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晚白垩世(80 Ma)C02浓度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详细信息   
摘要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SM2.0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并结合重建的古地理资料,研究了晚白垩世(80 Ma)东亚气候特征以及CO2浓度变化对东亚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与现代气候比较,晚白垩纪时期的东亚大陆冬季风和夏季风都偏强,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并且中高纬度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而低纬度地区有所下降,年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就年平均而言,在30°~40°N的内陆地区地面净失去水分、变干燥,而在低纬度、大陆东岸以及高纬度地区,地表获得水分、变湿润。晚白垩纪CO2浓度变化对大气辐射和大气热状况的影响是复杂的;降低CO2浓度可以导致东亚地区气候显著变化,冬季东亚中纬度地区大陆降温比其附近的海洋大,太平洋中高纬度的低压系统加强,因而造成东亚冬季风偏强;而在夏季,中纬度大陆地区降温幅度大于海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因而夏季风减弱。对应于较低的CO2,浓度,年降水量在东亚及其沿岸的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显著减少,在东亚高纬度的大陆和海洋上降水的减少幅度不大,而在30°N附近亚洲大陆中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降水有所增加;总体上,地表水分收支在东亚大陆的东部都是以负值为主,地面净失去水分、变干燥,其中30°N以南的大陆沿岸最显著;而在东亚大陆的内陆地区,水分收支差异以0~0.5 mm/天的正值为主,东亚大陆的东部是以地面净得到水分、变潮湿为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