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底冷泉
详细信息   
摘要
海底冷泉是观察不同深度的水下岩石圈的窗口。纵观全球地质环境,冷泉渗出液的源头来自海底以下数十米(潜水层)到数十公里(大洋板块俯冲带)的范围。在大陆活动边缘和被动边缘的富含有机质和蒸发岩的沉积地层中,分别探测到天然气水合物释放的甲烷和盐水相关的非甲烷烃类流体。海底冷泉将气态的或已溶解的硫化物、甲烷、氢等物质输送到海底表层,供养生物形成类似绿洲的生态系统。流体组分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烃一后生动物一微生物一碳酸盐”这一成岩作用组合,目前全球有超过80个冷泉处于这种活动状态。其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由古菌引发的甲烷的厌氧氧化反应(AOM),以及次要的反应如硫化物的氧化和碳酸盐矿物的沉淀。随着古冷泉(大于300 Ma)不断被发现,各种AOM生物、后生动物的功能、结构和组成以及其生物标志特征的研究成为冷泉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各种偶然保存在碳酸盐沉积中的生物标志,包括微生物遗体化石不断地被发现。墨西哥湾、黑海和地中海东部是目前冷泉研究的典型地区。对冷泉新的大规模的国际问合作研究已经启动,主要在印度洋、中国南海和韩国东部外海这些发现有天然气水合物并计划用作能源开发的地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