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水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空间展布、岩石学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广东三水盆地内广泛分布有晚白垩纪—始新世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他们表现为以玄武岩类(SiO2=44.45%~54.46%;K2O+Na2O=3%~6%)和粗面岩‐流纹岩(SiO2=59.23%~73.27%;K2O+Na2O=7.5%~12%)为主的双峰式特征。这些火山岩大致由十三期火山活动所形成,其中,早期形成以粗面岩‐流纹岩为主的火山岩分布在盆地的边缘,晚期以玄武岩类为主的火山活动出现在盆地的中部。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映了随着盆地断陷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岩浆由来自浅部岩浆房向深部岩浆房转化的过程。盆地内岩浆岩主要受区域地幔上涌‐部分熔融所控制,盆地的断陷过程诱发了不同深度岩浆房内岩浆的喷发。三水盆地火山岩的不对称分布暗示了盆地的东侧向沿海方向的拉伸更加强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