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中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测定方法的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研究河流和浅海陆架沉积物中的碳酸盐成因和生成环境,探讨河流和陆架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明显受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物源的影响。1 mol/L HAc+l mol/L NaAc(在沸水浴加热30 m in),0.3 mol/L HAc(室温下5 h) 和 1 mol/L HCl(室温下2h)分别做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l mol/L NaAc(在沸水浴加热30 min)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然后用ICP‐AES测得浸取液中Ca和Mg离子含量,差减法计算样品碳酸盐相中Ca,Mg离子和碳酸盐含量。其中前两者与第四种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得到河流沉积物碳酸盐相中的Ca离子含量。而第三种方法,即1 mol/L HCl(室温下2 h),破坏了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不能用来作为沉积物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中Ca和Mg离子的浸取液。与使用ICP‐AES测定离子含量计算得出的碳酸盐含量的方法相比较,容量法是1种操作简单、花费低廉且有效的方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