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东北地区西部~500 Ma泛非期孔兹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最近在兴安、额尔古纳地块均发现原岩为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陆源碎屑沉积岩及碳酸盐岩组合组成的孔兹岩系,岩石组合主要分为富铝片岩—片麻岩类和斜长角闪岩两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富铝片岩—片麻岩类的原岩为泥岩和砂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配形式接近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和北美页岩(NASC),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与NASC相似,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及Eu负异常,(La/Yb)N=4~17,δEu=0.32~0.79。其Cr/Ti(0.01~0.03)、Zr/Y(1.2~13.3)、Cr/Th(0.1~8.63)、Cr/Zr(0.02~0.47)、Th/U(1.5~7.7)、CIW(68~99)表明物源区以花岗岩类为主,并可能含有碎屑沉积岩。其Ceanom(-0.04~-0.01)、Ce/Ce#(0.90~1.30)表明富铝片岩—片麻岩类原岩沉积环境为亚稳定的大陆边缘沉积。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岩或安山质玄武岩,其富Fe2O3(1.83%~12.37%)、MgO(4.28%~7.29%)、贫SiO2(47.06%~56.13%),呈低碱性。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为大隆起型,Zr/Nb、Hf/Th值均类似于板内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因此,研究区孔兹岩系应形成于裂谷沉积背景。这与佳木斯地块麻山群孔兹岩系形成环境一致,表明东北地区各地块的变质基底均为孔兹岩系,其原岩均形成于裂谷沉积环境,并统一经历~500 Ma泛非期变质事件,这为研究我国前寒武纪的大陆演化、再造我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及其在Gondwana大陆重建中的位置都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