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札达县夏浦沟的放射虫硅质石和岛弧火山岩:新特提斯洋内俯冲体系的记录?
详细信息   
摘要
在西藏阿里地区夏浦沟野外调查发现放射虫硅质岩、熔岩组合。放射虫硅质岩SiO2含量在89.47%~92.94%之间,Si/Al在43~67之间,Al/(Al+Fe+Mn)比值在0.68~0.74之间,MnO/TiO2平均比值为0.60,Ce/Ce*平均值为0.89,LaN/CeN平均值1.09,指示它位于洋盆和大陆边缘过渡的环境,总体更接近大陆边缘环境,伴生的火山熔岩以安山质为主,具低TiO2(0.75%~0.98%)、轻稀土弱富集和源自板片流体的易溶元素如Ba、U、Pb相对轻稀土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等,指示形成于岛弧环境,很可能是中生代新特提斯洋洋内俯冲系统的组分。放射虫动物群主要包括Alievium cf.regulare、Alievium cf.atuum、Archaeospongoprunum cf.patricki、Archaeodict yimitra mitra Dumitrica等早白垩世分子,其提供了岛弧活动时间上限的约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