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240Pu作为湖泊沉积物计年时标:以云南程海为例
详细信息   
摘要
在近代沉积作用领域137Cs时标与210Pb计年结合,获得了广泛而有效的应用。然而,137Cs经过两个半衰期的衰变已难于辩识。环境中的Pu核素具有相对较长的半衰期,也随全球大气扩散而散落于地球表面,可望作为沉积计年的时间标志。通过程海沉积物柱芯中239+240Pu比活度、240Pu/239Pu原子比率及校正到沉积年代的137Cs比活度的对比研究表明:二者比活度的垂直剖面基本相似、239+240Pu比活度与北半球137Cs逐年沉降量之间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显示出239+240Pu同样具有湖泊沉积计年的时标价值。不同层节沉积物中,239+240Pu/137Cs的平均值为0.016;∑239+240Pu/∑137Cs=0.012,与全球大气散落沉降的活度比相近。239+240Pu/137Cs活度比的垂直变化,寓意出239+240Pu在沉积物中较137Cs具有更小的扩散迁移能力。240Pu/239Pu原子比率平均值为(0.195±0.021),显示240+239Pu主要来自全球大气散落沉降;沉积物8 cm深度出现的异常点,显示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的痕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