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与古地温梯度演化
详细信息   
摘要
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块拼合和陆内俯冲、中—下地壳流动以及岩浆活动等过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工区发育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和古地温梯度演化很少涉及,而这些对中生代海相烃源岩油气生成过程以及已生成的油气命运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前人有关青藏高原温度场背景和盆地类型演化成果基础之上,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数据,综合建立了高原腹部中生代海相盆地古地温梯度演化曲线,认为在中生代至古近纪的被动陆缘‐弧后盆地—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中生代海相盆地处于相对低的地温梯度条件下(<3.0 ℃/100 m)有利于成熟油的生成;在新近纪至第四纪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这些中生代海相盆地不仅演化成残留盆地,而且还伴随着新的热事件使得盆地地温梯度不均匀急剧上升(~6.5 ℃/100 m),同时会导致大部分中生代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油再度裂解成气和存在二次生烃(气)的可能性。因此,古地温梯度演化决定了在“冷盆”区域可能还存在找油潜力,但在大部分的“热盆”区域只能以找气为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