Personal inform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ensitive information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sensitivity of information. There is no further distinction under the general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ory or in legislation,but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general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distinguished and respectively protect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subject,which shows the essential distinction amo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Thus,general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contact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information,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adjudicating rules are hereby examined. The judicial view on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and elements of damage should be praised,while the judicial determinations on the information protection scope,constituents of fault,informed consent are not reasonable. The protection scope should cover general information newly emerging i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standard of duty of car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er is the highest fo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in the second place for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the lowest for related information;in terms of the mode of the victim's consent,the express consent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former two types of information and implied consent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last one type of information. Personality Right Section of the Civil Code should incorporate the aforesaid adjudicating rules so as to improve norms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引文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http://www.npc.gov.cn/COBRS_LFYJNEW/user/UserI ndex1.jsp?ID=13240477,2019年5月1日访问。
    (2)参见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104页。
    (3)参见张新宝:《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中国法学》2015年第3期。
    (4)See Paul M.Schwartz,Daniel J Solove,Reconcil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Union,California Law Review,2014,102(4):879.
    (5)参见蔡文清:《华住酒店被曝5亿条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问题怎么解决?》,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1558266.html,2019年2月20日访问。
    (6)参见大成数据保护团队:《泄露5000万用户数据,Facebook面临2万亿美元罚款》,https://mp.weixin.qq.com/s/MUqnsmOhchyxQeT8-RaN xg,2019年2月20日访问。
    (7)既有的个人信息类型化研究要么遵循传统分类标准将个人信息分为“直接个人信息与间接个人信息”或“敏感信息与一般信息”(参见韩旭至《:个人信息类型化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要么在此基础上作出突破,尝试提出新的分类形式---人格紧密型个人信息与人格疏远型个人信息(参见项定宜、申建平:《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同意要件研究---以个人信息类型化为视角》,《北方法学》2017年第5期)。
    (8)参见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77页。
    (9)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权利对象、民事权利标的等与客体相关的概念在民法学界的使用较为混乱,其各自间的联系与区别亦未有定论,笔者于本文中采用“民事权利对象”系民事利益(即民事权利客体)之载体的观点。参见冷传莉:《“人格物”的司法困境与理论突围》,《中国法学》2018年第5期。
    (10)笔者本文所用裁判文书均来自“北大法宝数据库”与“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笔者以“个人信息”和“隐私”为关键词,以2000年至2018年为时间跨度进行检索,并剔除同院多判、错误适用或实质上涉及个人隐私与敏感信息的案件。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民法总则》施行前后,司法实践中普遍未将隐私与个人信息严格区分。在我国《民法总则》施行前,由于私法领域未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司法实践多采隐私权保护模式(参见冷传莉、李怡:《司法保护视角下的隐私权类型化》,《法律科学》2017年第5期)。即使在我国《民法总则》施行后,多数判决仍体现了以隐私权保护个人信息的做法,部分判决中还出现将两者混用不予区分的做法。因此,为保证样本完整性,笔者在检索案件时将“个人信息”和“隐私权”均列为关键词。
    (11)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8)京0105民初2738号民事判决书。
    (12)参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2017)粤0605民初1231号民事判决书。
    (13)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沪一中民一(民)终1797号民事判决书。
    (14)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3)海民初18653号民事判决书。
    (15)参见叶名怡:《个人信息的侵权法保护》,《法学研究》2018年第4期。
    (16)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4)朝民初28219号民事判决书。
    (17)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2)沪二中民一(民)终374号民事判决书。
    (18)See Christophe Lazaro,Daniel le Metayer,Consent to Personal Data Processing: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Data Subject's Autonomy,Revue Juridique Themis,2014,48(3):765~816.
    (19)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7)京01民终509号民事判决书。
    (20)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7)京01民终509号民事判决书。
    (21)参见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浙02民终1527号民事判决书。
    (22)参见范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定义的再审视》,《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6年第10期。
    (23)参见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2018)苏0508民初1860号民事判决书。
    (24)参见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粤03民终7378号民事判决书。
    (25)See Frederick Lah,Are IP Addresses"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A Journal of Law and Policy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08,4
    (3):682.
    (26)See Joshua J.McI ntyre,Balancing Expectations of Online Privacy:Why Internet Protocol(IP)Addresses Should Be Protected as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DePaul Law Review,2011,60(3):897.
    (27)参见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2017)沪0118民初6453号民事判决书。
    (28)参见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2017)京0115民初1958号民事判决书。
    (29)参见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终3553号民事判决书。
    (30)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5)一中民终06880号民事判决书。
    (31)参见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15)西民初28460号民事判决书。
    (32)参见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法院(2014)临民初2429号民事判决书。
    (33)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3)海民初26952号民事判决书;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4)朝民初00008号民事判决书。
    (34)参见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2014)郴北民二初947号民事判决书。
    (35)参见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2017)京0113民初2770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2011)锦江民初2071号民事判决书。
    (36)参见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侵犯私隐的民事责任报告书(2004)》,http://www.hkreform.gov.hk,2019年2月20日访问。
    (37)参见上注,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文。
    (38)参见前注(36),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文。
    (39)此类信息可统摄于欧盟2018年5月生效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所采用的较为宽泛的个人可识别信息定义中。
    (40)这类信息可为美国法所采用的个人可识别信息概念所囊括。See Paul M.Schwartz,Daniel J.Solove,The PII Problem:Privacy and a New Concept of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2011,86(6):1873.
    (41)参见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徐民初1430号民事判决书。
    (42)参见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2018)皖0603民初154号民事判决书。
    (43)参见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13)鼓民初3031号民事判决书。
    (44)参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宁民终5028号民事判决书。
    (45)参见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浙杭民终字1813号民事判决书。
    (46)参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宁民终5028号民事判决书。
    (47)参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2015)江宁少民初7号民事判决书。
    (48)参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宁民终5028号民事判决书。
    (49)参见王叶刚:《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规则设计》,《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