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成矿岩体形成机制:岩浆锆石证据
详细信息   
摘要
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位于拉萨地块中部隆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中段,以发育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铅锌矿化为特征。西矿段与矽卡岩型铅锌矿化相关的岩体为粗斑和细斑两种石英正长斑岩,对其锆石进行的U‐Pb定年、稀土元素、Lu‐Hf同位素和锆石群型特征分析表明,粗斑石英正长斑岩侵位于(62.54±0.77) Ma,细斑石英正长斑岩侵位于(62.47±0.91) Ma;锆石稀土元素具有相似的左倾配分模式和Ce正异常、Eu负异常,在U/Yb‐Y图解上均落于陆壳锆石范围;粗斑石英正长斑岩的176Hf/177Hf介于0.282 577~0.282 803,εHft)变化于-5.58~+2.21,反映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物质的加入;锆石群型特征显示粗斑和细斑石英正长斑岩为地壳地幔混合岩浆成因的花岗岩。上述结果说明纳如松多铅锌矿床的岩浆侵入与成矿作用发生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由于印度陆壳随回转的新特提斯洋壳板片一起向拉萨地块之下陡俯冲,并产生异常热源,诱发了地幔物质上涌和上覆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地幔地壳混合成因岩浆经结晶分异演化后上升侵位,形成矿区内粗斑和细斑两种石英正长斑岩及相关的铅锌矿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