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地层节理发育特征与古应力场
详细信息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代地层中发育有六组节理(E—W、N—S、ENE—WSW、NNW—SSE、WNW—ESE、NNE—SSW),并且构成三期的正交节理系统(E—W与N—S、ENE—WSW与NNW—SSE、WNW—ESE与NNE—SSW)。三期正交节理系统形成的先后期次为: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最早形成,WNW—ESE向和NNE—SSW向两组节理为第二期形成,ENE—WSW向和NNW—SSE向两组节理则最晚形成。E—W向、N—S向和ENE—WSW向三组节理的节理间距指数(FSI)分析结果表明,节理间距的发育程度除了受岩层厚度控制外,还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E—W向、N—S向和ENE—WSW向三组节理的节理间距率(FSR)值分布范围指示不同组节理在区域上发育程度具有差异性。此外,E—W向的优势节理组的FSR值有超过间距与层厚比值的临界值,而非优势组的SN向节理的FSR值则全部小于临界值,表明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组成最早一期的正交节理系统。盆内中生代地层中的三期正交节理系统,所对应的古应力场分别为:(1)晚侏罗世盆地处在近E—W向的挤压环境下,形成了第一期正交节理系统,为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应力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NW—SE向的挤压分量;(2)晚白垩世时,来自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NW—SE向挤压应力形成了第二期正交节理系统的WNW—ESE向和NNE—SSW向两组节理;(3)晚白垩世末至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下的俯冲产生NE—SW向的远程挤压应力,形成第三期正交节理系统的ENE—WSW向和NNW—SSE向两组节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