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石城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作用
详细信息   
摘要
石城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南端,为多金属硫化物型金矿床。其成矿流体阶段可分为3个,相应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为:(1)成矿早期(第1阶段)富CO2包裹体;(2)主成矿期(第2阶段)H2O包裹体和含C02包裹体;(3)成矿后期(第3阶段)H2O包裹体。第1阶段均一温度为256~360 ℃,盐度3.71%~6.88% NaCl,第2阶段均一温度为168~270 ℃,盐度4.49%~10.24% NaCl,第3阶段均一温度为123~178 ℃,盐度0.35%~7.59% NaCl。其中主成矿期为中低温、低盐度的CO2‐H2O‐NaCl流体体系。H、O同位素表明石城金矿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水形成的混合热液,C、O同位素则反映了地幔富CO2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而S同位素进一步揭示了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石城金矿的出现表明研究区至少存在两期成矿事件,早期成矿时代约120 Ma,主要为石英+黄铁矿型矿石,晚期成矿时代小于111 Ma,主要为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以石城金矿为代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