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怒江河谷新近纪砾石层与堰塞湖相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作者在怒江道街—惠通桥段考察研究中,填绘了道街盆地的晚新生代地质图,测量了多条河谷横剖面,不仅重新厘定了河谷中拔河150 m以下的多级低阶地,而且在拔河180~380 m的高度上发现了多级由磨圆良好、成分复杂的厚层冲积砾石层所组成的高阶地,及厚近100 m的堰塞湖成因的砂层及其下伏厚约100 m的砾石层。该文采集并测试了低阶地冲积物的OSL、U系与ESR年龄,并对湖相砂层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研究表明,6级低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以来;在组成相当于第九级阶地上部的湖相砂层剖面的磁性地层柱中,上部以正极性为主含两次短期的负极性,下部则为负极性。与标准磁性地层柱对比表明,该湖相地层形成于(4.2~2.6) Ma B.P.中—晚上新世,湖相地层之下的埋藏阶地与高阶地则应形成于上新世早期至中新世晚期。据此,该文初步进行了区域地层对比,并认为:伴随青藏高原在中新世中晚期开始阶段性隆升,怒江已开始形成并下切,至上新世早期已下切至现今河床之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