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MS8.0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与动力学问题
详细信息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S8.0强烈地震。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分析震前的GPS速度场发现,从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到龙门山断裂带沿大约N103°E方向的缩短速率为13.0 mm/a,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走滑速率1.1 mm/a,断裂带处于闭锁状态。四川盆地沿大约N103°E方向有少量的压缩变形,而沿SW方向有少量的拉张变形。同震位移场显示,这次地震可能是巴颜喀拉块体SE向逆冲与四川盆地NW向俯冲同时发生的。应变场分析发现,震前震中区的主压与主张应变率分别为-30.840×10-9/a与13.956×10-9/a,主压应变轴N105.4°E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压应力轴的方向N103°E一致。由该文提出的应力‐应变机制得到的断层滑动方向和走向与地表破裂调查和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一致。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相互作用是龙门山断裂带积累弹性应变能和孕育汶川地震的长期作用力。苏门达腊大地震使青藏高原和华南块体的相互作用加强,促进了汶川地震的发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