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基性岩和高Ba**Sr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华北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的对比
详细信息   
摘要
八达岭杂岩由辉长闪长岩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组成。碱长花岗岩和少数石英二长岩Ba和Sr含量较低,并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高Ba、Sr的中酸性岩石具有高LREE,低Y和HREE,高Sr/Y和La/Yb比值,低Rb/Sr比值,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的REE分布图中具有明显的Nb、Ta和Ti负异常,缺乏明显的Sr和Eu负异常,LREE/HREE强烈分离。在Harker图解中,基性岩和高Ba**Sr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相关性明显,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大致相似,REE分布接近平行,并且,大部分微量元素(La以右,包括REE,Sr,P,Ti和Y)在基性岩中含量最高,向中性和酸性依次降低。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岩浆为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而高Ba**Sr花岗岩则为基性岩浆通过陆壳混染和结晶分离形成。华北地区基性岩和高Ba**Sr花岗岩与大别—苏鲁造山带的相应岩石非常相似,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地质背景和相似的动力机制。Nd同位素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表明华北和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岩石圈富集作用可能主要发生与早**中元古代。中生代华北和大别**苏鲁地区岩石圈的拆沉和减薄作用可能引发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李秀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