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学文化动态2015年第3期
详细信息   期数:2015年第3期(总第37期)    来源:综合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0日

    


    


    
    
    

    

    

内部参考

                                                      


    

地学文化动态


    

2015年第3期(总第37期)


    


    


    
    
    

    

    

联合主办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5320


    

 


    

 



    


    

文化研究


    

·论优秀传统地质精神与地质核心价值观的培树


    

…………………………………………………………………钱玉好


    

文化推介 


    

·西藏回眸………………………………………………………楼红英


    

·地质诗歌二则…………………………………………………韩凤彬


    

徽志解读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徽志解读


    

文化人物


    

· 周恩惠



    

    

文化研究


    

优秀传统地质精神


    

与地质核心价值观的培树


    

钱玉好  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


    

    文化建设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地质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矿产资源。究其原因,一是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正确;二是地质学界老前辈传承下来,经几代老地质工作者努力形成的地质精神,推动了地质工作大发展。因此,地质文化建设尤其是地质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质精神。


    

一、优秀传统地质精神的特点


    

地质精神较好地体现在了地质核心价值观中,其渊源有两个:一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地质学界老前辈开创,并由几代地质工作者继承、发杨和淀积下来的传统地质精神。二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形成的“铁人”精神“三光荣”精神和“四特别”精神,这3种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和艰苦创业,其形成既和新中国成立后组建地质队伍时大批调入的部队干部有关,又和我国地质学界老前辈在优秀中华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优秀品格有关,也和当时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关。一切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中都具有长期效应。朱训同志在“弘扬三光荣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一文中写到:“‘三光荣’精神既是对地质人艰苦奋斗传统的传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地质系统的具体化”。这里讲的就是继承性。由我国地质学界老前辈形成,并经新中国建立后几代地质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的地质精神,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富矿”。


    

(一)爱国精神


    

老一辈地质学家大都成长在极贫极弱和战乱不断的旧中国,受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多是抱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信念学习地质科学的,面对诸多艰难困阻甚至牺牲性命的险境都在所不惜,始终不改志向。如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章鸿钊先生在自述中写到:“予尔时第知外人之调查中国地质者大有人在,顾未闻国人有注意及此者。夫以国人之众,竟无一人焉得详神州一块土之地质,一任外人之深入吾腹地而不之知也,已可耻矣。……予之初志于斯也,不虑其后,不顾其先,第执意以赴之,以为他日必有继予而起者,则不患无同志焉,不患无披荆棘、辟草莱者焉,惟愿身任前驱与提倡之责而已”。1951年他在病榻上作词《好事近》,言志要“拚到泪枯丝尽,把青毡收起”,爱国情怀、报国志向使世人倾佩不已。当时,我国不少探寻救国之路的知识分子也认为“要富国强兵,只有为国家开发矿藏,从地下找到财富”(常隆庆,报考地质学系的家书,1922)。李四光由学造船改学冶炼,后又改学地质也是走的工业救国之路。


    

很多地质学界的老前辈都十分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时常讨论时政,参与民主革命活动。如丁文江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常撰文谈革命,1911年学成归国后,曾先后参与创办《努力周报》《独立评论》,著文反内战、反独裁。李四光则是同盟会的创始会员之一。翁文灏在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曾两次公开致函地质界同仁,指出“科学的真理无国界,但科学人才、科学材料、科学工作的地方,都是有国界的。我们万不能托名科学而弃了国家。”马廷英在日留学并成名,1936年秋,日本侵华加剧,他毅然放弃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日本宪兵阻挠,回国服务。194377日,他在《〈古气候古与大陆漂移之研究〉发刊词》中说:“现值神圣抗战物力维艰时期,万事应从直接贡献于抗战者为上”。1939年,冯景兰别妻离子去云南野外工作时写诗明志——“探矿南来千百里,晨霜满地秋风起。相岭白雪开玉树,清溪黄尘染征衣。爱妻娇子寄滇南,荒原衰草忆翼北。何时找到斑岩铜?富国裕民壮军旅。”报国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情动。


    

我国地质学界的老前辈追求光明、进步和真理,渴望祖国富强。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期间求学地质的前辈,很多都直接参与了爱国学生运动,其中有不少学生则成为中共地下党员,武衡等则直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国的三大地质机构和多省地质机构的地质专家,组织起来抵制国民党政府南迁命令,保护地质资料和设备,使其完好留存给新中国,广为后人赞誉。一大批海外学子谢绝国外机构高薪聘请,或在国家危难时刻放弃在国外的优裕条件归来报效祖国,为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建国后的多次政治运动中,其中有不少地质学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仍然执着地在地质科学中探索。


    

(二)奉献精神


    

奉献植根于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祖国富强的强烈渴望,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老一辈地质学家将其对祖国的热爱和富强的渴望倾注于毕生从事的地质科学,这是我国地质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和风险忘情地投入工作,“惟愿身任前驱与提倡之责而巳”(章鸿钊语)。丁文江认为“大众的幸福就是一切理性的人最终的道德理想”,他的座右铭是“明天就死又何妨,只拼命做工,就像你永远活着那样。”(黄汲清,《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序)。


    

19338月,四川叠溪发75强震,余震不断,常隆庆等赴震区调查,在两个多月中仅5天无震感的情况下,面对生死考验勇往直前,“每当垂危之际,恒紧抱着轻敌之慷慨,私念为科学探讨而死,其荣幸盖莫加焉,于是又鼓起余勇,拮据于乱石绝璧之间,蹀躞前进”。在赵亚曾、许德佑、陈康,马以思等相继惨遭土匪杀害后,一批又一批地质工作者仍然前赴后继,深入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进行地质调查。上世纪80年代,为编绘《亚洲地质图》,高龄的李春昱往返于西安与北京之间,住在办公室行军床上,自已解决食宿,节约开支,以保证任务质量。张伯声在朝鲜战争时送子赴朝并倾其积蓄捐献支援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地质工作者进沙漠、穿密林,忍受酷暑严寒,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矿藏资源。


    

(三)创新精神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和关键,创新观念,对于地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尤为重要,舍此不可能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翁文灏认为,创新是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之为物,日新月异而靡有止者也。”而要能够实现不断创新的目标,“厥道惟二:一曰观察事实;二曰推原终始”。黄汲清常以“不要迷信专家,不要迷信权威,当然也不要迷信我黄汲清”教导弟子。陈国达对学生说:“有作为的科学家必须具有勇于创新、超越前人的精神。”马杏垣说“要结合中国特色来研究,不要盲目跟着外国人跑”。池际尚教导弟子“要有新的发现,有所创造,才算是一流水平”。


    

正是因为我国的地质学家坚持不迷信外国人,从我国实际地质现象出发,在大量实际观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使得我国的地质科学很早就发展得较好,成就了一批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地质学家,在上世纪30年代敢于批驳“中国贫油论”,敢于挑战“唯海相成油说”;在上世纪60年代基本形成了陆相也可成油的理论体系;产生了诸如地洼构造说、断块构造说、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多旋回构造说这些“土生土长”的大地构造学说;产生了异彩纷呈的矿床理论和地洼成矿说、矿床模型综合信息成矿予测理论、矿床类型缺位预测理论、界面成矿理论、三联式数字找矿与定量预测评价方法、交代热液成矿预测理论等成矿理论与预测方法技术;等等。


    

(四)实践和吃苦精神


    

地质科学的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实践是不同的,因为地质科学的研究(工作)对象是存在于地球表层的岩石、矿物和其他地质现象,脱离了野外地质观察是不可想象的。因而我国地质学界的老前辈历来十分强调野外现场的地质观察。丁文江学成归国时,从越南登岸进入云南,徒步实地调查了两个多月,坚持“登山必到峰顶,移步必须步行”,“近路不走走远路,平路不走走山路”,展现出了一个地质学家必须具备的精神风貌与基本品格,为我国地质工作者树立了坚持实地调查的典范。他和章鸿钊、翁文灏、王烈等在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教学时大力倡导野外地质实习,3年教学时间内安排野外实习达11次,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将原定1学期安排实习1次改为4次。翁文灏则著文指出,实现地质创新的“厥道有二:一曰观察事实;二曰推原始终。”李四光积极倡导“读活书,读自然书”,他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制订了“应特别注重讨论地质学上之重要理论……解决地质学上之专门问题,而不以获得及鉴别资料为满足,……野外调查是研究之本”的研究方向。地质教育家王曰伦、徐克勤、池际尚等无不强调地质实践之重要性。王曰伦认为创新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来源于大量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李承三强调野外观察是地学研究的基础,实际资料是论著的基础,没有实际资料就没有学术价值。常隆庆则倡导“以实地调查为宗,室内研究为辅。”


    

据有关资料,如李四光、程裕琪、谢家荣、朱庭祜等一大批曾在国外留学的老一辈地质学家都有自费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的经历。一贯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谢家荣,在新中国建立前就曾去过400多个矿山、矿(化)点实地调查,这为制定新中国第一普查找矿规划奠定了基础。张炳熹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利用7个寒暑假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张文佑的座右铭则是“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攀登”。重视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际资料的大量积累,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去野外实地调查必然会碰到多种自然环境,因此实践和吃苦耐劳相伴而生,是一对孪生兄弟。翁文灏曾写到,“科学的精神,最重于对真理的探索与信仰,虽艰苦,冒危险,而决不畏缩规避”。叶良辅大力倡导去野外要“专心一致,吃苦耐劳,观察精细,记载详实,此为科学的第一步”。朱庭祜在中山大学任教时带学生实习,若发现怕累不认真者则告诫:“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须明确是为祖国强盛、为人民造福,要了解本国之地质情况,就要吃得起苦。”他晚年时也常教导年轻的地质队员:“要想做出一点点成就,都要付出艰巨劳动,都要吃苦。”王曰伦常教导学生去野外从事实际观察“一定要不畏艰险,到山上,到沟里,到野外去广泛阅读大自然这本内容无比丰富的大书”。


    

(五)严肃、严谨的观察


    

王烈曾著文论述了“地质学之关于近代文明者,至深且巨”。加之地质学研究(工作)的客体时间跨度长、空间尺度大,且地质现象的特征及其关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因此地质学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地质科学的创新发展相当重要,一旦形成并通过实践强化,则为成为工作习惯,这对于保证地质工作成果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地质大师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如丁文江将西方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概括:“用理论的方法把一种现象或是事实来做分类,然后了解它们相互的关系,求得它们普遍的原则,预料它们的结果”,强调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叶良辅强调“观察”,他说“描述的科学是不全面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搞地理和地质的人,必须重视野外观察,只有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以后,才有发言权”,“观察必须周密详实”,“分类不可根据于表面之异同,而必须细心启发根本之同异,如能于分类之际加以分析,此功自成”。张伯声始终坚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座右铭,主张“给学生不能光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程裕淇提出,地质科学技术工作必须是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相结合、深入重点、全面了解的工作方法,总结出7项基本要求,进而归纳为“观察→记录(包括制图)→采集→初步综合→试验分析→总结提高→复查验证”。裴荣富总结了“DECUT5步工作法:DDesciption)是描述,“野外工作是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这一点”,描述全面、精准、客观;“EExperiment)是试验,精准的测试结果会为野外实践成果锦上添花;CCorelative)是比较,地质找矿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要能够接受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并尽快取得进步;UUnderstanding)是理解,Ttheory)是理论,要在充分理解所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创新理论。”(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1118日)。


    

以上可以看出,地质大师们十分重视实际观察,且认为归纳必须是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即归纳为广泛之概况”。


    

(六)治学精神


    

我国地质行业之所以形成了很好的精神和科学态度,和我国地质科学的大师特别是奠基人的言传身教、倾囊相授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丁文江在主持地质研究所教学时,强调在野外实践时带学生必须照规矩,以身作则。不如此,学生不能有彻底的训练,且有亏我们的职责”;不论实习时间长短,他均要求一切对象齐备,体现出严谨的工作态度。叶良辅曾回忆:“领导我们的老师是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三位先生,他们极少用言辞来训导,但凭以身作则来潜移默化”。丁文江等老前辈在带领学生和实习员进行野外实习时,都是边走边讲解实地地质现象,指导地质点的描述和典型地质现象的素描,甚至连地质锤如何使用、标本怎么打、怎么编号以及如何跑路线、测剖面等都在野外手把手地教授。严谨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稍后一些地质大师,如谢家荣、叶良辅、袁复礼、黄汲清、冯景兰、王鸿祯、池际尚、张炳熹、李承三等地质教育家也是这样教导学生和弟子的。黄汲清强调“野外的素描和记录必须野外画、现场记,不允许搞回忆录;对室内资料整理或编制图件,不论是一条地质界线,或是表示一小块露头,都要追根到底,一丝不苟”。冯景兰注重野外教学,他的学生苏良赫曾著文:“在野外他总是大步走在前边,学生们必须紧步才能跟上。他边讲边行,行进速度既快又均匀,在行进途中遇到地质现象,就详细讲解。”张伯声主张“教育要以人为本,育人要身教重于言教”。李承三在任教时,常在野外给学生讲解如何使用铁锤、罗盘,如何测制地质剖面和绘制地质草图,如何做地质记录和素描图等。


    

二、对培树地质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启示


    

地质核心价值观的培树和弘扬,是形成地质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学习和工作的行为准则、共同信守的道德规范必不可少之举,对发展和做强我国地质事业极为关键,决定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方向。结合上述优秀地质精神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培树新时期地质核心价值观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符合地质科学的本质要求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都有其特有的研究(工作)对象、范畴、研究(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相适应的研究(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乃至工作习惯对于该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有抗拒外界不良环境侵扰的强大力量,并能使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动力的源泉、行为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因此,和学科、行业特点密切相关的研究(工作)方法、思维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良好习惯都是行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地质工作质量、促进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找矿的创新和科技进步。


    

(二)要体现时代精神和前瞻性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代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地质科学技术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地质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两个百年”的发展目标,这和“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共同勾勒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时代呼唤地质工作拓宽服务领域和创新发展。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天蓝、地绿、水净”的要求与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工作息息相关,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研究、对地球系统整体性研究都将成为地质科学的重要内容。时代呼唤新的地学观和资源利用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十八大明确要求,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地质科学的重要学科长点,污染防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田,己经成为地质人的重大使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也是新时代地质人的奋斗目标。


    

(三)要有传承性和包容性


    

地质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应当覆盖有关部门所属地质科研、地质勘查机构和单位,也应当覆盖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团体等。地质核心价值观的培树首先应当对传统地质精神进行深度挖掘、概括。因此,我们在继承弘扬“三光荣”精神的同时,“铁人”精神、“四特别”精神也不可或缺。同时,应当承认,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目前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员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信仰、追求、意识形态也是多元化的。需要正视当前地质队伍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现实思想问题和实际工作态度。但是,地质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并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就应当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使新的地质核心价值观成为全行业的主导思潮。将其传承性、时代性和前瞻性有机结合和高度概括。地质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形成,需要主管部门的倡导和组织,需要媒体持续不断地宣传,需要广大地质院校、地质科研单位、地质勘查单位(地质队和相关公司)的热情参与,三者缺一不可。 


    

(本文节选自《老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通讯》第一百一十三期《关于地质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文化推介


    

西藏回眸


    

楼红英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从西藏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未敢提笔,工作忙、事情多是托词,真正的原因是怕手中的笔描绘不出西藏十分之一的美丽与多彩,心中的所思承载不了西藏十分之一的厚重与圣洁,所以,拖了又延。拧紧思想的瓶盖,想让她发酵、沉淀,可惜终不如愿。直到那天,无意间听到有人说起西藏,那段关于西藏的旅程便在眼前晃动起来。我知道,我必须回望它了,否则,那些片段和感动将在记忆的隧道里消失,飘散随风。所以,不管好坏,只管记录。


    

定下来要去西藏的时候其实很心虚,我可以吗,我能坚持吗?不过,这份不自信很快就被内心强烈的渴望所征服,吸口气,突然感觉豪气冲天。在这份莫名的豪气里,感觉就那样轻飘飘地降落在了拉萨机场。洁白的哈达迎接了我们的到来,我知道,我的西藏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雪山,荒野,草甸、牛羊……一切都如同一个个长镜头,连绵不绝,在眼前静静流淌。拿起相机,我甚至有些慌乱,为那些一晃而过的美景。正在惋惜和懊恼之际,却又惊艳于下一片风景所呈现的美丽。从机场到拉萨的近一个小时里,我就在这懊恼、惊奇交替的漩涡里游荡挣扎。司机是一个老西藏,他说:不必担心,这是在西藏。我顿时醒悟──是啊,就让一切静静地流淌而来,又静静地流淌而去吧。这是青藏高原,你永远不必担心车窗外的下一帧没有好风景。你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轻轻放进去,让历尽喧嚣的灵魂融入风景、融入自然。有了这样的心境,我变得从容而轻松,一颗平静、安怡的心,带上欣赏的目光,这就足够了。


    

记忆中的布达拉。车驶进拉萨,雄伟的布达拉宫跟我撞了个满怀。梦想中的布达拉就这样真切地矗立在眼前,有些恍惚,却分明听见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伸出手,似乎就那样轻轻地触摸到了它。仰望布达拉,那依山而建的恢宏气势,红白对比的明艳色彩,错落有致的严谨布局;走进布达拉,那色彩绚烂的珠宝壁画,那曲折蜿蜒的殿堂长廊,那摆设精美、布置华丽的喇嘛灵塔,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在向你述说着那份久远的神秘和梦幻般的真实……在酥油营造的萦萦烟雾中,听着导游讲述喇嘛兴潜交替的过往云烟,你一定会深深沉浸于此,藏传佛教的派别体系,转世灵童的神秘奇特,达赖六世的抒情诗集……这些是否使你浮想联翩呢,我的思绪便随着这些飘向远方……


    

走出布达拉,正值午后阳光充沛之际,抬头仰望,蓝天下的布达拉显得如此的雄伟壮观,大片大片的云朵聚集在布达拉的上空,愈发使她显得俊秀挺拔。这时,一缕阳光穿越布达拉的峰顶,发出七彩炫目的光,耳边似乎又萦绕起建筑工人那久远而富于节奏的打夯声……


    

梦幻般的圣水湖。总以为去了些地方,看了些山水,但是如果你到过西藏,看过西藏的山水,你会明白为为什么会有“圣山圣水”之称。巴松错宁静浪漫,水中游鱼往来穿梭,湖面沙鸥轻翅飞翔;纳木错清澈透明,天高云阔,雪峰群山环绕期间;羊卓雍错(羊湖)碧波荡漾,湖水明朗映天,像一块碧玉镶嵌在高山群峰之中……如此种种,总让人怀疑是在仙境还是在人间。这三个圣湖中,与我而言,最喜欢的是羊湖。汽车沿着湖面蜿蜒而上,阳光下的羊湖千娇百媚,湖水随着阳光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深蓝、碧蓝、墨绿、翠绿,交相辉映,水天相容,浑然一体,我就那样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这份灵动的美丽,觉得自己真要醉了。


    

这时,过来一个自行车队,队员们一个个金发碧眼,他们装备精良,在我们视线里飞驰而过,掉队的是几个年龄较大的妇女,她们艰难向前,我们便打开车窗,竖起大拇指为她们喊“加油”。奥运会后,“加油”似乎成了世界通用语言,他们回报我们灿烂的微笑和挥舞着双臂的欢呼声。车行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冈巴拉山顶,向下眺望,那份震撼人心的美,那份开阔壮观的美,用怎样的文字都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动和眼中所见,一条条绿松石般的飘带就那样温柔、顺滑地飘荡在粗狂奔放的山的怀抱里,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山的伟岸,水的娇媚,就那样呈现在你眼前,深深地吸一口气,张开双臂迎着风……


    

永远的珠穆朗玛。过完一道道的检查站,终于可以向着心中的珠峰走近了。告别舒适的柏油路,道路变得不平坦起来,汽车一直穿行在群山的怀抱中,那一座座亘古不变的山峰就这样默默地陪伴着你,我安静地坐着,看着车窗外的风景,耳边是苍凉高亢的藏族民歌。进入珠峰地区,是一层不变的黄土碎石,同伴觉得没什么风景可看,便眯起眼来睡觉,其实,车窗外掠过什么风景并不重要,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苍凉的山峦深沉不语地俯视着我们,像祖父般慈爱地包容我们这些闯入者。车子在很多急弯中攀登,在碎石路上反复划着之字,蓝天下的山峦显得深沉而厚重,博大而尊严,韩红的一曲《天路》在此时响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来到遮古拉山口,从这里,你可以远望四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这时,已经四上珠峰的地调院专家喊,“快看,珠峰出来了”远望过去,云雾在慢慢移动,我看见了“很多”的雪峰,究竟哪是珠峰?专家解释着,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车子继续往前,到了绒布寺,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无论是晨曦还是暮霭中,它都是那么神圣、宁谧。汽车终于把我们载到了珠峰大本营。同伴再三告诫行动要慢,心情不易激动。仗着自己的“瘦弱”,我依然感觉身轻如燕,很快就找到了珠峰大本营的界碑,并登上了挂满经幡的“土台”,这是观看珠峰的最佳位置。风很大,云层飘过来,又飘过来,把珠峰遮挡得严严实实,梦想中的珠峰并没有向我们展示她的迷人、美丽与壮美,遗憾写在同伴们的脸上,我却依然兴致不减,是啊,永远的珠穆朗玛,你已经在我心中……


    

十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旖旎多姿的尼洋河,云蒸霞蔚的鲁朗林海,山清水秀的林芝;飞卷漫铺的云海,脱俗淡雅的七瓣梅,清香诱人的石锅鸡,当然还有巨大的冰川所留给人的震撼……这些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等有机会你自己去慢慢体会。


    

挥挥手,告别西藏。还是想起了林芝,想起那绿叶婆娑处夹着片片金黄的惊喜;想起那令人惊艳的深红色隐藏在绿叶里的诱人;想起漫步于尼洋河畔,远处的胡杨林绿黄交接,近处的蒌草和红柳浅黄深红的美丽色彩;想起那黄得璀璨、红得深沉、青如苍翠、黛如墨染的丰富多彩……


    

粗犷与精致在这里交汇,夏景与秋韵在这里交融,这就是九月末的西藏。静静地河水,辽阔的蓝天……



    

    

踏莎行·为新时期地质工作者而作


    

 


    

劲矣风拂,巍然石矗,云开地远苍茫度。向来褴褛苦追寻,豪情总在青山路。


    

斩草披荆,敲石求古,勘得盐铁钨锡钼。乡关万里喜捷来,炊烟营帐红旗舞。


    

 


    

八声甘州·写给地质人


    

 


    

对嵯峨翠嶂、路崎岖,豪情上云端。


    

正丛林作响,风萦耳畔,大美不言。


    

寻梦顽石寸土,壮语寄华年。


    

无愧平生事,踏遍青山。


    

更向深山深处,问几曾领略,炽火炎炎。


    

又空烟弥漫,沧海去复还。


    

费思量、春秋冬夏,闪闪星、明月照荒原。


    

来时路,与谁人会,辟地开天。


    

 


    

 


    

 


    

(作者:韩凤彬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徽志解读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徽志解读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徽志融入了英文字母“A”、汉字“人”、古矿字“卝”、地球、地质锤、眼睛等元素,图案外围空白处蕴含罗盘和放大镜的抽象图形,体现安徽地矿行业特色和品牌形象。


    

    字母“A汉语“安徽”拼音的首写字母,代表“安徽地矿”,体现安徽地域特征和地矿文化底蕴,又似一座挺拔的高山,寓意大山深部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待安徽地质人去探寻发现;既像大写的“人”字,顶天立地,象征安徽地矿人实施“地质立局强队富民找矿立功服务安徽”发展战略的坚定信心和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还如向三个方向延伸的箭头寓“地质找矿、服务领域、走出去”三大突破战略由两把地质锤组成的古矿字“卝”和地球,代表着地质行业和地质工作的研究对象。图案下部似一只眼睛,寓意安徽地矿人时刻关注世界地质事业的发展,同时代表安徽地矿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标识整体为圆形,象征美好圆满,寓意安徽地矿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昭示着安徽地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前景。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象征自然、生命、希望和未来,寓意地质科学研究和环境资源保护。



    


    

文化人物


    

周恩惠1932年—),生于山东省福山县。1948年考入大连船渠技工学校,1951年参加大连市文代会,1952年进入大连市文联任创作员。19561月调入山东省809地质队,与地质文学事业结下不解之缘。19935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国土资源系统加入中国作协的第一人。


    

19494月在《旅大人民日报》副刊发表处女诗,后被工人出版社选入《中国工人诗歌选》,著名诗人艾青在序言援引此诗给予鼓励。19509月发表小说《“小钢炮”和“老粘儿”》,获征文首奖,作品转载于1951313日上海《大公报》。1952年,他在旅大市文联任创作员时,受到丁玲的两次接见,得到创作帮助和指导。


    

1980年开始,先后在《海燕》《海鸥》《中国地质报》《大众日报》《山野文学》《新聊斋》《今古传奇》《民间文学》等30多家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等作品100多篇。其中,短篇小说《青出于蓝》获全国地矿系统五类文学作品奖;散文《闪光的钻石花环》获征文一等奖;中篇小说《神枪武奇》获蒲松龄文学奖;中篇小说《血手印》被选编入《今古奇案》,再版两次。1989年出版长篇小说《剑侠奇侣》,同时被山东文艺出版社推荐参加第三届世界图书博览会。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奇侠苦侣》。迄今已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获全国和省市级优秀文学作品奖8次。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推介、徽志解读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同仁赐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5年第3期(总第37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崔熙琳徐梦华               联系 人:崔熙琳


    

    核:单昌昊                          真:(010) 66554908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100083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