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详细信息   
摘要
在陕北地区1986~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数量变化和转移矩阵,并从气候、人口和政策方面揭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得出如下结论:(1)1986~1995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不大,发生土地转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陕北北部,年降水的增加趋势是导致沙地‐低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转移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快速增长则是草地‐旱地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2)1995~2008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剧烈,有林地和中覆盖草地面积显著增加,旱地面积大幅减少。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缓解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的问题,同时又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封山育林、封禁还草等多种模式,直接导致了旱地‐有林地、旱地‐草地、疏林‐有林地和沙地‐草地的转移,与此同时,年降水的增加也有利于封山育林和封禁还草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作为1995~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效地促进了陕北地区植被的恢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