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桂交界区印支期增生弧型造山带:兼论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
详细信息   
摘要
简要介绍了中越交界处古特提斯缝合线的展布,首次报道了八布Phu Ngu洋壳形成的SmNd等时线年龄3283Ma。该洋盆自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一直处于向南西的消减中,不同时期的火山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的位置指示它为后退式消减,被刮削下来的海台碳酸盐岩和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沉积岩增生在越北地块上使后者不断向北东成长。晚三叠世时华南次大陆与增生了的越北地块碰撞,增生的火山沉积楔仰冲超叠在前者上。讨论了增生弧型造山带的主要特点,以贵州为主要实例探讨了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提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是因下插而掩埋的华南次大陆的海相上古生界和三叠纪前渊-前陆沉积。(长江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