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近30年干旱特征及其成灾原因
详细信息   
摘要
气候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地区近30年来旱灾成灾驱动力的识别对进行旱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内蒙古地区1981— 2010年47个地面观测站温度、降水、相对湿度等历史观测资料及农作物旱灾成灾面积,采用变点分析(Change point analysis)探测了近30年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因子与历史灾情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研究区旱灾成灾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后探讨了研究区农作物旱灾成灾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近30年来年平均温度(0.4 ℃/10a)和成灾面积(173.9万 hm2/10a)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呈轻微减少趋势(1.2 mm/10a);温度和相对湿度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出现突变,而降水量和旱灾成灾面积于1999年发生突变;由降水和温度共同控制作用影响内蒙古地区农作物干旱成灾;相对湿度与成灾面积之间存在时间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