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沉积环境与礁滩分布
详细信息   
摘要
通过地面地质、钻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早二叠世后,四川盆地经历又一次广泛海退,加之断块的差异升降,使二叠系茅口组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晚二叠世沉积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康滇古陆上升、扩大,成为主要物源区,沉积相带由陆到海呈南西、北东向展布;依次发育冲积扇—河流,含煤沼泽相环境;向东、向南至自贡、泸州、叙永、古蔺、重庆一带,这套河流相侧变为海陆交互相的滨海潮坪含煤沼泽环境;向北、向西在龙门山前的大邑、彭县一带相变为滨海混积潮坪相;再往北及北东至绵阳、阆中、南充、达州、宣汉、开江、开县、万州、云阳,东至湘、鄂西一线之间发育以石灰岩和燧石灰岩为主的开阔台地到局限台地。在上述沉积环境之北、之东发育硅质岩为主的大隆组海槽相沉积,即广(元)旺(苍)、城口—鄂西海槽,形成多槽围台的沉积格局。在海槽与台地之间的台地边缘,发育斜坡相浅水礁滩环境。分析了礁滩发育程度与水面上升及造礁生物生长的关系,进而认识到礁滩环海槽两侧的肩部分布规律;在台地缓坡发育生物鲕粒滩,在陡坡发育生物礁,尤其是经历白云化作用的礁滩对油气富集有利。在川东北地区采用礁滩的地震响应与喜山、燕山期构造叠合分析,预测了环海槽分布的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绵阳旋卷构造、中台山旋卷构造砥柱的复兴场、中台山、老君庵背斜可能是又一个礁滩型气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