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新近纪白云岩形成条件的探讨:C、O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证据
详细信息   
摘要
西沙群岛在下中新统上部、中—上中新统和上新统产三层白云岩。C、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3层白云岩中,除第一层X606号样品δ13C和δ18O为负值,分别为-1.71‰和-3.17‰外,其它样品δ13C和δ18O组成相似,均为正值,δ13C在0.80‰~3.16‰之间,平均为2.24‰;δ18O在0.56‰~5.23‰之间,平均为2.56‰。表明白云岩为准同生成因,与冰川事件引起的超浓缩海水有关。根据δ18O计算的海水盐度为34.52%~39.98%,平均为36.88%,温度为-8.80~14.89 ℃,平均为1.07 ℃。白云岩结构、矿物组成、包裹体类型和特征研究表明,白云石在后生成岩演化过程中,遭受埋藏成岩流体和热液流体的改造。根据包裹体测定,埋藏成岩流体盐度为2.07%~6.30%,平均为4.55%,温度为58.4~89.4 ℃,平均为72.8 ℃,密度为1.00~1.02 g/cm3,平均为1.01 g/cm3;热液流体盐度为0.53%~6.45%,平均为3.84%,温度为103.3~296 ℃,平均为155.6 ℃,密度为0.95~0.98 g/cm3,平均为0.96 g/cm3。测试结果表明,热液成分与地层水成分基本相同,大致与正常海水盐度相当或微咸。这说明岩浆作用主要为热液流体提供热量,并使地层水加热循环,而没有明显的物质成分供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