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的称谓及其内涵在我国的演变
详细信息   
摘要
金刚石最早在先秦已传入我国,到汉、三国时代起,金刚石已经作正名传入我国,并给金刚石一词赋于深厚的中华文化。金刚比喻智慧,喻意断烦恼、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与佛教八大金刚各职能相类似,喻意富足、平安、太平、刚毅、勇猛、坚强、消灾等。唐中叶直到明代叫金刚钻,作为镌镂工具琢玉补瓷之用,主要突出金刚石的作用,如琢磨、雕刻玉石、穿眼钻洞、钻玉补瓷等。清末金刚石转称“钻石”,当时民间常见流动的小手艺工匠,让微粒金刚石嵌在铁锥的尖端,用弓牵引在瓷器上转动打眼,补好破损部位,民间俚语简化了金刚钻谓钻石。为尊重历史和继称中华文化传统,建议宝石级金刚石为金刚钻或金刚。(程耀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