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泥晶套与次生白云岩原岩结构特征的恢复及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首先根据碳酸盐岩结构组分的类型,交代强度及可识别性把次生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分为交代残余结构、交代影像结构及交代晶粒结构三大基本类型,并逐次反映了交代程度由弱到强的变化序列;然后再根据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类型及具体结构类型进行命名。在研究次生白云岩残余结构(构造)的过程中,可通过寻找和鉴别受泥晶套保护的颗粒结构或轮廓,进而分析判别原始颗粒的结构和类型,达到恢复白云岩原岩(结构特征)的目的。碳酸盐岩颗粒的泥晶套具有保护颗粒结构及形态免遭白云化作用等成岩作用彻底破坏的作用。泥晶套的原始矿物组成主要是文石、方解石及有机质等,但可在沉积期及成岩过程中吸附一定量的粘土矿物,使泥晶套具有了分子筛、渗透膜的作用,既保护了颗粒免遭白云化作用等成岩作用的破坏,又加速了白云化作用等成岩作用的速度。次生白云岩原岩及沉积环境的恢复,对古地理学、地层学、气候学、海洋学、区域构造学及原型盆地性质等研究均具有很大的意义。(姜浩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