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北部的两类埃达克岩
详细信息   
摘要
新疆北部有两类埃达克岩。一是俯冲型,形成于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晚期(≥320 Ma),包括埃达克岩、富Nb玄武岩、高(富)Mg安山岩。二是底侵型,形成于中晚二叠世(≤280 Ma)。第一类埃达克岩分布于西天山的阿拉套山、博罗科努山,中天山的骆驼沟和巴仑台,东天山的土屋—延东,阿尔泰山陆缘南富蕴—青河南,准噶尔盆地中部陆梁,克拉玛依等地。在阿尔泰陆缘南,苦橄岩与该类埃达克岩密切组合。第二类埃达克岩分布于西天山的阿吾拉勒山和东天山的三岔口。俯冲型埃达克岩高Sr低Y、Yb、富Eu及高εNd(t),低(87Sr/86Sr)i的同位素组成,均一致表明其源区物质为洋壳板片,部分为地幔楔、弧前棱柱,产于岛弧环境;而底侵型埃达克岩源于底侵的幔源玄武质物质,形成于后造山环境。两类埃达克岩展示了晚古生代陆壳增生作用的多样性:在增生构造过程上,有洋壳板片的斜俯冲、俯冲板片的撕裂、板片窗、俯冲剥蚀及玄武质物质的底侵作用等;在增生方向上,有洋壳板片的侧向斜俯冲,也有玄武质物质垂向上底侵于壳‐幔边界;在增生物质上,有洋壳板片、地幔楔、受地幔楔混染的洋壳板片熔体,孤前棱柱、地幔楔受板片熔体交代后形成熔体及底侵的幔源玄武质物质。第一类埃达克岩及其组合岩石广泛发育了Cu、Au成矿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